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呋喃唑酮

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呋喃唑酮

一、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的呋喃唑酮(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滨[1](2019)在《东莞水产品流通领域中三种违禁药物的检测和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呋喃唑酮、氯霉素、孔雀石绿曾用于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抗菌和抗寄生虫,后来发现其对人体和动物有致癌作用,已于上个世纪在全球被禁止使用。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其质量与安全也越来越关注,不仅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是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前期对相关文献研究可知,要从水产品的源头和流通环节加强监测才能实现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本研究选取东莞市某大型水产批发市场作为调查来源,以定点随机抽样检测与统计的方式,对该市场流通环节中水产品、市场暂养水、运输暂养水进行取样。对样品经前处理后采用试剂盒快速检测,阳性的结果用LC-MS/MS进行再次检测。采用快速检测卡对鱼虾肉中的呋喃唑酮代谢物进行残留检测,整个检测过程需要60 min,检出限为1 ng/m L;对氯霉素残留进行检测,整个检测过程需要40 min,检出限为0.3 ng/m L。对孔雀石绿、隐性孔雀石绿、结晶紫和隐性结晶紫残留进行检测,整个检测过程需要50 min,检出限为2 ng/m L。本研究采用的检测方法得出实验水体中呋喃唑酮代谢物的检出限为5.0 ng/m L,定量限为10.0 ng/m L,当样品含有的呋喃唑酮代谢物浓度为10.0~60.0 ng/m L时,该实验添加浓度的回收率为70%~120%,相对标准偏差≤15%;氯霉素的检出限为2.0ng/m L,定量限为5.0 ng/m L,当样品含有的氯霉素浓度为6.0~20.0 ng/m L时,该实验添加浓度的回收率为70%~120%,相对标准偏差≤15%;孔雀石绿的检出限为0.5ng/m L,定量限为2.0 ng/m L,隐性孔雀石绿的检出限为0.25 ng/m L,定量限为1.2 ng/m L,当样品含有的孔雀石绿浓度为1.0~10.0 ng/m L时,该实验添加浓度的回收率为70%~120%,相对标准偏差≤15%。本次调查的384个25种常见鱼类的水产品中有5个样品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15个样品检出氯霉素,15个样品检出孔雀石绿,但在其暂养水中未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和较少检出孔雀石绿,证明市场水产品中违禁药物残留主要来自养殖场。市场暂养水中有21个水样检出氯霉素及7个水样检出孔雀石绿、357个运输暂养水中有12个水样检出氯霉素,可以看出目前在水产品流通领域中存在个别经营者使用违禁药物的情况。抽检水产样品中,3个鳜鱼检测出呋喃唑酮代谢物,6个鳜鱼检测出氯霉素,5个鳜鱼样品检测出孔雀石绿,鳜鱼被检测出违禁药物在所有调查鱼类品种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本研究覆盖了除水产品原产地因素外其他可能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掌握了水产品违禁药物残留较高的产品类型及流通过程中会被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情况,从结果来看,水产品违禁药物残留较高的产品类型为淡水鱼,在经营环节容易出现使用违禁药物,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淡水鱼和市场经营的监测力度。

田赐[2](2019)在《海产养殖底泥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硝基呋喃类抗生素是一种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广谱抗生素,由于它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海产养殖,但该类抗生素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突变性,欧盟于1997年就已全面禁止使用。然而,该类抗生素在生物体内代谢较快,很难在海产中检测到原药残留。该类抗生素进入水体后,未被养殖生物吸收的药物就会沉积在养殖底泥中,因此检测海产养殖底泥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原药残留是保证海洋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大连海产养殖底泥进行分析,建立了两种海产养殖底泥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原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海产养殖底泥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高相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检测法。研究了海产养殖底泥中呋喃唑酮、呋喃妥因、呋喃西林的快速提取与净化。底泥样品经乙腈/甲醇提取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利用HPLC对三种抗生素进行同时检测与定量分析。在流动相为乙腈:水(4:6)条件下,三种抗生素能有效分离。实验还考察了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呋喃唑酮回收率81%±0.103,呋喃妥因78%±0.0876,呋喃西林83%±0.11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回收率高且稳定性好。三种抗生素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准确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海产养殖底泥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原药的同时检测。(2)本文对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表面增强拉曼(SERS)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筛选了多种纳米粒子针对呋喃类抗生素的SERS信号,最终确定了金纳米粒子(Au NPs)对目标抗生素有较好的增强信号,并对Au NPs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探索出最优检测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制备的Au NPs作为SERS基底,目标样品与基底的混合比例为2:1,呋喃唑酮的检测限为0.1μg/mL,呋喃妥因和呋喃西林的检测限为1μg/mL,该基底适用于三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检测。本文建立了两种海产养殖底泥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原药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能够实现随时抽检和常态监测海产养殖业中此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胡梦玲[3](2019)在《呋喃西林代谢物在鲫鱼体内蓄积和分布规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并开始关注膳食的安全,鱼虾类等水产品中因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水产品质量安全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水产品中存在的一些硝基呋喃类药物超标事件,其诱因是硝基呋喃类药物被作为抗生素用于水产养殖中。而硝基呋喃类药物具有潜在的“三致”作用,会严重损害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因此,急需对此类药物在水产品的代谢残留进行监测。本课题以鲫鱼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鲫鱼肌肉及各内脏组织中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旨在探究呋喃西林(NFZ)原药在鲫鱼体内各组织的蓄积分布与消除规律,并对呋喃西林原药中微量呋喃唑酮的含量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UPLC-MS/MS测定鲫鱼中呋喃西林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研究使用2-硝基苯甲醛进行衍生、乙酸乙酯进行提取,优化了前处理除脂净化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对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衍生物进行监测,三重四级杆质谱测定。结果显示:本方法对呋喃西林代谢物的测定在0.51000 ng/m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在5、10、100μg/kg三个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5%104%,RSD为2%8%。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样品前处理简单等特点,可快速、准确地测定鲫鱼体内的呋喃西林代谢物残留量,为鲫鱼等水产品中氨基脲的检测提供科学依据。(2)以鲫鱼为研究对象,采用药浴方式饲养鲫鱼,使NFZ原药在其体内代谢蓄积,并分析测定其体内不同组织中SEM的含量。结果发现:SEM在鲫鱼体内各组织样品中的残留量均呈现相似的增长趋势,SEM浓度均随着蓄积时间增加而逐渐增高,但由于各组织基质不同,增长速率也有所不同,其中胆和脾脏的SEM质量浓度均高于其他组织,在药浴144 h时,鲫鱼体内各组织中的SEM质量浓度顺序由大到小为:胆>脾>肝脏>鳃>肾脏>肠>脑>肌肉。在鲫鱼的消除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各内脏组织的药时曲线均呈现先增高到峰值再降低的趋势,且在24 h达到药物峰值浓度,其中胆的消除速率高于其他组织且最高达到7.4μg·(kg·h)-1。在代谢336 h,测得各组织SEM残留量依次为:胆>脾>肠>肝>鳃>鱼头>肌肉。其中肌肉中SEM残留量最低为2.07μg/kg,药物浓度仍高于法定的检出限(1μg/kg)。实验中在鲫鱼的内脏和肌肉中还检测出微量的呋喃唑酮(FZD)代谢物AOZ,因此接着对AOZ的实际来源进行相关探讨与试验,首先对SEM是否会转化为AOZ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NFZ原药及其标准品药浴鲫鱼的实验设计发现,在NFZ标准品药浴的鲫鱼体内未发现AOZ,而NFZ原药药浴的鲫鱼体内检测到少量的AOZ,因此确定SEM不会转化为AOZ,并确定NFZ原药中含有少量的呋喃唑酮。除此之外,还对不同给药方式(注射和药浴)进行比较,发现直接注射可能对鲫鱼存活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采用药浴方式进行渗透给药。(3)基于前一章NFZ原药药浴鲫鱼实验检测到AOZ的值,为了探究呋喃西林原药中呋喃唑酮的含量,首先设计了5组呋喃西林与呋喃唑酮标准品的混标比例为(99.8:0.2;99.5:0.5;99:1;98:2)并与同浓度的呋喃西林原药进行比较,经UPLC-UV检测比较紫外图谱发现混标中FZD有少量被检出,但是原药未检出FZD,分析原因为FZD的含量太低,且低于UPLC-UV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因此,在鲫鱼药浴代谢的实验基础上,设计了5μg/mL的呋喃西林原药和四种不同比例的NFZ与FZD混标对鲫鱼药浴实验,采用UPLC-MS/MS法对五组药浴的鲫鱼肌肉和内脏中的AOZ与SEM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呋喃西林原药药浴的鲫鱼肌肉和内脏中测得AOZ的浓度分别为0.16±0.1μg/kg和6.6±0.16μg/kg,利用测得的各组肌肉和内脏中AOZ浓度计算出呋喃西林原药中NFZ/FZD分别为99.938/0.062和99.974/0.026。

杨鹏[4](2019)在《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LC-MS/MS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建立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呋喃西林代谢物(SEM)、呋喃妥代谢物(AHD)、硝呋索尔代谢物(DNSAH)、硝呋酚酰肼代谢物(PSH)和硝呋吡醇(NPIR)、呋喃苯烯酸钠(NSTY)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深圳市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检测,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为人们食用安全的水产品提供保障。在样品中加入同位素内标,经盐酸水解及邻硝基苯甲醛衍生后,调节pH为7.2±0.2,乙酸乙酯液液萃取两次,氮吹浓缩,乙腈/水(1:9,V/V)定容,正己烷脱脂。用电喷雾电离(electronic spray ion,ESI)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uli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测定,基质匹配同位素内标校准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AOZ、AMOZ、PSH和DNSAH的检出限为0.1μg/kg,定量限为0.2μg/kg;AHD、SEM和NPIR的检出限为0.2μg/kg,定量限为0.4μg/kg;NSTY的检出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2.0μg/kg。硝基呋喃各待测物质均线性良好,AOZ、AMOZ、PSH和DNSAH在0.250.0μg/kg范围内,AHD、SEM和NPIR在0.4100.0μg/kg范围内,NSTY在在2.0200.0μg/kg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四种淡水鱼类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58%115.95%,相对标准偏差为0.97%15.77%;四种虾类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63%110.88%,相对标准偏差为1.39%11.33%;四种海鱼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2%109.75%,相对标准偏差为0.82%113.43%;五种贝类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3.07%113.43%,相对标准偏差为0.74%14.36%。应用该方法对280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呋喃西林的代谢物外,其他硝基呋喃待测物均未检出。其中,有45份样品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SEM,检出率为16.07%,但检测浓度低,含量为0.211.86μg/kg;仅有4份样品SEM超出国家最小要求性能限值(1.0μg/kg),为1.15、1.86、1.33、1.14μg/kg。本文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通量的硝基呋喃类药物及代谢物的新方法,能同时测定水产品中8种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适合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定量和确证分析。

温丽媛,莫宝福,李冰,叶浩辉[5](2018)在《HPLC法检测饲料中四种硝基呋喃类药物的研究》文中指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饲料中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妥因、呋喃它酮4种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方法,并对前处理方法和液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采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样品中的待测物,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用HPLC测定,紫外检测波长为365 nm。对饲料进行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此条件下硝基呋喃类药物的线性范围是0.110μg/m L,回收率为80%95%,检测限为0.3mg/kg,定量限为1.0mg/kg。

史晓亚,高丽霞,黄登宇[6](2018)在《呋喃唑酮代谢物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了呋喃唑酮代谢物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用活化酯法将卵清蛋白和半抗原连接成为包被原,对包被原和单克隆抗体的稀释倍数,封闭液浓度、竞争时间、酶标二抗孵育时间和显色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同时通过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指标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最佳条件为:包被原和单克隆抗体稀释倍数分别为800倍和6 400倍,封闭液是1%脱脂乳,竞争时间是60 min,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鼠二抗孵育时间是45 min,显色时间是15 min。通过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线性方程是Y=-0.253X+1.336(R2=0.995),IC50是2.015 ng/m L,线性范围是0.13130.911 ng/m L,空白猪肉添加回收率是84.8%90.3%,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3%4.1%和4.6%6.7%。此方法特异性强,准确性、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良好,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的快速筛查。

高丽霞[7](2017)在《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酶免疫分析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各种抗生素类兽药在畜禽和水产养殖行业中的使用仍具有广泛性和必要性。硝基呋喃类药物作为一种禁用兽药,可用于治疗动物胃肠道疾病,目前在动物养殖业仍有非法使用。硝基呋喃类药物被动物摄取后,能迅速代谢并长期稳定地以其代谢物形式存在于动物体内,其代谢物可引起慢性中毒,甚至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对于政府监管部门和养殖企业来说检测畜禽肉类产品的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呋喃唑酮作为一种硝基呋喃类药物,通常时以其代谢物3-氨基-2-恶唑烷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作为标示物来测定残留量。目前检测呋喃唑酮代谢物的方法可以归结为仪器检测法和快速检测法,前者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及其与质谱联用等技术,酶免疫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CLEIA)、生物素-亲和素放大酶免疫法(biotin-avidin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BA-ELISA)等。由于食品安全日常抽检任务中检样量大,需要及时检测,因此对于检查速度慢、操作繁琐的仪器分析法来说难以实现上述要求,而操作简单快速的酶免疫方法在检测药物残留方面已广泛应用。本研究建立了动物源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的酶联免疫(ELISA)、生物素-亲和素放大酶免疫(BA-ELISA)、化学发光酶免疫(CLEIA)等检测方法。首先,使用对醛基苯甲酸(4-CBA)把呋喃唑酮代谢物衍生为半抗原3-(4-羧基苯亚甲基)-氨基-2-恶唑烷酮(3-{[(4-carboxyphenyl)methylene]amino}-2-oxazolidinone,CPAOZ),再用活化酯法将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和CPAOZ连接成为CPAOZ-OVA,并对衍生后的CPAOZ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进行鉴定,对合成的包被原进行紫外光谱扫描鉴定。其次,优化了三种酶免疫方法的主要条件。ELISA法的最优条件是:包被原和单克隆抗体稀释倍数分别为800倍和6400倍,封闭液是1%脱脂乳,竞争时间是60min,HRP-IgG孵育时间是45 min,显色时间是15 min;BA-ELISA最优条件是:包被原和单克隆抗体的稀释倍数分别为2000倍和6400倍,SA-HRP稀释8000倍,封闭液是1%脱脂乳,竞争时间是30 min,Biotin-IgG孵育时间是60 min,SA-HRP孵育时间是60 min,底物显色时间是15 min;化学发光液A液是6 mmol/L对碘苯酚和10 mmol/L鲁米诺溶液1:1(V/V)混合,B液是5 mmol/L过氧化氢脲溶液,A液与B液临用前1:1(V/V)混匀;CLEIA法的优化条件是:包被原和单克隆抗体稀释倍数分别为4000倍和1600倍,1%脱脂乳封闭,竞争时间是30 min,HRP-IgG孵育时间是60 min。最后,对三种酶免疫法的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及准确度进行评价,并就准确度指标同国家标准中的液质联用法进行对比分析。ELISA的线性方程是Y=-0.253X+1.336(R2=0.995),IC50是2.015 ng/mL,线性范围是0.13130.911 ng/mL,空白猪肉添加回收率是84.8%90.3%,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3%4.1%和4.6%6.7%;BA-ELISA法的线性方程是Y=-0.267X+1.243(R2=0.999),IC50是0.606ng/m L,线性范围是0.0468.061 ng/m L,回收率是88.4%91.8%,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2.7%4.6%和4.8%6.1%;CLEIA法的线性方程是Y=-0.357X+1.459(R2=0.984),IC50是0.486 ng/m L,线性范围是0.0703.362 ng/mL;回收率是89.3%92.6%,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3.6%4.8%和3.2%5.1%。结果显示,三种酶免疫方法中,BA-ELISA法和CLEIA法的检测灵敏度与国家标准的检出限相当,传统ELISA法的灵敏度相对偏低些,且三种方法的准确度与国标方法接近,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基于实验室快速定量检测的酶免疫法能满足大批量动物源食品中AOZ的快速筛查。

李芳,陈莹,李献刚,李雪梅,于凤娇[8](2016)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及其代谢物产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十大食品安全事件中"大闸蟹致癌"事件引起人们关注,虽然后来证实为夸大其词,但是此次事件中涉及的致癌物质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检测方法仍然引起检测行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相关性质、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限量要求、检测标准、检测方法及各方法的检出限。呋喃类药物在动物食用组织中能快速代谢,不易被检测到,而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代谢产物可在动物可食组织中长时间稳定保留,所以检测的目标物一般为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代谢物。目前各国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及酶联免疫法(ELISA),除此之外,还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本文比较了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探讨了在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中包括影响衍生的条件、环境等。

陈荫楠[9](2015)在《基于展示技术筛选抗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单链抗体》文中研究说明水产品中呋喃唑酮的残留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于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因此,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准确、灵敏的呋喃唑酮免疫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提取小鼠杂交瘤细胞总RNA,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利用抗体可变区简并引物扩增全套重、轻链可变区基因VH-linker、linker-VL,经重叠PCR合成VH-linker-VL型单链抗体基因。包被用重氮法偶联成的FZD-OVA作为筛选抗原,通过核糖体展示技术筛选特异于呋喃唑酮的单链抗体,将筛选到的单链抗体基因进行表达、纯化,并研究其特异性与亲和力,建立了基于单链抗体的呋喃唑酮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重氮法制备偶联抗原,对偶联产物进行紫外扫描检测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呋喃唑酮和蛋白载体偶联成功。(2)提取小鼠杂交瘤细胞RNA,经RT-PCR构建的单链抗体文库,轻链片段的大小为600 bp左右,重链片段的大小为400 bp左右,经连接肽连接后得到的完整的单链抗体大小约为1 kb,对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完整的单链抗体基因片段。(3)将构建的ScFv文库经体外转录翻译后,用FZD-OVA对产生的ARM三元复合体进行亲和筛选,经过洗涤后能够特异性结合的三元复合体被保留下来,回收复合体解离后释放的mRNA,进行RT-PCR扩增获得筛选后的单链抗体文库,重复上述过程,获得经过三轮筛选后的ScFv文库。(4)将经过三轮筛选的ScFv文库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然后通过间接ELISA分析单链抗体与FZD-OVA的结合活性。经过三轮筛选后的文库中随机挑取的克隆子有20%与FZD-OVA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并获得1株高亲和的单链抗体FZD-ScFv1,用于下一步的表达、纯化及分析。(5)建立基于单链抗体的呋喃唑酮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FZD单链抗体在浓度为10~100 ng/mL范围具有较好的线性,IC50值为13.01 ng/mL,最低检测限为1.28 ng/mL,对于其他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及其代谢物均不存在交叉反应。该方法重现性较好,平均误差为3.83%。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3.38~84.52%,变异系数为6.81~9.41%。

李敏[10](2012)在《动物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呋喃唑酮属于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因其效高价廉,广泛应用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呋喃唑酮原药在体代谢迅速,在动物体内很快就代谢为3﹣氨基﹣2﹣恶唑烷酮,代谢物可长期存在。多年来研究证明呋喃唑酮代谢物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呋喃唑酮代谢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导致世界各国禁止使用。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的检测方法,HPLC、LC-MS及LC-MS/MS是用来检测呋喃唑酮代谢物的常用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高档仪器,且前处理复杂、时间长,成本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易普及。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廉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前景。本研究旨在建立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针对呋喃唑酮代谢物研制一种快速检测的试剂盒。本实验首先确定了合成呋喃唑酮代谢物AOZ最佳条件,针对AOZ结构特点设计四种衍生物,并进行鉴定。使用活性酯化法和戊二醛法与载体蛋白卵清蛋白偶联,成功合成四种免疫原(免疫原I、II、III和IV)。同时,用相同方法偶联合成四种包被原(包被原A、B、C和D)。分别进行紫外扫描,证实人工抗原合成成功。采用免疫原免疫2只新西兰大白兔,按照免疫程序免疫后,将纯化后的抗血清分别与多种包被抗原进行交叉测定,最终经筛选选用B包被原和8号抗体分别作为ELISA检测用的包被原和抗体。对ELISA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合适ELISA条件:抗体稀释4K倍、包被原稀释500倍、酶标二抗稀释2K倍,以pH9.6CB缓冲液包被液,4℃过夜包被金灿华酶标板,1%BSA的PBST缓冲液封闭,一抗反应30min,显色15min。优化后建立ELISA法得到NPAOZ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2510ng/mL,线性关系良好; IC500.8162ng/mL。水产品和畜禽组织最低检测限约为0.04ng/mL和0.08ng/mL,肝脏和鸡蛋最低检测限约为0.1ng/mL,奶样最低检测限约为0.06ng/mL;样本添加回收率在80%120%范围内;批内批间系数均小于20%,均都达到兽药残留分析规定。抗体除了与CPAOZ、CPAHD有一定交叉反应外,与类似物和衍生试剂都无交叉反应。实验证明高温短时间衍生化与37℃温育过夜效果相当,提高样本处理效率。试剂盒分别密封保存于4℃和37℃一段时间后做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试剂盒放置12个月,可保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二、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的呋喃唑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的呋喃唑酮(论文提纲范文)

(1)东莞水产品流通领域中三种违禁药物的检测和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或符号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我国水产品生产发展情况
    1.3 三种常见水产品违禁药物的概述
        1.3.1 呋喃唑酮概述
        1.3.2 氯霉素概述
        1.3.3 孔雀石绿概述
    1.4 加强水产品违禁药物的监管
        1.4.1 三种违禁药物残留监测和管控情况
        1.4.2 对违禁药物的可采取的监管措施
    1.5 水产品中三种违禁药物的检测方法
        1.5.1 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
        1.5.2 氯霉素
        1.5.3 孔雀石绿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样本来源
        2.1.2 快速检测卡
        2.1.3 药品
        2.1.4 主要试剂
        2.1.5 溶液配制
        2.1.6 仪器和设备
    2.2 方法
        2.2.1 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检测
        2.2.2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
        2.2.3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检测
        2.2.4 水体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检测
        2.2.5 水体中氯霉素检测
        2.2.6 水体中孔雀石绿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检测结果统计
        3.1.1 摸底调查阶段违禁药物检出情况
        3.1.2 持续监控阶段违禁药物检出情况
        3.1.3 随机抽检阶段违禁药物检出情况
    3.2 检测结果分析
        3.2.1 水产品的情况分析
        3.2.2 暂养水的情况分析
    3.3 调查情况小结
    3.4 阳性检测结果分析
        3.4.1 呋喃唑酮代谢物阳性样本
        3.4.2 氯霉素阳性样本
        3.4.3 孔雀石绿阳性样本
    3.5 检测方法小结
4 讨论
    4.1 使用违禁物原因分析
    4.2 建议
        4.2.1 对政策执行的建议
        4.2.2 对检测机构的建议
        4.2.3 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建议
        4.2.4 对药物经营者的建议
        4.2.5 对从业人员的建议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2)海产养殖底泥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呋喃类抗生素理化性质
    1.3 呋喃类抗生素的研究现状
        1.3.1 色谱法
        1.3.2 质谱联用法
        1.3.3 其他分析方法
    1.4 拉曼光谱机理及SERS增强机理
        1.4.1 电磁场增强机理
        1.4.2 电荷转移增强机理
    1.5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海产养殖底泥中硝基呋喃前处理方法的探索
    2.1 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海产养殖底泥样品的制备提取
        2.2.2 样品的SPE净化
        2.2.3 标液的配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提取剂的比较与优化
        2.3.2 洗脱液用量优化
        2.3.4 回收率与精密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HPLC-UV检测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样品检测仪器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流动相比例的确定
        3.3.2 方法的线性范围
        3.3.3 检测限和定量限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硝基呋喃抗生素SERS方法的建立与检测
    4.1 仪器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4.2.2 SERS基底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_3O_4/Ag复合纳米颗粒SERS检测
        4.3.2 金纳米棱柱的SERS检测
        4.3.3 Au NPs的表征与SERS性能测试
        4.3.4 基于Au NPs的 SERS检测条件优化
        4.3.5 以Au NPs作为SERS基底检测三种呋喃类药物
        4.3.6 海产养殖底泥中三种硝基呋喃药物的SERS检测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3)呋喃西林代谢物在鲫鱼体内蓄积和分布规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呋喃西林及其代谢物的概述
    1.2 呋喃西林的作用
        1.2.1 呋喃西林的药理作用
        1.2.2 呋喃西林的毒理作用
    1.3 呋喃西林及其代谢物的研究背景
    1.4 呋喃西林的检测标准与法规
    1.5 呋喃西林及其代谢物的检测
        1.5.1 基于呋喃西林原药检测方法
        1.5.2 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的检测方法
    1.6 呋喃西林在水产品中的消除规律研究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呋喃西林代谢物的方法建立
    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2.1.1 实验材料与养殖环境
        2.1.2 药品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溶液配制
        2.2.2 色谱条件
        2.2.3 质谱条件
        2.2.4 标准工作曲线绘制与方法灵敏度
        2.2.5 样品前处理
        2.2.6 净化条件的优化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结果计算
        2.3.2 数据统计及分析
        2.3.3 回收率与精密度
        2.3.4 除脂净化方法的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呋喃西林代谢物在鲫鱼体内的蓄积消除规律研究
    3.1 材料与主要试剂
        3.1.1 实验材料与养殖环境
        3.1.2 药品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溶液配制
        3.2.3 色谱条件
        3.2.4 质谱条件
        3.2.5 样品前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结果计算
        3.3.2 数据统计及分析
        3.3.3 呋喃西林代谢物SEM在鲫鱼体内的蓄积残留量
        3.3.4 SEM在鲫鱼体内组织的代谢规律
        3.3.5 不同给药方式对鲫鱼体内的与代谢的影响
        3.3.6 SEM是否会转化为AOZ的探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呋喃西林与呋喃唑酮代谢残留规律的应用
    4.1 材料与主要试剂
        4.1.1 实验材料与养殖环境
        4.1.2 药品与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溶剂选择
        4.2.3 溶液配制
        4.2.4 色谱条件
        4.2.5 质谱条件
        4.2.6 标准工作曲线制作
        4.2.7 样品前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标准工作曲线
        4.3.2 NZF原药、NFZ与 FZD混标色谱图的结果分析
        4.3.3 呋喃西林原药中微量呋喃唑酮含量测定
        4.3.4 色谱图分析
    4.4 本章小结
论文结论
本文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LC-MS/MS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水产品安全现状
    1.2 硝基呋喃类药物概述
        1.2.1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化学性质
        1.2.2 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的危害
        1.2.3 硝基呋喃类药物检测标准
    1.3 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和仪器
        2.1.1 标准和内标物质
        2.1.2 试剂
        2.1.3 仪器和设备
    2.2 配制
        2.2.1 标准溶液配制
        2.2.2 内标溶液配制
        2.2.3 其它试剂配制
    2.3 样品处理方法
        2.3.1 样品的制备
        2.3.2 水解及衍生
        2.3.3 提取及净化
    2.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
        2.4.1 液相色谱条件
        2.4.2 质谱条件
    2.5 基质匹配加标实验
    2.6 结果计算
        2.6.1 定性测定
        2.6.2 定量计算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1.1 样品采集方法
        3.1.2 水解条件的选择
        3.1.3 衍生化实验条件的选择
        3.1.4 pH值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3.1.5 净化方式的选择
        3.1.6 复溶剂的选择
    3.2 质谱条件的优化
    3.3 液相条件的优化
        3.3.1 流动相组成的比较
        3.3.2 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的优化
    3.4 基质效应及内标物的选择
        3.4.1 淡水鱼类基质效应
        3.4.2 虾类基质效应
        3.4.3 海鱼类效应基质
        3.4.4 贝类效应基质
    3.5 方法性能
        3.5.1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定量限
        3.5.2 回收率与精密度
    3.6 实际样品的测定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HPLC法检测饲料中四种硝基呋喃类药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标准溶液配制
    1.3 液相色谱条件
    1.4 样品处理
    1.5 回收率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前处理
    2.2 净化柱的选择
    2.3 流动相的确定
    2.4 线性关系和方法检出限
3 结论

(6)呋喃唑酮代谢物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合成半抗原3- (4-羧基苯亚甲基) -氨基-2-恶唑烷酮 (3-{[ (4-carboxyphenyl) methylene]amino}-2-oxazolidinone, CPAOZ) (图1)
        1.2.2 包被原CPAOZ-OVA合成
        1.2.3 AOZ间接竞争ELISA操作步骤
        1.2.4 间接竞争ELISA条件优化
        1.2.4. 1 包被原CPAOZ-OVA和单克隆抗体的稀释倍数组合
        1.2.4. 2 优化封闭液浓度、竞争时间、酶标二抗孵育时间、显色反应时间
        1.2.5 方法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半抗原CPAOZ合成鉴定
    2.2 包被原CPAOZ-OVA的鉴定
    2.3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1 包被原NPAOZ-OVA和单克隆抗体的最优稀释倍数
        2.3.2 封闭液浓度、竞争时间、HRP-Ig G孵育时间和显色时间优化
    2.4 方法学评价
        2.4.1 灵敏度
        2.4.2 特异性
        2.4.3 准确度及精密度
3结论

(7)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酶免疫分析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兽药残留现状及危害
    1.2 硝基呋喃类药物简介
        1.2.1 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1.2.2 毒害作用和限量规定
    1.3 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概述
    1.4 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的检测方法
        1.4.1 仪器检测法
        1.4.2 酶免疫分析法
        1.4.3 其他方法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合成与鉴定呋喃唑酮代谢物人工抗原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合成半抗原CPAOZ
        2.2.2 包被原CPAOZ-OVA合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CPAOZ的鉴定
        2.3.2 包被原CPAOZ-OVA的鉴定
    2.4 讨论
第三章 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呋喃唑酮代谢物的条件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ELISA法条件优化
        3.2.2 BA-ELISA法条件优化
        3.2.3 化学发光液体系的组合与优化
        3.2.4 CLEIA法条件优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确定ELISA法的最优反应条件
        3.3.2 确定BA-ELISA法的最佳反应条件
        3.3.3 CLEIA法化学发光液体系的组合与优化
        3.3.4 确定CLEIA法的最优反应条件
    3.4 讨论
第四章 呋喃唑酮代谢物酶免疫法的建立及评价
    4.1 实验材料
        4.1.1 仪器与设备
        4.1.2 材料与试剂
        4.1.3 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灵敏度
        4.2.2 特异性
        4.2.3 准确度及精密度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灵敏度
        4.3.2 特异性
        4.3.3 准确度及精密度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8)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及其代谢物产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硝基呋喃类药物危害
2 硝基呋喃类药物限量介绍
3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测
    3.1 硝基呋喃代谢物的衍生化
    3.2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衍生化后的提取净化
        3.2.1 液液萃取
        3.2.2 固相萃取
    3.3 注意事项探讨
    3.4 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检测方法
        3.4.1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
        3.4.2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3.4.3 酶联免疫法(ELISA)
        3.4.4 其他方法
4 结论与展望

(9)基于展示技术筛选抗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单链抗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词
第一章 引言
    1.1 呋喃唑酮的研究现状
        1.1.1 呋喃唑酮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
        1.1.2 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2 小分子抗体技术研究进展
        1.2.1 Fab抗体
        1.2.2 单链抗体
        1.2.3 其他类型工程抗体
    1.3 核糖体展示技术的发展
        1.3.1 核糖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
        1.3.2 核糖体展示技术的优点
        1.3.3 核糖体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
        1.3.4 核糖体展示技术存在的问题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4.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抗呋喃唑酮单链抗体的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主要溶液和试剂配制
        2.1.3 仪器设备
        2.1.4 菌株与质粒
        2.1.5 细胞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呋喃唑酮抗原合成
        2.2.2 偶联产物的检测
        2.2.3 细胞培养
        2.2.4 单链抗体文库的构建
        2.2.5 体外转录和翻译
        2.2.6 亲和筛选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ZD的还原及其鉴定
        2.3.2 偶联产物的检测
        2.3.3 杂交瘤细胞总RNA的提取
        2.3.4 抗体可变区VH和VL的扩增
        2.3.5 单链抗体基因VH-linker-VL的扩增结果
        2.3.6 单链抗体文库的验证
        2.3.7 核糖体展示筛选单链抗体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及亲和力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主要溶液和试剂配制
        3.1.3 仪器设备
        3.1.4 菌株、质粒
    3.2 实验方法
        3.2.1 单链抗体重组质粒的构建
        3.2.2 单链抗体的原核可溶性表达
        3.2.3 ELISA法筛选单链抗体
        3.2.4 单链抗体表达条件的优化及纯化
        3.2.5 SDS-PAGE检测可溶性表达产物
        3.2.6 可溶性ScFv抗体的亲和力分析
        3.2.7 ScFv抗体的交叉反应性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链抗体ScFv片段的扩增结果
        3.3.2 重组质粒pET-28a(+)-ScFv的构建和验证
        3.3.3 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子
        3.3.4 单链抗体表达条件的优化
        3.3.5 可溶性表达产物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3.3.6 可溶性ScFv抗体的亲和力分析
        3.3.7 ScFv抗体的交叉反应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呋喃唑酮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
        4.1.2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最佳包被抗原及单链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4.2.2 一抗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4.2.3 二抗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4.2.4 TMB显色时间的确定
        4.2.5 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分析
        4.2.6 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精密度测试
        4.2.7 样品加标回收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包被抗原及单链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4.3.2 一抗最佳反应时间的确立
        4.3.3 二抗最佳反应时间的确立
        4.3.4 TMB显色时间的确立
        4.3.5 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分析
        4.3.6 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精密度测试
        4.3.7 样品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抗呋喃唑酮单链抗体基因全序列
    附录二: PET-28A(+)质粒图谱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10)动物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硝基呋喃类药物概述
    1.3 呋喃唑酮概述
        1.3.1 呋喃唑酮的理化性质
        1.3.2 呋喃唑酮的药理分析和应用情况
        1.3.3 呋喃唑酮的代谢
        1.3.4 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的危害
        1.3.5 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残留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呋喃类药物的检测技术
        1.4.2 呋喃唑酮代谢物检测方法的标准
    1.5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简介
        1.5.1 基本原理
        1.5.2 主要分析形式
        1.5.3 酶联免疫分析法现状及展望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的内容
        1.6.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呋喃唑酮代谢物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溶液系统
    2.2 实验方法
        2.2.1 3-氨基-2-恶唑烷酮(AOZ)的合成
        2.2.2 AOZ 的鉴定
        2.2.3 呋喃唑酮代谢物衍生物的合成
        2.2.4 呋喃唑酮代谢物衍生物的鉴定
        2.2.5 完全抗原的制备
        2.2.6 完全抗原的鉴定
    2.3 实验结果
        2.3.1 合成 AOZ 最佳条件的确定以及 AOZ 的鉴定
        2.3.2 半抗原的鉴定
        2.3.3 完全抗原的鉴定
    2.4 讨论
        2.4.1 间隔臂的选择
        2.4.2 载体的选择
        2.4.3 交联方法的选择
        2.4.4 最佳交联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呋喃唑酮代谢物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溶液系统
    3.2 实验方法
        3.2.1 抗血清的制备
        3.2.2 抗血清的分离与保存
        3.2.3 抗血清的纯化
        3.2.4 血清的筛选
        3.2.5 抗体效价的测定
        3.2.6 ELISA 法用抗原抗体的确定
    3.3 实验结果
        3.3.1 抗血清的筛选
        3.3.2 抗体的效价
        3.3.3 酶联免疫检测用抗原抗体确定
    3.4 讨论
        3.4.1 佐剂的选择
        3.4.2 实验动物的选择
        3.4.3 动物免疫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检测间接 ELISA 方法建立
    4.1 实验材料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溶液系统
    4.2 实验方法
        4.2.1 AOZ 间接 ELISA 方法的建立
        4.2.2 ic-ELISA 各参数的优化
        4.2.3 棋盘法确定最佳工作浓度
        4.2.4 ic-ELISA 方法评估
    4.3 实验结果
        4.3.1 ic-ELISA 各参数的确定
        4.3.2 棋盘法确定最佳工作浓度
        4.3.3 优化后的 ic-ELISA
        4.3.4 ic-ELISA 方法评估
    4.4 讨论
        4.4.1 ELISA 方法的影响因素和优化
        4.4.2 ic-ELISA 方法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检测间接 ELISA 试剂盒
    5.1 实验材料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溶液系统
    5.2 实验方法
        5.2.1 试剂盒影响因素考察
        5.2.2 试剂盒加速稳定性试验
        5.2.3 试剂盒贮存试验
    5.3 实验结果
        5.3.1 试剂盒影响因素考察
        5.3.2 试剂盒加速稳定性试验
        5.3.3 试剂盒稳定性跟踪
    5.4 讨论
        5.4.1 试剂盒稳定性评估
        5.4.2 ic-ELISA 试剂盒组成
        5.4.3 试剂盒操作注意事项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盘见

四、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的呋喃唑酮(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莞水产品流通领域中三种违禁药物的检测和调查[D]. 陈志滨.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2]海产养殖底泥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D]. 田赐.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呋喃西林代谢物在鲫鱼体内蓄积和分布规律及其应用研究[D]. 胡梦玲.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4]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LC-MS/MS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D]. 杨鹏. 南华大学, 2019(01)
  • [5]HPLC法检测饲料中四种硝基呋喃类药物的研究[J]. 温丽媛,莫宝福,李冰,叶浩辉. 轻工科技, 2018(04)
  • [6]呋喃唑酮代谢物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J]. 史晓亚,高丽霞,黄登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03)
  • [7]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酶免疫分析法的研究[D]. 高丽霞. 山西大学, 2017(03)
  • [8]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及其代谢物产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李芳,陈莹,李献刚,李雪梅,于凤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06)
  • [9]基于展示技术筛选抗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单链抗体[D]. 陈荫楠. 福州大学, 2015(07)
  • [10]动物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D]. 李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呋喃唑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