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文物修复人材的培养——全国文物修复工作者统计实况(论文文献综述)
祝勇[1](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提出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区少铨(Au Siu chuan)[2](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陈亮[3](2019)在《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区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在甘青民族走廊内生活着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本区域更成为汉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之处。鉴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民族多元格局,受到明清历任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政府通过对本区域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其从“边疆”渐成“腹地”,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持续不断的经济开发推动了甘青民族走廊内的人口、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并对域内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产生极大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明初,国家从战略地位的高度对甘青民族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卫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明朝奠定坚实的军事保障,也意味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大批迁入的戍边将士既促进了人口增长,也有力推动了域内的经济开发。明末清初,甘青民族走廊内战事频仍,人口损耗极大,至康熙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及社会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人口的自然增殖使甘青民族走廊内各地的经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治之后,本区域爆发多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不仅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也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农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明以来,出于军事战略的考量,明廷实施以屯田为基础的屯卫制度,向西不断拓展的农业开发不仅巩固了西部疆域,也开启了区域农业一体化的进程。有清一代,各族百姓在明代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的垦地运动。此时段内,土地开垦不再集中于平地与川地,山地、坡地皆试种杂植,土地开发程度再创历史新高。在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各少数民族逐渐弃牧业农,这不仅确立了农业经济在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域内的民族格局。随着屯田的开发,小麦的分布区域日益扩大,最终在甘青民族走廊内形成小麦种植区与青稞种植带,而这条农业种植带往往也是汉族与藏族的分界线。清中后期,高产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均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本区域工商业也取得一定发展。首先,在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本区域传统手工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晚清之际,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萌芽开始出现,域内呈现出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大机器生产并存的场景,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对地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明清时期本区域的商业逐渐从明代的链条式经贸模式由向清代的区域贸易圈转变。明朝政府主导的“茶马贸易”与“朝贡贸易”构成与内地交往的经济链,其在推动各民族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彼此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入清以来,随着农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商业通道的繁荣,甘青民族走廊逐渐成为全国性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在民族贸易的推动下,不仅出现专业化的商品市场,也兴起多个颇具影响的民族贸易市镇,最终在清中期形成以甘青民族走廊为依托的区域贸易圈。持续性的经济开发使地域社会在多个层面产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不断渗透,推动了本区域行政建置的发育进程,原本归属土司或寺院管理的土地及人口逐渐处于国家管辖之下。宗族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民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并成为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民族贸易的兴起,部分农业人口开始转移至工商领域,商人与手工业者阶层不断壮大。明代的屯田开发为甘青民族走廊植入新的社区,屯堡、铺舍、营等错落分布于民族交汇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民族共处的分布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衣食内容更为多元,城乡生活日益丰富,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奢侈之风逐步在各地蔓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使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较前代多有建树,中央政府不仅设置大量官学、书院、社学,还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办义学等,凸显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性及多元性。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这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人文地理区域为研究范围,以明清以来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自然、人文及历史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同时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惠毅[4](2014)在《论电视传媒在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西安拥有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近些年来,在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影响下,我国的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因此,怎样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文明的记忆,现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电视作为最大众化的传媒手段,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文化遗产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其分类和特征,并对西安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概况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国内外电视传媒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和经验,分析电视传媒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介绍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和思路。2.讨论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特征,梳理了西安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情况。3.从行政、法律和公众参与三方面论述了西安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4.论述电视传媒的发展及特点,总结国外电视传媒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梳理了国内电视传媒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总结电视传媒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5.分析电视传媒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足,表现在目前还存在着缺乏专业人才、开放意识不够、深度发掘不够、宣传报道急功近利、报道机制不规范和资料保管不力等问题。6.针对电视传媒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足,提出优化人才队伍、建立宣传专项资金、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开辟专栏或专业频道、规范新闻报道机制、完善资料库等相应的对策。7.运用公众考古学理论,结合西安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胡志刚[5](2014)在《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文中研究说明梁思成是近代中国最着名的建筑学家之一,其学术实践活动涉及建筑史研究、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史研究等多个领域,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堪称一代宗师。1930年代,梁思成以中国营造学社为学术平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实践之中,在开创性的古建筑调查与研究中,逐渐理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其多项研究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新中国成立前后,梁思成积极参与新政权创建工作,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审定国歌、国旗方案,组织设计国徽,这些活动不仅使梁思成得以充分发挥其学识和能力,而且赢得了新政权的信任。进入1950年代之后,梁思成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在北京城市规划、文物建筑保护、探索建筑的民族形式实现路径等领域表现出了一名学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意识,并努力构建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北京旧城保护及未来发展范式,但由于其观点不被新政权所认可,其学术思想亦受到质疑与批判,学术实践屡遭挫折,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学术批判中逐渐失去学术话语权,亦失去学术研究的活力和创造力。1955年之后,梁思成基本上再未开展大的创新性的学术实践。梁思成一生还创办了两个大学的建筑系,即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是近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其对建筑教育的理解和改革,对中国建筑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1928年至1955年期间梁思成的学术实践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研究,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的关系,中国营造学社转型的过程及典型做法,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二是梁思成与近代中国的高等建筑教育,研究重点是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建国前后梁思成的建筑教育理念变革及实践;三是梁思成与新政权的创建,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对新政权的选择及其政治参与意识的转变,梁思成与新中国国歌、国旗方案的审定和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四是梁思成与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北京城市规划及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五是梁思成与建国初期的建筑民族形式问题,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大屋顶”建筑理念的转变。
荣山庆二(Sakayama Keiji)[6](2013)在《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论述日本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并切入中国的古建筑修复制度与方法,作概说及论述。日本于19世纪中期开始颁布文化保存相关法律:明治四年(1871)《古器旧物保存方》、明治十三年(1880)年《古社寺保存金》、明治三十年(1897)《古社寺保存法》制定法律,昭和四年(1929)《国宝保存法》、昭和二十五年(1950)发布了完整的《文化财保护法》;而中国则从清末开始重视文物建筑的保护,民国19年(1930年)发布了《古物保护法》,50年后,于1982年颁布了《文物保护法》。论文以日本的维修准则的变化谈起,涉及技术概况、修复资财以及自古以来的工匠传承、现代的训练方式、发展到保存活用、历史的环境保存方法等内容,进而得出结论。作者在日本从事文物建筑维修工作,并且编写了数册修复报告书,了解日本方面的体制与维修操作方法,并据此论述日本的文物建筑修复方法。除了维修实例、制度上的论述外,材料的确保,维修事业人才培养也是重要的环节,也作详细的说明。文物建筑在修复环节上,设计监理是最重要的。另外维修调查的方法及调查细部的论述,古材的判断方法与榫口接榫式样,古式建筑原样的分析方法也在论文中说明。保护事业亦然不能忽略保护原则,日本与中国同样追求复古与“修旧如旧”的原则。本论文在历史建筑修复保护的论述上以日本为主,中国为辅,特别在后章具体例举说明日本的史迹整备方法,各具备代表性大型修复现场作概述。其中涵盖了数栋亲自修复文物建筑的详细现状变更的资料,作为中国方面提供参考的思路。
郑红[7](2012)在《潮州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省潮州地区的社群,由于种种地理、历史、气候与生产因素,孕育出别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在其文化遗产如方言、习俗、传统建筑和装饰工艺之上。本文研究的是潮州地区的丰富而真实的传统民间建筑彩画,期望通过记录这些尚存的物质实证和活着的营造工艺,填补我国地域建筑彩画的资料,并探讨我国民间彩画的保护及未来持续发展的路向。本文第一章将会确立本文研究的理论构架。首先会论证潮州彩画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完整文化体系,而非堆杂而成的元素,并展示本文的学术目标、创新点和现在学界对建筑色彩画像及区域民间文化的研究现状,以便建立本文的研究基础。本文第二章将确立“潮州”、“传统建筑”和“木构彩画”这三个基本概念的范围。首先“彩画”一词的定义在每代、每地均不断转变,笔者参照历代官式传统及其他地域建筑彩画研究的定义,依据实际情况概括出最吻合潮州传统范畴的“彩画”概念。然后分辨“古建筑”、“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等概念,以确认本文研究的范围是个有学术价值的本体。最后,笔者尝试从历史缘由、地理环境、民系形成等因素思考何谓“潮州”文化,并据此选出最适合于研究潮州建筑彩画系统的时代及地域界限。建筑彩画并不是纯艺术,而是设计,也就是说它的存在与所有其他建筑元素一样,必须为某些社会功能而服务。第三章是潮州彩画的艺术设计讨论,笔者根据潮州当地观念,把建筑按社会功能分为住宅、宗祠、宫庙和佛寺四类。从空间的布局设计及精神功能方面解释每类建筑相应的彩画位置、题材、用色、及构图关系。任何建筑行为,不管其美学思维或信念祈望如何,如果没有客观的物理性质、操作制度、物料资源和技术水平的支持,都不可能成立。本文第四章是论证潮州彩画的科学性,即其工艺技术的客观因素及施工技法的讨论。彩画必须依附于木构件上,所以第一节先剖析潮州建筑构架普遍使用杉木的缘由及性质,从而解释杉木对彩画的选料和施工技术带来的挑战。此外,建筑上的色彩图纹,除了水质和灰质外,主要以胶质(例如用漆)或油质(例如用桐油)两种方法施就,因此本章在接下来的几节分别对潮州传统推漆画工艺和桐油画工艺作出调查和分析,包括背景沿革、发展现状及保护技术等。本论文的最后一章探讨潮州彩画的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可行方向。本章先将潮州传统彩画作为历史文化实体,而寻找有效而实际地保存或修复这些遗迹的政策、取向、措施和技法,作为当地建筑保护项目不可缺少的部份。而另一方面可以视建筑彩画为非物质遗产,从而研究可持续发展其艺术表达手法和工艺技术的问题。最后,探求潮州传统彩画的艺术及技术给建筑设计带来的启示,以及如何借着展示及诠释潮州彩画的文化价值来推广公众对中国建筑或地域传统之欣赏,从而让潮州彩画为我国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张国超[8](2011)在《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方式及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公众参与是新时期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是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因。提升广大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则主要通过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因此,研究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方式及政策,对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探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概念、目的、目标和策略,总结国际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方式,并对这些教育方式的效果进行的评估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构建了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政策,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理论参考。除绪论部分对研究现状及思路与方法进行回顾,以启发研究动机之外,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以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趋势为线索,分析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引出开展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必要性,并就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概念、目的、目标、策略进行分析。第二章,考察了国外发达国家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为研究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方式提供借鉴。第三章,从博物馆教育、遗产旅游教育、公众考古教育等三个方面梳理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方式。这三种教育方式持续发挥着提升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重要作用。第四章,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理论依据的指导下,构建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效果评估体系,然后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第五章,从建立文化遗产信息公开制度、降低文化遗产景区门票、真正落实文化遗产素质教育目标和加大文化遗产管理单位的投入力度等四个方面来构建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政策。在结论中,本文仅对公众参与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内因——如何提升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行了研究。公众参与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外因研究将成为未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归纳起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界定了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系统梳理了国外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基本经验;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效果评估体系;构建了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政策。
董丹[9](2011)在《中日博物馆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 ——以博物馆展览、教育、修复为例》文中提出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博物馆无论从文化渊源角度,还是从博物馆发展轨迹来看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在相似的外表下也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明显的差异。近年来,伴随着博物馆社会职能的转变,无论是公众教育、还是媒体赞助文化展览活动等等,日本皆走在博物馆发展前沿,形成其鲜明的特点,成为可以供我们参考和借鉴的对象。而相对而言,日本对中国博物馆界的熟知程度要远远超过中国对日本博物馆界的了解程度。在现今中国博物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博物馆界的经验。本文选取了中日两国存在较大差异,亦或说日本博物馆中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博物馆职能中的展览、教育和修复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对日本博物馆界这三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加以深度剖析,必要时举例说明。旨在为中国博物馆界提供第一手资料,希望能够借他山之石,学习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取利去弊,为我所用。
马炳坚[10](2003)在《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文中认为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文物古建筑修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我国古建筑的特点及其修缮规律,就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文物建筑修复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不能用"修旧如旧"的提法取而代之;修缮方针的制定要从我国文物古建筑的实际出发,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西方的做法;保护修缮的目的是使文物古建筑益寿延年,永传后世,应当使建筑永葆健康状态;应当辨证地看待文物修复中必要的构件更换问题,不能不加分析一概反对;搞好古建筑修缮,关键是要解决好材料和技术问题;我国当前以企业为主体,采用招投标手段,以价廉为首要目标选择文物古建筑修缮队伍的机制不符合文物古建筑修缮的基本要求,应当调整改革。
二、谈文物修复人材的培养——全国文物修复工作者统计实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文物修复人材的培养——全国文物修复工作者统计实况(论文提纲范文)
(1)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
三、宜宾也不安全 |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
(2)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3)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研究资料和研究现况 |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人口变迁 |
第一节 明代人口的变化 |
一、明初大规模移民推动人口增长 |
二、明中后期人口呈下降趋势 |
第二节 清代的人口起伏 |
一、清前期人口的恢复性发展 |
二、乾隆四十一年至咸丰三年间人口的滞胀 |
三、同治兵燹后的人口骤减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 |
一、明代的“西番”人口 |
二、清代的少数民族人口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农牧业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 |
一、明代农业的西向拓展 |
二、清代农业一体化的完成 |
三、传统农作物结构的变化 |
四、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与水利设施的兴修 |
一、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进步 |
二、明代水利工程的创修 |
三、清代水利渠网的完善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
一、明代官营养马业的勃兴 |
二、清代官营养马(驼)业的延续 |
三、明、清民营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
三、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延续 |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萌芽 |
一、洋务运动背景下的近代工业 |
二、清末的“新政实业” |
第三节 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
一、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
二、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商业进展 |
第一节 明代链条式的经贸模式 |
一、国家掌控下的茶马贸易 |
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朝贡贸易 |
第二节 清代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
一、流通商品种类的多元化 |
二、民族贸易推动商业市场形成 |
三、商人群体对商贸交流的促进 |
四、商路的开辟与贸易圈的建立 |
第三节 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从“重农抑商”向“重农重商”的转变 |
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对民族贸易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地域社会的变化 |
一、行政区域的扩张与编户齐民 |
二、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
三、商人及手工业阶层的壮大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变革 |
一、军民共处与新村寨聚落的形成 |
二、由俭入奢的消费观念 |
三、丰裕多元的衣食品类 |
四、日益丰富的城乡生活 |
第三节 族际间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熏染 |
一、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 |
二、土官的“向化”现象 |
第四节 文化教育与风气开通 |
一、明代文教的兴起 |
二、清代文教的继续推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论电视传媒在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西安文化遗产资源及保护成效 |
2.1 文化遗产概述 |
2.1.1 文化遗产的概念 |
2.1.2 文化遗产的分类 |
2.1.3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
2.2 西安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
2.2.1 物质文化遗产简况 |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况 |
2.3 西安文化遗产保护成效 |
2.3.1 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2.3.1.1 行政保护 |
2.3.1.2 法律保护 |
2.3.1.3 公众参与 |
2.3.2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2.3.2.1 行政保护 |
2.3.2.2 法律保护 |
2.3.2.3 公众参与 |
2.4 西安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2.4.1 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
2.4.2 法规原则性规章多,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
2.4.3 公众参与度不高 |
2.4.4 缺少整体有效的工作机制 |
第三章 电视传媒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
3.1 电视传媒的发展及其特点 |
3.2 国外电视传媒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3.2.1 综论 |
3.2.2 经典案例分析 |
3.2.3 经验总结 |
3.3 国内电视传媒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3.3.1 综论 |
3.3.2 节目表现形式 |
3.4 电视传媒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
3.4.1 大众宣传 |
3.4.2 舆论监督 |
3.4.3 学术争鸣 |
3.4.4 经济发展 |
3.4.5 资料保存 |
第四章 电视传媒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足 |
4.1 专业人才缺乏 |
4.2 开放意识不够 |
4.3 深度发掘不足 |
4.4 存在急功近利倾向 |
4.5 报道机制不完善 |
4.6 资料保管不规范 |
第五章 电视传媒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功能优化对策研究 |
5.1 优化人才队伍 |
5.2 设立宣传专项资金 |
5.3 政府成立协调机构 |
5.4 开辟特色专栏 |
5.5 节目策划多样化 |
5.6 规范新闻报道机制 |
5.7 完善资料库 |
第六章 余论 |
6.1 文化遗产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
6.2 地方媒体加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报道的必要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梁思成研究的历史分期 |
二、梁思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
三、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一、注意选题的创新 |
二、注意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
三、注意史料的考证和档案文献的整理使用 |
第一章 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创建与梁思成的学术兴趣 |
第二节 梁思成的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 |
一、全盘学习与构建“学院派”教学体系 |
二、以清华同学和宾大校友为核心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梁思成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
四、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的不足 |
第三节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及古建筑调查实践 |
一、成立“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 |
二、开始调查古建筑 |
三、学术研究的初步成果 |
小结 |
第二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上) |
第一节 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 |
一、刊行《营造法式》 |
二、成立中国营造学社 |
第二节 专心古建筑研究:梁思成的职业选择 |
一、最初的拒绝 |
二、选择中国营造学社 |
第三节 从传统到近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
一、偏于研读古籍:成立初期的中国营造学社 |
二、内部机制与研究方法的双重变革: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
三、朱梁刘组合: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核心 |
小结 |
第三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下) |
第一节 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古建筑研究,积极开展野外调查 |
一、抗战前中国营造学社的古建筑调查 |
二、从独乐寺到佛光寺:梁思成古建筑调查的代表性成果 |
第二节 与实物相印证,整理解读古建筑文献 |
一、强调由近及远、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方法 |
二、编纂中国古代建筑的“文法课本” |
第三节 提出系统的古建筑保护思想,积极参与古建筑修葺保护 |
一、历史的记载者:对古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的阐述 |
二、与时间赛跑:对古建筑保护的紧迫性的认识 |
三、科学的保护:系统提出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
四、发挥专家作用:积极参与古建筑维修工程 |
第四节 研究与育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古建筑研究人才 |
一、努力构建富有学社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二、言传身教,育人于调查研究实践 |
第五节 抗战时期支撑危局,继续学社研究事业 |
一、抗战期间中国营造学社面临的困局 |
二、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应对困局的举措 |
三、组织开展西南地区古建筑调查 |
四、坚持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服务社会 |
小结 |
第四章 从建筑到营建: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建筑教育 |
第一节 回归清华:战后重建与梁思成的责任意识 |
一、执教清华与中国营造学社之结束 |
二、梁思成的教育理念与清华建筑系的创办 |
第二节 从建筑系到营建系: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
一、把握现代建筑教育的新趋势:访美的收获与思考 |
二、梁思成的新思维与教学改革 |
第三节 政治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 |
一、从反思到自我否定 |
二、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的调整与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愉快的合作:梁思成与新政权创建 |
第一节 编制文物建筑保护目录 |
一、抢救平津学人与梁思成的选择 |
二、与中共的初次合作 |
三、编制全国文物建筑目录 |
第二节 主持国徽设计工作 |
一、筹建新政权与国旗、国徽、国歌方案拟定任务的提出 |
二、梁思成的自豪感与国歌的确定 |
三、梁思成与国旗方案的论证 |
四、梁思成与国徽设计 |
第三节 崭新的自我:建国前后梁思成从政态度的转变 |
一、加入革命队伍:梁思成的新角色 |
二、诚邀建筑人才:梁思成的人才意识 |
三、全身心建设新政权:国徽设计过程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
第四节 梁思成、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
一、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及主要的设计分歧 |
二、梁思成的意见及问题的解决过程 |
三、对民族形式的成功体现: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
小结 |
第六章 规划新北京: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定都北京与无序使用:古都规划问题的提出 |
一、古都风貌依旧:解放之初的北平城 |
二、古都保护与规划:梁思成及学术界同仁的初步讨论 |
三、从建新城到以天安门为中心:北京市政府的态度转变 |
第二节 保护旧城与发展新区:“梁陈方案”的提出 |
一、梁思成与苏联专家的分歧与争论 |
二、“梁陈方案”的提出及其动机分析 |
三、“梁陈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第三节 学术争鸣与非学术决策:关于“梁陈方案”的思考 |
一、“梁陈方案”的历史命运 |
二、关于“梁陈方案”的争论 |
三、政治决定规划:关于“梁陈方案”命运的反思 |
小结 |
第七章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文物建筑保护 |
第一节 保护北京城墙:梁思成的文化情怀与失落 |
一、城墙的危机:从民国到新中国 |
二、从宏观到具体:梁思成的城墙保护思想 |
三、各方的博弈:关于城墙存与废的争论及城墙的拆除 |
第二节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牌楼的保护 |
一、北京的城市发展与牌楼危机 |
二、从讨论到交锋:政府与学者的不同见解 |
三、幕后的决定因素:拆除牌楼的原因及政府的决策风格 |
小结 |
第八章 从积极到无奈:梁思成与“大屋顶”建筑 |
第一节 政治的需要: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 |
第二节 彰显民族性:“大屋顶”建筑的兴起 |
第三节 从反感到接纳:梁思成的转变 |
第四节 学人的悲剧:梁思成的再次转变 |
小结 |
结语 梁思成的学术人生及其古都保护范式 |
一、抛物线式的学术人生 |
二、梁思成的古都保护范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梁思成着述情况统计表 |
二、《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物建筑的保护 |
1.1.2 论文研究的范围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构成 |
1.4 重要定义阐释 |
1.4.1 中国“文物”的演变 |
1.4.2 日本“文化财”的产生 |
1.4.3 文化财的语义 |
1.5 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历史 |
1.5.1 文物建筑保护的萌芽 |
1.5.2 中国早期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史料汇编整理 |
1.5.3 近代以后的文物建筑保护 |
1.5.4 文化遗产 |
1.6 日本的文物建筑保护历史 |
1.6.1 近代以前的文化财保存 |
1.6.2 文物保存意识的萌芽 |
1.6.3 奈良时代开始重视文物保护 |
1.6.4 平安时代初期的继承 |
1.6.5 中世、近世维修修复的开端 |
1.6.6 明治维新(1866年)前半期的文化财保存 |
1.7 中日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组织和国家预算 |
1.7.1 文物保护法律的历史 |
1.7.2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的重要法律 |
1.7.3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组织机构 |
1.7.4 中日文物保护预算 |
1.7.5 中日文物数量比较 |
1.8 日本《文化财保护法》中的保护修复 |
1.8.1 概要 |
1.8.2 民家(民居)的保存和修理 |
1.8.3 近代社寺建筑的保存和修理 |
1.8.4 近代建筑等的保存 |
1.8.5 近代建筑等的修理和整备利用 |
1.8.6 登记有形文化财的保存和利用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Ⅰ:调查准备 |
2.1 调查概要 |
2.1.1 调查 |
2.1.2 指定 |
2.2 调查技法的历史过程 |
2.2.1 实证调查 |
2.2.2 复原调查与科学的调查 |
2.3 调查的方法 |
2.3.1 遗构调查 |
2.3.2 文献及资料调查 |
2.4 现场调查 |
2.4.1 调查计划的制定 |
2.4.2 布局 |
2.4.3 规模和构造形式 |
2.4.4 各部分的作法 |
2.4.5 实测 |
2.4.6 后世的改造、维修和复原 |
2.4.7 照片拍摄和篆本、拓本、摺本 |
2.5 细部手法和时代判定 |
2.5.1 柱间的尺寸和结构 |
2.5.2 中国历代古尺分析 |
2.6 现状变更-申报和援助 |
2.6.1 现状变更的概念 |
2.6.2 与重要文化财相关的援助措施 |
2.7 设计、监理与发包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Ⅱ:修理技法 |
3.1 保护维修概要 |
3.1.1 维修的分类 |
3.1.2 修理规划 |
3.1.3 修理内容 |
3.2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维修技术 |
3.2.1 日本的保护修理技术 |
3.2.2 中国的保护维修技术 |
3.3 工程样式的解释 |
3.3.1 临时设施(脚手架) |
3.3.2 基础维修 |
3.3.3 落架调查 |
3.4 保护维修工程 |
3.4.1 木作工程 |
3.4.2 屋顶工程 |
3.4.3 其他工程 |
3.4.4 国宝、重要文化财建造物保存维修补助项目概要 |
3.4.5 保存维修补助项目的流程 |
3.4.6 保存维修补助项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Ⅲ:材料与技术 |
4.1 维修用材料 |
4.1.1 概论 |
4.1.2 木材 |
4.1.3 屋顶材 |
4.1.4 壁材 |
4.1.5 石材 |
4.1.6 涂装、上色及其他 |
4.1.7 工具 |
4.2 保护维修技术 |
4.2.1 概述 |
4.2.2 木工技术 |
4.2.3 墙壁工程 |
4.2.4 石工技术 |
4.2.5 日本涂装、彩色及其他技术 |
4.2.6 技术保存 |
4.2.7 “茅葺” |
4.3 现存的植物性材质屋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物建筑保护实施Ⅳ:抗震与防灾 |
5.1 抗震加固概述 |
5.2 木构建筑的抗震加固 |
5.3 砖瓦建筑的抗震加固 |
5.4 地基的加固 |
5.4.1 中国的防灾设施 |
5.4.2 日本的防灾设施 |
第6章 文物建筑保护实施Ⅴ:建筑的活用 |
6.1 文物建筑活用的概念 |
6.2 古社寺的活用 |
6.3 民家建筑的活用 |
6.4 近代建筑的活用 |
第7章 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 |
7.1 进行保存修理的技术人员 |
7.2 保存修理技术者的培养 |
7.3 主任技术者的认定 |
7.4 选定保存技术的保存 |
7.5 修理材料的确保 |
第8章 修复实例 |
8.1 遗址保护整备 |
8.1.1 平城宫遗址整备 |
8.2 社寺的保护修复 |
8.2.1 饭高寺讲堂修复 |
8.2.2 本国寺本堂 |
8.2.3 那古寺观音堂保存修理 |
8.3 佛塔建筑保护维修 |
8.3.1 身延山久远寺五重塔复原 |
8.4 近代建筑保护维修 |
8.4.1 东京车站丸之内站舍的维修复原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正确理解和实施文物建筑的修缮原则 |
二. 培育训练设计监理人材及文物建筑施工技艺职能制度 |
三.作好文物建筑调査工作与制定正确的修缮方针 |
四.解决材料和技术问题是修缮文物建筑的基本 |
五.文物建筑修缮制度检讨 |
六、 自然灾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中日古建筑术语对照图表 |
(7)潮州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潮州彩画的基础 |
1.1.1 研究缘起 |
1.1.2 潮州民间彩画现状 |
1.1.3 因潮州建筑彩画的现状而触发的研究目标 |
1.2 潮州彩画研究的理论体系 |
1.2.1 中国地区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的理论架构 |
1.2.2 将潮州木构彩画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文化体系的论点 |
1.2.3 研究潮州木构彩画的学术价值和创新点 |
1.3 我国及国际现时对建筑彩画的理论概述 |
1.3.1 人类文明建筑画像理念宏观 |
1.3.2 人类文明色彩意念及应用于建筑宏观 |
1.3.3 以客观科学性系统将建筑彩色画像图纹分类 |
1.4 中国传统建筑彩画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 |
1.4.1 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彩画的困难 |
1.4.2 国内对彩画历史及彩画文化研究的现状 |
1.4.3 国内对地域性民居建筑的研究现状 |
1.4.4 国内对油饰工艺及相关传统建筑工艺研究的现状 |
1.4.5 我国地域文化的理论及概念基础 |
第二章 研究范围及名词概念 |
2.1 “彩画”的概念 |
2.1.1 判断 “彩画” 概念及内涵的基本原则 |
2.1.2 宋代营造法式对彩画制度范围的界定 |
2.1.3 明代典籍里建筑彩画的定义与明代官式制度 |
2.1.4 对比清代《工程则例》里彩画的范围及现存地域建筑行业分工 |
2.1.5 总结官式制度法则与地域建筑行业分工的差异 |
2.1.6 总结中国建筑彩色画像的分类以及为潮州彩画划出范围 |
2.2 界定本文 “传统建筑” 一词的概念 |
2.2.1 为何要首先界定古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分野 |
2.2.2 古建筑及相近名词的定义 |
2.2.3 文物建筑的定义 |
2.2.4 历史建筑的定义 |
2.2.5 传统建筑的定义 |
2.2.6 结论:本文采用“传统建筑”为题的理据 |
2.3 以潮州彩画作为研究对象的界定 |
2.3.1 界定本文的时间、地域及社群的原则 |
2.3.2 潮州彩画的历史时段的限定 |
2.3.3 潮州彩画的地理覆盖限定 |
2.3.4 潮州民系的特性及名称与其具备特色彩画 |
2.3.5 闽粤海洋文化及对潮州文化及建筑彩画的影响 |
第三章 潮州传统木构架彩画之艺术特征 |
3.1 潮州彩画艺术之理论及研究范围 |
3.1.1 潮州彩画名词名词解释 |
3.1.2 潮州彩画亚区域特征 |
3.1.3 潮州彩画时代特征 |
3.1.4 潮州彩画的八卦设计理论分析 |
3.1.5 潮州彩画与所属建筑功能的关系概论 |
3.2 潮州民居木构彩画 |
3.2.1 以民居彩画作为潮州彩画研究的第一类之原因 |
3.2.2 潮州民居木构彩画总观 |
3.2.3 潮州下山虎民居彩画的脊檩及子孙梁空间布置规律 |
3.2.4 潮州四点金民居彩画的脊檩及子孙梁空间布置规律 |
3.2.5 潮州三座落民居彩画的脊檩及子孙梁空间布置规律 |
3.2.6 潮州驷马拖车民居彩画的脊檩及子孙梁空间布置规律 |
3.2.7 潮州寨及其彩画的特征 |
3.2.8 总结潮州民居彩画的特征 |
3.3 潮州祠堂木构彩画 |
3.3.1 潮州祠堂总观 |
3.3.2 不同建筑形制祠堂彩画布置规律 |
3.3.3 潮州祠堂彩画特征总结 |
3.4. 潮州宫庙木构彩画 |
3.4.1 潮州民间信仰与地区宫庙彩画的关系 |
3.4.2 民间宫庙的第一类:村庙 |
3.4.3 民间宫庙的第二类:两脊檩香火庙 |
3.4.4 民间宫庙的第三类:三座落阴之古庙 |
3.4.5 民间宫庙的第四类:祠堂平面布局之祠庙 |
3.4.6 潮州官式庙宇总论 |
3.4.7 潮州文庙及其彩画 |
3.4.8 潮州地域城隍庙及其彩画 |
3.4.9 本节小结:潮州宫庙彩画的特征总论 |
3.5 潮州佛寺木构架彩画 |
3.5.1 潮州民间佛教信仰与地区佛寺建筑总论 |
3.5.2 第一类潮州佛寺:官式伽蓝制佛寺及其彩画 |
3.5.3 第二类潮州佛寺:民间佛庙或三宝殿及其彩画 |
3.6 构成潮州传统木构彩画艺术之主要元素 |
3.6.1 潮州彩画整体空间排列规律 |
3.6.2 潮州木构架彩画与建筑空间之关系 |
3.6.3 潮州彩画色彩特征 |
3.6.4 潮州彩画构图分析 |
3.6.5 潮州彩画图纹分析 |
3.6.6 潮州彩画与官式彩画及江南彩画之对比 |
3.6.7 闽南彩画与潮州彩画之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潮州木构彩画之工艺特色 |
4.1 潮州杉木技术 |
4.1.1 研究杉木材质的原因 |
4.1.2 杉木历史沿革及潮州杉木来源的研究 |
4.1.3 杉木特性与潮州建筑用杉木的质量分析 |
4.1.4 杉木的原木处理分析 |
4.2 潮州传统建筑桐油画工艺 |
4.2.1 研究潮州桐油工艺的缘由及背景资料: |
4.2.2 潮州传统建筑桐油业现况 |
4.2.3 潮州传统建筑桐油工艺材料 |
4.2.4 桐油基层工艺研究 |
4.2.5 桐油画面层工艺研究 |
4.2.6 桐油工艺工具研究 |
4.2.7 现存潮州桐油画文物破坏原因分析 |
4.3 潮州传统建筑推漆画工艺 |
4.3.1 研究潮州漆艺的缘由及背景资料 |
4.3.2 潮州传统建筑漆业现况 |
4.3.3 漆艺材料研究 |
4.3.4 漆艺基层工艺研究 |
4.3.5 漆艺面饰层工艺研究 |
4.3.6 大漆工具研究 |
4.3.7 潮州漆文物保护技术 |
4.3.8 漆艺小结 |
4.4 潮州木构彩画工艺总结 |
4.4.1 潮州彩画工艺相信沿自古老传统 |
4.4.2 潮州彩画工艺配合实际运作制度及施工情况 |
4.4.3 潮州彩画工艺有足够灵活性在现代市场持续发展 |
第五章 潮州彩画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
5.1 潮州彩画的文化遗产价值 |
5.1.1 潮州彩画作为文化资源的地位 |
5.1.2 对于保护中国建筑和中国彩画的有关学术理论及国际宪章 |
5.1.3 以文化价值及文化重要性主导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 |
5.1.4 潮州彩画的文化重要性宣言 |
5.2 潮州彩画作为建筑文物资源的保护 |
5.2.1 国际保护历史建筑原则的缘起及几份重要的普及宪章 |
5.2.2 国际保护意念的真实性原则及在保护中国彩画的应用 |
5.2.3 对中国彩画保持原状的适当手法 |
5.2.4 现在我国修复建筑木构彩画的手法 |
5.3 潮州彩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 |
5.3.1 将中国地域民间彩画作为非物质遗产而保护的原理 |
5.3.2 对潮州彩画非物质遗产适合的保护手法 |
5.4 潮州彩画的诠释及可持续文化发展 |
5.4.1 潮州彩画的展陈及诠释 |
5.4.2 潮州彩画的可持续发展 |
5.4.3 简述因传统中国彩画意念而创作的近代建筑装饰 |
5.4.4 总结潮州彩画的诠释及可持续文化发展 |
第六章 结论 |
6.1 总结潮州传统木构彩画的几项重点 |
6.2 潮州彩画是保留远古遗风的珍贵传统痕迹 |
6.3 潮州彩画主要是建基于潮州的生活环境、社群观念和传统习俗 |
6.4 潮州民间彩画的特点是民间文化 |
6.5 潮州彩画是活着的传统而非僵化的遗迹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8)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方式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进展 |
(二) 国外研究进展 |
(三) 总体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二)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四、重点与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公众参与目标分析 |
第一节 公众参与: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一、公众参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需求 |
二、公众参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程度及现状 |
第二节 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提高我国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方式 |
一、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 |
二、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概念、目的与目标 |
三、三元一体化: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基本策略 |
第二章 国外文化遗产社会教育考察 |
第一节 国外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国外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理念的形成 |
二、国外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
第二节 国外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一、政府是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主导力量——以法国为例 |
二、民间组织是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补充力量 |
三、博物馆教育是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主渠道 |
四、现场参观是国外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 |
五、借助书籍和报刊等媒介是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 |
第三章 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方式梳理 |
第一节 博物馆教育 |
一、我国博物馆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博物馆教育的对象及方式 |
三、我国博物馆教育的特殊性及其作用 |
四、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的趋势 |
五、我国博物馆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分析 |
六、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
第二节 遗产旅游教育 |
一、遗产旅游教育的概念 |
二、对遗产旅游经营管理者的教育 |
三、对遗产旅游者的教育 |
四、对遗产地居民的教育 |
第三节 公众考古教育 |
一、公众考古教育的基本理论 |
二、公众考古教育中国化的历程 |
三、我国公众考古教育的方式梳理 |
第四章 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效果评估 |
第一节 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效果评估的理论依据 |
一、信息传播理论 |
二、观察学习理论 |
三、体验学习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效果评估 |
一、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效果评估的途径 |
二、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 |
三、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效果的评估模型与测量方法 |
四、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效果评估——以文化遗产景区为个案 |
第五章 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政策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政策的作用机理与条件要求及效果 |
一、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政策的概念及内涵 |
二、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政策的作用机理与条件要求及效果 |
第二节 建立文化遗产信息公开制度 |
一、文化遗产管理信息公开与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关系 |
二、文化遗产信息公开的作用 |
三、建立文化遗产信息公开制度 |
第三节 降低国内文化遗产景区门票价格 |
一、国内文化遗产景区门票涨价 |
二、国外文化遗产景区门票价格的特征 |
三、国内文化遗产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
四、参考国际经验,降低国内文化遗产景区门票价格 |
第四节 真正落实文化遗产素质教育目标 |
一、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二、强化文化遗产活动课程是文化遗产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
三、影响文化遗产素质教育推行的政策因素 |
四、文化遗产素质教育呼唤着政策支持 |
第五节 加大对文化遗产管理单位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近年来公共财政对文化遗产事业的总体投入 |
二、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支出中对文化遗产管理单位的投入力度 |
三、改善现有公共财政对文化遗产管理的投入方式 |
四、建立多元化的文化遗产教育资助体系 |
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日博物馆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 ——以博物馆展览、教育、修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中日两国博物馆源起 |
第一节 中日两国博物馆源起 |
第二节 从定义的演变看博物馆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展览 |
第一节 博物馆的特展 |
第二节 日本博物馆的特展 |
一 特展的内容策划 |
二 特展的主办方 |
三 特展的协办方 |
四 特展的经费 |
五 特展的筹备与实施 |
六 特展的宣传推广 |
七 日本特有的特展模式产生背景 |
八 日本特展模式利弊分析 |
第三章 教育 |
第一节 博物馆与儿童 |
一 儿童博物馆 |
二 博物馆中的儿童 |
第二节 博物馆与学校 |
一 馆内活动 |
二 馆外活动 |
三 教师、PTA、地区支援 |
第三节 博物馆与终身学习 |
一 日本的生涯学习 |
二 博物馆在生涯学习中的作用 |
三 生涯学习对博物馆的反促进 |
第四节 博物馆与社区 |
第四章 修复 |
第一节 修复技能 |
一 修复理念 |
二 修复技法 |
三 艺术精神 |
第二节 技艺传承 |
一 文物修复技术的承载机构 |
二 日本选定·指定保存技术 |
三 传承人的培养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学成果等 |
致谢 |
四、谈文物修复人材的培养——全国文物修复工作者统计实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2]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9(08)
- [4]论电视传媒在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D]. 惠毅. 西北大学, 2014(04)
- [5]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D]. 胡志刚. 南开大学, 2014(04)
- [6]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D]. 荣山庆二(Sakayama Keiji). 清华大学, 2013(01)
- [7]潮州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研究[D]. 郑红.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8]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方式及政策研究[D]. 张国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9]中日博物馆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 ——以博物馆展览、教育、修复为例[D]. 董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1(04)
- [10]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J]. 马炳坚. 建筑史,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