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蜈蚣的养殖与产品加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何欣霞[1](2020)在《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空间格局优化》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湖泊湖荡网/圩养殖大量兴起。湖泊湖荡网/圩养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求,但网/圩养殖侵占了大量的自由水面,造成湖泊湖荡水面景观破碎化、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严峻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湖泊湖荡水生态系统健康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开展湖泊湖荡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对于湖泊湖荡的生态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41个湖泊湖荡为对象,收集了湖泊湖荡群多时相遥感、水文、水质及水生态等基础资料,分析了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揭示了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对水环境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方案。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水环境影响:1985-2018年间,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剧增,其中1995-2000年间破碎化程度增长率最高,主要是1995年渔业股份合作制经济形式的出现,推动了围圩养殖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近年来湖泊湖荡保护政策颁布,部分湖泊湖荡实施退圩还湖计划,效果显着。非汛期绿藻门密度、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汛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与斑块密度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6、-0.28和0.33,表明破碎化程度越高,湖泊湖荡群的水质水生态质量越差。(2)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建立了适用于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其中压力包括驱动因子;状态包括水安全、水生生物、水生境、景观格局;响应包括水空间与政策规划。结果表明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介于1.37-4.83,其中绿洋湖的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最小(1.37),喜鹊湖的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最大(4.83);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的增长,造成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破碎化程度最大的绿洋湖水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3)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围绕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服务功能(洪水调蓄、水质净化、湿地保育、种质资源保护、自然与人文景观供给)需求,对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修复进行时空优化,建议在时间上优先对绿洋湖、得胜湖、陈堡草荡、耿家荡、崔印荡、菜花荡等6个破碎化程度较高且健康状况较差的湖泊湖荡进行格局优化;空间上除具有种质资源保护生态功能的湖泊湖荡水域可进行绿色生态养殖外,其它湖泊湖荡水域应禁止或者退出围圩养殖。该研究表明,结合遥感数据和水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能有效建立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与水环境生态健康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指导湖泊湖荡群生态修复的时空格局设计,为今后区域性湖泊湖荡修复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张璐[2](2020)在《宁乡地区民艺研究》文中提出宁乡,治邑于三国,置县于宋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种类丰富、颇具地域特色的的民间艺术资源。民艺作为生存于民众之中的活文化,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各类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精神审美用品已逐渐退出大众生活,许多传统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局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的时代诉求下,发掘宁乡地区民艺产生的背景、功能、特征、造物思想,探索产生、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传统民艺的创造性转化,更好地促进地区民艺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从宁乡地区民艺的产生背景出发,概括分析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地区民艺的影响。针对宁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生产生活用具的现存情况和传承状况进行了田野调查,获取了大量且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该地区的民艺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进而分析各类民艺品的性质,将其归为实用和物质生活为主题的民艺用品、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的民艺用品。继而从哲学、社会学、考古学、心理学、艺术学、工学等角度对宁乡地区民艺的基本特征展开论述。最后从造物观、功能观、材质观三个方面探讨宁乡地区民艺的造物思想,为其生存与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蔡苗苗[3](2020)在《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的制备、纯化及结构鉴定》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不断进步和养殖规模逐渐扩大,蜈蚣藻的加工利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关于蜈蚣藻源活性物质的研究集中于萜类、多糖类物质的提取和活性研究,而对于蜈蚣藻蛋白质和多肽的研究少之甚少。因此,为促进蜈蚣藻的开发利用,本文以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为原料,研究了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了其性质;研究了蛋白质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究了脱色对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进行了纯化和鉴定,并通过数据库和在线工具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以舌状蜈蚣藻为原料,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探究不同破壁技术对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提取效果,发现溶胀法、反复冻融法、珠磨法的最高蛋白质提取率分别为(29.66±0.86)%、(24.52±0.04)%、(26.52±0.79)%,均低于超声波辅助水提法。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60 m L·g-1,超声全程时间60 min,超声功率1440 W,p H6.0,此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到58.16%。利用盐析法沉淀蛋白质,发现硫酸铵盐析法沉淀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最佳饱和度为65%,此时蛋白质回收率最大,为(84.19±0.71)%。对舌状蜈蚣藻蛋白质进行了SDS-PAGE分析,发现舌状蜈蚣藻蛋白质主要分子量范围在16~66 k Da。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蛋白质在1~8 mg·m L-1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其质量浓度为8 mg·m L-1时的还原力为(0.43±0.01),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4.00±0.97)mg·m L-1,对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3.96±0.99)mg·m L-1。第二部分: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以舌状蜈蚣藻蛋白质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Protamex1.5L和中性蛋白酶进行水解,比较各种酶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发现中性蛋白酶水解舌状蜈蚣藻蛋白质1 h的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最高,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3.96±0.41)mg·m L-1,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0.88±0.13)mg·m L-1,且当其质量浓度为8 mg·m L-1时,其还原力为(0.487±0.007)。为探究色基对蜈蚣藻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舌状蜈蚣藻蛋白质酶解产物进行脱色处理,发现活性炭脱色后,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下降。中性蛋白酶酶解1 h的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下降了5.62%、7.86%。第三部分:酶解产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通过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技术对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进行纯化,共分离获得三个组分。比较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发现组分F3抗氧化活性最高,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IC50为(2.43±0.59)mg·m L-1,质量浓度4 mg·m L-1时还原力为(0.263±0.005)。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对高活性组分F3进行分析鉴定,共获得10种多肽。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10种多肽的理化性质、毒性、致敏性、ADMET性质等,筛选出其中一种多肽(LYEEMKESKVINADK)可能是良好的新型抗氧化活性肽。
于菁竹[4](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研究表明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徐仁海[5](2019)在《在海一方——京族三岛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文中指出海,是一个容纳百川的蔚蓝色胸怀。在中国西部最西端的海上,有三个总面积只有20.8平方公里的海岛——漓尾岛、巫头岛、山心岛,世称京族三岛,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京族的聚居地。在海一方碧波万顷的北部湾。镜头回闪:1511年,夏,茫茫的北部湾海面,几艘从越南涂山半岛启航的渔船,因在海上追赶鱼群一直往北往北……突然间,天昏海暗,狂风
李静蕊,马海霞,杨贤庆,陈胜军,陈素文,戚勃,李春生[6](2019)在《披针形蜈蚣藻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分析及感官评定》文中指出了解不同生长期内的披针形蜈蚣藻营养成分,为接下来的蜈蚣藻实验提供数据基础。利用国标方法检测不同生长期内的蜈蚣藻营养成分,并利用感官评定对4个生长时期的蜈蚣藻进行评分。在1~4月份的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到23.42%、灰分含量最高可达到19.47%、二者与无机元素含量和感官评分均随着生长时期的延长而增加,至4月份时均略有下降;总糖含量在1~3月份显着降低,至4月份时又略有上升,最高含量为63.77%;脂肪含量均低于0.5%。氨基酸总量在1~3月份差异不大,至4月份则明显降低。披针形蜈蚣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的食用海藻,其中,3月份采收的样品更适宜食用。该结果对即食蜈蚣藻的产品开发提供合理有效的数据。
刘欢[7](2019)在《舌状蜈蚣藻多糖的提取、降解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是较为常见的蜈蚣藻属植物,别名面菜、佛祖菜(广东)。舌状蜈蚣藻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由于分子量较大,限制了其在细胞内的作用。因此,本文以舌状蜈蚣藻为原料,分析及评价了舌状蜈蚣藻的营养成分,研究了多糖的提取及纯化、降解工艺、多糖及其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性,以期为舌状蜈蚣藻的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1、采用常规的化学方法对舌状蜈蚣藻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洋食品来源,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28%和0.18%。灰分以及粗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13.32%和1.80%。2、采用液相色谱对舌状蜈蚣藻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含8种必需氨基酸,9种非必需氨基酸,共1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2.5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4.15%,符合WHO/FA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根据舌状蜈蚣藻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可知其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色氨酸(Trp),第二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Lys)。舌状蜈蚣藻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接近于100,说明舌状蜈蚣藻有较高的的营养价值以及较为平衡的氨基酸组成比例。3、采用气相色谱对舌状蜈蚣藻的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共含有15种脂肪酸,包括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十八碳二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质量分数分别为3.07%、18.97%、0.40%以及1.01%。4、采用ICP-MS对舌状蜈蚣藻的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富含镁(Mg)、钙(Ca)、铁(Fe)、锌(Zn)、铜(Cu),含量分别为9267.25、582.00、98.18、45.36、3.27 mg/kg,舌状蜈蚣藻可以作为微量元素食物来源。第二部分:多糖的提取及纯化1、经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热水浸提法提取舌状蜈蚣藻多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7g/mL,100℃水浴4 h,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5.23%。经过分析,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最显着,其次为料液比,最后为温度。2、对舌状蜈蚣藻多糖进行脱蛋白处理,比较了Sevag法、TCA法和酶解-Sevag法三种脱蛋白方法的蛋白脱除率以及多糖损失率,发现酶解-Sevag法效果最佳,蛋白脱除率高达91.88%,多糖损失率为22.88%。3、对舌状蜈蚣藻多糖进行脱色处理,比较了H2O2法和D941大孔吸附树脂法两种脱色法的脱色率以及多糖损失率,发现D941大孔吸附树脂法效果最佳,脱色率高达92.83%,多糖损失率为14.07%。第三部分:多糖降解工艺优化采用微波辅助H2O2-Vc法降解GLP得到降解多糖DGLP,通过对微波温度、H2O2浓度、时间三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选取微波温度40、50、60℃,H2O2浓度2、3、4 mM,降解时间20、30、40 min三个因素三个水平,以降解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实验,分析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54℃、H2O2浓度为3 mM、反应时间为34 min,降解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1.39%。第四部分:降解多糖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分析1、利用葡聚糖凝胶G-200层析柱分离DGLP,得到两个单一组分,分别命名为DGLP-1、DGLP-2。2、GLP、DGLP、DGLP-1和DGLP-2的总糖含量分别为73.46%、85.09%、92.72%和68.76%;糖醛酸含量分别为12.99%、11.70%、14.50%和6.44%;硫酸根含量分别为25.68%、24.31%、25.61%和25.18%;分子量分别为23044.3kDa、945.2kDa、158.5kDa和18.1kDa;四种多糖含有的单糖均以半乳糖为主,含有相同的单糖类型,但含量略有差异。3、分析GLP、DGLP、DGLP-1和DGLP-2的红外光谱可得,4种多糖在32003500 cm-1有强吸收峰,是O-H的特征峰;29192941 cm-1的吸收峰表示C-H拉伸;1412 cm-1和1648 cm-1的吸收峰表示的是C=O-C-O拉伸;1020 cm-1对应于C-O-H形变振动。四种多糖具有相似的糖的特征峰。另外,在1257 cm-1和1074 cm-1处的两个峰表示硫酸酯的存在,四种多糖均含有硫酸基团。第五部分:多糖及其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性研究测定了GLP、DGLP-1和DGLP-2不同浓度下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结果表明:GLP、DGLP-1和DGLP-2均具有较好抗氧化能力。DGLP-2体外抗氧化活性良好。
李静蕊[8](2019)在《披针形蜈蚣藻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即食产品的研究开发》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洋蔬菜也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蜈蚣藻是一种食用经济类海藻,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然而市场却几乎没有蜈蚣藻附属产品。因此可以开发一种即食蜈蚣藻产品,不仅可以实现蜈蚣藻的营养和活性价值,又可以有效的将蜈蚣藻推广到市场中,实现蜈蚣藻的经济价值最大化。(1)本文以东山采收的披针形蜈蚣藻为原料,对不同生长期内的新鲜蜈蚣藻营养成分和感官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蜈蚣藻作为海藻类水分含量较多,占总体的90%左右。在干重的条件下,测定了其他营养成分,14月的蜈蚣藻灰分含量为12.08%19.47%,蛋白质含量为13.76%23.42%,脂肪含量相对较少,为0.1%0.47%,总糖含量占重最高,为32.2%63.77%。测得的9种无机元素中,4种常量元素的含量顺序为Na>Mg>K>Ca以及含有的五种微量元素(Zn、Cu、Fe、Mn、Se)中,Zn和Fe含量相比较高,最高均可超过0.1mg/100g。在不同生长期内,共检测出14种脂肪酸,其中5种饱和脂肪酸占比最多,含量在总脂肪酸的62.76%75.62%,其次是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约占15.92%26.09%,其中EPA含量较高,最多可达到15.61%,最后为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约占5.9%17.61%。在所测得17种常见氨基酸中,8种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与2种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在13月中无明显差异,而4月均有明显下降,同时根据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该披针形蜈蚣藻适合食用,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5.5%48.5%。在感官评价中了解到蜈蚣藻拥有较好的质地和色泽,可用于制作即食产品。综上可知,蜈蚣藻是一款一种高蛋白、高碳水、低脂肪、营养丰富的健康海藻产品。(2)在即食蜈蚣藻的开发工艺中,我们选择了护色烫漂、保脆和调味工艺进行优化。在护色烫漂优化实验中,根据单因素实验,以叶绿素含量为指标,得出烫漂时间、温度、叶绿素铜钠浓度和葡萄糖酸锌浓度为影响蜈蚣藻护色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利用正交实验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为漂烫温度90℃,漂烫时间3min,葡萄糖酸锌浓度为0.25%以及叶绿素铜钠浓度0.2%。保脆工艺优化实验中,通过正交实验,以感官评分作为测定指标,得出影响蜈蚣藻脆度的主次因素为乳酸钙浓度>浸泡时间>碳酸钙浓度>氯化钙浓度,并且确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在乳酸钙溶液浓度0.2%、碳酸钙溶液浓度0.1%、氯化钙溶液浓度0.05%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0min,此时即食蜈蚣藻的脆度口感最好。在调味过程中,选择了食盐、白糖、食醋和辣椒油4种调味料为主要指标,在蜈蚣藻的调味工艺中,根据单因素实验优化了调味料(食盐、食醋、白砂糖和辣椒油)的添加量。以感官评分作为测定指标,得出最佳添加量为食盐3%,白砂糖3%,食醋5%,辣椒油7%,即食蜈蚣藻滋味最好,大众接受度最高。(3)即食蜈蚣藻防腐剂与贮藏实验中,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在加工后的即食蜈蚣藻中加入山梨酸钾和双乙酸钠两种防腐剂,并在放置3d后,对即食蜈蚣藻所含有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得到防腐剂的添加量为:浓度为0.08%的山梨酸钾以及浓度为0.2%双乙酸钠。在室温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即食蜈蚣藻的菌落总数值呈现上升趋势、感官评分则呈现下降趋势,pH值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在4℃冷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即食蜈蚣藻菌落总数和感官评分与前者趋势保持不变。在不同包装方式对即食蜈蚣藻产品的品质影响实验中,室温下对照包装的蜈蚣藻菌落总数在40d时大幅度上升使得产品pH发生变化,同时对蜈蚣藻的感官评分也有较大影响,而在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中,菌落总数明显小于对照包装,并且pH变化持续下降,并没有上升,因此感官评分趋势相差较小。因此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方式不仅能够延缓即食蜈蚣藻的品质变化,而且能够大幅延长蜈蚣藻产品的货架期。在4℃冷藏条件下,对照包装菌落总数虽然持续呈上升状态,但总体菌落并为超过规定的30000(Cfu/g),真空包装与气调包装菌落总数上升缓慢,因此pH值和感官评分变化较慢。贮藏温度与包装均是影响食品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并且气调包装更适用于即食蜈蚣藻产品开发。
曹洋[9](2018)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技术》文中认为全球喀斯特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居住人口约10亿,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位于全国各省区之首,石漠化程度也最为严重。近年来围绕石漠化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多地开展了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养殖的工作,但多存在植被配置针对性不强和养殖技术不合理等弊端。因此,开展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林灌草优化配置和针对性的生态养鸡试验研究,有利于促进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植被恢复以及生态养鸡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脱贫致富。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植物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关岭-贞丰花江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与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示范区为研究区。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多要素、多过程和多尺度为手段,于2015-2017年对不同等级石漠化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个数、生长性状、对降雨的截留量进行监测,以及进行生态养鸡试验,并采集生物量和土样进行实验分析,总共选取54个样地,26个指标,2032个数据。通过对不同等级石漠化下群落植被多样性、水土保持效益以及不同养殖密度的综合分析,探讨不同等级石漠化的林灌草优化配置和生态养鸡技术,集成石漠化地区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体系。1.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强度石漠化配置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木豆(Cajanus cajan)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灌草群落类型;中度石漠化配置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林灌群落类型;轻度石漠化配置构树、砂仁(Amomum villosum)和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灌草群落类型;潜在石漠化配置花椒、构树和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林灌草群落类型。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中度石漠化配置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灌草群落类型;轻度石漠化配置桑树(Coriaria nepalensis)、刺梨(Rosa roxburghii)、蜈蚣草(Pteris vittata)、芒(Miscanthus sinensis)林灌草群落类型;潜在石漠化配置核桃(Juglans)、马桑、火棘、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林灌草群落类型。此外,在人工配置林灌草群落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物种是选择乡土物种还是引进外来物种、植被之间是否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等。2.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构建花椒、构树和皇竹草为主的群落养殖环境,养殖密度控制在12只/100m216只/100m2,养殖密度在12只/100m2生物量达到最大(8.16 g);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对土壤结构的影响逐渐增强,当养殖密度大于16只/100m2时土壤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只有pH随养殖密度增加逐渐减小。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构建核桃、马桑、火棘、金丝桃、白三叶为主的群落养殖环境,养殖密度控制在8只/100m216只/100m2。养殖密度达到12只/100m2生物量最大为(5.16 g);养殖密度对土壤结构影响不明显,只有在养殖密度大于16只/100m2时土壤结构有被破坏的趋势;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只有pH随养殖密度增加逐渐减小。通过对鸡的生长监测和鸡胸肉蛋白质,氨基酸,甘氨酸检验表明,生态养鸡可以促进鸡的健康生长,日增重12.99 g,谷氨酸含量、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46.92%、38.15%。3.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养殖密度控制在12只/100m2;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养殖密度控制在8只/100m216只/100m2,生长季25天进行一次轮牧,除植被生长季以外1015天进行一次轮牧,周期性轮牧不仅不会对养殖环境中的草地造成破坏,还可以促进植被生长和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养分;在生态环境中鸡群以青草、草籽、昆虫等天然饲料为主,补饲为辅,补饲量为各生长阶段舍饲日粮的45%左右养殖过程中没有疫病的发生。今后的养殖过程中草地被破坏后,根据鸡的食性和习性,人为修复时可以考虑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进行比例为7:3的混播。4.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的不同立地条件进行针对性的林灌草优化配置,能够促进植被生长,增加石漠化环境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增加群落的水源涵养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土壤侵蚀;生态养鸡能够促进植被生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并能够促进鸡的生长和提高鸡肉的风味,生态养鸡与舍饲养鸡相比其饲料消耗降低了35%左右,不出现严重的疫情情况下出栏成活率在95%以上,散养土鸡的市场售价比舍饲鸡高20%30%,单只利润1520元,养殖规模1000只,利润在15000元以上。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可以促进喀斯特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对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和贫困农村具有较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日后工作需要整合林灌草资源发展大规模的生态养鸡,建立生态养鸡品牌提高经济效益。
谢青夏,莫嘉凌[10](2018)在《一个女子的“虫虫总动员”——陆川县海兰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海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电影《虫虫总动员》叙述的是一群小蚂蚁如何团结起来,奋起反抗以"霸王"为首的强大蝗虫军团,最后夺取胜利的故事。在广西陆川县,有一位弱女子也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虫虫总动员",她调动了成千上万的虫虫,与"敌人"展开了十多年的搏斗!不过她的"战士"都是蝎子、蜈蚣这样的毒虫虫,而她的敌人就是"贫穷"。她,就是陆川县海兰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海兰。第一眼就"爱"上了它王菲的《传奇》这样唱道:"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用
二、蜈蚣的养殖与产品加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蜈蚣的养殖与产品加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空间格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1.2.2 湿地空间格局优化 |
1.2.3 研究切入点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水质水生态现状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水文气象 |
2.1.3 河网水系 |
2.1.4 社会经济 |
2.1.5 湖泊湖荡群 |
2.2 湖泊湖荡群水质与水生态现状分析 |
2.2.1 水质水生态监测方案 |
2.2.2 水质水生态评价方法 |
2.2.3 水质现状分析 |
2.2.4 水生态现状分析 |
2.2.5 小结 |
第三章 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水环境影响 |
3.1 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水环境影响分析方法 |
3.1.1 多时相遥感解译 |
3.1.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
3.1.3 空间代替时间 |
3.2 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
3.2.1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变化 |
3.2.2 景观水平指数变化 |
3.2.3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
3.2.4 驱动机制分析 |
3.3 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对水环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
4.1 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1.1 模型原理 |
4.1.2 指标选取与测算 |
4.1.3 评价方法 |
4.2 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2.1 评价指标测算结果 |
4.2.2 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 |
5.1 湖泊湖荡群生态功能空间定位 |
5.1.1 生态功能区划 |
5.1.2 生态功能排序与识别 |
5.1.3 生态主体功能综合性定位 |
5.2 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
5.2.1 优化目标 |
5.2.2 生态功能优化方案 |
5.2.3 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2)宁乡地区民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五节 研究观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宁乡地区民艺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河网山川 |
二、食货物产 |
第二节 社会环境 |
一、生计生活 |
二、岁时风俗 |
三、巫祀信仰 |
第三章 宁乡地区民艺的分类 |
第一节 实用和物质生活为主题 |
一、生产劳动类 |
二、厨炊饮食类 |
三、服饰穿戴类 |
四、建筑陈设类 |
五、交通运输类 |
第二节 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 |
一、祭祀信仰类 |
二、戏曲表演类 |
三、游艺杂耍类 |
第四章 宁乡地区民艺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本元与原发特征 |
第二节 科学与艺术特征 |
第三节 社会与民俗特征 |
第五章 宁乡地区民艺的造物思想 |
第一节 “制器尚象”的造物观 |
第二节 “物以致用”的功能观 |
第三节 “因材施艺”的材质观 |
第六章 宁乡地区民艺的生存与发展 |
第一节 民艺挖掘保护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民艺保护传承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或作品 |
后记 |
(3)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的制备、纯化及结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蜈蚣藻简介 |
1.2 功能肽的制备 |
1.2.1 酶法制备 |
1.2.2 酶解后处理 |
1.3 功能肽的分离纯化 |
1.3.1 超滤分级分离 |
1.3.2 色谱法纯化 |
1.4 功能肽的结构鉴定 |
1.5 生物信息学在功能肽研究中的应用 |
1.5.1 模拟酶切蛋白质 |
1.5.2 功能肽的性质预测 |
1.5.3 结构特征和构效关系的预测与分析 |
1.6 抗氧化肽 |
1.6.1 抗氧化肽的构效关系 |
1.6.2 抗氧化活性检测原理及评价方法 |
1.7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破壁技术提取舌状蜈蚣藻蛋白质效果的比较 |
2.3.2 超声波辅助水提法单因素试验 |
2.3.3 正交试验分析 |
2.3.4 硫酸铵盐析对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 |
2.3.5 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 |
2.3.6 抗氧化活性测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制备 |
3.3.2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酶解工艺流程 |
3.3.3 酶解产物水解度的测定 |
3.3.4 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3.3.5 酶解产物的脱色研究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水解度 |
3.4.2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
3.4.3 脱色效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水解物的制备 |
4.3.2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 |
4.3.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4.3.4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水解物的结构鉴定 |
4.3.5 性质预测 |
4.3.6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脱盐后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
4.4.2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水解物的分离纯化 |
4.4.3 结构鉴定 |
4.4.4 理化性质预测 |
4.4.5 生物活性预测 |
4.4.6 ADMET性质预测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在海一方——京族三岛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在海一方 |
京岛海边听渔声 |
边海京商 |
乡土文化魅力四射 |
边海旅游,风景这边独好 |
(6)披针形蜈蚣藻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分析及感官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1.3.2 无机元素含量测定 |
1.3.3 脂肪酸测定 |
1.3.4 氨基酸 |
1.3.5 氨基酸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
1.4 感官评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披针形蜈蚣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一般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
2.2 披针形蜈蚣藻中主要无机元素含量 |
2.3 披针形蜈蚣藻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2.4 披针形蜈蚣藻中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评价分析 |
2.5 披针形蜈蚣藻感官评分分析 |
3 结论 |
(7)舌状蜈蚣藻多糖的提取、降解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海藻多糖的提取 |
1.1.1 溶剂提取法 |
1.1.2 物理强化法 |
1.1.3 酶解法 |
1.1.4 复合法 |
1.2 海藻多糖的分离纯化 |
1.2.1 除杂 |
1.2.2 进一步纯化 |
1.2.2.1 分步沉淀法 |
1.2.2.2 柱层析法 |
1.2.2.3 超滤法 |
1.3 海藻多糖的降解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酶法 |
1.3.4 复合法 |
1.4 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1.4.1 抗氧化活性 |
1.4.2 抗凝血活性 |
1.4.3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 |
1.4.4 抗病毒活性 |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
2.3.2 氨基酸的测定 |
2.3.3 脂肪酸的测定 |
2.3.4 矿物质元素的测定 |
2.3.5 数据分析 |
2.4 营养品质评价方法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2.5.2 氨基酸的组成与质量分数 |
2.5.3 脂肪酸分析 |
2.5.4 矿物元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糖提取及纯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多糖的提取 |
3.3.2 多糖含量的测定 |
3.3.3 多糖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3.3.4 多糖提取的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
3.3.5 三种脱蛋白方法的实验操作 |
3.3.6 两种脱色素方法的实验操作 |
3.3.7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3.8 计算方法 |
3.3.9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3.4.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4.2.1 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的影响 |
3.4.2.2 温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 |
3.4.2.3 时间对多糖提取的影响 |
3.4.3 多糖提取的响应面优化 |
3.4.3.1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
3.4.3.2 因素的交互效应分析 |
3.4.3.3 最佳条件优化及结果验证 |
3.4.4 三种脱蛋白方法的比较 |
3.4.5 两种脱色方法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糖降解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多糖的降解 |
4.3.2 多糖降解的单因素试验 |
4.3.2.1 温度的影响 |
4.3.2.2 H_2O_2 浓度的影响 |
4.3.2.3 时间的影响 |
4.3.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3.4 还原力 |
4.3.5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4.3.6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 |
4.3.7 多糖降解的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
4.3.8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4.4.1.1 温度对降解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4.4.1.2 H_2O_2 浓度对降解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4.4.1.3 时间对降解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4.4.2 多糖降解响应面优化 |
4.4.2.1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
4.4.2.2 因素的交互效应分析 |
4.4.2.3 最佳条件优化及结果验证 |
4.4.3 降解多糖的抗氧化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降解多糖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降解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 |
5.3.2 总糖含量的测定 |
5.3.3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5.3.4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
5.3.5 分子量的测定 |
5.3.6 单糖组成的测定 |
5.3.7 红外光谱分析 |
5.3.8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降解多糖的分离 |
5.4.2 总糖含量 |
5.4.3 糖醛酸含量 |
5.4.4 硫酸根含量 |
5.4.5 分子量 |
5.4.6 单糖组成 |
5.4.7 红外光谱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糖及其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6.3.2 还原力 |
6.3.3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6.3.4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 |
6.3.5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6.4.2 还原力 |
6.4.3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6.4.4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8)披针形蜈蚣藻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即食产品的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蜈蚣藻简介 |
1.2 蜈蚣藻研究现状 |
1.2.1 蜈蚣藻脂肪酸 |
1.2.2 蜈蚣藻多糖 |
1.2.3 蜈蚣藻的萜类化合物 |
1.3 即食产品研究现状 |
1.4 即食包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立题依据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立题依据 |
1.5.3 创新点 |
1.5.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披针形蜈蚣藻在不同生长期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感官评分分析 |
2.3.2 一般营养成分分析 |
2.3.3 主要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
2.3.4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2.3.5 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即食蜈蚣藻产品加工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设备 |
3.2.1 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3 即食蜈蚣藻产品加工工艺 |
3.4 实验方法 |
3.4.1 叶绿素含量测定 |
3.4.2 护色工艺的研究 |
3.4.3 保脆工艺的研究 |
3.4.4 调味工艺的研究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护色工艺的研究 |
3.5.2 保脆工艺的研究 |
3.5.3 调味工艺的研究 |
3.6 小结 |
第四章 即食蜈蚣藻产品保鲜及贮藏的品质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即食蜈蚣藻生产工艺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防腐剂浓度的选择 |
4.3.2 即食蜈蚣藻在室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
4.3.3 即食蜈蚣藻在4℃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成果 |
(9)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 |
2 石漠化地区林灌草群落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 |
3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3 试验方案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不同石漠化等级林灌草群落配置的筛选机理 |
1 不同石漠化等级群落多样性 |
1.1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 |
1.2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1.3 对比分析 |
2 不同等级石漠化群落水土保持效益结果与分析 |
1.1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 |
1.2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1.3 对比分析 |
3 生态养鸡环境的筛选 |
四 石漠化生态养鸡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机制 |
1 生态养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
1.1 鸡的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
1.2 鸡的排泄物对土壤的影响 |
2 生态环境对生态养鸡的影响机制 |
2.1 养鸡环境对动物福利的影响 |
2.2 生态环境对鸡生长与鸡肉品质的影响 |
五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关键技术 |
1 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 |
1.1 群落配置技术 |
1.2 生态养鸡技术 |
2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研发 |
2.1 不同石漠化等级林灌草配置技术研发 |
2.2 生态养鸡技术优化 |
2.3 生态养鸡的植被群落筛选技术 |
3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
3.1 强度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
3.2 中度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
3.3 轻度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
3.4 潜在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
3.5 对比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10)一个女子的“虫虫总动员”——陆川县海兰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海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眼就“爱”上了它 |
带动600“毒粉”挖掉穷根 |
打造毒虫文化产业 |
四、蜈蚣的养殖与产品加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空间格局优化[D]. 何欣霞.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宁乡地区民艺研究[D]. 张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的制备、纯化及结构鉴定[D]. 蔡苗苗.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在海一方——京族三岛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J]. 徐仁海. 民族文学, 2019(11)
- [6]披针形蜈蚣藻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分析及感官评定[J]. 李静蕊,马海霞,杨贤庆,陈胜军,陈素文,戚勃,李春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16)
- [7]舌状蜈蚣藻多糖的提取、降解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刘欢. 上海海洋大学, 2019
- [8]披针形蜈蚣藻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即食产品的研究开发[D]. 李静蕊.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2)
- [9]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技术[D]. 曹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10]一个女子的“虫虫总动员”——陆川县海兰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海兰[J]. 谢青夏,莫嘉凌. 农家之友,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