一、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宏,杨廷干[1](2021)在《基于分位数条件格兰杰因果的东亚股市传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分析亚洲金融市场间的传染问题,提出了基于分位数的条件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不同股票市场收益数据进行全面的因果关系检验.选取亚洲三个主要股票市场指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比较了该方法与其它三种方法下的中日韩股票回报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日韩股票市场一体化,在厚尾极端情况,相互之间具有显着传染效应,其它地区股票市场危机,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走势具有显着影响.这一方法和结果,有助于投资者分析我国金融市场风险及其传染规律.
毕鹏[2](2021)在《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地壮大与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不同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典型的“政策市”、“散户市”特征,市场中存在着较大噪音与摩擦,表现出较高的换手率和股价波动率,资本市场效率低下。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资产定价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并反映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证券市场开放持续发展情境下,探讨如何提高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完善股票价格信号机制,对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开放了本国证券市场。我国A股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后也加入到证券市场开放的行列中来。1991年B股市场建立,1992年我国企业境外上市,2002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准入制度确立,2014-2016年“陆港通”交易机制实施,2019年沪伦通开通,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现有研究表明,证券市场开放能够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如降低资本成本、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价值等。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学者们再次将研究视角转移至“资本管制”当中来,认为金融自由化所引致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尤其对新兴资本市场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证券市场开放将对我国产生何种影响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为背景,试图诠释证券市场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产生的影响,以期提供来自新兴资本市场国家证券市场开放对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产生影响的经验证据。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股票定价效率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回顾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制度背景后,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市场分割理论、有效市场假说、股票流动性理论、投资者有限理性等理论,系统地分析并检验了证券市场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探究证券市场开放对资产定价效率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拓展研究了证券市场开放、资产定价效率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交叉上市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改善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在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以及相关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其次,交叉上市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组、有研报关注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着。进一步研究表明,交叉上市通过提高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投资者认知度进而提高了资产定价效率。第二,QFII持股能够有效缓解股价延迟,提高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在缓解内生性后仍然成立,表明QFII持股与股价延迟之间的确存在着比较稳定的因果关系。异质性研究发现,QFII长期持股、增持、维持,以及持股国有企业时,对股价延迟的缓解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QFII持股可以通过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高股票流动性进而缓解股价延迟,提高资产定价效率。第三,“陆港通”交易机制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错误定价,提高了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支持了陆港通信息效应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陆港通”交易机制通过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缓解资产误定价,进而提高了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提供了经验借鉴与证据支持。第四,交叉上市与“陆港通”交易机制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然而QFII持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缓解作用并不显着。进一步研究发现,“陆港通”交易机制通过提高资产定价效率,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进而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以上结论表明:以“陆港通”机制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双向开放”,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另一方面,该机制可以有效作用于企业实体,满足金融创新服务企业实体发展的改革初衷。相较于交叉上市与QFII持股等相关机制,“陆港通”作为我国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机制,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了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检验了我国证券市场开放过程中,不同开放政策的实施效果,丰富了资产定价效率的研究文献;检验了不同证券市场开放政策与资产定价效率之间的作用路径,并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开放通过影响资产定价效率最终作用于企业实体发展的经济后果。主要研究启示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渐进式”开放提高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亦是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性选择。相较于交叉上市、QFII持股等证券市场的“单向开放”,“陆港通”交易机制下的证券市场“双向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发挥的作用与产生的影响更优。因此,应大力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双向开放”,复制“陆港通”交易机制的成功经验,与各国建立更加广泛的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金融自由化与证券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张璇[3](2020)在《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度是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制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提供有效信息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形成对经济人的激励与制约。因此,制度是否有效对于制度相关人来说至关重要。股票市场的规范发展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1年3月,中国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度;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顶层规划重构概念以及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改革;2019年11月,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2020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分析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发现制度设计与执行缺陷,构建高效、合理、被相关人普遍认同和遵守的制度,已经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选取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研究这一选题,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进行分析与客观评价,并提出提升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界定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并分析相关的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由于尚未有学者对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进行界定,因此,本文在借鉴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对于制度有效性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从应然性理解,指价值意义上的制度有效性,即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另一层含义是从实然性理解,指结果意义上的制度有效性,即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效率。通过分析制度、交易费用、制度变迁及包容性制度等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形成了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两个评价标准:第一是股票市场制度应然有效性,主要评价股票市场制度的合理性,重点考察制度设计、制度实施机制及制度参与主体三个维度;第二是股票市场制度实然有效性,主要评价制度成本既定下股票市场制度功能效率。第二,比较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与美国股票市场制度。诱致性制度变迁引致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的产生,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则推动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发展。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股票市场制度功能的发挥也由以本源功能、基本功能为主逐步发展到本源功能、基本功能、衍生功能共同作用。在阐述美国股票市场制度发展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股票发行制度、退市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保护制度等制度的基本规定及实际运行效果,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的优势与不足,为评价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打好实践基础。第三,分析及评价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应然有效性。运用定性分析方法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包括: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的普适性与包容性、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的有效性、股票市场制度对参与主体的约束力。中国股票市场在中央政府将区域性股票市场推向全国的过程中,将其作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场所,政府成为上市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的“隐性担保人”,政府主导与市场均衡、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冲突导致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缺乏一定的稳定性与包容性,并未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监管层监管职能错位、监管方式行政化、监管制约机制匮乏导致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低效;上市公司违规频发、中介服务机构诚信缺失、投资者行为偏差导致股票市场制度软约束。因此,在应然性方面,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安排不尽合理,制度是低效的。第四,分析及评价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实然有效性。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评价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效率,即股票市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效率。对于筹资-投资功能效率的分析,选取筹资总额、投资者收益率、IPO公司数量、退市公司数量、直接融资比率、国内生产总值、股票流通市值、平均换手率、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等指标构建DEA模型,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筹资-投资功能效率整体为“弱有效”,投资功能是缺失的,但2015年以后筹资功能效率经过测算为“有效”,说明中国股票市场自2015年以来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筹资功能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对于资本定价功能效率的分析包括股票发行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两个方面,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资本定价功能整体效率较低,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和创业板综合指数三种代表性股票指数呈现均值回避特征,股票交易市场资本定价功能缺失;股票发行市场虽然资本定价功能效率不高,但从分阶段来看,发行定价机制是日趋合理的,定价效率也在逐步提高,进一步说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方向的合理性。对于资本配置功能效率分析,在资本配置效率经典模型基础上构建以净资产融资率为被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为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从行业和地区两个维度分析中国股票市场资本配置效率,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资本配置行业间、地区间差异较大,资本未能实现向高报酬率行业或地区的流入,反而流向了低报酬率行业或地区,资本未被有效使用,资本配置功能效率较低。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功能效率的分析,选取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管理层激励、信息披露以及财务绩效等方面的指标构建DEA模型,经过测算,188家上市公司中仅有23家公司的公司治理效率为“有效”,占比为12.23%,股票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分散风险功能效率的分析,选用Va R方法和GARCH模型测度沪深300指数风险并与标准普尔500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的日Va R值偏高且波动性较大,中国股票市场承担较高风险,分散风险能力较弱,分散风险功能效率较低。对于信息传递功能效率的分析,选取上证综合指数月度收益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CPI指数变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进口增长率、出口增长率、M0增长率、M1增长率、M2增长率等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Granger因果关系并不显着,股票市场信息传递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其效用。第五,提出提升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建议。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无论是从应然性方面还是实然性方面都能够看出,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整体是低效的。因此,提升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主要建议包括: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变迁应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以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全面推行为突破口进行“市场化”取向的制度创新;通过重新定位监管层监管职能、构建市场化监管机制、形成国家层面和全社会范围内的外部监督机制以提高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的执行力度;通过控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加强中介服务机构诚信制度建设以及培育理性投资者强化股票市场制度约束力。
李洪[4](2020)在《经验学习、地理重叠与企业渐进式并购》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间的并购已被视为一种快速实现外部发展的流行战略。并购活动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源承诺。但在并购前,目标方的发展前景、资产质量、核心技术、企业文化以及市场环境等信息对并购方来说是不完整的(信息不对称)。并且目标方具有天然的动机来披露正面信息,隐瞒负面信息,歪曲和修饰难以核实的能力(逆向选择风险)。因此,目标方真实价值的模糊性和预期协同效应的波动性会直接导致并购结果的不确定性。在此条件下,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并购策略?渐进式并购与一次性并购的潜在优缺点使得企业并购策略的选择成为了一个棘手的决策问题。企业应当通过渐进式并购追求决策的灵活性?还是应当进行一次性并购,快速、果断地取得所有权优势?不同并购策略选择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既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决策困境,也是本研究聚焦的现实问题。渐进式并购与一次性并购的选择本质上是“灵活”与“承诺”的权衡。实物期权理论为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一个契合的分析框架。其核心观点在于,如果不确定性不能得以有效缓解,企业会追求灵活性较高的投资策略。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基本逻辑,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提出了企业并购中经验学习、地理重叠与渐进式并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构建了概念模型,推导出相应的研究假设。进一步,本文利用2008至2018年间中国上市公司成功实施的443起并购事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并购方能够通过经验学习缓解不确定性。即缺乏行业相关并购经验的并购方更可能选择渐进式并购而非一次性并购。(2)外部和内部经验学习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即随着外部行业并购水平的增加,行业相关并购经验对企业渐进式并购的影响被弱化。(3)并购方能够利用地理重叠关系收集信息进而缓解不确定性。即当并购双方来自于不同地区(省或直辖市)时,并购方更可能选择渐进式并购而非一次性并购。(4)并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共同影响企业渐进式并购的价值。即随着并购方与目标方相对规模的升高,地理重叠对企业渐进式并购的影响被弱化。本文的研究结果既对实物期权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拓展和检验,又弥补了该理论在解释不确定性的内源特征以及投资不可逆性方面的不足。本文的理论贡献和创新之处在于:(1)本研究关注不确定性的内源特征,通过揭示经验学习和地理重叠对渐进式并购决策的影响,不仅深化了对于不确定性来源及其缓解机制的认识,而且弥补了实物期权理论在解释内源不确定性方面的不足。(2)本文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于企业并购的情境下,不仅是对实物期权理论的拓展和检验,还丰富了企业并购的研究文献。(3)通过揭示经验学习的主效应以及内部和外部经验学习的替代效应,在弥补现有文献不足的同时,丰富了经验学习机制的研究。(4)研究表明地理重叠关系有利于并购方信息收集,影响企业并购策略的选择。这既是对地缘战略文献的实证检验,也是对该研究领域的有益补充。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还对企业管理者积极应对不确定性并选择合理的并购策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张洁[5](2019)在《中国创业板市场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创业板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资金融通渠道,并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途径。作为现代证券市场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有效市场理论在现代金融经济学理论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为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和期望收益率的变动构造了一个科学、严密且规范的模式。因此对中国创业板市场进行有效性研究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序列相关性检验、游程检验以及单位根检验三种方法,对创业板市场进行了弱式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创业板指数不存在自相关,但创业板综合指数滞后1阶、滞后13阶、滞后26阶以及滞后28阶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存在自相关。创业板指数、创业板综合指数序列游程检验P值分别为0.900和0.947,均大于5%,两个序列均具有随机性。创业板指数、创业板综合指数指序列ADF值分别为-19.8711和-18.5012,均小于1%、5%、10%的临界值,两个序列均不服从随机游走。综上结果显示中国创业板市场整体未完全达到弱式有效性。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市场有效性逐渐增加。本文首次通过构造2阶自回归系数状态空间模型,对创业板市场弱式有效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时变系数1和2在2016年后时变系数趋于稳定,并逐渐收敛于0,市场达到弱式有效。然后通过事件研究法对创业板市场的半强式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年报公布前5天到事件前一天,总样本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大于0,并且累计超额收益率逐渐上涨,表明创业板市场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因此,根据检验结果,建议政府加快推进市场产业优化改革,加强上市公司行为规范监管,并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同时,建议投资者根据市场有效性的程度,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并及时进行调整。
张家樾[6](2019)在《时间序列长记忆性理论及实证研究 ——以中国沪深股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50年代Hurst指数提出后,时间序列长记忆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包括水文、气候、金融等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Granger等学者从计量经济学角度给出了时间序列长记忆性定义之后,长记忆理论得到快速发展,但至今仍然有诸多理论和实证问题有待解释、完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 A-PARCH模型的理论自相关函数,并借此研究了模型的长记忆性,其次,比较分析了各种伪长记忆检验的有限样本性质和统计功效。最后,在结构突变点存在情况下,对长记忆波动率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在此基础上,估计并检验了我国沪、深股市波动的长记忆性,并由此讨论了我国股市的弱式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概括如下:第一,本文推导并研究了高阶A-PARCH(p,q≥2)模型理论自相关函数的统计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对A-PARCH模型的长记忆性进行了研究。分别讨论了 A-PARCH模型的主要参数,包括非对称参数和幂参数,对理论自相关函数的影响,并进一步在假设模型持续性参数既定的情况下,通过自相关函数图,分析了幂参数对A-PARCH模型长记忆性的影响。从数值实验结果可知,非对称参数非零时,模型的长记忆性显着高于非对称参数为零的情况。其次,即使模型的持续性相同,但模型的长记忆性也不一定相同。第二,本文从频域和时域两个维度梳理了已有的伪长记忆检验方法,并基于Hou和Perron(2014)的修正局部Whittle估计量,提出了基于LWLFC估计量的修正伪长记忆检验,修正Kuswanto检验和修正Shao检验,并就其有限样本性质与统计功效与其他检验方法,包括Qu(2011)的LW检验、Kruse(2015)的修正LW检验、Kuswanto(2011)检验以及Shao(2011)检验,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蒙特卡洛数值模拟结果可知,首先,对于存在单个均值突变的伪长记忆序列的检验中,发现Shao检验和修正Shao检验的有限样本性质及统计功效最好;其次,在比较各伪长记忆检验的统计功效时,我们发现基于LWLFC估计量的修正Kuswanto检验的统计功效显着高于Kuswanto(2011)检验,但修正Shao检验统计功效的改进不显着;最后,对于包含真实长记忆的伪长记忆序列,LWLFC检验的统计功效显着高于其他检验方法。第三,本文将非参数结构突变点检验方法与长记忆波动率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引入结构突变项的长记忆波动率模型,RS-FIGARCH模型和RS-HYGARCH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长记忆性进行分析。此外,还利用对数周期图估计法、局部Whittle估计法以及剔除低频干扰的修正局部Whittle估计法对沪、深股市波动的长记忆性进行分析。在了解沪、深股市波动长记忆性的基础上,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我国股市虽总体尚未达到弱式有效,但沪、深两市已出现分化,总体看,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要好于深市。
夏梦冉[7](2019)在《高频交易标的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及实证研究 ——以股指期货合约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的股指期货产品自2010年正式上市交易到2015年,交易量一直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在2015年异常活跃,成交额达历史之最,同期沪深A股却出现“千股跌停”的惨状。这期间,为大众熟知的“伊世顿公司操纵期货市场案”的涉案人员通过高频交易赚取的总利润超亿元,令投资者叹为观止,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相关监管政策在股指期货这一新兴市场中的缺陷。监管机构经过调查和研究得出:股指期货交易在2015年股市暴跌中发挥了助跌的作用,因此利用高保证金、高清算费用等规定对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严控,股指期货市场进入寒冬。但随着近年来监管措施的日益完善、市场开放性不断加强、投资者行为也趋于理性,针对股指期货的严控截至2018年12月底,先后经历三次松绑,股指期货市场正在逐步回暖。投资者如何在下一波股指期货市场热潮前做好准备,利用高频交易获取超额利润?本论文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论文基于市场有效性理论、鞅理论等研究成果,结合“伊世顿公司操纵期货市场案”披露的相关信息,运用概率论、金融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对高频交易下我国股指期货合约的价值形成过程及其可获利性进行研究。论文对股指期货合约价值形成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投资者更透彻地理解股指期货市场中的高频交易及其超额利润的获取路径,基于模型启示明确了高频交易框架方面的建议,即投资者参与高频交易或改善高频交易策略的入手点,使其能在目前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下,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在理论方面,是对我国现阶段可应用高频交易的股指期货合约价值形成过程的研究与探讨,为“伊世顿公司操纵期货市场案”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了实证检验可获利性,采用多种频率的样本数据和静态弱式有效检验方法,对现阶段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有效性的检验,也是对已有相关文献的又一重要补充。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高频交易下股指期货合约的价值形成过程模型中对投资者的进一步划分,即行情反馈时间间隔内的价格知情者与非价格知情者;在完成模型-实证的相关研究后,给出基于信息的高频交易框架建议。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对后续模型和可获利性实证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说明;其次,在鞅理论下构建基于信息的价值形成过程模型,得到价格知情者获取超额利润的两个充分条件——速度能够识别价格变化趋势;速度能观察到与下一瞬间价格变化相关的信号,后又讨论高频交易者与价格知情者之间的关系,得到模型启示;再次,为了进一步探究可获利性,利用三种静态弱式有效检验方法对样本期内不同频率的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整体上,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已实现弱式有效,但从各年度以及部分日内数据检验结果来看,价格序列变动仍存在一定的趋势性,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均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在此基础上,以双均线策略、箱体理论为指导,模拟交易对比他们的利润差异,结果支持了价值形成过程模型的结论;最后,给出高频交易平台的框架设计建议,并具体从高频数据的接收与处理、融合相关信息的趋势跟踪策略和交易绩效评价及策略修正三个方面,对基于价值形成过程模型启示的优化设计进行讨论。
季俊伟,傅强,王庆宇[8](2019)在《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与微观特征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选取2011至2015年日频数据,采用时变状态空间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对上海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与市场深度、市场流动性、噪声交易、投机率和信息非对称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渐进趋向弱势有效,于2014年末实现弱式有效。从宏观制度层面分析,平今仓免收手续费和连续交易制度是有效性提升的原因,从微观层面深入分析,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深度才是提升有效性的根本原因,而信息非对称阻碍了市场有效性的形成,噪声交易和投机率对其无显着影响。市场深度和市场流动性间至相促进,市场有效性对噪声交易与投机率均具有抑制作用,市场深度对噪声交易和信息非对称产生抑制作用,投机率对市场深度和市场流动性存在微弱促进作用。
季俊伟,傅强,张兴敏[9](2019)在《沪铜期货噪声交易与渐进有效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行为金融学视角考察噪声交易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已成为金融微观领域的热点话题。针对沪铜期货市场,首先构建EGARCH模型度量了噪声交易,其次利用时变状态空间模型衡量了有效性,最后采用GARCH类模型从一阶矩和二阶矩角度考察了噪声交易对有效性的影响。发现:该市场渐进趋向弱式有效,过程带有鲜明的阶段特征,2013年6月上旬以前有效性较差,随后,受市场利好制度出台影响,有效性逐渐好转;长期来看,噪声交易对其有效性存在较弱促进作用,是因为噪声交易对抑制收益率波动的市场深度存在促进作用;而短期内会加剧有效进程波动,原因在于噪声交易会扩大收益率方差。总体而言,噪声交易不是沪铜期货市场无效的根本原因,交易制度很可能才是关键因素。
霍强[10](2016)在《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货币政策传导是货币政策从操作到生效的过程,也是货币资金通过金融体系循环流动及创造信用的过程,对货币政策目标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流动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进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形成冲击。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交错变化背景下,完善货币政策传导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论文以国际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理论为指导,从金融结构视角出发对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及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构建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有关观点,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论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和界定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采用IS-LM-BP模型图形分析考虑多种情况的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梳理金融结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的有关理论,扩展Karras(1999)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并采用数理方法求解经济开放度、金融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而运用货币资金循环流动及货币信用创造机理加以定性分析论证。在此理论框架下,本文开展了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问题的实证及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论文实证检验了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例)和直接融资体系(以股票市场为例)传导问题。第三章分别从商业银行整体和个体两个维度验证了货币政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存在性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在其中的影响。结果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显着影响;运用整体银行体系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证实银行体系资产配置和负债选择两方面的风险承担行为都显着存在;运用微观银行个体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证实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都具有显着影响。第四章分两个阶段研究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效果,一是实证检验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调控如何影响股票市场,二是实证检验股票市场如何影响实体经济产出和价格。结果发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规模和价格具有显着影响,但股票市场规模和价格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效果比较微小甚至不显着,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效果还较为模糊。其次,论文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第五章一、二节测度并统计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演进和对外开放度变化的历程及现状。第三节计量分析表明经济开放度提高会削弱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并发现金融结构转型能够为经济开放度提高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解释。第四节定性剖析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原因,汇率制度、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元”实践的历史表明货币政策独立性空间被压缩,货币资金循环流动机理加剧了资本流动,而经济开放度提高会推动金融结构转型,金融市场发展快于银行体系,在商业银行过度承担风险和股票市场传导不畅的共同作用下,货币政策有效性不可避免被削弱。最后,论文尝试提出了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调整优化和相关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主要是第六章的内容。本文提出“三元”选择的可行路径是“货币政策独立程度较高+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较为宽松的资本管制”;货币政策框架应调整为最终目标加入金融安全的“五目标函数、权重动态调整”体系,中介目标循序渐进向价格型转型,操作工具注重开发结构性工具,加快构建利率走廊形成政策利率体系;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应审慎有序、协调配合,完成的时序和程度应是利率、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金融改革应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本质,加快发展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构建稳健高效、灵活竞争、共享普惠的现代银行体系,推动金融结构向金融市场型转换。
二、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分位数条件格兰杰因果的东亚股市传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2.1 基于分位数的条件格兰杰因果检验 |
2.2 检验统计量 |
2.3 检验统计量渐进性理论 |
2.4 基于子采样方法确定临界值及其渐进有效性 |
3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模型检验 |
3.1 蒙特卡罗方法 |
3.2 模型检验结果 |
4 实证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描述性统计 |
4.3 结果分析 |
5 结束语 |
(2)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证券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 |
2.1.1 证券市场开放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2.1.2 证券市场开放对企业实体的影响 |
2.2 交叉上市相关文献回顾 |
2.2.1 交叉上市影响因素 |
2.2.2 交叉上市经济后果 |
2.3 境外投资者持股文献回顾 |
2.3.1 境外投资者持股影响因素 |
2.3.2 境外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 |
2.4 陆港通交易机制相关文献回顾 |
2.4.1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股票市场稳定 |
2.4.2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公司治理 |
2.4.3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企业行为 |
2.4.4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审计行为 |
2.5 资产定价效率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
2.5.1 信息因素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5.2 投资者理性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5.3 市场竞争对资产定价效率影响 |
2.5.4 市场摩擦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6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
3.1 概念界定 |
3.1.1 证券市场开放 |
3.1.2 资产定价效率 |
3.2 理论基础 |
3.2.1 有效市场假说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委托代理理论 |
3.2.4 市场分割理论 |
3.2.5 股票流动性理论 |
3.2.6 投资者有限理性理论 |
3.3 制度背景 |
3.3.1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背景 |
3.3.2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进程 |
3.3.3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不同政策的对比分析 |
3.3.4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基于信息传递的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2.2 基于政府干预的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变量定义 |
4.3.3 模型设定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交叉上市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4.4.3 异质性分析 |
4.5 交叉上市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机制分析 |
4.5.1 基于股票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2 基于投资者认知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 稳健性检验 |
4.6.1 内生性检验 |
4.6.2 替换因变量衡量指标 |
4.6.3 变换研究样本区间 |
4.6.4 安慰剂检验 |
4.6.5 PSM检验 |
4.7 拓展检验 |
4.7.1 交叉上市与股价延迟的回归分析 |
4.7.2 交叉上市与资产误定价的回归分析 |
4.8 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产定价效率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价值创造假说与资产定价效率 |
5.2.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假说与资产定价效率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 |
5.3.3 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延迟回归分析 |
5.4.3 异质性分析 |
5.5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股价延迟的机制分析 |
5.5.1 基于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2 基于股票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内生性检验 |
5.6.2 排除特殊样本区间 |
5.6.3 替换自变量衡量指标 |
5.7 拓展检验 |
5.7.1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5.7.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产误定价回归分析 |
5.8 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陆港通与资产定价效率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陆港通信息效应与资产定价效率 |
6.2.2 陆港通噪音效应与资产定价效率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定义 |
6.3.3 模型设定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陆港通与资产误定价回归分析 |
6.4.3 异质性分析 |
6.5 陆港通影响资产误定价的传导机制 |
6.5.1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2 基于分析师预测精准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自变量滞后一期 |
6.6.2 变更因变量测度方法 |
6.6.3 PSM-DID回归分析 |
6.7 拓展检验 |
6.7.1 陆港通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6.7.2 陆港通与股价延迟回归分析 |
6.8 结论与启示 |
第七章 证券市场开放、资产定价效率与企业投资效率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 研究设计 |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2 变量定义 |
7.3.3 模型设定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 |
7.4.2 证券市场开放与企业投资效率回归分析 |
7.5 证券市场开放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传导机制 |
7.6 稳健性检验 |
7.6.1 变更因变量衡量方式 |
7.6.2 内生性检验 |
7.6.3 PSM-DID回归分析 |
7.7 结论与启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政策启示 |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制度有效性的衡量标准研究 |
1.2.2 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股票市场制度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股票与股票市场 |
2.1.2 股票市场制度 |
2.1.3 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2.2 新制度经济学对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
2.2.1 制度的基本理论与股票市场制度功能界定 |
2.2.2 交易费用理论与股票市场制度成本测度 |
2.2.3 制度变迁理论与股票市场制度演变的路径依赖 |
2.2.4 包容性制度理论与股票市场制度创新的包容性 |
2.3 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评价标准 |
2.3.1 股票市场制度应然有效性评价 |
2.3.2 股票市场制度实然有效性评价 |
第3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与美国股票市场制度比较 |
3.1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产生与发展 |
3.1.1 诱致性制度变迁引致中国股票市场的产生 |
3.1.2 强制性制度变迁推动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
3.2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功能定位 |
3.2.1 股票市场制度功能的一般论述 |
3.2.2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功能演进 |
3.3 美国股票市场制度与中美股票市场制度比较 |
3.3.1 美国股票市场制度 |
3.3.2 中美股票市场制度比较 |
第4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应然有效性分析 |
4.1 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的普适性与包容性分析 |
4.1.1 政府主导与市场均衡的冲突 |
4.1.2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 |
4.2 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有效性分析 |
4.2.1 监管层与被监管者博弈模型 |
4.2.2 监管职能弱化导致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低效 |
4.3 股票市场制度对参与主体的约束力分析 |
4.3.1 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频发 |
4.3.2 短期利益效应与中介服务机构诚信缺失 |
4.3.3 先验信念与投资者投资行为偏差 |
4.4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应然有效性分析小结 |
第5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实然有效性检验——股票市场基本功能效率评价 |
5.1 筹资-投资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5.1.1 股票市场筹资-投资功能效率评价方法 |
5.1.2 中国股票市场筹资功能效率评价 |
5.1.3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功能效率评价 |
5.2 资本定价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5.2.1 中国股票发行市场资本定价功能效率评价 |
5.2.2 中国股票交易市场资本定价功能效率评价 |
5.3 资本配置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5.3.1 股票市场资本配置功能效率衡量标准 |
5.3.2 中国股票市场行业维度资本配置效率评价 |
5.3.3 中国股票市场地区维度资本配置效率评价 |
5.4 中国股票市场基本功能效率评价小结 |
第6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实然有效性检验——股票市场衍生功能效率评价 |
6.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6.1.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2 中国股票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功能效率评价 |
6.2 分散风险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6.2.1 研究方法 |
6.2.2 中国股票市场分散风险功能效率评价 |
6.3 信息传递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6.3.1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
6.3.2 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传递功能效率评价 |
6.4 中国股票市场衍生功能效率评价小结 |
第7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评价与提升建议 |
7.1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评价 |
7.2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提升建议 |
7.2.1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
7.2.2 提高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执行力度 |
7.2.3 强化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约束力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经验学习、地理重叠与企业渐进式并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3.1 企业并购 |
1.3.2 不确定性 |
1.3.3 渐进式并购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回顾 |
2.1 实物期权理论 |
2.1.1 实物期权的基本观点 |
2.1.2 实物期权理论与企业战略管理 |
2.1.3 实物期权理论与国际商务研究 |
2.2 组织学习与企业并购经验 |
2.2.1 企业并购中的组织学习 |
2.2.2 企业并购经验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
2.2.3 经验学习机制的探索 |
2.3 地缘战略与企业并购 |
2.3.1 地理距离与企业并购决策 |
2.3.2 地理距离与企业并购绩效 |
2.3.3 地理重叠与企业并购 |
2.4 本研究的切入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3.1.1 企业并购中的不确定性 |
3.1.2 实物期权理论与渐进式并购 |
3.1.3 主动学习:经验学习与地理重叠 |
3.1.4 研究模型的提出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1 行业相关并购经验与企业渐进式并购:知识获取机制 |
3.2.2 行业并购水平的调节作用:外部学习的替代效应 |
3.2.3 地理重叠与企业渐进式并购:信息收集机制 |
3.2.4 并购方与目标方相对规模的调节作用:信息不对称与并购不可逆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
4.1.1 样本选取过程 |
4.1.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2 研究变量与测量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调节变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5.2.1 行业相关并购经验与渐进式并购 |
5.2.2 行业并购水平的调节效应 |
5.2.3 地理重叠与渐进式并购 |
5.2.4 并购方与目标方相对规模的调节效应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替换计量模型 |
5.3.2 替换核心变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6.1 研究结果的讨论 |
6.1.1 经验学习与企业渐进式并购的关系:知识获取机制 |
6.1.2 行业并购水平的调节作用:外部学习效应 |
6.1.3 地理重叠与企业渐进式并购的关系:信息收集机制 |
6.1.4 并购方与目标方相对规模的调节作用:信息不对称与并购不可逆性 |
6.2 本研究的实践启示 |
6.2.1 企业应当积极地对不确定性作出响应 |
6.2.2 企业应当将充分发掘渐进式并购的内在价值 |
6.2.3 企业应当重视并购中的经验学习 |
6.2.4 企业应当重视并购中的信息收集 |
6.2.5 企业应当对自身的实物期权组合进行有效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 主要结论 |
(二) 本文创新点和理论贡献 |
(三)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国创业板市场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市场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 |
一、市场有效性理论的提出 |
二、市场弱式有效性研究 |
三、市场有效性动态变化研究 |
四、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创建历程 |
第二节 中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现状 |
一、创业板市场行业分布 |
二、创业板市场规模分析 |
三、创业板市场价格波动性分析 |
四、创业板市场风险性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创业板市场弱式有效性检验 |
第一节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第二节 序列相关性检验 |
一、检验方法介绍 |
二、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游程检验 |
一、检验方法介绍 |
二、实证分析 |
第四节 单位根检验 |
一、检验方法介绍 |
二、实证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创业板市场弱式有效性动态检验 |
第一节 状态空间模型 |
第二节 卡尔曼滤波 |
第三节 渐进有效性实证分析 |
一、数据选择以及说明 |
二、实证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创业板市场半强式有效性检验 |
第一节 事件研究法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数据选取以及说明 |
二、超额收益率的计算 |
三、计算平均超额收益率以及累计超额收益率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优化产业结构 |
二、加强监管 |
三、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四、培育理性的投资者 |
第三节 对中国创业板市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时间序列长记忆性理论及实证研究 ——以中国沪深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 |
1.3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长记忆性的定义 |
2.2 长记忆参数的估计和检验 |
2.2.1 非参数估计方法 |
2.2.2 参数估计方法 |
2.2.3 半参数估计方法 |
2.3 结构突变与时间序列长记忆性 |
2.3.1 结构突变与伪长记忆序列 |
2.3.2 方差结构突变的检验方法 |
2.3.3 考虑结构突变的长记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PARCH模型长记忆性研究 |
3.1 A-PARCH模型的理论自相关函数 |
3.1.1 A-PARCH模型定义 |
3.1.2 A-PARCH(2,2)模型理论自相关函数 |
3.1.3 A-PARCH(p,q)模型理论自相关函数 |
3.1.4 理论自相关函数的统计倾 |
3.2 数值分析 |
3.2.1 理论自相关函数图类型 |
3.2.2 非对称参数的影响 |
3.2.3 幂参数的影响 |
3.3 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伪长记忆性检验方法比较研究 |
4.1 伪长记忆检验相关方法 |
4.1.1 频域类检验方法 |
4.1.2 时域类检验方法 |
4.2 伪长记忆检验的有限样本性质研究 |
4.3 伪长记忆检验的统计功效研究 |
4.3.1 单个未知均值突变情况 |
4.3.2 多个未知均值突变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股市波动长记忆性的实证研究 |
5.1 结构突变下我国股市波动的长记忆性分析 |
5.1.1 非参数结构突变点检验 |
5.1.2 基于结构突变的长记忆波动率模型 |
5.1.3 实证研究 |
5.1.4 结论 |
5.2 从长记忆性角度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检验 |
5.2.1 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 |
5.2.2 实证分析 |
5.2.3 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表1 图3.2中A-PARCH(2,1)模型参数 |
附表2 表3.3中A-PARCH(2,1)模型参数 |
附表3 上证指数ω-FIGARCH和ω-HYGARCH模型估计结果 |
附表4 深证成指ω-FIGARCH和ω-HYGARCH模型估计结果 |
附表5 上证指数ω α β -FIGARCH和ω α β-HYGARCH模型估计结果 |
附表6 深证成ω α β-FIGARCH和ω α β-HYGARCH模型估计结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高频交易标的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及实证研究 ——以股指期货合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四、论文组织结构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市场有效性 |
一、市场有效性及其检验 |
二、随机游走理论 |
三、随机游走检验方法 |
第二节 无摩擦市场与无套利假设 |
一、无摩擦市场 |
二、无套利假设 |
第三节 鞅理论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
一、鞅与等价鞅测度 |
二、金融资产等价鞅测度定价方法的原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频交易下股指期货合约的价值形成过程 |
第一节 基于信息的价值形成模型 |
一、模型概述 |
二、超额利润及其获取 |
三、模型结论 |
第二节 模型启示 |
一、速度保障 |
二、趋势判断 |
三、信息相关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股指期货合约高频交易可获利性实证 |
第一节 股指期货市场的有效性检验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二、静态弱式有效检验 |
三、市场有效性检验结论 |
第二节 经典策略高频交易的可获利性 |
一、双均线策略与箱体理论 |
二、交易策略的回顾测试 |
三、交易策略的实证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信息的高频交易框架建议 |
第一节 总体框架 |
第二节 框架模块的实现路径 |
一、高频数据的接收与处理 |
二、融合相关信息的趋势跟踪策略 |
三、交易绩效评价及策略修正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与微观特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2 市场有效性度量 |
3 微观特征构建、度量及实证分析 |
3.1 市场深度指标 |
3.2 市场流动性指标 |
3.3 噪声交易指标 |
3.4 投机率指标 |
3.5 信息非共对称程度指标 |
3.6 相关关系检验 |
3.7 实证分析 |
4 结论 |
(9)沪铜期货噪声交易与渐进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设计 |
1、数据选取 |
2、噪声交易指标构建 |
3、市场渐进有效性度量方法 |
4、噪声交易对有效性影响的度量 |
实证检验及分析 |
1、度量沪铜期货噪声交易 |
2、度量沪铜期货市场有效性 |
3、噪声交易对市场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1) 噪声交易对市场有效性一阶矩影响 |
(2) 稳健检验 |
(3) 噪声交易对市场有效性二阶矩影响 |
原因解释 |
1、沪铜期货市场收益率度量 |
2、沪铜期货市场深度构建与度量 |
3、噪声交易对沪铜期货收益率方差和市场深度的影响 |
4、市场深度对收益率方差的影响 |
结论和建议 |
(10)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重要概念界定 |
1.2.1 开放经济、经济开放度及国际资本流动 |
1.2.2 金融结构与间接和直接融资体系 |
1.2.3 货币政策传导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
1.3.2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1.3.3 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研究 |
1.3.4 启示与不足 |
1.4 研究方案与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4.2 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金融结构视角下开放经济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的理论演绎 |
2.1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演绎 |
2.1.1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与“三元悖论”及其拓展 |
2.1.2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的拓展 |
2.2 金融结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的理论演绎 |
2.2.1 金融结构差异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2.2.2 间接融资体系与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 |
2.2.3 直接融资体系与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 |
2.3 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演绎 |
2.3.1 包含金融部门的开放经济货币资金循环流动及货币信用创造机理 |
2.3.2 经济开放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
2.3.3 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交互作用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间接融资体系传导: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实证检验 |
3.1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流动性分配效应的影响机理及统计分析 |
3.1.1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流动性分配效应及风险承担行为的命题提出 |
3.1.2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流动性分配效应及风险承担行为的统计分析 |
3.2 中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基于宏观银行体系的实证检验 |
3.2.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3.2.2 数据描述及基本检验 |
3.2.3 银行体系资产配置风险承担实证结果分析 |
3.2.4 银行体系负债选择风险承担实证结果分析 |
3.3 中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基于微观银行个体的实证检验 |
3.3.1 模型构建、拓展及变量选择 |
3.3.2 数据来源、描述统计及估计方法 |
3.3.3 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实证检验 |
3.3.4 国际资本流动、银行流动性与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的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直接融资体系传导:股票市场传导效果实证检验 |
4.1 中国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的统计分析 |
4.1.1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统计关系:证券化率与加速原理 |
4.1.2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统计关系:晴雨表与股经背离并存 |
4.1.3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统计关系:通胀效应与金融窖藏并存 |
4.2 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检验 |
4.2.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2.2 相关性分析及基本检验 |
4.2.3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检验 |
4.2.4 主要结论及启示 |
4.3 中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实证检验 |
4.3.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3.2 相关性分析及基本检验 |
4.3.3 股票市场中货币政策传导的消费和投资效应检验 |
4.3.4 主要结论及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5.1 中国金融结构测度及多维分析 |
5.1.1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测度及分析 |
5.1.2 中国金融机构结构测度及分析 |
5.1.3 中国社会融资结构测度及分析 |
5.2 中国经济开放度测度及多维分析 |
5.2.1 经济开放度测度方法研究评述 |
5.2.2 中国贸易、金融与经济开放度指标的构建及估计 |
5.2.3 中国贸易、金融与经济开放度指标的测算及统计分析 |
5.3 中国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5.3.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5.3.2 经济开放度影响货币政策效应方程估计结果分析 |
5.3.3 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交互作用影响货币政策效应方程估计结果分析 |
5.3.4 主要结论及启示 |
5.4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原因剖析及发展趋势 |
5.4.1 原因剖析 |
5.4.2 发展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间接融资体系和直接融资体系传导更加复杂 |
6.1.2 中国金融结构转型能够为经济开放度提高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解释 |
6.2 政策建议 |
6.2.1 调整优化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框架. |
6.2.2 协调推进中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 |
6.2.3 稳健推动中国金融结构市场化转型和功能性提升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分位数条件格兰杰因果的东亚股市传染研究[J]. 程宏,杨廷干. 系统工程学报, 2021(03)
- [2]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D]. 毕鹏. 石河子大学, 2021
- [3]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研究[D]. 张璇. 吉林大学, 2020(03)
- [4]经验学习、地理重叠与企业渐进式并购[D]. 李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中国创业板市场有效性研究[D]. 张洁. 深圳大学, 2019(10)
- [6]时间序列长记忆性理论及实证研究 ——以中国沪深股市为例[D]. 张家樾.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7]高频交易标的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及实证研究 ——以股指期货合约为例[D]. 夏梦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与微观特征关系研究[J]. 季俊伟,傅强,王庆宇.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9(03)
- [9]沪铜期货噪声交易与渐进有效性[J]. 季俊伟,傅强,张兴敏. 管理评论, 2019(02)
- [10]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D]. 霍强. 云南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