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托资源建基地 开发奶业奔小康(论文文献综述)
殷诚[1](2016)在《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以肥城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但目前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仍然占到了一半以上,农村人口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变,与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因此发展农业、重视农村建设、解决农民问题是未来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以县级城市肥城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基层县市建设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现状,包括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改革开放历经30多年,肥城市农业农村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更加深入的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程度已经基本完成、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依赖政策导向逐渐向依靠科学技术转变。遇到的困难包括以下三点:1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2农技服务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待岗现象普遍存在;3专业不对口;4岗位设置不科学,分配不合理;5经费严重不足。机体表现为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职能弱化,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业务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桎楛。
山东省人民政府[2](2016)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鲁政发[2016]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纲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以创新、协调、
高楠[3](2013)在《农药残留影响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提出茶是全球三大饮品之一,拥有庞大的饮用人群基础。茶产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结构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茶业以其较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对社会需要和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以及长远的开发前景,已经逐步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型产业。贵州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省份,也是茶叶生产的大省。党和政府一直关心贵州经济的发展,而贵州省也将茶业作为贵州“五张名片”之一重点打造,以此来带动贵州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广大茶农增收致富。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了退耕还林(茶)等有利措施,加上省委、省政府在2007年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措施的倾斜,就更加坚定了贵州在全国范围内做大做强茶产业的信心。2010年全省茶叶产量5.23万吨,综合产值51.6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7.87%。到2011年,全省茶园面积突破400万亩,成为全国第二产茶大省,产茶县从几个增加到40个,拥有规模上万亩茶园的乡镇116个。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将发展到700万亩。茶产业在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强劲作用开始显现。但就总体而言,贵州茶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与传统的茶产业省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挑战。面对现在及将来,重新考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努力探索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研究最为核心的内容。如何利用好贵州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如何协调好种植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何壮大贵州茶产业发展,贵州茶产业应该走什么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何对贵州茶叶生产过程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控和保护好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和谐统一起来。这些都是贵州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论文选择了茶园传统病虫害防控模式对贵州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负外部性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辅以农药残留分析原理与方法,研究贵州省茶叶生产中使用化学农药进行茶园病虫害防控后对贵州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探索适合贵州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绿色防控方式并实地加以验证。试图找寻一条既能够稳定茶叶产量,又对茶园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途径,使得贵州省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说明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阐述选择贵州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概括本论文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介绍论文的整体框架结构以及研究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首先介绍本研究需要的一些基本理论并进行分析,为贵州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需要的基础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背景和动态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趋势和重点的研究分析,把握本研究的脉搏,奠定本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根据第二部分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对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发现贵州省茶产业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并找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为后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打下基础。第四部分,针对上一部分对贵州茶产业的研究情况对贵州茶叶中的农药残限量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在贵州省茶叶重点种植区域实地采样,结合实验室现有条件,对贵州省主要茶区茶叶农药残留进行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测出具体贵州省主产茶区农药残留限量的数据。然后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找到贵州省茶产业发展中农药对茶产业影响的因素。能为后面的发展措施提供准确的依据。第五部分,首先使用路径依赖理论对茶农在病虫害防治采用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找到茶农之所以选择传统防治方式的原因。然后对贵州主产茶区的茶农进行走访,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基本的经济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找到农药使用与茶农经济效益的相关性。并结合农药使用后带来的负外部性,对茶叶生产整个过程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评估。为接下来在茶园实地试验找寻出的绿色、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与结果的适用性进行有力的支撑。第六部分,主要针对前两部分分析得到的贵州茶叶中农药残留情况,以及对经济效益的低效性。选用生物农药防控技术和色板诱杀技术在贵州省凤冈县、石阡县、荔波县等地茶园中进行实地试验,找到既对环境影响小又能有效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绿色防治方法。在提高茶农经济收入的同时又对茶园环境不造成破坏,使得贵州茶产业和环境能协调发展。最后试验得到的数据结果能为贵州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选择的路径。第七部分,对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探索,具体弄清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在茶产业发展中的相关性与可行性,能够体现贵州省茶产业发展中选择绿色防控技术的实用性。最后设计出贵州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第八部分,对本文前面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对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综合防控模式。第九部分,总结全文,系统总结全文研究内容以及提出下一步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
李占魁[4](2010)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发展模式。对特色经济与国家扶持、特色经济与基础教育做了探讨。
李东华[5](2009)在《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生产大省和畜牧业生产大省。作为畜牧大省,河南省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实现畜牧大省向强省的跨越,从“天下粮仓”变为“国人厨房”,任务十分艰巨。这也给河南省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河南省畜牧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要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产业化已日益成为畜牧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对畜牧业发展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在畜牧产业化发展战略上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户经营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合作服务组织和专业市场为中介,把分散的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坚持分类指导,系列开发,确立和开发主导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在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上,重点突破规模养殖、加工储运、市场营销,以利益互补的形式将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建立教、研、推相结合的科技增长机制,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运行机制,提高畜牧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另外,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也是解决畜牧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最好选择,可以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方法和因素分析方法相结合、经济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方法相结合等方法分析畜牧业产业化水平、模式、规模、组织形式、运行状况、产业链等,分析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的优势和劣势,得出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的对策分析,进而提出政策性建议。本课题在理论上有所创新,针对一个区域性行业的产业化体系研究,注意运用了区域经济学理论来构架文章的体系,同时结合产业的特点,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特别是系统工程理论,把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作为构建河南省畜牧产业竞争优势来进行研究,使文章在理论体系上和以往研究发展上有新的角度和视野,作为理论上的尝试,为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模式。本文分五部分。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内容体系。论述本文研究主要运用的基础理论,包括产业经济理论、区域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利益共同体理论等。第二章分析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第三章分析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运营模式,第四章分析河南省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对策。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则在前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倪永连[6](2009)在《鄂温克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研究 ——以鄂温克自治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经济,是指由少数民族成员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是具有共同历史、共同特征、共同利益关系的群体的经济,这是狭义的少数民族经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则是指以少数民族人口为主的地区的经济,它包括少数民族的经济,也包括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的经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强调的是经济的空间形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决定并影响少数民族的经济,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步现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并一定带来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属于广义的少数民族经济。1958年8月1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经国务院批准,在原索伦旗区域内成立了鄂温克族自治旗。近几年,自治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位从第449位跃升至402位,在西部百强县排位从第74位跃升至60位,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排位从第4位跃升至第2位。产业结构实现了以畜牧业为主体向以工业为主导的重大跨越,畜牧业发展实现了从原始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重大跨越,工业经济实现了从皮毛、被服、木器等手工业生产向煤炭、电力为主的现代化能源重化工业的历史跨越。鄂温克自治旗鄂温克族的经济是狭义的少数民族经济。散居在城镇的鄂温克族居民,在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在学校就读,与各族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和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共同的起点上共同进步。而分布在各旗市的鄂温克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从事畜牧、农耕和狩猎(使鹿),有40%左右处于贫困和低收入状态。本文以鄂温克族聚居的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例,在对全旗经济发展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自治民族——鄂温克族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其他民族经济发展的差距。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其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原因,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加快鄂温克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思考。针对鄂温克旗自治旗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城乡发展以及民族间的发展差距问题,本文提出在今后经济方针中要兼顾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经济发展进步,使各民族共享经济发展的利益,同时提出加快鄂温克族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快鄂温克族传统产业——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提高畜牧业的产业化水平、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草原生态旅游业、改善农牧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鄂温克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
赵劲[7](2008)在《内蒙古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原县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典型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县。历史的原因,形成了种植业主导型的农业结构模式,这种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已经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甚至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依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环境及市场的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建设区域优势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改革开放以来,五原县的农业结构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五原县农产品的供给逐渐由总量短缺转变为均衡,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结构性过剩,五原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市场优质化和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些地方农民的收入也出现了低位增长的问题。五原县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传统的家庭经营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如何通过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农民增收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自然资源、经济现状、农业结构的全面考察,应用可持续发展、产业演进等相关理论,以历年《五原县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五原县统计年鉴》及五原县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资料,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五原县农业结构的演进,调整现状及发展态势、存在的问题、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农业结构调整目标、途径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等,进行了系统深入地探讨,得出如下主要结论:(l)通过对五原县农业结构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五原县农业结构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农村贫困、种植业比重高,畜牧业比重低,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经营方式粗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大,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力过剩,农民生活贫困。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农村经济落后的状况,必须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改善目标。(2)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要立足于自身禀赋优势。(3)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产品品质,优化农业布局,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长期目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4)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和新型农业,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三是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何春辉[8](2008)在《加快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完善农产品加工业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湖南农产品加工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却面临着总体水平低,农产品加工品种单一,结构不够合理,整体效益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企业规模小,效益水平下降,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融资能力弱,资金供应不足,缺乏高素质人才,营销意识薄弱,缺乏农业品牌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湖南农产品加工业自身的缺陷,另一方面是由于产业外部大环境的改变。本文阐明了发展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的意义和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从宏观角度对加快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加快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出路是要实施政策扶持保障战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区域化战略、实施品牌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和企业联盟战略。
李如清[9](2008)在《我国山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研究 ——以资兴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山区农业产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做好山区农业产业化工作关系到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实践、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了简单描述,概述了农业尤其是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其中关乎山区乡镇政府管理职能的有关问题。在分析讨论山区农业产业化相关要素及山区乡镇政府管理相关职能的基础上,把系统分析范式运用于山区乡镇管理,研究了山区乡镇管理的一般职能,分析了山区乡镇政府主导山区农业产业化的理由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并论述了山区乡镇政府管理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探讨了政府管理职能制度上的缺陷,然后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实例分析了我国山区乡镇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山区乡镇政府管理农业产业化的实例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在此基础上,从组织行为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山区乡镇政府管理中的要加强的工作,总结有代表性的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探求最适合山区乡镇政府管理的治理模式,并对山区乡镇政府管理要实施的改革措施及加强之处做了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李金叶[10](2006)在《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新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较落后水平,但新疆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如何形成这些特色农产品优势及集聚效应,是本选题的初衷。本选题研究的技术路径是沿着什么是优势、什么是特色产业(产品)及其产业带——新疆建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约束条件——如何建立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思路演进。 本选题在研究中着力强调了以下观点:1.如果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在农业发展的市场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下,必将束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与全国相比,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并不是土地,而主要是劳动力素质、资本、技术等,以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有利于突破这种束缚。3.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与经济发达区无需拘泥一式,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应回避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劣势,围绕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实现产业连动。4.新疆农民收入低,一些地方至今未解决温饱,其原因不仅仅是农业经营收入低,而更重要的是非农产业收入低,是缺乏发展经济的人才和环境,从更深层次看,是由于农业经营体制和观念的落后,是新疆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太弱。5.强调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建立了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与环境的损失及生态协调、城镇化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优势整合之间的逻辑联系。6.提出新疆应实施“突出重点,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尝试构建了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发展框架。7.在新疆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选择中,除了运用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外,还使用了“计量经济学”界最新的研究方法——VAR的Granger因果性分析,注重从农民收入变动角度筛选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
二、依托资源建基地 开发奶业奔小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托资源建基地 开发奶业奔小康(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以肥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 |
1.5.2 不足 |
2 农业科技支撑体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理论基础 |
2.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理论 |
2.2.1 农业科技创新的提出 |
2.2.2 农业科技创新的含义 |
2.2.3 农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
2.2.4 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 |
2.2.5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 |
2.3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理论 |
2.3.1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内涵 |
2.3.2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研究领域 |
2.3.3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方式 |
2.4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理论 |
2.4.1 农业科技推广的内涵 |
2.4.2 农业科技推广组织 |
3 肥城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现状分析 |
3.1 肥城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1.1 肥城市农业科技创新队伍 |
3.1.2 肥城市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
3.1.3 肥城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重点 |
3.2 肥城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3.2.1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及服务形式 |
3.2.2 肥城市农业科技服务成果 |
3.2.3 肥城市农业科技服务发展重点 |
3.3 肥城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
3.3.1 肥城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机构及形式 |
3.3.2 肥城市农业科技推广成果 |
3.3.3 肥城市农业科技推广发展重点 |
4 制约肥城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 |
4.1 肥城市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
4.1.1 综合创新实力相对薄弱,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比例失衡 |
4.1.2 农业科技缺乏协作精神和研发的创新计划 |
4.1.3 农业科技创新的受体素质偏低、观念落后 |
4.1.4 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和体制不明晰 |
4.2 肥城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4.2.1 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条理 |
4.2.2 农技服务系统待岗现象,配备不足 |
4.2.3 普遍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
4.2.4 不科学的岗位设置和不合理的资源分配 |
4.2.5 机构的运行经费严重短缺 |
4.3 肥城市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 |
4.3.1 逐渐职能弱化的传统农业技术推广 |
4.3.2 对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偏少 |
4.3.3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业务知识结构不合理 |
5 完善肥城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对策 |
5.1 健全农业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
5.2 强化科技创新体系 |
5.3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
5.4 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农药残留影响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试验方案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试验方案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启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1.3 可持续农业理论 |
2.1.4 外部性理论 |
2.1.5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1.6 技术创新理论 |
2.2 关于农药使用与茶产业发展的研究 |
2.2.1 农药使用的研究 |
2.2.2 茶产业发展情况 |
第三章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农药使用情况 |
3.1 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概况 |
3.1.1 地理条件概况 |
3.1.2 气候条件概况 |
3.1.3 土地条件概况 |
3.1.4 水利条件概况 |
3.1.5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3.2.1 发展茶产业是农民增收,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途径 |
3.2.2 发展茶产业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3.2.3 发展茶产业是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 |
3.2.4 发展茶产业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
3.2.5 发展茶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选择 |
3.3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情况与农药使用情况 |
3.3.1 贵州茶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
3.3.2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 |
3.3.3 贵州茶叶生产种植中农药使用情况 |
3.4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strength)分析 |
3.4.2 劣势(Weakness)分析 |
3.4.3 机遇(Opportunity)分析 |
3.4.4 挑战(Threats)分析 |
3.4.5 构建SWOT矩阵 |
第四章 贵州省茶叶生产中农药残留限量评估及其经济影响 |
4.1 贵州省茶叶农药残留量检测 |
4.1.1 毒死蜱残留量检测 |
4.1.2 吡虫啉残留量检测 |
4.1.3 联苯菊酯残留量检测 |
4.2 检测结果 |
4.2.1 毒死蜱检测结果 |
4.2.2 吡虫啉检测结果 |
4.2.3 联苯菊酯检测结果 |
4.3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对贵州茶叶的影响 |
4.3.1 吡虫啉残留值对贵州茶叶的影响 |
4.3.2 联苯菊酯残留值对贵州茶叶的影响 |
4.3.3 毒死蜱残留值对贵州茶叶的影响 |
第五章 贵州茶园农药使用的负外部性问题及其经济学分析 |
5.1 农药使用中的路径依赖问题分析 |
5.1.1 路径依赖理论 |
5.1.2 贵州省茶农对农药的路径依赖分析 |
5.2 农民使用农药的问题 |
5.2.1 农药使用中的负外部性问题 |
5.2.2 农药需求持续增长的原因分析 |
5.3 贵州茶园茶农使用农药的经济分析 |
5.3.1 样本数据分析 |
5.3.2 农药使用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5.3.3 分析结果讨论 |
第六章 绿色防控技术在茶产业发展中应用评价 |
6.1 示范方案及试剂与材料选取 |
6.1.1 实施地点 |
6.1.2 试验药剂及材料 |
6.1.3 防治对象 |
6.1.4 处理类型 |
6.1.5 施药器械 |
6.1.6 施药方法 |
6.1.7 调查方法 |
6.2 试验结果及讨论 |
6.2.1 生物农药和绿色农药防治茶树害虫的效果 |
6.2.2 物理防控技术防治害虫效果, |
6.3 试验结果讨论 |
第七章 基于绿色防控技术的贵州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7.1 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必要性 |
7.1.1 茶园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是防止茶叶生产污染的需要 |
7.1.2 茶园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是控制茶园生态环境污染的需要 |
7.1.3 茶园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是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需要 |
7.1.4 茶园使用绿色防控是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
7.1.5 茶园使用绿色防控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
7.2 茶园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可行性 |
7.2.1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克借鉴的途径 |
7.2.2 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茶园绿色防控提供了现实基础 |
7.2.3 农业清洁生产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
7.3 贵州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7.3.1 绿色防控模式 |
7.3.2 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第八章 贵州茶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
8.1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 |
8.1.1 财政补贴 |
8.1.2 税收政策 |
8.1.3 消费政策 |
8.2 改善茶叶生长环境,打造生态茶园 |
8.3 加强茶农专业培训,提升综合防控技术水平 |
8.4 完善茶叶清洁化生产体系 |
8.4.1 茶园的清洁化 |
8.4.2 茶叶加工、包装、运输的清洁化 |
8.4.3 生产整个过程引入质量控制体系 |
8.5 加强组织模式建设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4)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主要创新 |
1.3 研究概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式 |
2.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后发优势理论 |
2.2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 |
2.2.1 云南的歌舞模式 |
2.2.2 新疆的石油模式 |
2.2.3 青海的创意经济模式 |
2.2.4 宁夏的影视文化和伊斯兰模式 |
2.2.5 广西山水+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
2.2.6 内蒙古的牛羊模式 |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
3.1 临夏回族自治1990—2008年的农业(个案)及工业发展(个案) |
3.2 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经济发展速度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3 临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发展速度慢 |
3.3.2 临夏州农民人纯收入增长缓慢 |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条件与思路 |
4.1 基础条件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S)分析 |
4.1.2 劣势(W)分析 |
4.1.3 机遇(O)分析 |
4.1.4 威胁(T)分析 |
4.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 |
4.2.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5.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
5.1.1 特色农业发展 |
5.1.2 渔业的发展 |
5.1.3 养殖业的发展 |
5.1.4 林业的发展 |
5.2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
5.2.1 信息方面的问题 |
5.2.2 科技方面的问题 |
5.2.3 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 |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考研究 |
5.3.1 对把临夏建成我国同中东食品贸易的加工业基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
5.3.2 以创意农业促推临夏回族地区经济发展 |
5.3.3 临夏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4 临夏州东乡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5 临夏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6 临夏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
5.3.7 临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8 临夏州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6.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6.1.1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 |
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6.2 临夏旅游经济发展的RMP分析 |
6.2.1 旅游资源(R)分析 |
6.2.2 旅游市场(M)分析 |
6.2.3 旅游产品(P)分析 |
6.3 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6.3.1 临夏回族自治州刘家峡区域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2 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风情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3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动物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第七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7.1 特色工业的现状 |
7.2 临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
7.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
7.3.1 从广河县回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看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策略 |
7.3.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水产养殖现状及思考 |
7.3.3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临夏地区发展 |
7.3.4 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 获取畜产品最大利润 |
7.3.5 临夏发展清真食品HALAI现状及思考 |
7.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砖雕产业的现状和思考 |
第八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8.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的形成与特点 |
8.1.1 民间商贸经济的历史追述 |
8.1.2 民间商贸经营的特点 |
8.1.3 特色民间商贸与"河州模式"形成的机理 |
8.2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现状 |
8.2.1 发展取得的成就 |
8.2.2 发展面临的制约和存在问题 |
8.3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发展对策 |
第九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 |
9.1 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力度 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9.2 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加快特困县—东乡族县特色经济发展 |
9.3 加大对临夏州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产业化可以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
1.1.2 产业化可以降低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 |
1.1.3 产业化可以促进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
1.1.4 产业化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 |
1.1.5 产业化可以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适应 WTO 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和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以畜牧产业化为主线的战略研究 |
1.3.2 关于以提高畜牧产业竞争力为主线的战略研究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本文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1.5 理论基础 |
1.5.1 产业经济理论 |
1.5.2 比较优势理论 |
1.5.3 区域经济学理论 |
1.5.4 系统工程理论 |
1.5.5 利益共同体理论 |
2 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基本情况 |
2.1.1 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2 畜产品结构 |
2.1.3 畜种结构 |
2.1.4 区域布局 |
2.2 产业化体系建设 |
2.2.1 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历程 |
2.2.2 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现状 |
2.2.3 河南省畜牧业加工业 |
2.2.4 河南省饲料供应体系 |
2.3 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2.3.1 畜种结构与畜产品结构 |
2.3.2 产业化经营模式 |
2.3.3 畜禽病防治与食品安全 |
2.3.4 饲料供给 |
3 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模式和机制 |
3.1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含义 |
3.1.1 畜牧业产业化定义 |
3.1.2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含义 |
3.2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条件 |
3.2.1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条件 |
3.2.2 地方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前提条件 |
3.3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的发展类型和组织模式 |
3.3.1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的发展类型 |
3.3.2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的组织模式 |
3.3.3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的组织模式特征分析 |
3.4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的运行机制 |
3.4.1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 |
3.4.2 利益分配机制 |
3.4.3 营运约束机制 |
4 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优势及劣势评价 |
4.1 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优势 |
4.1.1 河南省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 |
4.1.2 河南省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 |
4.1.3 劳动力资源供应 |
4.1.4 市场消费前景 |
4.1.5 资金供应优势分析 |
4.2 河南省畜牧业在产业化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
4.2.1 畜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仍存在偏差,需进一步调整 |
4.2.2 食品安全与疫病防治 |
4.2.3 科技投入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
4.2.4 饲料资源开发与供给 |
4.2.5 风险与风险管理 |
5 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和政策建议 |
5.1 加强宏观调控,重视河南省畜牧业的产业化体系建设 |
5.2 转变观念,调整结构,发展质量型畜牧业产业化体系 |
5.3 扶持龙头企业,积极推进产业化体系建设进程 |
5.4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畜牧业的信息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 |
5.5 建立机制制定措施防范风险 |
5.5.1 防范疫情风险 |
5.5.2 防范市场风险 |
5.5.3 防范自然灾害风险 |
5.5.4 防范料草风险 |
5.6 加强政府职能建设 |
5.7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5.7.1 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
5.7.2 充分发挥科技在畜牧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建立规范高效的产业化体系 |
5.7.3 逐步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检验认证体系 |
5.8 加强外围市场的开拓力度 |
5.9 加强涉牧法制建设,以法律规范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 |
5.9.1 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 |
5.9.2 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 |
5.9.3 切实加强执法体系建设 |
5.9.4 不断推进执法能力建设 |
5.9.5 切实加强对畜牧业法制建设及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6)鄂温克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研究 ——以鄂温克自治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发展概述 |
第一节 鄂温克族自治旗概况 |
一、鄂温克族及其分布情况 |
二、1949年前的鄂温克族社会经济形态 |
三、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发展变迁 |
第二节 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发展现状 |
一、经济发展水平 |
二、产业结构 |
三、居民生活 |
第二章 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牧区居民生活与城镇居民生活的差距持续拉大 |
二、鄂温克族成为当地贫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鄂温克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的草原畜牧业是鄂温克族聚居区的主要生计方式 |
二、草原初级生产力普遍下降 草畜矛盾突出 |
三、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
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五、地方中小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就业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
六、受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劳动力转移困难 |
第三章 加快鄂温克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兼顾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经济发展 |
一、在全旗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突出加快鄂温克族经济发展 |
二、认真落实国家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各项政策 |
三、加快能力建设 提高鄂温克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 |
第二节 加快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
一、加强优质牧草产业化种植 |
二、调整草原畜牧经济结构 |
三、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
四、全面推行"以草定畜、分区轮牧"发展生态牧场 |
五、创立和保护"鄂温克草原畜牧业"品牌 |
第三节 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业 |
第四节 改善农牧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 设完善公共服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内蒙古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进入新阶段的农业经济及其特点 |
1.1.2 新时期农业结构与农业发展的矛盾聚焦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农业结构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农业结构调整概况 |
1.3.2 国内农业结构调整概况 |
1.3.3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
1.3.4 国内外农业结构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五原县农业结构现状 |
2.1 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人文社会条件 |
2.2 五原县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
2.2.1 农业在其他产业中的地位 |
2.2.2 五原县农业结构近20 年的变化轨迹 |
2.3 农业内部结构现状 |
2.3.1 总体概况 |
2.3.2 五原县农业结构变化与全国的比较 |
2.3.3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分析 |
第三章 五原县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3.1 农业各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1 农牧业生产的环境恶化 |
3.1.2 农业的市场化发展缓慢 |
3.1.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弱 |
3.1.4 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 |
3.1.5 经济作物产业质量效益有待提高 |
3.2 五原县农业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农业产业规划及政策不能有效实施 |
3.2.2 农业科技发展缓慢 |
3.2.3 农业投资不足 |
第四章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目标 |
4.1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思路 |
4.1.1 五原县农产品结构调整的市场预测 |
4.1.2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指导思想 |
4.1.3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
4.2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目标任务 |
4.2.1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总体目标 |
4.2.2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
4.2.3 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
4.2.4 林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
第五章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及措施 |
5.1 扩大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 |
5.2 推进种植结构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的进程 |
5.2.1 稳定粮食生产总量 |
5.2.2 逐步推进林草业发展 |
5.3 实现农工贸一体化 |
5.4 进一步实现第一产业内部的多种经营 |
5.4.1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
5.4.2 加快发展畜牧业 |
5.4.3 加大农产品的绿色化 |
5.4.4 培育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产工业的发展 |
5.4.5 以水面资源为中心,发展绿色水产品 |
5.5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
5.5.1 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5.5.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加工增值水平 |
5.6 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
5.6.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5.6.2 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
5.6.3 切实抓好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
5.6.4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
5.6.5 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
5.6.6 发展建立中介机构,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
5.7 加强政策性引导与扶持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加快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意义 |
2.2.1 有利于湖南农村小康建设 |
2.2.2 有利于湖南城乡统筹发展和谐新农村建设 |
2.2.3 有利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
2.2.4 有利于湖南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3.1 国内研究综述 |
3.2 国外研究综述 |
4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4.1.1 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
4.1.2 实证分析法 |
4.1.3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
4.1.4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4.2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
第二章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理论基础 |
1 优先发展主导产业部门理论 |
2 产业链理论 |
3 不平衡增长理论 |
4 发展极理论 |
5 产业空间理论 |
6 新经济地理论 |
7 全球性新区域主义 |
8 孵化器理论 |
第三章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问题及原因分析 |
1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
1.1 出口创汇,促成了一批优势产业 |
1.2 龙头企业带动,初步形成了6大产业链条 |
1.3 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步伐加快,部分企业的精深加工能力增强 |
1.4 农产品加工注重质量安全,创立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
1.5 企业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
2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2.1 农产品加工业总体水平低 |
2.2 加工规模不大,带动能力较弱 |
2.3 从事农产品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 |
2.4 基地建设不强 |
2.5 企业流动资金遗乏 |
2.6 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宏观调控乏力 |
2.7 营销意识薄弱,缺乏农业品牌 |
3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
3.1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
3.1.1 市场环境的变化 |
3.1.2 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
3.1.3 其他市场竞争主体带来的压力 |
3.2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自身的劣势 |
3.2.1 农产品加工业市场脆弱 |
3.2.2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趋同 |
3.2.3 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差 |
第四章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SWOT分析 |
1 SWOT分析的概念 |
2 湖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SWOT分析 |
2.1 湖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
2.1.1 农产品加工原料优势 |
2.1.2 成本价格优势 |
2.1.3 质量优势 |
2.1.4 人力资源优势 |
2.1.5 市场竞争优势 |
2.1.6 品牌建设优势 |
2.2 湖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
2.2.1 加工业发展落后 |
2.2.2 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
2.2.3 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 |
2.2.4 内部结构不合理,进一步发展受限 |
2.2.5 行业资金投入少,严重影响了研究开发工作和产品设计水平 |
2.2.6 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科技专业化人员匮乏 |
2.3 湖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
2.3.1 国家的战略支持 |
2.3.2 政府的政策引导 |
2.3.3 中国入世 |
2.3.4 奥运商机 |
2.3.5 电子商务的发展 |
2.3.6 发展潜力大 |
2.4 湖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威胁(Threats)分析 |
2.4.1 外部环境不理想 |
2.4.2 竞争激烈 |
第五章 加快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
1 加快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原则 |
2 加快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2.1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区域化战略 |
2.1.1 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
2.1.2 建立农产品优势产业带 |
2.2 实施品牌战略 |
2.2.1 利用品牌的效应 |
2.2.2 重视品牌的创立 |
2.3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
2.3.1 大力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 |
2.3.2 加强横向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 |
2.3.3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
2.3.4 提高从业劳动生产者的综合素质 |
2.3.5 加强良种繁育和供应体系建设 |
2.4 建立企业联盟战略 |
2.4.1 树立长期战略目标,强化企业联盟合作意识 |
2.4.2 大力扶持湖南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 |
2.4.3 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建立对等的战略联盟 |
2.4.4 明确联盟中合作与竞争的边界,强化自身保护 |
2.4.5 循序渐进地拓展与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战略联盟 |
3 推进加快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保障措施 |
3.1 加快湖南农产品加工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
3.2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政策支持 |
3.2.1 加强财政支持,优化支持结构 |
3.2.2 完善政策支持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我国山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研究 ——以资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农业产业化及其特征 |
1.1.2 农业产业化对政府管理职能需求 |
1.1.3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基本经验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山区农业产业化对乡镇政府管理职能需求 |
2.1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2.2 我国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2.3 我国山区乡镇政府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
2.3.1 我国山区乡镇政府管理职能基本特点 |
2.3.2 我国山区乡镇政府管理职能现状 |
2.3.3 我国山区乡镇政府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
2.4 我国山区农业产业化对乡镇政府管理职能需求 |
第三章 我国山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乡镇政府管理职能分析 |
3.1 我国山区乡镇政府管理农业产业化有关理论基础 |
3.1.1 制度经济理论 |
3.1.2 产业组织生态理论 |
3.2 我国山区乡镇政府管理职能系统分析模型 |
3.3 我国山区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模式分析 |
3.3.1 市场化政府模式 |
3.3.2 参与政府模式 |
3.3.3 弹性化政府模式 |
3.3.4 解除管制政府模式 |
3.4 我国山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转变途径 |
3.4.1 根据产业发展要求,明确政府管理职能 |
3.4.2 着眼优化制度设计,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
3.4.3 建立健全系统建设,统筹政府管理职能 |
3.4.4 立足实际选择模式,提升政府管理职能 |
第四章 资兴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分析 |
4.1 资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资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4.1.2 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对产业化经营带动力不强 |
4.1.3 产业化进程受“两大瓶颈”制约明显 |
4.1.4 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生产者——农民承担风险大 |
4.2 资兴市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内容 |
4.2.1 依靠资源,发挥山区特色优势 |
4.2.2 依靠基地,创办农业龙头企业 |
4.2.3 依靠市场,引导带动农户专业生产 |
4.2.4 在提前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中来推进农业产业化 |
4.2.5 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来打造骨干企业 |
4.2.6 作为联结基地、企业、市场的纽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4.3 模式选择下资兴市乡镇政府管理职能需要转变的内容 |
4.3.1 市场化模式下资兴市乡镇政府管理职能需要转变的内容 |
4.3.2 参与模式下资兴市乡镇政府管理职能需要转变的内容 |
4.3.3 弹性化模式下资兴市乡镇政府管理职能需要转变的内容 |
4.3.4 解除管制模式下资兴市乡镇政府管理职能需要转变的内容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新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一章 新疆农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新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
第二章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的理性分析 |
第一节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分析的经验数据考察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新疆农业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开发模式 |
第二篇 新疆农业特色产业带及其培育研究 |
第三章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 |
第一节 优势或特色产业(产品)内涵及筛选原则 |
第二节 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规模优势指标选择新疆农业优势或特色产业(产品) |
第三节 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四节 以农民收入为检验标准选择新疆农业特色优势产品 |
第五节 基于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选择的经济学政策含义 |
第四章 新疆农业特点及建立特色产业带的背景 |
第一节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的背景 |
第二节 农业特色产业带建立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新疆农业格局及区域特点 |
第五章 新疆农业特色产业带的地域分布及其发展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新疆优势农业产业带的分布 |
第二节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现状分析 |
第六章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效益分析 |
第一节 新疆特色产业(产品)培育、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 |
第二节 新疆特色产业(产品)培育、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市场前景分析 |
第七章 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一节 以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为关键环节,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二节 以农业科技制度创新为拉动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三节 以农地制度创新为基础制度保障,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八章 通过农业优势整合,培育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一节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从协调与整合能力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培育 |
第三节 依靠培育新疆优势特色产品的协调与整合能力,带动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 |
第三篇 新疆农业优势产业带发展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九章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立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
第一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三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模式 |
第十章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十一章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农村城镇化研究 |
第一节 城镇化建设意义及新疆小城镇建设现状 |
第二节 新疆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 |
第十二章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性思考 |
第二节 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 |
第四篇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案例分析 |
案例一 关于和田地区发展沙产业的战略思考 |
案例二 新疆啤酒花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
案例三 新疆甘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
致谢 |
四、依托资源建基地 开发奶业奔小康(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以肥城为例[D]. 殷诚.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08)
- [3]农药残留影响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D]. 高楠. 内蒙古大学, 2013(10)
- [4]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 李占魁. 兰州大学, 2010(07)
- [5]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研究[D]. 李东华.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3)
- [6]鄂温克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研究 ——以鄂温克自治旗为例[D]. 倪永连.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7)
- [7]内蒙古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赵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8]加快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D]. 何春辉.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9]我国山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研究 ——以资兴市为例[D]. 李如清.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07)
- [10]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D]. 李金叶. 新疆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