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填补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孟欣[1](2021)在《建筑能源监测系统中缺失数据的重构与修补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热门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能源领域也逐渐展开了智能控制方向的相关研究。一个完备的智能化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具备了众多监测物理量的传感器和庞大且复杂的传输网络以及数据管理平台。每一个正常工作的传感器都肩负着采集、传递和储存大量数据的重要任务,而稳定的网络环境也在控制系统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传感器存在电源和存储容量较小的局限性,且易受到诸如强电磁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讯网络的波动和一些人为的错误操作,都有可能会导致监测数据随机地、不可预测地出现缺失现象。完整的实时数据库是保障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安稳运行的基础,每一时刻运行工况的调节都取决于前一时刻的数据反馈情况,一旦某时刻数据缺失使系统处于无应答状态,会影响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反馈调控、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数据库的应用分析价值,导致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环境舒适度降低以及设备性能损耗等。因此,建筑能源监测系统中缺失数据的重构和修补问题的研究在建筑能源智能控制领域愈发重要。本研究以建筑能源监测系统中的一次回风再加热系统和冷冻站系统为例,将系统中所有传感器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经过对数据特性和缺失特性的研究分析后针对不同数据缺失工况设计相应的重构方法进行数据修补。同时考虑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传感器故障、监测数据漂移的情况,提出了校准与重构并行的研究思路,以避免多次使用历史数据产生的误差累加,确保数据重构的精准度;依据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具有个物理变量间的高度耦合性的特质建立解析模型,以避免直接利用监测历史数据拟合生成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数据的高度依赖性。且由于模型中所有变量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制约提高了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填补数据方法的本质就是重构出与缺失数据点真实值最为接近的估计值对空白处进行填补。本研究采用贝叶斯推理,通过合理建立似然函数中的距离函数实现数据重构,并引入少量的历史数组减少对历史数据的依赖。本研究依据监测仪表的精度来设定贝叶斯推理中的先验分布,同时为了满足模型中多个自变量和未知变量,引用最大期望方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EM)和极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方法逆向推演正态分布参数增加引入数据量,以解决模拟出的各种数据缺失类型进行数据填补和修复。本研究针对多种情况均能够保证预估值的准确性,且填补效率高、填补维度大,同时实现了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库的完整性,这对完善智能化的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宋书璐[2](2021)在《图示法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图示法是一种直观的数学解题方法。它既能为“数与代数”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视角;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数与代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还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本研究选取了K市J小学三年级426名学生和全校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数与代数”中有关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问题解决中的六节典型性课例进行课例分析。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针对教师和学生调查研究的不同维度,综合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课例分析,主要研究运用图示法的优势以及出现的问题。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教师和学生调查研究教师和学生对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看法、建议以及所关注问题分别是什么?2.课例分析运用研究图示法在“数与代数”中有关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问题解决教学内容中的运用优势和出现的问题分别是什么?通过对以上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1.教师和学生调查研究(1)“图示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2)教师和学生都比较肯定“图示法”的功能。(3)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图示法”应该适度使用,因需使用。(4)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作图的规范性。2.课例分析运用研究第一,运用优势主要有:(1)能够帮助学生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给予学生解题思路。(2)能够快速地找到解题的关键点,提供解题思路。(3)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解题方法,对今后做题时有所帮助。(4)能够在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变得有趣生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第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作图不规范,不用直尺画图或者画出的图大小、长度不一。(2)学生能正确画图,却无法正确说出图示法的名称。(3)个别学生不能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图。(4)画出的图单一。最后,依据调查和课例分析的结论得到的启示:(1)严格要求,重视作图的规范性。(2)适度使用,呈现图示法的多样性。(3)循序渐进,体会图示法的价值。
皮建东[3](2020)在《断裂力学中复变方法的应用与发展研究(1909-2019)》文中研究说明断裂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经典的格里菲斯(A.A.Griffth,1893-1963)理论为基础,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并逐步形成于50年代。断裂力学以裂纹为主要研究目标,分析其在受力情况下应力的分布状态,从而探求断裂准则以及裂纹扩展规律。断裂力学源于生产实践,在建筑工程、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机械制造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断裂力学的深入研究,复变方法凭借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青睐。至20世纪初,由法国柯西(A.L.Cauchy,1789-1857)、德国黎曼(B.Riemann,1826-1866)和魏尔斯特拉斯(K.T.W.Weierstrass,1815-1897)等数学家发展起来的复变函数理论,其内容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为复变方法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09年,俄罗斯的科洛索夫(Г.В.Колосов,1867-1936)利用复变函数理论有效地解决了力学的相关问题。1933年,穆斯海利什维利(НиколайИвановичМусхелишвили,1891-1976)对科洛索夫所做的工作进一步系统化,更加全面地研究了复变方法在平面弹性理论中的应用。这一方法的引入,一方面丰富了力学问题求解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其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1957年,欧文(G.R.Irwin,1907-1998)提出了能量释放率,标志着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建立。至此,复变方法很自然地被应用到了断裂力学领域,开始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到目前为止,关于复变方法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这些研究多数都偏重于具体的应用过程,从史学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几乎没有。基于此,本研究从数学史的角度出发,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采用文献分析、历史研究以及对比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复变方法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断裂力学的发展,甚至预测断裂力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着眼于断裂力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研究了国外英格里斯(C.E.Inglis,1875-1952)、格里菲斯、奥罗万(E.Orowan,1901-1989)以及欧文等人在断裂力学形成过程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及其影响,同时研究了中国学者在这一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对断裂力学发展产生的影响。2.对复变方法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进行溯源。阐述了科洛索夫和穆斯海利什维利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并指出虽然当时断裂力学还没有完全产生,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复变方法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也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研究了20世纪中后期(1950-1990)复变方法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归纳,详细地论述了英国英格兰德(A.H.England)以及中国唐立民、路见可等学者对复变方法的总结和发展,以此反映出当时复变方法的发展情况。4.分析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复变方法在断裂力学中的发展情况。在这一时期,复变方法的应用范围从经典材料扩展到新型材料,同时将保角变换从有理函数推广到了无理函数。重点研究了范天佑研究团队在断裂力学复变方法中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影响。5.研究了复变方法在固体准晶以及压电准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情况。受现有文献的启发,利用复变方法讨论了直位错和线性力作用下点群10十次对称二维准晶的弹性场以及一维六方压电准晶材料含运动螺型位错的弹性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复变方法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其发展遵循由慢到快、由点到面的整体规律;2、早期的应用地域分布不均衡,缺少国际性交流;3、21世纪以来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学科融合进一步加强;4、中国学者对复变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马依彤[4](2020)在《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优化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中欧班列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亚欧市场、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抓手。但是,中欧班列仍然存在网络节点层次不清晰、缺乏合理的竞合机制、以及对境外节点的认知与评价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宏观背景,为提高中欧班列物流网络的整体运行效率、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以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层面和政府规划角度,对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进行优化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分析。首先,本文对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开行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分布规律。自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开行规模快速增长、运输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运输通道相对完善、运输货物种类不断丰富、运营模式逐渐清晰、开行质量不断提升,正不断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公共品牌,正在从爆发式增长阶段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分析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空间分布,发现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空间分布类型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仍然处于随机分布的态势,即节点城市的开行更多地依赖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意愿;另外,从局部层面分析节点的集聚区域,发现各区域内不同节点之间的竞争关系始终存在,并且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竞争态势展现出越发剧烈的态势。通过对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开行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存在的三个问题,故而本文分别对三个问题进行解决,研究内容、方法及结论总结如下。(1)为完善中欧班列物流网络并提升运行效率,基于实际运行情况,本文对中欧班列运输的物理网络形态及运营服务流程进行分析。明确了中欧班列物流网络是一个包括三类节点、三条主要运输通道以及多种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网络,同时,其物流网络结构属于多指派型“轴辐式”网络结构。另外,本文梳理了中欧班列运营全过程所涉及到的货主、运营公司、政府等主体及其职能,支线运输服务、装箱装车作业、清关等作业流程,完善对中欧班列物流网络的整体认识。在考虑运输时效限制的情况下,基于公铁联运的多式联运运输方式,以总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针对中欧班列物流网络分层节点优化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分别筛选61个境内节点城市和25个境外节点城市,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分别分析境内枢纽节点个数为10-15个时的铁路枢纽节点城市及其原因,以及相应的服务辐射范围。对于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布局与规划提出进行合理顶层设计、针对不同区域计划相应的核心枢纽节点、强调区域内不同枢纽节点之间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2)针对中欧班列之间缺乏合理的竞合机制、班列间无序竞争仍然存在的现象,本文对中欧班列境内节点的区域竞合发展策略分别在完全管制市场环境和有限管制市场环境两种情形下进行探讨。首先,本文考虑中欧班列开行频次、当地政府补贴、与腹地市场的连通性、运营成本、市场需求等参数,构建空间博弈模型,对中欧班列运营公司的定价决策进行探讨,同时通过灵敏度分析上述参数对于定价决策的影响。随后,本文将博弈模型进行拓展,探讨当运营公司具备开行频次决策话语权时的有限管制市场环境下,运营公司的定价和开行频次决策问题,并对比两种市场环境下的社会福利变化。基于中欧班列(成都)和中欧班列(重庆)的实例数据,本文基于构建的空间博弈模型进行实例分析,一方面对模型进行验证;另一方面对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得出更多结论及启示,为政府及企业的政策制定和管理策略提出相应建议。(3)为提升中欧班列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对境外节点的了解和认知。本文首先从发展潜力和风险角度出发,对境外节点建设优先性的发展策略评价框架进行构建,包括经济、社会、政策、科技、与中国国际合作关系、营商环境六个层面的21个评价指标。同时,依据一定的筛选准则,本文筛选24个样本国家作为分析样本。其次,在六个层面影响因素中的与中国国际合作关系影响因素,是分析中欧班列境外节点建设和发展、甚至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问题的特色和重点,但目前尚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或成熟的分析方法对此进行分析。因此,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应用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对样本国家与中国国际合作关系层面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了结果。最后,应用多准则决策TOPSIS方法,通过熵权法、离散系数法、离散系数CRITIC法、差异系数CRITIC法四种客观赋权方法,分别对中欧班列境外节点建设及发展的优先性进行计算。对比四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德国和俄罗斯的整体表现最好,英国、荷兰、法国、瑞士、哈萨克斯坦、爱尔兰六个国家其次。同时,本文也基于研究过程和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策略制定建议。图31幅,表25个,参考文献175篇。
王慧[5](2020)在《交互作用分析与Ⅰ型错误控制中的若干问题》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介绍了交互作用的定义、分类、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相加交互作用和相乘交互作用的关系,详细综述了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分析相关的技术细节,包括交互作用的研究设计、分析模型、分析程序、结果报告和解释;讨论了分析中模型和程序的选择、分析中评价指标的选择、可信区间计算方法的选择。随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展示了交互作用分析过程和结果报告的格式。本文旨在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医学研究中的交互作用,并为在分析中选择合适的模型和方法提供参考。接着,进一步综述了交互作用分析中的常用技术和常见问题,常用技术包括数据变换和分析方法,交互作用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包括多重共线性问题、正确使用标准化回归系数、交互作用与非线性效应的区分、缺失值填补。最后,综述了交互作用筛选中涉及的统计方法。此外,在附录中推导了基于Wald检验的广义线性模型中交互作用分析的样本量估计公式。第二部分首先从一个假设检验中的各种错误指标的基本定义与关系出发,推及多个假设检验下Ⅰ型错误控制,回顾了 Ⅰ型错误控制指标总Ⅰ型错误率(FWER)和错误发现率(FDR)的发展历史,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系统综述了 Ⅰ型错误控制中的常用公式、常用指标、常用软件(SAS和R)及其软件实现细节。随后,介绍了 Ⅰ型错误控制中的一类方法:闭包检验与分层分析,并介绍了常见FWER控制方法与闭包检验相结合的例子。最后,综述了处理多个假设检验之间相关的方法,其中最着名的方法是Candes等(2018)提出的基于Lasso惩罚的Model-X knockoff框架。第三部分探讨了 Model-X knockoff框架用于高维变量选择中的Ⅰ型错误控制,把Model-X knockoff框架推广到MCP和SCAD两种非凸正则化方法和极高维变量选择方法SIS中。模拟研究显示:采用Model-X knockoff框架结合正则化方法和SIS后,能降低单用正则化方法和SIS的FDR,并有效控制到指定水平附近,筛选变量个数显着降低,但是功效会下降,FNR和FPR水平差异不大,三种正则化方法和SIS结合knockoff框架的方法筛选的变量个数、功效、FNR和FPR非常接近,只在个别情况下,Lasso的功效稍高。探索了把Model-X knockoff框架用于二阶段交互作用筛选方法中主效应的FDR控制,模拟结果显示,控制主效应的FDR,可以降低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筛选个数,筛选出主效应的功效和筛选出交互效应的概率仍然很高。此外,附录中列出了Ⅰ型错误控制的相关专着和国内外综述。最后总结了前面两部分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讨论了第三部分模拟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本研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高鑫[6](2020)在《高中物理竞赛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在不断向外输送高端物理人才的同时,也对参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竞赛教学如何进行才能对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产生积极作用?思维品质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而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教给思维方法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我们便以思维方法为切入点,以决赛试题为研究对象,对其思维方法的考查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进而寻求对决赛教学所能够提供的指导。具体而言,我们首先对问题解决、思维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在明确了问题、思维方法等有关概念和需要统计的思维方法后,便以决赛试题的参考答案为分析对象,统计了第1-36届决赛试题中普通试题和原始物理问题的必要思维方法,同时对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数据得到微观统计结果:试题的基本特征;从不同角度对思维方法考查的数量特征、分布特征所进行的分析总结,总结项包括高频率思维方法、模块分布、知识点分布及与思维方法的结合方式等;对原始物理问题思维方法的特殊之处进行的分析总结以及对教学的启示;思维的考查特征、相关分析与结论。结合统计结果与理论分析,得到对竞赛教学的宏观指导:(1)对教学内容的思维方法分析方面:对决赛试题的特征的分析,让学生对在解决决赛问题前产生整体认知,而对决赛试题思维方法特征的分析,构成了教师对竞赛教学内容的思维方法分析所提供的依据;证实了所统计的思维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改进其学习方法。(2)培养科学思维方面: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其科学思维;深化思维方法的内涵使得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证实了决赛试题本身能够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良好素材,尤其是近些年的决赛试题。(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教学过程中呈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且优先呈现高频率、核心的思维方法;引导“寻找解决”使得呈现“一题多解”。
谷春晖[7](2020)在《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像的教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图像教学的价值不只在图的本身,还在于能联系文字资料,将文字与图像配合呈现达成各种交互联系的建立。高中物理课本中包含着大量的图像,教师常常用这些物理图像来表征物理模型和物理规律,来启发、辅助学生思考、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这种运用图像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图像法。为了进一步探究如何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图像法,本文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图像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特点:图像法作为一种表征方法,可以将物理模型较为直观地呈现出来。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教学中,物理图像可以形象地表征物理状态和变化过程的特点,可以加深对抽象概念和规律的认识,更全面地理解物理模型。图像法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原理部分的讲解、分析与处理数据、进一步总结实验反映的物理规律的环节有着重要作用。图像法作为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物理图像构成,来挖掘物理图像中的隐含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示意图中图形连接关系和函数图像中截距、交点、斜率、面积等方面。在学生运用图像法解决问题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如数形结合思维、类比思维、等效替代思维等,从而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在分析过程中结合教学片段和具体物理问题,详细阐述了图像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论证图像法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郭梁[8](2020)在《高一学生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也在不断深入。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了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了科学思维的重要性,数学思维就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应用。并且,找到物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契合点,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也可以缓解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焦虑和恐惧。故本研究针对高一学生在物理问题解决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情况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把现阶段关于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确立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以迁移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问题和物理问题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以前人对数学与物理的相关性的量化分析为基础,得出物理与数学成正相关;阐述数学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包括正迁移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迁移产生的消极影响;以高中物理教材为参考,列举了高中物理中常涉及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结合教材中内容展开进一步介绍。其次,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展开调查研究。在主观角度,学生方面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高一学生如何认识在物理问题解决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用情况,并从八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教师方面是通过对9名不同教龄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从三个维度调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在客观角度,设计诊断性测试卷,了解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解决物理问题的实际能力。综合问卷、访谈、诊断性测试三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物理问题解决中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比较薄弱,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较少,忽视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依据调查数据,分别从学生和教师角度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再次,根据上述原因分析相对应地从学生和教师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在学生方面,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学习;巩固数学基础,丰富知识储备;加强学科联系,主动实现迁移;在教师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研究分别从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实验教学、习题教学提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并附有相关的案例设计加以举例说明。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最后,对本课题研究的结论、创新、不足与展望进行了阐述。
蒋泉源[9](2020)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物理旨在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使学生能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高中物理具有内容多,物理过程抽象复杂的特征,这对高中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造成了困难,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恰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它能借助物理图景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使复杂的物理过程清晰化,从而降低问题理解难度,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在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构建物理图景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因此,研究如何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调查法、实验法。通过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习题进行分析,了解教材习题中数形结合思想呈现的特点;借助问卷,调查了31名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现状情况;自编测验题,对4个班共计191名高一年级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解题能力进行了现状调查;在了解特点、现状、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在习题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培养进行了策略探讨,并设计了实验教学方案,通过对两个班级的比较教学,探讨了培养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表明:1.高中物理教师对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关注度不够,对于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探讨不积极,对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理解还有待加强。2.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分析题目时忽略图形的重要性,解题时没有养成良好作图习惯,倾向于套用公式解决物理问题。3.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在解决“以形解数”问题时对于复杂图像缺乏分解能力,对于新颖图像缺乏联想能力;在解决“以数化形”问题时学生缺乏构图能力;在解决“数形互助”问题时,学生缺乏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化能力。4.在调研和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策略。探索了该策略的实施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发现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策略,对于培养学生“以形解数”、“以数化形”能力有明显效果,对于学生“数形互助”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梁涛[10](2020)在《电力系统负荷模型的典型参数分析与辨识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源构成多元化、网架结构复杂化、负荷成分多样化,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压力逐渐增大,对仿真模型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负荷模型尤其是动态负荷模型的选取,对系统稳定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具有重要影响。感应电动机负荷是动态负荷中最重要的成分,电力系统也存在大量参数各异的感应电动机负荷。然而,感应电动机的类型不清晰,其模型参数的分布不明朗。对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收集、整理了224台电动机负荷模型参数,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感应电动机的类型及典型参数,并将其用于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本文主要从感应电动机模型参数调研、感应电动机典型参数分析和综合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感应电动机模型参数调研方面,基于文献调研获得了224台电动机的负荷模型参数。针对参数集中机械转矩系数和初始滑差大量缺失的问题,分别提出K最近邻算法的转矩系数填补方法,以及基于负载率或临界滑差的初始滑差估计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填补效果,为后续的典型参数分析奠定了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感应电动机典型参数分析方面,基于224组填补完整的电动机参数,考虑不同电动机暂态响应存在的差异,以仿真所得的电动机暂态功率曲线为聚类依据,采用K均值算法,获得了7类暂态特征各异的电动机,分析了7类电动机的参数分布特征,提取了7类有效的典型参数值。所得的7类典型参数值补充了IEEE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荐的电动机参数集,为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的典型参数取值提供了参考依据。综合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方面,基于轨迹灵敏度法分析了综合负荷模型动态响应对模型参数的灵敏度,以此为依据确定出重点辨识参数;基于实测故障录波数据,采用了兼具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优点的遗传蚁群混合优化算法,以7类典型参数值为待求参数的初始值,进行了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提高了参数辨识准确度,为更精准地电网稳定分析计算提供了支撑。
二、浅谈填补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填补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能源监测系统中缺失数据的重构与修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发展动态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架构 |
2 建筑能源监测系统的数据缺失特性分析 |
2.1 数据缺失的原因 |
2.2 数据缺失类型 |
2.2.1 数据缺失模式 |
2.2.2 数据缺失机制 |
2.3 各类传感器数据特征分析 |
2.4 填补缺失数据工况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3 建筑能源监测系统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 |
3.1 系统模型的建立及模拟数据的生成 |
3.1.1 全空气一次回风再加热系统模型 |
3.1.2 冷冻站系统模型 |
3.1.3 AHU系统及冷冻站系统的模拟数据 |
3.2 相似性分析 |
3.3 基于EM和MLE算法的填充数据集构建方法 |
3.3.1 EM和MLE极大似然法的原理 |
3.3.2 稳定型数据点缺失的填充数据集 |
3.3.3 稳定型数据段缺失的填充数据集 |
3.3.4 波动型数据缺失的填充数据集 |
3.4 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数据重构方法 |
3.4.1 MCMC算法的原理 |
3.4.2 贝叶斯定理的原理 |
3.4.3 数据重构方法 |
3.5 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数据校准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单变量缺失数据的重构与修补结果 |
4.1 分散点缺失数据的重构结果 |
4.1.1 AHU系统数据点缺失 |
4.1.2 冷冻站系统数据点缺失 |
4.2 分散点缺失数据的重构与修补结果 |
4.2.1 AHU系统数据点缺失 |
4.2.2 冷冻站系统数据点缺失 |
4.3 连续型缺失数据的重构结果 |
4.3.1 AHU系统数据段缺失 |
4.3.2 冷冻站系统数据段缺失 |
4.4 连续型缺失数据的重构与修补结果 |
4.4.1 AHU系统数据段缺失 |
4.4.2 冷冻站系统数据段缺失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变量数据同时缺失的重构结果 |
5.1 同类型传感器数据同时缺失的重构结果 |
5.1.1 温度传感器数据同时缺失 |
5.1.2 湿度传感器数据同时缺失 |
5.1.3 压力传感器数据同时缺失 |
5.1.4 质量流量传感器数据同时缺失 |
5.2 不同类型传感器数据同时缺失的重构结果 |
5.2.1 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数据同时缺失 |
5.2.2 温度和流量传感器数据同时缺失 |
5.2.3 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数据同时缺失 |
5.2.4 湿度和流量传感器数据同时缺失 |
5.2.5 流量和压力传感器数据同时缺失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一次回风系统各变量数据段缺失重构结果 |
附录 B 冷冻站系统各变量数据段缺失重构结果 |
附录 C 一次回风系统各变量数据段缺失重构与校准结果 |
附录 D 冷冻站系统各变量数据段缺失重构与校准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2)图示法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标注重小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 |
1.1.2 “数与代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1.1.3 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 |
1.1.4 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图示法的内涵研究 |
2.2 图示法的分类研究 |
2.3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的理论研究 |
2.3.1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 |
2.3.2 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 |
2.3.3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策略 |
2.4 图示法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4.1 有关线段图的应用研究 |
2.4.2 有关示意图的应用研究 |
2.4.3 有关矩形面积图的应用研究 |
2.4.4 有关实物图的应用研究 |
2.4.5 有关点子图的应用研究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图示法的概述 |
3.1 图示法 |
3.2 图示法的理论基础 |
3.2.1 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 |
3.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3 认知心理学表征理论 |
3.3 图示法的分类 |
3.3.1 实物图 |
3.3.2 示意图 |
3.3.3 线段图 |
3.3.4 矩形面积图 |
3.3.5 点子图 |
3.4 图示法的功能 |
3.4.1 图示法是通向数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桥梁 |
3.4.2 图示法是提供儿童进行数学推理的直观支撑工具 |
3.4.3 图示法是数学建模的手段和模型的表征形式 |
3.4.4 图示法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不可或缺的工具 |
3.4.5 图示法是启迪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基本方式 |
第4章 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分析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案例分析法 |
4.4 调查问卷设计与说明 |
4.4.1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 |
4.4.2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
4.5 教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5.1 教师对“图示法”的了解情况 |
4.5.2 教师对“图示法”的使用情况 |
4.5.3 “图示法”的适用范围 |
4.5.4 “图示法”的使用方式 |
4.5.5 “图示法”的呈现方式 |
4.5.6 教师使用“图示法”关注的问题 |
4.6 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6.1 学生对“画图”方法的接触 |
4.6.2 学生对“画图”方法的使用情况 |
4.6.3 学生将“画图”方法引入“数与代数”教学的看法 |
4.6.4 学生对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选用“画图”方法的建议 |
4.6.5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中使用“画图”方法的优点 |
4.6.6 学生运用“画图”方法的反馈 |
第5章 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课例分析 |
5.1 图示法在数的认识教学中的课例分析 |
5.1.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例 |
5.1.2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例 |
5.2 图示法在数的运算教学中的课例分析 |
5.2.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课例 |
5.2.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课例 |
5.3 图示法在问题解决教学中的课例分析 |
5.3.1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课例 |
5.3.2 归一问题教学课例 |
5.4 课例综合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 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断裂力学中复变方法的应用与发展研究(190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历史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断裂现象与断裂力学 |
1.1.2 利用复变方法表述断裂现象的力学特征 |
1.1.3 复变方法应用于断裂力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断裂力学理论发展历史的研究 |
1.2.2 对复变函数理论发展进程的研究 |
1.2.3 对断裂力学中复变方法的应用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断裂力学的形成与发展 |
2.1 断裂力学产生的早期准备——英格里斯解 |
2.2 格里菲斯与“表面能”概念的提出 |
2.3 奥罗万对格里菲斯理论的理解与发展 |
2.4 欧文以及应力强度因子 |
2.5 中国学者对断裂力学的形成所作的贡献 |
第3章 20世纪初到中叶断裂力学中复变方法的应用缘起和初步发展 |
3.1 复变函数理论发展概述 |
3.1.1 复数理论的萌芽 |
3.1.2 复数理论的发展 |
3.1.3 复变函数理论的系统化 |
3.2 科洛索夫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及其影响 |
3.3 穆斯海利什维利与他的平面弹性理论经典论着 |
3.3.1 穆斯海利什维利的生平简介 |
3.3.2 穆斯海利什维利的专着《数学弹性力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
3.3.3 《数学弹性力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中的复变函数思想 |
第4章 20世纪中后期(1950-1990)复变方法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情况 |
4.1 英格兰德对弹性力学中复变方法的总结 |
4.2 中国学者对复变方法的发展 |
第5章 20世纪90年代后复变方法在经典断裂领域的发展 |
5.1 断裂动力学问题的求解 |
5.2 在单一缺陷问题中的应用 |
5.3 在孔边裂纹缺陷上的应用 |
5.4 复合材料断裂复变方法 |
第6章 复变方法在新型材料断裂力学中的应用 |
6.1 固体准晶的发现 |
6.2 复变方法在固体准晶弹性中的应用 |
6.2.1 一维准晶弹性复变方法 |
6.2.2 二维准晶弹性复变方法 |
6.2.3 三维准晶弹性复变方法 |
6.3 压电准晶材料中复变方法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优化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范围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中欧班列相关研究综述 |
2.2 物流网络分析及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
2.2.1 网络空间分布相关研究综述 |
2.2.2 网络节点连通性相关研究综述 |
2.3 物流网络节点优化相关研究综述 |
2.4 物流网络节点发展策略相关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 |
3.1 中欧班列整体运行概况 |
3.2 中欧班列主要城市开行概况 |
3.3 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3.1 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
3.3.2 空间分布演化趋势分析 |
3.3.3 空间分布聚集区域分析 |
3.4 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考虑运输时效的中欧班列分层物流网络节点优化 |
4.1 中欧班列物流网络描述 |
4.1.1 物理网络描述 |
4.1.2 运营服务流程描述 |
4.2 考虑运输时效的中欧班列分层网络节点优化模型 |
4.2.1 问题描述 |
4.2.2 混合整数模型构建 |
4.2.3 模型求解 |
4.3 实例分析 |
4.3.1 数据选择与来源 |
4.3.2 结果分析 |
4.4 相关政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中欧班列境内节点的竞合发展策略研究 |
5.1 中欧班列境内节点的竞争力分析 |
5.1.1 竞争力理论 |
5.1.2 境内节点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中欧班列境内节点的区域竞争博弈模型 |
5.2.1 问题描述 |
5.2.2 模型假设与符号定义 |
5.2.3 基础模型及均衡解 |
5.2.4 灵敏度分析 |
5.2.5 拓展模型及求解 |
5.3 实证检验与数值仿真 |
5.3.1 数据选择与来源 |
5.3.2 结果分析 |
5.4 竞合策略分析 |
5.4.1 运营公司策略 |
5.4.2 政府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中欧班列境外节点的建设优先性发展策略研究 |
6.1 境外节点建设优先性的评价模型构建 |
6.1.1 影响因素分析 |
6.1.2 评价模型构建 |
6.1.3 指标属性及处理方法 |
6.1.4 样本选择 |
6.2 基于网络爬虫的国际合作关系指标分析 |
6.2.1 爬虫网站选择及分析 |
6.2.2 分析原理及算法 |
6.3 中欧班列境外节点的建设优先性计算 |
6.3.1 数据选择与处理 |
6.3.2 基于多种改进的TOPSIS方法的优先性计算 |
6.3.3 结果分析与策略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交互作用分析与Ⅰ型错误控制中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交互作用分析 |
1.1 交互作用概述 |
1.1.1 交互作用的定义 |
1.1.2 交互作用的分类 |
1.1.3 相加交互作用与相乘交互作用的关系 |
1.1.4 交互作用的研究意义 |
1.1.5 交互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交互作用分析过程 |
1.2.1 研究设计 |
1.2.2 分析模型 |
1.2.3 评价指标 |
1.2.4 程序实现 |
1.2.5 结果报告 |
1.2.6 实例分析 |
1.3 交互作用分析中的常用技术和问题 |
1.3.1 常用数据变换 |
1.3.2 多重共线性问题 |
1.3.3 常用分析技术 |
1.3.4 标准化回归系数 |
1.3.5 交互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1.3.6 缺失值 |
1.4 交互作用的筛选 |
1.4.1 一阶段法 |
1.4.2 多阶段法 |
1.4.3 其他 |
第二部分 Ⅰ型错误控制 |
2.1 Ⅰ型错误控制概述 |
2.1.1 一个假设检验中的基本概念 |
2.1.1.1 一个假设检验中错误控制 |
2.1.1.2 从诊断试验看Ⅰ型错误 |
2.1.2 m个假设检验中的Ⅰ型错误控制 |
2.1.2.1 FWER控制 |
2.1.2.2 FDR控制 |
2.1.2.3 FDR(或pFDR)、local FDR与q值估计 |
2.1.2.4 小结 |
2.1.3 常用公式 |
2.1.4 常用指标 |
2.1.5 π0或m0的估计与自适应方法 |
2.1.6 常用软件及其实现 |
2.2 闭包检验与分层分析 |
2.2.1 闭包原理与闭包检验 |
2.2.2 闭包检验与序贯法 |
2.2.3 闭包检验与P值合并方法 |
2.2.4 闭包检验与固定顺序检验、守门法 |
2.2.5 闭包检验与组间比较 |
2.2.6 截尾闭包检验与序贯法 |
2.2.7 截尾闭包检验与两两比较 |
2.3 相关的处理 |
2.3.1 传统方法与相关 |
2.3.2 对相关结构建模 |
2.3.3 保留数据的相关结构 |
2.2.3.1 重抽样技术 |
2.2.3.2 伪变量 |
第三部分 Model-X knockoffs框架用于高维变量选择中的Ⅰ型错误控制 |
3.1 Model-X knockoffs框架结合不同正则化方法控制FDR的模拟研究 |
3.2 Model-X knockoffs框架结合SIS控制FDR的模拟研究 |
3.3 Model-X knockoffs框架结合两阶段方法在交互作用筛选中Ⅰ型错误控制的探讨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交互作用分析 |
附录1.1 logisitc回归中基于Wald检验的样本量计算推导 |
附录1.2 logisitc回归中相乘交互作用和相加交互作用的样本量计算推导 |
附录1.3 常用分析模型(binary exposure and binary confounder)基于Wald检验的样本量计算公式中V的计算 |
附录1.4 线性回归模型的样本量计算的推导 |
附录1.5 McClelland等(2017)模拟数据的分析程序与结果 |
附录1.6 线性回归中模型总的多重共线性诊断指标汇总 |
附录1.7 线性回归中单个变量多重共线性的诊断指标汇总 |
附录2 Ⅰ型错误控制 |
附录2.1 多重检验相关的专题着作列表 |
附录2.2 多重检验相关的综述(不完整收集) |
附录2.3 多重检验相关书籍的书评(不完整收集) |
附录2.4 国内多重检验相关的综述与标准(不完整收集) |
附录2.5 Model-X knockoffs框架结合正则化方法的模拟结果1线性回归,A=4 |
附录2.6 Model-X knockoffs框架结合正则化方法的模拟结果2线性回归,A=6 |
附录2.7 Model-X knockoffs框架结合正则化方法的模拟结果3 logistic回归,A=8 |
附录2.8 Model-X knockoffs框架结合正则化方法的模拟结果4 logistic回归,A=14 |
附录2.9 Model-X knockoffs框架结合SIS的模拟结果 |
附录2.10 Model-X knockoffs框架结合Lasso用于两阶段交互作用筛选方法模拟结果,强边际原则 |
附录2.11 Model-X knockoffs框架结合Lasso用于两阶段交互作用筛选方法模拟结果,弱边际原则 |
综述 高维变量选择中的Ⅰ型错误控制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高中物理竞赛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 |
1.1.2 中国物理奥林匹克 |
1.1.3 物理竞赛的一般价值 |
1.1.4 对决赛还需进一步研究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路线 |
1.5 研究的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有关的研究现状 |
1.6.1 国内外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
1.6.2 国内对思维方法的研究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思维影响问题的解决用思维方法培养思维 |
2.2 需要统计的物理思维方法 |
2.3 物理问题 |
2.3.1 两类问题 |
2.3.2 问题的结构与解决 |
3 决赛试题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统计与实例分析 |
3.1 第30-36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
3.2 第21-30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
3.3 第11-20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
3.4 第1-10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
4 决赛中试题与思维方法分析 |
4.1 试题的特性 |
4.1.1 题量的特征 |
4.1.2 阅读量的特征 |
4.1.3 计算量的特征 |
4.1.4 模块分布的特征 |
4.1.5 原始问题的数量特征与分布特征 |
4.2 思维方法的特征 |
4.2.1 思维方法的数量特征 |
4.2.2 全部思维方法的特征 |
4.2.3 力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
4.2.4 热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
4.2.5 电磁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
4.2.6 光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
4.2.7 近代物理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
4.3 原始物理问题思维方法的不同之处 |
4.4 思维的考查特征 |
4.5 典型题目 |
4.6 研究对竞赛教学的指导 |
4.6.1 为竞赛教学内容的思维方法分析提供依据 |
4.6.2 用思维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
4.6.3 渗透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工作与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 |
1.1.1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
1.1.2 使用高中物理教材的需求 |
1.1.3 实际课堂教学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图像 |
2.1.2 物理图像 |
2.1.3 物理图像法 |
2.2 相关理论 |
2.2.1 心理学基础 |
2.2.2 信息加工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章 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1.1 调查问卷指标 |
3.1.2 信效度检验 |
3.2 调查实施 |
3.3 调查问卷分析 |
3.3.1 图像法在教学的应用已有的成效 |
3.3.2 图像法在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图像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4.1 运用图像法构建物理模型 |
4.1.1 运用示意图表征物质模型 |
4.1.2 运用图像呈现状态模型 |
4.1.3 运用图像反映过程模型 |
4.2 运用图像法学习物理规律 |
4.2.1 运用图像剖析实验原理 |
4.2.2 结合函数图像优化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4.2.3 运用物理图像归纳总结物理规律 |
4.3 运用图像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
4.3.1 运用图像法培养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 |
4.3.2 运用图像法培养学生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
4.3.3 巧用物理图像转变思路解决物理问题 |
4.4 运用图像法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 |
第5章 图像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片段设计—以直线运动中追击相遇问题为例 |
5.1 教材分析 |
5.2 学情分析 |
5.3 教学目标设计 |
5.4 教学片段设计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物理教学中图像法应用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高一学生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
2.1.1 数学的特点 |
2.1.2 数学思想 |
2.1.3 数学方法 |
2.2 问题和物理问题 |
2.2.1 问题 |
2.2.2 物理问题 |
2.2.3 物理问题解决 |
2.3 心理学理论基础 |
2.3.1 学习迁移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2.3.3 信息加工理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
3.1 数学和物理的相关性研究 |
3.2 数学对物理学习产生的影响 |
3.2.1 数学对物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
3.2.2 数学对物理产生的消极影响 |
3.3 高中物理常见的数学思想 |
3.3.1 化归与转化思想 |
3.3.2 极限思想 |
3.3.3 数形结合思想 |
3.3.4 函数思想 |
3.3.5 分类讨论思想 |
3.4 高中物理常用的数学方法 |
3.4.1 比值定义法 |
3.4.2 建模法 |
3.4.3 微元法 |
3.4.4 几何图解法 |
3.4.5 图像法 |
第4章 高一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
4.1 调查目的 |
4.2 学生问卷调查 |
4.2.1 问卷编制 |
4.2.2 调查对象 |
4.2.3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4.3 教师访谈 |
4.3.1 访谈目的与对象 |
4.3.2 访谈设计 |
4.3.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4.4 诊断性测试 |
4.4.1 试卷编制 |
4.4.2 实施对象 |
4.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5 成因分析 |
4.5.1 学生角度 |
4.5.2 教师角度 |
第5章 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策略 |
5.1 学生方面的策略 |
5.1.1 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学习 |
5.1.2 巩固数学基础,丰富知识储备 |
5.1.3 加强学科联系,主动实现迁移 |
5.2 教师方面的策略 |
5.2.1 在概念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5.2.2 在规律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5.2.3 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5.2.4 在习题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5.2.5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对教学过程的观察 |
1.1.2 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新要求 |
1.1.3 基于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物理习题解答中的重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期刊文献综述 |
1.2.1.1 关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物理解题中的研究 |
1.2.1.2 关于物理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 |
1.2.1.3 关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的研究 |
1.2.2 硕博论文综述 |
1.2.3 评述与启示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
2.1.2 数形结合思想中的“数”在物理中的定义 |
2.1.3 数形结合思想中的“形”在物理中的定义 |
2.1.4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表征理论 |
3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习题中蕴含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分析 |
3.1 高一物理教材习题中“以数化形”内容呈现及特点分析 |
3.1.1 教材习题中“以数化形”内容呈现 |
3.1.2 教材习题中“以数化形”内容的特点 |
3.1.2.1 以数化形,简化题意 |
3.1.2.2 以数化形,使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 |
3.1.2.3 以数化形,寻找问题突破口 |
3.1.2.4 以数化形,借助数学关系解决物理问题 |
3.2 高一物理教材习题中“以形解数”内容呈现及特点分析 |
3.2.1 教材习题中“以形解数”内容呈现 |
3.2.2 教材习题中“以形解数”内容的特点 |
3.3 高一物理教材习题中“数形互助”内容呈现及特点分析 |
3.3.1 教材习题中“数形互助”内容呈现 |
3.3.2 教材习题中“数形互助”内容的特点 |
4 高中物理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现状 |
4.1 调查对象 |
4.2 调查方法 |
4.3 调查结果分析 |
5 高一年级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能力现状 |
5.1 调查对象 |
5.2 调查工具 |
5.2.1 测试卷的编制 |
5.2.2 测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
5.3 调查实施 |
5.4 调查结果分析 |
5.4.1 高一年级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解题能力现状 |
5.4.2 高一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解题能力在班级上的F检验 |
6 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培养的策略探究 |
6.1 策略设计的基础 |
6.1.1 物理习题教学的重要性 |
6.1.2 知识技能的学习 |
6.2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培养的策略 |
6.2.1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
6.2.2 在物理知识回顾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
6.2.3 在物理例题讲授中展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
6.2.4 在物理课堂练习中巩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
6.2.5 在物理课后作业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
6.2.6 在反思中内化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
7 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培养的实践教学 |
7.1 研究对象 |
7.2 教学实践 |
7.2.1 实践内容 |
7.2.2 实验教学方案及课时安排 |
7.2.2.1 实验教学方案 |
7.2.2.2 课时安排 |
7.2.3 教学案例 |
7.2.4 测量工具 |
7.3 实验结果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物理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情况调查 |
附录2 :高一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能力测验题 |
致谢 |
(10)电力系统负荷模型的典型参数分析与辨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负荷建模研究现状 |
1.2.2 负荷特性分类方法 |
1.2.3 负荷模型辨识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电力负荷的数学模型及建模方法 |
2.1 负荷模型类型 |
2.1.1 静态负荷模型 |
2.1.2 动态负荷模型 |
2.2 负荷建模方法 |
2.2.1 统计综合法 |
2.2.2 总体测辨法 |
2.2.3 故障仿真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感应电动机负荷的暂态模型参数调研与填补 |
3.1 感应电动机负荷的机电暂态模型 |
3.2 感应电动机的参数调研与缺失特点 |
3.3 感应电动机缺失参数值的填补 |
3.3.1 数据的填补方法 |
3.3.2 转矩系数的填补 |
3.3.3 初始滑差的填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感应电动机的聚类及典型参数的分析 |
4.1 聚类指标的确定 |
4.2 电动机聚类算法 |
4.3 感应电动机的聚类分析 |
4.3.1 电动机仿真结果分析 |
4.3.2 电动机聚类结果分析 |
4.4 感应电动机典型参数值的提取 |
4.4.1 典型电动机参数值的提取 |
4.4.2 典型参数值的有效性评估 |
4.5 感应电动机典型参数值的分析 |
4.5.1 典型参数值的影响性分析 |
4.5.2 典型电动机的稳定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
5.1 故障录波数据处理 |
5.1.1 故障录波数据特点分析 |
5.1.2 故障录波数据去噪处理 |
5.2 基于轨迹灵敏度的综合负荷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 |
5.2.1 负荷模型参数的轨迹灵敏度计算方法 |
5.2.2 负荷模型参数的轨迹灵敏度结果分析 |
5.3 基于遗传蚁群混合优化的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
5.3.1 基于轨迹灵敏度的负荷模型参数取值调整策略 |
5.3.2 基于遗传蚁群混合优化算法的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
5.4 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算例分析 |
5.4.1 基于仿真数据的算法辨识效果分析 |
5.4.2 基于实测数据的算法辨识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24 台感应电动机的参数值及缺失参数填补值 |
附录 B: 7类电动机的参数分布 |
附录 C: 7类电动机的聚类中心与其典型参数的仿真曲线对比 |
附录 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浅谈填补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能源监测系统中缺失数据的重构与修补方法研究[D]. 孟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图示法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宋书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断裂力学中复变方法的应用与发展研究(1909-2019)[D]. 皮建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优化及发展策略研究[D]. 马依彤.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5]交互作用分析与Ⅰ型错误控制中的若干问题[D]. 王慧.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6]高中物理竞赛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D]. 高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 谷春晖. 扬州大学, 2020(05)
- [8]高一学生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D]. 郭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蒋泉源.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4)
- [10]电力系统负荷模型的典型参数分析与辨识方法研究[D]. 梁涛. 浙江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