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路峡谷内颗粒物粒径分布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杨皖凝[1](2021)在《城市公路隧道超细颗粒运动扩散机理及污染调控方法》文中提出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汽车尾气中的超细颗粒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的污染源之一,由于隧道结构的半封闭性,空气质量通常较差。本文旨在分析不同粒径的超细颗粒在车辆通过公路隧道过程中的非定常湍流、扩散、沉降和凝并特性。结合一种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同时与重叠网格模型相结合,利用STAR-CCM+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100 m长的公路隧道三维模型和10 m长的隧道出口区域,并在模型中建立4辆并排连续行驶的车辆(L×W×H=4.5 m×1.8 m×1.5 m)。分别研究了60 km/h、40 km/h和20 km/h三种行驶速度下的颗粒物变化情况。为确保模型计算的准确性,选取了三种时间步长和网格数进行独立性实验,最终选用0.01s的时间步长和333709的六面体结构网格格式进行数值模拟,既保证计算精度,同时提高模拟效率。通过与Wehner等人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同时考虑沉降和凝并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8%。模型满足计算精度要求。同时借助本文分析得到的隧道内颗粒物扩散特性,在最后一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细颗粒浓度的城市公路隧道智能风机的管控技术,并基于课题组已有实测的隧道内颗粒物逐时分布特性提出了合理的风机布局建议。同时,将实际的城市隧道工程案例与自动化智能风机调控方法相结合,参考全年实测数据提出3种隧道风机的智能运行方案并计算出年运行费用、经济性分析及投资回收期。研究结果表明:当研究区域靠近排气管区域(位于排气管后0.1 m垂直截面处)时,若不考虑沉降,平均颗粒浓度误差约为64%,因此车辆低速行驶时颗粒物的沉降效应不容忽视,但不论车速如何变化,排放的尾气颗粒物在呼吸区(距地面0.5-1.5 m区域空间)和隧道内两个区域的浓度分布均不受沉降效应的明显影响。同时研究发现颗粒物的凝并过程十分复杂,特别是当车辆低速行驶情况下凝并尤为显着,当车速20 km/h时,若不考虑凝并效应研究靠近排气管区域(位于排气管后0.1 m垂直截面处)的颗粒物浓度变化会造成很大计算误差,平均颗粒浓度相对误差高达193.51%,而凝并在整个隧道内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相对误差仅为2.82%。因此在研究车辆高速行驶时凝并对整个隧道内颗粒浓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而中低速行驶的车辆附近的凝并效应不建议忽略。由此可见,在隧道内车辆低速行驶情况下研究颗粒物扩散特性时沉降和凝并效应都是不可忽略的。根据分析研究得到的动力学特性及扩散、沉降、凝并特性提出的智能风机管控技术,其最高预计隧道采用智能管控系统技术的年节能费用548.73万元,投资回收期仅为半年。本文研究成果对公路隧道的颗粒污染防控治理,优化隧道通风系统设计,改善公路隧道空气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汪小爽[2](2021)在《城市街道峡谷行道树覆盖下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规律与调控》文中提出城市街道峡谷中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是城市空气主要污染来源之一。由于机动车排放高度较低,车辆尾气产生的大气颗粒污染物极易对地面及临街建筑附近人群造成身心健康的伤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街道两旁密植行道树可以吸附颗粒物,具有显着的滞尘减污作用,同时还可有效改善微环境小气候。然而近期研究显示街道峡谷内因行道树树冠覆盖导致大气颗粒物扩散受阻,从而引发街道峡谷内的污染物聚集。街道峡谷颗粒物污染不仅与污染源强度、街道峡谷特征及气象因子相关,也与行道树覆盖特征有关。但目前尚不清楚街道峡谷内行道树覆盖对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的影响规律,以及怎样调控街道峡谷内行道树结构以缓解人行道及街区周边的颗粒物污染。针对行道树对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扩散影响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通过不同行道树特征(郁闭度、生长型等)与街道峡谷特征(纵横比、朝向)下大气颗粒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实测,结合ENVI-met模型模拟,探讨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的空间扩散规律对行道树覆盖的响应与调控机制,提出基于颗粒物扩散的城市街区行道树结构配置策略,以期为城市园林种植规划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行道树低郁闭度(≤35%)、中等郁闭度(35%70%)和高郁闭度(>70%)覆盖下街道峡谷的颗粒物浓度实测显示,静风和微风条件下,高郁闭度覆盖下街道峡谷的颗粒物浓度最高,导致颗粒污染物在街道峡谷内的聚集;低郁闭度和中等郁闭度覆盖均有利于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扩散。街道峡谷行道树树冠郁闭度在30%36%时,PM10、TSP浓度与无树冠覆盖对照相比降幅最大,分别降低26.75%和27.49%;树冠郁闭度24%36%时PM2.5浓度表现出最大的降幅(降低7.44%),可见低郁闭度覆盖下颗粒物扩散的效果最好。不同树冠郁闭度(0%-90%的9个梯度)下颗粒物浓度的ENVI-met模型模拟进一步证明,行道树郁闭度60%以下能降低街道峡谷内的PM2.5、PM10浓度,郁闭度超过60%则会导致街道峡谷中高浓度区的产生和扩张。随行道树叶面积密度(LAD)在0.5 m2m-33 m2m-3范围内的增加,街道峡谷中行人层、树冠底部与树冠上部的PM2.5及PM10最大最小浓度差随之增大,颗粒物分布更加不均匀。(2)不同生长型行道树下颗粒物浓度与粒径的季节变化观测表明,静风和微风条件及相同树冠郁闭度等级下,夏冬两季落叶阔叶树覆盖的街道峡谷各粒径颗粒物(PM1、PM2.5、PM4、PM7、PM10、TSP)的浓度均高于常绿阔叶树覆盖,在此情形下常绿阔叶行道树比落叶阔叶行道树覆盖更有利于街道峡谷内颗粒物的扩散。但夏季常绿阔叶树覆盖的街道峡谷中小粒径颗粒物(PM1、PM2.5)浓度较高,落叶阔叶树覆盖的街道峡谷中较大粒径颗粒物(PM4、PM7、PM10、TSP)浓度较高;冬季常绿、落叶阔叶树覆盖的街道峡谷中均以较大粒径颗粒物浓度占比较高。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呈现出夏低冬高的季节变化趋势,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树覆盖的街道峡谷各粒径颗粒物浓度差异在冬季均有所缩小。(3)不同街道纵横比下颗粒物浓度的实测与ENVI-met模拟均显示,H/W≥2的深街道峡谷中各类颗粒物的浓度均较高。夏冬两季实测的颗粒物浓度在H/W≈0.5或1的街道峡谷中较低,在H/W≈2的街道峡谷内最高。街道峡谷越开敞(纵横比越低),越有利于PM1、PM2.5等小粒径颗粒物的扩散;而规则型街道峡谷H/W≈1有利于PM10、TSP等大粒径颗粒物的扩散。规则型街道峡谷H/W≈1是利于各粒径颗粒物扩散的理想纵横比。不同街道纵横比的街道峡谷中颗粒物浓度的模拟表明,随着H/W在0.54范围内的增加,有行道树覆盖与无行道树覆盖间的颗粒物浓度差缩小;在H/W=4的街道峡谷中,50%郁闭度的行道树覆盖只会造成街道峡谷内颗粒物(PM2.5、PM10)浓度的升高。(4)在街道汽车尾气排放源(0.3m)、行人层(1.5m)、树冠下(6m)、树冠中部(9m)、树冠顶部(12m)共5个高度处的颗粒物垂直方向实验显示,各粒径(PM1、PM2.5、PM4、PM7、PM10、TSP)颗粒物浓度均呈现随高度增加而明显降低的趋势。各粒径颗粒物浓度与高度之间均呈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粒径越大,不同高度之间颗粒物浓度的差值更大,且总悬浮颗粒物(TSP)与高度之间存在强负相关性。ENVI-met模型结果进一步证实,颗粒物浓度随高度增加而明显降低,不同郁闭度等级间的颗粒物浓度差值也随高度增加而缩小。(5)街道峡谷两侧的颗粒物浓度实测结果与ENVI-met模拟值均表明,不同纵横比街道峡谷内背风面的颗粒物浓度基本均高于迎风面的颗粒物浓度。在纵横比0.52的近规则型街道峡谷中,夏季背风面PM7、PM10、TSP大粒径颗粒物浓度显着高于迎风面,而背风面PM1、PM2.5、PM4等小粒径颗粒物浓度值大部分高于迎风面。东西、南北朝向街道峡谷PM2.5、PM10浓度的ENVI-met模拟显示,背风高浓度区与迎风低浓度区在两种朝向中呈近似对称分布,仅东西、南北两种朝向街道峡谷间的颗粒物浓度略有差异。(6)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在静风和微风条件下,相对湿度与颗粒物浓度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是影响街道峡谷颗粒物扩散的主导环境因子。不同行道树郁闭度下的ENVI-met模型模拟显示,随着行道树郁闭度增高,街道峡谷内降温区的面积扩大;行人层平均风速与最大风速差降低,大气相对湿度增加。行道树郁闭度达50%以上的街道峡谷风速小于无行道树的街道峡谷。行道树郁闭度为60%90%时,行人层和整个街道峡谷均有温差-2.5°C的深降温区出现;行道树郁闭度70%90%时街道峡谷出现了高增湿区(相对湿度增值>10%)。增湿区、低风速区集中在树冠周围位置,随着与冠层向上的距离增大而变化减弱。东西和南北朝向街道峡谷中均在H/W=4的深街道峡谷情景下的最大风速差值最高,有行道树街道峡谷大部分区域的风速低于无行道树街道峡谷,可见行道树阻碍风对颗粒物扩散的作用在高纵横比的深街道峡谷中尤为明显。行道树降温效果随着街道峡谷纵横比的增加逐渐减弱,增湿区面积也随街道峡谷纵横比升高而缩小。(7)静风和微风条件下,低郁闭度(≤35%)和中等郁闭度(35%70%)树冠指标可作为规则型与近规则型街道峡谷(H/W:0.52)中行道树配置的理想范围,高污染区域的街道峡谷中则应将行道树树冠郁闭度控制在35%左右。稠密树冠且顶篷搭接阻碍颗粒物扩散时,可以通过缩冠整型与疏枝修剪进行改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树搭配的行道树带,其滞尘效果优于单一生长型行道树带,建议以小型常绿阔叶乔木为主、大型落叶阔叶乔木为辅间隔种植。街道空间规划应尽量避免形成阻碍颗粒物扩散的深街道峡谷环境。小粒径颗粒物(PM1、PM2.5)浓度较高的区域应增加楼间距或控制建筑密度,设计为开敞型街道;大粒径颗粒物(PM10、TSP)浓度较高的街道区域,可采用H/W≈1的规则型街道峡谷设计,并通过调整街道建筑通风口引入垂直峡谷轴线风向的气流。在新建幼儿园、学校、医院时,应尽可能选址在街道迎风面,以减少城市街区脆弱人群在街道背风面的污染暴露,并在背风路边种植滞尘能力强的植被以吸附大粒径颗粒物。
宋金蔚[3](2021)在《车轮旋转引发颗粒物脱附悬浮及散布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带来的危害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机动车作为人们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行驶过程中引起的扬尘是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而旋转的车轮是引起路面颗粒物再悬浮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针对车轮旋转运动引起的颗粒物脱附悬浮及其散布特性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探究了车轮旋转运动下颗粒物脱附悬浮的机理模型;研究了旋转车轮周围颗粒物的散布规律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对不同工况下车轮引起的扬尘排放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为揭示车轮扬尘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明确各影响因素对扬尘问题的贡献度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本文所做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车轮旋转运动下颗粒物从地面脱附悬浮模型的研究。本文将旋转车轮引起的颗粒物脱附悬浮方式分为两种:一是颗粒物从地面直接脱附悬浮,二是颗粒物先黏附到车轮表面,再从车轮表面脱附悬浮。本文对地面上的颗粒物进行了受力分析,发现黏附力以及流体曳力是决定颗粒物能否从地面脱附悬浮的主要作用力。本文根据滚动脱附方式,通过分析作用在颗粒物上的力矩构建了颗粒物从地面脱附的模型,同时,根据力平衡方式构建了颗粒物的悬浮模型。(2)颗粒物从地面到车轮表面的迁移模型以及从车轮表面脱附悬浮模型的研究。本文构建了颗粒物从地面到车轮表面的接触迁移模型,并针对黏附在车轮表面的颗粒物,进一步构建了其从车轮表面脱附悬浮的模型。通过设计搭建的颗粒物脱附悬浮试验台,测量了2m/s~7m/s车轮速度区间下Al2O3和Si O2两种颗粒物的脱附悬浮临界粒径分别从60μm减小到26μm,以及从57μm减小到31μm。对比发现90%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之间的偏差均小于20%,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颗粒物的脱附悬浮临界粒径。研究发现对于车轮表面黏附颗粒物,重力力矩随其位置变化而改变并且对其脱附悬浮的影响不可忽略。车轮旋转速度、表面粗糙度、颗粒物特性等影响因素通过改变颗粒物所受力矩来影响其脱附悬浮临界粒径。(3)车轮周围散布颗粒物质量分布及排放因子的研究。通过旋转车轮扬尘试验台对不同工况下车轮周围颗粒物质量进行测量并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车轮后方1.5R,车轮侧面1.9B以及高度方向上0.5R区域内,颗粒物的质量随颗粒物沉降量、车轮速度以及车轮-传送带压力的增大而明显增大。本文同时在质量测量的基础上计算了颗粒物的排放因子(车轮每行驶1km时引起的颗粒物排放的总质量),通过拟合结果发现在测量区间内,排放因子随着颗粒物沉降量的增大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随着车轮速度和车轮-传送带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增长速度有由快变慢的变化趋势。(4)车轮周围不同粒径颗粒物散布规律的研究。本文对不同车轮旋转速度下各采样点PM2.5和PM10的数量及其质量百分比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PM2.5和PM10的数量所占最低百分比分别为19%和61%。随着车轮速度增加,靠近车轮位置采样点PM10颗粒物的质量百分比降低,大粒径颗粒物是影响质量分布的重要因素。研究同时发现PM2.5和PM10的数量最高点的位置有随着速度增大而逐渐后移以及上移的规律,更快的车轮速度有利于颗粒物向更高更远的位置扩散。(5)基于扬尘试验的散布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规律的模拟研究。本文通过模拟的方法对旋转车轮引起的颗粒物散布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扬尘试验测量并计算得到的扬尘排放因子和颗粒物粒径分布情况对模拟研究中的颗粒物入射条件进行了修正,从而得到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颗粒物散布模型。
肖晔[4](2019)在《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PM2.5浓度分布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雾霾污染的不断加剧,关于大气颗粒物的研究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住区作为城市居民最常活动的场所之一,住区以及建筑内的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严寒地区城市由于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导致其在能源结构、下垫面构成以及建筑形式等方面均与其它城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而这些因素都会对相关尺度上的颗粒物污染特征产生影响。整体上,关于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颗粒物扩散及浓度分布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实测、实验以及数值建模等研究手段对严寒地区城市典型住区内以及室内外环境之间的颗粒物扩散过程以及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设计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首先,选取严寒地区城市某典型住区为研究对象,在供暖季中设置2个有代表性的室内采样点,1个室外采样点以及1个热源采样点,对空气中的PM2.5进行采样,并对采样结果进行了质量浓度分析、碳成分分析以及水溶性离子分析。通过各采样点采样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供暖季中供热量的增加会导致室内外环境中PM2.5及其成分浓度的升高,且其室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较强。但是,由于室内人员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同一时间两个室内采样点的PM2.5浓度水平也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差异。此外,基于组分分析结果的二次颗粒物生成量估计显示二次生成颗粒物是环境中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及室外PM2.5中二次生成颗粒物所占的平均比例分别达到了57.29%和40.34%。其次,利用实验方法对室内外颗粒物的扩散过程以及室内环境中颗粒物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室内外颗粒物传输实验主要探究了室内颗粒物源排放以及开窗行为对室内PM2.5以及不同粒径区间的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内源会对室内不同粒径区间内颗粒物的浓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较小粒径区间内颗粒物浓度的升高更加显着;通常短时间的开窗可以有效加速源排放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下降,且对于粒径较大的颗粒物,去除效果更加显着。而室内颗粒物沉降及凝并实验则主要分析了室内空气温度和空气混合强度对颗粒物的沉降和凝并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内空气温度的升高以及空气混合强度的增强均会对颗粒物的沉降和凝并起到促进作用,而随着室内颗粒物浓度的降低,由于颗粒物间碰撞作用的减弱,凝并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可以逐渐忽略。基于前面的实测与实验研究结果,为了更加系统地研究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颗粒物的扩散过程以及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的浓度关系,在城市区域冠层内热气候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严寒地区城市局地-建筑尺度下的颗粒物扩散模型,并结合实测和实验结果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把握了局地尺度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和分布趋势以及交通等因素对颗粒物浓度水平的影响,并可以较准确地体现出室内源排放以及开窗期间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同时,该模型的计算效率可满足对局地尺度内颗粒物的扩散以及建筑室内外环境之间颗粒物的传输进行长期动态模拟。最后,基于建立的严寒地区城市局地-建筑尺度下颗粒物扩散模型,分别对供暖季某超高层住区内PM2.5的浓度分布情况以及室内外PM2.5浓度的关联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地面源的影响,冠层内PM2.5质量浓度的分布整体呈现出随高度逐渐降低的趋势,且1.5 m处PM2.5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交通流量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此外,正交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住区内交通流量、建筑密度、建筑布局以及下垫面构成等因素均会对PM2.5的浓度分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交通流量的影响最为显着。对于建筑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关联性,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由于换气次数的增大导致PM2.5质量浓度的I/O比(室内浓度与室外浓度比值)也会逐渐增大,另外,室内外温差和室外风速的增大均会提高PM2.5的质量浓度I/O比,而外门窗的气密性的增加则会显着降低I/O比。此外,延长室内颗粒物源的排放时间和增强其排放强度均会显着提高室内源对室内PM2.5质量浓度水平的影响持续时间,而室内源排放后开窗虽然可以加速室内PM2.5质量浓度的降低,但是对室内源影响持续时间的缩短并不明显。本论文结合不同的研究手段,对严寒地区城市住区以及室内环境中的颗粒物污染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了严寒地区城市典型住区内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以及建筑室内外环境之间PM2.5质量浓度的关联特性。该研究为进一步通过优化城市住区建筑布局、控制颗粒物源的排放等手段改善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及室内的空气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郭琼琼[5](2019)在《微气候环境下滨水小区内气流及颗粒物扩散的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水体可调节周边环境的温湿度,并与建筑物形成特定的微气候环境。水体的亲和性和观赏性使其周边区域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所以吸引了大量开发商在其周边区域开发商业及住宅小区。随着滨水小区的增多,来往车辆和人类活动也随之骤增,造成了颗粒物的大量排放,严重威胁着小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颗粒物在滨水小区内的扩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微气候环境下滨水小区内气流和颗粒物的输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三维滨水小区模型(水体和污染源位于小区西侧)为研究对象,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Mixture模型和离散相模型,以汽车尾气排放的细颗粒物为污染源,水体表面蒸发的水蒸气为大气湿度的改变源,建立了水蒸气和颗粒物在滨水小区内扩散传输的数值计算模型。以武汉市某滨水小区为对象进行实测,测试了各个测点处的风速、相对湿度、温度和颗粒物质量浓度,并将实测所得的变化趋势与数值模拟相对比,结果显示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模拟结果表明相对湿度越大,流场内水蒸气的质量分数越大,但其增大的速率有所减慢;在不考虑颗粒间凝并的情况下,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70%)呈正比;风向对污染物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分析发现东北风向时滨水小区内的风环境最佳,通风效果最好,颗粒物能够快速扩散和消除;环境温度影响滨水小区内气流和颗粒物的扩散分布,当环境温度=27.5℃时滨水小区内的颗粒物质量浓度比=5.2℃时的低,水蒸气质量分数比=5.2℃时的高,所以=27.5℃时滨水小区内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舒适度都优于=5.2℃。最后,根据已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对四种不同建筑排列形式模型(递增型、递减型、凹型和凸型)的滨水小区内水蒸气和颗粒物扩散特性进行求解分析。结果显示递增型滨水小区内水蒸气的扩散范围和含量都高于其他三种模型;递减型滨水小区内颗粒物的扩散范围最小,但第一列建筑物迎风面前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最高,相反地,凹型滨水小区内颗粒物的扩散范围最大,但第一列建筑物前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最低。
秦凡凡[6](2019)在《桥阴空间颗粒物特征及景观改善措施研究 ——以武汉市高架桥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大量高架桥挤占了城市空间和用地,产生诸多消极桥阴空间。在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城市,很多桥阴空间却正被人们自发利用,开展如休闲、聚会、甚至桥下晨练等活动。桥下易聚的颗粒物污染将对活动的人们造成很大的健康隐患,但不同的桥阴环境和周边环境,可以对桥阴空间的颗粒物产生不同影响。文章筛选武汉6座符合条件的样本高架桥,并选择14个代表性桥阴空间标准段作为实测样本,在夏季、冬季典型天气中,进行颗粒物(PM1.0、PM2.5、PM10、TSP)浓度、桥阴空间温湿度的动点、定点同步监测,探讨不同形式的桥阴空间颗粒物分布状况及九种环境要素对桥阴空间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为桥阴空间可能拓展为人们安全活动的积极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基于桥阴颗粒物消减的景观营建策略参考。首先,分析夏季与冬季不同横断面空间形式(全覆式、中央绿带式、两侧绿带式)的桥阴空间颗粒物的分布特征,不同粒径颗粒物之间的关系等。其次,选择桥阴空间的温度、湿度、绿化宽度与面积,桥外空间(高架桥标准段边缘各向外扩50m范围)绿化面积、建筑面积、建筑距离和开敞度以及高架桥的宽高比共9种环境要素,分别与桥阴空间颗粒物浓度进行单一要素与综合要素的回归分析,探讨各环境要素对桥阴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最后,以武汉市典型月的气候参数及典型高架桥模式为例,结合ENVI-met软件建立1种屋顶绿化、4种人车分离带绿化模式、4种建筑高度、3种水体面积的三维模型,对比分析桥阴空间颗粒物浓度变化情况,并结合前人文献研究从绿化、建筑及空间遮挡、水体与材料应用方面对部分桥下可利用空间提出改善颗粒物策略。分析发现:(1)全覆式与中央分车带式桥阴空间的中心位置,较桥阴两侧位置,均有一定程度的颗粒物浓度降低,桥阴两侧分车带式对桥阴空间颗粒物浓度分布影响规律性较弱(2)桥阴颗粒物浓度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并且夏季浓度低于桥外人行道空间浓度,冬季则相反(3)桥阴空间各粒径颗粒物浓度存在线性关系,粒径越接近,线性关系越明显,夏季PM1.0与PM2.5的R2接近1,拟合度最高(4)所有环境要素在多元回归中的确定系数比简单相关确定系数高,各环境要素在相互作用时对桥阴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均明显变大(5)温湿度对细颗粒物浓度影响大,且夏季比冬季明显;周边环境要素对粗颗粒物的影响大,冬季比夏季更明显(6)4种粒径颗粒物中,PM10浓度更容易受到这9种环境要素的影响,其次是TSP,PM2.5和PM1.0浓度受温湿度以外的环境要素的影响最小。结合ENVI-met模拟,从绿化、建筑与空间遮挡、水体与材料应用几方面总结桥阴空间颗粒物改善建议:(1)桥阴空间尽量不要种植乔木,以耐阴、耐污染草本与矮灌木结合的种植为好;周边空间以落叶乔木为主,适当搭配常绿乔木,同时加大树木种植间距,以减少对颗粒物扩散的阻挡;人车分离带种植草本或低矮灌木对桥阴空间颗粒物扩散更有利(2)高架桥两侧建筑高度的增加会加重桥阴空间空间颗粒物状况,在规划建设高架桥时应对整个街谷的高宽比进行适当的控制,在不同的位置增加和减少空间遮挡也是影响桥阴空间颗粒物浓度的重要手段(3)桥阴空间设置不同形式的水体,在不同的位置合理利用下垫面材料和特殊吸附性材料也有利于改善桥阴空间颗粒物状况。
彭康夫[7](2019)在《基于污染物窜流影响的特长公路毗邻隧道通风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高速公路隧道群的规模增长较快,随之而来的毗邻隧道的运营通风问题得以凸显。由于毗邻隧道上下游洞口间的距离较小,而且往往位于峡谷之间,污染物受窜流的影响会对下游隧道的运营通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毗邻隧道染物的窜流特性展开研究,并提出合理的优化通风方案和运营控制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毗邻隧道污染物的窜流特性进行研究。基于毗邻隧道污染物窜流特性进行优化通风方案及运营控制方案的设计。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本文提出了采用CFD软件Fluent中的离散相模型模拟毗邻隧道烟尘扩散的方法,对离散相模拟的关键参数取值进行了调研。(2)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毗邻隧道CO在上下游隧道风速组合、洞内外温差、峡谷风影响下的窜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各工况毗邻隧道CO的窜流比和浓度比。(3)采用离散相模型对毗邻隧道烟尘的窜流特性展开研究,通过对毗邻隧道烟尘在上下游隧道风速组合、洞内外温差、峡谷风影响下的模拟,得到了各工况毗邻隧道烟尘的窜流比和浓度比。(4)基于各工况毗邻隧道CO和烟尘的浓度比,计算得到了考虑污染物窜流的修正需风量。提出了基于污染物窜流影响的优化通风方案:叶麻尖1#隧道采用竖井送排风+右线隧道补风方案,叶麻尖2#隧道采用全射流通风。针对不同的外界环境工况制定运营通风控制方案。
郝彩红[8](2019)在《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对交通颗粒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城市环境中,随着道路车辆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源头之一,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尤其细颗粒物和超细粒子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街道微环境的污染物浓度分布,然而,目前关于绿化带对污染物的影响研究更多的集中于理想街道峡谷中气态污染物的扩散分布,缺少对宽阔街道内颗粒物分布的全面研究。因此,了解宽阔街道中绿化带对颗粒物的扩散分布影响至关重要,可对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的环境影响有深刻了解,对评价绿化带的合理布置提供环境效应上的参考。首先,通过对绿化区域和无绿化区域的细颗粒物浓度、0.25~32μm范围内分粒径段的颗粒物数浓度、粒径范围在20nm~1μm的超细粒子总数浓度和气象参数的实地监测,分析绿化带对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其次,将气象因素和分粒径的颗粒物数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确定对颗粒物浓度的显着影响因素和综合贡献率。最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不同绿化带及绿化带布置于不同建筑物布局下对细颗粒物扩散分布的影响。实测结果表明,在平均风速小于3m/s时,绿化带会因颗粒粒径的不同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紧密型绿化带会对分粒径段的颗粒物数浓度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有聚积效应,而疏透型绿化带对粒径在0.25~0.35μm和大于2.50μm的颗粒有削减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PM2.5和分粒径段的颗粒物数量浓度与湿度和风速呈正相关关系,气象因素之间存在显着地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紧密型绿化带中,对颗粒物浓度有显着影响的主要变量有湿度、温度、风速;疏透型绿化中,显着的影响变量为采样位置、风向、风速和温度。模型的解释比例基本可达到50%以上,且呈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模拟结果表明,绿化带树冠层的孔隙率和树冠层高度都会对建筑物两侧的PM2.5浓度有影响,树冠层孔隙率为0.7时,建筑物背风侧的细颗粒物浓度值会较高于孔隙率为0.9时的浓度;树冠层高度为6m时的PM2.5浓度可能会处于较高水平。当绿化带置于三种不同建筑物布局下,两侧建筑物为等高对称时PM2.5浓度水平相对较高,其次是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建筑物背风侧的浓度值基本大于其迎风侧的,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浓度最终会变小。对于整个道路宽度内行人呼吸高度处的细颗粒物浓度水平,等高型建筑街道内浓度值偏高,而绿化带孔隙率和树冠层高度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浓度变化趋势平缓。
温蒙[9](2018)在《高温高湿城市街区环境中大气颗粒物的输运研究》文中提出颗粒物是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在城市生活环境中,极端高温天气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灾害性天气,空气温度改变导致城市水体蒸发率增大,即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大,使空气湿度发生变化,同时城市水体蒸发过程吸收空气热量,对周围环境温度起到调节作用。温度和湿度对颗粒物的扩散都有影响,因此,研究在高温高湿城市街区内颗粒物传输的规律和浓度分布特性,对预测颗粒物的污染有实际研究意义。本文以二维理想滨水城市建筑群代表高温高湿的城市环境,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RNG k-?湍流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以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作为污染源,湖水表面蒸发的水蒸气量作为空气湿度改变源,建立大气颗粒物在高湿环境中传输的数值计算模型。为了验证该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将得到的颗粒物浓度分布与国际标准Mock Urban Setting Trial实验(MUST)得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比对,模拟结果与MUST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在5%左右,曲线变化趋势一致。所以可采用此计算模型研究颗粒物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传输过程和环境因素(湿度、温度和风速)对其的影响。采用Richardson数表征一天四个时刻环境温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街道峡谷顶部上水蒸气质量分数在Ri=12.8时最大,在Ri=13.8时最小;但颗粒物浓度在Ri=16.8时最小,Ri=3.98时最大。随着速度越大时,水蒸气质量分数越小;但颗粒物浓度在u=2m/s时最大,在u=1m/s时最小,即风速越大,风流带进计算域内颗粒物越多,但流经计算域带走的颗粒物也越多。根据已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以某城市滨水居民小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温高湿城市街区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离湖面距离越远,高层建筑物迎风面20m以下的位置颗粒物聚集最多,30m以上的位置颗粒物浓度达到最小值为K=5.6×10-3;低层建筑物排列与湖面有夹角(65°)时,水蒸气质量分数和颗粒物浓度逐渐减小;低层建筑排列与湖面平行时,当没有建筑物阻碍时,颗粒物浓度逐渐减小,此时最大值K=6.72×10-2;当有建筑物阻碍时,颗粒物浓度比没有阻碍时最大值增大2.5×10-3。
许晓秦[10](2018)在《城市高架对街道峡谷内细颗粒物扩散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城市交通运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架的修建能够拓展城市道路空间,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但是高架会影响峡谷内微环境,使峡谷内颗粒物大量积聚,不仅威胁行人身体健康,也会对高架沿线建筑室内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实地监测和数值模拟研究城市高架对街道峡谷内行人暴露及细颗粒物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评价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的环境效应提供参考。实地监测有高架覆盖和无高架覆盖的街道峡谷内人行道上离地1.5m高处颗粒物浓度及气象因素,探究行人暴露情况及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无论是PM10、PM2.5还是PM1,有高架覆盖的人行道上行人呼吸高度的浓度均高于无高架覆盖的人行道。就行人暴露剂量而言,两种情况下PM10的呼吸沉积剂量相差比较大,高架覆盖对颗粒物在鼻腔区的沉积影响比较大。颗粒物质量浓度与风速和湿度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粒径越小,相关性越高,各气象因素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协同性。由于实地监测情境的局限性,本文进一步运用Fluent结合离散相模型数值模拟高架设声屏障及不同地表空气温差对街道峡谷内的空气流场及街边建筑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高架比无高架时人行道离地1.5m处颗粒物浓度高49%,与实测趋势一致。背风面建筑室内颗粒物浓度高于迎风面。在垂直方向上,中间楼层居住环境较好,十层、十一层稍差,一二层居住环境最差。有高架会阻碍颗粒物在街谷中的扩散,增大峡谷两侧建筑室内颗粒物浓度,迎风面影响较大,高架也会增大与其高度相当的楼层的颗粒物浓度。太阳辐射会影响地表温度,地表升温可以提高峡谷内的空气再循环。随着地气温差△T的增大,热浮力增大,无高架和仅有高架的峡谷两侧室内颗粒物浓度均减小。高架设声屏障时情况不同,△T=10K时室内颗粒物浓度相比△T=0K反而有所增加,此时声屏障不能起到改善由高架造成的颗粒物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的作用。
二、道路峡谷内颗粒物粒径分布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路峡谷内颗粒物粒径分布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公路隧道超细颗粒运动扩散机理及污染调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颗粒物的扩散和沉降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颗粒物的凝并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城市公路隧道风机智能管控技术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图 |
2 超细颗粒物运动扩散理论模型 |
2.1 城市公路隧道超细颗粒扩散过程理论计算方法 |
2.2 城市公路隧道超细颗粒沉降变化理论计算方法 |
2.2.1 垂直表面颗粒沉降计算模型 |
2.2.2 水平表面颗粒沉降计算模型 |
2.2.3 城市公路隧道颗粒加权沉降计算模型 |
2.3 城市公路隧道超细颗粒凝并变化理论计算方法 |
2.3.1 颗粒布朗凝并模型 |
2.3.2 颗粒梯度凝并模型 |
2.3.3 颗粒湍流凝并模型 |
2.3.4 影响颗粒凝并的重要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公路隧道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2 计算方法和计算条件 |
3.2.1 模型计算方法 |
3.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2.3 计算收敛判断标准 |
3.3 网格的生成与划分 |
3.3.1 重叠网格的建立 |
3.3.2 网格无关性和时间步长独立性检验 |
3.4 模型可行性验证 |
3.4.1 数据对比及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隧道车辆行驶交通风、温度分布及湍流变化特性分析 |
4.1 不同车速条件下车辆运动的风速变化特性 |
4.1.1 风速场分布特性 |
4.1.2 气流瞬态分布特性 |
4.1.3 风速梯度变化特性 |
4.2 不同车速条件下的隧道内温度分布 |
4.2.1 水平方向温度分布特性 |
4.2.2 垂直方向温度分布特性 |
4.3 不同车速条件下车辆运动的湍流变化特性 |
4.3.1 瞬态湍流动能分布特性 |
4.3.2 湍流耗散率分布特性 |
4.3.3 隧道内湍流耗散率瞬态变化规律 |
4.4 本文结果与同类研究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的动力学演变规律 |
5.1 不同动力学特性影响下的超细颗粒粒径分布特性分析 |
5.1.1 不同车速下仅考虑沉降时的超细颗粒粒径分布特性 |
5.1.2 同时考虑沉降和凝并时的超细颗粒粒径分布特性 |
5.1.3 不同车速下仅考虑凝并时的超细颗粒粒径分布特性 |
5.2 不同动力学特性影响下的超细颗粒衰减率分布特性 |
5.2.1 仅考虑沉降时的超细颗粒衰减率分布特性分析 |
5.2.2 仅考虑凝并时的超细颗粒衰减率分布特性分析 |
5.3 不同动力学特性影响下的超细颗粒浓度瞬态分布特性 |
5.3.1 仅考虑沉降时呼吸区的超细颗粒浓度瞬态分布特性分析 |
5.3.2 仅考虑沉降时隧道内的超细颗粒浓度瞬态分布特性分析 |
5.3.3 仅考虑凝并时呼吸区的超细颗粒浓度瞬态分布特性分析 |
5.3.4 仅考虑凝并时隧道内的超细颗粒浓度瞬态分布特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超细颗粒浓度的城市公路隧道智能风机管控技术 |
6.1 面向工程调控需求的城市公路隧道智能风机运营方案 |
6.1.1 不同通风系统方案运行时长 |
6.2 基于实时监测技术和大数据学习技术的自动化智能风机调控方法 |
6.2.1 智能风机调控所需设备模块 |
6.2.2 智能风机调控工作流程 |
6.3 城市公路隧道智能风机运营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1 方案运营的费用对比分析 |
6.3.2 智能管控系统的投资回收期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城市街道峡谷行道树覆盖下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规律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城市植物削减大气颗粒物的效率研究 |
1.2.2 城市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的扩散规律研究 |
1.2.3 城市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扩散的研究方法 |
1.2.4 行道树对城市街道峡谷大气颗粒物扩散影响的不确定性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2 街道峡谷行道树树冠郁闭度对颗粒物衰减系数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与样点设置 |
2.2.2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街道峡谷几何特征与气象条件分析 |
2.3.2 行道树带结构特征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2.3.3 行道树郁闭度与颗粒物衰减效率的回归分析 |
2.3.4 影响街道峡谷中颗粒物扩散的树冠郁闭度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影响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的植被因素 |
2.4.2 城市街道峡谷内有利于降低颗粒物污染的行道树郁闭度 |
3 街道峡谷行道树生长型对颗粒物浓度与粒径时间变化特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与测定时间 |
3.2.2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生长型行道树下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特征 |
3.3.2 夏、冬季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3 常绿落叶行道树下街道峡谷不同粒径颗粒物扩散的季节变化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街道峡谷夏、冬季颗粒物浓度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
3.4.2 街道峡谷行道树季相变化对颗粒物粒径的影响 |
3.4.3 行道树生长型对街道峡谷颗粒物扩散效应的季节性影响 |
4 街道峡谷纵横比及朝向对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地设置与测定时间 |
4.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纵横比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征 |
4.3.2 不同朝向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征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街道峡谷纵横比对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
4.4.2 街道峡谷朝向对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
5 街道峡谷内颗粒物的垂直扩散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地设置与测定时间 |
5.2.2 测定指标与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
5.3.2 街道峡谷内颗粒物垂直扩散的影响因子 |
5.4 讨论与小结 |
6 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扩散的微气候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三维微气候模型ENVI-met建模初始边界控制与参数设定 |
6.2.2 行道树郁闭度情景模拟设置 |
6.2.3 行道树叶面积密度情景模拟设置 |
6.2.4 街道峡谷纵横比与朝向情景模拟设置 |
6.2.5 模型模拟计算与后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行道树郁闭度下街道峡谷颗粒物扩散与分布特征 |
6.3.2 不同行道树叶面积密度下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场分布特征 |
6.3.3 不同纵横比与朝向街道峡谷内颗粒物空间变化特征 |
6.3.4 微环境模型的验证与敏感性分析 |
6.4 讨论与小结 |
6.4.1 行道树郁闭度影响街道峡谷颗粒物扩散与分布的规律 |
6.4.2 行道树叶面积密度影响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场分布的规律 |
6.4.3 街道峡谷纵横比与朝向影响颗粒物空间扩散的规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街道峡谷行道树覆盖下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规律 |
7.1.2 街道峡谷行道树覆盖下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模拟 |
7.1.3 基于颗粒物扩散的城市街区行道树定量化配置策略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车轮旋转引发颗粒物脱附悬浮及散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颗粒物脱附悬浮规律 |
1.2.2 旋转车轮周围流场 |
1.2.3 颗粒物扩散规律 |
1.2.4 扬尘排放因子 |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颗粒物自地面脱附悬浮的研究及在流场中的扩散分析 |
2.1 旋转车轮作用下颗粒物的运动 |
2.2 壁面黏附颗粒物的受力 |
2.2.1 表面力及颗粒物的附着 |
2.2.2 表面粗糙度的表征及影响 |
2.2.3 湍流粘性亚层中颗粒物的受力 |
2.3 颗粒物自壁面脱附规律 |
2.3.1 直接升离 |
2.3.2 滑动脱附 |
2.3.3 滚动脱附 |
2.4 旋转车轮引起颗粒物自地面脱附悬浮模型的研究 |
2.5 旋转车轮引起流场中颗粒物的扩散分析 |
2.5.1 气相湍流控制方程 |
2.5.2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2.5.3 颗粒物运动散布规律的模拟方法及假设 |
2.5.4 颗粒物的受力分析及运动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转车轮引发颗粒物脱附悬浮及散布的试验系统 |
3.1 颗粒物从车轮表面脱附悬浮试验系统 |
3.1.1 脱附悬浮试验系统结构组成 |
3.1.2 试验方法及流程 |
3.1.3 表面粗糙度测量 |
3.1.4 颗粒物的选取与准备 |
3.2 车轮扬尘试验系统 |
3.2.1 扬尘试验系统结构组成 |
3.2.2 试验方法及流程 |
3.3 颗粒物的沉降与分布 |
3.3.1 颗粒物沉降装置 |
3.3.2 质量及粒径分布均匀性测量 |
3.4 传送带运行及车轮旋转 |
3.5 颗粒物的取样及分析 |
3.5.1 采样点布置范围及位置 |
3.5.2 颗粒物质量以及粒径分布规律的测量 |
3.6 基于采样点质量测量的扬尘排放因子的计算 |
3.7 试验结果误差因素分析 |
3.7.1 采样装置对颗粒物测试结果的影响分析 |
3.7.2 传送带运动对颗粒物散布规律的影响 |
3.7.3 车轮花纹对颗粒物散布规律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颗粒物接触迁移及从车轮表面脱附悬浮的研究 |
4.1 颗粒物地面-车轮的迁移模型的研究与构建 |
4.1.1 两粗糙表面接触概率模型 |
4.1.2 两接触表面间颗粒物的受力 |
4.2 车轮表面颗粒物的脱附悬浮模型的研究与构建 |
4.2.1 车轮表面颗粒物的受力及力矩变化规律 |
4.2.2 车轮表面颗粒物脱附的临界条件 |
4.2.3 车轮表面颗粒物悬浮的临界条件 |
4.3 作用力矩及临界脱附悬浮粒径 |
4.4 车轮表面颗粒物脱附悬浮试验结果分析 |
4.5 颗粒物脱附悬浮影响因素的分析 |
4.5.1 车轮旋转速度对作用力矩的影响研究 |
4.5.2 表面粗糙度对作用力矩的影响研究 |
4.5.3 颗粒物特性对作用力矩的影响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旋转车轮扬起颗粒物散布特性的研究 |
5.1 不同工况下旋转车轮周围散布颗粒物的质量分布规律 |
5.1.1 取样测试前颗粒物沉降时间 |
5.1.2 颗粒物沉降量 |
5.1.3 车轮旋转速度 |
5.1.4 车轮-传送带压力 |
5.2 颗粒物排放因子的计算与分析 |
5.2.1 多影响因素下的颗粒物的排放因子计算 |
5.2.2 排放因子计算结果与已有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 |
5.3 旋转车轮周围散布颗粒物粒径分布变化规律的研究 |
5.3.1 散布颗粒物与试验前颗粒物粒径分布变化规律 |
5.3.2 不同速度下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分布规律 |
5.3.3 不同速度下PM_(2.5)和PM_(10)数量分布规律 |
5.4 基于车轮扬尘试验的颗粒物散布模拟研究 |
5.4.1 旋转车轮下颗粒物散布模型的建立 |
5.4.2 基于扬尘试验的颗粒物入射条件设置 |
5.4.3 颗粒物散布模拟结果的分析 |
5.4.4 不同速度工况下颗粒物散布的规律 |
5.4.5 不同车轮尺寸下颗粒物散布的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PM2.5浓度分布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城市颗粒物污染的研究现状 |
1.2.2 室内外颗粒物传输与关联性的研究现状 |
1.2.3 颗粒物动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4 针对颗粒物污染的法规与政策 |
1.2.5 研究现状分析与总结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严寒地区城市供暖季住区内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的现场实测及分析 |
2.1 引言 |
2.2 测试地点及测试仪器 |
2.2.1 采样地点介绍 |
2.2.2 采样方法及仪器 |
2.3 采样结果的浓度分析 |
2.3.1 PM_(2.5)质量浓度 |
2.3.2 PM_(2.5)质量浓度I/O比 |
2.4 采样结果的元素分析 |
2.4.1 碳成分分析 |
2.4.2 水溶性离子分析 |
2.4.3 二次生成颗粒物的量 |
2.5 PM_(2.5)及其成分室内外相关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室内外颗粒物传输及室内颗粒物沉降凝并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室内外颗粒物传输实验方案 |
3.2.1 实验地点 |
3.2.2 测试仪器 |
3.2.3 实验条件 |
3.3 室内源及开窗对室内颗粒浓度的影响 |
3.3.1 室内源颗粒物浓度排放强度 |
3.3.2 室内源及开窗对室内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 |
3.3.3 室内源及开窗对室内不同粒径颗粒物数量浓度的影响 |
3.3.4 室内颗粒物浓度的衰减 |
3.4 室内颗粒物沉降及凝并实验方案 |
3.4.1 实验地点 |
3.4.2 测试仪器 |
3.4.3 实验条件 |
3.5 沉降及凝并对室内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3.5.1 数据分析方法 |
3.5.2 颗粒物粒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
3.5.3 颗粒物的沉降率及凝并速率 |
3.5.4 沉降与凝并对室内颗粒物浓度衰减的贡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城市局地-建筑尺度颗粒物扩散模型建立 |
4.1 引言 |
4.2 模型内容简介 |
4.2.1 城市局地尺度颗粒物扩散模型 |
4.2.2 建筑室内外颗粒物传输模型 |
4.2.3 室内颗粒物沉降模型 |
4.3 模型计算流程 |
4.4 模型验证 |
4.4.1 验证方法及输入数据 |
4.4.2 测试及计算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严寒地区城市供暖季住区内颗粒物浓度分布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拟区域概述及参数设定 |
5.2.1 模拟区域及下垫面参数的设定 |
5.2.2 交通流量参数的设定 |
5.2.3 背景颗粒物浓度及气象参数设定 |
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1 颗粒物浓度分布日变化分析 |
5.3.2 颗粒物浓度分布周变化分析 |
5.3.3 颗粒物浓度分布月变化分析 |
5.3.4 颗粒物浓度分布供暖季变化分析 |
5.4 不同因素对区域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5.4.1 试验因素选取 |
5.4.2 正交试验设计 |
5.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建筑室内外颗粒物传输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严寒地区城市冬季住区室外颗粒物对室内的影响 |
6.2.1 模拟对象及计算条件 |
6.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3 无室内源情况下室内颗粒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室内外温差的影响 |
6.3.2 室外风速的影响 |
6.3.3 气密性的影响 |
6.3.4 回归分析 |
6.3.5 沉降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6.4 有室内源情况下室内颗粒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6.4.1 室内源的影响 |
6.4.2 源排放后开窗的影响 |
6.4.3 室内PM_(2.5)质量浓度的去除效率 |
6.4.4 室内源的影响持续时间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微气候环境下滨水小区内气流及颗粒物扩散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滨水区的特性研究 |
1.2.2 相对湿度的影响 |
1.2.3 环境风的影响 |
1.2.4 建筑布局的影响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滨水小区内气流和颗粒物扩散数值计算模型 |
2.1 概述 |
2.2 数学模型的选择 |
2.2.1 湍流模型 |
2.2.2 计算流体力学中的基本控制方程及计算方法 |
2.2.3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 |
2.2.4 Mixture模型 |
2.2.5 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 |
2.3 定解条件的确定 |
2.3.1 边界条件的确定 |
2.3.2 污染源的确定 |
2.3.3 水体水面蒸发率的计算 |
2.4 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生成技术 |
2.4.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2.4.2 网格生成技术 |
2.5 模型验证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武汉市某滨水小区的实测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测内容 |
3.2.1 实测对象 |
3.2.2 测点布置 |
3.2.3 实测方案 |
3.3 实测仪器和数据处理方法 |
3.3.1 实测仪器 |
3.3.2 数据处理方法 |
3.4 实测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因素对滨水小区内气流和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滨水小区与非滨水小区内气流和颗粒物扩散的对比 |
4.2.1 定常水面蒸发率下水蒸气扩散特性 |
4.2.2 滨水小区与非滨水小区内速度场的对比 |
4.2.3 滨水小区与非滨水小区内的颗粒物扩散 |
4.3 相对湿度的影响 |
4.3.1 相对湿度对气流场的作用与影响 |
4.3.2 相对湿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 |
4.4 环境风向的影响 |
4.4.1 不同主导风向下滨水小区内的速度场分析 |
4.4.2 不同风向下滨水小区内的水蒸气和颗粒物扩散分析 |
4.5 环境温度的影响 |
4.5.1 环境温度与水面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
4.5.2 环境温度对滨水小区内气流和颗粒物扩散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排列形式对滨水小区内气流和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
5.1 概述 |
5.2 模型介绍 |
5.3 不同建筑排列形式下的速度场 |
5.4 不同建筑排列形式下的水蒸气扩散特性 |
5.4.1 递增型 |
5.4.2 递减型 |
5.4.3 凹型 |
5.4.4 凸型 |
5.5 不同建筑排列形式下的颗粒物扩散特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6)桥阴空间颗粒物特征及景观改善措施研究 ——以武汉市高架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理论与实践 |
1.4.1 桥阴空间相关研究 |
1.4.2 颗粒物相关研究 |
1.4.3 ENVI-met模拟相关研究 |
第2章 实验方案与数据处理手段 |
2.1 武汉市及其高架桥状况 |
2.1.1 武汉市自然条件状况 |
2.1.2 武汉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状况 |
2.1.3 武汉市主城区高架桥状况 |
2.2 颗粒物测量实验方案 |
2.2.1 实验样本点选取 |
2.2.2 测点布置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方法与过程 |
2.2.5 小结讨论 |
2.3 环境要素量化 |
2.3.1 量化方法与过程 |
2.3.2 量化结果 |
2.4 数据处理手段 |
2.4.1 数据处理软件 |
2.4.2 数据处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桥阴空间颗粒物浓度状况 |
3.1 不同横断面空间形式的桥阴空间颗粒物分布状况 |
3.1.1 道路单侧式与单独存在式的桥阴空间颗粒物分布状况 |
3.1.2 道路两侧-中央绿带式的桥阴空间颗粒物分布状况 |
3.1.3 道路两侧-两侧绿带式桥阴空间颗粒物分布状况 |
3.2 14个桥阴标准段的空气颗粒物状况 |
3.3 桥阴空间不同粒径颗粒物特征及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要素对桥阴空间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4.1 温湿度对桥阴空间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4.1.1 温度(Ta) |
4.1.2 湿度(RH) |
4.2 绿化要素对桥阴空间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4.2.1 桥阴绿带宽度(VSgw) |
4.2.2 桥阴绿化面积(VSga) |
4.2.3 周边绿化面积(Aga) |
4.3 建筑要素对桥阴空间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4.3.1 周边建筑面积(Aba) |
4.3.2 周边建筑距离(Abd) |
4.4 空间要素对桥阴空间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4.4.1 周边开敞度(Aod) |
4.4.2 高架桥高宽比(B/H) |
4.5 环境要素与颗粒物浓度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
4.5.1 夏季预测模型 |
4.5.2 冬季预测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合ENVI-met模拟的桥阴空间颗粒物景观改善措施 |
5.1 ENVI-met参数设置 |
5.2 绿化措施 |
5.2.1 桥阴空间绿化措施 |
5.2.2 高架桥周边绿化措施 |
5.2.3 人车分离带绿化模式 |
5.3 建筑及空间遮挡措施 |
5.3.1 建筑措施 |
5.3.2 空间遮挡措施 |
5.4 水体与材料应用措施 |
5.4.1 水体应用措施 |
5.4.2 材料应用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7)基于污染物窜流影响的特长公路毗邻隧道通风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研究现状 |
1.2.2 污染物洞口扩散研究现状 |
1.2.3 毗邻隧道洞口窜流研究现状 |
1.2.4 隧道多相流研究现状 |
1.3 工程背景 |
1.4 论文硏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隧道污染物扩散的计算理论 |
2.1 隧道中污染物组成 |
2.2 污染物扩散影响因素 |
2.2.1 气象条件 |
2.2.2 地形条件 |
2.3 基本原理 |
2.3.1 基本假定 |
2.3.2 CO扩散的控制方程 |
2.3.3 两相流颗粒物受力方程 |
2.4 模型的建立 |
2.4.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2.4.2 网格划分 |
2.5 离散化方程及求解方法的确定 |
2.5.1 离散化方程的建立 |
2.5.2 求解方法的制定 |
2.5.3 两相流计算模型 |
2.6 边界条件的确定 |
2.6.1 隧道进出口边界 |
2.6.2 空气域边界 |
2.6.3 壁面边界 |
2.6.4 离散相边界 |
2.7 CO及烟尘颗粒物初始值 |
2.7.1 需风量计算 |
2.7.2 上游隧道出口CO质量分数 |
2.7.3 烟尘的成分和密度 |
2.7.4 烟尘颗粒物粒径 |
2.7.5 烟尘质量流量 |
2.7.6 上游隧道出口CO及颗粒物初始值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毗邻隧道CO窜流特性研究 |
3.1 毗邻隧道风速对CO窜流特性影响 |
3.1.1 上下游隧道等风速CO窜流特性研究 |
3.1.2 进口风速变化CO窜流特性研究 |
3.2 洞内外温差CO窜流特性研究 |
3.3 峡谷风CO窜流特性研究 |
3.3.1 左线侧谷风CO窜流特性研究 |
3.3.2 右线侧谷风CO窜流特性研究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毗邻隧道烟尘窜流特性研究 |
4.1 毗邻隧道风速对烟尘窜流特性影响 |
4.1.1 上下游等风速烟尘窜流特性研究 |
4.1.2 进口风速变化烟尘窜流特性研究 |
4.2 洞内外温差烟尘窜流特性研究 |
4.3 峡谷风烟尘窜流特性研究 |
4.3.1 左线侧峡谷风烟尘窜流特性研究 |
4.3.2 右线侧峡谷风烟尘窜流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优化通风方案及运营控制方案 |
5.1 最大需风量工况模拟 |
5.2 考虑污染物窜流的需风量计算 |
5.3 优化方案的拟定 |
5.3.1 拟定思路 |
5.3.2 优化运营通风方案拟定 |
5.4 优化运营通风方案比选 |
5.4.1 各通风方案计算结果 |
5.4.2 运营通风方案比选 |
5.5 不同外界情况的运营控制方案 |
5.5.1 环境温差工况运营控制方案 |
5.5.2 峡谷风工况运营控制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不足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8)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对交通颗粒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道路交通细颗粒物污染研究 |
1.2.1 道路环境交通颗粒物污染研究现状 |
1.2.2 城市街道空气污染物扩散研究 |
1.2.3 绿化对街道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及模型建立 |
2.1 绿色植物对污染物的作用机理 |
2.2 多孔介质模型 |
2.3 流体力学的发展概述和相关软件 |
2.3.1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概述 |
2.3.2 FLUENT相关软件 |
2.4 颗粒相运动方程 |
2.5 计算气相的湍流模型 |
2.6 模型的建立 |
2.6.1 物理模型 |
2.6.2 边界条件 |
2.7 模型模拟结果的验证 |
2.7.1 现场测量 |
2.7.2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化带颗粒物浓度的实测结果及分析 |
3.1 实验方案介绍 |
3.1.1 实验地点 |
3.1.2 实验设备 |
3.1.3 实验过程 |
3.2 绿化带不同空间结构对颗粒物的削减作用 |
3.2.1 绿化带空间结构与颗粒物数浓度的变化关系 |
3.2.2 绿化带空间结构对颗粒物削减效果的差异影响 |
3.3 绿化内不同位置对颗粒物特征的影响 |
3.4 绿化带旁行人道路细颗粒物浓度差异 |
3.5 影响因素分析 |
3.5.1 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5.2 颗粒物浓度与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FD的道路绿化带对颗粒物扩散的数值模拟 |
4.1 绿化带对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
4.1.1 绿化带对空气流场的影响 |
4.1.2 绿化带对街道内细颗粒物无量纲浓度分布的影响 |
4.1.3 树冠层高度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4.2 道路绿化带在不同建筑物布局下对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
4.2.1 不同建筑布局下的空气流场变化 |
4.2.2 不同建筑布局下的PM_(2.5)无量纲浓度分布 |
4.3 行人呼吸高度细颗粒物浓度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高温高湿城市街区环境中大气颗粒物的输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建筑物几何结构影响 |
1.2.2 风速影响 |
1.2.3 湿度影响 |
1.2.4 温度影响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高湿条件下大气颗粒物传输数值计算模型 |
2.1 数值模拟计算步骤 |
2.2 城市滨水建筑群的几何模型 |
2.3 二维理想模型的网格划分 |
2.4 数学物理模型 |
2.5 边界条件的设定 |
2.6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街区大气颗粒物传输数值计算模型验证 |
3.1 颗粒物扩散模型验证 |
3.1.1 MUST实验 |
3.1.2 模拟结果及验证 |
3.2 水蒸气扩散模型验证 |
3.2.1 风洞实验 |
3.2.2 模拟结果及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因素对城市街区中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
4.1 控制参数 |
4.2 湿度对街道峡谷内流场的影响分析 |
4.3 温度对城市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扩散的影响分析 |
4.3.1 空气流场分析 |
4.3.2 水蒸气质量分数分析 |
4.3.3 颗粒物浓度场分析 |
4.4 速度对城市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扩散的影响分析 |
4.4.1 空气流场分析 |
4.4.2 水蒸气质量分数分析 |
4.4.3 颗粒物浓度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滨水小区内颗粒物扩散的数值模拟 |
5.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5.2 数学物理模型 |
5.3 计算边界条件 |
5.4 网格划分 |
5.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5.1 空气流场的分析 |
5.5.2 颗粒物浓度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城市高架对街道峡谷内细颗粒物扩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实地监测 |
1.2.2 风洞实验 |
1.2.3 CFD数值模拟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理论方法 |
2.1 污染暴露监测 |
2.1.1 街道峡谷 |
2.1.2 实验方案 |
2.1.3 实验仪器 |
2.1.4 数据分析方法 |
2.2 数值模拟方法 |
2.2.1 CFD数值模拟简介 |
2.2.2 模型建立 |
2.2.3 模型参数设置 |
2.2.4 颗粒物扩散模拟 |
2.3 模型验证 |
2.3.1 风洞试验模型简介 |
2.3.2 CFD模拟结果及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颗粒物浓度实测结果及分析 |
3.1 高架对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3.1.1 有无高架的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实测结果 |
3.1.2 实测结果分析 |
3.2 高架对街道峡谷内行人暴露的影响 |
3.2.1 呼吸沉积剂量 |
3.2.2 质量中值直径计算 |
3.2.3 有无高架的街道峡谷内行人暴露剂量 |
3.3 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参数相关性分析 |
3.3.1 实测气象数据 |
3.3.2 相关性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颗粒物扩散数值模拟 |
4.1 有无高架对街谷内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
4.1.1 有无高架对空气流场的影响 |
4.1.2 有无高架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4.1.3 行人呼吸高度颗粒物浓度 |
4.2 地气温差对街谷内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
4.2.1 无高架覆盖 |
4.2.2 仅有高架覆盖 |
4.2.3 高架设声屏障 |
4.3 地气温差及高架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影响的整体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道路峡谷内颗粒物粒径分布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公路隧道超细颗粒运动扩散机理及污染调控方法[D]. 杨皖凝.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城市街道峡谷行道树覆盖下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规律与调控[D]. 汪小爽.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车轮旋转引发颗粒物脱附悬浮及散布特性研究[D]. 宋金蔚. 东南大学, 2021(02)
- [4]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PM2.5浓度分布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D]. 肖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5]微气候环境下滨水小区内气流及颗粒物扩散的特性研究[D]. 郭琼琼.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6]桥阴空间颗粒物特征及景观改善措施研究 ——以武汉市高架桥为例[D]. 秦凡凡.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基于污染物窜流影响的特长公路毗邻隧道通风方案优化研究[D]. 彭康夫.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对交通颗粒物的影响研究[D]. 郝彩红. 长安大学, 2019(01)
- [9]高温高湿城市街区环境中大气颗粒物的输运研究[D]. 温蒙. 武汉科技大学, 2018(10)
- [10]城市高架对街道峡谷内细颗粒物扩散的影响[D]. 许晓秦. 长安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