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菌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诚[1](2021)在《麦麸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的亚临界水制备及其氧化凝胶化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阿拉伯木聚糖(AX)是谷物中含量最为丰富的非淀粉多糖,阿魏酰基是AX重要的功能基团,与其氧化凝胶性能密切相关。然而,常规提取方法(水提法、碱提法)限制了阿魏酰AX的制备和性能。近期研究表明,亚临界水在阿魏酰AX提取上具有较大的潜力,但其对阿魏酰AX的氧化凝胶性能的作用尚不明确,这限制了阿魏酰AX的制备及其凝胶性能的发挥。因此,明确亚临界水提取阿魏酰AX的机理,阐明亚临界水条件、AX结构和氧化交联性能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麦麸阿魏酰AX提取为例,明确了AX在亚临界水中的迁移和结构转变规律,系统解析了亚临界水对AX结构和氧化交联行为的调控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阿魏酰AX水凝胶的不同制备策略及性能。阿魏酰AX亚临界水提法的建立及麦麸物质迁移规律。考察了亚临界水温度(120~180℃)、pH(4~10)、提取时间(10~180 min)、循环次数(1~3次)对提取的影响,并与水提法、碱提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亚临界水对麦麸不同组分选择性顺序为蛋白、AX、纤维素和木质素。在较高提取温度(180℃)、酸性条件(pH 4)或长时间提取(120min)时,AX的含量较高(50%~60%)。亚临界水提取AX的A/X值(0.5~0.6)介于水提AX(WEAX)(0.4)和碱提AX(0.7)之间。与碱提法相比,亚临界水提法能有效保留AX的阿魏酰基(13~15 mg/g AX)。与WEAX相比,亚临界水提取AX含有更高的阿魏酸二聚体(DFA),这表明它来自细胞壁交联组分。对亚临界水提法残渣的结构表征分析发现,长时间的亚临界水处理(>120 min)使残渣微观结构发生明显破坏,大量半纤维素的脱除(68%)促进其被纤维素酶水解,水解率达到90%。不同条件亚临界水对AX的提取率范围为1%~35%,而WEAX提取率为9%。对提取过程的质量衡算表明,亚临界水提法会导致一定量的木糖(<20%)、阿拉伯糖(<55%)和酚酸(30%~40%)的水解损失。综合来看,亚临界水作用机制涉及到侧链α-糖苷键和主链β-糖苷键的水解、8-5-DFA的清除、氢键的断裂多靶点共同作用,从而将细胞壁交联AX释放出来。亚临界水提取AX的结构特征与氧化交联行为分析。亚临界水可造成AX不同程度的解聚,可制备出不同分子量的AX(2~60×104 g/mol)。其中,温和的中性或弱碱性亚临界水条件(160℃,10 min,pH 7~10)得到的AX分子量(4~5×105 g/mol)超过了WEAX分子量(2×105 g/mol),仅略低于碱提AX分子量(>7.0×105 g/mol)。亚临界水提取AX的糖苷键连接模式与WEAX相似,主链以O-3和O-2,3取代为主,且O-2,3取代基对亚临界水解作用更敏感。利用漆酶/O2诱导AX氧化交联,动态流变分析显示不同亚临界水条件所得AX的氧化凝胶性能差异显着。温和条件(120~160℃,10min,pH 7~10)所得AX凝胶性能最强,其2%凝胶强度ΔG’(80~180 Pa)远大于WEAX(8 Pa)。而剧烈条件(160℃~180℃,10~120 min,pH 4~7)所得AX凝胶性能较差(2%凝胶ΔG’为0.5~7 Pa)。此外,碱提AX无法氧化交联。AX经氧化交联后,阿魏酸减少了50%~80%,并伴随着大量8-5-DFA的生成。AX氧化交联的两个必要条件是阿魏酸含量和分子量,AX氧化交联性能与其阿魏酰基含量、分子量均呈极强的正相关性(r>0.8)。当AX的阿魏酰基达到8 mg/g AX,重均分子量超过105 g/mol时可获得理想的凝胶性能(2%凝胶ΔG’>10 Pa)。亚临界水提法可制备出满足上述条件的AX,具备优异的凝胶性能。此外,亚临界水对AX分子量的可控性好,可作为凝胶结构的调控手段。不同分子量AX共混对氧化交联的影响。以160℃,10 min,pH 7和4依次从麦麸提取高分子量的HAX和低分子量的LAX,提取率分别为7.65%和16.22%,总提取率达到24%。HAX和LAX的分子量分别为2.5×105和6.2×104 g/mol。在溶液中两者均为线团球形构象,但HAX线团更松散,在无离子影响时更加伸展。对溶液流变分析显示,HAX和LAX的临界交叠浓度范围分别为1%~2%和4%~6%,两者均表现出剪切变稀行为。经过氧化交联分析可知,HAX和LAX的最低凝胶浓度分别为0.5%和4%,HAX的凝胶性能远强于LAX,但是高浓度LAX凝胶拥有更好的热稳定性(<75℃)。将两者进行共混凝胶发现,低浓度的HAX(0.5%~1%)与较高浓度的LAX(4%~8%)组合表现出协同作用,增强了凝胶强度。HAX、LAX及其混合溶液经氧化交联均形成了分子量相似的交联体(106~108 g/mol)。增大凝胶浓度和强度更容易抑制HAX的交联,表现为DFA含量降低。在交联过程中,AX线团先迅速聚集形成可溶性交联体,随着体系黏度升高,交联体之间进一步形成凝胶网络。在共混凝胶中,HAX通过增强共混交联体强度,表现出与LAX的协同作用。采用四种方法分析了HAX、LAX及其凝胶的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HAX和LAX的抗氧化性(ORAC值45和60μM TE)优于WEAX和碱提取AX(ORAC值约27μM TE)。但是氧化交联后抗氧化性下降。HAX-LAX共混凝胶的抗氧化性(23~47μM TE)比单一的HAX凝胶更好(8~15μM TE)。AX-溶菌酶共混凝胶的制备和性能表征。在pH 5.5(氧化交联pH)溶液中,HAX带负电荷(-10.35 m V),溶菌酶带正电(4.29 m V),两者之间可通过静电吸引作用结合起来。将两者共混氧化交联发现,高浓度(3%~4%)HAX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溶菌酶(0.1%~1%)显着提高了共混凝胶的强度(<65%)。两者共混交联体的分子量(107 g/mol)比HAX交联体(5×106 g/mol)略大,构象更加松散。具有显着增强效应的共混凝胶中的8-5-DFA含量比同浓度的HAX单一凝胶更高,说明溶菌酶促进了HAX的交联。由此推测,溶菌酶吸附在HAX线团中,屏蔽了局部电荷并通过静电作用拉近了相邻链段的距离,从而促进了交联。溶菌酶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46μM TE)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螯合率98%)较强,与HAX结合后部分抗氧化基团被掩蔽,导致共混凝胶的ORAC值(13~20μM TE)和亚铁离子螯合率(40%~50%)比HAX单一凝胶略低。而溶菌酶在共混凝胶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活力。
刘远远[2](2020)在《壳聚糖功能载体构建及其溶菌酶与蛋白酶固定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禽蛋资源丰富,目前食品工业中蛋清液使用量非常巨大,但是其加工方式相对传统,导致蛋清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通过科学、先进的加工技术提高蛋清液的综合利用价值意义重大。本文提出利用固定化酶技术提高蛋清液的利用价值的思路,并选择在食品领域应用广泛的壳聚糖作为构建功能载体的基质材料。本研究通过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法和p H诱导法对壳聚糖膜的性能进行改善,使其适用于溶菌酶的包埋固定化,以期制备出性能良好的抑菌型食品包装膜,提高蛋清溶菌酶的应用效能。选择壳聚糖微球作为蛋白酶固定化载体,开展壳膜粉/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设计和构建了新型多孔壳聚糖微球,使其多孔结构更加丰富,固定化蛋白酶催化活性升高,能有效应用于蛋清酶解改性,对实现蛋清液的高效和可控酶解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对禽蛋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有机-无机杂化的方法,向壳聚糖膜中加入不同含量纳米二氧化硅,并利用传统的中和法对复合膜进行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处理。纳米二氧化硅与壳聚糖分子通过物理相互作用增加了膜内分子网络结构的交联程度,降低了壳聚糖复合膜的溶胀率。当二氧化硅含量为25%时,复合膜拉伸强度提升最大,相当于纯壳聚糖膜的212.88%。但是,传统的氢氧化钠处理会导致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固定化溶菌酶的活性比未经氢氧化钠处理的下降超过90%,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生长都没有显着的抑制作用。(2)利用p H诱导法处理壳聚糖成膜溶液,随着成膜溶液的p H值增加,壳聚糖分子链所带电荷减少,分子间作用力增加,所得壳聚糖膜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溶胀率显着下降。p H 6.5时所制备壳聚糖膜的机械性能最好,断裂伸长率相当于未经p H诱导的CS膜的122.98%,同时其溶胀率仅为CS膜的36.64%。当p H值大于6.5时,溶液中壳聚糖分子内和分子间作用力增加发生团聚,导致成膜后内部结构的均匀性和连续性被破坏,膜的性能下降。(3)结合有机-无机杂化和p H诱导两种方法,向p H调节至6.5的壳聚糖/纳米二氧化复合膜中加入溶菌酶制备CSNSLs复合膜。溶菌酶的加入可以提升复合膜的耐水性能、透光度和表面平整度,并在一定范围提高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当溶菌酶含量为4%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未添加溶菌酶时的126.36%和116.78%,且溶胀率低于25%。p H诱导法制备的CSNSL复合膜不会对溶菌酶产生破坏,其溶菌酶活性和抑菌性能都随着溶菌酶含量的增加而显着升高。(4)以鸡蛋壳内膜粉替代部分壳聚糖,制备出复合微球CSESM,壳内膜粉的加入显着提高了复合微球的固定化酶负载量。同时壳内膜粉的加入会改变壳聚糖微球的内部孔状结构,随着壳内膜粉含量增加,复合微球内部大孔孔径逐渐减小,密度增大,均匀性提高,介孔尺寸随着壳内膜粉含量增加而变大。所得CSESM2固定化酶的载体活性和比酶活最大,分别为CSM的156.37%和111.95%。(5)前期研究发现载体的孔隙结构对规定化酶的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乙酸铵作为气体致孔剂对传统壳聚糖多孔微球的孔隙结构进行调节和改善。乙酸铵的加入显着改善了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内部孔隙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多孔微球的孔隙率和孔径大小。气体致孔剂的加入提高了多孔壳聚糖微球的热稳定性,但是机械强度和机械稳定性增加逐渐降低。木瓜蛋白酶分子在壳聚糖微球中的固定化速率主要受到化学结合的影响。气孔法制备的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催化活性显着增加,多孔壳聚糖微球CSPM-AG9固定化酶的比酶活为未加入气体致孔剂的微球CSPM的170%。(6)基于乙酸铵作为致孔剂的多孔壳聚糖微球,利用碳酸钠作为第二气体致孔剂,双气孔法制备的壳聚糖多孔微球的外层网络结构疏松、孔径随着碳酸钠的加入而提高。CSPM-DAG4固定化酶的载体活性和比酶活分别为CSPM-DAG0固定化酶的141.70%和143.22%,且机械稳定性较好。CSPM-DAG4固定化蛋白酶的p H和温度适应范围都比游离酶宽,且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高于游离酶。CSPM-DAG4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可以有效水解蛋清液,将其从酶解蛋清液中分离后,酶解后蛋清液的分子量不再发生明显减小,初步实现对蛋清液的可控酶解。
薛飞[3](2020)在《固定化溶菌酶改善印染污泥脱水性能及印染助剂对其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印染污泥不仅具有含水率高、脱水性能差的特点,而且污泥中含有的染料、浆料、助剂和重金属等组分,使其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毒性,一旦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目前针对印染污泥的处置措施都对含水率给出了严格的界定标准,高含水率已经成为制约印染污泥减量/减容化的关键因子。目前除物理、化学等传统的强化污泥脱水的手段外,生物酶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的污泥脱水方法,其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但酶制剂的价格昂贵,且存在容易失活的风险,增加了其应用推广的难度。故本文提出“固定化溶菌酶溶胞印染污泥强化脱水”的方法,围绕此方法开展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实际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制备磁性纤维素微球(MCMs)载体实现对溶菌酶(LYZ)共价键固定,并考察磁性纤维素固定化溶菌酶(MCMs-LYZ)的生物学特性;(2)以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索MCMs-LYZ溶胞剩余污泥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可行性,以3D-EEM、SEM为手段揭示MCMs-LYZ溶胞污泥强化脱水机理;(3)探索超声/固定化溶菌酶(US/MCMs-LYZ)协同溶胞印染污泥改善脱水性能的有效性,及其强化脱水机理和处理前后的印染污泥的干燥特性;(4)考察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邻甲氧基苯胺(o-Anisidine)两种助剂对MCMs-LYZ溶胞印染污泥强化脱水效果的影响,并以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等手段揭示助剂与MCMs-LYZ的作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1,2,3,4-丁烷四羧酸(BTCA)修饰的MCMs能够作为酶的共价键固定化载体,制备的MCMs-LYZ相较于游离溶菌酶具有更宽的p H和温度适应范围,更强的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MCMs-LYZ在50℃孵化180 min后,剩余酶活性仍可保持在66.57±2.32%,相较于游离溶菌酶剩余活性提高了48.06%;4℃条件下贮藏20 d,其剩余酶活性为77.74±3.58%,比游离溶菌酶提高了111.08%。循环使用6次后,相对酶活力可保持51.94±2.09%。但研究发现,固定化过程导致了MCMs-LYZ与底物的亲和力的下降,固定化后米氏常数Km值增大了36.44%,从游离溶菌酶的20.83 mg/m L增加到28.42 mg/m L;最大反应速率Vmax值降低了27.81%,从1.69×105 U/mg降低到1.22×105 U/mg。(2)制备的MCMs-LYZ溶胞污泥的速率接近游离溶菌酶,且溶胞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MCMs-LYZ溶胞剩余污泥工艺的最适参数为:投加量为7%g/g TSS、溶胞温度为50℃、p H=7.0,在此条件下处理后剩余污泥脱水性能明显改善,污泥比阻(SRF)降低了49.05%,污泥沉降比(SV)降低了37.37%。污泥中EPS、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是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主要因素,SRF与TB层中EPS、蛋白质和多糖呈现极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79(p<0,01),R=0.967(p<0,01)和R=0.981(p<0,01);S层与TB层中EPS、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与SRF呈现负相关。SEM和3D-EMM分析进一步揭示了MCMs-LYZ的溶胞作用能够有效的破坏污泥絮体结构,释放出胞内荧光性蛋白质物质,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3)US/MCMs-LYZ协同溶胞对污泥絮体结构的崩解程度明显提高,处理后的污泥具有更大比表面积和更发达的孔隙结构,污泥脱水性能与沉降性能改善明显。US/MCMs-LYZ协同溶胞的最优参数为:超声能量密度为2 W/m L,超声时间为20 min,反应温度为50℃。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后,印染污泥SRF为(3.21±0.12)×1012m/kg,相较于空白与单一MCMs-LYZ处理分别降低了34.73%和30.52%;与原泥、单一超声溶胞和单一MCMs-LYZ溶胞相比,SV分别降低了34.39%、16.12%和28.87%,污泥体积比减小了近50%。UV-vis与3D-EEM光谱分析证实了US/MCMs-LYZ协同溶胞对TB-EPS内含有特征官能团(COOH、C=C和C=O等)的色氨酸类蛋白质、腐殖物质等的高效去除。印染污泥经US/MCMs-LYZ协同溶胞后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与单一超声与US/MCMs-LYZ溶胞相比,协同处理后的印染污泥在30~105℃和105~550℃两个阶段的质量损失率均为最低分别为5.75%和47.80%;在低温燃烧阶段(250~300℃)和高温燃烧阶段(400~450℃)均具有最小的失重速率,分别为0.58%/min和0.28%/min。(4)协同溶胞能够有效降低污泥其自身结合水及有机质含量,实现污泥的快速干化脱水。处理前后印染污泥的非等温干燥过程符合函数模型A1、A2、A3、R3,升温速率由5℃/min提高到10℃/min和20℃/min时,印染污泥的非等温干燥过程机理函数模型由g(α)=-ln(1-α)转变为g(α)=[-ln(1-α)]1/2。处理前后的印染污泥等温干燥过程符合函数模型A2、A3、R2、R3,协同处理后的最优模型由R2转变为R3,即协同处理后的印染污泥的干燥速率控制方程为(n=3)的相界面反应。(5)印染污泥中存在SDBS引起了溶菌酶分子二级结构的改变,导致MCMs-LYZ溶胞效率的下降。其作用机理是:SDBS通过自发疏水作用力与LYZ分子形成1:1的复合物,降低LYZ分子中Trp残基微环境周围的的疏水性,增强极性,诱导LYZ分子中部分α-helit结构分别转变成了β-turn结构,降低了MCMs-LYZ的活性。但是SDBS的加入提高了印染污泥的脱水性能,当SDBS浓度为1.0×10-4 mol/L时,处理后污泥的SRF值,相较于原始污泥与单一MCMs-LYZ溶胞污泥,分别降低了54.51%和13.18%。(6)印染污泥中存在的o-Anisidine引起溶菌酶分子二级结构的改变,导致MCMs-LYZ溶胞效率的下降,恶化印染污泥的脱水性能。其作用机理是:o-Anisidine通过自发疏水作用力与LYZ分子形成1:1的复合物,降低LYZ分子中Trp残基微环境周围的的疏水性,增强极性,诱导LYZ分子中部分α-helit结构分别转变成β-sheet结构,降低了MCMs-LYZ的活性。以上研究结果为“固定化溶菌酶溶胞改善污泥脱水技术”的实际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王飒爽,陈海宝,武嘉平,刘丽,张玉海,孙庆余,栗文钰[4](2020)在《绿色添加剂溶菌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可增加畜禽免疫力并提高生产性能,研究表明,溶菌酶通过改性等处理可增加其抑菌范围、提高畜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文章通过对溶菌酶研究与实践的体会并结合文献报道,从溶菌酶概述、溶菌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研发提供参考。
陈姗姗[5](2020)在《基因重组溶菌酶的制备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建构出新的基因工程菌株,通过微生物大规模发酵生产重组溶菌酶,对其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采用山东大学构建的一种甲醇诱导型产鸡溶菌酶重组毕赤酵母菌株NCY-2的麦芽汁发酵液为研究对象,进行离心、超滤、离子交换处理,优化了蛋清溶菌酶的分离纯化工艺参数,得到的浓缩液,真空干燥制得溶菌酶粉末,研究了重组溶菌酶干酶粉的酶学性质,结果如下:(1)超滤条件的优化:采用30 kDa的聚醚砜(PES)膜,优化出最佳条件:跨膜压力为0.20 MPa、pH 6.5,重组溶菌酶的收率为96.6%,酶活为2612.1 U·mL-1,是原酶活的1.78倍。(2)离子交换条件的优化:采用D152树脂吸附、洗脱,优化最佳的工艺条件:树脂用量占料液体积比为15%,吸附时间4 h,洗脱液浓度为1.0 mol·L-1,重组溶菌酶的酶活回收率为95.7%,酶活为3879.6 U·mL-1,提高了0.5倍,是原酶活的3.1倍。(3)酶学性质的研究:重组溶菌酶干酶粉对溶壁微球菌有抑制效果,酶活为12573.6 U·mg-1;最适温度50℃,2060℃范围内热稳定性好;最适pH 6.5;重组溶菌酶的酶活会被Fe2+、Fe3+、Zn2+和Cu2+抑制,而Na+和Mg2+对酶活有激活作用;还能被司班80抑制,被吐温20、吐温80和甘油激活。
刘亚楠[6](2020)在《蛋清中溶菌酶的改性及酶活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溶菌酶(lysozyme)又被称为胞壁质酶(muramidase),是一种天然蛋白质,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目前已被很多国家和组织正式批准作为食品防腐剂或保鲜剂使用。溶菌酶通过破坏细菌肽聚糖层N-乙酰氨基葡糖(NAG)和N-乙酰胞壁酸(NAM)之间的β-1,4糖苷键来实现抑菌作用,由于革兰氏阳性菌(G+)中肽聚糖含量达到了 80%,而革兰氏阴性菌(G-)中只有少量肽聚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对阴性菌抑菌作用,限制了它作为天然防腐剂的发展潜力。本文研究了有机酸改性溶菌酶的最佳实验条件,改性过程溶菌酶浓度确定为7.5 mg/mL,温度为30℃,得到肉桂酸改性溶菌酶的最佳条件为:添加肉桂酸60 mg,pH=7.5,反应时间20h,添加1-乙基-3-(3-二甲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AC)120 mg;咖啡酸改性溶菌酶的最佳条件为:添加咖啡酸35 mg,pH=7.5,反应时间20h,添加EDAC 125 mg;混合酸改性溶菌酶的最佳条件为:添加肉桂酸60mg,添加咖啡酸40 mg,pH=7.5,反应时间20h,添加EDAC 240mg。对改性溶菌酶进行抑菌能力研究,并以天然溶菌酶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改性溶菌酶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能力明显增强,且与单一有机酸改性溶菌酶相比,混合酸改性溶菌酶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作用更大,肉桂酸改性溶菌酶,咖啡酸改性溶菌酶和混合酸改性溶菌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分别提高了 22.61%,27.83%和28.70%,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分别降低了 15.60%,17.02%和16.31%,不同温度和pH对改性前后溶菌酶的抑菌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在偏酸性及中性的条件下,改性前后的溶菌酶均比较稳定,但其在碱性条件下易失活;改性前后的溶菌酶在40℃-50℃下都比较稳定,而随着处理温度升高,酶活力逐渐下降;相比未经金属离子处理的天然溶菌酶和改性溶菌酶,经Na+、K+、Ca2+处理后其酶活提高均在15%以上,经Mg2+处理酶活变化不大,经Fe2+处理后酶活降低40%-50%,经Ba2+处理后酶活降低10%-20%;经过表面活性剂处理过的天然溶菌酶和改性溶菌酶酶活降低5%-25%。红外光谱图结果表明,改性后得到的溶菌酶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无规卷曲含量的增加,表明改性溶菌酶的无序结构增加,不利于酶稳定性;疏水性测定结果显示改性溶菌酶表面疏水性指数均增加;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改性溶菌酶对大肠杆菌形态影响更加大,使细胞壁严重破裂,细胞通透性丧失,开始出现空化现象;通过研究改性前后溶菌酶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菌液电导率、菌体细胞内容物含量以及胞外蛋白含量的影响,发现改性溶菌酶严重破坏了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阻碍了其正常的代谢及生长过程。
陈佩[7](2020)在《维氏气单胞菌对草鱼溶菌酶表达的影响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由于养殖方法不当和水体环境破坏导致各种鱼类病害频繁发生,给鱼类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可以引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败血症,短期内造成大量死亡,课题组前期从患病草鱼中筛选到了一株毒性较强的维氏气单胞菌AvX005。草鱼作为低等脊椎动物,当病源微生物入侵时,非特异性免疫发挥重要作用,而溶菌酶是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关键部分。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草鱼g型溶菌酶和c型溶菌酶作为免疫刺激剂保护草鱼免受AvX005感染的作用机制,对草鱼健康养殖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为研究草鱼在感染AvX005后g型和c型溶菌酶的表达变化,采用qRT-PCR技术对感染AvX005的草鱼进行Lys-g和Lys-c的表达水平分析,结果表明草鱼感染AvX005后3 h肝脏和脾脏中基因lys-g和lys-c的转录均被显着诱导。在肝脏和脾脏中,基因lys-g的转录水平在感染后24 h达到峰值,分别提高13倍和4.5倍;基因lys-c的转录水平在感染后12 h达到峰值,分别提高7.5倍和27倍。因此推测两种溶菌酶蛋白在草鱼早期抵御AvX005感染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了目的蛋白rLys-g和rLys-c,经纯化后以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leikticus)为指示菌,检测发现重组蛋白具有溶菌酶活性,且对AvX005、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ia)AhX040、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isella tarda)均具有溶菌活性。通过转染使rLys-g和rLys-c在草鱼肝脏细胞L8824中表达,AvX005侵袭后发现与对照组存活率(46.3%)相比,rLys-g和rLys-c实验组细胞L8824的存活率(77.6%和68.6%)显着提高(P<0.05),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Lys-g和rLys-c可以保护细胞抗AvX005感染。将pcDNA3.1-lys-g和pcDNA3.1-lys-c与佐剂QCDC混合后作为免疫刺激剂注射草鱼,经AvX005攻毒发现pcDNA3.1-lys-g和pcDNA3.1-lys-c可以为草鱼提供保护作用,其中未经预处理的草鱼全部死亡,而QCDC、QCDC+empty、QCDC+lys-g和QCDC+lys-c预处理后分别为草鱼提供了50%、60%、70%和70%的相对存活率。以上结果表明两种重组质粒pcDNA3.1-lys-g和pc DNA3.1-lys-c具有作为免疫刺激剂为草鱼感染AvX005提供保护的潜力。注射质粒能够诱导草鱼免疫反应,注射后血清中溶菌酶的活力短时间内分别显着(P<0.05)提高约1.7倍和2倍,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分别显着提高(P<0.05)约3倍和2.4倍,酸性磷酸酶(ACP)活力没有显着变化(P>0.05),相关免疫因子C3、Ig M和IL8在草鱼肾脏中的表达量呈现不同程度地增加。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草鱼感染AvX005后g型溶菌酶和c型溶菌酶的表达被显着诱导;溶菌酶的重组蛋白对AvX005有裂解活性,且能保护草鱼肝脏细胞L8824;pcDNA3.1-lys-g和pcDNA3.1-lys-c具有作为免疫刺激剂保护草鱼免受AvX005感染的潜力。
孙玥[8](2020)在《改性淀粉固载溶菌酶抑菌膜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发挥溶菌酶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利用改性山药淀粉固载溶菌酶(LSZ-YS),以此为原料制备可食性抑菌膜,并对其物化性能和抑菌性能进行测定,最后将其应用在草莓保鲜中。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化学改性方法对山药淀粉进行改性处理并固载溶菌酶,为可食性抑菌膜的制备提供原料。为了保证溶菌酶能够被稳定固载,考察EDC/NHS浓度、溶菌酶添加量、反应液pH值、反应温度以及固定化反应时间五个因素对溶菌酶固载量的影响。得到改性淀粉固定化溶菌酶的最优参数如下:EDC/NHS浓度为1.5 mg/mL、溶菌酶添加量为5.5 mg/mL、反应液为pH值7、反应温度为35℃、固定化反应时间为2 h。按照该条件进行固载,此时固载量为91.97%。由正交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影响固载量的主次因素排序为反应温度>溶菌酶添加量>EDC/NHS浓度>反应液pH值。改性淀粉固载溶菌酶的酶活力为141560±51 U/mg,在固载后仍保留初始酶活的86.09±0.26%。(2)根据最佳固载条件固载溶菌酶,作为制备可食性抑菌膜的原料。以改性山药淀粉固载的溶菌酶(LSZ-YS)为原料,以过氧化值为指标,得到最优制膜工艺如下:LSZ-YS添加量55%、甘油添加量30%、吐温20添加量0.05%、反应温度25℃、搅拌速度180 r/min及反应pH值5。并对制备抑菌膜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膜厚度为0.089±0.009 mm;膜含水率为78.83±0.19%;膜抗拉强度为44.32±0.84 MPa;膜断裂伸长率为31.08±1.01%;膜透光率为81.32±2.03%;膜水蒸气透过系数为1.32±0.24 g.cm/cm2.s.Pa;膜透油系数为0.36±0.08 g.mm/cm2.d。通过对抑菌膜的抑菌能力进行测定,证明将LSZ-YS制备成抑菌膜不会影响溶菌酶的抑菌性能,抑菌效果较好。(3)最后利用改性山药淀粉固载溶菌酶(LSZ-YS)制得抑菌剂,进行草莓保鲜实验。通过测定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这三组草莓的感官、失重率、质构、pH值、Vc含量的变化,以评价LSZ-YS抑菌膜的保鲜效果。LSZ-YS抑菌膜不但可以阻止草莓表面微生物的繁殖,有效延长草莓保质期,并且可以阻止草莓表面微生物的繁殖,有效延长草莓保质期,为食品抑菌保鲜提供依据。
王小月[9](2020)在《TLN-58和hLYZ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菌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是一种生物体免疫系统自身分泌的一种可以有效抵御外来病原体侵害的肽类化学物质,可以有效的抑制和预防各种有害物质侵入机体,抗菌肽TLN-58是存在于人皮肤病变小泡中具有58个氨基酸的一种小分子多肽。hLYZ是人体免疫防御机制组成部分,还能增强生物体的自身免疫力。TLN-58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活性,hLYZ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的活性,逐渐发展成为近几年来医学领域研究热点。本论文将目的基因hLYZ和TLN-58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载体pGEX-4T-1上,获得高效且稳定表达hLYZ-TLN-58的重组载体,经PCR、双酶切和测序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化不同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hLYZ经IPTG诱导转化E.coli BL21菌株的表达量最高;重组质粒pGEX-4T-1-TLN-58经IPTG诱导转化E.coli Codon plus菌株的表达量最高;重组质粒pGEX-4T-1-hLYZ-T LN-58经IPTG诱导转化E.coli Rosetta菌株的表达量最高。菌液超声破碎后,分别通过沉淀蛋白的包涵体纯化和上清蛋白的GST柱纯化,获得hLYZ、TLN-58和hLYZ-TLN-58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免疫效价,效价分别≥51200,符合多克隆抗体要求。Western Blotting鉴定检测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成功制备兔抗hLYZ多克隆抗体和兔抗TLN-58多克隆抗体。通过基因重组将hLYZ和TLN-58基因构建到pEGFP-N1载体上,转染HEK293细胞,通过台盼蓝染色、DAPI染色、AO/EB染色、CCK-8法、流式细胞术测定分析hLY Z和TLN-58基因表达产物是否具有细胞毒性。通过PR-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成功导入HEK293细胞中,最佳转染条件为:质粒DNA 1μg;GeneTwinTW转染试剂3μL;转染24h,构建的重组质粒可表达TLN-58蛋白和hLYZ蛋白。纯化后的蛋白分别通过计算抑菌率对其抑菌效果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纯化重组hLYZ-TLN-58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均有抑菌效果;纯化重组hLYZ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有抑菌效果;纯化重组TLN-58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一定抑菌效果;GST标签蛋白无抑菌效果。hLYZ和TLN-58的重组蛋白及双基因融合蛋白在较高浓度时的溶血率均低于5%,本试验构建的重组原核质粒所表达的蛋白对实验菌株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本研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实验依据。
葛德隆[10](2020)在《菌胁迫下厚壳贻贝TLR-i基因表达及其对下游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沿海城市工业化不断推进,日常生活废物持续污染,近海养殖业遭受了越来越频繁的病菌侵害,多种海洋经济物种生存环境愈发严峻。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是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养殖贝类之一,由于成年个体底栖固着的滤食性生活方式,成为了众多海洋病原菌的理想宿主,而海洋弧菌就是其中一大主要病原菌。先天免疫在厚壳贻贝免疫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而Toll样受体是先天免疫中的一环。因此,本实验以厚壳贻贝Toll样受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克隆法及RACE技术得到厚壳贻贝Toll样受体i(McTLR-i)的cDNA全长以及溶菌酶cDNA序列McLYZ,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fication,RT-qPCR)初步探究McTLR-i、参与TLR/NF-kB通路的接头分子和McLYZ的相对表达趋势是否存在联系,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McTLR-i cDNA序列全长为2821bp,其中包含2022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73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显示其与软体动物的mccTLRs较为相似。McTLR-i与地中海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TLR-i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0.64%。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cTLR-i与其他贝类TLRs在胞外区的保守性低,跨膜区和胞内区TIR结构域则较为相似。其TIR结构域存在保守基序BOX1和BOX3,但BOX2缺失。系统进化树显示,McTLR-i与mccTLRs聚类,且与地中海紫贻贝MgTLR-i位于同一分支。(2)组织差异性表达显示,McTLR-i在鳃组织中最高。经副溶血弧菌感染后,McTLR-i于2h即出现表达峰,约为对照的10.27倍;溶藻弧菌刺激下,在8h出现表达峰,约为对照的7.09倍,确认McTLR-i参与了厚壳贻贝对两种弧菌的免疫应答。实验选取TLR/NF-κB通路中8个cDNA片段(MyD88a、IRAK-b、IRAK-a、TRAF-6、TAK-1、TAB3、IKK-a和Rel)检测菌感染下的表达趋势,结果分析发现其时序表达与McTLR-i不完全吻合,推测可能因为免疫信号的传导存在一定时间间隔,也可能是TIR结构域中BOX2的缺失影响了McTLR-i对下游通路的激活,其原因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3)克隆得到McLYZ cDNA全长为691bp,开放阅读框为564bp,编码187个氨基酸。结构域预测和多序列比对分析显示,McLYZ有一个保守的失稳酶结构域,其中包含两个与催化功能密切相关的位点Glu83和Asp95以及一个被认为具有异肽酶活性的His159。McLYZ与紫贻贝(Mytilus edulis)LYZ相似性为86.63%。分子特性预测暗示,McLYZ可能在厚壳贻贝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中均发挥一定作用。蛋白三维结构建模结果显示三个功能位点空间位置接近,暗示其功能上有相互关联的可能。(4)McLYZ组织差异结果显示,其在肝胰腺表达量最高。在肝胰腺中,副溶血弧菌注射后,McLYZ于24h达到表达峰,随后下降;嗜水气单胞菌注射后,McLYZ于48h出现峰值。鳃组织中,副溶血弧菌注射后,McLYZ只于24h出现显着表达;而在嗜水气单胞菌注射后,McLYZ于2h即出现表达上调,4h达到表达峰。上述结果说明McLYZ参与对弧菌的免疫防御,但鳃中McLYZ的时序表达与McTLR-i的表达趋势不相似,无法确切判断McTLR-i是否通过TLR/NF-κB通路进行免疫信号传导,进而促使McLYZ的生成,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上述结果表明,McTLR-i在厚壳贻贝抗菌感染中发挥了作用,并有可能参与TLR/NF-κB信号通路。McLYZ作为厚壳贻贝体内的免疫分子同样在先天免疫过程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其与上述TLR/NF-κB信号通路的关联有待于后续研究探明。
二、溶菌酶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菌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麦麸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的亚临界水制备及其氧化凝胶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麸皮的构成及加工利用现状 |
1.2 阿拉伯木聚糖(AX)研究进展 |
1.2.1 AX的结构特点 |
1.2.2 AX的理化功能性质 |
1.2.3 AX的氧化交联 |
1.3 植物多糖提取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细胞壁结构 |
1.3.2 多糖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
1.3.3 亚临界水提取法研究现状 |
1.4 多糖基水凝胶研究进展 |
1.4.1 水凝胶的分类 |
1.4.2 水凝胶的性质及分析手段 |
1.4.3 水凝胶的应用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的亚临界水提取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麦麸皮的粉碎 |
2.3.2 小麦麸皮脱淀粉及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EAX)的回收 |
2.3.3 碱提取阿拉伯木聚糖的制备 |
2.3.4 亚临界水提取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 |
2.3.5 亚氯酸盐漂白样品的制备 |
2.3.6 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 |
2.3.7 酚酸及其二聚体组成分析 |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9 粒径分析 |
2.3.10 红外光谱分析 |
2.3.11 热重分析 |
2.3.12 纤维素酶解率测定 |
2.3.13 质量衡算计算方法 |
2.3.1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AX提取物和提取残渣的主要组成 |
2.4.2 AX提取物和提取残渣的酚酸及二聚体组成 |
2.4.3 亚临界水提取对提取残渣的影响 |
2.4.4 提取过程的质量衡算及物质迁移规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结构与氧化交联行为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AX的纯化 |
3.3.2 分子量分析 |
3.3.3 甲基化分析 |
3.3.4 漆酶活力的测定 |
3.3.5 AX的氧化交联 |
3.3.6 动态流变学测试 |
3.3.7 酚酸及其二聚体组成分析 |
3.3.8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AX的分子量分析 |
3.4.2 不同AX的糖苷键连接模式分析 |
3.4.3 不同AX的凝胶性对比 |
3.4.4 氧化交联对AX结构的影响 |
3.4.5 AX结构特性对其氧化交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分子量阿拉伯木聚糖共混对氧化交联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HAX和 LAX的制备 |
4.3.2 HAX和 LAX的组分分析 |
4.3.3 HAX和 LAX的高分子性质分析 |
4.3.4 HAX和 LAX的氧化交联 |
4.3.5 动态流变分析 |
4.3.6 凝胶溶胀率 |
4.3.7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4.3.8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3.9 原子力显微镜 |
4.3.10 抗氧化能力评价 |
4.3.11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HAX和 LAX的得率及组成 |
4.4.2 HAX和 LAX的高分子性质分析 |
4.4.3 HAX和 LAX的溶液流变性能分析 |
4.4.4 HAX、LAX及其共混凝胶性能分析 |
4.4.5 HAX-LAX共混凝胶结构表征 |
4.4.6 HAX-LAX共混凝胶抗氧化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拉伯木聚糖-溶菌酶共混凝胶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AX-溶菌酶相互作用表征 |
5.3.2 复配凝胶的制备 |
5.3.3 酚酸组成分析 |
5.3.4 动态流变分析 |
5.3.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5.3.6 凝胶溶胀性 |
5.3.7 扫描电子显微镜 |
5.3.8 抗氧化能力评价 |
5.3.9 溶菌酶活力测定 |
5.3.10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AX-溶菌酶相互作用表征 |
5.4.2 AX-溶菌酶复配凝胶的性能分析 |
5.4.3 AX-溶菌酶混合凝胶的结构表征 |
5.4.4 AX-溶菌酶混合凝胶的功能性评价 |
5.4.5 溶菌酶活力测定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壳聚糖功能载体构建及其溶菌酶与蛋白酶固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蛋清蛋白质的食品应用 |
1.1 蛋清蛋白质组成 |
1.2 蛋清溶菌酶 |
1.3 蛋清功能特性及其酶法改性 |
1.3.1 凝胶性 |
1.3.2 乳化性 |
1.3.3 起泡性 |
1.3.4 蛋清酶法改性 |
2 固定化酶及其载体 |
2.1 固定化酶的方法 |
2.1.1 包埋法 |
2.1.2 吸附法 |
2.1.3 共价结合法 |
2.1.4 无载体交联酶聚集体(CLEAs) |
2.2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 |
2.2.1 多糖微球 |
2.2.2 中空微囊载体 |
2.2.3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 |
2.2.4 磁性纳米材料 |
2.2.5 多孔材料 |
2.3 载体性质对固定化酶的影响 |
2.3.1 载体尺寸 |
2.3.2 亲疏水性 |
2.3.3 溶胀性能 |
2.3.4 孔径大小 |
3 壳聚糖及其固定化酶应用 |
3.1 壳聚糖材料性能改善 |
3.1.1 物理复配法 |
3.1.2 化学交联法 |
3.2 壳聚糖功能载体形态 |
3.2.1 可降解薄膜 |
3.2.2 壳聚糖微球 |
3.2.3 水凝胶 |
3.2.4 三维多孔支架 |
3.3 壳聚糖固定化酶 |
3.3.1 溶菌酶 |
3.3.2 蛋白酶 |
3.3.3 乳糖酶 |
3.3.4 果胶酶 |
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纳米二氧化硅/聚糖膜制备及溶菌酶固定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 |
1.2.2 成膜溶液的流变行为测定 |
1.2.3 成膜溶液的低场核磁(LF-NMR)测定 |
1.2.4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的红外光谱测定(FTIR) |
1.2.5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
1.2.6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的热重分析(TG) |
1.2.7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的扫描电镜分析(SEM) |
1.2.8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的颜色和不透明度测定 |
1.2.9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测定 |
1.2.10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的溶胀性能测定 |
1.2.11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固定化溶菌酶 |
1.2.12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溶菌酶复合膜的活性测定 |
1.2.13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溶菌酶复合膜的抑菌实验 |
1.2.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纳米二氧化硅对壳聚糖成膜溶液流变行为的影响 |
2.2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成膜溶液的低场核磁结果分析 |
2.3 纳米二氧化硅对壳聚糖复合膜红外光谱的影响 |
2.4 纳米二氧化硅对壳聚糖复合膜XRD分析的影响 |
2.5 纳米二氧化硅对壳聚糖复合膜热重分析的影响 |
2.6 纳米二氧化硅对壳聚糖复合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2.7 纳米二氧化硅对壳聚糖复合膜色度及不透明度的影响 |
2.8 纳米二氧化硅对壳聚糖复合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2.9 纳米二氧化硅对壳聚糖复合膜溶胀性能的影响 |
2.10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包埋溶菌酶的活性分析 |
2.11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包埋溶菌酶的抑菌效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H诱导耐水壳聚糖膜的性能及其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pH诱导壳聚糖膜的制备 |
1.2.2 成膜溶液的低场核磁(LF-NMR)测定 |
1.2.3 成膜溶液的zeta电位及粒径测定 |
1.2.4 pH诱导壳聚糖膜的透光度测定 |
1.2.5 p H诱导壳聚糖膜的红外光谱测定(FTIR) |
1.2.6 p H诱导壳聚糖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
1.2.7 pH诱导壳聚糖膜的热重分析(TG) |
1.2.8 pH诱导壳聚糖膜的扫描电镜分析(SEM) |
1.2.9 pH诱导壳聚糖膜的力学性能测定 |
1.2.10 pH诱导壳聚糖膜的溶胀性能测定 |
1.2.11 pH诱导壳聚糖膜的接触角测定 |
1.2.12 pH诱导壳聚糖膜溶胀后的水分分布测定 |
1.2.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H诱导对壳聚糖成膜溶液的宏观形态影响 |
2.2 p H诱导对壳聚糖成膜溶液的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影响 |
2.3 pH诱导壳聚糖成膜溶液的低场核磁结果分析 |
2.4 pH诱导壳聚糖膜的透光度 |
2.5 pH诱导对壳聚糖膜红外光谱的影响 |
2.6 pH诱导对壳聚糖膜XRD分析的影响 |
2.7 pH诱导对壳聚糖膜热重分析的影响 |
2.8 pH诱导对壳聚糖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2.9 pH诱导对壳聚糖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2.10 pH诱导对壳聚糖膜溶胀性能的影响 |
2.11 pH诱导对壳聚糖膜溶胀后水分分布的影响 |
2.12 pH诱导对壳聚糖膜溶胀后微观结构及使用性能的影响 |
2.13 pH诱导对壳聚糖膜接触角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H诱导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溶菌酶复合耐水膜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p H诱导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溶菌酶复合膜(CSNSLs)的制备 |
1.2.2 CSNSLs复合膜的不透明度测定 |
1.2.3 CSNSLs复合膜的红外光谱测定(FTIR) |
1.2.4 CSNSLs复合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
1.2.5 CSNSLs复合膜的热重分析(TG) |
1.2.6 CSNSLs复合膜的扫描电镜分析(SEM) |
1.2.7 CSNSLs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测定 |
1.2.8 CSNSLs复合膜的溶胀性能测定 |
1.2.9 CSNSLs复合膜溶胀后的水分分布测定 |
1.2.10 CSNSLs复合膜的活性测定 |
1.2.11 CSNSLs复合膜的抑菌实验 |
1.2.12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溶菌酶含量对CSNSLs复合膜形貌的影响 |
2.2 溶菌酶含量对CSNSLs复合膜红外光谱的影响 |
2.3 溶菌酶含量对CSNSLs复合膜XRD分析的影响 |
2.4 溶菌酶含量对CSNSLs复合膜热重分析的影响 |
2.5 溶菌酶含量对CSNSLs复合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2.6 溶菌酶含量对CSNSLs复合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2.7 溶菌酶含量对CSNSL复合膜溶胀性率的影响 |
2.8 溶菌酶含量对CSNSLs复合膜溶胀后水分分布的影响 |
2.9 不同溶菌酶含量的CSNSLs复合膜的活性分析 |
2.10 不同溶菌酶含量的 CSNSLs 复合膜的抑菌效果 |
2.11 不同溶菌酶含量的 CSNSLs 成膜溶液的抑菌圈测定结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壳聚糖/壳内膜粉复合微球制备及木瓜蛋白酶固定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壳聚糖/壳内膜粉复合微球的制备 |
1.2.2 壳聚糖/壳内膜粉复合微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制备 |
1.2.3 壳聚糖/壳内膜粉复合微球固定化酶负载量测定 |
1.2.4 游离酶及固定化酶活性测定 |
1.2.5 壳聚糖/壳内膜粉复合微球的扫描电镜分析(SEM) |
1.2.6 壳聚糖/壳内膜粉复合微球的比表面积和孔径测定 |
1.2.7 壳聚糖/壳内膜粉复合微球的红外光谱测定(FTIR) |
1.2.8 壳聚糖/壳内膜粉复合微球的拉曼光谱分析 |
1.2.9 壳聚糖/壳内膜粉复合微球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
1.2.10 壳聚糖/壳内膜粉复合微球的热重分析(TG) |
1.2.11 壳聚糖/壳内膜粉复合微球的机械稳定性测定 |
1.2.12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测定 |
1.2.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壳内膜粉对壳聚糖微球微观形貌的影响 |
2.2 壳内膜粉对壳聚糖微球介孔孔径分布的影响 |
2.3 壳内膜粉对壳聚糖复合微球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的影响 |
2.4 壳内膜粉对壳聚糖复合微球XRD分析的影响 |
2.5 壳内膜粉对壳聚糖复合微球热重分析的影响 |
2.6 壳内膜粉对壳聚糖复合微球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
2.7 壳内膜粉对壳聚糖复合微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影响 |
2.8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乙酸铵制备多孔壳聚糖微球及固定化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1.2.2 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制备 |
1.2.3 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负载量测定 |
1.2.4 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固定化酶吸附动力学 |
1.2.5 游离酶及固定化酶的酪蛋白水解活性测定 |
1.2.6 游离酶及固定化酶的BAEE水解活性测定 |
1.2.7 游离酶及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测定 |
1.2.8 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的扫描电镜分析(SEM) |
1.2.9 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的比表面积和孔径测定 |
1.2.10 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
1.2.11 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的热重分析(TG) |
1.2.12 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1.2.13 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的机械稳定性测定 |
1.2.14 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的机械强度测定 |
1.2.15 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的激光共聚焦分析(CLSM) |
1.2.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学交联前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微观形貌分析 |
2.2 化学交联后乙酸铵法多孔壳聚糖微球微观形貌分析 |
2.3 乙酸铵对多孔壳聚糖微球介孔结构的影响 |
2.4 乙酸铵对多孔壳聚糖微球热稳定性的影响 |
2.5 乙酸铵对多孔壳聚糖微球XRD分析的影响 |
2.6 固定化酶吸附动力学分析 |
2.7 乙酸铵对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影响 |
2.8 乙酸铵对多孔壳聚糖微球机械性能的影响 |
2.9 乙酸铵对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酶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
2.10 木瓜蛋白酶在CSPM和 CSPM-AG6 的分布 |
2.11 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乙酸铵结合碳酸钠制备多孔壳聚糖微球及固定化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乙酸铵结合碳酸钠法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1.2.2 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制备 |
1.2.3 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负载量测定 |
1.2.4 固定化酶及游离酶的酪蛋白水解活性测定 |
1.2.5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测定 |
1.2.6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热稳定性测定 |
1.2.7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贮藏稳定性测定 |
1.2.8 固定化酶的重复利用率测定 |
1.2.9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扫描电镜分析(SEM) |
1.2.10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红外光谱测定(FTIR) |
1.2.11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
1.2.12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热重分析(TG) |
1.2.13 多孔壳聚糖微球及固定化酶的机械稳定性测定 |
1.2.14 固定化酶酶解蛋清液及卵白蛋白(OVA) |
1.2.15 水解度测定方法 |
1.2.16 SDS-PAGE分析 |
1.2.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碳酸钠对多孔壳聚糖微球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
2.2 碳酸钠对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负载量的影响 |
2.3 碳酸钠对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 |
2.4 碳酸钠对多孔壳聚糖微球及固定化酶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
2.5 多孔壳聚糖微球及其固定化酶的红外光谱分析 |
2.6 多孔壳聚糖微球及其固定化酶的XRD分析 |
2.7 多孔壳聚糖微球及其固定化酶的热重分析 |
2.8 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的元素分布 |
2.9 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的最适pH |
2.10 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 |
2.11 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 |
2.12 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的储藏稳定性 |
2.13 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率 |
2.14 固定化酶酶解卵白蛋白(OVA)分析 |
2.15 固定化酶酶解蛋清液(EW)的可控性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固定化溶菌酶改善印染污泥脱水性能及印染助剂对其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印染污泥问题 |
1.1.1 印染污泥的来源及危害 |
1.1.2 印染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1.2 印染污泥特性 |
1.2.1 印染污泥中水的赋存形态 |
1.2.2 胞外聚合物及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1.3 污泥溶胞脱水减量化技术 |
1.3.1 物理法溶胞 |
1.3.2 化学法溶胞 |
1.3.3 生物法溶胞 |
1.3.4 协同联合溶胞 |
1.4 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
1.4.1 磁性纳米颗粒载体类型 |
1.4.2 固定化方法 |
1.5 有机污染物与酶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 |
1.5.1 有机污染物与酶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1.5.2 小分子污染物与酶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磁性纤维素固定化溶菌酶(MCMS-LYZ)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所需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磁性纤维素微球固定化溶菌酶(MCMs-LYZ)的制备 |
2.3.2 磁性纤维素微球固定化溶菌酶(MCMs-LYZ)的表征 |
2.3.3 磁性纤维素微球固定化溶菌酶(MCMs-LYZ)性能评价试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磁性纤维素固定化溶菌酶(MCMs-LYZ)的结构表征 |
2.4.2 pH对 MCMs-LYZ活性的影响 |
2.4.3 温度对MCMs-LYZ活性的影响 |
2.4.4 MCMs-LYZ的热稳定性 |
2.4.5 MCMs-LYZ的贮藏稳定性 |
2.4.6 MCMs-LYZ的可重复利用性 |
2.4.7 MCMs-LYZ的米氏常数Km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性纤维素固定化溶菌酶(MCMS-LYZ)强化剩余污泥脱水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MCMs-LYZ溶胞剩余污泥试验 |
3.3.2 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方法 |
3.3.3 污泥比阻(SRF)测定方法 |
3.3.4 其他参数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MCMs-LYZ投加量对污泥溶胞效果的影响 |
3.4.2 温度对MCMs-LYZ溶胞污泥效果的影响 |
3.4.3 pH对 MCMs-LYZ溶胞污泥效果的影响 |
3.4.4 MCMs-LYZ溶胞污泥效率的过程分析 |
3.4.5 MCMs-LYZ溶胞强化污泥脱水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固定化溶菌酶(US/MCMS-LYZ)协同溶胞改善印染污泥脱水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能量密度对US/MCMs-LYZ协同溶胞印染污泥效果的影响 |
4.3.2 能量密度对US/MCMs-LYZ协同改善印染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4.3.3 超声时间对US/MCMs-LYZ协同溶胞印染污泥效果的影响 |
4.3.4 超声时间对US/MCMs-LYZ协同改善印染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4.3.5 US/MCMs-LYZ协同溶胞改善印染污泥脱水性能的机理研究 |
4.3.6 US/MCMs-LYZ协同溶胞后印染污泥干燥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DBS对MCMs-LYZ溶胞印染污泥效果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2.3 溶液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SDBS对 MCMs-LYZ溶胞印染污泥效果的影响实验 |
5.3.2 SDBS—LYZ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 |
5.3.3 SDBS—LYZ体系的荧光猝灭 |
5.3.4 SDBS—LYZ体系的同步荧光 |
5.3.5 SDBS—LYZ体系的圆二色光谱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SDBS对 MCMs-LYZ溶胞印染污泥效率的影响 |
5.4.2 SDBS对 MCMs-LYZ溶胞后印染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5.4.3 SDBS—LYZ体系的紫外光谱 |
5.4.4 SDBS—LYZ体系的荧光猝灭过程及机理分析 |
5.4.5 SDBS—LYZ体系的同步荧光光谱 |
5.4.6 SDBS—LYZ体系的圆二色光谱(CD)图谱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O-ANISIDINE对 MCMS-LYZ溶胞印染污泥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试剂 |
6.2.3 溶液配制 |
6.3 实验方法 |
6.3.1 o-Anisidine对 MCMs-LYZ溶胞印染污泥效果的影响实验 |
6.3.2 o-Anisidine—LYZ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 |
6.3.3 o-Anisidine—LYZ体系的荧光猝灭 |
6.3.4 o-Anisidine—LYZ体系的同步荧光 |
6.3.5 o-Anisidine—LYZ体系的圆二色光谱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o-Anisidine对 MCMs-LYZ溶胞印染污泥效率的影响 |
6.4.2 o-Anisidine对 MCMs-LYZ溶胞后印染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6.4.3 o-Anisidine—LYZ体系的紫外光谱 |
6.4.4 o-Anisidine—LYZ体系的荧光猝灭过程及机理分析 |
6.4.5 o-Anisidine—LYZ体系的同步荧光光谱 |
6.4.6 o-Anisidine—LYZ体系的圆二色光谱(CD)图谱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绿色添加剂溶菌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溶菌酶概述 |
1.1 溶菌酶的来源、结构特点与理化特性 |
1.2 溶菌酶作用机制 |
1.3 溶菌酶的提取与改性 |
2 溶菌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2.1 溶菌酶在猪、鸡生产中的应用 |
2.2 溶菌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
2.2.1 溶菌酶对奶牛免疫力的调节 |
2.2.2 溶菌酶对奶牛疾病的治疗 |
3 溶菌酶二聚体 |
3.1 溶菌酶二聚体简介 |
3.2 溶菌酶二聚体的合成 |
3.3 溶菌酶二聚体的应用 |
4 结论 |
(5)基因重组溶菌酶的制备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溶菌酶概述 |
1.1.1 溶菌酶的研究历程 |
1.1.2 溶菌酶的特性与功能 |
1.1.3 溶菌酶的作用机理 |
1.1.4 溶菌酶的应用现状 |
1.2 溶菌酶的提取方法 |
1.2.1 超滤法 |
1.2.2 离子交换法 |
1.2.3 亲和色谱法 |
1.2.4 结晶法 |
1.2.5 其他分离方法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目的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超滤膜在重组溶菌酶中的应用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重组溶菌酶发酵液的制备 |
2.2.2 超滤 |
2.3 分析方法 |
2.3.1 菌体浓度的测定 |
2.3.2 酶活力的测定 |
2.3.3 膜性能的评价参数 |
2.3.4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重组溶菌酶发酵液的制备 |
2.4.2 超滤 |
2.5 小结 |
3 离子交换树脂在重组溶菌酶中的应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单因素实验 |
3.2.2 固定床吸附实验 |
3.2.3 正交实验 |
3.2.4 验证实验 |
3.3 分析方法 |
3.3.1 酶活回收率的计算 |
3.3.2 树脂处理方法 |
3.3.3 树脂性能评价参数 |
3.3.4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因素实验 |
3.4.2 固定床吸附实验 |
3.4.3 正交实验 |
3.4.4 验证实验 |
3.5 小结 |
4 重组溶菌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培养基 |
4.2 实验方法 |
4.2.1 重组溶菌酶干酶粉的制备 |
4.2.2 酶学性质实验 |
4.2.3 抑菌实验 |
4.3 分析方法 |
4.3.1 相对酶活的计算 |
4.3.2 有关干酶粉的计算 |
4.3.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重组溶菌酶干酶粉的制备 |
4.4.2 酶学性质实验 |
4.4.3 抑菌实验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蛋清中溶菌酶的改性及酶活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溶菌酶 |
1.1.1 溶菌酶的分类 |
1.1.2 溶菌酶的结构与性质 |
1.1.3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 |
1.1.4 溶菌酶的抗菌谱 |
1.1.5 溶菌酶的应用 |
1.2 溶菌酶的改性 |
1.2.1 物理改性 |
1.2.2 化学改性 |
1.2.3 生物改性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菌种 |
2.3 主要仪器 |
2.4 主要试剂 |
2.5 实验方法 |
2.5.1 检测方法 |
2.5.2 改性后多余有机酸的去除 |
2.5.3 单一有机酸对溶菌酶的改性研究 |
2.5.4 混合有机酸对溶菌酶的改性研究 |
2.5.5 改性溶菌酶的抑菌性研究 |
2.5.6 酶学性质研究 |
2.5.7 酶活作用机理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肉桂酸改性溶菌酶的研究结果 |
3.1.1 肉桂酸添加量对溶菌酶改性效果的影响 |
3.1.2 EDAC添加量对溶菌酶改性效果的影响 |
3.1.3 反应时间对溶菌酶改性效果的影响 |
3.1.4 pH条件对溶菌酶改性效果的影响 |
3.1.5 响应面实验结果 |
3.2 咖啡酸改性溶菌酶的研究结果 |
3.2.1 咖啡酸添加量对溶菌酶改性效果的影响 |
3.2.2 EDAC添加量对溶菌酶改性效果的影响 |
3.2.3 反应时间对溶菌酶改性效果的影响 |
3.2.4 pH条件对溶菌酶改性效果的影响 |
3.2.5 响应面实验结果 |
3.3 混合酸改性溶菌酶的研究结果 |
3.4 抑菌性研究结果 |
3.4.1 酶活性测定 |
3.4.2 抑菌效果的测定 |
3.4.3 MIC的测定 |
3.4.4 pH对溶菌酶抑菌效果的影响 |
3.4.5 温度对酶抑菌效果的影响 |
3.5 酶学性质研究结果 |
3.5.1 最适pH的测定 |
3.5.2 最适温度的测定 |
3.5.3 酸碱稳定性的测定 |
3.5.4 热稳定性的测定 |
3.5.5 加入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
3.5.6 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
3.6 抑菌机理研究结果 |
3.6.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 |
3.6.2 疏水性测定结果 |
3.6.3 透射电镜观察溶菌酶改性前后对大肠杆菌的影响 |
3.6.4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3.6.5 培养液电导率的测定 |
3.6.6 细胞内容物的泄漏 |
3.6.7 改性溶菌酶对大肠杆菌胞外蛋白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7)维氏气单胞菌对草鱼溶菌酶表达的影响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草鱼病害 |
1.2 病原菌维氏气单胞菌 |
1.2.1 维氏气单胞菌简介 |
1.2.2 维氏气单胞菌对渔业的危害 |
1.2.3 维氏气单胞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1.2.4 维氏气单胞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鱼类溶菌酶研究进展 |
1.3.1 溶菌酶结构 |
1.3.2 溶菌酶功能 |
1.3.3 鱼类溶菌酶的分布 |
1.3.4 溶菌酶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 |
1.4 免疫佐剂QCDC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质粒和细胞 |
2.1.2 实验草鱼 |
2.1.3 培养基和抗生素 |
2.1.4 主要试剂盒及试剂 |
2.1.5 引物 |
2.1.6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正常生理状态下草鱼g型和c型溶菌酶转录水平 |
2.2.2 草鱼感染AvX005后g型和c型溶菌酶转录水平变化 |
2.2.3 草鱼g型和c型溶菌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2.4 重组蛋白rLys-g和 rLys-c的分离纯化 |
2.2.5 重组蛋白rLys-g和 rLys-c抑菌活性 |
2.2.6 草鱼g型和c型溶菌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2.7 草鱼溶菌酶对草鱼肝脏细胞感染AvX005的保护效果 |
2.2.8 重组质粒对草鱼抵抗AvX005感染的保护作用 |
2.2.9 草鱼注射lys-g和 lys-c后免疫反应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序列分析 |
3.2 正常生理状态下草鱼g型和c型溶菌酶的转录水平 |
3.3 草鱼感染AvX005后g型和c型溶菌酶转录水平变化 |
3.4 携带His标签的重组质粒构建及鉴定 |
3.4.1 pET28a-lys-g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酶切鉴定 |
3.4.2 pET28a-lys-c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酶切鉴定 |
3.4.3 pSmartⅡ-lys-c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酶切鉴定 |
3.5 重组蛋白rLys-g和 rLys-c对 AvX005 的裂解活性 |
3.5.1 重组蛋白rLys-g和 rLys-c的诱导表达 |
3.5.2 重组蛋白rLys-g和 rLys-c的纯化与复性 |
3.5.3 重组蛋白rLys-g和 rLys-c活性检测 |
3.5.4 重组蛋白rLys-g和 rLys-c抑菌活性检测 |
3.6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3.7 重组质粒保护L8824细胞免受AvX005感染的能力 |
3.7.1 病原菌AvX005对细胞L8824的半致死浓度 |
3.7.2 细胞L8824 中重组蛋白rLys-g和 rLys-c的表达 |
3.7.3 重组溶菌酶蛋白对细胞L8824抗AvX005感染的保护效果 |
3.8 草鱼注射lys-g和 lys-c后免疫效果 |
3.8.1 注射lys-g和 lys-c对草鱼抗AvX005 感染的影响 |
3.8.2 注射lys-g和 lys-c对草鱼抗菌能力的影响 |
3.8.3 注射lys-g和 lys-c后攻毒,草鱼组织病理学变化 |
3.9 草鱼注射lys-g和 lys-c后免疫反应 |
3.9.1 注射lys-g和 lys-c后血清溶菌酶活力 |
3.9.2 注射lys-g和 lys-c后非特异性免疫变化 |
3.9.3 注射lys-g和 lys-c后相关免疫因子变化 |
第四章 讨论 |
4.1 病原菌AvX005对草鱼的致病性 |
4.2 草鱼感染AvX005后溶菌酶的表达变化 |
4.3 重组溶菌酶对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及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
4.4 草鱼注射lys-g和 lys-c后免疫效果 |
4.5 草鱼注射lys-g和 lys-c后免疫反应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论文发表情况 |
本论文感谢以下基金项目资助 |
致谢 |
(8)改性淀粉固载溶菌酶抑菌膜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改性淀粉概述 |
1.1.1 物理改性 |
1.1.2 化学改性 |
1.1.3 酶法改性 |
1.2 山药淀粉 |
1.2.1 山药的营养价值 |
1.2.2 山药淀粉概述 |
1.2.3 山药淀粉特性 |
1.3 溶菌酶 |
1.3.1 溶菌酶简介 |
1.3.2 溶菌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 固定化酶概述 |
1.4.1 固定化酶的定义 |
1.4.2 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 |
1.4.3 固定化酶的载体 |
1.4.4 固定化酶的优势 |
1.5 可食性抑菌膜概述 |
1.5.1 可食性抑菌膜的简介 |
1.5.2 可食性抑菌膜的优势 |
1.5.3 多糖类可食性抑菌膜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改性山药淀粉的制备及对溶菌酶的固载工艺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改性山药淀粉的制备 |
2.2.2 溶菌酶固载量的检测 |
2.2.3 改性淀粉固载溶菌酶的单因素试验 |
2.2.4 改性淀粉固载溶菌酶正交优化试验 |
2.2.5 改性淀粉固载溶菌酶活力的测定 |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溶菌酶固载量的检测 |
2.3.2 改性淀粉固载溶菌酶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3 改性淀粉固载溶菌酶正交试验结果 |
2.3.4 改性淀粉固载溶菌酶活力测定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食性抑菌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可食性抑菌膜的制备 |
3.2.2 过氧化值的测定 |
3.2.3 抑菌膜制备的单因素试验 |
3.2.4 正交试验优化抑菌膜工艺试验 |
3.2.5 膜厚度的测定 |
3.2.6 膜含水率的测定 |
3.2.7 膜抗拉强度的测定 |
3.2.8 膜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3.2.9 膜透光率的测定 |
3.2.10 膜水蒸气透过系数的测定 |
3.2.11 膜透油系数的测定 |
3.2.12 膜抑菌圈的测定 |
3.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抑菌膜制备的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3.2 正交优化抑菌膜制备试验结果分析 |
3.3.3 膜物化性能的测定结果分析 |
3.3.4 膜抑菌性能的测定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LSZ-YS抑菌剂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抑菌剂的制备 |
4.2.2 草莓的选购和处理 |
4.2.3 草莓品质的测定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草莓的感官评价 |
4.3.2 草莓失重率结果分析 |
4.3.3 草莓质构测定结果分析 |
4.3.4 草莓pH值的测定结果分析 |
4.3.5 Vc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TLN-58和hLYZ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1 hLYZ |
1.1 hLYZ的一般性质 |
1.2 溶菌酶来源 |
1.3 溶菌酶分类 |
1.4 hLYZ药理作用 |
1.5 重组hLYZ的必要性 |
1.6 用DNA重组技术生产hLYZ |
2 抗菌肽 |
2.1 抗菌肽的研究现状 |
2.2 抗菌肽的应用 |
2.3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
2.4 抗菌肽 |
第二章 TLN-58和hLYZ双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和载体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引物设计 |
2.2 重组质粒pMD-hLYZ和 pMD-TLN-58 的提取 |
2.3 pGEX-4T-1和pMD-hLYZ、pMD-TLN-58 的双酶切 |
2.4 酶切产物的纯化 |
2.5 产物的胶回收 |
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7 pGEX-4T-1-hLYZ和 pGEX-4T-1-TLN-58 质粒的制备 |
2.8 hLYZ和 TLN-58 融合表达质粒的制备 |
2.9 pGEX-4T-1-hLYZ、pGEX-4T-1-TLN-58和pGEX-4T-1-hLYZ-TLN-58 质粒的鉴定 |
2.10 目的基因的小量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GEX-4T-1-hLYZ、pGEX-4T-1-TLN-58和pGEX-4T-1-hLYZ-TLN-58 重组质粒模式图 |
3.2 hLYZ基因和TLN-58 基因的扩增结果 |
3.3 重组质粒pGEX-4T-1-hLYZ、pGEX-4T-1-TLN-58和pGEX-4T-1-hLYZ-TLN-58 的酶切鉴定结果 |
3.4 hLYZ基因和TLN-58 基因序列测序结果 |
3.5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融合表达TLN-58和hLYZ基因的蛋白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和载体 |
1.2 试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蛋白纯化 |
2.2 兔抗hLYZ、TLN-58 多克隆抗体制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蛋白纯化 |
3.2 抗体制备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TLN-58和hLYZ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细胞株和载体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引物设计 |
2.2 重组质粒p MD-h LYZ和p MD-TLN-58 的提取 |
2.3 p EGFP-N1 和p MD-h LYZ、p MD-TLN-58 的双酶切 |
2.4 酶切产物的纯化 |
2.5 产物的胶回收 |
2.6 p EGFP-N1-h LYZ和p EGFP-N1-TLN-58 质粒的制备 |
2.7 h LYZ和TLN-58 融合表达质粒的制备 |
2.8 p EGFP-N1-h LYZ、p EGFP-N1-TLN-58 和p EGFP-N1-h LYZ-TLN-58 质粒的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 EGFP-N1-h LYZ、p EGFP-N1-TLN-58 和p EGFP-N1-h LYZ-TLN-58 重组质粒模式图 |
3.2 h LYZ基因和TLN-58 基因的扩增结果 |
3.3 重组质粒p EGFP-N1-h LYZ、p EGFP-N1-TLN-58 和p EGFP-N1-h LYZ-TLN-58 的酶切鉴定结果 |
3.4 h LYZ基因和TLN-58 基因序列测序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真核表达产物的细胞定位和毒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细胞株和载体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转染条件优化 |
2.3 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
2.4 HEK293 的DAPI染色 |
2.5 AO/EB染色实验 |
2.6 CCK-8 法检测重组真核表达产物的细胞毒性 |
2.7 流式细胞术检测HEK293 细胞凋亡情况 |
2.8 重组质粒转染HEK293 后细胞总RNA的提取 |
2.9 RT-PCR检测目的基因h LYZ、TLN-58 和双基因的表达 |
2.10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细胞的培养 |
3.2 p EGFP-N1-h LYZ、p EGFP-N1-TLN-58 和p EGFP-N1-h LYZ-TLN-58 转染HEK293 细胞结果 |
3.3 台盼蓝 |
3.4 DAPI |
3.5 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 |
3.6 CCK-8 法测定重组质粒对HEK293 的细胞毒性 |
3.7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
3.8 RT-PCR检测目的基因h LYZ、TLN-58 和双基因的表达 |
3.9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p GEX-4T-1-TLN-58、p GEX-4T-1-h LYZ和p GEX-4T-1-TLN-58-h LYZ表达蛋白的抑菌效果评价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菌株、蛋白 |
1.2 主要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表达产物的抑菌活性检测 |
2.3 重组蛋白的溶血活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重组蛋白对试验菌株的抑菌活性 |
3.4 重组蛋白溶血活性的测定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因测序结果 |
1.1 p GEX-4T-1-h LYZ-TLN-58 |
1.2 p GEX-4T-1-h LYZ |
1.3 p GEX-4T-1-TLN-58 |
1.4 p EGFP-N1-h LYZ-TLN-58 |
1.5 p EGFP-N1-h LYZ |
1.6 p EGFP-N1-TLN-58 |
致谢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菌胁迫下厚壳贻贝TLR-i基因表达及其对下游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Toll样受体结构、分类及相关配体 |
1.1.1 Toll样受体结构特点 |
1.1.2 Toll样受体的分类 |
1.1.3 Toll样受体的常见配体 |
1.2 Toll样受体的相关通路 |
1.3 海洋无脊椎动物Toll样受体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Mc TLR-i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器材 |
2.1.3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 |
2.1.4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厚壳贻贝RNA的提取与检测 |
2.2.2 McTLR-i cDNA全长扩增 |
2.2.3 Mc TLR-i cDNA全长特征 |
2.2.4 McTLR-i氨基酸序列多序比对 |
2.2.5 McTLR-i系统进化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Mc TLR-i的基因表达调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生物 |
3.1.2 实验器材 |
3.1.3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 |
3.1.4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Mc TLR-i组织差异性表达分析 |
3.2.2 弧菌胁迫下Mc TLR-i基因的时序性表达 |
3.2.3 TLR/NF-κB通路蛋白基因时序性表达 |
3.3 讨论 |
第四章 McLYZ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实验器材 |
4.1.3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 |
4.1.4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厚壳贻贝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4.2.2 Mc LYZ cDNA序列特征 |
4.2.3 McLYZ多序列比对分析 |
4.2.4 McLYZ氨基酸序列分子特性预测 |
4.2.5 McLYZ系统进化分析 |
4.2.6 McLYZ蛋白三级结构预测 |
4.3 讨论 |
第五章 McLYZ的基因表达调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生物 |
5.1.2 实验器材 |
5.1.3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 |
5.1.4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McLYZ组织差异性表达分析 |
5.2.2 菌胁迫下McLYZ基因的时序性表达 |
5.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溶菌酶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麦麸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的亚临界水制备及其氧化凝胶化性能的研究[D]. 李诚. 江南大学, 2021(01)
- [2]壳聚糖功能载体构建及其溶菌酶与蛋白酶固定化研究[D]. 刘远远.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 [3]固定化溶菌酶改善印染污泥脱水性能及印染助剂对其影响机理研究[D]. 薛飞. 东华大学, 2020(01)
- [4]绿色添加剂溶菌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王飒爽,陈海宝,武嘉平,刘丽,张玉海,孙庆余,栗文钰. 饲料研究, 2020(05)
- [5]基因重组溶菌酶的制备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D]. 陈姗姗. 烟台大学, 2020(02)
- [6]蛋清中溶菌酶的改性及酶活作用机理研究[D]. 刘亚楠.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维氏气单胞菌对草鱼溶菌酶表达的影响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D]. 陈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 [8]改性淀粉固载溶菌酶抑菌膜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 孙玥. 吉林大学, 2020(08)
- [9]TLN-58和hLYZ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 王小月. 天津农学院, 2020
- [10]菌胁迫下厚壳贻贝TLR-i基因表达及其对下游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D]. 葛德隆.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