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强度等级的模糊评价

岩石强度等级的模糊评价

一、岩石强度等级的模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段怡青[1](2021)在《基于地质环境影响分析的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我国的中大型城市出现了人口急剧膨胀、土地资源紧缺、交通拥堵、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等城市病问题,地下空间开发能够增加城市容量、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是我国土地资源的拓展和延伸。在地下空间开发这一重要的研究领域中,地质条件是基础,尤其是在高原山地地区,湖盆岩溶、软土淤泥分布较多,地质情况复杂,地下空间开发需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评价。本研究为评价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针对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与模型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架构,引入指数标度原理,改进基于Saaty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并基于指数标度层次分析法,分析研究高原地区的地质情况,提出适合于昆明市的评价体系并确定其指标权重。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排除法以及最不利等级判别法等数学法则建立评估模型,结合GIS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昆明市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据评价结果显示,昆明市城市规划区地下空间适宜开发区、较适宜开发建设区、较不适宜与限制开发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分别占总面积的37.81%、20.38%、17.61%、24.2%。其中软土、岩溶对地下空间开发影响较为明显,地下水分布与地质断裂带次之。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地区也有大部分地下空间可开发利用,但也存在较多受地质断裂带影响等须严格控制建设的区域。通过本研究,得出了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分布图,为昆明市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在评价方法的研究与运用过程中,论证了指数标度层次分析法的优越性、提出了基于四叉树与地块属性的矢量单元栅格化法,分析了它们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高原城市评价体系和指标的考虑准则,为具有共性的高原城市的指标分类定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毛锐[2](2021)在《云南金沙缓薄矿体房柱法开采中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依据现场地表沉降变形情况的调查,认为现有的采场结构参数不适合金沙矿段缓薄矿体的开采。为了保障矿山的生产安全和矿产资源的充分回收,在矿山的基础建设与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对岩体力学性质调查、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监测、采场结构参数设计、顶板位移及应力分布和采场稳定性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依托地表沉陷情况监测、地压活动调查以及岩体结构面调查、室内力学参数的折减等基础工作,采用In SAR时序分析技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薄板理论、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金沙矿段的采空区地表沉降变形、地质强度指标修正、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空区顶板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依据地表沉陷情况的调查结果,矿山现有的采场结构参数已经引起了地表的开裂变形。为了系统地掌握采空区地表沉降规律,利用哨兵一号(Sentinel-1A)监测雷达对矿区地表整体沉降变形情况进行监测,提取2018年至2020年70景的监测数据,并对SAR数据进行解算,通过布置剖面线和地表特征点获得研究区域地表的时序沉降量,采用GIS工具对地表沉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矿体开采引起地表沉降在形态上类似于一个漏斗,越靠近沉降区中部沉陷速率越大,In SAR时序监测能够精确地获得地表沉陷区的沉降量以及沉降速率的变化趋势,为后续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2)结合现场工程岩体调查情况以及岩体结构面产状信息统计分析,建立了金沙矿段岩体优势结构面信息概化图和概率分布图,并对岩体的结构特征和结构面表面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观测统计,得到了调查区域岩体的完整性系数、结构面粗糙性系数和结构面起伏性系数,为掌握岩体结构特征以及室内力学参数的修正奠定基础。(3)利用地质强度指标(GSI)来确定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参数。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和GSI值量化表来评价地质强度指标时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岩体本身的特征参量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是较为有效的手段。本文通过引入优势结构面组数9)、结构面间距d、岩体完整性系数、粗糙性系数、起伏性系数来描述岩体结构特征,然后将多因素影响因子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GSI进行系统评判,再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隶属权重,构建GSI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该方法能够将现场调查结果、专家的工程经验以及结果检验有机地统一起来,具有准确性高、针对性强的特点,为今后系统地量化岩体其他参数提供了新思路。(4)首先运用薄板理论分析法对大跨度采场顶板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大型三维建模软件Midas-GTS构建12种采场开挖模型,导入进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每一种结构参数下的采场空区顶板的位移及应力进行分析比较,对采场顶板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实际运用的采场结构参数作对比,提出了更优的参数设计方案,为永善金沙矿后续安全回采作业的进行提供了指导意义。

罗伟[3](2020)在《新建铁路紫荆隧道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当隧道穿越软弱围岩段时,隧道容易发生变形过大、开裂,甚至坍塌等工程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软弱围岩隧道的受力特性。本文在研究总结软弱围岩受力特征和变形机制的基础上,以紫荆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软弱围岩的物理特性,分析了富水软弱围岩隧道的受力特性和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结合紫荆隧道工程概况,进行了紫荆铁路隧道软弱围岩物理力学特性测试,获取了所取岩样的重度、含水率和强度等指标,所取软岩试样平均重度γ约为22.83 k N/m3;含水率w为14.01%~18.87%,处于较高的含水状态。单轴压缩试验加载速率为0.05mm/min时,峰值变形为0.483mm,峰值强度为14.242MPa;开展三轴压缩试验,测定所取岩样粘聚力值c=3.8 MPa,内摩擦角为φ=41.3°。(2)在对紫荆隧道围岩受力特征和变形力学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组合拱理论,对紫荆隧道锚喷支护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并进行了二次衬砌设计和隧道超前支护设计。(3)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了紫荆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竖向位移、围岩水平位移随着掘进步骤的变形规律及分布情况以及围岩应力、喷射混凝锚杆应力随着掘进步骤的受力特性及分布情况。(4)对紫荆隧道围岩受力、拱顶下沉、净空水平收敛变形、钢架受力、二衬混凝土受力等情况进行了现场测试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拱顶下沉变量为4.5 mm,水平收敛变形量为0.33 mm,拱顶下沉值远大于水平收敛量。测点1压力最大值达到600 k Pa。右侧拱腰处最大压力值达到350 k Pa,右侧仰拱拱脚处最大值达到300 k Pa,一段时间后各测点变化均趋于平缓(5)应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紫荆隧道围岩级别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指标进行分析与调整,确定各因素指标的分级标准,建立其相应的隶属度函数,根据其对隧道围岩等级的影响不同,确定其相应的模糊权重,最终建立隧道围岩分级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进行了紫荆隧道围岩稳定性安全评价。该论文由图67幅,表32个,参考文献79篇

高岩[4](2020)在《复合地层TBM掘进安全适应性评价及工程试验验证》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以加强交通主线为主,修建了大批量的铁路、公路;而东部地区主要是缓解地上交通压力,修建地铁,而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修建,都需要开挖隧道,而TBM工法无论是技术、速度、成本上都是首选。但由于我国TBM起步较晚,积累的经验并不充足,在实际开掘过程中会遭遇许多风险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因此要对TBM掘进安全适应性进行综合的分析,在掘进前测算出地质适应性来指导施工。本文采用理论建模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TBM掘进安全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创新性成果主要由以下几点:(1)通过调查国内TBM施工案例,并结合相关科研研究成果,选出了 TBM掘进安全适应性的15个指标,按照TBM本身参数、地质参数、风险参数进行划分,组建了 TBM掘进安全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2)根据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开敞式及护盾式TBM进行权重排序,再确定好每个指标的隶属函数,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权重与隶属函数进行计算得到最终TBM掘进安全适应性的适应度,根据适应度大小确定适应性等级。(3)开展TBM掘进安全适应性的地质模型试验,模拟了 TBM开挖的全过程,记录开挖的掘进参数、地质参数、风险参数,对3种工况条件分别进行核算,依据地表沉降、洞内收敛变形、洞内应力释放数据来检验TBM掘进安全适应性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评价模型计算出的适应度与试验数据契合度较高,该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4)应用该评价模型对海泊桥一小村庄站TBM掘进安全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等级为“强适应”,依据开挖的地表沉降数据以及工程实际,再次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准确性和实用性。

庄乾[5](2020)在《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空缺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自然保护地是人为划定的区域,它通过法律等其他方式,使自然及其相关的生态服务得到长期保护。随着世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及自然生境的快速消失,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在保护珍稀物种、生态系统、自然遗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其他自然保护地类型的建立,以及因各类自然保护地长期存在的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等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渐成为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地方自然保护地未来的发展方向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紧扣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较系统全面地综述了国内自然保护地发展的历程和相关研究成果,明确海洋自然保护地是自然保护地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当前,我国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尚未得到有效保护,进一步发展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地成为迫切需求。本文以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的发展为例,在对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和管理现状。结合海洋自然特征,论证分析了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的空缺状况。为了促进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的多样化发展,本文研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厦门海岸带自然区域,将其作为海洋自然保护地的预选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参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等7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评价标准规范,构建了包括典型性等10项评价指标在内的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对9处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从大到小依次是杏林湾湿地、下潭尾湿地、火烧屿、鳌冠岸线、小嶝岛、鳄鱼屿、同安湾西侧岸线、马銮湾湿地、海沧湾岸线。运用黄金分割优选法,筛选出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预选区,并提出准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将其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延伸的重要补充。在对准自然保护地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准自然保护地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以及厦门湾跨行政区域生态廊道建设及建立相关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构建了包括准自然保护地在内的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本文对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研究依据,同时准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也补充了自然保护地理论,具有一定的创新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张朋[6](2020)在《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对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过度和粗放的开采利用方式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环境和社会问题。煤炭资源产能过剩,大气污染、地表沉陷、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职业病频发,死亡率居高不下,煤炭开采方式亟待改进。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是集煤炭安全绿色开采与清洁高效利用一体的绿色化学开采技术,具有适应性广、安全、清洁、高效、低碳等特点。开展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评估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或决策者掌控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风险来源,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措施,规避或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项,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采用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方法,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旨在形成一套基于多因素、多层次的适用于普通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的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和应对策略。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特征及分类,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从政策法规、资源条件、技术工艺条件、投资与收益、外部建设条件、组织管理、安全因素、环境污染8个方面对项目关键因素进行风险辨识,通过问卷调查、信度和效度检验、专家咨询的方式得出项目风险项,其中包含8个关键因子,28个二级指标项。(2)研究了基于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价指标,界定了项目生命全周期阶段的划分及关键影响因素,介绍了各类评价方法的特性及优缺点,提出了采用变权-模糊层次评价法评价项目风险的7个步骤,确定了指标因子初始值、风险等级界定值、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的计算方法。(3)简介了山脚树矿煤层地下气化开采项目的情况,根据山矿气化项目的实际情形和项目主要参与人员打分的形式确定了项目65个指标因素的初始数值和风险界定的具体数值,计算了权重值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根据风险评价模型,采用变权和常权比较的形式得出风险隶属向量(0.5250 0.3602 0.1148),表明项目处于低风险等级,并对数据特点加以分析。(4)简述了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防控方法及不足,建立了项目风险防控方法框架。给出了煤层地下气化项目风险防范的一般措施,结合山矿煤层地下气化项目,从条带开采气化炉布置工艺选择、注气工艺方法的选择、燃空区污质固结包埋方法、气化炉安全隔离密闭设计4个方面,研究了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典型风险应对策略。该论文有图59幅,表66个,参考文献199篇。

李环宇[7](2020)在《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监测及评估技术》文中认为沥青路面作为外部构造物长期受到外界环境的作用,其在寒区极端低温、大温差、强降雨等极端气候作用下病害灾害频发,结构极为脆弱。相关的评估体系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脆弱特征,但该类评估大多弱化了地域差异以及路面结构、材料对路面脆弱性的影响;此外,资料收集、人工检测等传统数据获取手段不仅过程困难、复杂,最终所得数据类型不一、残缺度高,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严重影响评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建立具有高针对性的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评估体系,采取稳定、高效的数据获取方法是必要的。基于此,通过分析寒区极端气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建立了沥青路面脆弱性指标体系;并结合路面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完成了极端情景下沥青路面脆弱性评估。首先,借鉴灾害学、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内的脆弱性研究成果,提出了公路脆弱性概念,由此建立了沥青路面脆弱性“暴露-易损-恢复”三阶段评价模型;研究了寒区路面服役环境特征,针对极端低温、极端冻融、极端高温以及极端降雨气候事件,建立了沥青路面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上述研究,梳理了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评价流程。其次,研究了沥青路面脆弱性的监测与评估方法,建立了路面脆弱性评价指标与监测指标联系;依托实际工程,完成了路面脆弱性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基于实测数据,探究了极端低温环境下路面温度场与动力响应的分布特征及可能的损坏形式;由此确定了服役路面脆弱性的具体评价指标。再次,利用COMSOL软件,计算了路面温度场分布,由此分析不同时期下服役路面温度应力,完成了温度疲劳寿命评价,结果表明分析期内服役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温度疲劳能力;基于实测动力响应,完成了服役路面荷载疲劳寿命评价,结果表明分析期内服役路面具有较好的抗荷载疲劳能力;计算了服役路面裂缝指数为6.5,结果表明路面表面状况良好。最后,通过网络问卷调研,确定了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指标体系的权重;基于前述研究成果,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完成了路面极端低温气候与极端冻融天数下的服役路面脆弱性评价,计算得前者路面脆弱性指数为0.6985,属于重度脆弱,后者路面脆弱性指数为0.2828,属于轻度脆弱;设计了20年一遇与100年一遇情景,在极端高温情境下,路面分别表现为重度脆弱与极度脆弱。而极端降雨情境下,路面均表现为轻度脆弱。

金璐[8](2020)在《浅埋煤层薄基岩下采动覆岩破坏动态演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浅埋煤层薄基岩下突水溃砂是顶板水害的类型之一。在我国西部地区,矿井水害时有发生,特别是突水溃砂情况最严重。这是由于西部矿区多为浅埋煤层,上覆基岩较薄,一旦由于煤层采动产生的覆岩裂隙贯穿到了含水层,会造成突水乃至溃砂的极其容易产生威胁矿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社会财富的矿井水害。为了防止这种水害的发生,保证我国宝贵的煤炭资源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发,本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并且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西部煤矿安全开采提供合理依据。本文以锦界煤矿31114工作面为地质背景,分析其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经验公式法、实测类比法、物理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方法和FLAC3D数值模拟方法,探究采动覆岩的破坏规律并得出结论。这四种方法得到结论比较相近,得到垮采比和裂采比分别为3和14,并将覆岩破坏过程分为:初次垮落段-垮落带发育段-裂隙带发育段-覆岩变形稳定段,这四个阶段。通过对物理相似材料模型和数值模型的竖向应力进行分析研究,得到竖向应力值随煤层开采的动态变化规律:当开采至测点正下方,上覆岩层产生卸压作用,当工作面推进距离更远,测点可能进入煤壁影响区产生升压作用;煤层以上30、40m的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测点随煤层推进时空演化趋势相同,而煤层以上50m水平面几乎不受煤层推进影响。对采动覆岩的裂隙图片进行二值化等一系列处理,并用PCAS对裂隙进行细观的定量分析并得出裂隙随工作面的时空演化规律:裂隙的裂隙率、裂隙条数和总长度这三个指标,在煤层开采的过程中,随时空演化的大体趋势一致,都成总体上升趋势。平均长度先是增长到一定峰值之后略有回落。而平均宽度是整体呈下降趋势。裂隙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变化过程大体可分为:产生-张开-贯通-闭合这四个阶段。本文采用模糊数学危险性评价方法,结合突水危险源理论,对31114工作面进行突水危险性评价。对突水危险源就行细化分级,建立总目标层、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对这些指标建立评语集,同时对评价等级进行赋分;结合前文的真实地层情况、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随工作面推进20、40、60、80、100、120m时分别对二级指标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和综合评价向量,再向上递推,最终对总目标(浅埋煤层突水危性)做出模糊数学综合评判;针对模糊数学给出的危险性评价,提出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治理措施。该论文有图42幅,表14个,参考文献109篇。

田茂霖[9](2020)在《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煤炭赋存条件普遍比较复杂,深埋软弱顶板与厚煤层共同赋存现象极其广泛,该条件下在工作面非均匀支承压力作用下极易发生随采随冒,煤壁大面积片帮,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因此,很有必要对该类深部含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深厚工作面)应力分布规律、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与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赵庄煤矿深厚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统计分析了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了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分区演化规律,开展了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与破坏模式试验,获得了支承压力分区偏压作用下工作面煤壁变形规律及片帮失稳模式,探讨了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煤壁偏心受压柱失稳力学模型与煤壁偏心受压柱剪切破坏力学模型,揭示了煤壁片帮失稳机理,提出了深部含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煤壁失稳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支承压力非均匀分布特点与软弱破碎顶板特性,引入了偏压系数与偏压变化率,细化支承压力区为偏压Ⅰ、Ⅱ、Ⅲ区,确定了软弱破碎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此后,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与极限平衡理论,给出了煤壁弹性变形阶段与弹塑性变形阶段偏压区应力分布函数及分布范围,分析了因素的影响规律及敏感性,揭示了回采过程中支承压力偏压区应力及范围演化规律。(2)采用水泥、石膏及石英砂等研制了煤、岩等强度材料,制作了不同岩煤高度比、预压岩样的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预压压力条件下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组合体力学特性、变形特性及声发射演化规律,揭示了组合体的耦合破坏模式。(3)自主设计研发了工作面煤岩体开采卸荷试验系统,研究了分区偏压作用下工作面煤岩体与煤壁变形破坏演化规律,获得了煤壁片帮模式,对比分析了加载前后模型试样纵波波速演化规律,引入了试样完整性系数,反映了试样内部损伤状态,进而揭示了工作面煤岩体及煤壁动态变形过程及影响机制。(4)基于软弱顶板变形破坏特点,探讨了软弱顶板冒落-煤壁片帮相互作用规律,揭示了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相互作用机理;此后,基于煤壁前方分区偏压受力特点,构建了煤壁偏心受压柱模型,引入了“煤柱”长细比,建立了煤壁偏心受压柱失稳力学模型(失稳破坏型)与煤壁偏心受压柱剪切破坏力学模型(材料破坏型),给出了两种煤壁破坏模型的失稳破坏的判据,揭示了煤壁片帮失稳的机理;提出了煤壁片帮系数,结合数值方法,分析了因素敏感性,基于权重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深厚工作面煤壁片帮失稳评价方法,评估了赵庄煤矿1307工作面煤壁片帮失稳风险等级,其综合评分为0.566,属于E级高风险,煤壁失稳,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论文有图118幅,表45个,参考文献206篇。

李旭[10](2020)在《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文中提出近年来,许多城市的地面空间已不能满足人类日常需求,地下空间成为了我国一二线城市发展的主要资源。在地下工程规划、建设前,若提前探知地质条件,进行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等级评价,可合理地提出地下空间规划建议,有效避免地下空间资源浪费并提高施工建设安全。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评价属于多目标分层分级评价,指标选取与评价区地质条件、开发深度相关,因此指标体系就要结合实际地区进行科学的选取。此外,指标体系中包含很多定性的因素,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决定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地质情况,建立了不同深度的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在各深度的权重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基于加权欧氏距离的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分别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最终生成评价区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等级GIS图和可开发资源量,提出对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和规划的合理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构建了评价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研究地下空间资源和工程类型,从规划和施工的角度分析了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将评价深度分为浅层(0-15m)、次浅层(15-30m)、深层(30-50m),根据案例区的地质条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场地稳定性、岩土体特征、土质均匀性、地下水特征、地形地貌5个一级指标及对应的12个二级指标。(2)建立了两种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值。结合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特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因子进行隶属度打分,并结合GIS技术实现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和结果可视化。为了修正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隶属度模糊不清的问题,引入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值,采用Python编写了加权欧氏距离的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对比评价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在趋势上是一致的,存在部分差异区的原因是模糊综合评价结论中适宜性的隶属度接近。修正后得到案例区的最终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评价等级分区图,并证明了模糊C均值聚类在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评价的可行性及两种评价方法结合的优势。(3)基于GIS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评价及可视化,提出可行性建议。建立GIS空间数据库,根据指标的等级生成案例区的单因子指标等级分区图。利用ArcGIS中的插值、栅格叠加、栅格转点等工具实现模糊综合评价和模糊C均值聚类评价及最终结果的可视化展示。通过分析单因子等级分区图,对结果中适宜、较适宜、中等适宜、较不适宜的区域提出合理性建议。

二、岩石强度等级的模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石强度等级的模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质环境影响分析的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地下空间概述
        1.1.2 地质环境适宜性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1.2.2 GIS技术在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的运用
        1.2.3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与运用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适宜性评价方法
        2.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2 判断矩阵的构建
        2.1.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2.1.4 各层因素权重的确定
        2.1.5 指数标度层次分析法的优越性
    2.2 适宜性评估模型
    2.3 GIS评价方法
        2.3.1 栅格单元法
        2.3.2 矢量单元法
        2.3.3 矢量单元栅格化法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地质条件单因素分析
        3.2.1 土体条件
        3.2.2 水文地质
        3.2.3 岩层地质
        3.2.4 不良地质
        3.2.5 生态环境
    3.3 评价数据源
第四章 适宜性评价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4.2 适宜性影响要素分析与处理
        4.2.1 极限要素
        4.2.2 程度要素
    4.3 判断矩阵的构建
        4.3.1 程度要素重要性分析
        4.3.2 构建判断矩阵
    4.4 计算评估权重
    4.5 GIS评价
        4.5.1 参评数据预处理
        4.5.2 GIS综合评价
第五章 评价结果研究与分析
    5.1 地质适宜性评价结果
    5.2 城市发展要素综合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与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云南金沙缓薄矿体房柱法开采中采场结构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采空区顶板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金沙铅锌矿工程概况
    2.1 矿区概况
        2.1.1 交通运输概况
        2.1.2 自然条件概况
    2.3 金沙矿段Ⅰ_3缓薄矿体主要开采方案
        2.3.1 矿体开采规模及矿体属性
        2.3.2 矿体开采范围
        2.3.3 开拓方案
        2.3.4 采矿方法
        2.3.5 原有巷道现状
        2.3.6 采空区现状
第三章 金沙矿段现场调查及特征分析
    3.1 基于INSAR老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3.2 地压活动调查
        3.2.1 实地勘察
        3.2.2 地压活动勘察结果分析
    3.3 岩体结构面调查
        3.3.1 调查方法
        3.3.2 调查内容
        3.3.3 调查地点确定
        3.3.4 结构面产状
        3.3.5 结构面间距
        3.3.6 结构面的表面形态
        3.3.7 结构面张开度及填充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确定
    4.1 HOEK-BROWN强度准则的简介
    4.2 主要参数确定方法
        4.2.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_c
        4.2.2 完整岩石材料常数m_i值
        4.2.3 扰动因子D
    4.3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地质强度指标
        4.3.1 模糊评判原理
        4.3.2 评价体系构建
        4.3.3 确定隶属函数
        4.3.4 基于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3.5 工程实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房柱法开采缓薄矿体大跨度顶板稳定性分析
    5.1 基于小挠度薄板理论对大跨度采场顶板力学分析
        5.1.1 采空区顶板小挠度薄板力学模型
        5.1.2 大跨度采场顶板挠度及应力计算分析
    5.2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5.3 基于MIDAS-GTS模型的FLAC~(3D)数值分析
        5.3.1 矿体顶底板模型构建
        5.3.2 确定模型尺寸
        5.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得出的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新建铁路紫荆隧道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紫荆隧道工程概况及岩体力学特性测试
    2.1 紫荆隧道工程概况
    2.2 紫荆隧道软岩物理力学性能
    2.3 小结
3 紫荆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3.1 软岩隧道变形机理
    3.2 紫荆隧道支护结构设计
    3.3 紫荆隧道稳定性数值分析
    3.4 小结
4 紫荆隧道施工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4.1 紫荆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分析
    4.2 紫荆隧道围岩受力监测分析
    4.3 紫荆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监测分析
    4.4 小结
5 紫荆隧道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5.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2 确定合理的隶属函数
    5.3 权重的确定
    5.4 紫荆隧道模糊综合评价
    5.5 基于模糊分析法的紫荆隧道稳定性评价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复合地层TBM掘进安全适应性评价及工程试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机械掘进参数适应性方面
        1.2.2 地质条件适应性方面
        1.2.3 灾害风险适应性方面
        1.2.4 适应性方面评价体系方面
        1.2.5 TBM地质模型试验方面
        1.2.6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适应性评价理论及方法
    2.1 适应性分析
        2.1.1 适应性含义
        2.1.2 适应性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2.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
        2.2.1 适应性评价方法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2.3 权重确定方法
        2.2.4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2.3 模糊综合评价法技术路线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BM掘进安全适应性评价模型
    3.1 TBM掘进安全评价指标
        3.1.1 TBM本身参数
        3.1.2 地质参数
        3.1.3 灾害风险
        3.1.4 TBM掘进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3.2 TBM掘进安全性评价指标权重
        3.2.1 准则层单一排序
        3.2.2 指标层单一排序
        3.2.3 总体指标排序
    3.3 TBM掘进安全性评价指标隶属函数
        3.3.1 刀盘推进力隶属函数
        3.3.2 刀盘扭矩隶属函数
        3.3.3 刀盘转速隶属函数
        3.3.4 刀盘掘进速度隶属函数
        3.3.5 刀盘开口率隶属函数
        3.3.6 单轴抗压强度隶属函数
        3.3.7 岩石完整性系数隶属函数
        3.3.8 岩石耐磨蚀指数隶属函数
        3.3.9 地应力水平隶属函数
        3.3.10 隧道埋深隶属函数
        3.3.11 断层破碎带隶属函数
        3.3.12 软弱围岩大变形隶属函数
        3.3.13 软硬复合比隶属函数
        3.3.14 突涌水隶属函数
        3.3.15 地表沉降隶属函数
    3.4 TBM掘进安全性评价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BM穿越复合地层模型试验
    4.1 TBM缩尺模型试验平台
        4.1.1 试验研究内容
        4.1.2 TBM模型试验台的搭建
        4.1.3 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
        4.1.4 TBM模型试验平台简介
        4.1.5 TBM模型试验操作控制系统
    4.2 模型试验岩体相似材料
        4.2.1 相似材料的选择
        4.2.2 相似材料配比试验
    4.3 模型试验系统装置
        4.3.1 实验装置简介
        4.3.2 监测装置
    4.4 试验流程与监测点布置
        4.4.1 模型制作及开挖
        4.4.2 监测点布置
        4.4.3 工况设计及部分试验照片
    4.5 开挖试验结果分析
        4.5.1 前75cm推力扭矩分析
        4.5.2 前75cm应力分析
        4.5.3 前75cm位移分析
        4.5.4 前75cm段结果检验
        4.5.5 后75cm推力扭矩分析
        4.5.6 后75cm应力分析
        4.5.7 后75cm位移分析
        4.5.8 后75cm段结果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实例
    5.1 海泊桥站—小村庄站TBM施工工程概况
    5.2 车站区间地质条件
    5.3 车站区间地质构造
    5.4 TBM主要技术参数
    5.5 TBM掘进安全适应性评价
    5.6 TBM掘进安全适应性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读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空缺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自然保护地发展概况
        2.1.1 国外自然保护地发展概况
        2.1.2 国内自然保护地发展概况
    2.2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及意义
        2.2.1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
        2.2.2 建立自然保护地的意义
    2.3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
        2.3.1 自然保护地规划
        2.3.2 自然保护地分区管理
        2.3.3 自然保护地评价
    2.4 自然保护地的类型
        2.4.1 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
        2.4.2 世界各国自然保护地类型
        2.4.3 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
        2.4.4 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地
第3章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概况与保护空缺
    3.1 厦门市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海洋资源概况
        3.1.3 海洋环境质量
        3.1.4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3.2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及类型
        3.2.1 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
        3.2.2 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2.3 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
    3.3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现状及问题
        3.3.1 空间分布
        3.3.2 主管部门
        3.3.3 保护与利用
        3.3.4 存在的问题
    3.4 保护空缺分析
        3.4.1 分析方法
        3.4.2 分析原则
        3.4.3 保护空缺状况
        3.4.4 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范围
第4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模糊综合评价简介
    4.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4.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4.2.2 确定评判集
        4.2.3 确定评价要素权重子集
        4.2.4 建立隶属函数
        4.2.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4.2.6 确定最终得分
第5章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评价过程及结果
    5.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预选区保护价值
        5.1.1 预选区概况
        5.1.2 评价过程
        5.1.3 结果分析
    5.2 厦门海洋准自然保护地现状调查
        5.2.1 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5.2.2 存在的问题
第6章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对策
    6.1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6.1.1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6.1.2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6.1.3 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6.1.4 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6.1.5 保护海洋生态文化
        6.1.6 构建海上生态廊道
        6.1.7 加强合作交流
        6.1.8 协调保护与适度开发的矛盾
    6.2 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6.2.1 构建保护地体系的必要性
        6.2.2 基本原则
        6.2.3 分类体系
        6.2.4 保护对象
        6.2.5 空间分布
第7章 论文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相关理论
    2.1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的基本理论
    2.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相关概念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3.1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辨识的原则
    3.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辨识
    3.3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4.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煤层地下气化开采风险评价指标
    4.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评价相关理论
    4.3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的风险评价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山矿煤层地下气化开采项目风险综合评价
    5.1 项目概况
    5.2 项目风险评价分析
    5.3 本章小节
6 项目风险防控及应对策略
    6.1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防控方法及不足
    6.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防控措施
    6.3 煤层地下气化项目典型风险应对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监测及评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脆弱性研究
        1.2.2 路面结构健康监测研究
        1.2.3 沥青路面性能评估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评价体系
    2.1 公路沥青路面脆弱性概念及评价模型
        2.1.1 脆弱性在道路交通应用综述
        2.1.2 公路脆弱性定义
        2.1.3 沥青路面脆弱性评价模型
    2.2 寒区沥青路面服役环境特征
        2.2.1 气候特征
        2.2.2 冻土特征
        2.2.3 寒区极端气候定义及其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2.3 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
        2.3.1 路面暴露性分析
        2.3.2 路面易损性分析
        2.3.3 路面恢复力分析
    2.4 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评价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监测体系
    3.1 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监测与评估方法
        3.1.1 路面暴露性监测与评估
        3.1.2 路面易损性监测与评估
    3.2 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监测系统
        3.2.1 依托工程概况
        3.2.2 服役路面脆弱性监测内容确定
        3.2.3 监测设备及元件的安装与布设
        3.2.4 数据采集系统
    3.3 寒区沥青路面监测数据分析
        3.3.1 气象环境分布规律
        3.3.2 路面温度分布规律
        3.3.3 动力响应特征
    3.4 服役沥青路面脆弱因素识别
        3.4.1 服役路面脆弱性评价内容
        3.4.2 服役路面脆弱性评价指标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实测信息的路面易损性分析
    4.1 路面温度应力分析
        4.1.1 服役路面有限元模型建立
        4.1.2 模型有效性验证
        4.1.3 低温期路面温度应力
        4.1.4 升温期路面温度应力
    4.2 路面温度疲劳寿命评价
        4.2.1 沥青路面极限抗拉强度
        4.2.2 沥青路面温度疲劳寿命计算与评价
    4.3 路面荷载疲劳寿命评价
        4.3.1 沥青路面荷载疲劳预估模型
        4.3.2 荷载疲劳寿命评价
    4.4 路面表面损伤评价
        4.4.1 裂缝调研情况
        4.4.2 裂缝指数计算及路面表面破损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极端情境下的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评估
    5.1 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指标计算方法
        5.1.1 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指标权重确定
        5.1.2 路面脆弱性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5.2 极端低温气候下沥青路面脆弱性
        5.2.1 路面暴露性评价
        5.2.2 路面易损性评价
        5.2.3 路面恢复力评价
        5.2.4 路面脆弱性指数
    5.3 极端冻融下沥青路面脆弱性
        5.3.1 路面暴露性评价
        5.3.2 路面脆弱性指数
    5.4 基于情景的极端高温与降雨气候下路面脆弱性
        5.4.1 极端气候情景分析方法
        5.4.2 极端高温情景下的沥青路面脆弱性
        5.4.3 极端降雨情境下的沥青路面脆弱性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浅埋煤层薄基岩下采动覆岩破坏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煤矿地质条件分析
    2.1 锦界煤矿概况
    2.2 本区顶板水害类型判别
    2.3 采动覆岩分带及覆岩破坏高度计算
    2.4 突水致灾危险源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采动覆岩破坏动态演化相似材料模型试验
    3.1 相似理论与相似材料
    3.2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铺设
    3.3 相似材料模型采动过程覆岩破坏动态演化
    3.4 相似材料模型采动过程中竖向应力动态演化
    3.5 本章小结
4 采动覆岩破坏动态变化数值模拟研究
    4.1 应用于矿井开采中的数值模拟方法
    4.2 数值模型建立
    4.3 采动覆岩破坏动态变化情况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模糊数学的浅埋煤层薄基岩下开采突水危险性评价
    5.1 浅埋煤层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及指标选取
    5.2 浅埋煤层突水危险性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5.3 不同开采距离下的危险性评价
    5.4 突水危险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深厚工作面矿压显现及支承压力演化特征
    2.1 赵庄煤矿概况
    2.2 深厚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观测及分析
    2.3 深厚工作面支承压力偏压分区理论研究
    2.4 工作面支承压力偏压分布规律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及耦合破坏模式试验研究
    3.1 煤、岩等强度材料研制
    3.2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试验概况
    3.3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工作面煤岩体及煤壁动态变形破坏过程与影响机制
    4.1 模型试验相似原理及相似材料选定
    4.2 模型试验研究规划
    4.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深厚工作面煤壁偏压失稳机理及失稳评价方法研究
    5.1 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机理分析
    5.2 煤壁片帮数值模拟研究
    5.3 深厚工作面煤壁失稳评价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概况
        1.2.2 国内外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评价研究概况
    1.3 目前研究的趋势和不足
        1.3.1 国内外研究趋势
        1.3.2 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1 地下空间资源特点及工程分类
        2.1.1 地下空间资源特点
        2.1.2 地下工程分类
    2.2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地形地貌特征
        2.2.2 岩土体工程特征
        2.2.3 水文地质特征
        2.2.4 场地特征
    2.3 建立地下空间资源评价体系
        2.3.1 指标选取的原则
        2.3.2 评价深度选取
    2.4 本章小结
3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质量评估方法
    3.1 层次分析法
        3.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2.1 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
        3.2.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3.3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3.3.1 FCM基本原理
        3.3.2 实现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GIS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质量评价
    4.1 GIS简介及优势
        4.1.1 GIS简介
        4.1.2 基于GIS技术的优势
    4.2 基于GIS的指标数据
        4.2.1 GIS的数据类型
        4.2.2 GIS数据整理
    4.3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4 建立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案例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质量评价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工程资料背景
        5.1.2 地理位置及地面现状
        5.1.3 地形地貌
        5.1.4 场地稳定性
        5.1.5 区域地质条件
        5.1.6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5.1.7 水文地质
    5.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5.3 研究区指标因子等级划分
    5.4 案例区单因子分区图
    5.5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6 模糊综合评价
        5.6.1 案例区的模糊评价集
        5.6.2 确定隶属度值
        5.6.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5.7 模糊C均值聚类评价
        5.7.1 建立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
        5.7.2 模糊C均值聚类评价结果
    5.8 结果对比及修正
        5.8.1 误差分析
        5.8.2 修正后的结果
    5.9 案例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和选址建议
    5.10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岩石强度等级的模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质环境影响分析的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D]. 段怡青.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云南金沙缓薄矿体房柱法开采中采场结构参数优化[D]. 毛锐.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新建铁路紫荆隧道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D]. 罗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4]复合地层TBM掘进安全适应性评价及工程试验验证[D]. 高岩. 山东大学, 2020(12)
  • [5]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空缺与发展对策研究[D]. 庄乾.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0(01)
  • [6]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D]. 张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寒区沥青路面脆弱性监测及评估技术[D]. 李环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浅埋煤层薄基岩下采动覆岩破坏动态演化规律研究[D]. 金璐.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9]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D]. 田茂霖.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D]. 李旭.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岩石强度等级的模糊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