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做好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关于做好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高毓薇[1](2020)在《统计工作队伍建设与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统计工作队伍是党的干部队伍中的特定群体,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在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逐渐走上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一切工作,如果没有正确的数据便没有依据、无法开展;要获得正确的数据,就需要有统计工作。而要全面开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统计工作,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支政治过硬、专业能力强的统计工作队伍。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许多艰巨的任务,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党中央正确决策、苏联外部援助、人民群众甘于奉献等原因以外,统计工作队伍的贡献绝对不容忽视。本文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的相关史料,从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任务及统计队伍状况出发,系统回顾了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开展情况,并通过考察第一次人口普查、“一五”计划实施、增产节约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中统计工作队伍的贡献,进一步地探讨在中国共产党由革命转向执政的过程中,统计工作队伍是如何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做出应有的贡献的。并且,本文还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探索新时代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方向,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任务及统计队伍状况。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对统计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当时统计工作队伍存在的许多问题,如数量严重缺乏、专业素质不足、统计工作队伍整体稳定性差、在机关单位地位不高,不得重视等。第二部分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统计工作队伍建设进行的实践探索。主要有统计工作队伍的建立与健全,教育与培训、管理与监督这三个方面。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统计工作队伍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考察统计工作队伍在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情况检查、增产节约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贡献,更生动地揭示统计工作队伍是如何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第四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及服务进行了反思,并得出了启示。首先对统计工作队伍建设过程中政治性与专业性的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后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为新时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如必须实现政治性和专业性的统一,结合各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始终贯彻群众路线,加强教育与培训等。

李昱卓[2](2018)在《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医院一流学科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医疗机构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国家全面推行“健康中国”战略、不断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医院要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机遇,肩负起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带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提高所在地区医疗卫生行业整体水平的重要使命。本文以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医院在一流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公共管理学中管理创新的系列理论,就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医院如何克服地域环境劣势、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通过落实“四位一体”西部人才战略、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全面发展亚学科、建立区域专科联盟、推行“互联网+医疗X”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创新措施对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探究,总结出了一套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医院,具有普适性的一流学科建设特色化可行方案,以期能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医院学科建设参考借鉴。

屈路明[3](2014)在《做好高校科研秘书工作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科研工作是高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科研秘书工作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对新时期高校科研秘书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就如何做好高校科研秘书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宋晓青,丁玉强[4](2013)在《高校科研秘书工作的几点体会》文中研究表明详实地阐述作者在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担任科研秘书工作的几点体会,主要是提高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熟知管理制度、保存科研档案等方面。通过以上举措,可以有效保障科研工作的开展,为学院和学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

常胜涛[5](2013)在《地方院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服务定位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教师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承担着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热情决定和制约着一个学校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前景。而作为服务教师科研活动的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全心全意的服务好教师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就当前地方院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戚红,寇颐,杨洁,刘佩梅[6](2010)在《一个基层单位对科研管理的几点体会》文中研究表明基层科研管理部门是科研管理的组成细胞和承担具体任务的载体,基层科研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进行和完成效果。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出几点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为基层单位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王桂芝,崔淑妮,李君利[7](2008)在《高校基层部门科技保密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科技秘密是国家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科技保密与科技发展、技术创新相辅相成,都是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的需要。高校作为我国高新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对推动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高校的科技保密工作意义重大。而高校地域的开放性、人员的流动与复杂性、信息高度发达等特点对保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密源在院系基层,做好基层科技保密工作是做好高校科技保密工作的关键。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基层科技保密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希望通过此文与大家交流。

邹山立,杨西龙[8](2003)在《关于做好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层科研管理工作是科研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最终落脚点,是科研战线的最前沿。本文分析了高校基层科管工作的基本特点:身份双重、矛盾突出、任务繁重,同时提出了搞好基层科管工作的几点建议。

袁博[9](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研究指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王璐[10](2020)在《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探究》文中认为国家文化安全是指国家文化生存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即国家拥有的文化主权不受侵犯,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不致失落,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不受威胁。文化安全问题系因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以及国家间竞争性质的演变而变得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安全工作,十八大以来,其就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的国家文化安全观是习近平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内容,亦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的产生,既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又有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纷纭激荡,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攻击渗透日益加紧,而我国文化建设又存在突出的短板和弱项,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关于文化安全的重要论述则为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路径及举措是讲的最多,因而也是其国家文化安全观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主要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着力抓好三大阵地的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四力”。习近平关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系列论述中,还含有确保文化领域安全重要性、紧迫性的阐释,并间有提出文化安全建设须遵循之原则,后者主要包括党管文化、主动作为、正面鼓劲、统筹推进、敢于亮剑等。习近平的国家文化安全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就前者而论,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就后者而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南,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尽力收集研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系列论述、党和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并尽力搜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期能全面准确阐释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同时,将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相关思想进行归纳对比,冀以发现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对前人的继承与突破。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一点:主要是对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的主要内容作了比较全面的归纳,论文明确指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路径及举措是习近平文化安全论述的重点,因而也是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并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重点归纳为四个方面,其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点领域的概括以及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四力的归纳都稍具新意。此外,对散见于习近平诸多着作中关涉文化安全建设的原则也做了简要的总结。

二、关于做好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做好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统计工作队伍建设与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研究现状
        2.研究总体性评价
    (三)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
        1.概念界定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创新之处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任务及统计工作队伍状况
    (一)新中国成立之时社会状况及党的任务
    (二)新中国成立之时统计工作队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时统计工作队伍的人员及组织状况
        2.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存在的问题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探索
    (一)统计工作队伍的建立与健全
        1.国家统计局与各地统计局的成立
        2.其他行业统计部门的配备与完善
    (二)统计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1.参加统计干部学校或训练班
        2.在职参加函授或进夜大学
        3.在职自学
        4.其他培训方式
    (三)统计工作队伍的管理与监督
三、统计工作队伍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统计工作队伍与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
        1.统计工作队伍与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搜集
        2.统计工作队伍与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审查
        3.统计工作队伍与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综合
    (二)统计工作队伍与“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检查
        1.统计工作队伍与“一五”计划的编制
        2.统计工作队伍与“一五”计划执行情况的核查
    (三)统计工作队伍与增产节约运动
        1.利用数据搜集指导生产
        2.利用数据分析减少浪费
    (四)统计工作队伍与社会主义改造
        1.统计工作队伍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统计工作队伍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3.统计工作队伍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4.统计工作队伍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作用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及服务的反思与启示
    (一)统计工作队伍建设政治性和专业性的思考
        1.统计工作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政治性问题
        2.统计工作队伍建设过程中的专业性问题
        3.关于政治性与专业性平衡的思考
    (二)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1.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
        2.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现实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医院一流学科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学科建设特点和研究现状
    (一)学科建设的特点
    (二)学科建设问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技术路线
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管理创新理论基础
五、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医院学科建设现状探究
    (一)学科建设基础薄弱,硬件水平低
    (二)学科领军人才、技术骨干缺乏
    (三)科研支撑平台薄弱
    (四)学科内部发展不平衡,亚学科分化程度低
    (五)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到位,医疗资源利用率低
    (六)学科对外交流机会少,技术和理念更新缓慢
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医院一流学科建设策略
    (一)“四位一体”的西部人才战略
    (二)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推动健康科技创新
    (三)全面发展亚学科,提升解决疑难病的能力
    (四)建立区域专科联盟,全面落实分级诊疗
    (五)“互联网+医疗X”:提升学科知名度,搭建新型交流平台
七、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医院一流学科建设访谈提纲
附录B:对照研究组建设现状说明
附录C:对照研究组数据分析汇总表
致谢
作者简历

(3)做好高校科研秘书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明确自身职责、提高服务意识
2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总结和思考, 努力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3 做好科研数据的整理及科研档案的保存工作
4 强化保密意识, 做好保密工作

(4)高校科研秘书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服务意识、明确工作职责
2 增强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3 熟知管理制度、协助领导工作
4 保存科研档案、强化保密意识
5 结语

(5)地方院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服务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的必要性
三、对策和建议
    (一) 要认清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
    (二) 要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 要适应新的信息时代的要求。
    (五) 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
    (六) 要积极主动地不断学习。

(7)高校基层部门科技保密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的特点对科技保密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1.1 环境开放, 办公场所分散
    1.2 涉密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强
    1.3 信息化程度高, 网络通信四通八达
2 高校基层部门科技保密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2.1 落实保密责任, 健全基层保密管理机构
    2.2 以人为本,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保密意识
    2.3 建立健全基层部门保密规章制度, 使科技保密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4 加强科技保密检查监督工作, 消除失泄密隐患
    2.5 科技保密管理工作中严格奖惩, 养成习惯
3 结论

(9)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概况
        (一) 选题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五) 创新与不足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一、开展思想教育
        二、培养妇女干部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一、“缠”与“放”之间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第二节 生育变革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二、群体特征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二、日常文娱活动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结语
    一、“新”身份的确立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的形成条件
    2.1 时代背景
        2.1.1 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纷纭激荡
        2.1.2 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攻击渗透日益加紧
        2.1.3 国家文化建设存在突出的短板和弱项
    2.2 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论述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第三章 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3.1 着力抓好三大阵地的意识形态工作
        3.1.1 充分发挥党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3.1.2 切实抓好互联网综合整治工作
        3.1.3 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3.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2.1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2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3.2.3 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3.3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3.1 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
        3.3.2 积极推进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建设与创新
        3.3.3 加强顶层设计并统筹各方协同推进
    3.4 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四力”
        3.4.1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做到四个“牢牢坚持”
        3.4.2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方法和手段
        3.4.3 加快培养一支过硬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第四章 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的重要地位
    4.1 理论价值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4.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
    4.2 实践价值
        4.2.1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南
        4.2.2 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4.2.3 为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关于做好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统计工作队伍建设与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1949-1956)[D]. 高毓薇.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2]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医院一流学科建设问题研究[D]. 李昱卓. 兰州大学, 2018(02)
  • [3]做好高校科研秘书工作的几点思考[J]. 屈路明.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17)
  • [4]高校科研秘书工作的几点体会[J]. 宋晓青,丁玉强. 广东化工, 2013(12)
  • [5]地方院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服务定位研究[J]. 常胜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04)
  • [6]一个基层单位对科研管理的几点体会[J]. 戚红,寇颐,杨洁,刘佩梅.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0(02)
  • [7]高校基层部门科技保密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 王桂芝,崔淑妮,李君利. 科研管理, 2008(S1)
  • [8]关于做好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 邹山立,杨西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S1)
  • [9]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10]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探究[D]. 王璐. 河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做好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