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持利为道”观中的美德意识

老子“持利为道”观中的美德意识

一、《老子》“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许超[1](2014)在《“节(节)”的词义引申与其文化蕴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构成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因素,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又推动着语言,尤其是文字、词汇的发展和变迁。文化语言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找寻并揭示文化与语言两者的内在联系,故而本文在这一框架内,展开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节(节)”的深入探讨。首先,本文着眼于“节(节)”由古至今的字形演变,梳理了由“卪、卩”到“节”的字形演变过程,然后运用“以形索义”的传统训诂学方法、竹部字义类分析法加之对汉民族造字思维的分析,推断并验证“节(节)”的本义为“竹节(植物节)”。接着,通过查阅工具书,笔者归纳了“节(节)”的16个主要义项,并根据各义项产生顺序的历时分析结果、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汉语词义引申的民族文化特性及一般规律对“节(节)”的词义引申途径进行了梳理:本义直接引申出“符节”“节制、约束”“分段、事项”和“骨节”四个义项,其余义项出白这四项的引申。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节(节)”的词义引申序列。最后,为了深入讨论“节(节)”的中国文化内涵,笔者选取了与“节(节)”义项密切相关的重要概念,分别从自然法则与社会功能角度探讨了“节气”与“节日”的来源及重要意义;从古代哲学范畴解读了“‘节’卦”与“中节”的哲理意蕴;从古代道德伦理层面阐释了“礼节”与“节操”的历史嬗变;从古代生态伦理领域挖掘了墨、儒、道三家学说中“节约”意识的闪光点。本文通过对“节(节)”的汉字形式和意义的细致解读,揭示了隐藏在该字背后的文化因素,并理清了与之相关的文化脉络,这对民族文化思想的认识及民族核心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大的意义。

李德龙[2](2013)在《先秦时期“德”观念源流考》文中认为本文以先秦时期的“德”观念为研究对象,从探讨“德”观念的起源及“德”的本义入手,通过系统地考察“德”观念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涵,以期厘清先秦时期“德”观念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对“德”观念起源问题的探讨。本部分笔者对学界关于此问题的诸家观点进行了回顾与述评,认为“德”观念的形成当介于“德”的现象与“德”字出现之间,它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和传统。并把早期之“德”界定为政治概念,以之为前提,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文献资料中对传说时代的追记,将“德”观念的形成同中国早期国家的出现进行了综合考察,把“德”观念起源的具体历史阶段锁定在尧舜禹时代。第二章是对“德”之本义的探寻。本部分笔者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总结的同时,分别做了相应的检讨,赞同“德”之本义“行为说”的观点。通过挖掘传世文献中关于原初之“德”的思想遗存,结合尧舜禹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特点,对这一观点做了尝试性的补充,认为“德”的本义可以用“行为”来概括,但最主要的当指为政者旨在惠民利民的一套政治行为。第三章考察的是殷商时期的“德”观念。有不少学者认为殷商时期不存在着“德”的观念,笔者通过借鉴吸收前人关于甲骨卜辞的研究成果,参照《尚书》中可靠的文献记载,对这一观点做了批驳。而后,以殷商时期的宗教观及其在此观念支配下的商人政治思维模式为历史背景,对《盘庚》篇中的十个“德”字的内涵做了分类解读,认为商代之“德”指的是殷王及其臣下的政治行为,它有着较为具体的实指内容。殷商时期的“德”观念沾染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并无伦理道德的意蕴,尚未达到对人内在品格要求的深层次维度。第四章考察的是西周时期的“德”观念。西周时期的“德”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笔者首先将今文《周书》中相关篇章所体现的“德”的思想,分成四个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解析,认为周初之“德”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其原始义“行为”的用法,“德”虽然具有了道德的意义,但还只是处于起步和萌芽状态,这与后世的个体心性道德尚有差距,周初统治者反复强调的“德”多指好的有具体内容的政治行为,而非空泛的道德之论。其次,笔者对“德”与周代的宗法制、分封制及礼制之间的关系分别做了阐述,旨在说明周初各项政治制度的创设意图是为了体现并贯彻“德”的理念,周人所理解的“德”乃是出自于制度的外在约束,并非源于个体的内在心性,“德”在当时还不是“道德”的同义语。最后,笔者对西周中后期的“德”观念做了初步的归纳总结,认为西周中晚期的“德”与周初相比,所面向的对象范围和所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初步地具有了哲学的内涵,并开始呈现出内面化、抽象化的发展趋势。第五章考察的是春秋时期的“德”观念。笔者主要参照《左传》、《国语》两部典籍中关于“德”的记载,对“德”所具有的政治功能、春秋时期的各种德行条目做了系统地梳理与总结,旨在论证至少在春秋晚期以前,“德”仍主要是政治概念,它是出于现实的政治需要而被当做一种政治手段来申说的,具有较强的政治功利性。与此同时,春秋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德行条目,表明人们对“德”的体认,逐渐从“善政懿行”的客观描述向“德”的抽象提炼发展。而后,笔者就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对“德”观念的影响展开论述,认为“礼”的新观念的确立及由此而引发的礼治思潮,使“礼”在政治生活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形中削弱了“德”的政治功能,“德”逐渐地超越特定的政治层面,沿着精神层面而内向发展,附着了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因素。孔子顺应了“德”的内面化、抽象化的发展趋势,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通过对“仁”的发现与抽象,完成了对传统“德”观念的超越,把“德”改造为真正意义上的伦理道德概念。第六章主要考察的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德”观念。孟子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提出性善论,将“德”完全植入人心,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在自律,在政治上倡导仁政;荀子则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提出性恶论,用“礼”来统摄诸德,重视礼义道德规范的外在他律,在政治上主张礼治。尽管孟荀二者的“德”观念因人性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他们所言之“德”多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体道德,他们的仁政与礼治均未脱离孔子所提倡的正己修身之道德本位的立场。

彭昊[3](2010)在《曾国藩与道家思想》文中研究指明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重要代表,也是近代经世思潮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思想言行体现出以道补儒的鲜明特征。本文在从政、治军、处世、为文和养生五个方面,彰显曾国藩以道补儒的努力,揭示道家思想在曾国藩思想中的地位,分析曾国藩接受和践行道家思想对近代经世思潮形成的价值,发掘以道补儒对近代中国士大夫的意义。论文全面而具体地展示曾国藩在内圣和外王两个层面以道补儒的人生历程,指出他借鉴黄老道家兼容百家和经世致用的精神后,形成与黄老道家一致的思维方式。论文认为他不仅吸纳虚无、清静、无为、自化的道家思想以养心体道,追求心灵的虚静、恬淡与超越,而且从实用理性出发,自觉汲取道家思想,将之运用到为政、治军和处世等外王之道的实践中,弥补儒家理论的不足而获得成功。他的政治理想和执政实践,在儒家思想之外,涉猎黄老,也主张清静无为。他遵循知雄守雌和卑弱自持的策略处理与高层、同僚和士民的关系,在拒不北援、天京争功、谦下求才和处理曾左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黄老道家色彩。他吸收道家论兵主阴主哀的战争观,灵活运用主柔守静的道家战略战术原则,此后逐渐占据战争中的主动权。基于持盈保泰的未雨绸缪,曾国藩在人生早期就形成了功成身退的道家式人生设计,一生中不时提及,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他功成后最终未能如愿身退。曾国藩的诗文创作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分别体现在对境界、风格、语言的追求和诗文欣赏中。此外,他注重养心养神,吸纳和践行了道家养生理论。从清代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探求,清初王夫之等人已经采取援道入儒的方式批判理学;乾嘉古文经学家对道家的注解开启了以道家补救儒学空疏不足的学术融合历程;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时局危机,以魏源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家推动了“以道经世”思潮的发展;不少理学家借鉴道家学说以调和儒道,旨归于经世致用;同时,湖湘地域文化中的崇道传统,也进一步强化曾国藩对道家思想的接受和运用。在近代中国的经世思潮中,曾国藩发掘出道家思想的经世内涵和价值,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从个人思想体系来分析,曾国藩的思想体系的主要部分无疑为儒家,次要部分为道家,相对次要部分是墨家、法家、兵家和佛教等各家思想,这些思想都统一归向于匡时济世和安身立命的目的。儒家之外,道家思想成为曾国藩思想的重要来源,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其思想体系中,佛教的分量极轻,没有如苏轼等人一样执着于以佛补儒,他一生致力于以诸子补儒,特别是援道入儒,在内圣外王之中实践了以道补儒。从人生轨迹来追寻,曾国藩在汲汲于实现儒家人生理想时,不忘借助道家思想追求心灵自由,超越现实困境。早年曾国藩,在研习儒家经典之余也沉醉于道家典籍,京官时期的诗文风格就明显受到《庄子》的滋养,从此对《庄子》爱不释手,诗文创作中显示出不同于程朱理学的风格。曾国藩在领兵作战后的军政事务中,不时闪现出道家色彩。咸丰七年到八年这一年半时间的居家反省,他重新体悟了道家精蕴,认识到以道补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汲取黄老道家的智慧,主动改变以往做法,注重以柔弱胜刚强,自觉采用道家思想处理各种危机,结果受益匪浅,日益相信以道补儒的效果,于是在为政、处世、诗文、养生的理论与实践中融入更多的道家思想。攻克天京后,他更加遵循顺天安命和持盈保泰的道家信条,以豁达恬淡的心态面对功名生死。正因为他的内圣外王之道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所以他功成后未能身退逍遥,并且不惜蒙受诟辱,以换取弱国的和平局面,最终成为儒家褒扬的“三不朽”人物,体现出大多数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文化抉择。

夏云[4](2004)在《《易》《老》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对历史存留下来的文本《周易》与《老子》思想的阐释中,去寻求《周易》对老子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文章认为《周易》和道家都出于史官,亦即出于巫。《周易》的“易”即老子的“道”。老子继承和发展了《周易》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循环转变的思想、弃刚取柔的实践方式、理性返观的内省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主体追求,形成了以“无为”求得“无不为”的理想统治模式。 老子在全面继承和发展《周易》的理论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以“道”为理论基石,以“人生论”、“社会论”为视角,以“循环”为方法论,最后以“自然无为”为人生的追逐目标。 两种文本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一种哲学精神。这种精神偏重于对混乱的社会和失意的人生作一种理性分析,试图超越一切束缚直入社会和人的内心深处。它即饱含了深切的社会关怀,又蕴育着人生的真谛,从而奠定出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杨建祥[5](2001)在《《老子》“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文中提出《老子》“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本质上积淀着一种德性存在的辨识。《老子》“道者不欲盈”中的持盈意识 ,根本地具有德性本体观念。在“道者不欲盈”的总体思维设定下 ,《老子》规划出“以退为进”和“物壮则老”的持盈路径及其贯于其中的持盈德性理念 ,显以德性存在论意义 (生存和本体 )契合在持盈关怀中 ,而这持盈关怀始终维系住《老子》对于“道”、对于“保此道者不欲盈”的德性本体确认

黄俊琴,杨建祥[6](2000)在《“仁之熟”辨王船山“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文中研究表明

杨建祥[7](2000)在《《管子》“持满者与天”命题中的存在关怀》文中指出在“天人合一”的框架内,《管子》提出“持满者与天”命题,从而勾勒出一幅“持满有道”景观,且又包含着存在论意义上的持满关切之深沉蕴意。这持满关切,当落在持满者对先与后、忧与乐、生与死的存在关怀。在“夺余满补不足”中看到《管子》有价值的公正观念及其相关德性。对于“持满者与天”命题中所包蕴的存在关怀之精神,其当代意义不可忽略。

杨建祥[8](1999)在《《周易》“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易》“持盈有道”中的德性意识水质上积淀着一种对存在的关怀。《周易》从盈极生亏、满则把损、盛则入衰的“无道”法则中深刻领悟到“人道”有盈而持盈的存在辩识,以“不失其正”命题勾勒出在进退存亡之间以中道而持盈的持盈路径,其基本格调是持盈于德性之中的。在《周易》把这种存在关怀转向一种对待盈的关怀使得持盈于德性之中深深地契入在先后关怀、忧乐关怀、生死关怀之中,令我们看到《简易》“持盈有道”中的德性既是一种生存因又最一种本体因;在与《老子》持盈路径的比较中,更令我们看到《简易》“持盈有道”中的德性本体理念的哲蕴。

二、《老子》“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子》“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节(节)”的词义引申与其文化蕴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零导言
    0.1 选题理由及意义
        0.1.1 选题理由
        0.1.2 选题价值
    0.2 “节(节)”的研究概况
        0.2.1 对“节(节)”的词义研究
        0.2.2 对“节(节)”的文化内涵的研究
        0.2.3 对“节(节)”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0.3 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
第一章 “节(节)”的本义及文化内涵
    1.1 由“卪、卩”到“节(节)”的字形演变过程
    1.2 “节(节)”之本义探索
        1.2.1 “以形索义”——“节(节)”之本义探索
        1.2.2 “竹”部义类与“节(节)”之本义探索
        1.2.3 汉民族的造字思维与“节(节)”之本义
第二章 “筋(节)”的词义引申及文化内涵
    2.1 词义引申与文化的关系
    2.2 “节(节)”的引申义
    2.3 “节(节)”之引申途径探究
        2.3.1 “节(节)”之引申途径的历时分析
        2.3.2 “节(节)”之引申途径的认知分析
    2.4 “节(节)”的词义引申序列
第三章 “节(节)”的中国文化蕴涵探究
    3.1 “节(节)”的自然法则与社会功能
        3.1.1 “节气”
        3.1.2 “节日”
    3.2 “节(节)”与古代哲学思想
        3.2.1 《周易》之“节”卦
        3.2.2 “中节”
    3.3 “节(节)”与古代道德伦理
        3.3.1 “礼节”
        3.3.2 “节操”
    3.4 “节(节)”与古代生态伦理
        3.4.1 墨家之“强本节用”
        3.4.2 儒家之“仁民爱物”与“节用”
        3.4.3 黄老之“行俭省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先秦时期“德”观念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状况及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三、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德”观念的起源
    一、 学界关于“德”观念起源问题的各种说法
        (一) 原始社会说
        (二) 殷商时期说
        (三) 西周首创说
    二、 早期之“德”的概念属性
        (一) 早期之“德”属于政治概念
        (二) 原始道德的形成要早于“德”的出现
    三、 “德”观念起源于尧舜禹时代说
        (一) 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二) 早期国家的出现为“德”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第二章 “德”的本义之探寻
    一、 学界对“德”之本义的相关探讨
        (一) 德得相通说
        (二) 图腾生性说(属性说)
        (三) 行为说
        (四) 通过解析“德”字字形而得出的诸种说法
        (五) 某些外国学者的相关观点
    二、 “德”之本义的再探讨
第三章 殷商时期的“德”观念
    一、 甲骨文中的“?”字
        (一) 关于甲骨文中“?”字的训释
        (二) “?”与“德”的内在联系
    二、 从《尚书·盘庚》看殷商时代的“德”观念
        (一) 《盘庚》中的“德”及相关解读
        (二) 《盘庚》中的十“德”解
        (三) 殷商时期的“德”观念概说
第四章 西周时期的“德”观念
    一、 周人对殷人天命观的继承与改造
        (一) 周人对殷人天命观的继承
        (二) 周人对殷人天命观的改造
    二、 西周初期“德”观念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 “德”与“天”——以德配天
        (二) “德”与“民”——敬德保民
        (三) “德”与“刑”——明德慎罚
        (四) “德”与“位”——任德尚贤
        (五) 周初“德”观念概说
    三、 《诗经》中的“德音”考论
    四、 “德”与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 “德”与宗法制
        (二) “德”与分封制
        (三) “德”与礼制
    五、 西周中后期的“德”观念
        (一) 祭公谋父对周初“德”观念的继承与发展
        (二) “天德”概念的出现
        (三) 西周中后期铜器铭文中的“德”观念
第五章 春秋时期的“德”观念
    一、 春秋时期传统天命观的动摇
        (一) 春秋时期对传统天命观的继承
        (二) 春秋时期传统天命观动摇的原因及表现
        (三) 春秋时期传统天命观动摇对“德”观念的影响
    二、 春秋时期“德”的政治功能
        (一) “德”是君主守国的根本
        (二) “德”是霸主主盟的关键
        (三) “德”是臣子保位的必备
        (四) “德”是战争获胜的利器
        (五) “德”是与刑并用的手段
    三、 《左传》、《国语》中的德目举要
        (一) 有具体所指的德政之目
        (二) 从政治行为中抽象出来的德目
        (三) 与“德”紧密相关的德目
    四、 “礼崩乐坏”与“德”的日趋内面化
        (一) 对“礼崩乐坏”的理解
        (二) 礼治思潮的兴起及其“德”的政治功能的弱化
        (三) “德”的日趋内面化
    五、 老子的“德”观念
        (一) “德”与“道”的关系
        (二) 人通过全“德”而回归于“道”
    六、 孔子对传统“德”观念的继承与超越
        (一) 《论语》中“德”的新面向
        (二) 孔子“仁”的学说是对传统“德”观念的超越
第六章 战国时期思想界的“德”观念——以儒家学派为主的考察
    一、 战国时期思想界的百家争鸣
    二、 孟子“仁义礼智根于心”的德观念
        (一) 性善论的提出将“德”完全植入人心
        (二) 孟子的“四德”说及其道德修养论
        (三) “德治”理念的孟子式表达——“仁政”
    三、 荀子“以礼统德”的德观念
        (一) 荀子的以礼统德
        (二) 性恶论及“化性起伪”的道德修养论
        (三) “隆礼重法”的礼治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3)曾国藩与道家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曾国藩去世后至20 世纪70 年代
        1.2.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新时期
    1.3 研究的结构和要点
        1.3.1 研究的结构安排
        1.3.2 研究的创新点
        1.3.3 研究的重点
        1.3.4 研究的难点
第2章 曾国藩道家思想来源考述
    2.1 清代学术的内在嬗变
        2.1.1 理学批判者的援道入儒
        2.1.2 古文经学家的以道补儒
        2.1.3 今文经学家的道家经世
        2.1.4 理学家的调和儒道
    2.2 湖湘文化的崇道传统
    2.3 个人的生活经历
        2.3.1 家族的道教习俗
        2.3.2 治学的博览群经
        2.3.3 僚友的道家兴趣
第3章 曾国藩的从政之道与道家思想
    3.1 涉猎黄老清净为政
    3.2 知雄守雌卑弱自持
        3.2.1 与高层的交往
        3.2.2 与同僚的交往
        3.2.3 与士民的交往
    3.3 小结
第4章 曾国藩的治军之道与道家思想
    4.1 对道家战争观的吸收
        4.1.1 兵果不祥之器
        4.1.2 兵者阴事
        4.1.3 哀兵必胜
        4.1.4 除暴安民
    4.2 对道家战略战术的运用
        4.2.1 守柔曰强弱中伏强
        4.2.2 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4.2.3 反客为主以退为进
        4.2.4 奇正互用雕剿游击
    4.3 小结
第5章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与道家思想
    5.1 顺天安命的人生态度
        5.1.1 勤劳而以恬淡出之
        5.1.2 等生死于昼夜信长短之有涯
    5.2 功成身退的人生设计
        5.2.1 道家功成身退人生设计的意义
        5.2.2 明岁泽九州功成返湫底
        5.2.3 十年苦忆钧天奏老大真怜未拂衣
        5.2.4 功成而终未身退的原因
    5.3 持盈保泰的人生智慧
        5.3.1 道家持盈保泰观
        5.3.2 持盈保泰得免速致颠危
    5.4 小结
第6章 曾国藩的为文之道与道家思想
    6.1 境界:崇尚雄奇瑰玮
    6.2 风格:追求自然真切
    6.3 语言:力主诡谲恣肆
    6.4 欣赏:倡扬养性怡情
    6.5 小结
第7章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与道家思想
    7.1 致虚守静养神不药
    7.2 俭啬寡思惩忿窒欲
    7.3 顺乎自然淡食恬眠
    7.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致谢

(4)《易》《老》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 “观物取象”的思维模式
    二 以“道”论人事
    三 “循环”的方法论
第二章 社会关怀
    一 “明主”的标准
    二 君臣关系
    三 “民本”思想
    四 “效法自然”的统治方式
    五 理想国
第三章 理性内省
    一 内省的必要性
    二 理性“内省”
    三 自强不息
    四 守柔
    五 用谦
    六 处“中”无咎
    七 功成身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老子》“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四、《老子》“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节(节)”的词义引申与其文化蕴含研究[D]. 许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2]先秦时期“德”观念源流考[D]. 李德龙. 吉林大学, 2013(08)
  • [3]曾国藩与道家思想[D]. 彭昊. 湖南大学, 2010(07)
  • [4]《易》《老》辨[D]. 夏云. 汕头大学, 2004(01)
  • [5]《老子》“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J]. 杨建祥.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1(01)
  • [6]“仁之熟”辨王船山“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J]. 黄俊琴,杨建祥.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0(03)
  • [7]《管子》“持满者与天”命题中的存在关怀[J]. 杨建祥. 管子学刊, 2000(01)
  • [8]《周易》“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J]. 杨建祥. 周易研究, 1999(03)

标签:;  ;  ;  ;  ;  

老子“持利为道”观中的美德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