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收阵列天线DBF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明珠[1](2021)在《地波雷达合成孔径探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频地波雷达具有超视距、全天候、探测范围广等优点,已经成为连续监测和跟踪海上目标的主要工具。船载地波雷达具有机动灵活,不受场地限制的特点。且随着船的持续航行,能够对更开阔的海域进行海上目标的实时监测,因此成为海洋遥感探测应用中的有效补充手段。受限于船载平台的大小及吨位,船载地波雷达的天线数量和尺寸要远小于岸基地波雷达的天线阵,导致船载地波雷达对船只目标的方位向探测精度较低。合成孔径技术利用雷达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小孔径天线等效合成为虚拟大孔径天线,可以提高方位向的分辨力。为了提高船载地波雷达对目标方位探测的分辨率,本文将合成孔径技术应用于船载地波雷达目标测向并结合仿真对其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本文完成的内容如下:1.给出了地波雷达阵列天线测向的基本模型,分析了阵列天线的测向原理。推导了用于地波雷达测向的DBF算法和MUSIC算法,并通过仿真分析了两种算法的测向性能,对比了测向精度。最后结合地波雷达实测数据进行测向分析,并使用AIS的数据进行辅助验证。2.利用船载平台运动的特点,将合成孔径技术应用于船载地波雷达目标测向。分析了合成孔径技术原理,建立了船载地波雷达合成阵列的模型,推导了船载平台在单阵元和多阵元合成孔径下目标的回波信号,并利用DBF算法分析了船速、平台运动距离和合成阵列的长度对目标方位分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将船载地波雷达与合成孔径技术相结合,把小孔径天线等效合成为大孔径天线,能有效地提高目标方位向的分辨力。3.针对船载地波雷达对船只目标探测时普遍存在的海杂波干扰问题,提出了海杂波背景下的虚拟阵列合成算法。对于船载平台运动导致海杂波回波谱发生展宽的问题,使用循环对消法和正交加权算法进行抑制。在抑制基础上,进行虚拟阵列合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海杂波背景下能提高船载地波雷达对船只目标的方位分辨能力。
邓翔[2](2020)在《敏捷型电离层高频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离层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主要介质,也是航天器运行最主要的区域。电离层扰动对无线电波的传播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尤其对无线电通讯、广播、导航卫星等以电离层为基础的各种平台。同时,电离层也是近地大气与外层空间连接的纽带,是整个日地空间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部分和关键环节。因此,电离层的探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Super Dual Auroral Radar Network,SuperDARN)是由部署在两极及中高纬地区30多部相干高频雷达组成的电离层地基监测网,用于获取极区及中高纬地区的电离层对流图。电离层对流图的准确性与目标定位精度息息相关。有效降低系统误差,提高雷达的目标定位精度是电离层对流图准确性的重要保障。然而,传统SuperDARN雷达因技术受限,通道间不一致性难以消除,方位向和俯仰向的测角精度难以有效提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在“国家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的支持下,自主研发了一部敏捷型电离层高频雷达(Agile Daul Auroral Radar Network,AgileDARN),该雷达采用了全数字相控阵技术,具备分布式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可对各个通道进行独立控制与处理,具有更优的性能和灵活性。基于分布式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定标电路设计,AgileDARN雷达通过系统定标(包含内定标和外定标)、多波束合成及多基线仰角测量等技术,使雷达的目标定位精度得到显着提高,从而保障探测区域的电离层对流图准确性。本文基于AgileDARN雷达,开展了大阵列尺度雷达系统定标方法研究、数字波束合成技术研究和多基线仰角干涉测量算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AgileDARN雷达定标方法研究内容的主要包含:(a)不一致性误差分析。该部分根据AgileDARN雷达系统特点,建立不一致误差传递模型,并分析了其对阵列方向图的影响;(b)内定标方法设计与实现。本中介绍了雷达系统内定标实现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内定标方法的有效性。(c)外定标方法研究。介绍了外定标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利用实测流星尾迹回波作为定标源来实现外定标,结合内定标,消除整个发射/接收链路间的不一致性误差影响。通过内定标和外定标处理后,雷达系统各通道间的幅度不一致性误差在0.5d B以内,相位不一致性误差在±3°以内,有效地降低了系统误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AgileDARN雷达数字多波束合成技术研究。该部分首先介绍了多波束合成的原理,改进、实现方法和测试结果。其中AgileDARN雷达在波束合成技术上的改进包括:(a)在接收链路采用数字多波束技术,使得流星回波和小尺度电离层回波的方位向定位精度从3.25°提升到0.46°。同时介绍了基于数字多波束合成的比幅和差波束测角法,测角精度约能达到波束半功率宽度的2%;(b)切比雪夫窗的使用使得天线方向图的副瓣抑制达到-30d B。最后通过流星回波和小尺度的电离回波验证了数字多波束合成的性能。(3)AgileDARN雷达多基线干涉仰角测量算法的研究。本部分首先介绍了SuperDARN雷达最常用的两种仰角测量方法:单子阵干涉测量和双子阵干涉测量,并分析了目前仰角测量中的两个突出问题。针对仰角测量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线阵布局和多基线干涉测量仰角的方法,通过仿真对新增天线的可选位置和增益要求给出了参考,同时对可能影响仰角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用实测的流星回波数据验证了仰角测量算法的可行性。
程远[3](2020)在《弹载MIMO雷达目标检测算法实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确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弹载MIMO雷达凭借其灵活性、低截获性、高探测能力等优异特点,较传统弹载相控阵雷达更具竞争力。国内外研究机构也越来越多开展MIMO雷达导引头的研制工作。本文以弹载MIMO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研制为出发点,研究了若干目标检测算法的硬件实现方案,重点分析了弹载MIMO雷达角度搜索方案和雷达下视状态时的目标检测方案。针对基于RTL开发时算法实现复杂度大、空时自适应滤波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采用高层次设计平台进行算法实现,以及采用空-时两级降维的3DT-STAP算法来降低空时自适应滤波的计算量。并在已有的FPGA+DSP架构的硬件平台上实现相关算法模块。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弹载MIMO雷达基本工作原理,针对导引头不同状态下的目标检测需求,研究了弹载MIMO雷达测速测距测角中常用的几种信号处理算法。针对目标角度搜索,分析比较了3种经典的DOA估计算法,并出于分辨率和计算量的考量,选择基于Capon算法的DOA估计方案。当导引头处于斜下俯冲状态时,建立地杂波模型,并采用空-时域两级降维处理的3DT-STAP方法来生成空时二维滤波器,抑制地杂波对目标检测造成的干扰,同时大大降低算法实现的计算量。2、针对弹载MIMO雷达采样通道多、计算密集等特点,在高性能FPGA+DSP架构的信号处理机平台上实现了弹载MIMO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板卡之间、芯片之间的数据流控制,合理分配大量的计算数据。包括12路ADC数据采集通路、板卡间FPGA高速数据互联和FPGA与DSP之间基于Serial Rapid IO(SRIO)的高速数据传输等。3、针对FPGA传统RTL设计模式下搭建复杂算法模块时设计流程繁复、开发周期长的情况,提出了借助Xilinx高层次综合设计平台High Level Synthesis(HLS)、System Generator for DSP(System Generator)来加速FPGA实现弹载MIMO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的方案。并基于以上平台在FPGA中搭建了数字正交下变频、脉冲压缩、基于Capon算法的DOA估计、3DT-STAP算法处理模块等功能模块。在DSP中实现了恒虚警检测和目标凝聚算法。
唐韬[4](2020)在《车载毫米波雷达系统信号获取与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车载毫米波雷达在交通事故频发的当下应运而生,用以主动保护,从根源出发,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针对TI公司的AWR1642芯片设计了一款基于FMCW的适用于中距雷达的77GHz微带天线以及一套信号处理系统估计目标的距离、速度和角度参数。对于信号获取部分,本文基于微带天线理论设计了一款两发四收的微带天线。其利用矩形贴片单元串馈组成阵元,并由四个阵元组成接收天线,各接收通道独立。该天线收发增益能够达到30.75dB。发射天线交叉极化能够达到50dB,其H面的波瓣宽度为70°。信号处理部分,本文基于FFT算法提出了二维FFT估计方法,用以对目标的速度-距离进行联合估计,该方法能够准确高效的完成目标参数的估计。其对于估计的分辨率随着快慢时域采样点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快时域采样点256,慢时域采样点128的条件下,目标的距离分辨率为0.15m,速度分辨率为0.38m/s。对于距离-角度的联合估计,本文基于一维MUSIC算法提出了基于前后向平滑滤波的空时二维MUSIC算法。该算法将一维的MUSIC算法扩展到二维空间,由于原始的二维MUSIC算法的计算量及其庞大,因此对其加窗处理后,可以适当的减小待计算矩阵的尺寸。该算法能够很好的完成目标的距离-角度的参数估计,即可以确定目标的基本位置。对于本文的4阵元天线设计,该方法最大只能估计3个目标的参数。在雷达整机系统中,信号获取部分由本文设计的两发四收的微带天线完成,射频部分由AWR1642芯片完成,信号处理部分交由FPGA实现。将二维FFT算法和一维MUSIC算法应用于FPGA需要一定的简化运算方法。对于一维MUSIC算法而言,需要对协方差矩阵作并行运算处理以减少运算时间;对其结果作酉变换处理以便丁于后续的特征值分解;对于特征值分解运用Jacobi算法迭代完成特征值的提取;对十止切和三角函数的计算都采用CORDIC的方法可以仅仅运用加法和移位运算;利用ROM来存储数据以存储面积来换取计算资源。在测试中,整机系统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最大探测距离为85m。
杨益超[5](2020)在《分布式雷达协同抗干扰与目标角度估计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战争当中,信息化战争成为最为重要的角色。在信息化战争这一领域中,雷达系统的进攻与防守成为了决定战局的关键因素。其中干扰的施加与抑制是雷达攻防中的常见行为,由于有源干扰的存在,给传统雷达对目标的检测与定位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有源干扰中,欺骗干扰和压制干扰的存在,对于雷达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所研究的分布式雷达,相较于传统单站雷达具备覆盖面积广,探测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在战场中可以形成一种全方位,多覆盖,层次丰富的作战体系。本文围绕常见的有源干扰,基于分布式雷达系统,进行干扰抑制方法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如下:1、总结了分布式结构雷达系统原理。包括其发射和接收信号的原理以及其相较于传统单一雷达的优势。分析了常见的有源压制干扰和有源欺骗干扰的特性,并且列举出了几种有源干扰抑制的方法。2、基于接收端等效发射波束形成算法原理,提出了一种在分布式结构雷达系统背景下,基于雷达接收端等效发射波束形成的干扰抑制方法。并且分析了干扰大小以及接收雷达个数等参数对于其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3、研究了在分布式结构雷达系统中,频率分集阵列(Frequency Diverse Array,FDA)的干扰抑制特性,包括其发射与接收原理,对于欺骗干扰的抑制原理与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FDA的欺骗干扰抑制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4、结合分布式雷达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的多主瓣干扰抑制方法,并研究了干扰抑制后目标角度估计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主瓣干扰抑制算法,该方法依赖的先验信息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成功应用于多主瓣干扰背景下,分布式雷达平台联合角度估计场景。
彭颗[6](2020)在《宽带数字雷达阵列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雷达技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阵雷达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宽带数字雷达使用宽带信号,在目标分辨率、识别成像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宽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作为宽带数字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因此本文以宽带数字雷达应用背景,对雷达阵列天线中的宽带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研究,所做的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针对当前宽带数字雷达阵列天线中存在孔径渡越现象,导致出现波束指向偏移、扫描不准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分数延时的时域宽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设计FIR分数延时滤波和全通分数延时滤波器从而补偿接收信号到达不同阵元的时间差,从而将主瓣对准期望方向,仿真实验表明,采用分数延时滤波器的宽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可以解决孔径渡越现象所带来的问题,获得接近理想波束形成的性能。针对实际的宽带数字雷达阵列天线系统中每个阵元后面加分数延时器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计算量,不能保证实时性的问题,研究了子阵级的分数延时宽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阵元级进行移相和子阵级进行分数延时相结合,从而减少了分数延时器的使用,降低了计算量,提高系统的运算速度。仿真分析了此方法对宽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性能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针对宽带数字雷达系统中阵列天线波束形成的抑制干扰能力较差,并且目前对宽带干扰信号抑制的研究较少的问题,研究了频域宽带阵列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主要包括非相干信号子空间(ISM)算法和相干信号子空间(CSM)算法。频域宽带阵列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通过DFT将宽带信号变换到频域,然后在频域里将信号分为若干个子带,接着在子带上采用窄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算法进行处理,再通过IDFT得到输出。通过对ISM算法和CSM算法在不同工作带宽、不同干扰模式等条件下的波束形成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这几种算法有效地抑制窄带干扰和宽带干扰,形成有效的方向图。
潘洁[7](2019)在《稀疏阵列天基雷达系统分析和运动目标成像探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天基雷达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对地高分辨率成像和运动目标探测,其研制难度非常大,一是探测范围大,需要更高的功率孔径积,而天基平台的功率和天线的规模受限;二是探测目标小,需要更高的探测灵敏度和成像分辨率。稀疏阵列天线技术是解决天基雷达现实难题的有效办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稀疏阵列天基雷达是指利用稀疏微波成像的理论方法对天基雷达天线进行稀疏化,以实现天基雷达更大的探测能力,适用于空间分辨率要求高、设备体积重量约束条件多的工作环境。基于稀疏微波成像和稀疏阵列天线理论及方法,本论文深入研究了大型稀疏阵列天基雷达系统和运动目标成像探测问题,论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天基雷达系统问题。基于大型稀疏阵列天线,本论文论述了天基雷达的技术体制和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稀疏阵列优化方法,设计了基于稀疏阵列的MEO轨道X波段天基雷达系统参数。通过性能分析,采用稀疏阵列天线宽发窄收模式,在同样的功率孔径积情况下,可有效提高雷达的交轨向空间分辨率,为天基雷达的工程化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2.研究了通道间相位误差问题。通道间相位误差补偿是保障阵列天线雷达性能的重要环节,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图和多普勒相关系数的天基阵列SAR通道相关误差补偿方法。通过天线方向图信息和多普勒相关性信息构造代价函数,将通道相位误差估计问题转化为代价函数的优化问题,有效提高了多通道相位误差估计精度。基于RADAR-SAT数据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研究了运动目标成像探测问题。运动目标成像探测是天基雷达的重要工作模式,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天基雷达运动目标顺轨成像探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天基SAR顺轨运动目标成像方法。利用动目标稀疏特性和杂波背景非稀疏特性构建分布式压缩感知观测模型,通过优化求解实施杂波背景和稀疏动目标的图像重建,并抑制多通道SAR动目标成像中的成对回波,在实现高分宽幅成像的同时,估计得到目标的速度和位置参数,实现运动目标成像探测。基于RADAR-SAT数据的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4.同时,本论文还研究了天基雷达运动目标交轨成像探测问题。基于MURA正反编码和干涉处理,提出了一种稀疏采样条件下基于三维成像处理的稀疏阵列天基雷达运动目标交轨成像探测方法。该方法将运动目标高分辨率探测问题转化为其三维成像问题,通过两幅目标三维复图像的干涉处理,去除目标横向运动产生的散焦相位以保证雷达的目标探测性能,距离频域稀疏采样对运动目标探测影响较小的特点使该方法具备应用条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张家沂[8](2020)在《宽带阵列天线数字波束形成系统设计与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数字阵列天线,可以同时形成多个方向图特性独立控制的数字波束,并具备空域自适应干扰抑制和高精度角度估计等能力,因此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数字波束形成系统主要是窄带系统。随着实际应用对雷达距离分辨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信号带宽不断增大,宽带数字波束形成系统是未来数字阵列雷达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某48通道子阵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研制为背景,从模块化、标准化和可扩展性出发,提出了一种符合VITA46标准6U VPX结构,基于高速交换网络的软件化宽带数字阵列雷达处理系统架构,并对其中的宽带采样数字波束形成分系统的方案及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设计和测试。所研制完成的宽带中频采样数字波束形成分系统能实现宽带250MHz和窄带30MHz两种带宽的高速数据采样、软件无线电预处理和同时16个数字波束的波束形成,能在上位机总控软件控制下单独完成数字阵列天线的功能和性能测试。目前,正在开展与雷达信号处理模块集成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子阵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研制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交换网络的模块化、标准化、可扩展的系统平台和互联方案。详细分析了所设计的系统中各个板卡模块的功能划分及其高速互联拓扑结构;2)完成了24通道宽带中频采样与预处理板卡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硬件电路实现方案和原理图设计;3)完成了宽带中频采样与预处理板卡模块的电路焊接、软件设计和调试测试。设计的相关FPGA软件包括:多通道模数变换高速JESD204B接口、软件无线电处理、数字多波束形成和高速数据传输等功能软件模块,并完成了相关软件模块的验证;4)完成了由宽带中频采样与预处理板卡模块和自适应波束形成板卡模块构成宽带采样数字波束形成分系统主要功能和部分性能指标的测试,包括:ADC有效位数、通道频响特性、通道自检和校准、基带数据采集和数字波束形成等系统功能的测试和验证。
顾潇娴[9](2020)在《基于波束形成技术的阵列扫描及目标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线阵列技术是实现能量波束聚焦和空间扫描的技术手段,在雷达和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相控阵(PA)的波束形成导向矢量是与角度有关的函数。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频控阵(FDA)通过在发射阵元信号间设置远小于载频的线性频率偏移量,使其波束含相控阵波束中没有的距离信息且能实现自动扫描,但由于存在距离角度耦合以及周期性问题,影响了距离与角度信息的求解。本文在研究了阵列发射接收信号原理以及阵列波束形成技术的基础上,探讨改进阵列波束扫描性能的方法。建立了不需要关于目标位置的先验信息就能实现大范围波束扫描和目标定位的阵列系统。该系统采用非线性频率偏移量来形成非周期的扫描波束,并对阵元幅度进行加权处理使阵列辐射能量更加集中在主波束上,最后通过接收波束形成,实现对单目标和多目标的定位成像。论文完成的工作如下:(1)研究了阵列波束的距离角度扫描原理和性能。讨论了阵列信号模型,并推导了方向图函数。探讨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和阵列波束综合技术。分析了相控阵和频控阵的方向图特性,以及频控阵的单频和全频信号接收方式。仿真了阵列发射波束形成,讨论了影响波束扫描性能的因素,讨论了提高波束角度扫描分辨率的方法。针对线性频偏阵列波束的周期性造成扫描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扩大阵列波束距离扫描范围的方法。(2)提出了角度扫描波束和距离扫描波束在频域分离的波束综合(FSBS)系统模型。该系统可以通过波束综合对阵元通道的发射信号进行设计,形成扫描波束。介绍了系统的收发信号方案,以及接收波束形成的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FSBS系统用于目标定位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基于多波束形成的FSBS系统扫描效率提高方法。(3)构建了基于幅度加权与对数频偏(AWLFO)阵列的双基站远场目标定位系统。该系统采用AWLFO阵列发射波束实现宽角度大范围扫描,采用相控阵作为接收阵列,可以在未获取关于目标距离或角度的先验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接收波束形成实现目标定位成像。仿真验证了该双基站系统对单目标与多目标扫描定位的有效性。
刘琴[10](2019)在《TDRSS返向链路非线性失真及均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的发展使得航天测控通信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构建全球化天地一体网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TDRSS返向链路中,中继卫星通过高功率放大器将相控阵天线各阵元接收信号放大转发至地面终端站,然后在地面站进行数字波束合成,其中高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特性破坏了各通道阵元信号的幅相一致性,从而导致星下波达方向(DOA)估计和波束合成(DBF)性能下降。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TDRSS返向链路星下DBF性能恶化机制及提升技术研究”,针对高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GDM-SVSLMS均衡算法有效地补偿非线性失真。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1)分析了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推导了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性对30路阵元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实验结果加以验证。(2)为了分析非线性失真对TDRSS性能的影响,首先推导了AM/AM和AM/PM变换失真对波达方向估计和数字波束合成性能影响的数学模型,然后在Matlab平台搭建了基于星下DBF体制的TDRSS返向链路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失真会造成DOA指向精度下降,进而影响波束方向图指向角度及旁瓣抬升,导致系统误码性能恶化。(3)为改善非线性失真引起的星下DBF性能恶化,采用线性横向自适应均衡器,在经典变步长LMS均衡算法和动量梯度下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变步长-动量梯度下降(GDM-SVSLMS)算法,并设计了通道均衡补偿器。理论和仿真实验均表明:该均衡补偿器对30路阵元信号非线性失真的校正是可行的,同时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得以提升;本文所设计的通道均衡补偿器能够消除DOA估计角度的偏差,修正波束图指向及降低旁瓣,从而改善星下DBF性能。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第二代中继卫星系统“天链二号”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接收阵列天线DBF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收阵列天线DBF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波雷达合成孔径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船载地波雷达研究现状 |
1.2.2 合成孔径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地波雷达合成孔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阵列信号处理 |
2.1 雷达阵列信号模型 |
2.2 DBF算法测向原理及仿真分析 |
2.2.1 DBF算法的基本原理 |
2.2.2 DBF算法的仿真分析 |
2.3 MUSIC算法测向原理及仿真分析 |
2.3.1 MUSIC算法的基本原理 |
2.3.2 MUSIC算法的仿真分析 |
2.4 实测数据的测向处理 |
2.4.1 实测数据处理 |
2.4.2 实测数据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船载HFSWR虚拟阵列合成算法 |
3.1 合成孔径原理 |
3.2 船载HFSWR合成虚拟阵列模型 |
3.3 单阵元的虚拟阵列合成算法 |
3.3.1 算法原理及数学模型 |
3.3.2 算法仿真分析 |
3.4 多阵元的虚拟阵列合成算法 |
3.4.1 算法原理及数学模型 |
3.4.2 算法仿真分析 |
3.5 合成阵列的长度对测向精度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杂波背景下的虚拟阵列合成算法 |
4.1 海杂波的统计特性分析 |
4.1.1 瑞利分布 |
4.1.2 对数-正态分布 |
4.1.3 韦布尔分布 |
4.1.4 K分布 |
4.2 船载平台海杂波特性分析 |
4.2.1 Bragg谐振散射 |
4.2.2 一阶海杂波展宽机理 |
4.2.3 海杂波回波模型 |
4.2.4 船载一阶海杂波仿真分析 |
4.3 海杂波抑制算法 |
4.3.1 循环对消法 |
4.3.2 正交加权算法 |
4.4 海杂波背景下的虚拟阵列合成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总结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敏捷型电离层高频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SuperDARN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概况 |
1.2.1 SuperDARN雷达定标技术的研究概况 |
1.2.2 SuperDARN雷达波束合成技术的研究概况 |
1.2.3 SuperDARN雷达回波仰角测量技术的研究概况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AgileDARN雷达系统概述 |
2.1 引言 |
2.2 AgileDARN雷达工作原理 |
2.2.1 工作频率选择 |
2.2.2 工作模式 |
2.2.3 工作时序 |
2.3 雷达系统组成 |
2.3.1 天线阵 |
2.3.2 大功率收发组件 |
2.3.3 分布式数字系统 |
2.3.4 上位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gileDARN雷达系统的定标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AgileDARN雷达系统的幅相不一致性分析 |
3.2.1 发射链路的幅相不一致性分析 |
3.2.2 接收链路的幅相不一致性分析 |
3.2.3 误差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 |
3.3 AgileDARN雷达系统的内定标方法研究与实现 |
3.3.1 内定标的原理 |
3.3.2 内定标的实现 |
3.3.3 内定标的测试结果 |
3.4 AgileDARN雷达系统的外定标方法研究 |
3.4.1 外定标的原理 |
3.4.2 外定标的实现 |
3.4.3 外定标的测试结果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AgileDARN雷达数字多波束合成技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数字多波束合成的原理 |
4.3 相对于传统SuperDARN雷达的优势 |
4.3.1 方位角的测量 |
4.3.2 旁瓣抑制 |
4.4 数字多波束合成的实现 |
4.5 数字多波束合成的测试结果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AgileDARN雷达多基线干涉仰角测量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SuperDARN雷达仰角测量的两种方法 |
5.2.1 SuperDARN雷达单子阵仰角测量方法 |
5.2.2 TIGER-3雷达双子阵仰角测量方法 |
5.3 多基线仰角测量 |
5.3.1 新增天线的相关仿真 |
5.3.2 新增天线幅相误差的标定 |
5.3.3 多基线仰角测量算法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所有SuperDARN雷达的名字,代码,位置和所属的研究机构(续) |
附录Ⅱ 所有在运行的SuperDARN雷达天线阵子阵布局和tdiff(续) |
附录Ⅲ AgileDARN回波数据处理方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弹载MIMO雷达目标检测算法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文的论文安排 |
第二章 弹载MIMO雷达目标检测原理 |
2.1 弹载MIMO雷达应用场景 |
2.2 弹载MIMO雷达基本原理 |
2.2.1 MIMO雷达基本收发模型 |
2.2.2 基于OFDM-LFM的MIMO雷达正交波形 |
2.2.3 MIMO雷达匹配滤波 |
2.2.4 基于子阵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
2.2.5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和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
2.3 弹载MIMO雷达信号处理通用处理方法 |
2.3.1 信号预处理 |
2.3.2 波束形成和脉冲压缩 |
2.3.3 恒虚警检测 |
2.3.4 目标凝聚 |
2.4 弹载MIMO雷达的目标角度搜索方法 |
2.4.1 CBF算法 |
2.4.2 Capon算法 |
2.4.3 MUSIC算法 |
2.4.4 谱峰搜索 |
2.5 弹载MIMO雷达下视状态下的目标检测方法 |
2.5.1 弹载MIMO雷达回波信号模型 |
2.5.2 弹载MIMO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 |
2.5.3 空-时域两级降维的 3DT-STAP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弹载MIMO雷达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平台 |
3.1 弹载MIMO雷达信号处理平台概况 |
3.1.1 目标检测算法实现的硬件框架 |
3.1.2 弹载MIMO雷达信号处理机层次结构 |
3.1.3 多路ADC驱动及跨时钟域处理 |
3.1.4 ADC采样波门和脉冲截取 |
3.1.5 基于Aurora协议的FPGA片间高速数据接口 |
3.1.6 基于SRIO的高速互联端口 |
3.2 FPGA高层次开发设计平台介绍 |
3.2.1 System Generator开发平台与设计流程 |
3.2.2 HLS开发平台与设计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载MIMO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硬件实现 |
4.1 硬件实现流程 |
4.1.1 信号预处理硬件实现流程 |
4.1.2 目标角度搜索方法硬件实现流程 |
4.1.3 空-时域两级降维的3DT-STAP算法硬件实现流程 |
4.2 数字正交下变频模块 |
4.3 脉冲压缩处理模块 |
4.4 DBF模块 |
4.5 基于Capon算法的DOA估计处理模块 |
4.5.1 协方差矩阵产生和求逆模块 |
4.5.2 Capon谱求解模块 |
4.6 3DT-STAP算法部分处理模块 |
4.6.1 协方差矩阵产生和求逆模块 |
4.6.2 最优权向量生成模块 |
4.7 DSP端的目标检测与搜索实现 |
4.7.1 数据接收与转换 |
4.7.2 CFAR检测 |
4.7.3 目标凝聚 |
4.8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车载毫米波雷达系统信号获取与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车载毫米波雷达理论基础 |
2.1 车载毫米波雷达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1 车载毫米波雷达基本结构 |
2.1.2 车载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 |
2.2 车载毫米波雷达信号获取理论基础 |
2.2.1 微带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2 微带天线的基本分析方法 |
2.2.3 微带阵列天线的馈电网络分析 |
2.3 车载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算法基础 |
2.3.1 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工作原理 |
2.3.2 锯齿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工作原理 |
2.3.3 车载雷达基本参数估计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载毫米波雷达信号获取 |
3.1 微带天线单元设计 |
3.2 微带天线直线阵的设计 |
3.3 微带天线的面阵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载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算法 |
4.1 接收信号结构分析 |
4.2 接收信号距离-速度联合估计 |
4.2.1 基于二维FFT的距离-速度估计 |
4.2.2 FFT频率估计的精准度提高方法 |
4.3 接收信号距离-角度联合估计 |
4.3.1 一维DBF算法角度估计 |
4.3.2 一维MUSIC算法角度估计 |
4.3.3 空时二维MUSIC算法距离-角度估计 |
4.3.4 空时二维MUSIC算法仿真与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载毫米波雷达系统构建与测试 |
5.1 车载雷达整机系统安装 |
5.1.1 芯片简介 |
5.1.2 车载雷达配置 |
5.2 硬件处理关键技术 |
5.2.1 协方差矩阵并行运算 |
5.2.2 矩阵预处理 |
5.2.3 实数矩阵特征值分解 |
5.2.4 谱峰搜索 |
5.3 FPGA实现与测试 |
5.3.1 硬件实现模块结构 |
5.3.2 FPGA相关模块 |
5.3.3 测试与性能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分布式雷达协同抗干扰与目标角度估计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1 雷达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
1.2.2 分布式雷达研究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分布式结构雷达原理及干扰抑制 |
2.1 分布式雷达信号处理模型 |
2.1.1 分布式雷达结构及特点 |
2.1.2 分布式结构雷达工作原理 |
2.2 雷达干扰及对抗方法 |
2.2.1 雷达干扰分类 |
2.2.2 雷达抗干扰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平台等效发射波束形成干扰抑制方法 |
3.1 DBF原理 |
3.2 分布式平台DBF的应用 |
3.2.1 接收和发射波束形成 |
3.2.2 等效发射波束干扰抑制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平台下FDA干扰抑制方法 |
4.1 FDA原理及特性 |
4.1.1 相控阵与频率分集阵列 |
4.1.2 FDA发射方向图 |
4.2 FDA单站欺骗干扰抑制 |
4.2.1 信号模型 |
4.2.2 FDA单站抗欺骗干扰方法 |
4.3 FDA多站抗干扰性能研究 |
4.3.1 FDA单站抗干扰局限性 |
4.3.2 FDA多站抗欺骗干扰方法 |
4.3.3 FDA-MIMO雷达参数研究 |
4.4 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盲源分离干扰对消的主瓣干扰抑制方法及测角应用 |
5.1 盲源分离原理及特点 |
5.1.1 盲源分离原理 |
5.1.2 盲源分离数学模型 |
5.2 基于盲源分离干扰对消的主瓣干扰抑制方法 |
5.3 干扰对消后的角度估计与定位 |
5.3.1 和差波束测角 |
5.3.2 分布式结构雷达系统目标定位 |
5.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1 单脉冲和差波束测角 |
5.4.2 目标定位压制干扰抑制仿真 |
5.4.3 盲源分离干扰对消方法参数探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宽带数字雷达阵列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阵列天线波束形成理论基础和方法 |
2.1 引言 |
2.2 阵列天线信号模型 |
2.2.1 窄带信号模型 |
2.2.2 宽带信号模型 |
2.2.3 噪声模型 |
2.3 阵列天线结构模型 |
2.3.1 任意几何结构基阵模型 |
2.3.2 常用基阵模型 |
2.4 阵列天线波束形成理论基础 |
2.4.1 波束形成原理 |
2.4.2 阵列波束图和波束宽度 |
2.5 常用窄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算法 |
2.6 宽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分数延时的时域宽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 |
3.1 引言 |
3.2 基于时延的宽带波束形成原理 |
3.2.1 宽带阵列天线的孔径渡越现象 |
3.2.2 基于分数延时的宽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 |
3.3 分数延时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
3.3.1 分数延时滤波器原理 |
3.3.2 FIR分数延时滤波器 |
3.3.3 全通分数延时滤波器 |
3.4 分数延时滤波器特性的仿真分析 |
3.5 对宽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子阵级的分数延时宽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 |
4.1 引言 |
4.2 划分子阵方式 |
4.2.1 规则不重叠划分子阵 |
4.2.2 规则重叠划分子阵 |
4.2.3 不规则划分子阵 |
4.3 子阵级的分数延时宽带阵列天线波束形成 |
4.3.1 方法原理 |
4.3.2 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频域宽带阵列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 |
5.1 引言 |
5.2 频域模型处理宽带信号 |
5.3 非相干信号子空间算法 |
5.4 相干信号子空间算法 |
5.4.1 聚焦矩阵的构造方法 |
5.4.2 宽带聚焦变换波束形成算法 |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稀疏阵列天基雷达系统分析和运动目标成像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基雷达 |
1.2.2 稀疏阵列天线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稀疏阵列天线 |
2.1 引言 |
2.2 稀疏微波成像 |
2.2.1 信号的稀疏性与稀疏表征 |
2.2.2 非相关观测 |
2.2.3 稀疏重构 |
2.2.4 稀疏微波成像模型 |
2.2.5 雷达图像稀疏表征 |
2.2.6 合成孔径雷达观测矩阵 |
2.3 稀疏阵列天线 |
2.3.1 阵列天线 |
2.3.2 阵列天线稀疏化 |
2.4 基于干涉处理变换域稀疏雷达成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稀疏阵列天基雷达系统体制和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技术体制和工作原理 |
3.3 关键技术和解决途径 |
3.3.1 大型稀疏阵列天线设计 |
3.3.2 多子阵相位中心高精度测量和阵列误差补偿 |
3.3.3 天基信号高速采集和高时效处理技术 |
3.3.4 运动目标探测和对地高分辨率成像 |
3.4 MEO轨道天基雷达系统参数设计与分析 |
3.4.1 系统参数设计 |
3.4.2 系统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基阵列SAR通道相位误差补偿 |
4.1 引言 |
4.2 多通道回波模型 |
4.3 基于方向图和多普勒相关系数的相位误差补偿方法 |
4.3.1 方向图代价函数 |
4.3.2 多普勒相关系数代价函数 |
4.3.3 基于方向图和多普勒相关系数的相位误差补偿方法处理流程 |
4.4 算法仿真分析与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天基SAR运动目标成像探测 |
5.1 引言 |
5.2 方位向多通道SAR动目标成像几何模型和信号模型 |
5.3 常规方位向多通道SAR动目标成像技术 |
5.4 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方位向多通道SAR动目标成像方法 |
5.4.1 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多通道动目标信号模型 |
5.4.2 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多通道数据采集 |
5.4.3 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多通道动目标成像处理 |
5.5 算法分析与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三维成像处理的稀疏阵列天基雷达运动目标成像探测 |
6.1 引言 |
6.2 稀疏采样条件下基于三维成像处理的运动目标成像探测 |
6.2.1 天基稀疏线阵稀疏采样 |
6.2.2 基于MURA正反编码和干涉的信号处理 |
6.2.3 基于三维成像处理的运动目标成像探测信号处理流程 |
6.3 算法仿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宽带阵列天线数字波束形成系统设计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高速串行互联总线 |
1.3.1 PCIE总线标准 |
1.3.2 千兆以太网 |
1.3.3 串行Rapid IO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2 宽带采样数字波束形成分系统方案与硬件电路设计 |
2.1 系统功能需求与系统处理平台 |
2.2 基于VITA46 标准的系统硬件设计 |
2.2.1 系统硬件基本方案 |
2.2.2 系统背板互联设计与机箱平台设计 |
2.2.3 主要处理模块的功能与结构 |
2.3 宽带采样与预处理模块设计 |
2.3.1 电源电路设计 |
2.3.2 时钟电路设计 |
2.3.3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2.3.4 SRIO交换机电路设计 |
2.3.5 FPGA电路设计 |
2.3.6 SPATAN3 配置电路设计 |
3 宽带采样与预处理硬件模块的功能调试和性能测试 |
3.1 电源电路调试 |
3.2 时钟电路调试 |
3.3 高速模数采集电路调试与性能测试 |
3.3.1 JESD204B接口程序设计与调试 |
3.3.2 AD9680 有效位数测试 |
3.4 高速串行Rapid IO(SRIO)接口调试与性能测试 |
3.4.1 SRIO交换网络设计 |
3.4.2 SRIO交互性能测试 |
3.5 高速串行点对点互联MGT接口调试测试 |
4 宽带采样数字波束形成分系统功能软件设计 |
4.1 宽带采样数字波束形成分系统软件设计框架 |
4.2 软件无线电功能设计与测试 |
4.2.1 AD9680 模数转换及宽带下变频模块 |
4.2.2 窄带滤波程序设计及通道频响特性测试 |
4.3 数字波束形成功能设计 |
4.3.1 通道校准模块 |
4.3.2 权重系数计算模块 |
4.3.3 权重系数存储/分配模块 |
4.3.4 两级同时多波束形成模块 |
4.4 数据传输帧格式 |
5 宽带采样数字波束形成分系统功能测试与验证 |
5.1 自检功能 |
5.2 基带数据采集功能 |
5.3 通道校准功能 |
5.4 自适应权重系数计算功能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波束形成技术的阵列扫描及目标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阵列雷达目标定位研究现状 |
1.2.2 阵列波形设计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阵列信号基础理论及波束形成技术 |
2.1 相控阵基本原理 |
2.1.1 均匀线阵模型及波束方向图 |
2.1.2 相控阵方向图基本原理 |
2.2 阵列波束形成与波束综合概述 |
2.2.1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概述 |
2.2.2 基于窗函数的低旁瓣波束形成原理 |
2.2.3 阵列波束综合技术概述 |
2.3 频控阵基本原理 |
2.3.1 常规频控阵波束方向图 |
2.3.2 频控阵信号接收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阵列发射波束扫描特性及改进方法研究 |
3.1 角度扫描波束形成及改进方法 |
3.1.1 阵列角度扫描发射信号模型及波束形成 |
3.1.2 波束角度维分辨率 |
3.1.3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角度分辨率提高方法 |
3.2 基于线性频偏阵列的扫描波束形成及改进方法 |
3.2.1 线性频偏阵列发射信号模型及波束形成 |
3.2.2 波束距离维分辨率 |
3.2.3 波束距离扫描范围扩大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频域分离的阵列波束综合系统 |
4.1 时域分离的阵列波束综合系统模型 |
4.2 频域分离的阵列波束综合(FSBS)系统模型 |
4.2.1 FSBS系统发射接收模型 |
4.2.2 基于FSBS系统的目标定位研究 |
4.3 基于多波束形成的FSBS系统扫描效率提高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幅度加权与对数频偏的波束扫描及目标定位系统 |
5.1 基于幅度加权与对数频偏的AWLFO阵列模型 |
5.1.1 AWLFO阵列发射信号模型 |
5.1.2 AWLFO阵列发射波束形成 |
5.2 AWLFO阵列发射波束特性分析 |
5.2.1 波束空间扫描性能分析 |
5.2.2 基于不同加权函数的波束性能分析 |
5.3 基于AWLFO阵列的双基站系统目标定位方法研究 |
5.3.1 基于AWLFO阵列的双基站收发系统模型 |
5.3.2 单目标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3 多目标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10)TDRSS返向链路非线性失真及均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2 TDRSS通信链路及阵列信号处理理论 |
2.1 引言 |
2.2 TDRSS概述 |
2.2.1 TDRSS组成 |
2.2.2 TDRSS工作原理 |
2.2.3 前向链路和返向链路 |
2.2.4 星上DBF体制和星下DBF体制 |
2.3 阵列信号处理理论 |
2.3.1 窄带信号模型 |
2.3.2 等距线阵的阵列响应 |
2.3.3 波达方向估计 |
2.3.4 数字波束合成 |
2.4 本章小结 |
3 TDRSS非线性失真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功率放大器概述 |
3.3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 |
3.3.1 谐波失真 |
3.3.2 交调失真 |
3.3.3 互调失真 |
3.3.4 AM/AM变换和AM/PM变换 |
3.4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非线性失真对TDRSS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非线性失真对TDRSS误码率的影响 |
4.3 非线性失真对DOA估计性能的影响 |
4.3.1 AM/AM变换对DOA估计的影响 |
4.3.2 AM/PM变换对DOA估计的影响 |
4.3.3 性能仿真分析 |
4.4 非线性失真对DBF性能的影响 |
4.4.1 AM/AM变换对DBF性能的影响 |
4.4.2 AM/PM变换对DBF性能的影响 |
4.4.3 性能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非线性失真自适应均衡技术 |
5.1 引言 |
5.2 均衡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5.3 自适应均衡算法 |
5.3.1 最小均方(LMS)算法 |
5.3.2 变步长LMS算法 |
5.3.3 GDM-SVSLMS算法 |
5.4 自适应均衡器对非线性失真的校正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接收阵列天线DBF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波雷达合成孔径探测技术研究[D]. 周明珠.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敏捷型电离层高频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邓翔.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
- [3]弹载MIMO雷达目标检测算法实现研究[D]. 程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车载毫米波雷达系统信号获取与算法研究[D]. 唐韬.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5]分布式雷达协同抗干扰与目标角度估计算法研究[D]. 杨益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宽带数字雷达阵列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 彭颗.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7]稀疏阵列天基雷达系统分析和运动目标成像探测技术研究[D]. 潘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9(01)
- [8]宽带阵列天线数字波束形成系统设计与研制[D]. 张家沂.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基于波束形成技术的阵列扫描及目标定位方法研究[D]. 顾潇娴.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10]TDRSS返向链路非线性失真及均衡技术研究[D]. 刘琴.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