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营凹陷油气流体运移模式探讨——来自沸腾包裹体的证据(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龙[1](2020)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文中提出油气作为流体矿产,其运聚作用反映其时、空演化的地质过程,是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目标优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渤中凹陷深层油气勘探效果突出,但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研究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渤中凹陷多次洼差异性烃源条件下的油气来源,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作用下的油气运移、成藏过程的研究,旨在探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以及勘探和目标区优选。立足30余口深层探井、评价井的基础地质资料,选取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藏作为主要解剖区。通过岩心观察、显微薄片、油/气物性、有机/无机地化等翔实的资料,研究油气来源和深部流体示踪、输导格架发育特征、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以及优势运移指向,借助流体驱替物理实验和Petro Mod?数值模拟等正演手段,分析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主要来自富烃深次洼中的主洼、南洼和西南洼烃源岩,层位上以沙河街烃源贡献为主,东营组次之。热膨胀与底辟作用下的构造背景,岩相学组合和有机/无机地化特征,反映深部流体主要源于上地幔深部,略受壳源物质混染,借助深大断裂-裂缝体系,在喜马拉雅期发生以中心式和裂隙式区域喷发活动。渤中凹陷输导体系主要发育有高渗岩体、断层、不整合面和裂缝。多期形成的北北东和近南北向的正平移断裂、北西和北东向共轭走滑断裂,在新构造运动期间得以活化和再发育,为深层流体提供优势运移通道。裂缝主要包括近垂直缝、斜交缝和水平缝。水平缝形成时间要早于近垂直缝,近垂直缝早于斜交缝。多期次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增压耦合均有助于裂缝网络的形成。超压成因主要有沉积型超压、生烃增压和断裂引起的压力传递,其中沉积型超压和生烃增压是渤中凹陷超压的主要贡献者。流体动力演化整体表现为油势梯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约5.3Ma以来油势梯度达到最大。渤中凹陷深层油气经历了早油、晚气的混合运移过程,约5.3Ma以来天然气发生规模运聚过程。在流体势梯度驱动下,油气沿着断层-裂缝-高渗岩层-不整合面发生垂向和侧向长距离运聚,形成了“多源汇聚供烃-早油晚气-长距离垂、侧向差异运聚”的油气成藏模式。
尤兵,倪智勇,王学军,刘庆[2](2020)在《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文中指出东营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区之一,油气成藏期次研究有助于判断油气成藏过程及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本文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成岩序列、流体包裹体产状及烃类流体包裹体荧光颜色研究的基础上,对共生的烃类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分别进行显微测温。并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获得烃类包裹体的气液比,结合等容线相交法厘定烃类包裹体的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烃类包裹体主要赋存于石英颗粒内愈合裂隙和穿石英颗粒裂隙中,沙三段储层烃类流体充注条件为:118~143℃、18.3~25.9MPa。结合区域埋藏史研究,东营凹陷沙三段储层在其成岩晚期阶段经历油气充注,充注时间为新近纪晚期到第四纪。
吴飘[3](2020)在《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连盆地洼槽区油气资源丰富,成藏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23个洼槽进行类型划分,挑选不同结构、不同地质类型的四个典型洼槽(乌兰花南、阿南、巴南、乌雅南)开展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构建了不同洼槽、不同区带的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二连盆地洼槽地质要素类型可分为高熟大型半咸水洼槽等3大类15小类,洼槽结构类型可分为单断断槽式等5类,洼槽生烃潜力可分为富生烃、生烃和非生烃三个级别;高熟型洼槽和成熟型咸水洼槽全为富生烃洼槽,深洼带面积大于100km2是富生烃洼槽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烃源岩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可将四个典型洼槽的烃源岩发育模式分为半咸水-咸水(菌)藻源保存力模式、淡水-半咸水混合生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淡水陆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排烃门限、生油窗宽度以及源藏关系具有差异性。不同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成因类型可分为咸水藻源低熟油等3大类9小类,不同类型原油具有成带或成层分布特征。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南洼槽蒙古林和小阿北油藏原油主要从深洼带经不整合面-断裂-不整合面呈阶梯式运移;乌兰花南洼槽原油主要沿断裂垂向运移;乌雅南洼槽K1ba4段原油主要沿T8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成藏,而K1bt1下段原油多为源内砂体输导成藏;巴南洼槽巴I、巴II构造带油藏多为原地烃源岩经断裂-砂体侧向输导成藏。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尔善断裂带、乌雅南洼槽斜坡内带、巴I构造带具有高强度充注特征,其他区带多为中等或低强度充注。各洼槽原油多为腾二期和赛汉期两期充注,但咸水洼槽成藏时间偏早,近洼构造带成藏期次较多。现今四个典型洼槽均为静水低压体系,但油柱高度小于浮力驱动的临界油柱高度,地史时期深洼带油气充注的动力为浮力和古异常压力综合作用。不同结构洼槽的成藏模式可分为双源阶梯式连续充注复式成藏等4种模式,洼槽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油气性质、烃源灶控制油气来源及分布、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
张鑫[4](2020)在《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认为泌阳凹陷处于河南泌阳县和唐河县之间,面积为1000 km2,作为南襄盆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断陷构造单元,属于叠加于东秦岭造山带之上的晚中生代-新生代“后造山期”断陷-拗陷型盆地,可划分为南部陡坡带、中央深凹带及北部斜坡带三个构造单元。论文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对泌阳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和分布以及油气成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等研究,厘定了成岩类型及成岩序次或成岩序列,并依据不同岩相及不同产状包裹体荧光颜色和荧光光谱,确定成熟度及生排烃幕次,并初步确定充注幕次;根据盆地埋藏史及热史模拟结果分析,结合油包裹体及其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确定较为准确的油气充注年龄;通过现今地层压力刻画及古流体压力模拟,基本弄清了作为油气运移充注原动力的古今地层压力特点及分布;在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根据生排烃过程、古流体压力演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等特点,深入分析了泌阳凹陷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源汇耦合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进而探讨了泌阳凹陷的勘探潜力,并对有利的勘探区域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通过烃源岩和砂岩储层样品透射光、荧光和冷阴极发光分析,并结合茜素红染色片观察、SEM+微区能谱元素分析及稳定O-C同位素组成分析,厘定了泌阳凹陷的成岩过程,认为核桃园组沉积时期为封闭性的咸化湖泊,经历了早成岩、埋藏A、B及C阶段Fe-方解石、方解石胶结、Fe-白云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边形成,以及长石局部溶蚀和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碱性溶蚀等“酸-碱交替”溶蚀过程。在成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荧光观察,确定了不同成熟度的四幕生排烃及不同构造单元的“四幕油和一幕天然气”充注,其中第一幕充注低熟油,第二-第四幕充注成熟度相当。根据油包裹体及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并结合盆地模拟的埋藏史及热史结果,厘定了凹陷油气充注年龄,进而结合泌阳凹陷构造演化史,确定凹陷两期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第一期发生于主裂陷期阶段,包括第一幕(36.1~23.5Ma)、第二幕(34.1~21.2Ma)和第三幕(30.9~16.2Ma)成藏,具有多阶连续性充注特点;第二期发生于拗陷期阶段,即第四幕油(7.9~0.2Ma)和一幕天然气成藏(3.0~0.8Ma)。利用钻井实测压力资料和重复地层压力测试等资料,以及二维地震速度谱资料对现今地层压力进行刻画,认为泌阳凹陷大仓房组及核桃园组发育中低超压,并且存在正常地层压力带、超压过渡带及三个超压带复杂的地层压力系统;运用盆地模拟法和古流体包裹体法对古压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泌阳凹陷大仓房组顶部在距今39.30Ma已经形成两个超压中心,至32.99Ma时期,基本已拓展形成一个超压体系,但下二门地区超压明显较周围强,直至距今10.5Ma,下二门地区较强超压区基本消失,形成单一超压中心。而核三下段古压力在距今39.30Ma前开始聚集,距今32.99Ma开始发育中-低幅异常超压(以压力系数1.2为界),并且形成双超压中心,但下二门地区超强较弱,距今28.94开始两个超压中心向盆地中心扩展,形成一个统一的超压体系,至距今23.03Ma达到超压最大,随后无论发生泄压还是泄压-增压,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超压直至现今。通过泌阳凹陷油源对比发现,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段及核二段烃源岩为本区同层位油气提供油源,而南北斜坡核三上段及核二段原油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而核三下段原油来自本地同层位烃源岩;泌页1井生排烃过程分析表明,烃源岩在大约37Ma进入生烃门限,所发现的橙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32Ma处进入中成熟阶段,23.03Ma达到生烃高峰,其中所发现两幕中成熟的油包裹体表明排烃过程的存在。从模拟剖面来看,深凹区核二段的下部地层已进入生烃门限,生成低熟油;而深凹区和陡坡区整个核三段进入生烃门限,核三上段处于低-中成熟阶段,核三下段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仅在西部和北部表现为低成熟阶段。泌阳凹陷地层超压为油气运移充注连续性成藏持续提供原动力。凹陷所持续存在的地层超压所造成的剩余压力,以及浮力及毛细管力等的复合作用使得生烃深凹区流体势增强,油气能够持续从烃源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凹陷斜坡区及凹陷低流体势区运移;而构造-沉积古地貌及其所控制的张厂及侯庄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多种优势输导通道,以及砂体-断裂立体高效复合输导体系的存在及展布,保证油气高效输导多幕充注成藏。通过油源对比、烃源岩生排烃过程、运移输导充注过程及圈闭形成等综合分析,发现泌阳凹陷生排烃阶段(39.0~37.0Ma→23.03Ma→0.2Ma)与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形成与演化(39.30 Ma→32.99 Ma→23.03 Ma→0 Ma)较为一致,保证了油气的运移的原动力,并且地层超压及浮力和毛管压力所造成的流体势使得油气从深凹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南北两侧的低流体势区运移;并且存在张厂及侯庄三角洲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优势输导多通道,以及砂体-断层立体复合输导体系,保证了油气的高效运移输导,并对前期或同期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圈闭进行充注。由于以上过程的相互耦合,使得泌阳凹陷能够发生多期多幕连续成藏,即第一成藏期第一-第三幕(37.2~16.2Ma)三幕油充注成藏,以及第二成藏期第四幕油及一幕天然气(7.9~0.2Ma)充注成藏。通过动态成藏过程剖析,结合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地区性差异分析,探讨了泌阳凹陷勘探潜力,并预测了凹陷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认为泌阳凹陷深凹区及深层系为大仓房组及核三下段泥页岩油气有利潜力区,以及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潜力区;而凹陷北部的张厂及侯庄古低槽区域及其周缘地区为深层构造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有利潜力区,这些必将成为泌阳凹陷下一步重点勘探新领域区。
尤兵[5](2019)在《纯梁构造带沙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研究》文中提出纯梁构造带是东营凹陷内的一个断块油气藏聚集区,由于地质条件特殊,导致其具有复杂的油气成藏规律。本文基于成岩演化、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荧光观察等分析,选取纯51井和梁28井沙三段储层砂岩样品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样品中共生的烃类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分别进行显微测温。并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获得了烃类包裹体的气液比,通过PVTsim软件结合等容线相交法对测温结果进行校正,厘定烃类包裹体的形成条件。为了进一步确定研究区沙三段储层成藏期次与成藏时间,对两口井内烃类包裹体成分进行了色谱-质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储层内主要发育一期荧光颜色以浅黄色为主的烃类包裹体,且大多数赋存于石英颗粒内的愈合裂隙和穿石英颗粒裂隙中。经上校正得到烃类包裹体捕获条件为:118 oC-143 oC、183 bar-259 bar。此外,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两口井的沙三段储层各样品中烃类包裹体成分与其对应的原油的分子标志物组成与特征一致,经与研究区烃源岩特征对比,两口井内沙三段储层油气来源不同,纯51井内油气来源为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梁28井内油气来自于沙三下亚段烃源岩,但均表现为单一来源。最后,结合区域埋藏史,确定纯梁构造带沙三段储层仅发生了一次充注,时间为新近纪晚期到第四纪(4 Ma-0 Ma),属于晚期成藏。
林敉若[6](2019)在《民丰洼陷北带沙四段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影响机理》文中研究指明石油充注对胶结作用的影响是石油地质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次研究以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四上亚段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铸体/荧光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包裹体分析、背散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原位微量元素及Sr同位素分析、微钻取样C,O同位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探讨研究区碳酸盐胶结物的来源及成因和碳酸盐胶结-石油充注序列。运用实例分析及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中发育方解石、白云石、铁方解石及铁白云石等四种碳酸盐胶结物类型。其中,铁方解石与铁白云石为主要类型。砂泥界面附近(约40cm)的铁碳酸盐胶结物中Ca源主要来源于邻近泥岩中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释放的Ca2+及泥岩孔隙水中的Ca2+;砂岩中部铁碳酸盐胶结物中Ca源主要来源于烃源岩中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碳酸盐矿物的溶解释放的Ca2+及泥岩孔隙水中的Ca2+。烃源岩中有机成因的CO2及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的CO32-为砂岩中铁碳酸盐胶结物提供C源。研究区储层中具有两期石油充注过程,碳酸盐胶结-石油充注序列为:白云石胶结-黄色荧光油充注-铁方解石与铁白云石胶结-蓝色荧光油充注。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影响的微观实验研究表明,石油的运移路径向油润湿方解石胶结物表面发生明显偏转;晚期石油更易沿早期石油的运移路径发生进一步运移;油水分布非均质性的存在使充水的孔隙及水膜中碳酸盐胶结作用继续发生,而在充油的孔隙中碳酸盐胶结作用停止。实际储层分析结果表明,黄色荧光油包裹体的GOI指数与白云石胶结物和碳酸盐岩屑的总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铁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在不同黄色荧光油包裹体GOI指数的储层中,铁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相似;黄色荧光油包裹体GOI指数与蓝色荧光油包裹体GOI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第一期石油充注过程中,早期的碳酸盐矿物与油分子之间的静电力及油分子与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石油运移路径向早期碳酸盐表面偏移;早期充注的石油及早期油润湿碳酸盐矿物降低了孔隙的突破压力导致第二期充注的石油更易突破。孔隙结构及润湿性共同控制下的油水分布非均质性导致外源物质在含水的连通孔隙及水膜中以平流或扩散的方式继续运移并发生碳酸盐胶结作用而在充油的孔隙中搬运与胶结作用停止。烃类充注与碳酸盐胶结作用的相互协同作用共同控制着优质储层的形成及成藏过程。
滕金良[7](2019)在《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烃类流体活动的成岩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发育重要的油气储层,其内部的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规律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前人对南斜坡沙四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和油气成藏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和流体包裹体资料分析等手段,从成岩与成藏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研究区烃类流体活动在成岩现象与成岩产物上的响应,找出响应特征并解释了响应机制。南斜坡沙四段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砂体,一种是水下环境形成的灰层滩坝砂体,位于沙四上亚段;另一种是暴露氧化环境下形成的红层砂体,位于沙四下亚段。本文分析了两类砂体中主要的成岩作用,对比了两类砂体中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活动的差异。分别在两类砂体内部对比不同含油程度砂岩的成岩差异,找出烃类流体活动在每种砂体中产生的独特的成岩响应,并解释了响应机制。南斜坡西段博兴洼陷滩坝中,烃类流体活动形成了储层中较强的溶蚀作用,造成了现今储层以次生溶蚀孔为主;而且烃类的存在使得孔隙空间得以保存,未被晚期碳酸盐矿物大量胶结以至于完全堵塞孔隙。因此,在博兴洼陷沙四上灰层滩坝砂中,含油砂岩往往对应物性很好的砂岩,晚期碳酸盐含量少,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为主。这是烃类流体活动在南斜坡西段沙四上灰层滩坝中的响应。南斜坡东段陈-王地区红层砂岩中,在灰色砂岩与红色泥岩的界面处,如果受到烃类流体活动的影响,灰色砂岩中的油气会与富含赤铁矿的紫红色泥岩中排出的富Fe3+流体发生反应,形成大量的黄铁矿聚集、沉淀。因此,大量的甚至基底式胶结的黄铁矿可以指示红层砂岩储层中烃类流体的活动。
胡涛[8](2019)在《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中同一目的层或不同目的层内的不同构造部位广泛含有油气的一类油气聚集,具有“高点低点聚油气共存、高孔低孔含油气共存、高产低产含油气层共存、高压低压含油气层共存”等基本特征,资源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针对我国陆相盆地多来源、多阶段、多动力形成的复杂油气成藏特点,还存在三大难题尚未解决,具体表现在:(1)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来源差异大;(2)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时期差异大;(3)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动力和成藏过程差异大。搞清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对于提高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上述三个难题,本文选择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为研究目标,展开油气地质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针对不同构造位置的原油、泥页岩和砂岩储层开展取样测试,通过剖析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充注时期差异、原油成熟度差异、烃源岩热演化史差异、原油和泥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差异以及砂岩储层致密演化史差异,厘定油气来源、搞清成藏期次、明确运移动力、恢复成藏过程,最终建立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不同来源、不同阶段、不同动力和不同类别油气藏叠加复合的结果;(2)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构造高部位的油气具有聚集时间最早、油气来源埋深最大、油气运移距离最长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浮力作用下形成的圈闭类油气藏;(3)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近洼位置的油气具有聚集时间较晚、油气来源埋深较大、油气运移距离最短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生烃膨胀力作用下形成的深盆油气藏;(4)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斜坡位置的油气既具有聚集时间最晚、油气来源埋深较大、油气运移距离较短的特征,还具有聚集时间较早、油气来源埋藏最大、油气运移距离较长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浮力和生烃膨胀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类别油气藏的叠加复合。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建立了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模式。这对于阐明含油气盆地中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特征和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杨显成[9](2018)在《济阳坳陷沙四段致密砂岩气储层有效性及成藏规律》文中研究说明近期济阳坳陷深层裂解气勘探取得突破,展示了深层裂解气的勘探潜力;但是深层砂岩储层致密化、有效储层评价与裂解气成藏等认识影响了深层气勘探。本文是在东营北带和渤南洼陷沙四段致密砂岩岩性特征、岩石矿物学、沉积相等分析基础上,指出致密砂岩储层主要为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等沉积体系的含砾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等,岩石矿物组成主要为长石、岩屑和石英等,孔隙结构表现为小孔-细喉型,孔隙为毛管-微毛管孔隙;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次生溶孔以及裂缝;储层物性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或低孔特低渗的特征。提出了济阳坳陷深层四种储层致密化类型:杂基沉淀致密化、强烈压实致密化、胶结物晶出致密化和沥青充填致密化;分析了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相的砂砾岩和砂岩储层的储层致密化过程,建立了富杂基砾岩、富杂基砂岩、贫杂基砾岩、贫杂基砂岩等孔隙演化模式,定量评价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沥青充填等在致密化过程中对储层孔隙演化的作用;通过沉积埋藏史、成岩演化史、生烃演化史、孔隙演化史等,提出了致密砂岩早期衰竭型和溶蚀改造型的储层孔隙演化模式,早期衰竭型主要为扇根亚相和扇端亚相的富杂基砾岩和富杂基泥质粉砂岩,早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减孔较大、后期溶蚀作用增孔较小;溶蚀改造型主要为扇中亚相的含砾砂岩和砂岩,溶蚀作用对储层增孔较大,贫杂基砾岩、贫杂基中粗砂岩的溶蚀增孔分别为11.8%和16.5%,提高了储层的储集性,溶蚀改造型是致密砂岩储层的重要类型。利用试油法、含油产状法、分布函数法等多种方法界定了凝析气藏和气藏有效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值,其中东营凹陷北带沙四下亚段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和气藏的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值分别为3.8%和3.0%,渗透率下限值分别为0.4%×10-3um2和0.2×10-3um2;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致密砂岩气藏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值为4.8%,渗透率下限值为0.2×10-3um2。提出沉积微相、成岩相、裂缝相等“三相”与地温压力对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预测了东营凹陷民丰地区丰深1、丰8等冲沟和渤南洼陷渤深8区带等为有效储层分布区。应用天然气地化性质鉴定了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成因,东营凹陷民丰地区天然气藏主要为原油裂解气,利津地区和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天然气藏主要为干酪根裂解气;利用盆地模拟,计算了东营凹陷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资源量。通过生烃演化、储层致密化、流体压力变化等研究了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聚集差异性,建立了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气的成藏演化模式;民丰地区原油裂解气主要为早期原油充注后期原油裂解,利津地区干酪根裂解气主要为早期大部份散失后期充注。进一步提出了“温—相—势”耦合控制富集高产,地层温度直接控制了油气生成和烃类相态;沉积相、成岩相、裂缝相等“三相”匹配控制了致密砂岩有效储层,流体势不仅对储层物性有影响,更重要的是运移和充注的主要动力因素。
裴立新[10](2018)在《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堡凹陷不同构造带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差异成因机制研究薄弱。为了探讨南堡凹陷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本论文在对烃源岩和原油样品大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油气源对比、盆地模拟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南堡凹陷油气藏静态特征(包括圈闭类型、储层、温度、压力和流体性质)和动态特征(油气来源、成藏时间以及运移通道、方向和动力)进行研究,对油气成藏机理和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南堡凹陷烃源岩具有不同的生物标志物组合(C27重排甾烷、伽马蜡烷和4-甲基甾烷);高柳断层两侧油气来源差异性主要是由于高柳断裂的侧向封闭性和断裂两侧烃源岩供烃差异共同造成的;高柳断裂以南不同构造带源上层系油气来源差异性主要是由于烃源岩、储层和断裂配置差异造成,南堡5号、1号和2号断裂沟通沙三段烃源岩层系内扇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储层,沙三段烃源岩对源上层系油气具有明显贡献,而南堡4号和高柳断裂下降盘沙三段烃源岩层系扇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储层不发育,沙三段烃源岩对源上层系原油没有贡献或贡献很少;深浅层原油成熟度差异和不同构造带源上层系原油伽马蜡烷丰度差异证实了南堡凹陷源上层系油藏是次生油藏;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主要体现在源-断-储对油气来源、成藏时间、油气分布、油气藏类型和含油气性等方面的控制;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可划分成高柳断裂以北“少源-弱断-内储”型和高柳断裂以南“多源-强断-上储”型。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在渤海湾盆地具有普遍适用性,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渤中凹陷、沾化凹陷和岐口凹陷等油气成藏模式属于“多源-强断-上储”型,油气勘探以源上层系为主,而东营凹陷、辽河西部凹陷、潍北凹陷、廊固凹陷和沧东-南皮凹陷等油气成藏模式属于“少源-弱断-内储”型,油气勘探以源内层系为主。
二、东营凹陷油气流体运移模式探讨——来自沸腾包裹体的证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营凹陷油气流体运移模式探讨——来自沸腾包裹体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 |
1.2.2 输导体系 |
1.2.3 流体动力 |
1.2.4 成藏模式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油气地质特征 |
2.3.1 烃源岩 |
2.3.2 储集层 |
2.3.3 盖层 |
2.3.4 分布层位与油气藏类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示踪 |
3.1 油气来源 |
3.1.1 油气组分与热成熟度 |
3.1.2 天然气成因 |
3.1.3 不同构造油源对比 |
3.2 深部流体示踪 |
3.2.1 岩相组合特征 |
3.2.2 地球化学特征 |
3.2.3 深部流体活动模式 |
3.3 小结 |
第四章 输导体系发育特征 |
4.1 输导体系 |
4.1.1 高渗岩体 |
4.1.2 断层 |
4.1.3 不整合面 |
4.2 断裂演化与形成机制 |
4.2.1 断裂演化 |
4.2.2 形成机制 |
4.3 裂缝类型与形成机制 |
4.3.1 裂缝类型 |
4.3.2 发育期次 |
4.3.3 形成机制 |
4.4 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特征 |
5.1 现今温压特征与超压成因 |
5.1.1 温度特征 |
5.1.2 压力特征 |
5.1.3 超压成因 |
5.2 古压力场恢复 |
5.2.1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
5.2.2 盆地模拟参数准备与选取 |
5.2.3 模拟结果有效性验证 |
5.3 流体动力场演化 |
5.3.1 垂向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
5.3.2 平面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
5.4 流体动力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
5.4.1 泥岩压实计算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5.4.2 数值模拟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油气运聚过程与成藏机理 |
6.1 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控制下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
6.1.1 充注时间 |
6.1.2 运移方向 |
6.1.3 优势运聚区域 |
6.2 地化指标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1 饱和烃生标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2 原油含氮化合物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3 油包裹体定量荧光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3 深层油气成藏过程 |
6.3.1 油气充注历史 |
6.3.2 流体驱替实验 |
6.3.3 油气成藏模式 |
6.4 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实验结果 |
2.1 沙三段储层岩石学特征 |
2.2 沙三段储层成岩演化 |
2.3 流体包裹体特征 |
2.3.1 盐水包裹体 |
2.3.2 烃类包裹体 |
2.4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2.5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确定烃类包裹体气液比 |
3 讨论 |
4 结论 |
(3)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湖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
1.2.2 油源对比研究进展 |
1.2.3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成果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创新性成果认识 |
2.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及勘探开发现状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2.1 褶皱基底形成阶段 |
2.2.2 中生代陆盆发展阶段 |
2.2.3 典型洼槽构造演化特征 |
2.3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
2.3.1 古生界基底 |
2.3.2 侏罗系地层 |
2.3.3 下白垩统地层 |
3.洼漕分类及典型洼槽选择 |
3.1 洼槽分布 |
3.2 洼槽地质特征及综合分类 |
3.2.1 洼槽地质要素特征及综合分类 |
3.2.2 洼槽结构特征及分类 |
3.2.3 洼槽生烃潜力评价 |
3.3 洼槽类型与油气分布关系及典型洼槽选择 |
4.典型洼槽烃源岩特征及形成机理 |
4.1 烃源岩地质特征及评价 |
4.1.1 有机质丰度 |
4.1.2 有机质类型 |
4.1.3 有机质成熟度 |
4.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
4.2.1 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2.2 母质来源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2.3 沉积环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3 烃源岩的形成机制 |
4.3.1 烃源岩的发育控制因素 |
4.3.2 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
4.4 烃源岩的生排烃门限及灶藏关系 |
4.4.1 不同洼槽的生排烃门限 |
4.4.2 不同洼槽的灶藏关系 |
5.典型洼槽油气藏特征及油气来源 |
5.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5.1.1 油藏类型 |
5.1.2 油藏分布特征 |
5.2 地层水及天然气性质 |
5.2.1 地层水性质 |
5.2.2 天然气性质 |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原油宏观特征 |
5.3.2 生物标志物特征 |
5.3.3 碳同位素特征 |
5.4 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分析 |
5.4.1 原油成因类型 |
5.4.2 原油来源分析 |
6.典型洼槽输导体系及油气运移示踪 |
6.1 输导体系类型 |
6.1.1 断裂输导体系 |
6.1.2 砂体输导体系 |
6.1.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
6.2 地质录井资料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6.2.1 有效运移空间系数及平面分布 |
6.2.2 运移强度系数及平面分布 |
6.3 地球化学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6.3.1 原油物性、含蜡量示踪运移方向和路径 |
6.3.2 原油成熟度参数示踪 |
6.3.3 油气运移方式 |
6.4 油气运移距离及其控制因素 |
7.典型洼槽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动力 |
7.1 油气充注强度及成藏期次 |
7.1.1 油气充注强度特征 |
7.1.2 包裹体岩矿特征 |
7.1.3 油气充注时间及期次 |
7.2 油气成藏动阻力特征 |
7.2.1 成藏阻力特征 |
7.2.2 成藏动力特征 |
7.3 油气成藏过程 |
8.典型油藏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 |
8.1 油气成藏模式 |
8.1.1 中央断裂带——双源断裂-不整合阶梯式输导两期复式成藏 |
8.1.2 巴I反转构造带——单源断裂-砂体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
8.1.3 赛乌苏断阶带——单源断裂垂向输导一期复式成藏 |
8.1.4 斜坡带——单源砂体/不整合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
8.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8.2.1 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生排烃门限和油气性质 |
8.2.2 烃源灶控制原油来源、分布及勘探潜力 |
8.2.3 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与聚集 |
9.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异常超压研究 |
1.2.2 成藏过程分析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泌阳凹陷概况 |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2.2.1 构造特征 |
2.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 |
2.3.1 地层特征 |
2.3.2 沉积充填演化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2.4.1 烃源岩 |
2.4.2 储集层 |
2.4.3 圈闭(油气藏)及油气分布 |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
3.1 基本原理 |
3.2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1 成岩作用环境条件 |
3.2.2 成岩作用过程 |
3.3 烃源岩包裹体分析 |
3.4 砂岩储层包裹体分析 |
3.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4.2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
3.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特征 |
第四章 成藏期次及成藏时期划分 |
4.1 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 |
4.1.1 模型及参数选择 |
4.1.2 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分析 |
4.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
4.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
4.2.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
第五章 油气成藏动力分析 |
5.1 现今地层压力刻画 |
5.2 古流体压力模拟 |
5.2.1 盆地模拟法 |
5.2.2 流体包裹体法 |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
6.1 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 |
6.1.1 南部陡坡带油源对比 |
6.1.2 中央深凹区油源对比 |
6.1.3 北部缓坡带油源对比 |
6.1.4 大仓房组油源分析 |
6.2 烃源岩生烃过程分析 |
6.2.1 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
6.2.2 有机质成熟及生烃分析 |
6.3 古流体压力演化分析 |
6.3.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
6.3.2 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 |
6.4 油气充注过程分析 |
6.4.1 不同构造单元原油特点及输导关系 |
6.4.2 油气充注过程 |
6.5 源-汇耦合关系 |
6.5.1 烃源岩条件 |
6.5.2 储层条件 |
6.5.3 圈闭条件 |
6.5.4 运移输导体系 |
6.5.5 充注成藏分析 |
6.5.6 成藏要素耦合联动演化 |
6.5.7 成藏模式 |
6.6 勘探潜力分析 |
6.6.1 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点 |
6.6.2 有利潜力区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纯梁构造带沙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1.3.2 油气成藏期次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实验方法与完成工作量 |
1.5.1 实验方法 |
1.5.2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2 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2.3 区域地层 |
2.3.1 孔店组 |
2.3.2 沙河街组 |
2.3.3 东营组 |
2.4 烃源岩特征 |
2.5 重点研究区概况 |
第3章 储层岩石物性与成岩演化序列分析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碎屑矿物特征 |
3.1.2 填隙物特征 |
3.2 成岩演化序列 |
第4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包裹体赋存矿物特征 |
4.1.1 碳酸盐胶结物 |
4.1.2 石英颗粒裂隙及次生加大边 |
4.2 包裹体产状与显微荧光观察 |
4.2.1 盐水包裹体 |
4.2.2 烃类包裹体 |
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4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确定烃类包裹体气液比 |
第5章 烃类包裹体成分分析 |
5.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5.1.1 样品选取与制备 |
5.1.2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
5.2.2 规则甾烷分布特征 |
5.2.3 藿烷系列分布特征 |
第6章 油气成藏期次 |
6.1 埋藏史模拟 |
6.2 成藏期次与演化历史分析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丰洼陷北带沙四段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影响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油充注对胶结作用的影响 |
1.2.2 碳酸盐胶结作用的特殊性 |
1.2.3 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4 工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2 研究主要技术方法 |
1.3.3 研究目标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5 论文完成的基础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构造演化 |
2.3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
2.4 研究区埋藏史及热史 |
第三章 碳酸盐胶结作用与石油充注的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碳酸盐胶结物类型及特征 |
3.2.1 方解石胶结物 |
3.2.2 白云石胶结物 |
3.2.3 铁方解石胶结物 |
3.2.4 铁白云石胶结物 |
3.3 碳酸盐胶结物的来源及成因 |
3.3.1 砂岩-泥岩间碳酸盐胶结物类型的对应性 |
3.3.2 碳酸盐胶结物的Ca源 |
3.3.3 碳酸盐胶结物的C源 |
3.3.4 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因 |
3.4 石油充注特征 |
3.5 碳酸盐胶结-石油充注序列 |
第四章 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影响的物理模拟实验 |
4.1 多期石油充注的微观渗流实验 |
4.1.1 实验装置及药品 |
4.1.2 实验设计及步骤 |
4.1.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2 油润湿碳酸盐矿物对石油运聚影响的微观渗流实验 |
4.2.1 实验装置及药品 |
4.2.2 实验设计及步骤 |
4.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 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影响的物理模拟实验 |
4.3.1 实验装置及药品 |
4.3.2 实验设计及步骤 |
4.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五章 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影响 |
5.1 实例分析 |
5.1.1 不同含油级别储层内碳酸盐胶结物的特征 |
5.1.2 多期石油充注的古含油饱和度相对大小的恢复 |
5.1.3 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影响 |
5.2 机理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烃类流体活动的成岩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烃类流体活动对成岩矿物的影响 |
1.3.2 烃类流体成岩响应的研究方法 |
1.3.3 工区烃类流体成岩响应的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与沉积特征 |
2.2.1 沙四段地层特征 |
2.2.2 沉积相展布特征 |
2.3 岩石学特征 |
第3章 南斜坡沙四段砂体成岩作用特征 |
3.1 主要的成岩作用 |
3.1.1 压实作用 |
3.1.2 胶结作用 |
3.1.3 溶蚀作用 |
3.1.4 交代作用 |
3.2 主要成岩相划分 |
3.3 不同地区发育的成岩相类型 |
第4章 不同含油程度砂体的成岩差异 |
4.1 博兴洼陷灰层滩坝砂体 |
4.2 南斜坡东段陈-王地区红层砂体 |
第5章 烃类流体活动的成岩响应特征与机制 |
5.1 烃类流体充注-成岩演化综合序列 |
5.1.1 博兴洼陷沙四上灰层滩坝砂体 |
5.1.2 南斜坡东段陈-王地区红层砂体 |
5.2 不同砂体内烃类流体来源及其成岩响应 |
5.2.1 博兴洼陷灰层滩坝砂体烃类流体来源 |
5.2.2 陈-王地区红层砂体烃类流体来源 |
5.2.3 烃类流体活动的成岩响应机制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油气藏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
1.3.2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5.2 样品观察与实验 |
1.5.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连续型砂岩油气藏分布特征 |
2.1 地理位置与勘探现状 |
2.2 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地质特征 |
2.4.1 油气藏分布特征 |
2.4.2 油气藏类型 |
2.4.3 油气分布规律 |
第3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来源 |
3.1 烃源岩基本特征 |
3.1.1 岩性 |
3.1.2 有机质丰度 |
3.1.3 有机质类型 |
3.1.4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 |
3.2 不同岩性泥页岩生排烃潜力对比 |
3.3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来源 |
3.3.1 沙河街组有效烃源岩判识 |
3.3.2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与不同层位油气来源 |
第4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充注时期 |
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1 取样原则 |
4.1.2 烃类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 |
4.1.3 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烃类充注时间 |
4.2 烃源岩生排烃史 |
第5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 |
5.1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藏动力与过程 |
5.1.1 砂岩储层基本特征及孔隙度演化史 |
5.1.2 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动力 |
5.2 成藏过程与发育模式 |
5.2.1 成藏过程 |
5.2.2 分布发育模式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济阳坳陷沙四段致密砂岩气储层有效性及成藏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采取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 |
第二章 致密砂岩气储层静态特征 |
2.1 储层岩石学 |
2.2 沉积相分析 |
2.3 储层物性 |
第三章 储层致密化类型及致密化过程 |
3.1 储层致密化类型 |
3.2 储层致密化形成机制 |
3.3 储层致密化过程研究 |
3.4 储层致密化模式 |
第四章 致密砂岩有效储层分布 |
4.1 致密砂岩储层有效下限 |
4.2 有效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分析 |
4.3 有效致密砂岩储层展布 |
第五章 致密砂岩气成因与资源潜力 |
5.1 致密砂岩气成因 |
5.2 裂解气源分析 |
5.3 不同类型裂解气资源潜力 |
第六章 致密砂岩气成藏规律 |
6.1 致密砂岩气藏类型 |
6.2 流体包裹体分析与天然气成藏期次 |
6.3 天然气成藏演化分析 |
6.4 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论文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完成工作量 |
1.3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第3章 南堡凹陷油气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
3.1 典型油气藏特征 |
3.2 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 |
3.2.1 油气藏类型 |
3.2.2 油气分布规律 |
第4章 南堡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4.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4.3 烃源岩成熟度 |
4.4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生源、环境差异 |
第5章 南堡凹油气来源差异性及成因机制 |
5.1 原油特征及来源 |
5.1.1 原油物理性质 |
5.1.2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
5.1.3 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来源 |
5.2 天然气特征及来源 |
5.2.1 天然气赋存状态特征 |
5.2.2 天然气组分特征 |
5.2.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5.2.4 天然气成因类型 |
5.2.5 天然气来源 |
5.3 不同构造带油气来源差异性成因机制 |
5.4 南堡凹陷源上层系油藏为次生油藏的地化证据 |
第6章 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机理与模式 |
6.1 南堡凹陷油气成藏特征 |
6.2 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机理 |
6.2.1 烃源岩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6.2.2 储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6.2.3 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6.2.4 源-断-储耦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6.3 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及意义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东营凹陷油气流体运移模式探讨——来自沸腾包裹体的证据(论文参考文献)
- [1]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D]. 赵子龙. 西北大学, 2020(12)
- [2]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J]. 尤兵,倪智勇,王学军,刘庆. 地球化学, 2020(04)
- [3]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D]. 吴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D]. 张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纯梁构造带沙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研究[D]. 尤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民丰洼陷北带沙四段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影响机理[D]. 林敉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烃类流体活动的成岩响应[D]. 滕金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8]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D]. 胡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济阳坳陷沙四段致密砂岩气储层有效性及成藏规律[D]. 杨显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研究[D]. 裴立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