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部举办第一期全国地市公安处局长首次任职培训班(论文文献综述)
杨焜程[1](2021)在《人民警察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佩佩[2](2021)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之前,党中央及领导人的安全保卫工作由中央特科和国家政治保卫局负责。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成立,以原国家政治保卫局和红一方面军保卫干部为骨干正式成立西北政治保卫局,主要负责党中央领导人及机关的安全保卫工作。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西北政治保卫局并入保安司令部。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为进一步保障边区的安全,健全中央和军委的保卫机构,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西北政治保卫局又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同时接受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双重领导,主要负责陕甘宁边区的日常安全保卫和社会治理工作,并根据需要配合做好有关中央机构和领导人的保卫工作,遇有重大会议召开、重大活动举办或重要来宾访延时还要履行一定的安全保卫职责。由于肩负着上述三项重要的安全保卫职责,因此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特别注重对人才队伍的建设。为解决初期干部文化水平低、特种人才匮乏、教育培训落后等问题,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先后通过积极开发教育培训课程、开办短期训练班、创办延安警政学校等措施,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保卫干部。既满足了边区安保工作的需要,又向其他根据地输送了一批业务骨干,进而为夺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一些独特的作用。在1937-1945年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根据时局变化经历过7次有效的改革,逐步完善了机构设置。建立健全了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保卫机关;制定了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安全保卫制度;建立了专门组织和群众组织相结合的锄奸组织。提出了“大胆放手,积极开辟”的侦察方针;采用了“攻势防御”的情报策略;创新了社会管理机制;确立与调整了人民公安保卫工作基本路线和政策。为新时期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积累了经验,储备了人才。孕育形成了对党忠诚、热爱人民、勇于牺牲、艰苦奋斗的边保精神。
韩春梅,杨宏基,张玉琢[3](2021)在《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行动逻辑及推进路径》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兴警作为重大战略对公安机关迎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技术演化理论梳理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分析内在行动逻辑,探寻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的实践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警之路的自觉自信,推动公安科技信息化事业的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兴警在时间、空间、技术以及警务形态四个维度上不断演化,形成了价值理念、认知论、方法论和实践应用四个方面的行动逻辑。面对新时代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耦合叠加、相互抬升和共振效应不断凸显,公安机关必须高站位谋篇布局,强力推进科技兴警战略,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风险防控、打击预防犯罪以及行政服务中的作用。在立足于当前科技兴警战略的内在逻辑和时代要求下,公安机关应坚持"重视国家安全,持续创新协同,打造跨界融合,优化社会治理"的"四位一体"发展之道,推动警务科技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胡伟[4](2020)在《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互联网和云计算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随之引领了大数据时代的大潮,而大数据技术中的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的特征又恰恰迎合了智慧警务发展的需要,推动着智慧警务建设不断发展。作为国内中小城市,公安机关如何顺应这一流行发展趋势,推进大数据技术与警务业务的统合,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的转型升级,实现警务智能化,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深入研究大数据和智慧警务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宿迁智慧警务建设应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剖析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深层诱因,针对性提出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研究智能警务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的历史发展和取得成效,了解国内外个别城市智慧警务建设的研究进展。并从大数据、智慧警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研究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所采取的举措与取得的成效,分析探讨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针对问题,再通过学习借鉴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智慧警务建设的先进经验,研究分析出进一步加强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通过对大数据的相关研究,结合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应用实际探索宿迁公安警务智能化建设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希望能对智慧警务建设应用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文娟[5](2020)在《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资源配置优化问题研究 ——以N监狱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警力无增长改善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为指导,以上海N监狱为例,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资源配置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认为,上海市监狱系统自实施两级管理模式以来,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警务运行模式,警力下沉明显,狱警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文明执法,确保了监狱警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警力配置及运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为警力资源短缺、专业人才配置不足、专业人才的工作安排使用不够合理以及狱警工作技能水平无法完全满足岗位需求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警力分布结构不合理、岗位设置专业性欠缺、警力使用欠科学、科技手段运用少、工作技能培训效果差、工作激励有效性缺失、狱警的工作忠诚度不高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根据警力无增长改善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启示,结合国外同行及国内公安系统解决警力配置不足的经验,提出了优化上海市监狱系统内部警力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一是科学合理分配使用警力:调整优化男女警工作岗位、对监狱工作进行合理分解;二是运用合理手段弥补监狱警察数量的不足:招收监狱辅警从事辅助性监狱管理工作,鼓励部分民警提前退休以适时补充新生力量;三是通过改革培训制度提升在岗狱警的工作能力:创新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充实培训师资力量;四是借助科技手段解放监狱警力:推进警务装备现代化,着力推进监狱智慧化建设;五是改革激励机制激发狱警工作潜能:改进现有考核制度、完善狱警基本保障制度、从狱警基本需求出发实施有效激励。
陈泽帆[6](2020)在《S海关缉私局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
滕羽[7](2020)在《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重点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社会治理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传统国家治理能力受到挑战,但不断迭代升级的技术创新又为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强大驱动力。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力量,公安机关也积极拥抱创新技术。自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在进行智慧警务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上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导体系。为此,本文通过遵循党和中央的部署,结合近些年来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实践探索,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整体性政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案例分析法、实证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系统性研究,旨在对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进行理论上的系统梳理分析,对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首先,将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系统的视角理解智慧警务的概念缘起、内涵、实现过程,在理论上明确智慧警务建设的内涵与重点内容;其次,为了充分了解实践中我国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重点和具体实施方案,本文对上海市、浙江杭州市、新疆克拉玛依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基础现状、重点内容、地方实践特色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总结;再次,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深入分析出选取的典型城市公安机关在智慧警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遭遇的困境,进而系统性总结出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关键环节;最后,在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并结合建设的重点、优势、困境与关键环节,明确了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价值导向,提出了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实施路径,即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上下一盘棋”;全面推进智能感知端建设,确保要素收集全域化;全面深化框架结构体系,厘清各层级权责关系;强化大数据系统建设与深度应用;强化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再造警务流程;创新智能化队伍管理体系;推进战产学研深度融合。
许衍[8](2020)在《Y市公安部门内部审计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Y市公安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得内部审计在公安机关内部控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对公安机关或者国外类似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的研究资料较少,因此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开展调研显得非常重要。全文在行文过程中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理论的研究,以审计、内部审计和公安内部审计三者的概念为基础,同时在诸多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方法中选出三种能更好地展现研究成果的方法,分别为:(1)文献分析法。(2)系统论证法。(3)案例研究法。研究过程中以Y市公安局内部审计发展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全面剖析其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审计工作类型和工作开展实际情况等,为下面重点问题的提出提供良好的实例背景和数据支撑当前公安机关内审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公安机关审计工作还存在诸如:内部审计人员短缺、审计人员专业性弱化、审计制度建立不完善、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审计人员“源动力”不足等问题,其成因包括:公安内审独立性弱化、审计思路发散性较少、审计创新意识较薄弱和未有效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根据其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有针对性的选取国内外内部审计的优秀案例进行学习和借鉴,包括南京对项目开展审计监督的优秀做法、宁波和济宁对规范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要求以及服务基层实战方面的重要经验和美国警方监察长制度、澳大利亚警方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等。针对以上重点、难点问题,论文中创新性的提出:转型发展是当今公安内部审计工作的必由之路,由简单的横向监督向提升绩效、预防腐败问题的常规审计转变,进一步延伸内控、风险、绩效等多领域的触角。借鉴国外警察的优秀做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安内部审计制度,并通过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深化公安内部审计监督体制,提高公安内部审计的地位,并以建设权威、独立的公安审计队伍为根本,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积极作用。
余皓洁[9](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青建[10](2020)在《新时代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党的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次论述,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党的制度建设改革等一系列改革重大部署为加强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交了新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公安机关的重要性,对公安工作提出了多项要求,要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确保人民公安的人民属性。这为新时期新时代的公安党建工作和公安队伍的管理建设指明了方向,牢牢把握这个“科学判断”,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公安智慧和公安方案,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公安机关的根本要求,也是公安机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将搜索整理和查阅相关的文献书籍、学术论文、期刊等文件,使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相结合的方式去开展研究。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新时代下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运用上述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找准问题原因从而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党建管理专项访谈,对所得到的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得出制约D市公安党建管理的因素大致有,如党建管理领导力不强、党建组织效用未充分发挥、党建管理计划缺位和党建管理控制力的弱化;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党建管理模式单一化、组织制度执行存在差距、党建管理计划不健全和党建管理控制力没有合理运用。本篇论文在深入研究公安党建管理的问题基础上,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并经过信效度检验后,又充分借鉴西安市和天津市公安局的先进做法,并结合本市政策亮点,得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如构建以提高党员思想和意识的多元化党建管理模式、形成以组织规范化为目的的公安党建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以提高党建管理业务能力为目的的学习计划、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党建管理控制力、融合有地方政策亮点的公安党建管理新模式,从而将经验进行推广普及与应用。
二、公安部举办第一期全国地市公安处局长首次任职培训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安部举办第一期全国地市公安处局长首次任职培训班(论文提纲范文)
(2)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条件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之处 |
一、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的历史沿革 |
(一)全面抗战前的机构设置 |
(二)全面抗战时期机构设置 |
二、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的主要工作 |
(一)警卫工作 |
(二)社会治理工作 |
(三)锄奸肃特 |
(四)侦察情报工作 |
(五)干部培训工作 |
三、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的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 |
(一)树立人民公安保卫工作的典范 |
(二)确立与调整了人民公安保卫工作基本路线与政策 |
(三)培养输送了大批优质的保卫工作干部人才 |
(四)形成了宝贵的延安边保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行动逻辑及推进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科技兴警战略演化模型建构 |
(一)技术演化理论 |
(二)模型构建 |
三、科技兴警战略的演化脉络 |
(一)时间演化:孕育阶段—萌发阶段—成熟阶段 |
1. 阶段演化: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技术力量 |
2. 阶段特征演化:稳定性—开放性—层次性 |
(二)空间演化:社会空间—物理空间—数字空间 |
(三)技术演化:落后—跟随—赶超 |
(四)警务模式演化:传统—管理—服务 |
四、科技兴警战略的行动逻辑 |
(一)价值理念 |
1. 实践优先与理论滞后 |
2. 始终贯彻国家意志和国家决策 |
3. 科技兴警与政治的张力 |
(二)认识论 |
1. 科技兴警需要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
2. 科技兴警的历史流变反映出对公安科技的认识走向深入 |
(三)方法论 |
1. 重视公安科技人才培育 |
2. 技术吸纳契合科技内在需求 |
(四)实践应用 |
1. 攻坚克难实现提质增效 |
2.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 |
五、新时代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的内在逻辑与路径 |
(一)新时代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的内在逻辑 |
1. 总体国家安全的“使命逻辑” |
2. 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逻辑” |
3. 公安科技发展的“演进逻辑” |
4. 新时代国内外安全环境推动的“内在逻辑” |
(二)新时代科技兴警战略推进路径 |
1. 立足之本:注重政治功能,巩固国家安全 |
2. 协同创新:发挥大数据先行优势,促进技术与警务深度融合 |
3. 跨界融合:依托智慧警务,打造全息化合成作战平台 |
4. 治理效能:推动智能化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
结语 |
(4)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大数据 |
2.1.2 智慧警务 |
2.1.3 智慧警务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治理理论 |
2.2.2 犯罪预测理论 |
2.2.3 情报主导警务理论 |
3 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现状分析 |
3.1 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建设目标规划可持续性不强 |
3.2.2 数据汇聚共享仍然存在不足 |
3.2.3 数据应用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 |
3.2.4 专业人才和组织机构相对欠缺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顶层设计及保障机制的缺乏制约了目标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
3.3.2 数据汇聚共享意识的欠缺导致了数据共享不足 |
3.3.3 平台建设与基层实践存在偏差或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导致了应用程度不高 |
3.3.4 晋升渠道不畅和培养体制不健全导致了人才和机构的缺失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智慧警务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智慧警务建设概况 |
4.1.1 美国——基于大数据的犯罪预测 |
4.1.2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支持警察执法的智能交通系统 |
4.1.3 阿联酋阿布扎比市——精确调度巡逻车的大数据驱动系统 |
4.1.4 印度——智能警察系统(IPS)框架搭建 |
4.2 国内其它地区智慧警务建设概况 |
4.2.1 浙江——“云上公安·智能防控”大数据战略规划 |
4.2.2 贵州——“贵州公安多彩警务云”建设 |
4.2.3 中山——公安大数据建设应用的“中山模式” |
4.2.4 盐城——深化公安大数据战略 |
4.3 经验借鉴 |
4.3.1 重视大数据的支撑作用 |
4.3.2 结合自身特色开展智慧建设 |
4.3.3 加强综合智能平台建设应用 |
4.3.4 科学规划服务体系 |
5 进一步加强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的对策分析 |
5.1 强化全市智慧警务建设的整体规划和保障能力 |
5.1.1 对全市智慧警务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
5.1.2 加强组织、机构、人员保障 |
5.1.3 完善智慧警务基础设施建设 |
5.2 吸收市局内部警种和全市社会单位数据资源汇入平台建设 |
5.2.1 确保全局各类警务数据资源纳入平台建设 |
5.2.2 吸收全市各类社会单位数据接入平台建设 |
5.3 高度重视针对全局民警的需求调研和“客户体验” |
5.3.1 主动开展待建项目的需求调研 |
5.3.2 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体验” |
5.4 加强智慧警务实战应用 |
5.4.1 推动智慧警务全警应用提质增效 |
5.4.2 通过平台深度应用反哺全市智慧警务建设进一步优化升级 |
5.5 打造专业的智慧警务建设和服务团队 |
5.5.1 积极引进外部高素质专业人才 |
5.5.2 优化调整内部人才结构 |
5.5.3 建立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资源配置优化问题研究 ——以N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个别访谈法 |
1.4.4 比较研究法 |
1.5 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警力的含义 |
2.1.2 警力资源配置的含义 |
2.1.3 监狱内部警力资源配置的含义 |
2.2 基本理论概述 |
2.2.1 无增长改善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3 上述理论对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配置优化的启示 |
第3章 上海市监狱及内部警力配置的现状 |
3.1 上海市监狱的基本情况 |
3.1.1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所辖的监狱 |
3.1.2 上海市监狱管理的组织架构 |
3.1.3 监狱内警察岗位的构成及岗位职责 |
3.1.4 监狱警察工作的特点 |
3.2 上海市监狱警力运行的现状分析 |
3.2.1 监狱警力运行基本情况 |
3.2.2 上海市监狱警力配置的特点 |
第4章 上海市N监狱内部警力配置及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上海市N监狱的概况 |
4.2 N监狱警力配置及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警力资源短缺 |
4.2.2 警力分布结构不合理 |
4.2.3 专业人才的工作安排使用不够合理 |
4.2.4 狱警工作技能水平无法完全满足岗位需求 |
4.3 N监狱内部警力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任务加重而警力配置未相应增长 |
4.3.2 岗位设置专业性欠缺 |
4.3.3 警力使用欠科学 |
4.3.4 科技手段运用少 |
4.3.5 工作技能培训效果差 |
4.3.6 工作激励有效性缺失 |
第5章 我国公安部门解决警力配置不足问题的经验 |
5.1 我国公安部门破解警力配置不足的做法 |
5.1.1 建设智慧公安辅助执法 |
5.1.2 购买社会服务分流压力 |
5.1.3 通过强化业务训练提升警员素质 |
5.2 公安部门解决警力不足配置问题的经验借鉴 |
5.2.1 以先进科技增强警力 |
5.2.2 以人力资源统筹弥补警力 |
5.2.3 以内部挖潜盘活警力 |
第6章 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配置优化的对策建议 |
6.1 科学合理分配使用警力 |
6.1.1 调整优化男女警工作岗位 |
6.1.2 根据监狱岗位性质合理配置警员 |
6.2 运用合理手段弥补监狱警察数量的不足 |
6.2.1 招收监狱辅警从事辅助性监狱管理工作 |
6.2.2 鼓励部分民警提前退休以适时补充新生力量 |
6.3 通过改革培训制度提升在岗狱警的工作能力 |
6.3.1 创新培训内容 |
6.3.2 丰富培训形式 |
6.3.3 充实培训师资力量 |
6.4 借助科技手段解放监狱警力 |
6.4.1 推进警务装备现代化 |
6.4.2 着力推进监狱智慧化建设 |
6.5 改革激励机制激发监狱狱警工作潜能 |
6.5.1 改进现有考核制度 |
6.5.2 完善狱警基本保障制度 |
6.5.3 从监狱狱警成长需要出发实施有效激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上海市N监狱警力运行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 |
致谢 |
(7)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重点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智慧警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探索实践 |
1.1.2 智慧警务受到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基本构思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理论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的难点 |
2 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相关理论概述 |
2.1 智慧警务的概念分析 |
2.1.1 智慧警务的概念缘起 |
2.1.2 智慧警务的内涵 |
2.1.3 本文对智慧警务概念内涵的界定 |
2.2 智慧警务建设的理论分析 |
2.2.1 智慧警务建设的内涵 |
2.2.2 智慧警务建设的重点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实证分析 |
3.1 上海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案例分析 |
3.1.1 上海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基础及现状 |
3.1.2 上海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重点 |
3.1.3 上海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特色实践 |
3.2 杭州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案例分析 |
3.2.1 杭州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基础及现状 |
3.2.2 杭州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重点 |
3.2.3 杭州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特色实践 |
3.3 克拉玛依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案例分析 |
3.3.1 克拉玛依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基础及现状 |
3.3.2 克拉玛依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重点 |
3.3.3 克拉玛依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特色实践 |
4 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现实状况理性评价 |
4.1 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优势分析 |
4.1.1 顶层设计架构体系完善 |
4.1.2 智能感知体系完备健全 |
4.1.3 警企研合作模式成熟可靠 |
4.1.4 智能化警务系统平台实战应用能力强 |
4.1.5 警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完备 |
4.1.6 形成“三化融合”的警务机制 |
4.1.7 公安队伍数据素养高 |
4.2 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困境分析 |
4.2.1 数据驱动警务的效能提升受限 |
4.2.2 数据安全与技术风险的保护制度不健全 |
4.2.3 智慧警务实践成果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
4.3 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关键环节 |
4.3.1 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 |
4.3.2 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4.3.3 激活数据驱动警务能力 |
4.3.4 强化智慧警务制度体系建设 |
4.3.5 优化警企研合作创新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价值导向与路径选择 |
5.1 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价值导向 |
5.1.1 力求警务管理系统实现蜕变 |
5.1.2 推动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优化 |
5.1.3 深化警务模式变革,创新管理服务方式 |
5.1.4 集约广汇警务数据资源,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
5.1.5 推动警务管理应用系统互联网化 |
5.2 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路径选择 |
5.2.1 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上下一盘棋” |
5.2.2 全面推进智能感知端建设,确保要素收集全域化 |
5.2.3 全面深化框架结构体系,厘清各层级权责关系 |
5.2.4 强化大数据系统建设与深度应用 |
5.2.5 强化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
5.2.6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再造警务流程 |
5.2.7 创新智能化队伍管理,提升智能化管理专业水平 |
5.2.8 推进战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智慧警务更新升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Y市公安部门内部审计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及国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 |
1.3.2 国外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内部审计 |
2.1.2 公安机关内部审计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内部控制管理理论 |
2.2.2 绩效管理理论 |
2.2.3 公共部门治理理论 |
第3章 Y市公安局内部审计的现状 |
3.1 公安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情况 |
3.2 公安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 |
3.3 公安内部审计的类别构成 |
3.4 公安内部审计的实施状况 |
第4章 Y市公安局内部审计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Y市公安局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4.1.1 公安内部审计人员短缺 |
4.1.2 审计人员专业性弱化 |
4.1.3 审计制度建立不完善 |
4.1.4 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 |
4.2 Y市公安局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公安内审独立性弱化 |
4.2.2 审计思路发散性较少 |
4.2.3 审计创新意识较薄弱 |
4.2.4 未有效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 |
第5章 国内外内部审计经验借鉴 |
5.1 国内 |
5.1.1 南京 |
5.1.2 宁波 |
5.1.3 济宁 |
5.2 国外 |
5.2.1 美国 |
5.2.2 澳大利亚 |
5.3 启示 |
第6章 改进Y市公安机关内部审计的建议 |
6.1 完善审计制度 |
6.2 健全组织架构 |
6.3 提升专业素质 |
6.4 强化绩效审计 |
6.5 促进审计成果转化 |
6.6 创新审计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时代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党建管理研究发展动态 |
1.2.2 国外党建管理研究发展动态 |
1.2.3 国内外发展动态总结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及内容 |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2 D市公安党建管理概述 |
2.1 D市公安党建管理工作范畴 |
2.1.1 D市公安党建管理主体 |
2.1.2 D市公安党建管理具体工作 |
2.2 D市公安党建管理的举措 |
2.2.1 提升党建品牌 |
2.2.2 创新党建模式 |
2.2.3 建立“五型”机关党组织 |
3 D市公安党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3.1 调查研究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结果 |
3.2 存在问题 |
3.2.1 党员干部领导力不强 |
3.2.2 组织效用未充分发挥 |
3.2.3 党建管理计划缺位 |
3.2.4 党建管理控制力弱化 |
3.3 D市公安党建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3.1 党建管理模式单一化 |
3.3.2 组织制度执行存在差距 |
3.3.3 党建管理计划不健全 |
3.3.4 党建管理控制力没有合理运用 |
4 D市公安党建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4.1 充分借鉴国内先进的公安系统党建管理经验 |
4.1.1 西安市公安局先进做法 |
4.1.2 天津市公安局先进做法 |
4.1.3 经验总结 |
4.2 具体解决对策 |
4.2.1 构建以提高党员思想和学习意识的多元化党建管理模式 |
4.2.2 形成以组织制度规范化为目的的公安党建绩效考评体系 |
4.2.3 制定以提高党建管理业务能力为目的的学习计划 |
4.2.4 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党建管理控制力 |
4.2.5 融合有地方政策亮点的公安党建管理新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公安党建管理调研情况 |
附录 B 新时代公安系统党建管理的专项访谈 |
致谢 |
四、公安部举办第一期全国地市公安处局长首次任职培训班(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警察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杨焜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2]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研究(1937-1945)[D]. 李佩佩. 延安大学, 2021(11)
- [3]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行动逻辑及推进路径[J]. 韩春梅,杨宏基,张玉琢. 公安学研究, 2021(01)
- [4]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研究[D]. 胡伟.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8)
- [5]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资源配置优化问题研究 ——以N监狱为例[D]. 王文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6]S海关缉私局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陈泽帆. 汕头大学, 2020
- [7]城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重点和路径研究[D]. 滕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8]Y市公安部门内部审计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许衍. 扬州大学, 2020(05)
- [9]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余皓洁. 湘潭大学, 2020
- [10]新时代D市公安局党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 李青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