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瘤液治疗肝肿瘤36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艺[1](2011)在《李斯文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结直肠癌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归纳李斯文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思路及方法。回顾、整理、总结李斯文教授对恶性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以及其由此制定的治疗原则、治法、应用方剂及药物加减的规律,总结出李斯文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采用前瞻性病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收集李斯文教授经治的结直肠癌病例,详细记录患者各项检查的客观指标,总结、归纳临床治疗方案,得出李斯文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经验及证治规律。方法:一、学术思想研究归纳李斯文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思路及方法。回顾、整理、总结李斯文教授对恶性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以及其由此制定的治疗原则、治法、应用方剂及药物加减的规律,总结出李斯文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二、临床研究1.选择经病理学、影像学、内窥镜、细胞学确诊为结直肠癌、中医辨证符合李斯文教授的辨证分型、有病案记载、预计生存期>3个月、KPS评分≥60分、未经其他治疗,或经放化疗结束2个月以上的患者作为入选病例。2.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共观察100例。3.以云南省名中医李斯文教授肠癌Ⅰ号方(益脾安肠汤)为基本方,此方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内服,每日1剂,14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期为2个疗程(28天)。治疗期间不得吃煎、炸、薰、烤食品,不能吸烟、喝酒。观察患者大便习惯、形状改变,血便或脓血便,腹痛或腹部包块,消瘦,乏力,腹胀痛、或里急后重,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等症状及腹部压痛、腹部叩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注意安全性指标、毒副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按临床研究设计要求,统一表格,作出详细记录,认真写好病历。以WHO标准生命质量评分标准为疗效判断标准,以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包括食欲,情绪,精神状况等改善程度为主要依据进行判断。K氏评分凡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10分者为提高,减少10分者为降低,增加或减少少于10分者为稳定。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以上各项标准评定疗效,并按相应数理统计方法疗效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客观评价治疗后所用药物的疗效。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X±s)表示,比较用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成果:回顾、整理、总结李斯文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病案及资料,分析、总结出李斯文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从中医学角度归纳、总结出导师李斯文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经验及证治规律,为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判断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辨证治疗结直肠癌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根据本课题研究成果发表相关论文2篇(李斯文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癌术后腹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6):85-86.李斯文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经验[J].光明中医,2011,26(7):1322-1324.)。结论:一、主要学术思想导师根据多年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认识到“诸脏皆虚,唯有邪实”几乎是所有晚期肿瘤患者的共有症候特征,在此基础上兼血瘀、痰湿、毒热等证。针对这一病理特点提出了“扶正抑癌”的理论,对指导中医肿瘤临床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扶正抑癌为基本治疗原则,既可将中医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恶性肿瘤,稳定瘤体,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用治未病思想指导抗复发防转移,恢复与重建脾胃功能;又可配合放化疗治疗,增强放化疗的疗效,降低放化疗造成的毒副反应;同时中医扶正法与生物治疗均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宿主对放化疗的耐受性等作用。现将导师主要学术思想总结如下:1.扶正抑癌,分段论治:李斯文教授倡导并尊崇扶正抑癌思想治疗恶性肿瘤,并根据不同病期及正邪双方力量对比进行分段论治,通过中医整体性的辨证论治,改善机体细胞微环境,可以促使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从而实现恶性病变的逆转,临床实践显示扶正抑癌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最主要优势,并已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始终。2.用治未病思想指导抗复发防转移:导师李斯文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临床抗复发防转移,注重中医药长期维持治疗和巩固治疗,针对不同病期和不同的个体,因人因时辨证施治,详细分析每一阶段的理化指标、影像资料等,进而严密跟踪,使之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的征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复发和转移防患于未然。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带瘤生存”。一方面要防其复发、转移,另一方面要防其恶化、出现并发症。这种实践具体体现在通过合理辨证施治,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以保证一定的生活质量。3.辨证、辨病、对症治疗三结合:在诊治肿瘤中,导师十分重视运用辨证、辨病、对症治疗的原则,采用从辨证到辨病到对症相结合的原则,可以体现对疾病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的综合判断。临床诊疗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三者关系,在分析症状的基础上认识疾病和辨证,治疗宜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对症治疗作为补充。这样既可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又可抓住由于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的证。4.注重脾胃功能的恢复与重建:导师在临床中非常注重健脾,认为癌症患者“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即便应用抗癌解毒药亦须顾护脾胃,以达到祛邪而不伤正气。尤其是术后气血大伤虚弱的病人及化疗期间病人,应用健脾中药可以益气养血扶正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可以提高化疗疗效,即养正积自除。在治疗中应用健脾益气法,可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还能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和免疫监视功能,提高调节内分泌环境,调动和增强机体内在抗癌能力,改善体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重用解毒抗毒对抗放化疗毒副作用:在放化疗过程中只要坚持中医药的配合治疗,均有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疗效,抑制或延缓肿瘤生长,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促进肿瘤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的作用。6.注重心理治疗:导师认为,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是保持人体的免疫功能相对稳态的关键,因此心理治疗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首先要用乐观的态度来感染患者,使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治愈的信心和生存的希望,树立与癌症斗争的精神;其次注意体育锻炼,使人体的经络通畅,脏腑功能恢复平衡,使之“阴平阳秘”。增强信心,增强自我抗病意识,使饮食、睡眠、体质得到改善,免疫力增强,提高治疗效果。7.健脾补肺促正气提高生存质量:中医药在防治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改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试验研究证实中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有提高肿瘤治疗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的作用,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抗转移复发及延长生存期都有着明显的改善。随着医学的发展,综合治疗模式的出现,肿瘤的治疗由注重局部疗效转向整体调节,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我国已普遍被患者接受,并得到肿瘤学界的认可。二、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经验根据导师李斯文教授对结直肠癌证治规律的研究成果以及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经验设计的研究方案科学、效果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案不仅能显着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抗复发防转移有明显作用;同时增强了患者治疗疾病、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研究共观察100例,其中临床痊愈2例,显效43例,有效4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93%,值得临床推广。三、继承人创新观点继承人在总结导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认识到“扶正抑癌”理论是中医抗肿瘤治疗的最基本原则,应始终贯穿于抗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对于中晚期患者来说,“带瘤生存”是现代肿瘤治疗疗效评价的新指标;重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预防与治疗相结合;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肺主一身之气,治疗过程中要以肺脾肾三脏为重点;按照中医同病异治的观点,治疗中应强调个体化;注重脾胃功能的恢复与重建的同时,根据五行理论,通过疏肝使脾气得以健运,五脏气机畅达;强调中医内外治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在合理继承中医学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加强中医药抗肿瘤的试验研究。
马小娜[2](2011)在《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文中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T)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是一种激素依赖性、出血性、炎症性、遗传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疑难病之一,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且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该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10%~15%,占普通妇科手术的30%以上,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是临床上妇女痛经、不孕、慢性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许多医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的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给育龄妇女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其虽为良性疾病,但症状顽固,有极易复发、再发的特点,异位的内膜组织可像恶性肿瘤一样播散种植与转移,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疗效都是有限和暂时的。最新资料统计,任何方法的治疗,其5年复发率都在40%以上,治疗非常棘手。因此,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列为疑难病症之一中医学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念。但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中医“痛经”、“症瘕”、“无子”以及“月经不调”等范畴。因诸种原因造成中医所称的“离经之血”,其当行不行,当泻不泻,停滞体内成为瘀血。“瘀”是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系列症状及体征的主要原因。瘀阻胞宫、胞脉、胞络不通,不通则痛;瘀阻冲任导致不孕或月经不调;瘀滞日久,积聚而成症瘕;血瘀气滞,变生临床诸多证候。尽管近年来对EMT的研究日益深入,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其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显示,EMT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和免疫紊乱。本病的发生是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异常,引起子宫内膜细胞的粘附、种植、侵袭、新生血管的形成等,最终导致内膜组织在腹腔中种植、增生。有学者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内巨噬细胞活性增强,种植的内膜组织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这些因子通过自分泌与旁分泌机制与巨噬细胞之间有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异位内膜在腹膜上的种植、生长有着重要作用,并对生殖过程产生细胞毒作用。由于伦理学等方面的原因,很难在内异症患者身上观察内异症发病的全过程,不能对人类进行对照研究,也不能进行损伤性研究。因此,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模拟人类EMT,以便进行反复的、可控的实验,在动物身上进行病因病理、药物治疗等的研究,才能有助于尽快地攻克疾病。本课题通过“病”与“证”结合的方法,建立EMT气滞血瘀证大鼠模型。首先通过手术的方法复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大鼠模型,然后根据中医理论,采用药物加情志刺激等多因素复合的方法,进一步造成气滞血瘀的证候,并通过综合的评价方法验证证候的客观存在,从而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提供新方法,为中医药治疗EMT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工具。目的1、探索复合因素作用于自体移植法建立的EMT大鼠模型上,造成气滞血瘀证的EMT大鼠模型的方法。2、通过对致病因素的筛选,动物行为、表现的观察,客观指标的检测,以及药物反证等方法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总结出一套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体系。方法1、自体移植法建立EMT大鼠模型后,采用多因素刺激的方法进一步造成气滞血瘀的证候,从而建立气滞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2、通过优选造模因素;观察各组动物的外部体征和行为学表现;对各组动物的病理组织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药物反证动物模型等四步建立模型的评价体系。结果1、通过数据分析,气滞血瘀证EMT大鼠模型的宏观及微观表现如下:(1)宏观表征:大鼠表现出眼结膜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耳廓唇周暗红、爪甲尾部紫暗、舌暗红等;以及活动减少,弓背,蜷缩,被毛疏松,易激惹,不易捕捉等。基本符合气滞血瘀证的宏观表现。(2)血液流变学:病证结合模型组与单纯疾病模型组相比,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增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证结合组与空白组相比全血黏度低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增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单纯疾病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全血黏度高切,全血还原黏度中切、高切,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明显降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单胺类神经递质:病证结合组血清中DA、NE含量较疾病模型组高,二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空白组血清中DA、NE含量较疾病模型组、病证结合组均高,且部分差异显着(P<0.05);5-HT各组间无明显差异。(4)ET、NO:病证结合组ET含量比疾病模型组高,二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ET/NO比空白组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病证结合组NO含量较疾病模型组、空白组均高,二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2、药物反证动物模型分析本实验中,枳芍组与病证结合组相比血浆粘度明显降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四君组与病证结合组相比血沉降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变形、刚性、电泳指数等无明显差异。四君组血清中ET的含量明显低于病证结合组,二者有显着性差异(P<0.01); NO、ET/NO的值各组间无明显差异。DA、NE、5-HT的含量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腹壁移植法建立的EMT大鼠模型,具有成活率高、易于观察、腹腔粘连少等特性,总的移植成活率为78%。并且腹壁受盆腔微环境的影响,移植组织的生长环境与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环境更加相似,更适于进行临床研究。2、采用多因素刺激的方法建立气滞血瘀证EMT大鼠模型,其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含量均明显高于单纯EMT疾病模型组,缩血管物质ET含量均明显高于单纯EMT疾病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宏观表现和微观指征上均符合气滞血瘀证的表现,此模型具有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为EMT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但空白组血清中DA、NE含量较疾病组、病证结合组都高,为了防止空白组大鼠单笼饲养产生抑郁,我们的空白对照组5-6只每笼饲养,这种现象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本实验中,枳芍组、四君组与病证结合模型组相比,四君组血清中ET的含量明显低于病证结合组,差异显着(P<0.01)。可能为大鼠手术后损伤气血,经过补气治疗反而改变了其血液循环状态,并且枳芍组行气活血治疗后,NO、ET、ET/NO与病证结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各组间单胺类神经递质均无明显差异。这说明本实验的药物反证模型并不成功,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吴跃军[3](2011)在《马钱子碱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研究马钱子碱的抗肿瘤作用,我们观察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用于检测马钱子碱对A549细胞存活的影响;ELISA法检测马钱子碱对A549细胞释放PGE2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法观察马钱子碱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逆转录PCR法检测马钱子碱对A549细胞环氧化酶2 mRNA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马钱子碱对环氧化酶2的蛋白表达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马钱子碱对环氧化酶2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马钱子碱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0.5 mmol/L的马钱子碱对A549的存活抑制率达到44.7%。并时间依赖性地诱导A549细胞凋亡。0.5 mmol/L的马钱子碱48h抑制率达到77.4%。为探讨其凋亡机理,我们发现马钱子碱能抑制A549细胞环氧化酶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PGE2的释放,过度表达环氧化酶2能抑制马钱子碱诱导的细胞凋亡,而环氧化酶2siRNA处理细胞后能明显增强马钱子碱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作用。研究还表明,马钱子碱能显着性抑制环氧化酶2的转录激活。结论:马钱子碱可通过对细胞中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来诱导A 5 4 9细胞凋亡,环氧化酶2是其重要的靶蛋白。
安翔[4](2010)在《抗肿瘤中草药钾、钙、钠、镁、硫含量及体育保健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抗肿瘤类中草药中元素种类丰富,每种元素都具有其特定的保健作用,服用中草药抗肿瘤的同时,其含量丰富的无机元素还能起到营养元素补充剂的作用。目前抗肿瘤类中草药中钾、钙、钠、镁、硫元素含量尚不清楚,导致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元素服用不足或服用过量的盲目性。对传统中医药典籍中未涉及的抗肿瘤类中草药中钾、钠、钙、镁、硫五种元素含量特征进行测定分析,有助于更科学、客观的解释中草药多成分药用价值,为抗肿瘤类中草药做基础应用性研究。并且在临床实践中还具有指导口服安全剂量、合理组合复方药、解释元素辅助治疗及保健作用等方面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原子吸收法对70味抗肿瘤类单味中草药中钾、钙、钠、镁、硫五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元素含量测试工作在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实验室进行,所用仪器为AA-665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运用方差分析、对应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抗肿瘤类中草药中钾、钙、钠、镁、硫五种元素含量特征及保健作用。结果:(1)70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钙元素含量145.511mg/g显着性高于镁元素含量1.248mg/g、硫元素含量2.069mg/g。(2)植物根茎类29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钾元素含量4.280mg/g、钙元素含量5.828mg/g显着性高于镁元素含量0.718mg/g。(3)植物枝叶类11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钠元素含量15.374mg/g最高,显着高于钾元素含量8184mg/g、钙元素含量8487.76mg/g、镁元素含量0.716mg/g、硫元素含量1.055mg/g。(4)植物果实类13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钾元素含量7.602mg/g较高,非常显着高于钙元素含量1.682mg/g、镁元素含量0.365mg/g、硫元素含量2.228mg/g。(5)动物类8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钙元素含量87.799mg/g显着性高于钾元素含量3.460mg/g、钠元素含量18.112mg/g、镁元素含量5.377mg/g、硫元素含量6.297mg/g。(6)矿物药芒硝中钾元素含量106.674mg/g明显高于钙元素含量0.068mg/g、钠元素含量0.156mg/g、镁元素含量0.009mg/g、硫元素含量0.217mg/g。(7)植物花类中钾的含量12.852mg/g显着性高于其他自然属性中钾含量,动物药中钙元素含量87.799mg/g、钠元素含量18.112mg/g、镁元素含量5.377mg/g、硫元素含量6.297mg/g显着性高于其它自然属性中钙、钠、镁、硫元素含量,说明动物药较其他自然属性中草药具有元素含量较丰富的特点。(8)温与钾元素有对应关系,平与钠元素含量有对应关系;咸味和钙元素含量有对应关系;大肠经与钾、钙两种元素含量有对应关系,三焦经、小肠经、心包经、心经与镁元素含量有对应关系,肝经、肾经、膀胱经与硫元素有对应关系,肺经与钠元素有对应关系;活血化瘀与镁元素含量有对应关系,补中益气和钙元素含量有对应关系,清热解毒与钾元素含量有对应关系。结论:(1)70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富含钾、钙、钠、镁、硫五种元素。按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钙元素含量、钠元素含量、钾元素含量、硫元素含量、镁元素含量。(2)植物类抗肿瘤中草药中镁元素含量较低,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类中草药中黄芩、黄连等含镁元素的含量均较低,在肿瘤治疗恢复阶段应尽量选用此类中草药。(3)植物果实类中草药中钾元素含量较高。在肿瘤患者及普通锻炼者运动后身体大量出汗,虚弱的状态下,饮用加入女贞子、枸杞子的饮料,能起到补水、补钾、补中益气等多重保健功效。(4)动物类中草药中富含钙元素,钙元素含量显着性高于钾、钠、镁、硫四种’元素含量。海螵蛸等动物药中钙元素含量较高,而钙又具有促凝血的作用,易出血的肿瘤病人应辨证选用含钙高的中草药用于止血。并能从在元素含量角度对海螵蛸等动物药有收敛止血的保健功效得以证明。.(5)通过测试得到70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无机元素含量的数据,可用于准确计算每日饮食和服药摄入的无机元素含量。在今后抗肿瘤类中草药临床应用中就不会由于盲目用药致使某种无机元素中毒或缺乏。
金川[5](2010)在《中医药在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中医药在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作用进行阐述、总结,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金川[6](2010)在《中医药在肿瘤康复及姑息治疗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对恶性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已不再将缓解率作为肿瘤治疗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
刘永萍[7](2010)在《胃癌铂类疗效预测分子的研究及重楼复方对化疗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铂类化疗药物相关基因在胃癌含奥沙利铂辅助化疗中的疗效预测价值以及重楼复方(Chong Lou Fu Fang,CLFF)与胃癌常用化疗药物体外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化疗药物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采用TaqMan探针real-timePCR方法和直接测序法对ERCC1第118位密码子,XRCC1第399位密码子,XPD第751位密码子和GSTP1第105位密码子进行多态性分析;分析ERCC1基因表达水平及各基因型与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基于中位效应原则的联合指数法评估重楼复方与各化疗药物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的交互作用;Annexin-V-FITC和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75例胃癌患者术后新鲜组织ERCC1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中位值为7.32(0.50-147.03);75例胃癌患者中52例接受术后改良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至少6周期,23例只接受手术治疗。单因素分析提示在辅助化疗组中,ERCC1低表达患者较高表达患者RFS和OS均显着延长(中位RFS分别为18和7月,P=0.001;中位OS分别为27和11月,P=0.001),在单纯手术组中,ERCC1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RFS和OS均显着延长(中位RFS分别为33和12月,P=0.038;中位OS分别为43和21月,P=0.004);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提示在含奥沙利铂辅助化疗组中,肿瘤组织ERCC1高表达可能是RFS和OS的不良预后因素,但在单纯手术组中,肿瘤组织ERCC1高表达却可能是OS的良好预后因素。2、126例接受术后改良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基因型分析显示野生纯合子,杂合子和突变纯合子频率在ERCC1-118中为64.29%,28.57%和7.14%;在XRCC1-399中为56.35%,38.89%,和4.76%;在XPD-751中为84.92%,15.08%和0,以及在GSTP1-105中为68.25%,30.60%和3.97%。单因素分析显示ERCC1-118,XRCC1-399和GSTP1-105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有预测价值。就无复发生存时间而言,ERCC1-118T/T和C/T基因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C/C基因型患者为45个月;XRCC1-399 A/A和A/G基因型患者M-RFS为47个月,G/G基因型患者为8个月;GSTP1-105 G/G和A/G基因型患者M-RFS为47个月,A/A基因型患者为12个月。就总生存时间而言,ERCC1-118T/T和C/T基因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5个月,C/C基因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不能确定;XRCC1-399A/A和A/G基因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不能确定,G/G基因型患者MST为18个月;GSTP1-105 G/G和A/G基因型患者MST尚不能确定,A/A基因型患者为21个月。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提示ERCC1-118基因型对无复发生存时间(P<0.001,HR=2.362;CI95%:1.458-3.827)和总生存时间(P=0.001;HR=2.388;CI 95%:1.448-3.937)均具有预测价值,而XRCC1-399基因型仅对无复发生存时间有预测价值,XRCC1-399 A/A和A/G基因型患者疾病复发风险显着降低(P=0.031;HR=0.569;CI 95%:0.341-0.949)。3、重楼复方与5-FU在较宽抑制率范围内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在SGC-7901细胞系中为20-95%抑制率范围,在BGC-823细胞中为5-65%抑制率范围),而与奥沙利铂和多西紫杉醇均在低浓度范围内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两株细胞中均在<50%的抑制率范围内),联合指数<1。4、凋亡分析显示重楼复方与各药以协同作用方式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LFF,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多西紫杉醇单药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在SGC-7901细胞中分别为(8.4±6.8),(24.6±4.6),(9.7±3.7)和(29.6±5.9)%,在BGC-823细胞中分别为(6.7±1.7),(12.6±3.8),(11.3±1.3)和(6.6±1.2)%。CLFF与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多西紫杉醇联合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在SGC-7901细胞中分别为(80.5±12.9),(32.5±5.7)和(63.2±6.2)%,在BGC-823细胞中分别为(66.1±6.4),(48.6±3.1)和(33.5±9.6)%。5、重楼复方单独或分别与5-FU、奥沙利铂和多西紫杉醇联合作用后,SGC-7901和BGC-823细胞中化疗药物相关基因TS、ERCC1 (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1)、β-tublinⅢ和Tau 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下调,而化疗药单药不能下调化疗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重楼复方单独作用24小时后,上述各基因表达水平在SGC-7901细胞系中下调至(0.30±0.03)、(0.32±0.02)、(0.31±0.03)和(0.28±0.02)倍,在BGC-823细胞中下调至(0.46±0.03)、(0.46±0.02)、(0.44±0.04)和(0.56±0.07)倍。重楼复方分别联合5-FU、奥沙利铂和多西紫杉醇作用24h后,上述各基因表达水平在SGC-7901细胞系中下调至(0.55±0.02)、(0.48±0.03)、(0.59±0.04)和(0.43±0.02)倍,在BGC-823细胞中下调至(0.64±0.04)、(0.55±0.03)、(0.51±0.04)和(0.62±0.06)倍。[结论]①肿瘤组织ERCC1低表达胃癌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生存可能获益,但是ERCC1高表达可能是单纯手术患者的良好预后因子。②外周血ERCC1-118C/C基因型(野生型)和XRCC1-399A/G或G/G基因型(突变型)胃癌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生存可能获益;③XRCC1-399和GSTP1-105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毒副反应相关;④重楼复方与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多西紫杉醇有较好的体外协同抗肿瘤作用,可能与该复方与各化疗药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下调化疗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李秀源[8](2009)在《单兆伟教授治疗胃癌术后临床经验与芪竹方诱导MGC-803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与意义:胃癌是我国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外科治疗的患者早期胃癌约有5%,进展期胃癌约有50%,在5年内因复发而死亡,即使作了根治性手术,仍有30%-80%发生局部或远处复发。因此,如何减少或阻止肿瘤复发转移,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远期生存率,是目前最迫切的研究课题。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的复杂发展过程。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异常有关,而且与细胞凋亡基因和蛋白的变化有关,其调节机制紊乱将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诱导细胞凋亡的策略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的重点。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作用越来为人们所重视,为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人们从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大量研究表明:中药中的许多成分可阻断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肿瘤的作用,对胃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是针对胃癌术后“正气亏虚,伏邪内蕴”的病机特点,以“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法”为治法而制定的芪竹方,进行了实验和临床两方面研究,验证其治疗胃癌术后的疗效,并系统的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阐述其作用机理,为胃癌术后的治疗探索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为抗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基础研究提供临床基础。方法:1.临床部分:纳入符合胃癌术后诊断标准的35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QLQ-C30调查表,调查芪竹方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的影响,同时总结导师防治胃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学术思想。2.实验部分:常规培养人胃癌细胞MGC-803,通过MTT、流式细胞仪、电镜、蛋白印迹等方法,探讨芪竹方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与凋亡机制的影响。结果:1.芪竹方具有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疗前与疗后比较,差异显着(P<0.05)。2.芪竹方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的生长、使细胞周期阻止在G1期,诱导细胞凋亡。3.芪竹方可改变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上调cytochrome c蛋白的表达。结论:1.芪竹方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胃癌术后抗复发与转移的有效方剂。2.芪竹方能够诱导人胃癌细胞MGC-803发生凋亡,其机制与线粒体途径有关。
侯风刚,贯剑[9](2009)在《马钱子抗肿瘤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马钱子"消痞块"作用最早载于《本草纲目》,近年来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马钱子不但有较好抗肿瘤及防止其转移作用,还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研究表明,马钱子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实验中均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高鹏,方晓华,张泉,张晓春,杨丰,杨正斌,戴小军,何振飞[10](2008)在《“三要素评分法”作为中医治疗晚期癌症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晚期肿瘤中医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方法以生存期、体重状况、综合症状评分"三要素",制定中医肿瘤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疗效评价,与现代医学肿瘤客观缓解率(R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9例患者,按三要素疗效评价标准,有效36例(73.47%),稳定8例(10.20%),恶化5例(18.37%);按现代医学疗效标准:CR为2例(4.08%),PR5例(10.20%),NC31例(63.27%),PD11例(22.45%)。RR为14.28%(P<0.005)。结论"三要素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能反映晚期肿瘤的预后、与生存期,推荐作为中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二、消瘤液治疗肝肿瘤36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瘤液治疗肝肿瘤36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李斯文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结直肠癌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一、引言 |
二、导师学术思想渊源 |
三、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
1. 中医相关各流派及医家观点 |
1.1 发病机制 |
1.2 中医治疗 |
1.3 现代中医抗肿瘤治疗研究 |
2. 西医学发病机制及治疗 |
2.1 发病机制 |
2.2 西医治疗现状 |
第二章 李斯文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一、学术思想的整理与研究 |
1. 扶正抑癌,分段论治 |
2. 用治未病思想指导抗复发防转移 |
3. 辨证、辨病、对症治疗三结合 |
4. 重视脾胃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
5. 对抗放化疗毒副作用 |
6. 重视心理治疗 |
7. 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1. 辨治肺癌经验 |
2. 辨治结直肠癌经验 |
3. 辨治乳腺癌经验 |
4. 特色治疗 |
5. 技术创新 |
第三章 李斯文教授治疗结直肠癌证治规律研究 |
一、理论研究 |
二、临床研究 |
1. 病例标准及选择 |
2. 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分析 |
五、讨论 |
第四章 小结 |
一、总结 |
二、问题与展望 |
三、工作业绩及创新 |
跟师期间论文、科研、获奖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气滞血瘀子官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
实验目的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病理结果 |
2 实验室指标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马钱子碱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一些常见中药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
1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增殖 |
2 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
3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4 影响物质代谢抑制肿瘤的生长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二、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肺癌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1 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
2 直接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
3 影响细胞周期 |
4 诱导凋亡 |
5 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
6 抑制肺癌转移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三、马钱子抗肿瘤研究进展 |
1 临床应用 |
2 实验研究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细胞培养与质粒转染 |
3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法测定细胞活性 |
4 蛋白质转移印迹法 |
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6 酶联吸附法测定PGE2 |
7 逆转录PCR |
8 RNA干扰 |
9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10 荧光显微镜法 |
11 统计处理 |
二、实验结果 |
1 马钱子碱时间依赖性与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存活 |
2 马钱子碱诱导A549细胞凋亡 |
3 马钱子碱抑制A549细胞环氧化酶2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 |
4 环氧化酶2特异性参与马钱子碱诱导A549细胞凋亡 |
5 马钱子碱抑制环氧化酶2的转录激活 |
三、小结 |
四、参考文献 |
致谢 |
(4)抗肿瘤中草药钾、钙、钠、镁、硫含量及体育保健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抗肿瘤类中草药中无机元素含量特征的研究背景 |
1.2 中草药中无机元素保健作用的研究意义 |
1.3 中草药抗肿瘤的研究意义 |
1.4 小结 |
2 综述 |
2.1 中草药中无机元素含量特征的研究现状 |
2.1.1 对中草药中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的研究现状 |
2.1.2 不同性味、归经中草药中无机元素含量的研究现状 |
2.1.3 不同功效中草药中无机元素含量的研究现状 |
2.2 钾、钙、钠、镁、硫五种元素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 |
2.2.1 钾元素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 |
2.2.2 钙元素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 |
2.2.3 钠元素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 |
2.2.4 镁元素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 |
2.2.5 硫元素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 |
2.3 抗肿瘤类中草药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 |
2.3.1 补中益气药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 |
2.3.2 清热解毒药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 |
2.3.3 辅助放化疗类中草药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 |
2.4 体育运动防治肿瘤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70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五种元素的含量特征 |
3.1.2 不同自然属性抗肿瘤类中草药中五种元素的含量特征 |
3.1.3 五种元素内不同自然属性抗肿瘤类中草药的含量特征 |
3.1.4 70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五种元素含量与性味、归经、功效、自然属性的对应关系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查询 |
3.2.2 含量测试法(实验方案)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 |
4.1 70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五种元素的含量特征 |
4.2 不同自然属性抗肿瘤类中草药中五种元素的含量特征 |
4.3 五种元素内不同自然属性抗肿瘤类中草药的含量特征 |
4.4 70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五种元素含量与性味、归经、功效的对应关系 |
5 分析与讨论 |
5.1 70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五种元素的含量特征分析 |
5.2 不同自然属性抗肿瘤类中草药中五种元素的含量特征分析 |
5.3 五种元素内不同自然属性抗肿瘤类中草药的含量特征分析 |
5.4 70味抗肿瘤类中草药中五种元素含量与性味、归经、功效的对应关系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中医药在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缓解肿瘤患者多发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1.1 癌痛 |
1.2 胃肠道症状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常出现呕吐、腹泻、 |
1.3 发热 |
1.4 贫血 |
2 中医药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的康复作用 |
2.1 放、化疗增敏 |
2.2 放、化疗解毒 |
3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有效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
4 总结 |
(6)中医药在肿瘤康复及姑息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缓解肿瘤患者多发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1.1 癌痛 |
1.2 胃肠道症状 |
1.3 发热 |
1.4 贫血 |
2 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的康复作用 |
2.1 放、化疗增敏 |
2.2 放、化疗解毒 |
3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效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
(7)胃癌铂类疗效预测分子的研究及重楼复方对化疗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背景 |
第一章 肿瘤组织ERCC1基因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铂类化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对接受改良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胃癌患者的疗效预测价值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重楼复方与胃癌常用化疗药物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
第一节 重楼复方与5-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重楼复方与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重楼复方与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综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单兆伟教授治疗胃癌术后临床经验与芪竹方诱导MGC-803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中医历代文献研究 |
(一)、古代中医认识 |
(二) 现代中医研究概况 |
二、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一) 发病病因 |
(二) 发病机制和形式 |
(三) 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 |
(四) 治疗概况 |
(五) 胃癌综合治疗的发展概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单兆伟教授治疗胃癌术后经验总结 |
一 理论指导 |
二 术后病机 |
三 治疗原则 |
(一) 治病求本,攻补兼施 |
(二) 四诊合参,首重舌诊 |
(三) 病证结合,宏微互参 |
(四) 防治并重,长期服药 |
(五) 汤膏结合,序贯治疗 |
(六) 调摄饮食,舒畅情志 |
四 方药分析 |
(一) 组方思路 |
(二) 药物组成 |
(三) 组方分析 |
(四) 药物研究 |
五 方药规律研究 |
(一) 处方特点 |
(二) 临证加减 |
(三) 常用药对 |
(四) 常用药物 |
(五) 案例举隅 |
(六) 小结 |
第二节:芪竹方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
一 材料和方法 |
(一) 一般资料 |
(二) 诊断标准 |
(三) 治疗方法 |
(四) 调查方法 |
(五) 生存质量评价 |
(六) 资料统计: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 |
二 芪竹方治疗前后QLQ-C30测评结果 |
三 讨论 |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 |
实验一:芪竹方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芪竹方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生长抑制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芪竹方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凋亡作用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二:芪竹方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三:芪竹方对胃癌细胞MGC-803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马钱子抗肿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应用 |
1.1 抗肿瘤及其转移 |
1.2 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
1.3 缓解癌性疼痛 |
2 实验研究 |
2.1 马钱子及其复方抗肿瘤的药理学研究 |
2.2 马钱子中化学成分抗肿瘤的研究 |
3 问题与展望 |
(10)“三要素评分法”作为中医治疗晚期癌症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2 临床初步应用报告 |
3 讨论 |
四、消瘤液治疗肝肿瘤36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斯文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结直肠癌证治规律研究[D]. 李艺. 云南中医学院, 2011(07)
- [2]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 马小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1)
- [3]马钱子碱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机制研究[D]. 吴跃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5)
- [4]抗肿瘤中草药钾、钙、钠、镁、硫含量及体育保健作用研究[D]. 安翔. 山西大学, 2010(03)
- [5]中医药在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作用[J]. 金川. 甘肃中医, 2010(04)
- [6]中医药在肿瘤康复及姑息治疗中的作用[J]. 金川.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02)
- [7]胃癌铂类疗效预测分子的研究及重楼复方对化疗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D]. 刘永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8]单兆伟教授治疗胃癌术后临床经验与芪竹方诱导MGC-803细胞凋亡机制研究[D]. 李秀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5)
- [9]马钱子抗肿瘤研究进展[J]. 侯风刚,贯剑.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02)
- [10]“三要素评分法”作为中医治疗晚期癌症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应用[J]. 高鹏,方晓华,张泉,张晓春,杨丰,杨正斌,戴小军,何振飞. 当代医学(学术版), 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