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及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婷[1](2021)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期,为了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在政策驱动下风险投资业获得较大的鼓舞,资本市场建设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风险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风险投资案例数为8234起。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提升新三板、设立科创板、完善创业板。其中,提升新三板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双创战略”实施有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为,新三板是专门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孵化平台。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是真正的中小微企业,它们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达不到上市条件,但自身又具有融资需求和发展愿望。这部分企业的数量较大,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最多的时候为2017年末达到11630家。本文认为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属于“双创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支撑内容。它们具备共同的政策目标,即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然而,学界对“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主题并未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前期学者较多地关注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而对风险投资与场外市场企业的探讨较少。前期学者较多的关注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而忽略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和宏观溢出效果。针对以上现实背景和研究不足,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考虑到风险投资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受资企业,它可能对整个产业或区域都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从宏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和溢出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政策启示,为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和充分释放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常态化时期。中国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业能否在更大范围普及和更高层次推进。而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平台作为纽带将资本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连接起来。毋庸置疑,新三板便是这个重要的连接纽带。因此,以中小企业为切入点,探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数理模型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该主题。全文的逻辑思路为“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分析+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结论”。就具体章节而言,本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共分4个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研究设计;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3章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第4章描述了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包括3个章。其中,第5章为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第6章从微观视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7章从宏观视角验证了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和溢出效应。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第三部分重在“解决问题”。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并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提出研究展望。通过研究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机制分析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治理作用机制、认证作用机制、支持作用机制对被投新三板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创业企业有信任风险投资的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人的声誉资本昂贵且失难复得,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能建立建设性的互动关系。(2)风险资本投于新三板企业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其中,竞争合作机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协作链接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当前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投入金额较小。因此,风险投资通过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风险投资溢出机制有效运作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政府有适当的引导政策,市场环境存在适度的竞争,中小微企业具备吸收能力,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完善。(2)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并非风险投资自选择效应的结果。(2)风险投资通过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股票流动性、外部融资能力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即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存在治理作用、认证作用和支持作用的中介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中介效应中,股票流动性(认证作用)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说明信息效率的改善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3)进一步,还发现风险资本投资于不同特征的企业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收入增长能力、无形资产占比、治理规范性、股票流动性、股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债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负向影响。(3)宏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微观企业主体将影响放大到宏观层面而产生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是存在的(竞争合作机制存在)。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也是存在的(协作链接机制存在)。(2)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显着,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不显着。(3)考虑空间因素也获得相同的结论。新三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4)以上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支持,确实促进了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主导产业的演变,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但对产业整合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投入金额较小。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发现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实现。因此,风险投资较难引导产业进行整合、关联、聚集,即现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较难发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培育和规范风险投资事业及新三板市场,形成规模的同时要具备质量,使风险投资支持新三板企业的同时,不仅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还能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释放出来。使风险投资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以上结论获得如下政策启示:(1)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和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2)风险投资机构要提升专业运作水平,积极参与被投新三板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新三板企业要摒弃只想获得资金支持,不愿接受风险投资人管理的家族企业文化观念。(3)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4)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新三板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培养。(5)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的发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拓展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边界。首先,以往学者大多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关注风险资本的异质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讨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此外,风险投资的影响可能不局限于接受投资的公司,基于风险资本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问题,并尝试性地分析空间溢出效应。补充和拓展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2)丰富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有学者从中介效应模型角度探讨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把治理作用、认证作用、支持作用同时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定量角度解释风险投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新三板市场的独特情景,分析了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更客观地评价风险投资的作用,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3)揭示了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工作原理。溢出机制好似一个“黑箱”,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驱动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力量或规则。现有研究成果对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探讨较少。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组成产业的细胞。从企业角度切入,探讨风险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的溢出机制。并借鉴经典生物数学Lotka-Volterra模型对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进行刻画。这种尝试性的探索丰富了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
乐孟君[2](2021)在《重庆市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海外风险资本涌入发展迅速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风险投资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也已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尤其是民间资本开始涉猎风险投资业,这使国内风险投资的氛围日益浓厚。尽管国内的风险投资业已取得了不小成就,但总体而言还处于成长优化阶段,尤其对于处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而言,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城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自1997年直辖至今,重庆人均GDP增加近十倍,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重庆在平衡区域经济增长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步入新经济常态,重庆市持续调整产业结构,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规模逐步扩大,然而,目前重庆的产业结构仍存在产业水平较低、结构失衡等问题。诸多研究表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之一。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重庆市风险投资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突出金融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这对推动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重庆市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究竟如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围绕重庆市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升级及两者相关性研究的文献,并进行归纳与总结,阐述了风险投资的特点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探讨了相关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对重庆的风险投资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重庆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与成就,通过与国内其他重点城市的情况进行对比得出目前重庆风险投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障碍与不足。再次,针对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进行理论探讨。基于理论分析的框架,本文对重庆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实证选取重庆1998年至2019年相关数据,首先利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重庆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长期与短期内风险投资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风险投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而产业结构升级不是风险投资的格兰杰原因。其次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检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在风险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显着中介作用,但中介效应量较小。最后,为了更好地发展重庆风险投资业,引导风险投资服务于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落实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扩宽风险投资融资渠道、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扶持和创新风险投资人才培养机制等政策建议。
许嘉禾[3](2021)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体育产业要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当下,金融体系在体育产业中的效用功能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本研究立足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实践,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范式,以现代产业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机理、宏观效应、微观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次序,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展开工作。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是梳理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发现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二是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剖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在宏观产业层面,以耦合协调的视角,审视体育产业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关系。通过建立序参量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剪刀差以及灰色关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影响因素。四是从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以“黑箱”的视角,根据金融支持与体育产业的不同维度,测度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通过筛选体育企业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五是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构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着力点。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金融支持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随着体育产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金融活动的认识持续深化,政策工具与国有资本逐步活跃。金融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体育产业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异军突起。体育产业嵌入金融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三是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四是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2)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业态丰富的结构性特征、高不确定性的风险性特征和消费供需的不平衡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衍生出了独特的金融需求特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是政策引导下的规模化金融支持、层次多元化的系统性金融支持、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以及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3)资本形成、创新推动和消费刺激是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功能组成。金融体系一是可以扩大资本积累,促进资本形成,缓解体育产业融资约束;二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创新风险,推动体育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三是可以实现跨期平滑、财富效应和风险保障,刺激体育产业消费发展。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两端,通过平衡产值结构、改善融资结构、变革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加快要素流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效率;通过加速企业成长、优化公司治理、形成循环激励,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精准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成长痛点,协助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4)宏观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内生耦合机理和外部耦合功能,具有双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二者不仅维持了长期、高度的耦合关联性,并且实现了耦合协调度的持续跃升,呈现出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演化的动态趋势。金融体系对体育产业的短时间、爆发性增长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处于发展周期的前期,其交互胁迫作用远小于耦合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受到多种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市场、消费金融、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等内生动力型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等外生环境型因素,均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密切关联。(5)微观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来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金融支持效率尚可,多数样本企业接近最优生产前沿面,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技术制约特征。扩大金融资源投入规模前,需要着重改善金融技术水平。在金融支持效率内部,债权效率较好,股权效率欠佳,且股权效率呈现规模制约特征。在体育产业内部,体育企业板块、行业业态和空间地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第二,动态来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动态效率水平并未产生良性改观,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产业金融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支撑金融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股权动态效率下滑,技术进步水平下降明显,是导致整体金融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动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表明,效率落后企业对领先集团具有追赶效应,但收敛速度较慢,且收敛速度存在体育产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达到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均衡仍需要较长时间。(6)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证研究说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为由政府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宏观金融环境和体育产业发展所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第一,强化金融市场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而言,强化股权市场的效能略优于债权市场。股权市场更有利于体育产业规模扩张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债权市场则更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政府干预会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弱化政府干预无益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维持一定强度的政府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适度增强政府干预有利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规模增长与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存,仅能“做大”而不利“做强”体育产业,最终无益于产业发展质量。第三,宏观金融风险能够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显着的负面冲击。随着体育产业深度嵌入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损害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大,需要审慎防范、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创新投融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金融工具;优化企业金融管理,重视复合人才培养等策略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金融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明确金融功能的作用支点,厘清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2)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产业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及相关评价方法,设计序参量体系,测度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测度并评价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形成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为优化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效能提供着力点。(3)构建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设计模型变量及函数关系,并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仿真。探究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部门的金融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
赵鑫[4](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汪振辰[5](2020)在《风险投资对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各国相继推出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国家发展战略,制造业正面临一次全球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鉴于此,“中国制造2025”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我国制造业由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之举。扩大智能制造产业规模,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将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然而,作为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企业在进行技术革新、提升生产效率时,常常面临着外部融资难等问题。随着风险投资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风险投资的权益资本属性很好的契合了智能制造企业当前的需求,在为企业解决当前融资问题的同时,风险投资还将为企业带来一系列非资产增值服务。为研究风险投资对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探究风险投资对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影响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2010-2018年智能制造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并利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企业生产效率代理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为了消除可能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相关结论如下:风险投资的介入显着提升了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且这种激励效应会因为风险投资不同特征产生不同的影响;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风险投资激励效应主要通过三个机制实现,分别是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委托代理冲突降低效应;研发投入倾向提高效应。显然,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方式,对于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发展扶持作用明显,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王瑞珍[6](2020)在《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投资机构有风险投资意向时,首先应对其该投资初选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而评估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投资的效果。因此,对于风险投资机构而言,拥有一套更加科学完善严密的且可操作性强的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关系到投资终选及投资成败。本文以X创新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项目终选阶段,对风险投资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进行应用研究。运用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理论,对该公司现沿用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和已投资项目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已投资项目的绩效回顾以及X创投公司绩效与规模接近的五家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同业对比分析,结合对相关专家的走访查找出了X创投公司现沿用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每种传统财务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以及综合决策方法的比照探索,依据同类风险投资项目的行业性特征,建立了能够最大程度解决X创投公司现沿用项目投资决策方法所存在问题的多维评价模型。将建立的风险投资多维评价模型模拟应用于X创投公司拟投资的QC项目,通过将多维评价模型的决策结果和原有方法的决策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了多维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后,针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运行障碍逐一研究分析,从而形成严谨科学高效的保障措施。通过辩证的进行分析、归类、取舍和完善,发挥投资决策方法在企业风险投资中的作用。实现对症下药及时消除投资隐患,降低投资风险,提供资金利用率,增强创业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希望本文能够为X创投公司以及与之存在类似问题的风险投资机构在项目投资决策时能提供参考和帮助,从而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高艳艳[7](2020)在《风险投资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风险投资通过高度分散的市场化投资活动直达实体经济,承担投资风险,支持企业创新,是改善金融质量、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引领下,市场监管力度也随之加强,新三板的扩容、科创板及相关政策的落地,促使风险投资行业不断壮大,风险投资的绩效评价就显得极为重要——既可以促进风险企业的发展,也可为风险投资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关于风险投资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之前项目的评估筛选,以及风险投资绩效评价的量化分析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而本文统筹考虑风险投资运作的全过程,研究重点放在风险投资后对项目的持续跟踪与评价,结合风险投资行业特征建立一种全指标覆盖的风险投资绩效评价体系。本文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及创新点,然后阐述了风险投资的概念及风险投资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并在总结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挖掘目前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出改进方向再从本文的选题角度出发,结合中国国情和风险投资行业特征,提出了囊括财务状况、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社会资本、经济效益、企业成长性等七个维度36项指标,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灵活运用隶属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剔除与项目评价相关性不高的指标,再运用序关系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的综合权重,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模型。之后选用Z公司进行应用分析,验证模型的实效性,并为其更加有效的运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最后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提出后续研究方向作为风险投资绩效评价后续研究的参考。
刘通[8](2019)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业被认为是国家创新和经济成长的重要源泉。风险投资被誉为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推动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创新经济不断向前,驱动产业重构与技术创新,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对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风险投资呈现出网络化发展态势,出于分散投资风险、实现价值创造的动因,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机构选择通过合作构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方式进行投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虽然学者们大多认同联合风险投资网络能够增加风险投资项目成功的概率,但对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动态演化的特征,网络内投资机构扮演的角色,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内在作用及影响机理,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构成以及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动态演化的特征;将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和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统一于系统的研究框架下,丰富并拓展联合风险投资及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研究思路,利用超循环理论解释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下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分析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基于实际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为我国在新常态下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良性发展,实现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的合作共赢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联合风险投资网络构成及动态演化过程,构建理论研究框架。论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将社会网络理论引入到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研究中,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参与主体着手,挖掘参与主体间的相互联系,研究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构成;运用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对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演化过程进行刻画,总结其演化规律,挖掘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属性特征,构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影响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理论研究框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分析基础。其次,基于超循环理论研究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从理论上解释了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为什么能够促进创业企业的价值创造,又是如何影响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等问题。基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基本要素,分析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下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三个阶段,探讨价值创造的内在驱动力;基于超循环理论,阐述从最基础的单一反应循环到高等级的、耦合多个反应循环的催化超循环机理,将超循环理论应用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下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的研究中,研究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的转化反应循环、催化反应循环、催化超循环,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下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超循环模型分析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实现过程;基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及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超循环过程,从创业企业财务绩效、创业企业技术创新、创业企业价值三个维度揭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然后,从实证角度检验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选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属性,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第二,用创新效率和创新产出两个角度分别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运用DEA方法测算创业企业创新效率,专利数量作为创新产出,检验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第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属性,运用波纳西茨权力指数测算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地位,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关系、网络结构、网络位置三个维度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的影响,为创业企业拓展和深化与风险投资机构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实现价值创造提供实证依据。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组织创新的视角,提出建议对策。基于不同投资机构的利益诉求,投资偏好,信息资源特征所构成的投资网络,优化风险投资的制度环境,满足创业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多元投融资需求,并竭力促成投资机构的资源整合,推进合作创新,以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为载体,共同扶持创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改善经营来实现价值增值,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发挥风险投资对实体经济价值创造作用。
秦杰[9](2019)在《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在“放松管制、鼓励创新”的市场化监管思路和政策推动下,大量新的更为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出已是市场的客观需要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产品创新的发展,投资者与证券商等主体的法律地位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随即产生了新的利益冲突,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现实需求凸显。国内外理论界对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募集、投资运作、发展规律和操作流程都有研究,但大多数是从金融学、经济学或管理学角度进行观察的,交叉学科研究的风气较为盛行,较少有纯粹从法律视角探讨和构建私募股权投资法律制度的文献。可以认为,目前国内对私募股权投资的研究成果还不足以令人信服地回答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心的问题,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如何给出私募股权投资确切的定义和法律特征?私募股权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特殊性在哪里?私募股权投资体现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私募投资者需要的特殊法律保护需求是什么?现行法律对私募投资者是如何保护的、是否能够有效保护、保护的具体方式有哪些?如何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合格投资者进行圈定?如何在制度、法律、政策方面营造有利于私募股权投资快速发展的局面?如何在信息披露、退出机制,甚至整体监管制度等具体的手段和内容方面有效构建多元化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措施和多层次的私募股权投资者法律制度......以上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私募股权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研究视角。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出私募股权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研究落脚点。首先,聚焦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表现形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具体内涵进行界定,比较分析私募与公募的内在差异,进而区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其他相关品种的异同,然后,对私募股权投资的三种形式解读并分类整理了私募股权投资具体的基金类型;其次,提出当前我国法治背景下私募股权投资者法律保护的价值考量,主要侧重豁免注册制下的效率价值体现、发行方式限制的公平价值考虑和有效保护投资者的秩序价值延伸;最后,提炼了私募股权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现实困境,具体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投资主体适格的制度缺陷、投资过程中信息披露的要求模糊、投资退出各种方式的多重限制、法律监管的权责失范。第二章私募股权投资者主体地位的立法强化。本章主要分四个层次来论述当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者的主体规范,并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建议。第一,基于私募投资者的立法刚需,归纳在制定投资者立法时应当坚持的法律原则;第二,通过梳理特定市场条件满足的准入性制度和考察投资对象与投资者的匹配性,分析我国的合格投资者制度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第三,评价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者立法规则现状,提出投资者主体立法规定的粗泛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规定的散乱;第四,针对前述分析,提出关于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完善的宏观思考,建议对私募合格投资者可以分类规范,提出具体量化和质化标准,提出制度设计构思。第三章私募股权投资信息披露的分类保障。私募股权投资失败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投资判断失误,进而私募股权投资者保护的关键环节在于信息披露。具体而言,首先,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存在机理和内涵建设,论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机制的应然价值;其次,通过梳理具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信息披露中的实务问题,讨论当前私募股权投资信息披露的规制现状下可能涉及的犯罪后果和投资者利益救济情况,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法律评价。最后,从综合构建差异化信息披露机制、统筹构建信息披露规则刚要、效率维度下的适度披露豁免设想和信息管理体系的示范性效应参与等四个方面提出以立法原则性要求为主、投资者合同自由约定为辅的私募信息披露制度合规建议。第四章规范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多元输出。当前我国退出机制的主要问题是退出方式不灵活,缺乏多样化退出途径,以至投资者利益受损时补救机制遭受束缚,可以将退出方式,特别是非上市情形下的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多元化、规范化以便投资者及时止损。具体而言,首先,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选择的相关考量,包括影响退出方式的因素分析、四种退出方式的基本情况;其次,分别整理四种模式下的立法规制重心,且对具体实务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各种模式下的实务困难和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分别提出立法完善建议。第五章统筹优化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监管。监管制度一直是法律保护的重中之重,要做好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必须站到整体法律监管的高度。整体监管,不仅仅关注于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活动,更关注对私募股权投资监管目标、监管原则和监管价值等监管理念的更新。而且必须厘清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主体及其监管职能的对应匹配,以解决实务中没人管、交叉管的现象。具体而言,第一,从监管原则、监管目标和监管价值三个板块的内容来锁定私募股权投资者保护的监管理念;第二,通过对监管行政机关和自律组织的监管职能梳理来分析当前我国监管的职能定位,强调权责对应,重视监管问责,并针对私募监管问题提出权责适配的统筹优化和路径实现建议;第三,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准入、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全局监管的立法完善建议。
冯悦[10](2019)在《D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方式对投资效益影响分析》文中认为全球经济发展日益繁荣,在这个背景下,风险投资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使风险投资方式慢慢走向国际市场,发展风险投资行业不再只是发达国家的专属。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水平稳步提升,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风险投资机构和项目数量增长迅速,风险基金募集、管理规模迅速扩张。风险投资在我国呈现整体高速发展的态势,成功的投资案例众多,但也存在一些失败案例,一些企业高开低走,在吸收了大批风险资本后最终惨淡收场。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以案例研究法为主,比较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为补充,搜集、整理了 D创投公司的投资数据及企业运营的相关资料,以及其投资上市企业披露的相关信息,通过研究这些信息数据,对比分析投资运作方式的不同及其带来的投资效益差异,最后对D创投公司的投资运作方式与投资效益进行总结,完善分析结论。首先,介绍分析了风险投资行业及D创投公司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D创投公司的风险投资运作流程、运作方式及特点,结合不同的运作方式与投资效益的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D创投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方式与投资效益相关结论,总结出对D创投公司企业未来发展更加有益的经验,为同行业发展以及政府参与风险投资的提供启示。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质量高的决策与投资方案会给企业带来更好地效益,所在国家及全球经济背景、行业发展背景都是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合理判断选择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发展价值的项目。在进行风险投资运作时,方案要有针对性,对于不同企业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投资运作方式,不能单纯偏好高风险、高回报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投资企业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和被投资企业的长期发展,形成双方共同良性发展的模式,有利于风险投资行业更好发展。
二、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及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
2.1.1 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 |
2.1.2 风险投资与公司治理 |
2.1.3 风险投资与信息认证 |
2.1.4 风险投资与网络支持 |
2.2 风险投资对产业的影响 |
2.2.1 风险投资影响战略新兴产业 |
2.2.2 风险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
2.2.3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
2.2.4 产业结构升级与融资制度 |
2.3 风险投资与溢出 |
2.3.1 关于溢出效应的综述 |
2.3.2 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
2.3.3 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 |
2.3.4 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溢出效应 |
2.4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 |
2.4.1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
2.4.2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治理水平的影响 |
2.4.3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信息认证作用的影响 |
2.4.4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网络支持作用的影响 |
2.5 简要评述 |
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风险投资 |
3.1.2 新三板 |
3.1.3 企业价值 |
3.1.4 机制 |
3.1.5 溢出效应 |
3.2 相关基础理论 |
3.2.1 风险投资理论 |
3.2.2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
3.2.3 企业创新成长理论 |
3.2.4 溢出效应理论 |
3.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 |
4.1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 |
4.1.1 萌芽期(1986-1997):政策鼓励下风险投资起步且发展缓慢 |
4.1.2 探索期(1998-2008):外部环境不确定下风险投资曲折前行 |
4.1.3 成长期(2009-2014):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投资复苏与成长 |
4.1.4 发展期(2015 至今):第四次创业浪潮给风险投资新的机会 |
4.2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
4.2.1 募资层面:强监管下募资缩减,早期风投基金募集堪忧 |
4.2.2 投资层面:风险投资避险情绪强烈,偏向后期成熟市场 |
4.2.3 退出层面:退出案例增加且IPO为主,境外上市减少 |
4.3 新三板市场的演变进程 |
4.3.1 “两网系统”盛衰更迭,整顿之后被取缔(1992-2000) |
4.3.2 三板市场应时而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001-2005) |
4.3.3 新三板试点开启,市场逐渐扩大(2006-2012) |
4.3.4 股转系统成立,市场活力显现(2013-今) |
4.4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
4.4.1 新三板发展趋势放缓,市场强调质量且回归理性 |
4.4.2 分层制度改善市场结构,公司治理与监管逐渐提升 |
4.4.3 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多重因素导致流动性不足 |
4.4.4 挂牌企业定位“双创一成长”,市场沟通能力有待提升 |
4.5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互动关系 |
4.5.1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契合之处 |
4.5.2 新三板为风险资本筛选优质项目提供平台与便利 |
4.5.3 新三板增加了风险投资实现资本退出的渠道 |
4.5.4 风险投资作为机构投资者利于新三板市场成熟发展 |
4.6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 |
4.6.1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规模较小 |
4.6.2 风险投资以新三板为退出渠道的案例数量较少 |
4.7 本章小结 |
5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 |
5.1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
5.1.1 基于监督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2 基于信息认证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3 基于增值服务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5.2.1 基于风险投资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2 基于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3 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4 基于企业成长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3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分析 |
5.3.1 治理作用机制 |
5.3.2 认证作用机制 |
5.3.3 支持作用机制 |
5.3.4 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分析 |
5.4.1 资源配置机制 |
5.4.2 竞争合作机制 |
5.4.3 协作链接机制 |
5.4.4 溢出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5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溢出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说明及基本统计分析 |
6.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6.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6.2 研究假设与计量模型设定 |
6.2.1 研究假设回顾 |
6.2.2 计量模型设定 |
6.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3.1 治理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2 认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3 支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4 内生性分析 |
6.4.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6.4.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稳健性检验Ⅰ:每股净资产(BPS) |
6.5.2 稳健性检验Ⅱ:总市值(Mvalue) |
6.5.3 稳健性检验Ⅲ:每股价值(p_value) |
6.5.4 稳健性检验Ⅳ:东部地区 |
6.6 进一步探讨:考虑异质性因素 |
6.7 本章小结 |
7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变量与研究假设 |
7.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7.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7.1.3 研究假设回顾 |
7.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机制的验证 |
7.2.1 计量模型设定 |
7.2.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2.3 稳健性检验 |
7.3 基于面板模型: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7.3.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内生性分析 |
7.4 考虑空间因素: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4.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
7.4.2 空间自相关检验 |
7.4.3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效应的测算 |
7.4.4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7.4.5 稳健性检验 |
7.4.6 内生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 |
8.2.2 风险投资方提升自身实力,新三板企业接纳风险投资介入 |
8.2.3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
8.2.4 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
8.2.5 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重庆市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研究 |
1.2.2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
1.2.3 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的影响研究 |
1.2.4 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研究 |
1.2.5 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
1.2.6 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性研究 |
1.2.7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风险投资概论 |
2.1.1 风险投资的特点 |
2.1.2 风险投资的基本要素 |
2.1.3 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 |
2.2 产业结构升级概论 |
2.2.1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 |
2.3 资源基础理论 |
2.4 融资缺口理论 |
2.5 信号传递理论 |
第3章 重庆市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
3.1 重庆市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
3.1.1 重庆市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3.1.2 重庆市风险投资发展的不足 |
3.2 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
3.2.1 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
3.2.2 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对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
4.1 风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4.1.1 建设环境支撑体系 |
4.1.2 提供资金保障 |
4.1.3 提供技术资源 |
4.1.4 参与企业管理 |
4.2 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
4.2.1 开发新兴产业 |
4.2.2 改良传统产业 |
4.2.3 刺激消费需求结构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庆市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1 变量说明 |
5.2.2 数据来源 |
5.3 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实证分析 |
5.3.1 模型的选择 |
5.3.2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
5.3.3 协整检验 |
5.3.4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
5.3.5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5.3.6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4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1 中介效应模型 |
5.4.2 检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落实风险投资税收政策优惠 |
6.2.2 扩宽风险投资融资渠道 |
6.2.3 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扶持 |
6.2.4 创新风险投资人才培养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
1.1.2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
1.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诉求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体育产业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
2.1.4 金融支持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2 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3 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认识 |
2.2.5 文献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2 产业结构理论 |
2.3.3 产业融合理论 |
2.3.4 Schumpeter金融促进理论 |
2.3.5 金融结构理论 |
2.3.6 金融深化、金融约束与金融内生理论 |
2.3.7 系统理论与经济效率理论 |
第3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不足 |
3.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
3.1.1 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
3.1.2 信贷市场支持现状 |
3.1.3 债券市场支持现状 |
3.1.4 股票市场支持现状 |
3.1.5 风险投资支持现状 |
3.1.6 其他金融市场支持现状 |
3.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
3.2.1 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 |
3.2.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 |
3.2.3 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 |
3.2.4 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尽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特征与机理 |
4.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
4.1.1 “支柱地位”与扩张趋势: 亟需政策引导的规模化金融支持 |
4.1.2 丰富业态与结构演进: 亟需层次多元的系统化金融支持 |
4.1.3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亟需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 |
4.1.4 消费升级与供需优化: 亟需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
4.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 |
4.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组成 |
4.2.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耦合协调视角 |
5.1 研究方案设计 |
5.2 研究方法选择 |
5.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征 |
5.2.2 耦合的应用 |
5.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3.1 耦合机制的内涵 |
5.3.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
5.3.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4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5.4.1 耦合测度模型 |
5.4.2 灰色关联模型 |
5.4.3 序参量体系与数据选取 |
5.4.4 熵值赋权处理 |
5.5 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5.5.2 耦合关联与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3 基于剪刀差的进一步讨论 |
5.6 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 |
5.6.1 影响因素识别 |
5.6.2 变量选取 |
5.6.3 影响因素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以上市公司为例 |
6.1 研究方案设计 |
6.2 研究方法选择 |
6.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 |
6.2.2 方法思路与适用性 |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样本选取 |
6.3.3 指标测算与数据处理 |
6.4 静态效率矩阵分析 |
6.4.1 综合金融效率分析 |
6.4.2 股权静态效率分析 |
6.4.3 债权静态效率分析 |
6.5 动态效率演变分析 |
6.5.1 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2 股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3 债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6 效率收敛性分析 |
6.6.1 金融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2 股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3 债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建模与仿真 |
7.1 研究方案设计 |
7.2 研究方法选择 |
7.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7.2.2 系统动力学组成模块—基于Vensim实现 |
7.2.3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适用性 |
7.3 建模准备 |
7.3.1 模型构建原则 |
7.3.2 系统边界确定 |
7.3.3 模型基本假设 |
7.4 模型与变量关系构建 |
7.4.1 子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2 总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3 系统流图设计及主要变量 |
7.4.4 变量函数关系确定 |
7.5 模型检验 |
7.5.1 外观检验 |
7.5.2 运行检验 |
7.5.3 稳定性检验 |
7.5.4 历史检验 |
7.5.5 灵敏度检验 |
7.6 策略仿真分析 |
7.6.1 基础仿真结果 |
7.6.2 市场金融策略仿真 |
7.6.3 政府金融干预仿真 |
7.6.4 金融风险情景仿真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风险投资对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3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
2.1 风险投资运作理论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合约理论 |
2.1.3 控制权理论 |
2.2 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
2.3 风险投资与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的相关关系研究 |
2.4 风险投资对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理 |
2.4.1 缓解融资约束 |
2.4.2 降低委托代理冲突 |
2.4.3 提高研发投入倾向 |
第三章 智能制造产业简析 |
3.1 智能制造概念与特征 |
3.2 国外智能制造的发展概况 |
3.3 国内智能制造的发展概况 |
3.3.1 智能装备发展状况 |
3.3.2 3D打印发展状况 |
3.4 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领域划分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数据 |
4.2 变量定义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相关方法综述 |
4.4.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ACF法 |
4.4.2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第五章 实证检验 |
5.1 模型设定 |
5.2 风险投资对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净效应 |
5.3 风险投资特征对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
5.4 风险投资对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激励的中介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6)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相关理论 |
2.1 风险投资相关理论 |
2.1.1 风险投资的含义 |
2.1.2 风险投资的阶段划分 |
2.1.3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 |
2.2 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 |
2.2.1 传统财务投资决策方法 |
2.2.2 综合决策方法 |
2.3 多维决策基本原理 |
2.3.1 多维决策特点 |
2.3.2 多维决策规则 |
2.3.3 多维决策属性 |
第三章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X创投公司基本概况 |
3.1.1 组织构架 |
3.1.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基本流程 |
3.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现状 |
3.2.1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 |
3.2.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 |
3.2.3 X创投公司已投资项目运行现状 |
3.3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决策绩效分析 |
3.3.1 X创投公司已投资项目绩效回顾分析 |
3.3.2 X创投公司绩效同业对比分析 |
3.4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
3.4.2 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 |
3.4.3 投资决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多维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X创投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目标和原则 |
4.1.1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目标 |
4.1.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原则 |
4.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选择 |
4.2.1 传统财务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局限性 |
4.2.2 综合决策方法的局限性 |
4.2.3 风险投资多维评价模型的特点 |
4.2.4 实施多维评价模型的必要性 |
4.3 风险投资多维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的选取 |
4.4.1 评价指标与项目决策方法之间的关系 |
4.4.2 传统项目投资决策采用的评价指标 |
4.4.3 现有风险投资项目决策采用的评价指标 |
4.4.4 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项目评价指标 |
4.4.5 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5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指标权重和评分方法 |
4.5.1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4.5.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指标评分方法 |
4.5.3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指标评分方法 |
第五章 X创投风险投资项目决策多维评价模型的应用分析 |
5.1 拟评价项目介绍 |
5.1.1 QC项目基本情况 |
5.1.2 QC项目股权结构 |
5.1.3 QC项目所处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 拟评价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
5.2.1 评价指标分析 |
5.2.2 项目综合评价 |
5.2.3 多维评价模型决策结果 |
5.3 多维评价模型模拟应用结果分析 |
5.3.1 X创投公司现行投资决策方法决策结果 |
5.3.2 投资决策方法对比分析 |
5.4 应用多维评价模型的实施障碍和保障措施 |
5.4.1 风险投资项目决策多维评价模型的实施障碍 |
5.4.2 风险投资项目决策多维评价模型的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风险投资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
2.1 风险投资理论概述 |
2.1.1 风险投资概念 |
2.1.2 风险投资的特征 |
2.1.3 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 |
2.1.4 风险投资绩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经济理论 |
2.2.2 声誉效应理论 |
2.2.3 认证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5 委托代理理论 |
2.2.6 生命周期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2.3.1 国外关于风险投资绩效评价的研究概述 |
2.3.2 国内关于风险投资绩效评价的研究概述 |
2.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3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现有的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 |
3.2 偏重于投资前项目的评价 |
3.3 现有评价模型的适用匹配度不高 |
3.4 过多地照搬国外的评估体系 |
4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1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2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3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
4.1.4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序关系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方法 |
4.2.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2.3 指标权重的确立 |
4.3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灰色评价法的选择 |
4.3.2 灰色评价法的步骤 |
5 风险投资绩效模型的应用研究一以Z电子公司为例 |
5.1 Z公司的基本状况分析 |
5.2 风险投资绩效的灰色多层次评价 |
5.2.1 建立样本矩阵 |
5.2.2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
5.2.3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
5.2.4 构建灰色评价权矩阵 |
5.2.5 综合评价计算 |
5.3 Z公司风险投资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B: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C: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3.1 关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研究 |
1.3.2 关于企业价值创造的研究 |
1.3.3 关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影响的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影响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理论分析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社会网络理论 |
2.1.2 价值创造理论 |
2.1.3 超循环理论 |
2.2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构成分析 |
2.2.1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形成的动因 |
2.2.2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参与主体 |
2.2.3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网络结构 |
2.3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动态演化分析 |
2.3.1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动态演化过程分析 |
2.3.2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属性分析 |
2.3.3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动态演化特征分析 |
2.4 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下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实现过程 |
3.1.1 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要素 |
3.1.2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下创业企业价值创造实现的三个阶段 |
3.1.3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下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力 |
3.2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下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超循环模型构建 |
3.2.1 转化反应循环 |
3.2.2 催化反应循环 |
3.2.3 催化超循环 |
3.3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分析 |
3.3.1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
3.3.2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3.3.3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4.1 模型构建 |
4.1.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4.1.2 数据来源及变量界定 |
4.2 计量模型的测度 |
4.2.1 倾向得分值的估计 |
4.2.2 平衡性检验 |
4.3 平均处理效果分析 |
4.3.1 偿债能力 |
4.3.2 成长能力 |
4.3.3 盈利能力 |
4.3.4 营运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假设的提出 |
5.2 数据来源及变量界定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界定 |
5.3 变量指标测算 |
5.3.1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属性指标测算 |
5.3.2 创业企业创新效率测度 |
5.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1 模型构建 |
5.4.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5.4.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5.4.4 内生性检验及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假设的提出 |
6.1.1 投资机构的网络位置对创业企业价值的影响 |
6.1.2 投资机构在网络中的角色定位对创业企业价值的影响 |
6.2 数据来源及变量界定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变量界定 |
6.3 变量指标测算 |
6.3.1 风险投资机构网络属性测算 |
6.3.2 风险投资机构网络地位测算 |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1 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 |
6.4.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6.4.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6.4.4 内生性检验及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法律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私募股权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研究视角 |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内涵界定 |
一、私募与公募的内在差异 |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相关投资品种的区分 |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类型划分 |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者法律保护的价值考量 |
一、豁免注册制下的效率价值体现 |
二、发行方式限制的公平价值考虑 |
三、有效保护投资者的秩序价值延伸 |
第三节 私募股权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现实困境 |
一、主体适格的制度缺陷 |
二、信息披露的要求模糊 |
三、退出方式的多重限制 |
四、法律监管的权责失范 |
第二章 私募股权投资者主体地位的立法强化 |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的立法刚需 |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关系解读 |
二、投资者立法规范的法律原则归纳 |
第二节 私募投资者的合格与适当 |
一、合格——特定市场条件满足的准入性制度 |
二、适当——投资对象和投资者的匹配性考察 |
第三节 投资者立法规制的现行评价 |
一、投资者主体相关立法粗泛 |
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规定散乱 |
第四节 投资者立法规制的完善建议 |
一、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宏观思考 |
二、投资者准入制度设计的量化和质化 |
三、投资者分类规范的理想构建 |
第三章 私募股权投资信息披露的分类保障 |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机制的应然价值 |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存在机理 |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内涵建设 |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实然评价 |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问题梳理 |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 |
第三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合规建议 |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机制的综合构建 |
二、信息披露规则刚要的统筹构建 |
三、效率维度下的适度披露豁免设想 |
四、信用管理体系的示范性效应参与 |
第四章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多元输出 |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的概括分析 |
一、影响退出方式的因素解析 |
二、四种退出方式的利弊衡量 |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的规制重心 |
一、上市退出:严格上市条件和程序 |
二、收购退出:关注再融资股份减持 |
三、回购退出:限制回购范围和数量 |
四、清算退出:斟酌解散申请权限制 |
第三节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立法完善 |
一、上市退出规制的立法优化 |
二、收购退出市场的规范搭建 |
三、回购退出范围的理性调适 |
四、清算退出程序的立法修改 |
第五章 私募股权投资法律监管的宏观把握 |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监管理念的锁定 |
一、强化自律优先的监管原则 |
二、注重投资者保护的监管目标 |
三、平衡效率与公平的监管价值 |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监管职能的定位 |
一、行政机关的职能配置和监管问责 |
二、自律组织的独立地位和辅助功能 |
三、监管职能的统筹优化和路径实现 |
第三节 私募股权投资监管的立法建议 |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体准入的监管优化 |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区分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D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方式对投资效益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 相关概念 |
2.2.1 风险投资含义 |
2.2.2 风险投资运作方式 |
2.2.3 风险投资效益 |
2.3 风险投资运作方式相关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筛选理论 |
2.3.3 监督理论 |
2.3.4 逐名理论 |
3 风险投资现状及D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情况分析 |
3.1 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
3.1.1 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3.1.2 风险投资行业投资基金运作现状 |
3.1.3 风险投资机构排名分析 |
3.2 D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情况 |
3.2.1 D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2.2 主要投资情况 |
3.2.3 风险投资基金管理 |
3.2.4 风险投资运作流程 |
4 D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方式与投资效益对比分析 |
4.1 D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方式分析 |
4.1.1 控股投资与一般性投资 |
4.1.2 早期投资与晚期投资 |
4.1.3 联合投资与独立投资 |
4.1.4 分阶段投资与一次性投资 |
4.2 D公司风险投资效益总体分析 |
4.2.1 D公司风险投资效益衡量指标 |
4.2.2 D公司风险投资效益总体分析 |
4.3 D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方式对投资效益影响对比分析 |
4.3.1 投资规模不同的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
4.3.2 投资时间不同的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
4.3.3 联合与非联合投资方式的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
4.3.4 分阶段与一次性投资的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
4.4 分析总结 |
4.4.1 D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方式特点 |
4.4.2 D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方式与投资效益总结 |
5 D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方式及效益分析的启示 |
5.1 企业未来发展启示 |
5.1.1 控制投资规模 |
5.1.2 后移投资时间 |
5.1.3 关注联合投资效益 |
5.1.4 关注一次性投资风险 |
5.2 行业发展借鉴 |
5.3 政府参与风险投资启示 |
5.3.1 促进国有资本参与风险投资 |
5.3.2 地方政府积极引导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及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D]. 曹文婷. 四川大学, 2021(12)
- [2]重庆市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D]. 乐孟君.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许嘉禾. 山东大学, 2021(11)
- [4]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5]风险投资对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影响分析[D]. 汪振辰. 苏州大学, 2020(03)
- [6]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应用研究[D]. 王瑞珍.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7]风险投资绩效评价研究[D]. 高艳艳.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8]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D]. 刘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法律保护[D]. 秦杰.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 [10]D公司风险投资运作方式对投资效益影响分析[D]. 冯悦.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