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蝗二新种(直翅目:斑翅目)

湖南蝗二新种(直翅目:斑翅目)

一、湖南蝗虫二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论文文献综述)

曾湘[1](2021)在《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秃蝗亚科Podisminae,全世界已知42种,我国已知40种。蹦蝗属近缘种之间在形态上的高度相似性给形态学分类造成了困难,该类群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清楚。蔡氏蹦蝗Sinopodisma tasii与黄山蹦蝗:Sinopodisma huangshana之间的关系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动物志中所描述的黄山蹦蝗与蔡氏蹦蝗的区别在于黄山蹦蝗雌性体表无眼后带,蔡氏蹦蝗有明显的黑色眼后带;蔡氏蹦蝗的雄性尾须顶端中央略凹,黄山蹦蝗雄性尾须顶端平截。但通过标本比对,发现两者形态上极为相近,黄山蹦蝗中有的雌性个体有着明显的眼后带,蔡氏蹦蝗中有的雌性个体无眼后带,两种蹦蝗同一种群的雄性个体尾须均存在显着的个体间变异,导致种间形态差异消失。本论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蹦蝗属8个种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并对每种蹦蝗序列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与分析。结合蝗总科其他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系统发育关系和物种定界研究,探讨了蹦蝗属及黄山蹦蝗与蔡氏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完成蔡氏蹦蝗Sinopodisma tasii、黄山蹦蝗Sinopodisma huangshana、比氏蹦蝗:Sinopodisma pieli、湖南蹦蝗Sinopodisma hunnensis、小尾片蹦蝗Sinopodisma microfurcwla、喙尾蹦蝗 Sinopodisma rostellocerca、针尾蹦蝗Sinopodisma spinocerca、红股蹦蝗Sinopodisma rufofemoralis8个物种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注释分析,其线粒体全长在15674bp-15721bp之间。通过对8种蹦蝗线粒体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8种蹦蝗不论在碱基组成、基因间隔区和重叠区、蛋白编码基因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RNA基因和控制区都十分相似。(2)基于13个蛋白质基因和2个rRNA基因数据集构建的ML、BI、NJ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蹦蝗属的单系性没有得到支持。在蹦蝗属内,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均聚在一起。所有树中小蹦蝗属物种先聚为一支,落在蹦蝗属分支内,难以区分。(3)形态学上,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没有明显差异。遗传距离分析显示,蔡氏蹦蝗三个地理种群与黄山蹦蝗三个地理种群的的种群内与种群间遗传距离都很小,在黄山蹦蝗的汤口镇、九龙峰和牯牛降三个种群中,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值均小于其中某个种群的种群内平均遗传距离,种群间成对遗传距离范围与单个种群的种群内成对遗传距离范围存在完全重叠的情况。在蔡氏蹦蝗的天目山、莫干山、龙塘山三个种群中,种群间成对遗传距离范围与单个种群的种群内成对遗传距离范围存在明显的重叠。蔡氏蹦蝗龙塘山种群与黄山蹦蝗三个种群的种群间成对遗传距离都完全落在蔡氏蹦蝗龙塘山种群的种群内成对遗传距离范围内。(4)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6个地理种群在单倍型网络图中呈混合状,不同种群间存在共享单倍型,而且存在黄山蹦蝗种内单倍型之间的突变步数大于与蔡氏蹦蝗种间单倍型的突变步数,或蔡氏蹦蝗种内单倍型之间的突变步数大于与黄山蹦蝗种间单倍型之间的突变步数的情况。这表明两种蹦蝗具有极其近缘的亲缘关系,在遗传学上没有显着差异。(5)基于COX1条形码序列的GMYC分析将蹦蝗属划分为4个OTUs,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被单独划分为一个OTUs。结合形态学、系统发育分析、物种定界分析信息,我们认为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应是同一物种,黄山蹦蝗是蔡氏蹦蝗的次异名。

古京晓[2](2020)在《中国腹露蝗属物种定界及分子鉴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腹露蝗属Fruhstorferiola Willemse,1922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黑蝗亚科Melanoplinae。为丰富腹露蝗属分子系统学数据,探讨腹露蝗属单系性和属内部分形态学物种的独立性,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结合克隆测序的方法,获得了 7种腹露蝗属蝗虫共72条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并分析了腹露蝗属线粒体全基因组特征。结合从GenBank上下载的20种相关蝗总科昆虫全线粒体数据和实验室积累腹露蝗属COXI基因数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腹露蝗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物种定界研究和条形码分子鉴定成功率检测。主要结果如下:1.七种腹露蝗线粒体基因组表征七种腹露蝗线粒体全基因组全长在15679bp~15727bp之间,基因组成与亚库巴果蝇一致,基因排列顺序与亚库巴果蝇相比trnK与trnD基因发生易位;线粒体全基因组全长A+T碱基含量超过75%,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起始密码子均为ATN标准密码子,终止密码子除COI基因(终止密码子为不完整的T)外均为完整的TAA或TAG。21个tRNA二级结构为标准结构既三叶草结构,仅trnSAGN二级结构不具有DHU臂,不构成三叶草结构,G-U错配是主要的错配类型。7种腹露蝗线粒体基因组特征符合目前已报道直翅目蝗总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2.基于13PCGs、2rRNA基因的腹露蝗属昆虫系统发育研究本研究所得系统树在高级阶元上具有一致的拓扑结构且与形态分类系统一致;同时均支持腹露蝗属的单系性。在腹露蝗属内,多数系统树显示,越北腹露蝗F.tonkinensis Willemse,1922 位于根部位置,绿腿腹露蝗F.viridifemorata(Caudell,1921)种团内部分种与黄山腹露蝗F.huangshanensis Bi&Xia,1980种团内部分种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3.基于13个PCGs、2个rRNA基因的腹露蝗属昆虫物种定界研究(1)矛尾腹露蝗 F.sibynecerca Zheng,2001 和黄胫腹露蝗F.cerinitibia Zheng,1998的系统发育关系。形态学上,黄胫腹露蝗与矛尾腹露蝗没有显着差异。系统树与单倍型网络图均显示两物种无法形成独立的单系分支。遗传距离分析显示,两物种之间的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几乎完全重叠。结合形态和分子数据,可以认定矛尾腹露蝗与黄胫腹露蝗是同物异名。(2)华阴腹露蝗F.huayinensis Bi&Xia,1980 和牯岭腹露蝗F.kuling a(Chang,1940)的系统发育关系。形态学上,华阴腹露蝗与牯岭腹露蝗的体长要明显小于腹露蝗属的其他种。在本研究的大部分分子数据分析结果中,华阴腹露蝗与牯岭腹露蝗能够形成独立的单系分支,但在部分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中,二者不互为单系。本研究两物种取样范围存在不足,华阴腹露蝗与牯岭腹露蝗的系统发育分析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进一步解析。(3)绿腿腹露蝗和黄山腹露蝗种团的系统发育关系。多数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黄山腹露蝗种团内两个物种的单系分支落在了绿腿腹露蝗分支之中,但两者形态特征有明显的差异。遗传距离分析显示,绿腿腹露蝗与黄山腹露蝗种团之间有着很小的种间遗传距离,甚至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几乎在所有基因序列的单倍型网络图中,绿腿腹露蝗与黄山腹露蝗种团都无法形成互为单系的子分支。目前,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无法完全证实绿腿腹露蝗与黄山腹露蝗之间是否存在不完全谱系分选现象,后续需要结合核基因等更多的数据去验证猜想。(4)条形码分子鉴定成功率检测在条形码分子鉴定成功率检测结果中,模糊鉴定和错误鉴定序列主要出现在矛尾腹露蝗与黄胫腹露蝗、华阴腹露蝗与牯岭腹露蝗及绿腿腹露蝗与黄山腹露蝗种团之间,少量出现在峨眉腹露蝗。结合系统发育、遗传距离等多项数据,推测准确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不完全谱系分选与分类不完善。

田迪[3](2020)在《浙江省螽亚目鸣虫多样性研究及条形码基因库构建》文中提出鸣虫是指发声的一类昆虫,如直翅目Orthoptera的蟋蟀类和螽斯类、双翅目Diptera的蚊蝇类、半翅目Hemiptera的蝉类等。鸣虫的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特别是螽亚目鸣虫种类繁多。目前,关于浙江省螽亚目鸣虫的分类研究主要借助于传统分类学方法,而分子和鸣声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传统分类学、DNA条形码以及鸣声分类三个方面对浙江省螽亚目鸣虫进行分类研究,揭示这个地区螽亚目鸣虫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以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ECNU)的馆藏标本以及野外采集标本为研究材料,对浙江省螽亚目鸣虫进行了整理,其中蟋蟀总科共计4科、12亚科、29属、48种;螽斯总科共计1科、7亚科、26属、56种;蝼蛄总科共计1科、1亚科、1属、1种,并列出每种的引证文献和分布信息。2.使用线粒体COI基因片段构建浙江省螽亚目鸣虫的基因条形码数据库,并通过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探讨其在物种分类鉴定中的作用。(1)通过PCR扩增获得了蟋蟀总科4科、12亚科、27属、45种共201个样品的COI基因序列,螽斯总科1科、7亚科、26属、56种共231个样品的COI基因序列,丰富了螽亚目鸣虫的基因条形码数据库。(2)COI基因具有较高的物种鉴定效率,但对浙江片蟋属Truljalia的瘤突片蟋T.tylacantha、尾铗片蟋T.forceps以及梨片蟋T.hibinonis三个物种无法进行区分。3.本论文研究了浙江省螽亚目蟋蟀类鸣虫共计4科、10亚科、21属、32种的鸣声时域特征;螽斯类鸣虫共计1科、5亚科、7属、20种的鸣声时域特征。(1)螽亚目大部分蟋蟀及螽斯类鸣虫属内种间鸣声的脉冲组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脉冲组所包含的脉冲个数、脉冲的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具有明显的差异,鸣声具有种间特异性。(2)部分种在不同地理环境下,鸣声特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姜兵[4](2019)在《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中国黑蝗亚科Melanoplinae5属5种,秃蝗亚科Podisminae 5属5种,黑背蝗亚科Eyprepocnemidinae 3属3种,共13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并结合NCBI中已经公布的相关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从而检验中国黑蝗亚科的单系性,确定各属种在亚科级(或族级)水平的正确归属。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斑腿峨眉蝗、斑腿佯越蝗、斑腿黑背蝗、云南棒腿蝗、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云南云秃蝗、北极黑蝗、草绿异色蝗、点背版纳蝗、峨眉小蹦蝗、四川拟裸蝗和山蹦蝗线粒体基因组的长度依次为15,870bp、15,696 bp、15,557 bp、16,235bp、15,641 bp、15,430 bp、16,334bp、16,019bp、15,621bp、15,466 bp、17,700bp、15,347bp和 15,413 bp;A+T的含量均在70%-80%之间,依次为75.9%,76%,73.1%,70.2%,72.4%,71.9%,76.0%,73.5%,74.8%,75.2%,74.6%,74.9%,76.0%,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基因的组成及基因顺序和目前已公布的蝗总科物种相同,均包括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个A+T富集区(位于rrnS和trnI之间)。13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分布特征、基因重叠区和间隔区的数目和长度、22个tRNA的二级结构以G-U错配为主要类型,这些特点与蝗亚目其他物种一致。2.在13种蝗虫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有5种蝗虫存在不标准的起始密码子,有11种蝗虫存在不标准的终止密码子:斑腿黑背蝗、点背版纳蝗和四川拟裸蝗ND2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GTG,斑腿黑背蝗、小方板蝗、点背版纳蝗和山蹦蝗COI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ACC,点背版纳蝗ND5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TTA;TAG作为不标准终止密码子在每个种中都多次出现,较为常见。斑腿峨眉蝗、斑腿佯越蝗、斑腿黑背蝗、云南棒腿蝗、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云南云秃蝗、北极黑蝗、点背版纳蝗、峨眉小蹦蝗、山蹦蝗ND1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云南棒腿蝗、异背蝗属一种ND3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峨眉小蹦蝗ND4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3.基于45个物种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2个rRNA基因,选取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斑翅草螽Conocephalus maculatus、中华树蟋Oecanthus sinensis、郑氏比蜢 Pielomastax zhengi、日本蚱Tetrix japonica、金澜沧蝗Mekongiella kingdoni作为外群,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中国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交叉分布聚为一支,无法分开,没有互为单系,而北极黑蝗没有落在这一支内,方板蝗属落入黑背蝗亚科的分支中,说明中国黑蝗亚科是一个多系群,绝大部分属种应隶属于秃蝗亚科。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分支与北极黑蝗构成姐妹群,方板蝗属应隶属于黑背蝗亚科,版纳蝗属、拟裸蝗属和异色蝗属的系统发生地位暂未得到解决。本文首次对黑蝗亚科、秃蝗亚科、黑背蝗亚科的共13个蝗虫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对其t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及绘图。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其系统分类情况进行探讨,为确定中国黑蝗亚科中的分类地位提供了分子依据。

曹奕昕[5](2018)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恢复地点对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作者选取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4种不同恢复类型,分别是人工恢复林地、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草地、农田。同时,对宝塔、吴起、志丹、榆阳、定边、安塞、延长、靖边、神木、甘泉、富县、米脂、绥德13个县区利用多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延安、榆林两地的直翅目昆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捉到直翅目昆虫4670头,隶属8科、28属、52种。其中,斑翅蝗科Oedipodidae10属,数量最多,占到所采集到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总数的43.21%;其次是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1属,占到直翅目昆虫总数的22.23%;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6属,占总数的17.37%,斑腿蝗科Catantopidae2属占到总数的13.02%,剑角蝗科Acrididae 2属占总数的2.01%;癞蝗科Pamphagidae 4属,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 1属,分别占到总数的1.80%和0.06%;蚱科Tetrigoidea 2属,占所采集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的0.30%。黄胫小车蝗O.infermalis Sauss、短星翅蝗C.abbreviatus Ikonn、短额负蝗A.sinensis Bol和白纹雏蝗C.albonemus(L.)为研究地区内的优势种,四者个体数量分别占所采集到的直翅目昆虫总数的19.64%、11.18%、22.23%和11.39%;其次,亚洲小车蝗O.dicorus asiaticus B.-Bienko、大垫尖翅蝗E.coerulipes(Ivan.)、小垫尖翅蝗E.tergestinus(Charp.)、疣蝗T.annulata(Thunberg)、东亚飞蝗L.migratoria manilensis(Mey.)、夏氏雏蝗C.hsiai Cheng et Tu、笨蝗H.brunneriana Sauss.、中华蚱蜢A.cinerea Thunberg为常见种,分别占到总数的1.09%、8.20%、2.87%、7.82%、1.28%、2.14%、1.80%和1.35%;还有41种直翅目昆虫分布均小于1%,为稀有种类。由此分析,陕北地区直翅目昆虫物种丰富,生态恢复良好。根据整个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出:定边的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5.40,米脂的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仅为1.83。同时定边直翅目昆虫物种最丰富,其丰富度指数为2.82,丰富度指数最小的是甘泉县,仅为1.55。靖边县直翅目昆虫均匀度指数最高,为0.18,宝塔区最低仅为0.07,定边县的直翅目昆虫种间相遇率最高,为13.71,甘泉县最低为3.09。相反,甘泉县的优势度指数最高,定边县最低,由此说明定边县的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最高,而甘泉县的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最低。整个延安地区共采集到直翅目昆虫2885头,8科,25属,39种。优势种仅有3种,分别为黄胫小车蝗、短额负蝗和白纹雏蝗,占延安地区所采集到的直翅目昆虫总数的16.46%、31.27%和14.52%。榆林地区一共采集到直翅目昆虫1785头,8科,24属,46种。优势种有黄胫小车蝗和短星翅蝗2种,分别占榆林地区所采集到直翅目昆虫总数的24.76%和15.80%。对比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得出:榆林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种间相遇率均大于延安,优势度指数小于延安,所以,榆林地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延安。在4种不同生态环境中,人工恢复林地共采集到直翅目昆虫8科,26属、48种,1600头。人工恢复草地共采集到直翅目昆虫8科,24属,41种,977头。自然恢复草地共采集到直翅目昆虫8科,19属,35种,1518头。农田采集到直翅目昆虫最少,为7科,14属,22种,512头。在人工恢复林地中黄胫小车蝗、白纹皱蝗和短星翅蝗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数的18.88%、24.97%和18.50%。自然恢复草地中,黄胫小车蝗、大垫尖翅蝗和短额负蝗为优势种,分别为14.65%、10.01%、13.70%和23.59%。人工恢复草地中优势种有黄胫小车蝗(14.23%)、短星翅蝗(13.31%)和短额负蝗(36.44%)。农田中优势种仅有两种,黄胫小车蝗和短额负蝗,分别占总数量的31.64%和29.88%。根据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低可排序为:人工恢复草地>人工恢复林地>自然恢复草地>农田,根据物种丰富度指数分析:人工恢复林地>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草地>农田;根据物种种间相遇率分析,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林地>人工恢复草地>农田的中间,根据物种优势度指数分析可知:人工恢复林地=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草地<农田,根据物种均匀度指数分析可知:农田=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林地>人工恢复草地.由此作者分析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在不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情况为:人工恢复林地的物种多样性>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草地>农田。

陈宜平[6](2016)在《中国罗霄山脉昆虫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初步研究(二)》文中研究表明罗霄山脉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独特,生态复杂,是鄱阳湖与洞庭湖,赣江流域与湘江流域的发源地,这两湖两江流域跨越了湖北、湖南、江西三个省,包括了14市55县,这一复杂的地形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交错区,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区域。罗霄山脉自北至南山脊线上的主要山峰有九宫山、幕阜山、九岭山、官山、武功山、万洋山、七溪岭、桃源洞、井冈山、南风面、八面山、诸广山、齐云山等,是亚洲大陆东部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关于上述各区域,在生物资源、自然环境、生态景观研究方面,虽有一些前期的研究报道,但都未开展过全面深入的科学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罗霄山脉的生物多样性组成还不够明了。本研究是在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资助下进行的,该项目的实施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次研究结果是根据截至2015年底所得数据分析和总结的。主要结果如下:1.截止到2015年12月,从采集罗霄山脉共采集昆虫标本29687头,全部标本的采集信息和鉴定信息均录入罗霄山昆虫数据库。到目前为止,共鉴定标本7538头,隶属9目90科422属625种。其中284种在以前的论文中已作过报道,本文的研究内容是以前未报道过的(新增加的)341种。2.对这些新增的341个罗霄山昆虫种类进行了特征描述,附有每个物种的地理分布、采集信息和整体图,还编制了分科检索表,为该地区昆虫鉴定工作提供了参考资料。3.运用五个多样性指数模型对罗霄山昆虫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4.根据采集和鉴定的昆虫标本,对罗霄山不同地区的昆虫组成进行了统计和比较。5.根据标本和文献记载资料,对罗霄山脉昆虫的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

李馨,王丽红,王文强,郝凯凯[7](2014)在《中国蝗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物种多样性又是其核心。在总结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蝗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科学评估和客观分析,并对蝗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价值以及保护进行讨论,旨在为蝗虫物种多样性的进一步研究、有效控制蝗虫危害及合理开发利用蝗虫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印象初,叶保华,印展[8](2014)在《中国台湾蹦蝗属三新种及种检索表(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文中研究说明记述了中国台湾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1940 3个新种。新种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同素木蹦蝗S.shirakii(Tinkham,1936)近似,但前胸背板的眼后带下缘具长方形黑斑和体较大,体长雄性为21.321.8 mm,雌性29.3 mm。新种徐氏蹦蝗Sinopodisma xui sp.nov.近似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不同之处为前胸背板沿中隆线缺黑色纵带纹,后缘中央具浅的凹陷,前胸背板黑色眼后带下方具倾斜纹,腹板中隔长等于最狭处。新种杨氏蹦蝗Sinopodisma yangi sp.nov.近似台湾蹦蝗formosana(Shiraki,1910),不同之处为体较细,黑色眼后带在前胸背板下缘具长方形突出带,向后到达腹部未端,腹板中隔长为最狭处的1.2倍。列出了产于台湾的蹦蝗属8个种的检索表。

黄年君[9](2014)在《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蹦蝗属雄性运动器官形态变化及模块性集成研究》文中提出几何形态测量学是一种结合了解析几何、计算机图像技术以及生物统计学相关理论方法的形态学研究新方法,其通过对大量形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量化种内和种间生物体结构的大小和形状的变化。模块性集成的研究是几何形态测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可解释生物体结构各组分间的进化关系。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建立于1940年,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秃蝗亚科(Podisminae),迄今已共知32种,是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南部的小翅类蝗虫,蹦蝗属蝗虫的独特之处在于前翅退化,呈鳞片状,失去运动功能,其运动主要靠后足股节以及相关器官辅助,进行蹦跳,故蹦蝗属蝗虫是研究形态多样性的理想材料。为研究蹦蝗属蝗虫前翅、后足股节、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以及中后胸腹板的形态结构变化规律、异速生长、形态模块化集成、系统发育关系及分类价值,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蹦蝗属具代表性的14个种137头雄性个体的前翅、后足股节、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以及中后胸腹板形态进行了分析,对四种运动器官的标志点以及半标志点坐标分别进行方差分析、PCA分析、薄板样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模块性集成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分析结果如下:1、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器官形态变化:平均中心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4个种雄性蹦蝗前翅、后足股节、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以及中后胸腹板的大小种内无显着性差异,种间具显着性差异。Duncan检验、LSD检验以及箱线图都显示贵州蹦蝗、方尾蹦蝗与蹦蝗属其余类群四种运动器官大小有显着性差异。14个种雄性蹦蝗四种运动器官PCA分析散点图中,部分类群间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整体上没有完全重叠的情况。相对扭曲图显示:前翅形状的主要变化部位在端部和后缘,其次为前缘;后足股节主要的形状变异集中在股节最宽处以及膝部最宽处,其次为后足股节端部;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主要形变部位在基部,其次为下膝侧片端部;中后胸腹板形状变化主要部位在中胸腹板侧叶,中胸腹板前缘以及后胸腹板端部。2、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器官大小变化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翅大小与后足股节大小间存在中度正相关,与后足股节下膝侧片和中后胸腹板间呈高度正相关。后足股节与中后胸腹板呈高度正相关。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与中后胸腹板呈中度正相关。虫体大小的变化有重要的适应性结果,昆虫各个结构的大小往往与虫体大小是高度相关的,推测其为四种运动相关器官间正相关性的原因。3、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器官异速生长:形状对大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后足股节异速生长最明显,其次为前翅,再次为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中后胸腹板异速生长最不明显。通过对原始数据以及去除异速生长影响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异速生长对于中后胸腹板的集成是一个主要贡献因素,但对于其余这三种运动相关器官,异速生长不是三者形态集成的主要决定因素。4、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器官模块性集成:模块性集成分析结果显示蹦蝗属前翅以前翅后缘和前缘两个最适的模块分区进行进化。后足股节形态最适模块包括:后足股节膝部末端、基部、股节接近膝部细狭处以及其余部分四个分区。后足股节下膝侧片最适模块分区为:下膝侧片基部、端部、上缘突出部位以及下缘突出部位。中后胸腹板模块最适模块分区为:后胸腹板除侧叶间中隔的部分,中胸腹板除侧叶间中隔的部分以及中后胸腹板侧叶间中隔。5、基于雄性四种运动器官形态变化的蹦蝗属系统发育关系分析:14个种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相关器官的UPGMA聚类分析对于种间关系的解释是不一致的,但在某些种类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及支序分类结果有所差异,主要差别在笋子山蹦蝗、武夷山蹦蝗以及武陵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与基于蹦蝗属生殖相关结构的聚类分析结果差别较大,九连山蹦蝗和比氏蹦蝗,黄山蹦蝗和霍山蹦蝗表现出相似的雄性生殖相关结构的形状,但运动相关结构形状差异性较大。在两种分析中,贵州蹦蝗都表现出与其他类群显着的差异性。6、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器官的分类价值:结果表明种间前翅大小形状差异明显,其在蹦蝗属分类上更具有分类价值,后足股节下膝侧片其次,中后胸腹板和后足股节因种间大小形状差异不明显,认为不适合做为蹦蝗属的分类依据。

韦滔[10](2014)在《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区系及部分物种的DNA条形编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直翅目Orthoptera是不完全变态类昆虫类群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多数种类为典型的多食性,许多种类为农林业的重要害虫。本研究对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区系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运用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ITS序列对20种蝗虫210个样本进行了DNA条形编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区系组成本文共记录弄岗保护区直翅目255种,隶属于7总科18科125属,11种为广西新记录,1属61种为弄岗保护区新记录,提出了2个新命名,即新郑蚱Tetrix neozhengi Huang Nom. nov.和郑氏悠背蚱Euparatettix zhengi Huang Nom. nov.分别作为龙州蚱Tetrix longzhouensis Zheng,2004和长翅悠背蚱Euparatettix longipennis(Zheng et Jiang,2000)的替换名。世界昆虫地理区划中,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以东洋界成分占有优势,并与古北区系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以华南区分布占优势,同时与华中区、西南区及华北区关系密切,而与东北区、青藏区和蒙新区关系较远。2.基于COI、ITS、ITS2基因序列的部分蝗虫种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本研究在碱基序列特征分析、g1检验、种间遗传距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最大简约法(MP)、贝叶斯法(BI)、邻接法(NJ)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运用BCM方法模拟检验了COI条形码序列在蝗虫物种分子鉴定中的准确率。研究表明有足够抽样且形态特征差异明显的的物种在种级水平上形成支持度很高的分支;部分形态特征相似的种类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研究结果不一致:(1)红角陇根蝗Longgenacris rufiantennus Zheng et Wei,2003的系统发育地位。陇根蝗属Longgenacris You&Li,1983包括斑边陇根蝗Longgenacris maculacarina You&Li,1983和红角陇根蝗Longgenacris rufiantennus Zheng&Wei,2003。通过形态学的比较研究发现,红角陇根蝗与斑边陇根蝗差异较大而与腹露蝗属的越北腹露蝗更接近。分子证据显示红角陇根蝗与越北腹露蝗在系统树上相互混合没有形成相互单系分支,红角陇根蝗与斑边陇根蝗的种间遗传距离为4.65%,而与越北腹露蝗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16%。形态学及分子证据均显示,红角陇根蝗与斑边陇根蝗的关系更远而与越北腹露蝗之间的关系更近,应该隶属于腹露蝗属Fruhstorferiola Willemse,1921而且是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nsis (Willemse,1921)的同物异名。(2)越北蝗属TonkinacrisCarl,1916的系统发育关系。形态学比较研究发现,大明山越北蝗Tonkinacris damingshanus Li et al,1991与方尾越北蝗Tonkinacris dcoratus Carl,1916没有显着差异,桂南越北蝗Tonkinacris meridionalis Li,1986兼具中华越北蝗Tonkinacris sinensis Chang,1937与方尾越北蝗的某些特征。在系统树上的关系为((方尾越北蝗+大明山越北蝗)+桂南越北蝗)。遗传距离矩阵显示,大明山越北蝗和方尾越北蝗两物种种间遗传距离是0.57%;大明山越北蝗和桂南越北蝗两物种种间遗传距离为1.38%;桂南越北蝗和方尾越北蝗两物种种间遗传距离是1.14%。因此从形态学及分子证据均显示大明山越北蝗Tonkinacris damingshanus Li et al,1991应该为方尾越北蝗Tonkinacris dcoratus Carl,1916的同物异名。(3)绿腿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viridifemorata (Caudell,1921)与峨眉腹露蝗Fruhsforferiola omei(Rehn. et Rehn,1939)的系统发育关系。绿腿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viridifemorata(Caudell,1921)、黄山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huangshanensis Bi et Xia,1980与峨眉腹露蝗Fruhsforferiola omei (Rehn et Rehn,1939)在系统树上不能形成相互单系分支,基于遗传距离矩阵分析显示,绿腿腹露蝗与黄山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huangshanensis Bi et Xia,1980种间遗传距离为1.34%;绿腿腹露蝗与峨眉腹露蝗种种间遗传距离为0.67%;黄山腹露蝗与峨眉腹露蝗种种间遗传距离为1.21%。对比研究发现绿腿腹露蝗与峨眉腹露种间遗传距离较小,由于抽样不足,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检验。(4)条形码分子鉴定的成功率检测对20种蝗虫的COI基因序列进行BCM和ASB分析,BCM模拟结果显示,正确鉴定序列为190条,占总数的90.47%;模糊鉴定序列为15条,占总数的8.57%;错误鉴定序列2条,占总数的0.95%。ASB模拟结果显示,正确鉴定序列为165条,占总数的79.32%;模糊鉴定序列为43条,占总数的20.68%,错误鉴定序列0条。两种分析结果中模糊鉴定序列和错误鉴定序列主要出现在越北腹露蝗和红角陇根蝗中。

二、湖南蝗虫二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蝗虫二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论文提纲范文)

(1)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线粒体基因组在分子系统学的应用
        1.1.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特点
        1.1.2 线粒体基因组在直翅目昆虫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1.2 蹦蝗属概述
        1.2.1 形态特征
        1.2.2 分类地位
        1.2.3 蹦蝗属分类与系统学研究进展
        1.2.4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研究概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取样信息
        2.2.2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组装和注释
        2.2.3 基因组特征分析方法
        2.2.4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2.2.5 物种定界分析方法
3 蹦蝗属8个物种全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3.1 蔡氏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1.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1.3 tRNA和rRNA基因
        3.1.4 A+T富集区
    3.2 黄山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2.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2.3 tRNA和rRNA基因
        3.2.4 A+T富集区
    3.3 比氏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3.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3.3 tRNA和rRNA基因
        3.3.4 A+T富集区
    3.4 湖南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4.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4.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4.3 tRNA和rRNA基因
        3.4.4 A+T富集区
    3.5 小尾片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5.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5.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5.3 tRNA和rRNA基因
        3.5.4 A+T富集区
    3.6 喙尾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6.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6.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6.3 tRNA和rRNA基因
        3.6.4 A+T富集区
    3.7 针尾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7.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7.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7.3 tRNA和rRNA基因
        3.7.4 A+T富集区
    3.8 红股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8.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8.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8.3 tRNA和rRNA基因
        3.8.4 A+T富集区
    3.9 蹦蝗属8个物种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3.9.1 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结构及组成分析
        3.9.2 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分析
        3.9.3 核糖体RNA和转运RNA差异分析
        3.9.4 A+T富集区分析
4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
    4.1 蹦蝗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
        4.1.1 序列的组成分析和系统发育信号评估
        4.1.2 最佳模型选择
        4.1.3 系统发育分析
    4.2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物种定界分析
        4.2.1 NJ树分析
        4.2.2 遗传距离分析
        4.2.3 单倍型网络图分析
        4.2.4 GMYC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蹦蝗属8个物种全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5.2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
        5.2.1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形态鉴别特征的变异
        5.2.2 蹦蝗属系统发育
        5.2.3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分子物种定界
    5.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8种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附录B 8种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
附录C 8种蹦蝗全线粒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
附录D 8种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tRNA二级结构预测图
附录E 不同线粒体单基因遗传距离
附录F 基于不同单基因数据集所得单倍型网络图
附录G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中国腹露蝗属物种定界及分子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腹露蝗属研究概况
        1.1.1 腹露蝗属分类学研究进展
        1.1.2 腹露蝗属其他方面研究进展
    1.2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及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1.2.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2.2 昆虫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测序方法
        2.2.1 高通量测序
        2.2.2 克隆测序
    2.3 线粒体基因组组装与注释
        2.3.1 线粒体基因组组装
        2.3.2 线粒体基因组注释
    2.4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2.4.1 系统发育研究方法
        2.4.2 物种定界研究方法
        2.4.3 分子鉴定成功率检测方法
3 腹露蝗属昆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基本特征
    3.1 基本结构
    3.2 核苷酸组成分析
    3.3 蛋白质编码基因分析
    3.4 转运RNA与核糖体RNA分析
    3.5 A+T富集区分析
4 腹露蝗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4.1 系统发育研究
        4.1.1 数据集相关分析
        4.1.2 系统发育分析
    4.2 物种定界研究
        4.2.1 数据集相关分析
        4.2.2 物种定界NJ聚类分析
        4.2.3 遗传距离
        4.2.4 单倍型网络图
    4.3 分子鉴定成功率检测
5 结论与展望
    5.1 七种腹露蝗线粒体全基因组特征
    5.2 系统发育
    5.3 物种定界
    5.4 分子鉴定
    5.5 创新点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7种腹露蝗线粒体全基因组组成
附录B: 7腹露蝗线粒体全基因组碱基组成
附录C: 7种腹露蝗线粒体全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
附录D: 7种腹露蝗线粒体全基因组TRNA二级结构预测图
附录E: 不同线粒体单基因遗传距离
附录F: 基于不同单基因数据集所得单倍型网络图
附录G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G1: 科研项目
    附录G2: 发表论文
致谢

(3)浙江省螽亚目鸣虫多样性研究及条形码基因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螽亚目昆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1.1.1 国外螽亚目昆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1.1.2 国内螽亚目昆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1.2 国内外昆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进展
        1.2.1 国外昆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进展
        1.2.2 国内昆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进展
    1.3 国内外昆虫鸣声分类学研究进展
        1.3.1 国外昆虫鸣声分类学研究进展
        1.3.2 国内昆虫鸣声分类学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浙江省螽亚目鸣虫分类概要
    2.1 引言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2.3.2 标本的解剖与生殖器的观察
        2.3.3 标本的制作
    2.4 蟋蟀总科鸣虫分类概要
        2.4.1 斗蟋属Velarifictorus Randell, 1964
        2.4.2 甲蟋属Acanthoplistus Saussure, 1877
        2.4.3 棺头蟋属Loxoblemmus Saussure, 1877
        2.4.4 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Chopard, 1961
        2.4.5 越斗蟋属Vietacheta Gorochov, 1992
        2.4.6 姬蟋属Modicogryllus Chopard, 1961
        2.4.7 长翅姬蟋属Svercacheta Gorochov, 1993
        2.4.8 松蛉蟋属Comidoblemmus Storozhenko & Paik, 2009
        2.4.9 长蟋属Pentacentrus Saussure, 1878
        2.4.10 片蟋属Truljalia Gorochov, 1985
        2.4.11 维蟋属Valiatrella Gorochov, 2005
        2.4.12 纤蟋属Euscyrtus Guérin-Méneville, 1844
        2.4.13 拟长蟋属Parapentacentrus Shiraki, 1930
        2.4.14 铁蟋属Sclerogryllus Gorochov, 1985
        2.4.15 优兰蟋属Duolandrevus Kirby, 1906
        2.4.16 树蟋属Oecanthus Serville, 1831
        2.4.17 金蟋属Xenogryllus Bolívar, 1890
        2.4.18 奥蟋属Ornebius Guérin-Méneville, 1844
        2.4.19 钟蟋属Meloimorpha Walker, 1870
        2.4.20 双针蟋属Dianemobius Vickery, 1973
        2.4.21 灰针蟋属Polionemobius Gorochov, 1983
        2.4.22 异针蟋属Pteronemobius Jacobson, 1904
        2.4.23 突蛉蟋属Amusurgus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93
        2.4.24 墨蛉蟋属Homoeoxipha Saussure, 1874
        2.4.25 蛉蟋属Metioche St?l, 1877
        2.4.26 哑蛉蟋属Metiochodes Chopard, 1932
        2.4.27 灰小黄蛉蟋属Natula Gorochov, 1987
        2.4.28 金蛉蟋属Svistella Gorochov, 1987
        2.4.29 蛉蟋属Trigonidium Rambur, 1838
    2.5 螽斯总科鸣虫分类概要
        2.5.1 鼓鸣螽属Bulbistridulous Xia & Liu, 1991
        2.5.2 条螽属Ducetia St?l, 1874
        2.5.3 桑螽属Kuwayamaea Matsumura & Shiraki, 1908
        2.5.4 安螽属Prohimerta Hebard, 1922
        2.5.5 掩耳螽属Elimaea St?l, 1874
        2.5.6 半掩耳螽属Hemielimaea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78
        2.5.7 糙颈螽属Ruidocollaris Liu, 1993
        2.5.8 华绿螽属Sinochlora Tinkham, 1945
        2.5.9 环螽属Letana Walker, 1869
        2.5.10 斜缘螽属Deflorita Bolívar, 1906
        2.5.11 奇螽属Mirollia St?l, 1873
        2.5.12 露螽属Phaneroptera Serville, 1831
        2.5.13 平背螽属Isopsera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78
        2.5.14 锥尾螽属Conanalus Tinkham, 1943
        2.5.15 草螽属Conocephalus Thunberg, 1815
        2.5.16 拟矛螽属Pseudorhynchus Serville, 1838
        2.5.17 锥头螽属Pyrgocorypha St?l, 1873
        2.5.18 钩顶螽属Ruspolia Schulthess, 1898
        2.5.19 寰螽属Atlanticus Scudder, 1894
        2.5.20 蝈螽属Gampsocleis Fieber, 1852
        2.5.21 螽斯属Tettigonia Linnaeus, 1758
        2.5.22 覆翅螽属Tegra Walker, 1870
        2.5.23 翡螽属Phyllomimus St?l, 1873
        2.5.24 似织螽属Hexacentrus Serville, 1831
        2.5.25 纺织娘Mecopoda Serville, 1831
        2.5.26 迟螽属Lipotactes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98
    2.6 蝼蛄总科鸣虫分类概要
        2.6.1 蝼蛄属Gryllotalpa Latreille, 1802
第三章 浙江省螽亚目鸣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
    3.1 前言
    3.2 研究材料
        3.2.1 样本材料
        3.2.2 实验药品、试剂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DNA的提取
        3.3.2 PCR扩增
        3.3.3 核酸电泳
        3.3.4 序列拼接与分析
        3.3.5 模型选取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蟋蟀总科鸣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结果
        3.4.2 螽斯总科鸣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结果
    3.5 讨论
第四章 浙江省螽亚目鸣虫鸣声分类学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
        4.2.1 实验样本
        4.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3 研究方法
        4.3.1 鸣虫的饲养
        4.3.2 鸣声的录制
        4.3.3 鸣声特征分析
        4.3.4 鸣声时域特征分析常用术语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蟋蟀总科鸣虫鸣声时域特征分析
        4.4.2 螽斯总科鸣虫鸣声时域特征分析
    4.5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一、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黑蝗亚科概述
        1.1.1 黑蝗亚科特征
        1.1.2 黑蝗亚科分类
    1.2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1.2.1 线粒体基因在蝗总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1.2.2 线粒体基因组在蝗总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1.2.3 黑蝗亚科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样本
    2.2 测序和注释
    2.3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情况分析
    2.4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比对及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2.4.1 MAFFT序列比对
        2.4.2 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2.4.3 将核苷酸序列位点对应到氨基酸序列
    2.5 rRNA基因一级序列比对及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2.5.1 MAFFT序列比对
        2.5.2 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2.6 tRNA基因二级结构预测及绘图
    2.7 数据集序列特征
    2.8 饱和度检测
    2.9 遗传距离的计算
    2.10 进化模型的选择
    2.11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11.1 ML法建树
        2.11.2 BI法建树
3 13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3.1 斑腿峨眉蝗
        3.1.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1.3 tRNA基因
        3.1.4 rRNA基因
        3.1.5 A+T富集区
    3.2 斑腿佯越蝗
        3.2.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2.3 tRNA基因
        3.2.4 rRNA基因
        3.2.5 A+T富集区
    3.3 斑腿黑背蝗
        3.3.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3.3 tRNA基因
        3.3.4 rRNA基因
        3.3.5 A+T富集区
    3.4 云南棒腿蝗
        3.4.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4.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4.3 tRNA基因
        3.4.4 rRNA基因
        3.4.5 A+T富集区
    3.5 小方板蝗
        3.5.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5.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5.3 tRNA基因
        3.5.4 rRNA基因
        3.5.5 A+T富集区
    3.6 异背蝗属一种
        3.6.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6.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6.3 tRNA基因
        3.6.4 rRNA基因
        3.6.5 A+T富集区
    3.7 云南云秃蝗
        3.7.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7.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7.3 tRNA基因
        3.7.4 rRNA基因
        3.7.5 A+T富集区
    3.8 北极黑蝗
        3.8.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8.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8.3 tRNA基因
        3.8.4 rRNA基因
        3.8.5 A+T富集区
    3.9 草绿异色蝗
        3.9.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9.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9.3 tRNA基因
        3.9.4 rRNA基因
        3.9.5 A+T富集区
    3.10 点背版纳蝗
        3.10.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10.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10.3 tRNA基因
        3.10.4 rRNA基因
        3.10.5 A+T富集区
    3.11 峨眉小蹦蝗
        3.11.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1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11.3 tRNA基因
        3.11.4 rRNA基因
        3.11.5 A+T富集区
    3.12 四川拟裸蝗
        3.12.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1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12.3 tRNA基因
        3.12.4 rRNA基因
        3.12.5 A+T富集区
    3.13 山蹦蝗
        3.13.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3.1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3.13.3 tRNA基因
        3.13.4 rRNA基因
        3.13.5 A+T富集区
4 系统发育分析
    4.1 数据集序列特征
    4.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4.3 遗传距离分析
    4.4 系统发育分析
        4.4.1 基于PCG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4.4.2 基于rrnL+rrn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4.4.3 基于PCGs+rrnL+rrn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5 讨论
    5.1 中国黑蝗亚科取样的代表性
    5.2 基因选择及建树方法讨论
    5.3 系统发育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研究中的实验样品信息
附录B 直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统计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C1: 科研项目
    附录C2: 发表论文
致谢

(5)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生物多样性概述
        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水平
        1.1.3 国内外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成果
    1.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来源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环境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陕北地区地理环境概况
        2.1.2 延安地区地理环境概况
        2.1.3 榆林地区地理环境概况
        2.1.4 陕北各县区地理环境概况
        2.1.5 不同生态环境植被特征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取样方法
        2.2.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3.1.1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科多度分析
        3.1.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属多度分析
        3.1.3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种多度分析
        3.1.4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3.2 延安、榆林地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3.2.1 延安地区直翅目昆虫科、属、种的多度分析
        3.2.2 榆林地区直翅目昆虫科、属、种的多度分析
        3.2.3 延安、榆林地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3.3 陕北各县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3.3.1 延安市各县区直翅目昆虫科、属、种的多度分析
        3.3.2 榆林市各县区直翅目昆虫科、属、种的多度分析
        3.3.3 陕北各县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3.4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3.4.1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直翅目昆虫科、属、种多度分析
        3.4.2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中国罗霄山脉昆虫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初步研究(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昆虫多样性研究状况
    1.2 昆虫多样性概况
    1.3 本次罗霄山研究概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植被分布
        2.1.5 主要采集样地介绍
        2.1.5.1 湖南南风面
        2.1.5.2 湖南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
        2.1.5.3 江西井冈山风景区
        2.1.5.4 湖南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采集
        2.2.2 野外记录
        2.2.3 拍照记录
        2.2.4 标本处理
        2.2.4.1 插针
        2.2.4.2 粘帖
        2.2.4.3 整姿
        2.2.4.4 展翅
        2.2.4.5 插标签
        2.2.4.6 存盒
        2.2.5 室内鉴定
        2.2.6 罗霄山数据库
        2.2.7 昆虫多样性研究方法
        2.2.7.1 物种数s(Pielou E C.,1978)
        2.2.7.2 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
        2.2.7.3 Margalef丰富度指数
        2.2.7.4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gurarn A E,1988)
        2.2.7.5 Pielou均匀度指数(WhittakerR.H.,1972)
        2.2.7.6 Simposn优势集中性指数
        2.2.8 中国昆虫区系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罗霄山脉昆虫物种记述
        3.1.1 蜚蠊目Blattaria
        3.1.1.1 蜚蠊科Blattidae
        3.1.1.2 姬蠊科Blattellidae
        3.1.1.3 硕蠊科Blaberoidea
        3.1.2 螳螂目Mantedea
        3.1.2.1 花螳科Hymenopodidae
        3.1.2.2 螳科Mantidae
        3.1.3 直翅目Orthoptera
        3.1.3.1 沙螽科Stenopelmatidae
        3.1.3.2 螽斯科Tettigoniidae
        3.1.3.3 蟋蟀科Gryllidae
        3.1.3.4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
        3.1.3.5 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3.1.3.6 剑角蝗科Acrididae
        3.1.3.7 扁角蚱科Discotettigidae
        3.1.3.8 枝背蚱科Cladonotidae
        3.1.3.9 刺翼蚱科Scelimenidae
        3.1.3.10 短翼蚱科Metrodoridae
        3.1.3.11 蚱科Tetrigidae
        3.1.4 革翅目Dermaptera
        3.1.4.1 丝尾螋科Diplatydae
        3.1.4.2 肥螋科Anisolabididae
        3.1.4.3 蠼螋科Labiduridae
        3.1.4.4 球螋科Forficulidae
        3.1.5 半翅目Hemiptera
        3.1.5.1 猎蝽科Reduviidae
        3.1.5.2 姬蝽科Nabidae
        3.1.5.3 缘蝽科Coreidae
        3.1.5.4 同蝽科Acanthosomatidae
        3.1.5.5 土蝽科Cydnidae
        3.1.5.6 蝽科Pentatomidae
        3.1.5.7 蜡蝉科Fulgoridae
        3.1.5.8 广翅腊蝉科Ricaniidae
        3.1.5.9 象蜡蝉科Dictyopharidae
        3.1.5.10 蝉科Cicadidae
        3.1.5.11 沫蝉科Cercopidae
        3.1.5.12 叶蝉科Cicadellidae
        3.1.5.13 角蝉科Membracidae
        3.1.6 广翅目Megaloptera
        3.1.6.1 齿蛉科Corydalidae
        3.1.7 鞘翅目Coleoptera
        3.1.7.1 虎甲科Cicindelidae
        3.1.7.2 步甲科Carabidae
        3.1.7.3 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
        3.1.7.4 水龟甲科Hydrophilidae
        3.1.7.5 黑蜣科Passalidae
        3.1.7.6 锹甲科Lucanidae
        3.1.7.7 金龟科Scarabaeidae
        3.1.7.8 丽金龟科Rutelidae
        3.1.7.9 腮金龟科Melolonthidae
        3.1.7.10 犀金龟科Dynastidae
        3.1.7.11 叩甲科Elateridae
        3.1.7.12 瓢虫科Coccinellidae
        3.1.7.13 芫菁科Meloidae
        3.1.7.14 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3.1.7.15 拟天牛科Oedemeridae
        3.1.7.16 天牛科Cerambycidae
        3.1.7.17 叶甲科Chrysomelidae
        3.1.7.18 肖叶甲科Eumolpidae
        3.1.7.19 象甲科Curculionidae
        3.1.8 鳞翅目Lepidopter
        3.1.8.1 刺蛾科Limacodidae
        3.1.8.2 螟蛾科Pyralidae
        3.1.8.3 尺蛾科Geometridae
        3.1.8.4 弄蝶科Hesperiidae
        3.1.8.5 凤蝶科Papilionidae
        3.1.8.6 粉蝶科Pieridae
        3.1.8.7 眼蝶科Satyridae
        3.1.8.8 斑蝶科Danaidae
        3.1.8.9 环蝶科Amathusiidae
        3.1.8.10 蛱蝶科Nymphalidae
        3.1.8.11 珍蝶科Acraeidae
        3.1.8.12 蚬蝶科Riodinidae
        3.1.8.13 灰蝶科Lycaenidae
        3.1.8.14 天蚕蛾科Saturniidae
        3.1.8.15 大蚕蛾科Sphingidae
        3.1.8.16 舟蛾科Notodontidae
        3.1.8.17 毒蛾科Lymantriidae
        3.1.8.18 灯蛾科Arctiidae
        3.1.8.19 夜蛾科Noctuidae
        3.1.9 膜翅目Hymenoptera
        3.1.9.1 蚁科Formicidae
        3.1.9.2 胡蜂科Vespidae
        3.1.9.3 蜜蜂科Apidae
    3.2 罗霄山脉昆虫群落多样性分析
        3.2.1 物种丰富度指数(d)
        3.2.2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3.2.3 simposn指数
        3.2.4 pielou均匀度指数
    3.3 罗霄山脉昆虫群落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
        3.3.1 罗霄山脉昆虫群落的物种组成
        3.3.2 罗霄山脉昆虫群落的区系分析
        3.3.2.1 罗霄山脉不同区域的昆虫分析情况
        3.3.2.2 罗霄山脉昆虫区系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版
附录二 罗霄山脉昆虫名录
致谢

(7)中国蝗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蝗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1 蝗虫种类调查研究
    1.2 蝗虫分布格局研究
2 蝗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2.1 蝗虫种类的鉴定
    2.2 蝗虫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3 蝗虫物种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

(8)中国台湾蹦蝗属三新种及种检索表(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Sinopodisma huangi sp.nov. (Figs.1-6)
2 Sinopodisma xui sp.nov. (Figs.7-12)
3 Sinopodisma yangi sp.nov. (Figs.13-18)
附录:新种简记
    1.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 (图1~6)
    2.徐氏蹦蝗Sinopodisma xui sp.nov. (图7~12)
    3.杨氏蹦蝗Sinopodisma yangi sp.nov. (图13~18)

(9)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蹦蝗属雄性运动器官形态变化及模块性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几何形态测量学是定量研究生物形态变化的新方法
        1.1.1 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1.2 几何形态测量学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1.2 模块性集成的研究是几何形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1.2.1 模块性和集成的概念
        1.2.2 模块性和集成的基本理论
        1.2.3 模块性集成的应用
    1.3 蹦蝗属概述
        1.3.1 蹦蝗属分类学地位
        1.3.2 蹦蝗属分类特征
        1.3.3 蹦蝗属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数字化图像获取,标志点选取及标准化处理
        2.2.2 统计分析
        2.2.3 异速生长分析
        2.2.4 形状变异的分析
        2.2.5 模块的划分及假设性模块的评估
        2.2.6 蹦蝗属雄性各运动器官形态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2.2.7 聚类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蹦蝗属雄性前翅分析结果
        3.1.1 蹦蝗属雄性前翅大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3.1.2 蹦蝗属雄性前翅形状变异分析结果
        3.1.3 蹦蝗属雄性前翅异速生长分析结果
        3.1.4 蹦蝗属雄性前翅模块的划分及假设性模块的评估结果
        3.1.5 蹦蝗属雄性前翅聚类分析结果
    3.2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分析结果
        3.2.1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大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3.2.2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形状变异分析结果
        3.2.3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异速生长分析结果
        3.2.4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模块的划分及假设性模块的评估结果
        3.2.5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聚类分析结果
    3.3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下膝侧片分析结果
        3.3.1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下膝侧片大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3.3.2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下膝侧片形状变异分析结果
        3.3.3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下膝侧片异速生长分析结果
        3.3.4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下膝侧片模块的划分及假设性模块的评估结果
        3.3.5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下膝侧片聚类分析结果
    3.4 蹦蝗属雄性中后胸腹板分析结果
        3.4.1 蹦蝗属雄性中后胸腹板大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3.4.2 蹦蝗属雄性中后胸腹板形状变异分析结果
        3.4.3 蹦蝗属雄性中后胸腹板异速生长分析结果
        3.4.4 蹦蝗属雄性中后胸腹板模块的划分及假设性模块的评估结果
        3.4.5 蹦蝗属雄性中后胸腹板聚类分析结果
    3.5 蹦蝗属雄性各运动器官大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3.5.1 蹦蝗属雄性前翅与后足股节相关性分析
        3.5.2 蹦蝗属雄性前翅与后足股节下膝侧片相关性分析
        3.5.3 蹦蝗属雄性前翅与中后胸腹板相关性分析
        3.5.4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与中后胸腹板相关性分析
        3.5.5 蹦蝗属雄性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与中后胸腹板相关性分析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蹦蝗属雄性运动器官的形态变化
    4.2 蹦蝗属雄性运动器官的大小变化的相关性
    4.3 蹦蝗属雄性运动器官形态的模块性集成
    4.4 蹦蝗属雄性运动器官的异速生长
    4.5 蹦蝗属雄性运动器官聚类分析
    4.6 蹦蝗属雄性运动器官的分类价值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区系及部分物种的DNA条形编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直翅目研究概况
        1.1.1 直翅目分类研究概况
        1.1.2 直翅目区系研究概况
    1.2 DNA条形编码研究
        1.2.1 DNA条形编码的概念与原理
        1.2.2 DNA条形编码标记分子
        1.2.3. DNA条形编码在直翅目昆虫分子系统中的应用
    1.3 弄岗自然保护区研究概况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2.2.2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2.2.3 PCR产物的纯化和测序
    2.3. 数据处理方法
        2.3.1 数据来源及外群确定
        2.3.2 自测序列的准备
        2.3.3 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2.3.4 种间成对遗传距离分析
        2.3.5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2.3.6 分子鉴定的成功率检测
3 弄岗直翅目昆虫名录
    3.1 锥头蝗总科Pyrgomorphoidea
        3.1.1 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
    3.2 蝗总科Acridoidea
        3.2.1 斑腿蝗科Catantopida
        3.2.2 斑翅蝗科Oedipodidae
        3.2.3 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3.2.4 剑角蝗科Acrididae
    3.3 蚱总科Tetrigoidea
        3.3.1 股沟蚱科Batrachideidae
        3.3.2 三棱角蚱科Tripetaloceridae
        3.3.3 扁角蚱科Discotettigidae
        3.3.4 枝背蚱科Cladonotidae
        3.3.5 刺翼蚱科Scelimenidae
        3.3.6 短翼蚱科Metrodoridae
        3.3.7 蚱科Tetrigidae
    3.4 蜢总科Eumastacoidea
        3.4.1 蜢科Eumastacidae
    3.5 螽斯总科Tettigonioidea
        3.5.1 螽斯科Tettigoniidae
    3.6 沙螽总科Stenopelmatoidea
        3.6.1 蟋螽科Gryllacrididae
    3.7 蟋蟀总科Gryllodea
        3.7.1 蟋蟀科Gryllidae
        3.7.2 蝼蛄科Gryllotalpidae
4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区系研究
    4.1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区系组成
    4.2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在世界昆虫区系的分布格局
    4.3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分布格局
5 部分蝗虫种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5.1 序列特征
    5.2 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5.2.1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5.2.2 树长分布偏斜性(gl)分析
    5.3 种间遗传距离分析
    5.4 系统发育分析
        5.4.1 最大简约法(MP)系统发育分析
        5.4.2 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法(BI)系统发育分析
        5.4.3 邻接法(NJ)系统发育分析
    5.5 陇根蝗属与越北蝗属物种定界
        5.5.1 陇根蝗属物种定界
        5.5.2 越北蝗属
    5.6 条形码分子鉴定的成功率检测
6 讨论
    6.1 COI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6.2 物种定界
    6.3 分子鉴定可行性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材料
附录2 CO1基因序列种间遗传距离分析
附录3 ITS1基因序列种间遗传距离
附录4 ITS2基因序列种间遗传距离
附录5 COI+ITS1基因序列种间遗传距离
附录6 COI+ITS2基因序列种间遗传距离
附录7 ITS1+ITS2基因序列种间遗传距离分析
附录8 COI+ITS1+ITS2综合基因序列种间遗传距离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湖南蝗虫二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论文参考文献)

  • [1]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D]. 曾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国腹露蝗属物种定界及分子鉴定研究[D]. 古京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3]浙江省螽亚目鸣虫多样性研究及条形码基因库构建[D]. 田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4]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D]. 姜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D]. 曹奕昕. 延安大学, 2018(06)
  • [6]中国罗霄山脉昆虫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初步研究(二)[D]. 陈宜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7]中国蝗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J]. 李馨,王丽红,王文强,郝凯凯.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8]中国台湾蹦蝗属三新种及种检索表(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J]. 印象初,叶保华,印展. 昆虫学报, 2014(06)
  • [9]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蹦蝗属雄性运动器官形态变化及模块性集成研究[D]. 黄年君.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10]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区系及部分物种的DNA条形编码研究[D]. 韦滔.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湖南蝗二新种(直翅目:斑翅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