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李积君[1](2020)在《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发展环境,图书馆应当积极谋求服务转型来适应外部变化。图书馆是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文化机构,其发展目标是怎样为读者用户提供更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当前图书馆服务转型实践方兴未艾,需要将知识生态理念引入到图书馆服务转型之中,以期为图书馆服务转型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查找并梳理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和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全面地把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现状,清晰地总结图书馆知识生态的相关理念。运用系统研究法对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趋势、障碍、措施做出考察与探讨。图书馆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外界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为了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图书馆需要通过转型来谋求发展。运用移植研究法将自然生态学的生态系统理念类比到知识生态系统理念进行研究,得出图书馆知识生态服务体系框架。运用对比分析法研究图书馆服务转型前与转型后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生态系统和信息生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图书馆服务转型前后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性状变化。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是知识环境的改变、用户需求的提升、服务主体的多样和知识资源的泛化,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图书馆的服务转型。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具有四大趋势,即图书馆基础服务的转型升级、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全面打造、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拓创新和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积极开展。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持续推进,但存在图书馆知识要素管理失范、图书馆知识空间建设不力、图书馆知识服务保障不足和图书馆服务圈层构建失衡等四个方面的障碍。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措施主要有推进图书馆要素生态化,优化图书馆知识生态场,重构图书馆知识服务链和打造图书馆知识生态圈。图书馆服务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图书馆服务转型朝着优化基础服务、打造生态化的空间服务、开拓全新的知识服务、开展全面的智慧服务的方向发展。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关键在于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生态系统。
陶丽,顾烨青[2](2018)在《基于智库知识管理模式的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框架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爆炸时代,促进用户知识创新是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和核心。借助智库知识管理模式和案例,分析认为:信息资源、技术平台、空间环境和创新成果是智库开展知识管理、推进内部成员知识创新的核心因素;图书馆依托这些核心因素,构建以丰富且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智能可辅助的技术平台、舒适能互动的空间环境、多样可参与的服务内容为支撑的知识创新服务框架,可以有效促进用户知识创新,拓展图书馆服务内容,实现服务转型。
柴雯[3](2017)在《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发生着改变,而知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在知识的生产、交流、转化与使用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辅助和知识创新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高校的各类知识活动,及知识创新的途径、模式和机制,以期更好的发挥高校知识创新的功能。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社会职能的内容与特点,将高校社会职能划分为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复合型社会服务。针对不同职能类型,本文从知识创新主体及主体间知识流动出发,分析知识转化机制,从而构建知识创新模式。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首先重点阐释了高等院校的概念,并解析了知识与创新,模式与机制两组概念。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创新理论、知识流理论、知识转化理论、高校职能理论。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探究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问题,包括高校知识资源、高校知识活动与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分析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的关联,指出高校社会职能的本质就是知识创新,探究了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系。第三章,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构成,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流动可以是群体内流动也可以是群体间流动,流动方向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不同的场合,流动模式不同。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有四种:自我学习、师生交流、教师群体互动和学生——其他群体互动。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和内化,达成知识的创新。依据创新机制的不同,其创新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群体内知识创新模式、群体间知识创新模式以及个人知识创新模式。这三种层次的知识创新模式不但有自身独立的知识螺旋反应,还可以与其他层次相互促进构成螺旋反应,构成教学系统中知识创新的总螺旋模式。还知识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层次性和半开放性。第四章,构建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高校知识生产活动指高校科学研究活动,根据层次可以划分为个人、团队、机构、国家和国际层次。根据研究层次的不同,知识在主体间的流动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个体间的知识流动、组织内的知识流动和组织间的知识流动。通过科学研究来进行知识创新的途径有很多,不同的科研模式和科学交流模式都代表了不同的知识创新路径,经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与内化,达成知识创新。根据主体层次不同,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创新模式和组织知识创新模式,他们有所相似,又有所区别,共同构成高校知识生产中知识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跨学科之间联系较少。该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多知识螺旋性的特点。第五章,构建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是高校社会职能的高级阶段,在这一创新活动中,高校的职能主要是辅助企业进行创新,也可以直接通过校办企业进行创新。知识的流动是从最外层的政府、金融机构等环境,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终流向企业。实现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的模式有很多,主要有三类:大学科技园、官产学研联合体和校办企业。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与企业知识转化机制十分相似。本质上是一个由众多知识处理单位构成并从事专业化知识吸收、知识生产、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的集合体。但是,其表现形式十分多样,使得作用机理可以划分为三种:生产需求型、产业集群型和创新网络型。它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开放性、超循环性、协同性等特点。第六章,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要使得高校知识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高校需要实施知识管理,提高高校知识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高校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还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信息保障、人才保障和资金保障来保障策略的顺利进行。
韦耀阳[4](2017)在《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社会,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提高自我素养的有效手段。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学生个人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存储、学习、利用、创新的管理过程所具备的能力。通过实施个人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多种途径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建立与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增强个人信息素养,并不断提高知识创新与应用能力,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对信息的获取、输入、存储、提取和应用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也是个体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应用、分享的过程,根据现代认知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包括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分享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五个方面。依据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理论假设,编制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确定问卷的主要维度和每个维度的具体项目。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对11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总分和分维度方面,男生在知识存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得分高于女生;在知识获取和知识分享能力上的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上,性别差异达到显着水平。(2)大学生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城市学生均高于农村学生,在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在城乡差异达到显着水平。(3)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除了在知识存储能力上和知识创新能力维度年级差异不显着之外,在知识应用能力维度上年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分享能力以及知识管理能力总分上都达到非常显着水平。(4)不同学业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优秀>良好>中等>较差。优秀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良好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得分最高;中等学生知识存储能力得分最低;较差学生主要是知识存储能力差和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弱。(5)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高>中>低。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上的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的得分。中等程度和低水平的大学生在知识存储上得分最低。社会认知理论以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项因子持续交互的影响关联来解释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经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产生,通过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将会使得个人的行为受到情境所影响,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周围环境与本身的情绪和特质。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对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个人及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探究。理论分析发现,.大学生认知风格、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构成影响其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内部因素。对114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我效能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相关,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评价机制、班级结构、学校技术基础设施、学校组织文化是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的显着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组织气氛与大学生个人知识能力呈显着正相关,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分析发现,学校组织气氛的三个维度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均达到显着水平,教学气氛、人际和谐气氛和学习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预测作用。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变量,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为因变量用全部纳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显着,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直接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和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运用实验研究法,对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进行了干预训练。训练前对被试进行前测,随后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训练。干预训练主要采用信息技术应用指导、主题讲座、课堂讲授、改革评价方式、班级氛围的塑造、咨询谈话、提高自我效能感等方式。三个月后,对大学生进行后测,前后测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组织氛围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依据个人学习的先内化(由外而内),后外化(由内而外)的过程,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的如下策略:①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②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③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④主体行为自律,历练自觉管理的习惯;⑤网络信息发掘,纳入大数据知识平台;⑥系统持续更新,推动社会能力的发展。
李立睿[5](2017)在《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泛在知识环境的形成和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对科研用户的知识需求和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用户不再仅仅将研究工具和研究理论作为知识创新的主要突破点,而是从密集型的科学数据中进行知识发现,从而促进知识创新。但是这种知识创新模式更加体现了知识需求的不确定性、跨学科性、专业性以及分散化的特点。因此,这就促使了科研用户对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知识协同服务作为一种高级化和开放式的创新服务模式也随之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的知识服务而言,知识协同服务作为一种动态化、协作式的知识服务创新模式,整个服务的开展不再只依靠用户的服务请求,而是充分发挥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全以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用户的问题需求之中,从用户需求的产生、分析直到解决进行全程化跟踪和系统化服务,强调了服务人员与用户之间共同参与知识创造和技能拓展的重要性。这一服务模式通过发挥服务双方知识和技能的互补优势,弱化了服务人员的传统服务角色和界限,从而凸显协同式知识创新的重要引领作用。本研究从嵌入式视角出发,对面向科研用户知识协同服务的要素、内涵、过程及效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研究共分为七章,各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以及嵌入式服务运营模式、面向科研的嵌入式服务实践和知识协同服务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和回顾了嵌入性关系、知识协同服务以及服务效能的理论依据以及相关的研究,总结了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基础,包括嵌入性理论、知识协同、知识学习和知识服务绩效。第三章分析了嵌入性关系、知识协同服务及其服务效能之间的作用关系。梳理了知识协同服务的发展层次过程,主要经历了初级化、中级化和高级化三个阶段,并从多个类别维度比较了知识服务、知识协同与知识协同服务的关系,以此界定了知识协同服务的内涵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知识协同服务的要素、特征和生命周期,其中主要包括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为主体的知识交流活动,揭示了知识协同服务的服务流程与运行机理。并根据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服务的关系以及知识协同服务与服务效能的关系,提出了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研究模型。第四章对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嵌入式视角下服务人员与科研用户之间知识协同服务的理论模型和相关研究假设,对关系嵌入、用户情景嵌入、服务情景嵌入、认知嵌入、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广度、知识转移深度、知识创造、需求满足和技能拓展变量的操作性测量问项进行了设计,并进一步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的方式获取相应目标对象的实证研究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得出了嵌入性关系、知识协同服务以及服务效能的影响机理和影响程度的检验结果。第五章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揭示了嵌入式视角下服务人员与科研用户之间知识协同服务及其服务效能的长期演化规律。根据知识协同服务中核心要素及其反馈过程,并结合实证研究的影响因素变量,构建了嵌入式视角下知识协同服务的系统因果关系模型和系统流图模型。通过运用Vensim仿真软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并以此与知识协同服务实践状况进行对比,对系统流图进行有效性检验。在此基础上,以嵌入性关系的三个维度为视角,分别是关系嵌入、情景嵌入和认知嵌入,通过系统仿真的方式详细分析了不同嵌入模式下,对于知识协同服务及其服务效能的全面作用过程和长期的演化趋势。第六章为对策与建议。根据定性化实证研究和定量化仿真研究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的服务效能提升的措施,主要从关系嵌入、情景嵌入和认知嵌入的三个嵌入式视角进行了深入性的分析,与此同时,根据知识协同服务的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三个活动的特征规律,通过支持不同知识活动的服务融合来推动知识协同服务进程,以此提高创新服务效能。第七章为研究的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并提出了全文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的拓展方向。
许小敏[6](2017)在《浅析图书馆知识管理提升创新服务》文中认为阐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目标、原则、组织模式和服务方式,以及知识管理与创新服务的关系,提出了图书馆如何运用知识管理进行知识创新服务的具体方法。
徐晴[7](2016)在《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文中指出图书情报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在知识生产、积累与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其他学科基础理论、方法论、学术观点及实践的借鉴、引用、移植和整合,也有向外输出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其他学科产生辐射和影响。这种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交流与转移,是学科自身运行和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学科不断转型和创新,提升学术竞争力和学科影响力的必然选择。本文综合运用图书情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调研、演绎推理、文献计量、多元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状况与特征、效果、影响要素及内外部动力作用下的机制问题,研究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含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创新点,形成整个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第1章,明确跨学科研究、知识转移、跨学科知识转移的概念及内涵。在对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二者在方向性、目的性和要素性方面有共通之处,知识转移理论能够作为考察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工具,并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界定,认为该过程包含知识接收与知识发送两个方面,概念界定为下文奠定了逻辑基础。第2章,以知识转移理论为统领,以变化三角理论、竞合互动理论以及MOA框架理论为基础,构成了本文的理论支撑。知识转移理论是全文研究的指导理论和出发点,为跨学科知识转移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框架;变化三角理论反映了考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三个视角,即外部关注、系统实施和内部动力;竞合互动理论反映了图书情报学与相关学科间的相互竞争又共生互利的关系:MOA框架理论为考察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其中第3章,第4章从学科组织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外在刻画,第5章从研究人员个体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内在剖析。第3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进行研究。跨学科引证是跨学科知识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采用引文分析,在知识接受和知识发送两个视角中考察了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从转移规模、转移分布、转移主体、转移情景(外部动力要素)几个方面揭示其特征,研究表明,(1)跨学科知识接收和知识发送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活跃;(2)跨学科知识转移非均衡性特征明显,高度发散与高度聚合现象并存,产生有效吸收和辐射的学科数量并不多;(3)跨学科转移以双向互惠为主,主要发生在近邻学科,即同处社会科学领域的软-应用学科之间,对技术型、应用型知识的需求及辐射强烈;(4)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外部动力要素包含知识距离、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第4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进行研究,侧重于知识引进效果的分析。以CSSCI建库以来,持续被“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收录的期刊所载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主题聚类、关键词与时间维度的关联以及外部学科实例,揭示了图书情报学通过理论借鉴和方法移植,促进了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第5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立足于研究人员个体作为知识接收方,引入MOA(动机-机会-能力)分析框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的识别,提出相关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MOA框架理论适用于跨学科知识转移领域研究,除兴趣动机外,动机、机会、能力三个维度的要素与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主要受到学习倾向、交互能力、知识转移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为后文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四部分为应用研究。如何促进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是研究的落脚点,针对组织层面的外部动力要素,提出要从战略上重视和研究学科整体发展规划;针对个体层面的内部动力要素,如何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和创造机会是切入点,提出要建设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环境、构建和完善知识转移激励机制、营造跨学科知识转移文化氛围。第五部分为研究总结及展望。归纳全文研究结论,指出研究不足,对后续研究着力点进行展望。研究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现状、特征及效果,探索知识转移的内外部动力要素及其作用原理与影响,以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创造机会为切入点,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研究对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赵研科[8](2016)在《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是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实践的结合,是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图书馆建设中,可实现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管理资本。实现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需要大力革新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提高图书馆知识的利用率;加强图书馆管理数字技术建设,创建专业化特色的数据库;促进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与创新,大力提升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陈家富[9](2014)在《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探索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应用,本文构建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因为他们都是对“知识”以及相关要素进行管理。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运用知识管理进行创新,将工作的重心从文献管理转移到知识管理,组织结构由垂直管理走向矩阵管理,管理方式由被动转向主动了解用户需求等。图书馆学科服务是图书情报界的新话题。它将用户自己查找信息的模式,变成图书馆根据科学进行知识分类,主动为用户提供学科信息,嵌入用户学习与科研的进程,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保持图书馆地位的举措。将知识管理运用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中,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图书馆“知识资产”进行的管理,同时还对学科服务的其他资源与组织进行管理,涉及组织、服务、人员等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综上所述,本文的观点是:作为一种理论,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种实践,知识管理涉及图书馆管理众多方面,如学科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一、绪论;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与知识管理分析;三、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现状分析;四、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重建。在知识管理下,学科服务机制构建的基础是:学科服务愿景;学科服务知识资产;学科服务知识创新;学科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对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问卷调研、网站调研以及在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实地调研,本文设计了结合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学科服务管理机制。该机制包括:学科服务的目标;指导原则;具体方案;方案实施;评估。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知识管理来构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设想,希望能够丰富并拓展学科服务的理论内容,并为高校学科服务的发展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储节旺,孙晓宁[10](2012)在《国内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年度发文量、来源期刊、高被引文献、核心作者群、核心研究机构、基金资助情况和研究主题7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国内图书馆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 |
2.1 知识环境改变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 |
2.1.1 知识社会环境的改变 |
2.1.2 知识技术环境的改变 |
2.1.3 知识制度环境的改变 |
2.2 用户需求提升呼唤图书馆服务转型 |
2.2.1 用户的精准服务需求 |
2.2.2 用户的差异服务需求 |
2.2.3 用户的便利服务需求 |
2.3 服务主体多样刺激图书馆服务转型 |
2.3.1 图书馆自身服务的局限 |
2.3.2 传统知识服务机构竞争 |
2.3.3 新型的服务机构的冲击 |
2.4 知识资源泛化要求图书馆服务转型 |
2.4.1 知识来源渠道的泛化 |
2.4.2 知识资源形式的泛化 |
2.4.3 知识资源内容的泛化 |
第3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趋势 |
3.1 图书馆基础服务转型升级 |
3.1.1 全民阅读推广服务 |
3.1.2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3.1.3 信息素养教育服务 |
3.2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全面打造 |
3.2.1 实体空间服务 |
3.2.2 虚拟空间服务 |
3.2.3 混合空间服务 |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拓创新 |
3.3.1 数据挖掘服务 |
3.3.2 创业咨询服务 |
3.3.3 成果转化服务 |
3.4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积极开展 |
3.4.1 知识智库服务 |
3.4.2 知识智联服务 |
3.4.3 知识智网服务 |
第4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障碍 |
4.1 图书馆知识要素管理失范 |
4.1.1 不足的知识环境感知 |
4.1.2 不多的用户指向引导 |
4.1.3 不强的馆员转型意愿 |
4.1.4 不周的知识资源建设 |
4.2 图书馆知识空间建设不力 |
4.2.1 有缺陷的实体知识空间 |
4.2.2 待调整的虚拟知识空间 |
4.2.3 待开发的混合知识空间 |
4.3 图书馆知识服务保障不足 |
4.3.1 繁杂的知识服务节点 |
4.3.2 较少的知识服务反馈 |
4.3.3 较低知识服务包容度 |
4.4 图书馆服务圈层构建失衡 |
4.4.1 缺乏与支撑层的协作 |
4.4.2 缺乏与扩展层的协调 |
4.4.3 缺乏与相关层的构建 |
第5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措施 |
5.1 推进图书馆要素生态化 |
5.1.1 增强知识环境感知 |
5.1.2 加强用户指向引导 |
5.1.3 深化馆员培训管理 |
5.1.4 强化知识资源建设 |
5.2 优化图书馆知识生态场 |
5.2.1 转变知识场的理念 |
5.2.2 完善知识场的功能 |
5.2.3 增强知识场适应性 |
5.3 重构图书馆知识服务链 |
5.3.1 融合发展加固知识服务链 |
5.3.2 改进反馈调节知识服务链 |
5.3.3 加强竞争激活知识服务链 |
5.4 打造图书馆知识生态圈 |
5.4.1 建立与知识供应商的协同机制 |
5.4.2 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集群协同 |
5.4.3 增强在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声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智库知识管理模式的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理念梳理 |
2 智库知识管理模式剖析 |
2.1 知识储存 |
2.2 知识共享 |
2.3 知识学习 |
2.4 知识创新 |
3 基于智库知识管理模式的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框架 |
3.1 信息资源:丰富、高质量 |
3.2 技术平台:智能、可辅助 |
3.3 空间环境:舒适、能互动 |
3.3.1 物理空间 |
3.3.2 人文氛围 |
3.4 服务内容:多样、可参与 |
3.4.1 多样化服务模式 |
3.4.2 参与式服务内容 |
3.5 目标:为用户知识创新提供基础和条件 |
4 结语 |
(3)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0.2.1 国外相关研究 |
0.2.2 国内相关研究 |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0.4 研究创新点 |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解析 |
1.1.1 高等院校 |
1.1.2 知识与创新 |
1.1.3 模式与机制 |
1.2 理论基础 |
1.2.1 知识转化理论 |
1.2.2 知识流理论 |
1.2.3 高校职能理论 |
1.2.4 知识创新理论 |
1.3 本章小结 |
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研究的基本问题 |
2.1 高校的知识资源与知识活动 |
2.1.1 组织知识 |
2.1.2 高校知识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
2.1.3 高校知识资源的类型 |
2.1.4 高校知识活动 |
2.2 高校知识创新内涵与特点 |
2.2.1 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 |
2.2.2 高校知识创新的特点 |
2.3 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 |
2.3.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类型 |
2.3.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解析 |
2.4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构成要素 |
2.4.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主体 |
2.4.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客体 |
2.4.3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3.1.1 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知识创新主体研究 |
3.1.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的知识构成 |
3.1.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流 |
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3.2.1 自我学习 |
3.2.2 师生交流 |
3.2.3 教师群体互动 |
3.2.4 学生-其他互动 |
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3.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社会化 |
3.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外化 |
3.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整合 |
3.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内化 |
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3.4.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3.4.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3.4.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知识生产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4.1.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构成 |
4.1.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的类型——科学研究的类型 |
4.1.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主体组织形式与知识流 |
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4.2.1 科学研究范式 |
4.2.2 科学知识交流 |
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4.3.1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社会化机制 |
4.3.2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外化机制 |
4.3.3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整合机制 |
4.3.4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内化机制 |
4.4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4.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4.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4.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主体 |
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主体的知识流 |
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5.3.1 产学合作 |
5.3.2 大学科技园 |
5.3.3 校办企业 |
5.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5.4.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社会化机制 |
5.4.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外化机制 |
5.4.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整合机制 |
5.4.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内化机制 |
5.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5.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5.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5.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5.6 本章小结 |
6 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 |
6.1 运行策略 |
6.1.1 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 |
6.1.2 实施知识管理,为高校知识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和运行保障 |
6.2 保障措施 |
6.2.1 政策与制度保障 |
6.2.2 信息保障 |
6.2.3 人才保障 |
6.2.4 资金保障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数据时代个体生存发展的重要因子 |
1.1.2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是碎片化学习过程中知识整合的迫切要求 |
1.1.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提升是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研究情况 |
1.3.2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一般研究情况 |
1.3.3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专题研究情况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点 |
1.6.2 研究的难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2 个人知识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 |
2.1.1 知识管理 |
2.1.2 个人知识管理 |
2.2 知识管理能力与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2.1 知识管理能力 |
2.2.2 SECI知识管理能力 |
2.2.3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认知理论 |
2.4.1 信息加工理论 |
2.4.2 社会认知理论 |
2.4.3 对两种理论的再认识与拓展 |
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要素 |
3.1.1 知识获取能力 |
3.1.2 知识储存能力 |
3.1.3 知识分享能力 |
3.1.4 知识应用能力 |
3.1.5 知识创新能力 |
3.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2.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 |
3.2.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结构模型 |
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的编制及现状调查 |
4.1 问卷编制 |
4.1.1 问卷编制方案与过程 |
4.1.2 问卷维度与条目的确定 |
4.1.3 问卷的试测与修正 |
4.1.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5 问卷的适用性讨论 |
4.2 现状调查 |
4.2.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4.2.2 调查结果 |
4.2.4 调查结果讨论 |
5 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因素分析 |
5.1 个人因素分析 |
5.1.1 个人因素理论分析 |
5.1.2 个人因素访谈分析 |
5.1.3 关于个人因素查证 |
5.2 行为因素分析 |
5.2.1 行为因素理论分析 |
5.2.2 行为因素访谈分析 |
5.2.3 关于行为因素的查证 |
5.3 环境因素分析 |
5.3.1 环境因素理论分析 |
5.3.2 环境因素访谈分析 |
5.3.3 环境因素查证 |
5.4 核心因素综合分析 |
5.4.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5.4.2 调查结果 |
5.4.3 中介变量讨论 |
6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干预训练 |
6.1 干预训练方案 |
6.1.1 被试选择 |
6.1.2 研究工具 |
6.2 干预训练程序 |
6.2.1 第一阶段:干预训练前测验 |
6.2.2 第二阶段:干预训练过程 |
6.2.3 第三阶段:干预训练后测 |
6.3 干预训练结果 |
6.3.1 干预训练前后自我效能感和学校组织气氛的平均得分差异比较 |
6.3.2 干预训练前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得分比较 |
6.4 干预训练结果讨论 |
7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教育管理建议 |
7.1 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 |
7.1.1 强化硬件,营造氛围 |
7.1.2 普及常识,塑造榜样 |
7.2 数据平台创建:提升个人知识管理效度 |
7.2.1 共同协商,建立保障机制 |
7.2.2 多方合作,创建大数据中心 |
7.3 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 |
7.3.1 教师引导,增强效能 |
7.3.2 课程整合,提升能力 |
7.3.3 学生主导,分类培养 |
7.4 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 |
7.4.1 以目标定位为中心,快速获取知识 |
7.4.2 以信息编码为核心,准确存储知识 |
7.4.3 以人际交流为手段,专注分享知识 |
7.4.4 以问题解决为关键,全面应用知识 |
7.4.5 以想象能力为抓手,灵活创新知识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其知识认知内化与外化的能力集群 |
8.1.2 反映知识认知过程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 |
8.1.3 现实中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合理,存在诸多缺陷,有待发展 |
8.1.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受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等因素的影响 |
8.1.5 干预训练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效果 |
8.1.6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可通过内化和外化相结合的路径来实现 |
8.2 研究展望 |
9 参考文献 |
9.1 着作类 |
9.2 期刊论文类 |
9.3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类 |
9.4 外文文献类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问卷 |
附录四:自我效能感问卷 |
附录五:学校组织气氛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嵌入式服务发展及其运营模式研究 |
1.2.2 面向科研的嵌入式服务应用实践 |
1.2.3 知识协同服务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嵌入性理论 |
2.2 知识协同 |
2.3 知识学习 |
2.4 知识服务绩效 |
2.5 本章小结 |
3 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要素分析与研究模型 |
3.1 知识协同服务的发展与内涵 |
3.1.1 知识协同服务的发展层次 |
3.1.2 知识协同服务的内涵界定 |
3.2 知识协同服务的过程 |
3.2.1 知识协同服务的要素分析 |
3.2.2 知识协同服务的特征分析 |
3.2.3 知识协同服务的生命周期过程 |
3.3 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服务 |
3.3.1 关系嵌入与知识协同服务 |
3.3.2 情景嵌入与知识协同服务 |
3.3.3 认知嵌入与知识协同服务 |
3.4 知识协同服务与服务效能 |
3.5 研究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理论模型构建与检验 |
4.1 理论模型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3 变量测度与量表设计 |
4.3.1 嵌入性关系测度量表 |
4.3.2 知识协同服务测度量表 |
4.3.3 服务效能测度量表 |
4.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5 数据分析与信效度检验 |
4.5.1 项目区别度分析 |
4.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6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4.7 实证结果分析 |
4.7.1 嵌入性关系对知识协同服务的影响关系分析 |
4.7.2 知识协同服务对服务效能的影响关系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演化趋势仿真分析 |
5.1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5.1.1 系统过程分析 |
5.1.2 系统边界的界定和基本假设 |
5.1.3 因果关系模型 |
5.2 基于逐枝建模法的系统流图模型 |
5.2.1 建立流位流率系 |
5.2.2 基于逐枝建模法建立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
5.2.3 面向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等价流图模型 |
5.3 系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3.1 流位流率变量的仿真结果与有效性检验 |
5.3.2 主要辅助变量的仿真结果与有效性检验 |
5.4 系统模型灵敏度与仿真结果应用分析 |
5.4.1 关系嵌入的灵敏度及其对知识协同服务的影响 |
5.4.2 情景嵌入的灵敏度及其对知识协同服务的影响 |
5.4.3 认知嵌入的灵敏度及其对知识协同服务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强调关系嵌入模式的多样化 |
6.2 突出情景嵌入模式的动态化 |
6.3 促进认知嵌入模式的深度化 |
6.4 实现知识协同服务不同阶段的服务融合化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总结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理论价值启示 |
7.2.2 实践价值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仿真方程 |
硕博连读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浅析图书馆知识管理提升创新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知识管理 |
1.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 |
1.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原则 |
1.3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组织模式 |
1.4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服务方式 |
1.5 图书馆引进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 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服务的关系 |
2.1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服务的相同点 |
2.2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服务的区别 |
3 图书馆应大力发展知识创新的新型服务方式 |
3.1 拓展图书馆服务群体, 满足多年龄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
3.2 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 培养出新型的图书馆应用人才 |
3.3 创新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方式, 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
(7)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0.2.1 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
0.2.2 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
0.2.3 述评 |
0.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0.3.3 研究方法 |
0.3.4 本文主要贡献 |
1 跨学科知识转移概念界定 |
1.1 跨学科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
1.1.1 学科 |
1.1.2 跨学科 |
1.1.3 跨学科研究 |
1.2 知识转移 |
1.3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 |
1.3.1 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 |
1.3.2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及特点 |
1.3.3 跨学科知识转移要素 |
1.3.4 跨学科知识转移动力 |
2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转移理论 |
2.1.1 信息网络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2 社会关系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3 社会认知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4 知识转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2.2 变化三角理论 |
2.3 竞合理论 |
2.4 动机-机会-能力(MOA)框架理论 |
3 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 |
3.1 相关界定 |
3.1.1 供体学科与受体学科 |
3.1.2 知识转移宽度与知识转移深度 |
3.1.3 亲缘学科 |
3.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规模 |
3.2.1 知识存量 |
3.2.2 知识流量 |
3.3 知识接收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
3.3.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
3.3.2 图书情报学供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
3.3.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接收特征 |
3.4 知识发送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
3.4.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
3.4.2 图书情报学受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
3.4.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发送特征 |
3.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亲缘学科类别 |
3.5.1 学科分类框架 |
3.5.2 图书情报学亲缘学科类别分析 |
3.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外部动力 |
4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 |
4.1 基于学科研究主题演化的观察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方法与过程 |
4.1.3 研究主题分析 |
4.1.4 研究主题演化 |
4.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实践 |
4.2.1 图书情报学引进计算机科学知识 |
4.2.2 图书情报学引进新闻传播学知识 |
4.3 讨论与分析 |
4.3.1 注重学术积累与前沿拓展 |
4.3.2 理论借鉴与学科体系的完善 |
4.3.3 方法移植与研究思路的创新 |
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识别与验证 |
5.1 影响要素识别 |
5.1.1 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的MOA框架 |
5.1.2 动机(M)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3 机会(O)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4 能力(A)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5 习惯域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
5.2 影响要素理论框架及假设 |
5.3 实证研究过程 |
5.3.1 问卷测量条款 |
5.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3.3 样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
5.3.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5 知识转移行为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5.3.6 各因素协同作用对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
5.4 影响要素的讨论 |
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 |
6.1 设计跨学科发展战略机制 |
6.1.1 明确学科发展环境 |
6.1.2 加强学科理论建设 |
6.2 建立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机制 |
6.2.1 面向宽广的信息职业 |
6.2.2 发展多元化的研究队伍 |
6.2.3 寻求多领域的应用与合作 |
6.2.4 保持跨界和聚焦的平衡 |
6.3 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激励机制 |
6.3.1 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的制度化 |
6.3.2 发挥学术成果跨学科评议激励作用 |
6.4 完善跨学科知识转移交流机制 |
6.4.1 引导跨学科交流意愿 |
6.4.2 丰富跨学科交流渠道 |
6.4.3 设跨学科交流环境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学科服务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知识管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章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与知识管理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学科服务机制定义 |
2.1.2 学科服务与知识管理 |
2.2 构建学科服务机制的意义 |
2.3 学科服务机制的构建内容 |
2.3.1 学科服务机制结构 |
2.3.2 学科服务机制运行机理 |
第3章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现状分析 |
3.1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分析 |
3.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不足 |
3.3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的不足 |
3.4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构建案例分析 |
3.4.1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建设 |
3.4.2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建设思考 |
第4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重建 |
4.1 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
4.2 基于知识管理的学科服务机制结构 |
4.3 基于知识管理的学科服务机制运行机理 |
4.3.1 学科服务模型 |
4.3.2 相关要素分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研期间的论文成果 |
(10)国内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年度发文量分析 |
2 来源期刊分析 |
3 高被引文献分析 |
4 核心作者群分析 |
5 核心研究机构分析 |
6 基金资助概况分析 |
7 研究主题分析 |
7.1 图书馆知识管理基本理论 |
7.2 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
7.3 各种类型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
7.3.1 高校图书馆 |
7.3.2 数字图书馆 |
7.3.3 医学图书馆 |
7.3.4 医院图书馆 |
7.4 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 |
四、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D]. 李积君. 湘潭大学, 2020(02)
- [2]基于智库知识管理模式的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框架研究[J]. 陶丽,顾烨青. 图书情报导刊, 2018(10)
- [3]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D]. 柴雯. 武汉大学, 2017(06)
- [4]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D]. 韦耀阳. 武汉大学, 2017(06)
- [5]嵌入式视角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协同服务研究[D]. 李立睿. 武汉大学, 2017(06)
- [6]浅析图书馆知识管理提升创新服务[J]. 许小敏.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03)
- [7]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D]. 徐晴. 武汉大学, 2016(02)
- [8]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J]. 赵研科.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03)
- [9]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构建[D]. 陈家富.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10]国内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J]. 储节旺,孙晓宁.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