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廉政典型”何其难(论文文献综述)
李民[1](2021)在《初心使命引领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文中指出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确立、坚守、践行、传承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伟大胜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核,引导和统领着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鲜明体现了党的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本质,决定了党的性质,关系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党为什么人,朝什么目标前进,走什么道路,坚持什么指导思想,制定什么样的纲领,怎样实施领导以及如何开展自身建设等一系列党的根本问题。党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还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于猛[2](2020)在《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时至今日,如何实现审判权的独立公正运行,已经超越国界的限制,成为各国司法改革中共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而解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审判权独立运行与司法责任制之间的关系。作为保障审判权独立运行、完善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制度安排,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应运而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初步建立了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各地法院亦展开了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实践探索。但是,法官司法豁免的衡量标准、规范程序以及该制度本身如何恰当嵌入我国的司法传统和政法体制当中,进而产生积极效果等问题却并未得到妥善解决。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向维度,既要符合法官司法豁免的制度发生规律,也要契合中国特色的司法国情与体制机制;既要对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实践运作进行反思与检讨,也要将之上升到制度建构的层面进行理论关照,以建立符合审判权运行基本规律、契合法官职业特点,并兼具中国特色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体系。为此,本文对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原理、演变脉络、运行现状、积极功效、存在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未来改革和发展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设计以及与相关配套制度的衔接协调等,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司法公正以审判权独立运行为前提,以司法责任制为保障,要实现司法公正,必须坚持审判权独立运行与司法责任制的统一。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即是在司法改革实践中所得来的关于审判权独立运行与司法责任制之间关系的能动反映,并经历了观念萌生、初步建构、渐趋成型的演进过程。它以司法公正和权利保障为价值追求,强调赋权与限权的有机统一,基于这样的内涵和实质,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对审判权独立公正运行机制建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司法责任制改革、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建设以及司法公正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就目前来看,囿于司法传统观念、法院治理机制和法官素质现状的影响,我国司法责任制更侧重于如何对法官进行司法追责,而对于法官司法豁免未报以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出现了制度设计合理性不足、运行机制泛行政化与法官依法独立履行审判职责实质退隐等系列问题,减损了该项制度所产生的实际效益,也对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造成了影响。基于现实考量可以发现,推进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改革及完善,具有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正当性方面,法官司法豁免制度非但不会危及或破坏司法责任制,相反可以通过对司法追责权力的规范,改变“重追责轻豁免”体制下的司法责任制,并推动其全面落实。实际上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作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过程,必然包括对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完善。维护法官的中立性地位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而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及完善不仅为法官中立审判提供了基本保障,还有利于消除司法干预现象。在必要性方面,面对法官权责失衡难题、法官职业角色紧张以及法官职业风险趋增的新态势,现有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已然不能满足审判权独立公正运行的发展需要,必须通过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及其完善,才能破解难题、缓解紧张及防范风险。在可行性方面,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及完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具有宪法法律层面的依据,是对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的贯彻和落实。而且,我国当下不断推进的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也为其提供了制度和智识支持。再加上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各地法院通过法官依法履职保障制度化建设和实践则使其深化改革更加有章可循。党的十九大再一次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主题,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价值追求,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以此为契机,要破除法官司法豁免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必须审时度势,积极稳妥推进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首先应明确法官司法豁免改革应遵循司法规律、有限豁免和统筹协调三个基本原则,防止其偏离正确性的方向。并通过完善立法设计、畅通运行机制和强化监督管理三个层面依次改进、创新和优化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内部构成,实现制度的规范完整、运行畅通和实施有效。同时,为了克服推进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障碍,还需与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关联性制度如司法追责制、法官员额制、法官职业伦理和法官职业保障等制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实现有序的衔接协调,以达成司法改革之目标。
夏继先[3](2020)在《子产“六廉”治郑论略》文中提出为政以廉是国家与社会治理成功的关键与核心,自古及今概莫能外。春秋时期郑国贤相子产便为一廉政典型,其治国方略可概括为"六廉"治郑法。具体而言,子产具有坦荡无私、刚毅果敢的"廉善"才能,安邦定国、立外安内的"廉能"材质,严肃郑重、认真负责的"廉敬"之心,任人唯贤、公正无私的"廉正"行为,不畏艰难、守法不移的"廉法"原则,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廉辨"目光。春秋后期,郑国"族大宠多"而能够经济发展、百姓安定,"国小而偪"且夹于晋楚大国之间却能相安无事、左右逢源,几赖子产一人之力。
薛婉莹[4](2019)在《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文中认为金初文学的整体面貌受到了北宋文学的直接影响,并与南宋文坛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但就其文学独立性而言,金文学并不受宋文学“压制”。有了“借才异代”时期的过渡和科举的推动,金人对国朝的心理认同加强,随国朝文学振兴而树立起来的还有金人愿为正统后继者的文化自信。金代散文的赋化现象正是这种自信的表现之一。赋在金代文坛享有极高的文体地位,以赋法入文是文体发展的规律性使然,亦是金人时代精神的体现和主动的选择。赋化了的散文除在建筑美感、遣词用语等形式层面特点鲜明外,散文内部的气韵流转也沾染了赋体文学独有的气象,并与北方及少数民族的双重特质融合,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精神意蕴上的“赋”化。故而散文的赋化现象既是文体发展现象,亦是金人王朝本位意识的文学镜鉴,包含了女真人的正统意识,是金代文学“中州文气”之一环。本文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金代散文赋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女真统治者的兴儒主张下,科举和教育推动了北方儒学的发展和女真人的汉化,金人的正统意识不断加强,文士的创作热情高涨,是为散文赋化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二章:金代散文发展及其赋化问题。此章从“借才异代”“国朝文派”和“贞佑南渡”前后三个时期着眼,探析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对赋化在形式与内涵上的表现进行分析与说明,兼顾金代散文的地域性和时代性,重点关注与形式之赋化互为表里的精神之赋化。第三部分为结论:金代散文赋化的认识价值。文体之间的互渗现象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此现象存在于金代文学中也非偶然。金人借助赋的文体权力和文体特点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对散文的文体价值亦是一种提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关注金代散文赋化现象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中原本位意识,也有助于客观认识与评价我国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与文化。
孙峻华[5](2019)在《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文是统治阶级展现其意志、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公文的工具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公文文本的质量,而公文文本的质量则与公文写作活动密切相关。公文写作是一项发文主体们为完成机关工作目标与任务,通过撰写公文来实现政令与意图的通达而进行的行为活动,这个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过程,整个活动实质是大大小小的主体们围绕着社会实践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是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分析、结论,并最终在尊重实践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对社会实践的能动改造,使整个社会达到良性、有序、和谐、高效的国家与社会的治理目标。公文写作质量的高与低决定着最后的精神产品——公文文本的质量,公文文本质量的优劣则与社会管理者的目标能否实现、社会是否良性运行都密切相关,因此对公文写作活动本身的监控与评价,对其中涉及到的诸要素的分析及通过构建相关模式来体现对要素的要求是本文写作的动机,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确保公文写作活动有一个高质量的文本的产生。公文写作质量控制问题的提出,即结合公文实践中出现的诸种不如人意的问题,针对公文写作活动中涉及到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每一个因素从实践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具体的写作角度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要求与措施,最后再予以整合,使公文文本的出世便具有高质量,以利于官方政令的下达与执行,以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本文分为九章,内容简要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其中论及本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公文写作研究的状况、研究的内容、方法、思路、意义及目的。第二章对文本中所涉及相关概念,公文、公文写作、公文文本质量、公文写作涉及的相关要素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与论述。第三章为当前公文实践领域内的问题及与公文写作间的关系,首先对公文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政府公文网络式跟踪调查,从网上来了解公文的基本状况;二是走访式加问卷式调查,前后两次以机关单位中从事公文写作的文秘人员为对象进行公文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同时与之进行关于公文活动的交流,取得第一手数据;三是参考政府机关自己对公文的调查,如2013年国土资源部组织文秘从业人员、高校专家等对国土资源部下属单位的公文进行的评估。从正反两方面观察与分析公文在实践中的效果,在肯定其作用的同时重点分析公文在实践中的不足,归纳、总结诸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红头文件”问题、“朝令夕改”问题、公文过度解读问题、公文文风不良问题、“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等写作实践及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公文写作角度分析公文实践中诸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公文写作的语境角度、公文写作的系统论角度、公文写作中矛盾论的角度、公文写作主客体统一论角度、公文写作相关规律角度等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章为原因分析与写作要素分析与控制的过渡章节,论及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及相关框架,为下文论证打好基础。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分析影响公文写作活动的诸要素,具体分析诸要素在公文写作中的作用及要求,并将诸要素与整个公文写作活动的质量高低联系起来,与公文在现实中诸种问题产生联系起来,目的即把好公文写作的关,使其活动产生的成果——文本是满足要求的成品,以避免其在实践中的问题的产生。这些要素包括了写作主体(三个主体)、收文主体、公文所揭示客体、以及文本客体(包括文种、格式、主旨、材料、结构、语言、文风),当然还包括了诸如语境这样对公文写作有重要影响的要素。重点放在分析构成公文写作诸要素的特点要求,如何协调与控制使整个公文写作高效,从而保证所产生公文文本的高质量。第九章对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论文的基本观点、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公文写作问题的研究展望。
乔婷婷[6](2019)在《儒学慎独思想刍议》文中提出作为入德之方,慎独思想始于“君子慎其独也”的表述,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久弥新。历朝历代出现过多种关于“慎”与“独”字的训诂版本,分别从“德”、“道”、“命”等多维度拓展了慎独的内涵,却也从未突破“君子慎其独也”的表达范式。此范式在儒家文本中很是经典,是君子人格同小人相区分的必备特征。慎独具体表现为:重诚己,重守道,重反省,重行义,具有其他道德要求所没有的彻底性、进阶性和自主性。自三国末期,“慎独”二字首次直接连用,开始流行这种简练的表述习惯,标志着慎独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伦理范畴,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后又经由刘宗周的诠释,慎独完成了从德目到学说的提升,变得更为明确可循,也更具体系。慎独思想流行至今,是有现实基础的,中国人对天人合一、身心统一的境界追求与当前天人相离、身心二分的矛盾始终存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原理本土化的需求依然存在。现代人对慎独表现在心念上的自省节制功夫尤为推崇,试图发挥用慎独弥补外在监督乏力的短板。随着马王堆孤本文献的出土,被埋藏了千年的早期慎独思想得以再现。它侧重于固守本心,讲“诚”,与宋以后强调“戒慎恐惧”的慎独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引起了学界的学术大讨论。发展至今,慎独既有狭义的含义与践行方式,指戒慎、自省,又是一个广义的修身概念,关乎省礼、反身而诚、涵养、行义等道德行为。通过对慎独修身义、心性义和德治义的解读与考察,本文认为,尽管慎独在约束力方面有所欠缺,仍可以促使他律驱动自律,破除伪善的面子风气,以及在道德情感、终极关怀、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彰显应有之义。
刘兆萍[7](2019)在《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工作价值观对党政机关就业倾向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加强改进选调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这一政策对于新时代党政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更是得到各省政府的积极响应,浙江、江苏、安徽等诸多省份的选调生招生规模较之往年均有所扩大。当代高校青年学子,作为选调生招录的主要对象,其工作价值观、就业动机与党政机关就业倾向直接影响到未来干部的素质水平。其中,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为党政机关提供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性学科,其学生工作价值观和党政机关就业倾向值得深入研究,尤其是该学科毕业生基于何种工作价值选择而倾向于党政机关就业,与党政机关希望的公共服务动机是否相关;以及如何激励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志愿服务基层等问题,都迫切需要探讨。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以工作价值观理论、公共服务动机理论、需要激励理论、个人与组织匹配理论等作为支撑,具体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开展相关实证研究。选取武汉、长沙等地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作为样本,对其工作价值观、党政机关就业倾向以及个人与组织匹配预期进行测量,运用SPSS、AMOS软件进行探索性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层级回归分析等,验证本文相关研究假设。同时,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多位应届毕业生作为访谈对象,分析其工作价值观、党政机关就业倾向以及对学科建设的建议。实证数据及访谈结果证明,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的工作价值观确实显着影响其党政机关就业意向度,其中公共服务动机、轻松稳定、威望价值维度会正向激励该学科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就业;而内在价值、人际氛围、待遇发展维度则会降低该学科毕业生的党政机关就业意向度。就影响力大小而言,轻松稳定维度影响力最大,而公共服务动机则影响最小。不过从比较视角来看,该学科应届毕业生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还是略高于前人研究测量结果中各学科学生整体综合水平。同时,该学科应届毕业生的党政机关就业意向度越高,其求职行为强度也越大,越愿意为此认真备考、沟通请教;而个人与组织匹配预期在工作价值观与党政机关就业意向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仍需指出,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就业期望岗位上也存在一定偏差,与国家倡导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相背离,为此需要个人、学院、高校以及政府等主体共同作出努力,以期更好激励青年为基层建设贡献力量。
王营营[8](2019)在《俞德邻《佩韦斋文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俞德邻,字宗大,号太玉山人。宋末元初着名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乡间,有《佩韦斋文集》二十卷。本论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分三章,对俞德邻其人以及其着作进行全面的考察。第一章,对俞德邻家世、生平以及交游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三节,第一节旨在考证俞德邻早年随父亲迁居镇江的具体时间;第二节是俞德邻生平研究,主要论述其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以及宋亡后俞德邻的游历轨迹;第三节以文集中的赠答诗以及题跋书序为线索,叙述俞德邻的交游情况。第二章是对《佩韦斋文集》几个常见版本的评述。第三章对《佩韦斋文集》中的诗文进行全面的研究。分两节,第一节从俞德邻的人生经历入手,探索他的诗歌题材和风格的变化原因;第二节从宋末元初的文学风气入手,研究俞德邻文章创作所受的影响,同时通过文本细读,叙述俞德邻文章创作的艺术风格。另外,因为已有硕士论文研究过俞德邻的诗歌,所以本论文第一部分研究的重点将放在俞德邻的文章研究之上,又因为杭州师范大学李佳臻对俞德邻《佩韦斋辑闻》较为深入全面,所以本论文不再单独研究《佩韦斋辑闻》,仅将其作为研究俞德邻之生平、诗文的材料。论文的下编为校注部分,校注将选取元刊本为底本,以傅增湘校跋本和四库本作为参校本,对《佩韦斋文集》中的一些字词、地名、人名、典故、名物、官职名、引语等进行注释。希望通过对俞德邻个案的研究,稍稍还原宋末元初之际底层文人的生活状态与思想转变。
孙晓琳[9](2019)在《明代作家张邦奇研究》文中认为张邦奇,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是明中期较为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身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在甬上文坛颇有声望。他与明代享誉盛名的张时彻并称为“叔侄两尚书”,留存下来的诗文集有七十八卷,其理学思想与儒学讲授对甬上以及四川等地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后世学者主要注重对其政治任职及编修、刊刻史书等领域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他在文学方面的地位。本篇论文以明代作家张邦奇的诗文作品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生平和交友情况,按照题材对其作品分类并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与赏鉴,最终在文学史上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和评价。本文由绪论、四个章节部分及附录构成。绪论中对目前学界对张邦奇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与归纳,对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进行一定阐述。第一章主要分为四节,对槎湖张氏作谱系考略,从中探寻张氏家族的家传风貌;张邦奇自幼灵慧善解,天资聪颖,在政治生涯中,一生任职辗转多地,履进履辍,在“仕”与“隐”中徘徊不定,笔者从幼承家学、仕宦生涯两个方面对张邦奇的生平进行考述,并且对张邦奇的交友与着述进行探究,勾画张邦奇整体形象。第二章主要研究张邦奇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掌握其诗歌创作情况。张邦奇所存诗歌十分丰富,达1600余首,其内容分为八大部分,主要包括思亲怀乡、写景纪游、题画诗、咏物诗、应制奉和、送别友人、悼怀诗及田园农耕诗。张邦奇作为茶陵派的成员,其诗歌多有可观之处,艺术特色包括用韵巧妙精当、组诗的运用、叠词的使用、语虽淡情至深四个方面。第三章是对张邦奇的散文创作情况的分析,采用文体分类的方式,对张邦奇序文、散传、公牍文、书信等文体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从而探究每种文体不同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主要对张邦奇在君子人格、文学方面与政治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进行评价,以古代典籍为依据,从着录与收录的情况来分析张邦奇对于后世的影响,尽可能客观地为作家张邦奇在文学上做出较为准确的定位。在正文后,附上为张邦奇传记资料以及对《张文定公四友全集》中诗歌部分的整理,不仅能丰富他的个人形象,对正文作以补充,而且对明代作家资料整理也有一定的丰富。张邦奇一生着作繁多,并保存较为完善,其诗歌方面受到茶陵派研究领域的关注与认可;在文章方面,被世宗认可为“学行和文章当为世人第一”。其穷经皓首,一生治学,对张时彻等文坛大家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文作品与理论,均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学价值,值得我们去关注。
马彦涛[10](2018)在《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哲学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2035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能力就是本领,能力决定未来。无论是古代国家,还是现代国家,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与完善就从未间断过。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更多挑战与更高要求。对于中国来说,国家治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国在21世纪发展的程度,也决定了中国在未来能否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大国的重要标志。但是,我们更应看到,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遇到了许多发展中的难题,特别是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亟需通过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来解决。尤其是中国在面临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所遇到的话语权及全球秩序再平衡问题,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国家治理能力界定在中国治理体系之下,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目标、方法等内容进行基础性探讨,以期构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体系的理论框架,深化中国国家治理理论的研究,拓宽国家治理能力的学科视野。本文除导言外,共分五章。引言部分论述了本文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与创新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案等问题,交待了希望本研究所达到的研究目的。第一章国家治理能力的理论溯源。主要从中国国家治理能力思想、西方国家治理能力思想、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能力思想三个方面进行理论梳理。回顾中国国家治理能力思想,从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中国当代对国家治理思想进行探讨,指出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发展的脉络。将西方国家治理能力的追溯分为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至二战及二战之后四个时期,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炼出当时国家治理的重心。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治理相关问题的论述,找出关于国家治理能力的相关理论基石,夯实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能力思想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界定。通过对国家治理能力内涵的分析,从国家治理能力的概念、特点、类型、功能、反诘五个方面分析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哲学内涵,并指出国家治理能力的实现是长期的历史过程。提出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政府、非政府组织;并从结构视角分析了政党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非政府组织治理能力的主要构成。通过上述分析,将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与总体架构呈现出来。第三章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政党治理能力。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是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本章通过从政党治理能力的历史考察、政党治理状态进行分析,指出政党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间的关系。进而引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国家治理的核心的特点,从中国共产党的能力特色与层级范畴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从精神动力、执政本领、监督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保障的根源。第四章,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实现机制。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必须通过相应的机制保障才能得以实现。本章探讨了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四大原则,即以人民为中心、公平正义、法治、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分析了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实现的三大路径,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路径;提出了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基本制度保障: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制度保障;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维护基本制度保障运行的衔接制度:中国共产党的运行机制、集权与分权机制、法律体系、道德规范、社会流动机制、风俗禁忌等方面以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畅通运转。第五章,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未来走向。本文的落脚点在于提出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目标的理想状态是“善治”、现实状态是“良治”、时代目标是现代化。并进一步论证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的具体条件,即治理主体能力的提升与治理机制的动态平衡。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发展逻辑必然是从政党治理到国家治理到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推进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影响力,承担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为世界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地球美好而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当“廉政典型”何其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廉政典型”何其难(论文提纲范文)
(1)初心使命引领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二、初心使命与党的指导思想 |
三、初心使命与党的纲领 |
四、初心使命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五、初心使命与全面从严治党 |
(2)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创新点 |
三 本文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意义辨析 |
一 司法豁免的历史源流与现代含义 |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
三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与其他主体司法豁免制度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理论基础 |
一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构成要素 |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 |
一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价值取向 |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二章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演变脉络与运行现状 |
第一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演变脉络 |
一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观念萌生 |
二 改革开放后到十八大前(1979—2011):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初步建构 |
三 十八大以后(2012至今):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渐趋成型 |
第二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运行的基本现状 |
一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规范依据 |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积极功效 |
三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现有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三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 传统司法观念对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制约 |
二 法院治理机制泛行政化对法官权利的侵蚀 |
三 法官素质现状对司法豁免制度运行的影响 |
第三章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现实考量 |
第一节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正当性 |
一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应有之义 |
二 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
三 维护法官中立性地位的制度保障 |
第二节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必要性 |
一 破解法官权责失衡难题的必要条件 |
二 回应法官职业角色紧张的实践需要 |
三 防范法官职业风险趋增的有效途径 |
第三节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可行性 |
一 制度保障 |
二 技术条件 |
三 现实依据 |
第四章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建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原则 |
一 遵循司法规律 |
二 有限豁免原则 |
三 统筹协调原则 |
第二节 健全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路径 |
一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的立法设计 |
二 畅通法官司法豁免的运行机制 |
三 强化法官司法豁免的监督管理 |
第三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与司法体制改革的衔接协调 |
一 司法豁免与司法追责制 |
二 司法豁免与法官员额制 |
三 司法豁免与法官职业伦理制度 |
四 司法豁免与法官职业保障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子产“六廉”治郑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坦荡无私、刚毅果敢的“廉善”才能 |
二、安邦定国、立外安内的“廉能”才干 |
三、严肃郑重、认真负责的“廉敬”之心 |
四、任人唯贤、公正无私的“廉正”行为 |
五、不畏艰难、守法不移的“廉法”原则 |
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廉辨”目光 |
七、子产“六廉”治郑的效果与影响 |
(4)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金代散文研究 |
1.2 金代散文与赋的文体资源 |
1.3 “赋化”现象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重、难点 |
第一章 金代散文赋化的历史文化背景 |
1.1 自上而下搭建的文化平台 |
1.1.1 选举之法,文事之兴 |
1.1.2 庠序之隆,右文之意 |
1.2 从汉化到“中州” |
1.2.1 儒学在北方的接续 |
1.2.2 统治者的仁政与文治思想 |
1.2.3 “北人质朴”与“女真纯直” |
1.2.4 正统意识与“中州”之气 |
小结 |
第二章 金代散文发展及其赋化问题 |
2.1 “借才异代”时期的散文赋化 |
2.1.1 实用性文字 |
2.1.2 其他题材 |
2.2 “国朝文派”时期的散文赋化 |
2.2.1 实用性文字 |
2.2.2 其他题材 |
2.3 “贞佑南渡”前后的散文赋化 |
小结 |
结论 金代散文赋化的认识价值 |
3.1 赋与文,骈与散 |
3.2 赋化之文学史价值的深入考量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位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1 国内研究述评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文 |
2.1.2 公文写作 |
2.1.3 公文写作要素 |
2.1.4 公文文本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3 小结 |
第3章 公文实践中的问题与公文文本质量的关系 |
3.1 公文实践状况调查 |
3.1.1 调查方案 |
3.1.2 调查实施 |
3.1.3 调查结论 |
3.2 从公文质量角度看公文实践中的问题 |
3.2.1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3.2.2 “朝令夕改” |
3.2.3 “有法不依、有令不行” |
3.2.4 文件过度解读 |
3.2.5 “红头文件 |
3.2.6 公文文风不良 |
3.3 小结 |
第4章 从公文写作角度看公文实践中诸多问题产生原因 |
4.1 从公文写作系统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1.1 从文本系统角度看公文写作实践问题 |
4.1.2 从发文系统角度看公文实践中问题存在之原因 |
4.2 从公文写作主客体统一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2.1 在公文写作语用活动中主客体的对立表现 |
4.2.2 主客体对立的解决之道即主客体的统一 |
4.3 从公文写作矛盾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3.1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
4.3.2 主体与客体的矛盾 |
4.4 从公文写作语境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4.1 忽视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语用失误 |
4.4.2 忽视情景语境导致语用失误 |
4.4.3 忽视篇内语境导致语用失误 |
4.4.4 忽视话语范围导致语用失误 |
4.5 从公文写作规律论看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5.1 从定向性规律看 |
4.5.2 从转化性规律看 |
4.5.3 从实践性规律看 |
4.5.4 从创新性规律看 |
4.5.5 从历时性与共时性规律看 |
4.5.6 从对立统一规律看 |
4.6 小结 |
第5章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与框架 |
5.1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 |
5.2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框架 |
5.3 小结 |
第6章 公文写作的主体要素分析及控制 |
6.1 写作主体 |
6.1.1 “大主体”(发文机关) |
6.1.2 “中主体”(领导或领导群体) |
6.1.3 “小主体”(文秘写作人员) |
6.2 收文主体 |
6.2.1 收文主体的特点 |
6.2.2 收文主体的公文写作理念 |
6.2.3 收文主体在公文写作中的控制措施 |
6.3 小结 |
第7章 公文写作的客体要素分析及控制 |
7.1 揭示客体 |
7.1.1 公文所揭示的客体的作用 |
7.1.2 作为文本所揭示的客体的条件 |
7.1.3 作为文本已揭示对象的控制 |
7.2 公文文本客体 |
7.2.1 公文文种 |
7.2.2 公文格式 |
7.2.3 公文主旨 |
7.2.4 公文材料 |
7.2.5 公文结构 |
7.2.6 公文语言 |
7.2.7公文文风 |
7.3 小结 |
第8章 公文写作的语境要素分析及控制 |
8.1 语境概述 |
8.2 公文写作语境的类别 |
8.3 语境对公文写作的制约 |
8.4 公文语境失误的控制措施 |
8.4.1 篇内语境语用失误之对策 |
8.4.2 情景语境语用失误对策 |
8.4.3 话语范围导致语用失误之对策 |
8.4.4 忽视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语用失误之对策 |
8.5 小结 |
第9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贡献与创新点 |
9.1.1 主要观点 |
9.1.2 创新之处 |
9.1.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9.2 研究展望 |
附录: 公文写作调查问卷 |
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儒学慎独思想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价值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研究现状 |
2.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慎独”思想的滥觞 |
第一节 “慎独”的本字本义 |
1.1 “慎”义之发展 |
1.2 “独”义之延伸 |
第二节 “慎独”思想的理论起点 |
2.1 时间起点:经传的成书顺序 |
2.2 理论支点:天人关系与身心关系 |
第三章 慎独思想的核心内涵 |
第一节 慎独思想的本质目标 |
1.1 入德 |
1.2 诚己 |
1.3 守道 |
1.4 顺命(安心) |
第二节 慎独思想的践行方式 |
2.1 尊礼与省礼 |
2.2 “反身而诚”与“不远复” |
2.3 涵养与行义 |
第四章 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一节 慎独的特性要求 |
1.1 求善要彻底 |
1.2 慎独有一个进阶的过程 |
1.3 慎独要求极强的自主意识 |
第二节 慎独思想的伦理价值 |
2.1 激发道德情感,以提升人们的道德自觉 |
2.2 包含两重逻辑,助力诚心与行义的统一 |
2.3 揭露面子文化本质,有益于维系真诚的交往关系 |
2.4 直击复杂的人性,发扬至诚至善的终极关怀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致谢 |
(7)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工作价值观对党政机关就业倾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相关概念内涵、结构与测量 |
1.2.2 工作价值观与公共服务动机 |
1.2.3 工作价值观与就业倾向 |
1.2.4 公共服务动机与就业倾向 |
1.2.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分析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公共管理学科 |
2.1.2 工作价值观 |
2.1.3 党政机关就业倾向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个人与组织匹配理论 |
2.2.2 需要激励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与模型 |
3.1.1 研究假设 |
3.1.2 研究模型 |
3.2 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 |
3.2.1 变量测量 |
3.2.2 问卷设计 |
3.2.3 数据收集 |
3.2.4 样本特征 |
3.3 访谈设计 |
3.3.1 访谈对象选择 |
3.3.2 访谈题目设计 |
第4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4.1.1 信度分析 |
4.1.2 效度分析 |
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工作价值观 |
4.2.2 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党政机关就业倾向 |
4.2.3 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个人与组织匹配预期 |
4.3 工作价值观对党政机关就业倾向的影响分析 |
4.3.1 工作价值观与党政机关就业倾向的相关分析 |
4.3.2 工作价值观与党政机关就业倾向的回归分析 |
4.4 个人与组织匹配预期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章 访谈资料分析 |
5.1 公共管理学科应届生工作价值观对党政机关就业意向影响 |
5.1.1 工作价值观对党政机关就业意向的正向激励要素 |
5.1.2 工作价值观对党政机关就业意向的负向激励要素 |
5.2 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党政机关就业期望 |
5.2.1 岗位地区期望 |
5.2.2 岗位层级期望 |
5.3 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党政机关就业优劣势感知 |
5.3.1 学科优势感知 |
5.3.2 学科劣势感知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的工作价值观 |
6.1.2 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的党政机关就业倾向 |
6.1.3 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工作价值观与党政机关就业倾向关系 |
6.2 管理建议 |
6.2.1 个人层面 |
6.2.2 学科层面 |
6.2.3 高校层面 |
6.2.4 政府层面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记录 |
致谢 |
(8)俞德邻《佩韦斋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价值 |
上编 |
第一章 俞德邻的生平及交游 |
第一节 俞德邻迁居时间辨析 |
第二节 俞德邻的生平 |
一、“从师谩学屠龙技,报国元无汗马功”——宋亡前的入世经历 |
二、“聊种邵平瓜,且植渊明菊”——入元后的隐者生涯 |
第三节 俞德邻的交游 |
一、名臣 |
二、文人名士 |
三、方外之士 |
第二章 《佩韦斋文集》版本评述 |
一、元刊本 |
二、清初抄本 |
三、《宋百家诗存》本 |
四、四库全书本 |
五、傅增湘校跋本 |
六、黄丕烈藏本 |
七、十万卷楼藏本 |
第三章 俞德邻诗文研究 |
第一节 俞德邻诗歌研究 |
一、俞德邻诗歌的主题 |
二、俞德邻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二节 俞德邻文章研究 |
一、俞德邻的韵文创作 |
二、俞德邻的散文创作 |
总结 |
下编 |
凡例 |
佩韦斋文集序 |
卷一 |
古意五首 |
吴郡斋遣怀 |
龚圣予号翠岩晚岁更号岩翁为赋 |
闲居遣怀三首 |
闻角 |
遣兴十首呈孟兵部使君 |
石门洞 |
灵乌 |
赠成雷师 |
寿沿江黄制置七首 |
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 |
赠雷岩赵相士 |
题补跖翁图 |
为马受益题韩滉画子母牛图 |
甲戌游盱江,六月二十二日发武林 |
甲戌秋过丫头岩有感 |
甲戌六月十四日月食过半,七月十四日抵广信月岩有感而作 |
仙人岩即事 |
为孟希圣题孛落鹤鹑画扇 |
吴江夜泊 |
过钓台 |
兰溪臾 |
龙门岭 |
丽阳祠 |
前哀哉行 |
后哀哉行 |
卷二 |
秋夜杂兴三首 |
常州天庆观画龙二,世传仙笔一点睛,乘雷电飞去,一经兵火亦不复存 |
独孤桧 |
春怨 |
鹁鸪词 |
送丹山林秀才 |
次韵陈静佳治中九日见寄 |
题寒江听雨图 |
聂道录和王寅甫外郎雪诗因次韵仍依白战体 |
望夫石 |
三五七言诗 |
次韵陈彦实游罗汉寺 |
陈登夫再和用韵奉答共说江南社禅 |
次韵陈登父风雨枕上书怀 |
舟行 |
题郭元德所藏龚圣予瘦马图 |
京口遣怀呈张彦明刘伯宣郎中并诸友一百韵 |
宿高邮露筋祠 |
次韵答王国华 |
赠朐山孙画师 |
双清堂诗为石民瞻赋 |
山阳客中杂言四首 |
以竹院逢僧为韵,集杜工部句赠鹤林老别流禅师四首 |
题王谢燕游图为杨少监作 |
卷三 |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
课仆诣田所偶用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韵 |
连雨独坐旅楼有作 |
为郭元德题和靖探梅图 |
次韵萧静安元夕书感 |
小楼诗为汤计议作 |
郭元德席上赋红牡丹,分韵得粉字五言十韵 |
赠月蓬戴相士 |
跋韩仲文所藏史共山草书 |
古意八首 |
赠丹阳邢尉 |
猫燕行 |
沽酒行 |
陪赵明叔侍御游茅山次韵二首 |
次韵麟洲龙仁夫游三茅山 |
次韵龙仁夫种菊二首 |
题白廷玉所藏白马图 |
次韵陈彦寔醉中杂言 |
水墨兰 |
病中谢亲友四首 |
卷四 |
金山寺 |
曲肱 |
舟过桐庐作 |
陈索郎滩 |
行寿昌道中 |
庚午(1270)读邸报 |
闻筑鹿门 |
金陵板桥别弟 |
古寺 |
秋月客中 |
书斋 |
赠静斋赵使君淮 |
常山道中 |
鹭鸶林 |
白兔山庵 |
次韵朱子厚九月十一日见寄三首 |
登六和塔 |
客中别友 |
次韵简黄监簿淳宗三首 |
次韵碧窗聂道录 |
雪 |
哭涂移愚教授 |
春日苦雨二首 |
金坛邑中作 |
次韵陈登父桃花 |
赠蒋文学三首 |
记梦 |
午睡 |
泛湖 |
金坛郊外 |
八月十五夜 |
观潮 |
古琴一张,徽弦不具,持赠刘汉卿经历因赋 |
闲居即事 |
次韵陈登父小楼述怀 |
通津田舍 |
游鹤林寺 |
客怀 |
夜坐 |
次韵陈登父送春有感 |
臂疾示儿 |
闲居遣兴 |
次陈登父中秋游古竹院韵 |
秋残 |
养拙 |
无题二首 |
正月十日理发三首 |
送王舍人之燕山 |
游宣慰载酒泛溪即席有感作 |
陪游宣慰游霅归赋 |
次韵简林绍先诸友三首 |
客窗夜雨 |
息寮王教授挽词二首 |
梅雨 |
老病 |
遣怀 |
卷五 |
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 |
次韵崔郎中游西湖 |
范仲山以碉谷居自号为赋二首 |
山房遣兴 |
游灵岩 |
次韵赵提举二首 |
山林乐四首 |
淮楚绝无行乐地万柳池边有开元小寺稍洁因载酒约淮上翁荀桂叔林绍先诸友同游 |
次韵夏楚材登山阳故城有感 |
初度留山阳 |
答淮上翁二首 |
怀林绍先三首 |
寓山阳天庆馆作 |
次韵陈教授见寄二首 |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 |
次韵程道益见赠二首 |
病中三首 |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
秋壑堂 |
怀聂道録二首 |
病愈出游 |
舟行欲访三茅践许宗师鹤会之约 |
夜卧旅邸梦入三茅山,一道士病一道士鼾睡因作诗纪其概云 |
人日 |
郭朝奉挽词二首 |
悼俞仁则 |
吴门逢友人 |
送张师道 |
送道士孙雪房 |
送董左丞二首 |
卷六 |
闲居遣怀 |
为汤提刑赋南园玉绣球花二首 |
次韵陈静佳咏梅 |
古寺 |
故枢密使陆公挽词三首 |
次韵答郦学正见赠三首 |
次韵陈教授见寄二首 |
夏五园亭对雨漫成六首 |
秋泊吴门寄友 |
次韵薛晚翁教授 |
闲境 |
小园漫兴四首 |
怀萧道夫 |
泊阎桥有怀 |
戏简友人二首 |
次郭元德二首 |
次韵郭元德旅怀 |
偶题 |
村居即事二首 |
赠良常山人 |
富安田舍二首 |
田家喜雪 |
除夕二首 |
次韵郭元德闲居二首 |
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 |
饯杨少监 |
杨刚中分教京口,有司以冗员罢去,诗为别就次韵以饯其行二首 |
赠程秀才 |
姑苏有赠 |
天竺山 |
游金山寺次壁间韵 |
醉中偶书 |
甘露寺火后登多景楼故基有作 |
卷七 |
金陵道 |
晓行沙上 |
客中雨 |
寻春 |
春日山行 |
晚醉 |
何山白水田 |
题米友仁远景 |
为石民瞻题风雨溪桥手卷 |
访徐叔咏教授山庵迷道而作 |
到徐叔咏居 |
次韵周遗直京城苦雨五首 |
六言 |
题瘦马图 |
为徐彦昌题画扇 |
为陈登父题画扇 |
题兰亭图 |
戏题王吉甫居壁二首 |
游鹤林即席分韵,代率上人赋日字 |
广信道中留别故人二首 |
题明皇卧吹箫图二首 |
闲居遣怀六言四首 |
过高邮新开河 |
淮阴侯庙三首 |
漂母墓二首 |
淮安天庆观夜坐 |
感事二首 |
梅花三首 |
扬州天庆观作 |
癸未(1283)游杭作口号十首,因事怀旧,杂以俚语,不复诠释 |
谨题丞相赵忠靖公墨梅为张宣参作 |
次韵张受益六言,兼戏方使君二首 |
题古木寒泉手卷 |
题叶劝农对山楼次韵二首 |
赠武当山孙道士二首 |
桐庐县作 |
泊东馆 |
郊居 |
访三茅,舟至金沙,雨阻,因游龙山书院 |
村舍 |
次韵山人见寄 |
闲居 |
泊湖头 |
卷八 |
荽茗赋 |
斥穷赋并序 |
佩韦斋箴并序 |
鲁瑑铭并序 |
蟠室铭并序 |
蒙泉铭 |
止斋铭 |
熟斋铭并序 |
靖节先生画像赞 |
清凉居士赞并序 |
无文颂并序 |
瞶阜 |
书杨东里诗集后 |
域民、固国、威天下如何论 |
卷九 |
郊行记 |
济南张氏万卷堂记 |
梦牛亭记 |
困学斋记 |
镇江路儒学成德堂记 |
代重修大成殿记 |
颐贞斋记 |
卷十 |
竹间俚语序 |
送寻贤相士序 |
北村诗集序 |
送陈茂叔序 |
纪德纬诗序 |
送刘伯宣尚书序 |
山鸡自爱集序 |
奥屯提刑乐府序 |
刘媪搏虎图诗序 |
送牛子明序 |
曹之才诗序 |
卷十一 |
双莲图诗序 |
送韩仲文赴安丰序 |
送王国华归东平序 |
葛元白诗序 |
赠京口外医戚君序 |
梅南诗稿序 |
送王应夫序 |
龙兴样符戒坛院分韵诗序 |
送盛元仁序 |
宋宣慰文集序 |
卷十二 |
送蒋守文序 |
盛童子遗稿序 |
李侍郎母夫人庆寿诗序 |
刘悦心诗序 |
薙草说 |
左近仁字说 |
李御史二子名字说 |
张圣瑞字说 |
义猫说 |
祭两浙运使闲邪李公文 |
代祭祖龚常卿文 |
代祭叔龚朝奉文 |
卷十三 |
贺郊祀庆成表 |
谢郊礼庆成肆赦表 |
谢赐新历表 |
谢赐历日表 |
贺生皇子表 |
谢生皇子肆赦表 |
诞皇孙贺皇帝表 |
贺皇太子笺同前 |
圣节进贺礼物表 |
蝗不为灾谢御笔奖谕表 |
彗星肆赦谢表 |
明堂礼成加食邑谢表 |
谢赐腊药表 |
册皇太子妃贺皇帝表 |
贺皇后笺同前 |
贺皇太子笺同前 |
周国公主下嫁礼成贺皇帝表 |
贺皇后笺同前 |
贺东宫笺同前 |
谢知镇江府兼淮东总领到任表 |
谢皇太后表同前 |
知镇江府到任谢表 |
辞免知镇江府申省状 |
再辞免知镇江府申省状 |
卷十四 |
贺王左相启 |
贺礼部冯尚书兼给事中同修国史启 |
贺刑部陈侍郎仍兼宗正卿兼修史启 |
贺鲍殿院启 |
贺陈司谏启 |
贺工部危侍郎兼修国史启 |
贺太府徐少卿兼侍讲启 |
贺淮阃加宝文学士升大使启 |
贺淮阃边事撤警启 |
贺讼江吴制置兼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启 |
通贺镇江赵徽猷启 |
贺宁国文知府启 |
贺池州李守改知江州启 |
贺赵吏侍兼侍读启 |
贺陈秘监兼侍立修注官启 |
贺冯侍郎除右侍郎兼国史启 |
贺浙西洪提刑启 |
回镇江蒋教授启 |
卷十五 |
贺镇江赵徽猷启 |
贺卢戎监兼侍立修注启 |
贺吕都承正除兵侍启 |
贺步帅徐节度使总统军马启 |
贺常运使除检正兼户部侍郎启 |
上赵宪求易削启 |
再上赵宪启 |
贽见讼海陈制置启 |
上京尹潜尚书启 |
谢潜京尹易削合颖启 |
谢孟提刑举改官亲民任使启 |
谢洪尚书举升陟启 |
代上平章启 |
卷十六 |
回淮阃李大使贺生辰劄子 |
答台郡贺生辰札子 |
送物贺汪守易镇潭州劄子 |
元正贺宫使赵制置劄子 |
元正贺平章劄子 |
元正贺淮阃劄子 |
元正回汪守送物劄子 |
元正答送本府官劄子 |
元正府官免往复劄子 |
答董总干袖启求荐劄子 |
答寿词不受札子 |
回郭漕使元正送物札子 |
回王安抚贺正札子 |
回元正寄居贺札子 |
回汪守贺正札子 |
元正送物总卿札子 |
冬至送物郡守札子 |
冬至总所免往复札子 |
冬至回寄居札子 |
冬至回都统免往复札子 |
贺雪与郡守札子 |
镇江路罗汉寺募缘建水陆堂疏 |
镇江天庆观化修造疏 |
南高峰烟霞山清修院化缘疏 |
镇江妙善尼寺化缘疏 |
赵庵化缘疏 |
为封秀才求赙疏 |
镇江天庆观修正殿藏殿疏 |
镇江还京门外修街疏 |
鹤林禅寺塑金刚榜 |
无锡富安乡化城庵行者募缘披剃疏 |
卷十七 |
原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卷十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卷十九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卷二十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明代作家张邦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一)专着 |
(二)硕博士论文 |
(三)期刊文章 |
二、研究思路及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张邦奇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槎湖张氏谱系考略与家学风貌 |
第二节 张邦奇生平考述 |
一、幼承家学 |
二、仕宦生涯 |
第三节 交友考 |
一、茶陵之友 |
(一)李东阳 |
(二)孙承恩 |
二、同僚之交 |
(一)严嵩 |
(二)陆深 |
(三)夏言 |
三、受学之师 |
(一)罗钦顺 |
(二)戴圭 |
(三)章懋 |
四、同乡之友 |
(一)余本 |
(二)汪玉 |
(三)闻渊 |
(四)王应鹏 |
五、其他友人 |
(一)李濂 |
(二)王守仁 |
(三)孟洋 |
第四节 着述叙录 |
第二章 张邦奇诗歌研究 |
第一节 诗歌内容分析 |
一、思亲怀乡 |
二、写景纪游 |
三、题画诗 |
四、咏物诗 |
(一)咏兰 |
(二)咏菊 |
(三)咏梅 |
五、应制奉和 |
六、送别友人 |
(一)乐观豁达 |
(二)离愁别思 |
七、悼怀诗 |
八、田园农耕诗 |
第二节 诗歌艺术特色 |
一、用韵巧妙精当 |
二、组诗的运用 |
三、叠词的使用 |
四、语虽淡情至深 |
第三章 张邦奇散文研究 |
第一节 序文 |
一、书序 |
二、诗序 |
第二节 散传 |
一、祭文 |
(一)祝祭文 |
(二)悼祭文 |
二、墓志墓表 |
三、传行状 |
(一)传 |
(二)行状 |
第三节 书信 |
一、文哲之思 |
二、为政之道 |
三、生活之谈 |
第四节 公牍文 |
第四章 张邦奇评价与影响 |
第一节 君子人格 |
一、忠君爱民 |
(一)忠君爱国 |
(二)爱民如子 |
二、孝悌友善 |
三、刚毅正直 |
四、淡泊名利 |
第二节 文学评价与影响 |
一、着录与收录情况统计 |
(一)着录情况统计 |
(二)收录情况统计 |
二、文学影响 |
第三节 政治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张邦奇传记资料 |
附录二 《张文定公四友亭集》诗歌部分整理 |
一、四言古体 |
二、五言诗 |
(一)五言古体 |
(二)五言绝句 |
(三)五言律诗 |
(四)五言排律 |
三、六言绝句 |
四、七言诗 |
(一)七言古体 |
(二)七言绝句 |
(三)七言律诗 |
(四)七言排律 |
五、杂体诗 |
致谢 |
(10)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创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家治理能力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思想 |
一、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能力思想 |
二、中国近现代国家治理能力思想 |
三、中国当代国家治理能力思想 |
第二节 西方国家治理能力思想 |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 |
二、中世纪时期 |
三、文艺复兴——二战时期 |
四、二战之后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能力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理论基础 |
二、无产阶级政党是国家治理能力的组织保障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价值诉求 |
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消亡的必经阶段 |
第二章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内涵概论 |
第一节 国家治理能力的哲学内涵 |
一、治理能力 |
二、国家治理能力 |
三、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主体 |
一、国家治理能力的组织化 |
二、中国国家治理能力主体的具体化 |
第三节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结构 |
一、政党治理能力 |
二、政府治理能力 |
三、非政府组织治理能力 |
第三章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政党治理能力 |
第一节 政党治理能力的审视 |
一、政党治理能力的历史考察 |
二、政党治理状态 |
三、政党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特点 |
一、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独特优势 |
二、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层级范畴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保障 |
一、筑牢党的精神动力 |
二、强化党的执政本领 |
三、完善党的监督能力 |
第四章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实现机制 |
第一节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评价原则 |
一、以人民为中心原则 |
二、公平正义原则 |
三、法治原则 |
四、精简、统一、高效原则 |
第二节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实现路径 |
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二、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
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
第三节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保障机制 |
一、国家治理能力实现的制度保障 |
二、国家治理能力实施的衔接机制 |
第五章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未来走向 |
第一节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目标取向 |
一、善治——国家治理能力的理想状态 |
二、良治——国家治理能力的现实状态 |
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代要求 |
第二节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条件 |
一、治理主体能力的提升 |
二、治理机制的动态平衡 |
三、治理生态的营造 |
第三节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发展逻辑 |
一、政党治理 |
二、国家治理 |
三、参与全球治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四、当“廉政典型”何其难(论文参考文献)
- [1]初心使命引领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J]. 李民.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1(04)
- [2]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研究[D]. 于猛. 郑州大学, 2020(02)
- [3]子产“六廉”治郑论略[J]. 夏继先. 行政科学论坛, 2020(01)
- [4]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D]. 薛婉莹. 山西大学, 2019(02)
- [5]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D]. 孙峻华. 南京大学, 2019(08)
- [6]儒学慎独思想刍议[D]. 乔婷婷. 南京大学, 2019(05)
- [7]公共管理学科应届毕业生工作价值观对党政机关就业倾向的影响研究[D]. 刘兆萍. 武汉大学, 2019(06)
- [8]俞德邻《佩韦斋文集》研究[D]. 王营营. 广西大学, 2019(12)
- [9]明代作家张邦奇研究[D]. 孙晓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10]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哲学研究[D]. 马彦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