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子菜科、川蔓藻科植物果实微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1](2020)在《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提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鄂、渝的交界处,属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带(巫山与雪峰山一线),紧邻植物避难所“川东—鄂西地区”,因此在植物区系方面具有研究价值。但目前该区域尚缺乏较全面的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为了了解该区系的特性,作者系统地整理了相关的馆藏标本(总计25236号)、文献和实地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科和属的分布型、特有性、过渡性、古老性、区系归属及疑问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该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4科、856属、2457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57科844属2442种。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Fabaceae)、唇形科(Lamiaceae)等是该地区的数量优势科;悬钩子属(Rubus)、苔草属(Carex)、蓼属(Polygonum)、铁线莲属(Clematis)、冬青属(Ilex)等是该地区的数量优势属。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多样,具有过渡性和热带亲缘性。首先,热带型科明显多于温带型科。164个科可划分为12个分布型,其中热带型科69个,占非世界分布科的58.47%,以樟科(Lauraceae)、荨麻科(Urtic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等为代表;温带型科49个,占非世界分布科的41.53%,以百合科(Liliaceae)、壳斗科(Fagaceae)、槭树科(Aceraceae)和小檗科(Berberidaceae)等为代表。其次,温带型属多于热带型属。856个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型,其中温带型属431个,占非世界分布属的54.90%,以栎属(Quercus)、杜鹃属(Rhododendron)、枫属(Acer)和荚蒾属(Viburnum)等为代表;热带型属354个,占非世界分布属的45.10%,以榕属(Ficus)、云实属(Caesalpinia)、花椒属(Zanthoxylum)和冬青属(Ilex)等为代表。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古老性,拥有许多孑遗的中国特有类群。该地区有中国特有的孑遗单种科2个,即杜仲科(Eucommiaceae)和银杏科(Ginkgoaceae);中国特有属38个,其中许多为古老的孑遗属,如水杉属(Metasequoia)、杉木属(Cunninghamia)、松属(Pinus)、银杏属(Ginkgo)、蜡梅属(Chimonanthus)、珙桐属(Davidia)、杜仲属(Eucommia)。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应归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省、川鄂湘亚省,以杜仲科(Eucommiaceae)、银杏科(Ginkgoaceae)、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等科;栎属(Quercus)、水杉属(Metasequoia)、杜仲属(Eucommia)、大血藤属(Sargentodoxa)、血水草属(Eomecon)等属为代表。其与华中地区的壶瓶山、金佛山、神农架的属相似性最高,与华中地区的湖北、四川贵州共有许多中国特有种。此外该地区植物区系与我国华东植物区系有密切的联系。在此次区系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植物新种和一个地理间断分布新记录种,即湘西过路黄(Lysimachia xiangxiensis)和浙江光叶柿(Diospyroszhejiangensis);确立了一个疑问种的系统学地位,即华中枳橙(Citrus ×centrochinensis)。这些物种丰富了该地区的植物区系资料,在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
马博俊[2](2018)在《黑藻的传粉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为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黑藻属(Hydrilla Rich)多年生沉水植物,广布于国内各地的池塘湖泊中,具有净化水质等功能。作为一种沉水植物,黑藻的繁殖过程与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已有的研究表明黑藻为水媒传粉植物,但是对黑藻具体的传粉过程认识却并不清晰。本研究以黑藻为实验对象,对它进行了传粉生物学研究,通过观测黑藻的繁殖器官形态结构,观察它的花期和开花物候,分析传粉过程,以及统计结实情况等手段研究了黑藻的传粉过程和传粉结果,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黑藻雌雄花花部结构差异明显,雄花在水下发育而在水面开放;雌花可以在水面或水下开放,在水下开放时被气泡包裹,在水面开放呈凹陷状态,凹陷中央为柱头区。另外黑藻的花粉表面具有明显的微突结构,能够通过疏水作用帮助花粉在水面上长时间的漂浮而不下沉。2.黑藻盛花期在8-10月,黑藻雌雄异株,雄花先于雌花开放,雄花浮出水面开放后散播花粉于水面,花粉在水面分散传播。雌花在水下开放后,借助气泡生长至雌花接触水面使水面出现凹陷。花粉在水面随水流漂至雌花的凹陷处被雌花捕获,并在到达雌花中心的柱头后完成授粉,传粉过程于一天内完成,然后雌花沉入水下结实。黑藻在自然的状态下,传粉的成功率很高,最后的结实率能达到近76.1%。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发现黑藻的传粉被限制在水面,属于二维传粉。由于花粉初期在水面的分散散播,以及雌花陷阱式的结构,使得黑藻这种水媒传粉的植物具有很高的传粉成功率。黑藻的二维传粉与已知的二维传粉形式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散粉的形式,这种差异的出现与黑藻的雌雄花形态结构有着密切的连系。这些结论不仅让我们弄清了黑藻的传粉过程,而且还会帮助我们对水生植物的传粉演化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李璨[3](2017)在《贵州沉水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水质污染严重,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迫在眉睫,沉水植物因其在生态系统中有特殊生态位和净化水质的功能,在生态修复中起关键作用,故本文以贵州沉水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考察贵州沉水植物资源分布及其生长状况和生活环境,分析在园林中的观赏价值等景观特征。在沉水植物自然群落的群丛分布组成前提下,提炼出相对适宜的沉水植物组合搭配模式并加以园林运用。为今后园林应用当中的沉水植物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且加以实践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贵州沉水植物资源的文献统计及实地调查得出贵州沉水植物共8科11属31种1变种,分别为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水鳖科(Hydroc haritaceae)、茨藻科(Najadaceae)、角果藻科(Zannichelliaceae)、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ae)、川苔草科(Podostemaceae)。其中眼子菜科植物占沉水植物比重较大,为34.37%,其次为水鳖科,占有28.12%。在贵州省内实地调查得到的沉水植物有7科9属21种1变种。(2)调查得出沉水植物观叶类型占40.7%,观形类型占18.8%,观花观叶类型占37.5%,其它类型占3%;多数沉水植物观赏期较长、观赏价值较高。结合调查数据对沉水植物观赏类型比对分析,充分挖掘沉水植物在园林观赏方面的价值及前景,为进一步的水生植物园林配置奠定基础。(3)对调查地的沉水植物群落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沉水植物单一群落11种、复合群落6种、伴生群落5种。在园林应用搭配上,沉水植物结合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湿生植物、浮叶植物进行配置,并在此基础上模拟搭配水生植物群落共6种。利用沉水植物水下空间位置,进行园林景观造景,丰富植物层次,极大的满足生态系统及生物的多样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并保持水环境稳态,避免向藻型水体环境发展。
高海龙[4](2017)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植物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的剧烈扰动,我国大多数湖泊已经富营养化或正在富营养化。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尤为严重。浅水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浮游植物大量增殖,沉水植物消失。仅仅依靠降低营养盐浓度往往不足以使浅水湖泊由“藻型浊水态”转换为“草型清水态”,恢复沉水植物才是控制和治理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国内外大型浅水湖泊沉水植物恢复鲜有成功案例,亟需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据此,本论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植物恢复的相关研究:研究第一部分为沉水植物恢复实验研究,由三个实验组成:沉水植物生物量小试实验、沉水植物群落配置小试实验以及沉水植物与水生动物协同净化实验,旨在确定沉水植物最佳初始栽种密度、最佳群落配置以及与水生动物协同净化配置,同时也为沉水植物动力学模型提供实验验证数据:研究第二部分为沉水植物数值模拟,通过自主编程构建沉水植物动力学模型,对以往的沉水植物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利用小试实验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率定验证后,设置不同的情景,模拟计算得到不同生境下沉水植物的推荐栽种密度及群落配置;研究第三部分为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评价,通过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构建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后将其应用于太湖贡湖生态修复区的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动态评价(2014-2016年)中。本研究以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植物恢复为切入点,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研究沉水植物恢复的条件、技术参数以及效果评估体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基于历史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出适合太湖流域恢复的沉水植物先锋种共计5科6属10种,分别为金鱼藻、穗状狐尾藻、微齿眼子菜、菹草、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大茨藻、苦草、刺苦草以及黑藻。沉水植物恢复实验结果表明,水生动物中滤食性鱼类白鲢的存在会增加水体营养盐和总悬浮物浓度,从而使水质恶化,进而影响和抑制沉水植物的生长;底栖动物三角帆蚌则通过滤食水体的浮游植物和碎屑,改善水下光照环境,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可以与沉水植物协同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因此,实际生态修复工程应用中,建议严格控制滤食性鱼类白鲢的投放量(<20g/m3)。构建的沉水植物动力学模型,不仅可以同时模拟多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变化,还在以往沉水植物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不同沉水植物之间的相互遮蔽影响,并建立不同生长型沉水植物生物量与其株长的关系,大大提高了沉水植物模拟的准确性,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得到太湖贡湖生态修复区不同水深下的推荐配置:太湖贡湖生态修复区浅水区(1 m)推荐恢复的沉水植物群落配置为刺苦草单优群落(1150 g/m2)、穗状狐尾藻单优群落(525 g/m2)以及刺苦草-穗状狐尾藻混合群落(600 g/m2;3:1);中水区(2 m)推荐恢复的沉水植物群落配置为穗状狐尾藻单优群落(1450 g/m2)以及刺苦草-穗状狐尾藻混合群落(1950 g/m2;12:1);深水区(3m)推荐恢复的沉水植物群落配置为穗状狐尾藻单优群落(1608 g/m2):此外,利用沉水植物动力学模型还模拟得到了太湖贡湖刺苦草、黑藻、穗状狐尾藻以及马来眼子菜恢复的透明度阈值分别为93 cm、82 cm、107 cm以及62 cm,因此对于太湖贡湖2 m水深的条件下,沉水植物恢复的透明度阈值为62 cm。构建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太湖贡湖生态修复区,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太湖贡湖生态修复区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并不理想,但随后通过对沉水植物群落配置进行优化,生物多样性逐步提高,一些敏感种也在生态修复区中出现,生态指标得分得到大幅度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其经济指标得分也逐年提高;随着专业管理部门(无锡贡湖湾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以及现场组培室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生态修复区的管理能力和科教服务得分,其社会指标得分也得到了改善,最终2016年太湖贡湖生态修复区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达到了优秀。本研究针对“高藻敞水区”的沉水植物恢复从沉水植物栽种密度、群落配置以及与水生动物协同净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从而得到了一套完整可靠的沉水植物恢复参数;在改进沉水植物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尝试利用数值模型指导沉水植物恢复生态工程的实施,从而为沉水植物的恢复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本研究为太湖贡湖沉水植物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的生态修复及水环境治理研究提供参考。
赵万义[5](2017)在《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罗霄山脉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型山脉,横亘于江西、湖南、湖北交界处,自北至南可分成幕阜山脉、九岭山脉、武功山脉、万洋山脉、诸广山脉五条中型山脉。罗霄山脉是联通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重要生态走廊,也是湘江流域和赣江流域的重要集水区,开展本地区区系地理学研究,对于探讨东亚植物区形成历史,尤其是物种在地质时期的迁移扩散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本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人共前往罗霄山脉开展考察及标本采集23次,达260余天,采集标本17434号。鉴定整理其他人在罗霄山脉地区采集的标本20000余号,并收集丰富的文献资料,汇总成完整的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包括科属分布区类型、特有现象、孑遗现象、过渡现象、区系发生历史,并与邻近地区区系进行对比,进一步提出区系区划方案,结论如下。(1)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区系形成过程复杂。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27科、1174属、4739种(包含种下等级),包括裸子植物10科,21属,34种,被子植物217科、1153属、4704种。科、属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227科可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及11个亚型,1174属可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及33个亚型,多样化的地理分布模式,充分体现出罗霄山脉地区区系形成的复杂性。(2)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表现出亚热带性质,过渡现象明显。热带性科111科,占本区非世界科的59.68%;温带性科75科,占非世界科的40.32%,并以东亚地区为分布中心的热带性科占优势。表征科有松科Pin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壳斗科Fagaceae、蔷薇科Ros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葡萄科Vit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槭树科Aceraceae、山矾科Symplocaceae、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榆科Ulm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木通科Lardizabalaceae、山茱萸科Cornaceae、桤叶树科Clethraceae、报春花科Primul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等。热带性属525属,占非世界属的47.99%;温带性属569属,占非世界属的52.01%,两者比例基本持平。表征属有松属Pinus、铁杉属Tsuga、冬青属Ilex、槭属Acer、荚迷属Viburnum、杜鹃花属Rhododendron、山矾属Symplocos、猕猴桃属Actinidia、拔葜属Smilax、柃属Eurya、葡萄属Vitis、忍冬属Lonicera、山茶属Camellia、石栎属Lithocarpus、樱属Cerasus、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新木姜子属Neolitsea、绣球花属Hydrangea、栲属Castanopsis、润楠属Machilus、山胡椒属Lindera、胡颓子属Elaeagnus、椴属Tilia、山茱萸属Cornus、细辛属Asarum、安息香属Styrax、桃叶珊瑚属Aucuba、玉兰属Yulania等。典型热带地区分布的科、属在罗霄山脉地区的种系不丰富,且以广布种为主。罗霄山脉地区的表征科及表征属均以东亚地区亚热带山地为分布中心,反映出罗霄山脉种子植物的亚热带性质。罗霄山脉区域内区系过渡现象明显,17个主体山地自北向南R/T值逐步增大,最低为湖北九宫山0.66,最高为江西齐云山1.3。表征科在罗霄山脉内5条中型山脉的地带性现象明显,北段的幕阜山脉及九岭山脉以落叶性乔木,及广布的常绿树种为主,如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柯Lithocarpus glaber、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等;中南段地区以常绿乔木及中亚热带针叶树种为代表,如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粗毛石笔木Tutcheria hirta、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等。表明罗霄山脉北段山地受华中区系影响明显,温带性成分所占比例更高;南段受华南区系渗透明显,保存有更多的热带性成分。(3)特有现象明显。罗霄山脉地区共有中国特有科5科、中国特有属60属、中国特有种1792种(包括种下等级)、本地区特有种44种。特有属以古特有属为主,包括银杉属Cathaya、金钱松属Pseudolarix、白豆杉属Pseudotaxus、杉木属Cunninghamia、青钱柳属Cyclocarya、伯乐树属Bretschneidera、牛鼻栓属Fortunearia、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等,体现出罗霄山脉区系发生的古老性。特有现象形成原因主要为中新世以来的气候波动,罗霄山脉区域内生境的多样性也是特有种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罗霄山脉与华东、华中、华南区系四地共有中国特有属25属,中国特有种592种,显示出它们的区系联系。罗霄山脉与华东共有中国特有种1166种(包括种下等级),如天目玉兰Yulania amoena、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黄山栎Quercus stewardii、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enii、白穗花Speirantha gardenii等;与华中共有中国特有种1055种,如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红毛虎耳草Saxifraga rufescens、华西俞藤Yua thomsoni var.glancescens、耳叶杜鹃Rhododendron auriculatum、刚毛藤山柳Clematoclethra scandens等,与华南共有中国特有种1165种,如资源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 var.ziyuanensis、毛桃木莲Manglietia kwangtungensis、蒲桃叶冬青Ilex syzygiophylla、短序润楠Machilus breviflora、紫花马铃苣苔Oreocharis argyreia等。(4)孑遗属种丰富,体现出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残遗性。本地区共有孑遗种260种,隶属于147属。孑遗种起源历史古老,多在晚白垩纪至渐新世期间,之后随着中新世时期气候波动影响下形成孑遗。罗霄山脉地区的孑遗种主要来源于早第三纪时期的北极第三纪成分,及第三纪北热带成分。罗霄山脉中南段地区是典型的孑遗植物群的避难所,分布有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铁杉Tsuga chinensis、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银钟花Halesia macgregorii等孑遗植物群落。(5)罗霄山脉区域内主体山地均属于亚热带性质区系的代表,且南北段山地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罗霄山脉区域内17个主体山地与其它邻近地区40个区系R/T值比较,区系谱分析,及属相似性聚类。表明57个区系可分为4大地区,即1)华北地区,包括太行山区、冀西北山地等;2)西藏-横断山脉地区,包括西藏山地、高黎贡山、横断山脉;3)西南-华南地区,包括西双版纳、海南山地、南岭、广西大瑶山、九连山等;4)华中-华东亚热带地区,包括罗霄山脉内主要山地及峨眉山、秦岭山地、江西武夷山、三清山、天目山、大别山等。罗霄山脉内17个主体山地呈现出南北分异,北段九岭山脉、幕阜山脉内山地温带性成分明显,与浙江天目山、安徽大别山、黄山聚为一支;南段武功山脉、万洋山脉内山地与浙江洞宫山、江西武夷山、福建闽江源、江西马头山等地聚为一起,体现出罗霄山脉地区南、北段区系发生的差异性。(6)罗霄山脉现代种子植物区系至少发轫于早始新世,形成于中新世。白垩纪之前罗霄山脉区系由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一些已经灭绝的被子植物组成。古新世至始新世期间罗霄山脉地区就已形成现代区系各古老属,如刺柏属Juniperus、柳属Salix、榉属Zelkova、木兰属Magnolia、樟属Cinnamomum、李属Prunus等。中新世东亚地区季风气候形成之后,现代意义的种子植物区系全面形成。在区系来源上受第三纪北热带植物区系及北极--第三纪区系的双重影响。第四纪冰期对罗霄山脉区系影响不大,区域内多样化的小生境成为天然的冰期避难所,使得中新世形成的区系延续至今。(7)罗霄山脉区系区划上属于华中省与华南省交界地带。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3、0.84、0.68;与武夷山脉科、属、种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8、0.89、0.72;与武陵山地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3、0.80、0.55;与浙皖山地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89、0.76、0.51。可见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武夷山脉区系组成相似性极高,表明它们可能有着相同的区系形成历史;而罗霄山脉与华东北部的浙皖山地区系相似性低,反映出罗霄山脉在区系区划上可能不属于华东地区。罗霄山脉内南北段山地,乃至华东地区早第三纪的古植物区系就存在着明显的分异。南段的武功山脉、万洋山脉及诸广山脉在区系组成及形成历史上,与武夷山脉、南岭山脉是一致的,它们区系组成主体继承了丰富的第三纪北热带成分,保存有大量的常绿乔木及裸子植物孑遗植物,如铁杉属Tsuga、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蕈树Altingia chinensis等。而罗霄山脉北段幕阜山脉、九岭山脉受北极第三纪成分影响明显,区系发生历史与华中地区、浙皖山地相近,保存的孑遗种多为第三纪时期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广布的类群,如银杏Ginkgo bilob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它们是中新世全球气候变冷过程中向南迁移至现代分布区的。因此应将“华东地区”北部划入华中省,南部划入华南省。罗霄山脉的区系区划北段属于华中省,长江下游山地亚省,幕阜--九岭县,以永瓣藤属Monimopetalum、明党参属Changium、独花兰属Changnieni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榧树Torreya grandis、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赤壁木Decumaria sinensis、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为特征种;南段属于华南省,武夷山--罗霄山亚省,罗霄山县,以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subsp.longipes、铁杉Tsuga chinensis、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资源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 var.ziyuanensis、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杜鹃花属Rhododendron、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棱果花Barthea barthei、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i、江西羊奶子Elaeagnus jiangxiensis、井冈寒竹Gelidocalamus stellatus、江西半蒴苣苔Hemiboea subacaulis var.jiangxiensis、纤秀冬青Ilex venusta、南岭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nanlingensis等为特征种。(8)本研究在罗霄山脉地区发现一些种子植物区系新资料。包括新种2个,张氏野海棠Bredia changii W.Y.Zhao,X.H.Zhan&W.B.Liao,sp.nov.,神农氏虎耳草Saxifraga shennongii W.B.Liao&L.Wang,sp.nov.;江西省新纪录科1科,无叶莲科Petrosaviaceae;江西省新纪录属3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萼脊兰属Sedirea、叠鞘兰属Chamaegastrodia;江西省新记录种11种,即桂东锦香草Phyllagathis guidongensis、黄脉莓Rubus xanthoneurus、白花过路黄Lysimachia huitsunae、短茎萼脊兰Sedirea subparishii、南岭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nanlingensis、蒲桃叶冬青Ilex syzygiophylla、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i、圆苞山罗花Melampyrum laxum、肾萼金腰Chrysosplenium delavayi、窄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argyreia var.angustifolia;另有罗霄山脉地区新记录种10种,为蔓虎刺Mitchella undulata、带叶兰Taeniophyllum glandulosum、温州冬青Ilex wenchowensis、宽翅水玉簪Burmannia nepalensis、黄松盆距兰Gastrochilus japonicus、毛唇独蒜兰Pleione hookeriana、小小斑叶兰Goodyera yangmeishanensis、北插天天麻Gastrodia peichatieniana、纤秀冬青Ilex venusta、神农虎耳草Saxifraga shennongii等。
王金旺,邹颖颖,魏馨[6](2016)在《温州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新记录》文中研究表明报道了5种温州新记录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别为泽番椒(Deinostema violacea(Maxim.)Yamazaki)、川蔓藻(Ruppia maritima Linn.)、水蕹(Aponogeton lakhonensis A.Camus)、冠果草(Sagittaria guayanensis Kunth subsp.lappula(D.Don)Bogin)、有尾水筛(Blyxa echinosperma(Clarke)Hook.f.),其中,水蕹科Aponogetonaceae为温州分布新记录科,泽番椒属Deinostema Yamazaki、水蕹属Aponogeton Linn.f.和川蔓藻属Ruppia Linn.为温州分布新记录属.凭证标本存放于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标本室.
刘云龙,张学雷,曲凌云[7](2015)在《基于matK和ITS基因序列探索山东东营一种海草的系统发育进化地位》文中认为对山东东营海域的一种未记录过的海草(形态学鉴定为川蔓藻,Ruppia maritima)叶绿体matK、核糖体ITS基因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799 bp、735 bp基因片段,将上述基因序列与GenBank注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支持该种海草为川蔓藻(matK、ITS基因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 3、0.000 0)。鉴于川蔓藻科(仅有川蔓藻一属)的系统分类尤其是与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的亲缘尚不确定,以获取的该种基因序列与泽泻亚纲(Alismatidae)的15种代表性水生植物的matK、ITS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基因遗传距离和利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均支持:川蔓藻代表川蔓藻科(Ruppiaceae)划归于茨藻目(Najadales);在茨藻目中,川蔓藻科与波喜荡草科(Posidoniaceae)、丝粉藻科(Cymodoceaceae)近缘,其次是大叶藻科(Zosteraceae),眼子菜科距其亲缘水平与大叶藻科的相似或较远。
杨贵福[8](2014)在《獐子岛近海海草的群落特征和大叶藻营养动态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大连獐子岛近岸海域典型海草床大叶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生理生态学等方法,初步了解了獐子岛近岸海域典型海草场的海草种群,研究了獐子岛海域典型海草场大叶藻的生态特征及营养盐动态特征,并分析测定了冬季大叶藻根系、根状茎、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的热值和碳氮磷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2012年5月-2013年6月对大连獐子岛典型海草床进行了初步调查,共发现有3种海草,分别为: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丛生大叶藻(Zostera caespitosa Miki)和黑须根虾形藻(Phyllospadix japonicas Makino)。2.通过2012年5月-2013年6月的季度调查,獐子岛典型海草床大叶藻的枝密度平均为298.60±94.35茎枝/m2;植株高度平均为39.27±21.20cm,大叶藻植株高度在不同潮带上具有显着差异(df=987,F=197.903,P<0.001),植株高度:潮上带<潮中带<潮下带;海草床大叶藻的周年平均湿重为1562.40±995.28g/m2,平均生物量为221.66±141.49g/m2;大叶藻湿重的季节变化与生物量变化基本上一致,其Pearson相关性达到了0.987,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性(P<0.01);春季的湿重和生物量在全年中均最低,而秋季的湿重和生物量均最高,二者的湿重和生物量均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在不同潮带湿重和生物量变化趋势相似:潮上带<潮中带<潮下带;而地上部分的湿重和生物量与地下部分数值接近,均无显着差异性(P>0.05);根系的湿重和生物量与根状茎相近,均极显着小于叶片(P<0.01);含水率范围为84%-88%,在根系、根状茎和叶上面也无显着差异,说明生物体内的水分含量还是基本恒定的;潮中带的植株高度、湿重和生物量最接近全潮带的平均值,在对这方面研究时,建议选择潮中带的海草作为研究对象。3.对2012年9月份、2012年12月份、2013年3月份和2013年6月份各月的最低潮时采得的大叶藻样品进行营养元素含量分析,大叶藻碳氮磷的平均含量为26.34±4.87%、1.99±0.96%和0.211±0.094%;大叶藻C/N比、N/P比、C/P比和C/N/P比全年平均值分别为15.54±5.84、10.15±4.17、146.99±62.53和101.94±82.05,其中本研究的N/P<14,说明獐子岛大叶藻存在氮限制;不同潮带大叶藻的碳氮磷含量并无显着差异性(P>0.05),说明栖息深度对于海草体内的碳氮磷元素含量并无太大影响,在以后的大叶藻碳氮磷营养含量研究实验中,建议在潮上带进行取样,以减少取样难度;叶的碳氮磷含量极显着高于根状茎(P<0.01),根状茎极显着高于根系(P<0.01),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资源配置相对根系和根状茎有优势,而叶片属于地上部分,地上部分的碳氮磷含量均极显着高于地下部分(P<0.01);大叶藻碳含量与氮含量、碳含量与磷含量和氮含量与磷含量均具有极显着相关性(P<0.01)。4.通过对2012年12月份冬季大叶藻根系、根状茎和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的热值与营养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现:在不同生长阶段,叶片长度随着生长顺序先增大后减小;灰分含量随着叶片生长逐渐升高,且极显着小于根状茎和根系(P<0.01);不同部位干质量热值差异极显着(P<0.01),以初生叶最高,为14894.36±40.25Jg-1,后逐渐减小,在根系中最小,为8153.81±78.91Jg-1;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的去灰分热值差异不大,但大于根系和根状茎;碳氮磷含量均呈同一趋势:初生叶>幼叶>成熟叶1>成熟叶2>衰老叶>根状茎>根系;N/P比值为12.23,说明大叶藻存在N限制;N/P比值在根状茎中最大,根系中最小,这说明大叶藻存在能量的转移和存贮;大叶藻不同部位灰分含量与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碳含量、氮含量、磷含量之间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干质量热值与碳含量、氮含量、磷含量之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大叶藻不同部位的热值与碳氮磷元素含量之间均呈显着的线性关系(P<0.05)。
李玲[9](2012)在《长三角地区农药百草枯对水生高等植物的水生态基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生态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水生态基准不仅对于水质标准的制定,控制进入水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对保护水体生物多样性及整个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水生高等植物;选择7种代表性植物作为受试材料,通过分析植物常见生理指标,探讨了它们对农药百草枯的敏感性,并用隶属函数法对所其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采用植物慢性值(ChV)和叶状体半抑制浓度(IC50)法进行3种浮萍科植物对百草枯的水生态基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三角地区现有水生植物65科185属416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11种,被子植物57科177属404种。双子叶植物较多,有205种。种类最多的科为莎草科(58种),其次为禾本科(有55种),再次为蓼科和玄参科(分别为26种和19种)。该区共有4种生活型,其中湿生植物有231种,占所有水生植物的55.53%;其次为挺水植物,有119种,占所有水生植物的28.61%,再次为沉水植物,有41种,占9.86%;而浮水植物只有25种。从生活习性看,该区草本植物占多数。从生长环境看,.该区大多为淡水植物。从分布的水体类型看,其生境可以分为8大类。其中,以田边沟渠分布的种类最多,有256种;其次为分布于农田和阴湿地的种类,分别有203和187种,而分布于溪流和湖泊的水生植物种类较少。(2)浮萍、兰氏萍、紫萍、金鱼藻、水鳖、伊乐藻和菹草7种植物对百草枯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种植物的POD、CAT、SOD、MDA均呈增加趋势;(2)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所降低;(3)菹草表现出较强的百草枯敏感性。这一结论也得到隶属函数值U(X)检验的验证,其中菹草的隶属函数值(0.8949)排序第其次是金鱼藻(0.7439)位于第二,再者是水鳖、浮萍、兰氏萍、伊乐藻U(X)值分别为0.5738、0.5577、0.4121、0.3860。而紫萍隶属函数值U(X)仅为0.3059,对百草枯最不敏感。(3)兰氏萍、浮萍和紫萍3种浮萍科代表性植物对百草枯的水生态基准的研究结果表明,百草枯处理96小时后,紫萍和浮萍叶绿素的慢性值(ChV)均为9.57μg/L,百草枯对浮萍叶状体的半数抑制浓度(LC50)为14.48μg/L,而兰氏萍和紫萍的叶状体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11μg/L和3.81μg/L,浮萍(浮萍属)、紫萍(紫萍属)和兰氏萍(兰氏萍属),尽管属于同一浮萍科,但是叶状体的半抑制浓度有一定差异。因此在这表明制定水生态基准时考虑水生植物时,除考虑地域性和实验可行性之外,选取不同科属的水生植物也是有必要的。
刘涛,李晓贤[10](2010)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论与似然比检验探讨泽泻目系统发育关系》文中提出应用最大似然法(ML)、贝叶斯推论(BI)、邻接法(NJ)和似然比检验(hLRTs)进行泽泻目分子系统学研究。所用的rbcL基因序列代表了泽泻目14科46属以及作为外类群的6相关属。研究结果表明,*等级制似然比检验表明泽泻目rbcL序列最适合的DNA进化模型为GTR+I+G,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和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相似,没有显着的差异,但贝叶斯树支持率较高;泽泻目为一单系类群,由两个主要谱系分支构成,深层分布格局由5个主要分支构成。基于分子系统发育树,文中对泽泻目科间、水鳖科+茨藻科、泽泻科+花蔺科+黄花蔺科、和"Cymodoeaceae complex"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还表明,泽泻目系统发育关系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证据进一步的澄清。
二、眼子菜科、川蔓藻科植物果实微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眼子菜科、川蔓藻科植物果实微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植物区系概述 |
1.2 柑橘属疑问种—天然枳橙研究背景 |
1.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 |
第二章 研究目和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3.2 区系调查新发现 |
3.3 天然枳橙的系统地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特点 |
4.2 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的归属及其区系联系 |
4.3 新记录及疑问种的研究意义探讨 |
4.4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取得的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DNA序列信息 |
附录Ⅱ 湘西州种子植物科的数量结构及分布型 |
附录Ⅲ 湘西州种子植物属的大小及分布型 |
附录Ⅳ 湘西州种子植物名录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黑藻的传粉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传粉生物学研究概况 |
1.1.1 传粉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2 传粉生物学研究内容 |
1.2 花部特征与传粉 |
1.2.1 繁育系统与花部演化 |
1.2.2 虫媒传粉与花部特征 |
1.2.3 风媒传粉与花部特征 |
1.2.4 水媒传粉与花部特征 |
1.2.5 不同传粉媒介间的比较 |
1.3 水媒植物传粉 |
1.3.1 几种水媒传粉的比较 |
1.3.2 水媒植物的二维空间传粉 |
1.4 黑藻传粉研究的实验目的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的选择和研究对象 |
2.2 试验器材 |
2.3 试验方法 |
2.3.1 材料的移栽 |
2.3.2 花部形态观测 |
2.3.3 花部微观结构观察 |
2.3.4 开花物候与开花过程观察 |
2.3.5 花粉形态观察与计数 |
2.3.6 花粉活力测定与柱头活力测定 |
2.3.7 传粉过程观察 |
2.3.8 花粉接受情况分析 |
2.3.9 雌花结实率统计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黑藻的开花物候 |
3.2 花部形态 |
3.3 花部微观结构 |
3.4 花粉形态与数目 |
3.5 雄花花粉活力与雌花柱头活力 |
3.6 雄花与雌花开放过程 |
3.7 传粉过程与花粉接受情况 |
3.8 花粉胚珠比与结实率 |
第4章 讨论 |
4.1 黑藻的传粉过程 |
4.2 黑藻的花部特征与传粉 |
4.3 植物传粉的演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贵州沉水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沉水植物现状及水质问题 |
1.1.2 水景观需求下的沉水植物群落生态设计运用 |
1.2 沉水植物研究进展 |
1.2.1 沉水植物概念 |
1.2.2 沉水植物生态功能 |
1.2.3 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 |
1.2.4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 |
1.2.5 维护底质环境稳定 |
1.2.6 沉水植物净水功能 |
1.2.7 缓冲作用 |
1.2.8 对藻类的化感作用 |
1.2.9 其他生态作用 |
1.3 环境条件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1 光照 |
1.3.2 温度 |
1.3.3 PH |
1.3.4 水位 |
1.3.5 水流 |
1.3.6 底质 |
1.3.7 其他因素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州省沉水植物种质资源概况及调查分析 |
2.1 贵州沉水植物种质资源概况 |
2.1.1 研究地概况 |
2.1.2 贵州沉水植物种类概述 |
2.1.3 小结与讨论 |
2.2 贵州沉水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
2.2.1 地点选择 |
2.2.2 调查方法及内容 |
2.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2.4 沉水植物资源 |
第三章 贵州沉水植物观赏性状分析及园林应用 |
3.1 观赏特性 |
3.2 观花特征分析 |
3.3 园林应用 |
3.3.1 园林应用中沉水植物筛选 |
3.3.2 群落设计原则 |
3.3.3 自然状态沉水植物群落 |
3.3.4 模拟自然群落配置及其景观效应 |
3.3.5 沉水植物在景观中的配置 |
3.3.6 模拟群落配置及其景观特色 |
3.3.7 小结 |
3.4 沉水植物种植注意事项 |
第四章 沉水植物在剑江路忠庄河景观方案中的应用 |
4.1 区域概况 |
4.2 剑江路忠庄河池景观提升设计方案 |
4.2.1 场地概况 |
4.2.2 设计理念 |
4.2.3 忠庄河设计分析 |
4.2.4 沉水植物配置应用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植物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理论 |
2.2 沉水植物在浅水湖泊中的生态功能及影响其恢复的因素 |
2.2.1 沉水植物在浅水湖泊中的生态功能 |
2.2.2 影响沉水植物恢复的因素 |
2.3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植物恢复研究进展 |
2.3.1 国外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植物恢复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植物恢复研究进展 |
2.4 沉水植物模拟研究进展 |
2.4.1 沉水植物分布模型 |
2.4.2 沉水植物生物量模型 |
2.5 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
2.5.1 国外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
2.5.2 国内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沉水植物恢复的实验研究 |
3.1 沉水植物先锋种筛选 |
3.2 四种沉水植物生物学特性 |
3.2.1 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 |
3.2.2 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
3.2.3 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
3.2.4 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 |
3.3 沉水植物生物量小试实验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沉水植物群落配置小试实验 |
3.4.1 材料和方法 |
3.4.2 结果和讨论 |
3.5 沉水植物与水生动物协同净化实验 |
3.5.1 材料和方法 |
3.5.2 结果和讨论 |
3.5.3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沉水植物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
4.1 沉水植物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4.1.1 浮游植物 |
4.1.2 有机碳 |
4.1.3 氮 |
4.1.4 磷 |
4.1.5 溶解氧 |
4.1.6 沉水植物 |
4.2 沉水植物动力学模型率定验证 |
4.3 沉水植物动力学模型应用 |
4.3.1 不同水深条件下沉水植物群落组合优选 |
4.3.2 太湖贡湖沉水植物恢复透明度阈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评价 |
5.1 贡湖生态修复区概况 |
5.2 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5.3 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1 生态(B1)指标含义、计算方法以及评分标准 |
5.3.2 经济指标(B2)含义、计算方法以及评分标准 |
5.3.3 社会指标(B3)含义、计算方法以及评分标准 |
5.4 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
5.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5.4.2 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3 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最终得分计算 |
5.5 贡湖生态修复区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评价结果 |
5.5.1 生态指标(B1)得分 |
5.5.2 经济指标(B2)得分 |
5.5.3 社会指标(B3)得分 |
5.5.4 贡湖沉水植物恢复工程效果评价最终得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太湖贡湖生态修复区问卷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区系植物地理学概论 |
1.1.1 植物区系的概念 |
1.1.2 区系植物地理学的范畴 |
1.1.3 区系植物地理学的内容和方法 |
1.2 植物地理学发展简史 |
1.2.1 植物地理学的萌芽 |
1.2.2 植物地理学的建立 |
1.2.3 近现代区系地理学研究 |
1.3 中国区系植物地理学研究简史 |
1.4 罗霄山脉地区的范围及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
1.4.1 罗霄山脉地区的范围 |
1.4.2 罗霄山脉植物区系研究简史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考察与标本数据获取 |
2.2.2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数据库建立 |
2.2.3 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分析方法 |
2.2.4 科、属地理成分的分析方法 |
2.2.5 特有现象及孑遗现象分析方法 |
2.2.6 关于区系过渡性现象的讨论 |
2.2.7 罗霄山脉与邻近区系相似性的比较方法 |
第三章 罗霄山脉自然地理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质地貌 |
3.3 气候 |
3.4 水文 |
3.5 植被 |
第四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及特点 |
4.1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 |
4.2 种子植物科的区系特点 |
4.2.1 科内种的数量结构 |
4.2.2 科内属的数量结构 |
4.2.3 优势科及表征科 |
4.2.4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
4.2.5 科的地理成分特点小结 |
4.3 属的区系特点 |
4.3.1 属的数量结构组成 |
4.3.2 优势属及表征属 |
4.3.3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
4.3.4 属的地理成分特点小结 |
第五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 |
5.1 特有现象的概念 |
5.2 中国特有科 |
5.3 中国特有属 |
5.3.1 华东分布中心特有种 |
5.3.2 华中分布中心特有种 |
5.3.3 华南分布中心特有属 |
5.4 中国特有种 |
5.4.1 罗霄山脉与华东、华中、华南共特有种 |
5.4.2 与华东地区共特有种 |
5.4.3 与华中地区共特有种 |
5.4.4 与南岭地区共特有种 |
5.5 罗霄山脉地区本地特有种 |
5.6 特有现象小结 |
第六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孑遗现象 |
6.1 孑遗种的概念 |
6.2 罗霄山脉的孑遗种 |
6.2.1 孑遗属种的组成 |
6.2.2 孑遗属的地理分布格局 |
6.2.3 孑遗种的地理分布格局 |
6.3 孑遗属种起源的古老性 |
6.3.1 晚白垩纪至古新世 |
6.3.2 始新世至渐新世 |
6.3.3 中新世 |
6.4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残遗和避难所性质 |
6.4.1 避难所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
6.4.2 中国主要的生物避难所 |
6.4.3 罗霄山脉的避难所性质和特征 |
6.5 罗霄山脉的孑遗现象小结 |
第七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替代现象 |
7.1 罗霄山脉区域内各山地的植物区系组成 |
7.2 罗霄山脉内各组成山地区系的地理亲缘 |
7.2.1 各组成山地间科的相似性 |
7.2.2 各组成山地间属的相似性 |
7.2.3 各组成山地间种的相似性 |
7.3 罗霄山脉内各组成山地间区系地理成分差异 |
7.4 五条中型山脉间区系组成的地带性及过渡性 |
7.4.1 五条中型山脉的共通成分 |
7.4.2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幕阜山脉的种 |
7.4.3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九岭山脉的种 |
7.4.4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武功山脉的种 |
7.4.5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万洋山脉的种 |
7.4.6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诸广山脉的种 |
7.5 罗霄山脉若干表征科的地带性现象 |
7.5.1 松科 |
7.5.2 木兰科 |
7.5.3 壳斗科 |
7.5.4 山茶科 |
7.5.5 樟科 |
7.5.6 金缕梅科 |
7.5.7 冬青科 |
7.5.8 槭树科 |
7.5.9 杜鹃花科 |
7.5.10 报春花科 |
7.6 区系成分的替代性小结 |
第八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与邻近山地区系的比较 |
8.1 区系间相似性比较的方法 |
8.2 罗霄山脉区系及邻近山地区系的R/T值比较 |
8.3 区系谱主成分分析结果 |
8.4 罗霄山脉与邻近山地区系的联系 |
8.4.1 与台湾山地的比较 |
8.4.2 与海南山地的比较 |
8.4.3 与西双版纳的比较 |
8.4.4 与横断山脉的比较 |
8.4.5 与高黎贡山的比较 |
8.4.6 与峨眉山的比较 |
8.4.7 与武陵山地的比较 |
8.4.8 与秦岭山地的比较 |
8.4.9 与南岭山脉的比较 |
8.4.10 与武夷山脉的比较 |
8.4.11 与浙皖山地的比较 |
第九章 罗霄山脉植物区系区划 |
9.1 植物区系区划的基本概念 |
9.2 植物区系分区原则及方法 |
9.3 世界和中国区系区划概况 |
9.4 关于华东区系区划的讨论 |
9.4.1 华东地区属于华中省的观点 |
9.4.2 华东地区独立为华东省的观点 |
9.4.3 华东地区区系是否应成立为省 |
9.5 罗霄山脉地区植物区系区划 |
9.5.1 罗霄山脉内主体山地与其它区系相似性聚类 |
9.5.2 罗霄山脉地区植物区系区划方案 |
第十章 罗霄山脉新种及新记录种 |
10.1 新种 |
10.2 江西省新记录 |
10.3 罗霄山脉地区新记录种 |
第十一章 结论及讨论 |
11.1 罗霄山脉植物区系有较强的亚热带性质 |
11.2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呈现出明显的残遗性质 |
11.3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发展历史 |
11.4 罗霄山脉地区区系区划方案 |
11.5 从罗霄山脉植物区系看东亚植物区的分异 |
11.6 孑遗植物中的生物周期异常现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名录 |
附录2 罗霄山脉新纪录植物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致谢 |
(8)獐子岛近海海草的群落特征和大叶藻营养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海草的概述 |
1.2 海草的生物种类及其分布 |
1.2.1 海草的生物种类 |
1.2.2 海草的分布 |
1.2.3 大叶藻的分类地位和分布 |
1.3 獐子岛海域常见的海草种类及其形态特征 |
1.3.1 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 |
1.3.2 黑须根虾形藻(Zostera caespitosa Miki) |
1.3.3 丛生大叶藻(Phyllospadix japonicas Makino) |
1.4 海草的生理特征 |
1.4.1 海草的热值特征 |
1.4.2 海草的生物化学特征 |
1.5 海草群落的生态功能 |
1.5.1 净化和改善水质环境 |
1.5.2 重要的初级生产者 |
1.5.3 栖息地 |
1.5.4 护堤减灾功能 |
1.5.5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
1.6 国内大叶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獐子岛近海海草床群落调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时间与地点 |
2.1.2 调查参数 |
2.1.3 调查方法 |
2.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獐子岛海域的海草种类组成 |
2.2.2 大叶藻枝密度和植株高度的季节变化 |
2.2.3 獐子岛大叶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
2.2.4 大叶藻枝密度、植株高度与生物量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獐子岛的海草种类、生存现状和资源状况 |
2.3.2 大叶藻的生态特征 |
第三章 獐子岛大叶藻的营养动态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处理与测定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大叶藻碳氮磷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
3.2.2 獐子岛不同潮带大叶藻碳氮磷元素含量的变化 |
3.2.3 大叶藻不同部位的碳氮磷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变化 |
3.2.4 大叶藻碳氮磷元素的相关关系 |
3.3 讨论 |
3.3.1 大叶藻碳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 |
3.3.2 不同潮带大叶藻的碳氮磷含量 |
3.3.3 大叶藻不同部位的碳氮磷含量 |
3.3.4 大叶藻元素比值及营养盐限制 |
第四章 冬季大叶藻的热值和元素含量(碳、氮、磷)及其相关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样品处理 |
4.1.3 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大叶藻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的叶长特征 |
4.2.2 大叶藻根系、根状茎和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热值的动态变化 |
4.2.3 大叶藻根系、根状茎和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的碳氮磷元素含量变化 |
4.2.4 大叶藻热值与碳氮磷元素含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大叶藻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的生态特征 |
4.3.2 大叶藻的热值动态 |
4.3.3 大叶藻的营养动态 |
4.3.4 植物的灰分含量、热值与碳氮磷元素的相互关系 |
4.3.5 海草的热值与食用价值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长三角地区农药百草枯对水生高等植物的水生态基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水生态基准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研究 |
1.1 水生态基准的研究综述 |
1.1.1 水生态基准概述 |
1.1.2 美国的水生态基准推导方法 |
1.2 我国水生态基准的研究现状 |
1.2.1 水生态基准的必要性 |
1.2.2 关于建立我国水生态基准的思考 |
1.2.3 长三角地区水生高等植物的水生态基准研究 |
1.3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水生高等植物的调查分析 |
2.1 水生植物的概念 |
2.2 水生植物的生活类型 |
2.2.1 湿生植物 |
2.2.2 挺水植物 |
2.2.3 浮水植物 |
2.2.4 沉水植物 |
2.3 长三角地区水生高等植物调查 |
2.3.1 长三角地区水生高等植物种类调查 |
2.3.2 水生植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 |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水生高等植物对百草枯农药的敏感性研究 |
3.1 百草枯概述 |
3.2 长三角地区水生高等植物的初步筛选 |
3.2.1 区域代表性原则 |
3.2.2 不同生活型原则 |
3.2.3 实验可行性原则 |
3.3 百草枯农药梯度筛选 |
3.3.1 百草枯农药梯度的初步筛选 |
3.3.2 百草枯农药梯度的进一步筛选 |
3.4 长三角地区水生植物对百草枯的敏感性研究 |
3.4.1 植物个体水平的敏感性研究 |
3.4.2 植物生理指标上敏感性研究 |
3.4.3 其他水平上植物的敏感性研究 |
3.5 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定植物对百草枯的敏感性 |
3.5.1 隶属函数概述 |
3.5.2 综合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水生高等植物水生态基准的研究 |
4.1 水生态基准的测试植物选择依据 |
4.1.1 依据水生态基准要求 |
4.1.2 依据敏感性实验 |
4.1.3 依据实验室操作的可行性 |
4.1.4 依据植物的繁殖特点 |
4.2 水生态基准的测试指标的选择依据 |
4.3 水生态基准的主要测试物种的培育技术 |
4.3.1 浮萍和紫萍的形态学特征 |
4.3.2 浮萍和紫萍培育方法 |
4.4 水生高等植物的水生态基准研究 |
4.4.1 叶绿素指标的水生态基准研究 |
4.4.2 叶状体指标的水生态基准研究 |
4.4.3 鲜重指标的水生态基准研究 |
4.5 浮萍科植物相关水生态基准研究 |
4.5.1 隶属函数法 |
4.5.2 人为权重法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长三角地区水生植物资源研究 |
5.1.2 水生植物的敏感性研究 |
5.1.3 水生植物对百草枯的水生态基准研究 |
5.2 研究展望 |
5.2.1 长三角地区水生植物的探讨 |
5.2.2 水生态基准中水生植物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生植物种类及生境 |
附录3 HOAGLAND营养液配方 |
附录4 图版及图版说明 |
致谢 |
四、眼子菜科、川蔓藻科植物果实微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吴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黑藻的传粉生物学研究[D]. 马博俊. 湖北大学, 2018(02)
- [3]贵州沉水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研究[D]. 李璨. 贵州大学, 2017(04)
- [4]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植物恢复研究[D]. 高海龙. 南京大学, 2017(05)
- [5]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D]. 赵万义. 中山大学, 2017(12)
- [6]温州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新记录[J]. 王金旺,邹颖颖,魏馨.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7]基于matK和ITS基因序列探索山东东营一种海草的系统发育进化地位[A]. 刘云龙,张学雷,曲凌云. “一带一路”战略与海洋科技创新——中国海洋学会2015年学术论文集, 2015
- [8]獐子岛近海海草的群落特征和大叶藻营养动态分析[D]. 杨贵福. 大连海洋大学, 2014(08)
- [9]长三角地区农药百草枯对水生高等植物的水生态基准研究[D]. 李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5)
- [10]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论与似然比检验探讨泽泻目系统发育关系[J]. 刘涛,李晓贤. 广西植物,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