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来源于野生稻的抗褐飞虱新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杨大兵[1](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认为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顾凡,陈玲,陈越,赵昶灵,肖素勤,程在全[2](2020)在《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在物理图谱上的锚定》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际上已确认并在期刊上报道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有43个,其中38个已被定位,即:在第2号染色体上有1个,bph13(t)-1;在3号染色体上有5个,分别是bph11、bph13(t)-2、bph14、bph19(t)-1和bph31(t)-1;在第4号染色体上有15个,分别是Bph6、Bph12(t)、bph12、Bph15、Bph17、bph18(t)、Bph20(t)、bph22(t)、bph23(t)、Bph24(t)、Bph27(t)、Bph30、Bph31(t)-2、Bph33、Bph34;在第6号染色体上有6个,分别是Bph3、bph4、bph20(t)/bph25(t)、Bph25、bph29、Bph32;在10号染色体上有1个,bph21(t)/bph26(t);在第11号染色体上有1个,Bph28;在第12号染色体上有9个,分别是Bph1、bph2、bph7、Bph9、Bph10、Bph18(t)、bph19(t)-2、Bph21(t)、Bph26。利用在Gramene网站上公布的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我们将该物理图锚定在NipponBare的序列图Gramene注释的NipponBare序列2009上,并将上述38个抗褐飞虱基因锚定在其物理图的38个基因座上。
王红波[3](2019)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文中指出世界上有一半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育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多种病虫的危害,褐飞虱(brownplanthopper,BPH,Nilaparvatalugens Stal)是其中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利用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对现有优良水稻品种进行遗传改良是防治褐飞虱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分子育种技术的进展,为提高育种效率,加速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连续回交,结合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和背景选择(whole genome marker assisted background selection),将褐飞虱抗性基因快速准确地导入到优良水稻中,创建了一批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成功地将来源于“B5”的两个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同时导入到优良恢复系“华恢938”中,创建了“HB13002-5-30-10”、“HB13002-5-31-24”和“HB13002-50-9-7”等 3 个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遗传背景回复率为86.62%-87.88%的新株系。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褐飞虱综合抗级为1-3级,表现抗或高抗褐飞虱。以这3个新株系为父本与4个不育系进行配组,当所用不育系也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苗期也表现抗褐飞虱;当不育系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的苗期褐飞虱抗性未得到提高。三次重复田间试验表明,3个新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与受体亲本“华恢938”相似;所配杂交组合中,以“荃9311A”为母本与新株系所配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表现优良,与生产对照组合“丰两优4号”相当,可以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有望培育出新的杂交稻品种。2、通过回交,目标基因的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覆盖12条染色体的SSR标记及中、高密度SNP芯片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HB13001-14-5”的BPH14和BPH15基因成功地导入到“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选育出5个BPH14和BPH15双基因纯合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04-7-47”、“HB17004-7-50”、“HB17004-7-54”、“HB17004-7-72”和“HB17004-7-88”。芯片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新株系中所导入的BPH14和BPH15基因片段长度均分别为434.7 kb和417.6 kb;除两个抗性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外,新株系的其余遗传背景与受体亲本“五山丝苗”相同,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78%。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3级,表现抗褐飞虱;相同条件下,“五山丝苗”均表现感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的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较对照均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季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均与“五山丝苗”基本一致。此外,利用改良株系与不同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在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方面,也和受体亲本与对应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基本一致,且新组合的部分稻米品质指标较原始组合显着提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并在保持其原有性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定向地改良了其褐飞虱抗性。目前,改良株系“HB17004-7-88”已提供给国内商业化种子公司作为“五山丝苗”的替代系用于生产。这也是目前世界上通过回交和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导入双基因片段最短、背景回复率最高的育种案例之一。3、以“HB13001-14-5”为供体,创建了若干个“五山丝苗”遗传背景的单片段代换系,这些代换系均只携带1个包含BPH14或BPH15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片段长度从428.5 kb-13.3 Mb不等;这些代换系中除导入片段外,其余遗传背景与“五山丝苗”相同。通过对代换系的导入片段长度、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表现进行差异分析,发现BPH14基因上下游连锁区段中存在影响生育期和株高的QTLs。4、同样利用回交,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及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方法,将BPH14和BPH15基因导入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品种“黄华占”遗传背景中,选育出了 5个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10-180-171-1”、“HB17010-180-171-39”、“HB17010-180-171-63”、“HB17010-180-171-75”和“HB17010-180-171-86”。芯片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新株系的BPH14和BPH15基因所在染色体座位的导入片段长度分别为362.7 kb和1049.4 kb,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64%。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为9级,表现高感褐飞虱;而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成株期褐飞虱抗性为7级,表现感褐飞虱;而相同条件下,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也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其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地的大田试验表明:5个改良株系在海南株高显着低于受体亲本“黄华占”,而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及其他主要农艺性状“黄华占”无显着差异;5个改良株系在武汉的产量、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与“黄华占”均无显着差异。米质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均较“黄华占”显着提高;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与“黄华占”基本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同样表明,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黄华占”到遗传背景中,显着提高了其褐飞虱抗性,且不会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盘毅[4](2019)在《水稻褐飞虱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转录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提高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是遏制褐飞虱危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不断挖掘褐飞虱抗性基因,并开展相关的功能研究,对深入认识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机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稻显性核不育轮回群体的后代材料进行褐飞虱抗性鉴定和基因挖掘,并构建Bph32的近等基因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结果为水稻优势基因的挖掘提供了一条高效的途径,为水稻品种褐飞虱抗性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并为深入认识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一个水稻显性核不育轮回群体后代单株构建的F9世代群体进行了大田自然鉴定,筛选出3个高抗褐飞虱株系,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在第6染色体1.2Mb-1.67Mb之间定位到一个褐飞虱抗性基因。2.以编号为14CF2426的高抗株系与感虫对照TN1构建的546个F2分离单株为材料,采用分蘖期人工接虫进行褐飞虱抗性的表型鉴定,QTL分析在第1、6和10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与褐飞虱抗性相关QTL。其中,第6染色体上定位到的QTL位于0.4Mb-1.76Mb之间,验证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定位结果。在第1和10染色体检测到的QTL可能是新的褐飞虱抗性QTL。3.对比分析发现,第6染色体上定位的基因是已克隆的Bph32。根据Bph32的DNA序列开发了2对分子标记,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Bph32的近等基因系NIL-Bph32和NIL-bph32。近等基因系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Bph32能够显着提高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水平。4.对Bph32的近等基因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检测到1268个显着的DEGs,与NIL-BPH32相比,1064个上调表达,204个下调表达。GO富集分析检测到46个显着富集的类别,KEGG分析发现了4个显着富集的代谢通路。多个DEGs与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路径相关,推断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路径可能在Bph32抗性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邹拓,耿雷跃,张薇,张启星[5](2018)在《水稻抗病虫基因挖掘及聚合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的抗病性是一个水稻品种能否应用于生产的重要性状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以及品种抗病基因的单一化,导致水稻产量在病虫严重年份受到严重影响。农民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防治水稻病害虫害的过程中,极大地破坏了种植区的自然环境。因此,挖掘利用水稻自身抗病基因,聚合不同抗性基因,提高水稻自身抗病虫害能力是目前水稻抗病育种的重要途径。对水稻抗稻瘟病基因、抗白叶枯基因、抗褐飞虱基因以及水稻抗病基因聚合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潘根[6](2017)在《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3(t)的精细定位及褐飞虱抗性机制初探》文中提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首要害虫,常常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水稻韧皮部汁液从而消耗植株养分。爆发时会造成“虱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另外,褐飞虱还可以传播水稻草状丛矮病和齿叶矮缩病。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控制褐飞虱的常见策略,而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费时费力,污染环境,而且增加褐飞虱的耐药性。利用寄主抗性被认为是防治褐飞虱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因此,需要不断筛选抗源、发掘新的抗性基因并选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抗虫基因的分离与克隆,不仅有助于阐明水稻抗褐飞虱的分子机制,而且可以加快抗虫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本研究前期从来自东南亚和南亚的295份水稻资源中筛选到一份在苗期和成熟期均高抗褐飞虱的越南地方品种W41123。排趋性实验表明,与感虫品种C418相比,W41123对褐飞虱具有一定的排趋性;强迫取食后,W41123上褐飞虱存活率和蜜露排泄量均显着低于C418,表明W41123对褐飞虱具有抗生性。通过与感虫品种C418杂交构建了包含105个单株的F2群体,进行抗褐飞虱遗传分析,表明W41123的褐飞虱抗性受多对基因控制。利用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118个分子标记构建全基因组的连锁图谱,并结合其表型数据,分别在第4和6染色体各检测到一个抗褐飞虱QTL,Qbph4和Qbph6,LOD分别为6.3和3.7,贡献率分别为30%和15.5%,并将其中的主效QTL Qbph4命名为Bph33(t)。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两个位点对褐飞虱的抗性存在累加效应。为了完成Bph33(t)的精细定位,通过连续三次回交,构建了以C418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经检测其背景回复率达91.8%。此外,抗性鉴定表明,近等基因系无论苗期和成熟期均具有较高的褐飞虱抗性。利用W41123/C418构建的F2,以及以C418为轮回亲本构建了BC1F2,BC2F2和BC2F3群体共10600个单株进行重组个体筛选,并结合抗褐飞虱表型鉴定,最终将Bph33(t)定位在一个物理距离为49 kb的区间内。基因预测发现该区间内只包含了两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ORF1编码一个包含锌指结构的功能未知蛋白;ORF2编码为一个羧基肽酶10。进一步测序发现,ORF1在抗感两亲本间存在多处氨基酸的差异,而ORF2只存在单个氨基酸的替换。表达分析表明,抗虫亲本中ORF1的表达水平在接种褐飞虱12 h后显着高于感虫亲本。而ORF2无论在抗、感亲本均受褐飞虱取食诱导,且在褐飞虱取食3,6以及24 h后,抗虫亲本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感虫亲本。抗褐飞虱新基因Bph33(t)的精细定位不仅为该基因的图位克隆同时也为该基因的分子育种利用奠定基础。虽然目前至少克隆了 7个水稻抗褐飞虱基因,但是水稻与褐飞虱的互作机制仍然很不清楚。油菜素内酯(BRs)被广泛报道参与了对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病原菌侵染响应的调控,但参与植物抗虫反应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从256份以Dongjin为背景的T-DNA插入突变体中,筛选到一份在苗期高感褐飞虱的突变体,且该突变体为已报道的油菜素内酯过量的突变体slg-D。进一步研究表明,褐飞虱对突变体具有明显的取食偏好性,且褐飞虱若虫在突变体上的存活率显着高于野生型。与slg-D类似,另外一份BR过量突变体m107表现对褐飞虱更加敏感。而BR合成缺失突变体lhdd10的褐飞虱抗性显着高于背景亲本。此外,外源喷施BRs活性类似物24-表油菜素内酯(24-eBL)也显着提高了水稻对褐飞虱的感虫性。上述结果表明BR可能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水稻抗褐飞虱反应。表达谱分析表明,褐飞虱取食显着下调了 BR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上调水杨酸(Salicylic acid)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褐飞虱取食也抑制了内源BR(CS和6-deoxoCS)的含量积累。进一步发现无论是外源喷施BL还是在BR过量突变体中,SA合成相关基因异分支酸合酶(OsICSl)和苯丙氨酸解氨酶(OsPAL)的表达量及SA含量均显着下降。但在BR缺失突变体lhdd10中SA合成相关基因(OsICS1和OsPAL)的表达量及SA含量均显着上升。此外,在内源BR合成过量突变体或经外源BL处理,JA合成基因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OsAOS2)、脂氧合酶(OsLOX1)及JA响应基因OsMYC2的表达显着上调,且JA的含量也显着上升。而在BR合成缺失突变体lhdd10中,上述基因的表达显着下调。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取食后,过量BR能够抑制SA途径而激活JA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JA合成缺失突变体og1和JA不敏感突变体coil-18解除了 BR对SA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BR可能通过JA途径调控SA途径抑制水稻抗褐飞虱反应。本研究首次报道了BR参与水稻与褐飞虱的互作,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阐述,拓宽了对BR功能的认识,加深了对水稻与褐飞虱互作的了解,为更好地利用寄主抗性防控褐飞虱提供理论依据。
董岩[7](2017)在《水稻新种质抗灰飞虱QTL分析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认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刺吸式害虫,不仅刺吸水稻汁液造成直接为害,还传播一些水稻病毒病。目前,防治灰飞虱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化学杀虫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及农药残留,且会使灰飞虱对药剂的敏感度降低,抗药性增强,破坏生态平衡等问题。挖掘和利用抗虫基因是防控灰飞虱绿色、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药用野生稻蕴藏丰富遗传多样性和大量优异基因。利用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02428经体细胞杂交获得的一份抗灰飞虱材料Pf9279-4开展了抗灰飞虱基因定位,并对其抗虫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我们首先利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对供试水稻材料进行了抗灰飞虱评价,结果发现,药用野生稻对灰飞虱免疫,Mudgo和Pf9279-4分别高抗和抗灰飞虱,02428、9311、TN1和武育粳3号都高感灰飞虱。Pf9279-4对灰飞虱成虫的寿命、若虫历期、产卵量等均有不利影响,并对灰飞虱有强的耐受性和排趋性。进而,我们利用构建的9311/Pf9279-4F2群体,进行了抗灰飞虱QTL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了 QTL验证。在第3、第7和第12号染色体上各检测到1个抗灰飞虱位点,分别命名为Qsbph3d,Qsbph7a和Qsbph12b,分别位于标记RM1324~RM6881、RM3225~RM3755 和RM3917~RM4888 之间,贡献率分别为 37.5%、10.6%和7.2%。利用82对SSR多态性引物对药用野生稻、02428和Pf9279-4进行渗入片段检测,在第3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一个染色体渗入片段,位于RM218~RM7425之间;在第7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一个染色体渗入片段,位于RM7012~RM6338之间;在第12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一个染色体渗入片段,位于RM463~RM6265之间。检测到的染色体渗入片段位于检测的QTL所在区域,证实所检测到的QTLs的准确性,并把3号染色体的QTL区间缩小在RM218-RM7425之间,物理距离为3.2 Mb;7号染色体的QTL区间缩小在RM7012~RM6338之间,物理距离为3.1 Mb;12号染色体的QTL区间缩小在RM463~RM6265之间,物理距离为2.9 Mb。筛选到C2-1-12和C2-1-6两株单株,含3号和7号染色体QTL区段。为了揭示Pf9279-4的抗虫机制,我们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了灰飞虱侵染前后Pf9279-4的蛋白质组变化,并测定了材料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在Oh时有29个蛋白点发生差异表达,其中21个差异蛋白点下调表达,8个差异蛋白点上调表达;在接入灰飞虱6 h后,有64个蛋白点发生差异表达,其中28个差异蛋白点下调表达,36个差异蛋白点上调表达;在接入灰飞虱12h后,有39个蛋白点发生差异表达,其中15个差异蛋白点下调表达,24个差异蛋白点上调表达。差异蛋白涉及防御、光合作用、蛋白代谢和修饰、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细胞壁合成、氨基酸代谢、催化等生物过程。对Pf9279-4进行抗氧化酶活性检测发现,Pf9279-4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活性在灰飞虱侵染各个时间点都高于对照;Pf9279-4中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羟自由基抑制能力的活性在灰飞虱侵染各个时间点都低于对照。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在Pf9279-4在SA途径中起到重要作用,推测在Pf9279-4受到灰飞虱侵染时激活了依赖SA的系统获得性抗性。
田斌[8](2017)在《基于SSSL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病虫害的影响造成水稻产量严重降低,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三种常见病虫害。目前,各国科学家在水稻抗病虫育种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长期的实践证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聚合多个抗性基因培育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水稻品种是防治水稻病虫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前人已构建的抗病虫单片段代换系和优良聚合系,对水稻抗病虫基因进行鉴定并对杂合材料进行进一步选纯和聚合,并对纯合的单片段代换系和聚合系进行抗性鉴定,以达到聚合多个抗病虫基因的目的。其主要的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25份携带抗稻瘟病基因q BLAST-11-1的材料进行稻瘟病研究,其中已纯合聚合系材料13份,杂合聚合系材料12份,对杂合聚合系材料经过两年3季的筛选,共筛选到纯合的四片段聚合系2份、五片段聚合系1份、六片段聚合系3份、七片段聚合系4份、八片段聚合系2份;对SSSL携带的抗稻瘟病基因q BLAST-11-1的研究表明,来源于Lemont(W23)的q BLAST-11-1与以Tsuyuake为供体的Pik-m为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相同等位基因;对筛选到的携带抗稻瘟病基因q BLAST-11-1的25份不同的聚合系在阳江进行稻瘟病自然鉴定发现所有聚合系材料对叶瘟的抗性等级都达到了1-2级,表现为高抗叶瘟,并且在25个聚合材料中对穗瘟的抗性等级均为1-3级的抗性水平,表现为抗穗瘟,通过抗性鉴定大部分纯合材料都对稻瘟病表现出抗性。2、本研究利用23份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5、Xa21的的聚合系材料进行白叶枯病研究,其中已纯合聚合系材料7份,杂合聚合系材料16份,对杂合聚合系材料经过两年3季的筛选,共筛选到三片段聚合系1份、四片段聚合系3份、五片段聚合系2份、六片段聚合系2份、七片段聚合系5份、八片段聚合系3份;在2015年晚季对已纯合的7份聚合系材料和2016年晚季对23份全部纯合的聚合系材料进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5的聚合系材料,对白叶枯病5个生理小种的抗性都达到了中抗以上的水平,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聚合系材料,除了对白叶枯病5个生理小种中的小种Ⅳ、Ⅴ感病外,对其它3个小种的抗性水平都达到了中抗以上的水平,同时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5、Xa21的聚合系材料,对白叶枯病5个生理小种的抗性都达到了高抗水平。3、本研究在利用前人已构建完成的纯合单片段代换系材料与华粳籼74回交构建了抗褐飞虱基因Bph24定位群体,经过两季筛选共筛选到18株交换单株,2016年早季对交换单株进行接虫鉴定,结果显示原始的代换片段中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抗性基因共同调控抗性材料的褐飞虱抗性。利用18份携带抗褐飞虱基因的聚合系材料进行抗褐飞虱聚合研究,其中已纯合聚合系材料5份,杂合聚合系材料11份,2015年早季新增加组合2份,对杂合聚合系材料以及新增组合经过两年3季的筛选,共筛选到三片段聚合系1份、四片段聚合系2份、五片段聚合系2份、六片段聚合系3份、七片段聚合系5份;对携带抗褐飞虱基因的2份单片段代换系和18份不同的聚合系材料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携带抗性基因Bph24的材料和同时携带抗性基因Bph24、Bph14的材料的抗性水平与供体亲本T499的抗性水平相当,而携带抗性基因Bph14的材料的抗性水平仅与对照品种华粳籼74水平相当,由此说明抗褐飞虱基因Bph24在抗性育种方面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抗稻瘟病基因、抗白叶枯病基因以及抗褐飞虱基因聚合应用于育种,改良优良品系对病虫害的抗性,抗性鉴定表明所构建的抗病虫新品系在病虫抗性方面都有较大提升,基本达到了抗病虫基因聚合的目的。
盛文涛,柴学文,饶友生[9](2016)在《野生稻种质在水稻抗虫育种上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综合了国内外抗虫研究相关文献,主要介绍了野生稻在抗褐飞虱、白背飞虱与灰飞虱抗虫基因的遗传定位与克隆,以及在常规育种、单个抗虫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多个抗性基因聚合育种上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野生稻优异抗虫基因在水稻遗传育种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王洋[10](2018)在《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9的精细定位、育种应用及水稻ALOG结构域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BPH),是世界范围内水稻(Oryza sativaL.)生产以及育种应用中危害性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在实施绿色农业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和防治褐飞虱的危害,最为关键的措施就是从水稻抗褐飞虱种质资源中不断发掘新的抗褐飞虱基因并将其转育到广泛播种的栽培稻品种中去,培育抗虫品种在水稻生产中应用。研究表明,斯里兰卡水稻农家种材料Pokkali对褐飞虱群体具有抗性,并携带一个抗褐飞虱显性基因Bph9。前人已将Bph9初步定位在水稻第12号染色体长臂两个SSR分子标记RM28486和RM28438之间的区段之中。我们在此基础上,利用Pokkali/93-11//93-11的BC3F2代以及高世代回交群体BC5F2代单株作为精细定位的群体,通过边缘标记进行重组单株的筛选,并对初步定位区间进行分子标记加密,将Bph9定位在分子标记InD2和Rsal之间68kb的区间内。随后在该定位区间确定两个候选基因。在精细定位的同时,我们通过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筛选以及全染色体多态性标记鉴定遗传背景替换率(回复率),分别构建了以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为遗传背景的Bph9的近等基因系。结合水稻生长发育期和生殖发育期各阶段植株抗褐飞虱鉴定、,褐飞虱的存活率、宿主选择性实验、褐飞虱虫增重、蜜露分泌量等抗性效应分析及近等基因系对三种不同生物型褐飞虱的苗期抗性鉴定证明:来源于抗性亲本Pokkali的Bph9在93-11的遗传背景下确实能够显着地提高水稻植株的抗性水平。而在日本晴遗传背景下的Bph9近等基因系较抗性亲本Pokkali表现出明显降低的抗性。通过调查以93-11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与水稻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如千粒重,穗长,穗数,实粒数等,我们发现其在这些核心性状上与轮回亲本93-11均无显着性差异,因此我们初步认为我们构建的NIL-Bph9可以投入水稻的实际生产育种中,我们申请了该品种的品种权,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珞扬9号”。以前的研究表明,抗性水稻品种Swarnalata携带的抗性基因Bph6位于水稻第4号染色体两个分子标记Y19和Y9之间所在的25kb的物理区段之中。我们通过将以93-11为遗传背景的Bph9近等基因系(BC7F2)和同样以93-11为遗传背景的Bph6近等基因系(BC5F2)(珞扬6号)配制杂交组合,在杂交的F2代单株中,我们分别通过分子标记H和InD2鉴定出包含Bph6和Bph9纯合位点的单株,实现了抗褐飞虱主效基因Bph9和Bph6在93-11遗传背景下的基因聚合。后续的抗虫鉴定和抗性效应分析表明:聚合材料对三种生物型褐飞虱都表现出极高的抗性水平,且其相对于单独含Bph9和Bph6的基因导入系(珞扬9号和珞扬6号)具有更强的抗性效应。通过宿主选择性实验鉴定褐飞虱的趋避性,褐飞虱田间群体对聚合材料表现出与单独含有Bph9和Bph6的近等基因系相比的显着性差异。聚合材料上褐飞虱的存活率在接虫后第9天开始明显比NIL-Bph9和NIL-Bph6下降。通过对聚合材料与轮回亲本93-11的产量相关农艺性状考察对比中,我们发现聚合材料在千粒重这个农业生产重要指标上要显着高于93-11,而其他农艺性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我们同样申请了该聚合材料的品种权,并将其命名为“珞扬69”。珞扬69材料能够让我们在水稻实际生产以及育种方面对褐飞虱危害性的预防和防治增加一种可行性选择。由于单一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介导的抗性可能在与褐飞虱协同进化的过程中逐渐丧失或者降低,而聚合材料的出现可能让Bph9和Bph6所介导的对褐飞虱的抗性更加持久。ALOG蛋白结构域因其最早被发现的拟南芥LSH1基因和水稻中的OsG1基因而被命名。在水稻仅有3个ALOG结构域基因被报道,文献表明它们均涉及到水稻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我们在此基础上,基于ALOG结构域基因家族的进化以及保守结构域分析,在7个代表性陆生植物物种中鉴定到了 84个ALOG结构域家族成员,其中在水稻中包含14个家族基因(4个为最新发现)。通过系统发生树的构建我们发现这一基因家族成员的扩增主要是在单双子叶植物分化以后开始的。在水稻中,我们将ALOG结构域基因简称为OsG1/G1L基因。我们发现基因的片段复制是形成OsG1/G1L基因的唯一动力。通过对华中农业大学CREP数据库下载的水稻生育期33个组织芯片表达谱进行分析,我们发现OsG1/G1L基因从水稻的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呈现了一个多元化的表达模式。根据Cluster聚类分析,3个不同表达聚类中的成员基本表现出了一定的共表达模式,且这种共表达呈一定的组织特异性。根据基因转录谱和后续的定量PCR验证,我们推测了所有OsG1/G1L基因在水稻发育中的潜在功能。最后我们同样通过CREP上水稻33个组织芯片转录谱将OsG1/G1L与之前研究较为完善的调控水稻花器官发育的OsMADS亚家族进行时空共表达分析。所有的结果表明水稻中的OsG1/G1L基因中最先出现的可能是调控一些非花器官发育的基因,这部分基因的基因结构和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和拟南芥中的ALOG结构域基因类似。它们也保持了 ALOG结构域基因在双子叶物种某些组织中的保守的表达模式,如种子和根。随后在水稻不断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调控水稻花器官发育的基因,如穗和小穗发育以及穗分生组织时期调控的基因,还有一些基因涉及到脱落酸(ABA)诱导的植株生长发育以及水稻组成型防御过程。在该过程中,有的OsG1/G1L基因因其基因结构缺失或是蛋白质缺少某些行使功能的必要结构模体(motif)而变成了假基因,而有的基因因其在水稻全生长期表达,我们认为是管家基因。有趣的是OsG1/G1L基因在水稻花器官和非花器官的发育调控中大多是与OsMADS-box亚家族基因共同行使完成的。除此之外,对其他多个物种的系统发生和系统演化分析也为OsG1/G1L的直系同源基因在其他物种中的表达模式和潜在功能提供一定的线索。
二、两个来源于野生稻的抗褐飞虱新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个来源于野生稻的抗褐飞虱新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水稻材料 |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
2.2.9 开花习性观察 |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在物理图谱上的锚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褐飞虱基因鉴定、定位、克隆的总体情况 |
2.2 抗褐飞虱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3 讨论 |
3.1 抗褐飞虱基因命名混乱的问题 |
3.2 抗褐飞虱基因成簇分布于染色体上 |
3.3 抗褐飞虱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 |
(3)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世界及中国水稻生产概况 |
1.3 水稻褐飞虱及其抗性基因研究 |
1.3.1 褐飞虱的分布及危害 |
1.3.2 褐飞虱的主要特性、爆发特点及危害程度 |
1.3.3 褐飞虱致害性的研究 |
1.4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其定位与克隆 |
1.4.1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主效抗性基因的定位 |
1.4.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
1.5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及生理机制 |
1.5.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 |
1.5.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生理机制 |
1.6 水稻褐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
1.7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
1.8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
1.8.1 分子标记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8.2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
1.8.3 基于SNP的高通量全基因组选择平台 |
1.8.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利用MAS改良恢复系“华恢938”的褐飞虱抗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用于抗性鉴定的褐飞虱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2 用于目标基因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3.3 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
2.2.4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确认及遗传背景分析 |
2.2.4.1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型确认 |
2.2.4.2 育成株系的遗传背景分析 |
2.2.5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 |
2.2.5.1 鉴定用褐飞虱的准备 |
2.2.5.2 待鉴定材料秧苗准备 |
2.2.5.3 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流程及评价标准 |
2.2.6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农艺性状考察 |
2.2.7 稻米品质分析 |
2.2.8 数据分析和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回交、分子标记检测和株系选择过程 |
2.3.2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
2.3.3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4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缩小遗传背景差异有助于减少表型差异 |
2.4.2 BPH14和BPH15在褐飞虱抗性育种中的应用策略 |
2.4.3 有进一步试验价值的测配组合 |
第三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五山丝苗”的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褐飞虱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水稻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
3.2.3.2 目的基因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
3.2.3.3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多态性标记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
3.2.3.4 基于SNP芯片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遗传背景分析 |
3.2.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技术路线 |
3.2.5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5.1 苗期人工接虫抗性鉴定 |
3.2.5.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5.3 褐飞虱取食后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测定 |
3.2.6 改良株系及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3.2.7 稻米品质分析 |
3.2.8 遗传背景回复率计算及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基因BPH14和BPH15正向选择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
3.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
3.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
3.3.5 中选株系高密度芯片遗传背景分析 |
3.3.6 中选株系遗传背景重测序分析 |
3.3.7 重组断点的确定及序列分析 |
3.3.8 改良株系褐飞虱抗性综合评价 |
3.3.8.1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
3.3.8.2 蜜露及虫增重测定结果 |
3.3.8.3 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
3.3.9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9.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9.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10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0.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0.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
3.3.1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11.2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2 BPH14或BPH15基因单片段代换系的建立与评价 |
3.3.12.1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3.3.12.2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利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实现水稻目标性状的精准改良 |
3.4.2 基于SNP标记的基因分型平台是理想的遗传背景选择工具 |
3.4.3 优化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策略 |
3.4.4 缩短导入片段对消除潜在连锁累赘非常必要 |
3.4.5 改良株系的应用前景 |
第四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目标基因正向、负向选择及全基因背景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
4.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
4.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4.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
4.3.5 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
4.3.6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4.3.6.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4.3.6.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4.3.7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
4.3.7.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4.3.7.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
4.4 讨论 |
4.4.1 BPH14和BPH15基因不会对产量、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
4.4.2 BPH14和BPH15连锁片段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对性状的影响不同 |
4.4.3 基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多基因聚合策略 |
4.4.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培育多基因聚合绿色超级稻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水稻褐飞虱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
1.2.1 稻飞虱的分类 |
1.2.2 褐飞虱的危害特征 |
1.3 褐飞虱的生物型 |
1.3.1 害虫的生物型 |
1.3.2 褐飞虱的生物型分类 |
1.3.3 褐飞虱生物型的致害机理与形成机制 |
1.3.4 褐飞虱生物型的鉴定方法 |
1.4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 |
1.4.1 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机理 |
1.4.2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的鉴定方法 |
1.4.3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 |
1.4.4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克隆 |
1.5 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 |
1.6 作物中的显性核不育资源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稻抗褐飞虱大田自然鉴定与GWAS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田间褐飞虱的发生情况 |
2.3.2 83个鉴定株系虫口密度与受害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
2.3.3 鉴定株系的抗性评价与分析 |
2.3.4 GWAS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水稻抗褐飞虱人工接虫鉴定与QTL定位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F_2分离群体分蘖期人工接虫鉴定结果 |
3.3.2 F_2分离群体的QTL定位分析 |
3.3.3 第6染色体上抗褐飞虱目标基因与已克隆基因Bph32的对比分析结果 |
3.3.4 Bph32基因高效分子标记的开发 |
3.3.5 Bph32基因在83个鉴定株系中的分布及抗性表现情况 |
3.4 讨论 |
第4章 转录组测序挖掘Bph32的调控基因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NIL-BPH32和NIL-bph32的抗性鉴定结果与转录组测序质量 |
4.3.2 NIL-BPH32和NIL-bph32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4.3.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4.3.4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
4.3.5 DEGs与报道的水稻抗虫QTL在染色体上的共定位 |
4.3.6 RT-qPCR验证DEGs的表达 |
4.4 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缩略词英汉对照 |
附录 2:用于定量PCR的引物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
(5)水稻抗病虫基因挖掘及聚合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
1.1 稻瘟病概述 |
1.2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2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
2.1 白叶枯病概述 |
2.2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鉴定、定位与克隆 |
3 水稻褐飞虱研究进展 |
3.1 褐飞虱概述 |
3.2 水稻褐飞虱的生物型 |
3.3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鉴定与克隆 |
4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研究的应用 |
5 问题与展望 |
(6)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3(t)的精细定位及褐飞虱抗性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褐飞虱概况 |
1.1 水稻褐飞虱生物学特征 |
1.2 褐飞虱生物型及分布 |
1.3 褐飞虱的危害表现及防治途径 |
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及遗传基础研究 |
2.1 水稻抗褐飞虱鉴定方法 |
2.2 水稻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的发掘 |
2.3 水稻抗褐飞虱微效QTLs的研究进展 |
2.4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成簇分布概况 |
2.5 抗褐飞虱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
3 水稻抗虫的生理机制 |
4 水稻抗褐飞虱机制研究进展 |
4.1 水稻中已克隆的抗褐飞虱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
4.2 水稻应答昆虫取食的信号转导 |
5 水稻与褐飞虱互作机制 |
5.1 昆虫相关的分子模式(HAMP)触发的免疫(PTI) |
5.2 效应子触发的免疫(ETI) |
5.3 水稻与褐飞虱互作初级模式 |
6 油菜素内酯调控植物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
6.1 油菜素内酯的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 |
6.2 油菜素内酯参与植物应对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
7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水稻品种W41123抗褐飞虱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分子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褐飞虱 |
1.3 水稻抗褐飞虱表型鉴定 |
1.4 W41123排趋性的评价 |
1.5 褐飞虱存活率评价 |
1.6 褐飞虱蜜露量的测定 |
1.7 植物总DNA的提取(SDS提取法) |
1.8 SSR引物和InDel引物的设计 |
1.9 PCR反应 |
1.10 PCR产物的检测 |
1.11 连锁图谱的构建与QTLs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亲本苗期和成熟期抗褐飞虱表型 |
2.2 褐飞虱在水稻品种W41123上的取食评价 |
2.3 水稻品种W41123抗褐飞虱的遗传分析 |
2.4 抗褐飞虱QTLs的检测 |
3 讨论 |
第三章 水稻品种W41123抗褐飞虱基因Bph33(t)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褐飞虱虫源 |
1.2 褐飞虱表型鉴定 |
1.3 InDel标记设计 |
1.4 植物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
1.5 定位区间候选基因以及整个区间序列的扩增和测序 |
1.6 Quantitative RT-PCR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ph33(t)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褐飞虱抗性评价 |
2.2 W41123中抗褐飞虱基因Bph33(t)的精细定位 |
2.3 定位区间候选基因的预测 |
2.4 候选基因的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油菜素内酯参与水稻与褐飞虱互作机制的探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水稻供试材料 |
1.2 褐飞虱饲养和苗期抗褐飞虱表型鉴定 |
1.3 褐飞虱排趋性实验 |
1.4 褐飞虱幼虫存活率实验 |
1.5 外源植物激素处理 |
1.6 水稻内源激素的测定 |
1.7 RNA提取、RT-PCR和Real-Time PCR |
2 结果 |
2.1 油菜素内酯对水稻苗期褐飞虱抗性的影响 |
2.2 褐飞虱取食后BR、JA和SA途径分析 |
2.3 褐飞虱取食后BR负调节SA途径 |
2.4 褐飞虱取食后BR对JA途径的影响 |
2.5 BR对SA途径的抑制依赖于JA途径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小结 |
1 全文结论 |
1.1 水稻品种W41123对褐飞虱兼具抗生性和排趋性 |
1.2 W41123的褐飞虱抗性受两个QTL位点控制 |
1.3 抗褐飞虱基因Bph33(t)被定位于49 kb的区间 |
1.4 Bph33(t)定位区间包含两个候选基因,在抗感亲本间氨基酸及褐飞虱取食后表达量存在差异 |
1.5 BR负调节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 |
1.6 褐飞虱取食下调BR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诱导JA和SA相关基因的表达. |
1.7 在水稻抗褐飞虱反应中BR负调节SA途径 |
1.8 BR对SA途径的抑制作用依赖与JA途径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水稻新种质抗灰飞虱QTL分析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灰飞虱的发生与危害 |
1.1.1 灰飞虱直接危害 |
1.1.2 灰飞虱传毒危害 |
1.2 灰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
1.2.1 灰飞虱的虫态特征 |
1.2.2 灰飞虱的翅型分化和雌雄比例 |
1.2.3 灰飞虱的生活习性 |
1.2.4 灰飞虱的分布 |
1.2.5 灰飞虱的生活史 |
1.2.6 灰飞虱寄主植物 |
1.3 水稻抗灰飞虱遗传基础研究 |
1.4 植物抗虫类型 |
1.4.1 抗生性 |
1.4.2 趋避性 |
1.4.3 耐虫性 |
1.5 植物抗虫的防御反应 |
1.5.1 植物抗虫的直接防御反应 |
1.5.2 植物抗虫的间接防御反应 |
1.6 灰飞虱的成灾因素 |
1.7 灰飞虱防治 |
1.7.1 农业防治 |
1.7.2 生物防治 |
1.7.3 化学防治 |
1.7.4 抗性品种 |
1.8 药用野生稻的研究现状 |
1.9 植物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抗性反应信号途径 |
1.10 蛋白质组学在抗虫方面的研究 |
1.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抗性基因的初步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水稻材料 |
2.1.2 灰飞虱 |
2.1.3 试验试剂 |
2.1.4 试验仪器 |
2.1.5 SSR标记分析 |
2.2 试验方法 |
2.2.1 供试水稻材料和定位群体抗灰飞虱鉴定 |
2.2.2 CTAB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 |
2.2.3 SSR标记的PCR产物扩增 |
2.2.4 SSR标记的PCR产物检测 |
2.2.5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2.6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 |
2.2.7 QTL验证 |
2.2.8 单染色体替换系的构建 |
2.3 实验结果 |
2.3.1 供试水稻材料的抗虫表现 |
2.3.2 101个F_(2:3)家系对灰飞虱的抗虫表现 |
2.3.3 亲本之间的多态性筛选 |
2.3.4 遗传连锁图谱 |
2.3.5 抗灰飞虱QTL定位 |
2.3.6 QTL验证 |
2.3.7 BC_2F_2抗灰飞虱鉴定 |
2.3.8 BC_2F_2当中存活稻株基因型分析 |
2.4 讨论与分析 |
第三章 水稻新种质抗灰飞虱评价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灰飞虱 |
3.2 试验方法 |
3.2.1 利用苗期集团筛选法对Pf9279-4和02428进行抗灰飞虱鉴定 |
3.2.2 Pf9279-4的抗虫机制 |
3.3 试验结果 |
3.3.1 Pf9279-4和02428的抗虫表现 |
3.3.2 Pf9279-4对灰飞虱的抗虫机制分析 |
3.4 讨论与分析 |
第四章 水稻新种质蛋白质组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水稻叶鞘总蛋白提取 |
4.2.2 总蛋白的裂解 |
4.2.3 总蛋白的纯化(GE 2-D Clean-Up Kit试剂盒) |
4.2.4 总蛋白的定量(GE 2D Quant Kit) |
4.2.5 荧光标记效率试验准备工作(GE DIGE CyDye mini标记试剂盒) |
4.2.6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in gel electrophoresis, 2D-DIGE) |
4.2.7 凝胶扫描 |
4.2.8 图像分析 |
4.2.9 考马斯亮蓝凝胶制备 |
4.2.10 差异表达蛋白质谱鉴定 |
4.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4.2.12 样品中病毒的检测 |
4.2.13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4.3 实验结果 |
4.3.1 样品中病毒检测 |
4.3.2 2D-DIGE结果 |
4.3.3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分析 |
4.3.4 差异蛋白点聚类分析 |
4.3.5 qPCR分析 |
4.3.6 抗氧化酶的活性 |
4.4 讨论与分析 |
4.4.1 调控蛋白和功能蛋白在抗感水稻材料中应答灰飞虱的分子机制 |
4.4.2 寄主全方位防御灰飞虱侵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六章 体细胞杂交后代抗条纹叶枯病分析 |
6.1 实验材料 |
6.1.1 水稻材料 |
6.1.2 灰飞虱 |
6.1.3 试验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34份F_1代材料苗期接毒 |
6.3 实验结果 |
6.3.1 亲本和F_1群体田间抗病表型鉴定及ELISA检测感病率 |
6.4 讨论与分析 |
附录Ⅰ 各种溶液的配置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灰飞虱侵染24-96 H的2D-DIGE扫描图像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基于SSSL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及英汉对照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
1.1.1.1 稻瘟病概述 |
1.1.1.2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1.2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
1.1.2.1 白叶枯病概述 |
1.1.2.2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1.3 水稻褐飞虱研究进展 |
1.1.3.1 褐飞虱概述 |
1.1.3.2 水稻褐飞虱的生物型 |
1.1.3.3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鉴定及克隆 |
1.1.4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 |
1.1.5 水稻白叶枯抗性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 |
1.1.6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 |
1.1.7 基于SSSL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鉴定及聚合育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分子标记检测方法 |
2.2.2.1 分子标记 |
2.2.2.2 用于分子标记检测的主要试剂 |
2.2.2.3 用于分子标记检测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2.4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5 PCR扩增 |
2.2.2.6 6%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 |
2.2.2.7 银染和记录结果 |
2.2.3 稻瘟病抗性鉴定 |
2.2.3.1 试验地点的选择 |
2.2.3.2 试验材料的种植 |
2.2.3.3 试验病圃的管理 |
2.2.3.4 试验材料叶瘟的调查 |
2.2.3.5 试验材料穗瘟的调查 |
2.3 结果 |
2.3.1 筛选的纯合抗稻瘟病聚合系材料 |
2.3.2 抗稻瘟病基因q BLAST111 的鉴定 |
2.3.3 单片段代换系和聚合系的稻瘟病抗性 |
2.4 小结 |
第3章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聚合育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供试材料的种植 |
3.2.3 分子标记检测方法 |
3.2.3.1 分子标记 |
3.2.3.2 用于分子标记检测的主要试剂 |
3.2.3.3 用于分子标记检测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3.4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3.5 PCR扩增 |
3.2.3.6 6%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 |
3.2.3.7 银染和记录结果 |
3.2.4 白叶枯病鉴定 |
3.2.4.1 接种菌株 |
3.2.4.2 接种及调查 |
3.3 结果 |
3.3.1 筛选的纯合抗白叶枯病聚合系材料 |
3.3.2 2015 年晚季聚合系的白叶枯病抗性 |
3.3.2.1 对照材料对白叶枯病5个生理小种的抗性 |
3.3.2.2 携带xa5基因的聚合系对白叶枯病5个生理小种的抗性 |
3.3.2.3 携带Xa21基因的聚合系对白叶枯病5个生理小种的抗性 |
3.3.2.4 同时携带xa5、Xa21基因的聚合系对白叶枯病5个生理小种的抗性 |
3.3.3 2016 年晚季对照材料和聚合系的白叶枯病抗性 |
3.3.3.1 对照材料对白叶枯病5个生理小种的抗性 |
3.3.3.2 携带xa5基因的聚合系对白叶枯病5个生理小种的抗性 |
3.3.3.3 携带Xa21基因的聚合系对白叶枯病5个生理小种的抗性 |
3.3.3.4 同时携带xa5、Xa21基因的聚合系对白叶枯病5个生理小种的抗性 |
3.4 小结 |
第4章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定位及聚合育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分子标记检测方法 |
4.2.2.1 分子标记 |
4.2.2.2 用于分子标记检测的主要试剂 |
4.2.2.3 用于分子标记检测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2.4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
4.2.2.5 PCR扩增 |
4.2.2.66%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 |
4.2.2.7 银染和记录结果 |
4.2.3 代换片段长度的计算 |
4.2.4 代换作图 |
4.2.5 水稻抗褐飞虱表型鉴定 |
4.3 结果 |
4.3.1 筛选的纯合抗褐飞虱聚合系材料 |
4.3.2 抗褐飞虱基因Bph24的定位 |
4.3.3 水稻鉴定材料的褐飞虱抗性 |
4.4 小结 |
第5章 水稻抗病虫聚合系的农艺性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分子标记检测方法 |
5.2.2.1 分子标记 |
5.2.2.2 用于分子标记检测的主要试剂 |
5.2.2.3 用于分子标记检测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
5.2.2.4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
5.2.2.5 PCR扩增 |
5.2.2.66%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 |
5.2.2.7 银染和记录结果 |
5.2.3 农艺性状的调查 |
5.2.3.1 抽穗期调查 |
5.2.3.2 产量相关性状的测定 |
5.3 结果 |
5.3.1 抗病虫聚合系抽穗期性状变化 |
5.3.2 抗病虫聚合系产量相关性状变化 |
5.4 小结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水稻抗病虫基因的挖掘 |
6.1.2 水稻抗病虫基因的聚合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A 已鉴定水稻抗稻瘟病基因 |
附表B 已鉴定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 |
附表C 本研究用到的已纯合的具有稻瘟病抗性的聚合系 |
附表D 筛选到的纯合抗稻瘟病聚合系材料 |
附表E 本研究用到的已纯合的具有白叶枯病抗性的聚合系 |
附表F 筛选到的纯合抗白叶枯病聚合系材料 |
附表G 本研究用到的已纯合的具有褐飞虱抗性的聚合系 |
附表H 筛选到的纯合抗褐飞虱聚合系材料 |
附表I 本研究所用调查农艺性状的抗病虫聚合系材料 |
附图1 基因Pik-m供体Tsuyuake与基因q BLAST111 供体Lemont对比 |
附图2 4号染色体抗褐飞虱基因分布 |
(9)野生稻种质在水稻抗虫育种上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野生稻种质抗虫基因的鉴定与克隆 |
1.1 抗褐飞虱基因 |
1.2 抗白背飞虱与灰飞虱基因 |
1.3 抗稻瘿蚊、稻纵卷叶螟、螟虫、黑尾叶蝉基因 |
2 野生稻种质抗虫育种实践 |
2.1 野生稻种质抗褐飞虱常规育种 |
2.2 野生稻种质抗褐飞虱基因MAS育种 |
2.3 野生稻种质其他抗虫基因育种 |
3 野生稻种质抗虫资源利用的建议 |
3.1 抗褐飞虱育种的建议 |
3.2 其他抗虫性状育种的建议 |
(10)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9的精细定位、育种应用及水稻ALOG结构域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褐飞虱的防治以及危害 |
1.1 褐飞虱的生物学特征 |
1.2 褐飞虱对水稻的危害 |
1.3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
1.4 褐飞虱的发生规律 |
1.5 褐飞虱的防治 |
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
2.1 植物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方法 |
2.1.1 植物基因的定位群体 |
2.1.2 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 |
2.1.3 基于图位克隆的基因定位技术 |
2.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情况 |
2.3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表型鉴定 |
2.4 水稻抗褐飞虱的种质资源利用现状 |
2.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基因聚合育种中的应用 |
3. 基于进化和表达的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植物基因家族 |
3.1 进化分析的数据库和软件 |
3.1.1 核苷酸和蛋白质数据库以及序列比对 |
3.1.2 蛋白质序列保守模体分析 |
3.1.3 基因结构预测以及复制基因的注释 |
3.1.4 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
3.2 基于基因芯片的基因表达及共表达分析 |
3.3 常用的水稻转录组公共数据库 |
4. 水稻的花器官发育以及ALOG结构域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4.1 水稻的花器官发育 |
4.2 ALOG结构域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9的精细定位与NIL-Bph9的构建及抗虫效应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褐飞虱虫源 |
2.1.3 分子标记的种类与开发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稻苗期抗虫鉴定 |
2.2.2 虫增重、蜜露量测定 |
2.2.3 褐飞虱对寄主植株的选择性实验 |
2.2.4 褐飞虱的存活率统计 |
2.2.5 基于TPS法超速提取水稻叶片DNA |
2.2.7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及试剂 |
2.2.8 数据分析方法 |
2.2.9 近等基因系的农艺性状考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Bph9的精细定位 |
3.2 候选基因的预测和互补验证 |
3.3 NIL-Bph9的构建及遗传背景评价 |
3.4 NIL-Bph9抗褐飞虱鉴定以及抗性效应分析 |
3.4.1 NIL-Bph9对不同生物型褐飞虱的苗期抗虫鉴定 |
3.4.2 NIL-Bph9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抗虫鉴定 |
3.4.3 NIL-Bph9的宿主选择性 |
3.4.4 褐飞虱在NIL-Bph9和93-11的存活率 |
3.4.5 褐飞虱的虫增重和蜜露量分析 |
3.5 NIL-Bph9的农艺性状考察 |
4. 讨论 |
4.1 Bph9基因的精细定位及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分布 |
4.2 Bph9介导的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 |
4.3 遗传背景对水稻抗褐飞虱基因抗性的影响 |
第三章 水稻抗褐飞虱主效基因Bph9与Bph6的基因聚合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褐飞虱虫源 |
2.3 实验方法 |
2.3.1 单基因导入系、聚合系的培育 |
2.3.2 CTAB法小量制备提取植物叶片总DNA |
2.3.3 常规PCR反应试剂和流程 |
2.3.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2.3.5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 |
2.3.6 苗期抗虫鉴定以及抗虫效应分析 |
2.3.7 农艺性状考察 |
2.3.8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Bph6、Bph9单基因导入系的选育 |
3.2 Bph9和Bph6导入系的背景回复率和抗性鉴定 |
3.3 Bph6导入系的农艺性状考察 |
3.4 Bph9和Bph6的聚合系材料构建 |
3.5 珞扬69的抗虫效应分析 |
3.5.1 苗期抗虫鉴定 |
3.5. 2珞扬69对三种生物型褐飞虱的苗期抗虫鉴定 |
3.5.3 珞扬69同两个导入系材料的宿主选择性 |
3.5.4 洛扬69的褐飞虱存活率分析 |
3.5.5 聚合系和单基因导入系的褐飞虱虫增重和蜜露量分析 |
3.6 珞珈69的农艺性状考察 |
4. 讨论 |
第四章 水稻ALOG结构域基因亚家族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序列搜集以及结构分析 |
2.2.2 基因的染色体分布以及复制分析 |
2.2.3 系统进化与保守结构域分析 |
2.2.4 水稻和拟南芥全生育期基因芯片的表达谱分析 |
2.2.5 OsG1/G1L与水稻OsMADS亚家族的共表达连锁聚类分析以及网络的构建 |
2.2.6 统计分析方法 |
2.2.7 水稻总RNA的提取以及定量PCR |
2.2.7.1 水稻总RNA提取 |
2.2.7.2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RNA浓度及纯度 |
2.2.7.3 琼脂糖胶电泳法检测总RNA的质量和浓度 |
2.2.7.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2.2.7.5 实时定量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和其他物种中ALOG结构域基因 |
3.2 OsG1/G1L基因的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 |
3.3 全部ALOG结构域基因的基因结构以及系统进化分析 |
3.4 OsG1/G1L基因的染色体分布和基因复制情况 |
3.5 OsG1/G1L基因的转录谱芯片表达分析 |
3.6 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量 |
3.7 OsG1/G1L基因与OsMADS基因的共表达分析 |
3.8 跨物种对比分析玉米和拟南芥中ALOG结构域基因的芯片表达分析 |
4. 讨论 |
4.1 ALOG结构域基因家族的进化 |
4.2 OsG1/G1L在水稻花器官发育中的潜在功能 |
4.3 OsG1/G1L在水稻其他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 |
4.4 拟南芥和玉米中ALOG结构域基因的潜在功能 |
第五章 总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OsG1/G1L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 |
附录2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与待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两个来源于野生稻的抗褐飞虱新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在物理图谱上的锚定[J]. 顾凡,陈玲,陈越,赵昶灵,肖素勤,程在全. 江西农业学报, 2020(02)
- [3]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D]. 王红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4]水稻褐飞虱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转录组学研究[D]. 盘毅.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5]水稻抗病虫基因挖掘及聚合育种研究进展[J]. 邹拓,耿雷跃,张薇,张启星. 河北农业科学, 2018(05)
- [6]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3(t)的精细定位及褐飞虱抗性机制初探[D]. 潘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7]水稻新种质抗灰飞虱QTL分析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 董岩.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基于SSSL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D]. 田斌.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野生稻种质在水稻抗虫育种上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盛文涛,柴学文,饶友生. 华北农学报, 2016(S1)
- [10]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9的精细定位、育种应用及水稻ALOG结构域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 王洋. 武汉大学, 2018(07)
标签:分子标记论文; 稻瘟病论文; 水稻论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 水稻品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