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渝历代人才成长环境

论巴渝历代人才成长环境

一、试论巴渝历代人才成长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耿君[1](2021)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产生,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第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取得重大进步和走向成熟及自觉的时代。在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舞蹈审美文化开始从先秦礼乐文明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文化风貌。深入系统地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嬗变的规律,把握其性质和风貌,推动中国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繁荣,极为必要且非常重要。纵观学界以往对汉代舞蹈的研究,成果众多,令人瞩目,但大多是单一的、静观的、局部的、分解式的研究,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探讨。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或视角。其最大的研究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审美定性前提下的整体系统研究,既打通了以往文艺学美学研究中文艺或美学思想、艺术和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研的领域,使研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不失审美定性分析的特质,使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性和特定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切入汉代舞蹈的研究,以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汉代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物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周来祥先生在《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一辑创刊序言中对于审美文化之定义和研究对象形态界分为审美文化理论参照,从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三个层面或维度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与当代审美理论结合,综合运用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的方法、跨媒介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按照宏观研究与个案探讨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阐释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基本形态(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典型个案、发展嬗变、总体追求、主要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归纳总结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努力再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兴盛、生机勃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拓展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揭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示性意义,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特别是民族舞蹈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和总体逻辑,本文大体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区别的三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为前提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为形态和个案研究;第六章到第八章,为纵向发展嬗变、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及价值等的宏观总体研究。下面分章具体述要:绪论主要分析本文展开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具体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读了审美文化等核心概念,梳理评述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着重从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乐府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汉代舞蹈艺术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儒道思想的蓬勃发展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汉代成熟的乐府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机构支持。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并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舞蹈是汉代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常常使用的形式和媒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分为民间祭祀舞蹈、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以及酒酣享乐的宴饮舞蹈。不同的生活形态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态特征,承担着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几种生活形态共同构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生活形态全貌。第三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受到宫廷贵族审美倾向和享乐需要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为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和宫廷祭祀舞蹈;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对专业舞蹈艺人的培养,汉代专业的舞蹈艺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底层人民为了谋生而选择以舞蹈表演为生。总体来说,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更多地受到宫廷贵族和专业艺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采。第四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傅毅的《舞赋》虽然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赋中蕴含着丰富且独到的理论品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可以将《舞赋》看作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舞赋》不仅为我们描述了一场意趣横生的舞蹈表演,而且以理论化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雅舞与俗乐舞界定关系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舞蹈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反映出汉代舞蹈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诸多审美文化特征,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舞赋》作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对后世舞蹈审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对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进行个案阐释,重点选择了长袖舞、盘鼓舞、灵星舞以及百戏舞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这几个舞蹈个案各具审美内涵,同时作为审美文化的实践主体完整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实践美学精神。本章从微观角度切入,阐述各个舞蹈个案的舞容舞态,分析其各自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进一步还原完整具体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景象。第六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其放置到历史纵轴上作宏观分析,分析比较前代舞蹈审美文化特征,理解感悟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等条件变化,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特征。西汉舞蹈审美文化代表了上古本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结束,而东汉舞蹈审美文化则代表了中古多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开始。东汉大量的舞蹈实践奠定了舞蹈艺术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基础,同时也和东汉时期潜在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相互辉映,共同酝酿着魏晋时期更大更猛烈的艺术与人自身的变革。两汉舞蹈审美文化嬗变的发生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依托特殊的时代背景,追求雄健瑰丽的审美理想,雄健,指刚健雄大;瑰丽,指浪漫华丽。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美丑兼备、本俗求雅、阴柔飞动、以悲为美等方面,这些审美特征相互联系,与雄健瑰丽的总体追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核心图景。第八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审美走向自觉,实现了民族舞蹈的空前交流融汇。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整体风貌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自觉性,在整个舞蹈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身体语言和技艺结合的审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表达范式,对当代舞蹈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呈现与创新的贡献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定格在历史长河里,但其审美文化实践及精神却是活在当下并指向未来的。

施昂[2](2021)在《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唐五代藩镇割据、政局动荡、兵戈不断。在此时代背景下,文人四处游走、被迫迁移,其思想与创作免不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同时,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本表达体裁,在晚唐五代时期逐渐兴盛。对词学的地理与地域研究的学术史的梳理中可以看到,涉及晚唐五代阶段的研究较少,且鲜少有对此时期的各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作系统探讨。因此对晚唐五代词地理分布的梳理很有必要。本文将在“文学地理学”理论的引导下,尝试对晚唐五代词作地理分布现象的梳理。词人籍贯地与活动地的分布及其所受区域文化,能呈现其时词学版图的静态特征与动态流变,从而在空间上勾联南北,在词史的发展上纵向贯通。全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回顾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及其理论建构,梳理词学研究中有关地理与地域的研究。其次,阐明晚唐五代词的地理分布与区域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介绍全文的研究思路、篇章结构与方法。第一章晚唐五代词人的分布。首先,对晚唐五代词人词作的基本情况包括词人名、分属时期、籍贯地、籍贯地的今属地、词人生卒年、所用词调数、所作词作数、词人的徙任地及有关基本情况的备注如所仕政权等进行梳理。其次,分别对其中分属于晚唐和五代的词人的籍贯作地理分布的列表统计。接着,根据词人仕途流徙析出文人流向表,得出其时的词学版图具有扩散性、南方化及都市向心力的特点,从动态上展现晚唐五代词史的发展。并据此,生成其时的五个文学区系六个区域文学中心。第二章晚唐五代词内容的区域分异。分别对隶属于六个区域文学中心即长安—洛阳—开封、敦煌、成都、长沙一江陵、江都一金陵一杭州、长乐一泉州一兴王府的词人的词作内容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在对文本内容的考察中发现同一区域文学中心中本土或移民词人对于都市等外部环境的感知不同,反映在文本上就呈现出了不同的画面,这一现象在西蜀词人中颇为瞩目。从整体上而言,晚唐五代词在内容上涉及到的地理因素除自然地理外,以地区发展为多。第三章晚唐五代词的区域比较。从地理风貌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水文水系、气候特征及以矿产与动植物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等,地区发展如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教育培养与人才选拔、军事制度与城市建设等以及文学文化渊源的传承等方面对晚唐五代词的区域分异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地理风貌对词人审美情趣与文学选择有熏染与促成作用;地区发展对词的创作有推动和鼓励作用;文学文化渊源上除了佛、道等思想外,中原大唐气象崇文尚武的余韵、蜀中尚“靡丽”的文学传统、荆楚之地“骚怨”传统的回归与超越、六朝以来江南诗性文化的形成与成熟、闽粤岭南流贬文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各地呈现出了不同的传承风貌。第四章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由于词人之间存在着交流互动、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接受的历来文化传统的同一性使得词人创作的文本内容呈现出趋同。这种相似与趋同性在地理意象的运用与表达上可以显见。于是将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粗分为区域意象和地景意象,试图对这些地理意象的意蕴以及差异进行阐释。区域意象包括边地意象、江南意象与荆楚意象;地景意象包括两大都市意象群即长安—洛阳都市意象群、吴越都市意象群,以及巫山意象。

田宓[3](2021)在《《香宋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宋词》是赵熙生前唯一付梓出版的单独的作品集。词集主要创作于1915年至1920年,当时正值民国初期。这一时期四川地区的社会民生,词人思想情感的变化在词作中都有所反映。本文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结合赵熙的生平、交游等对词集进行研究。本文简要考证了赵熙生平、交游,由此对赵熙生平遭际有了整体的认识,并梳理了《香宋词》的概况。在对赵熙与《香宋词》有了整体认识的基础上,继而探讨了《香宋词》的题材类型与思想内涵。《香宋词》的题材类型有记游写景词、寄赠酬唱词、记事抒怀词、题画咏物词、时序节令词等。记游写景词多具有情景交融、借古喻今的特点;寄赠酬唱词是赵熙用情至深、用心至细的词作;记事抒怀词的显着特点是写实性;题画咏物词中的托物言志之意尤为明显;时序节令词大多为有感而发,不流于单纯的风俗描绘。《香宋词》的思想内涵十分具有时代特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以及世事变迁带给赵熙的忧愁苦闷,表现了他的黍离战乱之痛、淡泊归隐之志、感时伤事之慨。进一步深究赵熙作词起因发现,其作词多源于对现实的记载,并受到常州词派的影响,《香宋词》中有明显的“尊体”意识。也正是由于《香宋词》对现实历史的记载、以“寄托”的手法表达自身的忧患意识和内心情感,以及赵熙自身的遗老身份影响促成了词作的“词史”笔法,赵熙是明显具有词史意识的,《香宋词》是足以被称为“词史”的。此外,《香宋词》还具有诗化的特点。《香宋词》从词作内容、创作手法、词体功能、风格上表现出向诗靠近的倾向。形成《香宋词》诗化的原因主要是清词诗化倾向的波及、赵熙词学受到常州词派的影响及词体自身发展的必然性。诗化带给《香宋词》的影响则是拓宽了《香宋词》的题材内容、提升了《香宋词》表现力与意境。

徐慧极[4](2020)在《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式”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对艺术门类、类型、体裁、风格等涉及体制与样式问题的总体概括。本文以史为线索,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体式问题。中国古代艺术体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构成与理论表达方式。本文针对艺术体式理论的论述是以四个结构层次为划分依据,从五个理论维度进行阐述。四个结构层次分别是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以及从体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风格;五个阐释维度分别是物质媒介与艺术语言、形制规范、名家样式、地域风格、时代风格。艺术体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它在门类、类型、体裁三个层级上经历了从混融综合之“艺”到独立之“体”,再到具体体式细化、整合的演化过程。先秦、秦汉是艺术体式的混融期,体式在礼乐制度的规约下发展,该时期着重讨论的是体式与礼乐制度、百工技艺的生成及规范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体式的确立期,各艺术门类作为独立个体的艺术批评意识日渐强烈,门类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界限渐趋明朗,体式理论侧重于强调艺术家的主导作用及名家样式的典范地位,体式形构、样貌的形式认识逐渐深化,二者在体的生成、确立中互为因果。唐宋是体式的系统整合期,也是体式形制规范的重构期,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的样式标准逐渐建立,书、画、乐门类艺术的样式类型论逐渐形成,奠定了后世艺术体式阐述的理论基础。元明清时期,艺术体式在整合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艺术体式理论通过拓展体式阐述的本体向度,整合前代艺术体式,再释体式活力。从种类形式层面延伸至风格,时代风格、名家样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成为体式阐述的主要方面。历史阐述维度进一步推进,既有体式的样式形态获得了系统的梳理,体式的形式构成因素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凝练,部分原有艺术样式的体式价值得以彰显。把握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理论,是重审古代艺术样式形态、样式谱系、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论题的一个窗口,也是认识古代艺术整体样式构成的一架梯子,对之进行系统整理,有助于推进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现代阐释。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芦燕[6](2020)在《华音与胡乐 ——中唐士人的音乐观念及其文学呈现》文中认为中唐音乐是唐代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是外来音乐亦即胡乐,与本土音乐交融的关键时期。经历安史之乱,胡乐在唐王朝的发展日益扩大,而华音则呈逐渐衰落之势。音乐发展形势与当时藩镇割据的政治形态恰相呼应,势必引起士人的忧虑与紧张,进而对这种形势作出反应。其中,元稹、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张籍、王建、张祜等人积极表达自己的音乐态度,并逐渐渗透进诗歌的写作中,在当时具有典型性并形成一定影响。其他如杜佑、高郢、裴度、梁肃、李程、周存诸人也积极参与了音乐讨论。这些士人关于华音与胡乐的讨论,使得这一时期的音乐具有反映中唐政治、文化的特殊意义。本文围绕华音与胡乐这一中心问题,以中唐士人对于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态度作为研究对象,来关照中唐士人的思想与文学,也借此角度窥探安史之乱后士人对社会的反思与重建。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分析中唐音乐的发展背景。就胡乐来说,胡乐在初盛唐时期就开始兴盛,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宫廷。安史之乱后,胡乐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地方和民间,对军乐也有所影响;就华音而言,雅乐受安史之乱的冲击巨大,重要的发展因素被瓦解。虽然肃宗、文宗朝采取了一系列恢复雅乐的措施,但成效不大,在贞元、元和之际,也出现了相应努力,试图恢复礼乐的权威性。第二章探讨中唐士人对胡乐的矛盾态度。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少士人表达出强烈的反胡观念。其中,元白二人在新乐府诗歌中的反胡之声最具代表性,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正是中唐政治形势的严峻化,促使士人音乐文化心理发生转变,华音本位的思想得到强化,胡乐成为被排斥的对象。但抛开政治立场与士人身份,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自觉的流露出对胡乐的喜爱之情。这一矛盾的音乐态度实际是士人音乐思想在不同层次多元反映。琵琶作为典型的胡乐乐器,士人对它的态度有一定代表性。第三章分析中唐士人对传统音乐的态度及文学表达。面对日益衰败的传统音乐,中唐士人试图通过音乐复古的方式,来重新构建华音发展的体系。首先是对礼乐的重建,白居易、柳宗元二人能够自觉站在国家立场,完成“正礼作乐”的礼乐构想与实践。其次是乐府观念的复与变。张籍、王建主张学习汉乐府民歌传统,属于复古层面。而元白的新乐府观念主张诗乐结合,属于对乐府观念的更新。最后,以中唐士人对琴乐的大力提倡作为个案,可见士人对雅正的音乐追求。第四章探讨中唐士人对流行音乐的文学实践。中唐时期胡、俗二乐相互交融,社会享乐之风盛行,音乐呈娱乐化发展趋势。基于这种音乐风气的漫衍,燕乐快速的发展,主要集于江南、四川两地。相应的白居易、刘禹锡对文人词创作积极尝试。同时,一些文人另辟蹊径,化俗为雅。其中,刘禹锡的《竹枝词》是对巴楚民歌的借鉴与改造,张祜诗歌中也包含着谣曲风俗的书写。他们对民间俗乐的文人化书写,使民间俗乐被更多人接受、传播。中唐士人对音乐问题的思考与反思,关涉到古代的音乐观、文学观、文化观,也能说明其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态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卢猛[7](2020)在《地域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禹锡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许多地方,且深受地域文化影响,尤其以江南文化、楚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最具有代表性。刘禹锡诗歌中有大量描写江南、荆楚、岭南、巴蜀地域特色的内容。同时,这些区域的地域文化也深深影响着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及思想心态。本文把刘禹锡放置于中唐特定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以地域文化与文学为切入点,全面、动态地了解地域文化与刘禹锡诗歌之间的关系。本文一共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对刘禹锡社会生活背景及生平思想的分析。时代影响了文人所处的生存环境,更影响了文人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思想。在宦官专权、藩镇割据问题十分突出的中唐时代,刘禹锡立志要匡扶社稷,救国安民。即使混乱复杂的政治环境,使他陷入政治困境,遭受磨难,他依旧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表现出顽强不屈的乐观精神。第二章是对江南文化对刘禹锡所产生的影响的介绍。刘禹锡少年时期在江南度过了十八个春秋。江南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繁荣的经济实力,为刘禹锡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对其思想、才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吴越民歌对刘禹锡诗歌创作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章是对楚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的介绍。刘禹锡被贬朗州,在此生活九年有余。楚地崇巫信神、竞渡、踏歌的民风民俗;人文意象的古迹风物;自然意象的山川河流等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屈原忠君爱国的精神和骚怨情怀更是对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面对困难时,刘禹锡不仅流露出了忧伤孤独的囚拘心态和悲愤情怀,更是表达出了自己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意识和砥砺前行的乐观精神。第四章是对岭南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的介绍。刘禹锡再次被贬连州,在此生活三年有余。岭南别样的自然风光,异域的民风民俗给予刘禹锡带来了些许安慰,使其创作了许多反映岭南山川风俗的诗歌。重罹不幸,虽然也使得刘禹锡心生忧怨,但他依旧关心民生,志在报效国家,通过政治诗歌创作坚守着自己的政治理想,通过友人之间的唱和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怀,并且对岭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是对巴蜀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的介绍。刘禹锡经历多次贬谪,再次被贬夔州时,内心波澜相对已有所缩小,承受压力打击的心理也已增强,他的心态逐渐平和、淡定。他感受着巴蜀别样的自然风光、体验着巴蜀别样的生活氛围,创作了许多关于巴蜀地区的诗歌,展现出了巴蜀独特的地域风光,尤其以“竹枝词”创作最为突出。

黄金龙[8](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王玲瑜[9](2020)在《清朝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竹枝词作为一种源于民间,基于民歌又有别于民歌的文学体裁,自唐初文人雅化之后逐步亮相文坛,经历了宋、元、明三朝的发展,时至清朝迎来了其创作和发展的高潮阶段。清代竹枝词在吸收了历代竹枝词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演变和发展,尤其是竹枝词创作者阵容的扩大和创作数量的空前繁盛,以及竹枝词纪实功能的突出对清朝文学及文献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八旗满洲文人作为清代文人的一支,他们的竹枝词除了具有与其他文人竹枝词的共性外,自然有其独特的地方值得被探讨。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厘清清代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的概念内涵以及对清代的时间概念进行界定;介绍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正视目前学界对于八旗满洲竹枝词研究匮乏的现状;阐述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及意义;概述本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清代竹枝词的由来、流变、发展状况以及竹枝词的创作背景。首先对竹枝词的释义以及发展流变进行梳理。其次介绍竹枝词创作的文化背景,对清朝时期竹枝词的创作情况进行概述。进一步介绍清朝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的发展状况,这一部分主要从八旗满洲竹枝词创作背景、对前人的继承与接受,尤其是民歌对满洲旗人竹枝词的影响,以及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与同期其他文人竹枝词的差异等方面展开。旨在全面掌握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逐渐发展的原因和现状。第二章从清朝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的内容着手。主要从节日习俗、男女恋情、服饰妆容、地区风物、山水田园、饮食习俗及其他七个方面展开。其中节日习俗包括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本身就包含着很多民风民俗,无论是节日活动还是饮食习俗都各不相同。第三章介绍清朝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的艺术特色。本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是竹枝词的地域性,由于其中涉及的地域广泛、内容庞杂,所以难免涉及各地的地域气候、自然风貌以及山川河流景观,而各个地区建筑风格、居住环境、服饰等的迥异也是地域性的重要表现,本章主要从直接反映地域特征的竹枝词入手分析,并对竹枝词中独特的地域风物进行论述;其次是竹枝词中的对女性的关注,竹枝词中出现了很多以女性口吻或以女性为创作对象的内容,例如《江山船竹枝词》以妓女的口吻对她们漂浮不定的无奈的吟咏。还有体现在恋爱关系中女性主动的行为以及以女性形象为参拜对象几方面;其三是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的写作手法,从竹枝词的纪实性、内容的亲民性、使事用典以及叙史性展开。最后是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所具有的独特民族性以及区别于其他竹枝词的特征,虽然满洲旗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汉化,但作为地地道道的满洲人,他们的竹枝词中多多少少会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内容体现,同时也有很强烈的与民族共命运愿望的表达。第四章主要介绍清朝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的价值。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主要内容,题材自由且多样化,在“咏风物”“歌民情”中,始终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清朝八旗满洲文人所创作的竹枝词虽然数量有限,但是却真实地记载了当地的地域风貌和风土民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其中文学典故及技巧的运用更是其极高文学价值的体现。其次,竹枝词内容广泛,所包含的资料繁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丰富的文献资料可补充地方志、历史文献的不足,为后人研究当时当地文学或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再次,它传承了八旗满洲文人的价值观。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研究内容,重申对清朝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研究的重要意义。

陈小琴[10](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试论巴渝历代人才成长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巴渝历代人才成长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解读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奠基
        一、辽阔的疆域
        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
        三、活跃的社会氛围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支持
        一、日益繁荣的西汉经济
        二、稳定发展的东汉经济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独尊
        二、道教思想盛行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 乐府机构的推动
        一、乐府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二、汉代乐府的职能
        三、太乐及其职能
        四、汉代乐府机构的作用与特点
第二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
    第一节 民间祭祀乐舞
        一、民间祭祀乐舞产生的思想背景
        二、民间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第二节 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
        一、婚配繁衍的高禖
        二、驱魔除瘟的大傩
    第三节 酒酣乐作的宴饮舞蹈
        一、以舞相属
        二、即兴舞蹈
        三、自娱舞蹈
第三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
    第一节 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一、宫廷乐舞
        二、代表人物
    第二节 文武兼备的宫廷祭祀乐舞
        一、宫廷祭祀乐舞发展脉络
        二、宫廷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三、雅舞理念的延续
    第三节 艺人表演的专业舞蹈
        一、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其对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
        二、出身民间的歌舞艺人
第四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以傅毅《舞赋》为例
    第一节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二、《舞赋》与俗乐舞的发展壮大
    第二节 从《舞赋》看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美的造型
        二、圆形轨迹
        三、以腰为轴
        四、形神统一
        五、对高难度技巧的追求
        六、服饰、道具与动作的配合
    第三节 《舞赋》对舞蹈意境的描摹
第五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个案阐释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长袖舞
        一、袖的分类
        二、长袖舞的特殊结合形式
        三、长袖舞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长袖舞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雄健奔放的盘鼓舞
        一、盘鼓舞其名目
        二、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三、盘鼓舞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玄幻瑰丽的灵星舞
        一、郊祀乐舞
        二、祭地之舞——灵星舞
        三、灵星舞与其他郊祀乐舞的关系
        四、灵星舞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五、灵星舞的审美特征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百戏舞
        一、百戏中的“舞像”舞
        二、百戏中的道具舞
        三、百戏中的情节舞
第六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
    第一节 继承中的融合与创造:西汉初中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二节 否定和分化中的新变: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三节 走向成熟和自觉:东汉中晚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七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
    第一节 雄健瑰丽: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
        一、雄健瑰丽之雄健
        二、雄健瑰丽之瑰丽
        三、雄健瑰丽之交融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美丑兼备
        二、本俗求雅
        三、阴柔飞动
        四、以悲为美
第八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
        一、继往开来
        二、审美走向自觉
        三、空前的交流融汇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儒家乐舞思想及其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二、多元统一的审美范式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第三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表现与创新的贡献
        二、推动与当代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2)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唐五代词人的分布
    第一节 晚唐五代词人的籍贯分布
        一 晚唐五代词人词作的基本情况
        二 晚唐词人的籍贯分布
        三 五代词人的籍贯分布
    第二节 文人流向与区系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 文人流向分布
        二 区系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扩散性
        (二)南方化
        (三)都市向心力
第二章 晚唐五代词内容的区域分异
    第一节 长安—洛阳—开封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内容涉及秦晋地理景观
        二 创作内容反映秦晋地区发展与都市生活
    第二节 敦煌区域文学中心
    第三节 成都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队伍渐趋西蜀“本土化”
        二 创作内容涉及巴蜀地理风貌
        三 创作内容反映成都都市生活
    第四节 江都一金陵一杭州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内容涉及江南风物
        二 创作内容反映吴越地区发展
    第五节 其他区域文学中心
        一 长沙一江陵区域文学中心
        二 长乐一泉州一兴王府区域文学中心
第三章 晚唐五代词的区域比较
    第一节 地理风貌对词人审美情趣与文学选择的熏染与促成
        一 地理位置:勾联中西南北,吸引四方来客
        二 地形地貌与水文水系:峰峦叠嶂、雄峻开阔与沟渠纵横、奇丽婉转
        三 气候特征:伤春悲秋又兼夜雨绵绵
        四 自然资源
        (一)矿产资源:金、银、铜中的“富贵气”与“铁”骨铮铮
        (二)动植物资源:花草簇拥下的艳丽风情与江河湖海间的渔隐思想
    第二节 地区发展对晚唐五代词创作的推动和鼓励
        一 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
        二 教育培养与人才选拔
        三 军事制度与城市建设
    第三节 文学文化渊源对晚唐五代词内容与风格的承启
        一 各区系承载文学渊源的不同
        (一)中原大唐气象崇文尚武的余韵
        (二)蜀中尚“靡丽”的文学传统
        (三)荆楚之地“骚怨”传统的回归与超越
        (四)六朝以来江南诗性文化的形成与成熟
        (五)闽粤岭南流贬文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文化思想传播交流的影响
第四章 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
    第一节 区域意象
        一 边地意象:忠勇无畏与切切相思
        二 江南意象:丽景乐游与淡淡闲愁
        三 荆楚意象:烟水浩渺与凄艳感伤
    第二节 地景意象
        一 长安—洛阳都市意象群
        二 吴越都市意象群
        三 巫山意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香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赵熙生平及词集概况
    第一节 赵熙生平及交游简述
        一、赵熙生平简述
        二、赵熙交游简述
    第二节 《香宋词》概况
        一、赵熙创作《香宋词》时间考论
        二、民国版《香宋词》刊刻时间考论
第二章 《香宋词》题材类型与思想内涵
    第一节 《香宋词》的题材类型
        一、记游写景词
        二、寄赠酬唱词
        三、记事抒怀词
        四、题画咏物词
        五、时序节令词
    第二节 《香宋词》的思想内涵
        一、黍离战乱之痛
        二、淡泊归隐之志
        三、感时伤事之慨
    小结
第三章 《香宋词》“词史”说考论
    第一节 《香宋词》的“尊体”意识
        一、写词记实言志
        二、创作主张近常州词派
    第二节 《香宋词》“词史”说考论
        一、《香宋词》“词史”说由来
        二、赵熙“词史”意识的实践
    小结
第四章 《香宋词》“诗化”问题考察
    第一节 《香宋词》的诗化倾向
        一、词作内容的诗化
        二、创作手法的诗化
        三、词体功能和风格的诗化
    第二节 《香宋词》诗化的原因及意义
        一、《香宋词》诗化的原因
        二、《香宋词》诗化的意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体式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现状
        (一)艺术形态分类相关成果
        (二)古代文体研究相关成果
        (三)古代艺术史研究兼及成果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学方法
        (二)比较法
        (三)历史阐述学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礼乐制度和百工技艺规范下的先秦、秦汉艺术体式
    第一节 礼乐制度与艺术体式
        一、礼乐为主导的音乐体式
        二、典仪仪制下礼乐体式的分化
        三、礼制规约与音乐体式的样态
        四、发展至性情、模仿的音乐起源论
    第二节 诗乐舞由一而分
        一、上古到先秦:诗乐舞一体,乐舞为主导
        二、秦汉:歌舞音乐形成,歌、舞为主导
    第三节 隶变与书体书势的衍生
        一、经典书学势体文
        二、势体文文献剖析
        三、《四体书势》的体式意义
        四、势体文与书法体势
        五、势体文综合艺术语言、形制规范、样式风格阐述维度为一体
        六、势体文对唐代书体论的影响
    第四节 百工技艺、礼乐观念下的工艺和绘画体式
        一、工艺技艺与百工艺术体式的分化
        二、宇宙观念与百工艺术体式的统合
        三、礼乐观念与绘画体式的存在价值
第二章 主体和样式典范主导的“体”: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第一节 形构、样貌与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一、《文心雕龙》之“体势”
        二、形构、样貌与书法体式
    第二节 阮籍、嵇康以琴体言乐体
        一、阮籍音乐体式论
        二、嵇康琴体论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音乐体式分化
    第四节 二王典范与书家体式
        一、魏晋南朝二王体式典范
        二、钟张二王与古今二体
        三、书家、书体的体式建构
    第五节 人物画、山水画体式
        一、传神论与人物画体式
        二、山水画体式论形成
        三、六法与画体
第三章 形制规范的建立:承前启后的唐宋艺术体式
    第一节 唐宋乐舞、戏剧体式整合
        一、诗、词的音乐体式衍变
        二、宋音乐体裁文献转折期
        三、从唐歌舞燕乐至宋杂剧
        四、乐部制与乐部样式标志
    第二节 体法与唐宋书法体式
        一、书体为纲与书体体式
        二、书体体式与书家体式
        三、书法体式的融合与分化
    第三节 类型与唐宋绘画体式
        一、体式风格类型
        二、门类与绘画体式
        三、门类间体式融合
第四章 本体向度的拓展:元明清整合再释的艺术体式
    第一节 风格阐释维度的延伸
        一、时代风格与名家样式
        二、地域风格与流派风格
    第二节 形构阐释维度的延续
        一、戏剧体式与戏曲体制
        二、书体体式的系统整合
    第三节 历史阐述维度的推进
        一、时代、艺术家体式的历史概括
        二、钩沉体式传衍的流脉意识显着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华音与胡乐 ——中唐士人的音乐观念及其文学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安史之乱前后的唐代音乐
    第一节 胡乐的日渐兴盛
        一、宫廷胡乐的流行
        二、胡乐漫衍,流行于民间
    第二节 华音的日益衰落
        一、雅乐的困境与重建
        二、贞元、元和之际的礼乐建设
第二章 中唐士人对胡乐的矛盾态度
    第一节 政治形势下的反胡之声
        一、元白新乐府中反胡的音乐思想
        二、士人反胡的音乐文化心理
    第二节 士人日常对胡乐新声的喜爱
    第三节 胡乐的华化——以中唐士人对琵琶的认识为例
        一、从“胡琵琶”到“汉琵琶”
        二、从器乐描写到诗乐描写
第三章 中唐士人的音乐复古观念与雅正追求
    第一节 复兴传统礼乐的努力
        一、“乐政一体”礼乐观的回归
        二、白居易《策林》中的礼乐构想
        三、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的内涵
    第二节 对乐府观念的复归与开拓
        一、张王乐府向汉乐府传统的回归
        二、元白诗乐结合的新乐府观
    第三节 对雅正之声的追求——以中唐士人对琴乐的态度为例
        一、琴乐重提的政治内涵——治世多雅音
        二、琴乐重提的个人涵义——道德修身
第四章 流行音乐的漫衍与中唐文人的实践
    第一节 中唐音乐的娱乐化倾向
    第二节 燕乐与中唐文人词创作
        一、燕乐流行的地域特征
        二、中唐文人词的尝试与创制——以《忆江南》为例
    第三节 民间俗乐的文人化
        一、刘禹锡对民歌《竹枝》的改造
        二、张祜对谣歌、杂曲的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地域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刘禹锡生平思想及社会生活背景
    第一节 刘禹锡所处的时代
    第二节 刘禹锡生平经历及主要思想
第二章 江南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
    第一节 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少年江南生活对刘禹锡思想影响
    第三节 江南文化对刘禹锡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三章 楚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
    第一节 楚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楚文化在刘禹锡诗歌中的体现
    第三节 楚地生活对刘禹锡诗歌思想与情感的影响
第四章 岭南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
    第一节 岭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刘禹锡诗歌中的岭南山川、风俗
    第三节 岭南文化对刘禹锡思想影响
    第四节 刘禹锡对岭南的贡献
第五章 巴蜀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
    第一节 巴蜀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刘禹锡诗歌中的巴蜀人文风俗
    第三节 巴渝“竹枝歌”与刘禹锡《竹枝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标号说明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四、研究史回顾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三、南、北曲牌界说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余论:曲牌论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参考文献
附录编制说明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後记

(9)清朝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相关概念界定
    0.2 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0.3 本论文目的及意义
    0.4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1 清朝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创作概说
    1.1 竹枝词释义
    1.2 竹枝词创作的时代文化背景
    1.3 竹枝词创作的概况
2 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的内容
    2.1 关于节日习俗
        2.1.1 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关于春节的记载
        2.1.2 元宵节
        2.1.3 清明节
        2.1.4 端午节
        2.1.5 中元节
        2.1.6 七夕节
        2.1.7 中秋节
        2.1.8 重阳节
        2.1.9 小年
    2.2 关于男女恋情
    2.3 关于服饰妆容
    2.4 关于地区风物
    2.5 关于山水田园
    2.6 关于饮食习俗
    2.7 其他
3 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的艺术特色
    3.1 地域性
        3.1.1 直接反映地域特征
        3.1.2 描写独特的地区风物
    3.2 对女性的关注
    3.3 写作手法
    3.4 与民族共命运及其区别于其他文人的独特性
4 清代满洲旗人竹枝词的价值
    4.1 文学价值
    4.2 文献价值
    4.3 传承八旗满洲文人的价值观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表

四、试论巴渝历代人才成长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D]. 耿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D]. 施昂.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香宋词》研究[D]. 田宓.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D]. 徐慧极. 东南大学, 2020(02)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华音与胡乐 ——中唐士人的音乐观念及其文学呈现[D]. 芦燕.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地域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研究[D]. 卢猛. 湖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 [9]清朝八旗满洲文人竹枝词研究[D]. 王玲瑜. 辽宁大学, 2020(01)
  • [10]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论巴渝历代人才成长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