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解法制取铝钛硼中间合金(论文文献综述)
余娅红[1](2021)在《铝熔体还原制备铝钛中间合金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晶粒细化对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具有提高作用。铝钛中间合金作为一种晶粒细化剂,能改变铝晶粒的尺寸大小,提高铝及铝合金材料的质量。本文以TiO2为原料,铝用电解质熔盐为反应介质,铝液为还原剂,通过铝液还原溶解于电解质熔盐中的TiO2,制备出Ti Al3相的铝钛中间合金。该方法具有低成本、高效制备的特点。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采用等温饱和法,研究了TiO2在Na3Al F6-Al F3-Ca F2熔盐体系中的溶解量及存在形式,同时考察了搅拌强化、溶解时间、熔盐分子比和温度对TiO2的溶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溶解时间、熔盐组分条件下,搅拌状态的TiO2溶解速率更快、溶解量更大;温度为960℃条件下,TiO2溶解量,随溶解时间的延长,其溶解量随之增加,基本平衡时间为120 min;TiO2的溶解量随熔盐体系的分子比的增加反而减小;随熔盐温度的升高,其溶解量也随之增加;二氧化钛在熔盐体系中以TiO2相和TiOF2相的形式存在。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以铝为还原剂制备铝钛中间合金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为298~1200 K,铝熔体能还原TiO2,能生成Ti Al3、Al Ti两种不同的铝钛金属间化合物,其中Ti Al3最容易生成。以TiO2为原料,在Na3Al F6-Al F3-Ca F2熔盐体系中铝热还原制备铝钛中间合金,研究了分散铝、铝配比量、还原时间、还原温度、TiO2浓度、加入铝的方式等还原条件对铝钛中间合金中Ti Al3粒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0 mol分散铝制备的铝钛中间合金样品形状较为规整;铝配比为1.8时,Ti Al3粒径在10-30μm区间的占比最高;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10-30μm的Ti Al3占比在增加;TiO2浓度为4%时,既保证了Ti Al3的形核,又保证了Ti Al3晶粒的长大;分批加入铝时,第一次加入的金属铝,主要是用于Ti Al3的形核,第二次加入的金属铝,主要用于Ti Al3晶粒的长大。在此熔盐体系中,铝热还原制备铝钛中间合金适宜工艺参数为:还原温度为960℃、铝配比量为1.8、TiO2浓度为4%、还原时间为5 min、分散铝为1.0 mol。对铝热还原制备的铝钛中间合金,进行XRD、SEM-EDS检测表明,其物相主要为Al、Ti Al3;Ti Al3为块状且均匀分布。
陈志强,贾锦玉,胡文鑫,王玮,刘峰[2](2020)在《铝合金稀土复合细化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稀土复合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细化剂或细化元素的细化效果,其主要复合方式有:两种稀土复合、稀土与非稀土元素复合、稀土与AlTiB或AlTiC细化剂复合。本文主要介绍了这几种复合方式细化作用和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稀土复合细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稀土复合作用的研究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张城,薛济来,刘轩,李想,朱骏,刘翘楚,钱义[3](2019)在《基于霍尔—埃鲁特电解法制备铝合金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现代霍尔-埃鲁特(H-H)法铝电解槽规模大、工艺成熟,利用该法电解制备铝基合金具有明显技术和经济优势.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是在现有氟化物熔盐体系中添加多种合金元素氧化物,合理调节电解质成分和工艺参数,借助共电沉积和欠电位机制,成功制备出多种铝基合金,工业化试验亦有初步成果.本文综合分析了上述进展及发展前景,并指出在实现合金组成精准调控、合金产品成分均匀化、电解槽高电流效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黎平[4](2019)在《Al-Ti-B晶粒细化剂的制备及细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细化晶粒可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目前,铝工业中细化晶粒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向铝及铝合金熔体中添加Al-5Ti-1B晶粒细化剂。然而,由于国内对Al-5Ti-1B晶粒细化剂的研究起步较晚,导致国产Al-5Ti-1B晶粒细化剂与进口同类产品的细化性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与国产Al-5Ti-1B晶粒细化剂中的TiAl3及TiB2数量较少、尺寸大、分布不均等因素有关。因此,研究具有第二相细小弥散特征的Al-Ti-B晶粒细化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氟盐法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氟盐尺寸对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超声波对Al-5Ti-1B晶粒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性能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粉末法制备纳米第二相的Al-Ti-B晶粒细化剂及其细化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氟盐法制备Al-5Ti-1B晶粒细化剂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两步加料制备出的Al-5Ti-1B晶粒细化剂不含AlB2相,并且最佳反应温度为800℃,最佳反应时间为70min,氟盐尺寸小于25μm较好,最佳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min。采用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Al-5Ti-1B晶粒细化剂中Ti、B含量分别为4.8wt.%和0.86wt.%;TiAl3为小块状,尺寸小于20μm;TiB2为颗粒状,平均尺寸约1.2μm。(2)对比了自制和进口的Al-5Ti-1B晶粒细化剂的成分及组织,结果表明进口Al-5Ti-1B晶粒细化剂中Ti、B含量分别为4.96wt.%和0.94wt.%,比自制Al-5Ti-1B晶粒细化剂中Ti、B含量分别提高了3.5%和9.4%;进口和自制Al-5Ti-1B晶粒细化剂中的TiAl3有块状和棒状两种形态,直径均小于20μm;进口Al-5Ti-1B晶粒细化剂中TiB2颗粒平均尺寸0.586μm,粒度分布范围为0.0873.905μm。自制Al-5Ti-1B晶粒细化剂中TiB2颗粒平均尺寸1.23μm,粒度分布范围0.1976.72μm。(3)研究了细化时间、添加量、细化温度对Al-5Ti-1B晶粒细化剂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Al-5Ti-1B晶粒细化剂添加量为0.4wt.%、细化温度为720℃时,细化5min后纯铝的平均晶粒尺寸达到最小(224μm)。然而,进口产品细化3min后纯铝的平均晶粒尺寸达到最小(173μm);自制和进口Al-5Ti-1B晶粒细化剂稳定细化晶粒的时长分别约为25min和40min;当细化时间为5min、细化温度为720℃时,自制Al-5Ti-1B晶粒细化剂添加0.4wt.%就能满足工业使用要求,细化纯铝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18μm,而进口产品添加0.3wt.%,细化纯铝的平均晶粒尺寸232μm;自制Al-5Ti-1B晶粒细化剂添加量为0.4wt.%、细化温度为700℃、细化时间为5min是最佳细化工艺。(4)研究了粉末法制备Al-Ti-B晶粒细化剂,结果表明在550℃下经过24h的热处理,Al和Ti可结合形成TiAl3。当细化温度为700℃、细化剂添加量为0.4wt.%,细化时间为5min,未经过热处理的细化剂几乎没有细化效果,细化纯铝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632μm。经过热处理的细化剂细化纯铝的平均晶粒尺寸为877μm,有一定的细化性能,但并不显着,其原因与Ti、TiB2发生了严重的团聚有极大关系。改用球磨混料2h,在相同细化工艺条件下,细化性能有所提升,细化纯铝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到628μm。
缪欢,阎峰云,陈体军,刘洪军[5](2018)在《Al-Ti-B晶粒细化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Al-Ti-B晶粒细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介绍了电磁搅拌和高能超声制备Al-Ti-B中间合金的熔体处理新技术,对快速凝固、连续流变挤压成型等细化相二次分散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新型Al-Ti-B-RE和Al-Ti-B-C晶粒细化剂进行了介绍。
陈建军,陈善永[6](2017)在《工业电解槽中制备Al-Ti中间合金的研究和实践》文中认为介绍直接在电解槽中生产铝钛合金的目的和意义,对电解法制备Al-Ti中间合金进行理论分析。在240KA工业电解槽中进行直接添加TiO2制备Al-Ti中间合金的试验,TiO2的添加对铝电解的电流效率等经济技术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iO2添加量的增加,氧化铝的溶解性能变差,过热度变大,AF3的添加量增多,容易生成槽底沉淀,电解槽的电流效率显着下降。
缪欢,阎峰云,陈体军,刘洪军[7](2017)在《Al-Ti-B晶粒细化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Al-Ti-B晶粒细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介绍了电磁搅拌和高能超声制备Al-Ti-B中间合金的熔体处理新技术。对快速凝固、连续流变挤压成形等细化相二次分散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新型Al-Ti-B-RE和Al-Ti-B-C晶粒细化剂进行了简介。
阚隆鑫,李磊,周子凯,赵建华,王涛[8](2017)在《原材料和冷却速率对铝钛硼细化剂第二相组织形态的影响》文中认为采用氟盐法和海绵钛法以及它们两个的混合法制备了铝钛硼中间合金细化剂。研究了冷却速率对铝钛硼中间合金中第二相的弥散程度、粒度、形貌的影响,并将氟盐与海绵钛混合后制备的中间合金细化剂的效果与氟盐法、海绵钛法分别制备的中间合金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氟盐法制备中间合金的细化效果以及第二相的弥散程度、形态和粒度都要好于用海绵钛以及用海绵钛和氟盐法混合制备的中间合金;第二相的粒度与模具材料的导热系数之间存在着显着负相关性。
李军军[9](2017)在《熔盐电解法制备铝铈合金》文中研究表明铝稀土合金具有比重小、强度大、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越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很大的开发广度及深度。一直以来,铈作为稀土开采中“糟糕的”副产品,附加值较低,造成铈的大量积压,但目前铝铈合金在航空发动机及车辆内燃机等领域的开发应用使得对铈及铝铈合金的需求正日益旺盛。因此对铝铈合金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的研究对提高铈产品的价值,推动稀土产业的均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铝合金的主要生产方式为熔配法。有研究认为,熔盐电解法制备合金的性能要优于熔配法。为此本文研究了电解法制备铝铈合金的工艺,并与熔配法进行了对比。本文对液态铝阴极法制备铝铈合金的电极过程及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脱水温度、NH4Cl用量、脱水时间、脱水真空度对CeCl3·7H2O脱水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采用循环伏安、方波伏安、恒电流阶跃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 NaCl-KCl-CeCl3体系中Ce3+在W电极和液态铝阴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Ce3+/Ce在W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过程是一个单步三电子的准可逆过程,且此电化学过程受扩散控制。Ce3+在液态铝阴极上的还原存在明显的去极化作用,去极化值相比于W电极上偏正约1.0 V。研究了氯化铈含量、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温度等因素对NaCl-KCl-CeCl3熔体电解制备Al-Ce合金电流效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电解工艺参数,即氯化铈含量为30%,电解温度为750℃,电流密度为1.0A/cm2,此时电流效率为92.3%。探讨了保温时间、熔配温度与搅拌等因素对用熔配法制备铝铈中间合金的合金相分布均匀性的影响,查明了铝铈合金的微观组织由α-Al和Al11Ce3组成。用熔配法和液态铝阴极法制备了铈含量为0.3%的铝铈合金,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熔配法,液态铝阴极电解制备的合金,其抗拉强度提高了 12.1%,延伸率提高了 56.3%,抗腐蚀性能得到显着提升。考察了 NaCl-KCl-AlCl3-CeO2体系中AlCl3对CeO2的氯化作用并共沉积制备了含铈为12.8%的铝铈合金,发现合金相的分布比熔配法和液态铝阴极法更均匀。共沉积法可望获得比熔配法及铝阴极法更广泛的应用。
胡华,黄雅莹,胡治流[10](2014)在《稀土铝钛硼晶粒细化剂的研究现状》文中指出Al-Ti-B-RE中间合金是一种高效长久的新型细化剂,其效果优于进口的Al-Ti-B,是目前最具有研发价值和最具有潜力的铝用晶粒细化剂之一.综述了稀土铝钛硼晶粒细化剂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稀土铝钛硼晶粒细化剂的应用效果、细化机理及制备方法,分析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稀土铝钛硼晶粒细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电解法制取铝钛硼中间合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解法制取铝钛硼中间合金(论文提纲范文)
(1)铝熔体还原制备铝钛中间合金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铝合金晶粒细化的意义 |
1.2 铝合金晶粒细化方法 |
1.3 晶粒细化机理 |
1.3.1 包晶反应理论 |
1.3.2 碳化物-硼化物粒子理论 |
1.3.3 双重形核理论 |
1.4 铝及铝合金常用晶粒细化剂 |
1.4.1 铝钛中间合金 |
1.4.2 铝钛硼中间合金 |
1.4.3 铝钛碳中间合金 |
1.5 铝钛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 |
1.5.1 熔配法 |
1.5.2 熔盐电解法 |
1.5.3 铝热还原法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iO_2在铝电解熔盐体系中的溶解行为及存在形式研究 |
2.1 试验原料及设备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3 溶解条件对熔盐体系中TiO_2溶解的影响 |
2.3.1 搅拌强化对TiO_2溶解量的影响 |
2.3.2 溶解时间对TiO_2溶解量的影响 |
2.3.3 分子比对TiO_2溶解量的影响 |
2.3.4 温度对TiO_2溶解量的影响 |
2.4 TiO_2在Na_3AlF_6-AlF_3-CaF_2熔盐体系中的存在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铝还原TiO_2过程热力学计算及中间合金粒径分布 |
3.1 铝还原TiO_2的热力学计算 |
3.2 铝还原TiO_2生成铝钛金属间化合物的热力学计算 |
3.3 工业用铝钛硼中间合金粒径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热还原制备铝钛中间合金试验研究 |
4.1 试验原料及设备 |
4.1.1 试验原料 |
4.1.2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装置的选择 |
4.4 还原条件对铝钛中间合金中TiAl_3相粒径分布的影响 |
4.4.1 分散铝对制备铝钛中间合金的影响 |
4.4.2 铝配比量对制备铝钛中间合金的影响 |
4.4.3 反应时间对制备铝钛中间合金的影响 |
4.4.4 反应温度对制备铝钛中间合金的影响 |
4.4.5 TiO_2浓度对制备铝钛中间合金的影响 |
4.4.6 加入铝的方式对制备铝钛中间合金的影响 |
4.5 铝钛中间合金及电解质物相组成 |
4.5.1 铝钛中间合金XRD分析 |
4.5.2 铝钛中间合金SEM-EDS分析 |
4.5.3 铝钛中间合金及电解质XPS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铝合金稀土复合细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稀土复合细化研究现状 |
1.1 稀土复合细化 |
1.1.1 Pr+Ce复合细化 |
1.1.2 La+Ce复合细化 |
1.1.3 La+Yb复合细化 |
1.2 稀土与Sr、Zr、B等非稀土元素复合细化 |
1.2.1 稀土与变质剂Sr复合作用 |
1.2.2 稀土与细化剂Zr复合作用 |
1.2.3 稀土与其他元素多元复合作用 |
1.3 稀土与AlTiB复合细化 |
1.4 稀土与AlTiC复合细化 |
2 稀土复合细化中存在的问题 |
3 稀土复合细化未来研究方向 |
(3)基于霍尔—埃鲁特电解法制备铝合金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冰晶石的电解质体系及其主要性质 |
1.1 基于冰晶石的电解质体系 |
1.2 合金元素氧化物在冰晶石体系中的溶解度 |
1.3 含合金元素的冰晶石熔盐结构 |
2 H-H法电解制备合金的主要反应机理 |
2.1 分解电压 |
2.2 欠电位沉积 |
2.3 共电位沉积 |
3 基于H-H法电解制备铝基合金的工艺技术 |
3.1 Al-RE合金 |
3.2 Al-Sc/Zr合金 |
3.3 Al-Mg合金 |
3.4 Al-Ti/Si合金 |
3.5 其他铝基合金 |
4 结论 |
(4)Al-Ti-B晶粒细化剂的制备及细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铝合金的晶粒细化 |
1.2 铝合金的晶粒细化方法 |
1.2.1 控制铸造工艺 |
1.2.2 施加物理场 |
1.2.3 形变热处理 |
1.2.4 变质处理 |
1.3 Al-Ti-B晶粒细化剂研究进展 |
1.3.1 Al-Ti-B晶粒细化剂的发展历程 |
1.3.2 Al-Ti-B晶粒细化剂的制备方法 |
1.3.4 Al-Ti-B晶粒细化剂的细化机理 |
1.3.5 氟盐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
1.3.6 超声波处理金属熔体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案 |
2.2.1 氟盐法制备Al-5Ti-1B晶粒细化剂实验方案 |
2.2.2 细化实验方案 |
2.2.3 粉末法制备Al-Ti-B晶粒细化剂实验方案 |
2.3 组织性能测试方法 |
2.3.1 Al-5Ti-1B化学成分分析 |
2.3.2 Al-5Ti-1B物相分析 |
2.3.3 Al-5Ti-1B组织分析 |
2.3.4 第二相分析 |
2.3.5 Al-Ti-B晶粒细化剂细化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氟盐法制备Al-5Ti-1B细化剂的工艺优化 |
3.1 物相及组织分析 |
3.2 反应温度对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性能的影响 |
3.3 反应时间对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性能的影响 |
3.4 氟盐尺寸对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性能的影响 |
3.5 超声波处理对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制与进口Al-5Ti-1B细化剂的细化性能对比分析 |
4.1 自制与进口Al-5Ti-1B细化剂组织和成分分析 |
4.2 细化时间对细化性能的影响 |
4.3 细化剂添加量对细化性能的影响 |
4.4 细化温度对细化性能的影响 |
4.5 实际细化性能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粉末法制备Al-Ti-B细化剂及其细化性能研究 |
5.1 热处理工艺对Ti和 Al合金化的研究 |
5.2 纳米第二相Al-Ti-B细化剂的制备及细化性能研究 |
5.3 粉末法混料工艺优化及细化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5)Al-Ti-B晶粒细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l-Ti-B晶粒细化剂的制备方法 |
1.1 氟盐反应法 |
1.2 纯钛法 |
1.3 单质溶解合成法 |
1.4 熔盐电解法 |
2 Al-Ti-B中间合金的熔体处理方法 |
2.1 电磁搅拌 |
2.2 超声处理 |
2.3 熔体净化 |
3 细化相二次分散技术 |
4 新型Al-Ti-B-RE中间合金 |
5 Al-Ti-B-C中间合金 |
6 讨论 |
(6)工业电解槽中制备Al-Ti中间合金的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解生产Al-Ti中间合金的可行性 |
2 氧化钛添加量和添加方法 |
3 加氧化钛对电解槽的影响 |
3.1 对电解槽技术条件的影响 |
3.2 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4 结语 |
(7)Al-Ti-B晶粒细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l-Ti-B晶粒细化剂的制备方法 |
1.1 氟盐反应法 |
1.2 纯钛法 |
1.3 单质溶解合成法 |
1.4 熔盐电解法 |
2 Al-Ti-B中间合金的熔体处理方法 |
2.1 电磁搅拌 |
2.2 超声处理 |
3 细化相二次分散技术 |
4 新型Al-Ti-B-RE中间合金 |
5 Al-Ti-B-C中间合金 |
6 讨论 |
(8)原材料和冷却速率对铝钛硼细化剂第二相组织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过程 |
2 实验结果 |
2.1 冷却速率对中间合金第二相分布的影响 |
2.2 原材料对中间合金第二相分布的影响 |
3 结论 |
(9)熔盐电解法制备铝铈合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铝的性质与应用 |
1.1.1 铝的性质 |
1.1.2 铝的资源与应用 |
1.2 稀土的性质与应用 |
1.2.1 稀土的性质 |
1.2.2 稀土的资源与应用 |
1.3 铝稀土合金的应用 |
1.3.1 铝稀土合金在电线电缆领域中的应用 |
1.3.2 铝稀土合金在机械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
1.3.3 铝稀土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
1.3.4 铝稀土合金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
1.3.5 铝稀土合金在防腐蚀领域的应用 |
1.4 铝稀土合金的制备 |
1.4.1 熔配法 |
1.4.2 熔盐电解法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仪器及预处理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熔盐的预处理 |
2.1.3 电极的预处理 |
2.2 实验方法及设备 |
2.2.1 液态铝阴极法 |
2.2.2 共沉积法 |
2.2.3 熔配法 |
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3.1 循环伏安法 |
2.3.2 方波伏安法 |
2.3.3 恒电流阶跃法 |
2.4 性能测试 |
2.4.1 拉伸性能测试 |
2.4.2 腐蚀性能测试 |
第3章 液态铝阴极法制备铝铈合金 |
3.1 引言 |
3.2 无水氯化铈的制备工艺 |
3.2.1 脱水时间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3.2.2 氯化铵用量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3.2.3 真空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3.2.4 温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3.2.5 脱水产物的XRD分析 |
3.3 Ce~(3+)在W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研究 |
3.3.1 NaCl-KCl熔体循环伏安法研究 |
3.3.2 Ce~(3+)在W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法研究 |
3.3.3 Ce~(3+)在W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的研究 |
3.3.4 Ce~(3+)在W电极上的方波伏安法研究 |
3.4 Ce~(3+)在液态铝阴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
3.4.1 Ce~(3+)在液态铝阴极上的循环伏安法研究 |
3.4.2 Ce~(3+)在液态铝阴极上的去极化行为的研究 |
3.4.3 Ce~(3+)在液态铝阴极上的恒电流阶跃法研究 |
3.4.4 Ce~(3+)在液态铝阴极上的方波伏安法研究 |
3.5 液态铝阴极法制备Al-Ce合金 |
3.5.1 电解温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3.5.2 CeCl_3含量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3.5.3 阴极电流密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3.5.4 液态铝阴极法制备Al-0.3%Ce合金 |
3.6 熔配法制备铝铈合金的工艺 |
3.6.1 熔炼温度 |
3.6.2 熔炼时间 |
3.6.3 搅拌 |
3.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沉积法制备铝铈合金 |
4.1 引言 |
4.2 氯化铝对CeO_2的氯化作用 |
4.2.1 CeO_2在熔盐体系NaCl-KCl-AlCl_3中的溶解度 |
4.2.2 氯化作用 |
4.3 NaCl-KCl-AlCl_3-CeO_2体系共沉积制备Al-Ce合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解法与熔配法制备合金的性能比较 |
5.1 引言 |
5.2 铝铈合金的力学性能 |
5.2.1 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
5.2.2 断口分析 |
5.3 铝铈合金的腐蚀性能 |
5.3.1 开路电位 |
5.3.2 交流阻抗 |
5.3.3 极化曲线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稀土铝钛硼晶粒细化剂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晶粒细化剂的发展 |
2 稀土铝钛硼细化剂的细化效果 |
2.1 不同细化剂的细化效果 |
2.2 Al-Ti-B-RE细化剂的抗衰退性 |
2.3 Al-Ti-B-RE中间合金细化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 稀土铝钛硼晶粒细化剂的细化机理 |
4 稀土铝钛硼晶粒细化剂的制备 |
4.1 Al-Ti-B-RE的制备方法 |
4.1.1 电解法 |
4.1.2 铝热还原法 |
4.1.3 高温自蔓延法 |
4.1.4 氟盐反应法 |
4.1.5 纯钛颗粒法 |
4.2 制备工艺对细化效果的影响 |
4.3 制备工艺的选取 |
5 结语 |
四、电解法制取铝钛硼中间合金(论文参考文献)
- [1]铝熔体还原制备铝钛中间合金试验研究[D]. 余娅红.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2]铝合金稀土复合细化剂的研究进展[J]. 陈志强,贾锦玉,胡文鑫,王玮,刘峰. 材料导报, 2020(S2)
- [3]基于霍尔—埃鲁特电解法制备铝合金技术研究进展[J]. 张城,薛济来,刘轩,李想,朱骏,刘翘楚,钱义. 工程科学学报, 2019(07)
- [4]Al-Ti-B晶粒细化剂的制备及细化性能研究[D]. 黎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Al-Ti-B晶粒细化剂的研究进展[J]. 缪欢,阎峰云,陈体军,刘洪军.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04)
- [6]工业电解槽中制备Al-Ti中间合金的研究和实践[J]. 陈建军,陈善永. 中国有色金属, 2017(S1)
- [7]Al-Ti-B晶粒细化剂的研究进展[A]. 缪欢,阎峰云,陈体军,刘洪军. 2017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 2017
- [8]原材料和冷却速率对铝钛硼细化剂第二相组织形态的影响[J]. 阚隆鑫,李磊,周子凯,赵建华,王涛. 热加工工艺, 2017(15)
- [9]熔盐电解法制备铝铈合金[D]. 李军军. 东北大学, 2017(06)
- [10]稀土铝钛硼晶粒细化剂的研究现状[J]. 胡华,黄雅莹,胡治流.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