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魏春雨[1](2020)在《探究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心境状态是一种情绪状态,良好的心境状态能够对一个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锻炼能够对大学生的心境状态产生积极性影响,预防消极情绪的产生,改善不良情绪状态,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研究以体育运动对心境状态的影响研究为背景,以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境状态产生的不同影响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选取348名上海师范大学大学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10周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锻炼,在实验前与实验后分别进行两次心境状态的测量,通过SPSS 22.0对所测量的心境状态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通过对参加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大学生进行心境状态前后数据变化的对比研究,分析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境状态所产生的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助于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体育运动改善大学生心境状态、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实践参照。得出的实验结果如下:(1)10周实验后,体育运动使大学生心境状态的情绪纷乱总分(简称TMD)均值有所下降,大学生整体心境状态得到改善,排球、跆拳道、空手道、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TMD值下降影响显着。(2)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会对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分别产生不同的影响:足球、飞镖运动有利于大学生紧张情绪的降低,太极拳运动有利于大学生愤怒情绪的降低,排球和跆拳道运动有利于大学生疲劳情绪的降低,健美操运动有利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降低,乒乓球、空手道、健美操和太极拳运动有利于大学生慌乱情绪的降低。(3)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会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分别产生不同的影响:除了飞镖外其他运动均有利于大学生自尊感的提升;篮球、空手道、健美操运动能够同时显着性提高大学生的精力和自尊感;排球、乒乓球、跆拳道运动对大学生自尊感的提升影响较大。(4)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心境状态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飞镖、跆拳道使大学生紧张、疲劳情绪降低程度最大;太极拳使大学生愤怒、抑郁、慌乱情绪降低程度最大;空手道、足球最有利于大学生精力、自尊感的提高。研究结论: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均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心境状态,体育运动项目能够对一个或几个情绪状态因子产生较为显着的影响,从而影响TMD,大学生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与其心境状态各情绪因子发生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
樊秋艳[2](2020)在《集体性运动项目对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意义:很多研究表明与普通在校大学生相比,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严重。集体性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使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地提高,还能够增强意志品质,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对参与者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心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将集体性运动项目作为自变量,对考研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实验干预,探究集体性运动项目与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采用单一组对比实验法,通过12周的集体性运动干预,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对67名被试者进行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根据前测、后测数据的变化分析推理出集体性运动项目与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1、实验前测数据表明: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相比,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强迫症状因子、焦虑症因子,抑郁症因子、睡眠与饮食这四个因子上,个别大学生的焦虑症状因子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倾向。2、集体性运动项目对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影响不同:(1)实验后测数据表明: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总体均值都有所下降,说明集体性运动项目对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2)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睡眠及饮食这六个因子上有了明显地改善与提高,而在敌对因子、偏执狂因子、神经质这三个因子上没有明显的变化。(3)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恐怖症状这一因子出现了严重的倾向,这一结果的出现可能是随着考研日期临近,考研大学生的考试压力也在相对增长而导致的。研究建议:1、考研大学生个人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参加一些集体性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健美操等集体性运动项目。2、鉴于一些学校在大四年级没有体育课的状况,建议学校在大四年级增设体育课,同时最好为考研大学生增加集体性运动项目的比重;建议学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定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讲座;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针对考研大学生提供一些指导性心理干预技术与方法,例如:暗示训练法、表象训练法、理性情绪疗法、应激免疫训练、危机干预等方法。3、集体性运动对心理健康虽然有缓解和改善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夸大运动对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当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时,还应及时就诊,体医结合的手段也许可以成为考研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徐良[3](2019)在《不同强度定向越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处在学生向社会人员转变的转折点处,面临着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定向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不同于传统体育项目只能在固定的场馆场地上进行,定向运动将身体锻炼搬到了公园、森林等野外环境。定向运动是一项体能与智能并重的项目,除了具有一般项目所有的运动性、竞技性、耐力性等特点,还有很强的个人体验性、趣味性和群众适应性,场地环境的多变性、项目实用性、策略性等属性特点也很突出。定向运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人们增强身体素质,同时有利于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教育部也多次下发文件,以此促进定向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本实验以南京体育学院的在校学生为实验对象,共抽取6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验以运动强度为自变量,以心率为指标将强度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将学生分为三组进行教学。三组同学的教学内容相同,使用同一份教学进度及教案,仅在教学过程中的运动强度有所区别,进行十二周的教学实验。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量表SCL-90对实验前后三组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分析,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十二周的定向运动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定向运动教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小强度对躯体化这一因子有显着性的影响作用,对恐怖、精神病性这两项因子有一定的影响,对其他因子影响较小;中等强度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对抑郁、敌对等七个因子都有十分显着的影响作用;大强度对人际关系、敌对、偏执等三项因子有着十分明显作用,而对强迫症状、焦虑等没有明显影响效果。总体上中等强度对心理各个维度的促进效果最佳,大强度次之,小强度的效果最不显着。
刘春飞[4](2019)在《足球运动游戏对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但不同运动方式和方法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在我国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背景下,本研究以足球运动游戏作为干预方法,探讨对留守儿童一般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为留守儿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研究对象:以河南省濮阳市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11-13岁)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三个班,分别随机从三个班中各抽取农村留守儿童50名,男女均为25人做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育干预均采用整班进行。采用盲法,研究对象和体育干预实施教师对实验分组和班级中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不知情。每周2次,每次45 min,共16周。两组均没有受试对象退出。实验前后测定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和一般社会适应能力,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及评价采用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包括肺活量、50米快速跑、800米/1000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一般社会应能力包括生活满意度、孤独、抑郁、自尊、社交焦虑。抽取部分留守儿童进行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主要内容为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对足球运动游戏的感受。研究结果:(1)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被试的各体质健康指标均有非常显着性提高(P<0.01);实验组被试男女生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非常显着性提高(P<0.01);抑郁和社交焦虑水平非常显着性降低(P<0.01);男生孤独感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而被试女生孤独感反而显着高于实验前(P<0.01)。(2)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男生的1000米,女生800米非常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两组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男女生的生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男生的社交焦虑低于对照组(P<0.05);女生的孤独感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组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访谈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体育干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对足球游戏运动干预的研究结果表明,男生表现出对足球游戏运动的喜爱,能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但大部分女生则认为足球游戏运动后造成身体不适,并认为影响学习。研究结论:足球运动游戏能有效的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但运动方式、性别差异性是体育运动干预方法实施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杨芬[5](2019)在《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 ——以四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发展,大学生健康服务和健康成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事关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本研究选取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四所高校为调研地,运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医学模式、健康促进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和系统理论深入研究昆明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系统可行的对策,为完善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构建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从大学生健康供给和健康需求两方面对昆明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进行研究。健康供给层面主要涉及社会医疗卫生资源(综合医院和精神卫生院)、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体育教学部以及相关健康服务工作人员健康资源提供情况、诊疗服务情况、教育教学活动及日常工作职责,开展健康服务和教育情况;健康需求层面主要涉及学生健康状况、学生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健康需求情况。同时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健康需求情况进行百分比统计和X2检验,P<0.05为显着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着性差异,P>0.05为无明显差异性。研究发现,昆明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在健康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大学生健康保障制度建设不完善,功能发挥不到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服务能力待强化、健康发展支持不足,缺乏效果评估;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需求问题:健康认知不全面、健康关注度待加强、健康知识获取渠道有限、健康服务需求无法有效满足、学生自身健康投入不够。同时不同高校、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健康认知和健康态度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5),在健康需求上不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健康服务需求迅速增长、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学生对体育课程开设目的缺乏认识,学校免修体育课程规定存在不合理、健康资源缺乏,难以有效满足需求、不良生活习惯或方式影响健康水平。通过对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笔者提出了完善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转变大学生健康支持理念,拓展和丰富理念支持途径、改善健康支持体系的制度与责任、整合健康服务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保障、营造大学生健康服务支持性环境、大学生增强体育锻炼,自主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王晓晖[6](2019)在《人的全面发展视阈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多样文化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少大学生呈现心理亚健康状态,影响大学生自身全面健康发展。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祖国美好未来的开创者,心理状况需要被重点关注,解决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成为重要的现实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在身体机能障碍、情绪表达障碍、人格发展障碍、环境适应及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包括,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错误思潮滋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发展不平衡;部分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不公平;大学生就业咨询服务不完善;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片面;部分家庭氛围不和谐、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自身学习能力、方法有限;个人心理素质差等。解决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对策在于加强经济、民主法治、思想文化、社会保障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完善教育内容、改善教育环境、提供更精准的就业指导,完善心理咨询服务,给予大学生全方位的教学、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更好的就业指导、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家庭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优良的家庭教育;大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个人身体素质、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环境适应及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及效率,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
谷松[7](2017)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结合我国社会“新常态”发展的时代需要,青少年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新的定位。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表现,还有其本质特征。良好的适应和行为是其外在表现,其本质特征就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发展所追求的高层次目标,反映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目前,心理健康素质研究还存在内容界定不清和测量操作不便的局限。体育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手段,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已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与趋势。然而,由于不同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发展标准设定与认知的偏差,致使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内容与方法还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独特功能就成为摆在当今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心理健康素质理论与运用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了兼具试探性和验证性的逐步递进的三个研究。以期为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理论发展、丰富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以及为素质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与支持。研究一以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背景,以“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编制和检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研究二依据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理论,以“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选择适宜的心理、生理、社会指标,选取我国7省28所中学1794名青少年作为被试样本,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为主要方法探索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三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体育运动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结论如下: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研制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包括“认知素质”、“情绪素质”、“人格素质”和“适应素质”4个分量表、15个一级指标、89个观测项目。(2)本研究构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侧重于实践验证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中学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下以“知、情、意、行”为核心理念的心理培养目标。(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各级内容具备中度及以上的相关性,通过使用可以对不同水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有效区分。2.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关系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在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项目、运动情境(竞争性/非竞争性)、运动持续年限和课外运动参与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课外体育活动能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分量表内容的发展情况。(2)“体育运动”能够间接通过“主观幸福感”、“心境状态”、“身体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心理坚韧性”、“同学人际关系”的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产生正向效果。(3)“体育锻炼影响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学业表现理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运动能力感理论”和本文提出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1)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路径是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交叉重盈之处;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2)为实现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开展应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体育学科教学规律为指导思想,以积极情绪、体验成功、民主自治、个别辅导为基本原则,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题讲座、营造健康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为主要途径,以发展认知素质、调节情绪素质、提高思想品德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健全个性素质、改善人际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及社会适应素质为主要目标,以体育运动过程、内容、方法中的有机、适度、灵活渗透为主要策略,以切合实际的培养设计和有效的课堂管理为过程控制,来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现实路径。(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包括:增强育心意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操作技能3个方面。
黎明,唐绪明[8](2017)在《浅析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丰富,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硬件措施也不断完善,这给予了我国教育事业以极大支持,然而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也是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充分享受物质繁荣带来各类便利的同时,心理疾病与相关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并蔓延。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有16%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教育,不断完善相关心理治疗手段与措施日益成为我国培养与发展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陈健,康金琳[9](2015)在《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总结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干预的研究现状,针对不同心理疾病采用了不同的体育运动方式,对大学生常见的抑郁、急躁、易怒、强迫症状可以进行有氧体育运动,而对出现的焦虑、孤独、胆怯、运用群体性运动;其它神经衰弱、紧张自负、恐慌则采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总之,合理的运动可以有效的减少心理疾病。
秦永修,邱小慧[10](2013)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阐述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提出运动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学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浅谈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探究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
1.1.2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有重要作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体育运动项目 |
2.1.2 心境状态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心境状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2.2.2 关于体育运动项目对心境状态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框架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实验法 |
3.3.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境状态各因子的影响 |
4.1.1 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各因子的影响 |
4.1.2 足球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各因子的影响 |
4.1.3 排球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各因子的影响 |
4.1.4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各因子的影响 |
4.1.5 跆拳道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各因子的影响 |
4.1.6 空手道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各因子的影响 |
4.1.7 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各因子的影响 |
4.1.8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各因子的影响 |
4.1.9 飞镖运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各因子的影响 |
4.1.10 各运动项目对大学生TMD的影响 |
4.2 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境状态同因子的影响 |
4.2.1 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紧张因子的差异性影响 |
4.2.2 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愤怒因子的差异性影响 |
4.2.3 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疲劳因子的差异性影响 |
4.2.4 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抑郁因子的差异性影响 |
4.2.5 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精力因子的差异性影响 |
4.2.6 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慌乱因子的差异性影响 |
4.2.7 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自尊因子的差异性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大学生最喜爱体育运动项目调查 |
附录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附录3:大学生心境状态量表(POMS) |
致谢 |
(2)集体性运动项目对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概念的界定 |
1.2.1.1 心理健康的概念 |
1.2.1.2 集体性运动项目 |
1.2.1.3 考研大学生 |
1.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
1.2.3 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 |
1.2.4 集体性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2.1 问卷的选用 |
2.2.2.2 量表的统计指标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实验法 |
2.2.4.1 实验操作流程图 |
2.2.4.2 准备阶段 |
2.2.4.3 实施阶段 |
2.2.4.4 处理阶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前考研大学生前测数据分析 |
3.1.1 实验前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况 |
3.1.2 实验前测量结果突出因子分析 |
3.1.2.1 强迫症因子分析 |
3.1.2.2 抑郁症因子分析 |
3.1.2.3 焦虑症因子分析 |
3.1.2.4 睡眠及饮食因子分析 |
3.2 实验后考研大学生后测数据分析 |
3.2.1 实验后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况 |
3.2.2 实验前与实验后测量因子分析 |
3.3 实验前后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突出因子数据对比分析 |
3.3.1 强迫症因子分析 |
3.3.2 抑郁症因子分析 |
3.3.3 焦虑症因子分析 |
3.3.4 睡眠及饮食因子分析 |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不同强度定向越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1.1.2 定向运动的价值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运动强度的界定标准 |
2.2 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2.2.1 心理健康的定义 |
2.2.2 心理健康的标准 |
2.3 定向运动的研究现状 |
2.3.1 定向运动的发展现状 |
2.3.2 定向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 |
2.4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 |
2.4.1 国内研究现状 |
2.4.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对比分析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三组同学的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平均数、标准差 |
4.2 实验前三组同学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 |
4.3 实验后三组同学的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平均数、标准差 |
4.4 实验后三组同学心理健康各因子差异性检验的相互对比 |
4.5 实验前后三组同学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 |
4.5.1 实验前后小强度组同学的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 |
4.5.2 实验前后中等强度组同学的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 |
4.5.3 实验前后大强度组同学的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 |
4.6 讨论与分析 |
4.6.1 小强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4.6.2 中等强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4.6.3 大强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对定向运动推广的建议 |
5.2.2 对定向运动课程任课教师的建议 |
5.2.3 对大学生参与定向运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附录二 定向运动课程教学进度 |
附录三 定向运动教案(部分) |
(4)足球运动游戏对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
1.1.2 体育运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
1.1.3 足球运动开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
1.3.3 不同运动形式参与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
1.3.4 运动参与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
1.3.5 足球运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
1.3.6 现有研究评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2 实验干预方法 |
2.3 体质健康测试方法 |
2.3.1 测试方法 |
2.4 一般社会适应能力测定方法 |
2.4.1 自尊量表 |
2.4.2 生活满意度量表 |
2.4.3 孤独感量表 |
2.4.4 抑郁量表 |
2.4.5 社交焦虑问卷 |
2.4.6 一般社会适应能力测定流程 |
2.5 访谈法 |
2.5.1 研究设计 |
2.5.2 访谈对象 |
2.6 统计分析法 |
2.7 研究流程 |
3 研究结果 |
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留守儿童实验结果 |
3.1.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留守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比较 |
3.1.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留守儿童一般社会适应能力指标的比较 |
3.2 实验组实验前后留守男生实验结果 |
3.2.1 实验组实验前后留守男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比较 |
3.2.2 实验组实验前后留守男生一般社会适应能力指标的比较 |
3.3 实验组实验前后留守女生实验结果 |
3.3.1 实验组实验前后留守女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比较 |
3.3.2 实验组实验前后留守女生一般社会适应能力指标比较 |
3.4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留守男生实验结果 |
3.4.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留守男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比较 |
3.4.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留守男生一般社会适应能力的比较 |
3.5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留守女生实验结果 |
3.5.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留守女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比较 |
3.5.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留守女生一般社会适应能力比较 |
3.6 访谈结果 |
3.6.1 实验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访谈结果 |
3.6.2 实验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访谈结果 |
3.6.3 实验后留守学生足球运动感受访谈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足球运动游戏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 |
4.2 足球运动游戏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 |
4.3 足球运动游戏未降低留守儿童孤独感 |
4.4 足球运动游戏可以降低留守儿童的抑郁 |
4.5 足球运动游戏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自尊 |
4.6 足球运动游戏可以降低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水平 |
4.7 足球运动游戏与常规体育活动干预对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
4.8 足球运动游戏与常规体育活动干预对一般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留守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部分教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 ——以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健康支持工作 |
(二) 生理疾病问题凸显,疾病医疗服务有待加强 |
(三) 心理问题亟待关注,需提升服务水平 |
(四) 社会问题威胁人们的健康发展,需保持高度重视 |
(五) 公民健康保障的需求期望提高,追求更完善的服务 |
(六) 大学生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基本概念 |
(一) 健康 |
(二) 健康促进 |
(三) 健康支持体系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 国际组织和各国健康政策发展 |
(二) 大学生健康内容对比分析研究 |
(三) 大学生健康支持研究 |
(四) 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 大学生健康支持政策研究 |
(二) 大学生健康现状研究 |
(三) 大学生健康面临问题研究 |
(四) 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 |
(六) 大学生健康标准研究 |
三、综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及资料分析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四、研究设计 |
(一) 问卷的编制 |
(二) 问卷研究步骤 |
(三) 访谈研究步骤 |
(四) 质量控制 |
五、研究技术路线 |
六、相关理论及分析 |
(一) 健康促进理论视角 |
(二) 社会医学模式视角 |
(三)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 |
(四) 系统理论视角 |
第三章 研究发现及分析 |
一、昆明市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发展概况 |
二、昆明市大学生健康支持发展概况 |
三、昆明市四所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分析 |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 昆明四所高校健康服务支持服务提供分析 |
(三) 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需求分析 |
(四) 四所高校大学生健康相关差异性分析 |
(五) 昆明市四所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影响因素分析 |
四、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供给问题 |
(二) 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需求问题 |
(三) 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健康促进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改进建议 |
一、转变大学生健康支持理念,拓展和丰富理念支持途径 |
(一) 加强学生健康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健康认知 |
(二) 广泛开展大学生健康宣传,强化健康和生命质量教育 |
二、改善健康支持体系的制度与责任 |
(一) 完善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制度规范,优化部门职能 |
(二) 完善高校学生健康信息的动态追踪和监督制度 |
(三) 明确规范各方参与健康服务责任 |
三、整合健康服务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
(一) 优化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资金投入 |
(二) 加大健康服务队伍的建设 |
(三) 加强学校相关健康服务人员服务能力培训力度 |
(四)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
四、营造大学生健康服务支持性环境 |
(一) 开展健康课程进校园,营造校园健康知识学习氛围 |
(二) 开展多元文体活动,打造学生健康素养培育园地 |
(三)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确保校园健康风险有效防控 |
(四) 优化校园实体环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
五、大学生增强体育锻炼,自主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人的全面发展视阈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研究现状的综述评价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健康与亚健康 |
2.1.2 心理健康与心理亚健康 |
2.2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2.2.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
2.2.2 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
2.2.3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
2.2.4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2.2.5 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
3 我国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
3.1 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
3.2 调查结果及表现分析 |
3.2.1 身体机能障碍 |
3.2.2 情绪表达障碍 |
3.2.3 人格发展障碍 |
3.2.4 环境适应、人际交往障碍 |
4 我国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 |
4.1 社会原因 |
4.1.1 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
4.1.2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错误思潮和社会现象滋生 |
4.2 学校原因 |
4.2.1 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发展不平衡 |
4.2.2 部分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不公平 |
4.2.3 大学生就业咨询服务不完善 |
4.2.4 校园心理咨询服务不完善 |
4.3 家庭原因 |
4.3.1 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片面 |
4.3.2 部分家庭氛围不和谐、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
4.4 个人原因 |
4.4.1 个人学习能力、方法有限 |
4.4.2 个人心理素质差 |
5 人的全面发展视阈下我国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对策措施 |
5.1 社会方面 |
5.1.1 加强经济建设,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
5.1.2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
5.1.3 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合理引导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
5.1.4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 |
5.1.5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大学生发展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 |
5.2 学校方面 |
5.2.1 完善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学 |
5.2.2 改善教育环境,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
5.2.3 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给予大学生更好的指导 |
5.2.4 完善校园心理咨询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
5.3 家庭方面 |
5.3.1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为大学生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 |
5.3.2 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优良的家庭教育 |
5.4 个人方面 |
5.4.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5.4.2 增强个人身体素质 |
5.4.3 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
5.4.4 培养良好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能力 |
5.4.5 提高学习能力及效率,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7)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社会“新常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定位 |
1.1.2 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
1.1.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运动渗透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回顾 |
2.1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综述 |
2.1.1 心理健康素质的构念内涵 |
2.1.2 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基础 |
2.1.3 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因素 |
2.1.4 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方法 |
2.1.5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研究的启示 |
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
2.2.1 “青少年”的界定 |
2.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现状 |
2.2.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议题 |
2.2.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趋势 |
2.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研究回顾 |
2.3.1 体育运动的长期心理效益 |
2.3.2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相关理论 |
2.4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有效界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体系 |
2.4.2 科学建立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
2.4.3 积极探索体育运动、运动心理效益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访谈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思路 |
3.3.1 研究层面 |
3.3.2 研究路线 |
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编制和检验 |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内容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构念的收集、整理和提取 |
4.3.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初步确认 |
4.3.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专家审查与修改 |
4.3.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5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6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效度 |
4.3.7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内容 |
4.4 讨论 |
4.4.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与结构 |
4.4.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测量与使用 |
5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5.2.1 研究目标 |
5.2.2 研究内容 |
5.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方法 |
5.4 研究架构 |
5.4.1 自变量 |
5.4.2 中介变量 |
5.4.3 因变量 |
5.5 研究假设 |
5.6 资料处理 |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2 方差齐性检验 |
5.6.3 单因子方差分析 |
5.6.4 信度分析 |
5.6.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6.6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
5.7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 |
5.7.2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5.7.3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 |
5.8 讨论 |
5.8.1 被试特征分析 |
5.8.2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分析 |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
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 |
6.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6.1.1 研究目标 |
6.1.2 研究内容 |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方法 |
6.3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价值思考 |
6.3.1 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是体育运动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内容 |
6.3.2 运动技能掌握依赖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
6.3.3 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某些交叉重盈之处 |
6.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路径建构 |
6.4.1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 |
6.4.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
6.4.3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
6.4.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优势资源 |
6.4.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目标设置 |
6.4.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 |
6.4.7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过程控制 |
6.4.8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评估反馈 |
6.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
6.5.1 增强育心意识 |
6.5.2 完善知识结构 |
6.5.3 提高操作技能 |
7 综合讨论 |
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价值判断 |
7.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理性认识 |
7.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3.1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方面 |
7.3.2 在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中介模型方面 |
7.3.3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访谈 |
附录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项目专家效度表 |
附录三: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初测问卷 |
附录四: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及其与体育运动之间关系的研究”问卷实施说明书 |
附录五: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
附录六: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 |
附录七: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 |
附录八: 身体自我效能问卷 |
附录九: 中学生同学关系问卷 |
附录十: 心境状态量表 |
附录十一: 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 |
附录十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 |
附录十三: 身体自尊量表 |
附录十四: 体育运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预测变量的相关分析(各维度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浅析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
1.1 环境与角色转变而导致的不适应状况 |
1.2 面对网络诱惑无法自拔 |
1.3 强迫实现自我价值与现实产生冲突 |
2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治疗作用 |
2.1 体育运动能够带来乐观积极的情绪 |
2.2 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意志品质 |
2.3 体育运动可有效拓展朋友圈,促进沟通与交流 |
3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具体治疗原理与方法 |
3.1 体育运动可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原理 |
3.2 针对各类心理疾病的体育运动种类与具体实施方法 |
3.2.1 焦虑症 |
3.2.2 抑郁症 |
3.2.3 神经衰弱症 |
3.2.4 恐惧症 |
4 结语 |
(9)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心理疾病的现状 |
2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影响 |
2.1有氧运动 |
2.2群体运动 |
2.3传统运动 |
3不同运动项目的强度对大学生心理疾病影响 |
4结论 |
四、浅谈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究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D]. 魏春雨.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2]集体性运动项目对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樊秋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不同强度定向越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徐良. 南京体育学院, 2019(02)
- [4]足球运动游戏对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 刘春飞.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5]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 ——以四所高校为例[D]. 杨芬. 云南大学, 2019(03)
- [6]人的全面发展视阈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对策研究[D]. 王晓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D]. 谷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8]浅析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治疗作用[J]. 黎明,唐绪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05)
- [9]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J]. 陈健,康金琳. 湖北体育科技, 2015(09)
- [10]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秦永修,邱小慧. 价值工程, 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