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ntrol factors and porosity evolution of high-qua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Kela-2 gas field in Kuqa Depression(论文文献综述)
操应长,远光辉,杨海军,王艳忠,刘可禹,昝念民,葸克来,王健[1](2022)在《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是全球油气勘探的"三新"领域之一,整体低渗-致密背景下相对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是深层—超深层勘探的甜点。勘探实践和研究表明,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深度为4~8 km)碎屑岩仍可发育原生孔隙主导型、次生孔隙主导型、孔-缝复合型和裂缝主导型优质储层;在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中,古生界储层以次生孔隙型为主、原生孔隙型为辅,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储层以原生孔隙型为主、次生孔隙型为辅,新生界储层原生孔隙型和次生孔隙型均可大量发育,且中生界勘探突破深度整体深于古生界和新生界。浅层—深层多成因溶解成孔作用控制了深层—超深层储层中次生孔隙的发育,构造作用控制了裂缝的发育,早期胶结作用(绿泥石包壳、碳酸盐胶结壳)、浅层流体超压、烃类早期充注和低时间—温度指数(TTI)型埋藏史—热演化史控制了不同地质背景下储层中孔、缝向深层—超深层的有效保存。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储层的发育是有利的沉积作用、埋藏史—热演化史、流体压力史、成岩史—孔隙演化史—油气充注史等相互耦合的结果,其发育存在:(1)中—浅层流体超压、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原生孔隙主导型,(2)浅层绿泥石包壳主控、中—浅/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3)早期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超压主控、中—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4)地表淋滤成孔、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次生孔隙型,(5)多成因溶解主控—晚期烃类充注的次生孔隙型5种典型模式。缺少大规模断裂系统沟通时,埋藏溶解作用增孔量有限,多种类型的"浅成-深保"是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储层发育的关键。碎屑岩油气储层孔隙的保存极限决定了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下限,深层—超深层油气储层中"烃-水-岩"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持续影响储层质量和油气质量演化,高温高压条件下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约束的储层孔隙保存极限深度是下一步研究重点。
张荣虎,曾庆鲁,王珂,王俊鹏,孟广仁,李娴静[2](2020)在《储层构造动力成岩作用理论技术新进展与超深层油气勘探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国内外油气资源发展的最重要领域之一,资源潜力巨大。以构造活动为驱动力的构造动力成岩作用与储层的成因机理有着密切关系,控制着储层的形成、演化和空间分布。通过综述近十余年的主要研究进展,明确了储层构造动力成岩作用的概念和内涵,剖析了当前和未来研究的关键点及其对超深层油气的地质意义。储层构造动力成岩作用是沉积岩层在从松散沉积物到固结形成沉积岩石直至遭受浅变质前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构造活动与成岩作用的耦合,主要研究沉积物沉积以后构造变形与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其关键驱动力是构造作用(包括挤压、伸展和走滑),可以发生在弱成岩—固结成岩和构造抬升-剥露的各个时期。储层构造动力成岩作用研究的关键在于厘清3个关系:构造成岩作用与储层致密化、裂缝化的量化关系;构造成岩作用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构造成岩作用与储层断层带、裂缝带的时空关系。储层构造动力成岩作用在多学科交叉、多方法融合和多领域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的地质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系列,可为认识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低孔裂缝型砂岩储层、规模优质砂岩储层、非常规储层的形成机理提供地质理论基础,还可为复杂储层质量评价预测、天然裂缝及其有效性评价提供有效途径和技术方法。
李胜玉[3](2020)在《白音查干凹陷陡坡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成因及致密化过程研究》文中指出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北部塔拉断裂构造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储层为典型的低渗透型砂岩油藏,具有多变的地质条件、复杂的储集空间结构和较强的储层非均质性等特征。加深成岩环境特征、储层发育制约因素及孔隙演化过程的认识,是研究区低渗透含砾砂岩储层勘探开发的关键和开采技术创新突破的前提。针对研究区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储层地质学、沉积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以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北部陡坡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储层成因及致密化过程为研究重点,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RD衍射、流体包裹体等测试方法,开展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成岩环境演化、储层成因、储层孔隙恢复的研究。论文取得认识如下:(1)明确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为扇三角洲含砾砂岩体研究区腾格尔组沉积时期对应于湖盆强烈陷期,从而形成多物源、近物源、相变快、相带窄的扇三角洲含砾砂岩体。此类砂体的碎屑组分复杂、结构成熟度低;岩石类型包括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及少量长石石英砂岩;残留粒间孔隙和次生孔隙为主;储层物性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型储层特征。(2)首次构建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多重成岩环境演化序列在成岩作用和成岩流体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体储层成岩环境演化序列。研究区腾格尔组储层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A-B期,期间发生三期油气充注,经历了早期碱性与埋藏成岩期酸碱交替的成岩环境演化过程。早成岩A期,沉积地层水呈弱碱性,成岩现象主要为压实排水和泥晶碳酸盐胶结;早成岩B期,第一次酸碱交替成岩环境,有机质逐渐成熟形成了短暂的弱酸性成岩环境,成岩现象表现为石英次生加大,随后转为碱性的成岩环境发育早期碳酸盐胶结和部分长石加大,期间发生第一期油气充注;中成岩A期,有机酸控制的酸性成岩环境,碳酸盐及长石质矿物受有机酸的影响发生溶蚀,形成的粒间或粒内溶孔改善了储层物性,同时见石英加大和自形晶体,期间发生第二期油气充注;中成岩A期末,随着有机酸浓度逐渐降低,转为碱性成岩环境,石英和高岭石发生溶解,同时晚期碳酸盐胶结发育,为第二次酸碱交替成岩环境,期间发生第三期油气充注,部分石英发育加大边;中成岩B期,有机酸逐渐被消耗,成岩现象为晚期碳酸盐胶结、黄铁矿、伊利石及绿泥石组合特征,证实成岩环境转变为弱碱性并持续至今。(3)明晰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沉积组构和沉积微相等原始沉积条件为研究区腾格尔组储层形成提供了先天条件,确定了砂体成因类型。成岩作用的差异性是决定腾格尔组储层特征的重要因素,决定了储层物性的好坏。压实或胶结等破坏性成岩作用导致储层物性变差,而建设性成岩作用如溶蚀作用促使长石或岩屑颗粒形成次生溶孔,提高了储层孔隙度。长石储层和岩屑储层的成岩作用演化模式呈现差异,前者表现为强胶结、弱压实、中溶蚀,后者表现为强压实、弱胶结、弱溶蚀。构造作用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构造高部是研究区腾格尔组油气藏形成的关键。(4)查清了研究区腾格尔组成岩相类型及分布特征桑合地区扇三角洲平原的成岩相特征主要表现为压实作用强度中等至强、胶结作用弱、溶蚀作用弱至中等,储层物性极差;查腊格地区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均发育强压实成岩相,储层物性差,为研究区主要的储层类型;桑合地区和古尔地区扇三角洲前缘河道间薄砂层、分流河道主砂体侧翼发育强胶结成岩相,储层物性较差;桑合地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发育少量弱压实弱胶结成岩相,储层物性较好;桑合地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远源浊积扇等各粒级净砂岩发育中等压实作用、弱至中等胶结作用、强溶蚀作用的成岩相,储层物性最好。(5)首次定量恢复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表现为先致密后成藏,致密化过程具体表现为:沉积埋深小于1100m,早期弱碱性成岩环境石英溶解作用贡献的增孔量为0.10%,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储层减孔量为15.37%;埋深范围为1100m~1300m,长石颗粒等溶蚀作用贡献的增孔量为0.90%,石英加大作用造成储层减孔量为1.20%;埋深范围为1300m~1500m,溶蚀作用增孔量为2.60%,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储层损失孔隙度2.78%,埋深1500m~2000m,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为5.08%,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为3.34%,石英和高岭石溶解增孔量为0.45%;埋深2000m~2500m,压实和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为1.21%,次生溶蚀孔隙和微裂缝增孔量为1.74%;溶蚀作用增孔量0.30%,胶结作用减孔量0.22%。
张卫刚[4](2020)在《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延长组中下组合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姬塬油田深部层段石油勘探开发备受关注的新层系。铁边城区块位于姬塬油田东南部,延长组中下组合的长8、长9油层组在J51和W554等多口探评井试获工业油流,显示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其储层条件、成藏和富集分布规律等研究薄弱、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采用钻井地质、岩心描述和样品测试数据约束下的测井解释、储层地质建模与油藏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开展了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的物源分析、沉积微相与相控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四性关系研究和油水层识别,并进一步结合油-源对比、成岩-成藏时序关系及其源-储压差驱动力研究,综合探讨了长8和长9油层组的成藏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分布。主要取得如下几点新的成果及认识:(1)碎屑矿物、图像粒度与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编图明确了铁边城区块长9至长8油层组的主控物源体系及其沉积微相特征,认为它们主体受控于NW-SE向的(盐-定)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末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其中,长9油层组上段在研究区西南部夹含有局限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长8油层组在研究区东南部夹含有前三角洲亚相沉积。(2)岩心测试、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数据综合分析揭示,研究区长9砂岩属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主值分布在(7~14)%、平均为10.16%,渗透率主值分布在(0.05~3)×10-3μm2、平均为0.46×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8.0%、0.1×10-3μm2和50%;长8砂岩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孔隙度分布在(4~10)%、平均为6.98%,渗透率分布在(0.01~0.3)×10-3μm2、平均为0.112×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6.0%、0.05×10-3μm2和31%。(3)储层岩石学与成岩孔隙演化研究表明,研究区接近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的长8、长9油层组砂岩粒度较细、石英含量相对较低、长石和塑性岩屑含量较高、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减孔率高达61~67%)、较强的晚期碳酸盐及伊利石胶结作用(减孔率接近18~28%)和相对较弱的中期溶蚀作用(增孔率5.1~8.2%),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达到最大埋藏成岩和基本接近现今砂岩样品测试物性的超低渗-致密储层条件。(4)烃源岩与原油样品GC-MS测试资料及其油-源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长8储层原油的17α(H)-C30重排藿烷(C30*)丰度很低、C30*/C30藿烷仅为0.08,C29Ts/C29降藿烷低至0.42,主体属于源自长7油页岩的Ⅰ类原油;长9储层原油的C30*丰度较高,C30*/C30藿烷接近0.28,C29Ts/C29降藿烷为0.77,显示出长7油页岩为主、兼有长9暗色泥岩贡献的Ⅰ-Ⅱ类过渡型原油特征,从而也指示长9油层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5)成岩-成藏过程、源-储压差驱动力与成藏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超低渗-致密岩性圈闭和低幅度鼻状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油藏类型,油气充注成藏与储层成岩致密化近于同步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23~105)Ma的最大埋藏增温期;成藏有利区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效储层甜点区分布和源-储之间相对较高的过剩压力差(>5.0MPa)驱动力条件。
王珂,张荣虎,余朝丰,杨钊,唐雁刚,魏红兴[5](2020)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储层物性平面差异性显着,控制因素不明确,制约了优质储层的预测。综合露头、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资料,对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下侏罗统阿合组的储层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储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探讨了沉积、成岩和构造应力对储层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储层特征平面差异性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阿合组以灰白色中砂岩、粗砂岩和薄层砾岩为主,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储集空间在露头区以粒内溶孔、裂缝和原生粒间孔为主,在井下以微孔隙和粒内溶孔为主;储层物性在平面上具有显着差异性。阿合组主要发育直立和高角度的剪切裂缝,充填程度较低;微观裂缝在露头区以粒缘缝为主,在井下以粒内缝为主;发育3期裂缝,形成于喜马拉雅晚期的裂缝有效性最好。沉积作用主控阿合组储层基质物性,压实作用是主要的减孔作用,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增孔作用,但都并非储层特征平面差异性的主导因素;古构造挤压应力具有减孔降渗和造缝增渗的双重效应,控制了阿合组储层特征的平面差异性。
卿元华[6](2020)在《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川中凉上段、沙一段是川中致密油的主要勘探层系,致密油资源丰富,但是,因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认识不清晰,使川中致密油勘探开发受到极大制约。因此,利用油藏工程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方法,确定致密油储层下限,进而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通过显微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高压压汞、物性等实验分析,系统分析致密油储层岩石学、储集性及成岩作用等特征;根据泥岩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温度、粘土矿物演化、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及不同自生矿物的赋存关系等,定时反演致密油储层成岩演化和孔隙演化特征;以铸体薄片定量统计为基础,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条件,定时定量恢复地史时期孔隙演化过程;根据流体包裹体测温、显微荧光分析,结合埋藏史及孔隙定时定量演化特征,明确孔隙演化与主成藏期耦合特征;以储层微观研究认识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开展深入研究,总结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建立起3种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的形成模式,为预测致密油储层分布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取得如下成果认识: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储集下限渗透率0.03m D、孔隙度2%,有效下限渗透率0.2m D、孔隙度2.8%。基于储层下限分析结果,根据物性将砂岩分为Ⅰ、Ⅱ、Ⅲ、Ⅳ类,其中,Ⅰ、Ⅱ、Ⅲ类为致密油储层。凉上段、沙一段的致密油储层主要发育于滨浅湖滩坝微相、湖泊三角洲分流河道微相的细、中砂岩内;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最重要因素,与溶蚀作用有关的自生矿物充填是中-晚期砂岩物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长石、岩浆岩岩屑溶蚀是改善和形成致密油储层的关键因素;孔隙衬里绿泥石、烃类充注是原生孔隙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也是中-晚期次生孔隙形成和保存的重要因素;广泛发育的裂缝主要与晚期燕山运动、早-中期喜马拉雅运动有关,显着提高了致密油储层的渗透率,是致密油储层低孔产油的重要保障。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凉上段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4.42%、24.32%,加之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2.87%、1.11%,中成岩A期是次生孔隙主要发育期,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25%、3.05%。沙一段衬里绿泥石型、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3.66%、24.79%、23.0%,以及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4.12%、3.70%、1.45%,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78%、2.33%、2.81%。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经历了3期烃类充注,以第二、第三期为主,第一期为典型的早期烃类充注。储层是在第二期烃类充注过程变得致密(孔隙度<10%)的,然后在整体致密背景下开始第三期烃类充注,表现出“边成藏边致密”的特征,这是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及大规模富集油气的重要因素。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溶蚀孔隙主要与中成岩A期的有机酸溶蚀有关;自上而下存在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表现为次生孔隙发育带与沉淀带交替出现,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异常高压的幕式释放、扩散作用、热对流使溶蚀产物迁移出溶蚀带。最后,根据有利于致密油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是衬里绿泥石、溶蚀作用、烃类充注和裂缝)、古构造及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实现了对致密油储层分布的综合预测。
毛亚昆[7](2019)在《库车坳陷前陆冲断带下白垩统砂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文中认为库车前陆冲断带早白垩世发育三角洲平原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孔隙度在6%~12%之间,渗透率主要为0.01×10-3μm2~1×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储层。1、砂岩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早期正常埋藏成岩作用和晚期构造成岩作用两大阶段。早期埋藏成岩作用可分为三个时期:早白垩世(砂岩沉积-早白垩世末)为浅埋藏(1000m±)弱压实弱硅质强钙质胶结时期;晚白垩世进入构造抬升及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表生溶蚀期;古近纪-新近纪康村末进入再埋藏、弱膏质及中弱钙质胶结期;库车组沉积期及以后,进入构造成岩作用阶段,为深埋藏构造强挤压成岩期。2、埋藏成岩作用阶段砂岩经历了孔渗均一减小过程;晚期构造强挤压成岩阶段砂岩经历了由减孔微降渗到减孔造缝促溶增渗、减孔减渗三个阶段,分别形成受正常埋藏压实胶结控制的孔渗相对较好的储层和受构造强烈挤压控制的低孔低渗的致密储层。砂岩储集空间包括八类孔隙(残余粒间孔、残余粒间溶孔、晚期粒间溶蚀扩大孔、晚期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杂基与胶结物及粒内微孔)三种裂缝(张裂缝、剪切网状缝、调节缝)。3、不同构造部位储层演化存在差异。在南北方向:从冲断带上盘的克拉地区至下盘的克深地区,构造挤压逐渐增强,物性逐渐变差,但越过强挤压带后物性开始变好;在东西分段上,西部大北地区挤压强于东部克深地区,裂缝发育、孔渗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垂向上,储层中和面以上处于张性环境,孔隙保存好,发育张性高角度缝,溶蚀强,储层物性好;中和面以下处于挤压环境,孔隙保存差,发育剪性网状缝,溶蚀弱,物性差。4、不同岩性由于其原始组构和孔隙发育程度的差异,其后期成岩特征与孔隙演化也不同,导致最终物性不同。细砂岩分选好,原始孔隙发育,早期压实弱,碳酸盐胶结发育,后期易溶蚀,形成溶孔与残余压实孔储层,孔渗好。粉砂岩粒度细,粘土杂基多,碳酸盐胶结强,物性差;不等粒砂岩分选差,原始孔隙度低,但渗透率中等。5、前陆冲断带砂岩储层演化在时间上具有早晚分期、空间上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垂向分层、在岩性上具有分类的特点。沉积背景、古气候、埋藏过程、低古地温及构造挤压等多种因素控制储层质量,构造部位及不同部位的构造挤压强度最终控制了储层物性。克拉苏大断裂上盘储层最好,上盘紧邻冲断带的储层次之,下盘紧邻冲断带的位置挤压最强,物性最差。
胡凡君[8](2019)在《库车坳陷克深地区超深层有效储层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地区是超深层油气勘探与研究的热点区域,其超深埋砂岩储层的成岩改造期次多、非均质性强烈、控制因素复杂,有效储层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针对克深地区超深层有效储层形成机理和分布特征,以克深2气藏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薄片镜下观察、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超深层砂岩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关键成藏期的储层物性进行研究,阐明了有效储层的主控因素、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本文根据微观岩石组构和成岩作用将储层砂岩划分为4种类型:压实致密型砂岩(塑性颗粒含量大于15%)、碳酸盐胶结致密型砂岩(胶结物含量大于15%,且以方解石胶结物为主)、石英胶结致密型砂岩(胶结物含量大于15%,且以石英胶结物为主)以及低塑性弱胶结型砂岩。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储层整体上处于中成岩B期。储层沉积后在早成岩A期经历了严重的压实作用,之后地层抬升遭受大气淡水淋滤,在早成岩阶段B期方解石胶结物大量形成,进入中成岩阶段后,发生了强烈的石英胶结作用,之后在3~1Ma储层经历了天然气充注。不同类型砂岩成岩演化过程差异明显:压实致密型砂岩塑性颗粒含量高,抗压实能力弱,天然气充注前已经压实致密;碳酸盐胶结致密型砂岩主要受控于早期方解胶结作用,方解石胶结物占据大量孔隙空间使该类砂岩在天然气充注前变得致密;石英胶结致密型砂岩在天然气充注前发育大规模的石英胶结作用导致此类砂岩没有经历天然气充注;低塑性弱胶结型砂岩在天然气充注时期依然保存较好物性,经历了天然气充注成为有效储层。低塑性弱胶结型砂岩一方面由于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中下部,刚性颗粒含量高使其抗压实能力强;另一方面由于该类砂岩中石英颗粒大多是来源于南天山物源变质岩成因的多晶石英,多晶石英颗粒表面自生石英晶体生长速率显着慢于单晶石英颗粒表面,有效的减缓自生石英的形成,从而形成了有效储层。使用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和电阻率测井曲线,利用二维交会图法解释出研究区重点井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砂岩类型。整体上克深205井和克深206井所在区域有效储层砂岩累计厚度最大,向四周逐渐变薄。
魏强[9](2019)在《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中的成藏地球化学问题,在样品采集基础上,采用烃源岩岩石学、烃源岩热解及热模拟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库车坳陷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倾气性能。基于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的分析,深化了深层致密砂岩气的成因和来源研究。通过储层物性及成岩演化序列的分析,定量揭示了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基于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颗粒荧光定量分析,系统阐述了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充注时间。依据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充注先后顺序并结合典型气藏解剖,对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进行划分,明确了不同类型气藏成藏主控因素,揭示了不同类型气藏成藏模式。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库车坳陷发育侏罗—三叠系烃源岩,在拜城和阳霞凹陷中心厚度超过400m,生气强度超过70×108m3/km2。两套烃源岩在拜城凹陷中心成熟度超过3%,显示出较高的成熟度。烃源岩中干酪根主要为Ⅲ型,具有明显的倾气性能。烃源岩热模拟实验显示,2℃/h升温速率温度增加至550~600℃时,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甲烷产率超过158mL/g·TOC,湖相烃源岩最大为84mL/g·TOC。总体来看,烃源岩供气条件较为优越,为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提供充注的气源。(2)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组分以甲烷为主,为82.11%~98.50%;重烃气(C2+)含量主要介于0%~8.9%,干湿气并存。δ13C1为-36.9‰~-27.6‰,δ13C2为-27.6‰~-16.3‰,δ13C3为-25.87‰~-15.7‰。烷烃气碳同位素偏重,主要呈正碳同位素序列,存在部分倒转。深层致密砂岩气成熟度为0.66%~3.03%,较大数值差异暗示其来源于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综合分析认为,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属于成熟、高-过成熟的煤成气,主要来自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次为三叠系烃源岩。(3)库车坳陷深层主要含气层段为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多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主频分布介于2%~8%和0.01~0.1× 10-3μm2,低于同地区浅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深部储层经历了同生—表生和早成岩阶段,正处于中成岩阶段早期。依据成岩演化序列和孔隙演化模型,认为侏罗系和白垩系储层致密化时间较早,约发生在康村组沉积中晚期。而古近系储层致密化较晚,约发生在库车组沉积晚期。压实作用对于储层致密化的贡献最大并贯穿着致密化过程的始终。(4)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盐水包裹体、液态烃包裹体和气态烃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宽介于81.5~176.4℃,盐度为1.39%~26.3%。颗粒荧光定量分析表明,深部储层中早期原油在后期气侵作用下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在储层流体历史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原油充注主要发生在吉迪克组沉积晚期至康村组沉积早中期,天然气充注主要发生在库车组沉积期。(5)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两种类型。先致密后成藏型气藏天然气充注时储层已致密,毛细管力和气体膨胀力为运移动力,分布在沉积盆地边缘或深凹及背斜带上,成藏过程为:储层致密化→烃源岩生、排烃→天然气充注成藏→构造调整。先成藏后致密型气藏天然气充注时储层尚未致密,天然气运移动力为浮力和水动力,分布受等高线控制且具有统一的气水界面。成藏过程为:烃源岩生、排烃→天然气充注成藏→储层致密化→构造调整。(6)先致密后成藏型气藏主控因素为较好的烃源岩条件、大范围展布的“稳定带”、较好的“断盖”组合,成藏模式为“康村组沉积中晚期的原油充注及储层致密化,库车组沉积期气侵并经构造改造后形成的气藏”。先成藏后致密型主控因素为较好的烃源岩条件、有利的储层、较为完整的区域性盖层、具有构造高点及优势运移通道,成藏模式为“康村组沉积中期的原油充注,库车组沉积期成熟天然气充注及其晚期的储层致密化,后经构造改造形成的气藏”。
潘荣,朱筱敏,谈明轩,张剑锋,李勇,邸宏利[10](2018)在《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孔隙演化定量研究》文中提出综合利用岩心观察、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鉴定观察、图像分析、埋藏演化史与有机质热史演化分析,膏盐层脱水及黏土矿物转化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克深区块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进行了孔隙演化定量研究。这套致密储层主要经历了"黏土膜→早期缓慢浅埋压实作用→长石、岩屑溶蚀和石英加大→早期方解石胶结→中期快速深埋强烈压实作用→长石、碳酸盐胶结物溶蚀→碳酸盐致密胶结→晚期挤压推覆形成裂缝→裂缝溶蚀扩大"的埋藏-成岩演化过程。以孔隙结构特征为基础,定量计算各关键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影响量(初始孔隙度为37.87%,压实损孔量为27.62%,胶结损孔量为7.51%,溶蚀增孔量为1.7%,裂缝增孔量为1.32%),并以埋藏-成岩演化史为主线及约束,恢复校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控制量,从而恢复储层实际孔隙演化史。研究表明,不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的影响量不同,孔隙度整体变化趋势为逐渐减小。克深区块晚期气藏充注时期与区域构造挤压造缝时期配置良好,结合较好的储层孔隙度(6.2%),有利于烃类充注成藏,形成有利勘探目标。
二、Control factors and porosity evolution of high-qua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Kela-2 gas field in Kuqa Depress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ntrol factors and porosity evolution of high-qua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Kela-2 gas field in Kuqa Depression(论文提纲范文)
(1)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层—超深层的界限及其内涵 |
2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勘探现状 |
2.1 全球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 |
2.2 中国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 |
3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特征 |
3.1 深层—超深层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深层—超深层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
3.3 深层—超深层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
(1) 原生孔隙主导型。 |
(2) 次生孔隙主导型。 |
(3) 次生孔隙-裂缝复合型。 |
(4) 裂缝主导型。 |
4 深层—超深层储层有效储集空间成因 |
4.1 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
4.1.1 大气淡水淋滤成孔机制 |
4.1.2 有机质热演化生酸溶蚀成孔机制 |
4.1.3 黏土矿物转化生酸和黏土-碳酸盐矿物反应生酸溶蚀成孔机制 |
4.1.4 硅酸盐矿物逆风化生酸溶解成孔机制 |
4.1.5 BSR和TSR溶解成孔机制 |
4.1.6 碳酸盐矿物倒退溶解成孔机制 |
4.1.7 深部热液溶解成孔机制 |
4.1.8 碱性溶解成孔机制 |
4.2 (微)裂缝的形成机制 |
4.3 原生(次生)孔隙的保存机制 |
4.3.1 早期(浅层)胶结作用 |
(1) 颗粒包壳和环边(颗粒微尺度) |
(2) 碳酸盐胶结壳(砂层大尺度) |
4.3.2 早期烃类充注 |
4.3.3 浅层发育的流体超压 |
4.3.4 低时间—温度指数型埋藏史—热演化史组合 |
5 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储层发育模式 |
5.1 “中—浅层流体超压、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原生孔隙主导型 |
5.2 “浅层绿泥石包壳主控、中—浅/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 |
5.3 “早期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超压主控、中—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 |
5.4 “地表淋滤成孔、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次生孔隙主导型 |
5.5 “多成因溶解成孔主控、中—晚期烃类充注”的次生孔隙主导型 |
6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储层研究方向 |
6.1 深层—超深层高温高压油气藏中“烃-水-岩”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机理 |
6.2 深层—超深层高温高压油气储层孔隙有效保存下限深度的确定 |
7 结 语 |
(2)储层构造动力成岩作用理论技术新进展与超深层油气勘探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构造动力成岩作用的概念与研究内涵 |
1.1 构造动力成岩作用 |
1.2 研究内涵 |
2 构造动力成岩作用理论技术的新进展 |
2.1 弱固结沉积物对构造活动(剪切和挤压)的成岩响应 |
2.2 构造作用的性质(挤压、剪切或拉张)及其对固结砂岩的减孔、增渗效应 |
2.3 构造作用与固结地层/地表中流体-岩石相关作用的成因联系及改造效应 |
2.4 挤压变形带、断裂带、破碎带或裂缝带结构模型的建立及渗流效应 |
2.5 构造成岩演化过程的恢复及其动态微观响应 |
2.6 构造动力成岩作用的成储效应表征和微观结构实时监测 |
3 构造动力成岩作用研究的关键点 |
3.1 构造成岩作用与储层致密化、裂缝化的量化关系 |
3.2 构造成岩作用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 |
3.3 构造成岩作用与储层断层带、裂缝带的时空关系 |
4 构造动力成岩作用的超深层油气地质意义 |
4.1 断裂-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质量性能的评价和预测 |
4.2 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分布及有效性的评价和预测 |
4.3 规模优质砂岩储层性质及分布的评价和预测 |
5 结论与展望 |
(3)白音查干凹陷陡坡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成因及致密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低渗透型储层勘探开发现状 |
1.2.2 成岩流体研究现状 |
1.2.3 储层成因研究现状 |
1.2.4 孔隙定量恢复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1.7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2.4 地温场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层基本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储集物性特征 |
3.3 储集空间特征 |
3.3.1 孔隙类型及含量 |
3.3.2 孔隙结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层成岩环境演化过程 |
4.1 成岩环境的识别 |
4.1.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4.1.2 成岩阶段的划分 |
4.1.3 成岩环境类型及特征 |
4.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
4.2.3 流体包裹体盐度特征 |
4.3 成岩环境演化过程 |
4.3.1 多重成岩环境演化特征 |
4.3.2 成岩环境演化纵向物质表现 |
4.3.3 成岩环境演化序列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
5.1 沉积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的基础 |
5.1.1 沉积组构 |
5.1.2 沉积微相 |
5.2 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的关键 |
5.2.1 成岩作用的差异性 |
5.2.2 成岩相类型及分布特征 |
5.3 构造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储层致密化过程研究 |
6.1 孔隙度定量恢复研究方法 |
6.2 腾格尔组储层致密化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延长组中下组合勘探开发及研究现状 |
1.2.2 低孔渗-致密砂岩油藏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方法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归属 |
2.2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
2.2.1 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特征 |
2.3 沉积层序构架及沉积演化特征 |
2.3.1 延长组沉积层序构架 |
2.3.2 延长组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1 小层划分对比与界面构造特征 |
3.1.1 划分方法及原则 |
3.1.2 小层划分与剖面对比特征 |
3.1.3 主要小层界面构造特征 |
3.2 沉积物源分析 |
3.2.1 区域物源分区特征 |
3.2.2 研究区沉积物源特征 |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3.1 沉积微相划分标志 |
3.3.2 沉积微相类型 |
3.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剖面特征 |
3.3.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砂岩类型与碎屑组分特征 |
4.1.2 填隙物组分特征 |
4.1.3 砂岩结构特征 |
4.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孔喉分布特征 |
4.2.3 可动流体表征 |
4.3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
4.3.1 成岩作用类型 |
4.3.2 成岩阶段及其演化序列 |
4.3.3 成岩孔隙演化特征 |
4.3.4 成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4.4.1 长8油层组物性特征 |
4.4.2 长9油层组物性特征 |
第五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综合评价 |
5.1 储层四性关系与储层评价 |
5.1.1 储层属性参数的测井响应特征 |
5.1.2 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 |
5.1.3 小层砂岩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
5.1.4 储层分类及评价分区特征 |
5.2 有效储层下限及油水层判别标准 |
5.2.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
5.2.2 有效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 |
5.2.3 油水层判别标准 |
5.3 油水层解释结果及其分布特征 |
5.3.1 油水层二次解释 |
5.3.2 油水层剖面分布特征 |
5.3.3 储层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5.4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与综合评价 |
5.4.1 储层建模范围与方法 |
5.4.2 长8与长9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
5.4.3 基于模型的储层综合评价 |
第六章 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及其受控因素 |
6.1 生烃-成藏期及其源-储压差的控藏因素 |
6.1.1 主生烃期与后期油气调整事件 |
6.1.2 包裹体测温与油气成藏期次 |
6.1.3 主生烃期源-储压差及其控藏因素 |
6.2 油-源对比关系及其控藏因素 |
6.2.1 样品与实验分析 |
6.2.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2.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6.2.4 油-源对比及其运聚指向 |
6.3 油藏类型及其成岩-成储-成藏受控因素 |
6.3.1 油藏类型及其温压和流体特征 |
6.3.2 相控储层与成岩作用的控藏因素 |
6.3.3 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控藏因素 |
6.3.4 供烃-成藏模式及其受控因素 |
第七章 油气聚集有利区预测与评价 |
7.1 储层有效厚度及有利区预测 |
7.1.1 有效厚度下限 |
7.1.2 有效厚度单元圈定原则 |
7.1.3 有效厚度单元分布及其属性参数特征 |
7.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与评价 |
7.2.1 评价原则与方法 |
7.2.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 |
7.2.3 油气聚集“甜点区”储量估算 |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储层基本特征 |
3 储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 |
3.1 宏观裂缝特征 |
3.2 微观裂缝特征 |
3.3 裂缝的形成期次 |
4 储层控制因素 |
4.1 沉积作用主控储层基质物性 |
4.2 压实作用是主要的减孔作用 |
4.3 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增孔作用 |
4.4 古构造挤压应力具有减孔降渗和造缝增渗的双重效应 |
5 结论 |
(6)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1.1 地层划分 |
2.1.2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演化 |
2.2.2 构造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
3.1 区域沉积格架 |
3.2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
3.3 沉积微相纵横向展布 |
3.3.1 单井沉积微相 |
3.3.2 连井沉积微相 |
3.3.3 主要砂体沉积期沉积微相平面分布 |
第4章 致密油储层下限分析 |
4.1 储层下限分析 |
4.1.1 储集下限 |
4.1.2 有效下限 |
4.2 分类评价标准 |
第5章 致密油储层特征 |
5.1 岩石学特征 |
5.1.1 成分特征 |
5.1.2 结构特征 |
5.1.3 岩石类型 |
5.2 储集性特征 |
5.2.1 储渗空间、喉道类型及组合特征 |
5.2.2 孔隙结构特征 |
5.2.3 物性特征 |
5.3 成岩作用特征 |
5.3.1 压实作用 |
5.3.2 胶结作用 |
5.3.3 溶蚀作用 |
5.3.4 交代作用 |
5.3.5 破裂作用 |
5.4 致密油储层分类 |
第6章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 |
6.1 致密油储层演化特征 |
6.1.1 致密油储层定时演化特征分析 |
6.1.2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量演化特征分析 |
6.1.3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时与定量演化特征 |
6.2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与主要成藏期耦合特征 |
6.2.1 成藏期次 |
6.2.2 主要成藏期与孔隙演化耦合特征 |
第7章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与主控因素 |
7.1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 |
7.1.1 原生孔隙保存机理 |
7.1.2 溶蚀孔隙形成机理 |
7.1.3 裂缝形成机理 |
7.2 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7.2.1 沉积微相 |
7.2.2 成岩作用 |
7.2.3 烃类充注 |
7.2.4 裂缝 |
7.3 致密油储层分布特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库车坳陷前陆冲断带下白垩统砂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前言 |
1.1 论文题目来源 |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储层演化模式研究进展 |
1.3.2 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4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思路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早白垩世沉积环境 |
2.4 埋藏史和热演化史 |
第3章 前陆冲断带砂岩岩石学和物性特征 |
3.1 不同部位砂岩组分与岩石类型 |
3.2 不同部位砂岩填隙物组分特征 |
3.3 不同部位碎屑颗粒结构特征 |
3.3.1 粒度特征 |
3.3.2 分选特征 |
3.3.3 磨圆特征 |
3.4 岩石学特征变化规律 |
3.5 不同构造部位物性及孔隙发育特征 |
3.5.1 物性特征 |
3.5.2 孔隙发育特征 |
第4章 前陆冲断带成岩作用特征及差异 |
4.1 压实作用 |
4.1.1 压实类型 |
4.1.2 不同构造部位压实作用存差异 |
4.2 胶结作用 |
4.2.1 胶结类型及分布特征 |
4.2.2 不同构造部位胶结作用差异 |
4.3 溶蚀作用 |
4.3.1 溶蚀类型 |
4.3.2 不同构造部位溶蚀作用差异 |
4.4 破裂作用 |
4.4.1 裂缝类型及发育特征 |
4.4.2 不同构造部位裂缝发育差异 |
第5章 前陆冲断带砂岩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过程 |
5.1 前陆冲断带成岩演化过程 |
5.1.1 埋藏成岩作用演化阶段 |
5.1.2 构造成岩作用演化阶段 |
5.2 前陆冲断带成岩演化差异 |
5.2.1 南北向储层演化差异 |
5.2.2 东西段储层演化差异 |
5.3 前陆冲断带孔隙演化模式 |
5.3.1 孔隙演化过程 |
5.3.2 冲断带上盘孔隙演化模式 |
5.3.3 冲断带下盘孔隙演化模式 |
5.4 前陆冲断带储层成因 |
5.4.1 沉积背景 |
5.4.2 埋藏过程 |
5.4.3 低古地温及膏盐岩 |
5.4.4 构造挤压作用 |
第6章 前陆冲断带储层控制因素 |
6.1 储层演化控制因素 |
6.1.1 沉积作用对储层演化的控制 |
6.1.2 成岩作用对储层演化的控制 |
6.1.3 构造作用对储层演化的控制 |
6.2 前陆冲断带储层物性分布模式 |
6.2.1 构造-成岩相-有利储层分布 |
6.2.2 储层物性空间分布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库车坳陷克深地区超深层有效储层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现状 |
1.3.2 超深层有效储层形成机理 |
1.3.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特征与演化 |
2.1.2 地层与沉积特征 |
2.2 油气地质条件 |
第三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及孔隙结构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储层物性特征 |
3.3 孔隙结构特征 |
3.3.1 储集空间 |
3.3.2 孔喉结构 |
3.4 储层砂岩类型划分 |
第四章 储层差异化成岩演化与有效储层形成机理 |
4.1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4.1.1 压实作用 |
4.1.2 胶结作用 |
4.1.3 溶蚀作用 |
4.2 烃类充注期次与时间 |
4.3 不同类型砂岩的成岩-烃类充注序列 |
4.4 关键成藏期的储层物性 |
4.5 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形成机理 |
4.5.1 原始沉积相对超深层有效储层的控制 |
4.5.2 物源有效储层的控制 |
4.5.3 有效储层形成机理 |
第五章 有效储层测井识别与分布特征 |
5.1 测井数据预处理与岩心归位 |
5.1.1 测井曲线深度校正 |
5.1.2 测井资料标准化 |
5.1.3 岩心归位 |
5.2 不同类型砂岩测井解释模板的建立与检验 |
5.2.1 测井解释模板建立 |
5.2.2 测井解释模板检验 |
5.3 有效储层的分布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史 |
2.2.1 构造特征 |
2.2.2 构造演化史 |
2.3 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 |
2.4 气藏分布特征 |
2.5 生储盖组合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3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倾气性分析 |
3.1 烃源岩分布 |
3.2 烃源岩评价 |
3.2.1 有机质丰度和类型 |
3.2.2 有机质成熟度 |
3.2.3 烃源岩生气强度 |
3.3 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 |
3.4 黄金管封闭体系下的烃源岩生气热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 深层致密砂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1 致密砂岩气组分特征 |
4.1.1 组分及干燥系数 |
4.1.2 组分及干燥系数分布 |
4.2 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
4.2.1 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4.2.2 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4.3 致密砂岩气成熟度 |
4.4 致密砂岩气成因类型及来源 |
4.4.1 烷烃气成因类型 |
4.4.2 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倒转原因 |
4.4.3 致密砂岩气来源 |
4.5 本章小结 |
5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化过程 |
5.1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孔裂隙类型 |
5.1.3 孔渗发育特征 |
5.2 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 |
5.3 孔隙定量演化模型与方法选取 |
5.4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 |
5.4.1 侏罗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
5.4.2 白垩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
5.4.3 古近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
5.4.4 成岩作用对致密化的贡献 |
5.5 本章小结 |
6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充注时间 |
6.1 包裹体岩石学特征 |
6.2 包裹体显微测温 |
6.2.1 包裹体均一温度 |
6.2.2 包裹体盐度 |
6.2.3 含烃包裹体丰度 |
6.3 颗粒荧光定量(QGF)与萃取液颗粒荧光定量(QGF-E)分析 |
6.3.1 QGF和QGF-E波谱特征 |
6.3.2 QGF指数、QGF-E强度与深度关系 |
6.3.3 QGF指数与QGF-E强度关系 |
6.4 油气充注期次及时间分析 |
6.4.1 自生伊利石K-Ar定年 |
6.4.2 包裹体盐度与均一温度关系 |
6.4.3 油气充注时间综合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典型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特征解剖及类型划分 |
7.1 中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
7.1.1 大北1气藏 |
7.1.2 克深2气藏 |
7.2 东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
7.2.1 迪那2气藏 |
7.2.2 迪北气藏 |
7.3 西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
7.4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划分 |
7.5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机理及成藏特征比较 |
7.5.1 不同类型气藏成因机理分析 |
7.5.2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特征比较 |
7.6 本章小结 |
8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
8.1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因素分析 |
8.2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8.3 不同类型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模式 |
8.4 深层致密砂岩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方向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10)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孔隙演化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巴什基奇克组储集层特征 |
3 储集层埋藏-成岩演化史 |
4 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 |
4.1 不同成岩作用改造孔隙度的计算方法 |
4.2 时间轴上不同成岩作用孔隙改造量的恢复 |
5 储层成藏与致密耦合关系 |
6 结论 |
四、Control factors and porosity evolution of high-qua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Kela-2 gas field in Kuqa Depress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J]. 操应长,远光辉,杨海军,王艳忠,刘可禹,昝念民,葸克来,王健. 石油学报, 2022
- [2]储层构造动力成岩作用理论技术新进展与超深层油气勘探地质意义[J]. 张荣虎,曾庆鲁,王珂,王俊鹏,孟广仁,李娴静. 石油学报, 2020(10)
- [3]白音查干凹陷陡坡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成因及致密化过程研究[D]. 李胜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张卫刚. 西北大学, 2020
- [5]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王珂,张荣虎,余朝丰,杨钊,唐雁刚,魏红兴.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05)
- [6]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D]. 卿元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库车坳陷前陆冲断带下白垩统砂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D]. 毛亚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8]库车坳陷克深地区超深层有效储层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D]. 胡凡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 魏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 [10]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孔隙演化定量研究[J]. 潘荣,朱筱敏,谈明轩,张剑锋,李勇,邸宏利. 地学前缘,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