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哈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论文文献综述)
万瑞,张峻伟,张婷[1](2021)在《路基路面拼接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改扩建工程越来越多。依托北京~哈尔滨高速公路长春~拉林河段改扩建工程,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路基、路面结构拼宽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实例应用,为类似拼宽改扩建公路的新老路基、路面拼接,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李晓强,董炜华,宋扬[2](2020)在《路域农田大型土壤动物对公路运营过程重金属累积的响应》文中认为高速公路运营过程汽车尾气中的重金属长期在周围环境累积,使得周围环境处在不稳定的状态,影响路域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本文垂直距离京哈高速公路德惠段南侧和北侧5m、20 m、100 m、200 m和1600 m的玉米田依次划分了5条取样带。5月、8月和10月不同季节进行采集样品。测定了不同样带土壤重金属Ni、Cu、Zn、Cd、Hg和Pb含量,手捡法收集不同样带大型土壤动物。探究了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结构对公路运营过程重金属累积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不同季节样带随着与高速公路距离增加,土壤综合污染指数逐渐减小,公路两侧5 m、20 m和100 m样带土壤动物个体数逐渐增加;②公路运营过程中的重金属受气候因素和微地形因素影响,对大型土壤动物影响具有季节差异;③公路运营过程中的重金属Hg和Ni主要影响公路两侧不同样带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陈露[3](2019)在《京津冀再添交通新动脉——京秦高速大安镇(津冀界)至平安城段正式通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秦高速二期作为G1京哈高速并行线京秦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三年目标的标志性工程,通车后,会有效缓解京哈高速河北段的交通压力。2018年12月16日,G0121京秦高速大安镇(津冀界)至平安城段(以下简称"京秦高速二期")正式通车试运营,标志着从北京东六环到承(德)唐(山)高速全线贯通,京津冀三地之间又增加了一条快速连接通道。"这段路终于通了,以后从唐山去北京再
高阳[4](2017)在《京哈高速公路沈阳至铁岭段改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公路对国家和全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速公路项目的质量对公路发挥基础设施作用至关重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是公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安全使用。因此,如何做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当前质量管理研究的重点。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逐步的完善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住房建设,公路建设或其他建设项目,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对缓解交通压力、增强经济快速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主干网连接的高等级公路,加密、改造和扩建才能有效地保证集装箱运输和其他港口物流畅通。北京至哈尔滨高速公路是由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七条辐射线之一。沈阳(辉山街道)铁岭(毛家店)(以下简称“沈铁高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北京哈尔滨高速是东北地区公路运输的大动脉,是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道路,沈铁高速作为北京哈尔滨高速的一部分,是辽宁省高速公路网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建成后对沈阳甚至东北地区的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改建后将会带来更大的便利。建筑质量对于任何建筑工程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道路工程来说尤为重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是核心,公路施工的质量过硬能保证交通安全和建设顺利进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证。本文以沈铁高速改建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了沈铁高速重建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设与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政府对施工质量管理的监督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质量控制、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各种规章制度、制定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三个方面对沈铁高速改建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对策包括派经验丰富的督导员进行监督检查,对设备和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按计划和程序实施质量管理,建立专业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提高绩效激励机制,督促承包商的保证体系正常运行,加强过程创造价值,纠正和完善计划等,在管理过程中解决项目遇到的具体问题。在提出项目质量管理改进方案的同时还为改进方案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保证措施,为按时、保质完成该项目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李超[5](2017)在《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基于中国城市、行业和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以9.7%持续快速增长,并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密切相关的一个客观事实是,中国政府同期施行了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大规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众多学者认为,超前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中国经济奇迹”诞生的一个关键因素。进入21世纪,中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高速铁路建设,规模之大,发展之迅速,世所罕见。短短不到十年间,高速铁路网已经覆盖全中国,连接了中国超过60%的地级城市。根据国际铁路联盟(UIC)的最新统计,截止到2017年7月,中国已经新建了超过2.4万公里的高速铁路,高铁里程超过全世界60%,每天运营着超过2500对的动车组列车,每年高速铁路运送的客流量超过8亿人(2014年的统计)。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客运交通基础设施,时速是普通铁路的2-3倍,可以给旅客节省大量时间,扩大出行可达范围(Accessibility)。正如Spiekermann and Wegener(1994)所说,高速铁路让整个大陆都变小了,这可能会催化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巨大高速铁路网络到底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呢?学者们对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高铁这种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文献却并不多见。就目前的文献而言,高铁是否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并未得到一个确切的结论(Yin et al.,2015)。一部分学者认为,高速铁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口与就业。另外一部分学者对此持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高速铁路可能会产生“虹吸效应”(Siphon effect),导致当地经济资源的流失,抑制经济增长。还有学者则认为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影响不显着,或者存在很强的异质性。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近年来也有学者以中国为背景,做了更加细致的实证研究,但同样结论仍不一致(Zheng and Kahn,2013;Qin,2017)。尽管文献用世界各地的高铁数据研究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但是仍然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早期文献中关于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更多发现的是一种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Givoni,2006)。简单比较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不能证明高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学者们更加注重实证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利用更大的数据和更先进的计量方法,对于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作进一步识别。第二,文献关于高速铁路的“经济分布效应”研究并不充分。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会引起经济要素的空间转移,导致经济聚集或者扩散,从而改变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这就是新经济地理学所谓的“经济分布效应”。高铁到底会导致经济活动在空间上聚集还是扩散,目前还鲜有文献对此进行研究。第三,文献关于高速铁路“经济专业化效应”的研究并不充分。高速铁路不仅会导致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转移,同时也会导致生产要素在行业间转移。高速铁路开通可能会促进一些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改变高铁城市的经济专业化模式,但目前研究这类问题文献并不多见。第四,文献中关于高速铁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微观渠道研究并不充分。目前对高速铁路的实证研究,大多是利用国家或地区数据的宏观研究。但宏观研究并不能充分分析高速铁路对企业与家庭产生的作用,因而不能阐明高速铁路影响区域经济的微观渠道。因此,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迅猛发展的中国高速铁路为我们检验高铁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提供了良好的实证环境。高速铁路分年逐步开通的过程使得高铁这一政策本身具有准自然实验(Quasi-experiment)性质,这为本文使用自然实验的方法来识别高铁的政策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理论上来说,高铁经过的地级市,受高铁的影响更大,可以将其视为实验组;相应地,没有高铁经过的市,则可以被视为控制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通过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样本高铁开通前后区域经济的变化,来检验高铁对区域经济的政策效应。利用双重差分,可以在消除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初始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可以排除其它事件对实验组与控制组产生的相同冲击,从而可以更准确地识别来识别高铁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效应(Causal Effect)。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市级经济总量数据与行业就业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宏、中、微观三个层次,系统考察了中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首先,从宏观层面,本文使用2001-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发现高速铁路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但高铁的影响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具体表现为:高铁开通后,市总人口、GDP及人均GDP显着增长,而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并没有显着的变化。鉴于高速铁路建设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我们根据Faber(2014)中的做法,使用工具变量回归后,结论依然成立。为了考察高速铁路的“经济分布效应”,本文将样本分为大城市和小城市两个子样本,分别估计了高速铁路对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影响,发现高速铁路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经济分布效应”:大城市在高铁开通后获益更多,小城市则变化不大,导致城市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最后渠道分析中,我们发现高速铁路影响区域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而城市就业和FDI的增长只能部分解释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其次,从中观层面,本文充分运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行业就业信息,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高速铁路对城市就业与专业化模式的影响。我们发现高速铁路促进了城市就业增长,无论是单位就业还是私营个体就业。就产业结构而言,高速铁路显着提高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水平,而降低了第一产业的就业水平。根据文献中广泛运用的Inconsequential Place方法,处理高铁线路建设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按照投入产出表我们计算了各行业对客运的依赖程度,构建了一个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分析(Difference-in-Difference-in-Difference),来识别高铁与城市就业的因果关系,同时研究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专业化模式的影响。我们发现,高速铁路开通,会促进高铁城市内客运依赖度高的行业快速发展,从而改变城市的经济专业化模式。最后,本文考察了高速铁路对各行业影响的异质性,发现行业的客运依赖度与行业受高铁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最后,从微观层面,本文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的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高速铁路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利用连接相同端点城市的历史线路——沈山铁路作为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估计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导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大约9%。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客运交通工具,可以扩大旅客的出行范围,让劳动者在更广阔的范围与雇主进行薪资与技能的匹配,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本文进行了分样本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员工流动性更高的非国企和员工就业选择空间更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相对于国企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高铁开通后,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更多,从而验证了高速铁路是通过加速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优化资源的配置,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这个假设。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对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发展这部分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大多数文献仅仅关注了高铁对各地区经济总量或者就业人数的影响,而对区域“经济的分布效应”研究甚少。本文分别检验了高铁对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影响,来分析高铁的“经济分布效应”。结果发现高速铁路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经济分布效应”:大城市在高铁开通后获益更多,而小城市的变化不大,导致中国城市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第二,本文按照投入产出表计算了各行业对客运的依赖程度,构建了一个准自然实验来识别高铁与城市就业的因果关系,同时研究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专业化模式的影响。我们发现,高速铁路开通,会促进高铁城市内客运依赖度高的行业快速发展,从而改变城市的经济专业化模式。部分文献研究了其它交通基础实施(高速公路与机场)对区域经济专业化的影响,但鲜有专门研究高铁经济专业化的文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这部分的文献,加深了对高铁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认识。第三,目前关于高速铁路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宏观层面的分析,并不能阐明高铁影响区域经济的微观渠道。本文利用中国第一条高铁的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微观角度,实证考察了高速铁路对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我们发现高速铁路显着提高了高铁站附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本文通过分样本回归分析,证明了高速铁路是通过促进劳动要素流动、整合区域市场,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本文给出了高速铁路影响区域经济的一个微观渠道。第四,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创新。首先,本文实证研究都是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并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在识别高铁与区域经济的因果关系上有一定的进步。其次,本文在文章三个实证部分,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处理。
王洋[6](2017)在《京哈高速辽宁段路面病害成因与养护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里程数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是交通量的急剧增加,沥青路面所承受的荷载也越来越大,路面病害也因此越来越普遍和严重。如何制定进行高效、经济、科学的养护方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使今后在道路养护方面的决策更加准确、可靠,同时能够在有限养护费用下取得最好的养护效果,本文基于京哈高速辽宁段养护工程,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对该项目进行现场检测和数据汇总,其中车辙为京哈高速最主要的病害类型,还存在少量的路面破损和松散类病害,并分析车辙、路面裂缝和松散类等病害的分布规律和产生原因。(2)根据我国现有路面性能评价模型,对该项目路面破损状况、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情况、路面抗滑性能和路面结构强度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计算。进而采用路面使用性能模型对该项目路用性能进行评价。(3)以辽宁省道路养护决策为大方向,结合京哈高速公路辽宁段养护工程项目,根据养护决策分析方法为基础,对小修、中修、大修三种养护方案从养护费用和养护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择养护费用低且养护效果较好的中修为养护方案。
赵立岩[7](2017)在《京哈高速公路沈阳至铁岭段改扩建工程设计关键技术》文中指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新建工程,还涉及到旧路利用、新旧结构拼接、交通保通等多方面内容。以京哈高速沈阳至铁岭段改扩建工程为例,对以上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介绍本改扩建项目的设计经验,为其他改扩建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何武江,王拥军[8](2017)在《沈大及京哈高速公路(辽宁段)两翼绿化带损毁现状及对策》文中认为在2013年对沈大及京哈高速公路(辽宁段)两翼绿化带损毁现状进行实地调查。2条高速公路封闭刺线内因各种自然灾害、盗伐、火灾损毁、断带20.2km,损失面积10.1hm2;封闭刺线外断带186.09km,损失面积合计249.95hm2。分析了损毁断带的4个主要原因,提出了5项对策。
张彬斌,陆万军[9](2016)在《公路交通性能与服务业发展机会——基于国道主干线贯通中国西部的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末期,中国中央政府启动了雄心勃勃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计划,将主要城市和重要口岸联结成网。这些干线自2001年起陆续通车,至2007年基本实现全部贯通。本文将国道主干线对西部地区的覆盖视为一次"交通干预",以县级区划为观测单元,考察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的份额如何对"交通干预"做出因果响应。识别策略考虑了县域初始条件的异同性和交通外溢性干扰。经验估计表明,国道主干线贯通对其过境县域的服务业就业份额在整体上具有显着的提升效应,这种效应在城市地区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同时也因县域服务业就业的初始状况而有所差异。
杨松[10](2015)在《基于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加铺层多目标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以恢复路面结构强度和使用性能为主要目标。本文对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从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出发,对加铺层厚度、结构和材料进行设计,以期路面在整个使用寿命期内都能满足性能服务要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我国季节性冰冻地区多条高速公路的调查,确定了沥青路面加铺层的主要病害是路面车辙和横向裂缝,并且分析了病害产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根据路面使用性能要求建立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通过分析京哈高速公路历年的路面性能数据建立了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和路面横向裂缝指数CI五项指标分别在不同交通荷载、路面结构、环境因素等组合作用下的衰减模型;借助AASHTO路面结构数和我国路面结构强度系数的概念建立了旧路有效结构数计算模型,并且通过分析结构数对路面结构强度衰减的影响,建立了不同交通荷载等级对应下基于路面结构数的路面结构强度综合衰减模型;通过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计算,并分析相应交通压力下路面车辙深度的发展规律,建立了基于累计标准轴次的路面车辙深度综合发展模型;通过对东北三省多条高速公路路面横向裂缝的实测调查,建立了基于沥青面层低温开裂和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路面横向开裂预估模型;在分析国内外已有加铺层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多目标设计方法,并确定了性能设计指标以及加铺层设计参数;通过沈山高速公路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比较了应用本文加铺层设计方法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4总校稿)、AASHTO等方法的设计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
二、京哈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哈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论文提纲范文)
(1)路基路面拼接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路基拼接重难点施工技术 |
2.1 冲击碾压的应用 |
2.1.1 基底处理 |
2.1.2 上下路堤顶面及路基每填高1.5m时处理 |
2.2 拼接台阶的处理 |
2.3 土工格栅加筋 |
2.4 在台阶处采用液压夯补强 |
2.5 桥头路基预压 |
2.6 整体抬高段旧路顶路基填筑 |
2.7 新旧路基差异沉降的监测 |
3 路面拼接施工技术 |
3.1 旧路补强 |
3.1.1 旧路病害的调查 |
3.1.1. 1 检测内容 |
3.1.1. 2 弯沉检测 |
3.1.1. 3 路面损坏(PCI)调查 |
3.1.1. 4 路面取芯 |
3.1.2 旧路补强初步方案的确定 |
3.1.3 旧路补强方案的动态设计 |
3.1.4 旧路病害的处理 |
3.1.4. 1 旧路沥青面层的病害处理 |
3.1.4. 2 旧路沥青面层铣刨后旧路基层病害处理 |
3.1.4. 3 旧路结构层弯沉值特异点的处理 |
3.2 路面拼宽施工技术 |
3.2.1 基层台阶与面层台阶在拼接结构上的受力影响分析 |
3.2.2 新、旧路面拼接台阶的处理 |
3.2.3 优化路面结构的施工组织 |
4 结语 |
(2)路域农田大型土壤动物对公路运营过程重金属累积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样点设置 |
3.2 样品采集与土壤动物分离鉴定 |
3.3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
3.4 数据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4.2 不同样带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4.3 不同样带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
4.4 不同样带土壤动物群落与土壤重金属关系 |
5 讨论 |
6 结论 |
(3)京津冀再添交通新动脉——京秦高速大安镇(津冀界)至平安城段正式通车(论文提纲范文)
“底子好”:99.09高分通过验收! |
“功夫深”:为路通拼尽全力! |
影响大:减压提速惠民生! |
链接: |
(4)京哈高速公路沈阳至铁岭段改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2章 沈铁高速改建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沈铁高速改建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 |
2.2 沈铁高速改建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 沈铁高速改建项目质量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第3章 沈铁高速改建项目质量管理改进对策研究 |
3.1 做好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3.2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各种规章制度 |
3.3 制定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
3.4 加强项目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
第4章 沈铁高速改建项目质量管理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4.1 树立质量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 |
4.2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
4.3 加大质量管理培训力度 |
4.4 紧抓项目质量安全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基于中国城市、行业和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创新 |
1.3.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3.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2.背景介绍 |
2.1 高速铁路定义 |
2.1.1 高铁的定义 |
2.1.2 高铁的技术要求 |
2.2 世界高铁的发展 |
2.2.1 铁路提速史 |
2.2.2 高铁的诞生 |
2.2.3 高铁进入欧洲 |
2.2.4 高铁在其它国家(地区)发展 |
2.3 世界高铁的现状 |
2.3.1 各大洲高铁发展比较 |
2.3.2 各国高铁发展比较 |
2.3.3 中国与其它国家高铁发展比较 |
2.4 中国高铁的发展 |
2.4.1 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 |
2.4.2 中国高铁发展现状 |
2.5 中国高铁的运营情况 |
2.5.1 高铁速度 |
2.5.2 高铁班次 |
2.5.3 高铁票价 |
2.5.4 高铁客流量 |
2.6 本章小结 |
3.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3.1 理论基础 |
3.1.1 经济增长理论 |
3.1.2 新经济地理理论 |
3.1.3 理论小节 |
3.2 相关文献 |
3.2.1 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3.2.2 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专业化的文献综述 |
3.2.3 研究基础设施与企业生产率的文献综述 |
3.2.4 文献小结 |
4.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来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证据 |
4.1 引言 |
4.2 估计方法与计量模型 |
4.2.1 研究设计 |
4.2.2 双重差分模型 |
4.2.3 计量模型 |
4.3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描述统计 |
4.4 实证结果 |
4.4.1 基本回归结果 |
4.4.2 内生性的处理 |
4.4.3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进一步分析 |
4.5.1 经济分布效应 |
4.5.2 渠道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高速铁路、就业增长与专业化模式:基于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背景与计量模型 |
5.2.1 估计方法 |
5.2.2 计量模型 |
5.3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描述统计 |
5.4 实证结果 |
5.4.1 基本回归结果 |
5.4.2 内生性的处理 |
5.4.3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
5.4.4 稳健性分析 |
5.5 进一步分析 |
5.5.1 客运依赖度 |
5.5.2 行业异质性 |
5.6 本章小结 |
6.高速铁路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背景与计量模型 |
6.2.1 背景介绍 |
6.2.2 估计方法 |
6.2.3 计量模型 |
6.3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变量选取 |
6.3.3 描述统计 |
6.4 实证结果 |
6.4.1 基本回归结果 |
6.4.2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
6.4.3 内生性的处理 |
6.5 稳健性分析 |
6.5.1 连续距离 |
6.5.2 工业增加值 |
6.5.3 铁路提速 |
6.5.4 高速公路 |
6.5.5 安慰剂测试 |
6.6 影响渠道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京哈高速辽宁段路面病害成因与养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路面性能评价标准 |
1.2.3 辽宁省总体路况情况 |
1.3 工程背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京哈高速辽宁段路面病害调查及成因分析 |
2.1 检测设备 |
2.2 检测指标 |
2.3 检测过程 |
2.4 检测数据处理 |
2.4.1 路面破损率(DR) |
2.4.2 路面平整度(IRI) |
2.4.3 路面车辙(RDI) |
2.4.4 横向力系数(SFC) |
2.4.5 前方图像(RDView) |
2.5 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2.5.1 京哈高速主要病害类型 |
2.5.2 病害成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京哈高速辽宁段路面性能评价 |
3.1 路面性能评价方法 |
3.1.1 国外所采用的路面性能评价方法 |
3.1.2 我国所采用的路面性能评价方法 |
3.2 单项路面性能指标评价 |
3.2.1 路面破损状况 |
3.2.2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
3.2.3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 |
3.2.4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面养护决策与分析 |
4.1 分析方法 |
4.2 养护分析模型 |
4.2.1 养护对策模型 |
4.2.2 养护费用模型 |
4.3 辽宁省高速公路养护决策标准建议 |
4.3.1 大中修养护决策标准 |
4.3.2 预防性养护决策标准 |
4.4 京哈高速养护决策 |
4.4.1 维修方案对比 |
4.4.2 养护决策 |
4.4.3 路面材料及沥青混合料设计 |
4.4.4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京哈高速公路沈阳至铁岭段改扩建工程设计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 |
2 设计原则 |
2.1 平面和纵面拟合 |
(1)平面拟合 |
(2)纵面拟合 |
2.2 旧桥梁板利用 |
2.3 桥梁拼接方式及设计参数确定 |
(1)桥梁拼接方式 |
(2)设计参数确定 |
2.4 路基拼接方式 |
2.5 旧路路面加铺方案 |
2.6 新旧路拼接处排水措施 |
3 现场设计总结 |
3.1 路基填筑 |
3.1.1 冲击碾压 |
3.1.2 后期填筑 |
3.2 大中桥板梁利用率 |
3.3 小桥涵梁板利用造价比较 |
3.4 涵洞、通道设计优化 |
3.4.1 涵洞设计优化 |
3.4.2 通道桥设计优化 |
3.5 扩孔桥梁桥台形式 |
3.6 桥梁拼宽动态设计 |
(1)上部结构拼宽 |
(2)下部结构拼宽 |
3.7 旧路面裂缝处理 |
3.7.1 轻度裂缝 |
3.7.2 重度裂缝 |
3.8 其他 |
4 结语 |
(8)沈大及京哈高速公路(辽宁段)两翼绿化带损毁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规划建设背景 |
2 绿化带损毁、断带现状 |
3 造成损毁、断带的主要原因 |
4 对策 |
4.1 坚持属地负责原则。 |
4.2 提高征(租)地补助标准。 |
4.3鼓励发展经济林,调动广大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性。 |
4.4 加大对高速公路绿化带的管护力度。 |
4.5 高速公路线封闭刺线内要抓紧巩固、完善、提高。 |
(9)公路交通性能与服务业发展机会——基于国道主干线贯通中国西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相关背景 |
(一)中国就业结构中的服务业 |
(二)“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 |
(三)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
三、数据说明及实证策略 |
(一)交通条件影响服务业就业的理论机制 |
(二)数据信息 |
1. 国道主干线覆盖西部地区 |
2. 县级经济社会数据 |
(三)经验策略设定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一)基本结果 |
(二)局域市场分析 |
1. 区分城市和农村 |
2. 考虑服务业发展基础异同 |
五、结论 |
(10)基于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加铺层多目标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季冻区沥青路面加铺层病害分析 |
2.1 沥青路面加铺层主要病害形式 |
2.1.1 加铺层车辙 |
2.1.2 加铺层开裂 |
2.2 季冻区加铺层病害组成分析 |
2.2.1 路面破损分析 |
2.2.2 路面车辙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路面加铺层性能衰减规律分析 |
3.1 京哈高速公路辽宁段概述 |
3.1.1 新建与养护历史 |
3.1.2 交通荷载条件 |
3.1.3 自然环境条件 |
3.2 加铺层性能分析路段划分 |
3.3 加铺层性能评价指标选取 |
3.4 加铺层性能衰减模型建立 |
3.4.1 路面结构强度衰减模型建立 |
3.4.2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模型建立 |
3.4.3 路面行驶质量衰减模型建立 |
3.4.4 路面抗滑性能衰减模型建立 |
3.5 加铺层性能衰减模型分析 |
3.5.1 路面有效结构数模型建立 |
3.5.2 路面结构强度衰减模型分析 |
3.5.3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模型分析 |
3.5.4 路面低温开裂预估模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研究 |
4.1 基于多指标的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 |
4.2 基于有效厚度的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 |
4.3 基于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 |
4.3.1 设计指标 |
4.3.2 设计参数 |
4.3.3 设计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实例分析 |
5.1 工程简介 |
5.2 交通状况 |
5.3 加铺层厚度设计 |
5.3.1 基于多指标的设计方法 |
5.3.2 基于有效厚度的设计方法 |
5.3.3 本文的设计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一、主要结论 |
二、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京哈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论文参考文献)
- [1]路基路面拼接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J]. 万瑞,张峻伟,张婷. 公路, 2021(02)
- [2]路域农田大型土壤动物对公路运营过程重金属累积的响应[J]. 李晓强,董炜华,宋扬. 地理研究, 2020(12)
- [3]京津冀再添交通新动脉——京秦高速大安镇(津冀界)至平安城段正式通车[J]. 陈露. 中国公路, 2019(02)
- [4]京哈高速公路沈阳至铁岭段改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高阳. 吉林大学, 2017(04)
- [5]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基于中国城市、行业和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D]. 李超. 西南财经大学, 2017(01)
- [6]京哈高速辽宁段路面病害成因与养护措施研究[D]. 王洋. 长安大学, 2017(03)
- [7]京哈高速公路沈阳至铁岭段改扩建工程设计关键技术[J]. 赵立岩. 北方交通, 2017(04)
- [8]沈大及京哈高速公路(辽宁段)两翼绿化带损毁现状及对策[J]. 何武江,王拥军. 中国林副特产, 2017(01)
- [9]公路交通性能与服务业发展机会——基于国道主干线贯通中国西部的研究[J]. 张彬斌,陆万军. 财贸经济, 2016(05)
- [10]基于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加铺层多目标设计方法研究[D]. 杨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