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河子市多层砖混结构房屋震害概率矩阵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温和平,唐丽华,李帅,常想德[1](2021)在《新疆城镇建筑特征与震害风险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文中利用公里格网单元抽样调查数据对新疆城镇进行承灾体特征分类,通过新疆城镇的历史震害特征,结合抽样单元内的容积率和完整率的计算,对城镇建筑的抗震能力和震害风险点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了震害防御工作建议。
左媛[2](2021)在《考虑节点初始裂纹和累积损伤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钢结构梁柱节点焊缝中或多或少会存在裂纹,在外荷载作用下,这些裂纹会进一步扩展,最终导致节点焊缝区域断裂。在地震等荷载作用下,节点焊缝处裂纹会对整体结构承载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钢结构构件设计及抗震设计中对焊缝质量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在考虑节点含初始裂纹a0和累积损伤的基础上,提出了兼顾准确性和高效性的空间钢框架杆件模型,研究节点含不同深度初始裂纹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以含a0的足尺梁柱焊接构件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扩展有限元(XFEM)为分析手段,完成了节点从启裂到下翼缘断裂破坏全过程的精确仿真。采用四种加载制度,分析不同加载幅值对含裂纹节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载跨幅对节点性能影响较小,采用XFEM可以较好反映构件退化特征。(2)研究了a 0所处位置对节点性能的影响,将a 0设置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左、中、右三个位置,对节点破坏模式、退化特性、损伤曲线及断裂性能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0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的位置不会显着影响节点性能,可以将a0设置在中间代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存在初始裂纹。(3)提出了节点连接器杆件简化计算模型,对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含a0为0.0mm~8.0mm深度初始裂纹的节点进行有限元仿真,建立屈服点、极限点参数与a0的数值关系。以节点屈服点、极限点的弯矩、转角值设置连接器参数,建立适用于不同a0深度的节点简化模型。(4)在节点简化模型基础上,建立钢框架杆件模型,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根据节点失效状态定义不同性能限值并划分破坏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中使用考虑损伤的双参数模型较单参数模型,不依赖加载制度,更合理描述试件损伤破坏过程。(5)为研究a0对钢框架结构地震动需求的影响,选取节点含a0的钢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结构地震需求模型。将节点含有初始裂纹这一因素,作为结构不确定因素,在整体框架中对a0在不同位置的相关性采用完全独立的简化方法,即框架中每个节点的初始裂纹深度不同。建立节点含初始裂纹的钢框架结构的结构反应和地震动强度参数之间的概率关系。(6)为研究节点中a0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以7层3跨钢结构为例,将节点含初始裂纹这一个不确定因素作为结构的不确定性加以考虑,获得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从节点初始裂纹出发,建立的考虑初始裂纹的钢框架杆件模型,可以较好的进行节点含初始裂纹的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通过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理论分析,本文完成了节点含初始裂纹的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完善和推进了地震易损性研究理论体系,为含初始裂纹节点的复杂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分析方法。
陈浩[3](2020)在《不同版本规范设计的底框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以下简称底框砌体结构)是一种上部采用纵横墙承重,底层或底部两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形式。这类结构底层有较大的空间可用于商业,上部有较多空间分割可用作住宅。因其较低的建造价格与较强的使用功能被我国城镇地区广泛应用。由于底层和上部结构形式的不同在地震作用下易形成薄弱层,表现出多种破坏形式。目前对底框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的相关研究还存在对代表性不够强等缺点。本文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设计了有代表性的底框砌体结构模型,通过基于IDA(增量动力分析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得出了有代表性的底框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数据,研究结果可为震前震害预测、风险评估、防灾规划以及震后损伤快速评估等提供数据基础和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了底框砌体结构的震害现象,分析了不同破坏类型的原因,给出提升其抗震性能的建议。(2)对底框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是研究易损性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满足大规模非线性分析的分析精度和效率,本文采用层剪切模型作为底框砌体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模型。其中底层钢筋混凝土构件和上部砌体分别采用Takeda滞回模型和考虑构造柱影响的滞回模型,并给出了相应参数的计算方法。然后采用考虑了地震动不确定性的IDA方法对底框砌体结构进行了易损性分析。(3)在参考《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89规范》和《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01规范》)中有关底框砌体结构的设计规定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底框砌体结构设计资料的基础上,考虑结构的建造年代、层数以及设防烈度,将底框砌体结构分类分区,共设计了3层6度设防、7度设防、8度设防以及5层6度设防、7度设防、8度设防6层6度设防、7度设防共16个代表性结构模型。(4)基于IDA方法的分析结果,对不同的底框砌体代表性结构进行抗震能力分析,发现该类结构的薄弱层均出现在砌体过渡层部分。分析地震易损性曲线和震害矩阵发现,相比依据《89规范》设计的代表性结构计算结果而言,依据《01规范》设计的结构由于加强了过渡层的构造措施而提高了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
马康[4](2017)在《基于节点失效特征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强烈地震作用下,钢框架梁柱焊接节点出现脆性断裂,以致引起结构严重的破坏。传统的杆件模型、实体模型、精细模型、多尺度模型、弹簧杆件模型对钢构件、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退化的模拟和预测无法同时达到准确性和高效性,往往会低估结构变形、高估结构抗倒塌能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根据钢框架中常见的栓焊节点失效模式,提出了能够兼顾准确性和高效性的模拟钢框架结构损伤退化的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元程序的开发,实现了考虑节点转动钢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发展了一种有效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手段。论文的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1)对比分析钢结构有限元常用模型(杆件模型、实体模型、精细模型、多尺度模型、弹簧杆件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栓焊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的特征点定义弹簧单元,建立考虑节点失效特征的弹簧杆件模型,建立节点失效状态和荷载-位移曲线特征点的对应联系。通过强轴和弱轴节点试验、钢框架拟静力试验、振动台试验验证模型在静力非线性和动力非线性模拟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通过对比ANSYS和SAP2000软件所建立模型的周期和振型等动力特性,验证建模方法的对实际结构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第2章)。(2)从设防水准、性能水准、性能目标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有关基于性能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同和区别。结合已有关于性能的文献和钢框架的性能分析,对钢框架的性能水平定义、破坏等级划分、性能指标选定。采用考虑节点转动特性的弹簧杆件模型和杆件模型,建立钢结构单榀模型和整体结构模型,施加合适的侧向加载模式,分别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根据节点的失效状态确定界限限值和划分破坏状态,提取Pushover曲线的关键性能点,绘制出结构的抗震能力曲线。研究节点转动能力、空间效应、楼板作用对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第3章)。(3)以地震峰值加速度(PGA)作为地震动强度参数,以结构层间最大位移角(ISDA)、顶点最大位移角(RDA)作为结构地震需求参数,建立钢框架结构地震需求模型。根据场地特征、地震分组等信息选取22条太平洋地震数据库中的地震波和6条中国地震波,将地震动强度划分为9级覆盖并包含抗震三水准。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对单榀和整体钢框架结构的单向和多向地震动时程分析,从地震响应分析、地震需求模型、三水准地震分析等三方面,研究节点转动能力、空间效应、楼板作用、多向地震波对钢框架地震响应的影响(第4章)。(4)考虑12个结构不确定性因素和1个地震动不确定性因素,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对100个“结构-地震动”样本对钢框架进行地震需求分析。将“结构-地震动”样本的地震需求模型与三向地震需求模型对比分析,使用SPSS软件定量分析地震动不确定性和结构不确定性对地震响应参数的影响(第5章)。(5)在地震需求分析和地震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钢框架单榀结构和整体结构进行单向地震动和多向地震动的易损性分析。采用基于概率统计的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在给定地震动强度的前提下结构地震需求超越抗震能力的概率,分别以层间最大位移角(ISDA)、顶点最大位移角(RDA)作为性能指标绘制各种模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空间效应、楼板作用、节点转动以及地震动的多向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在三级地震设防水准的基础上,增加考虑特大地震水准,分别提取结构的各个性能水平的超越概率,并与抗震规范对比,对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给出一定的合理建议,为结构抗震安全评估提供参考依据(第6章)。
杨硕[5](2016)在《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混合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广泛,在近年来地震中破坏较为严重,且建造年代、用途、高度等不同的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较大差异,对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快速、准确评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国规范经历了几代沿革,量大面广的RC框架结构中仍有许多是按照《89规范》和《01规范》进行设计的,尤其是《01规范》增加了7度(0.15g)和8度(0.30g)抗震设防,因此,本文对于提高半度设防地区,按照《89规范》7度(0.10g)设防和按照《01规范》7度(0.15g)设防的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和比较,并检验其是否满足现今抗震设防要求。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主要分为经验方法和理论方法。经验方法主要基于实际震害和专家判断,理论方法主要基于数值分析,两者均有不同的优缺点。为此,本文在国外Kappos混合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经验和理论方法各自的优点,提出了我国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混合方法,并对此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针对以上内容,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回顾了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国外Kappos混合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我国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可以较为全面、真实地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进行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主要手段。本文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按照不同PGA/PGV和场地分类,综合震级、震中距等因素选取30条天然地震动。按照《89规范》7度(0.10g)设防和《01规范》7度(0.15g)设防采用PKPM设计了2层、6层、12层的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并采用MSC.Marc建立基于纤维模型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对建立的六个代表性结构进行30条地震动下的IDA分析,得到地面峰值加速度PGA和最大层间位移角max?之间IDA曲线簇。通过对IDA曲线簇的统计分析,进一步获得不同层数、按两代规范设计的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和破坏概率矩阵,并比较和评价了上述代表性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3)对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混合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提出了对我国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进行混合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步骤。然后,对我国部分城市的震害预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了不同类别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的震害矩阵,并进行比较。在统计分析获得的群体结构震害矩阵和理论分析获得的基于IDA的单体结构破坏概率矩阵基础上,建议给出了三种计算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结果之间比例系数的方法,采用这些比例系数对理论分析给出的IDA曲线进行调整,进一步得到混合后RC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并对混合方法中比例系数的计算方法和混合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选择出一种最合理的比例系数计算方法。最后,以汶川地震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的实际震害为例,验证了本文给出的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混合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韩彦[6](2016)在《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地处欧亚地震板块,地震活动呈现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点,它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然而建筑物的倒塌或损毁是造成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原因。在各类建筑结构中,由于砌体结构具有低成本、易取材、保温隔热好、施工高效等优点,其在我国的中小城市和村镇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保有量。所以,准确评估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不仅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也是一种现实需求。但是,如果需要对大面积建筑群逐一进行结构分析及评估鉴定,不仅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尤其是针对震后灾害现场的应急评估,亟需短时间内对建的破坏程度进行速判,尽快恢复建筑的使用功能,完成灾后重建工作。所以,为更快更好得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一种相对简单快速可靠且适用于大面积建筑群的鉴定评估方法。因此,为了能够达到快速评估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目的,尤其是针对震后的砌体结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概述了现阶段评估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方法,以及中国、日本、美国三国抗震鉴定标准的评估方法、评估流程和评估特征,并归纳了国内外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评估指标的研究现状。2.搜集了大量砖砌体结构的震害资料,统计分析其震害数据并归纳总结了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征及破坏规律,从受力特性及破坏机理的角度探讨了影响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3.提出了一种相对便捷可靠的砖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基于26例砌体结构的震害数据,研究承重墙体面积率与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关系,提出在不同地震烈度下基于抗震墙体面积率的结构破坏等级判别指标,对该指标进行修正后给出了其与结构破坏等级之间的定量关系。4.选取遭遇Ⅶ、Ⅷ、Ⅸ、Ⅹ度烈度的4个算例,用本文给出的基于基准墙体面积率的破坏等级判别指标和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评估流程两种方法进行评估对比,并将其结果与算例实际震害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本文给出的判别指标的合理性和简便性。
习聪望[7](2016)在《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财富的日益提升,地震灾害对政治、经济、社会及个人家庭的威胁越来越大,也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心理阴影,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灾害,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应对工作。因此,在地震发生之前,对地震多发区做出生命损失风险评估,进一步确定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高风险区,并对高风险区制定合理的减灾策略和政策,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本文从地震灾害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易损性与防震减灾能力出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居民地研究单元对陇南地区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得到以下结论:1.在探讨行政村单元、乡镇单元和区县单元与居民地单元人口数据空间化精度差别时发现,在这3个级别中乡镇单元偏差最小,但在烈度Ⅸ度下乡镇单元与居民地单元还是存在较大的偏差,约为12.27%;这3个级别在烈度Ⅸ度下死亡率偏差是最大的,其中区县单元死亡率相差为1.66人/104,乡镇单元死亡率相差为1.10人/104,行政村单元死亡率相差为1.54人/104。2.基于Google earth将实地调查的建筑物资料与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得到陇南地区居民地建筑物资料。框架比例最高的区县是武都区,约占武都区居民地面积的5.47%;砖混比例最高的区县是成县,约占成县居民地面积的41.23%;厂房比例最高的区县是武都区,约占武都区居民地面积的1.99%;砖木比例最高的区县是徽县,约占徽县居民地面积的54.89%;土木比例最高的区县是礼县,约占礼县居民地面积的25.63%。3.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地震灾害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震减灾能力出发,建立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最终确定了陇南地区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模型,即为风险=0.46×致灾因子危险性+0.16×孕灾环境稳定性+0.29×承灾体易损性+0.09×(9-防震减灾能力)。4.综合分析了陇南地区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确定了陇南地区不同烈度下的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结果。从结果可以看出,烈度Ⅷ度下陇南地区开始出现高风险区域,其面积占陇南地区总面积的2.00%;烈度Ⅸ度下居民地有23.50%的区域受到高风险生命损失的威胁;烈度Ⅹ度下居民地有33.40%的区域受到高风险生命损失的威胁。从行政区划上看,烈度Ⅶ度和烈度Ⅵ度下未出现高风险区域;烈度Ⅷ度下高风险区域面积最大的区县是宕昌县,约占区县面积的8.18%;烈度Ⅸ度下高风险区域面积最大的区县是宕昌县,约占区县面积的44.37%;烈度Ⅹ度下高风险区域面积最大的区县是西和县,约占区县面积的57.30%。
格根[8](2014)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筑物三维信息提取与震害预估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区为例》文中指出地震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现代城市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与建筑数量越来越多。一旦发生毁灭性地震,其造成的破坏尤为严重,因此,做好城市震害预测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在城市震害预测研究中,建筑物的三维信息主要以人工调查获取,但此传统人工数据获取方法周期长、费用高,也很难跟上现代城市的发展速度,失去了数据的时效性。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震害调查或震害预测中,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目前仍缺少内蒙古地区建筑高度、建筑数量等详细建筑数据,而且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取建筑信息的研究也极少。这些都影响着该地区的详细震害预测工作。本研究以获取高精度的建筑物基本信息及其应用为目的,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区为例,研究了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提取建筑物三维信息的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与准确性。通过研究区遥感影像的特征分析发现,对象建筑物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清晰可见,但是建筑物屋顶轮廓具有多样性,屋顶光谱特征因制作材料的不同,也没有统一性。而建筑物阴影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更为清晰可见,阴影部分光谱信息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灰度值也明显低于其他地物的灰度值。根据以上特点,本文提取建筑物的数量与建筑单层面积时采用了目视解译法,该方法能保证提取数据的灵活性和准确度。在提取建筑物高度方面,采用了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方法,从该地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了建筑物阴影信息,推测了建筑物的高度。并通过实地调查测量验证了提取数据的实用性和准确度。最后,利用获取的建筑物信息数据,预估了对研究区影响最大的大青山山前断裂乌素图—奎素段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受损程度、经济损失和伤亡人数。本研究为了掌握本断裂地震对研究区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小影响程度,分别计算了地震发生在最远震中和最近震中时的烈度值。其结果为:地震发生在最远震中时烈度为VIII度,研究区建筑物受损总面积为32140818㎡,受损栋数为6173栋;建筑物自身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约94亿元;人员伤亡数白天可达2729人,夜间可达4818人。地震发生在最近震中时烈度为IX度,建筑物受损总面积为41470685㎡,受损栋数为7295栋;建筑物自身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约184亿元;人员伤亡白天可达6822人,夜间可达11301人。以上建筑物三维信息提取方法和震害预估研究结果能对内蒙古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程玲[9](2014)在《基于Pushover方法的单自由度结构抗震易损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结构易损性分析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估新建结构和已有结构的抗震能力,减轻地震灾害,对已有结构提出合理的加固维修决策。以易损性曲线的形式描述结构易损性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建立易损性曲线有多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该方法过程繁琐,计算量很大,在工程应用中费时费力。鉴于此,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Pushover的单自由度体系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单自由度体系结构在构造的正弦波、拟合于规范反应谱的地震波以及记录的EL-centro波和唐山波单条地震波作用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和Pushover分析。分析了不同Pushover方法分析结果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差别,对不同Pushover分析进行了评价2、选择多条真实记录的地震波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并通过弹性时程分析建立弹性加速度反应谱,采用该反应谱对相同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从统计角度研究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与Pushover分析结果之比的关系,考虑了地震动不确定性影响。3、采用Monte-Carlo方法生成多个单自由度结构,对这些结构采用基于Takeda模型和Kinematic模型的能力谱法及N2法进行Pushover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由结构参数随机性引起的Pushover分析结果的统计规律。4、提出了基于Pushover的单自由度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采用该方法得到的易损性与Monte-Carlo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5、以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和受腐蚀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易损性为例,说明了本文提出的基于Pushover的单自由度体系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阿那尔[10](2013)在《基于简易法的呼和浩特市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文中指出城市一旦遭到地震灾害,定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地震灾害发生之前,合理地评估出某个城市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及房屋建筑损失,能为震后应急救灾以及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指导。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市4个辖区的改造与扩建,城市建设已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在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特点、城市地震灾害预测地位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取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模型,评价大青山山前断裂乌素图—奎素段对呼和浩特市4个辖区的危害性;在计算得出地震烈度和建筑统计数据、房屋建筑易损性矩阵、建筑物受损程度损失比和建筑面积造价的基础上,用简易法,初步对呼和浩特市4个辖区进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近距离断裂引起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时,很难确定震中的准确位置。因此,为了掌握断裂地震对呼和浩特市4个辖区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小影响程度,假设从4个辖区最近震中和最远震中的位置,运用平面坐标法计算震中距。结果表明:最远震中距时,新城区为22km、回民区为26.2km、赛罕区为20.5km、玉泉区为24.5km;最近震中距时,新城区为6.9km、回民区为4.8km、赛罕区为2.0km、玉泉区为4.8km。(2)目前计算地震规模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采用华北地区活断层的震级—破裂长度的经验公式,计算出大青山山前断裂乌素图—奎素段活断层引发的地震规模。结果表明:大青山山前断裂乌素图—奎素段未来发生的潜在地震震级范围为6.914±0.32。从安全性角度来看,地震危险性评价时一般采用最大预测值是最为合理的选择之一。因此本文采用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规模为7.2级,本结果与其它研究结论一致。(3)计算地震烈度时震中距和地震震级是很重要的参数。根据上述震中距和地震震级,将计算结果代入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公式中。研究结果表明,大青山山前断裂乌素图—奎素段引起的地震对呼和浩特市4个辖区地震烈度最远震中时VIII度、最近震中时IX度。(4)在计算得出的地震烈度和建筑统计数据、房屋建筑易损性矩阵、各类房屋不同受损程度损失比和不同类型的建筑面积造价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市4个辖区进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地震烈度VIII度时呼和浩特市钢混结构建筑损失为167844万元、砖混结构为478739万元、砖木结构为127277万元、土木结构为82721万元、总损失为856582万元;地震烈度为IX度时呼和浩特市钢混结构建筑损失为404244万元、砖混结构为874573万元、砖木结构为213134万元、土木结构为110115万元、总损失为1602066万元。(5)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知,乌素图—奎素段引发的地震中呼和浩特地区4个辖区房屋建筑损失巨大,其主要原因为:1)地震规模大,导致建筑损失率过高;2)大青山山前断裂乌素图—奎素段距呼和浩特市近,并直下型地震;3)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数量日剧增多,已有建筑面积庞大。
二、石河子市多层砖混结构房屋震害概率矩阵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河子市多层砖混结构房屋震害概率矩阵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城镇建筑特征与震害风险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城镇的建筑结构类型及分类 |
1.1 新疆城镇建筑基本结构类型 |
① A类-土木结构类型 |
② B类-砖木结构类型 |
③ C类-砖混结构类型 |
④ D类-具抗震结构砌体结构类型 |
⑤ E类-框架结构类型 |
⑥ F类-高层建筑类型 |
1.2 新疆城镇承载体特征分类 |
2 新疆城镇建筑历史震害特征及震害风险 |
2.1 新疆城镇房屋的历史震害特征 |
2.2 新疆城镇建筑的震害风险点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容积率与完整率的关系 |
3.2 关于城镇的抗震能力 |
3.3 结论 |
(2)考虑节点初始裂纹和累积损伤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梁柱节点焊缝质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1.1.2 结构累积损伤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1.1.3 钢结构易损性是地震安全评定的重要内容 |
1.2 钢结构节点初始裂纹研究进展 |
1.2.1 初始裂纹概述 |
1.2.2 初始裂纹的研究现状 |
1.2.3 初始裂纹的模拟方法 |
1.2.4 初始裂纹对钢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1.3 累积损伤的研究进展 |
1.3.1 损伤指数D |
1.3.2 累积损伤研究现状 |
1.3.3 钢结构节点累积损伤对钢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1.4 概率地震易损性的研究进展 |
1.4.1 经验法地震易损性 |
1.4.2 判断法地震易损性 |
1.4.3 理论法地震易损性 |
1.4.4 混合法地震易损性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思路和流程 |
1.5.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含初始裂纹梁柱节点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
2.1 裂纹分类及计算假定 |
2.1.1 裂纹的分类 |
2.1.2 裂纹计算假定 |
2.2 扩展有限元(XFEM)基础 |
2.2.1 ABAQUS中扩展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2.2.2 ABAQUS中扩展有限元裂纹研究方法 |
2.2.3 裂纹扩展方向的定义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目的 |
2.3.2 初始裂纹深度计算和设计 |
2.3.3 试件设计 |
2.3.4 初始裂纹的检测 |
2.3.5 试验加载制度 |
2.3.6 试件测量 |
2.4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2.5 节点焊缝有限元计算 |
2.5.1 构件尺寸 |
2.5.2 有限元模型 |
2.5.3 材料参数 |
2.5.4 试验结果及有限元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点含不同深度初始裂纹数值模拟 |
3.1 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初始裂纹扩展模拟 |
3.1.1 梁下翼缘焊缝区域不含初始裂纹 |
3.1.2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左侧 |
3.1.3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中间 |
3.1.4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右侧 |
3.2 加载方式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3.2.1 变幅循环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3.2.2 等幅循环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3.3 不同位置初始裂纹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3.3.1 破坏模式对比分析 |
3.3.2 退化特性对比分析 |
3.3.3 损伤曲线对比分析 |
3.3.4 断裂性能对比分析 |
3.4 节点损伤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 |
3.4.1 不同初始裂纹节点屈服点拟合 |
3.4.2 不同初始裂纹节点极限点拟合 |
3.5 基于节点失效的杆件模型 |
3.5.1 焊接节点简化计算 |
3.5.2 连接器杆件模型建模 |
3.5.3 节点失效和性能判别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初始裂纹的钢框架抗震能力分析 |
4.1 抗震能力模型 |
4.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 |
4.2.1 设防水准 |
4.2.2 性能水准 |
4.3 结构整体破坏状态的划分和极限状态的定义 |
4.3.1 破坏状态与极限状态 |
4.3.2 破坏状态的划分 |
4.3.3 极限状态的定义 |
4.4 结构性能指标的确定方法——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4.4.1 基本原理 |
4.4.2 水平加载模式 |
4.4.3 Pushover分析的一般步骤 |
4.5 钢框架模型设计 |
4.5.1 结构设计 |
4.5.2 含不同初始裂纹节点数值拟合 |
4.5.3 钢框架动力特性验证 |
4.6 节点不考虑损伤的钢框架模型Pushover分析 |
4.6.1 性能指标的选取 |
4.6.2 钢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 |
4.7 节点考虑累积损伤的钢框架模型Pushover分析 |
4.7.1 损伤指数的定义 |
4.7.2 损伤研究的三个层次 |
4.7.3 单参数损伤模型 |
4.7.4 考虑累积损伤双参数损伤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初始裂纹的钢框架地震需求分析 |
5.1 基于IDA方法的钢框架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5.1.1 增量动力分析法(IDA)基本原理 |
5.1.2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5.1.3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步骤 |
5.2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和调整 |
5.2.1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5.2.2 地震动记录的调整 |
5.3 结构随机变量 |
5.3.1 初始裂纹的不确定性 |
5.3.2 不确定因素的选取 |
5.3.3 考虑初始裂纹深度的结构-地震动样本对 |
5.3.4 整体钢框架结构损伤模型 |
5.4 整体钢框架地震模型需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考虑初始裂纹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 |
6.1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6.1.1 绘制地震易损性曲线方法 |
6.1.2 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 |
6.1.3 地震易损性曲线数学模型 |
6.2 钢框架模型地震易损性分析 |
6.3 钢框架模型地震易损性曲线 |
6.4 初始裂纹深度增大的钢框架模型地震易损性曲线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1 |
F.1.1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左侧 |
F.1.2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中间 |
F.1.3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右侧 |
附录2 |
F.2.1 初始裂纹_(0 max)a (28)0.0mm、_(0 max)a (28)0.089mm结构-地震动样本对 |
F.2.2 初始裂纹_(0 max)a (28)0.0979mm、_(0 max)a (28)0.1068mm结构-地震动样本对 |
F.2.3 初始裂纹_(0 max)a (28)0.0979mm、_(0 max)a (28)0.1068mm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反应 |
(3)不同版本规范设计的底框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A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底框砌体结构的震害分析总结 |
1.2.1 底部框架层破坏 |
1.2.2 砌体层破坏 |
1.3 震害原因及减轻震害的建议 |
1.3.1 产生震害的原因分析 |
1.3.2 提高抗震能力的建议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 |
1.4.2 底框砌体结构抗震研究现状 |
1.4.3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5 底框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底框砌体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 |
2.1 底框砌体结构非线性分析简化模型 |
2.2 砌体滞回模型 |
2.3 钢筋混凝土滞回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代表性底框砌体结构设计 |
3.1 两版本设计规范对比 |
3.2 代表性底框砌体结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DA的底框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4.1 基于IDA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4.1.1 结构的地震易损性 |
4.1.2 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基本原理 |
4.1.3 增量动力分析(IDA)基本步骤 |
4.2 关键参数选取 |
4.2.1 地震动的选取及调幅 |
4.2.2 地震动强度指标(IM)与结构损伤指标(DM)的选择 |
4.2.3 极限状态限值确定 |
4.3 地震易损性结果分析 |
4.3.1 代表性底框结构(6层)计算结果比较 |
4.3.2 代表性底框结构(5层)计算结果比较 |
4.3.3 代表性底框结构(3层)计算结果比较 |
4.3.4 不同层数的代表性底框结构易损性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基于节点失效特征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框架地震易损性问题研究的提出 |
1.2 梁柱栓焊节点断裂失效模式及原因分析 |
1.2.1 断裂失效模式 |
1.2.2 断裂原因 |
1.3 半刚性连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1 节点试验研究 |
1.3.2 数值模拟法 |
1.3.3 曲线拟合法 |
1.3.4 结构非线性分析 |
1.4 地震易损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1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1.4.2 不确定性分析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组人员相关研究 |
1.5.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思路和流程 |
1.5.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基于节点失效的有限元模型建模和验证 |
2.1 概述 |
2.2 计算模型 |
2.2.1 结构计算假设 |
2.2.2 平面计算单元模型和刚度矩阵推导 |
2.3 计算模型比较 |
2.4 有限元模型建模 |
2.4.1 本构模型 |
2.4.2 模型类型 |
2.5 基于节点失效的弹簧杆件模型 |
2.5.1 弹簧杆件模型建模 |
2.5.2 节点失效和性能判别 |
2.6 基于节点失效的弹簧杆件模型验证 |
2.6.1 栓焊节点试验验证 |
2.6.2 东南大学黄炳生整体结构试验验证 |
2.6.3 东南大学许俊红振动台试验验证 |
2.6.4 动力特性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节点失效的钢框架静力弹塑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 |
3.2.1 设防水准 |
3.2.2 性能水准 |
3.2.3 性能目标 |
3.3 性能水平定义及破坏等级划分 |
3.3.1 性能水平定义 |
3.3.2 破坏等级划分 |
3.3.3 性能指标的选取 |
3.4 结构性能指标的确定方法-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法 |
3.4.1 基本原理 |
3.4.2 水平加载模式 |
3.4.3 Pushover分析的一般步骤 |
3.5 基于节点失效的钢框架单榀模型Pushover分析 |
3.6 基于节点失效的钢框架整体模型Pushover分析 |
3.6.1 钢框架整体模型强轴方向Pushover分析 |
3.6.2 钢框架整体模型弱轴方向Pushover分析 |
3.7 单榀和整体模型性能水平对比分析 |
3.8 整体模型强轴和弱轴性能水平对比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DA钢框架地震动时程分析 |
4.1 概述 |
4.2 基于IDA地震动时程分析 |
4.2.1 基本原理 |
4.2.2 分析步骤 |
4.3 地震动记录选取及调整 |
4.3.1 地震观测记录 |
4.3.2 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 |
4.3.3 地震动参数 |
4.3.4 地震动记录调整 |
4.4 单榀模型地震时程分析 |
4.4.1 单榀模型地震响应分析 |
4.4.2 单榀模型地震需求模型分析 |
4.4.3 单榀模型三水准地震分析 |
4.5 整体模型地震时程分析 |
4.5.1 整体模型地震响应分析 |
4.5.2 整体模型地震需求模型分析 |
4.5.3 整体模型三水准地震分析 |
4.6 整体模型三向地震时程分析 |
4.6.1 三向地震波选取 |
4.6.2 整体模型三向地震响应分析 |
4.6.3 整体模型三向地震需求模型分析 |
4.6.4 整体模型三向地震动三水准地震分析 |
4.7 整体模型强轴和弱轴的地震响应和地震需求模型对比分析 |
4.7.1 整体模型强轴和弱轴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4.7.2 整体模型强轴和弱轴地震需求模型对比分析 |
4.8 整体模型单向和多向地震响应和地震需求模型对比分析 |
4.8.1 整体模型单向和多向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4.8.2 整体模型单向和多向地震需求模型对比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地震和结构不确定性的钢框架地震时程分析 |
5.1 概述 |
5.2 结构-地震动样本模型 |
5.2.1 结构的不确定性 |
5.2.2 概率分布类型 |
5.2.3 结构随机变量 |
5.2.4 拉丁超立方抽样 |
5.3 结构-地震动抽样地震时程分析 |
5.3.1 抽样地震需求模型分析 |
5.3.2 抽样和三向地震需求模型对比分析 |
5.4 地震动和结构不确定性多因素分析 |
5.4.1 多因素分析 |
5.4.2 强轴方向多因素分析 |
5.4.3 弱轴方向多因素分析 |
5.5 结构不确定性多因素分析 |
5.5.1 强轴方向多因素分析 |
5.5.2 弱轴方向多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节点失效特征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6.1 概述 |
6.2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6.2.1 建立地震易损性曲线方法 |
6.2.2 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 |
6.2.3 地震易损性曲线的数学模型 |
6.3 单榀模型地震易损性分析 |
6.4 整体模型地震易损性分析 |
6.4.1 整体模型地震易损性曲线 |
6.4.2 整体钢框架抗震性能目标 |
6.5 整体钢框架三向地震易损性分析 |
6.5.1 整体钢框架三向地震易损性曲线 |
6.5.2 整体模型三向抗震性能目标 |
6.6 单榀和整体模型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 |
6.7 整体模型强轴和弱轴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 |
6.8 整体模型单向和三向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分析 |
6.8.1 强轴方向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 |
6.8.2 弱轴方向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混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2.1 经验方法 |
1.2.2 理论方法 |
1.2.3 混合方法 |
1.3 Kappos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混合方法简介 |
1.3.1 Kappos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混合方法提出的背景 |
1.3.2 Kappos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混合方法的分析过程 |
1.3.3 Kappos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混合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
1.4 我国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主要研究方向及存在问题 |
1.4.1 不同设计条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1.4.2 不同分析方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1.4.3 不同结构配置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1.4.4 RC框架结构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 |
1.4.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各章安排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5.2 各章安排 |
第二章 基于IDA的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于IDA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 |
2.2.1 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定义 |
2.2.2 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的基本原理 |
2.2.3 地震动强度指标和结构损伤指标的选取 |
2.2.4 结构破坏等级的划分 |
2.2.5 基于IDA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步骤 |
2.3 代表性结构的选取、设计和建模 |
2.3.1 代表性结构的选取 |
2.3.2 《89 规范》和《01 规范》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对比 |
2.3.3 代表性结构的设计 |
2.3.4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2.4 地震动的选取和调幅 |
2.4.1 地震动的选取 |
2.4.2 地震动的调幅 |
2.5 RC框架结构的理论地震易损性分析 |
2.5.1 二层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2.5.2 六层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2.5.3 十二层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2.5.4 不同PGA/PGV类别地震动下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混合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混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步骤 |
3.2.1 混合方法的基本原理 |
3.2.2 混合方法的分析步骤 |
3.3 震害预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
3.3.1 地震易损性矩阵和平均震害指数的计算 |
3.3.2 超越概率矩阵的计算和对比分析 |
3.4 基于震害预测数据的混合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3.4.1 比例系数的计算 |
3.4.2 比例系数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3.4.3 混合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3.5 算例:基于汶川地震震害数据的混合方法计算和验证 |
3.5.1 汶川地震RC框架结构震害 |
3.5.2 平均震害指数和比例系数的计算 |
3.5.3 混合地震易损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语与展望 |
4.1 本文主要成果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 |
1.2.1 规范验证法 |
1.2.2 经验评估法 |
1.2.3 理论分析法 |
1.3 中、日、美抗震鉴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我国的抗震鉴定方法 |
1.3.2 日本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方法 |
1.3.3 美国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快速评估方法 |
1.4 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评估指标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评估指标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评估指标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砌体结构的震害分析及震害的影响因素 |
2.1 砌体结构承重墙体的布置特点 |
2.2 砌体结构的破坏等级的宏观判定 |
2.3 砌体结构的震害特征及分析 |
2.4 影响砌体结构震害的主要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砌体结构破坏指标的研究 |
3.1 抗震砖墙基准面积率 |
3.1.1 抗震砖墙基准面积率计算方法 |
3.1.2 不同楼、屋盖形式的验算方法 |
3.2 基准墙体面积率与结构破坏等级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砌体结构破坏指标的验证 |
4.1 遭遇烈度为Ⅶ度的算例 |
4.1.1 利用系数β_1的判定结果 |
4.1.2 抗震鉴定标准的评估结果 |
4.1.3 对比分析 |
4.2 遭遇烈度为Ⅷ度的算例 |
4.2.1 利用系数β_1的判定结果 |
4.2.2 抗震鉴定标准的评估结果 |
4.2.3 对比分析 |
4.3 遭遇烈度为Ⅸ度的算例 |
4.3.1 利用系数β_1的判定结果 |
4.3.2 抗震鉴定标准的评估结果 |
4.3.3 对比分析 |
4.4 遭遇烈度为Ⅹ度的算例 |
4.4.1 利用系数β_1的判定结果 |
4.4.2 抗震鉴定标准的评估结果 |
4.4.3 对比分析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分析方法 |
2.1 地震灾害生命损失分析方法 |
2.1.1 历史震害资料的经验方法 |
2.1.2 数学方法 |
2.1.3 其他方法 |
2.1.4 本文采用方法 |
2.2 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模型 |
第三章 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3.1 汶川地震陇南地区人口死亡情况 |
3.1.1 汶川地震死亡情况 |
3.1.2 研究区死亡情况 |
3.2 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地震危险性(B1) |
3.3.1 概率方法(PSHA) |
3.3.2 确定性方法(DSHA) |
3.4 孕灾环境稳定性(B2) |
3.4.1 建筑物结构 |
3.4.2 坡度 |
3.4.3 年平均降雨量 |
3.4.4 地貌类型 |
3.5 承灾体易损性(B3) |
3.5.1 人口总量 |
3.5.2 老幼人口比例 |
3.6 防震减灾能力(B4) |
3.6.1 每千人拥有医生数量 |
3.6.2 人均财政收入 |
3.6.3 人均GDP |
第四章 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数据获取 |
4.1 基础数据 |
4.2 人口数据处理 |
4.2.1 居民地单元 |
4.2.2 行政村单元 |
4.2.3 乡镇单元 |
4.2.4 区县单元 |
4.2.5 精度比较 |
4.3 建筑物数据获取 |
4.3.1 建筑物数据采样 |
4.3.2 建筑物数据提取 |
4.3.3 小结 |
第五章 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评估 |
5.1 Arcgis技术 |
5.2 地震危险性(B1) |
5.3 孕灾环境稳定性(B2) |
5.4 承灾体易损性(B3) |
5.5 防震减灾能力(B4) |
5.6 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评估 |
5.7 实例验证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筑物三维信息提取与震害预估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的概况与影像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的地震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图像数据 |
2.2.1 图像数据 |
2.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筑物三维信息的提取 |
3.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 |
3.2 建筑物及其阴影在遥感影像上的特征 |
3.2.1 建筑物特征 |
3.2.2 建筑物阴影特征 |
3.3 研究区建筑物三维信息的提取 |
3.3.1 建筑物数量与面积的提取 |
3.3.2 建筑物高度的提取 |
3.4 提取数据的验证与精度评价 |
3.4.1 数据验证 |
3.4.2 数据误差因素分析 |
3.4.3 数据精度评价 |
4.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区震害预估 |
4.1 建筑物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
4.1.1 建筑物的分类 |
4.1.2 研究区的分区 |
4.1.3 建筑物数据的统计 |
4.2 震害预估方法 |
4.3 计算研究区的地震烈度 |
4.3.1 计算地震震中距 |
4.3.2 计算地震烈度 |
4.4 建筑物震害预估 |
4.4.1 建筑物受损预估 |
4.4.2 人员伤亡预估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及基金资助 |
(9)基于Pushover方法的单自由度结构抗震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结构易损性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建筑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2 桥梁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3 生命线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 易损性分析方法 |
1.4.1 专家判断法 |
1.4.2 经验分析方法 |
1.4.3 试验研究方法 |
1.4.4 理论分析方法 |
1.5 不确定性分析 |
1.5.1 地震动的不确定性 |
1.5.2 结构自身不确定性 |
1.6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不同Pushover分析方法的比较 |
2.1 前言 |
2.2 Pushover分析方法 |
2.2.1 理论分析基础 |
2.2.2 能力谱方法 |
2.2.3 N2方法 |
2.3 单条地震波下Pushover分析结果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比较 |
2.3.1 正弦波激励下的结构反应 |
2.3.2 拟合于规范反应谱地震波下的结构反应 |
2.3.3 EL-centro地震波下的结构反应 |
2.3.4 唐山地震波下的结构反应 |
2.4 本章小结 |
3 Pushover分析结果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统计关系 |
3.1 引言 |
3.2 统计分析方法 |
3.2.1 计算参数选取 |
3.2.2 计算模型 |
3.2.3 统计分析方法 |
3.3 Pushover分析结果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统计关系 |
3.3.1 总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
3.4 只考虑进入塑性状态结构最大位移比的统计分析 |
3.4.1 屈服比例 |
3.4.2 进入塑性状态的结构位移比的平均值与变异系数 |
3.5 计算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4 结构随机参数下Pushover分析结果的统计分析 |
4.1 引言 |
4.2 Pushover分析 |
4.3 统计分析方法 |
4.3.1 结构参数及统计特征 |
4.3.2 统计分析方法 |
4.4 Pushover结果的统计分析 |
4.4.1 参数取值 |
4.4.2 统计分析结果 |
4.5 计算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Pushover方法的结构抗震易损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易损性分析 |
5.2.1 传统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
5.2.2 基于Pushover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
5.3 基于Pushover方法的结构抗震易损性分析 |
5.4 基于Pushover方法的简化结构易损性分析 |
5.4.1 基本公式 |
5.4.2 α的简化 |
5.4.3 α与β相关性分析 |
5.4.4 结构失效概率 |
5.4.5 简化方法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Pushover的结构易损性分析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基于Pushover的结构抗震易损性分析 |
6.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易损性分析 |
6.3.1 工程概况 |
6.3.2 单自由度体系模型集中质量计算 |
6.3.3 荷载-变形曲线 |
6.3.4 Pushover分析 |
6.3.5 易损性分析 |
6.4 受腐蚀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易损性分析 |
6.4.1 计算模型 |
6.4.2 荷载-变形曲线 |
6.4.3 滞回特性 |
6.4.4 Pushover分析 |
6.4.5 Pushover结果分析 |
6.4.6 易损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选取的250条地震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简易法的呼和浩特市地震灾害损失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地震灾害 |
1.1.1 我国地震灾害 |
1.1.2 城市地震灾害特点 |
1.2 城市建筑物地震灾害预测评估 |
1.2.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
1.2.2 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评估地位 |
1.3 国内外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评估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选题意义与论文总体结构 |
1.4.1 选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地区概况及地质背景 |
2.1 呼和浩特地区概况 |
2.2 地震构造特征 |
2.3 地质地貌特征 |
2.4 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 |
2.4.1 华北地震区 |
2.4.2 河套地震带 |
3. 呼和浩特市区危害性评估 |
3.1 选定对象地震 |
3.2 研究方法及计算结果 |
3.2.1 对象断裂和对象点距离的计算 |
3.2.2 对象地震规模计算 |
3.2.3 呼和浩特市区地震烈度计算 |
4 呼和浩特市建筑物的损失预测评估 |
4.1 对象建筑的分类及其建筑面积 |
4.2 推测建筑物的受损程度 |
4.3 预测评估建筑物的震害损失 |
5. 呼和浩特地区抗震减灾对策与措施 |
5.1 政府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职能 |
5.2 震害严重区的抗震加固和改造工作 |
5.3 生命线工程对策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石河子市多层砖混结构房屋震害概率矩阵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城镇建筑特征与震害风险初步分析[J]. 温和平,唐丽华,李帅,常想德. 内陆地震, 2021(01)
- [2]考虑节点初始裂纹和累积损伤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D]. 左媛. 东南大学, 2021
- [3]不同版本规范设计的底框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D]. 陈浩.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4]基于节点失效特征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D]. 马康. 东南大学, 2017(05)
- [5]非住宅类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混合方法研究[D]. 杨硕.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5)
- [6]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D]. 韩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5)
- [7]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评估[D]. 习聪望.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6(02)
- [8]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筑物三维信息提取与震害预估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区为例[D]. 格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2)
- [9]基于Pushover方法的单自由度结构抗震易损性分析[D]. 程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基于简易法的呼和浩特市地震灾害损失预测[D]. 阿那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