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抗股份公司营销新体系打出新天地(论文文献综述)
邹菊芳[1](2017)在《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在,缺失了文化的旅游如同失去灵魂一般,没有生命力、活力。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为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张家界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浓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而闻名。近几年来,旅游产业飞速发展,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一大特色,其发展规模不断扩展,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本文以研究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媒介,探究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的发展策略。这一研究对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建设富饶、文明、和谐的张家界有着深刻而长远的战略意义。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是指旅游产业传统开发模式向现代开发模式转变,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观念及体制的创新。本文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入手,对与民族文化旅游有关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确立了研究范围。首先,对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从资源状况、优劣势比较和发展机遇、现实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然后,对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再结合2011年以来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SWOT分析方法,最终把SO战略作为主要的发展战略,其余三种作为辅助性战略,并提出了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方式和基本战略定位。最后,提出解决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取向与具体对策措施,为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多的路径。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构想是:以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据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及发展现状,提出系统的、契合张家界现实条件的、以民族文化为内核的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以期推动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李占强[2](2014)在《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中国企业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发展日益依赖的技术创新方式,对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以一套完全不同的科学原理或工程原理为主要基础和主要驱动力,大幅度提升产品性能或创造全新产品,深刻影响现有市场、产业,或创造新市场、新产业,更好满足顾客需求的长期高风险技术商业化过程。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现有技术轨道内和技术范式下,通过累积性的持续技术改进实现技术创新,它是大多数企业采用和最常见的技术创新方式。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相比,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特性是:创新难度大、投入高、创新周期长、高收益、高风险、低成功率。绝大多数企业视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畏途、避而远之,主要原因在于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未能构建体现该规律本质的有效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因此,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就成为贯穿本研究的中心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理论及相关理论,以制造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及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通过多案例研究及跨案例比较研究验证、完善、发展理论,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主要发现是:一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风险资本。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系统、长期的整体协同活动,但上述三个因素更具战略性和决定性。突破性技术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基础和根本动力,突破性营销主要解决技术创新价值的市场方向和市场实现问题,它常与突破性技术协同发展,风险资本是主要投资高风险高收益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二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因素是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直接成果,通过向顾客成功销售它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从而获得创新成功。商业模式是高效率地发现、创造、传递和回收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的商业系统。突破性产品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技术开发逻辑链,商业模式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商业逻辑链。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物化中介,商业模式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中介。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突破性技术开发逻辑链与商业逻辑链的互动、协同、冲突等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从而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三是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和风险资本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并通过突破性产品及其商业模式的中介作用影响创新绩效,在它们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机制,该机制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发展的有效机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一是构建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整合逻辑框架,认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核心技术、支撑技术、互补技术共生发展,为深入研究和提高突破性技术创新商业化成功率提供了理论和行动指南。二是将商业模式解构为相互作用的内部价值创造系统模块、供应商价值创造系统模块、顾客价值创造系统模块、外部互补价值创造模块,商业模式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中介机制之一。三是将突破性营销能力解构为领先用户开发能力、突破性价值传递能力和创新性市场开发能力,应重点发展此三种能力加速突破性营销能力成长。
张白玉[3](2010)在《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意产业园区在我国一些城市正在蓬勃兴起,但对该类型园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组织生态理论将生物学基本原理应用到对产业园区成长、企业行为的分析中,运用组织生态理论分析创意产业,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创意产业的成长、演进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构建适宜的生态环境来培育或激发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本文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律,分析了创意产业园区的系统构成、生态环境、企业间竞合关系等方面,从生态系统学角度研究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为制定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体现出许多独特的自身特性,表现为以下几点:市场需求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组织“生态链”中价值的非消耗性;系统的开放性。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内部是核心层,包括创意产业价值链上下游组织间和水平组织之间的竞合关系;第二层为紧密层环境,即各种公共服务机构和体系。包括:(1)园区的各种供给要素,如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2)辅助服务机构,如地方政府、中介机构、大学及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第三层为松散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融资环境、信息环境、政策环境等。该生态系统中的各主体处于一种持续不断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之中,正是这种联系与作用推进了组织生态系统的演化,整个系统的能力与绩效不仅取决于组织个体利用环境中其他组织个体的程度,而且也取决于企业本身被其他个体利用的程度。创意产业生成、发展所依赖的外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了产业生态环境。创意产业园区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创意园区的不确定性分解为如下几个方面:(1)政治、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宏观环境的快速变化;(2)市场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顾客的多样化及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变化;(3)创意产业园区企业运作环境的快速变化;(4)企业外部运作环境的快速变化加速了企业组织内部变化的不确定性。在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中,创意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竞争的,也可以是非竞争的,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有害的。企业间可能出现的相互关系包括:竞争、合作共生、捕食、寄生、偏利、偏害、中性等等。本文将针对创意企业种群的特点,对经典的Logistic模型和Lotka-Volterra模型进行扩展,引入了创新因子,考察了个体创意能力对创意企业间交互关系及稳定均衡状态的影响。虽然我们仅仅考虑了两个企业的组织生态关系,但文中构建的模型可以推广到多个企业之间的组织生态关系研究。此外,该模型还可以用于研究创意产业集群之间的组织生态关系。宏观上看,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行机制包括自组织机制、复制机制、变异机制和重组机制,演化机制主要包括:集聚效应与外部经济、弹性专业化效应、竞合效应与差异竞争、创新效应与学习型区域、声誉效应等。从微观上看,创意产业园区中企业会发生协同进化的现象,创意产业园区中企业协同进化是指园区中多个企业在互动交易过程中,正相互作用得以加强,有利于双方的趋势得以加强,导致双方获利,企业之间负相互作用减弱即不良的竞争方式减弱,而使各方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发展与壮大。创意产业园区中,企业的相互关系慢慢改变,不良的竞争关系、偏利偏害的关系改变为互利关系。5.以北京市798创意产业园区为例,分析了798创意产业园区的组织生态系统,包括其生态系统构成、系统内互动关系分析、系统演化过程。结合我国目前创意产业发展的特定阶段,提出适合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培育,竞争力评价体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竞争和协同战略。
黄书亭[4](2008)在《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南北战争以降的背景下,依托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多学科的视域中,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哲学、类型学、案例研究为框架,综合集成各种思想方法,以20世纪美国杰出CEO安德鲁·卡内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亨利·福特、艾尔弗雷德·P·斯隆、托马斯·J·沃森、小托马斯·J·沃森、李·艾柯卡、杰克·韦尔奇为线索,用比较的视角,实证的方法,述评的文体,对重大危机事件进行描述、对比、统计、总结、研究,基于案例进行推理,剖析决策过程,认识危机的发生机制与显着特征,分析危机管理策略,上升为方法论原则,回归到危机管理实践。危机的分类多种多样。危机的酝酿、发生和变化,关联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危机是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管理理论逻辑展开的结果,是人格缺陷、制度缺陷、美国难题的体现,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技术失灵”的后果,是领导与管理失衡的结果,是若干周期理论的折射,是现代化、全球化的伴生现象。较为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是:诚信,务实,盈利,专注,清醒,依法经营,肩负使命,洞悉人性,妥当归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富观,承担社会责任。真诚面对公众,善待伙伴,擅长沟通,善于管理上司,防范环境污染,提防政治风险。热爱生活,忠于家庭,积极休闲,交往慎重。面对现实,反应适度,持续改进,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核心能力,摆脱行为惯性,不苛求完美。讲究方法,规避不确定性,创新品牌,警惕多元化陷阱。重视隐性知识,注重教育训练。保持历史感,避免简单化,建立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柔性的组织结构、规范的法律机制,建立“高瞻远瞩公司”。本文提供观察美国近现代史的新颖视角:多角度勾连企业、人物、社会与历史,构成研究美国经济制度史乃至美国历史的参照系,为理解企业管理与管理思想的发展,为观察新闻史、战争史及休闲史,为评价美国文化、美国内战、工人运动、城市化、新政、美国改革、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供新视角;本文是案例研究的积极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核心概念,选择事例,分析数据,提炼观点,审视、验证和创新传统理论,弥补理论分析的空洞、乏味,避免随机、失控现象,兼顾量的研究与质的分析,在研究和运用上开辟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提供有益的建议,研究过程规范、标准;本文是学科交叉的有益探讨:涉及宽泛的时空范畴,涉猎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等领域,在管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中,剖析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阐释杰出CEO的历史地位、得失成败与现实价值,体现扎实的人文功底,有助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其研究策略、文体与叙述方式,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沈晓强[5](2008)在《保险产品创新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泰康人寿“爱家之约”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保险业入世保护期的全面结束,我国保险业将面临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中外保险公司的迅速增加,以及老百姓对保险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化加大,使得保险业的竞争将日益激烈,保险公司要想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因为人们对保险公司的选择往往取决于对不同公司的产品比较,而保险产品的非有形性和依附性又使得保险产品的比较不同于其他有形产品,客户只能根据对保险公司信誉的了解,以及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才能最终确定是否购买,这就使得保险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必须依附于保险公司的信誉和服务。因此,保险公司要想获得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在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需要产品的创新与突破。本文运用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介绍泰康人寿在产品创新方面,如何建立起独特品牌策略及企业竞争优势来阐述保险产品创新在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对我国保险市场进行分析,体现出保险业快速发展及竞争加剧。接着分别论述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如何建立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明确了保险产品创新在建立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上的重要作用。然后介绍保险产品基本情况,产品创新如何进行的,产品创新又是怎样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通过分析泰康人寿产品创新实例来论证产品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问题。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产品创新未来趋势。
齐欢[6](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王涛[7](2007)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大批各行各业的高级人才,同样需要大量的熟练劳动者。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生源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实践证明,加强实训教学、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就业导向,加强产学结合、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现代化,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职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贯通的办学特色,其"订单教育"收到了校、企、生三赢的良好效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一流的职业技术院校,学院在专业设置上遵循以销定产原则,在教学上实行“教、学、做”相结合的“三明治”式教学模式,学生边做边学,强化了技能训练。大浪淘沙,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济宁市中专和职业院校的发展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关、停、并、转,职业学校重复了国企曾经走过的道路。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在自身软硬件建设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其发展既存在机会又面临威胁。前段时间我国职业教育出现了招生难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现在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则又产生了技工荒。新增劳动力就业前培训、在职人员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职业培训,我国的职业培训市场越来越广阔,职业教育前景一片光明。根据自身条件并且面对外部环境,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该如何发展壮大呢?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要开拓生源市场与就业市场。加强工学结合,推行订单教育;开展“双证”教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创办“模拟公司”,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就业前职业指导,都能不断扩大其就业适应面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创立学院品牌。
田丽娟[8](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李风华[9](2006)在《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对有关金融问题的广阔研究领域中,金融中介机构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较不成熟的阶段。从理论发展史来看,在古典经济学中,没有系统的金融中介理论,经济学家们既不对金融中介的产生进行理论解释,也不看重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不会关注到金融中介机构自身的效率与竞争问题。经济学家对金融之于经济的作用加以关注之后,金融中介理论研究才逐步得到发展,加之20世纪70年代以来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兴起,进一步丰富了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手段。但是我们看到,现实中金融中介的发展与演进速度甚至远远超前于理论的解释。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金融中介机构纷繁的组织形式与功能演进、以及金融中介的竞争结构与绩效的持续演变等等,促使金融学家发现了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诸多缺陷,相关理论得以不断地修正和推进,使之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金融中介理论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不仅在发达金融体系中存在,在中国较不发达的金融体系中甚至更为迫切。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许多有待理论解释的现实问题。以投资银行业为例,高效率的动态竞争结构尚未形成,国内投资银行规模的有效边界模糊,行业整体仍然缺乏良性的自我调整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而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化”、信贷(或信贷资产)的证券化、以及存款的证券化等趋势,共同导致了投资银行和其派生的各类投资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因此,对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银行业——的运营绩效与竞争结构问题及相关的管制问题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看,运用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对中国金融中介机构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加以解释,以及通过对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实证分析来推动认识的深化,应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全文包括四部分,共6章。第1部分是第1章导论;第2部分是第2章,这部分回顾和梳理了关于金融业结构与绩效研究的现状;第3部分包括第3、4、5章,这部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投资银行业的结构、绩效问题进行考察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第4部分是第6章,主要探讨了投资银行业政府监管对投资银行业的影响效果及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方向。第1章:导论当回顾有关金融机构研究文献时,可以发现对投资银行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并且理论研究也滞后于实践发展。本部分在理论回顾基础上,提出中国投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的必要性与研究框架。回顾国外有关投资银行业产业特征的研究成果,数据证明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与传统理论看法不同的现象。第2章:金融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相关研究传统的SCP范式在用于投资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来者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和修正方法。如有效结构假说、X—效率假说、规模经济假说、范围经济假说等等。尽管经济学家试图从各种角度解释产业结构的演进、绩效的变化以及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这进一步导致了不同的规制制度和政策。第3章: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根据美国管理学家麦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五因素论,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可以通过对以下因素的分析来确定:产业中的现有竞争者、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对上游厂商的议价能力、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通过对这五方面的数据与行业实际状况的分析,可知中国投资银行业存在集中度偏低和行业内竞争过度的问题。第4章:投资银行业绩效评价及影响绩效的因素研究运用多种方法对我国投资银行绩效状况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投资银行业的效率不高。尤其是与国内外研究者针对商业银行效率问题进行的参数分析方法所得出的样本效率状况相对比,国内证券公司样本的成本效率、标准盈利效率和替代盈利效率的平均值显着偏低,尤其在赢利效率均值方面的差距更为显着。在规模经济和效率的关系方面,绩效测度也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本部分还从战略、战略实施和环境三方面出发,分析了国内投资银行效率水平和效率结构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第5章:投资银行业结构与绩效变化——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主要观察了美国投资银行的结构与绩效变化状况,以美林证券公司为例对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中外投资银行在上述方面的差异,而推动组织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业务创新将有助于缩小竞争力方面的差距。第6章:监管对行业结构和绩效的影响及监管改革初探基于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自由竞争与金融稳定的两难抉择、金融市场的严重信息不对称、投资银行的特殊中介机构性质等依据,各国政府通常对投资银行业实施较为严格的政府管制与监管。回顾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政府监管深刻影响了投资银行业的产业结构和绩效,而在行业的未来发展过程中,政府监管与监管的变革仍将是左右行业运行轨迹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基南[10](2004)在《品牌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品牌竞争力是一个直观却又难以说清楚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1、 中国品牌与跨国公司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跨国公司采用输出产品、兼并中国知名品牌和买断中国品牌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一些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企业的生存面临危机;同时,一批国内品牌通过提高品牌竞争力,抓住了产业和产品升级的时机,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并创造了一定的品牌优势,提高了市场份额,如海尔、长虹等。这些都告诉我们,中国品牌在与跨国公司的品牌竞争中同样可以获胜。2、 从中国品牌与跨国公司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来看,目前,中国还没有世界名牌;国内品牌的资产价值与国外品牌相比差距较大;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市场份额较低,创利能力较弱。通过对中国品牌与跨国公司品牌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分析,我们应当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品牌是世界名牌?中国品牌同世界名牌竞争,差距究竟在哪儿?中国品牌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根本问题。本文试图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企业品牌和跨国公司品牌的实际,系统地分析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品牌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培育品牌竞争力的途径,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新环境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最后根据本文提出的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国品牌竞争力的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品牌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的基本对策。全文共分为8章。在第一章导论中,对本文论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标与意义进行概述。同时,对国外和国内相关的品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在第二章基本概念与研究的假设前提中,对一些基本概念如商标、品牌、竞争力、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力、品牌资产价值、顾客满意度等进行界定。其中,本文在前人对品牌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品牌是由市场属性和产品属性而组成的一个系统,品牌的市场属性是指包括商标在内的一系列传递产品特性、利益、联想、文化、价值观和个性等活动的总和,品牌的产品属性是指品牌代表着企业规模、产品质量、技术和企业形象等。品牌是产品属性和市场属性的综合体现,是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性契约。这是本文的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品牌竞争力是在品牌竞争中产生的一种比较能力的观点。最后,提出品牌存在于产品有差异性的市场上和创造品牌产品的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两个假设前提。 在第三章品牌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中,首先,利用豪泰林模型通过品牌产品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同,说明品牌的需求量不同,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市场上每家品牌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自然需求”;2、品牌之间的价格优势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3、品牌产品之间的差异越大,每个品牌对附近的消费者的垄断力就越强,品牌之间的竞争强度越弱,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下降,垄断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次,论述品牌竞争力与比较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跨国经营理论之间的理论联系,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在第四章品牌竞争力的来源中,将品牌竞争力的研究植根于企业运作系统中,而企业的运作系统有企业内部系统和企业外部系统,因此,品牌竞争力的来源有品牌竞争力的内部来源和品牌竞争力的外部来源,其中品牌竞争力的内部来源是关键。 在品牌竞争力的内部来源中,又分为品牌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和品牌竞争力的间接来源.品牌竞争力的直接来源是指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直接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一种显性的能力,是品牌市场属性的表现形式,如表现在企业的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与传播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差异化能力.而品牌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又是由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形成的,是一种隐性的能力,是品牌的产品属性的表现形式,所以,将影响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因素称为品牌竞争力的间接来源。 在品牌竞争力的直接来源中,参照市场营销学的4P理论框架,对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与品牌传播等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分别进行了研究。品牌竞争力的间接来源是品牌竞争力直接来源的基础。品牌竞争力的间接来源主要包括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技术、人力资本和企业家、创新、企业文化等,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企业运作系统,形成品牌竞争力重要来源。 品牌竞争力的外部来源主要是指影响品牌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产业、政府政策、文化和教育体系、战略联盟等.产业因素主要是指产业内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产业生命周期和不同的产业价值链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是不同的;依据产业组织理论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品牌竞争力是与产业组织结构紧密相关的,产业的组织规模即产业集中度就是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产业集群及相关产业的支持也是品牌竞争力的来源.政府对于企业品牌竟争力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来提升本国品牌的国
二、鲁抗股份公司营销新体系打出新天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抗股份公司营销新体系打出新天地(论文提纲范文)
(1)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五节 主要内容、框架及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
第一节 张家界市历史文化概述 |
第二节 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概述 |
第三节 张家界市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述 |
第三章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演化分析 |
第一节 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的概念与界定 |
第二节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 |
第三节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演化阶段 |
第四节 国内外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经验 |
第四章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
第一节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
第六章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第二节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三节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矩阵及其结论 |
第七章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构建与政策措施 |
第一节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张家界物质民族文化旅游构建 |
第三节 张家界非物质民族文化旅游构建 |
第四节 张家界市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和总体结构 |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二、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创新理论 |
一、宏观创新理论 |
二、创新网络理论 |
三、开放式创新理论 |
第二节 技术创新基础理论 |
一、技术创新定义 |
二、技术创新动因 |
三、技术创新过程理论 |
四、技术创新链理论 |
五、研发(R&D)理论 |
第三节 技术创新理论的新发展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 |
二、外围创新理论 |
三、技术创新商业化理论 |
第四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
一、突破性营销理论 |
二、风险资本理论 |
三、商业模式理论 |
四、产品创新理论 |
第五节 理论述评及展望 |
一、创新理论述评与展望 |
二、技术创新基础理论述评与展望 |
三、技术创新理论核心一外围发展阶段述评与展望 |
第三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机制及机制功能 |
一、机制的涵义 |
二、机制的特点和功能 |
第二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构建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绩效机制 |
四、产业环境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五、国家创新系统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三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运作及功能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 |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机能 |
第四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
第一节 突破性技术机能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二、自主技术开发 |
三、外部获取技术 |
四、突破性技术开发管理 |
五、突破性技术机能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突破性营销机能 |
一、突破性营销及其机能 |
二、突破性营销的主要任务 |
三、突破性营销管理 |
四、突破性营销机能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风险资本及其机制 |
一、风险资本及其特点 |
二、风险资本机制 |
第五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
第一节 突破性产品的中介机制 |
一、突破性产品及其开发 |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四、风险资本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五、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六、突破性产品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二节 商业模式的中介机制 |
一、商业模式的构建及功能 |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四、风险资本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五、突破性产品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六、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六章 案例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案例研究方法理论 |
一、案例研究法起源及发展概述 |
二、案例研究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
三、案例研究法的基本理论原则 |
第二节 案例研究部署 |
一、本案例研究方法论及研究流程 |
二、案例研究背景和案例企业选择的主要标准 |
第七章 天士力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一、中药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
二、中药现代化的含义及进展 |
第二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复方丹参滴丸概况 |
二、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复方丹参滴丸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八章 三一重工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第二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混凝土泵送技术及其产品 |
二、拖泵和泵车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拖泵和泵车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九章 大族激光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一、激光技术及激光加工技术 |
二、世界及中国激光加工设备产业发展 |
三、国家政策支持 |
第二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激光打标技术及产品 |
二、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激光打标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十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跨案例比较 |
第一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及外部环境比较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比较 |
二、外部环境比较 |
第二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比较 |
一、主要驱动机制比较 |
二、主要中介机制比较 |
三、绩效机制比较 |
第三节 跨案例研究结论及案例研究新发现 |
一、跨案例研究结论 |
二、案例研究新发现 |
第四节 案例研究评估 |
一、建构效度评估 |
二、内在效度评估 |
三、外在效度评估 |
四、信度评估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一、研究的主要局限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A 沪深A股上市公司突破性产品概览 |
附录B 案例研究方案 |
附录C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创意产业理论 |
2.1.1 创意产业的内涵 |
2.1.2 创意产业的测度 |
2.1.3 创意产业区理论 |
2.2 组织生态学理论 |
2.2.1 组织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
2.2.2 企业生态系统 |
2.2.3 生态位理论 |
2.2.4 种群生态学 |
2.2.5 种群增长方程 |
2.3 创意产业园区的生态学特征 |
2.3.1 创意产业园区的宏观生态特征 |
2.3.2 创意产业园区的微观生态特征 |
第三章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构成 |
3.1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特征 |
3.2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结构 |
3.3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环境 |
3.3.1 创意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 |
3.3.2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环境特征 |
3.4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产业生态链整合 |
3.4.1 我国创意产业园区产业生态链存在的问题 |
3.4.2 创意产业园区产业生态链的衍生路径 |
3.4.3 创意产业园区产业生态链整合策略 |
第四章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研究 |
4.1 本章理论背景 |
4.2 组织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模型 |
4.3 企业间生态关系及其稳定条件分析 |
4.3.1 竞争 |
4.3.2 互惠 |
4.3.3 偏利共生 |
4.3.4 偏害共生 |
4.3.5 互利共生 |
4.3.6 捕食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创意产业园区的组织生态系统运作及协同演化研究 |
5.1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的微观演化机制 |
5.1.1 自组织机制 |
5.1.2 复制机制 |
5.1.3 变异机制 |
5.1.4 重组机制 |
5.2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的宏观演化机制 |
5.2.1 集聚效应与外部经济 |
5.2.2 弹性专业化效应与产业链动 |
5.2.3 竞合效应与差异竞争 |
5.2.4 创新效应与学习型区域 |
5.2.5 声誉效应与区域品牌 |
5.3 创意产业园区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 |
5.3.1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初创期 |
5.3.2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成长期 |
5.3.3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成熟期 |
5.3.4 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系统衰退期 |
5.4 创意产业园区中的企业进化与协同进化 |
5.4.1 创意产业集群中企业协同进化的内涵 |
5.4.2 创意产业集群中企业协同进化的特点 |
第六章 创意产业园区的组织生态系统案例分析 |
6.1 基本思路 |
6.2 798创意产业园区 |
6.2.1 园区概况 |
6.2.2 798创意园区的组织生态系统构成 |
6.2.3 798创意园区的组织生态系统互动关系分析 |
6.2.4 798创意园区的组织生态系统运行和演化 |
第七章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战略 |
7.1 创意园区组织生态发展政策总体方向 |
7.2 创意产业园区的系统发展模式 |
7.3 创意产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培育 |
7.4 创意产业园区企业的生态竞争力评价体系 |
7.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7.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7.5 创意产业园区企业的生态竞争与协同策略 |
7.5.1 基于生态位分化的错位经营战略 |
7.5.2 基于生态位拓展的价值创新战略 |
7.5.3 基于生态位扩大的资源扩充战略 |
7.5.4 组织生态系统纵向协同战略 |
7.5.5 组织生态系统的网络协同战略 |
第八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本文研究结论 |
8.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4)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意义与背景 |
1.3 案例研究论考 |
1.4 理论框架与篇章结构 |
1.5 成果及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美国杰出CEO的综合背景 |
2.1 美国近现代史概观 |
2.2 CEO与"美国的世纪" |
2.3 企业环境的综合透视 |
2.4 哲学视域中的管理与危机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
3.1 基本概念的进一步考察 |
3.2 危机管理的理论渊源 |
3.3 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 |
3.4 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 |
3.5 危机成因剖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泰罗、法约尔、韦伯时代(1890-1929) |
4.1 卡内基:蓝海战略与危机管理 |
4.2 卡内基&弗里克:罢工事件与连锁反应 |
4.3 摩根:危机管理中的传媒攻略 |
4.4.本章小结 |
5 西奥多、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1901-1972) |
5.1 福特家族:家族企业与危机管理 |
5.2 托马斯·沃森:企业文化、大型活动与危机管理 |
5.3 斯隆:组织变革与危机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德鲁克时代(1945-2005) |
6.1 小托马斯·沃森:向上管理与危机管理 |
6.2 艾柯卡:企业家社会的危机管理 |
6.3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析——以韦尔奇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案例的危机管理拓展研究 |
7.1 休闲与创新 |
7.2 军旅生活对CEO危机管理策略的影响 |
7.3 杰出CEO人际关系策略考论 |
7.4 "事业部制"理论应用研究 |
7.5 危机管理策略的文化哲学批判 |
7.6 危机管理策略述要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若干建议 |
8.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5)保险产品创新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泰康人寿“爱家之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我国保险业分析 |
2.1 我国保险业发展总体情况 |
2.1.1 我国保险产业市场发育 |
2.1.2 保险产业发展演变过程 |
2.2 产业发展宏观环境分析 |
2.2.1 保险业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
2.2.2 保险业发展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
2.2.3 保险业发展与恩格尔系数 |
2.2.4 保险业发展与行业政策 |
2.3 我国保险产业微观环境分析 |
2.3.1 在新进入者威胁方面 |
2.3.2 在既有竞争对手方面 |
2.3.3 在替代威胁方面 |
2.3.4 在客户的议价实力方面 |
2.4 保险业近5年发展概况 |
2.4.1 中资保险公司股改 |
2.4.2 构筑保险监管新体系 |
2.4.3 取得的成就 |
3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3.1 保险业竞争概述 |
3.2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 |
3.2.1 创新能力 |
3.2.2 品牌形象 |
3.2.3 顾客服务 |
3.2.4 管理模式 |
3.2.5 成本收益 |
3.3 增强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措施 |
3.3.1 强化核心竞争意识 |
3.3.2 实施差异化经营 |
3.3.3 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 |
3.3.4 建立技术体系 |
3.3.5 转换经营机制 |
3.3.6 进行企业流程再造 |
3.3.7 塑造企业价值观 |
4 保险产品创新分析 |
4.1 保险产品基本情况 |
4.1.1 保险产品的类别划分 |
4.1.2 保险产品的主要特征 |
4.1.3 保险产品四种基本形态 |
4.1.4 保险产品的发展历程 |
4.2 保险产品发展局限 |
4.3 保险产品创新塑造竞争力 |
4.3.1 保险产品创新意义 |
4.3.2 保险产品创新导向 |
4.3.3 保险产品创新原则 |
4.3.4 保险产品创新途径 |
5 泰康人寿产品创新实例分析 |
5.1 公司简介及成就 |
5.2 管理创新建立竞争优势 |
5.2.1 理念创新 |
5.2.2 产品创新 |
5.2.3 服务创新 |
5.2.4 机制创新 |
5.2.5 技术创新 |
5.2.6 品牌创新 |
5.3 泰康人寿主要产品介绍 |
5.4 爱家之约产品创新之举 |
5.4.1 产品设计 |
5.4.2 产品推广 |
5.4.3 市场检验 |
5.4.4 产品介绍 |
5.5 爱家之约产品成功分析 |
5.5.1 回归"传统家庭观" |
5.5.2 "一站式投保"的便捷优势 |
5.5.3 技术支持、服务"升级" |
5.5.4 产品差异化、个性化 |
5.5.5 品牌形象、时尚亮丽 |
5.6 爱家之约产品升级 |
6 保险产品创新未来趋势 |
6.1 总结全文 |
6.2 产品创新未来趋势 |
6.2.1 非寿险产品方面 |
6.2.2 人身险产品方面 |
6.2.3 通过"五化"创新产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概述 |
2.1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
2.2 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发展举例 |
第三章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现状分析 |
3.1 济宁市中专和职业院校发展状况 |
3.2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现状分析 |
第四章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策略 |
4.1 选择发展战略 |
4.2 加强工学结合 |
4.3 开展“双证”教学 |
4.4 创办“模拟公司” |
4.5 搞好农村职教 |
4.6 教学管理学分制 |
4.7 构造有效课程体系 |
4.8 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进行职业指导 |
4.9 实施素质教育 |
4.10 创立学院品牌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9)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提出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投资银行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 |
1.1.2 研究对象: 投资银行的概念与内涵 |
1.1.3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
1.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3 现有研究成果与文献的简单回顾 |
1.3.1 交易费用与金融机构 |
1.3.2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1.3.3 投资银行业的特殊产业特征 |
1.4 论文的论述重点 |
2. 金融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相关研究 |
2.1 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的范式与假说 |
2.1.1 SCP范式 |
2.1.2 X—效率假设 |
2.1.3 规模经济假设与金融企业并购 |
2.1.4 金融业中的范围经济 |
2.2 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 |
2.2.1 马歇尔困境 |
2.2.2 有效竞争 |
2.2.3 市场结构与绩效 |
3.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3.1 中国投资银行业演进概况 |
3.1.1 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阶段 |
3.1.2 我国投资银行的市场环境 |
3.2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
3.2.1 市场集中度的计量方法 |
3.2.2 依据集中度划分市场结构类型 |
3.3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进入壁垒 |
3.3.1 资本壁垒 |
3.3.2 产品(服务)差异化壁垒 |
3.3.3 维持剩余产能的壁垒 |
3.3.4 信息优势壁垒 |
3.3.5 政府管制壁垒 |
3.4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退出壁垒 |
3.4.1 构成退出壁垒的因素 |
3.4.2 投资银行业退出壁垒的衡量 |
3.4.3 金融业的进入壁垒、退出壁垒与金融业稳定性 |
3.5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问题初探 |
4. 投资银行业绩效评价及影响绩效的因素研究 |
4.1 投资银行业的宏观与中观绩效 |
4.1.1 宏观绩效:配置效率和动态效率 |
4.1.2 中观(产业)绩效:1998-2004 |
4.2 国内证券公司绩效测度:已有成果及评价 |
4.3 中国证券公司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DEA方法 |
4.3.1 从Farrell效率衡量方法到DEA方法 |
4.3.2 DEA方法的演进与相关文献 |
4.3.3 采用DEA方法测度金融机构效率的研究回顾 |
4.3.4 DEA模型 |
4.3.5 运用DEA方法检验国内证券公司的技术效率 |
4.4 成本效率、盈利效率与替代盈利效率——参数分析法 |
4.4.1 成本效率 |
4.4.2 标准盈利效率 |
4.4.3 替代盈利效率 |
4.4.4 参数方法相比较于非参数方法所具有的优势 |
4.4.5 用参数分析法测度中国证券公司的效率状况 |
4.4.6 效率概念的简单归纳和比较 |
4.5 规模与效率:国内证券公司效率测度结果及初步分析 |
4.6 影响国内证券公司绩效的因素 |
4.6.1 战略 |
4.6.2 战略的实施 |
4.6.3 环境因素 |
4.7 中国投资银行业效率评价小结 |
5. 投资银行业结构与绩效优化——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 |
5.1 海外投资银行业的结构与绩效演进——以美国为例 |
5.1.1 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5.1.2 行业利润率状况和绩效的周期性波动问题 |
5.2 案例分析:美林证券的绩效、行为与市场地位 |
5.2.1 美林证券业务概貌 |
5.2.2 美林证券公司的收入、费用与利润构成 |
5.2.3 美林证券公司的绩效变动 |
5.2.4 美林证券在美国投资银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
5.3 中美投资银行在企业绩效与业务结构上的对比分析 |
5.3.1 企业规模与绩效对比 |
5.3.2 中美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区别较大 |
5.4 政策建议:通过调整业务结构来改善盈利能力 |
5.4.1 组织创新是业务结构调整的前提 |
5.4.2 经营模式直接影响业务结构和盈利能力 |
5.4.3 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调整与产品创新 |
6. 监管对行业结构和绩效的影响及监管改革初探 |
6.1 对投资银行业实施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
6.1.1 有关监管的理论争议 |
6.1.2 金融监管的制度可能性边界 |
6.1.3 对投资银行业实施监管的依据 |
6.2 监管对中国投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影响 |
6.2.1 对市场进入的监管及其影响 |
6.2.2 发行管制制度及其对承销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
6.2.3 监管对证券经纪业结构和绩效的影响 |
6.2.4 政府对市场退出的管制及其影响 |
6.3 改革与创新政府监管,优化投资银行业结构与绩效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98~2003上市公司融资承销商变动 |
附录2: 投资银行承销项目费率(1995~2004) |
附录3: 行业集中度偏低:2000~2004十大证券公司 |
附录4: 绩效分析所采用的部分样本简况(2004) |
后记 |
(10)品牌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标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文献的回顾 |
1.3.1 国外文献的回顾 |
1.3.2 国内文献的回顾 |
1.3.3 国内外文献的评价 |
1.4 研究框架、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假设前提 |
2.1 基本概念 |
2.1.1 商标 |
2.1.2 品牌 |
2.1.3 竞争力 |
2.1.4 品牌竞争 |
2.1.5 品牌竞争力 |
2.1.6 品牌资产 |
2.1.7 顾客满意 |
2.2 假设前提 |
2.2.1 品牌存在于产品有差异性的市场上 |
2.2.2 创造品牌产品的市场结构 |
3 品牌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
3.1 品牌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
3.2 品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3.2.1 品牌竞争力与比较优势理论 |
3.2.2 品牌竞争力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3.2.3 品牌竞争力与核心能力理论 |
3.2.4 品牌竞争力与跨国经营理论 |
4 品牌竞争力的来源 |
4.1 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分析 |
4.2 品牌竞争力的内部来源 |
4.2.1 品牌竞争力的直接来源 |
4.2.2 品牌竞争力的间接来源 |
4.3 品牌竞争力的外部来源 |
4.3.1 产业 |
4.3.2 政府政策 |
4.3.3 教育和文化体系 |
4.3.4 战略联盟 |
4.4 品牌竞争力的来源模型 |
5 品牌竞争力的形成与培育 |
5.1 品牌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
5.2 品牌竞争力的培育 |
5.2.1 健全市场环境 |
5.2.2 制定品牌竞争战略 |
5.2.3 品牌整合管理 |
5.2.4 整合供应链 |
5.2.5 技术创新 |
5.2.6 组织创新 |
5.2.7 培育核心能力 |
6 品牌竞争力的评价 |
6.1 品牌资产的决定基础 |
6.1.1 从顾客角度分析 |
6.1.2 从企业角度分析 |
6.1.3 从政府角度分析 |
6.2 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 |
6.2.1 基于会计学的品牌资产价值评估方法 |
6.2.2 基于营销学的品牌资产价值评估方法 |
6.2.3 英特品牌公司的品牌资产价值评估方法 |
6.2.4 中国品牌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实践 |
6.3 品牌竞争力与品牌资产价值的相关分析 |
6.4 品牌竞争力的评价 |
6.4.1 品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
6.4.2 具体指标的含义及确定方法 |
6.4.3 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7 面向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品牌竞争力发展的新趋势 |
7.1 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 |
7.1.1 经济全球化 |
7.1.2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
7.2 品牌竞争力的全球化趋势 |
7.3 网络信息化及其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 |
7.3.1 网络信息化及其对企业运作系统的影响 |
7.3.2 网络市场及其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 |
7.4 原产地形象与企业品牌 |
8 中国品牌竞争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8.1 中国品牌竞争力的现状 |
8.2 中国品牌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8.3 提高中国品牌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8.3.1 构建有利于品牌竞争力提高的政府政策支持体系 |
8.3.2 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微观对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鲁抗股份公司营销新体系打出新天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邹菊芳. 吉首大学, 2017(03)
- [2]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D]. 李占强. 南开大学, 2014(04)
- [3]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研究[D]. 张白玉.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2)
- [4]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 黄书亭.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5]保险产品创新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泰康人寿“爱家之约”为例[D]. 沈晓强. 重庆大学, 2008(07)
- [6]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7]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策略研究[D]. 王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3)
- [8]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9]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D]. 李风华. 浙江大学, 2006(03)
- [10]品牌竞争力研究[D]. 许基南. 江西财经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