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开放气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周倩倩[1](2020)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循证医学和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的科学方法,构建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敏感指标,为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的量化管理提供依据,为急诊护理人员评估、监测及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质量提供参考工具。方法:本研究运用循证护理的科学方法制定中英文检索词及检索策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标准对目标文献进行等级与质量评定,成立研究小组,包括15名临床护理专家,研究小组成员根据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法提取了23项急性颅脑损伤初级护理敏感指标并结合目标文献进行小组讨论确定各指标内涵,形成护理敏感指标初始指标池。根据初始指标池制定急性颅脑损伤护理敏感指标调查问卷,采用Delphi法对指标的重要性及内涵向来自六个省份47名函询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函询采用邮件的方式进行,按照Likert五级评分法对各指标内容进行评价。运用专家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Cr)、肯德尔系数(Kendall’s W)和变异系数(CV)对专家的权威性和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及一致性进行评价,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确定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敏感指标项目。结果:构建了急性颅脑损伤护理敏感直接指标共11项,包含指标名称、内涵、计算公式、分子分母解释及数据收集方法,专家积极程度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7.87%,均大于9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和0.88,均大于0.7;两轮专家意见结果的一致性评价用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和变异系数表示,两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7和0.50,P均小于0.05,最终条目的变异系数在0.090.18之间,均小于0.20。结论:根据循证护理和Delphi法的科学方法建立了11项适用于急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护理敏感指标。专家咨询积极程度和权威系数较高,专家的权威性代表性良好;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结果肯德尔系数和变异系数较好,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信,可以为急诊护理人员评估、监测及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蔡万兴[2](2018)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重型颅脑损伤知识掌握度、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的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以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0,P=0.002)。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重型颅脑损伤知识掌握度和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后遗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 8,P=0.024 3)。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重型颅脑损伤知识掌握度和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神经、肢体等相关功能和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周新,尚继越[3](2002)在《早期开放气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早期开放气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本组总结2001-01/2002-01在急诊科抢救重型颅脑损伤128例(GCS评分均≤8分)对合并呼吸障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气管切开97例(75.8%),经观察气管插管32例后,改气管切开28例(占其中的87.5%)。结论早期开放气道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是非常重要的,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纠正脑缺氧、脑水肿状态及促进脑功能的早期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对预后有利。
胡祎,王淑玲,周静[4](2017)在《急重症颅脑损伤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一体化的急救护理对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救治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病死和后遗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急重症科收治的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一体化组和常规组,每组7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一体化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救治时间、救治效果、ADL及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结果:一体化组的有效救治时间为(47.6±16.2)min,明显短于常规组的(75.9±17.4)min,治愈率和救治成功率分别为34.3%、87.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4.3%、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组患者在护理后ADL达到非常好的比例为58.6%,病死率为4.3%,后遗症发生率为15.7%,而常规组为40.0%、14.3%、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应用于急重症脑损伤的抢救中,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林启忠[5](2016)在《早期积极呼吸道管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救治中的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体会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积极呼吸道管理的价值。方法:对4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呼吸道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再选取20例患者不采取早期呼吸道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畅通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经过观察没有出现吸入性肺炎或者是肺不张的情况,也未出现呼吸衰竭、窒息。而另外20例未采取早期呼吸道管理措施的患者仅有3例患者未出现任何呼吸道症状。早期呼吸道管理组呼吸衰竭、窒息及肺不张、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早期非呼吸道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救治中采取早期的积极呼吸道管理措施,可以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畅通,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等发生率。
张磊,吕光宇,蔡天斌[6](2016)在《早期气管插管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气管插管的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早期气管插管组和常规气管插管组并进行相应处理。比较2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生理指标变化、上机概率、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治疗时间、颅内压变化、并发症及GOS预后评定。结果 2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呼吸及生理指标均好转,早期插管组更明显,且早期插管组较常规插管组上机概率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短,颅内压降低,并发症少,预后较好。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气管插管能够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可以被临床应用和推广。
雪亮[7](2016)在《急诊内快速顺序插管在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优势及相关麻醉用药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急诊中,呼吸道管理是防止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出现缺氧,避免由于缺氧而带来的其他并发症,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极大便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维持呼吸道通畅是呼吸道管理的重点,而预防性的气管插管能够有效维持呼吸道畅通[1]。在我国,急诊中对于危重患者的气道建立过去主要是通过部分镇静表面麻醉下完成气道内紧急插管,但对气道系统的评估缺乏标准化方案。脑外伤和脑卒中患者往往意识状态受损,呕吐物或痰堵塞气管、舌根后坠和呼
吴燕生,石秀华,康德[8](2015)在《早期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急诊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的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早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急诊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的患者于入急诊抢救室后立即实施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并清除误吸物及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30 min内完成操作。观察患者操作前后血氧饱和度、吸氧浓度(Fi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吸气峰压(PIP)变化。结果 160例患者操作过程均顺利,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较术前比较Fi O2、PIP显着降低,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明显好转。经治疗无一例出现吸入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结论早期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对防止窒息、吸入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的发生,预防和纠正低氧血症,保障脑供氧,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志斌,陈艺坛,林庆喜,林承怀,潘云虎,吴发平[9](2015)在《院前超早期气管插管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院前超早期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气管插管时机分为超早期组(40例)和常规组(36例)。超早期组于院前出现意识障碍<30 min行气管插管,常规组于出现意识障碍≥30 min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变化以及有创机械通气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均有显着改善(P<0.05),超早期组较常规组改善更显着(P<0.05);超早期组有创机械通气率显着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院前超早期气管插管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气功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
于江龙,兰世英[10](2014)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文中指出重型颅脑损伤意识不清的患者常伴有缺氧、窒息、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由于大脑对于缺氧较为敏感,因此及早切开气管、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纠正缺氧是抢救成功及术后恢复的关键步骤[1]。近年来,随着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minimal-invasive tracheostomy)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因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可快速开放气道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使得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
二、早期开放气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期开放气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研究现状 |
1.1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及评价现状 |
1.1.1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研究现状 |
1.1.2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评价现状 |
1.2 护理敏感指标研究现状 |
1.2.1 护理敏感指标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护理敏感指标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技术路线 |
2.1 循证护理相关概念 |
2.2 DELPHI法相关概念 |
2.3 评价指标的相关概念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小组 |
3.1.2 函询专家小组 |
3.2 研究方法 |
3.2.1 证据查找 |
3.2.2 采用系统评价法构建初始指标池 |
3.2.3 编制函询问卷 |
3.2.4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3.2.5 统计方法 |
3.2.6 质量控制 |
3.3 研究结果 |
3.3.1 专家基本情况 |
3.3.2 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程度 |
3.3.3 函询结果 |
3.4 讨论 |
3.4.1 急性脑损伤敏感指标构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3.4.2 急性脑损伤敏感指标构内容分析 |
3.4.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文献总结表 |
附录2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3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
2.3 两组护理前后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2.4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重型颅脑损伤知识掌握度和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比较 |
2.5 两组后遗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早期开放气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评分标准 |
1.3 临床表现 |
1.4 呼吸功能障碍 |
2 讨论 |
(4)急重症颅脑损伤一体化的急救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常规组 |
1.2.2 一体化组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有效救治时间及救治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ADL等级分布情况 |
2.3 两组患者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情况 |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
3 讨论 |
(6)早期气管插管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生理指标比较 |
2.2 2组上机人数、机械通气及ICU入住时间、并发症情况比较 |
2.3 2组颅内压变化比较 |
2.4 2组GOS预后评定比较 |
3 讨论 |
(8)早期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急诊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院前超早期气管插管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早期开放气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研究[D]. 周倩倩. 北华大学, 2020(12)
- [2]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蔡万兴. 中国医学创新, 2018(24)
- [3]早期开放气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体会[J]. 周新,尚继越.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S1)
- [4]急重症颅脑损伤一体化的急救护理[J]. 胡祎,王淑玲,周静.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8)
- [5]早期积极呼吸道管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救治中的体会[J]. 林启忠. 中外医学研究, 2016(36)
- [6]早期气管插管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J]. 张磊,吕光宇,蔡天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8)
- [7]急诊内快速顺序插管在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优势及相关麻醉用药情况分析[J]. 雪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2)
- [8]早期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急诊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的体会[J]. 吴燕生,石秀华,康德. 中国实用医药, 2015(31)
- [9]院前超早期气管插管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 陈志斌,陈艺坛,林庆喜,林承怀,潘云虎,吴发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05)
- [10]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J]. 于江龙,兰世英. 新疆医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