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选

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选

一、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选介(论文文献综述)

蔡俊芝[1](2021)在《《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27-35卷)图版及着录信息校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吴镇烽,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是继《殷周金文集成》之後最重要的金文资料汇编之一,该书共收录16703件器物。在内容上兼收图像与铭文,在编排上以器形分类,一器一号。其所收录资料数量至今仍为最多,遗憾的是,书中错误信息、重复材料较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鉴於此,本文根据现有着录、金文数据库、博物馆网站等资源对《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中相关信息以及图像进行校订、补充,保证其作为一部大型金文资料工具书的准确性。学者们在进行相关研究时,也能得到更为详实、准确的基础信息,从而保证其研究的准确性。对该书进行校补工作,是对於原始材料本身做检查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接续隋伦、马立志、姜慧的工作,对《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27册至35册内容进行校补,该部分包含有该套书所收录所有乐器、兵器以及杂器。文章分为前言、校补和附录三个部分。前言主要讲述研究的背景、范围、现状、意义及不足;校补部分为文章主体,分册对27册至35册着录信息、图像进行校补;附录部分包括每一册增补图像以及增补图像表、引用书目简称对照表、疑伪器物表。

杨夏薇[2](2021)在《宋代铜镜纹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铜镜是古代日用品,在中国古代既用于鉴容,也用于辟邪等场合,因流传两千多年以上,在物质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铜镜的形式相对简单,平板状,多为圆形,偶有方形,间有菱花形、椭圆等形状者,极个别有柄。其正面平或微凸,是实现其基本功能面,其背面有多种多样的纹饰和装饰,成为古代艺术的主要载体。因铜镜的基本功能是鉴容,所以镜面需要光亮、致密,中国古代铸工在长期实践中,发现高锡青铜可达此效果,其材质的锡含量往往在20%以上,甚至有30%者,但高锡青铜镜坚硬质脆,坠落即碎。而镜背面的纹饰或装饰,应当本源于商周青铜礼乐器,并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工艺也如青铜礼乐器一样多种多样,所以,铸工铜镜的制作,同样沿袭青铜礼乐器生产的路径,早期都是以泥范块范法成形的。青铜器的装饰工艺,多移借自青铜容器,包括镶嵌、错、鎏、镀、绘和包金银等,其中镀锡工艺在装饰镜背的基础上,铸工逐步认识到也是处理镜面、使之白亮的加工工艺。随着这种工艺的普及,铜镜合金的锡含量可以不必很高,使其依然保持相当的韧性。中国铜镜可上溯到河西走廊的齐家文化,中原出现最早的是商代,西周只是零星发现,这些具有铜镜形象的器物,究竟是否全部用于鉴容,还不能肯定,至少其中某些是用于装饰。真正作为日用鉴容的铜镜,大概从春秋晚期才开始逐步增多,侯马铸铜做法发现有铸镜模范,反映出铸镜和其他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甚至装饰纹样一致。经过战国时代的发展,一些特种工艺镜颇为突出,如漆背镜、彩绘镜、双背镜等,表现出高度的工艺技巧。秦汉是青铜镜大大发展阶段,王室和戈地方都会都是青铜镜的重要产地,商品性强故纹样类型多。汉之后的连年动乱对青铜镜生产打击较大,但随着佛教东传和道教的兴起,宗教题材成为铜镜纹样的主要内容。隋唐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多种精美形式、装饰手法多样、纹饰题材丰富的青铜器,表明铜镜生产臻至高峰。唐宋社会的巨变在史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和讨论,艺术史也有涉及。通观两个时代的青铜镜,差别突出。宋代青铜镜因普通和寻常,往往被忽视,页成为研究较少、留下诸多空白的流域。本文即是针对这一空白而设计的研究,宋代手工业商品化有关,大批量的铜镜以工业化模式生产出来,其纹饰装饰性更强。如表现宋代女性文化的花卉纹镜和凤鸟纹镜,也有人物故事纹镜中展现宋代士人隐逸之情的许由巢父镜、王质观弈镜,还有展现宋代铜镜商品化的商标牌记镜,再有反映与道教、佛教有关的铜镜。宋代铜镜纹饰在艺术上呈现出丰富的装饰化、世俗化表现内容。纹饰的世俗化表现与佛、道教世俗化有关,佛道教义逐渐世俗化,广纳信众,与社会风俗相结合,形成特殊的民间风俗礼仪。铜镜参与了宋人的生活,照容或是民间信仰中用镜祭祀、婚丧喜庆事中都见有铜镜的使用,铜镜纹饰就是反应这些风俗的图像。本文采用图像与空间的讨论方法,将宋代铜镜中的部分纹饰作为单一图像来看,与周围的墓葬壁画、器物形成一个研究场域,应属于墓葬器物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铜镜的功能与图像产生的交互关系,更好的理解宋代铸镜工匠在铜镜装饰上对于纹饰内容、题材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探究宋人在物质文化上对铜镜的设计与构思,并探讨纹饰除装饰意义以外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展现宋人的造物与装饰思想。

阳明[3](2020)在《战国楚系玺印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古玺印专指秦统一以前的官私玺印,所载玺文关乎时下职官制度、地方建制以及姓氏文化、精神风尚诸多内容,史学价值极高。战国时期,分国林立。受地域影响,各国玺印在形制、钮式、文字形体、书写风格等方面各具特征,其中尤以文字形体和书写风格最易区分。因此,战国玺印的分域研究多受学界重视,但以往古玺印分域研究的关注点多在地域区分及文字释读两方面,对其中承载的职官、地理、姓氏、文化等历史信息缺乏深入、系统性研究。因此,结合传世文献整理古玺印资料,对姓氏、职官进行系统分类、梳理,当有所得。本文特以楚系玺印为研究对象,在《古玺汇编》、《古玺汇考》、《战国玺印分域编》、《战国玺印分域研究》、《珍秦斋藏玺印》等经典图录、着作的基础之上,收集、整理出684方可考楚玺,并对楚玺文中所见的职官、地理、姓氏、成语信息进行精确分类。即,将138方职官玺分为行政、军事、财务、府库、行旅、工官、司法、邦交以及其它九大类,其中尤以行政、府库、军事、财务四类居多;将59方地理玺分为封君封邑、县、里、州、遂、亭、(?)七大类,其中以楚县地、封君封邑玺居多,这是战国时期楚国地方建制上以县制为主的显着表现;将334方姓氏玺分为单姓、复姓、其它三大类。单姓玺中使用率前五位的姓氏为黄氏、陈氏、朱氏、登(邓)氏、臧氏,复姓玺则多以职官为氏,如“若敖”、“登徒”等;将68方成语玺分为吉语、箴言两大类。吉语玺中,祈求心愿遂成、长寿健康类占据2/3以上的比例,而箴言玺中,则以强调修身养性的“忠”、“信”、“敬”为主要内容。在整理、释读玺文的基础上,本文亦作了延伸研究。即,总结职官玺中楚国独有职官名称及职官制度的特点、变迁,如通过整理军事玺,发现楚国独有的的“嚣”类军事职官存在从中央下沉至地方,且职权范围复杂、模糊的明显现象;而通过研析敔、邑、州、里、亭、(?)、遂等地域组织,大致可得出在郡县、封君封邑之外,战国时期楚国应另有一套地方行政系统。此外,根据人名字的使用频率,我们发现楚人在取名上更倾向于时下社会、自然已经存在且能常接触到的物事名称,处在一种初级的、质朴的阶段;而从修身养性、家国情怀、财富地位、长寿健康四方面亦可研究楚成语玺中楚人所崇尚的精神文化。但楚玺中还有部分玺印文字虽释但其具体涵义争议杂多,且文字释读不一的楚玺数量更甚,这也增加了我们依托楚玺文字进行历史性释读和研究的难度。因此,这类楚玺皆以附录载于后文,以待日后继续进行释读、研究。

韩依辰[4](2020)在《安徽江淮地区商周乐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的江淮地区北临淮河,南达长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在商周时期处于文化交流融合的关键地带,此地出土的音乐文物即反映了周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淮夷文化的地方特征。近年来随着安徽地区文物考古工作的逐步推进,全省各地至今已发现四千余处考古遗址,其中江淮流域出土的商周时期音乐文物在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但有关安徽地区音乐文物的考古研究成果与出土的音乐实物资料相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存在不足,未见专着对安徽省各时期出土的音乐文物进行系统梳理。故本文以大量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考古研究为研究材料,对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墓葬及出土乐器进行系统梳理,并采用考古类型学研究,对该地区这一时期出土乐器的组合、形制、纹饰、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探究出土乐器在当时礼乐制度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历史影响,进而尝试探究作为礼乐文化的物质载体乐器,在商周时期安徽江淮地区的多种文化背景下,所展示出的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杨梓丹[5](2020)在《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陶瓷器的整理与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藏陶瓷器(宋代——清代)的系统整理与初步研究。这些藏品,按照釉色品种,可分为低温铅釉陶器、单色釉瓷器、结晶釉瓷器、彩瓷等四大类三十三小类,明清彩瓷及宋代单色釉瓷器占大多数。通过与考古出土资料、可靠的博物馆藏品的比对,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在细致、规范描述每件藏品的特征的基础上,重新厘定了馆藏陶瓷器的器名、时代、品种、窑口(窑系)等。本文对馆藏陶瓷器原档案记录中的错误、疏漏之处进行了订正、补充,明确了原档案中的54件器物的具体窑口及27件器物的具体时代;甄别出民国后仿品16件;订正原档案中时代错误的器物80件。馆藏宋至清陶瓷器具有如下特色:从宋辽到明清各个时期均有,以明清彩瓷数量最多;釉色品种丰富,各个时代的主要窑场(窑系)均有一些代表性产品;代表陶瓷手工业生产最高成就的明清景德镇官窑产品占有一定比例,明以前的陶瓷器,均为民窑产品。

陈晖[6](2019)在《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文中提出以长江中游为中心,西至峡江地区,东达江淮西部地区,北及淮河支流,南过长江至洞庭湖周边区域的广博地理范围为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之前,尽管中原文化和南方地区发生着联系甚至在某些时候“侵占”了其边缘地区,南方地区仍然有着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然而到龙山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王湾三期文化南侵打断了本地石家河文化发展进程,由此开启的中原文化向南扩张的态势经二里头阶段一直持续到二里冈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出现了以盘龙城为中心的庞大遗址群,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还是制度、精神等层面在很大范围内均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中原文化势力范围达到顶峰。本文即以中原文化向南扩张为视角,探讨这一文化过程及其背后体现的社会图景。本文第二章分三个阶段构建了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第三至五章分析了南方地区各区域文化面貌构成及区域间互动与文化变迁。在此基础上第六章探讨了龙山时代晚期、二里头时期和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各自的扩张背景以及扩张阶段、模式及动因差异。龙山时代晚期之前,长江中游地区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发展序列属于本地同一谱系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进入龙山时代晚期以后,文化面貌出现了剧变。大量精美玉器的出现,瓮棺葬的流行,大量王湾三期文化陶器在原石家河文化地域范围的出现,展现了文化谱系的剧变。学术界普遍相信这是“禹征三苗”所带来的直接后果。王湾三期文化采取向南扩张模式是对南方地区的全面占领而非据点式,但在南方地区并未形成完整的聚落层级,没有明显的中心聚落。南方地区二里头时期遗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到四期早段,其中又可以分为扩张的初始期、全盛期及衰退期三个小阶段。二里头的扩张是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未形成明显的高等级中心性聚落;中原地区对南方输出的主要是日用陶器。青铜礼器生产与分配为中原地区贵族所垄断,用以构建其统治秩序。南方地区遗址主要沿资源产区及河流等交通要道分布,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性。第二阶段为二里头末期时,二里头文化彻底退出南方地区,部分遗址新出现了具有下七垣文化因素的遗存。江淮地区、环洞庭湖地区出现的少量具有二里头晚期特征玉器、铜器可能反映了夏商之变后部分二里头贵族的南迁。南方地区二里冈时期遗存可存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二里冈下层时期,一方面典型的中原文化开始分波次进入南方地区,体现了南方地区与中原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文化面貌表现出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的局面。第二阶段为二里冈上层阶段,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影响和控制达到顶峰。同时不同区域文化和社会形态又展现出诸多差异,反映出中原文化对南方的控制和影响存在不同模式。以盘龙城为中心的江汉东部地区,中原文化在此区域以城址为中心沿长江向周边辐射,但其对江汉西部的影响力与上一阶段相比明显衰退。在江汉西部地区,中原文化并未如江汉东部那样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中原因素与地方因素杂糅共处,其影响可能是通过贸易据点的方式实现。江淮地区在二里冈上层二期之前中原文化并不强势,地方特征明显。这可能与豫东地区长期为岳石文化所占据,江淮地区与中原交流通道不畅有关。至二里冈上层二期时,在商文化的东方战略下,豫东及江淮地区开始出现典型的二里冈陶器。中原文化在南方的中心开始逐步转移至江淮地区。二里冈在南方的扩张不仅以城址作为重要节点,并且城垣、宫殿基址、贵族墓葬及青铜器等高等级遗存实为中原地区的复刻,具有明显的礼制和信仰输出特征。

刘辉[7](2019)在《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文中认为陶瓷枕的发明,与我国陶瓷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陶瓷枕的出现,是我国悠久枕物习俗与深厚陶瓷文化之结晶。陶瓷枕历经唐五代的发展,至宋元达到繁盛,明清则几近衰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宋元时期是陶瓷枕由弱到兴、再由盛至衰的重要发展阶段。本文以出土材料为基础,对宋元陶瓷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学研究。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首先简述了我国枕物习俗和枕具出现的大概历程,并将我国枕具大致分为硬质和软质两大类,其中陶瓷枕属于考古发现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枕具,兼具硬质枕易于保存和软质枕可塑性强的优点。继而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相关概念,并对宋元陶瓷枕的研究简史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学术目的和文章框架。第二章为类型与编年研究。本章首先将宋元陶瓷枕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两大类,继而在各种釉色品种下进行分型。其中,高温釉包括白、青、青白和黑等釉色,低温釉则分为单色釉和多色釉等。每个釉色品种之下,又根据枕面正投影形状和枕体的异同分为诸型,再依据枕面和枕体的组合关系、装饰的差异,另进行亚型和式别的划分。在类型学框架之下,以考古出土材料为基础,通过对陶瓷枕本体及其伴出遗存广泛、细致地对比,分析不同类型陶瓷枕的年代,进而建立了宋元陶瓷枕的编年序列。第三章为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研究。本章以宋元陶瓷枕的类型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等,将宋元时期烧造陶瓷枕的窑场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地区。北方地区又分为七个区域,南方地区则包括四个区域。在此体系之下,对每个窑场的陶瓷枕类型、产品特点进行了考证、分析和总结。第四章为发展与演变研究。本章在第二、三章的基础上,将北方地区陶瓷枕分为五期八段,南方地区则包括四期六段,并对北方、南方地区各期陶瓷枕的类型、装饰和产地等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每期的变化。继而将宋元陶瓷枕的总体发展与演变分为早中晚三期,即发展阶段(10世纪60年代至11世纪上半叶)、繁盛阶段(11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上半叶)和式微阶段(13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60年代)。第五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第一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成型和装烧工艺进行了研究,将成型工艺分为雕镶、模范和复合成型三大类,装烧工艺则以匣钵正烧和匣钵叠烧为主。第二节对宋元陶瓷枕的功能和用途进行了探讨,将其分为生活用枕和丧葬用枕两大类。生活用枕包括睡枕、脉枕和腕枕等功用,并重点探讨和明晰了脉枕和腕枕这两个一直以来颇具争议的功能;还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的使用时间、人群等。第三节对宋元陶瓷枕所见题字进行了分类总结,将其分为纪年类、姓氏名号类、诗词曲赋类、名言警句类和良言吉语类,主要考证了生产经营者姓氏名号类题字中窑戳出现的大致时间,并就其所体现的民窑生产模式进行了一些讨论。第四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源流问题进行了追溯和探析,以往学界多认为我国陶瓷枕出现于隋代,然就本文收集考古材料来看,陶枕至迟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存在;该节还初步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由盛转衰,甚至在明代趋于销声匿迹的原因。第六章为结语。本章重点总结了本文的内容及主要收获,并指出本文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耿庆刚[8](2019)在《东周青铜器动物纹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物纹样是造型艺术的一大分支,各地区动物纹样之间有相当大的变化与差异性,本文以东周青铜器动物纹样为研究对象,动物纹样及其载体一方面具有物的属性,其作为“符号”又具有意识属性,对研究东周社会,即从方国到帝国转化阶段有重要意义。在东周考古学文化分区系的基础上,对晋系、楚系、齐鲁系、秦系、燕系、徐舒系、吴越系、巴蜀系动物纹样进行研究,依据动物种类,并对龙、凤、虎等大宗动物纹样进行类型学研究,概括各区系动物纹样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龙、凤、虎、牛、兽蛇与人蛇主题、神怪主题进行综合研究,概述其发展阶段性;最后对列国之间动物纹样的交流与互动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春秋早期,晋系、楚系、齐鲁系等在以龙造型为核心的动物纹样选择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春秋中期开始分化,晋系新出现“翼龙”、“龙身凤”、鸟兽衔蛇与践蛇等动物纹样,楚系新出现“兽身龙”等动物纹样,晋系、楚系动物纹样对其它地区影响较大;春秋晚期以来,各区系动物纹样发生了较大转型,写实性动物纹样渐趋增多,至战国中晚期,并且各区系龙造型有混同的趋势。这一过程,始终存在相同的装饰风格出现在不同的区系中的现象,应该有共同的价值认同观念,追求相似的艺术风格。正是由于这种艺术语言与思想信仰的共同性,才是大一统局面得以形成的文化基础。

刘俊艳[9](2019)在《“TLV”图像的发展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TLV”图像,即在平面四方八极位置上,规律分布四组“T”、“L”、“V”形符号的图案布局,是战国秦汉之际普遍出现在四类材料之上的图案,包括六博、博局镜、《博局占》简牍和压胜钱。透过对各类材料的分别梳理,探索出六博博局上的“TLV”图像布局共四类,其布局经历了战国中晚期前后从无“T”纹到拥有完整的“TLV”图像、秦代前后从带有“一”到“一”字型纹消失的演变。图像布局中的辅助纹饰则由无到有、简繁共存。博局镜上的“TLV”图像自诞生以来,一直存在完整和简易“TLV”图像两种形态,其辅助纹样从西汉早期以蟠螭、草叶纹为主,到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镜型和数量增多,四神出现和大盛,再到东汉中晚期以少量几何纹为主,东汉之后以极少数简式和变形博局镜型为主。《博局占》占图上“TLV”图像为内外方对角线上有线条相连的形制,仅见于西汉。博局纹压胜钱纹样变化的阶段特征不明显,其“TLV”图像布局最显着的特征在于多见“V”纹两条边与内方四边连成一线,为“TLV”图像被借鉴至压胜钱上的独创,多伴有吉语类铭文和星云纹。结合文献记载发现,应用材料的多样性赋予“TLV”图像多重现实作用和墓葬功能。“TLV”图像的出现和发展与神仙思想的逐步成熟亦步亦趋,其鼎盛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谶纬学说、天圆地方宇宙观等社会主流思潮紧密相关。该图像更是帝国文明统治下的社会治理目标(公平),行为准则(规矩)的物化表现,对该图像的研究将为探索古人所思所想所为提供新的视角和补充。

寇魏[10](2019)在《关于安徽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认知与思考——以蚌埠市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物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延续,是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表现之一。透过文物我们能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等状况。文物不仅对于人们认识历史有重大的意义,更可以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促进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保护文物有深刻的意义。博物馆具有文物保存、收藏的重要职能,各地市博物馆收藏了很多与地方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重要文物,努力做好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对于保存地方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是以蚌埠市博物馆为实例,介绍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以蚌埠市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分析、整理其中好的工作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意见。希望借此来为各地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二、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选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选介(论文提纲范文)

(1)《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27-35卷)图版及着录信息校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27 册
28 册
29 册
30 册
31 册
32 册
33 册
34 册
35 册
结语
参考文献
增补图像表
新增书目简称对照表
疑伪铭文和器物表
27 册增补图像
28 册增补图像
29 册增补图像
30 册增补图像
31 册增补图像
32 册增补图像
33 册增补图像
34 册增补图像
35 册增补图像
27.15 275A.邾公钟
33.17 892A越王州句剑

(2)宋代铜镜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宋代铜镜纹饰考古学分期与特征
        一、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纹饰的分期
        二、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形制的分期
    第二节 宋代铜镜纹饰的特征
        一、宋代铜镜纹饰的题材特征
        二、宋代铜镜纹饰的构图特征
        三、宋代铜镜纹饰的装饰特征
第二章 花卉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花卉纹
        一、牡丹纹
        二、莲花纹
        三、梅花纹
    第二节 花卉纹的图式结构
        一、缠枝花式结构
        二、折枝花式结构
        三、“小品”式结构
    第三节 花卉纹对宋代花鸟画的模仿
第三章 凤鸟纹与龙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凤鸟纹
        一、凤鸟纹
        二、凤鸟纹的图式结构
    第二节 龙纹
        一、龙纹的图像形式
        二、龙纹的图像内容
第四章 人物故事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仙人故事纹
        一、龟鹤仙人纹
        二、仙人斩蛟龙纹
        三、达摩渡江纹
    第二节 历史人物故事纹
        一、许由巢父纹
        二、王质观弈纹
        三、唐明皇游月宫纹
    第三节 民间故事纹
        一、柳毅传书纹
        二、牛郎织女纹
    第四节 世俗生活类纹饰
        一、海舶纹
        二、婴戏纹
第五章 其他类型纹饰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几何纹
        一、球路纹与龟背纹的发展演变
        二、球路纹、龟背纹的仿藻井式结构
        三、球路纹、龟背纹镜与建筑纹饰的关系
    第二节 八卦纹
        一、八卦纹的图像形式
        二、八卦纹的符号化演变
    第三节 牌记铭文镜
        一、宋镜“牌记”的发展与形式
        二、牌记铭文的内容
        三、牌记中铸镜城镇的分布情况
第六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第一节 墓葬中铜镜“使用空间”的界定
        一、宋代墓葬中铜镜的使用特殊性
        二、宋代铜镜的“使用空间”界定
    第二节 墓顶挂镜的纹饰功能与意义
        一、墓顶挂镜的基本情况与地域分布
        二、墓顶铜镜纹饰的特殊性
        三、铜镜纹饰与“访仙”隐喻
    第三节 生活空间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一、墓葬中的生活用镜
        二、铜镜与日常生活
        三、铜镜与镜像
    第四节 宗教仪式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一、铜镜纹饰与道教
        二、铜镜纹饰与佛教
    第五节 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一、装饰性
        二、隐喻性
结语
附录1 宋代铜镜图录
附录2 宋代纪年墓出土铜镜表
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现代文献
    三、图录
    四、考古发掘报告
    五、期刊及硕博士学位论文
致谢

(3)战国楚系玺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概况
        (一)资料辑录
        (二)文字考释
        (三)职官地理
        (四)姓氏文化
    二、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用价值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楚官玺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 行政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财务类
    第四节 府库类
    第五节 行旅类
    第六节 工官类
    第七节 司法类
    第八节 邦交类
    第九节 其它
    第十节 小结
第二章 楚地名玺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 楚玺所见地名辑录与考证
        (一)楚封君封邑地名辑考
        (二)楚县一级地名玺辑考
        (三)楚里一级地名玺辑录
        (四)楚州一级地名玺辑录
        (五)楚遂一级地名玺辑录
        (六)楚亭一级地名玺辑录
        (七)楚(?)一级地名玺辑录
    第二节 楚国地方行政系统探究
第三章 楚姓名玺辑录与整理
    第一节 楚姓名玺辑考
        (一)单姓玺
        (二)复姓玺
        (三)其他
    第二节 楚人的取名风尚
第四章 楚成语玺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 楚吉语玺辑录与考证
    第二节 楚箴言玺辑录与考证
    第三节 楚成语玺中的精神文化
        (一)强调修身养性
        (二)体现家国情怀
        (三)追求财富地位
        (四)祈祷健康长寿
结语
引书简称说明
附录 (待考类玺印)
参考文献
致谢

(4)安徽江淮地区商周乐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章 安徽江淮地区商周乐器考古研究背景
    第一节 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发现概述
    第二节 各时期区域文化及乐器出土情况概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安徽江淮地区商周乐器考古类型研究
    第一节 金类乐器
    第二节 石类乐器
    第三节 乐器附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乐器学视域下区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一节 与皖南商周时期出土乐器比较研究
    第二节 商周时期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陶瓷器的整理与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历史
    1.2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藏品
        1.2.1 藏品的来源
        1.2.2 藏品的数量和种类
        1.2.3 藏品(陶瓷器之外)研究概况
    1.3 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中的陶瓷器
        1.3.1 馆藏陶瓷器概况
        1.3.2 馆藏陶瓷器研究概述
    1.4 本文选题的范围、宗旨及研究思路
第2章 馆藏低温铅釉陶器
    2.1 辽代低温铅釉陶器
        2.1.1 黄釉陶器
        2.1.2 绿釉陶器
        2.1.3 三彩釉陶器
    2.2 金代低温铅釉陶器
        2.2.1 绿釉陶器
        2.2.2 三彩陶器
    2.3 元代低温铅釉陶器
    2.4 明代低温铅釉陶器
    2.5 清代铅釉陶器
第3章 馆藏单色釉瓷器
    3.1 青瓷器
        3.1.1 宋代青瓷
        3.1.2 金代青瓷
        3.1.3 元代青瓷
        3.1.4 明代青瓷
        3.1.5 清代青瓷
    3.2 白瓷
        3.2.1 宋代白瓷
        3.2.2 辽代白瓷
        3.2.3 金代白瓷
        3.2.4 元代白瓷
        3.2.5 明代白瓷
        3.2.6 清代白瓷
    3.3 青白瓷
        3.3.1 宋代青白瓷
        3.3.2 元代青白瓷
    3.4 黑釉瓷器
        3.4.1 宋代黑釉瓷器
        3.4.2 金代黑釉瓷器
        3.4.3 元代黑釉瓷器
        3.4.4 明代黑釉瓷器
    3.5 酱釉瓷器
        3.5.1 宋代酱釉瓷器
        3.5.2 元代酱釉瓷器
        3.5.3 明代酱釉瓷器
        3.5.4 清代酱釉瓷器
    3.6 黄釉瓷器
        3.6.1 明代黄釉瓷器
        3.6.2 清代黄釉瓷器
    3.7 蓝釉瓷器
        3.7.1 明代蓝釉瓷器
        3.7.2 清代蓝釉瓷器
    3.8 红釉瓷器
    3.9 孔雀蓝釉瓷器
        3.9.1 元代孔雀蓝釉瓷器
        3.9.2 清代孔雀蓝釉瓷器
    3.10 茄皮紫釉瓷器
    3.11 松石绿釉瓷器
    3.12 茶叶末釉瓷器
    3.13 卵白釉瓷器
    3.14 仿木纹釉瓷器
    3.15 钧釉瓷器
        3.15.1 元代钧釉瓷器
        3.15.2 清代钧釉瓷器
    3.16 纹片釉瓷器
        3.16.1 明代纹片釉瓷器
        3.16.2 清代纹片釉瓷器
第4章 馆藏彩瓷
    4.1 白地黑(褐)花瓷器
        4.1.1 金代白地黑(褐)花瓷器
        4.1.2 元代白地黑(褐)花瓷器
        4.1.3 明代白地黑(褐)花瓷器
    4.2 五彩瓷器
        4.2.1 明代五彩瓷器
        4.2.2 清代五彩瓷器
    4.3 斗彩瓷器
        4.3.1 清代斗彩瓷器
    4.4 青花釉里红瓷器
        4.4.1 清代青花釉里红瓷器
    4.5 釉里红瓷器
        4.5.1 明代釉里红瓷器
        4.5.2 清代釉里红瓷器
    4.6 青花瓷器
        4.6.1 明代青花瓷器
        4.6.2 清代青花瓷器
    4.7 粉彩瓷器
    4.8 白釉矾红彩瓷器
    4.9 青花矾红彩瓷器
    4.10 黄地绿彩瓷器
        4.10.1 明代黄地绿彩瓷器
        4.10.2 清代黄地绿彩瓷器
    4.11 白釉绿彩瓷器
    4.12 孔雀蓝釉黑花
第5章 馆藏窑变釉瓷器
    5.1 兔毫、油滴釉瓷器
        5.1.1 兔毫釉
        5.1.2 油滴釉
第6章 馆藏瓷器的综合分析与讨论
    6.1 馆藏陶瓷器品种、时代、窑口的重新厘定
    6.2 馆藏陶瓷器主要品种的时代与窑口
        6.2.1 低温铅釉陶器的时代与窑口
        6.2.2 馆藏单色釉瓷器的时代与窑口
        6.2.3 馆藏彩瓷的时代与窑口
第7章 结语
插图
参考文献
致谢

(6)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说明
        一、时间范围及阶段划分
        二、空间范围及分区
        三、相关概念说明
    第三节 中原文化南下之前南方地区的文化背景
    第四节 研究史回顾
    第五节、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理论与视角
        四、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六、环洞庭湖地区
        七、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六、环鄱阳湖地区
        七、环洞庭湖地区
        八、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第三节 二里冈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六、环鄱阳湖地区
        七、环洞庭湖地区
        八、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第一节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之前南方地区的文化背景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六、环鄱阳湖地区
        七、环洞庭湖地区
        八、石家河文化时期中原文化对南方的影响
    第二节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环洞庭湖地区
    第三节 新砦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西部地区
        二、汉水中游地区
        三、淮河上游地区
        四、江淮西部地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汉水中游地区
        三、淮河上游地区
        四、江淮西部地区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三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汉水中游地区
        二、淮河上游地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二里冈文化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第一节 二里头向二里冈过渡阶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淮西部地区
    第二节 二里冈文化下层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江淮西部地区
        四、环鄱阳湖地区
        五、环洞庭湖地区
    第三节 二里冈文化上层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六、环鄱阳湖地区
        七、环洞庭湖地区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过程
    第一节 王湾三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一、王湾三期文化扩张前中原与南方的文化面貌
        二、王湾三期文化向南扩张与南方地区文化面貌的改变
        三、南方地区文化格局的形成及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关系
        四、王湾三期文化扩张模式、路线和动因蠡测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一、扩张的背景
        二、扩张的阶段与路线
        三、扩张的模式
        四、扩张的动因
    第三节 二里冈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一、扩张的背景
        二、扩张的阶段
        三、扩张的模式
        四、扩张的动因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简史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类型与编年
    第一节 高温釉枕
        一、白釉
        二、青釉
        三、青白釉
        四、黑釉
        五、绞釉
    第二节 低温釉枕
        一、单色釉
        二、多色釉
第三章 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
    第一节 北方地区
        一、Ⅰ区
        二、Ⅱ区
        三、Ⅲ区
        四、Ⅳ区
        五、Ⅴ区
        六、Ⅵ区
        七、Ⅶ区
    第二节 南方地区
        一、Ⅰ区
        二、Ⅱ区
        三、Ⅲ区
        四、Ⅳ区
第四章 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北方地区
        一、第一期(960~1022 年)
        二、第二期(1022~1063 年)
        三、第三期(1063~1149 年)
        四、第四期(1149~1259 年)
        五、第五期(1260~1368 年)
    第二节 南方地区
        二、第二期(1063~1162 年)
        三、第三期(1162~1279 年)
        四、第四期(1279~1368 年)
    第三节 总体分期
        一、早期(发展阶段)
        二、中期(繁盛阶段)
        三、晚期(式微阶段)
第五章 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成型与装烧工艺
        一、成型工艺
        二、装烧工艺
    第二节 功能和使用
        一、功能和用途
        二、使用时间与使用人群
    第三节 题字及其内涵
        一、题字分类
        二、关于“民窑”生产模式的思考
    第四节 源头与流向
        一、隋代以前
        二、唐五代时期
        三、宋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东周青铜器动物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简史
        1.2.1 理论探讨
        1.2.2 综合研究与区域研究
        1.2.3 纹样与中西交流
    1.3 研究方法
        1.3.1 区系划分
        1.3.2 类型学
        1.3.3 文化因素分析法
    1.4 研究目的
第二章 东周青铜器动物纹样形态学研究
    2.1 晋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1.1 龙
        2.1.2 凤
        2.1.3 鸟
        2.1.4 虎
        2.1.5 蛇
        2.1.6 牛
        2.1.7 猴
        2.1.8 马
        2.1.9 猪
        2.1.10 羊
        2.1.11 类犀动物
        2.1.12 狩猎纹
        2.1.13 晋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2 秦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2.1 龙
        2.2.2 凤
        2.2.3 虎
        2.2.4 豹
        2.2.5 熊
        2.2.6 蛇
        2.2.7 蛙
        2.2.8 斗兽
        2.2.9 猪
        2.2.10 雁
        2.2.11 鹤
        2.2.12 鸱鸮
        2.2.13 其它鸟类
        2.2.14 羊
        2.2.15 秦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3 楚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3.1 龙
        2.3.2 凤
        2.3.3 鸟
        2.3.4 鸳鸯
        2.3.5 虎
        2.3.6 蛇
        2.3.7 骆驼
        2.3.8 鹿
        2.3.9 牛
        2.3.10 猪
        2.3.11 马
        2.3.12 狩猎纹
        2.3.13 楚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4 齐鲁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4.1 龙
        2.4.2 凤
        2.4.3 鸟、鹰
        2.4.4 虎
        2.4.5 蛇
        2.4.6 蛙
        2.4.7 猴
        2.4.8 类犀动物
        2.4.9 马
        2.4.10 牛
        2.4.11 象
        2.4.12 齐鲁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5 燕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5.1 龙
        2.5.2 凤
        2.5.3 虎
        2.5.4 鹿
        2.5.5 鸟
        2.5.6 蛇
        2.5.7 猴
        2.5.8 象
        2.5.9 狼
        2.5.10 犀牛
        2.5.11 燕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6 徐舒青铜器系动物纹样
        2.6.1 龙
        2.6.2 神人珥蛇、操蛇
        2.6.3 兽面
        2.6.4 虎、羊、鸟等
        2.6.5 徐舒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7 吴越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7.1 龙
        2.7.2 蛇
        2.7.3 虎
        2.7.4 鸟
        2.7.5 吴越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8 巴蜀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8.1 龙
        2.8.2 神人操蛇
        2.8.3 虎
        2.8.4 鸟
        2.8.5 蝉
        2.8.6 猪
        2.8.7 鹿
        2.8.8 犀牛
        2.8.9 兽
        2.8.10 巴蜀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第三章 东周动物纹样来源及其发展阶段性
    3.1 龙
    3.2 凤
    3.3 虎
    3.4 牛
    3.5 兽蛇、人蛇
    3.6 神怪
第四章 东周动物纹样所见列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4.1 其它区域所见晋系动物纹样
        4.1.1 翼龙
        4.1.2 涡龙纹
        4.1.3 凤
        4.1.4 兽面纹
        4.1.5 鸟蛇、兽蛇
        4.1.6 写实动物
    4.2 其它区域所见楚系动物纹样
        4.2.1 兽身龙
        4.2.2 蜥蜴形龙
        4.2.3 凤
    4.3 其它区域所见齐系动物纹样
    4.4 其它区域所见吴越、徐舒、秦、巴蜀系动物纹样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动物纹样的继承与选择
    5.2 动物纹样视角下的东周社会转型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TLV”图像的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本文研究的方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1.4.1 研究特色
        1.4.2 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二章 考古所见六博
    2.1 六博博局的考古发现
    2.2 六博博局的类型学分析
    2.3 六博博局的分期及其形制演变研究
    2.4 博局形制演变的原因分析
    2.5 文献中对“博”的记载
第三章 博局镜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3.1 博局镜的考古发现及类型分析
    3.2 博局镜的分期及其形制演变研究
第四章 《博局占》和压胜钱的考古发现及研究
    4.1 《博局占》的考古发现
    4.2 《博局占》的认识过程
    4.3 博局纹压胜钱的相关研究
第五章 “TLV”图像应用材料的综合研究
    5.1 完整“TLV”图像的孕育——先秦至战国中晚期
    5.2 “TLV”图像发展成熟——秦至西汉晚期
    5.3 “TLV”图像的全盛与衰微——新莽至东汉
    5.4 相关问题研究与再讨论
        5.4.1 论博局镜镜铭
        5.4.2 博局镜中的“天圆地方”宇宙观
第六章 “TLV”图像要素分析
    6.1 “TLV”图像要素概述
    6.2 天平、准和“胜”的相关发现与研究
    6.3 规、矩图像的发现与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关于安徽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认知与思考——以蚌埠市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蚌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概述
    1.1 落实文物工作政策, 加强馆藏文物保护
    1.2 狠抓落实, 勇于担当, 扎实开展基础工作
    1.3 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努力做好防范措施
    1.4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 保护成果惠及人民
2 蚌埠市博物馆当前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及不足
    2.1 安全应急队伍薄弱
    2.2 缺乏专业文物保护人才
    2.3 馆藏文物保护工作规章制度不完善
    2.4 过失行为处理不当
3加强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建设
    3.2 重点保护田野文物
    3.3 要大力争取和利用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3.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3.5 保护、利用有机结合, “让文物活起来”
    3.6 鼓励全民参与, 发挥公共考古作用
4 结语

四、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选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27-35卷)图版及着录信息校补[D]. 蔡俊芝. 吉林大学, 2021(01)
  • [2]宋代铜镜纹饰研究[D]. 杨夏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战国楚系玺印整理与研究[D]. 阳明. 西南大学, 2020(01)
  • [4]安徽江淮地区商周乐器研究[D]. 韩依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陶瓷器的整理与初步研究[D]. 杨梓丹. 吉林大学, 2020(08)
  • [6]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D]. 陈晖. 武汉大学, 2019(01)
  • [7]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D]. 刘辉. 吉林大学, 2019(10)
  • [8]东周青铜器动物纹样研究[D]. 耿庆刚. 西北大学, 2019(01)
  • [9]“TLV”图像的发展演变研究[D]. 刘俊艳. 西北大学, 2019(01)
  • [10]关于安徽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认知与思考——以蚌埠市博物馆为例[J]. 寇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10)

标签:;  ;  ;  ;  ;  

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