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 SC27 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益生菌 SC27 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一、微生态制剂SC27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华羚淇[1](2021)在《苦豆子-微生物复合肥料的研制及其果蔬增甜机制与微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人口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大,长期以来,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供应,种植者广泛使用大量化学肥料。化学肥料能够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但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危害。近期的研究表明,人为干预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着改变。新疆当地种植者在种植瓜类时,经常用苦豆子地上部分作为绿肥施用于作物根际,以提高瓜类的甜度,然而,对西瓜和甜瓜根系施用增甜肥后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及微生物与甜瓜果实糖分积累的关系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苦豆子植株含有多种生物碱成分,其中苦参碱在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杀蚜虫活性和抗菌活性,作为农用杀虫剂应用,苦豆子在农业中的应用潜力尚有待开发。本研究以苦豆子和羊粪为原料,研制了一种有机肥。探讨了有机肥提高果蔬甜度的作用机理,并探究了苦豆子所含生物碱提高甜度的作用机理。同时通过从本地作物根际分离出具有高效解磷?解钾?固氮功能的菌株,并与此前分离得到的生防菌混配,构成各菌种共存?协同生长的复合微生物菌群,并在后续实验中应用于甜瓜、西瓜和番茄等作物,验证其应用价值,并探究苦豆子有机肥、生物碱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对作物根际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子有机肥施用后改变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功能,促进甜瓜植物根际有益细菌的生长,提高了Pseudomonas,Bacillus,Mycobacterium,Burkholderia,Streptomyces,Acinetobacter,Proteobacteria,Lysobacter,actinomycetes,Penicillium和Aspergillus的丰度,增加植物对磷的供给,从而提高果实中糖的含量,达到增甜的效果。苦豆子生物碱则通过提高Tricharina,Botryotrichum,Zopfiella,Mycothermus和Thermomyces的丰度,增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果实中糖的含量,达到增甜的效果。施用生物碱和复合微生物菌肥的番茄根际Aeromicrobium,Altererythrobacter,Erythrobacter,Hyphomicrobium,Pedomicrobium,Steroidobacter,Streptomyces和Lysobacter的丰度提升,促进了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番茄植株通过增强光合作用来提升果实的糖分累积,达到增甜效果。

杨昌钰[2](2021)在《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添加对设施栽培葡萄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甘肃河西地区设施栽培葡萄生产中水分和土壤微生物群落调控管理研究不足,造成水肥利用效率不高及土壤微生物环境不佳等问题。本研究在甘肃省永登县开展水分与菌肥协同调控对葡萄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试验,其中水分调控设3个水平,分别为中度水分胁迫(土壤含水率下限为55%FC)、轻度胁迫(土壤含水率下限为65%FC)和充分供水(土壤含水率下限为75%FC),菌肥添加设置为不添加(0 g)、少量添加(75 g)和多量添加(150 g)3个水平,共9个水菌调控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轻度水分胁迫少量菌肥添加提高葡萄果实膨大期的新梢长度;而中度水分胁迫下,多量菌肥处理抑制果实膨大期新梢茎粗的生长,少量菌肥添加则促进果实膨大期葡萄果粒纵、横茎生长。(2)轻度水分胁迫少量菌肥添加能够提高整个生育期葡萄叶片丙二醛(MDA)含量,促进果实膨大期的叶绿素(SPAD)合成;少量菌肥添加水平下,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抑制叶绿素a与总叶绿素的合成。(3)少量菌肥添加下,轻度水分胁迫处理葡萄产量达到最大值46505.56kg/hm2,较充分供水提高产量56.34%,充分供水水平下,多量添加菌肥处理产量也相对较高,达到43661.11 kg/hm2,较不添加菌肥提高42.48%。全生育期充分供水无菌肥处理总耗水量最高为5135.44 m3/hm2;水菌互作条件下,中度水分胁迫多量菌肥添加和轻度水分胁迫少量菌肥添加处理水分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依次为11.30 kg/m3、11.17 kg/m3;充分供水条件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显着低于中度和轻度两个水分胁迫处理。(4)中度水分胁迫少量菌肥添加能够提高着色成熟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充分供水各菌肥处理降低果实p H值;轻度水分胁迫多肥处理提高维生素C含量;中度水分胁迫多量菌肥与轻度水分胁迫少量菌肥均能提高着色成熟期花青素含量。轻度水分胁迫少量菌肥处理提高整个生育期总糖与葡萄糖含量,轻度水分胁迫下各菌肥添加均能够促进果糖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轻度与中度水分胁迫均抑制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中度亏水少肥促进果实膨大期酸性转化酶(AI)活性,但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同一菌肥添加条件下中度亏水抑制AI活性;中度水分胁迫下,少量菌肥处理能促进果实全生育期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而多量菌肥处理促进中性转化酶(NI)活性。并且通过隶属函数对果实品质分析得轻度水分胁迫少量菌肥添加处理综合指标评价系数最高。(5)轻度水分胁迫下,少量菌肥添加能够提高果实膨大期葡萄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多量菌肥处理提高萌芽期和着色成熟期土壤脲酶活性;中度水分胁迫下,少肥处理较无肥处理提高萌芽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且无菌肥处理降低果实膨大期脲酶活性。(6)水菌调控下各生育期土壤全磷及全氮含量无显着性变化,但充分供水多量菌肥处理能提高有机质、有机碳、和水溶性碳含量;轻度水分胁迫多量菌肥处理促进果实膨大期速效磷与微生物熵(SMQ)含量,中度水分胁迫少肥处理降低新梢期铵态氮含量,但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MBC/MBN);持续轻度与中度亏水也会抑制果实膨大期硝态氮含量,且中度亏水多量菌肥添加抑制葡萄新梢期速效磷积累。(7)不同水分胁迫均会抑制非酸解态氮含量的汇聚,而轻度水分胁迫下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氨基糖态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未知态氮占全氮百分比最大,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硝态氮、铵态氮是影响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综合分析得全生育期轻度水分胁迫为当地设施延迟栽培葡萄最佳的水分调控处理,即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率的65%~80%,灌水定额为270 m3/hm2可达到节水和改善设施农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效果;水菌互作条件下,轻度水分胁迫少量菌肥添加能够优化果实品质,并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环境。

程鸿燕[3](2021)在《1,3-二氯丙烯熏蒸后土壤活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番茄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番茄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中国大部分的番茄是在塑料大棚或温室等保护性农业下生产,这增加了土壤病原体及土传病害的传播。土传病害是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高经济价值作物,如番茄、草莓、黄瓜、生姜和三七等,会导致如镰刀菌、致病疫霉菌和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病原物积累,从而土壤的营养结构甚至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可能会降低作物产量,甚至导致作物绝收。虽然土壤熏蒸剂是防治土传病害最直接、快速和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通常会影响非目标土壤微生物。生防菌剂或有机肥被报道有利于土壤生态环境,本文将其定义为“土壤活化物质”。熏蒸后添加如生防菌剂或有机肥料等物质,有望重塑健康土壤微生物群落。同时,利用生防菌剂或有机肥料对熏蒸后土壤进行生物活化促进对土传病害的防治。土壤熏蒸剂1,3-二氯丙烯(1,3-D)因其对病原线虫和杂草的有效治理而得到广泛应用。本实验采用1,3-D熏蒸番茄土壤,熏蒸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剂料(Bacillus Subtilis)和哈茨木霉菌剂料(Trichoderma Harzianum)(单独或联合使用)或腐植酸有机肥;分别从室内和田间两个方面监测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番茄生长和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室内熏蒸后施肥活化处理促进了土壤p H值和电导率的升高;熏蒸后土壤中的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也发现类似的结果。田间试验结果发现,由于熏蒸处理的抑制硝化作用,熏蒸处理降低了硝态氮的浓度,但施肥活化后硝态氮浓度升高了14.3%-151%,土壤的p H值显着提高1.20%至4.40%;结果表明施肥活化可有效解除或缓解熏蒸剂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发现,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度受土壤理化性质及其酶活性的影响,但不同类型的细菌或真菌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2)田间结果表明,土壤熏蒸生物活化处理显着降低了镰刀菌属(防效为15.9%-94.3%)和疫霉菌属(防效为3.10%-88.7%)的种群密度。熏蒸后施用生防菌剂能够进一步抑制土传病害病原物。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同时,我们发现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和有益微生物(如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木霉属(Trichoderma))的相对丰度在熏蒸生物活化后短时间内显着升高,且均与土壤病原菌抑制呈显着正相关,这增强了土壤或植物对镰刀菌和疫霉菌的抑制能力。室内熏蒸后活化处理刺激了土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生长(27.2%),增加了生防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溶杆菌属(Lysobacter)的相对丰度。当枯草芽孢杆菌剂料和哈茨木霉菌剂料混合使用时,这些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熏蒸后施肥活化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群数量。(3)盆栽实验发现1,3-D熏蒸后施用生防菌剂促进了番茄的生长。熏蒸后添加生防菌剂活化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番茄株高(14.7%-18.8%)、茎粗和鲜重(20.6%-38.8%)。同时田间实验也得到一致的结果,熏蒸施肥活化显着提高了番茄产量(7.50%-24.5%)。综合以上,土传病原菌的减少是由于土壤熏蒸和生防菌剂结合直接作用的结果,或通过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的非生物因子(如土壤p H、肥力结构等),增强土壤的生态功能,从而诱导植物系统抗性,促进番茄生长和提高番茄产量。

裴广鹏[4](2021)在《生物质炭介导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枯萎病是由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 Snyder and Hansen)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危害最大的番茄土传病害。随着具有高度集约化、种植种类单一和复种指数高等特点的设施农业种植的广泛推广,番茄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已严重制约了番茄的产量及可持续发展,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治土传病害的关键在于将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控制在对作物安全的范围内。土传病原菌生活在土壤中或其生命中的某一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其大量生长繁殖与土壤性质退化、化感物质富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等密切相关。然而,现有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方法主要是从植物保护和致病菌灭活的角度进行防治,而从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构建健康土壤的角度开展番茄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防治机理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番茄枯萎病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质炭在改善土壤环境的潜在优势,从土壤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探究生物质炭介导下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可能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生物质炭对土壤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在生物处理组(土壤未灭菌,接种尖孢镰刀菌)和非生物处理组(土壤灭菌后,接种尖孢镰刀菌)中,施加生物质炭和腐植酸钾均可显着降低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随生物质炭施加量的增加,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呈现先降低后不变的趋势。随腐植酸钾施加量的增加,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生物质炭和腐植酸钾配施对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趋势同单独施加腐植酸钾的影响基本一致,表明生物质炭对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高施加量的腐植酸钾(>1%)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密切相关。综合考虑发现生物质炭抑制尖孢镰刀菌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效果要优于腐植酸钾。(2)揭示了生物质炭对尖孢镰刀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的吸附固定作用。吸附实验表明,生物质炭和活性炭对果胶酶的吸附量大于纤维素酶,且活性炭的吸附量大于生物质炭。进一步分析可知吸附在生物质炭和活性炭上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几乎全部被固定,且固定在生物质炭和活性炭的果胶酶失活率分别达到56.99%和55.09%,而固定在生物质炭和活性炭的纤维素酶的失活率分别达到98.12%和96.11%。经生物质炭吸附处理后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溶液,对番茄幼苗的毒害作用明显降低,表现为病害症状严重程度的降低和番茄干重的增加。(3)阐明了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及其组分(碳骨架和灰分)对番茄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0℃和700℃下热解制备的生物质炭(B300和B700)施加到土壤中可明显降低番茄枯萎病的病害级别。生物质炭组分碳骨架ex B300和ex B700处理也可降低番茄的发病级别,但效果要低于生物质炭B300和B700处理。在生物质炭灰分Ash300和Ash700处理下,番茄发病情况与对照相近,病害程度无减轻现象。生物质炭B300和B700及其碳骨架ex B300和ex B700对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其处理后尖孢镰刀菌数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3.87、38.17、27.85和50.77%,但灰分处理下尖孢镰刀菌数量较对照无显着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生物质炭及其组分均有促进土壤细菌多样性和抑制真菌多样性的潜在能力。(4)探明了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生物质炭对番茄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根表和根内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壤细菌和真菌Alpha多样性(Sobs指数和PD指数)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根表到根内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施加生物质炭可明显缓解尖孢镰刀菌胁迫造成的Alpha多样性变化。通过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可知,细菌主要优势菌群包括变形菌门、Actinobacteriota、厚壁菌门、绿弯菌门、Gemmatimonadota、Bacteroidota、Myxococcota、Acidobacteriota、Nitrospirota和Verrucomicrobiota。真菌主要优势菌群包括子囊菌门、担子菌门、Mortierellomycota和油壶菌门、球囊菌门。通过组间差异检验分析可知,根系各区域细菌和真菌主要门的丰度存在显着差异,尖孢镰刀菌胁迫对于根系不同区域的微生物也具有不同的影响,而生物质炭的施加可显着缓解尖孢镰刀菌胁迫造成的影响。(5)揭示了生物质炭诱导番茄抗性应对尖孢镰刀菌胁迫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生物质炭的施加可显着降低尖孢镰刀菌胁迫造成的丙二醛含量变化。施加生物质炭在降低番茄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同时,可提高“解毒酶”的活性(包括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体内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明显升高,生物质炭(3%)的施加在显着降低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同时,显着提高了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含量,表明生物质炭可通过提高抗氧化分子含量来加强番茄体内活性氧的清除效率。此外,施加生物质炭可增强番茄系统防御尖孢镰刀菌入侵的启动效应和能力,主要依赖于茉莉酸和乙烯的通路介导。具体表现为在生物质炭的作用下,番茄水杨酸相关基因PR1a、MPK2和NPR1的表达下调,而茉莉酸相关基因PDEF1、JAZ1、JAZ3和乙烯相关基因ACO1和ACS的表达上调。该结果表明施加生物质炭可增强番茄系统防御尖孢镰刀菌入侵的启动效应和能力。综上,本文通过研究生物质炭介导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机理,揭示了生物质炭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土壤生态环境来抑制尖孢镰刀菌生长,并吸附尖孢镰刀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阻碍其对番茄根系的入侵,最后诱导并提高番茄系统抗性应对尖孢镰刀菌入侵带来的胁迫。研究结果为生物质炭在土传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陈一慧[5](2021)在《高磷土壤中微生物菌剂对作物氮磷营养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微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病害等土壤质量问题,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改善由于化肥不合理施用带来的问题。本研究选用黄淮海粮食主产区的高磷土壤为对象,连续两年开展田间原位试验,比较了六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菌剂配施常规化肥对高磷土壤中的不同阶段作物生长、有效氮磷情况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作用效果,同时对土壤剖面各个形态的氮磷变化进行分析。本研究中施用的微生物菌剂分别为(1)真菌类微生物菌剂:复合木霉菌(TC);(2)细菌类菌剂:土壤修复菌剂(SR)、抗重茬微生态菌剂(AM)、微生物菌剂(MA)、根际促生细菌菌剂(PG)、生物肥功能菌(BF)。一方面短期施加微生物菌剂,比较菌剂应用对不同阶段的小麦生长、土壤表层有效氮磷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探究菌剂的效果差异及其原因。另一方面连续施加微生物菌剂,比较菌剂应用对不同剖面中各形态氮磷的累积情况,评价菌剂在促生增产方面的稳定性,揭示其对根际细菌群落及nifH、AOA-amoA、AOB-amoA基因丰度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微生物菌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短期施加PG菌剂,穗数及粒重显着提高,产量显着提高了 33.4%,同时利于小麦返青期生长。连续添加PG菌剂、BF菌剂,产量显着提高30.05%、32.51%。表明PG菌剂在小麦稳定增产方面优势最大,BF菌剂随着施加年限增加,增产效果逐渐明显。(2)微生物菌剂对土壤表层有效氮磷的影响短期施加微生物菌剂,显着提高土壤表层中碱解氮(AN)含量,对有效磷(AP)无显着影响,以促进作物生长为目标的菌剂(MA菌剂、BF菌剂、PG菌剂)增氮效果更佳;从不同阶段来看,各种微生物菌剂均有利于小麦扬花期及返青期的AN含量增加。连续施加微生物菌剂,TC菌剂、PG菌剂显着提高土壤表层AN含量,AP含量仍无显着差异。表明TC菌剂、PG菌剂易于活化土壤表层AN,效果稳定。(3)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短期施加微生物菌剂,未明显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连续施加PG、MA菌剂,显着提高了根际土壤的Shannon指数;表明增加施用年限有利于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LefSe分析结果表明,短期添加五种细菌类菌剂,根际土壤出现有益菌群富集;连续施加后,SR菌剂富集现象消失,其余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四种菌剂稳定富集根际有益菌群。(4)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各个剖面不同形态氮磷的积累连续施加PG菌剂显着提高土壤表层中AN含量,对表层AP无显着改变;PG菌剂施加显着降低20~40 cm、40~60 cm处AN含量,40~60 cm处AP含量。同时,PG菌剂显着促进土壤0~20 cm处H2O-Pi、NaOH-Po、NH4+-N含量,显着降低20~40 cm处H2O-Pi、NaOH-Pi、及HCl-Pi含量,显着降低40~60 cm处NaOH-Pi含量。表明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对不同深度土层中的氮磷含量产生影响,PG菌剂利于活化表层有效氮、降低中深层氮磷积累及淋失风险。(5)根际土壤中AOA-aamo A、AOB-amoA及nifH基因丰度通过qPCR技术对根际土壤中AOA-amoA、AOB-amoA及nifH基因进行定量,SR菌剂、PG菌剂及MA菌剂的添加显着提高根际土壤AOA-amoA基因丰度,MA菌剂显着提高根际土壤nifH基因丰度,表明MA菌剂施加提高土壤的硝化能力及固氮能力,SR菌剂及PG菌剂施加提高土壤的硝化能力。综上所述,PG菌剂在该高磷土壤中应用效果最佳,可以作为减肥增效的最佳菌剂进行推荐。

潘凤兵[6](2021)在《蚯蚓发酵产物对苹果连作障碍防控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土地资源限制,老果园更新重建过程中重茬栽培难以避免,进而导致连作障碍现象的普遍发生。连作障碍是制约我国老龄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限制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以蚯蚓为发酵前体蛋白,提出了发酵条件,研制了发酵产物,研究了其防控苹果连作障碍的效果并初步探究了发酵产物的抑菌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蚯蚓、杂鱼和大豆粕三种不同的蛋白物料发酵后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引起苹果连作障碍四种病原菌的生长。其中,蚯蚓发酵产物的效果最为明显,对尖孢镰孢菌、腐皮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1.48%、65.56%、65.93%和70.74%。大豆粕发酵产物的效果次之,对四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在48%~54%之间。杂鱼发酵产物的效果最差,抑菌率在31%~46%之间。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蛋白物料的发酵产物改善了连作土壤环境,促进了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蚯蚓发酵产物效果最好。蚯蚓发酵产物增加了连作土壤细菌的数量,比连作对照提高了84%,对有害真菌数量的降低效果明显,尖孢、层出、腐皮和串珠镰孢菌分别降低了59.2%、52.0%、64.9%和67.1%;蚯蚓发酵产物也显着提高了连作土壤中土壤酶的活性,降低了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蚯蚓、大豆粕处理的平邑甜茶幼苗干物质量的积累明显高于连作对照,植株干重分别提高了90.22%和43.05%;发酵产物也促进了植株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根系抗氧化酶和根系呼吸速率的提高,效果最为显着的蚯蚓发酵产物处理的根系的总根长、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别比连作对照提高了147.21%、225.87%、299.85%和291.03%,SOD、POD、CAT和根系呼吸速率分别比连作对照提高了46.90%、133.94%、197.69%和113.23%。2.蚯蚓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新鲜蚯蚓与水以4:1的比例混合粉碎,经巴氏消毒后接入发酵菌种,发酵菌与组织匀浆液的加入比例是1:1000,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有效活菌数为1×109 CFU/m L,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的孢子浓度为1.2×109CFU/m L,发酵初始p H值为7,于37℃条件下有氧发酵10 d。3.蚯蚓发酵产物可通过抑制有害真菌菌丝生长、破坏菌丝完整性及抑制孢子萌发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蚯蚓发酵产物、灭菌蚯蚓发酵产物和蚯蚓匀浆对病原菌生长和有害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蚯蚓发酵产物的效果最好,对四种镰孢属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3.81%、83.79%、84.03%和86.31%,对孢子的抑制率分别为83.83%、83.15%、87.32%和84.8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经蚯蚓发酵产物处理的腐皮镰孢菌和对照处理的菌丝形态发现,蚯蚓发酵产物处理后的镰孢菌菌丝完整性丧失,生长杂乱且干瘪,并且有大量菌丝出现断裂破损,菌丝生长点也出现了生长畸形、破损和内容物外溢的现象。从蚯蚓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出的分子量小于1500 Da的小分子肽干粉具有高效的抑菌活性,对尖孢、层出、腐皮和串珠四种致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8.33%、72.32%、65.50%和69.99%。4.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环境和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发酵产物的施入显着促进了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有效改善了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施入蚯蚓发酵产物后,苹果连作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比连作对照提高了102.5%,放线菌数量提高了92.5%,苹果连作障碍四种有害真菌分别降低了67.3%、13.9%、84.2%和24.1%;蚯蚓发酵产物有效降低了连作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含量,其中根皮苷、根皮素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分别降低了74.2%、48.9%和67.0%;显着促进了植株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根系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根系呼吸速率、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了69.4%、81.2%、81.1%和161.5%;蚯蚓发酵产物的添加极大促进了平邑甜茶幼苗植株的生长,植株干重是连作对照CK的2.58倍;同时提高了植株叶片的光合效率及叶绿素含量,其中光合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46.5%,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38倍和1.65倍。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发酵产物促进了重茬果园再植苹果幼树的生长,改善了连作土壤环境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蚯蚓发酵产物显着提高了大沙岭、凤毛寨、湾头村三地的再植幼树生物量,建园当年三地再植苹果幼树株高分别比连作对照提高了16.25%、15.38%和15.65%;蚯蚓发酵产物有效提高了重茬果园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总量,降低土壤真菌数量,改变了连作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被孢霉属真菌丰度显着提高,比连作对照提高了172.4%;蚯蚓发酵产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实品质,其中单果重提高了58.9%,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26.8%,果实硬度降低了24.6%。6.盆栽条件下探究了蚓粪对连作土壤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蚓粪可显着促进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有效改善连作土壤环境。与连作土壤CK相比,蚓粪(YF)和灭菌蚓粪(MYF)处理的平邑甜茶植株干重显着提高了351.1%和348.2%;蚓粪处理(YF)和灭菌蚓粪(MYF)处理都显着促进了平邑甜茶植株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植株根系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呼吸速率,两个处理间无明显差异;YF处理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107.8%和97.7%,真菌数量减少了17.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施入蚓粪后(YF)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下降了51.0%,MYF处理的尖孢镰刀菌数量降低了57.6%,两个处理间无显着差异;YF的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CK提高了97.9%、540.9%、213.1%和109.4%。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发酵产物和蚓粪混合施用可显着改善重茬果园土壤环境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再植苹果幼树生长。建园当年,蚯蚓发酵产物和蚓粪混施处理的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比连作对照提高了73.98%和106.45%,真菌数量降低了30.82%;混施对脲酶、磷酸酶、蔗糖酶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分别比连作对照CK提高了210.34%、59.47%和84.24%,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两者混施还有效降低了土壤酚酸物质含量,混施处理后根皮苷、根皮素、肉桂酸、苯甲酸和阿魏酸分别比连作对照降低了23.18%、42.91%、52.30%、36.74%和36.30%。蚯蚓发酵产物和蚓粪混合施用显着促进了再植苹果幼树的生长,定植当年混施处理植株的株高、径粗、发枝量及新梢生长量分别比连作对照CK提高了16.31%、14.38%、17.92%和15.41%,2019年则分别提高了15.65%、9.4%、21.65%和16.18%。

闫助冰[7](2021)在《苹果连作障碍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验证》文中认为生防菌是防控苹果连作障碍的重要措施,试验从山东省烟台市西城镇连作苹果园健康苹果树根围土中筛选出一株苹果连作障碍生防菌,对其进行了鉴定和功能分析,制作成菌肥对其防控苹果连作障碍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如下:1.试验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土壤细菌,然后通过滤纸片法、微生物—拟南芥共培养和功能性培养基筛选出具有拮抗、降解、促生功能的细菌,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DNA、gyr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XC1,目前菌株XC1已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20057。2.贝莱斯芽孢杆菌XC1具有拮抗、促生、降解、产胞外酶等功能。该菌对层出镰孢病、串珠镰孢菌、尖孢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2.95%、70.53%、79.83%和68.20%,有拮抗作用;接种该菌的拟南芥侧根数为未接菌对照的8倍,有促生作用;培养5天后,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XC1对浓度为2 mmol·L-1根皮苷降解率达67.19%,有降解作用;同时该菌可以产胞外酶,蛋白酶水解圈直径大于40 mm,纤维素酶水解圈大于25 mm,有较强的产酶活性。3.施加XC1菌肥提高了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2019年7月、8月、9月,施加XC1菌肥后幼苗株高较连作对照分别增加了45.97%、54.76%、39.25%,地径较连作对照分别增加了35.02%、34.84%、43.75%,鲜质量较连作对照分别增加了163.31%、121.09%、148.88%,干质量较连作对照分别增加了169.66%、96.04%、151.82%;根长较连作对照分别增加了252.93%、222.83%、192.93%,根表面积较连作对照分别增加了270.34%、337.73%、326.34%,根尖数较连作对照分别增加了180.04%、137.67%、120.58%。4.XC1菌肥提高了连作植株根系活力与根系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根系丙二醛含量。XC1菌肥处理后,与对照相比,2019年7月、9月,植株根系活力分别增加了86.61%、54.44%,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了39.11%、23.38%,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69.17%、83.67%,根系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61.47%、62.22%,而根系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70.24%、61.83%。5.XC1菌肥可减少土壤中真菌数量,提高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优化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2019年8月,施加XC1菌肥后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为连作对照的2.68、1.72倍,真菌数量仅为连作对照的21.1%,尖孢镰孢菌、层出镰孢病、串珠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分别降低了76.88%、67.97%、71.20%和66.50%6.XC1菌肥可提高土壤主要酶活性,降低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施加XC1菌肥后土壤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较连作对照增加了57.41%、171.43%、21.15%和78.95%;与对照相比,施加XC1菌肥后土壤中根皮苷、根皮素、阿魏酸、肉桂酸含量分别降低了53.66%、66.67%、44.16%和50.00%。

黄君霞[8](2021)在《过硫酸铵加施菌肥对连作土壤环境及苹果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采用盆栽试验与田间验证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了连作土壤经过硫酸铵处理后增施木霉菌肥对连作土壤环境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缓解苹果连作障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盆栽试验材料为苹果平邑甜茶幼苗,田间试验材料为两年生嫁接苗烟富3/T337,设置四个处理:连作土(CK)、过硫酸铵处理(T1)、过硫酸铵加施颗粒菌肥(T2)、过硫酸铵加施粉末菌肥(T3)。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盆栽条件下,过硫酸铵加施菌肥更有利于促进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提高。与对照相比,过硫酸铵能提高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过硫酸铵处理后增施木霉菌肥更显着增加了连作植株生物量,其中以过硫酸铵加颗粒状木霉菌肥的促进效果最好,该处理下2019年8月、2020年8月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株高、茎粗、鲜重)相较于连作土分别提高了35.5%、92.6%、133.1%;31.04%、23.35%、40.18%。2.不同处理提高了连作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根系活力大小表现为过硫酸铵加施颗粒菌肥(T2)>过硫酸铵加施粉末菌肥(T3)>过硫酸铵处理(T1)>连作土(CK)。过硫酸铵增施颗粒菌肥处理其根系呼吸速率分别比连作土、过硫酸铵、过硫酸铵增施粉末菌肥处理提高了1.41倍、1.23倍、1.09倍。3.盆栽试验表明,不同处理改变了连作平邑甜茶主要土壤酶活性。过硫酸铵处理降低了土壤酶活性,过硫酸铵与木霉菌肥联用提高了连作土壤酶活性。过硫酸铵处理后增施颗粒菌肥和增施粉末菌肥处理与连作土相比均能明显提高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45.41%、32.96%;92.83%、83.89%;56.90%、30.40%;186.66%、165.56%。增施颗粒菌肥(T2)在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增施粉末菌肥(T3),而磷酸酶活性没有显着差异。4.盆栽条件下,过硫酸铵处理减少了土壤微生物数量,木霉菌肥施用后降低土壤真菌数量的同时提高了土壤细菌数量。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过硫酸铵处理与过硫酸铵加不同形态(颗粒、粉末)的木霉菌肥处理都能更好地优化土壤微生物环境,增加土壤细菌数量,降低土壤腐皮镰孢菌的数量。土壤高通量测序检测数据显示,过硫酸铵加颗粒状木霉菌肥相较于连作对照,木霉属相对丰度明显增加58.8%,链格孢属相对丰度显着下降92.87%,过硫酸铵加粉末状木霉菌肥处理的镰孢属相对丰度与连作对照相比降低了64.18%。5.大田试验结果显示,过硫酸铵和木霉菌肥的联用能促进连作苹果树的健康生长,明显减轻连作障碍现象。施用不同形态木霉菌肥均可促进连作苹果树的生长,增加土壤细菌数量,降低真菌含量,提升土壤相关酶活性指标,但总体以施用颗粒菌肥的促进效果较好。

冯煜[9](2021)在《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糜子根系活性氧代谢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除草剂在防除杂草的同时会对农田土壤环境和作物造成一定危害,安全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除草剂药害。在课题组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2种除草剂(谷友、苯·唑·2甲钠)与3种安全剂(赤霉素、芸苔素、奈安)复配,探究其对糜子田间杂草防效、糜子根系活性氧代谢、糜子田土壤酶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除草剂谷友和苯·唑·2甲钠均对糜子产生了一定药害,复配安全剂后显着降低了谷友和苯·唑·2甲钠对糜子的药害,且对除草剂的田间杂草防效无显着影响。(2)2年试验中,除草剂谷友与苯·唑·2甲钠均降低了糜子根系的SOD活性,复配安全剂后提高了根系SOD活性,且谷友复配不同浓度赤霉素、苯·唑·2甲钠复配不同浓度芸苔素时,随着安全剂浓度的增大糜子根系SOD活性提高。喷施谷友和苯·唑·2甲钠提高了糜子根系CAT活性,复配安全剂后降低了根系的CAT活性。谷友和苯·唑·2甲钠对糜子根系的POD活性在2年试验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提高/降低作用,复配安全剂后不同程度的抑制了除草剂对糜子根系POD活性提高/降低作用。2种除草剂单独喷施都显着提高了糜子根系的MDA含量,复配安全剂后MDA含量显着降低。(3)除草剂谷友与苯·唑·2甲钠抑制了土壤蔗糖酶的活性,复配安全剂后抑制作用得到了缓解,谷友与赤霉素复配时,赤霉素浓度越高缓解效果越显着。谷友抑制了土壤脲酶的活性,复配安全剂在2019年试验中缓解了谷友对脲酶的抑制,而2020年试验中则增强了这种抑制作用。苯·唑·2甲钠会激活土壤脲酶的活性,复配安全剂后抑制除草剂对脲酶的激活。谷友和苯·唑·2甲钠喷施后在糜子生育前中期抑制了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后期激活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复配安全剂降低了这种激活作用。谷友和苯·唑·2甲钠在2年试验中对土壤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分别为激活和抑制,而复配安全剂后会显着降低除草剂对碱性磷酸酶的激活/抑制率。(4)除草剂谷友与苯·唑·2甲钠的使用降低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复配安全剂后提高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2种除草剂对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和群落组成均有明显影响,谷友及谷友复配赤霉素均改变了细菌的群落结构;苯·唑·2甲钠复配赤霉素后细菌的群落结构有明显变化,在糜子成熟期时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较接近对照。谷友与苯·唑·2甲钠分别复配赤霉素与芸苔素后均对细菌群落组成在前期有显着影响,谷友处理各个时期的细菌群落组成均与不除草对照差异显着,苯·唑·2甲钠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及影响时间均低于谷友。谷友与苯·唑·2甲钠对糜子根际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复配安全剂后明显改变了除草剂对细菌优势菌群的影响程度。(5)谷友与苯·唑·2甲钠的使用均降低了糜子的产量,复配安全剂后明显提高了糜子的产量。2019年试验中谷友与赤霉素复配、苯·唑·2甲钠与芸苔素复配后分别较单施除草剂增产33.41%、19.88%。2020年试验中谷友复配300 m L/hm2的赤霉素增产效果最好,较单施除草剂谷友增产16.88%。苯·唑·2甲钠复配210 m L/hm2的芸苔素后增产效果最好,较单施除草剂苯·唑·2甲钠增产为15.93%。综上所述,除草剂与安全剂复配可有效缓解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糜子田用除草剂谷友与300 m L/hm2的赤霉素复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除草剂苯·唑·2甲钠与210 m L/hm2芸苔素复配进行茎叶处理效果较好,可用于糜子生产。

石潞荣[10](2021)在《生物炭与枯草芽孢杆菌XF-1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认为连作障碍目前已成为作物生产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直接导致土壤退化,进而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不合理施肥是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土壤改良剂与化肥配施是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本研究以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为试材,比较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硅钙镁钾肥不同改良剂对大白菜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筛选得到效果较好的生物炭,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生物炭施用量(12、24、48 t/hm2)并配施枯草芽孢杆菌XF-1,探讨单施生物炭及炭/菌配施处理对大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硅钙镁钾肥4种改良剂的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与CK相比,生物炭和有机肥的施用提高了大白菜的VC含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5.34%-49.58%、3.75%-33.21%和42.75%-109.74%,且施用生物炭和有机肥显着促进大白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积累,增幅分别为31.48%-65.66%、52.69%-114.25%、45.04%-62.38%和24.09%-33.19%,并使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50.63%-81.89%。化肥减量配施各改良剂均增加大白菜产量但与对照差异不显着。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白菜的产量主要受土壤脲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VC含量受到土壤蔗糖酶活性和植物根系形态指标的调节。改良剂在两地的作用效果因原有土壤肥力的差异并不完全一致,与CK相比,有机肥添加显着提高了北沟村土壤有效磷、速效氮含量,但各改良剂对方才关村土壤p H和养分含量均无显着差异。2.单施生物炭及炭/菌配施试验的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用量生物炭单施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大白菜株高、株幅、叶球纵径和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根系生长、养分吸收,提高了SOD、POD、CAT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并增加了可溶性糖、蛋白和维C含量,T2(24 t/hm2生物炭)处理效果最好。炭/菌配施较生物炭单施对大白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提升效果好但差异不显着,以T6(24 t/hm2生物炭+XF-1)处理作用更好。与CK相比,单施生物炭提高了土壤p 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脲酶与蔗糖酶活性,土壤肥力得以增强,炭/菌配施较生物炭单施对土壤养分含量提升效果好但差异不显着。T6处理效果最好,大白菜根际土全量养分(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增加了92.66%-202.23%、14.77%-35.04%;速效钾含量增加了215.90%-275.90%;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40.81%-195.27%、33.75%-51.20%;T2处理效果次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脲酶活性、总根长和根尖数显着正相关。3.单施生物炭及炭/菌配施后大白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有所提高。T6处理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生物炭施用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炭/菌配施提高了节杆菌属(Arthr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其中生物炭单施及炭/菌配施各处理均增加了土壤中Bacillus的相对丰度,且各配施处理下Bacillus的相对丰度更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orank-f--JG30-KF-CM45和norank-f--norank-o_Gaiellales与土壤蔗糖酶活性、p H、全磷、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呈显着正、负相关。综上所述,单施生物炭及炭/菌配施均对白菜生长、养分吸收、抗逆性和品质有促进作用,且能提高白菜根际土壤肥力及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土壤中优势细菌门属的相对丰度,以改善白菜植株的根际环境而促进生长发育。以T6(24 t/hm2生物炭+XF-1)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T2(24 t/hm2生物炭单施)处理。

二、微生态制剂SC27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态制剂SC27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苦豆子-微生物复合肥料的研制及其果蔬增甜机制与微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1 土壤微生物组与植物关系研究进展
        1.1.2 根际促生功能菌株的相关研究进展
        1.1.3 甜瓜、西瓜果实糖分累积机制研究进展
        1.1.4 生物及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进展
    1.2 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微生物复合肥料的研制
        1.2.3 苦豆子对果实增甜机制的研究
        1.2.4 苦豆子生物碱与复合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土壤微生态效应的研究
        1.2.5 技术路线
第2章 苦豆子有机肥及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制
    2.1 供试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苦豆子有机肥的制备
        2.2.2 解磷解钾菌的筛选
        2.2.3 菌株复筛
        2.2.4 菌株的鉴定
        2.2.5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
    2.3 结果
        2.3.1 苦豆子有机肥的制备
        2.3.2 解磷菌的溶磷圈和菌种特性
        2.3.3 解钾菌的解钾能力和菌种特性
        2.3.4 解有机磷细菌 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
        2.3.5 解钾菌 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
        2.3.6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苦豆子有机肥及生物碱的甜瓜增甜效果与微生态效应研究
    3.1 供试材料
        3.1.1 供试植物与药剂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3.2.3 甜瓜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的测定
        3.2.4 甜瓜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测定
        3.2.5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苦豆子有机肥增甜效果实验结果
        3.3.2 苦豆子生物碱增甜效果实验结果
    3.4 讨论
        3.4.1 苦豆子有机肥实验结果讨论
        3.4.2 苦豆子生物碱实验结果讨论
第4章 苦豆子生物碱的西瓜增甜效果与微生态效应研究
    4.1 供试材料
        4.1.1 供试植物与药剂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苦豆子生物碱增甜效果实验
        4.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4.2.3 西瓜果实糖含量的测定
        4.2.4 西瓜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测定
        4.2.5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4.2.6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苦豆子生物碱处理后西瓜果实的糖含量
        4.3.2 施用苦豆子生物碱对西瓜根际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影响
        4.3.3 施用苦豆子生物碱对西瓜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4 Beta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Co A)和功能单元主坐标分析(PCo A)
        4.3.5 冗余分析(RDA)
    4.4 讨论
第5章 复合微生物菌肥与生物碱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5.1 供试材料
        5.1.1 供试植物与药剂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5.2.3 番茄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测定
        5.2.4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苦豆子生物碱与复合微生物菌群处理后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糖含量变化
        5.3.2 苦豆子生物碱与复合微生物菌群处理后番茄植株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与酶活性
        5.3.3 施用苦豆子生物碱与复合微生物菌群对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3.4 主坐标分析(PCo A)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MDS)
        5.3.5 冗余分析(RDA)
    5.4 讨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苦豆子有机肥增甜实验的LEf Se分析结果
附录2 苦豆子生物碱增甜实验的优势微生物热图
附录3 复合微生物菌肥与生物碱微生态效应实验优势微生物热图

(2)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添加对设施栽培葡萄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分胁迫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
        1.2.1 水分胁迫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水分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 水分胁迫对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
    1.3 微生物菌肥对作物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
        1.3.1 微生物菌肥简述及作用机理
        1.3.2 微生物菌肥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3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
    1.4 水分与微生物菌肥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葡萄生育期划分
        2.3.2 主试验设计
        2.3.3 辅试验设计
    2.4 田间管理
        2.4.1 施肥管理
        2.4.2 病虫害防治
        2.4.3 其他管理
    2.5 测试指标及方法
        2.5.1 葡萄生长指标的测定
        2.5.2 葡萄叶片相关指标测定
        2.5.3 葡萄果实品质测定
        2.5.4 产量测定及水分利用效率
        2.5.5 土样采集
        2.5.6 土壤含水率
        2.5.7 土壤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生物量
        2.5.8 土壤酶活性
        2.5.9 土壤有机氮组分测定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设施栽培葡萄生理生长的影响
    3.1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生长动态的影响
        3.1.1 对葡萄新梢长度的影响
        3.1.2 对葡萄新梢茎粗的影响
        3.1.3 对葡萄纵径的影响
        3.1.4 对葡萄横径的影响
        3.1.5 对葡萄果形指数的影响
    3.2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叶片SPAD值及丙二醛、叶绿素的影响
        3.2.1 对葡萄叶片丙二醛(MDA)的影响
        3.2.2 对葡萄叶片SPAD值的影响
        3.2.3 对葡萄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3.2.4 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及丙二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设施栽培葡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对设施栽培葡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1 对葡萄耗水强度(DWC)的影响
        4.1.2 对葡萄耗水特征的影响
        4.1.3 不同水菌调控处理对葡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设施栽培葡萄品质的影响
        4.2.1 对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的影响
        4.2.2 对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4.2.3 对葡萄果实p H值的影响
        4.2.4 对葡萄果实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4.2.5 对葡萄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4.3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添加对葡萄果实糖分及糖相关转化酶的影响
        4.3.1 对葡萄果实总糖含量的影响
        4.3.2 对葡萄果实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4.3.3 对葡萄果实果糖含量的影响
        4.3.4 对葡萄果实蔗糖含量的影响
        4.3.5 对葡萄果实蔗糖合成酶(SS)含量的影响
        4.3.6 对葡萄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含量的影响
        4.3.7 对葡萄果实酸性转化酶(AI)含量的影响
        4.3.8 对葡萄果实中性转化酶含量(NI)的影响
    4.4 葡萄果实糖及糖转化酶相关性关系及果实品质的隶属函数分析
        4.4.1 葡萄果实糖及糖相关转化酶相关性分析
        4.4.2 不同水菌处理下葡萄果实品质指标隶属函数及权重分析
第五章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设施栽培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5.1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根际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5.2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根际土壤MBC与 MBN的影响
    5.3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根际土壤有机碳和水溶性碳的影响
    5.4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熵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的影响
    5.5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5.1 对葡萄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5.2 对葡萄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5.3 对葡萄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6 土壤理化指标与土壤酶间相关分析
    5.7 水分胁迫对设施栽培葡萄根际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5.7.1 水分胁迫对设施栽培葡萄根际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5.7.2 水分胁迫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氮组分间相关性分析
        5.7.3 水分胁迫对设施栽培葡萄土壤环境因子与有机氮组分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6.1.2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叶片指标的影响
        6.1.3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1.4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6.1.5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葡萄糖分及糖相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6.1.6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6.1.7 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1.8 水分胁迫单因素对根际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6.2 结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资助基金

(3)1,3-二氯丙烯熏蒸后土壤活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番茄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番茄土传病害危害现状
    1.2 土传病害防治现状
        1.2.1 土壤消毒技术
        1.2.2 其他防治技术
    1.3 生防菌剂
        1.3.1 生防菌剂对熏蒸后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的影响
        1.3.2 生防菌剂和土壤熏蒸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功能基因的影响
    1.4 土壤熏蒸结合生防菌剂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展望
    1.5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1 论文研究内容
        1.5.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活化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药剂
        2.1.2 供试土壤
    2.2 实验方法
        2.2.1 室内熏蒸和熏后施肥活化实验设计
        2.2.2 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测定
        2.2.3 土壤总DNA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2.3 生物信息和数据分析
        2.3.1 生物信息分析
        2.3.2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熏蒸土壤活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4.2 熏蒸土壤活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4.3 熏蒸土壤活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活化对盆栽番茄土壤肥力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计
        3.1.2 土壤理化参数
        3.1.3 土壤DNA提取及荧光定量PCR
    3.2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土壤肥力的变化
        3.3.2 熏蒸活化对盆栽番茄土壤酶活力的影响
        3.3.3 土壤总细菌、总真菌、枯草芽孢杆菌及木霉基因丰度变化
        3.3.4 番茄植株生长指标变化
        3.3.5 土壤环境因子与基因丰度相关性分析
        3.3.6 番茄生长指标与基因丰度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活化对田间病害防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及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计及过程
        4.1.3 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测定
        4.1.4 土壤病原菌检测
        4.1.5 土壤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4.2 生信分析与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土传病害防控效果评价及番茄产量
        4.3.2 土壤理化指标和酶活性的变化
        4.3.3 土壤环境因子相关性
        4.3.4 土壤熏蒸生物活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4.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层次聚类与主坐标分析
        4.3.6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差异分析
        4.3.7 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关系
        4.3.8 生物标志物与土壤病原物防治和番茄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1.1 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活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1.2 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活化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5.2 本研究创新点
    5.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5.3.1 存在的问题
        5.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生物质炭介导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传病害
        1.1.1 土传病害概述
        1.1.2 番茄枯萎病简介
        1.1.3 番茄枯萎病防治方法
    1.2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1 生物质炭简介
        1.2.2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1.3 生物质炭在作物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3.1 生物质炭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应
        1.3.2 生物质炭防控土传病害的主要机理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生物质炭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4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生物质炭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3.2 生物质炭对土壤尖孢镰刀菌、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
        2.3.3 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3.4 生物质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3.5 土壤尖孢镰刀菌、细菌和真菌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相互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生物质炭对番茄枯萎病菌分泌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的吸附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材料性质分析
        3.2.3 吸附动力学实验
        3.2.4 吸附等温实验
        3.2.5 固定化酶的解吸
        3.2.6 固定化酶的活性
        3.2.7 生物质炭对番茄发病程度的影响
        3.2.8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生物质炭和活性炭表征
        3.3.2 酶的吸附动力学
        3.3.3 酶的吸附等温线
        3.3.4 固定化酶的解吸和活性
        3.3.5 生物质炭吸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对番茄幼苗病害严重程度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番茄枯萎病的抑病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制备及其性质分析
        4.2.3 盆栽试验
        4.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4.2.5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性质表征
        4.3.2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番茄发病级别及生长性状的影响
        4.3.3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4.3.4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土壤尖孢镰刀菌、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
        4.3.5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生物质炭介导根系微生物组抑制番茄枯萎病的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病原菌制备及接种
        5.2.3 盆栽试验
        5.2.4 土壤样品采集
        5.2.5 高通量测序分析
        5.2.6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测序序列统计
        5.3.2 根系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5.3.3 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5.3.4 微生物群落聚类特征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生物质炭介导下的番茄系统抗性对枯萎病的作用机理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材料
        6.2.2 病原菌制备及接种
        6.2.3 盆栽试验
        6.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6.2.5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6.3.2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6.3.3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6.3.4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非酶类抗氧化分子含量的影响
        6.3.5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高磷土壤中微生物菌剂对作物氮磷营养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我国主要农田的磷水平现状
        1.2.2 微生物菌剂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路线
    1.6 课题来源
第二章 试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3.1 第一年不同时期小麦植株样品及土壤样品的采集
        2.3.2 第二年各个处理中植株样品及土壤剖面的样品采集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1 农艺性状分析
        2.4.2 籽粒氮磷测定方法
        2.4.3 土壤基本性质测定
        2.4.4 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
        2.4.5 实时荧光定量PCR
        2.4.6 研究所用仪器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微生物菌剂短期施加对作物生长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微生物菌剂对不同时期小麦的生物量的影响
        3.2.2 微生物菌剂对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3.2.3 微生物菌剂对籽粒氮磷含量的影响
        3.2.4 微生物菌剂对不同时期土壤表层氮磷的影响
        3.2.5 微生物菌剂对不同时期土壤表层有机质的影响
        3.2.6 微生物菌剂对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3.2.6.1 微生物菌剂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2.6.2 微生物菌剂对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
        3.2.6.3 微生物菌剂对小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差异
        3.2.6.4 土壤理化因子对主要细菌群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连续施加微生物菌剂对作物生长、土壤剖面不同形态氮磷及根际微环境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微生物菌剂小麦性状及产量影响
        4.2.2 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剖面有效养分影响
        4.2.3 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剖面各个形态磷含量影响
        4.2.4 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剖面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影响
        4.2.5 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根际微环境的影响
        4.2.5.1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
        4.2.5.2 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
        4.2.5.3 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细菌群落的差异
        4.2.6 氮循环相关的基因丰度分析
        4.2.7 氮循环相关基因丰度与多形态氮磷相关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蚯蚓发酵产物对苹果连作障碍防控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苹果连作障碍产生的背景
    1.2 苹果连作障碍的成因
        1.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
        1.2.2 连作土壤中自毒物质的分泌和积累
        1.2.3 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
    1.3 苹果连作障碍的防控措施
        1.3.1 农艺措施
        1.3.2 土壤消毒
        1.3.3 生物防治
        1.3.4 抗性砧木
    1.4 蚯蚓发酵产物及蚓粪研究进展
        1.4.1 抗菌肽研究进展
        1.4.2 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菌在发酵上的应用
        1.4.3 蚓粪在连作障碍上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三种不同蛋白物料发酵产物对连作障碍有害真菌抑菌效果试验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2.2 三种不同蛋白物料发酵产物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
        2.2.2 实验设计
        2.2.3 测定指标
    2.3 蚯蚓发酵条件的优化
        2.3.1 不同发酵温度对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2.3.2 不同发酵时间对产物抑菌效果的研究
        2.3.3 不同初始pH值对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2.4 蚯蚓发酵产物抑菌机理的研究
        2.4.1 蚯蚓发酵产物对有害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2.4.2 蚯蚓发酵产物有效成分的测定及抑菌效果的验证
    2.5 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2.5.1 试验材料
        2.5.2 试验设计
        2.5.3 测定指标
    2.6 蚯蚓发酵产物对重茬果园土壤和再植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2.6.1 试验田概况
        2.6.2 试验材料
        2.6.3 试验设计
        2.6.4 测定指标
    2.7 蚓粪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2.7.1 试验材料
        2.7.2 试验设计
        2.7.3 测定指标
    2.8 蚯蚓发酵产物与蚓粪混施对重茬果园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2.8.1 试验田概况
        2.8.2 试验材料
        2.8.3 试验设计
        2.8.4 测定指标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不同蛋白物料发酵产物对连作障碍有害真菌抑菌效果试验
    3.2 三种不同蛋白物料发酵产物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3.2.1 对连作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3.2.2 对有害真菌数量的影响
        3.2.3 不同发酵产品对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2.4 不同发酵产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5 不同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3.2.7 不同处理对平邑甜茶根系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8 不同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3 蚯蚓发酵条件的优化
        3.3.1 不同发酵温度对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3.3.2 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3.3.3 不同初始pH值对发酵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3.4 蚯蚓发酵产物抑菌机理的研究
        3.4.1 蚯蚓发酵产物对有害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3.4.2 蚯蚓发酵产物对镰孢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3.4.3 蚯蚓发酵产物有效成分抑菌效果的验证
    3.5 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3.5.1 蚯蚓发酵产物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3.5.2 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有害真菌数量的影响
        3.5.3 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酚酸含量的影响
        3.5.4 蚯蚓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3.5.5 蚯蚓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5.6 蚯蚓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3.5.7 蚯蚓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5.8 蚯蚓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6 蚯蚓发酵产物对重茬果园土壤和再植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3.6.1 对重茬果园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3.6.2 对重茬果园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3.6.3 对重茬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6.4 对再植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
        3.6.5 对新建重茬果园果实品质的影响
    3.7 蚓粪减轻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连作障碍的土壤生物学机制
        3.7.1 蚓粪对连作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3.7.2 蚓粪对有害真菌尖孢镰孢菌的影响
        3.7.3 蚓粪对连作土壤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7.4 蚓粪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的影响
        3.7.5 蚓粪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7.6 蚓粪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3.8 蚯蚓发酵产物与蚓粪混施对重茬果园再植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3.8.1 对重茬果园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3.8.2 对有害真菌数量的影响
        3.8.3 对重茬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8.4 对重茬果园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8.5 对重茬果园再植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
4 讨论
    4.1 三种不同蛋白质发酵产物对连作障碍有害真菌抑菌效果
    4.2 三种不同蛋白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环境和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4.3 蚯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抑菌原理的研究
    4.4 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4.5 蚯蚓发酵产物对重茬果园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4.6 蚓粪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4.7 蚯蚓发酵产物与蚓粪混施对重茬果园再植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苹果连作障碍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苹果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1.1.1 土壤微生态系统失衡
        1.1.2 土壤化感自毒物质增多
        1.1.3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1.2 苹果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
        1.2.1 农艺措施
        1.2.2 土壤消毒
        1.2.3 抗性品种
        1.2.4 生物防治
    1.3 根际有益微生物研究概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生防菌的筛选
        2.1.1 根际细菌的分离
        2.1.2 拮抗菌的筛选
        2.1.3 拮抗能力的测定
        2.1.4 促生能力的测定
        2.1.5 降解能力的测定
        2.1.6 产胞外酶能力的测定
    2.2 菌株鉴定
        2.2.1 形态学鉴定
        2.2.2 生理生化鉴定
        2.2.3 分子鉴定
    2.3 盆栽试验
        2.3.1 盆栽试验材料
        2.3.2 试验处理
        2.3.3 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测定
        2.3.4 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生长情况测定
        2.3.5 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呼吸速率测定
        2.3.6 平邑甜茶幼苗根系保护性酶活性的测定
        2.3.7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3.8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2.3.9 土壤真菌基因拷贝数的测定
        2.3.10 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防菌的筛选
    3.2 生防菌能力的测定
        3.2.1 拮抗能力的测定
        3.2.2 促生能力的测定
        3.2.3 降解能力的测定
        3.2.4 产胞外酶能力的测定
    3.3 菌株鉴定
        3.3.1 形态学鉴定
        3.3.2 生理生化鉴定
        3.3.3 分子鉴定
    3.4 XC1菌肥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3.4.1 XC1菌肥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4.2 XC1菌肥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3.4.3 XC1菌肥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呼吸速率的影响
        3.4.4 XC1菌肥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3.5 XC1菌肥对连作土壤环境的影响
        3.5.1 XC1菌肥对连作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3.5.2 XC1菌肥对4种土壤镰孢菌基因拷贝数的影响
        3.5.3 XC1菌肥对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4 XC1菌肥对连作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苹果连作障碍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4.2 XC1菌肥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4.2.1 XC1菌肥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4.2.2 XC1菌肥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根活及根保护酶的影响
    4.3 XC1菌肥对连作土壤环境的影响
        4.3.1 XC1菌肥对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2 XC1菌肥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3 XC1菌肥对连作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过硫酸铵加施菌肥对连作土壤环境及苹果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苹果连作障碍发生背景
    1.2 苹果连作障碍发生原因
    1.3 连作障碍防治措施
    1.4 过硫酸铵的研究现状
    1.5 木霉菌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处理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植株生物量的测定
        2.3.2 根系呼吸速率的测定
        2.3.3 根系保护酶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2.3.4 土壤酶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2.3.5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3.6 土壤真菌基因拷贝数的测定
        2.3.7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分析
        2.3.8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呼吸速率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1.4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1.5 不同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属水平的影响
        3.1.6 土壤真菌群落主坐标(PCoA)和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的分析
        3.1.7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连作苹果幼树树体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对苹果幼树生物量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苹果幼树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3 不同处理对苹果幼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 讨论
    4.1 过硫酸铵加施菌肥对盆栽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4.2 过硫酸铵加施菌肥对盆栽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 过硫酸铵加施菌肥对盆栽连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4 过硫酸铵加施菌肥对盆栽连作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4.5 过硫酸铵加施菌肥对连作苹果幼树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糜子根系活性氧代谢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除草剂与安全剂研究概况
        1.1.1 除草剂的研究及应用
        1.1.2 安全剂的研究及应用
    1.2 除草剂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3 除草剂与安全剂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杂草防效及糜子产量性状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及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田间防效及药害指数调查
        2.1.4 产量性状的测定
        2.1.5 数据分析
    2.2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田间杂草防效及药害指数的影响
    2.3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糜子产量性状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糜子根系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及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3.1.3 取样
        3.1.4 根系活性氧代谢测定
    3.2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3.2.1 除草剂复配不同安全剂对根系SOD活性的影响
        3.2.2 不同浓度安全剂复配除草剂对根系SOD活性的影响
    3.3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3.1 除草剂复配不同安全剂对根系POD活性的影响
        3.3.2 不同浓度安全剂复配除草剂对根系POD活性的影响
    3.4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根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3.4.1 除草剂复配不同安全剂对根系CAT活性的影响
        3.4.2 不同浓度安全剂复配除草剂对根系CAT活性的影响
    3.5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根系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5.1 除草剂复配不同安全剂对根系MDA含量的影响
        3.5.2 不同浓度安全剂复配除草剂对根系MDA含量的影响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糜子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及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4.1.3 取样
        4.1.4 土壤酶活性测定
    4.2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4.2.1 除草剂复配不同安全剂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4.2.2 不同浓度安全剂复配除草剂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4.3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4.3.1 除草剂复配不同安全剂对脲酶活性的影响
        4.3.2 不同浓度安全剂复配除草剂对脲酶活性的影响
    4.4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4.1 除草剂复配不同安全剂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4.2 不同浓度安全剂复配除草剂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5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5.1 除草剂复配不同安全剂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5.2 不同浓度安全剂复配除草剂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糜子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及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5.1.3 取样
        5.1.4 土壤细菌多样性测定
    5.2 土壤样品的稀释曲线
    5.3 Alpha多样性分析
    5.4 主成分分析
    5.5 群落Heatmap聚类分析
    5.6 细菌在门水平上的群落组成
    5.7 讨论
    5.8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糜子杂草防效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6.1.2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糜子根系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6.1.3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糜子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1.4 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生物炭与枯草芽孢杆菌XF-1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连作障碍的成因
        1.2.1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1.2.2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和土传病害的发生
        1.2.3 植物自毒作用
    1.3 连作障碍的克服途径
        1.3.1 合理的轮作与间套作
        1.3.2 土壤消毒
        1.3.3 土壤改良剂应用
        1.3.4 抗土传病害品种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性质及大白菜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白菜的生长与产量
        2.2.2 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
        2.2.3 大白菜的品质
        2.2.4 土壤性质
        2.2.5 大白菜根系形态特征
        2.2.6 产量品质与土壤性质、根系形态之间的相关性
    2.3 讨论
        2.3.1 产量和品质分析
        2.3.2 根系生长与土壤酶活性分析
        2.3.3 根系发育,土壤酶活性与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分析
第三章 生物炭与XF-1 配施对大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地点
        3.1.2 供试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样品采集和分析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炭与XF-1 对白菜农艺性状、生物量及黑斑病发生的影响
        3.2.2 生物炭与XF-1 对白菜养分吸收的影响
        3.2.3 生物炭与XF-1 对白菜根系生长的影响
        3.2.4 生物炭与XF-1 配施对白菜生理代谢的影响
        3.2.5 生物炭与XF-1 配施对大白菜品质的影响
        3.2.6 各指标间相关分析
    3.3 讨论
        3.3.1 根系生长与产量分析
        3.3.2 抗逆性分析
        3.3.3 炭/菌配施及生物炭用量影响分析
第四章 生物炭与XF-1 配施对白菜根际土壤肥力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地点
        4.1.2 供试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样品采集及分析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物炭与XF-1 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2 生物炭与XF-1 配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3 生物炭与XF-1 配施对大白菜根际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4.2.4 生物炭与XF-1 配施对大白菜根际土壤细菌物种组成的影响
        4.2.5 细菌物种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3 讨论
        4.3.1 土壤肥力分析
        4.3.2 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微生态制剂SC27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苦豆子-微生物复合肥料的研制及其果蔬增甜机制与微生态效应研究[D]. 华羚淇. 塔里木大学, 2021
  • [2]水分胁迫与微生物菌肥添加对设施栽培葡萄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D]. 杨昌钰.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1,3-二氯丙烯熏蒸后土壤活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番茄生长的影响[D]. 程鸿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4]生物质炭介导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D]. 裴广鹏. 山西大学, 2021(01)
  • [5]高磷土壤中微生物菌剂对作物氮磷营养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D]. 陈一慧. 山东大学, 2021(12)
  • [6]蚯蚓发酵产物对苹果连作障碍防控效果及机理研究[D]. 潘凤兵.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7]苹果连作障碍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验证[D]. 闫助冰.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8]过硫酸铵加施菌肥对连作土壤环境及苹果幼苗生长的影响[D]. 黄君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除草剂复配安全剂对糜子根系活性氧代谢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D]. 冯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生物炭与枯草芽孢杆菌XF-1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D]. 石潞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标签:;  ;  ;  ;  ;  

益生菌 SC27 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