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专业民俗学教学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巩向学[1](2021)在《民俗文化视域下的珲春满族剪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鑫林[2](2021)在《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耿灿[3](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王婧羽[4](2020)在《小学素质教育舞蹈课例本土化实施的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理论依据,许多学校在落实课程标准情况下,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弘扬本省、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开始关注课程、教材本土化的问题,以及陆续开发和建设这类课程产品。近年来,教育部重视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舞蹈开展,舞蹈在部分地区中小学阶段进入校园,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否因地制宜,在现基础上吸收本土文化进行革新来推动教学,以及舞蹈本土化课程产品开发与推行的适宜性评估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舞蹈教学的重要问题。研究舞蹈课例本土化的实施现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通过分析和呈现融入了本土文化的自编课例实施教学,明确本土化素质教育舞蹈课开展的现状,以及教师能否通过这类创新的课程产品达到教学标准和教学目的,并同时观察能否达到激发学生对于本土文化认同感的目的。第二,通过问卷、访谈调查,从实习教师、学生、学校艺术课负责人、相关专家等多重视角,深入探析融入本土文化的舞蹈课例在建设和开展教学中应该关注的原则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并获得数据支撑,为建设策略提供依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基于此次素质教育舞蹈课本土化实施的行动研究,发现在达到基本的教学标准情况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本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综合包容的教学内容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二、基于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结果,发现开发、舞蹈课例本土化建设存在诸多客观局限性,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教学素材的挖掘和整理难度较大。根据实施现状与结论分析,本文给出以下建议与对策:一、教师教学方面,根据学生学情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把握教学目标;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创新;教师总结课程开展情况,提高反思性教学能力;创造适宜学习和传承本土文化的舞蹈课堂环境;课外开展实践活动,多种形式展开教学。二、本土课例开发方面,继续深化舞蹈教育普及工作;完善高校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组建容纳多学科研究领域人才参与舞蹈课例本土化建设。
杨坤[5](2020)在《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随着国家在各领域综合实力的日益渐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而在向外传播过程中,在某些领域似乎出现了“身份认同”与“失序”“失语”的困境。声乐艺术具有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调节情绪、艺术享受的作用,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全民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当代语境下,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而具有区位和地缘优势的西藏,以“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南亚经济圈的构建为契机,推动着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达自我的“身份认同”“文化自信”,并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自洽性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使命。论文选择“西藏当代声乐艺术”这一命题,并在地域和时间上都进行了划分和界定。设定了“西藏声乐表演—西藏声乐教育—西藏声乐创作—西藏声乐出版”四个主要论域,进行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并列式、关联式研究。采用了音乐表演学、音乐教育学、民族音乐学等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西藏当代声乐艺术,以求体现其研究的承接性、渗透性、交叉性、互补性、涵变性,从而在继承、弘传西藏传统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去发展和创新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因此,论文在该领域理论研究的综合与比较以及相关观点和见解的学术阐释等方面作了新的探讨。论文对西藏当代音乐表演机构和歌唱家、西藏当代音乐教育机构和声乐教育家、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和作曲家、西藏当代声乐理论和音像制品的出版以及代表性机构、人物、作品等进行了学理阐释,并对四个主要论域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结语部分对论文核心内容的共性特征—区域性和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进行了归类综述,并对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的空白和有待开发领域作了探讨和梳理,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提出了构建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韩孟烨[6](2019)在《云南滇式风筝造型及发展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滇式风筝是继中国传统四大风筝流派:北京风筝、潍坊风筝、南通风筝和天津风筝后,逐渐在云南昆明地区形成的另一新流派。它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受地域文化及“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并于2016年被列为昆明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中原文化与西南地区文化交流及融合的过程中,滇式风筝的制作工艺、造型结构、主题内涵皆发生了较大变化,其非物质的“活态”特性决定了在传承中“过程记录”的重要性。通过前期文献资料的检索发现,目前学界对滇式风筝的相关研究、记录尚属空白,这种理论研究的滞后必然会影响其未来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因此关注滇式风筝的研究命题实属研究创新之处,同时该研究也为中国民间传统风筝研究体系提供案例补充。本文以云南滇式风筝工艺造型为研究内容,以艺术学为基础平台,并整合历史学、文化学、设计学、力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进行多维度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滇式风筝的历史溯源、风筝工艺的发展、风筝扎制的工艺流程进行较为详实的文字梳理,从中归纳提炼滇式风筝的工艺特性,为文章后续研究提供材料和数据支持;其次,对滇式风筝造型特色及符号文化寓意进行分析,通过纵向和横向角度的对比,探析滇式风筝造型衍变的缘由,并从力学角度分析滇式风筝的飞行原理;然后从设计学角度思考滇式风筝造型设计的拓展空间;最后,对云南滇式风筝发展传承现状进行分析,从艺术传播学的角度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滇式风筝为案例,为传统民间手工艺现代设计转换提供个案补充。
谌曾灵[7](2019)在《芜湖梨簧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梨簧戏是流行于安徽芜湖及周边地区的民间传统地方戏,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梨簧戏于芜湖诞生发展,形式上兼具戏曲、曲艺艺术性质,文化上则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和地方乡土风情,是融合民众精神和思想、社会需求和功用、兼具娱乐和教化多重作用于一身的民间艺术。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梨簧戏陷入了发展困境,相关研究工作也几近停歇。文章以芜湖梨簧戏为主体,试图利用文学、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从历史溯源、剧本分析、艺术形式以及保护发展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梨簧戏从诞生至今的整体面貌。本文共四章。第一章对梨簧戏自清道光年间诞生至今的起源、发展及重大历史转折进行梳理,并根据文献史料对各路说法进行辨析,还原梨簧戏真实风貌;第二章首先梳理梨簧戏剧本整体情况,再根据各剧本主题分类,总结出梨簧戏剧本艺术特点的五个方面,分别为凸显多角度女性人物形象、传统与日常兼具的婚恋取材、提倡惩恶扬善的孝道思想、社会性和地方性渗透,最后分析梨簧戏中出现较多的移植剧本创作方式,归纳移植剧本形式的特点;第三章立足于梨簧戏各艺术形式剖析,从伴奏曲牌、声腔、身段表演、服化道四个方面,还原梨簧戏整体艺术范式发展、形成的过程和审美标准;第四章则以保护、继承、发展非遗项目梨簧戏入手,通过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将笔者田野调查及收集整理的资料一一展现,分析梨簧戏目前面临的困境,并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设想梨簧戏未来发展。迄今为止,包括剧本、身段表演、服装化妆道具等在内的对梨簧戏的较为系统、规范的研究尚未出现。笔者通过整理各方资料,力求使梨簧戏初具理论轮廓框架,是以为今后的深入挖掘提供资料支撑,并试图构建一个现实可行的梨簧戏现代化实践方案。
王晓萍[8](2018)在《历史变迁中信阳民歌教育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信阳民歌是流传在大别山地区的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传统民间音乐,从先秦时期一直延续至今。在近现代历史上,为了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信阳人民又创编了大量反映时代信息的红色民歌。这些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与火热的革命斗争密切相关,是同敌人斗争的武器,又是教育民众的工具。这些歌谣在传唱过程中,起到对战士、群众进行宣传和思想教育的作用,成为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有力武器。民歌经过人们的反复吟唱便会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从这些民歌中激发出来的强大情感和精神力量,让人们感受到无形的力量和自信,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和心理认同,进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它的宣传教育功能。本文将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信阳民歌分为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歌、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歌、建国以来新时期的民歌四个部分,来分析它的教育价值。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主要是交代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现状述评、已有的研究基础和使用的研究方法等。第一章教育与动员: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信阳民歌的教育价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创编的大量革命歌曲是同敌人斗争的武器,是教育革命群众和教育红军战士的有效手段。第二章团结御辱:全面抗战时期信阳民歌的教育价值。全面抗战期间,信阳地区抗日军民创编了大量抗日歌谣,控诉日军暴行,动员民众进行抗战,起到了团结御辱的教育功能。第三章战斗号角:解放战争时期信阳民歌的教育价值。解放战争时期信阳地区人民通过传唱民歌,发动群众,教育群众,进行政治宣传和引导,支援解放战争,民歌起到了战斗号角的作用。第四章歌颂新时代:建国以来信阳民歌的教育价值。新中国建立后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代民歌歌唱祖国、歌唱中国共产党、歌唱新生活,不仅引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且给予人民更多的精神动力。这一时期的民歌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引导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方式,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最后是结语。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信阳民歌在近现代的历史传承中,不断融入新内容和形式,其教育价值也不断发生变化,体现了信阳民歌具有无比顽强的调适与创新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信阳民歌的教育价值侧重不同,和它所处的时代息息相映。
黄本亮[9](2018)在《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文中认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可谓精彩纷呈。其间,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巨变,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搭建了立体文化生态,并推动其产生亦步亦趋的变化。论文研究融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图像学方法等于一体,对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进行了整体性研究。行文在理嬗变脉络、析嬗变动因、观嬗变走向、汇嬗变经验、辨嬗变隐忧的同时,也揭示了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民间文化价值转向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向度的复杂性关联与互动。这不仅将中国民间剪纸在各个时期散落的历史碎片串起,也为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和实践参照。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纠结跌宕。清末民初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突变的时代。在内部社会变革、外来文化渗透和民间文化启蒙中,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发生新变,教育传承方式开始肇始,应用载体逐渐出新,审美特征发生转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迈出从民间出走的步伐。随后,在延安文艺运动、新中国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和“文革”三种意识形态征召下,民间剪纸艺术表现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这一方面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呈现现实主义审美转向,另一方面也逐步使民间剪纸游离民间文化本体。这种过度依附政治征召的发展路径,在改革开放语境中被剥离。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快速复苏,不仅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全面展开,而且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开始回归,甚至民间剪纸开始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确立其审美独立性。其间,虽然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重返百花齐放之状,但也渐显绘画化倾向。学者对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展开了及时反拨,短暂守护了复苏成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不仅民间剪纸艺术依附的农耕文化十壤加速消逝,而且民间剪纸艺术在逢迎市场的调适中不断抛弃自身文化内核。在经济利诱下,作为生产消费的民间剪纸在逢迎市场的过程中开始呈现同质化倾向。市场经济时代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巨变推动其呈现整体衰微之势。进入21世纪,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成果在此汇聚。同时,生存困境中的民间剪纸也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契机。民间剪纸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开始文化赋值,并渐显文化重塑之势与多态共生之状。综而释之,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经历了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的曲折历程。其间,民间剪纸艺术虽然经历了抽象化、工具化、符号化的存在状态,但最终寻回了民间文化本体地位。这既是民间剪纸文化内驱力的结果,也是民间文化自信的体现。因此,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应遵循民间文化自身规律,使其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展现蓬勃生机。
秦鹏燕[10](2017)在《多民族地区高校美育实践探究 ——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校美育实践是美育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多民族地区玉溪师范学院的美育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实地调研、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对玉溪师院的美育实践的情况、特点做了系统阐释,反思了其在美育实践问题上做出的成绩,展望了当下美育实践可以做的努力,目的是为了弥补当前高校具体美育实践研究的不足。本论文在研究思路上,主要根据当前高校美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比研究玉溪师院在美育实践上取得的成绩,反思高校的美育实践。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对多民族地区玉溪师范学院的美育实践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对选题缘由、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二部分,简要梳理总结了美育的特点和功能,对高校的美育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指出了当前高校美育实践在观念认识、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环境建设、资源整合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对多民族地区高校的美育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的现实背景,分析多民族地区高校美育实践可依靠的条件;第四部分,对玉溪师范学院的美育实践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其美育实践的依托传习馆、传习馆的美育课程设置、传习馆的美育实践特性、总结分析了其在美育实践上的特点;第五部分,对多民族地区的高校美育进行了探讨,反思了传习馆相较高校美育实践存在的问题,在美育实践上做的好的方面,展望了美育实践在当下可努力的方向。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在于立足于具体的美育实践问题进行探究,选取美育实践典型案例玉溪师范学院的美育实践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美育理念对其美育“场”的建构、美育实践路径进行分析,对其美育实践的方法、特点做了理论结合实际的阐述,对高校的美育实践如何做,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思路上的引导,对美育实践如何进高校、如何进课堂发挥育人作用也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艺术专业民俗学教学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艺术专业民俗学教学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3)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界定 |
1.2 选题缘起整合 |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现状评述 |
2.2 研究定位创新 |
2.3 研究方法探索 |
3.研究思路及价值 |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
1.3.3 本土化确认 |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小学素质教育舞蹈课例本土化实施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课程体系发展的需要 |
(二)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需要 |
(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素质教育舞蹈 |
(二)课例 |
(三)素质教育舞蹈课例 |
(四)本土化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一、素质教育舞蹈相关研究现状 |
(一)素质教育舞蹈的价值研究 |
(二)素质教育舞蹈的功能研究 |
(三)素质教育舞蹈开展现状的研究 |
二、舞蹈课程本土化实施的现状 |
(一)研究与实践成果概况 |
(二)评述与反思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四、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访谈提纲 |
(三)学习日志 |
第三章 素质教育舞蹈课例本土化实施的呈现与分析 |
一、研究方案设计 |
二、研究实施 |
(一)第一阶段 |
(二)第二阶段 |
(三)第三阶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一)资料收集 |
(二)样本概括 |
二、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一)舞蹈课程开设情况 |
(二)教师参与培训基本情况 |
(三)舞蹈课例本土化开发的认同情况 |
(四)自身成长认同情况 |
(五)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情况 |
(六)对素质教育舞蹈课例本土化建设的态度 |
第五章 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学生对于本土化素质教育舞蹈课例认可度较高 |
(一)素质教育舞蹈的前期开展支撑研究 |
(二)多元化教学方式保障学生课堂参与度 |
二、学生学习本土文化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
(一)有效沟通保障教学开展 |
(二)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 |
(三)正向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三、素质教育舞蹈课例本土化实施存在诸多客观局限性 |
(一)政策导向与校方态度 |
(二)教师的个体差异 |
(三)课例开发科学性、规范化有待提高 |
四、教师对于本土化概念了解认同和建设舞蹈课例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
五、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善 |
六、舞蹈课例本土化建设中对于素材的挖掘整理工作难度较大 |
第六章 素质教育舞蹈课例本土化实施的策略与建议 |
一、教学实施的建议与策略 |
(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 |
(二)把握教学目标,强化教学重点 |
(三)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学生创新 |
(四)教师总结课程开展情况,提高反思性教学能力 |
(五)创造适宜本土文化学习和传承的舞蹈课堂环境 |
(六)课外增加本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 |
二、素质教育舞蹈课例本土化开发与实施的策略 |
(一)加强深化舞蹈教育普及工作,完善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二)吸收多学科人才参与舞蹈课程产品建设,保障科学性规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A |
附件B |
附件C |
附件D |
附件E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重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
(一)选题来源、选题依据、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二)选题的特色和创新性 |
二、相关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一)国外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二)国内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三)文献查阅范围及查阅手段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四、选题的研究范畴 |
(一)地理(空间)范畴—西藏自治区 |
(二)断代(时间)范畴—当代 |
(三)选题(内容)范畴—声乐艺术 |
第一章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概述 |
第一节 西藏当代音乐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 |
一、和平解放时期的声乐艺术(1951∽1959) |
二、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声乐艺术(1959∽1978)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声乐艺术(1978∽2000) |
四、21世纪以来的声乐艺术(2000∽2020) |
第二章 西藏当代声乐表演 |
第一节 西藏当代文艺表演团体 |
第二节 西藏当代歌唱家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对策建议 |
第三章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 |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机构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家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对策建议 |
第四章 西藏当代声乐创作 |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作品创作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作曲家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对策建议 |
第五章 西藏当代声乐出版 |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学术理论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音像制品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对策建议 |
结语 |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区域性与民族性 |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区域性 |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民族性 |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与时代性 |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世界性 |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时代性 |
三、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
(二)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四、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云南滇式风筝造型及发展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学术价值 |
1.1.2 实用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理路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重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云南滇式风筝田野调查 |
2.1 历史起源调查 |
2.2 工艺发展调查 |
2.2.1 材料及工具的发展 |
2.2.2 工艺制作现状 |
2.3 制作流程调查 |
2.3.1 风筝扎制 |
2.3.2 风筝裱糊 |
2.3.3 风筝绘制 |
2.3.4 风筝放飞 |
2.4 工艺特性分析 |
2.4.1 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反映时代性 |
2.4.2 风筝扎制的手段呈现多样性 |
2.4.3 风筝工艺成品强调实用性 |
2.5 本章小结 |
3 云南滇式风筝造型特色 |
3.1 滇式风筝造型源点及衍变 |
3.1.1 “滇蜂”造型缘起 |
3.1.2 滇式风筝造型衍变 |
3.2 滇式风筝的造型符号及文化寓意 |
3.2.1 “滇蜂”和“沙燕”造型符号的文化寓意 |
3.2.2 影响滇式风筝造型及文化寓意的因素 |
3.3 滇式风筝的造型分类及结构设计 |
3.3.1 双翅型 |
3.3.2 单翅型 |
3.4 滇式风筝飞行的科学原理 |
3.4.1 滇式风筝飞行力学分析 |
3.4.2 滇式风筝飞行原理归纳 |
3.5 本章小结 |
4 云南滇式风筝造型设计的拓展空间 |
4.1 造型主题上强调地域文化特色 |
4.2 工艺制作上注重艺术审美修养 |
4.3 现代生产上追求设计生态链循环 |
4.4 本章小结 |
5 云南滇式风筝发展与传承 |
5.1 云南滇式风筝的工艺传承系统 |
5.1.1 滇式风筝传承人群体现状 |
5.1.2 滇式风筝工艺传承渠道 |
5.1.3 滇式风筝工艺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
5.2 从艺术传播学角度思考滇式风筝的发展 |
5.2.1 结合民俗活动提高认知度和认可度 |
5.2.2 借助商业活动稳定生产和生存空间 |
5.2.3 利用互联网扩大宣传范围和销售渠道 |
5.2.4 分层级安排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芜湖梨簧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及述评 |
二、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芜湖梨簧戏的起源、形成及发展 |
第一节 梨簧戏的起源与形成 |
一、梨簧戏起源时间及名称缘起 |
二、清嘉庆后芜湖梨簧戏 |
第二节 梨簧戏的发展 |
一、民国时期芜湖梨簧戏 |
二、新中国成立后芜湖梨簧戏 |
第二章 芜湖梨簧戏剧本 |
第一节 梨簧戏剧本类型 |
一、抄录本和刊行本 |
二、古装戏和现代戏 |
三、移植剧和创作剧 |
四、整本戏和折子戏 |
五、小结 |
第二节 梨簧戏剧本主题内容 |
一、婚恋思想映现 |
二、女性人物塑造 |
三、孝道思想显现 |
四、社会话题凸显 |
五、地方色彩渗透 |
第三节 梨簧戏剧本创作方式:移植为主 |
一、全本移植 |
二、情节移植 |
第三章 芜湖梨簧戏表演 |
第一节 梨簧戏伴奏 |
一、梨簧戏伴奏乐器 |
二、梨簧戏伴奏音乐曲牌 |
第二节 梨簧戏唱腔 |
一、梨簧戏唱腔溯源 |
二、梨簧戏唱腔基本版式构成 |
三、梨簧戏声腔演唱的艺术特质 |
第三节 梨簧戏舞台 |
一、梨簧戏身段表演 |
二、芜湖梨簧戏服饰、化妆、道具及舞美 |
第四章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芜湖梨簧戏 |
第一节 梨簧戏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
一、梨簧戏非遗情况概述 |
二、梨簧戏从业人员调研 |
三、小结 |
第二节 梨簧戏现存问题 |
一、社会及政府单位工作不足之处 |
二、梨簧戏自身发展不足之处 |
三、小结 |
第三节 梨簧戏发展建议 |
一、政府及相关单位工作开展的建议 |
二、梨簧戏学术发展问题的建议 |
三、小结 |
结语 |
附录: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本人读研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8)历史变迁中信阳民歌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术语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 |
一、有关信阳民歌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有关信阳民歌的研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
一、信阳民歌的研究取得的成绩 |
二、信阳民歌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五节 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教育与动员: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信阳民歌的教育价值(1927-1937)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群众 |
第二节 教育红军战士 |
第三节 教育鄂豫皖苏区人民支援前线 |
第四节 教育受苦难的妇女儿童起来斗争 |
第二章 团结御辱:全面抗战时期信阳民歌的教育价值(1937-1945) |
第一节 控诉日军暴行 |
第二节 号召民众团结抗战 |
第三节 赞颂抗战军民 |
第三章 战斗号角:解放战争时期信阳民歌的教育价值(1945-1949) |
第一节 配合解放军战略反攻 |
第二节 反映军民鱼水情 |
第四章 歌颂新时代:建国以来信阳民歌的教育价值 |
第一节 歌时代脉搏:建国以后信阳民歌的教育价值(1949-1978) |
一、歌唱新时代的新生活 |
二、宣传政治路线 |
第二节 颂改革春风:改革开放以来信阳民歌的教育价值(1978-至今) |
一、歌唱改革开放新变化 |
二、传播主流价值观 |
三、宣传党的政策方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思路框架与内容 |
七、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开化民间:内动外渗开启民间剪纸艺术应变图新(20世纪初至30年代) |
1.1 清末以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程式化演进 |
1.1.1 稳定的演进脉络 |
1.1.2 程式特征的固守 |
1.2 社会变革引起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变化 |
1.2.1 农耕社会结构的松动 |
1.2.2 城市商业经济的兴起 |
1.2.3 新旧风俗习尚的交锋 |
1.3 民间文化启蒙拓宽民间剪纸艺术承传方式 |
1.3.1 民间文化启蒙语境中的民俗剪纸辑录 |
1.3.2 剪纸教育承传方式的肇始 |
1.3.3 剪纸应用载体的新显 |
1.4 民间剪纸艺术变异性特征萌醒的双向进路 |
1.4.1 内容题材创新与审美价值的转化 |
1.4.2 西方艺术浸染与剪纸语言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征召民间:意识形态征召民间剪纸艺术鼎新革故(20世纪40年代至70 年代中期) |
2.1 延安文艺运动指引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探索 |
2.1.1 创新主体民间观念的意识形态过滤 |
2.1.2 革命战争催生民间剪纸宣传新功能 |
2.1.3 战时宣传功能牵引剪纸图像范式变化 |
2.1.4 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
2.2 手工业合作化主导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勃兴 |
2.2.1 新中国民间剪纸手工业合作化的展开 |
2.2.2 合作化运动中剪纸艺人地位上行的助推 |
2.2.3 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转向之时代追随 |
2.2.4 民间剪纸艺术写实手法渐熟 |
2.3 “文革”催征下的民间剪纸艺术审美革故异化 |
2.3.1 “文革”文艺标准对“民间”的政治纯化 |
2.3.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文化生态的驱离 |
2.3.3 “文革”主题剪纸民间审美意识的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在民间:改革开放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复苏立新(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3.1 改革开放开启民间剪纸热的兴盛 |
3.1.1 国家文化理念中的民间文化认同 |
3.1.2 民间剪纸艺术活动的全面展开 |
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的回归 |
3.2.1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价值的苏醒 |
3.2.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风格的复苏 |
3.3 民风新作型剪纸地位的上扬与反拨 |
3.3.1 传统民俗剪纸向民风新作剪纸的滑动 |
3.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的反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诱民间:市场经济利诱民间剪纸艺术吐故逢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
4.1 民间剪纸文化依附渐失中的经济属性凸显 |
4.1.1 市场经济驱诱民间剪纸依附的文化政策转向 |
4.1.2 城乡结构固化抽离民间剪纸村社文化传统 |
4.1.3 旅游消费刺激民间剪纸艺术经济价值膨胀 |
4.2 作为生产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产销调适 |
4.2.1 创作方式从“技艺型”向“设计型”切换 |
4.2.2 产销方式从“分散型”向“整合型”优化 |
4.2.3 艺人身份从“单一型”到“多元型”逢源 |
4.3 作为消费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审美趋同 |
4.3.1 审美主题从“民俗文化”走向“审美文化” |
4.3.2 审美功能从艺人“自娱”走向市场“娱他” |
4.3.3 审美风格从“俗”趋“雅”中的趋同倾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返归乡土:非遗契机唤醒民间剪纸艺术文化重塑(21世纪初至今) |
5.1 民间剪纸生存困境中的非遗契机 |
5.1.1 政府非遗剪纸保护工程的展开 |
5.1.2 社会团体非遗剪纸保护的成效 |
5.1.3 民间群体剪纸发掘守护的前瞻 |
5.2 非遗激活民间剪纸艺术文化赋值 |
5.2.1 非遗剪纸传承中的文化叠加转向 |
5.2.2 非遗剪纸保护中的公共文化面向 |
5.2.3 非遗剪纸保护对地方话语的引入 |
5.3 非遗语境下民间剪纸艺术分野共生 |
5.3.1 原生态传承型剪纸与程式特征的回归 |
5.3.2 市场态生产型剪纸与大众审美的表达 |
5.3.3 艺术态创新型剪纸与个性风格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反思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中图片来源 |
二、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大事记 |
三、中国有剪纸的民族主要剪纸类型及分布区域一览表 |
四、调研访谈采风录摘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10)多民族地区高校美育实践探究 ——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选题价值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美育理论及高校美育实践 |
第一节 美育的特点和功能 |
一、美育的基本特点 |
二、美育的功能和作用 |
第二节 当代高校美育存在的问题 |
一、对美育认识不到位 |
二、美育课程设置缺乏体系 |
三、美育教学、评价单一 |
四、美育环境建设不够完善 |
五、美育资源挖掘整合不足 |
第二章 多民族地区高校美育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高校美育实践的必要性 |
一、社会现实呼唤美育 |
二、现代教育呼唤美育 |
三、国家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
四、艺术教育改革的需要 |
第二节 多民族地区高校美育实践的可行性 |
一、国家美育政策引领和指导 |
二、地方美育资源丰富多样 |
三、高校教育资源的强力支撑 |
第三章 玉溪师范学院的美育实践 |
第一节 屡创佳绩的玉溪师院传习馆 |
第二节 以传习馆为支撑的美育课程建设 |
一、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
二、美育活动课程建设 |
三、校园审美文化建设 |
第三节 美育实践特性的彰显 |
一、引进来的美育实践 |
二、走出去的美育实践 |
第四节 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美育实践的特点 |
一、艺术气息浓郁的美育“场”建设 |
二、以审美实践为主的美育教学 |
三、突出本土化特色的美育实践 |
四、人性化的美育评价体系 |
五、多样化的美育教育形式 |
第四章 多民族地区高校美育实践问题探讨 |
第一节 多民族地区高校美育实践反思 |
一、美育“场”建设 |
二、强化美育实践 |
三、准确把握美育特性 |
四、构建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
五、挖掘整合本土美育资源 |
第二节 多民族地区高校美育实践问题展望 |
一、美育实践需要遵循美育原则 |
二、美育实践的创新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艺术专业民俗学教学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民俗文化视域下的珲春满族剪纸研究[D]. 巩向学. 延边大学, 2021
- [2]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传承与发展研究[D]. 刘鑫林. 渤海大学, 2021
- [3]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小学素质教育舞蹈课例本土化实施的现状研究[D]. 王婧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D]. 杨坤. 西藏大学, 2020
- [6]云南滇式风筝造型及发展传承研究[D]. 韩孟烨. 重庆大学, 2019(01)
- [7]芜湖梨簧戏研究[D]. 谌曾灵.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8]历史变迁中信阳民歌教育价值研究[D]. 王晓萍. 信阳师范学院, 2018(12)
- [9]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D]. 黄本亮. 上海大学, 2018(02)
- [10]多民族地区高校美育实践探究 ——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D]. 秦鹏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