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以张天渠油田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金麟[1](2020)在《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以以具有低界面张力的十二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作为主剂,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十二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OP-10复配,得到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以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技术指标为评价标准,对复合表面活性剂NSOPA驱油体系的驱油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以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的技术要求为评价标准,实验研究表明:0.5%的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最低,表面张力随着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温度在60℃下时,其界面张力随着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0.5%的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最低,但结合经济条件考虑,0.4%的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也已满足10-3这一超低界面张力级别;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的抗盐性能较好,其中抗钙盐性能最好,不同浓度复合表面活性剂NSOPA盐水溶液的界面张力随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到达一定矿化度后,其变化逐渐减缓,且仍旧可以保持较低的界面张力;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0.4%的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效果最好,随着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析水率减小,乳化能力随之增强;复合表面活性剂NSOPA溶液可将岩石润湿性改变为弱亲水性,有利于原油采收率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效果;当注入量达到0.5PV时,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化学驱油率最高可达到17.4%,有效提高了驱油采收率。
向红[2](2019)在《大跨度薄互层P油藏层系重组界限及调整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采用大段合采的海上大跨度薄互层油藏而言,随着开发程度的提高,油藏的各种矛盾和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分层系开发是减小大跨度薄互层油藏层间矛盾,提高油藏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措施。在认识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规律的基础上,定量论证大跨度薄互层油藏层系重组界限标准并建立层系重组方法,再对层系重组后的开发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价,这对于实现大跨度薄互层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油藏目前开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1)在考虑经济因素影响或约束条件下,对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薄互层油藏层系重组厚度界限标准进行了定量论证研究,并建立了开发阶段(对应不同含油饱和度)、有效储层纵向分散程度、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对层系重组厚度下限标准影响的校正图版及层系重组方法。(2)利用建立的层系重组方法对P油藏进行层系重组方案设计与优化论证,筛选出了 4组满足要求的层系重组方案,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方案进行效果预测与优选,通过分析预测结果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层系重组方法是可靠的。(3)基于现有的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大跨度薄互层油藏层系重组调整效果评价的分级指标体系,即一级采收率及改善程度核心指标1个,二级开发效果及改善程度关键指标13个,并给出了各指标及其改善程度的计算方法。(4)通过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提出了评价层系重组调整效果的新思路,并依据归一化思想,建立了适合于不同油藏、任何开发阶段的归一化指标标准。(5)引入改进雷达图法,建立了大跨度薄互层油藏层系重组调整效果定量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典型井区进行了调整效果综合评价,为明确油藏下一步调整措施方向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陈红伟,刘淑敏,冯其红,张国兄,巫聪,郭睿[3](2017)在《基于云模型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文中指出针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油田开发效果存在弱化评价的模糊性和统计性的缺点,利用云模型解决模糊问题的优势,将云模型应用于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中,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选取并建立了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指标集,然后构建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云和评价云,最后基于云算数运算法则,计算得到了油藏开发效果的评价结果。采用该方法对研究区块的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直观、可靠,符合生产实际,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为今后的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陈汶滨,赵明,蔡明俊,潘红,倪天禄,罗波[4](2016)在《基于指标特征模型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定量化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从油田注水开发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中筛选确定了水质达标率、注采比、分注率、自然递减等30项评价指标,来表征注水工作在油藏、工艺、地面系统和管理业务的系统性特点。提出了评价指标特征数值模型的概念,将每一项评价指标的理论规律、统计规律和技术要求等描述转换为对指标特征的数值描述,3个特征要素为指标值域范围、变化规律和评价结果分级区间定义。按复杂断块、中高渗透砂岩、低渗透砂岩和碳酸盐岩油藏类型分别建立各项指标在低含水、中含水、高含水和特高含水阶段的特征模型。不同类型油藏在不同含水阶段的各项评价指标的特征数值模型以分级雷达图形式展现为评价图版。建立每项指标分值计算规则,计算评价指标实际数值所对应的分值,汇总得到油藏总的得分,根据连续时间的得分变化反映油藏注水效果的变化,实现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定量化评价。应用该方法开发了大港油田注水开发定量化评价软件,可分析注水指标技术状况和运行趋势。
刘雪芬[5](2015)在《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特性及提高采收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低渗透是低渗透的重要类型,超低渗透油气资源量在低渗透剩余可采资源量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注水开发是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重要的开发手段,也将扩展至超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中。但超低渗透砂岩油藏孔喉细微、结构复杂,渗流能力极差、驱动困难,注入压力高、欠注现象严重,强行高压注水会对地层及注水设备的承压能力带来挑战。因此,探索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降压增注方法十分必要。论文全面调研了低渗透砂岩油藏常用开发技术和手段,指出了现有手段和技术在超低渗透砂岩油藏中的应用潜力及待完善之处,结合超低渗透砂岩油藏地质特征和注入要求,以鄂尔多斯盆地典型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长6油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入特性,分析了高注入压力及注水效果影响因素,提出从界面效应产生的阻力入手,研究改善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降压增注方法。综合论证并揭示了界面修饰降压增注效果及机理,分析了降压增注对采收率提高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途径,并论证了降低界面阻力效应使采收率进一步提高的机理。系统研究了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特性,揭示了影响其注水效果的因素。实验表明,在超低渗透砂岩油藏中单相油/水的流动为非达西渗流,两相流动时相互制约,严重影响油/水有效渗流能力,导致很高的注入阻力。物性越差、渗透率越低的岩心注入难度越大、流动压力梯度越高,超低渗透砂岩拟启动压力梯度为50-200MPa/m,存在顶点注入压力,水驱采收率为35.2%-57.7%。注入初期注入压力上升很快,采收率上升也较快。达到顶点压力后开始缓慢下降并趋于平缓,采收率增加逐渐变缓后趋于定值。过高注入压力主要来源于超低渗透储层本身极差的物性及细微孔隙结构带来的高渗流阻力、毛管效应及表面润湿特性带来的渗流阻力、储层损害等。探索了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降压增注方法,明确了其界面修饰降压增注效果。从界面现象及其对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降压增注的作用机理出发,提出了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降压增注的基本要求及处理剂选择依据。优选了能够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为疏水、疏油的全氟辛基季铵盐氟化物和在低浓度下显着降低油/水界面张力(3-4个数量级)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开展降压增注评价。结果表明,氟化物作用下降压率平均28.2%、水相渗流能力提高了38.7%,且岩心渗透率越低、降压率越大;双子表面活性剂降压率平均17%、水相渗流能力提高了29.9%。两类表面活性剂溶液都没有使采收率进一步显着提高,提高幅度为0-8.4%,平均2.1%。多种微观分析综合论证并揭示了超低渗透砂岩油藏界面润湿性修饰作用和大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作用的降压增注机理。氟化物在岩石表面的吸附是在静电力、氢键作用和微弱色散力作用下的多层吸附,长时间高温、流散作用下,吸附结构稳定。吸附改变了岩石表面微观结构,一方面使原本油、水双亲的表面转变为油、水双疏,使其对油、水的接触角都接近90°,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毛管附加压力;另一方面界面修饰使得岩石表面能降低、固-液相互作用力降低,从而降低岩石表面对水相的束缚,降低边界层厚度、扩大渗流空间,降低了渗流阻力等,其综合作用实现了氟化物溶液对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降压增注。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较大程度地降低毛管附加压力,起到降压增注效果。分析了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高含水后期注表活剂溶液虽能有效降压增注而很难再进一步明显提高采收率的原因,,提出了在水流优势通道形成前注入具有界面修饰和大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作用的表活剂溶液既能有效降压增注又能进一步明显提高采收率、且注入时机早点更好的观点。高含水后期再注表活剂溶液,溶液作用于已形成的水优势通道而更进一步降低了优势通道的注入阻力,使驱替液更易沿着该优势通道流动,无法扩大波及体积。由于优势通道内水驱油已较彻底,这种情况下注表活剂溶液,采收率提高不多或没有提高。研究表明,表活剂溶液注入时机对采收率影响较大,优势通道形成前注表活剂溶液比高含水后期注入时的降压率提高了6.4%-16.4%、采收率提高了15%-33.6%,且注入时机越提前,其降压增注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越好。界面润湿修饰和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表活剂均具有上述效果,且两种体系的复合溶液,既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也能够改变固体表面性质,在保持两种功能情况下可协同增效,降低使用浓度,故复合溶液效果较好于单一表活剂溶液驱油效果。提出并论证了在超低渗透砂岩油藏中具有界面修饰和大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作用的表活剂可以显着扩大驱替液的波及效率。早于水流优势通道形成前注表活剂溶液,由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都可大幅度降低界面效应产生的各种阻力,降低毛管驱替差异、增加更多毛管参与渗流的机会,从而提高了驱替相波及系数,使得采收率进一步显着提高。论文取得的成果和认识为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提供了新视角,为探索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降压增注及提高采收率方法提供了新方向。
张乐[6](2015)在《辽河油区低渗透油田潜力评价及改善开发效果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低渗透油藏原油储量比重不断增大,且与其他类型油藏相比整体开发效果较差,虽然针对部分区块进行了改善开发和采油工艺试验,其效果也不尽理想。为对此类油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本文根据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与渗流的特点,以辽河油田包14区块为例,在开发、治理效果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储层平均渗透率和原油物性为主要指标,将油层厚度、油藏埋藏深度、原油地质储量、开发难度、开采效果等作为参考因素,对低渗透油藏治理、改造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在计算低渗透储层渗流的产液速率、含水等开发指标时需考虑启动压力梯度;随着油藏动态的不断变化,开发层系和开发井距均需重新评价与确定;利用压裂改造技术,包14块7生产井的日产油量与递减率均有所改善;研究区开发潜力可以从细分开发层系,周期注水、增补注水井点,改变液流方向,控制注采比,搞好酸化等方面考虑。
何伟[7](2015)在《葡南扶余低渗透油藏注采技术政策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中高渗透率油藏的开采已普遍进入后期阶段,储量丰富的低渗透油藏其重要性日趋突显。由于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吸水能力低,生产井见注效果差,为了改善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研究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注采技术政策及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机理和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了目前低渗透油藏注采技术政策存在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注采系统不完善,需要进行注采技术政策的合理优化。之后,分析了大庆低渗透典型区块的地质特征、开发特征,明确了注采优化指标。以大庆七厂葡南扶余为研究区块,综合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低渗透区块的技术政策研究,包含井网适应性评价、压力系统评价和注采参数三个方面。其中,井网适应性研究对井网形式和井网密度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压力系统评价包含对注入端压力、采出端压力、地层压力和生产压差的评价和分析,注采参数包含对注入量和注采比的评价与分析,最终给出了合理的技术政策指标。通过对技术政策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低渗透油藏注采技术政策分析软件。软件核心为改进的黑油模型,模型考虑了低渗透油藏的非线性渗流机制,能够对三维三相数值模拟模型进行有效的模拟;同时,编制的技术政策优化分析算法能够与软件实现较好的耦合,对低渗透油藏的生产制度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实现了前处理、后处理功能的可视化;优化了软件界面,能够在现场实际应用中推广。最后,以葡南扶余为例进行了软件的适应性评价,同时给出了其合理的注采技术政策。最终,形成了一套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适应于现场应用的软件分析平台,为低渗透注采技术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张培[8](2014)在《张天渠油田注水开发指标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天渠油田为鄂尔多斯盆地典型的低渗透油田,平均渗透率8.6×10-3μm2。对于这类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需要有一套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利于总结这类油田的研究成果,指导油田下一步调整挖潜。本文以张天渠油田为例,通过开发指标并结合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对油田的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低渗透油田进一步实施挖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王鹏[9](2011)在《定边韩渠—张天渠油区注水开发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末,延长油矿管理局定边石油公司成立并将开发权利收回,自此定边韩渠—张天渠油区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04年开始对这一区块进行注水开发,随着注水量的增加,开采程度的增加,含水率在逐步上升。该油区的延安组的主力油层含水率比较大,最大达到90%以上。为了解决油田的含水率不断升高,油井被水淹,和实现油田稳定增产的目的,我们就要对油区进行注水方案进行调整来实现。韩渠—张天渠油区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地质构造上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盐定含油区带内。该区属于天然能量不足的油田,并且该油区注水晚,地下亏空严重。所以要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必须依靠注水补充能量开发。针对油藏特点,选择层位较全与生产井间砂层连通性好,连通率在80%以上的井为注水井,平面上尽可能使油井多向受效,以保证注采井网具有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尽量延长油藏的生产期,满足油井生产的需要。研究油区分别从注采系统的平面调整和注采层位的纵向调整来改变油层的注水开发体系。通过注采井网调整,提高地层压力,增加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通过注水方案调整,提高水驱油效率和单井产量,降低油田含水,从而达到提高区块采油速度和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
侯迎春[10](2011)在《延长超低渗油田开发项目产能建设投资效果评价》文中认为随着国内石油供求矛盾的日益突出,各大石油公司都不断探索新油田的开发。为推进延长石油集团所在的陕北油田持续快速上产,实现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开采可持续发展,开发所在区域板块内的低渗透油气藏或超低渗透油气藏成为其重要项目。为了以较低的开采成本,有效的利用周边已有的采油设施、构建超低渗透油气藏分布区域产能设施,就要对已有的产能建设方案的投资效果进行评价,以实现对产能建设项目投资的优化。本文以延长石油集团的超低渗开发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延长超低渗油田产能建设工程的现状分析,以构建科学的超低渗油田整体评价模型和建立技术先进的油田开发总体经济评价系统为目标,综合运用石油地质、油田开发、经济学、数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决策科学、信息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探讨其集油气勘探、开发、地面工程建设三方面经济评价工作为一体的项目产能建设投资效果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构建、已建项目的投资效果和在建项目的投资效果预测等问题。在分析延长Y采油厂的产能建设项目的基本成果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Y采油厂产能建设的主要做法,并选择了合理的超低渗开发项目投资效果评价方法,为Y采油厂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投资效果评价体系,并运用此评价体系对超低渗开发项目投资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评价。本文从产能建设项目的投资结果入手,来研究延长油田超低渗开发项目产能建设投资效果评价问题。为超低渗油田产能建设方案的经济评价提供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指导。以便指导今后的投资方向,调整投资结构,继续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以张天渠油田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以张天渠油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 |
1.2.2 化学驱技术在低渗油藏的运用 |
1.3 表面活性剂驱概述 |
1.3.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质 |
1.3.2 三次采油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 |
1.3.3 常用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
1.3.4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
1.3.5 低渗透油藏用表面活性剂驱的应用及发展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合表面活性剂筛选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与材料 |
2.2.2 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2.3 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筛选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 |
2.3.2 温度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的表面张力影响 |
2.3.3 无机盐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表面张力的影响 |
2.3.4 浓度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5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界面张力随时间的变化 |
2.3.6 矿化度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7 温度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8 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筛选 |
2.3.9 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驱油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表面张力实验 |
3.2.3 界面张力实验 |
3.2.4 乳化实验 |
3.2.5 驱油实验 |
3.2.6 润湿性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面张力性能评价 |
3.3.2 界面张力性能评价 |
3.3.3 乳化性能评价 |
3.3.4 润湿性能评价 |
3.3.5 NSOPA和地层水的配伍性评价 |
3.3.6 复合表面活性剂NSOPA体系的驱油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大跨度薄互层P油藏层系重组界限及调整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层系划分界限研究现状 |
1.2.2 调整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工作量统计及创新点总结 |
1.4.1 论文工作量统计 |
1.4.2 论文创新点总结 |
第2章 油田地质开发特征 |
2.1 区域地质简况 |
2.2 断裂及构造特征 |
2.3 油藏地层特征 |
2.4 沉积相特征 |
2.5 储层特征 |
2.5.1 储层分布特征 |
2.5.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5.3 储层物性特征 |
2.5.4 储层非均质性 |
2.6 油藏特征 |
2.6.1 压力温度特征 |
2.6.2 储层流体特征 |
2.6.3 油藏类型及驱动类型 |
2.7 地质储量 |
2.8 油藏开发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开发层系重组界限标准定量研究 |
3.1 层系重组基本原则 |
3.2 层系重组有效性判断数学模型 |
3.3 基于经济要求的层系重组厚度下限研究 |
3.3.1 经济评价原理 |
3.3.2 经济评价的假设条件 |
3.3.3 经济评价流程 |
3.3.4 基于经济要求的层系油层厚度下限定量方法研究 |
3.4 层系重组油层厚度下限影响因素及校正图版研究 |
3.4.1 层系调整时机对层系重组厚度下限影响程度及校正研究 |
3.4.2 净毛比对层系重组厚度下限影响程度及校正研究 |
3.4.3 纵向层间流度差异对层系重组厚度下限影响及校正研究 |
3.5 层系组合厚度下限确定方法研究 |
3.5.1 层系油层厚度下限综合校正系数 |
3.5.2 开发层系重组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井区分层系调整方案研究 |
4.1 开发调整潜力评价 |
4.1.1 水驱特征曲线法 |
4.1.2 图版法 |
4.1.3 产量递减法 |
4.1.4 数值模拟法 |
4.1.5 开发调整潜力分析 |
4.2 分层系调整方案设计 |
4.3 油藏合理压力保持水平 |
4.3.1 数值模拟法确定合理地层压力 |
4.3.2 注采关系法确定合理地层压力 |
4.4 开发层系调整方案优化论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井区分层系调整开发效果评价 |
5.1 分层系调整效果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
5.1.1 分层系调整响应参数法 |
5.1.2 分层系调整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1.3 分层系调整效果指标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 |
5.1.4 指标间关系分析及评价思路与方法 |
5.1.5 分层系调整效果指标标准研究 |
5.2 层系调整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5.2.1 指标权重确定与量化 |
5.2.2 改进雷达图定量综合评价 |
5.3 典型井区层系调整效果评价 |
5.3.1 评价指标分析计算 |
5.3.2 各响应参数评价指标计算结果与后期调整意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基于云模型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云模型 |
1.1 基本定义 |
1.2 云模型数字特征 |
1.3 云参数的计算 |
1.4 云模型运算规则 |
2 方法研究 |
2.1 建立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指标集 |
2.2 建立开发指标对应的权重云 |
2.3 建立开发指标对应的评价等级云 |
2.4 建立开发指标的评价云 |
2.5 确定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评价结果云 |
3 实例应用 |
4 结论 |
(4)基于指标特征模型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定量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评价指标 |
1.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1.2 表征“注好水”的评价指标 |
1.3 表征“注够水”的评价指标 |
1.4 表征“精细注水”的评价指标 |
1.5 表征“有效注水”的评价指标 |
2 分类及分阶段评价 |
2.1 依据油藏类型评价 |
2.2 依据含水率进行分阶段评价 |
3 评价指标的特征模型 |
3.1 反映指标理论规律的特征模型 |
3.2 反映指标统计规律的特征模型 |
3.3 反映指标技术规范要求的特征模型 |
4 评价图版 |
5 定量评价 |
5.1 权重系数的确定 |
5.2 指标分值计算 |
5.3 综合评价 |
6 现场应用 |
7 结论 |
(5)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特性及提高采收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低渗透油藏分类 |
1.3 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研究及技术进展 |
1.3.1 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进展 |
1.3.2 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气开发进展 |
1.3.3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改造进展 |
1.3.4 低渗透砂岩油藏三次采油现状 |
1.4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入特性研究 |
2.1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单相渗流特征 |
2.1.1 实验方法 |
2.1.2 实验结果 |
2.2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两相渗流特征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实验结果 |
2.3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特性 |
2.3.1 实验方法 |
2.3.2 实验结果 |
2.4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储层物性 |
2.4.2 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 |
2.4.3 储层岩石表面润湿性 |
2.4.4 储层敏感性矿物 |
2.4.5 流体性质 |
2.5 储层潜在损害评价 |
2.5.1 水相圈闭损害 |
2.5.2 储层流体敏感性损害 |
2.5.3 储层应力敏感性损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降压增注方法研究 |
3.1 油藏常用降压增注手段 |
3.1.1 储层改造 |
3.1.2 储层岩石表面改性 |
3.1.3 水平井配套技术 |
3.2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降压增注基本要求 |
3.3 降压增注表面活性剂选择依据 |
3.3.1 油/水界面张力测试 |
3.3.2 润湿接触角测试 |
3.4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效果评价 |
3.4.1 实验方法 |
3.4.2 实验结果 |
3.4.3 有效作用时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机理 |
4.1 氟化物分子结构及表面活性 |
4.1.1 氟化物分子结构及稳定性 |
4.1.2 氟化物表面活性 |
4.2 氟化物在界面的吸附规律 |
4.2.1 动态油/水界面张力 |
4.2.2 固-液界面吸附特性 |
4.2.3 影响吸附的环境因素分析 |
4.3 氟化物在矿物表面吸附的作用方式 |
4.3.1 单矿物表面吸附的FTIR表征 |
4.3.2 单矿物表面吸附的X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3 全岩上氟化物吸附的FTIR表征 |
4.4 氟化物在岩石表面吸附的形貌与厚度 |
4.5 注氟化物溶液时的吸附量测定及其吸附稳定性 |
4.5.1 动态吸附规律分析 |
4.5.2 注入时的吸附量及其在孔喉表面吸附的稳定性 |
4.6 氟化物界面润湿修饰降压增注机理 |
4.6.1 吸附层表面润湿性 |
4.6.2 吸附层微观结构与表面能 |
4.6.3 固-液吸附粘结力 |
4.7 低界面张力体系降压增注机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 |
5.1 油饱和形式对采收率的影响 |
5.1.1 实验方法 |
5.1.2 降压程度分析 |
5.1.3 提高采收率分析 |
5.2 扩大波及体积方法研究 |
5.2.1 超前表面活性剂溶液驱 |
5.2.2 注水顶点压力前转表面活性剂溶液驱 |
5.3 低界面张力与润湿修饰体系复合效果 |
5.3.1 复配比例选择 |
5.3.2 不同体系降压增注及提高采收率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表面活性剂提高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机理 |
6.1 注氟化物溶液的岩心润湿性 |
6.2 低界面张力与润湿修饰对相渗的影响 |
6.3 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机理——扩大波及体积 |
6.3.1 降低界面张力 |
6.3.2 界面润湿性修饰 |
6.3.3 乳化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辽河油区低渗透油田潜力评价及改善开发效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目的及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研究思路及内容 |
4.取得主要研究成果 |
第一章 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和地质、开发特征 |
1.1 渗流特征及开发指标测算 |
1.1.1 孔隙结构、毛管力和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
1.1.2 流-固耦合作用、应力敏感性和裂缝特征 |
1.1.3 启动压力梯度 |
1.1.4 开发指标测算 |
1.2 辽河油区低渗透油藏特征 |
1.3 辽河油区低渗透油藏地质及开发特征 |
1.3.1 中深中厚层低粘低渗油藏地质、开发特征 |
1.3.2 中深层中高粘低渗油藏地质、开发特征 |
1.3.3 中深层高凝低渗油藏地质特征 |
1.3.4 中浅薄层低粘低渗油藏地质、开发特征 |
第二章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分析 |
2.1 中深中厚层低粘低渗油藏 |
2.1.1 开发层系、开发井网分析 |
2.1.2 生产井距分析 |
2.1.3 综合治理改造效果和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2.1.4 最佳注水时机的确定与实际对比 |
2.2 中深层中高粘低渗油藏 |
2.2.1 开发层系、井网与生产井距适应性评价 |
2.2.2 开发效果评价 |
2.2.3 最佳注水时机的确定与实际对比 |
2.2.4 合理采油速度确定及实际对比 |
2.3 中深层高凝低渗油藏 |
2.3.1 井网适应性评价 |
2.3.2 合理生产井距、注采井距确定与现状评价 |
2.3.3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2.3.4 合理采油方式分析 |
2.3.5 综合治理改造效果分析 |
2.4 中浅薄层低粘低渗油藏 |
2.4.1 开发层系、井网、合理井距确定与评价 |
2.4.2 最佳注水时机的确定与实际对比 |
2.4.3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2.4.4 合理产能、采油速度计算及实际对比 |
2.4.5 措施效果分析 |
第三章 低渗透油田潜力评价 |
3.1 常规注水潜力分析 |
3.1.1 水驱采收率预测 |
3.1.2 常规注水可采储量计算 |
3.2 加密调整潜力分析 |
3.3 开发层系细分潜力分析 |
3.4 油层改造潜力分析 |
3.4.1 油层污染程度表征及油层改造潜力评价值 |
3.4.2 油层改造潜力分析 |
3.4.3 油层改造实例分析 |
3.5 三次采油潜力评价 |
3.5.1 烃气驱 |
3.5.2 二氧化碳驱 |
3.5.3 氮气驱 |
3.5.4 微生物驱 |
第四章 低渗透油田改善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
4.1 中深中厚层低粘低渗油藏 |
4.1.1 老井的换层补孔 |
4.1.2 改善分层工艺、动态监测及堵水调剖工作 |
4.1.3 完善注采系统 |
4.1.4 提高油层改造工艺水平 |
4.1.5 优化射孔参数,改善渗流条件 |
4.2 中深层中高粘低渗油藏 |
4.2.1 细分开发层系及死油区再利用 |
4.2.2 优化注水方式 |
4.2.3 注采比及水温控制 |
4.2.4 加强油水分布规律分析 |
4.2.5 进行微生物吞吐采油工艺试验 |
4.3 中深层高凝低渗油藏 |
4.3.1 选用适应油藏特点的生产方式采油 |
4.3.2 水气替注高凝油开发 |
4.3.3 小井距可行性分析 |
4.4 中浅薄层低粘低渗油藏 |
4.4.1 搞好压裂改造优化 |
4.4.2 进行液流方向和周期注水研究 |
结论与建议 |
1.结论 |
2.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葡南扶余低渗透油藏注采技术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划分标准 |
1.1.2 低渗透油藏合理注采技术政策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 |
1.2.2 注采政策界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低渗透油藏注采技术政策内容研究 |
1.3.2 低渗透油藏注采技术政策优化软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田概况及开发现状 |
2.1 油田概况 |
2.2 油田主要地质特点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储层特征 |
2.2.3 温度特征 |
2.2.4 压力特征 |
2.2.5 流体性质 |
2.3 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低渗透注采技术政策研究 |
3.1 井网适应性 |
3.1.1 井网形式 |
3.1.2 井网密度 |
3.2 油藏注采压力系统 |
3.2.1 注入压力 |
3.2.2 地层压力 |
3.2.3 生产压差 |
3.2.4 油井流压 |
3.3 油藏注采参数 |
3.3.1 注采比 |
3.3.2 注入量 |
第四章 低渗透注采技术政策优化软件 |
4.1 开发环境 |
4.2 油藏工程方法评价模块 |
4.2.1 数据输入 |
4.2.2 井网密度 |
4.2.3 压力系统 |
4.2.4 注采参数 |
4.3 基于历史拟合的注采参数评价模块 |
4.3.1 油藏数值模拟数学模型 |
4.3.2 井组简化处理模型 |
4.3.3 自动历史拟合 |
4.3.4 生产指标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张天渠油田注水开发指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油田概况 |
2 开发效果评价指标 |
2.1 采收率标定 |
2.1.1 经验公式法 |
2.1.2 甲型水驱曲线法 |
2.2 水驱指数 |
2.3 注入倍数增长率 |
2.4 油田存水率 |
2.5 含水率 |
3 应用实例及分析 |
3.1 采收率标定 |
3.1.1 经验公式法 |
3.1.2 水驱特征曲线法 |
3.2 水驱指数 |
3.3 注入倍数增长率 |
3.4 存水率 |
3.5 含水率 |
4 结论 |
(9)定边韩渠—张天渠油区注水开发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油田注水开发现状 |
1.2.1 油田注水开发概述 |
1.2.2 注水过程的地质分析 |
1.2.3 韩渠—张天渠油区开发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韩渠-张天渠油区地质概况 |
2.1 勘探开发简况 |
2.1.1 油区地质概况 |
2.1.2 区域构造位置 |
2.2 韩渠-张天渠油区地质特征 |
2.2.1 韩渠-张天渠油区地层划分简况 |
2.2.2 油田构造及圈闭特征 |
2.2.3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
2.2.4 储层特征及其评价 |
2.3 油藏特征及油水分布规律 |
2.3.1 油藏内流体性质 |
2.3.2 油藏润湿性特征 |
2.3.3 油藏类型 |
2.3.4 油水分布规律 |
第三章 韩渠-张天渠油区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3.1 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 |
3.1.1 油层非均质性 |
3.1.2 油层渗透率和产能系数 |
3.2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的生产动态特征 |
3.2.1 注采层位的对应分析 |
3.2.2 受效井的特征 |
3.3 韩渠—张天渠油区开发效果 |
3.3.1 注水状况 |
3.3.2 地层压力 |
3.3.3 产量递减分析 |
3.3.4 含水变化情况 |
3.3.5 注水见效特征 |
3.3.6 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 |
3.4 采收率的计算 |
3.4.1 目前采收率的预测 |
3.4.2 采收率标定 |
3.5 可采储量 |
3.6 注水效果及合理性分析 |
第四章 韩渠-张天渠油区注水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
4.1 韩渠-张天渠油区注水开发调整的目的 |
4.2 韩渠-张天渠油区注水开发调整的原则 |
4.2.1 层系调整 |
4.2.2 井网调整 |
4.2.3 注采系统的平面调整 |
4.2.4 注采层位的纵向调整 |
4.3 韩渠-张天渠油区注水开发调整的依据 |
4.3.1 储层沉积相分布 |
4.3.2 储层构造特征 |
4.3.3 剩余油分布 |
4.3.4 注水压力及配产配注方式 |
4.4 韩渠-张天渠油区注水开发调整方案部署 |
4.4.1 调整方案部署原则 |
4.4.2 注采井网调整结果 |
4.5 韩渠-张天渠油区注水开发指标预测 |
4.5.1 水驱控制程度 |
4.5.2 水驱采收率 |
4.6 韩渠-张天渠油区注水开发方案实施要求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10)延长超低渗油田开发项目产能建设投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问题和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拟实现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延长油田超低渗开发项目产能建设的现状分析 |
2.1 延长油田概况 |
2.1.1 延长油田基本情况 |
2.1.2 延长油田的发展历程 |
2.1.3 延长油田的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 |
2.2 延长油田超低渗开发项目产能建设的现状 |
2.2.1 现行的超低渗开发项目产能建设管理控制流程 |
2.2.2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
2.3 延长油田超低渗开发项目产能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 |
3.1 投资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 |
3.1.1 投资效果评价的概念 |
3.1.2 投资效果评价的意义及作用 |
3.1.3 投资效果评价的程序和步骤 |
3.2 超低渗油田及其产能建设项目管理的特征分析 |
3.2.1 超低渗透油田的特征分析 |
3.2.2 超低渗透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
3.3 超低渗开发产能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
第四章 产能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 |
4.1 超低渗油田产能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评价的指标选择 |
4.1.1 评价指标选择时应遵循的原则 |
4.1.2 超低渗油田产能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评价指标 |
4.2 超低渗开发项目产能建设投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的架构目标 |
4.2.3 指标体系的架构 |
4.3 超低渗开发项目产能建设投资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投资效果评价模型的国内外研究梳理 |
4.3.2 常用分析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模型 |
4.3.3 本文构建的项目产能建设投资效果评价模型 |
第五章 延长超低渗开发项目投资效果评价的案例研究 |
5.1 延长Y采油厂超低渗油田的产能投资项目实例 |
5.1.1 Y采油厂超低渗产能建设项目概况 |
5.1.2 Y采油厂的产能建设项目的基本成果数据收集 |
5.2 Y采油厂超低渗开发项目投资效果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1 投资效果评价的基础方法分析 |
5.2.2 Y采油厂投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的原则 |
5.2.3 Y采油厂投资效果评价方法的选择目标 |
5.3 Y采油厂超低渗开发项目投资效果的评价结果 |
5.3.1 Y采油厂产能建设项目投资物态效果 |
5.3.2 Y采油厂产能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效果 |
5.3.3 Y采油厂产能建设投资项目的经济效果 |
第六章 结论 |
6.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6.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论文研究期间发表的文章 |
详细摘要 |
四、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以张天渠油田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D]. 赵金麟.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2]大跨度薄互层P油藏层系重组界限及调整效果评价研究[D]. 向红.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基于云模型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J]. 陈红伟,刘淑敏,冯其红,张国兄,巫聪,郭睿. 断块油气田, 2017(04)
- [4]基于指标特征模型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定量化评价[J]. 陈汶滨,赵明,蔡明俊,潘红,倪天禄,罗波. 石油学报, 2016(S2)
- [5]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特性及提高采收率研究[D]. 刘雪芬.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3)
- [6]辽河油区低渗透油田潜力评价及改善开发效果对策研究[D]. 张乐.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6)
- [7]葡南扶余低渗透油藏注采技术政策研究[D]. 何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7)
- [8]张天渠油田注水开发指标评价[J]. 张培.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4(14)
- [9]定边韩渠—张天渠油区注水开发方案设计[D]. 王鹏. 西安石油大学, 2011(08)
- [10]延长超低渗油田开发项目产能建设投资效果评价[D]. 侯迎春. 西安石油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