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田污水化学杀菌技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洪晶[1](2021)在《绿色氧化剂高铁酸钾处理压裂返排液及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压裂技术是保障油气田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压裂作业完成后产生大量的压裂返排液,它产量大、组成复杂、黏度大、化学耗氧量(COD)高、聚合物含量高和乳化程度高,单独使用常规处理工艺很难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化学氧化处理法具有不改变现有工艺流程,操作弹性高等优点被普遍使用,但是由于大多数氧化处理药剂二次污染大、存储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制约着化学氧化法的应用。高铁酸钾(K2FeO4)因其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较大的电化学理论容量与较强的化学氧化性能,被还原后的产物绿色环保无污染,同时具有破乳、氧化、絮凝、吸附、杀菌和存储相对安全等优点,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绿色高效水处理药剂,在油田废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次氯酸盐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钾,考察了其溶液氧化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建立了高铁酸钾绿色复合氧化体系,以压裂返排液中瓜胶为特征污染物的模型化合物,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动力学研究,结合表征对瓜胶的氧化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预处理-氧化-絮凝处理压裂返排液的新工艺,并对破乳、絮凝、氧化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超声和外加电场强化传质,探索了其与压裂返排液氧化处理的协同作用;最后进行现场压裂返排液氧化处理研究,为压裂返排液深度处理及回注使用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次氯酸盐氧化法合成K2FeO4的适宜工艺参数为:以Fe(NO3)3为铁源,其初始浓度为2 mol/L,KOH浓度为11 mol/L,反应温度为15℃,反应时间为40 min,合成了正交晶相K2FeO4产物,其产率为38%,纯度为88.2%。K2FeO4在碱性溶液体系中稳定性较好,添加KCl或(NH4)2S2O8可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二者适宜添加量为m(KCl):m(K2FeO4)=1:1或m((NH4)2S2O8):m(K2FeO4)=1:1。(2)聚合物含量高是压裂返排液的显着特征。对K2FeO4氧化瓜胶反应过程进行热力学计算,ΔH为负值,说明该过程为放热反应;ΔG为负值,说明该反应过程可行。K2FeO4氧化瓜胶适宜工艺条件为:pH=12,温度为30℃,K2FeO4初始浓度为0.5 g/L;以m(KCl):m(K2FeO4)=1:1添加促进剂KCl,COD去除率为65.0%,溶液黏度从1.49 m Pa·s可降至1.04 m Pa·s,总有机碳量(TOC)去除率在77.0%。K2FeO4氧化瓜胶产生的产物主要包括半乳糖、甘露糖、醇类、酮类等分子量大小不一的碎片,重均分子量从2.38×106g/mol降至1752 g/mol和708 g/mol。对K2FeO4氧化瓜胶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发现瓜胶分子结构中半乳糖和甘露糖的1-4键和1-6键易于进一步被断开,产生了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碎片,且K2FeO4氧化瓜胶反应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3)压裂返排液处理过程包括:(1)静置及一次絮凝处理,当静置时间为24 h,温度为55℃,pH=10,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100 mg/L时,大粒径的固体颗粒和油滴分离效果较好;对絮凝剂进行筛选,当聚氯化铝(PAC)为0.4 g/L,时间为30 min,温度为25℃,pH=7时,溶液黏度从1.45 m Pa·s降低至1.28 m Pa·s,固体悬浮物去除率为60.2%(由93 mg/L降至39 mg/L),含油量去除率为88.7%(由1177 mg/L降至133mg/L),COD去除率为53.3%(由5190 mg/L降至2424 mg/L),此时对应的TOC去除率为59.0%(由648.72 mg/L降至265.98 mg/L),色度去除率为96%(由500度降至20度),浊度去除率为93.7%(由483.10 NTU降至30.20 NTU),絮状物的沉降速度较快。(2)氧化破乳处理,当K2FeO4为5 g/L,pH=10,反应时间为30 min,温度为40℃时,破乳效率为91.8%(含油量从133 mg/L降至10.9 mg/L),COD去除率为44.8%(由2424 mg/L降至1337 mg/L),此时对应的溶液黏度由1.28 m Pa·s降至1.10 m Pa·s,TOC去除率为54.0%。(3)二次絮凝处理,压裂返排液的COD降低至600 mg/L左右,TOC为41.58 mg/L,黏度为1.03 m Pa·s(接近于水的黏度),固体悬浮物为7 mg/L,含油量为5.2 mg/L,悬浮物粒径中值约为2μm。引入的K2FeO4通过絮凝作用,以Fe(III)形式几乎全部进入絮体,对溶液色度几乎没有影响,此时的浊度为2.26 NTU,符合污水回注的标准。(4)通过超声波或者外加电场强化与K2FeO4氧化过程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降低能耗与氧化剂成本,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压裂返排液的氧化降解效率,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当超声波外场强化时,溶液pH值为10,超声波频率为40 k Hz,输出功率为30%时,操作温度由原来氧化时的40℃降低到35℃,反应时间由30 min缩短至20 min,K2FeO4添加量降低40%(由5 g/L降至3 g/L),压裂返排液COD去除率仍可提高12.2%(由44.8%提高到57.0%),TOC去除率约提高了12.5%(由54.0%提高至66.5%),溶液黏度由1.28 m Pa·s降低至1.04 m Pa·s;外加电场强化时,在金属氧化物电极(DSA),pH=7,电解时间为30 min,电解电压为8 V的条件下,反应温度从40℃降低至20℃,压裂返排液COD去除率可提高20.2%(由44.8%提高至65.0%),TOC去除率约增大17.8%(由54.0%提高至71.8%),溶液黏度由1.28 m Pa·s降低至1.02 m Pa·s。(5)在某油田某采油厂进行氧化压裂返排液现场应用,压裂返排液处理量为16m3/h,处理温度为25℃,加入0.4 g/L絮凝剂聚氯化铝(PAC)、0.1 g/L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5 g/L氧化剂K2FeO4进行氧化处理,经絮凝-氧化-絮凝组合工艺处理后压裂返排液的COD≤950 mg/L,含油量≤10 mg/L,固体悬浮物含量≤7 mg/L,TOC≤60 mg/L,色度≤20度,浊度≤10 NTU,达到回注用水标准。对其经济成本分析发现,进行氧化剂复配或外场强化协同化学氧化是今后降低经济成本的有效方法。绿色、高能的K2FeO4氧化剂处理化学驱压裂返排液,可以保障油田压裂的生产过程平稳运行,降低反应成本,同时与所投加的油田化学药剂进行合理的配伍,有利于指导现场氧化处理剂的使用,对油田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金胜男[2](2021)在《喇嘛甸油田采出水药剂杀菌技术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硫酸盐还原菌数量过高会对油藏产生危害,造成地层堵塞,还会使有机聚合物分子链上自由基遭到破坏,产生大幅度降解(黏损40%),同时其产物H2S对金属管道及处理设备会产生严重腐蚀(腐蚀速率0.15 mm/a)。为此,对喇嘛甸油田地面生产系统中各环节细菌总量进行监测分析和室内杀菌剂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水驱污水处理中季铵盐类杀菌剂效果较好,其中DQSSJ-11效果最优;聚驱污水处理中季铵盐杀菌效果最优。对杀菌剂现场投加方式进行研究表明,当投加相同浓度的杀菌剂时,单支管线多点加药有利于杀菌剂向下游延伸,缩短杀菌距离,加药效果优于区域多点加药。经现场生产验证:在确保杀菌效果的前提下,单支管线多点加药法可使杀菌剂用量减少30%左右。
李俊超[3](2020)在《萨北开发区油田污水杀菌技术现场应用》文中指出目前油田三次采油开发配注系统采用"污配污稀"或"清配污稀"的方式,经现场调研及化验分析,含油污水中的各类细菌对聚合物黏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开发注入质量和效果。对油田含油污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如何有效去除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开展了ClO2杀菌和除硫灭菌两项现场试验,对现场除菌效果以及除菌前后的聚合物浓度和黏度进行跟踪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向污水中投加ClO2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杀菌率和聚合物母液黏度得到一定提升。除硫灭菌试验能够实现无药剂投加,节约药剂成本,除菌率达到90%以上,但需进一步完善现场工艺,达到持续杀菌提黏的试验效果。
刘静[4](2020)在《油田采出水物理和化学联合杀菌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保障油田回注水质中细菌含量稳定达标,同时降低灭菌成本,首先分析了大庆油田各类水质中细菌分布情况和生产站处理后水质的细菌综合达标情况,确定采出水中硫酸盐还原菌(SRB)是油田回注水杀菌的重点控制对象;然后通过对紫外线、 lemup杀菌装置和有机溴类杀菌剂,在聚驱和水驱采出水处理站的单独和联合使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单独应用物理杀菌或化学杀菌的效果均不理想,推荐应用物理和化学联合杀菌技术,保障回注水水质稳定达标。
孟领图[5](2020)在《电解盐水杀菌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方式开采原油,产生的含油污水数量巨大。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并回注是油田水最主要去向,这样既可以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也能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油田污水中存在着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等油田细菌,如果细菌处理不达标,会产生严重腐蚀,并堵塞管道,损害油层,引起地层注水能力下降,因此需要有效的控制细菌的生长。经过长时间生产实践后新疆油田普遍采用电解盐水杀菌技术。电解盐水杀菌技术本质上是依靠电解盐水后产生的有效氯作为杀菌剂对油田细菌进行灭杀。由于各种原因,新疆油田电解盐水装置在生产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电解盐水杀菌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回注水中余氯的稳定性和杀菌能力以及长效性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在现场实验中对电解盐水杀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应用性评价。研究表明:电解盐水对三种油田细菌的灭杀效果很强,能在比较小的添加剂量、较宽的水质环境下产生很强的杀菌效果,能够满足油田注水的细菌指标。余氯的衰减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随着时间延长,余氯被消耗掉,系统失去了对细菌的抑制能力,适当提高电解盐水的投加量,可以实现电解盐水对三种细菌抑制能力的长效性。回注水中的S2-会对电解盐水造成很大消耗,严重影响杀菌效果。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在清水处理系统中,电解杀菌仪可以保证末端注水井口处的水质质量达标。而在稀油污水处理系统中,水质状况较稳定的条件下,电解杀菌装置能确保出站水、线路中段注水站细菌含量达标,当沿途管线较长时,还无法确保末端站和注水井细菌含量达标。在来水条件较差,并且还原性物质如硫离子含量较高时将严重影响电解盐水杀菌装置的性能。需要在前端对硫离子等还原性物质进行妥善的处理,以实现电解盐水杀菌装置的平稳运行,保障油田注水作业的平稳运行。电解盐水杀菌技术绿色、环保、经济,具有在新疆油田广泛推广应用基础。
乔福璐[6](2019)在《油田污水处理站杀菌工艺及评价》文中指出在水资源经过处理之后,很容易形成一种细菌滋生的环境,造成污水中细菌的泛滥,目前我们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比较多,但是在杀死水中细菌的同时还会造成水资源的二次污染。本文主要阐述了油田污水处理站杀菌工艺的作用,工艺原理以及工艺特点,为以后油田污水处理站杀菌工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敬晓海[7](2019)在《适应聚合物驱的油田污水水质及其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成本和环保的多方面要求,国内大部分聚合物驱应用现场的配聚液为油田污水,由于地层采出水成分复杂,影响聚合物溶液黏度的水质因素也多,控制水质指标,对提高聚合物溶液黏度保持率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在分析大港油田港东油田聚合物驱配聚水组分的基础上,研究并确定了影响聚合物溶液黏度的水质指标,通过实验方法对这些水质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并制定出适应港东油田聚合物驱体系要求的水质指标参数范围,并为实现相对应的水质指标,对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影响注聚驱体系效果的水质指标主要有,Fe2+含量、微生物、悬浮物含量、水中高价阳离子,通过本文研究表明,以上因素为影响港东油田聚合物驱效果的水质主控因素,其可以大幅降低聚合物溶液黏度。针对配聚水质指标,通过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处理工艺有曝气工艺与辅剂添加工艺。曝气工艺研究结果显示,配聚水中溶解氧、亚铁离子、细菌含量等因素具有曝气增黏效果,实验结果计算溶解氧含量达2.8mg/L时,增黏效果最优。添加适合适量辅剂对保持体系黏度及热稳定性有积极作用,通过实验结果,建议注聚驱现场采用高锰酸钾(浓度10mg/L)作为预氧化剂处理亚铁离子、采用戊二醛(浓度40mg/L)作为杀菌剂、采用硫脲(浓度50mg/L)作为热稳定剂。本论文从注聚现场的配聚水质分析入手,以实验模拟曝气和辅剂添加对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得到水质指标以及曝气、辅剂添加具体参数,对于港东油田聚合物驱效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周维[8](2019)在《净化厂污水回用系统水质提升工艺的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水资源的逐渐减少,全球水资源的不足和水污染现象的加剧让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水回用技术,将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回用到循环水中,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新鲜水,还能减少外排污水,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目前污水回用技术已经成为各工业单位节能减排的重点研究方向。天然气净化厂所属污水处理厂SBR等工艺处理后的废水设计流量约为30 m3/h。计划将处理后的污水作为补水进入二次循环水系统,减少补充的新鲜水,实现节能减排。经现有装置处理后,水质指标得到很大改善,大部分指标已经满足污水回用至循环水的控制要求。但由于前端来水(检修废水等)水质波动较大使得污水经过适度处理后有些水质指标仍存在不达标现象,且微生物还需进一步控制,因此目前污水作为循环水补水进入循环水系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与先进的水质稳定技术结合,经深度处理才能进一步解决污水回用循环水系统带来的腐蚀、结垢、生物等问题,深度处理后的污水才能符合生产设备的长期运行要求。本文通过对天然气净化厂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制定污水回用深度处理工艺,对氧化反应杀菌配合多介质过滤器的深度处理工艺和超滤陶瓷过滤膜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两种深度处理工艺的现场实验论证,两种深度处理工艺均能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总磷、总铁、细菌以及悬浮物的含量,都能有效改善回用水水质,使目前回用系统超标的各项指标满足循环冷却水的要求,且适度处理污水进入循环水后水质的变化不会对YS-11的缓蚀阻垢效果产生明显影响。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超滤陶瓷膜技术对污水浊度、悬浮物的去除效果更优于反应器与多介质过滤技术,但两种工艺技术基本都能保证出水浊度在5.00NTU以下,可有效降低污水回用循环水系统后其对循环水杂质、悬浮物的贡献值;且超滤陶瓷膜技术与化学除磷剂联用,可保证出水总磷含量低于0.5mg/L,比反应器与多介质过滤技术更加稳定,实现污水快速高效除磷达标外排或回用。
贺贤伟[9](2018)在《普光净化厂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石油开发中普遍存在水资源短缺,但是在油田运行环节中,又会产生大量的无法再次利用的污水。为响应国家节水减排政策要求,应对水资源短缺现状,普光净化厂对生产污水建立了回用系统,但是总磷和微生物含量仍然超出工业循环水控制标准。本文通过对普光净化厂外排回用水及循环排污水现状的分析,优选外排水回用除磷、除菌处理方法、循环水排污水除磷方法,并开展除磷、除菌处理实验及应用研究分析。通过对回用系统预处理后的水质现状分析,外排回用水总磷超标原因是检修废水高含磷,细菌总数超标是SBR工艺设计上没有考虑杀菌环节,无法有效控制细菌总数。通过对循环水排污现状分析,循环水排污中的磷主要来源于锅炉加药带来的磷酸根,和循环水药剂中带来的有机磷。通过外排回用水除磷分别从化学法、物理膜过滤、生物法三个方面展开实验对比研究。确定了化学法除磷最佳除磷药剂为C药剂,采用C药剂投加比例系数为1.7:1、复配药剂M-1投加质量浓度为0.05%时,对污水中总磷的去除率达到98.8%。外排回用水细菌总数控制分别从化学法杀菌、物理膜过滤除菌、生物法除菌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化学法杀菌效果理想。SBR工艺控制出水细菌效果一般。膜过滤法除菌高效稳定,且运行成本低廉。建议采用化学法杀菌+膜过滤除菌组合工艺控制回用水中细菌总数。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外排回用水除磷、杀菌的工艺为超滤陶瓷膜系统和化学除磷、杀菌一体化工艺,经过现场实验污水回用系统中总磷、总铁、细菌总数满足回用水的标准要求。针对循环排污水除磷,通过室内试验模拟高效沉淀池+V滤工艺,采用PAC、PAM、FeCl3药剂,去除废水中TP均能满足回用要求。现场采用化学药剂+混凝池+保安过滤器+SiC膜精滤工艺,进行除磷实验,出水磷含量在0.5mg/L以下。依据试验结果,并对混凝+碳化硅膜过滤、混凝+碳化硅膜过滤两个技术方案进行比选,优选了高密度沉淀池+V型滤池的组合工艺。根据运行结果分析,工艺出水总磷含量0.11~0.21mg/L之间,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沈哲[10](2018)在《特低渗油田采出水涡流多相协同臭氧气浮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延长油田属于低压、低产、低渗(特低渗)和微裂缝发育的油田,主体开采储层为延安组和延长组(包括长2和长6),主要通过CO2泡沫驱、羟丙基胍胶水力压裂等措施提高原油采收率,随着各种稳产增产措施的不断实施,采出水成分越来越复杂,处理难度逐渐增大,现有的采出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低渗(特低渗透)回注水水质要求。基于延长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的水质特性和注水标准要求,研究分析了采出水处理难度大和处理后水质不稳定原因,构建了“涡流多相协同臭氧氧化+臭氧溶气混凝气浮”体系,简称为涡流多相协同臭氧溶气混凝气浮(DOCF体系),优化了 DOCF体系操作参数并对氧化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深入探讨了臭氧氧化、紫外、混凝在涡流状态下协同机理,最终开发了 DOCF体系-无机炭膜处理工艺。分析了杀菌剂1227、异噻唑啉酮、缓蚀剂SW-639、压裂返排液等添加剂对油田采出水乳化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浓度增加,油水界面张力逐渐降低,Zeta电位增大,悬浮颗粒粒径中值变小,破乳脱水率下降、混凝处理后水透光率下降,采出水体系稳定性增强。研究了处理后水质劣化原因有物理化学因素、腐蚀性因素和结垢性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包括温度、压力的变化、处理后水中乳化油含量及投加混凝剂过量导致了延迟絮凝;采出水腐蚀性因素及影响大小顺序为pH值>Fe3+>SRB>侵蚀性C02>HCO3->溶解氧>SO42->TGB>S2-。结垢性因素主要是结垢性离子在不同压力温度下产生CaC03、硫化物等结垢物质。这些因素均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处理后水质不稳定,注水井口悬浮物含量增大,造成了地层伤害。构建了涡流多相协同臭氧气浮(DOCF体系),优化了涡流反应器开孔个数、内外筒直径比、最佳气液比等结构参数,建立了 DOCF体系室内实验装置,考察臭氧氧化、紫外强度、混凝反应、臭氧气浮与采出水处理稳定达标的水质指标的关联性,研究了体系中混凝剂加量、臭氧浓度、接触时间、入口压力等因素的交互作用,通过正交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参数最佳条件:pH值为8.0、臭氧浓度为55mg/L,入口压力为0.3MPa,混凝剂PAC加量为29.5mg/L,接触时间为5min,紫外强度为110W、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加量为2.0mg/L,温度为30-40℃。系统产生的O2、O3尾气进一步循环使用,使尾气达到最大利用。利用模拟采出水氧化前后COD浓度变化考察了各关键因素对DOCF体系氧化反应的表观反应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反应速率常数与关键因素之间的关联分析建立经验动力学方程。即当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30mg/L,PAC对模拟采出水氧化反应速率为正关联,此时氧化动力学经验方程式为C=C0 exp(-3.14× 10-5Q0.7095G0.2048W0.0549),当 PAC 投加量≥30mg/L 时,PAC 对模拟采出水氧化反应速率为负关联,动力学经验方程式为C=C0 exp(-4.02×10-4Q0.7095G-0.5474W0.0549),其中C为t时刻模拟采出水COD浓度,C0为采出水初始COD浓度,Q为臭氧投加量,G为PAC投加量,W为紫外强度。剖析了DOCF体系实现破乳降浊、杀菌除铁、脱硫、阻垢防腐反应机理,探讨了 DOCF体系氧化脱稳机理、去除腐蚀结垢性因素机理和臭氧氧化协同机理。设计开发出了 DOCF体系多功能高效预处理装置并进行了抗冲击、抗污染现场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实现将400-898mg/L油含量和74-368mg/L的悬浮物含量的来水分别降至20-30mg/L和5-40mg/L之间,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89.2%以上,且运行稳定。通过膜材料接触角、化学稳定性分析选用了无机炭膜作为末端处理,考察了运行通量、反洗流量、反洗周期、反洗时间、跨膜压差等操作参数,通过处理前后含油量和悬浮物含量变化评价了无机炭膜抗污染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在处理来水油含量高达30mg/L,悬浮物高达60mg/L,进水流量为5.0m3/h,初始浓水排放流量为1.5L/h,初始制水周期为30min,反洗流量为4.5m3/h,脉冲间隔为20s,循环流量为45m3/h的条件时,处理后水油含量和悬浮物含量均低于1.0mg/L,且跨膜压变化较小,运行稳定,抗污染抗冲击性能强。采用DOCF体系-无机炭膜工艺处理延长油田××联合站采出水,结果表明处理后水能满足延长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回注指标要求,即出水悬浮物≤1.Omg/L、含油量≤1.0mg/L、粒径中值≤1.0μm、腐蚀速率≤0.076mm/a、SRB细菌含量≤10个/mL、TGB细菌含量≤100个/mL、未检测出铁细菌、铁含量≤0.5mg/L、硫化物≤2.0mg/L、侵蚀性CO2≤1.0mg/L,且与地层配伍性良好。对模拟井口水进行物理指标(含油量、悬浮物、粒径中值)分析、离子稳定性能评价、腐蚀结垢稳定性等分析得出处理后水质稳定,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从技术对比、工艺运行成本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化学氧化-溶气气浮处理工艺和DOCF体系-无机炭膜处理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该工艺在运行成本、出水水质以及抗冲击负荷能力方面均优于化学氧化-溶气气浮处理工艺,处理成本低至1.345元/吨,且具有抗冲击能力强、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运行处理成本低的特点,处理后水能达到延长油田低渗、特低渗透油田注入水水质要求,提高油田注水开发采收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油田污水化学杀菌技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田污水化学杀菌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氧化剂高铁酸钾处理压裂返排液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压裂技术概述 |
1.1.1 压裂液的种类及组成 |
1.1.2 压裂返排液中主要污染物质及其危害 |
1.1.3 压裂返排液的处理途径及排放标准 |
1.2 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物理化学法 |
1.2.4 生物化学法 |
1.2.5 其他处理法 |
1.3 绿色氧化剂高铁酸盐 |
1.3.1 高铁酸盐的晶型结构 |
1.3.2 高铁酸盐的化学性质 |
1.3.3 高铁酸盐的制备方法 |
1.3.4 高铁酸盐在压裂返排液中的应用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图 |
第二章 绿色氧化剂K_2FeO_4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K_2FeO_4的制备 |
2.3.1 Cl_2的制备与吸收 |
2.3.2 KClO溶液的纯化 |
2.3.3 K_2FeO_4粗产品的制备 |
2.3.4 K_2FeO_4晶体的纯化 |
2.3.5 K_2FeO_4纯度的分析 |
2.4 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仪(XRD)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 |
2.4.3 红外光谱仪(FT-IR) |
2.4.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
2.4.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FAAS) |
2.5 K_2FeO_4制备条件的优化 |
2.5.1 铁盐种类的影响 |
2.5.2 硝酸铁添加量的影响 |
2.5.3 KOH浓度的影响 |
2.5.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5.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6 K_2FeO_4的表征分析 |
2.6.1 晶相分析 |
2.6.2 形貌分析 |
2.6.3 FT-IR分析 |
2.6.4 紫外分析 |
2.6.5 元素分析 |
2.7 K_2FeO_4稳定性的调控 |
2.7.1 初始浓度的影响 |
2.7.2 促进剂的影响 |
2.7.3 氧化剂的影响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裂返排液中模型化合物瓜胶的氧化及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仪器与表征方法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表征方法 |
3.2.4 K_2FeO_4氧化瓜胶实验过程与测量方法 |
3.3 压裂液中特征污染物的分析与识别 |
3.4 K_2FeO_4氧化瓜胶的热力学计算 |
3.4.1 软件Gaussian 03 |
3.4.2 分子模型的建立 |
3.4.3 K_2FeO_4稳定性的热力学计算 |
3.4.4 K_2FeO_4氧化瓜胶的热力学计算 |
3.5 K_2FeO_4氧化瓜胶的工艺参数调控 |
3.5.1 瓜胶溶液氧化前后的对比 |
3.5.2 体系pH值的影响 |
3.5.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5.4 K_2FeO_4添加量的影响 |
3.5.5 促进剂的影响 |
3.5.6 瓜胶浓度的影响 |
3.6 K_2FeO_4氧化降解瓜胶的反应过程 |
3.6.1 瓜胶氧化前后的红外光谱 |
3.6.2 瓜胶氧化前后的扫描电镜图像 |
3.6.3 瓜胶氧化前后的~(13)C MAS NMR谱图 |
3.6.4 瓜胶氧化后主要产物的分析与识别 |
3.6.5 K_2FeO_4氧化降解瓜胶的机理图 |
3.7 K_2FeO_4氧化瓜胶的动力学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_2FeO_4处理压裂返排液的研究及理论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3 K_2FeO_4氧化压裂返排液的实验 |
4.3.1 实验过程 |
4.3.2 表征方法 |
4.4 压裂液与压裂返排液的基本性质 |
4.4.1 压裂液与压裂返排液的物性分析 |
4.4.2 压裂返排液中固相物质的组成 |
4.4.3 压裂返排液中离子组成分析 |
4.5 K_2FeO_4氧化压裂返排液各组分的热力学分析 |
4.6 压裂返排液的絮凝预处理 |
4.6.1 沉降预处理 |
4.6.2 絮凝剂的筛选 |
4.6.3 体系pH的影响 |
4.6.4 体系温度的影响 |
4.6.5 PAC浓度的影响 |
4.6.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6.7 絮凝前后的SEM与 FT-IR表征 |
4.7 压裂返排液的破乳性能评价 |
4.7.1 K_2FeO_4对破乳效果的影响 |
4.7.2 K_2FeO_4破乳条件的优化 |
4.8 K_2FeO_4对压裂返排液的氧化性能评价 |
4.8.1 K_2FeO_4对降黏效果的影响 |
4.8.2 K_2FeO_4对COD与 TOC去除效果的影响 |
4.8.3 氧化前后的SEM-EDS表征 |
4.9 氧化后压裂返排液二次絮凝的研究 |
4.10 K_2FeO_4氧化压裂返排液中特征污染物的作用机理 |
4.10.1 瓜胶的氧化 |
4.10.2 聚丙烯酰胺的氧化 |
4.10.3 乳化油的破乳和氧化 |
4.10.4 压裂返排液的氧化机理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场耦合强化K_2FeO_4氧化压裂返排液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3 超声强化耦合K_2FeO_4氧化压裂返排液 |
5.3.1 pH值的影响 |
5.3.2 超声温度的影响 |
5.3.3 超声时间的影响 |
5.3.4 K_2FeO_4添加量的影响 |
5.4 电场耦合K_2FeO_4氧化压裂返排液 |
5.4.1 阳极材料的影响 |
5.4.2 电解电压的影响 |
5.4.3 反应体系pH值的影响 |
5.4.4 电解时间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K_2FeO_4在处理压裂返排液的应用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现场试验工艺 |
6.3 K_2FeO_4氧化处理压裂返排液的现场应用 |
6.4 压裂返排液现场处理前后的水质分析 |
6.5 污泥的处理效果 |
6.6 水质稳定的现场试验 |
6.6.1 缓蚀剂的现场试验 |
6.6.2 阻垢剂的现场试验 |
6.6.3 杀菌剂的现场试验 |
6.7 K_2FeO_4氧化压裂返排液的平稳运行试验 |
6.8 经济成本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成果 |
致谢 |
(2)喇嘛甸油田采出水药剂杀菌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油田采出水中细菌危害及杀菌机理 |
2 细菌含量监测分析 |
3 杀菌剂室内优选实验 |
3.1 细菌增长趋势室内研究 |
3.2 杀菌剂室内筛选 |
4 现场投加方式及杀菌效果验证 |
4.1 区域多点加药试验 |
4.2 单支管线多点加药试验 |
4.3 杀菌剂现场投加效果 |
5 结论及建议 |
(3)萨北开发区油田污水杀菌技术现场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研究目的 |
2 Cl O2杀菌现场试验 |
2.1 试验原理 |
2.2 试验方案 |
2.3 试验效果分析 |
2.3.1 除菌效果分析 |
2.3.2 聚合物母液浓度、黏度分析 |
2.3.3 单井浓度、黏度效果分析 |
2.3.4 原因分析 |
2.4 不同投加量除菌效果分析 |
3 除硫灭菌现场试验 |
3.1 试验技术原理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3.3 试验效果分析 |
4 结论 |
(4)油田采出水物理和化学联合杀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采出水中的细菌情况 |
1.1 回注水的细菌控制指标 |
1.2 细菌的分布和处理概况 |
2 现场试验 |
2.1 某聚驱采出水普通处理站 |
2.2 某水驱采出水深度处理站 |
3 结论和建议 |
(5)电解盐水杀菌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油田污水概述 |
1.3 油田细菌 |
1.3.1 硫酸盐还原菌(SRB) |
1.3.2 腐生菌(TGB) |
1.3.3 铁细菌(FB) |
1.3.4 微生物腐蚀 |
1.4 油田水杀菌技术 |
1.4.1 机械处理方法 |
1.4.2 调整注水流程 |
1.4.3 微生物竞争方法 |
1.4.4 物理杀菌方法 |
1.5 化学杀菌方法 |
1.5.1 氧化型杀菌剂 |
1.5.2 非氧化型杀菌剂 |
1.6 电解盐水杀菌技术 |
1.6.1 工艺原理 |
1.6.2 工艺流程 |
1.6.3 工艺特点 |
1.6.4 有效氯和余氯 |
第2章 电解盐水对油田细菌灭杀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和试剂 |
2.1.2 分析方法 |
2.1.5 细菌数量检测方法 |
2.2 有效氯投加量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研究 |
2.3 温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研究 |
2.4 pH值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
2.5 反应时间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研究 |
2.6 杀菌效果的长效性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回注水对电解盐水影响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有效氯检测方法 |
3.1.4 低浓度游离氯检测方法 |
3.2 电解盐水加入回注水之后的余氯衰减规律 |
3.3 时间对电解盐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3.4 pH对电解盐水影响因素研究 |
3.5 温度对电解盐水影响因素研究 |
3.6 悬浮物对电解盐水影响因素研究 |
3.7 光照和运动状态对电解盐水影响因素研究 |
3.8 水中含油对电解盐水影响因素研究 |
3.9 管路材料对电解盐水影响因素研究 |
3.10 含铁化合物对电解盐水影响因素研究 |
3.11 硫离子浓度对电解盐水影响因素分析 |
3.12 非金属离子对电解盐水稳定性影响研究 |
3.13 金属离子对电解盐水稳定性影响研究 |
3.1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解盐水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2 分析方法 |
4.2 电解盐水对水中还原性离子的去除效果影响 |
4.3 加入电解盐水后的腐蚀率研究 |
4.4 电解盐水对COD的影响研究 |
4.5 电解盐水对浊度影响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稀油污水杀菌试验 |
5.1 现场应用现状 |
5.1.1 电解盐水杀菌装置 |
5.1.2 现场加药流程 |
5.2 实验方案 |
5.2.1 实验方案 |
5.2.2 监测点与检测指标 |
5.3 室内杀菌效果评价 |
5.4 现场杀菌效果评价 |
5.4.1 六项离子测试结果 |
5.4.2 细菌含量、pH、腐蚀率检测 |
5.5 电解盐水杀菌技术存在的问题 |
5.5.1 1 号集中处理站简况 |
5.5.2 1 号处理站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清水系统杀菌现场试验 |
6.1 清水处理系统概述 |
6.2 实验方案 |
6.3 杀菌效果评价 |
6.4 水质参数检测结果 |
6.5 气体组分分析 |
6.6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油田污水处理站杀菌工艺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杀菌工艺的作用 |
2 杀菌工艺原理 |
2.1 电解盐水杀菌 |
2.2 LEMUP杀菌 |
2.3 HLX—102非氧化性杀菌剂的杀菌 |
3 工艺特点 |
4 结语 |
(7)适应聚合物驱的油田污水水质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聚合物驱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聚合物驱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2.2 影响聚合物驱黏度的水质因素 |
1.3 大港油田现阶段的水质标准与污水处理工艺 |
1.3.1 水质标准现状 |
1.3.2 污水处理工艺现状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大港油田港东聚合物驱配聚水质分析 |
2.1 引言 |
2.2 水质分析内容 |
2.3 水质分析方法 |
2.3.1 含油量 |
2.3.2 悬浮固体含量及粒径中值 |
2.3.3 亚铁、总铁含量 |
2.3.4 微生物含量 |
2.3.5 水质矿化度 |
2.4 水质化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港东聚驱体系黏度的主要因素与机理研究 |
3.1 含油对港东油田聚合物驱体系黏度的影响 |
3.1.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及结论 |
3.2 悬浮物含量对港东油田聚合物驱体系黏度的影响 |
3.2.1 实验用配聚水的制备 |
3.2.2 实验方法及结论 |
3.3 水中离子对港东油田聚合物驱体系黏度的影响 |
3.3.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及结论 |
3.4 微生物对港东油田聚合物驱体系黏度的影响 |
3.4.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3.4.2 实验方法及结论 |
3.5 聚合物溶液黏度下降的机理分析 |
3.5.1 FE~(2+)的催化作用 |
3.5.2 矿化度和高价阳离子的影响 |
3.5.3 水中悬浮物的影响 |
3.5.4 微生物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曝气和辅剂对水质及黏度指标的改善研究 |
4.1 水质处理剂的优选 |
4.1.1 预氧化剂的优选 |
4.1.2 杀菌剂的优选 |
(1)预氧化剂的优选 |
(2)杀菌剂的优选 |
(3)稳定剂的优选 |
4.2 实验方法 |
4.2.1 曝气时间与污水中亚铁离子及微生物含量关系的研究 |
4.2.2 曝气时间与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关系的研究 |
4.2.3 高锰酸钾对配聚污水中亚铁离子含量影响的研究 |
4.2.4 杀菌剂对配聚污水中微生物含量影响的研究 |
4.2.5 稳定剂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的研究 |
4.3 实验结果 |
4.3.1 曝气时间对污水中各组分(溶解氧、亚铁离子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
4.3.2 曝气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 |
4.3.3 高锰酸钾对污水中亚铁离子含量的影响 |
4.3.4 杀菌剂对污水中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
4.3.5 稳定剂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 |
4.4 曝气对水质及黏度影响的机理分析 |
4.5 辅剂对水质及黏度影响的机理分析 |
4.6 现场应用效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质因素对聚合物溶液控制影响的形貌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用去离子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形貌学研究 |
5.3 用含一定矿化度的去离子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形貌学研究 |
5.4 用含一定固悬物的去离子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形貌学研究 |
5.5 现场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形貌学研究 |
5.5.1 第一批现场水配制溶液形貌学研究 |
5.5.2 第一批现场水配制溶液形貌学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净化厂污水回用系统水质提升工艺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净化厂污水处理现状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回用污水系统现状 |
1.3.1 现场工艺情况 |
1.3.2 现场主要装置和药剂 |
1.3.3 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 |
1.3.4 现有装置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污水回用系统工艺改进优化 |
2.1 除磷工艺的优选 |
2.1.1 水体中磷的存在形态 |
2.1.2 除磷方法类型及比较 |
2.1.3 污水除磷试验 |
2.2 对水处理剂缓蚀阻垢效果的影响分析 |
2.2.1 铁离子对水处理剂缓蚀阻垢效果的影响 |
2.2.2 浊度对水处理剂缓蚀阻垢效果的影响 |
2.3 污水中的其他污染物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分析 |
2.4 生物黏泥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分析 |
2.5 锰砂出水直接回用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分析 |
2.6 改进设计 |
第3章 反应器与多介质过滤技术 |
3.1 反应器杀菌原理 |
3.2 多介质过滤器降低水中污染物原理 |
3.3 现场工艺设计 |
3.4 现场试验器具 |
3.5 现场运行注意事项 |
3.5.1 水量控制 |
3.5.2 加药控制 |
3.6 将反应器与多介质过滤技术现场投用 |
3.8 出水总磷的测定 |
3.8.1 总磷的测定方法 |
3.8.2 现场除磷效果 |
3.9 出水总铁的测定 |
3.9.1 出水总铁的测定方法 |
3.9.2 装置出水总铁的含量测定结果 |
3.10 进出口细菌总数对比 |
3.10.1 出水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
3.10.2 进出水细菌总数对比 |
3.11 进出口浊度的对比 |
3.11.1 进出水浊度的测定方法 |
3.11.2 进出水浊度对比 |
3.12 进出口COD的对比 |
3.12.1 进出水COD的测定方法 |
3.12.2 进出水COD的测定结果 |
3.13 进出口pH值的对比 |
3.13.1 进出水pH值的测定方法 |
3.13.2 进出水pH值的测定结果 |
3.1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滤陶瓷过滤膜深度处理工艺 |
4.1 超滤陶瓷过滤膜现场实验方法 |
4.2 超滤陶瓷膜出水总磷数据分析 |
4.2.1 单独采用超滤陶瓷膜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分析 |
4.2.2 陶瓷膜技术与传统化学除磷剂联用效果分析 |
4.2.3 陶瓷膜技术与复合化学除磷剂联用效果分析 |
4.3 超滤陶瓷膜出水总铁数据分析 |
4.4 出水细菌总数数据分析 |
4.4.1 单独采用超滤陶瓷膜对细菌的去除效果分析 |
4.4.2 超滤陶瓷膜与化学杀菌复合对细菌的去除效果分析 |
4.5 陶瓷膜出水COD数据分析 |
4.6 陶瓷膜出水浊度含量数据分析 |
4.7 陶瓷膜出水pH值变化数据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度处理污水进入循环水系统后对循环水现有缓蚀阻垢剂的影响 |
5.1 回用循环水缓蚀阻垢剂选用原理 |
5.1.1 抑制腐蚀原理 |
5.1.2 抑制结垢原理 |
5.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5.3 不同药剂浓度的缓蚀效果 |
5.3.1 缓蚀效果的测定方法 |
5.3.2 缓蚀效果的测定结果 |
5.4 不同药物浓度的阻垢效果 |
5.4.1 阻垢性能的测定方法 |
5.4.2 阻碳酸钙垢的测定 |
5.4.3 不同药物浓度的磷酸钙垢效果 |
5.4.4 不同药剂浓度的阻锌垢效果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经济效益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普光净化厂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田污水处理现状 |
1.2.2 油气田污水回用现状 |
1.2.3 除磷方法 |
1.2.4 除菌方法 |
1.3 普光净化厂污水处理现状 |
1.3.1 普光净化厂污水预处理工艺现状 |
1.3.2 普光净化厂循环水质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第2章 普光净化厂外排回用水现状分析 |
2.1 外排回用水对Ⅱ循水水质影响规律研究 |
2.1.1 回用水执行的标准 |
2.1.2 回用水与Ⅱ循水水质配伍性室内研究 |
2.1.3 回用水预处理后水质监测现状 |
2.2 外排回用水水质不达标主要因素及原因分析 |
2.2.1 主要影响因素 |
2.2.2 外排回用水总磷含量超标原因分析 |
2.2.3 外排回用水细菌含量超标原因分析 |
2.2.4 预处理工艺缺陷分析 |
2.3 循环排污水水质不达标主要因素及原因分析 |
2.3.1 循环水排污水质现状 |
2.3.2 循环水排污排水水质要求 |
2.3.3 超标原因分析 |
2.3.4 设计进出水水质 |
2.4 外排回用水质对循环水系统运行的影响及优化的必要性 |
2.5 小结 |
第3章 外排回用水除磷、除菌处理实验研究 |
3.1 外排回用水除磷实验研究 |
3.1.1 化学法除磷实验研究 |
3.1.2 SBR工艺强化除磷实验研究 |
3.1.3 A/O+膜处理工艺除磷实验研究 |
3.1.4 实验结论 |
3.2 循环排污水回用除磷实验研究 |
3.2.1 室内模拟实验一 |
3.2.2 室内模拟实验二 |
3.2.3 实验结论 |
3.3 外排回用水除菌实验研究 |
3.3.1 化学法除菌实验研究 |
3.3.2 SBR工艺优化除菌实验研究 |
3.3.3 膜过滤除菌实验研究 |
3.3.4 实验结论 |
第4章 现场应用及效果分析 |
4.1 化学法+膜过滤技术现场应用 |
4.1.1 现场工艺流程 |
4.1.2 现场试验数据及分析 |
4.2 高级氧化法+多介质过滤技术现场应用 |
4.2.1 装置及工艺 |
4.2.2 装置进出水水质及数据分析 |
4.2.3 应用效果 |
4.3 普光净化厂循环排污水除磷达标现场应用 |
4.3.1 现场试验 |
4.3.2 工艺技术方案比选 |
4.3.3 现场应用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特低渗油田采出水涡流多相协同臭氧气浮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现状 |
1.2.1 特低渗透油田处理后水回注要求 |
1.2.2 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和方法 |
1.3 延长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特征及存在问题 |
1.3.1 延长特低渗透油田储层特点及回注要求 |
1.3.2 延长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复杂特征 |
1.3.3 延长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 |
1.3.4 延长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处理后水质不稳定的原因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分析测试方法 |
2.2.3 研究方法 |
2.2.4 数据分析方法 |
2.2.5 模拟采出水的配置 |
第3章 延长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成分复杂特征及处理后水质劣化成因分析 |
3.1 采出水成分分析 |
3.2 添加剂对采出水乳化稳定特性的影响 |
3.2.1 杀菌剂对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3.2.2 缓蚀剂对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3.2.3 压裂返排液对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3.3 处理后水质劣化成因分析 |
3.3.1 处理后水质成分分析 |
3.3.2 物理化学因素 |
3.3.3 腐蚀性因素 |
3.3.4 结垢性因素 |
3.4 小结 |
第4章 涡流多相协同臭氧气浮(DOCF体系)工艺优化研究 |
4.1 DOCF体系及处理工艺的设计 |
4.1.1 设计背景 |
4.1.2 设计思路及原理 |
4.1.3 稳定达标处理工艺的设计 |
4.2 DOCF体系工艺优选及协同效应分析 |
4.2.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2.2 反应混合方式优化 |
4.2.3 协同工艺方法优化 |
4.3 涡流反应器混合条件优化 |
4.3.1 开孔个数 |
4.3.2 内外圆筒直径比 |
4.3.3 气液比 |
4.4 DOCF体系操作参数单因素优化 |
4.4.1 pH值 |
4.4.2 臭氧浓度 |
4.4.3 接触时间 |
4.4.4 入口压力 |
4.4.5 混凝剂加量 |
4.4.6 紫外强度 |
4.5 正交优化实验 |
4.6 响应面法优化 |
4.6.1 实验设计及模型建立 |
4.6.2 Box-Behnken实验运行结果 |
4.6.3 模型可靠性和拟合性验证 |
4.6.4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4.6.5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与验证 |
4.7 有机絮凝剂APAM加药条件优化 |
4.8 DOCF体系处理效果评价分析 |
4.9 DOCF体系设备的开发及抗冲击试验运行效果 |
4.10 小结 |
第5章 DOCF体系处理模拟采出水的动力学及机理分析 |
5.1 氧化反应动力学级数的确定 |
5.2 氧化速率常数影响因素分析 |
5.2.1 pH值对氧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
5.2.2 臭氧浓度对氧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
5.2.3 PAC加量对氧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
5.2.4 入口压力对氧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
5.2.5 紫外灯功率对氧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
5.2.6 温度对氧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
5.3 经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4 DOCF体系处理油田采出水机理分析 |
5.4.1 破乳降浊机理 |
5.4.2 阻垢缓蚀机理 |
5.4.3 臭氧氧化协同混凝气浮处理机理 |
5.4.4 臭氧协同氧化作用机理 |
5.4.5 采出水污染物氧化处理机理 |
5.5 小结 |
第6章 无机炭膜深度达标处理工艺研究 |
6.1 膜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
6.2 膜处理工艺的优选 |
6.2.1 膜材料抗污染性能 |
6.2.2 膜材料的化学稳定性 |
6.3 采出水含污染物对无机炭膜的影响 |
6.3.1 乳化油对无机炭膜的影响 |
6.3.2 污染物对无机炭膜的影响 |
6.4 无机炭膜运行参数优化 |
6.4.1 工艺操作参数优化 |
6.4.2 长周期抗冲击运行处理效果 |
6.5 小结 |
第7章 DOCF体系-无机炭膜处理工艺现场中试及技术经济评价 |
7.1 中试装置的现场应用 |
7.1.1 现场设备的安装 |
7.1.2 现场工艺参数优化 |
7.2 中试设备现场运行效果 |
7.2.1 处理后水达标性评价 |
7.2.2 处理后水稳定性评价 |
7.2.3 处理后水与地层配伍性评价 |
7.3 DOCF体系处理技术经济效益对比 |
7.3.1 DOCF体系与传统气浮工艺技术对比 |
7.3.2 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
7.4 DOCF体系-无机炭膜处理工艺主要技术指标和特点 |
7.4.1 处理工艺主要技术指标 |
7.4.2 处理工艺的主要特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四、油田污水化学杀菌技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氧化剂高铁酸钾处理压裂返排液及其作用机制[D]. 韩洪晶.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2)
- [2]喇嘛甸油田采出水药剂杀菌技术优化研究[J]. 金胜男.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03)
- [3]萨北开发区油田污水杀菌技术现场应用[J]. 李俊超.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10)
- [4]油田采出水物理和化学联合杀菌技术研究[J]. 刘静.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20(04)
- [5]电解盐水杀菌技术应用研究[D]. 孟领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油田污水处理站杀菌工艺及评价[J]. 乔福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12)
- [7]适应聚合物驱的油田污水水质及其处理技术研究[D]. 敬晓海.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8]净化厂污水回用系统水质提升工艺的改进[D]. 周维.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9]普光净化厂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D]. 贺贤伟.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10]特低渗油田采出水涡流多相协同臭氧气浮处理技术研究[D]. 沈哲.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