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场所:渴望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刘德宸[1](2021)在《公共场所个人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胡媛媛[2](2021)在《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熊孩子”一词赋予的内涵往往是带负面性质的。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本研究选取抖音和知乎两大社交媒体平台,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进行研究。研究者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抖音平台抽取102则带“熊孩子”话题的短视频及视频下的510条评论文本;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知乎平台抽取“熊孩子”话题下50则问题及250条评论文本。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样本进行了编码、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抖音中的“熊孩子”形象主要有伤害他人、违反公共场所规则、损坏物品、想要他人的东西、成人化的语言及行为、关心他人、多才多艺七类。其“熊孩子”形象特征有:各年龄段的“熊孩子”主要以负面形象呈现;虚构的视频呈现大量的负面行为;“熊孩子”形象走向泛娱乐化;“熊孩子”的行为多被成人曲解;“熊孩子”内涵逐渐泛化。抖音用户更倾向于包容违反规则的“熊孩子”;对“熊孩子”的评价主要以夸赞为主,所以抖音用户对“熊孩子”更具包容性。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主要有虐待动物、伤害他人、损坏物品、违反公共场所规则四类。其“熊孩子”形象特征有:集中呈现儿童伤害他人的行为;各年龄段“熊孩子”的负面行为较多;负面形象居多;“熊孩子”形象带不确定性“熊孩子”内涵模糊化。知乎中提问者给儿童贴上负面标签;知乎用户倾向于惩治带损他行为的“熊孩子”;对年龄更小的“熊孩子”实施惩治。社交媒体在儿童形象建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抖音中儿童逐渐成为大众娱乐消费的对象;大众媒介通过贴标签传播刻板印象;借助虚构视频传播负面儿童形象。知乎中成人与儿童的话语权失衡;大众对暴力惩治话语的缄默甚至支援;知乎社区成为成人与儿童对抗的场所。据此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舆论的正确引导与监督;科学儿童观的普及。
王智洋[3](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王宇轩[4](2021)在《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发展正处于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更新提质的重要阶段,人为本、渐进性、可持续、活态化的更新导向是已然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价值观。随着人居环境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城市规划的路径已经从宏大叙事的战略发展体系构建转向平民场景的日常生活场所营造。随着西安文化战略的实施与“网红城市”的崛起,顺城巷作为极具商业价值的空间载体迎来了发展机遇,在明城内大规模更新建设中,追求高端化和绅士化的城市环境空间的现象在顺城巷南北东三段越发突出。这种将外来的旅游者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异化日常公共空间的状况,促使顺城巷区段的在地居民逐渐被驱逐,失去建设生活空间的权力与渠道。顺城巷西段作为日常生活的发生器,已然面临着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旅游消费文化冲击的双重困境,如何尊重其本体特色,提出日常生活视角下的街道更新策略体系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目的。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部分,从日常生活相关理论的系统认知入手,阐述理论的价值转变,并对其类型、特征与价值进行解读,把握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趋势,梳理其当代内涵。在此基础上,剖析日常生活与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并研究了在此背景下历史环境中的街道空间发展转向。第二部分是对研究主体的概述,首先对顺城巷的发展演变与更新历程进行梳理,而后选取顺城巷西段街道为研究对象,对这一片区进行整体性调研分析,包括物质空间和社会活动两个方面,从而定义顺城巷西段街道的价值所在;同时进行顺城巷西段街道特征提取研究,为日常生活性街道的类型划分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根据日常生活的特征,将顺城巷西段街道分为公共交往型、生产消费型、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三种类型进行日常生活方式、物质空间要素的分析调研。归纳总结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与公共空间的内在联系与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是策略提出部分,首先重构了日常生活视角下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更新的价值基点、价值主体与更新原则,继而明确更新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然后从功能复合、场所开放、文化复愈、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整体性更新策略;最后根据公共交往型、生产消费型、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三类空间的特有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整体来说,文章基于日常生活的视角探讨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更新策略,其核心是在正视日常生活价值的基础上对街道的共性问题与不同类型日常空间的特性问题精准施策。通过收集顺城巷的物质空间资料、记录场所的日常活动样态、深究街道衰败本质,为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贡献微薄之力。
贾惠敏[5](2021)在《《茶叶帝国》(第一、二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次英汉翻译实践内容选自艾瑞卡·拉帕珀特的《茶叶帝国》。此书的主要内容是从三方面讲,茶如何影响近代世界。本次翻译实践的原文本选取的是书籍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两章主要介绍茶以及相关习俗是如何传入西方世界,进而对西方世界造成影响。该书目前尚无中文版本。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的缺乏,译者遇到了许多实际上的困难。因此,该翻译报告的目的是呈现翻译中的难点以及解决翻译难点是所用的方法。翻译中遇到的难点分为三类,分别是词汇难点、句法难点和篇章难点。词汇层面的难点有专有名词、多义词以及词语的延伸含义。译者采用了添加注释、词义选择和词义延伸的方法来解决词汇方面的问题。句法层面的难点主要是长难句,译者采用了顺句翻译、变词为句、增删重组的方法。篇章的难点主要是衔接的翻译,译者通过摹写源语文本中衔接方式、变更源语文本中的衔接方式以及增删原语文本中的衔接方式来解决衔接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旨在确保译文的准确性。译者在此次翻译中收获颇丰。首先,通过此次翻译,译者掌握了许多实用的翻译方法,并且能够灵活应用这些方法来应对不同的翻译难题。其次,这次实践让译者了解了大量的历史知识以及重要人物,也收获了很多专业术语的表达。这次翻译也让译者更深刻的体会到不同的翻译可以在表达效果和读者的反应上带来很大的差别。
孙岳[6](2021)在《老旧社区室外公共空间适老性改造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重增加,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养老问题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老旧社区作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场所,其空间质量的优劣决定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的老旧社区更新改造项目,探寻符合我国当下国情的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目的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存在的老旧社区数量众多,其大部分社区室外公共空间不足且环境较差,不利于居家养老。因此,对老旧社区室外公共空间适老性改造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由于老旧社区在建造之初受到社会环境与设计理念的影响,建造标准相对较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老旧社区的空间环境已满足不了当下居家养老需求。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空间缺乏、绿化面积不足、道路缺乏人性化设计等等问题,割裂了老年群体与社区之间的情感纽带。因此,在改善社区空间环境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文关怀,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本文以老旧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公共空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老年人群的生理活动特点与其空间需求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访谈交流等方式,对较具代表性的张家口市工人村社区内的老年人群体基本生理和活动特点,以及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室外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及多样化需求,针对室外公共空间环境与老年人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适老性改造原则。从路径空间适老性、场地环境适老性和心理环境适老性等三个方面提出适老性改造策略。通过对老旧社区室外公共空间适老性改造研究,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室外空间环境,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实现居家养老。同时也希望能为老旧社区适老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居家环境。
兰艳[7](2021)在《基于交往行为的西安顺城巷街道空间适老化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旧城更新在存量规划时期,越来越暴露出更新结果同质化、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更新缺少对旧城内空间使用主体的关注,导致未能通过利用、优化本有的邻里关系和地域生活,使原住民生活空间难以存续,城市更新中“活”的要素难以保留,旧城活力逐渐消失。在老龄化背景下,旧城内老龄化形势严峻而突出,养老模式向社区、居家、机构共同支撑转变,也造成老年人对街道的客观需求。因此优化既有的街道空间以适应并更好促进交往行为的发生,将成为未来养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本文研究基于对旧城更新中原有居住主体老年人的角度出发,选取西安旧城的重要街道空间——顺城巷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需要承载的交往行为的客观空间环境需求,做出针对街道空间的适老化更新。研究运用环境行为学及空间行为相关方法——PSPL研究法和SD语义分析法。通过定量和定性、主观与客观综合的双角度,对顺城巷不同区段物理空间和老年人交往行为特征及空间需求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跟踪观察等实地调研,并通过绘制街道活动热力图、行为记注图、行动轨迹图等进行统计分析,梳理现状街道物理环境的适老矛盾,归纳出老年人街道交往场所的空间环境需求。针对顺城巷既有街道空间,归纳出街道中的物理要素即适老业态占比、空间界面尺度与形态、景观绿化特征、适老设施和标识系统建设情况,以及既有的交往场所类型。针对老年交往行为,通过出行习惯调查和行为注记总结了不同行为内容的群体构成特征和时空规律,从所需空间要素考虑将其进行分类,并通过客观要素与主观使用感知评价结合选取典型街道区段和环城公园内沿城墙边界的典型空间作为重点研究补充。最后构建了街道空间的适老更新思路,提出先确立基础原则,再明确需要进行更新的街道空间的节点,结合前文分析,提出了基于交往行为的街道空间适老更新方法,并通过实地节点进行设计实践,以期对西安市旧城更新建设及老年户外空间适老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例参考价值。
武昭凡[8](2021)在《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突显了儿童的脆弱性与城市环境的紧密联系,同时街道空间作为儿童活动使用频繁的公共空间也面临进一步提升品质和重塑活力的需求。因此对如何发挥城市街道空间“交通通行—公共生活”的双重空间属性,将“儿童友好视角”抽象理论上升到可评估和可操作层面,从而建设一个适宜儿童成长的城市街道环境提出迫切要求和挑战。本研究以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7-14岁儿童为研究主体对象,以切实提升儿童友好性,建立可以破解现代儿童面临的驯养化、结构化、孤岛化问题,满足儿童心理行为特性的街道空间为目标。基于儿童的心理行为特性与街道空间特性之间交互作用关系,挖掘本土化的儿童友好视角,并试图将儿童友好抽象理论科学转译为城市街道空间要素,从而对以儿童友好空间为基点,步行距离400m为半径范围内的城市街道空间展开评估分析,以此为基提出包含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城市街道空间优化策略。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步骤,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对“儿童友好视角”与“儿童友好街道空间”概念的重新界定和基于此的“儿童心理-儿童行为-街道环境”三者互动关系作用的机理分析;2)构建儿童友好视角下多层次的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并将具身视角下的儿童对于城市街道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趣味性的空间需求,转译为21项涵盖街道空间各维度的指标清单,创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3)基于评估结果所归纳的五方面儿童友好现状问题,提出以现状问题和未来价值双重导向下“串联·游戏·成长·参与”的4维12点优化策略框架,以此作为儿童友好相关理论的深化,也为西安曲江新区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金春花[9](202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学校水平的实施,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只有通过对学校水平的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切实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本研究以2016年9月开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变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实施成败的真实变量,确定各变量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力图探索成功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的修订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本研究以J省C市的四所小学为个案,对经历“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教师、校长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考察实际课堂教学。收集资料主要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文件收集等方式。研究发现,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呈现如下特征:第一,课程实施者们对课程必要性的认同度高,对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呈现出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对文件课程的认同度不高,从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到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异议及困惑。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课程认识之间存在不一致,虽然在访谈过程中表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起点,但是多数课堂教学都体现了权威主义、教师中心、输入的价值单一等特征。第三,课程实施环境不尽如人意,与较高的课程目标定位相比,课程实施环境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条件性资源的匮乏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小科文化的制约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复杂,既有政府的教育投入、地方教育行政的作为、学校基建的设计思路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文化、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也发现,影响学校层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因素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较大,课程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较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文本存在不确定因素等,对教师的课程认同感和改革适应性具有消解的影响;学校内部因素中校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决定“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知识是制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深度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科价值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教学的信念、教师自身的信念等对教师做课程决策都起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地方教育行政、大学等对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给予的物质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智力上的资源支持也不尽如人意,这些学校外部的因素制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本研究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五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修订课程方案,完善教材编写;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学科教师专业化进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李青[10](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二、公共场所:渴望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共场所:渴望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2)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熊孩子”负面儿童形象借助大众媒体广泛传播 |
1.1.2 暴力言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 |
1.1.3 “熊孩子”儿童形象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社交媒体 |
1.2.2 “熊孩子” |
1.2.3 儿童观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儿童观的认识 |
1.3.2 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儿童形象 |
1.3.3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形象建构 |
1.3.4 大众媒介下的儿童形象建构 |
1.3.5 “熊孩子”儿童形象的相关研究 |
1.3.6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建构 |
2.1 抖音中的“熊孩子”形象建构 |
2.1.1 借助大量虚构视频传播儿童负面形象 |
2.1.2 基于真实记录分享的视频建构多面儿童形象 |
2.2 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建构 |
2.2.1 借助儿童公共事件广泛传播 |
2.2.2 基于提问的方式建构受压制的儿童形象 |
3 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及其特征 |
3.1 抖音中“熊孩子”形象编码分析 |
3.2 抖音中的“熊孩子”行为分析 |
3.2.1 伤害他人 |
3.2.2 违反公共场所规则 |
3.2.3 损坏物品 |
3.2.4 想要他人的东西 |
3.2.5 成人化的语言及行为 |
3.2.6 关心他人 |
3.2.7 多才多艺 |
3.3 抖音中的“熊孩子”形象特征 |
3.3.1 各年龄段的“熊孩子”主要以负面形象呈现 |
3.3.2 虚构的视频呈现大量的负面行为 |
3.3.3 “熊孩子”形象走向泛娱乐化 |
3.3.4 “熊孩子”的行为多被成人曲解 |
3.3.5 “熊孩子”内涵逐渐泛化 |
3.4 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的编码分析 |
3.5 知乎中的“熊孩子”行为分析 |
3.5.1 虐待动物 |
3.5.2 伤害他人 |
3.5.3 损坏物品 |
3.5.4 违反公共场所规则 |
3.5.5 关心他人 |
3.6 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特征 |
3.6.1 集中呈现儿童伤害他人的行为 |
3.6.2 呈现的负面形象居多 |
3.6.3 “熊孩子”形象带不确定性 |
3.6.4 “熊孩子”内涵模糊化 |
4 受众对“熊孩子”的看法 |
4.1 抖音用户对“熊孩子”的评价 |
4.1.1 抖音用户对“熊孩子”评价的编码分析 |
4.1.2 抖音用户对不同“熊孩子”的评价 |
4.2 知乎用户对“熊孩子”的评价 |
4.2.1 知乎用户对“熊孩子”评价的编码分析 |
4.2.2 知乎用户对不同“熊孩子”的评价 |
5 社交媒体在儿童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5.1 抖音在儿童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儿童成为大众娱乐消费的对象 |
5.1.2 大众媒介通过贴标签传播刻板印象 |
5.1.3 借助虚构视频传播负面儿童形象 |
5.2 知乎在儿童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5.2.1 大众媒介中成人与儿童的话语权失衡 |
5.2.2 大众对暴力惩治话语的缄默甚至支援 |
5.2.3 知乎社区成为成人与儿童对抗的场所 |
6 讨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熊孩子”与儿童性恶观点的比较分析 |
6.2.2 社交媒体建构的“熊孩子”与传统儿童形象的建构方式比较分析 |
6.2.3 社交媒体中“熊孩子”形象与传统建构的儿童形象的比较分析 |
6.3 建议 |
6.3.1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
6.3.2 舆论的正确引导与监督 |
6.3.3 科学儿童观的普及 |
6.4 研究不足与反思 |
6.4.1 研究取样的不足 |
6.4.2 研究分析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
一、审美与怀旧 |
二、休闲与娱乐 |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
四、遁世逃避 |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界定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日常生活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2 街道更新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3 西安顺城巷地段与城墙空间保护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日常生活的概念认知及基础研究 |
2.1 日常生活的内涵解读 |
2.1.1 日常生活的内涵 |
2.1.2 日常生活的特征 |
2.1.3 日常生活的演进 |
2.1.4 日常生活的价值 |
2.2 日常生活方式的嬗变 |
2.2.1 居住生活方式 |
2.2.2 交通出行方式 |
2.2.3 消费生活方式 |
2.2.4 闲暇生活方式 |
2.3 日常生活的现实问题 |
2.3.1 意识层面 |
2.3.2 空间层面 |
2.3.3 社会层面 |
2.4 日常生活与街道更新 |
2.4.1 国外街道更新实践 |
2.4.2 国内街道更新实践 |
2.5 日常生活与街道空间互动 |
2.5.1 街道空间的定义与属性 |
2.5.2 日常生活下的街道类型 |
2.5.3 街道空间日常回归导向 |
2.6 本章小结 |
3 顺城巷西段的历史演进及现状特征分析 |
3.1 顺城巷的更新历程 |
3.1.1 顺城巷空间本体历史演变 |
3.1.2 居民小规模的更新: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 |
3.1.3 政府企业主导更新:20 世纪90 年代至2010年 |
3.1.4 上下并行自主更新:2010 年至今 |
3.2 顺城巷当下角色 |
3.2.1 顺城巷及周边区域现状概况 |
3.2.2 顺城巷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角色定位 |
3.2.3 顺城巷西段的角色定位 |
3.3 顺城巷西段现状概述 |
3.3.1 顺城巷西段的物质空间整体特征 |
3.3.2 顺城巷西段的社会空间行为特征 |
3.3.3 顺城巷西段的现实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顺城巷西段街道调查研究 |
4.1 顺城巷西段街道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查方法 |
4.1.3 调查要素 |
4.2 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日常公共空间分类研究 |
4.2.1 顺城巷西段街道日常空间分类依据 |
4.2.2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定义 |
4.2.3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定义 |
4.2.4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定义 |
4.3 顺城巷西段街道日常行为活动分析 |
4.3.1 活动主体 |
4.3.2 活动类型 |
4.3.3 活动密度 |
4.3.4 活动空间 |
4.3.5 日常行为活动调查结果分析 |
4.4 顺城巷西段街道物质空间要素分析 |
4.4.1 功能业态 |
4.4.2 平面形态 |
4.4.3 街道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周边建筑 |
4.4.6 公共场所 |
4.4.7 环境设施 |
4.4.8 物质空间要素调查结果分析 |
4.5 顺城巷西段街道现状研究总结 |
4.5.1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5.2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5.3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日常生活的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 |
5.1 日常生活视角下街道更新价值体系重构 |
5.1.1 站点回归 |
5.1.2 原则确立 |
5.2 日常生活视角下街道更新的目标及路径 |
5.2.1 更新目标 |
5.2.2 实施路径 |
5.3 顺城巷西段街道整体性更新策略 |
5.3.1 功能复合:整合日常需求 |
5.3.2 场所开放:扩容公共空间 |
5.3.3 文化复愈:建立文化地图 |
5.3.4 公众参与:搭建共治机制 |
5.4 顺城巷西段街道针对性更新策略 |
5.4.1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4.2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4.3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日常生活演进及概念理论研究总结 |
6.1.2 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的现状特征与当下角色总结 |
6.1.3 日常生活视角下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的策略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一:街道居民日常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顺城巷西段街道立面照片 |
(5)《茶叶帝国》(第一、二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E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nd This Book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ranslation Task |
1.3 The Structure of This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NG PROCESS |
2.1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Translation |
2.2 The Process of This Translation |
2.3 Proofreading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 Lexical Level |
3.2 Syntactic Level |
3.3 Discourse Level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
4.1 Translation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
4.1.1 Choice of Word Meaning |
4.1.2 Extension of Words Meaning |
4.1.3 Annotation |
4.2 Translation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Following the Original Syntactic Order |
4.2.2 Reinventing Sentences Structure |
4.2.3 Turning Phrases into Clauses |
4.3 Translation Methods at Discourse Level |
4.3.1 Maintenance of the Cohesion in ST |
4.3.2 Rearrangement of the Cohesion in ST |
4.3.3 Addition or Omission of the Cohesion in ST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in Findings |
5.2 Translation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ARGET TEXT |
(6)老旧社区室外公共空间适老性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渐严峻 |
1.1.2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的必要性 |
1.1.3 国家政策对于居家养老的鼓励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2章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 |
2.1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发展建设历程 |
2.1.1 初期阶段(计划经济时期) |
2.1.2 中期阶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
2.1.3 后期阶段(市场经济发展时期) |
2.2 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
2.2.1 社区空间结构布局不完善 |
2.2.2 适老化设施配建不齐全 |
2.2.3 公共空间场所精神的缺失 |
2.2.4 社区适老性体系构建缺乏统筹规划 |
2.3 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的必要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区老年群体的特征与需求 |
3.1 老年人的基本特征及需求 |
3.1.1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变化特征 |
3.1.2 老年人的生理需求 |
3.1.3 老年人心理变化特征 |
3.1.4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
3.2 社区老年群体的行为活动特征 |
3.2.1 公共空间活动范围 |
3.2.2 公共空间活动特征 |
3.2.3 老年人的活动类型 |
3.3 适老性社区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特性 |
3.3.1 空间的层次性 |
3.3.2 空间的功能性 |
3.3.3 空间的舒适性 |
3.3.4 空间的识别性 |
3.3.5 空间的复合性 |
3.4 影响老年人出行的因素 |
3.4.1 空间的微气候环境 |
3.4.2 活动场所的吸引力 |
3.4.3 服务设施的舒适性 |
3.4.4 室外场所的安全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老旧社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适老性现状与改造原则 |
4.1 案例选取缘由 |
4.1.1 初步研究范围 |
4.1.2 确定研究对象 |
4.1.3 调研内容 |
4.2 社区室外公共空间现状 |
4.2.1 工人村社区基本概况 |
4.2.2 空间布局 |
4.2.3 功能构成 |
4.2.4 交通空间 |
4.2.5 出入口空间 |
4.2.6 健身活动空间 |
4.2.7 休闲交往空间 |
4.2.8 景观绿化空间 |
4.3 社区老年人群属性调查 |
4.3.1 老年人口老化程度 |
4.3.2 老年人文化水平及职业 |
4.3.3 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时间 |
4.3.4 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类型 |
4.3.5 社区老年人希望增加的空间类型 |
4.3.6 社区老年人对公共活动空间满意度评价 |
4.4 社区室外公共空间与老年群体需求的矛盾分析 |
4.4.1 公共空间结构布局不完善 |
4.4.2 社区道路交通空间无序 |
4.4.3 景观绿化缺乏观赏价值 |
4.4.4 适老化设施配建不齐全 |
4.4.5 缺乏无障碍和人性化设计 |
4.4.6 寒冷地区室内外温差大 |
4.4.7 公共空间场所精神缺失 |
4.5 社区室外公共空间适老性改造原则 |
4.5.1 环境安全原则 |
4.5.2 气候适应性原则 |
4.5.3 人性化原则 |
4.5.4 可识别性原则 |
4.5.5 功能复合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老旧社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适老性改造策略 |
5.1 路径空间适老性改造策略 |
5.1.1 路径空间的界定 |
5.1.2 社区车行交通空间 |
5.1.3 社区步行道路空间 |
5.1.4 社区停车空间 |
5.2 场地环境适老性改造策略 |
5.2.1 场地环境界定 |
5.2.2 激活公共空间的活力 |
5.2.3 提高休憩空间的热情 |
5.2.4 改善绿化空间的审美 |
5.2.5 完善辅助设施的配置 |
5.3 心理环境适老性改造策略 |
5.3.1 心理环境的界定 |
5.3.2 传承社区历史文化 |
5.3.3 利于交往的空间格局 |
5.3.4 增加公众参与 |
5.3.5 搭建社区情感网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交往行为的西安顺城巷街道空间适老化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街道空间 |
1.3.2 适老化更新 |
1.3.3 交往行为 |
1.4 研究对象背景及范围 |
1.4.1 西安顺城巷背景 |
1.4.2 具体研究范围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街道空间适老化相关研究综述 |
1.5.2 交往行为与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1.5.3 顺城巷街道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论文框架 |
2 顺城巷街道空间适老化相关基础性研究 |
2.1 旧城街道内老年人的身心及行为特征 |
2.1.1 出行老年人的共性身心特征 |
2.1.2 旧城街道老年人行为特征 |
2.2 相关理论梳理 |
2.2.1 旧城街道相关理论 |
2.2.2 交往行为相关理论 |
2.2.3 街道空间与行为活动调研方法 |
2.3 旧城街道交往空间适老优化相关案例 |
2.3.1 北京青龙胡同邻里孵化器案例 |
2.3.2 北京杨梅竹斜街“微公园”案例 |
2.3.3 小结:北京旧城适老更新的借鉴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3 顺城巷既有街道空间老年使用现状调研分析 |
3.1 顺城巷旧城更新背景及街道空间概况 |
3.1.1 解放后西安顺城巷的更新发展变迁 |
3.1.2 唐皇城复兴计划后顺城巷空间更新问题 |
3.1.3 顺城巷现阶段街道基本概况 |
3.1.4 小结 |
3.2 既有街道老年使用现状调研方法 |
3.2.1 调研策略 |
3.2.2 调研方法 |
3.3 顺城巷既有街道空间客观物质要素量化调查 |
3.3.1 街道适老业态 |
3.3.2 街道空间界面 |
3.3.3 街道景观绿化 |
3.3.4 街道适老设施及标识系统 |
3.3.5 街道既有交往场所类型 |
3.4 老年人对街道空间的主观使用感知评价调查 |
3.4.1 街道使用感知评价因子 |
3.4.2 街道舒适度感知调查 |
3.4.3 道路安全度感知调查 |
3.4.4 街道主观使用感知总结 |
3.5 既有街道空间老年使用现状问题总结 |
3.5.1 大型适老业态分布不均衡 |
3.5.2 界面安全性及通达性较低 |
3.5.3 适老服务设施缺失且单一 |
3.5.4 景观绿化与场地结合度低 |
3.5.5 既有交往场所舒适度欠佳 |
3.6 本章小结 |
4 顺城巷老年交往行为调研与分析 |
4.1 老年交往行为调研与数据处理方法 |
4.1.1 调研方法 |
4.1.2 数据转录与统计分析 |
4.2 顺城巷老年交往行为的内容及群体特征 |
4.2.1 交往主体的调研情况 |
4.2.2 交往行为的具体内容 |
4.2.3 交往行为的群体特征 |
4.3 顺城巷老年交往行为发生的时间规律 |
4.3.1 交往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动态 |
4.3.2 各时段不同交往行为的频率差异 |
4.3.3 各交往行为发生的持续时间 |
4.4 顺城巷老年交往行为发生的空间规律 |
4.4.1 交往行为发生的空间环境要素 |
4.4.2 交往行为发生的空间品质需求 |
4.5 顺城巷老年交往行为的分类及特征 |
4.5.1 休憩交谈 |
4.5.2 健身娱乐 |
4.5.3 商业贸易 |
4.5.4 爱好交流 |
4.5.5 特征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5 顺城巷内适宜老年交往的典型街道空间分析 |
5.1 对象选取 |
5.1.1 选取依据 |
5.1.2 典型性概述 |
5.2 顺城巷内适宜老年交往的典型街道分析 |
5.2.1 北马道巷 |
5.2.2 南顺城巷 |
5.2.3 下马陵及建国门综合市场 |
5.3 环城公园内适宜老年交往的典型空间分析 |
5.3.1 老年人群构成及行为特征 |
5.3.2 环城公园内交往空间的类型 |
5.3.3 环城公园适老交往空间应用要点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交往行为的顺城巷街道空间适老化更新方法 |
6.1 适老交往的街道空间更新思路 |
6.1.1 明确空间与行为间的需求矛盾和更新要点 |
6.1.2 满足老年交往发生的基本适老化设计原则 |
6.1.3 顺城巷内适宜为交往场所的空间更新节点 |
6.2 基于老年交往行为的街道空间更新方法 |
6.2.1 提高街道空间的通行安全 |
6.2.2 梳理空间结构和交往尺度 |
6.2.3 补足街道空间的适老服务 |
6.2.4 利用现有界面嵌入微场所 |
6.2.5 增强慢行系统的可识别度 |
6.3 顺城巷街道空间适老化更新实践 |
6.3.1 基地背景及既有交往活动特征 |
6.3.2 基地既有街道空间现状问题 |
6.3.3 基地空间适老化更新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创新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顺城巷全段基本现状概况表 |
附录二:顺城巷老年群体出行习惯与街道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三:顺城巷街区人群各时段活动调查表 |
附录四:顺城巷各区段各行为各时段活动统计表 |
附录五:顺城巷各区段各行为时段趋势变化图 |
致谢 |
(8)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国际背景与问题——儿童成长与城市环境 |
1.1.2 国内背景与问题——社会转型与国家战略 |
1.1.3 学科背景与问题——空间品质与儿童友好 |
1.1.4 本研究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1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 |
1.2.2 西安曲江新区典型样本街道 |
1.2.3 西安曲江新区案例选取依据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学科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街道空间规划 |
1.5.2 儿童友好城市规划 |
1.5.3 儿童友好街道空间 |
1.5.4 相关主题研究评述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7.1 儿童友好视角混合研究方法 |
1.7.2 资料与数据收集方法 |
1.7.3 资料与数据分析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方法研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儿童”概念及年龄界定 |
2.1.2 “儿童友好视角”概念界定 |
2.1.3 “儿童友好空间”概念界定 |
2.1.4 “城市街道空间”概念界定 |
2.1.5 “儿童友好街道空间”概念界定 |
2.2 儿童心理行为学相关理论 |
2.2.1 儿童生理发展特性 |
2.2.2 儿童心理发展特性 |
2.2.3 儿童行为发展特性 |
2.2.4 相关研究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3 儿童与环境互动关系相关理论 |
2.3.1 环境心理学 |
2.3.2 生态心理学 |
2.3.3 生态系统论 |
2.3.4 相关研究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儿童友好视角相关研究方法 |
2.4.1 儿童的街道空间需求研究方法 |
2.4.2 街道儿童友好性评估研究方法 |
2.4.3 相关研究方法在本研究的应用 |
2.5 基于上述理论与方法的分析框架 |
2.5.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2.5.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5.3 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3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与工具研究 |
3.1 儿童友好视角下评估维度与评估对象研究 |
3.1.1 评估维度分析 |
3.1.2 评估对象分析——城市儿童主体 |
3.1.3 评估对象分析——城市街道空间 |
3.2 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研究 |
3.2.1 评估内容选取与体系性构建原则 |
3.2.2 评估内容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3 基于儿童街道空间需求的评估准则研究 |
3.3.1 具身视角下的评估准则框架研究 |
3.3.2 儿童生理特性与街道一米视角 |
3.3.3 儿童心理特性与街道空间认知 |
3.3.4 儿童行为特性与儿童独立活动 |
3.3.5 评估准则层因子以及内部逻辑 |
3.4 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指标研究 |
3.4.1 评估指标来源与筛选分析方法 |
3.4.2 街道空间安全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3 街道空间舒适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4 街道空间便捷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5 街道空间趣味性影响因子分析 |
3.5 创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 |
3.5.1 评估指标修正 |
3.5.2 指标测度方法 |
3.5.3 评估权重分析 |
3.6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 |
3.6.1 评估框架 |
3.6.2 评估过程 |
3.7 本章小结 |
4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 |
4.1 曲江新区概况与儿童友好空间现状研究 |
4.1.1 曲江新区概况及相关规划解析 |
4.1.2 曲江新区居民及儿童概况解析 |
4.1.3 曲江新区儿童友好空间现状 |
4.1.4 曲江新区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
4.2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概况与样本街道选取 |
4.2.1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分类 |
4.2.2 街道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
4.2.3 基于调研的典型样本区域选取 |
4.3 曲江新区儿童城市街道空间需求研究 |
4.3.1 儿童街道概况调研与数据获取 |
4.3.2 曲江新区儿童的街道心理特性 |
4.3.3 曲江新区儿童的街道行为特性 |
4.3.4 儿童街道空间诉求与现状矛盾 |
4.4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 |
4.4.1 样本街道调研与数据获取 |
4.4.2 样本街道分区评估结果 |
4.4.3 样本街道分项评估结果 |
4.5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解析 |
4.5.1 儿童友好空间孤岛化,儿童缺失连续性空间体验 |
4.5.2 儿童街道互动被驱逐,社会困境下空间矛盾突显 |
4.5.3 非正式街道活动消逝,儿童缺失物理性空间交互 |
4.5.4 场所安全感供给不足,缺乏适宜儿童基础性设施 |
4.5.5 空间育智性诉求强烈,儿童缺失社会性学习空间 |
4.6 本章小结 |
5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优化策略 |
5.1 优化策略框架研究 |
5.1.1 问题导向下的优化策略寻解 |
(1)理论寻解 |
(2)案例寻解 |
5.1.2 价值导向下的优化目标寻解 |
(1)国际背景回应·儿童友好价值 |
(2)国内背景回应·立德树人价值 |
(3)学科背景回应·城市精神价值 |
5.1.3 双导向下的优化策略框架 |
(1)双导向下的优化策略“关键”提取 |
(2)基于“关键”的优化策略框架 |
5.2 串联儿童生活空间,形成覆盖全域的童径网络 |
5.2.1 对抗空间孤岛,串联儿童生活空间 |
5.2.2 激发儿童活动,规划设计童径网络 |
5.3 提升街道品质,营造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街道空间 |
5.3.1 安全健康街道,全面改善学校区域 |
5.3.2 高效便捷街道,自由抵达儿童空间 |
5.3.3 舒适安闲街道,沉浸自然语汇场所 |
5.4 营建在游戏中成长的“儿童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5.4.1 智育街道:实体空间学习,触摸知识来源 |
5.4.2 美育街道:文化遗产传承,激发艺术邂逅 |
5.4.3 德育街道:社会空间营造,增强全龄互动 |
5.4.4 游戏街道:儿童游戏设施,移动游戏盒子 |
5.5 构建全流程下的儿童友好城市街道空间规划与管理 |
5.5.1 协同机制,多方共建培育儿童友好城市文化 |
5.5.2 儿童参与,建立参与式规划途径与长效机制 |
5.5.3 评估管理,动态生成街道儿童社会生活场所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1.1 核心概念再界定和基于此的理论分析框架初建 |
6.1.2 构建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 |
6.1.3 创建多维度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 |
6.1.4 归纳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现状问题 |
6.1.5 优化目标与关键下建立4维12 点优化策略框架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1)研究样本数量受限使评估结果存在误差 |
(2)评估指标权重赋值分析主观性较强 |
6.2.2 研究展望 |
(1)进一步探讨儿童友好与建成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
(2)拓展儿童友好街道研究尺度加强宏观层面分析 |
(3)深化本土化儿童友好理论以指导街道空间研究 |
(4)挖掘全球数字时代之下儿童街道生活方式变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后记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意义 |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实施 |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研究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研究 |
(二)课程实施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课程实施的程度研究 |
三、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二)有关德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资料的收集方法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三章 教师领悟的课程:如何“看”道德与法治课程 |
一、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
(一)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价值观 |
(二)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品德和行为习惯 |
二、对课程目标、内容的看法 |
(一)对课程目标的看法 |
(二)对课程内容的看法 |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 |
(一)对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 |
(二)对教材编写依据的认识 |
(三)对“道德与法治”与“品德与生活”区别的看法 |
四、分析与讨论 |
(一)文件课程与领悟课程,在价值认识层面存在差距 |
(二)对文件课程的关注度较低,对运作课程的关注度较高 |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度较低 |
第四章 教师运作的课程:如何“做”道德与法治课程 |
一、对课程内容的处理 |
(一)内容调适决策 |
(二)内容创新决策 |
二、对课程资源的处理 |
(一)忠实于国家课程标准及课程理念 |
(二)忠实于拓展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 |
(三)课程资源的创生性开发 |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和采用 |
(一)“澄清价值Ⅰ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二)“澄清价值Ⅱ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三)“体验实践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做法 |
(一)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
(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决策 |
五、分析与讨论 |
(一)课程内容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
(二)课程资源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采用呈现的特征 |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呈现的特征 |
第五章 学校内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影响 |
(一)课程规划影响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的高度 |
(二)条件性资源的供给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 |
二、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
(一)教师信念决定课程实施的深度 |
(二)教师知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三、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 |
(一)小科文化对专业身份认同的影响 |
(二)合作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三)人际关系对教师心理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 学校外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影响 |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角色与作为 |
(二)培训缺位与对专业援助的期待 |
二、社区、家长的影响 |
(一)社会对课程的评价 |
(二)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
第七章 文件课程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文件课程的设计及特征 |
(一)课程性质 |
(二)价值目标 |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
(四)课程的要求 |
二、文件课程及教材的影响分析 |
(一)文件课程的影响 |
(二)教材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一)学校水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特征 |
(二)归因 |
二、推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建议 |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德育的重要价值 |
(二)修订课程方案,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 |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 |
(四)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地位和专业化水平 |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
三、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校长访谈提纲 |
三、访谈实录 |
四、课堂观察表 |
后记 |
(10)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公共场所:渴望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场所个人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研究[D]. 刘德宸. 吉林财经大学, 2021
- [2]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研究[D]. 胡媛媛.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4]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D]. 王宇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茶叶帝国》(第一、二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贾惠敏.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老旧社区室外公共空间适老性改造策略研究[D]. 孙岳.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7]基于交往行为的西安顺城巷街道空间适老化更新研究[D]. 兰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D]. 武昭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D]. 金春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