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机载电子电子飞行包

新型机载电子电子飞行包

一、新型机载电子设备电子飞行包(论文文献综述)

车东洋[1](2020)在《飞机客舱一体化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及仿真》文中研究指明航空电子系统是现代化飞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舱网络系统作为航空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流量爆发增长带来的大量需求,迎来了新的挑战。世界各大研究机构和网络硬件设备制造厂商都在加快步伐走在研发前沿。传统的采用模拟离散线架设的客舱网络通信系统虽然传输性能稳定、架设简单、管理方便,但在网络流量日益增多的客舱中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因此需要一种更为先进、容量更大的客舱网络系统架构的想法不断被提出。借助于此一方面能够减少乘务组和飞机维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旅客的乘机体验。这为航空公司抢占民航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本文以客舱一体化网络体系结构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基于以太网的新一代客舱一体化网络体系架构。在对网络架构设计的同时对所需的各类保障策略进行设计,重点研究了客舱一体化网络的网络管理策略,基于QoS模型的WFQ调度算法进行向客舱网络的迁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客舱网络环境的网络质量保障策略。最后基于OPNET平台对客舱一体化网络架构进行建模,高度还原了客舱网络的真实情况,为客舱一体化网络架构及策略验证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选择的背景和意义,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随后对应用到的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决定选择OPNET平台作为测试仿真工作的研发平台。接下来对客舱一体化网络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了客舱网络架构应该具有的功能。然后对客舱一体化网络应当具有的网络管理体系做出分析制定,重点关注网络安全和网络质量管理方面。并在之后针对客舱一体化网络架构设计仿真建模方案,进行详细仿真测试。最后在总结本文工作的同时对后续客舱一体化网络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田蜜[2](2019)在《地空宽带通信越区切换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空宽带通信系统需要支撑航空空中交通服务(Air Traffic Services,ATS)等多种航空通信业务,同时满足日益强烈的航空旅客通信(Aeronautical Passenger Communications,APC)需求,这要求比传统地面通信网络仅提供移动数据业务更高的系统稳定性,而现有的地面通信系统直接用于地空通信将面临用户高速移动特性和系统小区覆盖半径有限等问题,且其小区切换算法仅判断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导致切换不可靠、冗余切换、乒乓效应等问题,地空宽带通信性能将进一步恶化,无法满足系统要求。因此,建立适合地空宽带通信的越区切换算法十分必要。本论文结合重庆大学、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合作项目“地空宽带数据链通信系统原型样机研发及测试”,研究地空宽带通信越区切换的相关理论与技术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地空宽带通信的高效切换算法,对实际部署提供参考。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地面移动通信切换算法并未利用用户移动方向性可知特性,而导致系统面临切换不可靠、冗余切换等问题,本文利用地空宽带通信场景呈线性、提前可知的特殊性,借助飞机航向信息,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强度滞后阈值与角度阈值的联合切换判决算法,算法将与飞机航向最接近的基站的视为有效基站,能够有效提升切换可靠性。仿真结果及分析表明:相比传统切换算法,联合切换判决算法以增加很小切换延后距离为代价,有效地减少切换次数,提升了切换可靠性。(2)针对切换滞后阈值固定取值时,联合判决算法减少切换次数是以增大切换延后距离为代价的问题,又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滞后阈值调整算法,算法以移动距离或接收信号强度比值为函数自适应调整切换滞后阈值,系统在小区中心保持较大切换滞后阈值,切换滞后阈值随着移动距离增大逐渐减小至零值,越过小区边缘后随即按照自适应函数增加至最大值。仿真表明:通过优化自适应函数系数?与η能够进一步减少切换延后距离与切换次数。(3)针对自适应滞后阈值调整算法切换触发概率随?增大而变化放缓的问题,又提出了一个改进算法,改进算法使滞后阈值降至零值后继续持续减小至负数,直至完成切换。通过仿真表明:改进算法避免了切换触发概率变缓的问题,同时能够进一步减少切换延后距离与切换次数。

周浩[3](2019)在《电子飞行包在民用航空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电子应用技术和民用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航空公司和飞行员认识到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IPAD和各类平板电脑,来查阅传统上使用的纸质检查单和参考文件,并逐步意识到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的各种功能所带来的好处。各个航空公司开始研制一种名为电子飞行包(简称EFB)的便携式设备,从而减少纸质资料的携带,方便飞行员的查阅和记录,更方便于资料的更新和管理等。EFB几乎能够存储和显示飞行运行需要的所有文件,如公司运行手册、最低设备清单(MEL)、运行规范、各类航图手册和飞机性能分析手册。

许志香[4](2019)在《基于入侵检测的机载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飞机制造商及航空公司为提升其信息服务化水平设计并使用了“e化”的新一代机型。传统相对封闭的机载网络由于与地面公共开放式网络互联互通,面临数据被非法获取、篡改等一系列机载网络安全隐患。现有的机载网络安全防护技多研究风险评估,未针对机载网络与公共互联网交互的边界处就入侵检测做出算法及技术研究,因此着重研究了基于机载网络的入侵检测防护技术。首先,分析机载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机载网络域的划分及机载信息系统组成,在此基础上挖掘机载网络面临的网络安全隐患及可能的攻击方式,总结分析了机载网络的入侵检测环境,提出在旅客娱乐信息域与开放域交互的边界处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实验模拟数据采用标准商用以太网数据集。其次,针对商用以太网中有标签数据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生成模型的半监督入侵检测算法。利用变分自编码技术(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获得原始数据的低维表示,然后用数据的生成模型提高单独使用有标签数据时的分类准确率,解决当前入侵检测算法需要大量有标签数据的问题。最后,针对机载网络对U2R(User to Root,U2R)和R2L(Remote to Local,R2L)异常敏感及目前入侵检测算法对这两种攻击检测率低的问题,提出半监督多层次异常检测算法。借助Kd-tree加快选取K-means初始聚类中心;然后利用Tri-training方法对聚类之后的数据做处理,扩充有标签数据集;最后,借助二叉树模型,提出层次化分类模型用以提高R2L及U2R两种攻击类型的检测率。

朱虹[5](2019)在《基于响应式交互的机载触控界面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飞机驾驶舱逐步采用全触控的大屏幕显示器,来替代传统的显示设备与信息显示方式,同时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机载触控界面的信息显示量也大幅增加。但是,目前传统的信息显示设计标准与规范不足以支撑现代机载触控界面的使用需求,现有的机载触控界面设计仍需要进一步优化。信息的呈现方式和视觉反馈机制对操作任务的完成效率存在影响,因此实现交互操作与视觉反馈的和谐统一是机载触控界面设计的关键。响应式交互利用触摸效果的核心视觉机制,体现出视觉信息的秩序性和导向性功能,使界面提升至与用户产生更加强烈和具象化的交互,从整体上降低界面的视觉复杂度,使决策过程最优化,增强交互体验。本文的目的是基于响应式交互对机载触控界面进行优化设计,深入研究由信息功能展示到交互体验感知的响应式交互过程,从信息显示和信息交互这两个方面,构建机载触控界面的优化设计策略。本课题以军用特种飞机的航空电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任务分析的形式对机载触控界面的信息交互设计及方法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性与结构性研究。通过分析任务模式、任务金字塔及任务域模型,对界面信息进行整合与梳理,明确各任务阶段下的显示信息等内容。研究响应式交互机制,分析响应式交互的设计要素。结合基于任务主导的用户界面需求,分别对信息内容、信息显示、信息交互以及触控操作进行详细的需求挖掘,得出机载触控界面需求模型。从界面信息显示与交互方式出发,寻求机载触控界面的优化设计策略,用于机载触控界面的优化设计。之后通过行为分析与眼动追踪技术对机载触控界面展开实验评估与分析,验证了机载触控界面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唐明哲[6](2017)在《民机机载文件服务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近现代以来民航产业的迅猛发展,顺应国家发展策略,我国已正式启动国产大飞机研发项目。目标是实现整机国产化,包括自主研发制造机载电子设备,然而目前的机载设备几乎被国外设备商垄断,如霍尼韦尔、柯林斯、松下等,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电子设备迫在眉睫。作为国产客机自主研发的机载信息系统的一部本,机载文件服务系统的研发同样重要。为了机载电子设备的国产化,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以开发机载文件服务系统原型软件为背景,做了以下工作:通过早期的调研、商讨,整理出文件服务系统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性能需求,梳理并分析了系统各个业务逻辑流程,设计出系统的软件架构,划分为四个模块:界面管理、身份认证、打印服务、数据机载。根据软件的架构设计转入文件服务系统详细设计,并最终编码实现了文件服务系统原型软件,最终通过软件测试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文件服务系统采用B/S架构进行设计,在ECLIPSE开发平台中中利用C++/JAVA技术进行开发,最终开发的系统运行于LINUX环境之中,可通过IE浏览器访问。该设计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了文件服务系统原型具备的身份认证、界面管理、数据加载、打印服务功能。地面维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地面端登陆文件服务系统的主界面选择需要的功能。文件服务系统作为航电安全接口与驾驶舱打印机间的一座桥梁,很好地实现了打印作业的调度。所有这些工作为国产机载信息系统的研发打下了良好基础。最终依据合理的分析与设计,完成了文件服务系统的研发工作。经过初步的地面测试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界面简单明了且运行流畅。该系统为地面人员的维护工作带来了便利,保障了驾驶舱打印作业的顺利进行。为将来国产大飞机的顺利交付做出了贡献。

王彦翔[7](2016)在《基于AFDX网络的机载CMCF仿真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航空电子系统作为现代民用飞机的重点研发部分,其智能化和模块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也造成了航电系统的构成越来越复杂。因此,中央维护系统作为航电系统的维护管理核心逐渐成为现代民用飞机的研究热点。中央维护计算功能(Central Maintenance Computing Function)模块是中央维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对航空电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因此对CMCF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机载CMCF仿真系统,以AFDX航空总线为设计基础,对CMCF进行功能性仿真,研究中央维护系统内CMCF模块与飞机成员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仿真模块能够将数据通过AFDX网络发送至各飞机成员系统,并且能够对飞机成员系统产生的故障进行检测并形成报告。首先,通过研究ARINC664-7标准规范,熟悉AFDX数据总线特性,分析了CMCF模块工作原理,总结出机载CMCF仿真系统的设计原则、通讯构型以及体系结构,并以此为根据对机载CMCF仿真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建立系统层次构型,提出机载CMCF仿真系统详细设计方案。然后,依据机载CMCF仿真系统设计方案,对AFDX板卡和系统通讯接口等硬件进行选型,并搭建仿真平台。同时,对仿真系统软件进行开发,包括仿真系统信息修改功能模块、飞机状态信息功能模块、故障报告功能模块、维护自检功能模块等,实现了机载CMCF仿真系统与飞机系统的正常通讯。最后,对机载CMCF仿真系统进行了系统测试,通过检测仿真系统的数据接收和数据发送功能,证明仿真系统满足设计要求,能够为CMCF的设计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赵敏婕[8](2016)在《波音787飞机中央维护计算功能结构化模型研究》文中提出中央维护计算功能(Central Maintenance Computing Function,CMCF)是波音787飞机中央维护系统(Central Maintenance System,CMS)的核心功能之一,可收取来自LRM(Line Repalceable Module,航线可更换模块)的故障信息并进行处理和显示,在飞机维护中承担重要功能。CMCF作为成熟技术已在波音787飞机上运行,空客A380也装载有类似功能系统,而我国对新型航电系统下的中央维护系统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理论。通过研究ARINC624规范、ARINC664规范、波音787相关手册,理解波音787CMCF工作原理,对波音787飞机CMCF建立结构化模型。首先在提取CMCF的具体功能之上,从用户角度出发,对CMCF实现功能模块划分,详细设计每个功能模块内容。其次根据相关手册和规范,总结设计CMCF结构化模型所需数据及格式。然后基于ARINC624协议,设计与波音787飞机等效的通信机制。设计CMCF结构化模型验证方案,提出一种基于UDP协议的模型软件验证方式。最后利用波音787飞机成员系统模拟软件,按照ARINC624协议设计实验案例,论证CMCF结构化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波音787飞机中央维护计算功能的研究,建立了CMCF的结构化模型,表现IMA系统下机载维护系统的工作方式,对机载维护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我国自主开发设计新一代航电系统下的机载中央维护系统提供一种思路。

刘宸宇[9](2016)在《机载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飞机状态实时监控系统对于飞机的飞行安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飞机状态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飞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患于未然,提高飞行安全。因此,研究有别于其他监控系统的机载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半实物仿真,对飞机安全性有一定应用价值。首先,根据总体设计需求,确定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半实物仿真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分析硬件接口并确定所要仿真的参数。研究数据异常模式识别机制,分析奇异点、突变点的数据异常情况。设计应急处理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所需参数及发送范围和频率。其次,进行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半实物仿真系统软硬软件平台设计,确定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半实物仿真需要与其他机载航电系统、物理板卡接口、卫星通信模块接口连接;最终完成整个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的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数据异常模式识别和应急报告机制及实时向地面传输数据技术,利用改进递归小波变换方法、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原理完成了机载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的研究和设计,并通过仿真软件等对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为相关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可作为航空电子通信导航系统适航验证与评估平台上飞机航电系统加改装方案的验证实例。

马小骏[10](2014)在《面向客户服务的民用飞机健康管理系统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研制和发展大型客机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客户服务已成为民机产业中相比产品本身更高层次的竞争手段,主制造商的客户服务能力与水平已经成为决定其产品取得市场成功和商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以我国大型民用客机研制为背景,以服务于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工程为目的,重点研究大型飞机健康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体系构架、实现方案以及相关关键技术,为构建适用于我国大型客机的健康管理系统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基于健康管理的业务需求分析,遵循APHM系统设计约束、可靠性/安全性/开放性/可用性等方面的要求,基于C-Care客户服务模式和特点,提出了适用与我国大型客机健康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实现方案,完成了APHM总体设计、地面系统、机载系统、空地数据传输机制、APHM与其他客户服务运营支持系统的接口关系等五个方面的总体方案设计;然后给出了系统架构以及实现方案,从飞机级、系统级以及部件级三个层次,分析了APHM地面系统对飞机状态信息的需求及监测参数的确定方法,基于地空数据链的特点研究了状态监测数据信息的传输策略。针对航线维修的业务需求,分析了基于手册的故障诊断、以及基于案例推理的故障诊断方法及其在航线排故中的应用,基于系统的深层次知识,研究了基于系统原理的故障诊断方法,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服务于航线维修的的多策略融合的综合故障诊断体系。研究了面向维修计划需求的寿命预测方法,基于性能可靠性理论,引入LS-SVM方法到可靠性分布模型中,获得性能可靠性寿命,解决了大型客机中部分高可靠性子系统极少失效甚至零失效情况下得寿命预测问题;同时针对只有少量故障数据的情况,充分利用LS-SVM方法在小样本预测方面的良好推广性能,将其引入威布尔寿命分布参数预测模型中,得到平均寿命;对于既有监测信息又有少量故障数据的情况,考虑将上述两个模型进行组合,从而得到寿命的组合预测结果;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为大型客机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针对我们自主研制的客机,缺乏相应的健康管理系统,本文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型客机的健康管理系统,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并在厦门航空公司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了系统架构的功能应用性初步验证,确认了大型客机健康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的合理性、先进性。本文的研究以服务于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工程为目的,重点针对大型飞机健康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体系构架、实现方案以及相关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为构建适用于我国大型客机的健康管理系统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新型机载电子设备电子飞行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机载电子设备电子飞行包(论文提纲范文)

(1)飞机客舱一体化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客舱网络架构研究现状
        1.2.2 客舱无线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1.2.3 本文研究方向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简介
    2.1 客舱网络体系基础概述
    2.2 客舱网络系统分类
        2.2.1 CCS子系统
        2.2.2 IFES子系统
        2.2.3 IS子系统
        2.2.4 ECS子系统
    2.3 QoS技术
    2.4 OPNET仿真平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客舱一体化网络需求分析
    3.1客舱一体化网络应用场景分析
    3.2 系统整体目标
    3.3 网络架构需求分析
    3.4 网络质量需求分析
        3.4.1 网络安全设计需求
        3.4.2 服务质量设计需求
        3.4.3 网络确定性设计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客舱一体化网络架构设计
    4.1 客舱一体化网络整体架构
        4.1.1 Boeing-787 客舱网络架构
        4.1.2 客舱一体化网络
    4.2 客舱一体化网络各子系统架构
        4.2.1 CCS子系统
        4.2.2 IS子系统
        4.2.3 IFE子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客舱一体化网络管理策略设计
    5.1 客舱网络子网及VLAN划分
        5.1.1 客舱网络子网划分方案
        5.1.2 客舱网络VLAN划分方案
    5.2 基于ACL的客舱网络安全策略设计
        5.2.1 客舱交换机中的ACL配置
        5.2.2 防火墙中的ACL配置
        5.2.3 中心路由器中的ACL配置
    5.3 客舱一体化网络数据流隔离
        5.3.1 客舱一体化网络的架构隔离
        5.3.2 VLAN实现数据流隔离和网络安全
        5.3.3 ACL/VACL实现数据流隔离和网络安全
    5.4 客舱一体化网络QoS策略设计
        5.4.1 客舱一体化网络流量分析
        5.4.2 QoS模型调度流程
        5.4.3 QoS流量调度算法
        5.4.4 QoS处理机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仿真
    6.1 测试环境介绍
        6.1.1 测试机部署环境
        6.1.2 客舱一体化网络测试环境设计
        6.1.3 测试仿真流程
    6.2 CCS系统测试
        6.2.1 业务流量设计
        6.2.2 网络质量测试
        6.2.3 网络安全测试
    6.3 IS系统测试
        6.3.1 业务流量设计
        6.3.2 网络质量测试
        6.3.3 网络安全测试
    6.4 IFE系统测试
        6.4.1 业务流量设计
        6.4.2 网络质量测试
        6.4.3 网络安全测试
    6.5 一体化网络QoS策略测试
        6.5.1 业务流量设计
        6.5.2 网络服务质量测试
    6.6 与现有工作的对比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地空宽带通信越区切换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空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1.2.2 切换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2 地空通信系统及切换技术概述
    2.1 引言
    2.2 地空宽带通信系统
        2.2.1 系统构成
        2.2.2 主要功能
    2.3 切换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航线信息的切换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建立
    3.3 切换算法性能分析
        3.3.1 系统模型
        3.3.2 切换性能分析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1 切换性能与角度阈值关系
        3.4.2 切换性能与滞后阈值关系
        3.4.3 切换性能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自适应切换阈值调整算法
    4.1 引言
    4.2 原理分析
    4.3 最小零阈值自适应阈值调整算法
        4.3.1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最小负阈值自适应阈值调整算法
        4.4.1 α、η与切换次数与延后距离关系
        4.4.2 α、η与切换次数与延后距离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电子飞行包在民用航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子飞行包的定义与分类
    1.1 硬件分类
        (1)一级电子飞行包
        (2)二级电子飞行包
        (3)三级电子飞行包
    1.2 软件分类
        (1)A类应用软件
        (2)B类应用软件
        (3)C类应用软件
2 电子飞行包在民用航空的优缺点
    2.1 电子飞行包在民用航空的优点
    2.2 电子飞行包在民用航空的缺点
3 电子飞行包的应用
    3.1 航图查看
    3.2 机载性能工具(OPT)
    3.3 电子视频监控
    3.4 电子检查单(包括各类起飞着陆检查单、应急检查单)
4 推进EFB的工程管理策略探索
    4.1 组织风险的工程管理策略探索
    4.2 技术风险的工程管理策略探索

(4)基于入侵检测的机载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机载网络信息安全与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2.1 机载网络相关概念
        2.1.1 机载网络域的划分
        2.1.2 机载信息系统
        2.1.3 AFDX协议分析
    2.2 机载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2.2.1 机载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2.2.2 机载网络的攻击方式
    2.3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2.3.1 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
        2.3.2 常用的入侵检测算法
    2.4 机载网络入侵检测环境解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S-DGM的入侵检测网络安全防护算法
    3.1 半监督学习
        3.1.1 基于生成模型的半监督分类算法
        3.1.2 变分推断
        3.1.3 变分自编码
    3.2 SS-DGM检测模型设计
        3.2.1 模型设计
        3.2.2 VAE网络结构设计
    3.3 实验及结果分析
        3.3.1 实验数据
        3.3.2 数据预处理
        3.3.3 模型参数设计及评估标准
        3.3.4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机载网络的半监督多层次异常检测模型
    4.1 基于Kd-tree选取初始聚类中心
        4.1.1 构造Kd-tree
        4.1.2 快速选取K-means聚类中心
    4.2 半监督多层次入侵检测模型
        4.2.1 Tri-training定义
        4.2.2 Tri-training扩充有标签数据集
        4.2.3 层次化分类设计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数据
        4.3.2 数据预处理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基于响应式交互的机载触控界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机载人机交互界面
        1.1.2 机载显示界面人机工效
        1.1.3 机载触摸屏控制技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机载人机交互界面研究现状
        1.2.2 机载显示界面工效学研究现状
        1.2.3 响应式交互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1.3.2 实践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课题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
2 机载触控界面任务信息分析与响应式交互机制研究
    2.1 机载触控界面任务信息分析
        2.1.1 机载触控界面信息特性
        2.1.2 Petri网任务模式
        2.1.3 用户界面任务金字塔
        2.1.4 用户界面任务域模型
    2.2 响应式交互机制研究
        2.2.1 响应式交互设计理念
        2.2.2 响应式交互要素属性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任务主导的用户界面设计需求挖掘
    3.1 用户界面信息内容需求
    3.2 用户界面信息显示需求
        3.2.1 信息显示设计准则
        3.2.2 信息显示方式
    3.3 用户界面信息交互需求
        3.3.1 信息交互特征
        3.3.2 任务席位人机交互方式
    3.4 用户界面信息触控操作需求
        3.4.1 触控交互属性
        3.4.2 触控手势类型
    3.5 机载触控界面需求模型构建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用户需求的机载触控界面响应式交互策略研究
    4.1 机载触控界面信息显示设计
        4.1.1 视觉信息元素显示工效
        4.1.2 视觉信息显示模式
    4.2 机载触控界面信息交互设计
        4.2.1 信息交互分类与特性
        4.2.2 信息交互功能维度
        4.2.3 信息交互响应方式
    4.3 机载触控界面信息交互动作设计
        4.3.1 交互动作构成元素
        4.3.2 交互动作影响因素
    4.4 机载触控界面响应式交互优化设计策略
        4.4.1 机载触控界面构架方法
        4.4.2 响应式交互设计指导准则
        4.4.3 机载触控界面优化设计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机载触控界面优化设计与评估
    5.1 机载触控界面仿真设计
        5.1.1 仿真界面实现平台
        5.1.2 仿真界面设计
    5.2 基于GOMS模型的机载触控界面行为分析方法
        5.2.1 行为分析
        5.2.2 GOMS模型
        5.2.3 GOMS模型应用研究
    5.3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机载触控界面实验方法
        5.3.1 眼动追踪技术
        5.3.2 实验任务设计
        5.3.3 实验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实验第一部分统计数据
附录B 实验第二部分统计数据
附录C 实验第三部分统计数据
附录D 硕士期间成果

(6)民机机载文件服务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民机机载文件服务系统相关基础理论
    2.1 相关协议文件概述
    2.2 软件架构概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机机载文件服务系统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
    3.1 软件功能性需求分析
        3.1.1 界面管理功能需求
        3.1.2 身份认证功能需求
        3.1.3 打印服务功能需求
        3.1.4 数据加载功能需求
    3.2 软件性能需求分析
        3.2.1 处理能力
        3.2.2 安全性分析
        3.2.3 运行环境
    3.3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3.3.1 系统分析
        3.3.2 软件架构
        3.3.3 功能模块划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机机载文件服务系统详细设计
    4.1 文件服务系统功能设计
        4.1.1 界面管理模块设计
        4.1.2 身份认证模块设计
        4.1.3 打印服务模块设计
        4.1.4 数据加载模块设计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4.2.1 E-R图
        4.2.2 数据库表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机机载文件服务系统实现
    5.1 界面管理模块实现
        5.1.1 界面初始化实现
        5.1.2 登录授权实现
        5.1.3 访问管理实现
    5.2 身份认证模块实现
        5.2.1 登录实现
        5.2.2 登出实现
        5.2.3 中英文切换实现
        5.2.4 用户加载实现
    5.3 打印服务模块实现
        5.3.1 ASIM间通信实现代码
        5.3.2 打印作业功能实现代码
        5.3.3 状态管理实现
        5.3.4 状态上报实现
    5.4 数据加载模块实现
        5.4.1 FIND实现
        5.4.2 文件下载实现
        5.4.3 文件上载实现
        5.4.4 获取设备信息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机机载文件服务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目的
    6.2 系统测试环境及过程
    6.3 系统测试内容及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AFDX网络的机载CMCF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机载维护系统发展概述
        1.2.2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发展概述
        1.2.3 AFDX网络发展概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CMCF工作原理及功能分析
    2.1 中央维护系统结构与功能
    2.2 CMCF模块工作原理
    2.3 AFDX总线关键技术
        2.3.1 AFDX网络工作原理
        2.3.2 AFDX总线端系统
        2.3.3 AFDX总线数据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FDX网络的机载CMCF仿真系统设计方案
    3.1 机载CMCF仿真系统设计原则
    3.2 通讯构型策略描述
    3.3 机载CMCF功能模块化及其体系结构分析
    3.4 机载CMCF仿真系统纵向分层设计
        3.4.1 整体架构设计
        3.4.2 数据收发层
        3.4.3 数据内容编解码层
        3.4.4 信息缓冲存储层
        3.4.5 人机界面交互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载CMCF仿真系统系统平台搭建
    4.1 机载CMCF仿真系统硬件构成
        4.1.1 硬件概述
        4.1.2 平台选型
        4.1.3 AFDX网络接口配置及函数
    4.2 AFDX总线数据编解码
    4.3 机载CMCF仿真系统信息收发与存储
    4.4 机载CMCF仿真系统界面显示与组织
        4.4.1 CMCF设置页
        4.4.2 周期报告页
        4.4.3 定向消息页
        4.4.4 系统配置状态页
        4.4.5 故障注入页
        4.4.6 飞机信息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载CMCF仿真系统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5.1 功能测试工具及原理
        5.1.1 测试工具
        5.1.2 测试平台工作原理
    5.2 机载CMCF仿真系统编解码测试
    5.3 机载CMCF仿真系统功能测试
        5.3.1 机载CMCF仿真系统数据发送测试
        5.3.2 机载CMCF仿真系统数据接收测试
    5.4 本章小节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8)波音787飞机中央维护计算功能结构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
        1.3.1 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结构组织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MCF工作运行原理研究
    2.1 运行原理
    2.2 功能分析
    2.3 通信方式
        2.3.1 CMCF与成员系统通信方式
        2.3.2 AFDX总线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MCF结构化模型设计
    3.1 功能设计
        3.1.1 航线维护信息模块
        3.1.2 扩展维护信息模块
        3.1.3 其他功能模块
        3.1.4 故障报告模块
    3.2 数据结构设计
        3.2.1 飞机相关数据
        3.2.2 飞机系统数据
        3.2.3 其他相关数据
    3.3 通信机制设计
        3.3.1 消息时序逻辑设计
        3.3.2 通信应答逻辑设计
    3.4 模型层次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验证方法与设计
    4.1 模型验证软件数据设计
        4.1.1 通信数据包设计
        4.1.2 数据结构设计
        4.1.3 数据传输设计
    4.2 模型验证软件类设计
    4.3 显示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5.1 验证工具
    5.2 验证方法及结果
        5.2.1 显示功能验证
        5.2.2 信号收发逻辑验证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9)机载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总体设计
    2.1 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概述
        2.1.1 AFIRS系统介绍
        2.1.2 自动飞行信息报告半实物仿真系统介绍
    2.2 系统总体设计
        2.2.1 系统仿真需求分析
        2.2.2 接口数据类型分析
        2.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飞行数据异常识别与应急报告机制设计
    3.1 数据异常概述
        3.1.1 数据异常定义
        3.1.2 数据异常识别方法
    3.2 发动机报数据异常识别实例
        3.2.1 发动机数据故障类型
        3.2.2 N1信号的消噪与重构
        3.2.3 N1信号的奇异点检测
        3.2.4 N1信号的突变点检测
    3.3 应急报告机制设计
        3.3.1 数据应急报告机制原理
        3.3.2 数据应急报告机制实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4.1 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硬件设计
        4.1.1 工控机
        4.1.2 物理板卡
        4.1.3 北斗模块
    4.2 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软件设计
        4.2.1 板卡数据处理流程
        4.2.2 飞行数据异常识别程序流程
        4.2.3 数据应急处理程序流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
    5.1 接收和发送数据功能测试
    5.2 异常数据识别功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10)面向客户服务的民用飞机健康管理系统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术语和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
        1.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2 健康管理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健康管理的内涵及起源
        1.2.2 国外民机健康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国外民机健康管理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1.2.4 国内民机PHM技术发展现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面向客户服务的大型客机健康管理系统方案研究
    2.1 大型民用客机主制造商的客户服务模式分析
        2.1.1 民用飞机的客户服务模式
        2.1.2 C-Care客户服务模式分析
        2.1.3 C-Care客户服务模式中的信息与数据流
    2.2 面向客户服务的APHM的功能与使用需求
        2.2.1 基于C-Care服务模式的APHM系统需求
        2.2.2 航空公司对APHM的使用需求
        2.2.3 主制造商对APHM的功能需求
    2.3 APHM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
        2.3.1 基本技术要求
        2.3.2 系统可靠性要求
        2.3.3 系统可用性要求
        2.3.4 安全性要求
        2.3.5 开放性要求
        2.3.6 扩展性需求
    2.4 APHM系统总体的方案
        2.4.1 系统总体架构
        2.4.2 地面系统总体方案
        2.4.3 机载系统总体方案
        2.4.4 空地数据传输机制总体方案
    2.5 系统接口关系
        2.5.1 与地面系统接口
        2.5.2 数据链路的接口
        2.5.3 与航空公司的接口
        2.5.4 与供应商的接口
    2.6 小结
第三章 APHM系统状态监测信息及数据传输策略研究
    3.1 飞机级状态监测需求分析
        3.1.1 运行基本信息
        3.1.2 航行动态实时监测信息
        3.1.3 勤务信息
        3.1.4 异常事件监测信息
    3.2 系统级状态监测需求
        3.2.1 基于类比分析确定重点监测的机载系统
        3.2.2 延误取消率统计
        3.2.3 机组报告率统计
        3.2.4 使用困难报告率
        3.2.5 需重点关注的系统及其状态监测信息需求
    3.3 部件级状态监测需求
        3.3.1 部件级状态监测需求确定方法
        3.3.2 空调系统部附件监测信息需求
    3.4 我国某型民机状态监测数据需求
    3.5 状态监测信息传输策略研究
        3.5.1 基于ACARS的空地数据传输
        3.5.1.1 ACARS地空数据链系统组成
        3.5.1.2 ACARS数据的传输策略分析
        3.5.1.3 ACARS数据传输策略
        3.5.2 航后无线数据链
        3.5.2.1 航后无线数据链的组成
        3.5.2.2 航后无线数据链的传输策略分析
        3.5.2.3 航后无线数据的传输策略
        3.5.3 空地宽带数据链
        3.5.3.1 卫星宽带数据链组成
        3.5.3.2 ATG数据链的组成
        3.5.3.3 数据链的传输策略分析
        3.5.3.4 某机型数据链传输策略
    3.6 小结
第四章 面向航线维修的多策略融合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4.1 基于故障隔离手册的故障诊断
        4.1.1 基于FIM的故障诊断流程与方法
        4.1.2 多故障原因综合分析方法
    4.2 基于案例推理的民机故障诊断技术
        4.2.1 基于案例推理的进行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
        4.2.2 基于案例推理的民机故障诊断技术
        4.2.2.1 基于框架表示的民机故障案例库设计方法
        4.2.2.2 基于征兆相似度的案例检索策略
        4.2.3 相似故障原因分析案例
        4.2.3.1 A320 系列飞机后货舱门故障
        4.2.3.2 B737NG系列飞机后货舱门故障
        4.2.3.3 故障对比分析
    4.3 基于系统原理故障诊断的方法研究
        4.3.1 基于系统原理的故障诊断方法
        4.3.2 系统原理模型库构建
        4.3.3 故障传播路径获取
    4.4 基于多策略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
        4.4.2 融合故障诊断方法
        4.4.3 基于融合分析的排故功能设计
    4.5 小结
第五章 面向维修计划的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5.1 基于LS-SVM时间序列预测的飞机性能可靠性寿命预测方法
        5.1.1 支持向量机SVM
        5.1.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5.1.3 基于LS-SVM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性能退化预测模型
    5.2 基于改进威布尔分布的可靠性寿命预测模型
        5.2.1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5.2.2 寿命分布模型的检验
        5.2.3 基于改进的威布尔分布的寿命分布模型的实现
    5.3 民用飞机整机的寿命控制
    5.4 案例研究
        5.4.1 改进威布尔分布的寿命分布模型案例验证
        5.4.2 基于LS-SVM时间序列预测的性能可靠度评估及寿命预测案例验证
    5.5 小结
第六章APHM原型系统开发与验证
    6.1 针对某型民机的健康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
        6.1.1 数据收发与处理子系统
        6.1.2 实时监控子系统
        6.1.3 故障诊断子系统
        6.1.4 航后数据监控应用子系统
        6.1.5 运行平台子系统
        6.1.6 扩展功能子系统
        6.1.7 数据及知识管理子系统
    6.2 APHM系统验证方案与验证内容
        6.2.1 系统功能验证方案
        6.2.2 系统性能验证方案
        6.2.3 系统验证内容
        6.2.3.1 系统功能验证内容
        6.2.3.2 系统性能验证内容
    6.3 验证实施与结果分析
        6.3.1 验证实施
        6.3.2 验证问题统计
        6.3.3 测试验证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7.1 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7.2 主要的创新性工作与成果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1 ATA100 章节与飞机系统对应关系表
附录2 某航空公司B737 MEL
附录3 B737 空调系统(ATA21)部附件的重要度分析
附录4 B737NG空调系统(ATA21)中故障率较高的部附件列表

四、新型机载电子设备电子飞行包(论文参考文献)

  • [1]飞机客舱一体化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及仿真[D]. 车东洋.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2]地空宽带通信越区切换算法研究[D]. 田蜜. 重庆大学, 2019(02)
  • [3]电子飞行包在民用航空的应用[J]. 周浩.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09)
  • [4]基于入侵检测的机载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D]. 许志香.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 [5]基于响应式交互的机载触控界面设计研究[D]. 朱虹.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6]民机机载文件服务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D]. 唐明哲.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7)
  • [7]基于AFDX网络的机载CMCF仿真系统研究[D]. 王彦翔. 中国民航大学, 2016(03)
  • [8]波音787飞机中央维护计算功能结构化模型研究[D]. 赵敏婕. 中国民航大学, 2016(03)
  • [9]机载自动飞行信息报告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D]. 刘宸宇. 中国民航大学, 2016(03)
  • [10]面向客户服务的民用飞机健康管理系统的若干问题研究[D]. 马小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新型机载电子电子飞行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