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岛湖区经济林现状与发展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徐高福,方中平,潘鹏[1](2022)在《生态美学理念与森林生态修复实践的研究——以浙江千岛湖为例》文中认为森林生态修复的路径与举措在实践中依然存在分歧。随着美丽中国战略的推进,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森林生态修复探索引向深入,生态正向演替、保护优先、深绿发展成为共识。针对千岛湖森林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中存在目的树种被采伐、过度的彩叶化、松材线虫病带来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提出人工用材林天然化改造、天然次生林近自然顶级群落化经营、景区森林生态抚育兼顾森林旅游功能、利用耕地非粮化的契机在濒临荒芜的经济林发展中推行林苗一体化策略。不同起源、不同地类、不同层次、不同功能森林审美对象应当采取不同的森林生态修复策略与措施。
黄新[2](2021)在《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内水质产生直接影响。千岛湖作为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水域环境治理工作一直在开展,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仍在不断加剧、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威胁饮水安全。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谷歌地球引擎获取Landsat无云合成影像,基于ENVI软件得1988-2016年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结合同期水质监测数据,在以监测点划分的子流域和缓冲区两种空间尺度下,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水环境治理的土地整治措施。本文相关结果如下:(1)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单一,始终表现为林地与草地>耕地>水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耕地、林地与草地的面积显着减少。研究期间,未利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最快且空间位置属性转变最大,林地的变化速度最慢且稳定性最强。水体重心靠近湖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重心聚集成团,位于流域腹地;其中林地与草地重心分布最为集中,空间迁移距离最短。流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持续上升,土地利用类型从低级向较高土地利用级别发展。(2)千岛湖流域景观斑块数量明显减少且斑块间的连通性减弱,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流域景观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各景观类型的斑块密度较小,尤其是未利用地,而耕地的斑块密度略高。林地与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最大,其次为水体,这两类景观斑块数量少、面积大,因而空间聚集度也高,景观连通性好密度低。水体、耕地、建设用地的周长-面积分维数较高,而林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分维数则偏小。(3)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水质的影响不同,子流域尺度下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最为显着,尤其是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林地与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对湖泊水质具有正向作用,植被根系具有截留作用,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耕地的集中便于机械化耕作,斑块密度减小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规模效应。建设用地最大斑块指数对水质的负面作用在大规模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不同子流域内水质的主导影响因素及其解释度各不相同。子流域5内因变量的解释度最高为68%,其中水体周长-面积分维数解释度最大。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参数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较弱,仅在2 km缓冲区内林地与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和湖泊透明度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同一尺度缓冲区内土地利用景观指标对水质变化的解释度为52.1%;林地与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对水质在2.5km缓冲区内才有显着解释度,林地对湖泊水质的调节作用具有空间局限性。(4)结合千岛湖流域的发展现状和湖泊主体的发展定位,为加强水环境治理及土地利用整治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入湖河流水质监测,防控源头污染;(2)实施区域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3)整合零碎地块,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曾欣[3](2021)在《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风景名胜区以满足人们旅游、休闲、观光的需求为主要目的,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我国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旅游休闲、科普教育、旅游扶贫、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价值。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风景资源,在风景名胜区中,起着承载景区的生态环境、美化景区环境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大多数关于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研究主要从整体上提出植物景观规划的策略和内容,规划缺乏全面性和完整性。如何提高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方法和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论证理论的可行性,旨在丰富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体系,同时为类似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相关概念、规划依据的理论和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提出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方法和内容。将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总结为:维护景区原有的景观风貌、针对景区不同区域营建多样性的植物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融;规划的方法总结为:植物选择、植物季相色彩规划、特色植物景观规划和反映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规划;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内容归纳为:植物景观分区规划、植物景观分项规划和植物景观保护规划。(2)以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为实践案例,将研究所得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方法和内容运用到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泽雅湖景区的调研与分析,总结泽雅湖景区现状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从植物景观总体规划、植物景观分项规划、植物景观保护规划三方面论述了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具体内容。
徐高福,郑慧,余梅生[4](2019)在《淳安县林业总场科技创新状况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30年,淳安县林业总场(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林业厅以上科技奖53项,在林木种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有所创新。完成30项专利和4项技术规范,涉及林下经济、森林防火、森林抚育、苗木培育、森林康养,特别是生态修复、经济林栽培等森林保护与利用的多个领域。发表科技论文402篇,专着5部,在森林培育、生态保护、调查规划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当下,淳安县林业总场要以千岛湖林业生态安全和产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对科技创新薄弱环节补齐短板的工作力度,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国有林场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推进国有林场可持续而又充满活力地发展。
邓艳萍[5](2018)在《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探索》文中认为随着水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环水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环水农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得到重视。发展环水有机农业正切合农业生产和水资源保护的需求,可以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环境、提供优质农产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民收入等作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发展环水有机农业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以规划先行引领环水有机农业的科学发展,加强规划的空间引领作用,是建设环水有机农业的重要保证。规划思路和规划内容框架决定着基地未来的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既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极大的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污染。本文在多学科理论研究和学习的基础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问题为主线,主要探讨了环水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内涵、如何开展规划和具体怎么做的实践探究:(1)通过文献总结概括环水有机农业、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现状和基本概念,并提出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应遵循的基础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农业生态系统理论、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指出该理论在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2)文章概括了以土地利用、产业规划、景观生态和农业技术体系为中心的四种有机农业园区的规划思路和理论依据,其着力点、侧重点各不相同,在规划的理念、方法、内容和技术上都有着一定差别。在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中,提出应建立以农业生产与水质保护为核心,形成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板块结构、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生态绿色的生产环境、不断创新的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和管理顺畅有序的运行机制。(3)在实践上,以安徽省花园湖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来探索实践经验。花园湖有机农业基地围绕“以农为本、发展特色、因地制宜、协调统一、开发与保护并重、区域规模化、生产管理规范化”的规划原则,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规划、项目分布、专项技术体系、基地运行模式等规划设计内容,期望达到环境保护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并重的目标。
徐高福,方中平,吴永强,向新年,何宇琳,唐淑琴,黄武祥[6](2016)在《千岛湖50年间(1963—2013年)森林资源变化动态与成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1963—2013年,千岛湖历经数次森林资源清查,50年间有林地面积增长了1.2倍,森林覆盖率由38.75%增加到86.97%(不含湖面),森林蓄积量由237 935 m3增加到2 988 698 m3。撷取1963年、1983年、2003年、2013年4次调查3个阶段统计数据分析,第一阶段20年为森林资源恢复期,通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大量荒山渐变为有林地,实现森林面积的大扩张;第二阶段20年为森林资源生物量增长期,通过更新改造与结构调整,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第三阶段10年为森林资源质量提升期,通过生态经营和功能挖掘,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徐高福,唐陆法,陈华进[7](2016)在《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探析》文中认为遵循"乡土化、彩叶化、珍贵化、经济化、乔木化、速生性"原则选择树种,根据建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重点营建好"三片林":一是建设彩色森林,改变淳安县部分森林林相不美、景观单一的状况;二是建设健康森林,转变淳安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森林火灾防控理念,从被动防治向主动改造转变;三是建设芒秆山定向改造森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培育生态经济林、生态公益林,适度发展珍贵与彩化树种。
徐高福,方建华,徐晓明,方有亮,黄武祥,孙邦建[8](2012)在《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思考——以千岛湖区国有林场为例》文中提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国有林场改革和生存的根本。从接续替代产业的内涵与意义出发,以千岛湖区国有林场为例,分析国有林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新时期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措施。
徐高福[9](2011)在《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与千岛湖区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内涵、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在分析、评价、总结千岛湖区不同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建议。
彭方有[10](2011)在《基于FSC森林认证的千岛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文中指出项目分析编制符合FSC森林认证要求的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区国有林场实际,得出如下结果。1)开展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评价从千岛湖区国有林场实际出发,综合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要求,构建能满足FSC要求,具可简易性、操作性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内容体系,对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找出实施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原因。2)制定基于FSC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现状的系统分析和发展趋势评估,在深入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和《FSC原则与标准》的要求基础上,研究制定基于FSC的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森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3)编制与FSC原则相匹配的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研究传统森林经营方案与FSC原则要求的差距,以构建科学的森林经营体系为主线,提出在符合FSC原则要求的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指导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4)提出符合FSC原则千岛湖区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实施措施通过综合分析目前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中存在问题,提出符合FSC要求的森林经营实施措施。完全适应FSC提出的新理念及其标准和指标,要走的路还很长,除了国有林场自身努力外,需要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才能编制并实施好森林经营方案,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千岛湖区经济林现状与发展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岛湖区经济林现状与发展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美学理念与森林生态修复实践的研究——以浙江千岛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千岛湖自然概况 |
3 千岛湖森林生态修复中的误区 |
3.1 乡土树种在间伐当中的去留问题 |
3.2 林相改造彩叶化的困惑 |
3.3 松材线虫病侵入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
4 千岛湖森林生态修复策略 |
4.1 人工用材林天然化改造修复 |
4.2 天然次生林近自然顶级群落化经营 |
4.3 景区森林生态抚育兼顾森林旅游功能 |
4.4 利用制止耕地非粮化的契机在濒临荒芜的经济林推行林苗一体化 |
5 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森林生态修复启示 |
5.1 不同层次与不同功能森林审美对象影响森林生态修复策略 |
5.2 不同起源与不同地类森林审美对象应当采取相应森林生态修复举措 |
6 结语 |
(2)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对水质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土壤情况 |
2.1.5 植被特征 |
2.1.6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流域边界提取及不同空间尺度划分 |
2.2.2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三章 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
3.1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分析 |
3.1.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分析 |
3.1.2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分析 |
3.1.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分析 |
3.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3.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第四章 千岛湖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4.2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2.1 聚集度(Aggregation Metrics)特征分析 |
4.2.2 多样性(Diversity Metrics)特征分析 |
4.3 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3.1 建设用地类型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3.2 未利用地类型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3.3 耕地类型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3.4 林地与草地类型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3.5 水体类型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第五章 土地利用对水质影响的多尺度分析 |
5.1 1988-2016 年千岛湖水质年际变化 |
5.1.1 水质指标年际变化 |
5.1.2 水质现状评价 |
5.2 分析方法 |
5.2.1 皮尔逊相关分析 |
5.2.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5.2.3 冗余分析 |
5.3 子流域尺度下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分析 |
5.3.1 子流域内土地利用与湖泊水质相关性分析 |
5.3.2 子流域内湖泊水质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模型 |
5.3.3 子流域内土地利用与水质的冗余分析 |
5.4 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分析 |
5.4.1 缓冲区内土地利用与湖泊水质相关性分析 |
5.4.2 缓冲区内湖泊水质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模型 |
5.4.3 缓冲区内土地利用与水质的冗余分析 |
第六章 基于水环境治理的土地利用整治措施 |
6.1 加强入湖河流水质监测,防控源头污染 |
6.2 实施区域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
6.3 整合零碎地块,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图索引 |
附录 2 表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实地调查 |
1.4.2.2 案例分析 |
1.4.2.3 植物景观实例规划 |
1.5 技术路线 |
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风景名胜区 |
2.1.1.1 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
2.1.1.2 风景名胜区的类型 |
2.1.1.3 风景名胜区的功能 |
2.1.2 植物景观 |
2.1.2.1 植物景观的概念 |
2.1.2.2 植物景观的特征 |
2.1.2.3 植物景观的功能 |
2.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分类、特性 |
2.2.1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分类 |
2.2.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特性 |
2.2.2.1 植被类型多样 |
2.2.2.2 地域特征明显 |
2.2.2.3 生态环境良好 |
2.2.2.4 多重功能价值 |
2.3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旅游功能认知 |
2.3.1 植物景观与旅游的关系 |
2.3.2 植物景观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
2.4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
2.4.1 植物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
2.4.2 植物景观保护与利用的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依据的理论 |
3.1 风景名胜区建设依据的理论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旅游学理论 |
3.1.3 风景园林学理论 |
3.2 植物景观提升依据的理论 |
3.2.1 景观美学理论 |
3.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3 休闲观光、养生保健依据的理论 |
3.3.1 游憩学理论 |
3.3.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3.3.3 森林医学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相关案例分析 |
4.1 千岛湖风景区 |
4.1.1 项目概况 |
4.1.2 植物景观改造提升策略 |
4.1.3 总结借鉴 |
4.2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 |
4.2.1 项目概况 |
4.2.2 植物景观改造提升策略 |
4.2.3 总结借鉴 |
4.3 本章小结 |
5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研究 |
5.1 调研与分析 |
5.1.1 资料收集 |
5.1.2 现状调研 |
5.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
5.2.1 规划目标 |
5.2.2 规划原则 |
5.2.2.1 可持续性原则 |
5.2.2.2 观赏性原则 |
5.2.2.3 实用性原则 |
5.2.2.4 经济性原则 |
5.2.2.5 文化性原则 |
5.3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 |
5.3.1 维护景区原有的景观风貌 |
5.3.2 针对景区不同区域,营建多样性的植物景观 |
5.3.3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融 |
5.4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方法 |
5.4.1 植物季相色彩规划 |
5.4.2 特色植物景观规划 |
5.4.3 反映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规划 |
5.4.3.1 选用富有文化寓意的植物,烘托文化氛围 |
5.4.3.2 利用乡土植物材料,彰显地域文化 |
5.4.4 植物选择 |
5.4.4.1 植物选择原则 |
5.4.4.2 植物种类选择 |
5.5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内容 |
5.5.1 植物景观分区规划 |
5.5.2 植物景观分项规划 |
5.5.2.1 “点”上的植物景观规划 |
5.5.2.2 “线”上的植物景观规划 |
5.5.2.3 “面”上的植物景观规划 |
5.5.3 植物景观保护规划 |
5.5.3.1 植物资源的保护 |
5.5.3.2 古树名木的保护 |
5.6 本章小结 |
6 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 |
6.1 项目基本情况 |
6.1.1 泽雅风景名胜区概况 |
6.1.2 泽雅湖景区概况 |
6.1.3 地理区位 |
6.1.4 规划范围与面积 |
6.1.5 自然条件 |
6.1.5.1 地质地貌 |
6.1.5.2 水文条件 |
6.1.5.3 气候条件 |
6.1.5.4 土壤条件 |
6.1.5.5 植被资源 |
6.1.6 社会经济条件 |
6.1.7 土地利用现状 |
6.1.8 历史与文化 |
6.1.9 旅游状况 |
6.1.9.1 温州市旅游市场分析 |
6.1.9.2 泽雅风景名胜区客源结构及时间分布规律 |
6.2 规划区块现状分析 |
6.2.1 概况 |
6.2.2 风景资源特色 |
6.2.3 道路交通 |
6.2.4 村庄及建筑 |
6.3 规划区块植物景观分析 |
6.3.1 植物资源现状 |
6.3.2 古树名木 |
6.3.3 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
6.4 植物景观规划原则与目标 |
6.4.1 规划原则 |
6.4.1.1 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
6.4.1.2 保护为主,改造为辅 |
6.4.1.3 立足现状,强调特色 |
6.4.1.4 突出季相,四季分明 |
6.4.2 规划目标 |
6.5 植物景观总体规划 |
6.5.1 景观分区 |
6.5.2 分区规划 |
6.5.2.1 竹林休闲景观区 |
6.5.2.2 桔林观光景观区 |
6.5.2.3 田园风光景观区 |
6.5.2.4 山地森林景观区 |
6.6 植物景观分项规划 |
6.6.1 点状植物景观规划 |
6.6.1.1 村落植物景观 |
6.6.1.2 寺庙植物景观 |
6.6.1.3 主要景点植物景观 |
6.6.2 线状植物景观规划 |
6.6.2.1 水岸植物景观 |
6.6.2.2 古道植物景观 |
6.6.2.3 公路沿线植物景观 |
6.6.3 面状植物景观规划 |
6.7 植物景观保护规划 |
6.7.1 植物资源保护规划 |
6.7.2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6.8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淳安县林业总场科技创新状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林业科技创新状况 |
2.1 创新平台建设成就了千岛湖特色科技成果 |
2.1.1 项目创新平台建设 |
2.1.2 林业科技成果丰硕 |
2.2 科技研发拥有了国有林场自主知识产权 |
2.2.1 专利申请增长迅速 |
2.2.2 标准化体系引起重视 |
2.3 结合生产实际把科技论文写在千岛湖区的大地上 |
2.3.1 论文发文信息量大 |
2.3.2 专着系统反映林业创新成效 |
3 林业科技创新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
3.1 研发受行业性质制约,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缓慢 |
3.2 企业性质的国有林场人员待遇低, 青年科技人才匮乏 |
4 建议 |
4.1 提高对林业和科技兴林的认识 |
4.2 加大对千岛湖林业科技和建设的投入 |
4.3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支持林业创新的积极性 |
(5)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与难点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有机农业 |
2.1.2 环水有机农业 |
2.1.3 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 |
2.2 基础理论 |
2.2.1 系统工程理论 |
2.2.2 农业生态工程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实例分析 |
3.1 千岛湖水源区有机农业基地 |
3.2 抚顺大伙房水源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
3.3 江苏戴庄村有机农业园 |
3.4 宝应县湖西岛有机农场 |
3.5 菲律宾:玛雅农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
4.1 规划思路 |
4.1.1 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规划思路 |
4.1.2 以产业布局为核心的规划思路 |
4.1.3 以景观生态为核心的规划思路 |
4.1.4 以农业技术应用为核心的规划思路 |
4.1.5 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思路 |
4.2 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内容 |
4.3 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的编制流程 |
4.4 规划原则 |
4.4.1 以农为本、发展特色 |
4.4.2 因地制宜、综合统筹 |
4.4.3 开发与保护并重 |
4.4.4 区域规模化、生产管理规范化 |
第五章 安徽省花园湖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实践详解 |
5.1 基地概况与现状分析 |
5.1.1 基地概况 |
5.1.2 现状分析 |
5.1.3 基地发展环水有机农业SWOT分析 |
5.2 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
5.2.1 发展目标 |
5.2.2 功能定位 |
5.3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
5.3.1 空间布局 |
5.3.2 功能分区 |
5.4 基础设施规划 |
5.4.1 道路交通系统 |
5.4.2 农田水利工程 |
5.4.3 给排水工程 |
5.4.4 电力电讯工程 |
5.4.5 环卫标识系统 |
5.4.6 道路照明工程 |
5.4.7 消防系统 |
5.4.8 防旱防灾系统 |
5.5 基地项目设计 |
5.5.1 有机田园体验 |
5.5.2 有机水果采摘 |
5.5.3 有机生态观光 |
5.5.4 有机养生垂钓 |
5.5.5 渔家乐 |
5.6 基地专项技术 |
5.6.1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
5.6.2 大田物联网生产管理与可追溯系统 |
5.6.3 土壤培肥技术 |
5.6.4 灌溉技术 |
5.6.5 林下养殖技术 |
5.6.6 立体种养技术 |
5.6.7 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体系 |
5.7 基地运行模式 |
5.7.1 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
5.7.2 投资估算 |
5.7.3 保障措施 |
5.7.4 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6)千岛湖50年间(1963—2013年)森林资源变化动态与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千岛湖概况 |
2 森林资源变化动态与成因分析 |
2.1 千岛湖森林资源经营的历史变迁 |
2.1.1 森林资源恢复期(1963—1983年) |
2.1.2 森林资源生物量增长期(1983—2003年) |
2.1.3 森林资源质量提升期(2003—2013年) |
2.2 千岛湖森林资源变化动态 |
2.2.1 有林地面积逐年提升 |
2.2.2 森林覆盖率连年提高 |
2.2.3 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 |
2.2.4 优势阔叶建群树种比例发生较大变化 |
3 森林资源经营策略 |
3.1 千岛湖湿地森林综合经营 |
3.2 千岛湖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 |
3.3 千岛湖主要森林类型经营管理 |
(7)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建设目标 |
3 建设原则与布局 |
3.1 建设原则 |
3.2 建设内容 |
3.2.1 林相改造 |
3.2.2 芒秆山改造 |
3.3 建设布局 |
3.3.1 林相改造建设区域 |
3.3.2 芒秆山改造建设区域 |
4 建设方式与模式 |
4.1 建设方式 |
4.2 建设模式 |
4.2.1 林相改造建设模式 |
4.2.2 芒秆山改造建设模式 |
5 效益分析 |
(8)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思考——以千岛湖区国有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意义 |
1.1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内涵 |
1.2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国有林场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1.3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国有林场发挥骨干、示范和带头作用的需要 |
2 千岛湖区国有林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3 千岛湖区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对策 |
3.1 指导思想 |
3.2 基本原则 |
3.3 发展举措 |
(9)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与千岛湖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内涵 |
2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
3 千岛湖区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实例 |
3.1 森林野菜产业 |
3.2 林下养殖 |
3.3 种养结合的农家乐模式 |
3.4 生态文化游憩 |
4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建议 |
(10)基于FSC森林认证的千岛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FSC森林认证及森林经营方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本项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2、研究地区的概况 |
2.1 自然概况(区位、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等)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森林资源状况 |
3、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总体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FSC森林认证程序 |
3.2.2 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
3.2.3 环境评价方法 |
3.2.4 利益相关方调研方法 |
3.2.5 森林经营规划方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历史 |
4.2 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分析 |
4.2.1 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4.2.2 实施可持续经营的机遇 |
4.3 森林经营指导思想与原则 |
4.3.1 指导思想 |
4.3.2 基本原则 |
4.3.3 主要依据 |
4.3.4 重点内容 |
4.4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关键技术 |
4.4.1 森林经营方案内容体系 |
4.4.2 森林经营目标的确定 |
4.4.3 建设项目的设计 |
(1) 营林措施设计 |
(2) 采伐措施设计 |
(3) 非木质资源经营设计 |
(4) 森林旅游设计 |
(5) 生态、社会保护措施设计 |
4.4.4 社区环境的管理 |
4.4.5 评估体系的建立 |
(1) 评估内容 |
(2) 资源信息管理 |
(3) 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 |
4.5 森林经营方案实施保障体系 |
4.5.1 效力与管理、修改程序 |
4.5.2 遵守法律和FSC原则 |
4.5.3 加强监测与评估 |
4.5.4 健全社区参与及冲突解决机制 |
4.5.5 强化宣传与培训 |
5、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千岛湖区经济林现状与发展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美学理念与森林生态修复实践的研究——以浙江千岛湖为例[J]. 徐高福,方中平,潘鹏. 防护林科技, 2022(01)
- [2]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D]. 黄新. 兰州大学, 2021(11)
- [3]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探索[D]. 曾欣.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淳安县林业总场科技创新状况调查研究[J]. 徐高福,郑慧,余梅生. 林业调查规划, 2019(04)
- [5]环水有机农业基地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探索[D]. 邓艳萍.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4)
- [6]千岛湖50年间(1963—2013年)森林资源变化动态与成因分析[J]. 徐高福,方中平,吴永强,向新年,何宇琳,唐淑琴,黄武祥. 林业调查规划, 2016(05)
- [7]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探析[J]. 徐高福,唐陆法,陈华进. 中国林业经济, 2016(04)
- [8]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思考——以千岛湖区国有林场为例[J]. 徐高福,方建华,徐晓明,方有亮,黄武祥,孙邦建. 中国林业经济, 2012(02)
- [9]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与千岛湖区应用研究[J]. 徐高福. 绿色科技, 2011(10)
- [10]基于FSC森林认证的千岛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D]. 彭方有. 浙江农林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