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磁器口信仰文化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念利[1](2021)在《集体记忆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文化建构研究 ——以重庆市轨道交通特色站点为例》文中认为
张倩文[2](2021)在《基于空间体验的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环境营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二十一世的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不仅仅是独属商业范畴的售卖空间,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城市需要商业公共空间丰富活化居民公共生活,显示城市经济的活力与文化多样性。因商业步行街的本质属性为消费,过去的研究中商业步行街营建的主要立足点是消费行为,在当下互联网经济趋势下,实体商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商业空间消费吸引力低迷的情况下,应着重强调商业氛围营造下的空间体验性。本研究以城市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为突破口,关注人群多样化需求特征,在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探索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的体验变体,使之既适应消费需求同时满足城市开放空间的职能。从细部设计出发引导人群以商业为媒介体验空间的环境魅力,激发人群参与公共生活的兴趣,提升城市活力。通过文献综述的整理与总结,阐述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与空间体验基本发展历程与概念,论述体验空间与传统消费空间的区别;分类研究学习大量国内知名商业步行街案例,总结商业步行街外部体验空间组成部分与基本功能,通过对以上案例中体验空间特征的总结,得出体验空间的类型、对象、存在方式、设计特点、体验目的、影响体验的因素六部分。得出空间体验的基本结构,分析结构中主体与客体的构成,论述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得出主客体内在联系的建立与体验要素。体验要素结合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形态得出循序渐进的体验观,结合案例分析中析出的“商+文旅娱”空间布局模式,确立空间体验的基本价值观。在基本价值观的引导下推出体验秩序,建立空间体验的具体策略,针对空间布局、细部设施、宏观文化层三方面,得出社交体验策略、造景体验策略、文化体验策略三大方向,以此细分十二小项,指导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的体验营建。结合策略选取场地进行设计实践,通过实地考察与设计分析,推敲策略的优势与不足。
张永进[3](2020)在《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特点研究》文中认为传统聚落街巷空间能直观反映出聚落的特点,他作为各项功能活动的发生器,随着岁月的变迁,我们经常流连忘返于其舒适的比例尺度、和谐的色彩、变化的空间形式、舒心的景观、丰富的材质肌理、街巷特别的空间氛围。其在室外空间设计方面给我们很多借鉴的地方。本文将从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结构和相关要素出发,结合区域的地理环境、民俗人文和社会发展特点,运用建筑学和规划学的理论知识对西江千户苗寨的传统村落进行现状研究和调研分析。另外,还将考虑到建筑学、美学和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从专业化的角度对西江千户苗寨的空间形态、空间结构和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全面分析,并从中挖掘出千户苗寨街巷空间独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希望千户苗寨所拥有的文化和建筑元素能够得到保护,永远流传。本文的研究内容为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的特点。从宏观上分析民族村落街巷空间的影响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民族选址观念、社会经济模式、村落生活变化对街巷平面与空间及形态的影响;微观上分析了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构成要素、平面形态、空间格局、景观特点、建构特征及营造技艺、街巷后期发展的评价体系、街巷现状问题、改进策略等方面内容。总结苗寨街巷空间营造上所采取的建筑学层面上的处理手法和尺度标准,探讨民族村落街巷的构成特点及未来发展评价,提出改进对策及设计启示。在对传统民族村落街巷进行空间结构的研究中挖掘出其空间组织规律,为民族村落街巷未来的更新和建造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
黎宇梦[4](2019)在《在地性视野下山地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研究 ——以湖北恩施市清江滨河景观设计为例》文中指出滨河地段作为城市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生态系统组成、景观资源和生产要素,是城市中极具生命力的生境走廊,也是城市地域文化和栖居者集体记忆的载体。受山地城市特殊地理环境影响,滨河景观在空间格局、交通结构、地域生活和精神信仰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征,成为其在地性的重要体现。而当前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引发大量无序开发和建设任意挤占滨河空间,河道行洪功能受阻,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传统水利工程的发展促使以片面追求防洪兴利为目标的河道治理模式改变了河流形态和结构,导致城市滨河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地域独特性消失,空间活力缺乏,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功能退化甚至丧失,山地城市滨河地段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景观作为地域文化内涵的结晶,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重要体现,在地性是多元化和全球化语境中探索人地复杂关系的策略性选择。因此,景观在地性特征分析对彰显地域自然与文化特征,反应栖居者地方生活需求,建构地方认同和情感共鸣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其策略体系构建是快速城市化建设趋势下探索山地城市滨河区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山地城市滨河地段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其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背景基础上,深入提炼出滨河地段拥有“多元立体的空间序列”、“随形就势的交通组织”、“丰富多样的生活活动”和“独特鲜明的地物标志”等在地性特征,提出“生态环境恶化”、“文化彰显不足”、“空间活力丧失”等山地城市滨河景观现状问题,借鉴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建构“基于地方智慧延续的生态建设途径”、“基于地方文化承续的演绎方法”、“基于地方生活需求的空间活化策略”等山地城市滨河景观在地性规划策略体系,并以湖北省恩施市清江滨河景观设计项目进行案例实证,以期为山地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为可持续的山地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论文结构遵从“问题提出——理论建构——策略探索——案例实证”的纵向逻辑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基于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需求下山地城市滨河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地域文化的延续和人居生活需求的满足等方面建设问题,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成果,提出以在地性角度指导山地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是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后梳理出论文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在分析了滨河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背景基础上,深入提炼出滨河地带拥有“多元立体的空间序列”、“随形就势的交通组织”、“丰富多样的生活活动”和“独特鲜明的地物标志”等在地性特征,进而提出“生态环境恶化”、“文化彰显不足”、“空间活力丧失”等山地城市滨河景观现存问题,为下一步策略研究提供方向。第三部分为第三、四章,在相关理论支撑和实践案例借鉴基础上,建构“基于地方智慧延续的生态建设途径”、“基于地方文化承续的演绎方法”、“基于地方生活需求的空间活化策略”等山地城市滨河景观在地性设计策略体系,为山地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第四部分为第五、六章,在前文研究基础上,以湖北省恩施市清江滨河景观设计为例,实现在地性景观设计策略的实践验证,并对山地城市滨河景观规划体系建设性思路进行简单概括,对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与后续深化方向进行一定总结。
陈晓娟[5](2019)在《断裂与连续:磁器口空间情节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磁器口作为空间文本,从空间情节的角度入手,以空间中出现变化的界面、碎片、主体为必要线索,研究磁器口空间情节的三个维度,即象征性的三维空间、生活情节、以及带给人的主观的体验与寄托;通过对线索的探究,空间每个层面都体现出空间情节的断裂与连续。绪论梳理了基础知识,包括研究对象与理论的概述,说明了研究的方法、意义和研究内容。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形成磁器口围合空间的界面为线索,通过对收集到的磁器口相关文献资料的对比发现,磁器口外围与磁器口既承接又反差,地界面被替换,却在知觉空间中形成与过去空间感的融合,侧界面与上界面功能转换,以及端界面隔离和容纳的内容的变化,都证明了空间界面所形成的空间情节的断裂与连线。第二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以及实地的走访,发现在磁器口变迁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空间实体,以及填充的新内容,它们是拼凑磁器口的碎片。以碎片为线索,分别是重组的钟家院子、体现磁器口多元文化的码头、具有多重功能的宝善宫、逐渐遗失的茶馆、建构起来用以强化主题的雕塑、有助于形成地方记忆的味道,表明在形成变化的空间情节的过程中,地方感和文化认同感的断裂与连续。第三章,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走访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以空间中存在的主体为研究的线索,分析他们的生存状态,发现磁器口的异类成为“被看者”主动处于观者的位置;游客作为“闲逛者”在空间中不停的转换自身的身份,建构着空间的秩序;原住民在空间的转化中形成客居感,变成一群“客居者”;商户作为空间中的“占领者”,是形成磁器口空间秩序主要动因;住户与商户之间的“共谋”促使空间情节的转变;空间中主体的生存状态证明了主体与空间互动的断裂与连续。结论部分是论文观点的重申,从各个层面都印证了磁器口空间情节的断裂与连续。
王丽[6](2016)在《重庆市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构建研究 ——基于“斑—廊—基—缘—时”理论》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而存在的山地传统聚落的保护问题却日益突出。目前针对山地传统聚落民居建筑单体方面的保护研究成果比较可观,却缺乏针对聚落的一种整体性考量,其保护更多的体现在物质形态方面而忽略了对聚落历史的研究。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的构建对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强传统聚落的健康力,形成传统聚落保护与城市化发展和谐统一的局面。将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廊-基-缘”理论应用于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的构建中,对聚落一种整体保护,应对聚落的景观“孤岛化”问题。引入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并依据山地传统聚落特有的历史性增加“时”概念,对分散在聚落各个区域的“景”进行整合,构建起高效有序的网络系统。一是通过对“斑块、廊道、基质、缘、时”五大要素的准确把握,结合山地传统聚落景观构成进行概念置换;二是以山地传统聚落各景观要素为基础,充分分析各聚落的空间格局,从而建立起组团式、轴线式以及混合式(散点式)三种景观网络构型。作为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地区的山地传统聚落数量较多且独具特色。因此,结合独特的山地地形特点并对重庆进行四大区域划分,把握各个区域现有的传统聚落概况,为重庆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的构建提供现实参考。在理论研究和对重庆各区域山地传统聚落解析的基础上,重点选取安居古镇、龚滩古镇、龙塘村作为案例研究,阐述各聚落存在的景观问题并进行五大景观要素的详细分析。研究确定了三个传统聚落的景观网络构型分别为组团式、轴线式及散点式。最后,在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构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充实斑块内涵、加强廊道修补及补充景观踏脚石等几个方面。整合山地传统聚落景观要素并构建起相应的网络系统,使得其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很好地融入现代城市肌理之中,为其他传统聚落的景观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李畅[7](2015)在《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 ——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文中认为乡土聚落景观是乡村、乡镇范围内包含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审美倾向的地域性文化景观。现存的巴渝沿江场镇作为乡土聚落景观的空间载体,记载了不同时期乡土聚落环境的演替过程,是巴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域性生存方式和民俗民风的集中体现。目前,三峡库区的成库和快速城镇化使巴渝沿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巨变。除了极少的场镇和具有文物价值的乡土建筑得以迁建和保护,绝大多数乡土景观或是沉入水底、或是破败不堪,巴渝沿江场镇的乡土景观普遍呈现出空间衰败、价值失落的破碎化和断层化倾向。有鉴于此,论文以空间和体验结合的场所理论为框架,采用现象学、符号学、类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基于乡土社会中“内在者”可意象的生存模式,将巴渝沿江场镇的乡土景观分为市井生活景观、生产劳动景观、精神信仰景观和乡土名胜景观四类。进而从“在地性”的自然系统和“在场性”的文化系统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巴渝沿江场镇乡土景观的场所语境,涉及气候、地形地貌、集体记忆、社会层界、民俗风情等文化地理背景的时空格局演变。在对巴渝沿江场镇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文献梳理之后,论文认为乡土景观的场所性应由特定的空间环境和主体体验来定义。根据乡土聚落中“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天地”的场所关联,从而划分出“生活之境、神灵之境、宇宙之境”这三类具有不同场所精神的乡土景观场所空间,分别由“水码头”、“九宫十八庙”、“八景”三种典型“文化物种”为代表。分析这几类乡土景观的源流谱系、空间类型、拓扑意象和情景体验可以发现:以“水码头”为代表的土地肌理和居住空间等市井空间是先民们满足必要生活、生产的现实场所;以“九宫十八庙”为代表的会馆、寺庙等信仰空间是先民们与神灵沟通的精神场所;而以“八景”为代表的山水空间则是先民们哲学与审美、人文和自然融合的理想场所。总结巴渝沿江场镇乡土景观的场所性研究,可以发现乡土景观场所“空间”和“意义”的呈现主要通过场域、场地和场合三个维度展开。三者之间共生共荣的耦合关联,构成了“意与象通、伦常日用”的乡土景观场所性。正如文化一样,乡土景观场所性的生成机制是一个渐进的“涵化”过程,呈现出集聚、锚固、认同和转化四个动态的生命周期。而乡土景观场所性的感知机制则是一个突显的“涌现”发生,涉及感性直觉、感性经验和意义解码相融合的主体在场,并且受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参量影响。
吴洁[8](2015)在《乡土文化视野下的贵州沙子镇城镇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发展及小城镇战略的有序推进,西南地区小城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然而,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僻及人才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了粗放式发展大行其道,只有量的扩展而缺乏了质的积累。而僻处西南的贵州,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因此,其山地小城镇建设有着特殊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贵州黔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空间的现状,梳理了山地小城镇的乡土文脉,探求了其乡土文化传承与城镇空间发展的有机联系,提出了有自身地域特色和风貌特征的山地小镇发展之路,为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空间发展提供策略和导则指引。本文通过沙子镇城镇空间设计为引子,从乡土文化与空间的关联性角度入手,尝试将非物质文化与物质空间进行有机融合,来挖掘城镇空间的文化内涵,从而凸显城镇空间的地域性特征。以沙子镇为例进行理论研究和实施操作,为贵州黔西南山地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样本。本文共分五个部分,七个章节。第一部分为提出研究问题部分,即第一章指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梳理了研究发展动态,明确了研究内容、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了研究框架与特色。第二部分为分析研究问题,即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第二章通过对乡土文化的解读,指出了乡土文化的传承价值。第三章是研究对象的调研分析,通过文献调查、采访口述、资料收集、现场勘查、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沙子镇的社会发展进行调研,总结了其在产业发展、交通发展、城镇建设、居民认知以及乡土文化现状,并梳理出沙子镇城镇空间的演化特征、乡土文化背景下城镇空间存在的困难和发展的特点。第四章则是通过探索乡土文化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及相互影响,引入了乡土文化空间的概念,从而指出了乡土文化与城镇空间的关联性。第三部分为提出策略部分,即第五章,是本文的重要内容。第五章节从注重演化逻辑、保护文化生态环境的原真性与结构稳定性、建立耦合关联方法及拓展乡土文化意象四方面,提出了乡土文化视野下的城镇空间设计策略,是本论文的核心。第四部分为应用实践部分,即第六章。该章节选取了沙子镇安置房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沙子镇文化广场设计及商业街风貌整治、三合村民居新农村改造等工程案例进行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第五部分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即第七章。将论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提出,并对针对论文在研究过程和结论中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做出了说明。
马宇钢[9](2014)在《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属于导师李和平教授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批准号:51178479)的子课题——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演进研究。基于西南山地传统城镇建设性破坏严重、文化内涵流失等现实背景,以及文化景观这一遗产类型和保护观念的理论背景,选取西南山地传统城镇街巷空间文化景观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其演进过程及动力机制。本文将文化景观这一理念引入到我国西南山地的传统城镇街巷空间保护中来,通过对街巷空间的发展背景的分析,解析街巷空间在文化系统和物质系统上的构成类型以及空间载体的表现形式,梳理其在不同演进阶段动态变化的过程、特色和动因。旨在挖掘出传统城镇街巷空间文化景观的演进规律,并推导出内在的动力机制,继而探寻在保护更新实践当中的适应性保护理论和方法。本文的行文组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通过研究背景分析说明论文选题缘由;继而对论文研究的三大关键点,即文化景观、西南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进行概念解析并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回溯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摸清研究趋势,从而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定位;理清思路,提出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至第三章构成论文的第二部分,多角度分析问题,为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作好铺垫。我国西南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从而缔造了异质而多元的街巷空间文化景观,欲分析其复杂而曲折的演进过程就必须对城镇历史背景有明确的认知。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探寻街巷空间与西南山地城镇在大的发展趋势上的联系,梳理出影响街巷空间发展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人文背景。第三章分析西南山地历史城镇的文化景观构成,我们以明确研究对象为目标,从系统学角度对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整理,包括“物质”与“文化”两大系统,并以实体案例对各系统要素的内涵进行解析。再将文化景观落实在空间载体上,分为整体格局、平面形态以及空间形态层级,为核心章节以文化景观演进过程为主线的分析,搭建横向的内容构架。第四章构成论文的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章节。本章将试图穿越历史时空的人物、事件与场所空间进行关联梳理,构建街巷空间文化景观演进过程中的历史图景,并进一步发掘其背后的动因逻辑。文章根据街巷空间的形态特征将演进过程划分为形成起源、发展渐进和成熟完善三个发展阶段。针对每一阶段的街巷空间演进重点、演进特征和阶段性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西南地区多个典型的街巷空间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实证。第五章和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在历史过程和演进特点已然清楚的基础上,尝试从演进规律和动力机制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文化作为主导推动力的演进机制,回答了街巷空间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只有把握文化演变的客观规律,才能针对性引导街巷空间文化景观的持续发展。而后针对当代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明确街巷空间文化景观的保护重点,进而提出指导保护更新实践的适应性的理论和方法。
程轲峥[10](2013)在《城乡统筹下乡村旅游中的村镇公共空间研究 ——以成渝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城乡统筹是期望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之间通过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城乡统筹是解决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负面影响,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方法策略。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的农村人口、广阔的农村地域都存在着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经济发展十分被动,村镇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等问题,但农村地区得天独厚的乡村景观为开发乡村旅游提供了优势资源。乡村旅游的引入可以使得农村地区依托自身景观资源对其进行功能更新和物质空间改造,吸引城市经济资源,再以其进一步促进农村村镇聚落的有机更新。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改变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水平低下、物质条件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村镇公共空间作为农村社会中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空间,在当今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也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观空间。其原有以传统农业为服务对象的空间品质较难适应现代化旅游的功能需求,为了适应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空间更新与改造。本文以乡村旅游下的村镇公共空间更新改造为研究内容,以成渝地区村镇中具有乡村旅游景观价值的主要公共空间(集镇街巷空间和村农耕区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其空间的形成起因、景观优势、现有问题等为基础出发,探讨了城乡统筹战略下乡村旅游对村镇公共空间的影响关系及两者间的协调发展。其中重点研究了村镇公共空间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之策,探讨村镇公共空间改造的特殊要求与特定方法,如总体控制、景观利用、建筑设计、空间改造等,以此为城乡统筹下村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论文分为六个章进行讨论: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解析,确定基于城乡统筹下村镇公共空间的研究对象及范围,并对研究思路和方法做出总结,为论文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阐述了成渝地区传统村镇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原因,介绍分析了存在于集镇中的主要公共空间——街巷,和存在于村中的主要公共空间——农耕区两者的形成起因和各自特征。第三章探讨了城乡统筹、乡村旅游与村镇公共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意义,以及对当今形成的以集镇街巷为主要公共空间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古镇旅游,和以村农耕区为主要公共空间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和现有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第四章通过对现有相关理论和案例的分析与研究,特别是对国内目前成渝地区村镇公共空间改造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针对乡村旅游提出村镇公共空间中街巷空间和农耕区空间的改造策略,从整体控制、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不同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阐述。以此作为城乡统筹下村镇公共空间改造的具体措施。第五章以作者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重庆綦江县景秀苑农民新村概念性规划设计》为例,论述了村镇公共空间改造策略在城乡统筹下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操作方法。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即对城乡统筹下基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公共空间的改造意义、改造原则、改造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重庆磁器口信仰文化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磁器口信仰文化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空间体验的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环境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 |
1.1.2 互联网背景下居民消费方式变化 |
1.1.3 城市商业步行街消费休闲环境的提升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2 理论综述 |
2.1 空间体验 |
2.1.1 背景——体验经济 |
2.1.2 主角——人 |
2.1.3 媒介——体验消费 |
2.1.4 舞台——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 |
2.2 商业体验空间与传统商业空间的区别 |
2.2.1 从传统消费到体验消费 |
2.2.2 从商品消费到空间体验消费 |
2.2.3 商业体验空间与传统商业空间的区别 |
2.3 小结 |
3 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案例分析 |
3.1 国内商业步行街分类与案例分析 |
3.1.1 分类与案例分析 |
3.1.1.1 文化历史步行街 |
3.1.1.2 新建商业步行街 |
3.1.1.3 部分改建步行街 |
3.1.1.4 滨水商业步行街 |
3.2 商业步行街外部体验空间组成部分与基本功能 |
3.2.1 组成部分 |
3.2.2 基本功能 |
3.3 商业步行街外部体验空间发展特点 |
3.3.1 外部体验空间的类型 |
3.3.2 外部体验空间的对象 |
3.3.3 外部体验空间的存在方式 |
3.3.4 外部体验空间的设计特点 |
3.3.5 外部体验空间体验目的 |
3.3.6 影响空间体验的因素 |
4 空间体验的主体与客体 |
4.1 空间体验的结构 |
4.2 主体与客体的构成 |
4.2.1 主体构成 |
4.2.2 客体构成 |
4.3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4.3.1 矛盾关系 |
4.3.2 内在联系 |
4.3.3 体验要素 |
5 营建策略 |
5.1 基本价值观 |
5.2 空间体验营建秩序 |
5.2.1 建立体验动线 |
5.2.2 社交节奏嵌入 |
5.2.3 反复加深感官 |
5.2.4 确定印象节点 |
5.2.5 深入体验层次 |
5.3 空间体验具体策略 |
5.3.1 社交体验策略——归属认知 |
5.3.2 造景体验策略——接触认知 |
5.3.3 文化体验策略——思考认知 |
6 项目实践 |
6.1 燕郊方舟广场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环境营建设计 |
6.1.1 现状调查 |
6.1.2 设计分析 |
6.2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3)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阐述 |
1.4.1 街道 |
1.4.2 街巷空间形态 |
1.4.3 山地 |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问题 |
1.6.3 研究方法 |
1.6.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生成因素 |
2.1 地理环境的影响 |
2.1.1 山水环境的整体影响 |
2.1.2 山地地形地貌的影响 |
2.1.3 河流水系的影响 |
2.1.4 山地气候的影响 |
2.2 民族文化的影响 |
2.2.1 原有苗寨民族文化元素的影响 |
2.2.2 苗族节日文化的影响 |
2.2.3 民族选址观念的影响 |
2.3 经济模式的影响 |
2.3.1 村落生活变化的影响 |
2.3.2 旅游经济下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的现状特点 |
3.1 街巷的平面形态 |
3.1.1 街巷的格局 |
3.1.2 街巷平面的线性特征 |
3.1.3 街巷与等高线的关系 |
3.1.4 街巷与水体的关系 |
3.1.5 街巷平面节点的形态与类型 |
3.1.6 街巷平面底界面肌理 |
3.2 西江千户苗寨村落街巷的空间特征 |
3.2.1 街巷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
3.2.2 街巷空间的建构特征 |
3.2.2.1 材料利用——就地取材 |
3.2.2.2 营造手法——地域传统 |
3.2.2.3 构建装饰特点 |
3.2.2.4 街巷与自然融合的表达手法 |
3.2.3 街巷景观特征 |
3.2.4 街巷空间形态的形态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未来演变发展的研究 |
4.1 街巷空间未来改进发展评价 |
4.1.1 拥有独特性的街巷空间 |
4.1.2 形成以人为本的街巷空间 |
4.1.3 具有历史延续性的街巷空间 |
4.1.4 新旧建筑协调的街巷空间 |
4.1.5 基础设施完善的街巷空间 |
4.1.6 绿化景观多样的街巷空间 |
4.1.7 景观小品独特的街巷空间 |
4.2 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现状面临的问题 |
4.2.1 街巷平面方面 |
4.2.2 街巷空间方面 |
4.3 街巷空间破坏的因素 |
4.3.1 地理与气候因素的破坏 |
4.3.2 部分社会经济因素的破坏 |
4.3.3 管理及技术因素的破坏 |
4.4 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改进原则 |
4.5 街巷空间的改进策略 |
4.5.1 平面改进策略 |
4.5.2 空间的改进发展策略 |
4.5.3 空间文化要素改进策略 |
4.6 小结 |
第五章 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设计启示 |
5.1 关于街巷平面方面的启示 |
5.1.1 街与巷的路网格局保持和谐 |
5.2 关于街巷空间方面的启示 |
5.2.1 整合空间职能,让街巷空间与现代生活相适应 |
5.2.2 营造村民习俗文化相应所需空间场所 |
5.2.3 控制建筑体量、肌理、建筑形式,保持街巷空间原始的特征风貌 |
5.2.4 提高街巷的亲切感,商业功能周边化发展 |
5.2.5 街巷宽高比例尺度宜人 |
5.2.6 理解地方性的文化情感,拒绝界面片面符号拼贴 |
5.2.7 公共空间的营造 |
5.2.8 形成特色突出的民族街巷空间结构的启示 |
5.2.9 街巷空间形式的保存 |
5.2.10 优化改造民族村落景观 |
5.2.11 苗寨山地街巷空间生态原理的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4)在地性视野下山地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研究 ——以湖北恩施市清江滨河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需求高涨 |
1.1.2 山地城市滨河地段建设问题突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界定 |
1.3.2 “在地”及“在地性”内涵 |
1.3.3 基于在地性的山地城市滨河景观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2 山地城市滨河景观在地性特征及现状问题分析 |
2.1 滨河地段自然与人文环境分析 |
2.1.1 自然环境背景 |
2.1.2 人文环境背景 |
2.2 滨河景观在地性特征 |
2.2.1 空间形态——多元立体的空间序列 |
2.2.2 交通结构——随形就势的交通组织 |
2.2.3 地域生活——丰富多样的生活活动 |
2.2.4 精神信仰——独特鲜明的地物标志 |
2.2.5 小结 |
2.3 滨河景观现存问题 |
2.3.1 传统防洪手段致使生态环境恶化 |
2.3.2 符号泛化导致地域文化彰显不足 |
2.3.3 忽视生活需求引发空间活力缺失 |
2.4 本章小结 |
3 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 |
3.1 回归自然的生态修复 |
3.1.1 生态智慧相关研究 |
3.1.2 生态修复相关研究 |
3.2 人本转向的文化承续 |
3.2.1 恋地情结相关研究 |
3.2.2 文化转译相关研究 |
3.3 生活导向的活力提升 |
3.3.1 地方生活需求研究 |
3.3.2 滨河活力提升策略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山地城市滨河景观在地性设计策略 |
4.1 基于地方智慧延续的生态建设途径 |
4.1.1 顺应自然地形的岸线形态设计 |
4.1.2 遵从水位变化的护岸模式植入 |
4.1.3 重构河流廊道的绿色修复技术 |
4.2 基于地方文化承续的演绎方法 |
4.2.1 文化要素的识别与物化 |
4.2.2 文化景观空间的拓展与串联 |
4.3 基于地方生活需求的空间活化策略 |
4.3.1 协调城河关系的开发利用模式 |
4.3.2 丰富生活活力的交往空间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在地性视角下山地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区位 |
5.1.2 建设背景 |
5.1.3 研究范围 |
5.1.4 上位规划解读 |
5.2 基地现状 |
5.2.1 生态基底 |
5.2.2 地域文化 |
5.2.3 空间活力 |
5.2.4 现状总结 |
5.3 在地性设计策略体系 |
5.3.1 生态语境:生态系统的在地修复 |
5.3.2 文化语境:地域文化的在地演绎 |
5.3.3 活力语境:生活空间的在地重塑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断裂与连续:磁器口空间情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磁器口研究相关状况概述 |
四、核心理论概述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磁器口围合空间: 空间界面的断裂与连续 |
一、空间的反差与承接: 磁器口外围 |
二、空间替换与融合: 地界面 |
三、侧界面的空间情节 |
四、上界面的空间情节 |
五、空间隔离与容纳: 端界面 |
第二章 磁器口空间中的碎片: 地方感与文化认同感的断裂与连续 |
一、重组碎片:钟家院子 |
二、多元文化碎片: 码头 |
三、多重功能的碎片: 宝善宫 |
四、遗失的碎片: 茶馆 |
五、强化主题的碎片: 雕塑 |
六、记忆碎片: 味道 |
第三章 磁器口空间中的众生相: 主体与空间互动的断裂与连续 |
一、空间中的“被看者” |
二、空间中的“闲荡者” |
三、空间中的“客居者” |
四、空间中的“占领者” |
五、住户与商户的“共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补充材料 |
致谢 |
(6)重庆市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构建研究 ——基于“斑—廊—基—缘—时”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聚落 |
1.3.2 山地传统聚落 |
1.3.3 景观 |
1.3.4 景观网络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构建原理 |
2.1 景观生态学四要素释义 |
2.1.1“斑” |
2.1.2“廊” |
2.1.3“基” |
2.1.4“缘” |
2.2 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组成要素解析 |
2.2.1 斑块及其分析 |
2.2.2 廊道及其分析 |
2.2.3 基质及其分析 |
2.2.4 周边缘及其分析 |
2.2.5 历史脉络及其分析 |
2.3 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构建的原则及意义 |
2.3.1 构建的原则 |
2.3.2 构建的意义 |
2.4 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构型 |
2.4.1 组团式景观网络构型 |
2.4.2 轴线式景观网络构型 |
2.4.3 混合式景观网络构型 |
3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概述 |
3.1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概况 |
3.1.1 聚落起源 |
3.1.2 历史脉络 |
3.1.3 地理空间定位 |
3.2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的影响因素 |
3.2.1 地理环境 |
3.2.2 经济格局 |
3.2.3 社会文化 |
3.2.4 科学技术 |
3.3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的类型划分 |
3.3.1 基于规模的分类 |
3.3.2 基于地形地貌的分类 |
3.4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的整体特征 |
3.4.1 廊道特征强化 |
3.4.2 明显的斑块簇拥形态 |
3.4.3 自然斑与人工斑的有机融合 |
3.4.4 历史脉络较为突出 |
4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现状 |
4.1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区域划分 |
4.2 主城区山地传统聚落景观概况 |
4.2.1 主城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概况 |
4.2.2 主城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景观要素解析 |
4.3 渝西地区山地传统聚落景观概况 |
4.3.1 渝西山地传统聚落概况 |
4.3.2 渝西山地传统聚落景观要素解析 |
4.4 渝东北地区山地传统聚落景观概况 |
4.4.1 渝东北山地传统聚落概况 |
4.4.2 渝东北山地传统聚落景观要素解析 |
4.5 渝东南地区山地传统聚落景观概况 |
4.5.1 渝东南山地传统聚落概况 |
4.5.2 渝东南山地传统聚落景观要素解析 |
4.6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景观“孤岛化”现状分析 |
4.6.1 景观“孤岛化”现状 |
4.6.2 景观“孤岛化”成因分析 |
5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构建的实例研究 |
5.1 组团式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构建——安居古镇 |
5.1.1 安居景观现状分析 |
5.1.2 安居景观要素解析 |
5.1.3 安居景观网络构型 |
5.2 轴线式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构建——龚滩古镇 |
5.2.1 龚滩景观现状分析 |
5.2.2 龚滩景观要素解析 |
5.2.3 龚滩景观网络构型 |
5.3 混合式(散点)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构建——龙塘村 |
5.3.1 龙塘村景观现状分析 |
5.3.2 龙塘村景观要素解析 |
5.3.3 龙塘村景观网络构型 |
5.4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的保护 |
5.4.1 充实斑块内涵 |
5.4.2 加强廊道修补 |
5.4.3 补充景观踏脚石 |
5.4.4 注重各景观要素之间联系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7)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 ——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
1.2.1 乡土景观的概念及相关 |
1.2.2 巴渝乡土聚落的概念及相关 |
1.2.3 场所性与乡土景观 |
1.2.4 研究范畴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与课题定位 |
1.3.1 国内外乡土聚落景观的研究进程 |
1.3.2 国内外乡土聚落景观研究的多维视野 |
1.3.3 巴渝乡土景观的研究历程与学术视角 |
1.3.4 基于“场所性”的课题研究定位 |
1.4 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体系 |
1.4.2 研究的理论体系 |
1.4.3 研究的内容框架 |
2 意与象通的乡土景观场所性体系 |
2.1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
2.1.1 早期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
2.1.2 建筑学科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
2.1.3 场论 |
2.2 场所的基本概念 |
2.2.1 场所 |
2.2.2 场所精神 |
2.3 场所的空间范式 |
2.3.1 场所空间结构的知觉图式 |
2.3.2 场所的空间控制特征 |
2.3.3 场所的分形特征 |
2.4 场所的意蕴诠释 |
2.4.1 空间与特征 |
2.4.2 形式与意义 |
2.4.3 内部与外部 |
2.4.4 时间与空间 |
2.5“内在者”的乡土景观类型 |
2.5.1 市井生活景观 |
2.5.2 生产劳作景观 |
2.5.3 精神信仰景观 |
2.5.4 乡土名胜景观 |
2.6 乡土景观的场所体系 |
2.6.1“多属性”的乡土景观场所对象 |
2.6.2“生活圈”的乡土景观场所范畴 |
2.6.3“场景化”的乡土景观场所构成 |
3 天人相持的乡土景观场所语境 |
3.1 物候:乡土景观在地的外化关联 |
3.1.1 气候环境与乡土景观场所 |
3.1.2 地理环境与乡土景观场所 |
3.2 族群:乡土景观在场的内在关联 |
3.2.1 集体记忆与乡土景观场所 |
3.2.2 社会层级与乡土景观场所 |
3.3 民俗风情与乡土景观场所 |
3.3.1 物质生产习俗 |
3.3.2 社会生活习俗 |
4 存在于世的乡土景观场所体验 |
4.1 生活之境——以“水码头”为例 |
4.1.1 巴渝沿江地区的“水码头”现象 |
4.1.2“水码头”的物象要素 |
4.1.3“水码头”的拓扑意象 |
4.1.4 市井生活的情境体验 |
4.2 神灵之境——以“九宫十八庙”为例 |
4.2.1 信仰景观与“九宫十八庙” |
4.2.2“九宫十八庙”的要素及形制 |
4.2.3“九宫十八庙”的意象结构 |
4.2.4“人神同乐”的情境解析 |
4.3 宇宙之境——以“八景”为例 |
4.3.1 宇宙意识与山水形胜 |
4.3.2“八景”的物象要素 |
4.3.3 山水形胜的拓扑意象 |
4.3.4“天人相应”的山水意趣体验 |
5 伦常日用的乡土景观场所性机理 |
5.1 场所的理论模型 |
5.2 乡土景观场所要素的适宜性解析 |
5.2.1 公共的场域为导向 |
5.2.2 复合的场地为途径 |
5.2.3 日常的场合为核心 |
5.2.4 场所与无场所 |
5.3 乡土景观场所的生成机制 |
5.3.1 集聚:功能的场所 |
5.3.2 锚固:意象的场所 |
5.3.3 认同:情感的场所 |
5.3.4 转化:意义的场所 |
5.4 乡土景观场所的感知机制 |
5.4.1 基于身体体验的感知要素 |
5.4.2 场所性感知的心理学发生机制 |
5.4.3 场所感知的距离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相关课题 |
(8)乡土文化视野下的贵州沙子镇城镇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一体化与地域民族文化的矛盾 |
1.1.2 历史传承与现代建设的矛盾 |
1.1.3 城镇化需求与发展现状的矛盾 |
1.1.4 规模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1.2 研究意义 |
1.2.1 城镇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受限的有效途径 |
1.2.2 城镇空间设计,是保护乡村空间原真性、满足城镇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
1.2.3 乡土文化视野下的城镇空间研究,是完善城镇空间设计策略的新型设计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1 聚落形态的研究动态 |
1.3.2 城镇空间设计的研究动态 |
1.3.3 文化空间的研究动态 |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标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1.5.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5.2 可行性分析 |
1.6 论文框架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7 论文框架 |
2 乡土文化的解读 |
2.1 乡土文化释义与成因 |
2.1.1 乡土文化的释义 |
2.1.2 乡土文化的成因 |
2.2 乡土文化意象与形式 |
2.2.1 乡土文化的意象 |
2.2.2 乡土文化的元素 |
2.2.3 乡土文化的表现形式 |
2.3 乡土文化价值与传承 |
2.3.1 乡土文化的价值 |
2.3.2 乡土文化的传承 |
2.4 乡土文化与乡土建筑 |
2.4.1 乡土建筑中的乡土文化 |
2.4.2 新乡土建筑——乡土文化的回归 |
2.5 乡土文化与乡土景观 |
2.5.1 乡土景观中的乡土文化 |
2.5.2 乡土景观的文化传播 |
3 沙子镇乡土文化与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
3.1 调研目的、范围、内容及方法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范围 |
3.1.3 调研内容 |
3.1.4 调研方法 |
3.2 沙子镇城镇发展现状 |
3.2.1 产业发展 |
3.2.2 交通发展 |
3.2.3 人口及城镇建设发展 |
3.2.4 生态环境概述 |
3.2.5 问卷调查分析 |
3.2.6 小结 |
3.3 沙子镇城镇空间的演化特征 |
3.3.1 交通为契合点的区域格局强化 |
3.3.2 自然环境为肌理的城镇结构优化 |
3.3.3 产业结构为主导的发展规模调整 |
3.3.4 人文环境为要素的空间文脉传承 |
3.4 乡土文化背景下沙子镇城镇空间存在的困难 |
3.4.1 单一开发模式与“模块化生产”致使乡土文化意象消失 |
3.4.2 比例失调的建筑体量致使乡土文化的场所感丧失 |
3.4.3 山水城相互隔绝使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
3.4.4 新旧叠合的无序发展忽视了城镇空间乡土文脉的延续 |
3.4.5 城镇需求定位的变化致使原有城镇空间产生了功能变异 |
3.5 快速城镇化进程下沙子镇城镇空间的发展特点 |
3.5.1 传统农业社区模式向现代新型集约城镇的转变 |
3.5.2 城镇多位一体化协同建设成为新的趋势 |
3.5.3 发掘本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的理念成为城镇发展新热点 |
4 乡土文化与城镇空间的联系 |
4.1 乡土文化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
4.1.1 空间的可塑性 |
4.1.2 空间的认知属性 |
4.2 乡土文化因子与空间形成的相互影响 |
4.2.1 人居文化与聚落空间 |
4.2.2 民俗信仰文化与民俗空间 |
4.2.3 生产生活文化与劳作空间 |
4.2.4 生态观念行为与生态文化空间 |
4.3 乡土文化视野下文化与空间的关联性 |
4.3.1 空间的文化属性 |
4.3.2 乡土视角下文化与空间的契合点 |
4.3.3 乡土文化与城镇空间的时空传承关系 |
4.4 小结 |
5 乡土文化视野下的城镇空间设计策略 |
5.1 注重乡土文化影响下的城镇空间演化逻辑 |
5.1.1 梳理城镇空间演化中的文化因子 |
5.1.2 提升城镇空间环境中的文化功能 |
5.2 保护文化生态环境的原真性与文化空间结构的稳定性 |
5.2.1 建立以时空关系为依据的“文化空间”分类体系 |
5.2.2 乡土文化语境下的空间有机更新 |
5.3 建立城镇空间设计与乡土文化传承的耦合关联方法 |
5.3.1 整合用地空间功能 |
5.3.2 梳理整体空间结构 |
5.3.3 强化制度的操作实施 |
5.4 拓展城镇空间中的乡土文化意象 |
5.4.1 乡土景观的意象表达 |
5.4.2 乡土建筑的文化符号演绎 |
5.5 小结 |
6 乡土文化视野下的沙子镇城镇空间设计实践 |
6.1 项目背景 |
6.2 乡土文脉的传承 |
6.2.1 发掘“茶文化”为主题性乡土文化因子 |
6.2.2 树立本土营造观的乡土建造精神 |
6.3 场所意象的塑造 |
6.3.1 公共交往空间的营造 |
6.3.2 建筑形态肌理的重构 |
6.3.3 乡土文化符号的运用 |
6.4 自然景观的共生 |
6.4.1 乡土景观的重构 |
6.4.2 乡土景观原真性呈现 |
6.5 小结 |
7 总结与说明 |
7.1 研究成果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说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调查问卷 |
(9)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课题解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文化景观 |
1.3.2 西南山地 |
1.3.3 历史城镇 |
1.3.4 街巷与街巷空间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文化景观 |
1.4.2 街巷空间保护 |
1.4.3 相关研究评价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的发展背景 |
2.1 街巷空间与城镇发展 |
2.1.1 秦汉至隋唐:战争不断 |
2.1.2 隋唐至宋元:周期战乱 |
2.1.3 明清时期:相对安定 |
2.2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2.2.1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
2.2.2 江河纵横的河流水系 |
2.2.3 动态多变的气候特征 |
2.3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生成的社会人文背景 |
2.3.1 思想理念 |
2.3.2 社会功能 |
2.3.3 地域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3 作为文化景观的西南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构成要素 |
3.1 作为文化景观的街巷空间的物质构成 |
3.1.1 自然环境 |
3.1.2 建构筑物 |
3.1.3 街道 |
3.1.4 活动 |
3.2 作为文化景观的街巷空间的文化内涵 |
3.2.1 产业文化 |
3.2.2 历史文化 |
3.2.3 人居文化 |
3.2.4 价值信仰 |
3.3 作为文化景观的街巷空间的类型划分以及案例选取 |
3.3.1 商贸文化主导型 |
3.3.2 军政文化主导型 |
3.4 作为文化景观的街巷空间研究的空间载体 |
3.4.1 整体格局 |
3.4.2 平面形态 |
3.4.3 空间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的演进过程 |
4.1 形成起源期:空间集聚,雏形初具 |
4.1.1 整体格局:因地制宜,迎合自然 |
4.1.2 平面形态:以市兴街,点状辐射 |
4.1.3 空间形态:尊山亲水,自由聚居 |
4.1.4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动因总结 |
4.2 发展渐进期:发展为先,格局初定 |
4.2.1 整体格局:主街引领,规模扩展 |
4.2.2 平面形态:以街为市,线性拓展 |
4.2.3 空间形态:街市贸易,空间围合 |
4.2.4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动因总结 |
4.3 成熟完善期:复合多样,渐臻完善 |
4.3.1 整体格局:街巷完备,结构明晰 |
4.3.2 平面形态:功能复合,形态丰富 |
4.3.3 空间形态:街巷分明,形式多样 |
4.3.4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动因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的演进总结与保护刍议 |
5.1 街巷空间演进一般规律分析 |
5.1.1 街巷空间的整体格局 |
5.1.2 街巷空间的平面形态 |
5.1.3 街巷空间的空间形态 |
5.2 街巷空间演进的影响要素 |
5.2.1 自然地理 |
5.2.2 思想理念 |
5.2.3 经济贸易 |
5.2.4 政策制度 |
5.2.5 文化习俗 |
5.3 街巷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 |
5.4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街巷空间保护刍议 |
5.4.1 目前保护理论及方法面临问题 |
5.4.2 文化景观保护的视角及主旨 |
5.4.3 基于文化景观视角的适应性保护方法刍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的创新点 |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城乡统筹下乡村旅游中的村镇公共空间研究 ——以成渝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1 城乡统筹 |
1.1.2 乡村旅游 |
1.1.3 村镇更新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基本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 |
2 成渝地区传统村镇公共空间概述 |
2.1 成渝地区传统村镇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原因 |
2.1.1 自然地理与社会文化背景 |
2.1.2 村镇空间布局特点及原因 |
2.1.3 成渝地区传统村镇公共空间类型概略 |
2.2 成渝地区传统村镇中集镇的主要公共空间——街巷 |
2.2.1 传统集镇街巷空间的成因背景 |
2.2.2 传统集镇街巷空间的构成特点 |
2.3 成渝地区传统村镇中村的主要公共空间——农耕区 |
2.3.1 成都地区农耕区空间特点 |
2.3.2 重庆地区农耕区空间特点 |
3 乡村旅游中的村镇公共空间 |
3.1 乡村旅游与村镇公共空间的关系与意义 |
3.1.1 乡村景观构成与村镇公共空间利用关系 |
3.1.2 乡村旅游中的村镇公共空间更新与城乡统筹间的意义 |
3.2 以人文景观为主的乡村旅游下的村镇公共空间——集镇街巷 |
3.2.1 古镇旅游中的集镇街巷空间 |
3.2.2 今日集镇街巷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
3.3 以自然景观为主的乡村旅游下的村镇公共空间——村农耕区 |
3.3.1 城市边缘区农耕区中的休闲观光农业 |
3.3.2 城市边缘区中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 |
4 城乡统筹下乡村旅游中村镇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
4.1 街巷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
4.1.1 集镇旧区传统街巷的保护与更新措施 |
4.1.2 集镇新区街巷的人性化措施 |
4.2 农耕区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
4.2.1 城市边缘区休闲观光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
4.2.2 公共空间在休闲观光农业中的作用 |
4.2.3 农耕区旅游公共空间的类型及其设计策略 |
5 设计实践——重庆綦江县景秀苑农民新村概念性规划设计 |
5.1 重庆农村概况 |
5.1.1 重庆地区村镇聚落空间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
5.1.2 重庆地区村镇聚落更新的机遇与发展 |
5.2 实践案例 |
5.2.1 项目概况 |
5.2.2 设计目标 |
5.2.3 设计方法 |
5.2.4 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重庆綦江县景秀苑农民新村概念性规划设计相关图纸 |
四、重庆磁器口信仰文化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记忆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文化建构研究 ——以重庆市轨道交通特色站点为例[D]. 张念利. 四川美术学院, 2021
- [2]基于空间体验的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环境营建研究[D]. 张倩文.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特点研究[D]. 张永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在地性视野下山地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研究 ——以湖北恩施市清江滨河景观设计为例[D]. 黎宇梦. 重庆大学, 2019(01)
- [5]断裂与连续:磁器口空间情节研究[D]. 陈晓娟.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6]重庆市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网络构建研究 ——基于“斑—廊—基—缘—时”理论[D]. 王丽. 重庆师范大学, 2016(09)
- [7]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 ——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D]. 李畅. 重庆大学, 2015(07)
- [8]乡土文化视野下的贵州沙子镇城镇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吴洁. 重庆大学, 2015(06)
- [9]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演进研究[D]. 马宇钢. 重庆大学, 2014(01)
- [10]城乡统筹下乡村旅游中的村镇公共空间研究 ——以成渝地区为例[D]. 程轲峥. 重庆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