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数模混合SoC设计协同仿真的验证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汪亮[1](2021)在《光-储微电网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传统化石能源不断耗竭,建设利用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微电网成为各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入电解水制氢气等电能转换型设备以构建多能互补型微电网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将聚焦微电网协同控制技术,重点解决光伏、储能等异构设备在无相互通信时的功率自治与协同难题。按照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示范应用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分散式源-储协同控制策略实现微电网的稳定运行,设计了灵活的多节点微电网实验平台对所提策略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在实际的光-储微电网制氢系统中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分散式源-储协同控制策略,解决了光-储微电网的功率自治与协同难题,实现了微电网的孤岛稳定运行。首先针对储能系统,提出了基于SOC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实现了多台储能共同支撑母线电压、合理分配输出功率及平衡各储能SOC的功能;其次针对光伏设备,提出了基于母线信号的源-储功率互补调控方法,使得光伏可根据母线电压频率及幅值变化自适应调整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可防止储能过度充电,提高了电能质量,增强了微电网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供电可靠性。最后,对该策略进行小干扰稳定性分析,讨论了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2)设计了一种多节点交流微电网实验平台,对所提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提出了三层次的平台结构,底层实现对微电网一次设备的模块化管理,中间层实现对微电网的数据采集、算法计算、输出控制、电路保护和人机交互等功能,高级层实现对微电网的运行程序修改、变量监控和数据记录等功能。搭建完成的实验平台具备电路结构及控制策略可灵活多变,容纳多节点设备接入,支持半实物混合仿真实验等特点。最终利用实验平台进行四节点光-储微电网孤岛实验,验证了分散式源-储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3)将(1)和(2)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的光-储微电网制氢示范平台中进行应用,提出微电网三层次的控制结构,现场检验了所提控制策略的运行效果。通过推导电解槽电气外特性模型和电气转换效率模型,根据现场测试数据,确立了制氢反应电流、制氢反应功率、电气转换效率三者间曲面关系,进一步,根据三者关系,优化设计了光-储-氢功率协同管理策略。设计出以设备检测终端作为底层、中央控制器作为中层及计算机服务器作为上层的三层次控制结构,搭建了一次设备的信息描述模型,使得一次设备对高层调控透明,可移植性强,能够推广到更为复杂的微电网应用当中。
詹荣荣,刘龙浩,冷凤,金龙,王丹,张凤鸽[2](2020)在《适用于微电网的直流型大功率数模混合仿真接口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为满足微电网数模混合仿真大功率和双向功率流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直流型的大功率接口方法。首先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流系统的稳定性改进接口算法,试验验证了其具有更大的稳定裕度;然后针对直流型数模混合仿真,提出了基于H桥的双向直流型大功率接口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可同时满足大容量和功率双向流动的要求。针对同一等值网络进行仿真,加入所提接口的混合仿真与数字仿真的结果一致,验证了该大功率接口方法的有效性;设计基于模糊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的应用场景并开展数模混合仿真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直流型大功率接口及其构成的混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和在微电网中的适用性。
李梦[3](2019)在《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模拟器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使用真实的动力锂电池组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不仅测试周期长、可重复性差,而且一些极端测试工况具有安全隐患。因此,设计出可以用来替代真实动力电池组的动力锂电池模拟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GK2201)为依托,基于长沙梅花汽车有限公司所研发的电动物流车项目,设计出一种可用于BMS测试验证的动力锂电池模拟器。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现有动力锂电池模拟器拓扑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本文设计的基本拓扑结构。(2)基于MATLAB&Simulink的Simscape模块建立了动力锂电池的二阶Thevenin模型,基于FFRLS算法完成了动力锂电池模型的参数辨识,并对完成参数辨识后的二阶Thevenin模型进行了验证。(3)利用Freescale的16位微控制器MC9S12XEP100作为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的主控芯片,并完成了主控芯片最小系统模块、电压生成器模块、故障模拟模块以及通信电路模块电路的设计。(4)完成了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的主程序设计,并对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硬件电路各个模块对应的子程序均进行了详细设计。(5)将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的测试内容分为硬件电路测试、软件程序程序测试以及BMS平台测试。通过对动力锂电池模拟器进行测试,验证了设计的动力锂电池模拟器可用于BMS测试验证。
刘丽娜[4](2019)在《数模转换器的自动测试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数模转换器是将离散量化的数字量转换为连续的模拟信号的器件,是连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纽带和桥梁。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模转换器也在向着高速高精度方向不断发展,伴随这一发展趋势的是对其测试方法和测试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响其测试精度与准确性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诸如电源驱动、系统时钟、可靠接地、测试系统等因素,均会导致测试性能参数的严重降低,从而使测试也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探索高精度数模转换器测试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数模转换器的基本理论,对数模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测试原理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某12位电压输出数模转换芯片的逻辑结构及电特性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了数模转换器电路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实现了芯片在晶圆阶段熔丝修调和成测阶段参数的自动化测试。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本文设计了芯片晶圆阶段的熔丝修调PCB电路板和制定了熔丝修调方案。熔丝修调PCB电路板设计,考虑了如何确保其电源完整性设计、如何设计PCB层叠和去耦电容。熔丝修调方案设计是采用J750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MSO模块以及随机携带的VBT脚本语言实现的。熔丝修调实现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MSO模块采集电路转换点对应的输出电压值。(2)余下的步骤本文使用VBT脚本语言编写程序,并且通过J750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来实现对应操作。根据输出电压值,我们可以计算出修调码确定熔丝烧写位置。(3)待完成全部熔丝烧写工作后,对该芯片的微分非线性指标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其次,在成测阶段,依据芯片电参数指标的设计需求,本文通过在J750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上编程,开发了成测阶段的测试程序。对静态参数等参数进行全温区测试,并与修调前的静态参数测量结果进行比对,检验熔丝修调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12位电压输出数模转换器芯片在晶圆阶段修调前各输出端的微分非线性误差为23LSB,熔丝修调后的微分非线性误差可以降低到0.20.85LSB,积分非线性误差在修调前为23LSB,熔丝修调后的积分非线性误差为0.52LSB,完全满足电路设计的指标要求。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5](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赵振栋[6](2016)在《光纤陀螺信号处理电路数模混合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纤陀螺是一种高精密惯性传感器件,由光路传输结构、模拟信号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三部分组成。其精度受很多误差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光纤环路非互易性误差、电路误差和装配工艺误差等。系统设计时,可以采用专用的仿真工具分别对模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仿真,而无法对光纤陀螺进行数模混合信号验证。为了探明误差因素以及电路设计参数对光纤陀螺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数模混合建模与仿真的方法,能将光信号传输、模拟信号电路和数字信号电路组合起来进行仿真验证。具体内容包括:首先,从萨格奈克效应和互易性结构方面阐述了干涉式光纤陀螺的基本原理。着重对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结构、光纤陀螺四状态波调制解调方案的角速度解调、阶梯波反馈、增益误差解调和2π复位等技术进行详细地理论分析。其次,简要地阐述了数模混合仿真的发展和技术实现。数模混合仿真包含多种解决方案,通过各方案的比对,并综合光纤陀螺系统特征和实验室拥有的条件,选择SystemVision作为系统验证工具,并介绍了 VHDL-AMS、SPICE和Verilog-AMS建模语言。再次,采用VHDL-AMS分别对组成光纤陀螺系统的模拟信号器件、数模混合信号器件进行建模,采用VHDL描述FPGA数字信号调制解调单元。根据由上向下的多层例化机制建立了光纤陀螺系统系统数模混合信号模型。最后,根据所建光纤陀螺系统数模混合模型,分别对光纤陀螺系统各个环节和组成单元的信号传输给出了详细的仿真分析。分别在阶跃、斜坡和正弦角速度输入下,对光纤陀螺的动态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光纤陀螺系统为一阶控制系统,并且输出角速度能实时跟踪输入角速度。通过仿真指出了关键电路参数对于系统的影响关系。光纤陀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仿真分析了在温漂、冲击和随机角振动环境条件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光纤陀螺数模混合建模与仿真能有效地指导光纤陀螺系统设计,解决工程调试的盲目性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胡小刚,赵琳娜,虞致国,魏敬和,顾晓峰[7](2015)在《一种数模混合SoC的系统级后仿真验证平台》文中提出针对传统大规模数模混合So C后仿真验证过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模混合SoC系统级后仿真验证平台。该平台充分利用主流EDA工具,在传统Verilog-cdl后仿真验证平台的基础上,将原本网表中耗时长的模块用Verilog模型替换,使用Verilog-cdl-Verilog仿真方法,明显加快了仿真速度。从验证环境搭建、系统脚本设计、仿真接口设计3个方面详述了仿真平台的设计流程,并通过指令集功能的仿真实现,证明了平台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该验证平台有助于缩短大规模数模混合SoC的开发周期。
李杰[8](2015)在《IP核验收平台搭建与图形用户界面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在IP核设计项目完成后或者是购买到第三方IP核时,需要对IP核进行验收,以保证IP核集成到系统时功能的正确性。论文基于LEON3 So C搭建了IP核验收平台,实现对IP核的验收工作,然后为IP核验收平台设计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以简化验收平台的使用,提高IP核的验收工作效率,达到减小产品开发周期以及上市时间(Time-to-Market)的目的。论文首先介绍基于LEON3处理器的So C平台的体系结构以及总线即插即用机制,并通过为LEON3 So C平台设计总线监视器(Bus Monitor)、总线功能模型(Bus Function Model,BFM)以及测试平台文件生成工具,提出一种数模混合仿真方案,能够实现对模拟IP核的验收,从而完成IP核验收平台的搭建;在搭建的验收平台基础上,通过设计脚本文件,开发脚本命令,实现IP核的自动化系统集成以及验收工作,并且能够为模拟IP核的验收生成测试平台文件;然后,论文使用Qt Creator软件,为IP核验收平台开发图形用户界面,以进一步简化验收平台的使用,提高IP核验收工作效率;最后,以数字IP核数字下变频(Digital Down Converter,DDC)模块和模拟IP核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模块作为实例,基于搭建的IP核验收平台及其界面,实现对两个IP核的验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开发的IP核验收平台以及图形用户界面能够自动化完成IP核的系统集成与验收工作,验收工作者仅需要提供必要的IP核信息,而不需要掌握验收平台的具体结构,就能够完成对IP核的验收,有效简化了IP核的验收工作,提高了IP核的验收工作效率,一方面保证了IP核质量,另一方面减少了产品的开发周期以及产品上市时间。
赵凯磊[9](2015)在《基于Verilog-AMS的信号监测比较器模块行为模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SoC复杂度和集成度不断提升,数模混合信号系统的应用变得更加普及和多样化。在混合系统设计验证过程中,如果在各个阶段都采用Spice模型仿真验证的方法,会大幅延长验证的周期和减缓设计迭代的速度,而全部采用数字离散功能模型,又丢失模拟部分的仿真精度和性能参数。论文结合已经成熟的混合信号建模方法,对信号监测比较器进行分析和建模,达到仿真速度和精度的折衷,从而满足混合信号系统验证要求和需要。本文基于Verilog-AMS平台主要分析和建立了有信号监测功能的比较器电路完整的行为模型。论文首先介绍了该电路的应用背景和Verilog-AMS平台的特点,然后介绍数模转换器和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通过这些介绍和对比分析得出论文建模对象所用的电路结构。最后系统的将信号监测比较器电路分解为结构和功能相互独立的各个电路模块,通过理论分析各模块功能的行为特点,建立相应的行为模型,使用Verilog-AMS语言对行为模型进行描述,同时采用Cadence模混合仿真软件对各行为模型进行仿真,并对电路模型和真实电路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知比较器模型的开环增益为80dB,相比于Spice仿真其误差为1.25%,;低速和高速模式下建立时间分别为38.8μs和2.2μs,相比与Spice仿真误差均在15%内;DAC部分在3V和1.5V参考基准源下建立时间分别为79ns和63ns,工作电流为9.1μA,相比于Spice仿真建立时间误差均在15%以内,电流误差在3.3%;系统总的工作电流为21μA,相比于Spice仿真误差为10%。对比Spice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对数模混合信号电路建立行为级模型能够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电路的真实的物理特性和保证仿真精度,在速度上还有不低于50倍的提升,从而加快设计和验证进程。
聂拓[10](2013)在《MEMS加速度计伺服芯片数字控制电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MEMS传感器凭借着其良好的性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里得以应用,其后端的伺服电路也因此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适用于石油勘测、地震波检测的MEMS差分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进行研究,设计低功耗、动态响应好的MEMS加速度计伺服芯片。本文对数字控制电路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开发芯片数字功能测试平台。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设计数字电路,重点论述Verilog HDL代码编写,功能仿真、FPGA验证、版图后仿真以及芯片数字功能测试。数字控制电路关键技术包括IIC(Inter Intergrated Circuit) Slave模块,多相时钟源产生模块MPCG(Multiphase Clock Generator),平均数位流计数器BSCA(BitStream Counting Average)和过载监测模块OD(Overload Detection),主要完成芯片与系统的通信,控制模拟电路开关时序和监控、处理数据等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IIC Slave设计方案:对传统IIC Slave的状态机进行简化,得到改进型状态机。综合结果表明,改进型状态机的从机设计对比传统状态机的从机设计,面积减少约20%,功耗降低约4%。对该电路进行FPGA验证时,构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验证系统。多相时钟源模块产生模拟电路12个开关的时序,控制前端电路在检测阶段,采样保持阶段,力反馈阶段,校准阶段等有序地工作。数字控制电路主时钟是4.096MHz,开关的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是由32个主时钟周期组成。平均数位流计数器用于计算比较锁存器LC(Latch Compare)输出数位流的平均值。过载监测模块监测比较锁存器是否连续输出1或者0。
二、一种数模混合SoC设计协同仿真的验证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数模混合SoC设计协同仿真的验证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光-储微电网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电网发展现状 |
1.3 微电网研究现状 |
1.3.1 微电网源-储协同控制研究现状 |
1.3.2 微电网实验平台研究现状 |
1.3.3 微电网制氢应用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分散式源-储协同控制策略 |
2.1 光-储交流微电网整体结构 |
2.2 并网模式下的光-储功率控制 |
2.3 孤岛模式下的光-储协同控制 |
2.3.1 孤岛模式下基于荷电状态的改进型储能下垂控制 |
2.3.2 孤岛模式下基于母线信号的光伏功率控制 |
2.3.3 孤岛模式下光-储协同分析 |
2.4 光-储协同控制稳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节点交流微电网实验平台设计 |
3.1 光-储交流微电网实验平台整体结构 |
3.2 实验平台底层设计 |
3.2.1 逆变器电路设计 |
3.2.2 驱动电路设计 |
3.2.3 其他器件设计 |
3.3 实验平台中间层设计 |
3.3.1 核心板电路设计 |
3.3.2 转接板电路设计 |
3.3.3 检测板电路设计 |
3.3.4 RT-LAB转接板电路设计 |
3.4 实验平台高级层设计 |
3.5 实验平台实验程序设计 |
3.6 交流微电网运行控制实验 |
3.6.1 并网模式光-储功率控制实验 |
3.6.2 孤岛模式光-储协同控制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流微电网示范平台实现及制氢应用 |
4.1 光-储交流微电网示范平台系统设计 |
4.1.1 光-储交流微电网示范平台系统结构 |
4.1.2 设备信息描述模型 |
4.1.3 中央控制器程序设计 |
4.2 制氢电解槽模型构建及转换效率分析 |
4.2.1 制氢原理及设备结构 |
4.2.2 电解槽数学模型构建 |
4.2.3 转换效率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 光-储-氢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4.3.1 光-储-氢能量管理策略 |
4.3.2 光-储-氢能量管理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小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模拟器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动力锂电池特性研究 |
2.1 动力锂电池关键参数 |
2.2 动力锂电池实验 |
2.2.1 恒流恒压充电实验 |
2.2.2 不同倍率放电实验 |
2.2.3 HPPC循环放电实验 |
2.2.4 DST循环工况实验 |
2.2.5 FUDS循环工况实验 |
2.3 动力锂电池建模 |
2.3.1 二阶Thevenin模型 |
2.3.2 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
2.3.3 电池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硬件设计 |
3.1 主控芯片最小系统设计 |
3.1.1 系统主控芯片 |
3.1.2 时钟电路设计 |
3.1.3 电源电路设计 |
3.1.4 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
3.2 电压生成器模块设计 |
3.2.1 线性可调电源电路设计 |
3.2.2 升压电路设计 |
3.2.3 运放电路设计 |
3.2.4 降压电路设计 |
3.2.5 反馈电路设计 |
3.3 故障模拟模块设计 |
3.3.1 导线开路模拟模块设计 |
3.3.2 单体过压欠压模块设计 |
3.4 通信电路设计 |
3.4.1 SPI通信电路设计 |
3.4.2 CAN通信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力锂电池模拟器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4.2 主程序设计 |
4.3 电压输出程序设计 |
4.3.1 电池模型端电压计算程序设计 |
4.3.2 数模转换程序设计 |
4.3.3 反馈电压采样程序设计 |
4.4 通信程序设计 |
4.4.1 SPI通信程序设计 |
4.4.2 CAN通信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力锂电池模拟器测试 |
5.1 硬件电路测试 |
5.2 软件程序测试 |
5.3 BMS平台测试 |
5.3.1 单体采样测试 |
5.3.2 故障模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数模转换器的自动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模转换器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安排 |
第二章 数模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测试原理 |
2.1 数模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
2.2 数模转换器的类型 |
2.2.1 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 |
2.2.2 倒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 |
2.2.3 权电流型D/A转换器 |
2.3 数模转换器的性能指标及测试原理 |
2.3.1 分辨率(Resolution) |
2.3.2 满刻度范围(Full Scale Range) |
2.3.3 失调误差(Offset Error) |
2.3.4 增益误差(Gain Error) |
2.3.5 微分线性误差(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 |
2.3.6 积分线性误差(Integral Nonlinearity) |
2.3.7 建立时间(Setting Time) |
2.3.8 最大转换率(Maximum Conversion Rate) |
2.4 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待测器件的电路分析 |
3.1 待测器件功能概述 |
3.2 待测器件的内部结构设计 |
3.2.1 数字输入和控制逻辑部分设计 |
3.2.2 数模转换器的输出设计 |
3.3 待测器件修调电阻网络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试系统的选择和测试负载板的设计 |
4.1 测试系统的选择 |
4.1.1J750测试系统的混合信号测试模块(MSO) |
4.1.2J750测试系统的直流测试模块 |
4.2 PCB板的设计 |
4.2.1 电源完整性设计 |
4.2.2 PCB层叠设计 |
4.2.3 去耦电容设计 |
4.2.4 串扰设计 |
4.3 测试负载板原理图设计 |
4.3.1 熔丝修调PCB板设计 |
4.3.2 成测PCB板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程序设计与验证 |
5.1 晶圆阶段的修调程序开发和验证 |
5.2 成测阶段的程序开发和验证 |
5.2.1 静态参数测试 |
5.2.2 电源电流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6)光纤陀螺信号处理电路数模混合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光纤陀螺建模与仿真技术 |
1.3 数模混合信号建模与仿真技术 |
1.3.1 电子电路系统应用领域 |
1.3.2 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领域 |
1.3.3 其他新兴应用领域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干涉式光纤陀螺原理与技术 |
2.1 光纤陀螺基本原理 |
2.1.1 萨格奈克效应 |
2.1.2 光纤陀螺互易性结构 |
2.2 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结构 |
2.2.1 光路结构 |
2.2.2 检测电路结构 |
2.3 方波偏置的调制解调技术 |
2.4 方波偏置的反馈回路增益误差分析 |
2.4.1 2π复位对光纤陀螺标度因数的影响 |
2.4.2 第二反馈回路结构 |
2.5 四状态波偏置的调制解调技术 |
2.5.2 四状态波偏置的角速度解调 |
2.5.3 四状态波偏置的反馈回路增益误差解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模混合信号仿真 |
3.1 数模混合信号模拟定义 |
3.2 数模混合仿真解决方案 |
3.3 课题选用的仿真方案 |
3.4 建模语言介绍 |
3.4.1 SPICE语言 |
3.4.2 VHDL-AMS语言 |
3.4.3 Verilog-A/AMS语言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纤陀螺数模混合信号建模与仿真 |
4.1 模拟器件建模 |
4.1.1 电阻 |
4.1.2 电容 |
4.1.3 运算放大器 |
4.2 混合信号器件建模与仿真 |
4.2.1 模数转换器 |
4.2.1.1 ADC各单元原理分析与建模 |
4.2.1.2 仿真及验证 |
4.2.2 数模转换器 |
4.2.3 高速开关 |
4.3 光路传输/器件建模 |
4.3.1 多功能光学相位调节器 |
4.3.2 光电转换器 |
4.3.3 光干涉发生环节 |
4.4 闭环光纤陀螺噪声建模 |
4.5 光纤陀螺系统混合信号模型 |
4.6 光纤陀螺数模混合信号仿真分析 |
4.6.1 萨格奈克效应、光干涉和光电转换环节 |
4.6.2 前置信号检测电路单元 |
4.6.3 FPGA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
4.6.4 阶梯波反馈电路与Y波导调制环节 |
4.6.5 第二闭环回路单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纤陀螺系统深入仿真分析 |
5.1 系统动态响应仿真分析 |
5.1.1 计算标度因数 |
5.1.2 阶跃角速度输入情况 |
5.1.3 斜坡角速度信号输入情况 |
5.1.4 正弦角速度信号输入情况 |
5.2 电路参数对光纤陀螺系统的影响仿真 |
5.2.1 阶梯波寄存器截取位对光纤陀螺系统的影响 |
5.2.2 被动元件对光纤陀螺系统的影响 |
5.3 环境因素对光纤陀螺的影响仿真 |
5.3.1 温度对光纤陀螺的影响 |
5.3.2 旋转方向冲击对光纤陀螺的影响 |
5.3.3 随机角振动对光纤陀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运算放大器OP27的SPICE模型 |
附录B 运算放大器AD847的SPICE模型 |
附录C 运算放大器LM358的SPICE模型 |
附录D 光纤陀螺系统的VHDL-AMS例化混合模型 |
(7)一种数模混合SoC的系统级后仿真验证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USB数据传输的SoC架构 |
2 系统级后仿真验证环境 |
2.1 验证环境工具及设计实现 |
2.2 验证环境层次结构 |
2.3 系统脚本设计 |
2.4 数模混合仿真接口设计 |
3 验证环境的仿真实现 |
3.1 验证环境的工作过程 |
3.2 仿真结果分析 |
3.2.1 网表模块替换仿真 |
3.2.2 基于验证平台的系统后仿真 |
4 结束语 |
(8)IP核验收平台搭建与图形用户界面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P核验证与验收 |
1.2.2 数模混合验证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IP核验收平台搭建 |
2.1 基于LEON3 处理器的SoC平台 |
2.1.1 SoC平台体系结构 |
2.1.2 总线即插即用机制 |
2.2 数模混合仿真方案 |
2.2.1 总线监视器设计 |
2.2.2 总线功能模型设计 |
2.2.3 测试平台文件生成工具 |
2.3 基于现有平台的IP核验收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IP核验收平台界面开发 |
3.1 目录管理 |
3.2 脚本设计 |
3.3 界面开发 |
3.4 使用界面实现IP核验收的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IP核验收实例 |
4.1 DDC IP核验收 |
4.2 ADC IP核验收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Verilog-AMS的信号监测比较器模块行为模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混合信号芯片的概念与设计验证方法 |
1.3 混合信号建模的发展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 论文设计指标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信号监测比较器模块和Verilog-AMS介绍 |
2.1 DAC和比较器组合的应用背景 |
2.2 信号监测比较器模块的结构及功能介绍 |
2.2.1 模拟开关 |
2.2.2 比较器内部集成6位DAC |
2.2.3 比较器中断 |
2.3 DAC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 |
2.3.1 数模转换器(DAC)的工作原理 |
2.3.2 数模转换器的性能参数 |
2.3.3 数模转换器的常见结构 |
2.4 比较器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 |
2.4.1 比较器特性 |
2.4.2 比较器常见电路结构 |
2.5 Verilog-AMS硬件描述语言介绍 |
2.5.1 Verilog-AMS简介 |
2.5.2 Verilog-AMS建模方式 |
2.5.3 电路行为描述 |
2.5.4 Verilog-AMS程序仿真 |
2.6 小结 |
第三章 信号监测比较器模块分析及建模 |
3.1 电路结构划分 |
3.2 带隙基准电压源分析及建模 |
3.3 DAC电路结构分析及建模 |
3.3.1 DAC电路的总体结构 |
3.3.2 模拟开关分析及建模 |
3.3.3 DAC电阻网络分析及建模 |
3.3.4 DAC数字译码部分分析及建模 |
3.4 比较器电路结构分析及建模 |
3.4.1 比较器电路的总体结构 |
3.4.2 比较器电路模拟部分分析及建模 |
3.4.3 基准电流分析及建模 |
3.4.4 施密特触发器分析及建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模混合仿真平台的搭建及模型仿真验证 |
4.1 数模混合仿真平台的搭建 |
4.2 信号监测比较器电路模型的仿真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电容模型描述 |
与非门电路描述 |
(10)MEMS加速度计伺服芯片数字控制电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MEMS 差分电容式加速度计伺服电路概述 |
1.1.1 MEMS 差分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原理 |
1.1.2 MEMS 差分电容式加速度计伺服电路分类 |
1.1.3 新型 MEMS 差分电容式加速度计伺服电路 |
1.2 混合信号 SOC 设计 |
1.2.1 SoC 的发展 |
1.2.2 混合信号 SoC 设计方法 |
1.2.3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
1.3 IIC 总线研究现状 |
1.3.1 IIC 总线发展 |
1.3.2 IIC 协议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数字控制电路设计 |
2.1 数字控制电路关键技术 |
2.2 IIC SLAVE 模块 |
2.2.1 IIC Slave 模块结构 |
2.2.2 IIC Slave 模块接口信号 |
2.2.3 数据传输格式 |
2.2.4 IIC Slave 模块状态机 |
2.2.5 IIC Slave 关键电路设计 |
2.3 MPCG 模块 |
2.3.1 MPCG 模块结构 |
2.3.2 MPCG 模块接口信号 |
2.3.3 MPCG 设计思想 |
2.3.4 MPCG 关键电路设计 |
2.4 BSCA 模块 |
2.4.1 BSCA 模块结构 |
2.4.2 BSCA 模块接口信号 |
2.4.3 BSCA 模块状态机 |
2.4.4 定点小数乘法 |
2.4.5 除法处理 |
2.4.6 误差分析 |
2.5 OD 模块 |
2.5.1 OD 模块结构 |
2.5.2 OD 模块接口信号 |
2.5.3 OD 模块设计思想及 Verilog 实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验证与实现 |
3.1 功能仿真 |
3.1.1 IIC Slave 功能仿真 |
3.1.2 MPCG 功能仿真 |
3.1.3 BSCA 功能仿真 |
3.1.4 OD 功能仿真 |
3.1.5 DUT 功能仿真 |
3.2 FPGA 验证 |
3.2.1 FPGA 验证系统 |
3.2.2 FPGA 验证结果 |
3.3 芯片实现及版图后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芯片数字功能测试 |
4.1 测试方案 |
4.2 测试平台 |
4.3 测试内容与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个人简历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C 论文中的用图 |
附录 D 论文中的用表 |
四、一种数模混合SoC设计协同仿真的验证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光-储微电网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D]. 汪亮. 浙江大学, 2021(08)
- [2]适用于微电网的直流型大功率数模混合仿真接口方法[J]. 詹荣荣,刘龙浩,冷凤,金龙,王丹,张凤鸽. 高电压技术, 2020(10)
- [3]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模拟器设计与研究[D]. 李梦. 湖南大学, 2019(07)
- [4]数模转换器的自动测试方法研究[D]. 刘丽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5]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6]光纤陀螺信号处理电路数模混合仿真研究[D]. 赵振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7]一种数模混合SoC的系统级后仿真验证平台[J]. 胡小刚,赵琳娜,虞致国,魏敬和,顾晓峰. 电子器件, 2015(04)
- [8]IP核验收平台搭建与图形用户界面开发[D]. 李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9]基于Verilog-AMS的信号监测比较器模块行为模型设计[D]. 赵凯磊. 东南大学, 2015(06)
- [10]MEMS加速度计伺服芯片数字控制电路研究[D]. 聂拓. 湘潭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