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在癌症和非癌症患者中的“秦”值初探

生物能源在癌症和非癌症患者中的“秦”值初探

一、癌症与非癌症病人生物能“秦”值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吴超[1](2019)在《FKBP12乙酰化修饰调控mTOR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mTOR(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属于 PIKK(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kinase-related kinase)超家族成员,作为 Ser/Thr 激酶发挥作用,进化上高度保守,调控细胞内各种合成代谢以及免疫活动。FKBP12(the FK506-binding protein 12)是一个12KD的小分子蛋白,它与免疫抑制剂rapamycin结合,负调控mTOR信号通路。FKBP12-rapamycin调控mTOR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通过质谱分析,我们发现在氨基酸/血清存在条件下,FKBP12上的赖氨酸簇(K48/K53)可以被CBP乙酰化,乙酰化状态的FKBP12与mTOR的相互作用减弱。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乙酰化后的FKBP12与Rheb结合力增强,解除对mTOR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其激酶活性。Rheb作为GTPase结合GTP时能够激活mTOR活性,通过质谱分析我们发现Rheb的第8位赖氨酸也能被CBP乙酰化,乙酰化后的Rheb(Ras homolog enriched in brain)与FKBP12相互作用增强,从而促进了 mTORC1的活性。有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细胞中mTOR在先天免疫中起重要调控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我们通过MALDI-TOF-MS发现mTOR磷酸化IRF3丝氨酸386位点,促进抗病毒活力。此外,我们在MEF细胞中构建FKBP12突变体的稳转细胞系,在病毒感染条件下,模拟乙酰化的突变体稳转细胞株抗病毒能力更强。这些结果表明,在氨基酸/血清存在条件下,乙酰化状态的FKBP12对mTOR的抑制作用减弱。mTOR通过磷酸化IRF3 386位点的丝氨酸来发挥抗病毒作用,而乙酰化后的FKBP12通过促进mTOR活力增强细胞的抗病毒功能。本课题首次揭示了 FKBP12乙酰化对mTORC1信号通路的重要调控作用,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验证了 FKBP12乙酰化的具体调控机制。此外,我们通过等多种技术手段证明IRF3是mTOR的一个新的靶点,揭示了 mTOR抗病毒的新机制。

黄秋红[2](2019)在《快速检测技术在石油废水重金属离子诱发慢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之而来的石油污染也不容忽视,其中石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就是危害较大的一种。石油中的重金属离子随着废水排出散布于环境中,在动植物体内积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直接或者间接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危害人体健康。而慢性疾病具有初期不易被人察觉,后期不易治疗,治疗费用大的特点,因此慢性疾病的早期快速检查十分重要。所以,本文为防治石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污染引起的人类慢性疾病、为快速诊断和治疗重金属离子引起的慢性疾病,开展了石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研究,和重金属离子引起的慢性疾病新的医疗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具体工作开展如下:首先,采用创新性实验合成了特异性识别重金属离子Pb2+和Cd2+的金属纳米簇,并将其与微流控芯片结合,利用荧光分析仪,研究了对石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2+和Cd2+的高通量、快速、方便的检测。实验内容包括:采用“一步共混法”技术合成了作为Pb2+、Cd2+的可视化检测探针的谷胱甘肽金纳米簇(GSH-AuNCs)和半胱氨酸-谷胱甘肽金纳米簇(Cys-GSH-AuNCs);同时,开发设计了高通量快速检测Pb2+、Cd2+的微流控检测芯片,以配合Pb2+、Cd2+的特异性、高灵敏度检测;最后,采用实地采集的石油废水对上述实验和设计研究进行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显示GSH-AuNCs对Pb2+的检测范围在5μM-60μM,对Cd2+的检测范围在5μM-30μM。并实地采集石油废水对金属纳米簇进行性能验证微流控芯片设计合理,能实现对石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2+、Cd2+的高通量快速检测。其次,针对石油废水中的Pb2+能直接或间接引发人体血管的血栓病变,研究利用超声造影剂对血栓的靶向病灶显影特性,开发一种新型检测血栓的医疗检测方法。实验组分选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微球载体材料,包裹相变的液态氟碳,负载可以形成磁性靶向的超顺磁性氧化铁(γ-Fe2O3)和多位点结合的精氨酸(arginine,R)-甘氨酸(glycine,G)-天冬氨酸(aspatic acid,D),RGD),采用双乳化法制备相变RGD-γ-Fe2O3-PLGA靶向超声微球,对制备的微球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貌、粒径等表征,并进行聚焦超声显影检测实验、生物相容性和体外靶向检测实验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相变RGD-γ-Fe2O3-PLGA靶向超声微球的粒径约为396.7 nm,微球尺寸均匀、分散性好,有利于微球穿过血管进入靶向细胞;微球能够超声相变和热致相变,相变显影最优参数是在连续超声模式1.5 w 7 min时,或温度55℃水浴6 min时;细胞毒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证明,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明微球细胞靶向效果满足检测要求。研究制备的相变RGD-γ-Fe2O3-PLGA靶向超声微球具有良好的造影效果和靶向血栓病灶的特性,具有实现对血栓的靶向病灶造影的潜力,为血栓的早期无创检测提供一个新的检测技术方法。最后,针对石油废水中的Cd2+致肾损伤形成慢性肾病,以肾脏疾病诊断重要判断信息尿沉渣的快速、准确的检测为目标,采用改进的自动染色系统和采用人工智能(AI)识别技术,开展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智能训练实验工作。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的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细胞识别率、精确度都有明显的提高,尿沉渣细胞种类和形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疾病的病理变化。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石油废水中诱发慢性疾病的重金属离子,进行了主要重金属离子Pb2+和Cd2+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针对重金属Pb2+诱发的血栓性疾病的检测,进行了制备相变靶向超声微球快速检测的研究;针对重金属Cd2+诱发的肾脏疾病检测,进行了采用AI技术改进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快速检测的研究。这些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不仅对石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诱发的慢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而且为慢性疾病的早期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并为其它重金属离子和慢性疾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实验及应用参考。研究成果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秀萍[3](2015)在《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通过分子修饰可大大提高中药多糖的生物活性,并能产生许多新的药用价值。突出表现在某些多糖原来不具有生物活性或生物活性很弱,经硒化修饰以后,产生或增强了某些生物活性,尤其是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活性显示了广阔的药用前景。本研究选择淫羊藿多糖(EPS)和板蓝根多糖(IRPS)进行硒化修饰,分别得到9个硒化淫羊藿多糖(sEPS)和9个硒化板蓝根多糖(sIRPS),以未修饰多糖为对照,通过体外、体内试验,比较它们的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硒化修饰提高两种多糖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活性的可能性,筛选出效果较好的硒化多糖,为研制多糖类免疫增强剂和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包括以下六个部分:试验Ⅰ、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的制备用水煎醇沉法提取粗淫羊藿多糖和粗板蓝根多糖,经Sevag法除蛋白,DEAE-52柱层析,得到纯化的淫羊藿多糖和板蓝根多糖。然后用硝酸-亚硒酸钠法进行硒化修饰,以反应温度、亚硒酸钠用量和反应时间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9种修饰条件,分别得到9个硒化淫羊藿多糖sEPS1~sEPS9和9个硒化板蓝根多糖sIRPS1~sIRPS9,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量,用红外光谱鉴定硒多糖的结构。结果显示,两种硒化多糖的硒含量分别在3.32~21.89 mg·g-1、2.65~15.21 mg·g-1,红外光谱显示有硒酸酯基团的特征性吸收峰,证明两种多糖被成功硒化。试验Ⅱ、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体外增强免疫活性的比较将9个硒化淫羊藿多糖sEPS1~sEPS9、9个硒化板蓝根多糖sIRPS1~sIRPS9及未修饰的EPS、IRPS分别用RPMI-1640培养液稀释成11个浓度,加入到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用MTT法测定其最大安全浓度;然后取安全范围内5个浓度的各多糖单独或与PHA同时加入到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48 h后,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A570值和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结果显示,多糖单独加入时,各多糖组分别有1~5个浓度组的A570值显着大于细胞对照组,sEPS1、sEPS4、sEPS5和sIRPS6在1.563~0.098μg·mL-1组的A570值显着大于细胞对照组,sEPS2、sEPS4、sEPS5和sEPS8组的淋巴细胞增殖率显着高于EPS组;sIRPS5、sIRPS8和sIRPS9组的淋巴细胞增殖率显着高于IRPS组;多糖与PHA同时加入时,各多糖组分别有1~5个浓度组的A570值显着大于细胞对照组,sEPS1~sEPS9、sIRPS2、sIRPS4、sIRPS5、sIRPS8和sIRPS9在 1.563~0.098μg·mL-1组的A570值显着大于细胞对照组,sEPS2、sEPS5和sEPS8组的淋巴细胞增殖率显着高于EPS组,sIRPS2和sIRPS5组的淋巴细胞增殖率显着高于IRPS组。结果表明,硒化修饰能够提高淫羊藿多糖和板蓝根多糖的增强免疫活性,其中sEPS5在9个sEPSs中、sIRPS5在9个sIRPSs中的活性最强。试验Ⅲ、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将9个硒化淫羊藿多糖sEPS1~sEPS9、9个硒化板蓝根多糖sIRPS 1~sIRPS9及未修饰的EPS、IRPS分别用蒸馏水倍比稀释成五个浓度,分别用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各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sEPS1、sEPS4、sEPS7在2~0.5 mg·mL-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显着大于未修饰的EPS,sIRPS4、sIEPS7和sIRPS8在2~0.125 mg·mL-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显着大于未修饰的IRPS;sEPS4和sEPS7在1~0.0625 mg·mL-1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显着大于未修饰的EPS,sIRPS7在1~0.0625 mg·mL-1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显着大于未修饰的IRPS;sEPS1、sEPS4和sEPS7在1~0.0625 mg·mL-1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显着大于未修饰的EPS,sIRPS7在1~0.0625mg·mL-1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显着大于未修饰的IRPS。结果表明,硒化修饰能提高淫羊藿多糖和板蓝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sEPS7在9个sEPSs中、sIRPS7在9个sIRPSs中的活性最强。试验Ⅳ、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体内增强免疫活性的比较以未修饰的EPS和IRPS为对照,比较前期筛选出的两个硒化多糖sEPS5和sIRPS5的体内增强免疫活性。14日龄雏鸡180只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BC)外均用新城疫疫苗免疫,28日龄二免。在每次免疫的同时,4个多糖组分别每只肌肉注射2 mg·mL-1的sEPS5、sIRPS5、EPS和IRPS 0.5 mL,免疫对照(VC)组和B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首免后第7、14、21、28 d采血,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血清ND抗体效价、IL-2、IL-6和IFN-y含量,分别于首免后第14、28 d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两个硒化多糖组在免疫后所有时间点的淋巴细胞增殖、血清抗体效价、IL-2、IL-6和IFN-y含量均显着高于VC和BC组,多显着高于未修饰多糖组,sEPS5组多为最高;在首免后D14,sEPS5和sIRPS5组的胸腺指数、脾脏和法氏囊指数交替最高。结果表明,硒化修饰能够提高两种多糖的体内增强免疫活性,sEPS5的活性最强。试验Ⅴ、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的比较体外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较强的sEPS7和sIRPS7,本试验进一步比较了两个硒化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14日龄雏鸡180只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BC)外均用新城疫疫苗免疫,28日龄二免。在每次免疫的同时,4个多糖组分别每只鸡肌肉注射2 mg·mL-1的sEPS5、sIRPS5、EPS和IRPS0.5mL,免疫对照(VC)组和空白对照组(B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首免后第7、14、21、28 d采血,测定血清CAT、SOD、GSH-Px的活性及MDA的含量。结果显示,sEPS7在所有时间点的血清CAT活性均高于免疫对照组,sIRPS7有两个时间点的血清CAT活性均高于免疫对照组;sEPS7和sIRPS7在所有时间点的血清SOD活性、GSH-Px活性均高于免疫对照组;sEPS7在所有时间点、sIRPS7在两个时间点的血清MDA含量均显着低于免疫对照组。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硒化修饰能提高淫羊藿多糖和板蓝根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sEPS7的活性最强。试验Ⅵ、硒化淫羊藿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2、IL-6和IFN-γmRNA表达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硒化多糖sEPS5对IL-2、IL-6和IFN-γmRNA表达的影响。培养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加入3个浓度(6.25、3.125、1.563 μg·mL-1)的sEPS5和EPS,培养12h后,收集淋巴细胞,提取RNA,然后反转录成cDNA,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IL-2、IL-6和IFN-y的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sEPS5在3.125和1.563μg·mL-1 IL-2mRNA 表达显着强于未修饰的 EPS;sEPS5在 1.563μg·m L-1IL-6 mRNA表达显着强于未修饰的EPS;sEPS5在1.563 μg·mL-1 IFN-γ mRNA表达显着强于未修饰的EPS。结果表明,硒化多糖促进IL-2、IL-6和IFN-γmRNA表达的作用显着强于未修饰多糖,可能是硒化修饰增强多糖免疫活性的机理之一。

许靖华,皇甫超申,秦明周[4](2008)在《城市饮用水中亚硝酸盐与癌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氮肥大量应用致使地表水和地下水亚硝酸盐含量日益增高。目前亚硝酸盐广泛应用在食品保鲜、药物等领域,日常供应居民的蔬菜、饮用水内也同时存在亚硝酸盐。尤其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行,排放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远超过健康安全标准,地表水和地下水亚硝酸盐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体内亚硝酸盐

马前锋[5](2008)在《音由心生 乐者药也 ——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不仅为个体提供了审美欣赏的对象,也通过自身的魅力影响着现实社会生活。合适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个体人格。同时,音乐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也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产生的效用也不同。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和最具魅力的领域,它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进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并且还在继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音乐是人心理活动的产物,音乐实现自己多方面社会功能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是音响体验、情感感受、想象引导直觉等心理活动;音乐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对健康能够发挥不可忽视作用,具有治疗效果。音乐疗法是集心理学、医学、生理学、哲学、音乐、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应用科学,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并日趋成熟。音乐治疗的作用已经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目前国内也有研究成果,但在个性化方面甚少,而某些成果,也还不够深入。这种学术研究的滞后性,直接影响了对涉及音乐治疗等现象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和运用。基于这种情况,本研究从心理学、健康学等角度,结合实验研究、调查统计分析以及相关个案,对个性化音乐治疗予以深入系统地探讨。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音乐治疗研究综述。讨论音乐治疗的概念、意义,考察国内外音乐治疗的发展历史,总结音乐治疗的新视角和方法并予运用前景展望。我国现代关于音乐心理和音乐治疗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多为介绍国外音乐治疗的文章,有关音乐治疗和发展的本土化特色还需研究。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论着中就有关于音乐心理活动的描述和对某些音乐心理规律及的研究。从关注音乐与自然的联系到重视音乐与人心理、情感的密切联系,研究历时达二千多年;研究成果从古代文献的语录,发展到独立的篇章论述和专门的乐论着作,从理论分析到实践验证;研究领域都大多涉及到了现代音乐治疗学的命题,如音乐与人心理的关系、产生音乐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音乐的心理效能、音乐的社会作用、音乐欣赏心理、音乐表演心理、音乐创作心理、音乐对塑造个体具有完备性格的作用、音乐养生及治疗思想等。中国有丰富的音乐治疗的思想。特别是五音疗法,反映了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五音疗法整合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体现了对音乐与情绪及脏腑之间的互动关系;突现了音声与人格情志、脏气等的关系。五音疗法匹配了人体的不同脏腑,把五音、五行、五脏、人格配属用于音乐治疗实践。第二部分探讨了音乐的功能和音乐治疗的原理机制等,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以个性化差异为主旨的音乐治疗模型。并且通过实验验证模型。本研究旨在从心理学和医学的角度,通过个性化音乐使用,测查被试的行为特征变化(学习、睡眠)、心理特征变化(性格、情绪)、生理特征变化(心率、皮温、皮导)三个方面,证实个性化音乐的效果和相关变化,从而对如何使用音乐治疗进行探讨。本研究将所有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验,测定实验组前后心率、皮肤电传导、皮温的变化,同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心理量表、压力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些指标差异显着。压力舒解、有效睡眠时间延长,情绪特征也有变化。心率有起伏变化,皮肤温度降低,皮肤电传导水平升高。实验研究证实使用个性化音乐有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压力应激效果上反应了身心状态的恢复。本研究考察了不同类型音乐对不同个体、病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个体有不同的影响;(2)不同个体、相同问题也需要个性化音乐;(3)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对音乐偏好不同;(4)相同个体在不同治疗阶段需要配制不同的个性化音乐。第三部分为个性化音乐治疗理论模型的实践运用。通过个性化音乐治疗在学习减压、改善睡眠、危机干预中的运用,验证了个性化音乐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最后讨论了需要继续研究的命题和音乐治疗的功能和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建立音乐欣赏与健康层面上的动力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和帮助音乐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临床、教育、健康等领域服务,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一定的努力。通过对个性化音乐治疗模型的建构、探索、分析实践运用,人可以借助一定的音乐认识人自身,进一步理解了人格差异的内涵,音乐差别的文化意义。

古庆家[6](2005)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及血液中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喉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迄今为止,喉鳞状细胞癌仍是一跨世纪的医学难题。人们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面临两大问题:①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理的研究尚无重大突破;②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肿瘤发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核基因突变,但近年来,作为高等动物细胞内唯一的核外DNA—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随着对线粒体及其DNA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发现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mtDNA突变不仅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也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有学者提出多种线粒体致癌假说。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DNA的突变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提取我科2002年9月—2004年6月间收治的54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观察组),并同时收集同一患者的距肿瘤1cm以上正常黏膜(由病理切片确诊,作为对照组)和外周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经PCR产物扩增直接测序法测定mtDNA序列,确定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的mtDNA突变。 结果:总共分析了54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标本,在32例(60%)喉

钟杰,陈光跃[7](2002)在《癌症与非癌症病人生物能“秦”值初探》文中研究说明

郭永玉[8](2000)在《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主要以1990年代以来的文献为根据,对超个人心理学这一西方心理学的新学派进行整合性的研究,试图揭示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追溯其诞生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这一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应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尝试评价这一学派的贡献与局限。以下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超个人心理学是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个学派。它是1960年代以来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产物,它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需求。它继承了许多古老文化传统特别是东方宗教哲学的遗产,并从现代物理学中吸取营养,以抗拒长期在心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还原论,它在心理学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詹姆斯和荣格等人的思想。马斯洛晚年的思想和工作为超个人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是超个人心理学的第一个完整的治疗模型。维尔伯为当代超个人心理学整合现有心理学和世界精神传统提供了理论架构。当代的超个人心理治疗模型还包括:格罗夫的全回归模型,沃西本的新荣格理论,艾里的钻石理论,超个人的精神分析,超个人的存在主义以及身体中心的超个人学派。这些理论都表达了对人的自我及其超越的不同理解,以及进入精神本源的不同途径和策略。由致幻剂和静修所引起的意识状态是超个人心理学的两大研究领域,它们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但也有局限性。超个人经验的主要特征包括惊奇、确实、智慧、合一、普遍性和感染力。超个人心理治疗的临床法则主要有:乐观主义和希望中心,整体取向,多维度和多途径,精神成长的视野,以个体的发展水平为依据。超个人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是对象中心的,多学科的,跨文化的,它强调精神体验的普遍性,认为人的成长要经过前个人、个人到超个人三个发展阶段或水平。超个人领域面临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意识的状态与结构问题、超个人学派与后现代潮流的关系问题、精神病与神秘状态的关系问题等。超个人心理学是一个引起激烈争议的领域,曾经有一些着名的心理学家批评超个人心理学,如罗洛·梅和艾理斯。如何评价超个人心理学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本文认为,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在心理学的对象问题上,它提出了一种最具包容性的人性模式,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心理学的方法问题上,它提出了一种对象中心论的最具开放性的方法论模式;在心理学的任务问题上,它提出了一种最具综合性的理论与应用的模式;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价值取向上,它突破了唯科学主义的局限,不再将心理学定位于科学的架构内,而是定位于有关人性的知识的研究;在心理学的应用问题上,它发展了新的心理治疗技术,扩展了心理学的应用领域;超个人心理学还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崇尚宁静、和谐,追求超越和神圣的精神生活样式,以抗衡那种喧嚣的、浮躁的、物质利益至上的生存状态。超个人心理学的局限主要在于:缺乏坚实的哲学基础,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缺乏明确的态度,归根到底是唯心论的、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的;对虚幻经验的消极影响估计不足;对自己的研究对象缺乏明确的限定;试图超越伦理学,回避道德判断,对人性中恶的方面缺乏正确对待。

二、癌症与非癌症病人生物能“秦”值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癌症与非癌症病人生物能“秦”值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FKBP12乙酰化修饰调控mTOR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mTOR的生物学背景
        1.1 mTOR的结构
        1.2 mTOR复合物及其组成
        1.3 mTORC1的激活
    2、FKBP12和mTOR信号通路
    3、mTOR在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4. 本研究的目的、结果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与试剂
        1、细胞系
        2、实验仪器
        3、主要试剂
    二、实验方法
        1、实验试剂配方
        2、质谱样品的纯化
        3、细胞免疫荧光
        4、脂质体转染
        5、Western Blot
        6、细胞总RNA的提取
        7、cDNA的制备
        8、实时定量PCR(q-PCR)
        9、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10、质粒的构建
        11、突变体的构建
        12、制备慢病毒
        13、构建稳转细胞系
结果
    1、FKBP12乙酰化位点的鉴定
    2、FKBP12的乙酰化对mTOR上游信号的响应
    3、FKBP12的去乙酰化酶
    4、FKBP12乙酰化对mTORC1信号通路的调控
        4.1 FKBP12乙酰化后与mTOR作用减弱
        4.2 FKBP12乙酰化后与Rheb作用增强
    5、Rheb的乙酰化及其对mTORC1信号通路的调控
    6、FKBP12的乙酰化促进抗病毒作用
        6.1 氨基酸或血清刺激Ⅰ型干扰素的产生
        6.2 FKBP12的乙酰化抑制病毒复制
    7、mTOR促进IRF3的磷酸化
        7.1 mTOR促进IRF3 386位点丝氨酸的磷酸化
        7.2 mTOR促进IRF3的转录活力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乙酰化修饰及其生物学功能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英文缩写词
附录Ⅱ 引物序列
致谢

(2)快速检测技术在石油废水重金属离子诱发慢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石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诱发的慢性疾病
        1.2.1 重金属离子污染与慢性病
        1.2.2 重金属离子Pb~(2+)、Cd~(2+)的危害
    1.3 快速检测技术在石油废水重金属离子诱发慢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1.3.1 在石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2+)、Cd~(2+)检测中的应用
        1.3.2 在血栓快速检测的应用
        1.3.3 在尿沉渣细胞形态与肾脏慢性病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实施方案
2 石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2+)、Cd~(2+)的高通量快速检测系统研究
    2.1 引言
        2.1.1 石油废水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现状
        2.1.2 金属纳米簇装配的微流控芯片的重金属离子检测
        2.1.3 实验内容及创新
    2.2 实验过程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2 金属纳米簇的制备与表征
        2.2.3 金属纳米簇对重金属离子Pb~(2+) 、Cd~(2+)的检测
        2.2.4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金属纳米簇对石油废水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金属纳米簇的荧光特性
        2.3.2 金属纳米簇对重金属离子检测结果
        2.3.3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优化
    2.4 本章小结
3 相变PLGA微球对血栓的快速靶向检测技术研究
    3.1 引言
        3.1.1 Pb~(2+)对人体的危害
        3.1.2 血栓的危害及检测技术
        3.1.3 超声造影在快速检测血栓的中应用
        3.1.4 实验内容及创新
    3.2 实验过程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2 RGD修饰磁性γ-Fe2O3颗粒及表征
        3.2.3 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靶向RGD-γ-Fe_2O_3表征结果
        3.3.2 微球具备血栓快速靶向检测表征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快速检测尿沉渣细胞形态与肾脏慢性病的相关性分析
    4.1 引言
        4.1.1 Cd~(2+)致肾损伤的机理
        4.1.2 慢性肾病的现状
        4.1.3 尿沉渣检测分析发展现状
        4.1.4 人工智能(AI)识别技术
        4.1.5 实验内容及创新
    4.2 实验过程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4.2.2 尿液临床样本的采集
        4.2.3 染色系统临床样本测试
        4.2.4 人工智能(AI)识别临床样本测试
        4.2.5 肾脏疾病的临床样本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临床尿液样本统计
        4.3.2 染色标本形态学图像分析
        4.3.3 人工智能(AI)系统有形成分识别率
        4.3.4 肾脏疾病尿液样本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成果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3)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淫羊藿多糖的研究进展
        1 淫羊藿
        2 淫羊藿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3 淫羊藿多糖的糖含量测定
        4 淫羊藿多糖的化学组成
        5 淫羊藿多糖的药理活性
        5.1 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5.2 对细胞因子的作用
        5.3 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5.4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5.5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5.6 促进肝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5.7 血小板凝集作用
        5.8 抗衰老作用
        5.9 抗病毒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板蓝根多糖研究进展
        1 板蓝根
        2 板蓝根多糖的提取
        3 板蓝根多糖的纯化
        4 板蓝根多糖的化学组成
        5 板蓝根多糖的药理活性
        5.1 抗病毒作用
        5.2 免疫调节的作用
        5.3 板蓝根多糖抗菌作用
        5.4 抗氧化作用
        5.5 保护肝脏作用
        5.6 抗炎作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硒多糖研究进展
        1 硒的发现和应用
        1.1 硒的存在形式
        1.2 硒的生化功能
        2 多糖的化学修饰
        3 硒多糖的来源
        3.1 天然植物硒多糖
        3.2 微生物富集硒多糖
        3.3 人工合成硒多糖
        4 硒多糖的结构
        4.1 天然硒多糖的结构
        4.2 人工合成硒多糖的结构
        5 硒多糖的生物活性
        5.1 免疫调节作用
        5.2 抗氧化作用
        5.3 抗病毒作用
        5.4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5.5 抗金属中毒的作用
        5.6 抗肿瘤作用
        6 本研究的选题和意义
        参考文献
试验研究
    第四章 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的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1.5 多糖的硒化修饰
        1.6 多糖的鉴定
        2 结果
        2.1 淫羊藿多糖和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2.2 硒化多糖的产量、硒含量和糖含量
        2.3 硒化多糖的红外光谱
        3 讨论
        3.1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3.2 多糖的硒化修饰
        3.3 硒化多糖的鉴别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体外增强免疫活性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准备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硒化多糖对淋巴细胞安全浓度的测定
        1.5 淋巴细胞增殖测定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硒化淫羊蕾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
        2.2 硒化板蓝根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
        2.3 硒化淫羊藿多糖单独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2.4 硒化淫羊藿多糖协同PHA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2.5 硒化板蓝根多糖单独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2.6 硒化板蓝根多糖协同PHA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3 讨论
        3.1 硒化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3.2 硒化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准备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
        1.5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1.6 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硒化淫羊藿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2 硒化板蓝根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3 硒化淫羊藿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4 硒化板蓝根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5 硒化淫羊藿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6 硒化板蓝根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 讨论
        3.1 硒化多糖对清除DPPH自由基的影响
        3.2 硒化多糖对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3.3 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体内增强免疫活性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准备
        1.2 疫苗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动物分组与处理
        1.5 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
        1.6 淋巴细胞增殖测定
        1.7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1.8 血清IL-2、IL-6和IFN-γ含量的测定
        1.9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血清抗体效价的变化
        2.2 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2.3 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
        2.4 IL-2含量的变化
        2.5 IL-6含量的变化
        2.6 IFN-γ含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两种硒化多糖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3.2 两种硒化多糖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3.3 两种硒化多糖对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3.4 两种硒化多糖对血清IL-2、IL-6和IFN-γ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准备
        1.2 新城疫疫苗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1.4 试验动物及分组处理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血清CAT活性的变化
        2.2 血清T-SOD活性的变化
        2.3 血清GSH-Px活性的变化
        2.4 各组血清MDA含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两种硒化多糖对血清CAT活性的影响
        3.2 两种硒化多糖对T-SOD活性的影响
        3.3 两种硒化多糖对GSH-Px活性的影响
        3.4 两种硒化多糖对血清MDA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硒化淫羊藿多糖对IL-2、IL-6和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1.5 鸡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的提取
        1.6 反转录(RT)
        1.7 引物设计
        1.8 Real-time荧光PCR测定
        1.9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 IL-2、IL-6和IFN-γmRNA表达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本研究的应用
        3.2 硒化多糖对IL-2、IL-6和IFN-γ mRNA转录的影响
        3.3 硒化多糖对剂量IL-2、IL-6和IFN-γmRNA转录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点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5)音由心生 乐者药也 ——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音乐治疗研究综述
    第一章 音乐治疗研究现状
        引言
        1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的定义
        1.1 侧重于音乐治疗的功能
        1.2 侧重于音乐治疗的方法形式
        1.3 侧重于音乐治疗所属领域
        2 从音乐治疗的定义看世界音乐治疗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音乐治疗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3 教育意义
        4 个体成长意义
        5 生命探索意义
        5.1 音乐的进化性隐喻
        5.2 音乐治疗的生命探索意义
    第三章 音乐治疗发展概述
        1 国际音乐疗法的发展历史
        2 中国的音乐治疗历史
第二部分 个性化音乐治疗模型研究
    第四章 音乐治疗的原理机制
        1 音乐治疗流派体系概况
        1.1 精神动力学派的音乐治疗
        1.2 自由即兴演奏音乐治疗
        1.3 行为主义音乐疗法
        2 音乐产生系列效应
        3 生理机制
        3.1 神经系统机制
        3.2 全脑激活机制
        4 行为改变
        4.1 音乐与人的行为方式
        4.2 人的行为与音乐的关系
        5 演唱时的健康机制
        6 音乐引导想象(GIM)
        7 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
        7.1 "天人合一"的思想
        7.2 个性化的治疗机理
        7.3 音乐产生的心理机制
        7.4 音乐与情绪的协同关系
    第五章 音乐治疗的个性化设计模型
        1 研究综述
        1.1 音乐与人格的对应关系
        1.2 选曲类型个性化
        1.3 传统的中医音乐疗法
        1.3.1 中医五音治疗
        1.3.2 五音属性
        1.3.3 五音五行的匹配方法
        2 个性化设计
        2.1 病症类型:以治疗目标
        2.2 个体因素
        2.2.1 个体的素养背景
        2.2.2 丰富的文化修养有助于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
        2.2.3 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有助于音乐欣赏者对音乐的体验和领会
        2.2.4 形成对音色主观评价不同的心理因素
        2.3 环境因素(灯光、噪音、音频、播放方式)
        3 音乐因素(音乐要素、乐器、歌词、演唱者、引导)
        3.1 响度
        3.2 音高
        3.3 音色
        3.4 音程和音阶
        4 乐器
        5 演唱者
        6 治疗模型设计
        7 个性化实验研究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方法
        7.3 实验程序设计
        7.3.1 预备实验
        7.3.1.1 目的
        7.3.1.2 被试
        7.3.1.3 结果
        7.3.1.4 讨论
        7.3.2 正式实验
        7.3.2.1 实验被试
        7.3.2.2 实验材料
        7.3.2.3 实验方法
        7.3.2.4 实验结果
        7.3.2.4.1 气质分布状况
        7.3.2.4.2 压力状况的干预效果
        7.3.2.4.3 干预后的心理症状状况明显改变
        7.3.2.4.4 个性化音乐干预后的生理指标变化
        7.3.2.5 讨论
第三部分 个性化音乐治疗模型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音乐治疗干预学习的研究
        1 影响学习成绩的心理因素研究
        2 预备实验研究(考试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2.1 设计背景
        2.2 问卷设计方法
        2.3 结果
        2.4 因子得分
        2.5 聚类分析
        2.6 聚类分析所用程序
        3 实证实验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过程
        3.4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音乐治疗配合咨询的优势设计
        4.1 学习方面
        4.2 考试心理素质
    第七章 音乐干预睡眠的实验研究
        1 睡眠的研究概述
        2 睡眠疾病危害
        3 睡眠问题状况
        4 使用音乐治疗对睡眠问题研究综述
        5 音乐治疗干预睡眠的实验研究
        5.1 被试选择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程序
        5.4 实验结果
        6 讨论
    第八章 音乐治疗的危机干预(自杀)个案研究
        1 危机干预文献回顾
        2 自杀的外因
        3 自杀的内因
        4 自杀的诱因
        5 自杀过程的理论分析
        6 个案研究
        6.1 被试状况
        6.2 研究目的
        6.3 研究设计
        6.4 结果
        6.5 小结
引用文献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及血液中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及血液中mtDNA的提取
    材料和方法
第二部分 PCR反应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人简介
附录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超个人心理学在国外
    超个人心理学在中国
    本文的缘起和主要内容
1 新的势力
    诞生的过程
    定义的沿革
    基本理念与假设
    误解的澄清
2 背景与渊源
    经济与政治
    文化与生活方式
    西方的传统
    东方的魅力
    物理学的榜样
    心理学的先驱
3 超越自我实现
    马斯洛与超个人心理学的诞生
    马斯洛的科学哲学
    超越性的人格理论
    自我实现与精神
    自我实现与自恋
    超个人的社会组织模型
4 真我的追寻
    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
    “高度心理学”的立场
    成年人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综合的练习
    心理综合与其他心理学的关系
5 意识的模型
    维尔伯与意识谱
    意识谱与治疗学派
    发展理论
    其他理论
    个人经验的见证
6 主要的治疗模型
    格罗夫的全回归模型
    沃西本的新荣格理论
    艾里的钻石理论
    超个人的精神分析
    超个人的存在主义
    身体中心的超个人学派
7 意识的变异状态
    致幻剂与意识的变异状态
    致幻剂的效果与治疗模型
    感情增强者的效果与治疗
    致幻剂治疗的指导方针
    如何处理糟糕的旅程
    致幻剂治疗要注意的问题
    变异状态治疗的局限
    意识变异状态的意义
8 静修的技术
    静修及其相关背景
    静修的心理要素
    静修的心理效果
    静修的生理效果
    静修治疗的效果
    静修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9 全局性的问题
    超个人经验的主要特征
    超个人治疗的临床法则
    超个人心理学的方法论
    超个人领域的现状与趋势
    超个人的知识体系
10 评说超个人心理学
    罗洛·梅挑起的争论
    艾理斯与维尔伯的论战
    超个人心理学的贡献
    超个人心理学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PsycINFO 文献索引
后记

四、癌症与非癌症病人生物能“秦”值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FKBP12乙酰化修饰调控mTOR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D]. 吴超. 苏州大学, 2019(04)
  • [2]快速检测技术在石油废水重金属离子诱发慢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D]. 黄秋红. 重庆科技学院, 2019(11)
  • [3]硒化淫羊藿多糖和硒化板蓝根多糖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李秀萍.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1)
  • [4]城市饮用水中亚硝酸盐与癌的关系研究[A]. 许靖华,皇甫超申,秦明周. 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 2008
  • [5]音由心生 乐者药也 ——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探索性研究[D]. 马前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6]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及血液中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D]. 古庆家. 四川大学, 2005(02)
  • [7]癌症与非癌症病人生物能“秦”值初探[J]. 钟杰,陈光跃. 中国临床康复, 2002(01)
  • [8]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 郭永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00(12)

标签:;  ;  ;  ;  ;  

生物能源在癌症和非癌症患者中的“秦”值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