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须创新用人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孙德超,钟莉莉[1](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的演进脉络、逻辑理路与价值意蕴》文中研究说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治理实现了四次历史性飞跃,对乡村社会的善治经历了由"引导"到"协调"的演变,乡村社会的回应则表现出由"接受"到"配合"的转变。善治与回应的逻辑相互交叉,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领导乡村治理的四种模式:渐趋渗透式、动员引导式、协调探索式、多元调和式。不同领导模式的乡村治理所呈现的运行轨迹,彰显出党领导乡村治理的独特价值:在党政结合与多元主体参与中激发乡村社会活力;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上下互动中调适乡村治理政策;在制度权威与伦理价值的相互融合中提升乡村治理的刚性与柔性;在技术治理与以人为本的匹配中实现乡村治理效率与价值的统一。系统探讨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意蕴,既可以弥补现有研究相对分散的不足,又助益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谭文邦[2](2021)在《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路径探究》文中指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关系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关系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把“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可见,探究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效能提升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概念界定、理论构建、现实困境以及实践路径对提升国家治理效能问题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阐释、论证,旨在回答国家治理效能“是什么”、“为什么”、“有何趋势”“有何问题”,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怎么做”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第一部分探析国家治理效能的基本概念和时代内涵,主要解决国家治理效能“是什么”的问题。从基本定义出发,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国家治理效能:一是要实现国家治理效能必须要有目标的正确性;二是要实现国家治理效能还需要国家治理手段或者方式的合理性。国家治理在新发展阶段只有为大多数人谋幸福才能体现目标正确性,只有实现过程民主化、程序法治化才能体现手段合理性。国家治理效能与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存在辩证关系,国家治理体系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目标指引和价值基础,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提供了基本的规范;国家治理能力则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提供动能,既提供了协调力和凝聚力,又提供了创新力和发展力,还提供了意志力与执行力。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发展逻辑,从理论上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国家治理效能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治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缘起,遵从了“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发展规律;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有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治国理政的具体措施;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超越,实现了对传统国家治理理论的时代超越,对西方国家治理理论的阶级超越,对苏联国家治理理论的模式超越,实现了价值与真理的统一。第三部分主要阐明国家治理效能实现的历史逻辑,目的是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探寻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历史密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体系,国家治理效能初步显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对国家治理体系作出深刻调整,实现了治理取向的转变,国家治理效能逐步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制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国家治理效能得到充分激发。第四部分揭示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现实困境。这些问题包括:国家治理的根本领导制度与时代要求在存在差距、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主体结构的制约和挑战、制度执行的软环境尚未完全形成等等。深入发掘这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供问题导向,是解决困境的根本出路。第五部分阐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为我们揭示了内在规律,历史逻辑提供了经验启示并揭示了“中国奇迹”的“制度密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的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现实困境则树立了解决问题的目标导向。因此,新发展阶段要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要把坚持和完善根本领导制度作为政治基础,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为制度保障,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式,优化治理主体结构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供新动能,把构造制度执行的良好环境作为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治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目的与方式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最终达到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目标。
张珊[3](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一重要范畴而提出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底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坚定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本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样态、功能、发展境遇及建设方式等进行阐释,其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详实的历史回溯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形成过程及运用实践;二是从概念构建、样态呈现、主要功能、发展境遇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探讨,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三是具体勾勒了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包括确立开发原则、开发主体、开发内容和开发方式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机衔接。本文框架结构总体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论。导论:阐明选题缘由,综述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依据、功能、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思路。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阐释。在剖析红色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概念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界定为“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进行开发利用的,以红色精神及其载体为核心的各种要素总和”,并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性、历史性、物质性、精神性和时代性等特征。最后将其与传统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等进行辨析。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考察。通过历史梳理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历程及规律;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是处于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需要在把握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样态。主要从物质样态、制度样态和精神样态三个层面展开,并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社会接受度较高的分类方法,将物质样态细分为红色遗址遗迹类资源、红色建筑设施类资源和红色人文活动类资源;将制度样态细分为以纲领、政策、法律法规等为代表的正式制度,和以革命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而精神样态细分为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改革精神。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功能。主要从塑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等维度展开,详细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构成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积极作用。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境遇。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成效、内容及趋势,重点介绍其在课程建设、实践教育、文艺作品等方面的突出成绩,进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原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提供现实基础。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如何开发的问题,包括开发原则的明确、开发主体的培育、开发重点内容的提炼、育人价值的深入挖掘,并结合红色文艺创作、红色思政课程建设、红色特色活动等案例,呈现具体开发方式。结论:概括本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得出基本结论,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未来展望。
王赛男[4](2020)在《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评价与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基层的镇街、村居是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凝聚多元主体力量、兼容法律制度与民约效力,以及发挥国家嵌入与协调社会组织参与创新的直接场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处于基层镇街、村居一线的基层干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行动主体,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基层治理能力,进而决定基层治理成效,成为影响基层经济发展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关键要素。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评价与发展滞后,能力短板成为掣肘基层组织建设成效的重要原因,基层干部治理能力面临适应治理现代化的挑战,其价值观念、专业素质、服务意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弥补能力堕距,补齐治理能力现代化短板。因而从根源上探究基层干部治理能力评价与发展之道,是建设与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路径。梳理国内外研究发现,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胜任力的多维化趋势、个体领导力与组织领导力在社区层面整合的转向,以及治理理念对能力的渗透影响等方面。目前学界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这一特殊领域尚未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深入探索,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研究,一方面可满足我国治理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以发展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基层治理的效果,推进基层经济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现实国情需求;另一方面,顺应当前国内外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进一步创新的时代要求,可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可弥补当前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研究的滞后与不足,对我国干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治理现代化切入,立根我国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实需求、国内外理论资源与影响条件等,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以及质化与量化混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整合治理理论、胜任力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以及共生理论等基础上,厘清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概念,构建评价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指标体系,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问卷,对山东省基层干部治理能力进行问卷调查与评价,了解其治理能力现状。针对中国基层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响应“服务人民”和“依靠人民”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结合文献分析与行为事件访谈的结果,提炼出使命召唤(内在动机、道德信念与价值观指引)、挑战压力源(应对外部压力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与社会资本(人际间互动、信任、合作、关系联结等)三个关键变量,结合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深入探讨它们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影响。纵向脉络是在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追踪新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明确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概念、维度、作用机制等内涵特征与理论构成;横向脉络是在立根我国治理现代化基础上,探讨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动因、内容、结构、支撑资源,包括构建出使命召唤、挑战压力源、社会资本这三个关键因素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影响的模型,并提出发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路径。研究结果可为发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与实践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首先,以治理现代化为背景,通过追溯与整合文献,厘清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内涵与特点,并从宏观的环境因素,中观因素以及微观的基层干部个体因素三个层面,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深层次探索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及其与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其次,对山东省53名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结构及影响机制进行深度访谈与扎根研究,确定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结构维度与影响因素的分类,探索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并编制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初始问卷,通过对370名山东省东、中、西部基层干部进行试测,修订形成信效度达标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正式问卷,并基于对正式问卷测量的结果的统计分析,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初始指标体系进行修订,最终形成正式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包含的两个一级指标为基础治理能力和关键治理能力,二级指标有六个,三级指标为35个,其中基层干部基础治理能力包括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引导与执行力(绩效过程结果类)、公共服务能力(服务绩效类)、知识技能拓展力(发展潜能类);关键治理能力包含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整合资源能力(战略方向类)、管理创新力(组织关系类)、信息分享提升力力(发展趋向类)。明确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的构成与内在特征,为下一步评估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供了测评工具。再次,对山东省1320名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了解当前山东省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状况,并构建使命召唤、挑战压力源、社会资本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影响的模型。一方面,得出当前山东省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状,统计结果表明:山东省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处于较高水平,但也存在诸如引导与执行力中应对思维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中奉献精神不够强烈、知识技能力拓展力中学习动力不足、整合资源能力中协同共生思维不够、管理创新能力中的责任担当欠缺以及信息分享提升力中的共享理念存在偏差等问题;男性与女性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龄分段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差异显着;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在学历级别上差异显着;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在职务分组上差异显着;城乡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工资水平分段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存在显着差异;山东省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域分组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存在显着差异;这就验证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问卷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深入而又直观地探讨了使命召唤、挑战压力源、社会资本与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使命召唤正向影响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挑战压力源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正向影响显着;社会资本在挑战压力源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不显着,社会资本在使命召唤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关系起了显着的中介作用。这为发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供了现实依据。最后,综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内部发展体系、外部保障体系和动态辅助体系来综合发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从内部发展体系,可通过强化协同思维、增强学习动机、内化贡献服务精神、培养共生理念、增强责任担当、渗透共享意识以及调整综合人口统计学因素等来发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从外部保障体系,可通过完善干部考录、培训、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顺应基层机构改革,优化基层政治生态环境、畅通基层政策执行网络、培育基层公共文化等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发展提供外部保障;从动态辅助体系,可通过强化使命教育与升华压力,以及融汇社会资本等来动态发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总之,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国情、新的社会环境以及基层民主制度发展的新趋势,研究围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评价与发展为主题,综合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因素,厘清并界定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概念,明确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索了干部治理能力的结构,构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编制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问卷,应用问卷调查与评价山东省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状,并探究关键影响因素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影响,最终提出发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路径。
安岩[5](2020)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文中提出
刘白杨[6](2020)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是指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发展演进的历史必然性和内在规律性,包含了以下三层意蕴: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了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政治属性,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必然性;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遵循的内在逻辑,即所遵循的运行机制和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发展历程所蕴含的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当前实践的指引和规范。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充分搜集、占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相关文献资料、党的相关重要文件、党报党刊及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展开研究,即,立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通过梳理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脉络,探究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揭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并在深刻把握这一内在逻辑和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对策。回顾建党近百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开端和发展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党的政治建设继续发展和曲折前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前夕,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开创新局面的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切地体现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创新性发展。在梳理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凝练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历史逻辑的题中要义。纵观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党的政治建设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其一,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政治建设发展的主线,是主导和统率党的政治建设发展的主脉络。其二,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旨归,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从始至终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始终遵循的根本原则,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中之重,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其四,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求。这些是当前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遵循的法则和规范。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回顾党的政治建设历史进程,自创建以来,党就立足于自身的政治属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积累了许多宝贵历史经验,生成了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在总结历史经验、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精准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定位,从而深刻理解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永恒课题来推进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全党上下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总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以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当前,研究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旨在深刻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发展的内在逻辑、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必然性,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特别是立足解决当前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从坚定政治信仰、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提高共产党人的政治能力、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
张毅[7](2020)在《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文中指出产权和治权是乡村治理的核心要素,产权是奠定乡村治理的基础要素,治权则是规范乡村治理的结构要素,两者的互动关系共同影响和形塑着乡村的政治生态。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实施30多年以来,既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也是乡村治理中治权不断下放和分散的过程。同时,由于乡村集体产权的松动,导致村集体资源日益被少数村干部垄断,造成了村庄内部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和干群矛盾。而且,产权分化严重影响了乡村治权结构,掌握公共权力的村干部不仅霸占集体资源,与此同时又通过集体资源所带来的财富继续巩固其对村庄的治权。随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村庄治权逐步从村干部手中分散到村民手中,于是就产生了围绕村庄公共权力和集体产权的激烈竞争和争夺。本文以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村庄L村为案例,具体描述该村由集体化时期的富裕村到改革开放后的贫困村,村委会选举由村民直选开始时的选举竞争和天价选票,到中期的村“两委”矛盾,再到村委会选举走向规范并趋于平稳的历史过程,重点分析该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围绕煤矿资源利益而进行的权力争夺与权力运作,分析不同时期背景下的煤矿集体产权对乡村治理的冲击及其由此产生的政治生态,进而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本文除导论外,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集体化时期,L村的集体煤矿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采取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方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村庄的共同富裕,以及由此带来的村庄良好治理与全面发展;第二章通过对L村第六届换届选举中“金钱竞选”和“天价选票”的全景描述和系统解剖,分析集体产权失效后造成乡村治理的要素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生态恶化与村庄衰败;第三章以L村第八到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例,分析资源整合和煤矿利益消失后乡村权力运行状况以及由此造成的村干部无人竞选、村庄公共事务无人管理的治理困境;第四章通过对L村煤矿产权变迁下乡村权力运作轨迹和治理结果的分析,探索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即产权与治权密切关联,直接形塑乡村的政治生态,决定农村的发展命运。L村自治异化主要是缘于集体产权失效而非农民素质低下,优化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关键要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
王明春[8](2020)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党内政治生活以保持先锋队政党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内政治生活在党的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重大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高度关注其质量问题。然而,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当前,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正毫不动摇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这都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持续改进和提升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是一个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研究命题。本文以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以“何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为何要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如何保障和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为主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总的研究方法,以文献分析方法、史论结合方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沿着概念解析——理论追溯——历史考察——现实分析——对策路径——验证评价的研究逻辑依次展开,对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进行了全景式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链。全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研究原因和理论、实践两方面意义,梳理了中外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总结;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理论阐释,全面、深入解析“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概念内涵,梳理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思想,旨在搞清楚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到底是什么问题,为接下来开展系统研究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和铺垫;正文第二部分沿着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历史轨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个历史时期对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历程进行考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实践中取得的重要经验,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不断改进党内组织生活、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党内政治生活体制机制等,这些重要经验为开展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提供重要启示;正文第三部分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现实考察,主要是结合新时代的新实践,总结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新举措新经验,具体包括坚持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等,同时分析查找了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其中突出的问题主要有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行为同党中央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党内政治生活某些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压力依然很大、党内政治生活法规制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与此同时,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也面临着多元思潮、社会阶层利益分化、新媒体传播的不良影响以及政治生态中的不良现象等诸多的现实挑战,只有搞清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现实状况,才能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指明方向。正文第二和第三章的研究内容旨在从历史和现实维度阐明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问题;正文第四部分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经验启示,为解决和应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组织建设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正文第五部分阐释了构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明确了建构指标体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探索建构了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考核评价的方法以及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作了说明,旨在解决如何评价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成效问题。
王亚军[9](2020)在《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基层协商共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不仅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关键一环。因此我国对乡村的治理模式也在一直不停的进行探索,从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为主要管理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这都是不断探索的成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等,使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矛盾较之前变得更为复杂,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农村社会。所以乡村社会急切需要新的治理方式来缓解当前的矛盾,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基层协商共治是解决“乡政村治”矛盾的合理方式,它不仅符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的要求,还是加强社会主义基层协商共治建设的题中之义。本文中提到的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坚持平等、协商、互助、合作的原则,由基层政府组织主导,社会组织、村民等积极参与,来共同协商处理乡村社会公共事务。它能够合理化的调节乡村社会的矛盾,实现有效的治理。本文以乡村治理理论、多元民主理论、协商共治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分析党领导的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基层协商共治模式的合理性,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协商共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模式的对策与建议。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能够破解当前“乡政村治”模式带来的困境,健全社会主义新型乡村治理体系,最终实现“共治”“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善治”。
杜俊奇[10](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须创新用人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须创新用人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的演进脉络、逻辑理路与价值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的演进脉络 |
(一)建立乡村民主政权,夯实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基(1921—1949年) |
(二)创建“政社合一”体制,巩固国家政权(1950—1977年) |
(三)探索村民自治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78—2011年) |
(四)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2年至今) |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的逻辑理路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中“善治”与“回应”的逻辑 |
1.中国共产党从“引导”到“协调”的领导路径演变 |
2.乡村社会由“接受”到“配合”的回应方式转变 |
(二)“善治”与“回应”衍生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的四种模式 |
1.渐趋渗透式(1921—1949年) |
2.动员引导式(1950—1977年) |
3.协调探索式(1978—2011年) |
4.多元调和式(2012年至今)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的价值意蕴 |
(一)党政结合与多元主体:党政主导下逐渐引入多主体参与 |
1.党政结合彰显乡村治理的体制优势 |
2.多元主体互动下的合作治理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 |
(二)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在上下互动的双向运行中调适乡村治理政策 |
1.顶层设计为乡村治理提供战略性指导 |
2.基层探索为乡村治理提供不竭动力 |
(三)制度权威与伦理价值:乡村治理刚性与柔性的有机结合 |
1.以正式制度规范乡村治理秩序 |
2.依托乡村自身传统提升乡村治理韧性 |
(四)技术治理与以人为本:在技术与人本的匹配中彰显乡村治理的双重价值 |
1.在技术治理中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
2.在人性化指导中实现乡村治理的价值追求 |
五、结语 |
(2)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治理效能的概念辨析与时代内涵 |
一、国家治理效能的基本概念 |
(一)国家治理的概念 |
(二)效能的定义 |
(三)国家治理效能的概念 |
二、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对国家治理的新要求 |
(一)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 |
(二)国家治理效能目标正确性的时代要求 |
(三)国家治理效能手段合理性的时代要求 |
三、国家治理效能与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的辩证关系 |
(一)国家治理体系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提供规范 |
(二)国家治理能力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提供动能 |
第二章 国家治理效能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治理思想: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缘起 |
(一)从具体事件出发:《莱茵报》时期对国家治理问题的初步探讨 |
(二)从具体到抽象: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下的国家治理问题 |
(三)从抽象到具体的升华:政治经济学着作中蕴含的国家治理思想 |
二、列宁的国家治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实践与探索 |
(一)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 |
(二)把是否符合实际作为制定国家制度的出发点 |
(三)把能否实际执行作为制定国家制度的落脚点 |
三、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超越 |
(一)对传统国家治理理论的时代超越 |
(二)对西方国家治理理论的阶级超越 |
(三)对苏联国家治理理论的模式超越 |
(四)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是价值与真理的统一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历史发展逻辑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制度建设的艰辛探索及其历史遗产 |
(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初步探索国家政治制度 |
(二)“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初步探索国家经济制度 |
(三)建立一个“文明先进的中国”,初步探索国家文化制度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奠基和治理效能初步显现 |
(一)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道路 |
(二)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抓手 |
(三)初步建立国家制度体系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调整和治理效能逐步提高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国家治理奠定物质基础.. |
(二)“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形成中国特色国家制度体系 |
(三)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国家治理效能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治理效能充分激发 |
(一)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目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已经具有“多方面的显着优势” |
(三)初步实现“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国家治理效能 |
第四章 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时代要求和现实困境 |
一、国家治理的根本领导制度与时代要求的差距 |
(一)在某些领域党的全面领导还有待加强 |
(二)部分基层党组织作用弱化、地位虚化、功能空化 |
(三)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新问题 |
二、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 |
(一)制度系统整体性不足 |
(二)体制机制性梗阻 |
(三)制度创新的障碍 |
三、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 |
(一)宪法的权威未能形成共识 |
(二)法律体系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
(三)司法公正机制还不够健全 |
四、国家治理主体结构的制约和挑战 |
(一)深化党政机构改革的困境 |
(二)国家治理主导主体面临的挑战 |
(三)国家治理市场主体面临的制约 |
(四)国家治理社会参与主体面临的危机 |
五、制度执行的良好环境尚未完全形成 |
(一)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 |
(二)制度自信不够 |
(三)制度执行机制不全 |
(四)制度执行监督不到位 |
第五章 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 |
一、坚持和完善根本领导制度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政治前提 |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治理的全面领导 |
(二)深化党的组织建设凝聚国家治理的主导力量 |
(三)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带动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制度保障 |
(一)构建系统完备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
(三)不断推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创新发展 |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基本方式 |
(一)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
(二)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
(三)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
(四)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
(五)增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与约束 |
四、优化治理主体结构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提供新动力 |
(一)不断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
(二)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定位清晰、配合协调 |
(三)政府与社会(社会组织)关系良性互动 |
五、构造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 |
(一)塑造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基础 |
(二)强化制度意识 |
(三)坚定制度自信 |
(四)健全制度执行机制 |
(五)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出版着作情况 |
致谢 |
(3)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阐释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概念 |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性 |
(一)政治性 |
(二)历史性 |
(三)物质性 |
(四)精神性 |
(五)时代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的辨析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与革命文化资源的辨析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的辨析 |
四、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观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文化观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文化观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考察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初创形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地位得到确立 |
(二)培养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设者 |
(三)形成以红船精神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内核 |
(四)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工人农民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完善发展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拓展至爱国主义等内容 |
(二)形成以大庆精神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内核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教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化拓展 |
(一)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课程体系 |
(三)形成以北京奥运精神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内核 |
(四)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自觉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全面性得到巩固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形态走向虚实共融 |
(三)形成以斗争精神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内核 |
(四)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样态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物质样态 |
(一)红色遗址遗迹类资源 |
(二)红色建筑设施类资源 |
(三)红色人文活动类资源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制度样态 |
(一)正式制度:纲领、决议、政策及法律法规 |
(二)非正式制度: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样态 |
(一)革命精神 |
(二)建设精神 |
(三)改革精神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功能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塑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观念 |
(二)提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精神状态 |
(三)活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行为规范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一)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底蕴 |
(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文化性 |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回音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
(一)红色文化资源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内化” |
(二)红色文化资源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外化” |
(三)红色文化资源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反馈”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境遇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成效 |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红色读物涌现 |
(二)红色文化精品课程开发 |
(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的质量与效益并举 |
(四)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形式多样 |
(五)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的继承与创新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困境 |
(一)理念认识的相对片面 |
(二)主体合力的相对不足 |
(三)内容选择的有失偏颇 |
(四)开发方式的相对滞后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困境的归因分析 |
(一)整体观念缺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理念认识 |
(二)治理机制缺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体合力 |
(三)利益诉求分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选择 |
(四)信息技术限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方式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 |
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原则 |
(一)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二)坚持同质性与异质性相统一 |
(三)坚持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统一 |
二、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主体 |
(一)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个体 |
(二)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群体 |
三、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 |
(一)传承红色基因 |
(二)发扬红色传统 |
(三)利用红色资源 |
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
(一)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向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 |
(二)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
五、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典型方式 |
(一)红色文艺创作式开发 |
(二)红色思政课程式开发 |
(三)红色特色活动式开发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4)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评价与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研究进展 |
二、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影响因素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基层干部 |
二、基层治理 |
三、基层干部治理能力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胜任力理论 |
三、人力资本理论 |
四、社会资本理论 |
五、共生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扎根研究的实施 |
一、扎根分析前提 |
二、扎根研究实施的过程 |
第二节 基于扎根分析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结构与影响因素 |
一、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维度 |
二、影响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主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问卷编制 |
第一节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一、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的初步确立 |
二、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初始指标归属分类 |
第二节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问卷的编制 |
一、初始问卷编制的程序 |
二、正式问卷施测程序 |
三、问卷分析与探讨 |
第三节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的修订 |
一、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修订 |
二、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对绩效的区分度验证 |
三、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所选基层干部样本的基本情况 |
一、所选样本频次分布状况 |
二、基层干部任职渠道来源 |
三、基层干部所分管的工作类别 |
四、基层干部样本编制分布 |
五、基层干部样本职称情况 |
第二节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状与结果分析 |
一、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及其维度整体状况 |
二、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使命召唤、挑战压力源、社会资本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影响 |
第一节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关键影响因素量化研究程序 |
一、变量关系梳理及假设提出 |
二、研究量表工具 |
三、统计与分析程序 |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二节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一、使命召唤、挑战压力源、社会资本与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相关分析 |
二、挑战压力源与使命召唤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影响模型 |
三、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模型 |
四、使命召唤、挑战压力源、社会资本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发展的目标与整体思路 |
一、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发展的目标 |
二、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发展的整体思路 |
第二节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内部发展体系 |
一、强化协同理念来发展引导与执行力 |
二、激发学习动机来提升知识与技能拓展力 |
三、内化贡献精神来促进公共服务能力 |
四、培养共生思维来激发整合资源能力 |
五、增强责任担当来提高管理创新能力 |
六、渗透共享意识来拓展信息分享提升力 |
七、综合人口统计学因素来调整补充发展 |
第三节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外部保障体系 |
一、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发展的政治保障 |
二、顺应基层机构改革: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发展的组织保障 |
三、改良基层社会环境: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发展的环境保障 |
第四节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发展的动态辅助体系 |
一、强化使命召唤教育 |
二、积极转化压力源 |
三、融汇社会资本催化多元主体力量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结构 |
二、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 |
三、基层干部治理能力问卷的维度 |
四、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状 |
五、使命召唤、挑战压力源、社会资本与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关系 |
六、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发展路径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一、厘清并界定了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概念 |
二、构建山东省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编制问卷 |
三、探究使命召唤、挑战压力源、社会资本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影响 |
四、提出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发展策略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一、样本选取方面的不足 |
二、研究变量的操作化与因果关系分析方面不足 |
三、其他方面 |
第四节 未来研究展望 |
一、拓展其他干部群体治理能力的本土化研究 |
二、探究团体层面变量的影响机制 |
三、动态、纵向、全方位、立体探究基层干部治理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内涵 |
1.2.2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内涵 |
1.2.3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的关系 |
1.2.4 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1.3 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特征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开端和发展 |
2.1.1 党的政治建设的开端 |
2.1.2 党的政治建设在继承中发展 |
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继续发展和曲折前行 |
2.2.1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八大路线的制定 |
2.2.2 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2.2.3 整肃作风和纪律,夯实政治根基 |
2.2.4 党的政治建设的失误和教训 |
2.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治建设新局面的开创 |
2.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第二次飞跃 |
2.3.2 党的政治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不断发展 |
2.3.3 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2.3.4 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的推进 |
2.3.5 重新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
2.3.6 不断突出领导干部讲政治的要求 |
2.4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在创新中发展 |
2.4.1 党的政治建设命题的明确提出 |
2.4.2 党的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 |
2.4.3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创新 |
2.5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发展的基本特征 |
2.5.1 在党建布局中的统领性 |
2.5.2 鲜明的时代性 |
2.5.3 强烈的问题导向性 |
2.5.4 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 |
3.1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主线 |
3.1.1 主导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 |
3.1.2 规定党的政治建设的所有实践 |
3.1.3 正确认识和把握政治建设发展的主线 |
3.2 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旨归 |
3.2.1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3.2.2 坚守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 |
3.2.3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
3.3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 |
3.3.1 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党的政治建设始终 |
3.3.2 以强化党的政治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 |
3.3.3 强化党的政治领导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 |
3.3.4 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中之重 |
3.4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求 |
3.4.1 党的政治路线就是共产党人要坚守的政治方向 |
3.4.2 党的政治路线是全党向党中央看齐的基线 |
3.4.3 党的政治路线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意义重大 |
3.4.4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事关事业的兴衰成败 |
第4章 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 |
4.1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规定 |
4.1.1 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强调政治建设 |
4.1.2 讲政治是彰显中国共产党政治属性的根本要求 |
4.2 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是对党的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 |
4.2.1 中国共产党一贯注重政治建设 |
4.2.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
4.3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
4.3.1 解决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的紧迫任务 |
4.3.2 提升党的建设实效的客观需要 |
4.3.3 统筹推进“四个伟大”历史使命的现实要求 |
第5章 把握历史逻辑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 |
5.1 坚定政治信仰,夯实政治建设的思想根基 |
5.1.1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从解决理想信念问题着手 |
5.1.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
5.1.3 用理想信念指引共产党人的政治方向 |
5.2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证党的团结统一 |
5.2.1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以严明政治纪律为抓手 |
5.2.2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首要政治纪律 |
5.2.3 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规范党的政治纪律要求 |
5.2.4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从严执纪 |
5.3 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
5.3.1 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基础性工作 |
5.3.2 正确处理党内政治关系是着力点 |
5.3.3 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是强大动力 |
5.3.4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必须处理好三对关系 |
5.3.5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要用党的作风来衡量 |
5.4 提高共产党人的政治能力 |
5.4.1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要提高党员政治能力 |
5.4.2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
5.4.3 突出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标准是重要导向 |
5.4.4 学习教育与实践历练相结合是重要途径 |
5.5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政治建设的制度保障 |
5.5.1 强化制度保障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
5.5.2 建立健全政治规范体系,形成制度联动 |
5.5.3 增强制度意识,推进制度执行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案例介绍 |
四、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一) 产权与集体产权 |
(二) 煤矿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
(三) 治权及乡村治权 |
(四) 政治生态与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六、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权力共有与利益共享: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农村政治生态 |
1.1 集体化时期农村集体煤矿的经营与管理 |
1.1.1 人民公社时期社队煤矿的形成过程 |
1.1.2 农村社队煤矿的管理和经营形式 |
1.1.3 社队煤矿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1.1.4 社队煤矿对农村政治生态的影响 |
1.2 集体所有与统一经营:集体化时期L村煤矿产权形式 |
1.2.1 L村集体煤矿的形成过程 |
1.2.2 L村集体煤矿的产权形式 |
1.3 党的领导与社员大会: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理形态 |
1.3.1 L村村庄治理的演变历史 |
1.3.2 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权结构 |
1.4 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治理成效 |
1.5 小结 |
第二章 自治异化与村庄衰败:产权与治权分离中的农村政治生态 |
2.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起与村民自治的实行 |
2.1.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办与产权分化 |
2.1.2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农民的政治热情 |
2.1.3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集体煤矿私人承包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2.2 产权松动与治权垄断:L村集体煤矿的私下承包与贫富分化 |
2.2.1 权力垄断资源:村干部私下承包与转让村集体煤矿 |
2.2.2 资源巩固权力:选举竞争与煤矿承包者当选 |
2.2.3 贫富分化与干群矛盾:村干部掌握集体资源的结果 |
2.3 产权分化与治权分散:昂贵的选票与派系斗争 |
2.3.1 村民直选中激烈的竞争与“金钱大战” |
2.3.2 产权与治权分离后的村企对立与治理瘫痪 |
2.3.3 “两委”矛盾——派系斗争背后的资源争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竞争消失与发展困局:产权与治权解挂后的农村政治生态 |
3.1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政策演变及过程 |
3.1.1 安全整治,关小上大 |
3.1.2 有偿使用,兼并重组 |
3.1.3 国进民退与集团经营 |
3.2 煤炭资源整合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3.2.1 集体收入减少影响村庄公共建设 |
3.2.2 补偿纠纷下社会矛盾增多 |
3.2.3 采煤沉陷区治理难开展 |
3.3 L村集体煤矿整合后的自治转移与发展困境 |
3.3.1 一次性海选与严格投票规则 |
3.3.2 村民参选的理性回归 |
3.3.3 平稳连任与“一肩挑” |
3.3.4 竞争消失后村庄公共事务的发展及困境 |
3.4 小结 |
第四章 集体产权与民主治理: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优化路径 |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煤矿产权制度体系 |
4.1.1 厘清产权关系 |
4.1.2 稳定产权政策 |
4.1.3 规范矿业权市场 |
4.1.4 畅通社会参与渠道 |
4.2 坚持并有效发挥集体产权的双重功能 |
4.2.1 集体产权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实质内容 |
4.2.2 坚持与明晰集体产权,增强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 |
4.2.3 强化治权的民主运行,保障集体产权的政治功能 |
4.3 加强农村民主制度治理 |
4.3.1 加强选举后的民主制度运行,避免“自治异化” |
4.3.2 完善村务监督的制度建设,强化“四权同步” |
4.3.3 提高村民监督意识和能力,提升“公共意识” |
4.4 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
4.4.1 夯实领导地位,理顺两委关系 |
4.4.2 加强党员教育,带动农民参与 |
4.4.3 优化党员结构,抓好“关键少数” |
4.4.4 加强作风建设,重塑干部形象 |
4.5 重塑农村良好的政治文化 |
4.5.1 深入挖掘乡土社会传统优秀文化资源 |
4.5.2 加强乡村诚信、法治和民主等现代文明建设 |
结论与讨论 |
一、产权与治权关系是形塑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主要因素 |
二、自治异化缘于制度缺陷而非农民素质低下 |
三、集体产权功能失效是农村政治生态恶化的关键 |
四、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是农村健康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党内政治生活 |
二、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
第二节 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实践特性 |
一、导向性 |
二、统一性 |
三、系统性 |
四、动态性 |
第三节 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思想 |
二、列宁有关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思想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历史进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实践探索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一、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二、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
三、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内组织生活 |
四、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
五、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 |
六、不断完善党内政治生活机制 |
第三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新举措新经验 |
一、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 |
二、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 |
三、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 |
四、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 |
五、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 |
六、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 |
七、继承和创新相统一 |
第二节 当前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行为同党中央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
二、党内政治生活某些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
三、一些“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压力依然很大 |
四、党内政治生活法规制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三节 当前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多元思潮冲击党内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
二、社会阶层利益分化冲击积极健康的党内关系 |
三、新媒体传播的不良影响挑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
四、政治生态中的不良现象损害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
第四章 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准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方向 |
一、把牢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方向 |
二、突出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标准 |
三、严明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纪律 |
四、站稳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立场 |
第二节 以思想建设为基础,夯实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根基 |
一、加强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 |
二、加强党性教育,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撑 |
三、强化思想共识,构筑理想信念的心理支撑 |
第三节 以组织建设为依托,强化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保证 |
一、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合力 |
二、强化组织领导,抓好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落实 |
三、匡正选人用人导向,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 |
四、加强批评和自我批评,用好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武器 |
五、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活力 |
第四节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固牢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成果 |
一、建立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法规制度体系 |
二、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法规制度 |
第五节 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培厚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土壤 |
一、弘扬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之源 |
二、夯实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之本 |
第五章 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构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引导全体党员形成正确的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观 |
二、有利于激发党员干部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饱满热情 |
三、有利于保障实现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持续改进 |
第二节 构建党内组织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的原则 |
一、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原则 |
二、坚持系统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
三、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
四、坚持信度与效度相统一原则 |
第三节 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一、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和要素 |
二、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
三、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评价结果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基层协商共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 |
(四)研究的不足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一)多元主体 |
(二)村民自治 |
(三)协商共治 |
二、农村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相关理论基础 |
(一)协商民主理论 |
(二)多元民主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四)共识民主理论 |
三、党领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基层协商共治的模式分析 |
(一)协商共治模式的内涵 |
(二)协商共治的主体分析 |
(三)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模式的合理性 |
(四)基层协商民主与其它民主方式的对比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基层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现状 |
一、农村基层协商共治取得的成就 |
(一)农村基层协商共治氛围增强 |
(二)农村基层协商共治实践形式积极发展 |
(三)农村基层协商共治模式初步形成 |
二、农村基层协商共治存在的问题 |
(一)乡村两委间的矛盾 |
(二)政府职能定位出现偏差 |
(三)普通村民参与缺位 |
(四)社会组织遭遇参与困境 |
(五)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共治面临挑战 |
三、农村基层协商共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农村基层机制矛盾 |
(二)“乡政”与“村治”权力来源存在差异 |
(三)村民缺乏协商意识 |
(四)社会组织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制约 |
(五)多元主体间缺乏合作共治的基础 |
第四章 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基层协商共治的对策 |
一、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 |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地位不变 |
(二)全面推进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
二、明确农村基层政府的角色定位、转变政府职能 |
(一)农村基层政府是协商共治的主导者 |
(二)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 |
三、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培养村民协商意识 |
(一)增强村民协商意识与协商能力 |
(二)完善村民参与协商的制度与程序 |
四、扩大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协商共治的程度 |
(一)营造有利于社会组织参与协商共治的制度环境 |
(二)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
(三)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作用 |
五、完善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基础 |
(一)完善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运行机制 |
(二)建设多元主体合作互动体系 |
六、法律保障是乡村基层多元共治的关键 |
(一)完善乡村协商共治的法律制度体系的思路 |
(二)建设乡村协商共治的法治体系的具体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须创新用人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的演进脉络、逻辑理路与价值意蕴[J]. 孙德超,钟莉莉. 学习与探索, 2021(09)
- [2]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路径探究[D]. 谭文邦.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D]. 张珊. 西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评价与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王赛男. 山东大学, 2020(02)
- [5]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 安岩. 东北石油大学, 2020
- [6]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研究[D]. 刘白杨. 南昌大学, 2020
- [7]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D]. 张毅. 山西大学, 2020(12)
- [8]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建设研究[D]. 王明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9]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基层协商共治研究[D]. 王亚军.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