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典混凝土坝的维修(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辉[1](2020)在《水闸健康诊断方法与维修加固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大多数水闸工程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致使目前很多水闸出现了问题。本文针对我国水闸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水闸工程主要存在的几种病害,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水闸工程健康诊断的方法以及建筑物维修加固方案的优化等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主要研究了水闸工程的病害和有限元法在健康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了水闸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病害,重点分析了混凝土结构中碳化、裂缝、钢筋锈蚀和混凝土冻融破坏这几种病害,研究了它们发生的原因、机理和影响因素;由于在健康诊断中,传统的解析法难以解决非线性的和具有复杂荷载、边界条件的岩土体本构关系等问题,因此研究了有限元相关的方法和理论,并将其应用在水闸的健康诊断中。(2)主要对水闸健康诊断因子的重要性作了研究。根据目前水闸健康诊断的相关规范,建立了水闸健康诊断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健康诊断指标量化的方法;利用改进群组G1法、基尼系数法和独立信息数据波动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利用基于最小偏差的权重融合方法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值。(3)主要研究了水闸工程的健康诊断模型以及对诊断模型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的方法。研究了基于多元联系数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在得出诊断结果后,利用基于“最大值准则”的决策悖论来对诊断结果进行后评价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4)开发了一款能对水闸工程进行健康诊断的软件。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选择Visual Basic语言作为软件开发语言,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水闸工程健康诊断分析系统软件,实现了指标量化、权重计算、水闸工程健康诊断等功能,为水闸诊断提供了一个具有准确可靠、操作简单、运行快速等特点的计算工具。(5)主要研究了混凝土的寿命预测模型和建筑物维修加固措施方案的优化方法。研究了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的Markov模型,针对过去水工建筑物在加固维修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鉴于目前我国中小型水工建筑物观测资料少的现状,通过适当的假设和简化,研究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加固维修方案优化方法。
韩翔宇[2](2020)在《硬岩/混凝土断裂破坏性能预测及其缺陷修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隧道已成为交通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隧道建设在全国各地尤其是西部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岩石、混凝土是隧道建设中涉及的两种主要材料,它们的力学性能研究对于隧道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硬岩和混凝土材料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常在较小的拉应力下发生断裂破坏。因此,硬岩、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的断裂破坏性能研究是其力学性能研究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在隧道建设中成功应用这两种材料的重要基础。当隧道建成投入使用后,由于混凝土本身特性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隧道结构难免会出现各种尺寸、形态的缺陷,将严重威胁结构正常使用。因此,研究混凝土等材料的缺陷修复技术是交通隧道安全运营的保障。本文从硬岩、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的断裂过程出发,综合采用技术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针对准脆性材料断裂破坏性能预测方法及缺陷修复技术展开了尺寸效应、断裂过程区应力分布、边界效应模型、硬岩和混凝土试件断裂破坏性能的离散规律、试件尺寸和形状等因素对断裂破坏性能预测结果的影响、微观结构在准脆性材料断裂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小试件的断裂破坏性能预测大试件的断裂破坏荷载的可行性、准脆性材料微缺陷修复技术等研究。本研究从断裂过程区着手,以边界效应模型为基础,对裂缝尖端附近区域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得到了准脆性材料的断裂破坏性能预测方法,随后分别以硬岩、混凝土为介质研究了各种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最后根据准脆性材料断裂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断裂修复技术。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交通隧道的角度分析了准脆性材料断裂破坏性能预测方法及缺陷修复技术研究的必要性。系统地整理分析了断裂力学发展过程及主流的准脆性材料断裂模型、准脆性材料断裂数值模拟方法、准脆性材料缺陷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为本文后续研究工作指明方向。(2)采用经典强度理论计算不同尺寸试件的强度具有尺寸效应,从断裂力学角度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借鉴虚拟裂缝模型中的方法,对裂缝尖端附近区域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基于边界效应模型推导了简单、易用的单参数断裂模型,并提供了一个用于确定表征准脆性材料断裂破坏性能的参数和预测不同尺寸、形状试件断裂破坏荷载的方法。(3)开展了平均颗粒粒径为2.0mm的花岗岩和平均颗粒粒径为0.35mm的中砂岩的三点弯曲断裂试验。首先,采用单参数断裂模型计算了花岗岩的断裂破坏性能,并对断裂破坏性能的离散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可以将正态分布分析方法与单参数断裂模型结合起来预测硬岩材料的断裂破坏性能。研究了试件的大小、形状及缝高比等因素对硬岩断裂破坏性能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岩石断裂破坏性能预测结果较为准确,是个仅与材料相关的常数,与试件尺寸、形状、缝高比等因素无关。同时,验证了在确定岩石平均骨料粒径时存在的误差对断裂破坏性能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可以忽略。对于小颗粒粒径的中砂岩而言,当试件尺寸达到300mm时,其断裂过程符合线弹性断裂力学范畴,采用单参数断裂模型同样可以得到近似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无预制裂缝的小试件断裂分析时,其等效初始裂缝长度是一个大于零的数。(4)开展了混凝土三点弯曲断裂试验,采用单参数断裂模型对每个试件的断裂破坏性能进行计算。对混凝土试件的断裂破坏性能的离散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同样服从正态分布。随后,借助正态分布分析方法与单参数断裂模型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试件尺寸、形状、缝高比等因素对混凝土断裂破坏性能预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与硬岩材料相似,断裂破坏性能仅随着骨料粒径的变化而变化。最后,结合混凝土结构安全评价标准,提出了以裂缝深度为指标的评价方法。(5)基于混凝土双轴压缩实验获得的细观参数,采用颗粒流离散元软件建立混凝土断裂预测数值模型。参照第四章建立混凝土断裂试验模拟工况,模拟混凝土断裂过程,并结合单参数断裂模型计算断裂破坏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颗粒流离散元软件模拟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断裂试验,不仅可以反映出材料断裂过程,还可以精确地预测其断裂破坏荷载,采用单参数断裂模型计算的断裂破坏性能与室内试验吻合度较高。在计算机硬件允许的前提下,颗粒流离散元软件在大尺寸准脆性材料试件断裂模拟上具有明显的优势。(6)分析了既有的准脆性材料修复技术的优点与不足,结合准脆性材料断裂破坏特点,提出了针对待修复基体中微缺陷的修复方法。对比采用不同方法修复试件的二次断裂破坏性能、断裂路径及微观观测结果,可以得出:预喷涂法能够有效地修复基体中微缺陷,大幅度地提升修复效率。此外,还研究了准脆性材料微观结构对于预喷涂法的修复效率的影响。本文关于硬岩、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断裂破坏性能预测方法及缺陷修复技术的系列研究,从断裂力学角度为隧道等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及结构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我国病害隧道的修复技术提供了范例,也为国内外其他类似地下工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必将推动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及运营技术的发展。
杨鸿飞[3](2020)在《昆明市羊胡子箐废土场治理工程拦挡坝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野生动物园后动物表演台下方羊胡子箐废土场拟建拦挡坝(1号挡土坝、2号挡土坝)为研究对象,拦挡坝下游为溪麓南郡住宅小区、清水河居民小组、李荣福农家园。拦挡坝的安全运营,涉及到了下游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研究采用野外调研、理论分析以及模拟计算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对拦挡坝的静、动力稳定性进行了系列系统的分析研究,为该区的设计、施工以及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对研究区的野外勘察工作,查明了羊胡子箐废土场的工程地质条件,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并做了详细的描述。结合室外钻探工作以及相关的试验,得到岩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2)运用极限平衡法(瑞典圆弧法、Bishop法)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拦挡坝的静、动力稳定性进行了相关分析计算,获得了拦挡坝在不同坝高(22m、27m、32m、37m、42m)以及不同工况(正常工况、暴雨工况、特殊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并针对拦挡坝安全系数未达到规范要求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计算。(3)对研究区1号拦挡坝在不同坝高以及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动力抗震稳定性进行了系列的分析,获得了在不同的条件下,拦挡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相对速度、剪应力分布、动力稳定性、安全系数时程变化规律以及拦挡坝的位移情况等,并且对各种条件下的坝体地震反应特征进行了相关的对比分析。(4)本文研究结果:研究区拟建1号拦挡坝在正常工况以及暴雨工况时各个坝高下的土坝均为稳定状态,但坝高在32m及以上时,特殊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将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总结:研究区拟建1号拦挡坝坝高32m以上(含32m)时采取加固措施;拟建2号拦挡坝坝在各个坝高(22m、27m、32m、37m、42m)以及各种工况条件(正常工况、暴雨工况、特殊工况)下均为稳定状态。
张双洋[4](2020)在《大跨度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收缩徐变及温度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以其较好的经济性和较大的刚度在铁路沿线的占比越来越大,对于跨越深切峡谷地带的铁路,大跨度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结构以其优越的整体受力性能,在大跨度桥梁结构选型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然而由混凝土材料收缩徐变引起的桥梁结构长期变形行为,已成为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重点研究课题,目前有关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试验研究主要是在恒温﹑恒湿等标准环境条件下进行的,由此得到的预测模型对于标准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可能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但是对于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则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有必要开展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研究,为工程实际提供理论基础。对于自然环境中的混凝土桥梁结构,太阳照射作用将引起混凝土箱形截面上的非均匀温度分布,对于普通直线型混凝土箱形结构,横截面倾角沿轴向为定值,采用二维温度场分析可基本满足要求,而对于大跨度的箱形拱结构,横截面沿拱轴线方向是不断变化的,箱形截面顶板沿拱轴方向所受到的太阳辐射作用存在一定差别,采用二维温度场分析已无法满足要求,有必要开展箱形拱结构三维温度梯度分布规律的研究,为同类桥梁结构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结合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1)结合工程实际,对大跨度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主拱圈结构的外包C60混凝土和管内C80高强混凝土开展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充分了解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长期变形行为。(2)对已有混凝土收缩模型进行总结,分析影响混凝土长期收缩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标准条件下的收缩模型为基础,探究自然环境条件下温湿度变化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规律,通过引入环境温度修正系数和考虑风速影响的混凝土湿度修正系数,建立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模型,并将试验结果与所建理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以此验证模型的准确性。(3)结合已有的国内外主流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总结了影响混凝土长期徐变行为的主要因素,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探明自然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温湿度分布规律;基于叠加原理,通过引入混凝土湿度影响系数和环境温度影响系数对模型进行修正,同时考虑环境升温对混凝土徐变产生的瞬时加速来描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长期徐变行为,并将试验结果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4)通过对普通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钢管混凝土预测模型的研究,获取影响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考虑膨胀剂含量﹑含钢率﹑再生骨料替换率和环境温度等影响因素的钢管混凝土徐变模型预测方法,为后期钢管混凝土徐变量化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5)基于已有混凝土温度场基本理论,给出了日照作用下混凝土箱形拱结构表面综合大气温度的计算方法,并对长波辐射换热系数的取值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考虑环境温度和箱形拱结构温度的不同组合工况,给出了长波辐射换热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提高了计算精度。(6)开展劲性骨架主拱圈结构温度场试验研究,针对沿拱轴不同截面的温度场试验结果,探明横截面倾角沿拱轴变化的无翼缘板箱形拱结构的三维温度场分布规律。(7)总结国内外相关规范中的混凝土箱形结构二维温度场模型,结合有限元分析模型,获取沿轴向不同节段的温度梯度特征值,建立了无翼缘板箱形拱结构的三维温度梯度模型。(8)以445m主拱圈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本文研究成果,开展大跨度高速铁路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收缩徐变及温度效应研究,并将理论计算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主拱圈结构在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影响下的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
张通[5](2019)在《混凝土浇筑仓面水气二相流喷雾控温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入仓后暴露在空气中,由于受气温、太阳辐射热等影响,周围环境与混凝土间存在热传递,形成气温回灌,导致浇筑温度及最高温度超标。当前,仓面喷雾是混凝土仓面控温的主要手段,其主要原理为:(1)通过仓面喷雾可在仓面形成具有一定覆盖厚度的雾层,遮挡太阳辐射;(2)雾滴在仓面形成蒸发,带走热量,从而实现降低仓面温度的目的。当前混凝土仓面喷雾的主要方式有风炮式喷雾机、冲毛枪、移动风炮式喷雾机等,这些喷雾方式因自身喷雾原理的限制而存在以下问题:(1)雾化颗粒较大,仓面容易形成积水,影响混凝土配合比;(2)喷雾点集中,不宜形成雾滴全仓面覆盖;(3)不能针对仓面环境进行量化控制,且降温效果不明显;(4)运行成本较高。因此,本课题基于当前喷雾方式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工程实际研究出一套全新的混凝土仓面喷雾方法—水气二相流喷雾成套技术,包括硬件装备、喷雾预测模型、软件系统,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开发与集成了适应大坝浇筑环境,与模板结构相结合,安装便捷的水气二相流成套喷雾硬件装备。基于工程现场气候条件与施工条件,按照仓面温控需求,进行了高压供气装置、高压供水装置、水气二相流喷雾装置、输水管道、输气管道、支撑结构等的设计、研发与集成,形成了成套的水气二相流喷雾硬件装备,本系统具有雾化颗粒更小(小于30um)、仓面全覆盖、快速安装、不影响施工等优点。(2)建立了成套的水气二相流仓面喷雾数值预测模型,主要包括混凝土仓面喷雾的混凝土温升预测模型、水气二相流需水量预测模型、水气二相流需气量预测模型。通过实时采集到的仓面信息,包括混凝土仓面的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入仓温度等数据,根据仓面控温目标温度,计算喷雾参数(需水量、需气量),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本模型预测结果良好,误差率小于5%。(3)设计了水气二相流喷雾的软件管理系统实现仓面温控信息的自动获取、实时互联、智能分析及反馈控制。主要包括:1)仓面小气候实时自动采集子系统;2)仓面小气候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子系统;3)仓面喷雾控制子系统;4)信息管理与温控效果实时评价子系统。各个子系统融合反馈,构成一个闭环系统。(4)依托东北某混凝土坝及广西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实现了仓面喷雾的首次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应用水气二相流喷雾控温方法后,仓面温度平均可降低10℃-15℃,平均抑制浇筑温度回升2℃-2.5℃,相较于传统方式降温效果更显着。最后,水气二相流喷雾系统可有效解决传统喷雾方式的不足,应用前景广阔,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安冠宇[6](2019)在《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能及加固措施数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十三五水利改革规划的有效推进,我国将继续集中力量推进建设一批筑基虑远、利国利民的重大水利工程。其中,以西南地区金沙江下游在建的乌东德、白鹤滩等世界级高坝为代表,地质条件恶劣,地震烈度极高且地震频发,震情集中。在这种复杂地形和高烈度的地震作用下,这些高坝的抗震安全举足轻重,性命攸关。本文以ABAQUS为平台,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简化的西南某高混凝土重力坝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损伤机理以及基于两种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在多种不同配筋加固方案下的抗震效果对比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明晰了坝体的抗震薄弱部位,对比提出了两种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配筋的优选条件和合理的配筋加固方案,为200米级高坝的抗震配筋加固设计提供参考。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基于ABAQUS自带的塑性损伤本构模拟混凝土非线性,研究了该重力坝非溢流坝段在自重、静水压力及地震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应力响应、损伤分布和塑性应变分布,得到素混凝土坝体的抗震薄弱待配筋加固的部位。2.针对素混凝土坝体抗震薄弱部位,提出三种配筋方案,采用改善配筋区域断裂能的方法建立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进行相同坝体在强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应力响应、损伤分布和塑性应变分布的对比分析,得出整体式模型下的最佳配筋方案。3.同样依据提出的三种配筋方案,采用模拟钢筋的桁架单元嵌入技术Embeded方法建立分离式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进行相同坝体在强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应力响应、损伤分布和塑性应变分布的对比分析,得出分离式模型下的最佳配筋方案。4.将整体式模型和分离式模型根据各自最佳方案配筋后的抗震加固效果以及素混凝土未配筋的抗震效果三者进行综合对比,给出对于坝体不同加固部位优选何种模型的评价以及较为合理的配筋方案。
李建伟[7](2009)在《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混凝土坝变形监控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水电建设的发展和筑坝技术的提高,监测资料分析与预测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愈显突出,这些问题的难以解决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而常规模型对此却无能为力。因此研究如何开拓和利用新理论、新方法,有效克服传统建模方法的不足,解决建模技术的关键问题已成为当前完善大坝安全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正是从该角度出发,针对传统建模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入偏最小二乘回归、遗传算法等,研究偏回归在混凝土坝变形监测统计模型和混合模型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常规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的建模原理和思路,总结了水利工程安全监测中的现行建模方法在理论和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详细介绍了混凝土坝变形统计模型的模型建立过程。(2)建立基于偏回归的混凝土坝变形监控统计模型。针对常规最小二乘法回归建模难以有效识别和消除自变量因子间的多重相关性影响这一不足,引进偏最小二乘法对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有效克服模型因子间的多重相关性干扰这一普遍性工程问题。(3)建立混凝土坝变形监控的遗传-偏回归(GA-PLSR)模型。在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偏回归系数进行寻优重估,从而达到对偏回归模型优化的目的,以同时解决和改善常规大坝安全监测回归模型中存在的因子多重相关性干扰和模型欠拟合问题,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精度。(4)将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引入混合模型建模,建立基于偏回归的混凝土坝位移混合模型。重点研究了水压分量有限元模型的确定:,位移的温度分量和时效分量用偏最小二乘法拟合。改进的位移混合模型有效解决了混合模型因子间的多重相关性干扰问题,同时模型相比于常规混合模型更具广泛适用性。
曾向农[8](2008)在《矿山碾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预警预报理论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国内外尾矿库的安全现状出发,结合工程实际,重点研究了矿山碾压尾矿坝的稳定分析方法、仪器检测、预警预报和软件开发问题。主要内容如下:严格区分了尾矿、尾矿库、尾矿设施、尾矿坝、碾压堆石坝的概念,分析了碾压尾矿坝在设计、施工、运行和闭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安全系数的库区主要因素;提出了最小允许安全系数的概念,并对其数值的确定作了较详细的论证,将最小允许安全系数进行了分级,以适用不同的坝体和不同情况的安全评价标准;分析了安全系数与稳定系数的差别;列举了安全系数判据的三种情况及安全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研究了岩石力学参数弱化成岩土工程参数的方法、库区孔隙水压力处理方法和如何正确选定碾压尾矿坝的安全系数。本文从瑞典条分法入手,对其公式进行了改进,在改进的瑞典条分法的公式参数中,对地震影响系数值作了全面的论证和计算,得出了在三类别场地的不同地震影响系数;对堆石坝中岩体的抗剪强度指标进行了新的核定;对于复杂土层或岩层,及复杂受力和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滑动面确定方法——双曲线定弧法;并用改进的此方法和确定的各项参数,对平果铝土矿两个碾压堆石坝的安全稳定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大坝基本稳定的结论。对碾压尾矿坝进行了微观研究,得出碾压堆石体的块度情况模型,分析了其微观理论和实际堆积模型,分析得出其粒径服成对数正态分布规律,研究了其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利用损伤力学中损伤概念,提出了碾压坝碾压后负损伤的概念,完善了损伤的分类,推导出了负损伤的有效应变张量公式;具体分析了负损伤在碾压过程中的几个阶段,得出了全应力—应变曲线;从散体的角度,分析了堆石体的压实机理:堆石体压实愈紧密,空隙比愈小,其压实后的强度愈高,稳定性愈好。总结了碾压大坝的三种探测仪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和瞬态瑞雷波法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分析了三种仪器各自的优缺点和目前在尾矿坝安全检测中的使用情况;并将三者成功地运用到了江西分宜县的某碾压尾矿大坝的稳定分析研究中。从总结研究尾矿碾压大坝检测的重要性入手,研究了碾压堆石坝的变形机理,总结出了一套碾压尾矿坝安全检测方法,并针对某矿山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开发出了一套适用碾压尾矿坝的预报预警软件;研究分析安全预报的安全阈值,将本软件成功应用到了工程实践。论文的意义在于:综合、系统地提出碾压尾矿坝从设计、施工、运行时的安全评价和闭库等所有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决策,分析影响碾压尾矿坝稳定安全的原因,对碾压堆石体进行微观机理探讨,对数值分析方法的有关参数和和技术提出新的改进,研究和推广三种新的尾矿坝仪器探测方法和原理,开发适用我国目前的碾压尾矿坝的预报预警应用软件,并结合工程实际,使碾压尾矿坝(库)的安全稳定评价和决策规范化、系统化,并推广应用。
胡少伟,王承强[9](2007)在《混凝土大坝结构修复加固新技术——分析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水库数量居世界首位,目前相当多的水库大坝需要除险加固。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大坝病害现状和常用加固技术的比较分析,指出 SRAP 工艺在大坝加固中应用的合理性、实用性以及技术的优越性(修复裂缝、材料无毒性等优点),给出了 SRAP 工艺在大坝加固中的施工措施及其对维修加固的预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RAP 工艺结合工程加固数值模拟能指导大坝维修加固,提供的工程措施能够有效防止裂缝和满足维修加固的目标需要。
胡少伟,王承强[10](2007)在《混凝土大坝结构修复加固新技术——分析与应用》文中指出我国的水库数量居世界首位,目前相当多的水库大坝需要除险加固。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大坝病害现状和常用加固技术的比较分析,指出SRAP工艺在大坝加固中应用的合理性、实用性以及技术的优越性(修复裂缝、材料无毒性等优点),给出了SRAP工艺在大坝加固中的施工措施及其对维修加固的预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RAP工艺结合工程加固数值模拟能指导大坝维修加固,提供的工程措施能够有效防止裂缝和满足维修加固的目标需要。
二、瑞典混凝土坝的维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典混凝土坝的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水闸健康诊断方法与维修加固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健康诊断技术的研究 |
1.2.2 生命周期成本理论(LCC)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思路 |
第2章 水闸病害分析及健康诊断方法研究 |
2.1 水闸工程病害及成因分析 |
2.1.1 混凝土结构 |
2.1.2 金属结构 |
2.1.3 机电设备 |
2.2 健康诊断方法研究 |
2.2.1 有限元法在水闸渗流健康诊断中的应用 |
2.2.2 有限元法在加筋挡土墙健康诊断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闸健康诊断指标重要性研究 |
3.1 健康诊断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拟定原则 |
3.1.2 健康诊断体系的构建 |
3.2 健康诊断指标量化 |
3.3 水闸健康诊断指标赋权方法研究 |
3.3.1 改进群组G1法 |
3.3.2 基尼系数赋权法 |
3.3.3 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 |
3.3.4 权重融合方法 |
3.4 实例分析 |
3.4.1 健康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改进群组G1法计算权重 |
3.4.3 基尼系数赋权法计算权重 |
3.4.4 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计算权重 |
3.4.5 融合权重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元联系数的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 |
4.1 物元模型 |
4.2 集对分析 |
4.2.1 基本定义 |
4.2.2 联系数 |
4.2.3 联系势原理 |
4.3 基于四元联系数的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 |
4.3.1 四元联系数 |
4.3.2 联系势 |
4.3.3 基于联系数的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 |
4.4 实例应用 |
4.4.1 水闸健康诊断指标分级 |
4.4.2 计算过程 |
4.5 基于“最大值准则”决策悖论的诊断结果后评价 |
4.5.1 基本定义 |
4.5.2 “最大值准则”决策悖论模型求解步骤 |
4.5.3 几种实用聚核权向量组的构造方法 |
4.5.4 实例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闸工程健康诊断分析系统开发 |
5.1 诊断系统开发工具及语言选择 |
5.2 Visual Basic 6.0开发程序的主要过程 |
5.3 水闸工程健康诊断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
5.3.1 系统总目标 |
5.3.2 系统分析 |
5.4 实例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加固维修方案优化 |
6.1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 |
6.1.1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的Markov模型 |
6.1.2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划分 |
6.1.3 转移概率矩阵的计算 |
6.1.4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的简化Markov模型 |
6.1.5 实例分析 |
6.2 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加固维修方案优化 |
6.2.1 水工结构维修计划优化内容 |
6.2.2 水工结构生命周期维修加固决策模型和方法 |
6.2.3 实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硬岩/混凝土断裂破坏性能预测及其缺陷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线弹性断裂力学研究 |
1.2.2 非线性断裂力学研究 |
1.2.3 准脆性材料断裂破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
1.2.4 准脆性材料修复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硬岩/混凝土材料断裂破坏性能预测方法 |
2.1 硬岩/混凝土材料静态断裂试验方法 |
2.2 准脆性材料断裂过程区检测与特性 |
2.2.1 检测方法 |
2.2.2 断裂过程区特性 |
2.3 准脆性材料断裂裂缝尖端区域应力分析 |
2.3.1 应变软化现象 |
2.3.2 虚拟裂缝模型 |
2.4 边界效应模型 |
2.4.1 强度准则 |
2.4.2 边界对断裂过程影响 |
2.5 单参数断裂模型及预测方法 |
2.5.1 三点弯曲试件应力分析 |
2.5.2 三点弯曲试验断裂模型 |
2.5.3 其他断裂试验单参数断裂模型 |
2.5.4 单参数断裂模型预测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岩断裂破坏性能预测研究 |
3.1 硬岩断裂试验 |
3.1.1 试验准备 |
3.1.2 试验结果 |
3.2 花岗岩断裂破坏性能预测 |
3.2.1 确定平均颗粒粒径 |
3.2.2 断裂破坏性能计算 |
3.3 不同工况下的花岗岩断裂破坏性能分析 |
3.3.1 离散数据处理方法 |
3.3.2 计算结果分析 |
3.3.3 不同初始缝高比试件 |
3.3.4 不同形状试件 |
3.3.5 颗粒粒径对计算精度影响分析 |
3.4 小颗粒硬岩断裂破坏性能研究 |
3.4.1 试验描述及结果 |
3.4.2 大尺寸试件断裂破坏性能预测 |
3.4.3 小尺寸无预制裂缝试件断裂分析 |
3.5 单参数断裂模型与尺寸效应模型对比研究 |
3.5.1 尺寸效应模型 |
3.5.2 基于尺寸效应模型预测岩石断裂破坏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断裂破坏性能预测研究 |
4.1 混凝土断裂破坏性能预测必要性 |
4.2 混凝土断裂试验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试验结果 |
4.3.2 断裂破坏性能计算 |
4.3.3 离散数据分析 |
4.4 不同因素对混凝土断裂破坏性能的影响性分析 |
4.4.1 试件尺寸 |
4.4.2 初始缝高比 |
4.4.3 试件形状 |
4.4.4 骨料粒径 |
4.5 混凝土断裂破坏性能预测 |
4.5.1 试验数据 |
4.5.2 传统强度理论计算混凝土抗拉强度 |
4.5.3 单参数断裂模型计算混凝土断裂破坏性能 |
4.6 含裂缝混凝土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
4.6.1 可靠性鉴定规范 |
4.6.2 基于断裂力学的安全评估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准脆性材料断裂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5.1 颗粒流数值模拟技术 |
5.1.1 基本理论 |
5.1.2 接触模型 |
5.1.3 颗粒流数值模拟计算流程 |
5.2 细观参数确定 |
5.2.1 模型细观参数 |
5.2.2 接触细观参数 |
5.3 三点弯曲试验数值模拟 |
5.3.1 模型创建 |
5.3.2 无初始裂缝三点弯曲试验模拟 |
5.3.3 不同初始缝高比三点弯曲试验模拟 |
5.3.4 不同形状三点弯曲试验模拟 |
5.4 大尺寸构件断裂预测 |
5.4.1 断裂破坏性能预测 |
5.4.2 大尺寸混凝土试件断裂试验数值模拟 |
5.5 混凝土骨料对断裂破坏性能的影响 |
5.5.1 骨料粒径 |
5.5.2 骨料形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准脆性材料微缺陷修复技术研究 |
6.1 准脆性材料缺陷生成原因分析 |
6.1.1 内部因素 |
6.1.2 外部因素 |
6.2 预喷涂法 |
6.2.1 基体中微缺陷修复的必要性 |
6.2.2 预喷涂法简介 |
6.2.3 丙酮溶剂对树脂性能影响性研究 |
6.3 预喷涂法修复准脆性材料 |
6.3.1 缺陷修复试验 |
6.3.2 试件修复前后断裂破坏性能对比 |
6.3.3 断裂路径对比 |
6.3.4 微观断裂过程对比 |
6.3.5 断裂表面下微观结构对比 |
6.4 颗粒粒径对预喷涂法修复效率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奖励 |
(3)昆明市羊胡子箐废土场治理工程拦挡坝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拦挡坝边坡稳定性分析基础理论 |
2.1 拦挡坝边坡稳定性研究概述 |
2.2 极限平衡法基本理论 |
2.3 极限平衡原理的分析方法 |
2.3.1 瑞典圆弧法 |
2.3.2 Bishop法 |
2.3.3 简化Janbu法 |
2.3.4 Morgenstern-Price法 |
2.3.5 GLE法 |
2.4 数值分析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
3.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层岩性 |
3.2.3 地质构造 |
3.2.4 气象及水文 |
3.2.5 地震 |
3.3 工程情况 |
3.3.1 现场勘测情况 |
3.3.2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
3.3.3 研究区初期原有土石坝状况 |
3.3.4 研究区治理 |
3.4 拦挡坝的结构组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拦挡坝稳定性研究 |
4.1 概述 |
4.2 Geo Studio软件介绍 |
4.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块SLOP/W |
4.2.2 渗流分析模块SEEP/W |
4.2.3 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模块QUAKE/W |
4.3 拦挡坝稳定性分析 |
4.3.1 分析方案及其流程 |
4.3.2 几何模型与材料参数 |
4.3.3 荷载工况与安全系数规范值 |
4.4 研究区1号坝稳定性分析结果 |
4.4.1 采取贴坡加固的稳定性分析 |
4.5 研究区2号坝稳定性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1号拦挡坝地震反应及动力稳定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动力分析方案以及流程 |
5.2.1 分析方案 |
5.2.2 分析流程 |
5.3 地震波参数 |
5.4 材料模型与计算参数 |
5.5 研究区1号坝地震反应与计算结果分析 |
5.5.1 加速度分析 |
5.5.2 观测点相对速度分析 |
5.5.3 剪应力分析 |
5.5.4 动力稳定性分析 |
5.5.5 位移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4)大跨度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收缩徐变及温度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1.1.2 国内外高速铁路桥梁发展概况 |
1.1.3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标准 |
1.1.4 高速铁路桥梁收缩徐变及温度场研究意义 |
1.2 工程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2 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现状 |
1.3.3 钢管混凝土结构收缩徐变研究现状 |
1.3.4 混凝土箱形结构温度场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自然环境条件下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 |
2.1 试验概况 |
2.1.1 C60外包混凝土 |
2.1.2 C80管内混凝土 |
2.1.3 试验加载与测试 |
2.1.4 混凝土材料试验 |
2.1.5 加载配重块设计 |
2.2 材料特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1 C60外包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 |
2.2.2 C80管内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 |
2.2.3 环境温湿度变化情况 |
2.3 C60外包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收缩试验结果及模型对比分析 |
2.3.2 收缩试验回归分析 |
2.3.3 徐变试验结果及模型对比分析 |
2.3.4 徐变试验加载龄期影响分析 |
2.3.5 徐变试验回归分析 |
2.4 C80管内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1 收缩试验结果及模型对比分析 |
2.4.2 收缩试验回归分析 |
2.4.3 徐变试验结果及模型对比分析 |
2.4.4 变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对比分析 |
2.4.5 徐变试验回归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然环境下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 |
3.1 自然环境下混凝土收缩徐变发展规律及标准模型 |
3.1.1 试验结果与预测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1.2 混凝土收缩模型 |
3.1.3 混凝土徐变模型 |
3.2 自然环境下混凝土温湿度耦合收缩徐变预测模型 |
3.2.1 混凝土收缩影响分析 |
3.2.2 混凝土徐变影响分析 |
3.2.3 本文混凝土温湿度耦合收缩模型 |
3.2.4 收缩模型验证 |
3.2.5 本文混凝土温湿度耦合徐变模型 |
3.2.6 徐变模型验证 |
3.3 劲性骨架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 |
3.3.1 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 |
3.3.2 钢管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收缩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3.3 钢管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徐变试验结果分析 |
3.3.4 钢管混凝土徐变影响因素分析 |
3.3.5 钢管混凝土徐变模型 |
3.3.6 本文钢管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 |
3.4 混凝土徐变计算理论 |
3.4.1 混凝土徐变影响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
3.4.2 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场基本理论 |
4.1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热力学基本理论及定解条件 |
4.1.1 导热基本定律 |
4.1.2 导热微分方程 |
4.1.3 定解条件 |
4.2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表面传热的相关参数 |
4.2.1 天文参数 |
4.2.2 太阳辐射 |
4.2.3 对流换热 |
4.2.4 长波辐射 |
4.2.5 环境温度 |
4.2.6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换热统一化模型 |
4.3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场边界条件 |
4.3.1 温度场边界太阳总辐射 |
4.3.2 综合大气温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劲性骨架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场试验及有限元模拟 |
5.1 概述 |
5.2 主拱圈箱形拱结构温度场试验 |
5.2.1 测试截面 |
5.2.2 测点布置 |
5.2.3 温度场测试仪器 |
5.2.4 试验过程 |
5.3 拱脚截面温度场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外界环境温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2 顶板横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3 顶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4 腹板竖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5 腹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6 底板横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7 底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四分之一截面温度场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外界环境温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2 顶板横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3 顶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4 腹板竖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5 腹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6 底板横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7 底板板厚方向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参数的确定 |
5.5.1 材料参数 |
5.5.2 环境参数 |
5.5.3 截面参数 |
5.5.4 箱形拱结构内外表面传热边界条件 |
5.5.5 初始条件 |
5.6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
5.6.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5.6.2 顶板温度 |
5.6.3 腹板温度 |
5.6.4 底板温度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无翼缘板箱形拱结构温度梯度研究 |
6.1 国外规范关于混凝土箱形结构温度梯度的规定 |
6.1.1 英国BS-5400标准 |
6.1.2 新西兰设计规范 |
6.1.3 日本桥梁规范 |
6.1.4 美国AASHTO桥梁规范 |
6.1.5 澳大利亚桥梁规范 |
6.2 国内桥梁规范关于混凝土梁温度梯度模型的相关规定 |
6.2.1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6.2.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
6.2.3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6.3 无翼缘板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梯度模型研究 |
6.3.1 拱脚截面横向温度梯度 |
6.3.2 拱脚截面竖向温度梯度 |
6.3.3 四分之一截面横向温度梯度 |
6.3.4 四分之一截面竖向温度梯度 |
6.3.5 混凝土箱形拱结构温度梯度模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大跨度高速铁路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收缩徐变及温度效应研究 |
7.1 建立劲性骨架主拱圈有限元模型 |
7.1.1 有限元模型 |
7.1.2 施工阶段划分 |
7.1.3 主拱圈箱形结构环境温度变化情况 |
7.1.4 主拱圈箱形结构环境湿度变化情况 |
7.2 主拱圈箱形结构收缩徐变 |
7.2.1 收缩应变 |
7.2.2 徐变系数 |
7.2.3 控制截面及测点布置 |
7.2.4 外包混凝土应变结果 |
7.2.5 劲性骨架钢管应力结果 |
7.2.6 主拱圈箱形拱结构变形结果 |
7.3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温度效应分析 |
7.3.1 有限元模型 |
7.3.2 主拱圈箱形截面温度应力结果 |
7.3.3 主拱圈温度效应位移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5)混凝土浇筑仓面水气二相流喷雾控温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喷雾设备及软件研究进展 |
1.2.2 喷雾射流雾化机理及模型研究进展 |
1.2.3 雾化降温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水气二相流喷雾硬件装备集成研发 |
2.1 水气二相流高压供气装置 |
2.1.1 空气压缩机类型 |
2.1.2 空压机选型原则与确定 |
2.1.3 螺杆式空压机 |
2.1.4 空压机主要工作参数确定 |
2.2 水气二相流高压供水装置 |
2.2.1 高压供水装置选择 |
2.2.2 高压供水装置基本参数确定 |
2.3 水气二相流雾化喷嘴 |
2.3.1 雾化喷嘴类别及适用 |
2.3.2 雾化喷嘴选型原则与确定 |
2.3.3 喷嘴喷雾距离试验 |
2.4 喷雾水、气管道设计 |
2.4.1 输水管道设计 |
2.4.2 输气管道设计 |
2.5 模板支架结构设计 |
2.5.1 模板支撑结构整体设计 |
2.5.2 角度设置及承载力分析 |
2.6 仓面小气候设备 |
2.7 水气二相流喷雾硬件集成研发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仓面喷雾控温预测方法与模型 |
3.1 混凝土温升预测模型 |
3.1.1 混凝土温升分析 |
3.1.2 模型建立 |
3.2 需水量预测模型 |
3.2.1 物理模型构建 |
3.2.2 太阳辐射强度计算 |
3.2.3 风速、风向确定 |
3.2.4 模板传热计算 |
3.2.5 模型确定 |
3.3 需气量预测模型 |
3.4 喷雾间距及喷射角计算方法 |
3.4.1 喷嘴间距的确定 |
3.4.2 喷射角度确定 |
3.5 模型试验验证 |
3.5.1 混凝土温升预测模型试验验证 |
3.5.2 需水量预测模型试验验证 |
3.5.3 需气量预测模型试验验证 |
3.5.4 喷雾参数计算结果试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气二相流喷雾软件管理系统设计 |
4.1 仓面小气候自动采集子系统 |
4.2 仓面小气候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子系统 |
4.3 仓面喷雾控制子系统 |
4.4 信息管理与效果评价子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5.1 东北某混凝土坝喷雾效果研究 |
5.1.1 工程概况 |
5.1.2 仓面喷雾效果研究现场设计 |
5.1.3 雾化效果及分析 |
5.2 广西某水利枢纽工程喷雾效果研究 |
5.2.1 工程概况 |
5.2.2 仓面喷雾效果研究现场设计 |
5.2.3 雾化效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能及加固措施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结构动力分析基本理论 |
2.1 有限元基本思想 |
2.2 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方程 |
2.3 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动方程 |
2.4 地震响应动力时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基础 |
3.1 混凝土本构理论 |
3.2 断裂力学理论 |
3.3 损伤力学理论 |
3.4 混凝土的开裂 |
3.5 混凝土的裂缝模型 |
3.6 钢筋的本构关系 |
3.7 钢筋与混凝土的联结 |
3.8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刚度矩阵 |
3.9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的选取 |
3.10 算例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重力坝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
4.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4.2 工程概况 |
4.3 无抗震配筋地震动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凝土重力坝抗震配筋研究 |
5.1 钢筋混凝土模型简化 |
5.2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5.3 坝体不同配筋形式下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 |
5.4 分离式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5.5 两种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配筋效果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混凝土坝变形监控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大坝原型监测工作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
1.3 大坝监测资料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3.1 监测资料分析工作研究进展 |
1.3.2 大坝安全监控模型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选题背景及目的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
2.1 多重相关性问题 |
2.1.1 多重相关性的含义及成因 |
2.1.2 多重相关性的危害 |
2.1.3 处理多重相关性的方法 |
2.1.4 大坝安全监控模型中的因子多重相关性问题 |
2.2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基础理论 |
2.2.1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发展概况 |
2.2.2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基本原理及建模思路 |
2.2.3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本性质 |
2.3 偏最小二乘回归统计建模 |
2.3.1 偏回归的算法推导及建模步骤 |
2.3.2 交叉有效性检验 |
2.3.3 PLSR的辅助分析 |
2.4 混凝土坝变形统计模型的建立 |
2.4.1 水压分量的因子选择 |
2.4.2 温度分量的因子选择 |
2.4.3 时效分量的因子选择 |
2.5 大坝监测PLSR模型的程序实现 |
2.6 工程算例 |
2.6.1 工程概况 |
2.6.2 因子选择与模型形式 |
2.6.3 模型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6.4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成果分析 |
2.6.5 偏回归模型与逐步回归模型的对比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大坝安全监测的GA-PLSR模型 |
3.1 遗传算法概述 |
3.1.1 遗传算法的发展概况 |
3.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及特点 |
3.1.3 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 |
3.2 遗传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3.2.1 编码方式 |
3.2.2 初始种群的生成 |
3.2.3 适应度函数的确定 |
3.2.4 遗传操作 |
3.2.5 控制参数的设定 |
3.2.6 遗传算法的计算流程 |
3.3 GA-PLSR模型建立及程序实现 |
3.3.1 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 |
3.3.2 遗传算法的改进 |
3.3.3 基于遗传算法的偏回归分析方法的实现 |
3.3.4 大坝安全监测的GA-PLSR模型建模步骤和程序实现流程 |
3.4 工程实例 |
3.4.1 模型因子选择与参数确定 |
3.4.2 模型建立 |
3.4.3 计算成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PLSR的混凝土坝位移混合模型 |
4.1 概述 |
4.2 混合模型中有限元计算的理论基础 |
4.3 常规混凝土坝变形混合模型建模原理 |
4.3.1 混凝土坝变形混合模型的因子选择 |
4.3.2 模型参数估计 |
4.4 基于PLSR的大坝位移混合模型建立 |
4.5 工程实例 |
4.5.1 有限元模型 |
4.5.2 混合模型建立 |
4.5.3 计算成果对比分析 |
4.5.4 模型预测效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矿山碾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预警预报理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国内外尾矿坝(库)安全现状 |
1.2 尾矿坝(库)安全评价现状 |
1.3 碾压堆石坝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 碾压尾矿坝安全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碾压尾矿坝及其安全影响因素 |
2.1 尾矿设施及碾压尾矿坝 |
2.2 碾压尾矿坝存在的实际问题 |
2.3 影响碾压尾矿坝安全稳定的库区因素 |
第三章 碾压尾矿坝安全系数的分析和研究 |
3.1 碾压堆石坝最小安全系数的确定和分级 |
3.2 安全系数和稳定系数的区别研究 |
3.3 碾压尾矿坝的安全系数判据的几种形式 |
3.4 碾压尾矿坝稳定安全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分析 |
3.5 岩土力学参数弱化的工程处理 |
3.6 库区孔隙压力处理方法 |
3.7 碾压尾矿坝的安全系数的正确选定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碾压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问题研究 |
4.1 稳定性分析方法概述 |
4.2 瑞典条分法公式中天然地震影响系数指标的确定 |
4.3 碾压大坝稳定性分析滑动面确定新方法 |
4.4 碾压堆石坝的微观分析 |
4.5 堆石坝抗剪强度指标(c,(?))的确定 |
4.6 碾压堆石坝材料的负损伤力学分析 |
4.7 碾压坝的压实机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全稳定分析仪器及探测方法应用研究 |
5.1 概述 |
5.2 堤坝安全稳定检测方法 |
5.3 安全稳定分析和检测仪器 |
5.4 安全探测仪器的发展方向 |
5.5 地质雷达法 |
5.6 高密度电法 |
5.7 瞬态瑞雷面波法 |
5.8 三种仪器探测方法的优缺点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尾矿坝监测与灾害预警预报与软件开发 |
6.1 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
6.2 碾压土石坝的变形机理 |
6.3 尾矿坝监测工作 |
6.4 监测预警预报管理系统的开发 |
6.5 坝体监测安全阈值的确定 |
6.6 软件中关于安全报警等级设定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平果铝土矿碾压尾矿坝安全稳定性研究 |
7.1 平果铝土矿坝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
7.2 岩土力学参数的试验研究 |
7.3 天然地震影响参数的分析确定 |
7.4 坝体孔隙压力处理 |
7.5 碾压堆石坝坝体稳定分析计算的有关参数取用 |
7.6 坝体稳定分析计算成果 |
7.7 最小允许安全系数的确定 |
7.8 安全系数分级 |
7.9 国家标准的尾矿坝安全系数规范要求指标 |
7.10 大坝稳定性评价 |
7.11 提高尾矿坝稳定安全的技术要点 |
7.12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平果铝土矿碾压尾矿坝预报预警及软件应用 |
8.1 平果铝土矿排泥库大坝变形观测现状 |
8.2 该矿区现有观测方法的改进 |
8.3 碾压尾矿坝监测管理系统开发 |
8.4 应用情况总结 |
第九章 江下矿业碾压堆石坝病害隐患仪器探测应用研究 |
9.1 基本情况 |
9.2 勘察目的 |
9.3 渗流稳定性分析 |
9.4 尾矿坝的等级划分 |
9.5 碾压坝的应用地球物理条件 |
9.6 野外工作内容 |
9.7 成果解析与说明 |
9.8 成果汇总说明 |
9.9 结论和建议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10)混凝土大坝结构修复加固新技术——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一般加固方法 |
2.1 加大截面法 |
2.2 粘钢加固法 |
2.3 外包钢加固法 |
2.4 置换加固法 |
2.5 间接加固法 |
2.6 预应力加固法 |
3 SRAP工艺——利用异型软钢丝预应力技术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3] |
3.1 新技术概要 |
3.2 新技术的特点 |
3.3 新技术修补、加固效果 |
4 目前混凝土坝病害现状及维修加固方法[4] |
4.1 混凝土坝裂缝修补及加固 |
4.2 混凝土坝渗漏处理 |
4.3 混凝土坝剥蚀修补及处理 |
4.4 混凝土坝预应力锚固 |
4.5 混凝土坝水下修补 |
5 SRAP工艺在混凝土大坝维修加固中的应用 |
5.1 混凝土坝表层修补 |
5.2 混凝土坝局部预应力加固 |
6 结论 |
四、瑞典混凝土坝的维修(论文参考文献)
- [1]水闸健康诊断方法与维修加固方案优化研究[D]. 张志辉. 扬州大学, 2020(04)
- [2]硬岩/混凝土断裂破坏性能预测及其缺陷修复技术研究[D]. 韩翔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昆明市羊胡子箐废土场治理工程拦挡坝稳定性研究[D]. 杨鸿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大跨度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收缩徐变及温度场研究[D]. 张双洋.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5]混凝土浇筑仓面水气二相流喷雾控温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D]. 张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08)
- [6]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能及加固措施数值研究[D]. 安冠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混凝土坝变形监控模型研究[D]. 李建伟.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8]矿山碾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预警预报理论应用研究[D]. 曾向农. 中南大学, 2008(02)
- [9]混凝土大坝结构修复加固新技术——分析与应用[A]. 胡少伟,王承强. 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 2007
- [10]混凝土大坝结构修复加固新技术——分析与应用[J]. 胡少伟,王承强. 水利学报, 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