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辅助信号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窦博[1](2021)在《田径软式器材教学对小学生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黎彩媚[2](2021)在《节奏练习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和创新,且该方法与手段要符合学生的天性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学校体育教学中,切实地选择与体育教学活动相关的方法与手段已被看成是真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依据。体育院校是培养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学生掌握技术水平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在跳远项目中,助跑节奏是影响助跑与起跳技术优劣,进而影响后续技术动作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前期调查发现,目前跳远教学中,教学的难点不是空中技术动作问题,而是学生助跑节奏乱、踏跳准确性低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让学生掌握稳定的助跑节奏,提高踏跳的准确性和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是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着以节奏练习切实所需为出发点,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从体育教育专业2020级抽取2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尝试性地将节奏练习应用在跳远教学中,检验分析该方法与手段是否能激发学生对跳远项目的学习兴趣,提高助跑节奏的稳定性、起跳踏板的准确性、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水平和整体节奏感,最终达到促进跳远成绩和教学效果提高的作用。节奏练习教学实验后,对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将节奏练习运用于跳远教学中,结合助跑与起跳技术特征和学生实际情况,利用节拍器制作的节奏音频较以往的击掌、喊节拍等方法更为精准化和科学化。2.节奏练习可促进跳远技术的掌握与提高,设计的专门性练习有利于提高专项素质能力,且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节奏感,同时增强助跑节奏的稳定性。3.节奏练习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均利于跳远技术的掌握与提高,但节奏练习在助跑与起跳技术环节更具针对性。相同课时下,学生掌握助跑与起跳技术更快,对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成绩更为明显,学习效果也更佳。4.节奏练习具有新奇感和趣味性,学生对其手段和内容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使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与手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跳远的学习兴趣。5.节奏练习并非单纯地解决助跑节奏问题,而是基于发展节奏和速度素质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与后续技术有效衔接,间接的作用于跳远整个技术环节。
田亚军[3](2021)在《“纲要信号”教学法在听障学生舞蹈啦啦操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舞蹈啦啦操传入中国以来,始终受到不同群体的青睐并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对于听障学生而言,舞蹈啦啦操不仅符合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信心、外在形体等方面。听障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对于舞蹈啦啦操的喜爱程度也丝毫不输给健全的学生。据调查了解,有的特殊学校也开展舞蹈啦啦操课程,但授课的方式还是“手语-示范-手语”这单一的教学模式。为了缓解这种传统的学习状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探索适合听障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采用在术科类运用较为成熟的“纲要信号”教学法,对听障学生舞蹈啦啦操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探索。“纲要信号”教学法具有直观清晰的特点,利于学生的理解,此教学法以听障学生的视觉为切口,将信号与舞蹈啦啦操的动作进行结合,重点让听障学生更加快速的理解技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各个重难点,让听障学生准确的明白和掌握相互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力求提高听障学生对舞蹈啦啦操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表现力、团结合作能力,进而提高身体素质和相关技术,使听障学生能够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特点。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同时以“纲要信号”教学法在听障学生中舞蹈啦啦操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实验对象为广州市特殊学校(启聪)初三的听障学生。把“纲要信号”教学法运用到听障学生的舞蹈啦啦操课程并进行教学,进而观察听障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舞蹈啦啦操的情感态度以及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此教学方法使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效率、身心健康发展及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提高,希望可以通过此论文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提供相应的依据和理论参考。同时,推动社会各界来关注残疾听障学生的教育及身心健康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听障学生舞蹈啦啦操课的教学方法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主要以手语讲解、示范法为主;同时,还有教学设施的限制、教师资源不足以及教材更新速度较慢等问题,对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纲要信号”教学法在听障学生舞蹈啦啦操体育课堂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对较少,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处于不断探索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实验前,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都没有显着性差异。经过三个月的舞蹈啦啦操训练后,在两组听障学生身体素质的指标测试中,速度耐力素质、柔韧素质、核心力量、平衡素质、灵敏协调性这几项身体素质都比实验前有较大提升;两组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实验前、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表明舞蹈啦啦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听障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而使听障学生的心态处于良性发展并使其上课的积极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3)就两组听障学生的学习现状而言,实验前两组数据都不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后听障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P<0.05,表明实验后这两个学习维度具有显着性差异;由两组听障学生在实验前、后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对照组听障学生的学习态度的P<0.05,表明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的P<0.05,表明这三个学习维度均具有显着性差异。(4)“纲要信号”教学法应用于听障学生舞蹈啦啦操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掌握;从考核成绩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动作套路评分上具有一定差异,说明此教学法在提升听障学生舞蹈啦啦操技术水平上取得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邓勇平[4](2021)在《领会教学法在体育院校标枪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领会教学法是建立在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学习动机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等多种相关理论为教学基础,它改变了传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构建一条层次清晰、合理的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教师引导和课后复习强化的学习线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促进学生领会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的效果。当前,领会教学法大多集中应用在高校体育球类项目,而在高校体育田径项目的应用较少,在中国知网查询含“领会教学法”和“标枪”为关键词的文献只有四篇。田径运动作为“运动之母”,对于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等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标枪项目作为体育院校田径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田径教学的成败。目前,标枪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为了使标枪教学能够有效的完成,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教学法、数理统计法相结合,以“领会教学法”在体育院校标枪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广州体育学院2020级体育教育专业两个班级(40名同学),进行4周的教学实验。探究领会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实验前后,对受试者的身体素质各指标、达标成绩、技评成绩、理论成绩、学生兴趣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实验数据对比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领会教学法应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其能更有效地提高标枪教学课的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身体素质均得到一定提升,但实验前后无显着性差异,说明领会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2、领会教学法教学更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实验组达标成绩和技评成绩总体上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3、应用领会教学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通过测验,两组学生具有显着性差异;4、应用领会教学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态度、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前后存在显着性差异。
颜伟仪[5](2021)在《趣味田径运动对7-10岁少儿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体育运动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内容陈旧,无法激发学生们对于运动的学习兴趣,也导致部分学生对田径运动丧失信心和学习的成就感。持续传统的田径运动教学方法会让更多的青少年远离田径运动,转变田径运动的教学方法,本文希望可以通过少儿趣味田径教学,提升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喜爱程度,提升田径运动在我国的流行程度。少儿趣味田径教学面向的群体为青少年,结合该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情况匹配科学系统的教学理念,合理运用跑跳等基本形式结合部分器械创编具有明显趣味性的田径活动,从而激发青少年们对于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少儿田径运动项目中,这对于小学田径教学意义重大。本研究采取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以继红(哈西一校区)小学7-10岁(2-3年级)的学生展开调查,将其分为对照组(男女生各20名)和实验组(男女生各20名)共80名学生,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体育田径训练方法,实验组则采取趣味田径的训练方法,共同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培训,排除一些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最终通过实验前、实验后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指标测试,发现趣味田径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效果要好于传统体育训练。从青少年运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素质等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优化少儿趣味田径教学运动教学方法,系统深入探究少儿趣味田径教学项目对年龄处于7-10周岁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为推动少儿趣味田径教学运动项目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趣味田径课能够激发学生对田径的兴趣;对场地要求低,有利于普及和开展,有助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有助于塑造健康人格。(2)校园少儿趣味田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校园少儿趣味田径活动中充满了争强好胜,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最佳课堂。(3)趣味田径课的开展具有可行性,对小学生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均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趣味田径会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优势项目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但是从整体性来看,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有较大的成效的,值得校园进一步推广。对此,希望可以加强对趣味田径的推广、加强各校之间的趣味教学交流、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加强社会对趣味田径的关注和参与,从而促进趣味田径教学课的推广和应用。
李新昊[6](2021)在《学生满意度视角下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科技逐渐发展,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探索,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尤其在疫情的推动下进行线上教学迫在眉睫,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和引导下,首都体育学院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开展了线上田径课程教学,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们能够安全的环境下完成学业、增强体质、健全人格。本研究在梳理线上田径教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要素为研究对象,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对参与线上田径课程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首都体育学院疫情期间线上田径课程教学的开展现状、教学内容、渠道、任务、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并采取学生满意度问卷从学生视角全方位了解线上田径教学的实施情况,探索开展线上田径课程教学的有效经验,寻找当前线上教学过程中首都体育学院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首都体育学院以及各高校日后能够更好地、持续地开展线上田径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为线上田径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学生满意度视角下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首都体育学院具备较为丰富的线上田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结构内容合理,教学课程和教师团队出色,在各高校中具有一定代表性。2、首都体育学院田径课程教学大纲线上教学模块尚不完善,授课形式还有待开发,教学资源相对较少。3、学生的整体满意度良好,各维度分数均高于总体分数。学生对教师能力满意程度最高,对教学资源满意程度最低。4、相关分析各维度指标中学生学力、教学效果、教学资源与学生总体满意度间呈线性正相关。5、差异分析中性别对学生满意度没有显着影响,年级对学生学力有指标有显着影响,专业大类对学生满意度具备显着影响。
霍玉苗[7](2021)在《视频判罚在大型田径赛事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文中指出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提出,体育强国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我国要力争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现如今田径比赛已经成为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比赛,由于金牌占比最多,是影响综合国力的因素之一,这也使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不断在改进,成绩不断被刷新,运动员竞技水平日趋提高,竞争日益激烈,作为大型田径赛事的执裁者,裁判员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高科技判罚技术便成为了辅助裁判员判罚的最佳助手,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影响比赛结果的非竞技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当前田径赛事裁判工作现状和田径运动各项目的特点和易犯规点进行分析讨论,尝试摸索出一套视频判罚的摄像点位设置,分析了视频判罚引入田径赛事的必要性和优势,并且对未来田径赛事中的视频判罚做出了前景展望,为在大型田径赛事中引入视频判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一)田径赛事裁判工作的特点:裁判队伍庞大,形成团队作战;场地器材高度科技化,高科技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项目;各裁判组分工明确,组与组之间协调,竞赛信息公布快捷,配合专业化程度高;各种记录符号规范。(二)在大型田径赛事中视频判罚的摄像点位共设置19个,其中径赛共有7个,位置分布在场地各个角度的高层,由上至下的角度拍摄,采用的拍摄方式是“俯视”拍摄法;田赛共有12个摄像点位,其中包括动态点位一个,跳投项目每个项目都分为“内场”“外场”两个摄像点位,内场拍摄比赛细节以及关键点,外场拍摄整个比赛过程,内外结合使得整个田赛全部都在摄像的范围之内。(三)竞技体育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优胜劣汰,保证其输赢的公平性就是保证其长远发展的可能性,竞技体育的特征需要视频判罚引入大型田径赛事。(四)将视频判罚引入到大型田径赛事中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当今是AI智能时代,未来可能将会有“智能裁判员”进行赛事的判罚,所以最有可能会代替部分检查裁判员,从而更好的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罗欣[8](2020)在《趣味田径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趣味田径教学是以全新的理念将体育教学与教学游戏有机结合,以创新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课堂趣味性。面对传统田径因形式枯燥、项目动作技术复杂、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等因素,导致其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比重逐渐下降的情况,趣味田径以传统项目中的跑、跳、投为基础,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趣味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带给学生强烈的体验感,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本文以趣味田径对中职学生身体素质、体育乐趣、学习兴趣以及教学评价的影响为思考,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方法。选取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2018级两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趣味田径与传统田径教学,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分析实验前后所获取的数据,探究趣味田径对中职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可知,两个班学生身体素质在实验前处同一水平的基础上,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50米、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这三个指标测试中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1000800米测试中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成绩提升较传统教学更为显着,实验班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成绩向上一层次递增的比例多,优秀、良好率大幅增加。在体育课乐趣调查中,实验班由实验前得分1(劣)转变成5(优),与对照班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在体育课上获得的运动体验增加明显。在关于学习兴趣的调查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独立样本T检验p值为0.031,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在教学评价层面,实验班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激发学习积极性、教师组织、练习方法、提升深度素质这四个方面的满意度均超过60%,较实验前有大幅度提升。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田径教学中运用趣味田径,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比传统田径更为显着,应用趣味田径教学的实验班,学生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上肢力量素质得到显着提升。2、趣味田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给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感官体验,学生在田径课上体验乐趣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田径教学。3、趣味田径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整个过程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相比传统体育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具优势,学生乐于接受。4、趣味田径对于场地器材的活用以及教学的合理安排,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可见,趣味田径在中职学校田径教学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楠楠[10](2020)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借鉴文献中有关情境教学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经验,选取初中阶段的足球课程教学为实证,结合学情、教材及教学环境等情况的分析,设计实用性的教学情境,验证并探索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足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技巧,为丰富足球课程设计理论体系及指导足球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借助于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归纳分析初中足球课程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设计策略;选取南京二十九中初二(22)班和初二(23)班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应用情境教学法,对照班应用常规教学法,在严格实验控制的前提下,进行36学时的教学实验,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剖析足球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效果,从身体素质、足球技术水平、足球学习兴趣及合作精神与情意表现等多维度解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足球课程教学中的适用性,并在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归纳影响因素,提出优化保障策略。研究结论如下:1.在教学内容特点、学情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8类足球教学情境:故事类教学情境、音乐类教学情境、游戏类教学情境、竞赛类教学情境、体育器材类教学情境、多媒体类教学情境、角色扮演类教学情境、问题类教学情境。2.实验后,情境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四个指标均有提高,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方面情境教学没有明显的优势作用;情境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足球专项技术水平(P颠球=0.000<0.001、P脚内侧横向拨球=0.000<0.001、P足球运球绕杆=0.03<0.05)上具有显着的积极性作用;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在对学生足球学习兴趣的各维度改善与变化上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各维度对比均表现为差异性显着(P<0.01),说明情境教学法能更好唤醒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在对学生运动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表现(P情意表现=0.000<0.001、P合作精神=0.02<0.05)方面呈现出差异性显着,说明情境教学法能更好的促进学生间合作精神。据此,情境教学法适用于初中足球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3.根据教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教学法相比,情境教学法提供了更为丰富、真实的教学情境与多样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足球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情感态度与合作精神,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在足球课程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操作中,发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受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条件的制约,无法发挥其最大优势。4.在初中足球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行而且有效,足球情境教学的实施者应注意:加强师生沟通,创设多样教学情境对学生分层次教学、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根据教学条件转变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二、辅助信号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辅助信号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节奏练习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提高跳远助跑起跳技术是发展跳远项目技术水平的需求 |
1.1.2 创新跳远教学方法与手段是顺应新时代体育教学发展的需求 |
1.1.3 激发学生对跳远项目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技术的掌握 |
1.2 选题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节奏感 |
2.1.2 助跑节奏 |
2.1.3 运动节奏感 |
2.1.4 节拍器 |
2.1.5 音乐节奏感 |
2.1.6 节奏练习 |
2.1.7 节奏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
2.1.8 音乐节奏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外关于跳远技术的研究 |
2.2.2 国内外关于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的研究 |
2.2.3 国内外关于节奏训练在体育项目中运用的研究 |
2.2.4 国内外关于节奏练习在跳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节奏练习的相关基础理论分析 |
4.1.1 节奏练习的生理学基础 |
4.1.2 节奏练习的心理学基础 |
4.2 学生学习跳远时存在最大问题的技术环节调查分析 |
4.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 |
4.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
4.3.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跳远的学习兴趣、态度和动机调查与分析 |
4.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助跑节奏评定分值对比分析 |
4.4.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评定分值对比分析 |
4.4.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跳远完整技术评定分值对比分析 |
4.4.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跳远达标成绩的对比分析 |
4.4.5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踏板准确性的对比分析 |
4.4.6 实验班学生对节奏练习认可程度调查分析 |
4.4.7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跳远的学习兴趣、态度和动机调查与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件A 访问提纲 |
附件B 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身体基本情况指标筛选问卷 |
附件C 学习跳远时存在最大问题的技术环节调查问卷 |
附件D 调查问卷效度评价表 |
附件E 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评定标准 |
附件F 跳远教学进度表 |
附件G 挺身式跳远完整技术评定标准表 |
附件H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对跳远的学习兴趣、态度和动机的调查问卷 |
附件I 实验后实验班对节奏练习认可程度的调查问卷 |
附件J 教学实验过程中助跑节奏音频模板和教学视频链接 |
附件K 术科教案1(教案范例)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纲要信号”教学法在听障学生舞蹈啦啦操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 |
1.1.2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落实 |
1.1.3 中小学身体素质的提高 |
1.1.4 和谐社会的构建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数据分布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纲要信号”教学法的文献分布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外教育方法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外特殊教育的现状研究 |
2.2.3 国内外“纲要信号”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2.3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教学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3.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3.1 研究重点 |
3.3.2 研究难点 |
3.3.3 研究创新点 |
3.4 研究思路设计 |
4 分析与讨论 |
4.1 舞蹈啦啦操教学的原则 |
4.1.1 针对性原则 |
4.1.2 科学性原则 |
4.1.3 指导性原则 |
4.2 “纲要信号”教学法的选择依据 |
4.2.1 教育学依据 |
4.2.2 系统学依据 |
4.2.3 心理学依据 |
4.2.4 生理学依据 |
4.3 “纲要信号”教学法的优势特点 |
4.3.1 “纲要信号”教学法符合听障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
4.3.2 “纲要信号”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
4.3.3 “纲要信号”教学法有利于突出教学重、难点 |
4.4 “纲要信号”教学法的应用 |
4.4.1 “纲要信号”教学法的应用特征 |
4.4.2 纲要信号图的设计原则 |
4.4.3 纲要信号图的设计要求 |
4.5 “纲要信号”教学法在舞蹈啦啦操教学中的实验方案 |
4.5.1 “纲要信号”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
4.5.2 课堂基本手势信号 |
4.5.3 听障学生舞蹈啦啦操的教学内容 |
4.5.4 “纲要信号”教学法在舞蹈啦啦操教学中的信号设计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1 学生的基础情况分析 |
4.6.2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听障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4.6.3 实验后听障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4.6.4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听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 |
4.6.5 实验后听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 |
4.6.6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听障学生学习现状对比分析 |
4.6.7 实验后听障学生学习现状对比分析 |
4.6.8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纲要信号”教学法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5.1.2 运用“纲要信号”进行啦啦操教学可以促进听障学生的身心发展 |
5.1.3 “纲要信号”教学法有效的提升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
5.1.4 “纲要信号”教学法可以提高听障学生舞蹈啦啦操技能水平 |
5.2 建议 |
5.2.1 注重对“纲要信号”教学法中“信号”的选取与施加 |
5.2.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
5.2.3 不断改进“纲要信号”教学法,取长补短 |
5.2.4 提升我国特殊学校体育教育水平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录 A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
附录 B 专家效度检验表 |
附录 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D 指标筛选表 |
附录 E 学生基础调查问卷 |
附录 F 舞蹈啦啦操学习动力调查问卷 |
附录 G 教案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领会教学法在体育院校标枪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
1.1.2 体育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1.1.3 我国体育院校标枪开展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教学法 |
2.1.2 领会教学法 |
2.1.3 传统教学法 |
2.2 领会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
2.2.1 领会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
2.2.2 领会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2.3 领会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分析 |
2.3.1 领会教学法简介 |
2.3.2 领会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和联系 |
2.3.3 领会教学法的评价 |
2.4 领会教学法融入体育技术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2.4.1 领会教学法融入体育技术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2.4.2 领会教学法融入体育技术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2.4.3 领会教学法的教学优势分析 |
2.4.4 领会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
2.5 国内外领会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
2.5.1 国内领会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
2.5.2 国外领会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教学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领会教学法应用于标枪技术教学的可行性理论研究 |
4.1.1 应用领会教学法的前提是明确领会教学法使用范围 |
4.1.2 当前标枪技术教学的现状使应用领会教学法成为可能 |
4.1.3 应用领会教学法的关键是对标枪技术的理解 |
4.1.4 标枪项目的技术特点为领会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平台 |
4.1.5 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更有利于发挥领会教学法的优势 |
4.2 领会教学法在掷标枪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4.2.1 领会教学法在掷标枪握、持枪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4.2.2 领会教学法在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4.2.3 领会教学法在掷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4.2.4 领会教学法在掷标枪投掷步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4.3 实验前测试结果分析 |
4.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情况分析 |
4.3.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标枪认知情况分析 |
4.3.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于课堂反馈的态度 |
4.3.4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教学效果的调查 |
4.4 实验后测试结果分析 |
4.4.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4.4.2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组内对比分析 |
4.4.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达标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
4.4.4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技评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
4.4.5 领会教学法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4.4.6 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教学效果的调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件A 标枪教学实验前测指标量表 |
附录B 问卷效度专家问卷 |
附录C 学生基本情况问卷 |
附件D 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附件E 掷标枪技术理论知识调查表 |
附件F 投掷标枪技术评分标准效度调查表 |
附件G 掷标枪技术评分标准 |
附件H 教案 |
附件I 教学图片 |
附件J 实验前测成绩 |
附件K 实验后测成绩 |
9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趣味田径运动对7-10岁少儿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
1.1.2 我国少儿学习田径运动兴趣淡化 |
1.1.3 少儿趣味田径教学推广的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研究概念界定 |
2.1.1 趣味田径 |
2.1.2 少儿趣味田径教学 |
2.1.3 身体素质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国外文献综述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速度素质对比 |
4.1.1 男生组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速度素质对比 |
4.1.2 女生组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速度素质对比 |
4.1.3 小结 |
4.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力量素质对比 |
4.2.1 男生组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力量素质对比 |
4.2.2 女生组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力量素质对比 |
4.2.3 小结 |
4.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耐力素质对比 |
4.3.1 男生组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耐力素质对比 |
4.3.2 女生组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耐力素质对 |
4.3.3 小结 |
4.4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柔韧素质对比 |
4.4.1 男生组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柔韧素质对比 |
4.4.2 女生组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柔韧素质对比 |
4.4.3 小结 |
4.5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灵敏素质对比 |
4.5.1 男生组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灵敏素质对比 |
4.5.2 女生组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灵敏素质对比 |
4.5.3 小结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加强对趣味田径的推广 |
5.2.2 加强各校之间的趣味教学交流 |
5.2.3 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 |
5.2.4 加强社会对趣味田径的关注和参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实验课程与内容的安排 |
个人简介 |
(6)学生满意度视角下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政策及环境背景 |
1.1.2 田径运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1.1.3 基于对首都体育学院线上田径教学的前期调研 |
1.2 选题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任务 |
1.5 文献综述 |
1.5.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2 田径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 |
1.5.3 关于线上教学的相关研究 |
1.5.4 关于学生满意度评测的研究 |
1.5.5 国内外高校教学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调查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高校线上田径课程发展现状 |
3.1.1 高校田径精品课程资源情况 |
3.1.2 高校幕课资源情况 |
3.2 首都体育学院线上田径课程教学开展情况 |
3.2.1 线上田径课程教学安排情况 |
3.2.2 线上田径课程教学开展情况 |
3.3 首都体育学院线上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
3.3.1 学生满意度总体情况描述性分析 |
3.3.2 学生满意度相关分析 |
3.3.3 各个题目选项分析 |
3.3.4 各指标内部分析 |
3.3.5 学生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3.3.6 满意度调查学生意见汇总分析 |
3.4 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建议探讨 |
3.4.1 学校层面 |
3.4.2 教师层面 |
3.4.3 学生层面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高校线上田径课教学学生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调查表 |
附件2 高校线上田径课教学情况及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件3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附件4 访谈提纲 |
附件5 正态检验P-P图和直方图 |
附件 6 首都体育学院各专业课时分配及安排 |
(7)视频判罚在大型田径赛事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田径比赛 |
2.1.2 视频助理裁判(VAR) |
2.1.3 “鹰眼”——即时回放系统 |
2.1.4 仲裁录像和视频判罚概念界定 |
2.2 关于田径裁判的研究 |
2.3 高科技在体育赛事的应用现状 |
2.3.1 VAR(Video Assistant Referee)视频助理裁判 |
2.3.2 “鹰眼”——即时回放系统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地观察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目前大型田径赛事裁判工作的现状 |
4.1.1 裁判队伍庞大,形成团队作战 |
4.1.2 高新技术设备广泛介入 |
4.1.3 裁判组之间协调合作 |
4.1.4 裁判分工精细、专业 |
4.2 大型田径赛事的裁判工作的新动向 |
4.2.1 观赏性更强,提升观众观赛体验 |
4.2.2 裁判员执裁理念的变化 |
4.3 田径项目的特点以及易犯规点 |
4.3.1 田径项目的特点 |
4.3.2 径赛项目的易犯规点 |
4.3.3 田赛项目的易犯规点 |
4.4 视频判罚在田径赛事中的摄像点位的设置 |
4.4.1 所有径赛摄像点位的设置和要求 |
4.4.2 所有田赛项目摄像点位的设置和要求 |
4.5 视频判罚引入大型田径赛事中的必要性 |
4.5.1 大型田径赛事科学发展的需要 |
4.5.2 竞技体育特点的需要 |
4.5.3 赛事运营科学化规范化的需要 |
4.6 视频判罚在大型田径赛事中的优势 |
4.6.1 使判罚更加科学公平公正 |
4.6.2 带动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 |
4.6.3 提升观众的视觉体验 |
4.7 视频判罚在大型田径赛事中的前景展望 |
4.7.1 摄像点位的设置和拍摄要求 |
4.7.2 视频判罚可以替代检查员的工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田径裁判工作特点以及各项目易犯规点 |
5.1.2 视频判罚在田径赛事中的摄像点位的设置 |
5.1.3 视频判罚引入大型田径赛事中的必要性 |
5.1.4 视频判罚在大型田径赛事中的优势 |
5.1.5 视频判罚在大型田径赛事中的前景展望 |
5.2 建议 |
5.2.1 完善视频判罚的点位设置和使用方法 |
5.2.2 注重裁判员的专业度培养 |
5.2.3 设立专门的视频裁判岗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8)趣味田径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 |
2.2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改革 |
2.3 趣味田径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趣味田径国外研究现状 |
2.3.2 趣味田径创编的研究现状 |
2.3.3 趣味田径国内运用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4.1 趣味田径的概念 |
2.4.2 中等职业教育 |
2.4.3 体育教学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教学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3.3 研究线路图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实验学校体育课程分析 |
4.2 实验前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4.2.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分析 |
4.2.2 实验前学生体育乐趣量表调查结果分析 |
4.2.3 实验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调查分析 |
4.2.4 实验前学生对体育教学评价调查分析 |
4.3 实验后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4.3.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分析 |
4.3.2 实验前试验后实验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分析 |
4.3.3 实验前试验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分析 |
4.3.4 实验后学生体育乐趣量表调查结果分析 |
4.3.5 实验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调查分析 |
4.3.6 实验后学生对体育教学评价调查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校园足球发展的政策支持 |
1.1.2 足球教学面临的困境 |
1.1.3 情境教学法应用到足球项目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初中足球教学中情境设计的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理论 |
2.1.2 情境认知理论 |
2.1.3 学习迁移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情境”概念 |
2.2.2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解读 |
2.3 “情境教学法”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情境教学法”国内相关研究 |
2.3.2 “情境教学法”国外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初中足球课程教学的情境设计 |
4.1 情境内容的确立 |
4.1.1 故事类教学情境 |
4.1.2 音乐类教学情境 |
4.1.3 游戏类教学情境 |
4.1.4 竞赛类教学情境 |
4.1.5 体育器材类教学情境 |
4.1.6 多媒体教学情境 |
4.1.7 角色扮演教学情境 |
4.1.8 问题类教学情境 |
4.2 情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
4.3 不同类型的教学情境在初中足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4.4 情境教学的实施过程 |
4.4.1 创设情境 |
4.4.2 引入情境 |
4.4.3 体验情境 |
4.4.4 拓展情境 |
4.4.5 再现情境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分析 |
5.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5.1.2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5.1.3 实验前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5.1.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5.2 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足球基本技术影响分析 |
5.2.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足球基本技术对比分析 |
5.2.2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足球基本技术对比分析 |
5.2.3 实验前后对照班学生足球基本技术对比分析 |
5.2.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足球基本技术对比分析 |
5.3 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足球学习兴趣影响分析 |
5.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足球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5.3.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足球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5.4 情境教学法对学生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影响分析 |
5.4.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对比分析 |
5.4.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对比分析 |
6 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足球课程教学中的制约与优化 |
6.1 初中足球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学生层面 |
6.1.2 教师层面 |
6.1.3 教学条件 |
6.2 优化初中足球情境教学的基本保障策略 |
6.2.1 加强师生沟通,创设多样教学情境对学生分层次教学 |
6.2.2 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
6.2.3 根据教学条件转变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
7 研究结论、不足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 |
7.3 展望 |
附录1 :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
附录2 :初中生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自评量表 |
附录3 :情境教学法足球教学—以左右脚背颠球为例 |
附录4 :常规教学法足球教学—以左右脚背颠球为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辅助信号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田径软式器材教学对小学生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窦博. 鲁东大学, 2021
- [2]节奏练习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黎彩媚.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3]“纲要信号”教学法在听障学生舞蹈啦啦操中的运用研究[D]. 田亚军.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4]领会教学法在体育院校标枪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邓勇平.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5]趣味田径运动对7-10岁少儿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D]. 颜伟仪.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6]学生满意度视角下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D]. 李新昊.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7]视频判罚在大型田径赛事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D]. 霍玉苗.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8]趣味田径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罗欣. 广州体育学院, 2020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楠楠.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