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资源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先文娟[1](2021)在《辽宁省森林资源信息处理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森林资源信息化工作的深入推进,森林资源信息量日益增大,现有软硬件不足以支持高精度大数据量的数据处理需求。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行业发展前景,总结出适用于辽宁省的森林资源信息处理技术,研制了一套操作性、扩展性强的森林资源信息处理方案,并开发了一系列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统计分析等高效实用的森林资源信息处理系统,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也为今后数据的共建共享打下基础。
王艳华[2](2021)在《智慧林业中立体感知体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是规模最广泛的陆地生态系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是否正常,与地区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传统基于人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存在花费高,野外工作强度大,消耗时间长等缺点,且时效性和准确性往往无法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传统的单一的数据源难以获取高精度的森林参数信息,多源数据综合应用将成为未来森林资源监测的有效方法。国家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生态检测评价体系建设,深化遥感、定位、通信技术全面应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评估体系。随着智慧林业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以及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无人机以及无线通信网络对森林资源的信息进行监测可以有效的指导林业生产,通过构建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实时准确了解森林资源的基本情况及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可以大大提高资源保护与利用效果,对于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等有关工作的开展均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空天地一体的森林资源监测角度出发,针对森林资源监测信息类型复杂多样、数据维度高、信息冗余度高、数据信息处理量大等问题,研究综合性、立体性的森林资源监测网络体系,研究适合于森林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方案和模型,并着重解决在符合森林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的模型的网络结构中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和传输的效率,研究海量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挖掘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开展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研究,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优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参考。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森林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ADHOC网络的组播路由模型,该模型特别适用于大规模、低密度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相对位置的确定,节点间连通性差,远距离节点间测距误差大的网络监测环境。在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邻居节点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将主流形学习和非线性维数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局部组合定位(LCL)算法,根据每个节点与相邻节点在一定通信范围内的成对距离,首先通过为每个节点构造一个局部子空间来获取全局结构的局部几何信息,然后对这些子空间进行比对,得到所有节点的内部全局坐标。结合全局结构和锚节点信息,最后利用最小二乘算法计算出所有未知节点的绝对坐标,构建可靠、高效的路由传输协议。通过在哈尔滨实验林场区域构建监测系统,实现气象、光照、土壤和空气质量全方位森林环境信息的获取。(2)针对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及数据挖掘,基于Hadoop内部提供的二进制文件存储形式SequenceFile,将图像数据序列化成字节流存到二进制文件中,在执行MapReduce任务时,直接用Hadoop的SequenceFileInputFormat输入文件格式进行读取,实现了图像并行处理。通过自定义分区策略的方式对遥感影像特征并行提取算法进行改进,增加提取遥感影像特征的MapReduce程序中Reduce任务数量,实现了 Hadoop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取并行化。从而提高并行处理效率。针对KMeans聚类算法需要人为确定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从而使聚类结果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结合Canopy算法对KMeans算法进行改进,首先通过Canopy算法对遥感影像的特征信息进行“粗聚类”,然后将结果作为KMeans聚类算法的初始聚类点,从而完成遥感影像的分类处理,为监测数据提供了高质量的遥感影像。(3)针对现有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模型存在的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遥感影像的多维特征,利用U-net网络对遥感影像进行语义分割,并将分类结果与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的分类结果进行融合,从而准确的获得监测区域地物变化的特征,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遥感影像的纹理和光谱特征,提高变化检测的精度。此外,本文通过无人机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数据来实现单木尺度森林资源监测,通过H-maxima变换结合标记控制分水岭算法实现单木树冠的自动勾绘,从而实现单木信息的提取。最后利用改进的变化检测模型,实现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变化检测,根据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变化监测的应用需要,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模型分析,实现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森林监测系统,对区域内森林变化情况进行精准监控。
杜娇娇[3](2020)在《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旅游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风景名胜区因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和丰富的景观资源成为游客的最佳选择。由于风景名胜区中固有的传统游赏模式以及景区建设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高质量的游赏体验和感受,在此形势的背景下,以有效保护自然风景区为发展前提,合理地利用风景区现有的资源,满足广大游客多元的个性化游赏服务需求,提供丰富高质量的个性化游赏服务和体验,成为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青岛崂山太清风景区为例进行研究,借助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方法,选取景区中有价值的环境因子,调整相关评价参数,建立适合的游憩机会谱(ROS),量化环境类型的划分,制定游憩活动清单,从而寻求景区在环境、活动、管理、设施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动态游赏体系,并对不同环境类型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对策,科学指导景区的综合性发展。首先,对研究样地的自然环境现状、风景资源现状以及游赏道路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明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方法。展开对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分析,主要以自然环境特征、游客活动特征以及在时空特征下游客的游赏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得到游客游赏活动在流量分布、活动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以及活动类型均出现有规律的动态变化,这与景区中所提供的生态环境资源、景区游赏活动事件以及游赏机会有直接关系,运用景区游赏活动特征及规律为后续构建游憩机会谱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构建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系,通过利用调查问卷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筛选出物理环境因子、社会因子、管理因子,并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获得各个因子以及各指标层的权重,将景区划分成生态游憩型、景观游憩型、设施游憩型以及商业生活型四种类型,并分析不同环境类型的评价指标在景区的特征体现,包括游憩机会、游憩活动体验、活动场地要求以及游憩机会谱序列,构建太清景区的游憩机会谱,为之后的动态游赏规划系统和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基于构建的游憩机会谱和对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总结景区环境、游赏行为以及与景区管理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形成包括动态管理模式、空间游赏路径、游赏景区游赏主题以及游憩机会选择的动态游赏体系。该体系需要收集处理海量游赏信息数据,完成对游憩活动的指引、反馈和定制的个性服务,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监测。能够实现为游憩者提供科学的游赏指引和高品质的游赏感受,给管理者提供高效管理并配置游赏资源分配的方案;为规划者及时提供使用评价,及时的修正并对游赏环境设计进行优化,利用该体系的内容可直接指导景区的优化设计。最后,以游憩机会谱以及建立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为基础,形成以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和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型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策略,运用此设计要点,选取景区中四种环境类型的局部地块进行设计优化运用,并为其他类似景区在游赏规划方法上提供可以借鉴的办法。本论文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借助构建的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研究风景名胜区的动态游赏规划能够对景区的建设实践以及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游赏规划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的观点,可以分析风景区资源特征、空间分布、游赏主次关系及利用可行性,依据游客的动态游赏行为、游赏内容选择、游赏路线选择将游赏信息及时传达给游憩者。动态游赏规划通过游赏特征的潜在规律进行优化设计指导和管理措施协调,可以全面展示风景区景观形象、呈现景源价值、提升游览体验。依据研究成果构思景区、景线、景群及主要景点的游赏主题与形象,解决景区可持续发展与游憩者活动体验之间的矛盾关系,平衡游憩机会与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景源保护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游客的游赏需求并激活景区中潜在的游赏活力,提高游赏质量;通过划分环境类型合理规划布局景区的动态游赏内容,针对以上景区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优化和发展措施,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景区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其他景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刘媛媛[4](2020)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森林资源信息处理在我国的林业管理体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伴随着我国的科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其在林业建设和管理中也加深了应用,迅速的加快了我国现代林业管理体系建设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应用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一种新兴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在众多技术中脱颖而出。可以通过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优点,并结合它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就能够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质量并更好地建设现代林业管理体系。
黄柳芝[5](2020)在《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资源调查是充分掌握森林资源分布与保护情况、切实了解并指导森林资源利用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的推广与科研、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对我国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王纪凯[6](2020)在《基于多源不确定性建模的移动机器人室内全局定位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机器人全局定位是导航系统中基础而重要的模块之一。移动机器人执行任务必须以对自身的位姿进行精确而稳定地估计为前提。移动机器人通过将当前观测与已有的环境地图进行匹配以对自身的位姿进行估计。在这一过程中,移动机器人自主定位受到多源不确定性的影响。这些不确定性包括观测不确定性和特征位置关联不确定性。其中,环境条件、传感器噪声以及信息传递噪声导致观测信息与真实的物理信息存在偏差。同时,机器人对环境认知能力不足,导致机器人对当前观测到的特征的全局位置的估计存在不确定性。这两种不确定性都影响机器人对自身所在位置的估计。后者的影响导致机器人不确定自己位于环境中哪个区域,前者主要导致机器人不确定自身的具体位姿。因此,研究面向定位任务的不确定性信息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环境信息存储、检索以及信息关联与推理方法,对提升移动机器人全局定位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借鉴定性推理方法、概率理论、机器学习方法等不确定性信息表达与处理方法的优点,针对观测不确定性和特征位置关联不确定性进行建模,提出了一些新的全局定位方法,以提高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过程的稳定性、高效性和智能性。为了提高对观测不确定性信息的处理能力,必须建立与信息特性相适应的信息表达与处理模型。本文结合定性推理方法和概率理论,提出了定性粒子滤波器以提升基于激光的全局定位性能。为了提高对特征关联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必须提升特征表达与关联模型的性能和特征关联推理方法的性能。本文基于回归森林模型,建立了几何地图、点特征地图、线段特征地图和拓扑地图的自主表达模型,实现对特征关联不确定性的有效建模,并提出了基于改进随机一致性采样方法的特征关联概率推理机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基于激光的全局定位过程中移动机器人状态概率分布内涵不明确的问题,结合定性推理方法与贝叶斯方法,建立了定性粒子滤波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局定位方法。该方法将环境地图表示为定性粒子及其预期观测的集合。在线状态迭代估计过程中,针对状态转移模型和观测模型参数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了状态定性转移模型与定性观测模型。基于定性模型实现对机器人位姿可能分布区域的完备估计与覆盖,利用可能性区域内包含的粒子对机器人的真实状态分布进行内涵估计。最后,建立了上下文的概率传递模型,实现上下文观测信息融合,以降低位姿假设不确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对于状态转移模型的建模误差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同时,由于能够自适应调整粒子规模,所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2)在视觉全局定位过程中,针对由环境中存在的重复纹理和结构导致的相机位姿估计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森林的特征位置关联不确定性建模以及相应的视觉全局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离线的环境模型自主学习和在线的相机位姿推理过程。首先,利用回归树构建环境拓扑结构的自主学习模型,形成拓扑回归树,实现了拓扑地图的自主生成。进一步,利用回归森林对视觉点特征与几何空间位置的关联不确定性进行自主建模与管理,形成了特征点回归树。在线定位过程中,利用拓扑回归树对机器人进行拓扑定位,然后在拓扑节点内利用特征点回归树进行精细的几何定位。这种层次化的全局定位策略极大提升了定位过程中几何推理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模型的特征关联推理方法,实现对特征空间位置预测的优化和相机的精确全局定位。在公开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室内场景下取得较高的全局定位精度。3)为进一步提升视觉全局定位方法在不同类型场景下的适应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几何信息的视觉全局定位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回归森林的环境点特征地图、线段特征地图以及稠密点云地图的特征-空间位置映射的自主学习方法。形成的点特征回归树和线段特征回归树,能够对观测到的点特征和线段特征进行全局空间位置预测。同时,在定位过程中,为了对环境表面的几何细节进行快速检索,利用回归树对环境稠密地图进行压缩表示。在线定位过程中,利用学习到的模型预测当前观测到的点和线段特征的三维空间位置,然后根据预测位置进行相机位姿估计。在位姿假设产生的过程中,构造了堆栈RANSAC框架,并利用环境稠密地图的压缩表示对位姿假设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多种类型场景下都具有较高的全局定位性能。
亢楠楠[7](2019)在《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文中提出近年来,兼具观光、休闲与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旅游出行的新热点。旅游需求迅速增加的同时,资源过度利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游客满意度水平、景区承载状态等面临着严峻考验。深究之,起到资源配置作用的游憩价值信息的缺失是给公园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的主要原因。因此,利用科学的评价模型,货币化度量国家森林公园这种准公共物品的游憩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文献中,陈述性偏好或显示性偏好等传统评价技术得到了大量应用,但这两类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争议,特别是缺少对评估结果背后心理影响因素的探究。此外,个体满意度水平的引入,丰富且完善了公共物品的价值评价体系,但尚未发现应用在旅游资源领域的研究。据此,本文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切入,聚焦于“评价方法的创新”、“传统方法的修正”与“评价结果的应用”三个方面,以期在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方面做出深入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游客真实偏好的挖掘、游憩属性的正确定价等市场机制的导入,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森林资源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促进景区向以“游客为本”的战略转型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紧密围绕上述三个着眼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概括如下:(1)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识别。结合福利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与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典型特征,对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内涵与度量方式进行了清晰界定。随后,通过文献归纳与游客在线评论材料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识别出包含“植被覆盖率”、“垃圾数量”、“交通便利程度”、“基础设施”、“游憩设施”与“拥挤水平”等在内的六项主要国家森林公园游憩属性,为进一步价值评价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基础。(2)基于游客满意度法TSA的游憩价值评价模型设计以及实证研究,验证了使用游客满意度为森林游憩资源这一“无形资产”定价的可能。首先,通过游客效用最大化理论与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构造了游客满意度法的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随后,利用全国范围内22处国家森林公园的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园的“植被覆盖率”、“垃圾数量”、“基础设施”以及“游憩设施”的改善均对游客满意度起着正向影响作用,“拥挤水平”的增加则负面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水平。不同来源地游客对景区游憩属性的偏好存在显着不同,由此带来游憩价值评估结果的客源地差异,游憩属性的改善对于外地游客意味着更高的价值。最后,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完成了 TSA评估结果在单个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测算结果表明,当前该公园的总游憩价值为11,776.20万元,相较于多年前的测算结果有所上升。(3)首次尝试将游客满意度这一视角与常用的选择实验法CEM相结合,完成了对传统评价技术估计结果的修正。通过在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的选择实验调查,结果发现:游客对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游憩属性的支付意愿存在显着差别。其中,对景区“垃圾数量”改善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为“交通便利程度”和“植被覆盖率”属性。相比之下,景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对游客决策的影响则比较弱。此外,不同满意度水平的游客对于景区游憩属性的支付意愿存在一定差异。游客满意度越低,其支付门票溢价的可能性就越低。相较于高满意度群体,低满意度组游客的消费者剩余降低了 32.99%。游客满意度水平作为影响景区游憩价值评估背后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对于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总体游憩价值的贡献率达到12.83%。(4)分别计算了游客满意度法TSA和选择实验法CEM两种评价方法下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并对两者的估计结果做出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使用前者计算出的该公园的游憩价值(194.10元/人·次)略高于后者计算出的价值(184.95元/人·次)。TSA模型中旅行成本潜在的内生性、CEM实验设计维度的限制以及信息处理策略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上述差异的发生。(5)以游客旅行成本—收益的分析作为理论支持,从游憩价值评估与游客体验效用结合的角度制定了景区的“旅游体验承载力”评价标准,并以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评价了该公园的旅游体验承载力状态。结果表明:该公园拥挤水平的承载力阈值范围介于20-35人/100m2之间,“植被覆盖率”承载力阈值范围在70%-80%之间,“垃圾数量”处于3-10件/200m之间;游客可接受的交通可达性水平为3h以内。通过计算公园当前的游憩属性状态与选择实验过程中模拟的27种方案的净效用水平,得到了“弱载”、“适载”和“超载”三种情况下的各游憩属性状态,为景区将来的承载状态监测、资源开发建设与游客容量控制等提供了定量化依据。
王龙[8](2019)在《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将复杂景观系统分解为地形、水文、植被等要素单元,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叠图法是其载体之一,以要素分层和叠加重组为技术特征,起源于19世纪末,经由几代景观设计师们的不断更新与迭代,如今已成为专业领域中的成熟工具。然而,由于叠图法偏重于对设计过程的解决而缺少对结果的有效验证,其也遭受到了业内的尖锐质疑。笔者认为,质疑的背后实则为对叠图法技术边界探索的缺失,而对该问题的回应,必须对叠图法的适用范围、制约因素以及使用结果进行精确的解答。换而言之,本文意在通过技术机制与技术有效性的解读与评价,探索叠图法这一工具对解决风景园林实践问题的能力或程度,从而希望能够引发一些关于技术本身的思考。本文研究基于一个客观命题:任何技术或工具都有其局限所在,而这并不代表技术无效。据此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构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绪论、第三章)。以综述研究为基础,纵向梳理叠图法的技术演进历程,横向对比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可使用叠图法解决的实践问题类型,并以叠加分析与叠加设计两个基本版块与之对应。其次,提炼基于弱还原论思想驱动的叠图法技术机制(第四章)。从系统论、学科和技术3个层面,分别探讨了叠图法的技术系统、对学科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及对景观信息的处理方式,并在技术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叠图法的技术局限。最后,提出一套基于信效度分析的叠图法技术有效性量化评价体系(第五章)。以信度和效度分析作为评价技术有效性的基本方法,而后从技术的理性化、目的理性、抗解问题3个层面对叠图法进行了技术哲学反思,并据此提出基于多维综合思想的叠图法优化框架与应用步骤。本文主要结论:(1)现阶段叠图法主要可用于解决8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问题,包括叠加分析的适宜性评价类、规划场地选址、景观道路选线、要素专项分析,以及叠加设计的地理设计实践、区域景观规划、场地景观设计、要素专项设计;(2)叠图法的本质为一个基于弱还原论思想驱动的技术系统,核心为对景观信息的处理,其内部结构的组织与响应取决于待解决的实践问题特征;(3)近阶段叠图法应用实例的技术有效性评价表明,当下技术条件可支持叠图法实现极高的信度,而效度的高低则多由使用者决定。本文的基本贡献在于提供了一条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工具的一般途径。科技哲学层面的技术机制研究,有助于探索工具的本质性特征;而实践层面的技术有效性研究,则可以客观地评估工具的实际效能。
杨鸣冬[9](2019)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与极化信息处理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先进的主动式微波遥感系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对地实施观测,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运动补偿(Motion Compensation,MOCO)是SAR应用中获取高质量图像的关键步骤,但是,随着分辨率提高,广泛采用的两步运动补偿法的性能却出现了严重下降。高分辨率成像中,如何精确地校正空变运动误差仍是很大的挑战。并且,高分辨率宽测绘带的发展趋势意味着更庞大的数据量,常规运动补偿算法将会耗费大量的运算和存储资源,难以满足实时处理的需求。如何保证处理精度的同时提高算法的实时处理性能是运动补偿方案设计需要着重考虑的。此外,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 SAR)能够获取更精细、更全面的目标散射特征,在目标识别、分类以及参数反演等方面存在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化目标分解作为解译目标散射特征的主要工具,一直是Pol SAR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与极化信息处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广泛采用的两步运动补偿法在高分辨率成像中性能下降的问题,从距离徙动校正误差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推导了存在航迹误差的回波信号频谱的通用表达式,对运动误差引起的距离徙动校正误差和方位压缩误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残余距离空变误差对距离徙动校正的影响,对两步运动补偿法和一步运动补偿法进行比较,验证了一步运动补偿法能够避免引起额外的距离徙动校正误差,更适用于高分辨率成像,与Omega-K算法的结合也更简便。2.基于距离子带处理提高了一步运动补偿法和精确地形孔径依赖(Precise Topography-and Aperture-Dependent,PTA)算法的实时处理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级空变运动补偿方案,兼顾处理精度和运算效率。该方案基于距离子带处理实现无插值的近似距离包络补偿,提高了一步运动补偿法的运算效率。并且,对一步运动补偿法的常规处理顺序进行修正,保证相位补偿精度不受近似距离包络补偿的影响。基于距离子带处理还能够降低子带内残余方位空变误差的距离空变性,不再需要逐像素计算残余方位空变误差,降低了PTA算法的运算量。相比于常规运动补偿算法,该方案减少了运算和存储资源的消耗,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为实时处理方案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思路。3.对滑动聚束模式中的运动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孔径图像相干叠加的滑动聚束模式实时成像处理方案。利用子孔径技术解决滑动聚束模式成像处理中PRF不足的问题;子孔径数据处理选择Omega-K算法,保证高分辨率情况下的聚焦质量;根据“等效运动误差曲线”的概念选取不断变换的视线方向进行运动补偿,相比固定方向运动补偿能够获得更理想的补偿效果。该方案在各个子孔径内分别完成方位压缩,配准相邻子孔径图像后在图像域进行相干叠加,最终累加得到全孔径图像。相比于子孔径处理的常规框架,该方案不需要进行全孔径方位压缩,减少了运算和存储资源的消耗,提高了成像处理的实时性能。4.研究了一种基于城市区域提取的混合极化目标分解算法,以提高基于散射模型的极化目标分解算法对不同散射特征目标的适配性。该算法利用极化相干性增强技术区分城市区域和自然分布区域,针对这两种具有不同散射特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极化目标分解算法进行处理,并引入线散射模型和修正的体散射模型提高城市区域散射机制的解译精度。此外,基于散射特征分析推导了负功率像素限制条件,达到消除负功率像素的目的,更加符合物理实际。
马毅[10](2018)在《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东北严寒地区大部分土地空间承载着生态和粮食生产的国家主体功能,绿色与生态是其关键特征与长期发展目标,基于粮食生产、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而形成的村镇空间,既是与自然环境协同共生的形态表征,也是区域绿色发展系统的重要载体;而寒地气候条件下,东北地区村镇的行为活动、空间形态、景观风貌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面向严寒气候与东北区域功能双重特征影响下的村镇规划复杂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东北严寒地区村镇面临生态空间胁迫、产业升级滞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足、乡村活力衰退、公共与基础设施体系缺失等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村镇发展方向和动力、建设速度和质量与其核心职能不相匹配,规划框架与技术体系全面滞后于建设与发展速度,系统性的规划、支撑技术与应用系统还缺乏针对性研究与普及,造成全局层面的生态、绿色、可持续村镇发展路径难以实现。研究以“绿色村镇”内涵为核心,系统的梳理了绿色村镇的理论体系与数据库系统应用实践,以绿色村镇发展理念下的村镇规划思路为突破点,通过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地域特征与核心问题的研判,结合绿色村镇规划要点探析,提出针对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规划目标要素框架与技术支撑特征,并据此提炼数据库系统设计层面的数据组织与主体功能架构要点。在明确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基础数据库、标准数据库、数据应用三大板块的系统主体功能以及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服务层的技术结构,并梳理了各部分数据逻辑关系;最后对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基本状态解读、绿色发展特征识别、规划专题模块及提升策略等数据应用模式进行阐述与延伸讨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应用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1)基于绿色村镇实态调研与信息收集,立足于东北寒地村镇现实特征,提出绿色村镇基础信息集成与整合方案,并据此构建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形成其内部数据组织方案;(2)依托总体设计层面的绿色村镇规划目标要素,结合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基础数据各项特征,构建由6个子系统层、24个目标状态层、88个量化属性层组成的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指标体系,并确定绿色标准引导序列值,在量化引导框架与引导序列的基础上,构建绿色村镇标准数据库;(3)以典型乡镇及区域乡镇集合作为研究实例,对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应用板块进行实践与讨论,验证了数据库系统在乡镇基本发展状态判断、绿色综合评价与特征识别方面的应用模式,并对自然生态空间管控、绿色产业发展、乡镇景观风貌等绿色村镇规划重点专题等模块的设计原理与运算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以东北严寒地区大量乡镇实态调查与信息收集为研究基础,构建面向村镇地区的基础数据集成、标准数据引导、多源数据应用为主体的信息平台框架,期望反映东北严寒地区村镇绿色发展关键问题、探究绿色发展的动力与机制、健全绿色发展目标体系、引导绿色村镇规划专项建设,为保障国家主体功能的实现及区域村镇宜居空间的长效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二、森林资源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资源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森林资源信息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
2.1 移动端数据读取 |
2.2 关键技术 |
3 功能实现 |
3.1 数据批量预处理 |
3.2 移动端功能实现 |
3.3 桌面端功能实现 |
4 结论 |
(2)智慧林业中立体感知体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资源信息监测研究 |
1.2.2 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变化监测研究 |
1.3 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相关理论及方法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 |
2.2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 |
2.2.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
2.2.2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分类与变化检测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资源监测方法及系统 |
3.1 基于信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模型 |
3.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可信信息传播概述 |
3.1.2 基于信任的信息传播模型 |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 改进的基于ADHOC网络的组播路由算法 |
3.2.1 组播路由协议基本过程 |
3.2.2 局部组合定位的路由算法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基于博弈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私节点惩罚机制 |
3.3.1 激励惩罚机制概述 |
3.3.2 基于博弈理论的惩罚机制 |
3.3.3 模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环境信息监测系统 |
3.4.1 系统设计思路 |
3.4.2 系统硬件设计 |
3.4.3 系统模拟软件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单木尺度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
4.1 激光雷达数据解算及误差分析 |
4.2 地面点滤波 |
4.3 冠层高度模型的生成 |
4.4 单木树冠提取 |
4.5 单木参数提取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1 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 |
4.6.2 地面调查数据介绍 |
4.6.3 精度评价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方法 |
5.1 基于分布式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取方法 |
5.1.1 遥感影像并行预处理 |
5.1.2 基于Hadoop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取方法 |
5.1.3 基于Hadoop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取算法实现 |
5.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语义分割 |
5.2.1 编码器模块组成 |
5.2.2 SELU激活函数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基于特征融合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方法 |
5.3.1 聚焦损失函数 |
5.3.2 随机森林 |
5.3.3 特征融合 |
5.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基于深度学习的森林变化监测系统 |
5.4.1 需求分析 |
5.4.2 系统的总体功能 |
5.4.3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5.4.4 用户管理和遥感影像管理模块 |
5.4.5 监测区域变化监测功能 |
5.4.6 变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风景名胜区概念 |
1.3.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概念 |
1.3.3 游憩机会谱相关概念界定 |
1.3.4 游赏轨迹聚类概念 |
1.3.5 动态游赏规划概念 |
1.4 游憩机会谱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游憩机会谱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
1.4.2 游憩机会谱的国外研究进展及水平 |
1.4.3 游憩机会谱的国内研究进展及水平 |
1.4.4 国内外游憩机会谱案例分析 |
1.4.5 游憩机会谱发展现状中的问题小结 |
1.5 研究样地概况 |
1.5.1 崂山太清景区的历史变革 |
1.5.2 崂山太清景区现状资源普查 |
1.6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6.1 本文研究内容 |
1.6.2 本文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研究 |
2.1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自然环境特征 |
2.1.1 自然资源类型特征 |
2.1.2 游赏路径特征 |
2.1.3 景点分布特征 |
2.1.4 景点季相特征 |
2.2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游客行为活动特征 |
2.2.1 游客流量分布变化 |
2.2.2 游客游赏活动时间变化 |
2.2.3 游客游赏活动空间变化 |
2.2.4 游客游赏活动类型变化 |
2.3 崂山太清景区时空背景下的游赏特征 |
2.3.1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轨迹聚类特征 |
2.3.2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出行链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构建与分析 |
3.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概述 |
3.1.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主要解决问题 |
3.1.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谱系界定 |
3.1.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框架特征 |
3.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 |
3.2.1 环境变量的初步筛选与拟定 |
3.2.2 环境变量的因子分析 |
3.2.3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 |
3.2.4 游憩机会谱分级体系建立 |
3.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特征分析 |
3.3.1 游憩环境类型应用特征分析 |
3.3.2 游憩活动类型和游憩机会特征分析 |
3.3.3 游憩机会谱因子构成及类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体系 |
4.1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原则 |
4.1.1 协调游赏活动与景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
4.1.2 协调现状固有格局与游赏活动变化之间的矛盾 |
4.1.3 协调游赏需求与配套设施之间的矛盾 |
4.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内容建设 |
4.2.1 动态管理模式 |
4.2.2 动态空间游赏路径 |
4.2.3 动态游憩环境类型及规划保护 |
4.2.4 动态游赏主题及游憩机会选择 |
4.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实现方法 |
4.3.1 形成动态游赏的指标体系 |
4.3.2 建立动态游赏体系的信息处理平台 |
4.3.3 实行动态游赏体系的运行机制 |
4.3.4 动态游赏体系的应用意义与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与对策 |
5.1 崂山太清景区优化设计对策 |
5.1.1 平衡游憩活动在游憩地中分布,合理分配环境压力 |
5.1.2 增强游憩地局部空间优化,进行适游区的品质重建 |
5.1.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游赏行为指导 |
5.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要点 |
5.2.1 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 |
5.2.2 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 |
5.2.3 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 |
5.2.4 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游憩型 |
5.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 |
5.3.1 生态游憩型 |
5.3.2 景观游憩型 |
5.3.3 设施游憩型 |
5.3.4 商业生活游憩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附录 “崂山太清游憩机会及体验调查” |
致谢 |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概述 |
2 森林资源信息处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优势 |
2.1 森林资源监测上更加完善 |
2.2 促进森林资源体系建设 |
2.3 森林资源信息处理效率更高 |
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
3.1 灾害预防中的应用 |
3.2 森林资源档案中的应用 |
3.3 森林资源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
3.4 森林资源经营中的应用 |
3.5 政策中的应用 |
结束语 |
(5)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的现状 |
1.1 森林资源调查概述 |
1.2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的发展现状 |
2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的发展策略 |
2.1 逐渐完善森林资源调查对象体系 |
2.2 不断应用综合性调查技术 |
2.3 不断更新信息处理技术 |
2.4 调查结果应用走向大众化 |
3 结语 |
(6)基于多源不确定性建模的移动机器人室内全局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环境的表达方法 |
1.2.2 移动机器人全局定位 |
1.2.3 全局路径规划方法 |
1.2.4 不确定性信息处理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1.4.1 主要工作 |
1.4.2 章节安排 |
第2章 移动机器人环境观测与状态估计模型 |
2.1 引言 |
2.2 环境观测模型 |
2.2.1 激光观测模型 |
2.2.2 视觉观测模型 |
2.3 移动机器人状态估计模型 |
2.3.1 基于激光的移动机器人状态估计 |
2.3.2 基于视觉的移动机器人状态估计 |
2.4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
2.4.1 路径规划问题描述 |
2.4.2 环境表达模型 |
2.4.3 路径规划算法 |
2.4.4 路径规划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定性粒子滤波器的激光全局定位方法 |
3.1 引言 |
3.2 定性粒子及环境表达模型 |
3.3 定性运动模型 |
3.4 定性观测模型 |
3.5 全局定位方法 |
3.5.1 粒子集初始化 |
3.5.2 粒子集迭代更新 |
3.5.3 粒子关联 |
3.6 基于定性粒子滤波器的全局定位算法框架 |
3.7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7.1 仿真实验及其分析 |
3.7.2 在线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回归森林的视觉全局定位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回归森林的环境特征学习 |
4.2.1 特征点回归模型 |
4.2.2 环境拓扑结构学习 |
4.3 在线全局定位 |
4.3.1 点集匹配的图模型构建 |
4.3.2 基于图割的内点集合估计 |
4.3.3 基于回溯策略的预测校正 |
4.3.4 机器人位姿估计优化 |
4.4 算法总体框架 |
4.5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5.1 算法有效性验证与分析 |
4.5.2 公共数据集实验结果 |
4.5.3 在线运行时间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元几何特征的视觉全局定位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回归森林的多元几何特征学习 |
5.2.1 线段特征及其参数化表示方法 |
5.2.2 基于回归树的线段特征学习 |
5.2.3 基于回归树的面元特征学习 |
5.3 相机全局位姿估计 |
5.3.1 基于线段特征的位姿假设估计 |
5.3.2 基于堆栈RANSAC的相机位姿估计 |
5.3.3 位姿假设选择 |
5.3.4 位姿优化 |
5.4 算法总体框架 |
5.5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5.1 方法验证 |
5.5.2 数据集实验结果 |
5.5.3 在线实验结果 |
5.5.4 在线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内容之间的关联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价值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进展 |
2.1.1 显示性偏好评价 |
2.1.2 陈述性偏好评价 |
2.1.3 生活满意度法评价 |
2.1.4 研究述评 |
2.1.5 本文评价方法提出 |
2.2 森林游憩价值评价的实证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游憩价值的认知与发展 |
2.2.2 价值评价结果的实践应用 |
2.2.3 价值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 |
2.2.4 研究述评 |
2.2.5 本文研究视角提出 |
2.3 游憩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物品理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3.3 价值理论 |
2.3.4 偏好与效用函数 |
2.3.5 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 |
2.3.6 消费者剩余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内涵及评价指标选取 |
3.1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内涵 |
3.1.1 游憩价值的概念界定 |
3.1.2 游憩价值的度量方式 |
3.2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评价指标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3.2.3 游憩属性变量的识别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游客满意度法TSA的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
4.1 TSA的理论背景与评价模型 |
4.1.1 基于游客消费行为的经济分析 |
4.1.2 游客满意度法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1 问卷设计及变量定义 |
4.2.2 研究区域选择 |
4.2.3 样本容量确定 |
4.2.4 研究数据收集 |
4.2.5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3 模型结果与游憩价值计算 |
4.3.1 基于全部样本的分析 |
4.3.2 各游憩属性经济价值的计算 |
4.3.3 不同客源地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
4.3.4 单个公园游憩价值的核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选择实验法CEM的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
5.1 包含游客满意度的CEM模型构建 |
5.2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1 研究区域概况 |
5.2.2 调查问卷设计 |
5.2.3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
5.3 模型结果与游憩价值计算 |
5.3.1 模型估计结果 |
5.3.2 不同满意度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
5.3.3 公园游憩价值的计算 |
5.3.4 TSA与CEM方法的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游憩价值评价结果在旅游体验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6.1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内涵 |
6.1.1 旅游承载力研究 |
6.1.2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
6.1.3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基本特征 |
6.2 基于游憩价值的旅游体验承载力评价标准制定 |
6.3 实证研究: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体验承载力分析 |
6.3.1 单一游憩属性承载力的判定 |
6.3.2 多重游憩属性承载状态的判定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创新 |
7.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7.4.1 研究局限 |
7.4.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TSA所选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基本信息 |
附录B 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TSA) |
附录C 景区游憩属性客观信息调查问卷(TSA) |
附录D 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选择实验方案(CEM) |
附录E 选择实验问卷对应彩色图片(版本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对叠图法技术批判的思考与回应 |
1.1.2 学科问题拆分与研究的深化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叠图法的技术演进历程 |
1.5.2 国内外叠图法研究与应用的不同学科领域比较 |
1.5.3 研究评述 |
1.5.4 相关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辨析 |
2.1.1 叠图法及其相近概念 |
2.1.2 景观要素与因子拆分 |
2.1.3 技术机制 |
2.1.4 技术有效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研究 |
2.2.1 学科基本理论 |
2.2.2 系统论及其方法 |
2.2.3 技术系统构成及评价维度 |
2.2.4 相关理论及框架与本研究的关系 |
2.3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2.3.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构建 |
3.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 |
3.1.1 两大基本版块与八类实践问题 |
3.1.2 技术的基础:景观要素的划分与专题地图的绘制 |
3.1.3 技术的核心:景观要素的重组与专题地图的叠加 |
3.1.4 操作平台的选择 |
3.2 叠加分析:“千层饼”作为蓝本 |
3.2.1 基础:地理空间环境的辨识 |
3.2.2 核心:专题数据的处理 |
3.2.3 变化:四类典型叠加模板 |
3.3 叠加设计:“千层饼”的衍生 |
3.3.1 基础:设计要素的表达 |
3.3.2 核心:设计要素的组合 |
3.3.3 变化:四类典型叠加模板 |
3.4 本章小结 |
4 叠图法的技术机制研究 |
4.1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解读 |
4.1.1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构成 |
4.1.2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驱动模式 |
4.2 叠图法对学科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 |
4.2.1 叠图法基于的风景园林学科基础思想 |
4.2.2 叠图法技术环节对学科实践问题之响应 |
4.2.3 叠图法对人地关系的理性探索途径 |
4.3 叠图法对景观信息的处理方式 |
4.3.1 分层量化的景观信息记录方法 |
4.3.2 规则导向的景观信息叠加模式 |
4.4 基于机制解读的叠图法技术局限 |
4.4.1 景观系统性的弱化 |
4.4.2 实践问题的思维定势 |
4.4.3 景观信息处理方式的瓶颈 |
4.4.4 技术局限与技术有效性的辩证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叠图法的技术有效性研究 |
5.1 基于信效度分析的叠图法技术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 |
5.1.1 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取 |
5.1.2 指标量化与基本分析方法的建立 |
5.1.3 模拟实验平台的选择 |
5.2 叠图法的信效度分析 |
5.2.1 叠加分析的信效度分析 |
5.2.2 叠加设计的信效度分析 |
5.3 叠图法的技术有效性评价及其技术哲学反思 |
5.3.1 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指标量化 |
5.3.2 叠图法应用实例的技术有效性评价 |
5.3.3 叠图法的技术哲学反思 |
5.4 基于技术哲学反思的叠图法优化途径构想 |
5.4.1 基本策略 |
5.4.2 框架构想 |
5.4.3 应用步骤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叠图法可解决的八类实践问题及其方式 |
6.1.2 基于弱还原论驱动的叠图法技术机制 |
6.1.3 叠图法技术有效性的量化评价方法 |
6.2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6.2.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2.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9)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与极化信息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和运动补偿算法研究现状 |
1.2.1 SAR系统发展历程 |
1.2.2 SAR成像算法研究现状 |
1.2.3 运动补偿算法研究现状 |
1.3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和极化目标分解算法研究现状 |
1.3.1 极化SAR系统发展历程 |
1.3.2 极化目标分解算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适用于高分辨率成像的一步运动补偿法 |
2.1 引言 |
2.2 运动误差建模 |
2.2.1 存在航迹误差的SAR成像几何关系 |
2.2.2 存在航迹误差的回波信号频谱 |
2.3 运动误差对成像处理的影响 |
2.3.1 距离徙动校正误差 |
2.3.2 方位压缩误差 |
2.4 结合两步运动补偿法的扩展Omega-K算法 |
2.4.1 两步运动补偿法 |
2.4.2 扩展Omega-K算法 |
2.4.3 两步运动补偿法误差分析 |
2.5 结合一步运动补偿法的常规Omega-K算法 |
2.6 点目标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 |
2.6.1 点目标仿真 |
2.6.2 实测数据处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距离子带处理的多级空变运动补偿 |
3.1 引言 |
3.2 改进的一步运动补偿法 |
3.2.1 近似距离包络补偿引起的相位误差 |
3.2.2 修正的视线方向误差计算方式 |
3.2.3 算法分析 |
3.3 改进的孔径依赖补偿算法 |
3.3.1 “窄波束平地假设”的局限性 |
3.3.2 宽波束运动补偿算法 |
3.3.3 基于距离子带处理的改进PTA算法 |
3.3.4 运算量分析 |
3.4 基于距离子带处理的多级空变运动补偿方案 |
3.4.1 距离子带宽度选择准则 |
3.4.2 方案处理流程 |
3.5 点目标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 |
3.5.1 点目标仿真 |
3.5.2 实测数据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滑动聚束模式运动补偿与实时成像处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回波信号分析 |
4.2.1 滑动聚束模式的SAR成像几何关系 |
4.2.2 回波信号模型 |
4.2.3 方位分辨率和测绘带宽度 |
4.2.4 方位频率历程 |
4.3 结合视线方向运动补偿的子孔径成像处理方案 |
4.3.1 子孔径成像算法选择 |
4.3.2 视线方向运动补偿 |
4.3.3 成像处理方案 |
4.3.4 点目标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 |
4.4 基于子孔径图像相干叠加的实时成像处理方案 |
4.4.1 子孔径Omega-K算法成像 |
4.4.2 子孔径图像配准 |
4.4.3 子孔径图像相干叠加 |
4.4.4 实测数据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城市区域提取的混合极化目标分解 |
5.1 引言 |
5.2 极化信息处理基础 |
5.3 基于散射模型的极化目标分解算法 |
5.3.1 Freeman-Durden三分量分解算法 |
5.3.2 Yamaguchi四分量分解算法 |
5.4 基于城市区域提取的混合极化目标分解算法 |
5.4.1 基于极化相干性增强的城市区域提取处理 |
5.4.2 散射模型的选取 |
5.4.3 针对城市区域的五分量分解算法 |
5.4.4 针对自然分布区域的四分量分解算法 |
5.4.5 基于城市区域提取的混合极化目标分解算法处理流程 |
5.5 实测数据处理 |
5.5.1 AIRSAR全极化数据处理 |
5.5.2 RADARSAT-2 全极化数据处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东北严寒地区 |
1.3.2 绿色村镇相关概念 |
1.3.3 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线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5.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绿色内涵及绿色发展理念应用 |
2.1.1 绿色内涵及绿色发展理念 |
2.1.2 绿色发展理念的应用研究 |
2.2 绿色村镇基础研究 |
2.2.1 绿色导向下的村镇发展趋势 |
2.2.2 现行村镇规划框架体系的解析 |
2.2.3 绿色村镇特征与绿色村镇规划基本要求 |
2.3 数据库类型与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研究 |
2.3.1 数据库类型及特征研究 |
2.3.2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特征研究 |
2.4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研究 |
2.4.1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总体建构研究 |
2.4.2 绿色村镇数据库内容架构研究 |
2.4.3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应用框架研究 |
2.4.4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村镇规划目标支撑体系与数据库系统总体架构 |
3.1 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实态调研与村镇现实特征分析 |
3.1.1 村镇实态调研的目标与原则 |
3.1.2 调研支撑条件与乡镇基本情况 |
3.1.3 村镇调研与基础信息收集方案 |
3.1.4 村镇现实特征分析与关键问题梳理 |
3.2 面向村镇现实特征的绿色村镇规划目标体系及技术支撑 |
3.2.1 村镇规划相关绿色发展要点的分析与提取 |
3.2.2 绿色村镇规划目标体系构建及目标要素框架解析 |
3.2.3 基于村镇规划主体框架提升的技术支撑特征 |
3.3 基于村镇现实特征与规划目标体系的数据库系统总体架构 |
3.3.1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软硬件与网络性能 |
3.3.2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架构 |
3.3.3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运行与管理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集成与基础数据库的实现 |
4.1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处理与特征解析 |
4.1.1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处理与校核 |
4.1.2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总体结构性特征 |
4.1.3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系统性特征 |
4.2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集成与基础数据体系构建 |
4.2.1 村镇信息整合框架下的绿色村镇基础数据体系构建 |
4.2.2 绿色村镇基础数据体系构建与内容解析 |
4.3 基于信息集成的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与实现 |
4.3.1 基于绿色村镇信息集成框架的基础数据库逻辑结构 |
4.3.2 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基本功能的实现 |
4.3.3 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更新与管理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与标准数据库的实现 |
5.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5.1.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构建的目标 |
5.1.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构建的原则 |
5.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的内容构成与典型指标解析 |
5.2.1 绿色村镇规划目标体系要素的指标量化与分级策略 |
5.2.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的指标体系构建 |
5.2.3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指标的总体构成特征与运算表达 |
5.2.4 绿色村镇典型量化引导指标的内涵解析 |
5.3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序列的推导与确定 |
5.3.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序列的内涵解析 |
5.3.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序列的运算推导 |
5.4 基于量化引导体系的绿色村镇标准数据库建立与实现 |
5.4.1 基于量化引导框架的村镇标准数据体系构成与运行逻辑 |
5.4.2 绿色村镇标准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与运行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研究 |
6.1 依托数据基础应用层面的乡镇基本发展状态解读 |
6.1.1 乡镇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 |
6.1.2 乡镇绿色产业与循环经济系统 |
6.1.3 乡镇土地集约与绿色空间系统 |
6.1.4 乡镇绿色居民点与人居环境系统 |
6.1.5 乡镇公共设施与绿色服务系统 |
6.1.6 乡镇绿色基础设施与能耗系统 |
6.2 基于TOPSIS的绿色村镇数据库综合评价应用研究 |
6.2.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指标赋权与综合评价过程 |
6.2.2 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的乡镇绿色发展特征研究 |
6.2.3 基于综合评价特征的绿色村镇发展类型识别与提升策略 |
6.3 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规划专题应用研究 |
6.3.1 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与生态承载力专题 |
6.3.2 乡镇主导产业选择及绿色农业发展专题 |
6.3.3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村镇公共与基础设施专题 |
6.3.4 基于景观特征识别的村镇景观风貌专题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森林资源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森林资源信息处理技术[J]. 先文娟. 辽宁林业科技, 2021(03)
- [2]智慧林业中立体感知体系关键技术研究[D]. 王艳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D]. 杜娇娇.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J]. 刘媛媛. 科学技术创新, 2020(19)
- [5]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J]. 黄柳芝. 南方农业, 2020(17)
- [6]基于多源不确定性建模的移动机器人室内全局定位方法研究[D]. 王纪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D]. 亢楠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8]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D]. 王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与极化信息处理研究[D]. 杨鸣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10]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马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