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新闻报道中的思维弊端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汪其燠[1](2021)在《父亲媒介形象研究 ——以中国新闻网父亲节报道(2010-2020)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古往今来的认知中,大众对“父亲”的理解,通常认为是“一家之主”,以及“家庭经济来源的提供者”。随着大众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父亲的形象也开始发生转变,而这些改变在媒介载体上正逐步显现。本论文以媒介建构为视角,搜集中国新闻网2010至2020年的父亲节新闻报道,从报道篇数、报道体裁、报道态度、报道主题和父亲社会身份以及形象品质等方面,对报道样本进行了内容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父亲节报道文本,探讨和解读父亲形象,深入挖掘影响父亲媒介形象形成的综合因素,总结中国新闻网构建父亲形象的特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对主流媒介构建父亲媒介形象提出建议。通过中国新闻网父亲节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近十一年来主要呈现了为事业奔波的父亲形象、不善言辞的严父形象、注重陪伴的新型父亲形象。中新网在塑造父亲媒介形象的过程中,看似发挥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建构了丰富多元的父亲形象,但并未真正打破认知偏见,尤其近几年来,父亲节的新闻报道骤减,父亲形象呈现单一化的趋势。其中深层次的因素在于,媒介自身对于父亲角色的认知也存在着严重的刻板印象,中新网构建父亲媒介形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在男权文化依旧主导社会的环境下,过多地强调父亲的社会属性;父亲形象从多元化到模糊化;父亲节报道价值导向偏离,父亲节的报道呈现娱乐化,且父亲节沦为文化消费品;父亲形象与现实存在偏差,父亲身份的覆盖面小,父亲角色“遇冷”。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针对主流媒介建构父亲形象提出了以下建议:作为大众传播的主体,应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尤其是要发挥大众媒介的教育功能,科学地设置父亲节报道的议程,摘除标签化的刻板印象,突破传统认知,客观全面地建构新时代的父亲形象。
朱琦[2](2021)在《新闻短视频的叙事模式研究 ——以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短视频获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短视频逐渐成为用户主要的媒介渠道。主流媒体若想掌握舆论话语权,需创新新闻报道形式。中国新闻奖,是国家级别的新闻奖项,获奖作品具有标杆性意义,且主要是主流媒体参赛。本文选取第28-30届获奖新闻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依托新闻叙事学,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语言出发分析50组作品,总计62件。研究主流媒体现阶段目前如何创作新闻短视频,存在什么问题?未来该如何发展?通过研究分析这些问题,扬长补短,以期给其它新闻短视频的制作带来借鉴价值。首先,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语言出发,描述性层面上掌握当下优秀新闻短视频叙事模式。叙事视角上,内视角强化亲历性,增强真实感,外视角强化客观性,达到告知作用,内外视角混合使用多元全面了解新闻事件。一元视角突出一个核心点,多元视角从多种意见出发了解同一事件或人物。第一人称视角注重主观感知,第三人称视角起到客观记录的作用;在叙事时间上,以顺叙客观还原新闻,以倒叙提升兴趣,以追叙补充完善背景,以预叙构建美好图景,以平叙实现主旨强化;在叙事语言上,核心画面语言以传统为主,更注重事实导向的新闻短视频较多会选用纪实类资料,以人物故事为核心较多选用剧情类视频,原创动画画面使用较少,配合同期声和解说,细化和串联新闻事件,配乐渲染氛围,文字语言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其次,从叙事意义建构的方式分析新闻短视频实现舆论引导的具体途径,通过具象化呈现,建构社会知识;正反面呈现,塑造社会规范;情感化呈现,形成社会共识,实现叙事意义的建构。第三,从生产主体、叙事模式以及叙事意义的扩散,分析叙事困境。叙事主体“移民”属性,导致新闻短视频欠缺竖屏式、短平快,新闻价值性、时效性、趣味性、真实性降低,在碎片化、图像优先、魔弹论失效的传播环境下,抑制叙事意义扩散。最后,新闻短视频的创作应以用户为核心,丰富叙事主体,软性化、圈层化以及闭环化进行叙事选题,叙事模式更具网感;叙事时长精炼呈现,打造新闻短视频品牌,提高用户粘性,才能全方位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实现舆论引导。
蔡婷婷[3](2021)在《报纸媒体中的女博士媒介形象建构研究(2010-2019)》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媒介社会化与社会媒介化程度的加深,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大众媒介作为我国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中的某一类特定群体的形象再现以及社会性别角色的塑造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本文主要聚焦报纸媒体对女博士的媒介形象建构问题。由于受到性别、学历和社交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女博士这一高知文化群体成为了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人群,也逐渐成为大众传媒视域里备具话题和价值的特殊群体和审视对象,被媒体建构与消费,而媒体所建构的女博士形象,又间接影响了社会公众对该群体的认知与评价。随着世界各国女性运动的崛起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日渐觉醒,对于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偏差化的高知女性形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报纸媒介上的女博士形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改善和纠正该群体的媒介形象,缓解该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间的交往偏见和障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话语和社会建构论为视角,采用框架理论为分析工具,选取中国大陆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党报、都市报和对象报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报》)近10年来关于女博士的相关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类目建构和主题编码的方式对女博士报道样本进行量化的统计学分析及定性的文本分析,归纳总结中国大陆地区报纸媒体中的女博士媒介形象,力图从整体上再现传统报纸媒体对女博士媒介形象建构的特征及规律。研究发现,近10年报纸媒体关于女博士的新闻报道总体建构出了女博士作为婚育中的弱势群体、不幸遇难的受害者和违规犯错的越轨者三种负面形象;以及突破奉献的科研者、敬业奉献的劳模和开拓引领的创业者三种正面形象。此外,报纸媒体再现女博士负面形象时使用了女博士受难的常态化框架、女博士报道的反差化框架以及女博士报道的问题化框架三种特定的作用框架。这种作用框架形成的话语权力使得女博士的媒介形象呈现出标签化的符号表征以及刻板化的形象再现两种特征。媒体实际上是借助于报道女博士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作为其切入点,进而使之成为了报道整个女性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的一个例征。“生育难”“婚恋难”等本来就是女性所面临的一种社会问题,而经过传统媒体的“转喻”,这种社会问题映射成为女博士的专属问题,女博士成为很多社会问题经历人的一种代表者。因此,媒介式的传播文化在不断塑造女博士形象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上各方女性话语之间的互动关系。
黄赤澄[4](2020)在《《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在我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农民是农业农村的主体。本文以镜像理论、再现理论为基础,以梵.迪克的话语分析作为分析路径,结合文献法、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农民日报》为研究个案,重点分析其涉农新闻报道中呈现的农民形象、尚存的不足与改进路径。经过研究发现,《农民日报》中有关农民的人物报道中,与现实存在一定间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性别选择上,偏重于男性;二、在阶层分布上,以农村干部为主;三、在报道地域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失衡。《农民日报》呈现的农民形象具有多样化趋势:村干部的形象,主要呈现出勤恳朴实、任劳任怨的群众路线践行者和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老黄牛”以及精明强干、与时俱进的领导者三种类型;普通农民的形象,主要呈现出乐于助人、道德高尚的新模范和热爱学习、多才多艺的手艺传承人以及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劳动者三种类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形象,主要呈现出以先进科技赢得市场竞争的佼佼者和开拓进取、敢于创业的新型农民以及心存感恩、回报桑梓之地的企业家三种类型。《农民日报》所呈现的农民形象,具有明显的正面宣传为主、模式单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刻意形塑出“高大全”的正面形象、具有明显的态度偏向;缺乏对人物缺点与不足的正常展示,削弱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贴近性、可读性与监督功能。为此,本文认为,《农民日报》在再现农民形象时,应在正面宣传的同时,紧密结合实际,更加注意完整、多维地呈现真实的中国农民形象,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增强其新闻报道在我国农民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刘琦[5](2020)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错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媒介融合可分为简单组合、相互博弈与深度融合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放的市场形式致使各类小媒体层出不穷,由此产生了简单媒介重组;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生新媒体,令媒介环境再次发生改变,传统媒体为寻求发展,一方面与新媒体相互博弈,另一方面也在积极的借助新技术转型,向新媒体进军;直到2010年,三网融合进入到实质性推进阶段,媒介间由此开始了技术、终端、内容等多维度的深度融合。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既有的新闻写作与传播范式被打破,其实践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比如:新闻的呈现方式更为多元与便捷,新闻内容更为丰富,更为重视用户的喜好与感受,更为强调热点效应与关注度等等。上述种种表明,新闻报道已经告别了单向传播的时代,传统新闻写作理论无法完全契合融媒体背景下的写作实践,从而产生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人们应正视并重视实践与理论的错位,此外还应透过现象看清错位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当下情况完善原有理论,为融媒体中的新闻写作提供理论支撑,解决新闻写作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本人尝试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写作实践与传统新闻写作理论的错位进行研究,力求为新闻写作理论的完善、新闻写作实践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来源进行了论述,阐明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融媒体新闻写作研究的分析,梳理了目前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明确了论文的研究范围,理清了论文的相关概念,并拟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四章是论文研究的主要部分,其中第二章以传统新闻写作理论中“新闻写作中文字为主要载体”这一概念为切入点,对传统新闻写作理论中的相关内容加以整理,对融媒体环境中新闻写作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新闻写作理论对新闻写作实践进行分析,证明错位的存在,寻找错位成因,并就新的新闻写作理论的建构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三章以“新闻背景资料是新闻中的必有部分”这一传统观点为切入点,结合传统新闻写作理论对融媒体中新闻背景资料独立于新闻之外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并证实错位的存在,寻找错位成因,并就新闻写作理论的完善提出自己的意见。第四章以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为研究点,将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写作实践与传统新闻写作理论进行对比,证实“融媒体中新闻写作真实性退位”这一观点,分析影响融媒体中新闻写作真实性的因素,针对不同媒体的特性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阎佳[6](2020)在《国内短视频传播中的女性歧视现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短视频凭借及时性、互动性满足人们碎片化的接受方式。但是,一些短视频在传播过程通过贬损或者丑化女性形象的方式呈现出对于女性的歧视。本文对于目前移动短视频中传播女性歧视的主要表现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探究女性歧视如何通过不同的女性形象得以传达,并重点分析短视频中女性歧视的影响因素和传播女性歧视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探寻产生传播女性歧视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关政府监管、受众抵制、平台手段等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基本概念界定等内容,着重对我国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现状做出概况性解读,在此基础上指出短视频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女性歧视问题;第二个部分分析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女性歧视的方式;第三部分分析短视频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及对性别社会化的消极影响;第四部分指出我国短视频发展中出现女性歧视倾向的主要原因:媒体受传统观念的制约、短视频媒体向男权文化低头、短视频媒体与商业的合谋以及制媒者的性别意识、受众接受方式等;第五部分提出杜绝短视频中女性歧视的对策。首先从政府及平台层面给出相关的监管建议,其次净化短视频传播环境,最后要提高大众尊重女性的意识,多方协同促进短视频产业的良性发展,从整体上优化短视频对女性形象的传播。
刘力钰[7](2020)在《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研究(2000-2019) ——以舆论扩散与引导机制为视角》文中提出现如今,电影已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新闻也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二者看似毫无交集,但却又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根据新闻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使新闻和电影实现了跨界的融合,成为电影界的蔚为大观,新闻事件改编电影也因此成为了必然趋势,不仅如此,一部成功的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还具有其舆论价值,新闻与电影互动,引发了受众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能够起到一定的社会效应,甚至为推动社会制度完善起到至关作用,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因其真实性与直观性等特征,比普通电影更易引发舆论效应,为此也愈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一系列社会效应,鉴于此原因,本论文中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基于社会新闻热点事件,被艺术化手法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其中所产生的社会舆论效应。本文旨在探讨、研究和总结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如何产生社会舆论效应、产生了怎样的社会舆论效应,以及如何引导舆论。以相关的舆情、媒体评论报道以及网民的呼声等真实有效的数据为理论依据,结合具体的电影个案进行分析,力求论证新闻事件改编电影与社会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最终得出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自2000年后开始不断发展崛起,其引发的舆论可跨越时效性不断扩张,使原始新闻事件得到二次关注,电影的“二次传播”可影响原始新闻事件的结论,并使舆论更具深广度。并且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对舆论的引导作用能够引导观众的主观意识,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产生“沉默的螺旋”和“群体极化”等一系列效应,同时舆论的引导还能达到社会调节的目的,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而产生的大众情绪“共振”还可形成推动社会制度完善的“蝴蝶效应”的结论。在本文具体构架中,绪论部分主要对全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研究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并重点梳理关于对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和影视媒体舆论效应的研究现状;本文第一章的内容聚焦于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的成因分析,梳理总结自1921年第一部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诞生以来直至2019年期间我国的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发展和崛起的路径,并以具体影片的文本解读为案例,分析其之所以能引发舆论,原因在于其选题层面的真实性、严肃性、贴近性等独有特征,以及分析总结其创作手法方面的成功之处——对原始新闻事件内容的补充与提炼、符合大众期待的剧情重塑、真实背景下的视觉冲击、注入灵魂与突出重点等特征;第二章主要分析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舆论扩散过程,围绕时效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对比新闻和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的效果,并结合相关的舆情数据分析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如何在“N极传播理论”下进行舆论扩散的过程,论证新闻事件改编电影不受新闻时效性的制约,可使原始新闻事件产生二次舆论,并引发舆论话题的变形,使舆论更全面立体,更具深度和广度;第三章主要通过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议程设置和网络媒介的二次引导来分析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对舆论、观众对该新闻事件的态度产生的引导作用,以及网络媒介对该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分析报道又对舆论和观众的主观意识产生了二次引导作用;最后总结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的成功之处在于选题的敏锐视角,选取热点新闻和贴近群众利益的事件,在创作过程中引发观众的代入感,加入煽动感情的剧情冲突以及爱国主义色彩的基调,其失败之处在于选题层面过窄、剧情枯燥单调、内容创作脱离现实以及本末倒置等归因,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并提出在未来发展方面还需吸取获得成功的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宝贵经验和不断探索转型的指导性建议。
牟春雪[8](2019)在《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更关系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进程。经过多年的政社分离改革,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依然行政化倾向较重,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基层党建有待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仍存在着各种体制、机制的困难和障碍。因此,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国特色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为重要。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理论和管理学相关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文本分析等方法,对建国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变迁和典型实践模式展开研究,并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相关新闻报道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剖析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合作治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提出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的实现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社会背景与制度特征将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中出现的典型实践模式划分为街居模式、居社分离模式以及社区自治模式。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探索中呈现出治理主体参与能力有限、探索模式差异演化、社会事务需求不一致以及社会组织发展不均衡等共性特征,通过三种典型模式的治理主体、治理运行机制和治理绩效的差异性分析,认为社区自治模式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化、合作互惠的特点,应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根据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提出新时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应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其次,基于对大量新闻报道的文本分析研究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合作治理的现状。由于城市基层社会具有问题多发性、矛盾隐藏性、风险累积性的特点,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状,采取文本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本文以人民网为数据源,运用python程序采集2012—2018年间3513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闻报道文本,并将其中非定量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发现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关注的主题热点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与改善服务环境、党员领导干部与非正式约束引领、社区服务与参与主体、制度建设与体制机制改革四个方面。主要参与主体包括党组织、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居民六类,其中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在多元主体参与格局中提升明显,多元主体参与逐渐明导向、聚合力,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具有一致性。然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仍存在着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不足、基层工作行政化严重、社区自治功能弱化、多元主体间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再次,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构建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模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加强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依法依规管理的原则,确立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基层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市场组织协作、社会组织协同、社区组织自治以及城市居民参与的角色定位,并在多元主体之间形成领导与监督、委托与代理、协调与反馈、供给与监督以及互补与竞争等互动的结构关系。提出在多元主体间形成内生式与外源式相结合的合作机理,综合运用领导机制、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志愿机制、自治机制和法治机制实现城市基层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的良好运行。最后,提出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的实现路径。从树立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理念,营造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环境,完善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保障机制和健全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技术手段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变迁和典型实践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大量新闻报道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对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合作治理的全貌进行了深入探究,从而客观、全面地掌握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整体状况并发现其规律性,并基于此,结合新时代社会环境,构建党组织领导下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为促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参照模式。
韩语[9](2019)在《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也逐渐进入市场化、商业化模式。此种背景下,大众传媒为了争夺受众市场,获取更多的资本收益,开始打着“娱乐”的旗号盲目地迎合市场主体需求,致使大众的娱乐性需求开始逐渐主导文化市场的趣味走向。大众传媒的其他社会功能被削弱,娱乐功能被突出和放大,从而导致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现象的产生。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出现及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主导价值观,对社会的危害极大。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青年大学生承担着国家发展的重任,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亦是实现“四个伟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同时,青年大学生处在人生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随着其生理机能的不断完善和认知能力的逐渐成熟,他们对社会文化和社会现象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选择。但是,青年大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社会阅历尚浅,对隐藏在社会现象、消极文化背后的深层目的不能及时准确辨别,故更容易被大众传媒泛娱乐化所影响。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不仅关系到青年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本文在充分认识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危害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大众传媒泛娱乐化产生的背景、主要表现及基本特性,深入剖析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探究抵制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应对策略。第一部分:大众传媒泛娱乐化概述。本部分的研究是本文的逻辑起点,首先是厘清娱乐化、泛娱乐化、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内涵,对其进行准确界定。对大众传媒泛娱乐化进行定性,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定性为消极的文化现象。其次是进一步分析大众传媒泛娱乐化之所以“泛”的依据,即对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产生背景和在当前社会的主要表现、基本特性等进行详细解析。第二部分: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及成因分析。本部分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逻辑中介,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基于对全国10余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现象及相关问题的知晓、认知、认同情况,并进一步重点探讨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误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降低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几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错误社会思潮的助推、新兴媒介快速迭代的支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欠佳、大学生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等几方面分析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第三部分:抵制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策略探讨。本部分的研究是本文的逻辑终点。主要是基于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及其成因的研究,提出有效抵制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对策,包括以有效手段加强对媒体行业的监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蚀、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辨识力五个方面。
牛文静[10](2019)在《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伦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文中提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踏上“智能革命”的征程,这一次的技术革命突破以往的机械禁锢,开始向着人类智慧的边缘迈进。人工智能已走进新闻业界的真实应用场景,自动化新闻生产、个性化新闻推送和全景化新闻报道与商业模式紧密结合,开始在产业界发挥意想不到的价值。在技术与思维变革的双重博弈中,传媒产业图景得以重构,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现状,着重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伦理的挑战,具体包括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机械报道,工具理性一旦逾越人性,人类社会将充斥冰冷数据聚合下的“无温度”新闻,模式化的新闻报道也会影响新闻深度;个性化新闻推荐技术一方面提高了信息检索效率,另一方面也造成“信息茧房”中的受众思维固化,失去对现实世界的理性判断,同时算法偏见与歧视将严重干扰社会正常生活秩序;虚拟场景下的新闻价值观发生异化,沉浸交互体验模糊受众对事物的客观判断,非理性和情绪化表达在现实生活中蔓延,社会过于媒介化。人工智能技术缺陷在新闻实践中逐步显化,再加上新闻生产主体利益化,媒介接触者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人工智能和新闻业监管法规欠缺以及新闻职业道德体系不完善等都造成人工智能与新闻业结合过程中新闻伦理问题凸显。为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新闻伦理问题的解决之道。首先,新闻生产要强化“人机协作”意识,在“万物皆媒”的智能时代,人机对弈将转向人机合作,共同致力于新闻传播事业。其次,新闻传播需优化技术中介,通过多维算法推荐系统拓展受众视野,同时要提高算法透明度,突破算法的“黑匣子”。接着,新闻价值观要适应智能新闻,平衡受众情感驱动与理性思考,根据智能新闻的发展特点重塑新闻价值观,正确认识技术的两面性,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避免新闻娱乐化。再次,人工智能、新闻业以及智能新闻监管法规都需完善,用法规和监管制度外在约束消解新闻应用中人工智能技术内在的伦理风险。最后,传统新闻职业道德体系亟需补充智能新闻相关准则,规范人工智能在新闻创作和传播各环节行为,从道德角度强调行业自律。
二、论新闻报道中的思维弊端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新闻报道中的思维弊端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父亲媒介形象研究 ——以中国新闻网父亲节报道(2010-202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新闻网父亲节报道的内容分析 |
2.1 报道篇数的分析 |
2.2 报道体裁的分析 |
2.3 报道态度的分析 |
2.4 报道主题的分析 |
2.5 社会身份的分析 |
2.6 形象品质的分析 |
第3章 中国新闻网父亲节报道父亲形象分析 |
3.1 事业型父亲形象 |
3.2 传统的严父形象 |
3.3 陪伴型父亲形象 |
第4章 中国新闻网父亲形象形成的影响因素 |
4.1 舆论导向的驱动 |
4.2 刻板印象的认知 |
4.3 人性意识的觉醒 |
第5章 中国新闻网构建父亲媒介形象的特点及不足 |
5.1 男权文化依旧主导 |
5.2 父亲形象多元化到模糊化 |
5.3 父亲节报道价值导向偏离 |
5.4 父亲形象与现实存在偏差 |
第6章 主流媒体构建父亲形象的建议 |
6.1 科学设置父亲节报道的议程 |
6.2 摘除标签化突破传统认知 |
6.3 发挥大众媒介的教育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闻短视频的叙事模式研究 ——以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短视频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技术高速发展,信息获取更便捷 |
(二) 媒介形式改变,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
(三) 短视频成热潮,新闻短视频蓬勃发展 |
二、概念界定 |
(一) 短视频 |
(二) 新闻短视频 |
三、研究综述 |
(一) 叙事学的相关研究 |
1. 注重结构分析的经典叙事学 |
2. 注重跨学科和环境分析的后经典叙事学 |
3. 叙事学与新闻学的融合发展 |
(二) 新闻短视频的相关研究 |
1. 分析生产模式,了解叙事模式 |
2. 分析内容文本,掌握叙事特征 |
3. 分析传播特点,扩散叙事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案例分析法 |
五、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六、研究局限 |
(一) 样本选择性局限,代表性有待提高 |
(二) 基础理论不断发展,研究框架尚未完全成熟 |
第一章 新闻短视频的叙事策略分析 |
第一节 叙事视角:不同切入角度,传递不同态度 |
一、内视角情感共鸣,外视角客观中立 |
(一) 内视角:强化亲历性,提升事件真实感 |
(二) 外视角:强化客观性,强化告知功能 |
(三) 内外视角:强化全面性,增加视角多元性 |
二、一元视角聚焦集中,多元视角全面详述 |
(一) 一元视角:聚焦单项,简单明了 |
(二) 多元视角:意见多元,全面详细 |
三、第一人称视角主观感想,第三人称视角客观主导 |
(一) 主观感知的第一人称视角 |
(二) 客观记录的第三人称视角 |
(三) 综合全面的混合人称视角 |
第二节 叙事时间:不同排列组合,突出重点不同 |
一、时序:合理呈现事件的先后顺序 |
(一) 顺叙下的事件再现 |
(二) 倒叙下的兴趣吸引 |
(三) 追叙下的背景完善 |
(四) 预叙下的规划呈现 |
(五) 平叙下的主旨强化 |
二、时长:掌握叙事时长后的重点突出 |
(一) 概括:提炼总结叙事事件 |
(二) 场景:还原呈现叙事内容 |
(三) 省略:突出核心叙事重点 |
(四) 停顿:强调细化叙事效果 |
三、频率:描述频率后的行为强调 |
(一) 单一叙述下的叙事串联 |
(二) 重复叙述下的事件强化 |
(三) 概括叙述下的总结提炼 |
第三节 叙事语言:多元使用叙事符号,实现形象化表达 |
一、画面语言:情景再现,贯穿衔接 |
(一) 纪实类资料:真实呈现,注重事实 |
(二) 动画画面:模拟还原,衔接转场 |
(三) 剧情类视频:基于事件,还原再现 |
二、有声语言:视听结合,情感渲染 |
(一) 同期声:反映新闻真实性 |
(二) 解说:增加内容衔接性 |
(三) 背景音乐:烘托情感输出 |
三、文字语言:概括叙述,补充信息 |
(一) 标题文字:主题概括,场景描述 |
(二) 字幕文本:复刻呈现,核心提炼 |
(三) 说明文本:画面说明,完善总结 |
(四) 出品单位:明确主体,品牌初露 |
第二章 新闻短视频的叙事意义建构 |
第一节 具象化呈现,建构社会认知 |
一、场景化呈现 |
二、聚焦化呈现 |
第二节 正反面呈现,塑造社会规范 |
一、呈现正面形象,起到示范作用 |
二、呈现负面形象,起到警示效果 |
第三节 情感化呈现,形成社会共识 |
一、强硬式情感输出 |
二、温情式情感认同 |
第三章 新闻短视频的叙事困境剖析 |
第一节 叙事主体“移民”属性,生产思维固化 |
一、缺乏短视频思维的叙事团队 |
二、庞大全面的创作人员 |
三、冗长低效的采编过程 |
第二节 叙事风格传统,短视频属性不足 |
一、横屏形式居多,欠缺竖屏式 |
二、叙事时间过长,欠缺短平快 |
三、叙事语言严肃,欠缺趣味性 |
第三节 叙事模式运用不当,新闻价值性减弱 |
一、情景再现与内容真实性流失 |
二、符号融合性不足与内容质量降低 |
三、模式同质化与内容差异性降低 |
第四节 短视频叙事特性,抑制叙事意义建构 |
一、图像文化优先与叙事流失 |
二、碎片化叙事与意义弱化 |
三、子弹论丧失与意义建构 |
四、忽略媒介差异性与批量投放 |
第四章 新闻短视频的叙事路径展望 |
第一节 叙事主体多元化,各尽所长创作新闻产品 |
一、新老人才融合贯通,实现思维碰撞 |
二、UGC+PGC并行,拓展新闻信息源 |
三、人机协作相辅相成,提高生产效率 |
第二节 挖掘独特叙事选题,提高内容价值性 |
一、软性化选题,强化贴近性 |
二、圈层化选题,强化聚焦性 |
三、闭环化选题,强化互动性 |
第三节 叙事模式年轻化,以网感消弭距离感 |
一、叙事视角多元化 |
二、叙事语言平民化 |
三、叙事画面竖屏化 |
第四节 合理平衡叙述时间,强化叙事意义建构 |
一、缩短时长,呈现精华 |
二、多用概括,突出重点 |
三、倒叙呈现,强化记忆 |
第五节 打造新闻短视频品牌,增强用户粘性 |
一、明确产品定位,统一叙事风格 |
二、聚焦叙事视角,打造系列专题 |
三、差异化创作产品,营造传播矩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获奖新闻短视频叙事视角统计 |
附录2: 获奖新闻短视频时长、形式及发布主体统计 |
附录3: 获奖新闻短视频叙事语言统计 |
致谢 |
(3)报纸媒体中的女博士媒介形象建构研究(2010-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问题缘起:媒介形象中的性别歧视 |
(二)研究意义 |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一)研究框架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报纸媒体女博士新闻报道的量化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类目建构 |
一、研究设计 |
二、类目建构 |
第二节 报纸媒体女博士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报道规模:总体数量变化具有话题集中性特征 |
二、报道体裁:负面新闻报道评论占比较多 |
三、报道主题:聚焦“生活”和“科研” |
四、报道属性:以负面为主,情感态度较复杂 |
第二章 报纸媒体女博士媒介形象建构及其特征 |
第一节 报纸媒体中的女博士媒介形象建构 |
一、婚育中的弱势群体形象 |
二、不幸遇难的受害者形象 |
三、违规犯错的越轨者形象 |
四、突破奉献的科研者形象 |
五、敬业奉献的劳模形象 |
六、开拓引领的创业者形象 |
第二节 报纸媒体中的女博士报道框架 |
一、女博士受难的常态化框架 |
二、女博士报道的反差化框架 |
三、女博士报道的问题化框架 |
第三节 女博士媒介形象的固化 |
一、标签化的符号表征 |
二、刻板化的形象再现 |
第三章 报纸媒体女博士形象建构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环境层面:高知女性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 |
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女性社会身份的转变 |
二、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科研工作的发展 |
三、受众的信息选择和受众心理效应 |
第二节 媒介层面:大众媒介的作用框架与意义建构 |
一、新闻工作者的认知与选择框架 |
二、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的合谋 |
三、媒介话语权的女性缺失与男权主导 |
第四章 批判性反思:媒介形象中的性别意识形态 |
第一节 矛盾的媒介形象与话语斗争的场域 |
第二节 性别歧视与性别平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表目录 |
附录 B 报纸媒体女博士报道样本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设计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镜像理论 |
2.2 再现理论 |
2.3 话语分析 |
3 《农民日报》中农民人口学特征分析 |
3.1 性别:以男性为主 |
3.2 年龄:以中年为主 |
3.3 地域:以东中部为主 |
3.4 阶层:以基层干部为主 |
4 《农民日报》中农民形象的再现 |
4.1 村干部形象 |
4.1.1 勤恳朴实、任劳任怨的群众路线践行者 |
4.1.2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老黄牛” |
4.1.3 精明强干、与时俱进的领导者 |
4.1.4 典型个案分析 |
4.2 普通农民形象 |
4.2.1 乐于助人、道德高尚的新模范 |
4.2.2 热爱学习、多才多艺的手艺传承人 |
4.2.3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劳动者 |
4.2.4 典型个案分析 |
4.3 新型职业农民形象 |
4.3.1 以先进科技赢得市场竞争的佼佼者 |
4.3.2 开拓进取、敢于创业的新型农民 |
4.3.3 心存感恩、回报桑梓之地的企业家 |
4.3.4 典型个案分析 |
5 《农民日报》形象再现中的不足和建议 |
5.1 尚存不足 |
5.1.1 再现形象的模式较单一 |
5.1.2 形象塑造重宣传轻传播 |
5.2 改进建议 |
5.2.1 正面宣传的同时紧密结合实际 |
5.2.2 完整、多层面塑造农民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农民日报》抽样样本 |
附录二 访谈资料 |
致谢 |
(5)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错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以文字为载体”理论与载体多元化实践的错位 |
2.1 “新闻以文字为载体”是传统新闻写作理论研究者的共识 |
2.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的载体更加多元 |
2.2.1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载体多元化的具体表现 |
2.2.2 新闻呈现载体多元化的主要原因 |
2.3 新闻写作理论应考虑到新闻多元化呈现 |
第3章 “背景资料不可或缺”理论与背景资料灵活化实践的错位 |
3.1 传统新闻写作理论中背景是新闻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
3.2 媒介融合下背景资料可独立于新闻内容之外 |
3.2.1 背景资料可在新闻内容外独立、多元出现 |
3.2.2 背景资料独立于新闻之外的主要原因 |
3.3 新闻背景资料可独立出现应被纳入新闻写作理论 |
第4章 “真实性第一”理论与时效热点追求过度化实践的错位 |
4.1 真实性是新闻写作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新闻的生命 |
4.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写作对时效热点追求过度化 |
4.2.1 新闻写作实践由强调准确性转向偏重速度性 |
4.2.2 融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退位的主要原因 |
4.3 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仍应坚守真实性第一的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6)国内短视频传播中的女性歧视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短视频传播女性歧视的主要表现 |
一、强化女性刻板印象 |
(一)旧式“贤妻良母”型女性形象 |
(二)无脑“傻白甜”型女性形象 |
(三)另类化“现代职业”型女性形象 |
二、消费女性身体 |
三、女性形象标签化 |
第二章 短视频中传播女性歧视的消极影响 |
一、对短视频媒体的消极影响 |
二、对传播平台的消极影响 |
三、对传播环境的消极影响 |
四、对传播受众的消极影响 |
(一)影响女性主体行为意识 |
(二)强化某些男性的错误认知 |
(三)影响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观 |
第三章 短视频中传播女性歧视的原因 |
一、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 |
(一)传统文化固化女性刻板印象 |
(二)传统文化下女性普遍缺乏社会性别意识 |
二、受到男性话语权制约 |
(一)男性话语依然掌握大众传媒的话语权 |
(二)男权文化话语加强了刻板成见 |
三、传播主体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
四、制作者性别意识以及受众消极的接受方式 |
(一)制作者性别意识以及其选择性报道行为 |
(二)受众接受方式 |
第四章 短视频女性歧视的对策研究 |
一、建立健全规范短视频的法律、法规与行规 |
二、全民监督传播平台有效机制 |
三、净化大众传播环境 |
四、引导传播平台尊重女性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研究(2000-2019) ——以舆论扩散与引导机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对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研究 |
二、对影视媒体舆论效应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的成因 |
第一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发展崛起的过程 |
第二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独有特征 |
一、故事的真实性 |
二、主题的严肃性 |
三、与大众生活的贴近性 |
第三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的创作共性 |
一、对原始新闻事件的内容补充 |
二、对原始新闻事件的内容提炼 |
三、符合大众期待的剧情重塑 |
四、真实背景下的视觉冲击 |
五、注入灵魂与突出重点 |
第二章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舆论扩散过程 |
第一节 从新闻到电影引发舆论的逐级变革 |
一、新闻引发舆论受时效性和局限性制约 |
二、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跨越时效性引爆二次舆论 |
三、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话题的变形 |
第二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对舆论的“二次传播” |
一、电影的“二次传播”对原始新闻事件的影响 |
二、电影的“二次传播”使舆论更具深广度 |
第三章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舆论引导机制 |
第一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议程设置对舆论的引导 |
一、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舆论引导的目的和意义 |
二、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导观众的主观意识 |
三、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舆论引导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 |
第二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网络舆论引导 |
一、网络媒体对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舆论的二次引导 |
二、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网络舆论引导中的“群体极化”效应 |
第三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舆论引导推进社会制度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2000-2019中国新闻事件改编电影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键词与研究视域阐释 |
1.2.1 关键词阐释 |
1.2.2 研究视域阐释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合作治理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现有研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思想 |
2.1.2 列宁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思想 |
2.2.1 毛泽东思想中基层社会管理思想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思想 |
2.3 管理学视角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理论 |
2.3.1 合作治理理论视角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
2.3.3 制度逻辑视角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
3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沿革及实践模式 |
3.1 新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沿革 |
3.1.1 “单位制”为主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制度(1949-1978) |
3.1.2 “街居制”为主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制度(1970-1998) |
3.1.3 “社区制”为主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制度(1998-至今) |
3.2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中的典型实践模式与比较 |
3.2.1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中的典型实践模式 |
3.2.2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中典型实践模式比较 |
3.2.3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探索中的共性特征 |
3.3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
3.3.1 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 |
3.3.2 治理权力从集权向分权 |
3.3.3 治理环境从封闭向开放 |
3.3.4 治理方式从人治向法治 |
4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现状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3 数据采集来源 |
4.2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主题分析 |
4.2.1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关注的主题类别及内容 |
4.2.2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主题时间变化趋势及原因 |
4.3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参与主体分析 |
4.3.1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参与主体分类 |
4.3.2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的时间变化趋势 |
4.3.3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变化 |
4.4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存问题分析 |
4.4.1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问题编码及可视化 |
4.4.2 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存问题 |
5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构建 |
5.1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 |
5.1.1 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1.2 模式构建的总体架构 |
5.2 党组织领导下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结构体系 |
5.2.1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
5.2.2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中的互动关系 |
5.3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机理分析 |
5.3.1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内生式合作机理 |
5.3.2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外源式合作机理 |
5.4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运行机制 |
5.4.1 领导机制 |
5.4.2 行政机制 |
5.4.3 市场机制 |
5.4.4 志愿机制 |
5.4.5 自治机制 |
5.4.6 法治机制 |
6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实现路径 |
6.1 树立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理念 |
6.1.1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
6.1.2 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
6.1.3 树立公平正义理念 |
6.1.4 树立德法共治理念 |
6.2 营造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环境 |
6.2.1 形成多元主体协商互动的政治法律环境 |
6.2.2 创造多元主体合作博弈的市场经济环境 |
6.2.3 建立多元主体互利共赢的社会文化环境 |
6.3 完善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保障机制 |
6.3.1 平等协商机制 |
6.3.2 利益整合机制 |
6.3.3 资源共享机制 |
6.3.4 监督约束机制 |
6.3.5 激励促进机制 |
6.4 健全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技术手段 |
6.4.1 利用大数据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化 |
6.4.2 搭建多元主体间治理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 |
6.4.3 加快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电子服务系统建设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编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二、简要评述 |
引言 |
第一章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概述 |
一、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 |
(一)娱乐化的内涵 |
(二)泛娱乐化的内涵 |
(三)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内涵 |
二、大众传媒泛娱乐化产生的背景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冲击 |
(二)传媒行业商业化运作 |
(三)受众精神需求的增长 |
(四)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
三、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主要表现 |
(一)新闻报道中的泛娱乐化现象 |
(二)文学作品中的泛娱乐化现象 |
(三)影视作品中的泛娱乐化现象 |
(四)社交媒体中的泛娱乐化现象 |
四、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基本特性 |
(一)多样性 |
(二)浅薄性 |
(三)危害性 |
(四)盲目性 |
第二章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成因分析 |
一、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大众传播媒介使用情况 |
(二)大学生对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认知认同 |
二、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
(一)误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
(二)降低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
(三)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三、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成因分析 |
(一)错误社会思潮的助推 |
(二)新兴媒介快速迭代的支持 |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欠佳 |
(四)大学生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
第三章 抵制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策略探讨 |
一、以有效的手段加强对媒体行业的监管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二)加快推动媒体融合 |
(三)创新传媒行业管理方式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蚀 |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二)有针对性地纠正若干错误思潮的偏颇 |
三、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
(一)提高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 |
(二)丰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
(三)拓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渠道 |
四、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 |
(一)尊重大学生合理的娱乐需要 |
(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
(三)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
(四)增加健康文化产品供给 |
五、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辨识力 |
(一)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精神 |
(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活动及成果 |
(10)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伦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
2.1 人工智能技术的定义 |
2.2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2.3 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
2.3.1 自动化新闻生产 |
2.3.2 个性化新闻推送 |
2.3.3 全景化新闻报道 |
3 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伦理的挑战 |
3.1 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机械报道 |
3.1.1 工具理性逾越人性,新闻“无温度” |
3.1.2 自动新闻写作模式,缺乏深度思考 |
3.2 算法环境下的思维固化与偏见 |
3.2.1 “信息茧房”固化思维 |
3.2.2 算法偏见与歧视 |
3.3 虚拟场景下的新闻异化 |
3.3.1 临场体验异化新闻价值 |
3.3.2 交互逻辑模糊现实认知 |
4 人工智能技术造成新闻伦理问题的成因 |
4.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成熟 |
4.1.1 程序化技术瓶颈 |
4.1.2 初期化新闻应用 |
4.2 新闻生产片面迎合市场需求 |
4.3 媒介接触者媒介素养欠缺 |
4.4 人工智能监管法规缺失 |
4.5 新闻职业道德体系不完善 |
5 人工智能技术挑战下新闻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
5.1 新闻生产强化“人机协作” |
5.1.1 新闻工作者发挥主体地位 |
5.1.2 人机合作进行新闻采写 |
5.2 新闻传播优化技术中介 |
5.2.1 建立多维算法推荐系统 |
5.2.2 提高算法透明度 |
5.3 新闻价值观适应智能新闻 |
5.3.1 重塑智能新闻价值观 |
5.3.2 引导受众理性思考 |
5.4 完善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 |
5.5 重构新闻职业道德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论新闻报道中的思维弊端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父亲媒介形象研究 ——以中国新闻网父亲节报道(2010-2020)为例[D]. 汪其燠.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2]新闻短视频的叙事模式研究 ——以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短视频获奖作品为例[D]. 朱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报纸媒体中的女博士媒介形象建构研究(2010-2019)[D]. 蔡婷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研究[D]. 黄赤澄.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错位研究[D]. 刘琦.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6]国内短视频传播中的女性歧视现象研究[D]. 阎佳.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研究(2000-2019) ——以舆论扩散与引导机制为视角[D]. 刘力钰.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研究[D]. 牟春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9]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韩语. 西南大学, 2019(12)
- [10]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伦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D]. 牛文静. 河北经贸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