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加项目在金华(未完待续)(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达,吴昊[1](2021)在《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三)》文中提出1990年1月5日,水利部发出水电[1990]1号文《关于加强农村水电及其供电电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水利(水电)厅(局)对当前农村水电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省、自治区政府领导汇报,采取措施及时扭转当前出现的"上收"或变相"上收"地方电网的混乱现象,使农村水电工作能够正常进行。1月9日,李鹏总理在接见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部分代表时指出:"为了扶持小水电的发展,应当给他们供电区,小水电没有自己的供电区很难发展。"1月12
林静霞[2](2019)在《城市舒适性视角下归国科研创新人才的空间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间竞争的对象,跨国高端人才流动趋势大幅增长。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人才的集聚对我国创新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充分发挥海外留学人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减少人才流失,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海外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对我国科研人才流动去向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才流动在空间上存在着高度不均衡状态,城市是人口高度聚集的中心,城市吸引及培育人才的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如何“引智”成为社会以及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城市兴起的城市舒适性理论为城市如何提升人才吸引力、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城市舒适性指令人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城市舒适性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打造人才偏好的舒适性环境,促进创新人才和创新产业的集聚,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在我国创新型和知识型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对人才流动的区位选择机理及其与城市舒适性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很有必要。因此,本文拟选取“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为研究对象,探究城市舒适性对人才流动的空间偏好的影响机理。首先基于相关理论内涵和实证研究成果构建人才流动影响机理,以及面向科研创新人才需求的城市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城市舒适性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履历分析法构建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数据库,分析科研创新人才的履历特征、流动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等;基于城市舒适性视角,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从城市、单位和个体层面探索我国青年千人学者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城市舒适性的关系,同时采用问卷调研的形式,为回归结果提供支撑与补充。主要得到的结论如下:(1)构建城市舒适性评价体系,包括气候环境、教育文化、科研氛围等7个一级指标和22个计算层指标,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对2016年我国52个城市舒适性水平进行计算,总体来说我国城市舒适性水平的空间差异和结构差异较大,城市舒适性水平与社会氛围、教育资源和科研条件具有强相关,与气候环境舒适性的相关性最低。(2)采用履历分析法构建了我国3530名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履历数据库,我国科研创新人才的空间分布呈现非均衡性,具有大城市效应和高等级单位效应,人才多集聚于三大城市群与长江经济带。(3)多元回归结果证明城市舒适性与科研人才流动具有显着相关性。其中,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国际学校数量、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以及每十万人大学生数等舒适性指标是影响科研创新人才流动的关键要素;单位等级是影响科研创新人才流动的重要决策;母校因素对科研创新人才的流动影响显着,籍贯地对科研创新人才流动的区位选择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作用。(4)问卷结果显示影响青年千人学者流动的关键要素为科研氛围、专业学科积累以及人才政策、城市舒适性;通过个案分析发现,原生家庭因素、配偶因素、学术网络、导师资源等非经济因素在人才流动过程中同样起关键性作用。基于以上结论,就城市如何通过提高自身舒适性来吸引人才、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启示,即重视城市舒适性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重视多元需求在人才流动决策中的影响以及重视城市舒适性对人才留存的影响等。
李洋[3](2018)在《王芗斋武术人生与拳术思想之研究》文中指出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优秀文化如何与现代进行对接?是所有传统文化传承均要回答的问题,在全球化、现代化日益加速的当下,这个问题的探讨显得更为紧迫。武术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传承?哪些东西应该值得保留,哪些又是必须根除?“继承”与“革新”的途径在哪里?则是引发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所在。当下,理论界对武术现代化的研究,惯常的思考路径大多是从“高处着眼”,而缺乏“底层视野”,然而,武术现代化的发展毕竟并非是一个理性设计的过程,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重要事实,因此,亟待对底层群体的关注。本研究从“底层视角”出发,采用“以小见大”方式,选取王芗斋这一武人为个案,运用生命史研究法、解释性叙事研究法以及口述史研究法,对王芗斋的武术人生与拳术思想历程、嬗变及价值进行研究,以期为当下武术的现代化或者武术的“继承与革新”提供一定的借鉴或启示。研究得出:1.王芗斋1886年生,在其童年生活中,乡野武风为其播下“尚武”的种子,而其医学世家背景、幼时的“蒙学”教育,以及因“体弱”而拜师,但又未行“拜师”之仪等异于一般武人的经历,构成了他日后形成了有异于“他者”对“武”的理解的动因。1894年,他拜形意拳师郭云深为师,习得形意拳站桩、五行、十二形要义、练劲以及养气之法,开启了一生的武术践履之旅。而后,自1907年起到1963年逝世前,他游历数十年,造访拳家数人,梳理传统、研西拳、究养生,形成了相对独特的拳术思想,进而成为了一个卓而不群的武人。其拳术思想呈现为以下三个阶段的嬗变:第一,新体验整理与拳术思想的初建阶段(1907—1928)。1907年,王芗斋离家赴京城讨生活,恰逢军阀混战重用武人之际,因“武”结缘军中担任武术教官。执教期间,与北方太极、形意、八卦门等门人多有接触。而后,南下访少林“恒林”和尚、湖南解铁夫、福建方恰庄等人,对中国南北传统拳术一个初步体验与认知,初步形成了“以意、劲力训练为基础”的“尚劲重意”的拳术思想格局,写就了《意拳正轨》一书。第二,中西拳理双向延伸后的完善阶段(1929-1944)。1929年,王芗斋参加国术游艺大会期间开始全面深入地审视了旧拳术,在上海遇钱砚堂、吴翼翚二人,使其潜藏已久的拳术思考得以实践化,开启其超越传统拳术构建新拳术体系的尝试,并于1941年到1944年间,在揣摩西洋和东洋的拳理、拳法之后,建构起以强调“七妙法门”为主核的新拳学体系,形成了“重理立学”的武学思想格局,并借四存学会授徒之际,践行思想并写成《拳道中枢》一文,一度成为意拳门户之中经典之作。第三,拳术指导思想的深化与完善阶段(1944—1963)。1944年,王芗斋与鹰爪王“王星”的一次切磋引发他对“拳之养”的反思。恰适1945年“八一五”光复禁止“公开习武”,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再次“控武”,加之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王芗斋转向教授“养生”,受齐白石、徐燕荪、李苦禅等人的影响,其拳术思想亦有了较大的提升,期间,着《站桩漫谈》、《拳经述径》、《习拳一得》等着作,其拳术思想呈现为“击养一体”格局。2.王芗斋在其一生的拳学实践中,对旧拳术进行“更”与“守”两条路径的处理:对于“革”拳,他提出“去拳套”,并建构了一套以“七步妙门”为主的新拳学训练体系的同时,还提出倡导新师徒关系,革新“拳”之性与“拳”之社会定位等内容。对于“守”,他提出,要注意保留传统拳学的“站桩与养生”、强调拳术应始终重“意”感,慢中求速,守中、用中,体认其功,练习“浑元力”(即争力)等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表面上来看他是对拳种本体的处理,实际上,他回答了中国拳学现代转型的“承”、“革”之路,为当下武术现代化对“传统与现代”的处理提供了借鉴。3.纵览王芗斋拳术思想的三阶嬗变,透析其对旧拳术“革”与“守”的成因后可以发现,致其形成诸多独特地拳术思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其一,其少时体弱使之对“拳养”极为重视,而所学之拳——形意拳注重“技击”的拳种“惯习”奠定了其对拳术认知的基本逻辑。其二,尚武话语、救国救亡、强国民体质等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需求,是其拳术思想嬗变的外部机缘。而其特殊的武术人生际遇亦构成了他思想变化的重要“底色”,尤其是军中执教、南北游学、教授大众养生等行动对其思想的产生都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加之,他骨子里对拳术热爱与期待以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化自省”色彩,也使其以革命者姿态重构与修正了拳术技术与理论。4.王芗斋拳术思想的当代价值与现代性启示:当代价值主要有三点:第一,他对原有拳术的承继与重新解释,为传统拳术向现代转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努力,是近代中国试图整合传统武术与现代社会对接重要探路人。第二,他综合诸家拳术中的精粹与糟粕,革新与建构拳术,为当代拳术现代化转型提供实践的操作范式。第三,他提出“重拳理”、重实证,以科学话语对待拳术理论与实践,对传统武术的弊端有纠偏之功。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他给中国武人呈现了“治武”的态度,对当下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有着诸多启示。当然,他的拳术思想也不乏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缺乏对“套路”审美性地合理审视;另一方面,未能完全正视“师徒”制之功用。启示:在王芗斋的个体经验中可以发现,他先是整理了诸家传统拳术的经验,而后,随着面对西方的挑战日益加剧,他对“套”的批判与否定日益增强,提出了新的新拳术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又转向“养生”提出了“击养一体”的拳术理念。其拳术思想随着社会需求而不断有所调适,着重处理了“技、套、养”三者关系的问题。从王芗斋身上亦可以看到,他一直不断对传统元素进行了修正与调整,间接的回答了武术的现代化,其实是一个如何将传统“引出来”并融合外来文化这样一个命题。
张绚璇[4](2017)在《社区营造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建德市新叶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的"乡愁",是社会发展的印记。现有的传统村落保护模式未能有效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内生力不足的问题,并且以发展旅游为核心的开发利用导致传统村落生活的逐渐瓦解。从社区营造视角出发,传统村落不应只成为旅游开发的文化景观,而应成为一个以村民为主体的可持续的生产生活空间。本文在现有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说明社区营造应用于传统村落的可行性。在我国现有体制的框架下,社会环境给传统村落带来哪些变化,传统村落如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又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是本文结合具体个案试图说明的问题。然后从社区营造视角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即在重塑地域文脉的基础上提炼传统村落自身价值,建立社区参与机制,并从人、文、地、景、产五个方面进行营造,使得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实现传统村落与现代化进程的有效接轨。
毕茜[5](2010)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重构 ——基于价格共识形成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违规问题大多与关联交易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众多恶性关联方交易行为不仅损害了上市公司本身的利益,还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最终将动摇资本市场本身存在的基石。因此,研究和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加强对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价格共识形成的视角进行分析,首先对交易进行确认,重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模式,确保信息在资本市场里能有效、充分地表达,从而达到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我国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繁荣与稳定的目标。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分析式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一、论文的研究内容针对目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披露存在的问题,从5个方面就围绕如何改进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模式而展开研究。1.发现目前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研究,对关联交易问题的思考局限在:把关联交易与一般交易区分的思路是通过界定关联方来定义,中心在关联方的界定上,从而使关联交易及其披露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①不具有区分性,即关联交易的特殊性没有与一般交易区分出来;②不具有直接性,由于关联交易仅仅在表外披露,约束力不强,信息披露不充分;③存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从而逃避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如果不能在理论上找到一个有效区分关联交易与一般交易的方法,那么无法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达到降低关联交易危害的作用。2.价格共识形成的实验及理论证明。我们常说“关联交易的价格明显有违正常的交易价格”,这“正常的交易价格”指的是什么价格?如何定量呢?如何成为大家的共同知识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到经济学基础理论里寻求解答。在对传统理论的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价格共识不能形成的实验和价格共识能形成的实验,首次提出了价格共识的概念,提出并证明了价格共识理论。此外,还构建理论模型,采用严格的数理逻辑对价格共识形成理论进行了推演证明。3.关联交易的确认、计量与披露分析。在对关联交易的确认与计量进行传统分析之后,基于价格共识形成理论进行了再分析,并用实验对价格共识形成理论结果加以进一步的论证。同时对关联交易新准则在披露上与旧准则、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国内学者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中的合理成分,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本节就这些改进措施进行了简单评述,认为这些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无法解决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问题。4.财务信息披露模式的重构。通过阐述关联交易披露新模式的目的,提出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新模式的会计核算设计及核算举例。在传统的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上,新增加交易分类这一要素,即根据交易的特性来判断每项经济业务是属于第Ⅰ类或是第Ⅱ类。在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第Ⅱ类交易表》,避免因原会计报表合并各种交易所带来的交易属性丢失以及价格可比性的混淆,从而达到增强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5.提高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政策建议。如何增加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从而把关联交易的危害降到最低?我们认为政府应提供更多信息服务,加强对市场运行结果的披露,而不只是发布对市场运行的预期结果,具体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应加强对企业第二类交易的披露方式的制度建设;②降低政府介入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强度;③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综合治理;④建立分户信息披露管理电子档案;⑤营造上市公司诚信经营和谐创业的环境;⑥完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二、论文的主要结论1.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应满足区分性、直接性和时效性的要求。本文的研究表明,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必须满足:①区分性,②直接性,③时效性。在上述的“三性”要求之中,区分性最为关键,它决定关联交易信息能否以及如何进行直接地、动态地披露。本文之所以展开对商品价格共识如何形成的基础研究,是因为如果市场里商品的价格共识都不存在,那么如何判断公允与非公允的关联交易是不可能的。当然也就无法满足区分性。如果上市公司所经营、交易的商品有价格共识或能够形成价格共识,投资者应该自己承担读解、识别、判断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责任;如果上市公司所经营、交易的商品中有的商品没有价格共识或很难形成价格共识,会计准则就应该要求上市公司将该项交易与其它交易相区别,以提醒投资人关注、判明该交易的实质及其相应财务信息的真伪。2.通过严格证明得到了价格共识形成的充分条件。在同一种商品的一连串交易(而非赠与或掠夺)中,商品价格共识的逐渐形成需要下述4个条件,即①敏感性: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参与者是“趋利避害”的;②公平性: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谁能以高于其他参与者卖价的、其差值不小于某固定值的卖价出售商品,也没有谁能以低于其他参与者买价的、其差值不小于某固定值的买价买入商品;③单纯性:商品的价格完全由供需决定;④渐趋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供应与需求的量逐渐稳定;⑤常规性:在这个过程中供应与需求的量不会逐渐消失。那么关于这个商品的价格共识就会逐渐形成。根据价格共识形成的观点,商品价格共识形成是渐进的,商品的价格不是瞬间形成的。3.基于价格共识如何形成的基础研究,要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必须把交易分为第Ⅰ类和第Ⅱ类,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信息披露的方式。根据对价格共识如何形成的基础的研究,商品价格共识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由于条件不充分,某些商品的价格共识不易形成。为了防止信息混淆,需要对报表做出改进,这样才能为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提供必要的保障。本文认为要编撰满足“三性”要求的信息披露,首先要对交易进行确认、分类,所有交易可初步分为第Ⅰ类交易与第Ⅱ类交易。三、论文的创新之处本文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研究是以价格共识形成为切入点。通过实验及分析式研究的方法,展开了对商品价格共识形成的理论研究,同时对会计的确认,报表披露的格式提出了新的见解。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1.提出并证明了价格共识理论。采用分析式和实验研究方法,设计并完成了价格共识不能形成的实验和价格共识能形成的实验,提出并证明了价格共识理论。首先提出了价格共识的概念,并构建理论模型,采用严格的数学模型对价格共识形成理论进行了推演证明。找到了商品价格共识形成的条件。据此我们发现,在传统的商品交易中比较容易形成价格共识,其相应的财务数据也比较容易“读解”。对关联交易(包括非关联化的关联交易)这样难于在其中形成商品价格共识的交易的相应财务数据,需要新的财务信息披露的方式以增加对它的“注解”。2.提出增加《第Ⅱ类交易表》的披露模式。在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第Ⅱ类交易表》的方式,避免因原会计报表合并各种交易所产生的数据所带来的交易属性丢失,以及价格可比性的混淆,从而达到增强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这个《第Ⅱ类交易表》将起到一个注解原会计报表中各项数据产生背景的作用。例如当上市公司通过公开或隐蔽的关联方交易,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或从上市公司挖掘利益的时候,第Ⅱ类交易的额度都会明显增大。3.在传统的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上,新增加交易分类这一要素,即根据交易的特性来判断每项经济业务是属于第Ⅰ类还是第Ⅱ类交易。相应的记账规则不是借贷记账法下只用借、贷二维;还要增加记为类的一维,即借、贷、类三维。也就是说,要想描述一项交易,应该用三维坐标来表示,而不是以前的只用二维坐标来表示。这一改良方案不仅为关联交易披露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为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及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从表外顺向转化到表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行的思路,从而实现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二、中加项目在金华(未完待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加项目在金华(未完待续)(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城市舒适性视角下归国科研创新人才的空间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人才流动研究 |
2.1.1 主要概念界定 |
2.1.2 重要理论基础 |
2.1.3 相关实证研究 |
2.2 城市舒适性研究 |
2.2.1 主要概念界定 |
2.2.2 重要理论基础 |
2.2.3 相关实证研究 |
2.3 研究进展评述 |
第三章 城市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城市科研舒适性综合评价指标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
3.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3.2.1 标准化 |
3.2.2 确定权重 |
3.2.3 综合评价 |
3.3 城市舒适性评价结果 |
3.3.1 我国城市舒适性空间特征 |
3.3.2 我国城市舒适性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研创新人才履历分析及流动特征 |
4.1 科研创新人才履历分析 |
4.1.1 科研创新人才履历数据库构建 |
4.1.2 科研创新人才履历分析 |
4.1.3 科研创新人才流动网络结构 |
4.2 归国科研创新人才流动特征 |
4.2.1 科研创新人才空间分布特征 |
4.2.2 科研创新人才流动空间趋势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归国科研创新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5.1.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5.1.2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回归结果 |
5.2.1 个体层面 |
5.2.2 单位层面 |
5.2.3 城市层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问卷调研的科研创新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
6.1 问卷收集与统计结果 |
6.1.1 样本特征分析 |
6.1.2 问卷统计结果 |
6.1.3 个案分析及建议 |
6.2 对比分析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我国城市舒适性水平差异与结构差异较大 |
7.1.2 我国科研创新人才流动受多重效应的影响 |
7.1.3 科研创新人才的流动决策具有个体异质性 |
7.2 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
7.2.1 重视城市舒适性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
7.2.2 重视多元需求在人才流动决策中的影响 |
7.2.3 重视城市舒适性对人才留存的影响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附件 |
(3)王芗斋武术人生与拳术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个案选择 |
1.2.1 聚焦武术现代进程中的武人 |
1.2.2 选择“王芗斋”为个案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1.4.1 在着述整理方面 |
1.4.2 在学术论文方面 |
1.4.3 有关王芗斋的学术活动与专题研究 |
1.5 理论预设与研究设计 |
1.5.1 框架理论基础 |
1.5.2 基本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创新之处 |
1.5.4 研究方法与概念 |
1.6 资料整理与章节概要 |
1.6.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6.2 研究分期与章节内容梗要 |
2 时空、家世与王芗斋“拳术”思想的发端 |
2.1 社会、武林与出生地之境 |
2.1.1 民间环境与武林生态 |
2.1.2 出生地“武”之生态与传统 |
2.2 王芗斋的家世与拜师经历 |
2.2.1 家世与当地的武俗民风 |
2.2.2 王芗斋“师承关系”的梳理 |
2.3 幼年习艺继承形意拳传统 |
2.3.1 郭云深授其拳术“奠基”之术 |
2.3.2 习艺期间获“观”与“打”的体验 |
2.3.3 与郭云深、李振山习“交手”之法 |
2.4 本章小结:生境与习得 |
3 “尚劲重意”:新体验整理与拳术系统初建阶段(1907-1928) |
3.1 战场“实战”反思与门户武术交流 |
3.1.1 战场实战失利引发对传统拳术探查 |
3.1.2 “同伴”切磋:京师门户武术交流 |
3.1.3 对手促进:与周子岩、李瑞东较艺 |
3.2 京外游学获得传统武术的新体验 |
3.2.1 一游:造访少林“恒林”与湖南谢铁夫 |
3.2.2 二游:串访方恰庄、陈方舟与黄慕樵 |
3.3 思辨“形与意”:革新形意拳着《意拳正轨》 |
3.3.1 “递贴拜师”追认身份受邀至“天津授拳” |
3.3.2 形意并重:着《意拳正轨》突出筋、劲、气、战习练 |
3.4 本章小结:继承与新体验 |
4 “重理立学”:中西拳理双向延伸后的完善阶段(1929-1944) |
4.1 审视旧拳术尝试建立新“拳术”体系 |
4.1.1 对旧拳术技击能力的全面审视 |
4.1.2 吴、钱二人触发其“革新”旧拳术 |
4.1.3 精研西洋拳术突破与革新传统武技 |
4.2 践履新“拳术”体系与武人交流倡导 |
4.2.1 四存学会践履与完善新“拳术”体系 |
4.2.2 倡导新“拳术”体系与武人交流 |
4.2.3 对战“东洋拳”对拳术进行重新定位 |
4.3 “审旧提新”:检视旧“拳术”并写就《拳道中枢》 |
4.3.1 全面检视与痛斥旧拳术的“糟粕” |
4.3.2 革新旧有“授艺”与“师徒”制 |
4.3.3 着《拳道中枢》新解拳术定位与体系 |
4.4 本章小结:审旧与立新 |
5 “击养一体”:拳术指导思想的反思与深化阶段(1944-1963) |
5.1 “击”转“养”:拳术认知发生改观 |
5.1.1 新话语体系下重新思考拳之“养” |
5.1.2 设立拳学研究会倡导研拳 |
5.2 大胆言说“击养一体”的拳术理念 |
5.2.1 倡导“击养一体”思想并创编新功法 |
5.2.2 批驳伪“养生功”坚持践行“拳术” |
5.3 离世前对拳术再调整与深化 |
5.3.1 受徐燕荪、齐白石、李苦禅等人启迪 |
5.3.2 继续践行“养生”至死不离拳 |
5.4 击养述径:晚年拳术着作中的拳术思想 |
5.4.1 “桩功”与“养气”是“拳术”的本源 |
5.4.2 释拳、述习拳之径与应敌心法 |
5.5 本章小结:反思与深化 |
6 王芗斋拳术思想核心理路、嬗变归因及当代启示 |
6.1 核心理路:王芗斋对旧拳术之“守”与“革” |
6.1.1 破旧立新:对旧拳术之“革” |
6.1.2 继承发扬:对旧拳术之“守” |
6.2 王芗斋拳术思想嬗变归因 |
6.2.1 少时“基因”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 |
6.2.2 拳术思想嬗变的外在机缘 |
6.2.3 决定其拳术思想嬗变的内核特质 |
6.3 王芗斋拳术的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反思 |
6.3.1 王芗斋拳术思想的当代价值 |
6.3.2 王芗斋拳术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6.3.3 由王芗斋拳术思想反观中国拳术的现代转变 |
6.4 本章小结:横剖与升华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王芗斋拳术思想形成与嬗变的“底色” |
7.1.2 王芗斋拳术思想的三阶嬗变与特征 |
7.1.3 王芗斋拳学“持守与革新”的实践经验 |
7.1.4 王芗斋拳术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局限 |
7.1.5 王芗斋拳学思想之于武术现代化的反思 |
7.2 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王芗斋生平大事记简谱 |
附录2:访谈录(摘录) |
附录3:学习简历与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4)社区营造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建德市新叶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社区营造的研究概述 |
二、关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概述 |
三、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传统村落 |
二、社区营造 |
第二章 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传统村落的生存环境 |
一、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 |
二、传统村落与社会环境 |
第二节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
一、全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
二、浙江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
三、建德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
第三节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城市化的外部挤压 |
二、现有体制下的制度困境 |
三、村落自我管理能力缺乏 |
第四节 社区营造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一、社区营造与社会发展 |
二、社区营造与传统村落的发展 |
第三章 新叶村:传统村落与发展的对话 |
第一节 村落概况:风雨变迁 |
第二节 村落暮年:走向何方 |
一、年轻人的"消失" |
二、长者的坚守 |
三、家的维系 |
第三节 民居保护:困境重重 |
第四节 村落开发:喜忧参半 |
一、多架马车的管理 |
二、发展民宿的困惑 |
三、村里村外的联结 |
第四章 社区营造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 |
第一节 还原与诠释:地域文脉的重塑 |
一、"可见"的历史要素 |
二、"可忆"的村落文化 |
三、"可营"的村落资源 |
第二节 动力与机制:社区参与的催生 |
一、传统村落的社区参与现状 |
二、提升社区认同感 |
三、促进社区利益的驱动 |
四、构建合理的社区参与机制 |
第三节 营造与发展:人、文、地、景、产的经营 |
一、人:情感归属营造 |
二、文:传统文化营造 |
三、地:传统建筑营造 |
四、景:村落景观营造 |
五、产:在地产业营造 |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叶村总平面图 |
附录二 新叶村深度访谈表 |
附录三 新叶村文件资料目录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5)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重构 ——基于价格共识形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展示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问题的解析 |
1.1.3 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的背景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文献述评及基础理论分析 |
2.1 关联交易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2.1.1 关联交易披露研究 |
2.1.2 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 |
2.1.3 关联方交易的确认和计量 |
2.1.4 关联交易与公司治理 |
2.1.5 关联方交易行为的监管和治理 |
2.1.6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2 关联交易及信息披露概念的现有解释 |
2.2.1 关联方的概念 |
2.2.2 关联交易的概念 |
2.2.3 确认、披露及列报的概念辨析 |
2.3 基础理论分析 |
2.3.1 有效市场理论 |
2.3.2 一般均衡理论 |
2.3.3 博弈及博弈学习理论 |
2.3.4 传统理论的不足 |
第3章 价格共识的形成——实验及理论证明 |
3.1 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
3.2 竞争性均衡价格存在但不能成为"共同知识"(价格共识不能形成)的实验 |
3.2.1 实验Ⅰ:分组评分实验(分组竞争交易实验) |
3.2.2 实验Ⅰ的分析 |
3.2.3 多角度的分析(不分组) |
3.3 竞争性均衡价格存在且能成为"共同知识"的实验 |
3.3.1 实验Ⅰ的再分析 |
3.3.2 实验Ⅱ:评分实验(竞争交易实验)——价格共识的形成 |
3.3.3 实验Ⅱ的分析 |
3.4 价格共识形成理论描述及证明 |
3.4.1 重要的概念 |
3.4.2 主要的引理与定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关联交易的确认与计量 |
4.1 关联交易的确认与计量的传统分析 |
4.1.1 关联交易的确认 |
4.1.2 关联交易的计量 |
4.2 关联交易确认、计价的再分析:基于价格共识形成理论 |
4.2.1 关联交易确认的再分析与新的确认视角 |
4.2.2 关联交易计价的再认识与新确认基础上的计价 |
4.3 非关联化的关联交易影响价格共识形成的实验 |
4.3.1 关联交易影响价格共识的分析 |
4.3.2 实验Ⅲ:评分干扰实验(有关联交易的竞争交易实验) |
4.3.3 实验Ⅲ的分析 |
第5章 关联交易披露的比较及评述 |
5.1 新准则在披露上与旧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
5.1.1 新准则产生的背景 |
5.1.2 新、旧准则的比较 |
5.1.3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 |
5.2 对国内外关联交易披露方法的评述 |
5.2.1 澄清关联方披露 |
5.2.2 规定最低披露要求 |
5.2.3 实行分类披露法 |
5.2.4 部分豁免条款被取消 |
5.2.5 重大关联交易在表内单独列示 |
5.2.6 完善关联交易的披露形式 |
第6章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重构 |
6.1 新模式的目的及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 |
6.1.1 新模式的目的 |
6.1.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特点与对象 |
6.1.3 财务报表及披露 |
6.1.4 表内披露还是表外披露 |
6.2 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
6.2.1 交易属性分类 |
6.2.2 新模式的会计核算 |
6.2.3 核算举例 |
6.3 新模式促进财务报告体系的革新 |
6.3.1 新模式促进会计信息由披露转向确认 |
6.3.2 新模式是连接表内确认与表外披露的桥梁 |
6.3.3 新模式能使会计准则制订真正实现以原则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 |
6.3.4 新模式能促进财务报告体系的真正国际趋同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应加强对企业第Ⅱ类交易的披露方式的制度建设 |
7.2.2 降低政府介入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强度 |
7.2.3 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综合治理 |
7.2.4 建立分户信息披露管理电子档案 |
7.2.5 营造上市公司诚信经营和谐创业的环境 |
7.2.6 完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7.3.1 本文的局限性 |
7.3.2 后续研究的设想 |
附录(1)——相关的证明 |
附录(2)——实验数据 |
附录(3)——实验用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与论文情况 |
四、中加项目在金华(未完待续)(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三)[J]. 赵建达,吴昊. 小水电, 2021(02)
- [2]城市舒适性视角下归国科研创新人才的空间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林静霞. 南京大学, 2019(07)
- [3]王芗斋武术人生与拳术思想之研究[D]. 李洋.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4]社区营造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建德市新叶村为例[D]. 张绚璇.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6)
- [5]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重构 ——基于价格共识形成的视角[D]. 毕茜. 西南大学, 2010(08)
标签:关联交易论文; 社区营造论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