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银公司如期实现保平争盈奋斗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孟亮亮[1](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效洲[2](2021)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如何协调与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如何实现世界各国和平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和棘手难题。回顾列宁所面临的艰难困局、回首列宁为破解困局所采取的措施、重温列宁为此所阐释的和平共处思想,可以为我们解答当下这一难题寻求思想启迪和思路灵感,这既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实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因和动力源泉,也有利于我们继往开来、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继续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纵观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酝酿与生成、理论论证与实践措施,虽然从未对“和平共处”予以明确定义和概念阐述,却清晰呈现出科学合理、详实完整的和平共处思想理论体系,并在列宁时期完美地应用于处理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且取得不错效果和伟大成绩。本文将沿着“思想的来源与形成—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思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展开理论探索和现代解读。第一部分阐释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并对其思想进行了阶段划分。从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两制并存局面、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进展并不顺利及国内迫切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及列宁自身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前期理论准备等构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本文又把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十月革命、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及1919年底和平共处思想的正式形成作为其思想划分的阶段点。第二部分分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主要从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能不能、以及怎样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等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和详实解读列宁和平共处思想。首先,从社会主义的性质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理论层面、与巩固新生政权现实需要的实践层面,回答了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其次,从世界革命遭遇挫折的政治层面、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均势局面形成的军事层面、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需要的经济层面等具体的历史条件,来分析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再次,从善于利用各种矛盾、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及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等理论层面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最后,从和平竞赛、平等互利发展对外贸易、不干涉他国内政及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具体实践措施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第三部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通过和平共处思想的灵活应用,列宁不仅使苏俄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外部环境以促进苏俄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也为当今国际秩序的建构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从列宁自身思想完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丰富及和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从其思想在列宁时期应用于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展开论述,谈到了有助于苏维埃政权的发展、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和平进程等方面的实践价值。第四部分论述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三个阶段出发,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理念,这些理念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理念和主张将指导两制国家关系相处的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拓展到指导处理相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全球秩序重塑问题及其全人类的长远发展问题等。这些理念和主张的提出并应用于国际交往的外交实践,无疑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也是我们继续探索和不断研究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陈星宇[3](2020)在《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科学论断,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时下研究的热点。而金融作为经济社会体系的核心和润滑剂,可以在生产要素部门之间起着关键的融通作用,盘活市场主体。可见,金融创新驱动金融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1991年在上海调研时所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了金融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其次,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分析了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作用机理。再次,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及金融制度等4个方面对我国目前金融创新现状进行统计分析。随后,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二级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2004-2018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结果显示我国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发展水平依然较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次,运用系统GMM(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国层面及中、西部地区金融创新会显着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显着的抑制效果。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赵金娥[4](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史论:中国有海防,自明代始。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朱元璋时期就完成了我国沿海一万三千余里的全国海防建设。广东海防是最后完成的一段,占五千里。广东海防的建设,吸纳了全国海防建设的经验,结合了广东沿海的斗争经验和地域环境特点,满足了保卫辽阔南海及岛屿、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海防任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海防卫所体系。本文在发展“一带一路”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是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丰富广东海防卫所的学术研究,同时对海防卫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海防制度、建置概况的基础上,对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由宏观至微观从省域、区块、卫所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着眼于明代广东全省域的海防,对其整体防御架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沿海地方社会形势、军事地理环境、受侵扰程度和各海防卫所设置情况,从宏观角度归纳出广东沿海8卫28所总体呈现出的四种防御形态:在整个广东沿海选择战略要点设防的“沿海珠链型防御”;确保省府广州安全,沿珠江两岸梯次纵深设防的“向心拱卫型防御”;针对海南岛与南澳岛等沿海大型岛屿的“海岛型防御”;以环绕北部湾的雷、廉、琼联防为基础,维护南中国海区域稳定,形成对海上丝绸之路严密控扼的“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通过对四种防御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选点精准、结构性布局合理对整体海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关注各海防卫所的防区控制,归纳出了海防卫所在自身防区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功能空间。在实现生存功能时,通过海防卫所的合理选址及建设,甚至迁址,使海防卫所处于一个与地形相契合,与气候相适应,能战斗、宜生活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在实现军事功能时,海防卫所构筑了巡守的水军基地,预警、通信的烽堠,分守的墩台,及所城自身的多重防御空间。在实现被赋予的行政功能时,海防卫所城承担着保卫地方政权、与巡检司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与驿路配合完成物资转运等职责,形成了其社会功能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各海防卫所在防区范围内,是如何立足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块控制的。再次,聚焦于海防卫所城,展开城池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中西方研究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更针对于海防卫所城空间形态的“城—布局组织—建筑”的多层次要素解析法。以实际调研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存在模式、规模大小、轮廓形状、街巷布局、防御组织的形态特征及设计思想;探讨了防御建筑、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学宫建筑、商业建筑的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在分析时,同时呈现了海防卫所城由军事堡垒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要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型城池的布局理念;探寻了军事建筑对防御及生活的物质保障、文化建筑对海防卫所将士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战斗精神激励作用。最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根基,即:保障空间形态完整及合理的营建技术与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主体结构营造的可靠性;总结了在卫所制度与军事文化影响和地域环境条件与资源限制下,海防卫所建筑的防御智慧与宜居要求;呈现了卫所装饰由简入繁的表现特征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且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海防卫所城的坚固。正是由于这些落到实处的建筑细节,才保证了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完美。
赵沛[5](2019)在《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甘宁边区史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以往的陕甘宁边区史研究,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等方面,而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的研究则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及其成效的研究,更是一个前人不太深入的领域。本文以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即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的各项经济政策,从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顶层设计与适时调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基层实践与经验、政策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今天发展经济启迪的角度,进行比较全面的考查和分析。这样做,是采用了与以往陕甘宁边区史研究中重“史”轻“论”或“以史带论”不同的视域,突出对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以体现陕甘宁边区史研究方法中的“史论并重”。从以上的视域出发,在研究过程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过程只是分析的必要前提和资料准备。本文所做的工作是:侧重于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经济政策提出和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经济效果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认知。譬如,对于大生产运动,提出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条件下,所领导的一次成功的举国体制优势的初次展示”的观点;对于“减租减息”政策,提出它是“一项灵活的土地革命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通过调节租佃双方的投入产出比,以达到调解双方利益分配和政治认知的目的,具有时代适应性的特点”的观点;对于“开荒垦殖”,从比较成本、人力要素和制度约束的角度,分析了边区前期无人开荒的原因和开展“开荒垦殖”的举措,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从成本差异、技术水平的角度,阐释了边区优先发展手工业的理性政策选择;从“政企分开”的角度,审视公营工业管理以及对私营工业采取“有条件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的成效;从边区与敌占区和国统区的比较优势,论述了边区选择“利用公营商业和私营商业”出口土产的商业贸易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从货币流通规律和法币的稀缺性论述了加强边币管理政策的必要性等。最后,依照经济学方法,对边区的经济増长速度进行了测算,得出:边区“农业年均增速为59.98%,工业年均增速118.44%,全面抗战时期边区经济平均增速为71.67%”的数据,说明“仅仅八年的时间,边区从一个极端贫困的地区发展为一个粮食基本自给,工业体系初具,军民生活明显改善的示范区,与这样的增速是匹配”的结论。全面抗战的八年,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陕甘宁边区军民坚持经济建设,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边区的经济建设留给今天的启示是,任何时候要秉持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伟大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等等。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留下的精神财富,将与澎湃的历史潮流一道永远前行。这些仅仅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一些粗浅的体会,今后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精细和精准的经济学分析。
姚星星[6](2018)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3S”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建国近七十年来,中国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两次重大历史性跨越,不久就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第三次重大历史性跨越,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非常有必要对全面小康社会后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前瞻性的研究,这是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客观需要。战略方位是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后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战略方位可概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既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百年战略方位中,又位于建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战略方位中,还位于推进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战略方位中。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三十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不仅会创造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发展奇迹,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且会为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提供新选择与新方案,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国际影响力,并对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久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本文创新性地提出“3S”战略研究模型,从经济结构(Structure)、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和共享发展(Sharing)三个关键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3S”的选择依据;其次从非经济强国、非美丽中国、非高收入国家几个方面论述了“3S”战略研究模型设计的起点,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中速区间、经济结构彻底实现转型、建成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进入高收入国家的中位区间几个方面分析了“3S”战略研究模型规划的目标;再次归纳了“3S”战略研究模型的长远性、全局性、均衡性和实践性特征。“3S”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一项重要内容是经济结构(Structure),而科技创新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开放经济结构又是经济结构的重点。就科技创新结构而言,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要形成以原始创新为主的具有先发优势的引领型科技创新方式结构;要着重补齐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两块短板,形成高水平的财力、人力、物力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结构;要注重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单位能耗的经济产出来提升成本绩效,形成优化的科技创新目标绩效与成本绩效结构;要在维持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个科技创新中心稳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打造华中、西南、西北、东北四个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覆盖全国、东西部均衡、南北方协调的高水准科技创新区域分布结构。就三次产业结构而言,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服务业产值的GDP占比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业产值占比大抵上都要达到70%左右;通过全方位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发展技术密集型的先进与高端制造业、改造传统制造业、打造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等多项内容来建成制造业强国;通过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来建成服务业强国。就开放经济结构而言,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要形成国际收支大抵平衡、服务贸易的贸易总额占比达到25%左右、货物贸易内部结构及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得到优化的贸易结构;形成引进外资的流量与存量规模稳步增加、对外投资的流量与存量规模逐步扩大、引进外资质量不断提升、对外投资由大向强转变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结构;形成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并行开放的国内空间结构和对发达经济体与对发展中经济体并行开放的国际空间结构。“3S”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项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论文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隧道效应”模型用以阐释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涵,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是要在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承载界限范围内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现了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三者的共赢。可持续发展产生“隧道效应”的关键是通过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与保护工程、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工程来维护生态健康,同时还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并推行生态消费。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形成“隧道效应”,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还要从源头防范、过程管控和末端惩罚三个方面来执行现存的合理制度、健全现有的不完善制度、设计新的合理制度。“3S”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三项重要内容是共享发展(Sharing)。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共享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公平正义;主体是“四大板块”居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乡居民和相对贫困人口;范围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五个方面;方式是共建共享。共享发展的焦点是通过缩小收入差距到适度范围内、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来实现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通过公共教育、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丰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来达成基本公共服务共享;通过持续增加收入、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保障相对贫困人口这个特殊群体实现共享发展。另外,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推行共享发展,还须构建相应的实现机制,具体有理念认同机制、公平参与机制、联动推动机制。
刘大伟[7](2017)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研究》文中指出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是清代藏传佛教四大活佛传世系统之一,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章嘉呼图克图转世系统齐名。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形成于明末清初。1691年,康熙皇帝在多伦诺尔会盟之时,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被正式册封为“大喇嘛”,位居喀尔喀王公之首,标志着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作为最高政教首领掌管喀尔喀蒙古地区的政教事务。一世、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均出生于土谢图汗部,对喀尔喀蒙古的政治、宗教、文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在抵制沙俄侵略、调停内部纷争、实现清王朝统一大业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三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起,历世均为藏族,这是哲布尊丹巴转世系统在认定方面的重要转变,也是清朝皇帝干预、限制该转世系统的一个重要表现。清代中后期,哲布尊丹巴世系在政治上建树颇少,但四世、五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在兴建寺庙、整顿寺院秩序、弘扬佛教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一位活佛,历史功过,评价不一。青年时代的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桀骜不驯、狂放不羁,但其天资聪颖、精进佛法,其很多重要的政治思想都形成于这一时期。1911年,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作为外蒙古的政教首领,发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并在辛亥革命后,同内地各省接踵脱离清王朝。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领导的外蒙古先后经历了“独立”、自治、撤治、二次“独立”的政治变革。虽然,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每一次的政治善变都与中央政府治蒙方略和当时时局的动荡息息相关。但是,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不顾外蒙古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国民政府之反对、各族人民之抗议、外蒙古之社会民情,公然提出不切实际之“独立”和建立“大蒙古”的计划,其行径有悖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内外蒙古人的共同愿望。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领导的外蒙古“独立”最终走向覆灭是历史必然。1924年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圆寂。1925年外蒙古制定了“政教分离”政策,随后又颁布了法令,废除外蒙古的活佛转世制度,彻底终止哲布尊丹巴等活佛的转世和迎请。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外蒙古实行极左的专政方针,将消灭外蒙古的佛教视为巩固政权,巩固国防实力的前提与保障。斯大林政府在外蒙古扶持了以乔巴山为代表的倾苏派,并在1937年至1939年实施“肃反”运动。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后,外蒙古独立并成为保卫苏联领土安全的“缓冲地带”。毋庸置疑,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是外蒙古独立的始作俑者,但纵观外蒙古独立的全过程,将外蒙古之独立完全归咎于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人所为,与实际不符,也过分夸大了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能力与地位。此外,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对外蒙古宗教、文化、法律创新以及与中央政府经济往来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应予以客观评价。八世哲布尊丹巴圆寂后,外蒙古在苏联强权宗教政策的指导下,摒弃了传统藏传佛教文化,但是藏传佛教作为蒙古人民的主要宗教信仰,在蒙古信众中的地位始终未动摇,并在维护社会稳定、规范社会道德等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1990年,时隔近70年,在蒙古国大呼拉尔会议上,宗教界又重新提出了恢复佛教的决议,确立了藏传佛教的文化主导地位,并对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蒙古国宗教极端主义进行拨乱反正。特别是正确评价宗教首领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历史地位,并对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再认定的思考,可谓意义重大。1990年,蒙古国举办了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1995年,又举办了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诞辰3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系统的宗教地位、政治地位给予了肯定,对其历史功绩给予了客观的评价。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蒙古国信众将迎请远在印度达兰萨拉的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作为佛教复兴“最高目标”,并积极展开了有关迎请的各项准备工作。蒙古国佛教界经过20余年的不解努力及蒙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2011年11月2日,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作为蒙古国正式公民,在乌兰巴托甘丹寺举行了盛大的坐床仪式,被蒙古国各界共同奉为佛教最高领袖。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被正式迎回蒙古国,这既是蒙古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蒙古国的一件大事。2012年3月1日(白月节初八日)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在蒙古国甘丹寺圆寂,如今蒙古国又面临着十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寻访、认定,继任之十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将延续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之名号,继承历辈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功德,完成历辈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利乐众生的遗业,继续弘扬佛教。蒙古国对藏传佛教传统的恢复,对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再认定,既符合广大蒙古民众的愿望,又传承弘扬了蒙古族传统文化。在肯定藏传佛教优越性、历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贡献的同时,也肯定了藏传佛教对蒙古国当今社会发展仍然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的延续,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国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表现,对藏传佛教宗教主导地位的确立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对抵制外来宗教的侵袭,确保蒙古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社会的构建、智慧型国家的建设以及哲布尊丹巴世系在蒙古国的延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永宏[8](2017)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以其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而出现,伴随着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也会经过一个产生、发展、壮大和衰退的过程。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建国后至今几十年的采掘,已经有很多资源型城市走过了发展的鼎盛时期,资源接近枯竭,处于衰落阶段。储量仍较丰富的资源型城市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困难重重,经济发展面临困境,尤其是在当今出现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资源型城市的整体发展势头普遍低于一般的城市。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刚刚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为了实现下一步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就需要努力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发展是全社会的任务,也对资源型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体处于落后的状态下,要实现转型发展,赶上或超过其它地区,资源型城市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资源型城市要实现经济转型,首先要克服经济结构单一、环境破坏严重、生产方式粗放、科技发展水平低等共性的问题,其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转变观念,在比较优势选择上改变依赖以外生的自然禀赋为主的优势为以创新为主的内生优势,要着力培养新的产业,依托产业集聚的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依赖外生比较优势的观念并非完全抛弃已有的自然禀赋优势,一方面要在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的升级,发展行业内高端产品,另一方面要在原有资金、技术和科技积累的基础上寻求新的主导型产业,利用内生条件培养新的经济增长途径,或者是发挥外生条件,引进与原有比较优势关联度不大的新的行业和产业。资源型企业在资源型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的实际,对资源型企业平煤神马集团的经济转型进行了探讨,认为平煤神马集团应该以绿色低碳和创新为主,一方面将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发展高端资源性产品,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积极转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打造的方法上,主要依据钻石模型和GEM模型,结合企业的特点全方位推进。通常,钻石模型的使用范围被界定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相对完整的较大系统内,在这个范围内分析国家的竞争力或者是某一产业(或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这里考虑到企业集团,尤其是资源型企业的特点,试图将资源型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使用钻石模型建立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的,GEM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企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那么,基于资源型企业系统的完整性,同样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考察对象,结合GEM模型所要求的外界因素,运用该原理分析企业集团如何来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源自于所在的资源型城市,必然有为所在的城市承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资源型企业在规划和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下属企业时,首先要考虑将这些企业落户在当地,而不是投资于其它地方。只有这样,才可以回馈原生地,解决大量从事采掘业的职工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促进社会稳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地方政府责无旁贷。查阅平顶山市1982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市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寻求上级政策支持、为企业筹资融资和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除了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外,还来自于利益驱使,多层级的政府之间由于利益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博弈关系。资源型城市既有上级政府的约束和指导,也有下级政府的抗争和接受,还有同级政府之间发展经济的相互竞争。多层次的博弈关系使得资源型城市要以寻求上级政府的支持为主,必要时要和上级政府进行抗争,同时还要取得下级政府的认同和接受,以便于政策的贯彻实施。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博弈最佳的结果是采取合作的态度,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要寻求在与同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竞争中胜出。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要有一定的具体可行的方法。例如,平顶山市,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分析经济增长的历程,可以发现经济增长主要的来源是“投资”,经济增长结构中“消费”难以带动经济增长,而“出口”所占的份额相对更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平顶山市下一步经济增长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着重“补短板”,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产业集聚区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可行道路之一,在产业集聚区促生产业的聚集,发挥集聚效应,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增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进步,实现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鉴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规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上和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产业的单一化、低端化和负外部效应,要注重产业的互补性、已有技术和基础设施利用的高效性,以“多核共生可替代”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数理模型的推断和论证,通过充分的相关理论支持,论述了“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总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要结合实际,谋划全局,长期坚持。资源依然丰富的资源型城市可以继续深入挖掘其自然禀赋的潜能,将这一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要未雨绸缪,为经济转型做好积极的物质、技术和人力准备,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要立即着手新兴产业的培育。无论资源优势存在与否,资源型城市都要转变观念,以发展内生优势为努力方向,深化改革,坚持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以建立“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实现向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的转型。
丁小军[9](2017)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思想的具体实施,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工业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着成效;教育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重基础设施,轻产业培育;重国有企业,轻民营企业;重资源开发,轻利益补偿;重土地城镇化,轻人口城镇化;重人才引进,轻人才保留。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法律法规,做到开发建设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快建设省内主体功能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走绿色发展道路;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唐湘雨[10](2017)在《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文中研究表明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当今学术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与探索,笔者选择了民国时期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为个案,来探讨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助力是什么,及其对广西工业化的影响是什么?广西工业化取得了哪些进步或成就,存在哪些不足?以此来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在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的社会概况。从“混乱的政局”、“衰败的经济”和“落后的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桂系主政前广西社会的基本形状,旨在说明广西工业化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与民俗保守的状态下展开的,这些都不利于广西的工业化;但是,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既是广西民众普遍的心愿,也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治理广西的需要,这是广西工业化有利的条件。新桂系主政初期,曾发动“广西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讨论活动,虽然这一活动最后没有达成出题者所愿,但是在启迪心智,动员广西人参与经济建设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而在此之后出现的历史上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论争中,像第一次“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争一样,虽然也未能达成共识,但是这次论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对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广西工业化是在内部动力的推动与外部助力的促进下开展的。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商人的投资、手工业的转型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广西境内的本土商人与外来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广西本土商人力量过于弱小,外来的粤港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考察了以广西最出名的土布业与瓷器业,探讨这一时期广西手工业走上工业化可能性。结果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的土布业并未踏上工业化之路,而陶瓷业在广西省政府的扶持下,融资扩建,购买新式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建立近代工厂管理制度,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传统手工业具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动力。以军人为核心的新桂系领袖们不自觉地充当广西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尽管在工业化问题上,他们曾忧虑、徘徊,甚至还曾有一些工作失误,但是他们在40年代后坚定地选择工业化道路,并为广西工业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三种力量中,广西地方政府是广西工业化的主要动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外部的助力,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工业化得到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大力帮助。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期间,广西地方当局非常注意向省外专家讨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有利于广西地方建设事业。同时因“新广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境外人士的关注,他们也纷纷要求到广西参观。除了若干个人访问外,相关团体前来考察的也不少,如北平社会研究所广西经济调查组、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两广实业考察团、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等。广西省政府利用专家学者来桂考察的机会,虚心听取并接受来访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外来人员与团体不仅陈述了在考察中获得的对广西工业建设的观感,而且对广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广西之所以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此时遇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契机”,其中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广西的水运、陆运、空运以及铁路运输如何实现近代化转型,以及这四大运输如何支持广西工业化。在这四种交通方式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明显,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动了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另外,在空运与铁路运输的兴办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而战时工厂内迁更为广西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工厂大量内迁广西,这一时期内迁工厂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新动力设备,使广西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出现了规模客观的大工业,而且改变了广西的工业布局,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兴起。文章对于民国以来广西历年的财税状况进行追溯,并对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政府为筹措资金而进行的财税改革情形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财税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着广西工业化。在正文第五个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概述。抗战以前工业化的起步,首先从矿业的近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矿业为广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前广西的军用、民用工业发展也初现端倪。抗战时期则是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外省工厂的迁入,给经济技术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工厂的兴办。1938年后省内外工商业者纷纷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和一些交通方便、特产丰盈的城镇投资建厂,出现广西省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热潮。当时的桂林,市区四周工厂烟囱林立,机声隆隆,战时工业盛极一时。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基地”。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则是广西企业公司的建立,文章以广西企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广西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广西企业公司发展的概况,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广西企业公司存在的价值。广西工业化在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日军入侵广西时破坏殆尽,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广西工业化水平几乎回到了民国初建时期的水平。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对广西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曾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业复员计划,由于缺钱少粮,这一计划几乎没能实现。1947年出版的《广西工业建设之路》,对广西未来的工业化之路进行设置与规划,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成为广西工业化最后的绝唱。在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对广西与周边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贵州西南六省的人口因素、自然禀赋、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广西不是天然的“地瘠民贫”,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夹匙失万”中的钥匙。通过对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六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它比许多同类型的省区都做得好,并取得辉煌成绩,尽管其成果最后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摧毁。诚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过程中,广西地方政府领导对工业化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虽然其某些失误属于“有情可原”,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有情可原”的失误要认真总结,“无情可原”的不足更需要认真总结。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及其工业化过程的诸问题来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应该是:坚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筹措资金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是实现工业化的又一重要条件;激发内在动力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条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反思。只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白银公司如期实现保平争盈奋斗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银公司如期实现保平争盈奋斗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2)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十月革命后出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局面 |
2.1.2 欧洲革命形势不容乐观致使苏维埃政权处于孤立境地 |
2.1.3 俄国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
2.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 |
2.2.3 列宁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准备 |
2.3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演变历程 |
2.3.1 从十月革命到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和平共处思想探索时期 |
2.3.2 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到1919年底的和平共处思想形成时期 |
2.3.3 从1920年至列宁逝世和平共处思想在巩固和建设苏维埃政权中的应用时期 |
第3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 |
3.1.1 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决定只能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
3.1.2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性过程 |
3.1.3 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现实的需要 |
3.2 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
3.2.1 一战后趋于缓和的国际局势 |
3.2.2 苏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均势局面的形成 |
3.2.3“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的形成 |
3.3 实现和平共处的指导原则 |
3.3.1 善于利用各种矛盾 |
3.3.2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以建设社会主义 |
3.3.3 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 |
3.3.4 国内经济政策的转向与对外经济政策的开放相统一 |
3.4 实现和平共处的实践措施 |
3.4.1 以和平竞赛方式来推进和平共处 |
3.4.2 以平等互利原则来增进和平共处 |
3.4.3 以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来促进和平共处 |
3.4.4 以警惕资本主义的演变活动来保障和平共处 |
第4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4.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 |
4.1.1 构成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2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制“两制关系”理论 |
4.1.3 为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4.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实践价值 |
4.2.1 有利于维护苏维埃俄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 |
4.2.2 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4.2.3 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
4.2.4 有利于世界和平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
第5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5.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5.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与主要内容 |
5.1.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 |
5.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5.2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提出 |
5.2.1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提出的背景 |
5.2.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路径 |
5.2.3“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深化 |
5.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
5.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过程 |
5.3.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含义 |
5.3.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
5.3.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2 文章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 |
2.1 金融创新的理论概述 |
2.1.1 金融创新的概念 |
2.1.2 金融创新的相关理论 |
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概述 |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2.2.2 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理论指导 |
2.3 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综述 |
2.4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 |
2.5 简要述评 |
第三章 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
3.1 金融创新对创新发展的作用机理 |
3.2 金融创新对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
3.3 金融创新对绿色发展的作用机理 |
3.4 金融创新对开放发展的作用机理 |
3.5 金融创新对共享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四章 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分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
4.1 我国金融创新现状的统计分析 |
4.1.1 金融机构创新 |
4.1.2 金融市场创新 |
4.1.3 金融产品创新 |
4.1.4 金融制度创新 |
4.2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4.2.1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
4.2.2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逻辑解释 |
4.2.3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权重测算 |
4.2.4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评价分析 |
第五章 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
5.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2 模型构建 |
5.2 基于全国层面实证结果分析 |
5.2.1 数据描述性统计 |
5.2.2 数据稳健性检验 |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 基于分区域层面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数据描述性统计 |
5.3.2 数据稳健性检验 |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背景与卫所概况 |
2.1 明代广东的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区位特征:区位特点影响总体防御的布局 |
2.1.2 地形地貌:屏山障水据险扼要的防御择址 |
2.1.3 交通状况:陆海交通影响物资及军情传递 |
2.1.4 气候环境:建筑适应性及倭寇的择时规律 |
2.2 明代广东的社会环境状况 |
2.2.1 海防卫所震慑了敌对政治势力 |
2.2.2 海防卫所保驾了沿海经济发展 |
2.2.3 海防卫所保障了国际政策执行 |
2.2.4 海防卫所打击了沿海走私贸易 |
2.2.5 海防卫所进行的重要军事斗争 |
2.3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 |
2.3.1 军队制度:层级性的卫所制度 |
2.3.2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
2.3.3 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的供养方式 |
2.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概况 |
2.4.1 建立海防卫所 |
2.4.2 形成海防体系 |
2.4.3 军事聚落的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群体的防御空间形态 |
3.1 沿海八府区域环境下的海防卫所布局概况 |
3.2 沿海珠链型防御形态 |
3.2.1 布防海湾——海湾是内地的门户 |
3.2.2 占据海门——海门是城镇的咽喉 |
3.2.3 严守内河——内河是城镇集聚处 |
3.2.4 重视商贸——商贸地是劫掠重点 |
3.2.5 高可达性——距离适中策应联防 |
3.3 向心拱卫型防御形态 |
3.3.1 广州的中心地位 |
3.3.2 珠江口沿岸的复杂地理环境 |
3.3.3 以广州为中心的防御结构 |
3.3.4 向心防御构造的可靠性 |
3.4 海岛防守型防御形态 |
3.4.1 广东近岸海岛海防形势 |
3.4.2 海南岛的沿岸环形防御 |
3.4.3 南澳岛的节制两省防御 |
3.5 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形态 |
3.5.1 历史上雷廉琼的联防 |
3.5.2 明代加强对南洋海路的控扼 |
3.5.3 郑和下西洋壮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
3.5.4 雷廉琼海防体制的转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个体的防区空间形态 |
4.1 利于海防卫所各项功能发挥的自然环境空间 |
4.1.1 沿海所城一般性的选址环境条件 |
4.1.2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所城建设原则 |
4.1.3 据军情形势发展后的迁址与调整 |
4.1.4 实例:大鹏所城的环境空间特征 |
4.2 保障了海防卫所防区安全的军事功能空间 |
4.2.1 海防结构主体卫所城 |
4.2.2 沿岸的预警设施烽堠 |
4.2.3 外延的分守设施墩堡 |
4.2.4 海上所城船队的巡防 |
4.3 扩大了海防卫所影响力的社会功能空间 |
4.3.1 通过巡检司履行部分社会功能 |
4.3.2 通过驿路扩大了社会功能空间 |
4.3.3 海防卫所向城镇化的转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模式与平面形态 |
5.1 海防卫所城平面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
5.1.1 巩固海防的紧迫性对同一化建设的要求 |
5.1.2 海防形势的复杂性对地域适应性的要求 |
5.2 与线性长城明显区别的点式的城池模式 |
5.2.1 抵御异族与防范贼寇的心理界线之别 |
5.2.2 北方边地与东南沿海的山川地势之别 |
5.2.3 定向防守与腹背受敌的防御工事之别 |
5.3 层级性的军制特点决定层次性的城池规模 |
5.3.1 “模数制”的城池规划与建设思想 |
5.3.2 层级规模有区间,同级差异也明显 |
5.3.3 户均面积为基准,驻兵数目作变量 |
5.4 以方形为基调结合地形微调的城池轮廓形态 |
5.4.1 “礼制”与“有机”结合的地形应用思想 |
5.4.2 稍有变通的方形轮廓是主体 |
5.4.3 借山造势的变通轮廓是补充 |
5.4.4 蕴意吉祥的意象轮廓是点睛 |
5.5 以田字形为主成棋盘状划分的街巷布局 |
5.5.1 “类里坊”的街巷布局思想 |
5.5.2 棋盘状的街巷空间平面形态 |
5.5.3 层级细分的街巷类型及特征 |
5.5.4 卫所城街巷承担的多重功能 |
5.6 多层设防的城池防御平面形态 |
5.6.1 护城河与城墙形成的外围主防线 |
5.6.2 环城路与十字街构成的内部防线 |
5.6.3 所城中四大区块各自独立的防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内建筑特征 |
6.1 海防卫所城内的建筑构成 |
6.2 城防建筑 |
6.2.1 不同时期的卫所城防建设 |
6.2.2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防设施 |
6.2.3 城墙的防御意象表达 |
6.3 衙署建筑 |
6.3.1 衙署建筑在卫所城中的空间分布 |
6.3.2 衙署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规制 |
6.3.3 衙署建筑空间中体现的礼制文化 |
6.4 居住建筑 |
6.4.1 旗军营房和将领府邸的建筑规制 |
6.4.2 居住位序体现军户责任及权利归属 |
6.4.3 府邸庭院反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
6.4.4 旗军营房变迁:从营房向民房发展 |
6.5 祀佑建筑 |
6.5.1 祀佑建筑的建设意义 |
6.5.2 卫所城中的祀佑建筑 |
6.5.3 祭拜场所的空间形式 |
6.5.4 祭祀文化的现代传承 |
6.6 学宫建筑 |
6.6.1 学宫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制 |
6.6.2 卫所中的学堂和社学建置 |
6.6.3 海防卫所卫学教育的实效 |
6.7 商贸区域 |
6.7.1 卫所的商业发展 |
6.7.2 所城发展为县城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营建技术与装饰艺术 |
7.1 主体结构的营造技术 |
7.1.1 城墙的营造 |
7.1.2 城内道路的营造 |
7.1.3 城内供排水系统的营造 |
7.2 改善环境的科学设计 |
7.2.1 卫所群落对风的利用 |
7.2.2 建筑组团对温度的改善 |
7.2.3 住宅内湿热环境的改变 |
7.3 民居防御的特色设计 |
7.3.1 “五门通”防卫院落 |
7.3.2 登顶了望的高耸山墙 |
7.3.3 富宅大院自守的碉楼 |
7.4 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 |
7.4.1 体现等第的装饰制度 |
7.4.2 多样的装饰表现形式 |
7.5 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 |
7.5.1 技术核心是军匠和民匠 |
7.5.2 主要劳力是旗军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对象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目的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全面抗战时期 |
1.3.2 陕甘宁边区 |
1.3.3 经济政策 |
1.3.4 关于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期 |
1.4 研究难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状况与发展经济的总方针 |
2.1 陕北的经济概况 |
2.2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前的经济状况 |
2.2.1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的经济状况 |
2.2.2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的经济困难 |
2.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展经济的总方针 |
2.3.1 总方针的提出 |
2.3.2 总方针提出的必然性 |
2.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展经济总方针的确立意义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政策 |
3.1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土改 |
3.2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的土地政策 |
3.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的基本情况 |
3.3.1 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并存 |
3.3.2 土地所有权的确立 |
3.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践 |
3.4.1 减租减息政策的贯彻执行 |
3.4.2 减租减息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
3.4.3 减租减息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
3.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的成效与历史意义 |
第四章 全面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的农业政策 |
4.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粮食供应与管理政策 |
4.1.1 粮食供应 |
4.1.2 粮食管理 |
4.2 全面抗战时期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与实践过程 |
4.2.1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原因 |
4.2.2 大生产运动的实践过程 |
4.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
4.3.1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和成效 |
4.3.2 大生产运动效能的经济学分析 |
4.3.3 大生产运动的历史特殊性及其经济学分析 |
4.4 全面抗战时期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展开及其实践过程 |
4.4.1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开展的原因及其经济学分析 |
4.4.2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实践及其经济学分析 |
4.4.3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
4.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发展的成就与历史意义 |
第五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政策 |
5.1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工业概况 |
5.1.1 工业的基本情况 |
5.1.2 发展工业的条件 |
5.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与工业政策 |
5.2.1 发展工业任务的提出 |
5.2.2 工业政策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业发展的成就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1 公营工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2 私营工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3 手工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5.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的历史意义 |
第六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商业贸易政策 |
6.1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商业状况 |
6.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商业贸易政策及其实践 |
6.2.1 商业贸易政策的基本方针 |
6.2.2 商业贸易政策的发展阶段 |
6.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贸易发展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
6.3.1 边区内部市场的发展及经济学分析 |
6.3.2 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6.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经济学分析 |
6.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贸易发展的历史意义 |
第七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政策 |
7.1 陕甘宁边区成立前的金融状况 |
7.1.1 边区成立前的金融机构 |
7.1.2 边区成立前的货币流通情况 |
7.1.3 西北分行的其他业务 |
7.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体系的建立与金融管理政策 |
7.2.1 银行体系的建立及其业务 |
7.2.2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
7.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通货膨胀及其对策 |
7.3.1 通货膨胀及其经济学分析 |
7.3.2 通货膨胀的应对及其经济学分析 |
7.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金融建设的历史意义 |
第八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政策 |
8.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政策演进 |
8.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收入政策 |
8.2.1 经常性财政收入政策 |
8.2.2 非经常性财政收入政策 |
8.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支出政策 |
8.3.1 财政支出方针 |
8.3.2 经常性财政支出 |
8.3.3 非经常性财政支出 |
8.3.4 财政供给制度 |
8.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与节约运动 |
8.4.1 精兵简政运动的开展 |
8.4.2 节约运动的开展 |
8.4.3 精兵简政与节约运动的经济学分析 |
8.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政策的成效与历史意义 |
第九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总结 |
9.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总结 |
9.1.1 经济政策综述 |
9.1.2 经济政策体系 |
9.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速度核算尝试 |
9.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与伟大实践 |
9.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当代启示 |
9.4.1 坚持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9.4.2 体现了共产党不忘初心的伟大理想 |
9.4.3 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9.4.4 体现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9.4.5 认识了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
9.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3S”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论文选题背景 |
(二)论文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文献研究简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论文研究思路 |
(二)论文研究方法 |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创新之处 |
(二)论文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百年战略方位 |
二、建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战略方位 |
三、推进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五十年战略方位 |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深远影响 |
第二章 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3S”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模型 |
一、经济发展战略“3S”的选择依据 |
二、“3S”战略研究模型的设计构建 |
(一)“3S”战略研究模型设计的起点 |
(二)“3S”战略研究模型构建的重点 |
(三)“3S”战略研究模型规划的目标 |
三、“3S”战略研究模型的主要特征 |
(一)“3S”经济发展战略的长远性 |
(二)“3S”经济发展战略的全局性 |
(三)“3S”经济发展战略的均衡性 |
(四)“3S”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践性 |
第三章 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经济结构 |
一、经济结构内涵 |
(一)经济结构的多种涵义 |
(二)本文经济结构的内涵 |
(三)本文经济结构的性质 |
二、科技创新结构 |
(一)原始创新为主的引领型科技创新方式结构 |
(二)高水平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科技创新投入结构 |
(三)优化的科技创新目标绩效与成本绩效结构 |
(四)覆盖全国的高水准科技创新区域分布结构 |
三、三次产业结构 |
(一)产业强国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 |
(二)制造业强国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
(三)服务业强国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
四、开放经济结构 |
(一)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的贸易结构 |
(二)高质量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结构 |
(三)优化的开放经济空间结构 |
第四章 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
一、可持续发展的“隧道效应”模型阐释 |
二、可持续发展“隧道效应”的重点内容 |
(一)维护生态健康 |
(二)发展生态产业 |
(三)推行生态消费 |
三、可持续发展“隧道效应”的制度保障 |
(一)源头防范制度 |
(二)过程管控制度 |
(三)末端惩罚制度 |
第五章 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共享发展 |
一、共享发展的基本内涵 |
二、共享发展的主要方面 |
(一)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相对贫困人口的共享 |
三、共享发展的实现机制 |
(一)理念认同机制 |
(二)平等参与机制 |
(三)联动推动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后记 |
(7)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喀尔喀地区佛教源流 |
第一节 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 |
一、蒙古人与藏传佛教的早期接触 |
二、元朝蒙古皇室对藏传佛教的推崇 |
三、十六世纪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再传播 |
第二节 藏传佛教在漠北蒙古喀尔喀地区的传播 |
一、阿巴岱汗迎请佛法 |
二、多罗那他在喀尔喀地区的弘法 |
第二章 一世至七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第一节 喀尔喀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转世 |
第二节 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一、抵制沙俄侵略 |
二、调停喀尔喀左右翼纷争 |
三、归附清朝 |
四、促进喀尔喀地区宗教、艺术、文化发展 |
第三节 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一、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政教功绩 |
二、清政府对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权利的限制 |
三、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圆寂后清政府在喀尔喀的施政 |
第四节 三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一、三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认定与迎请 |
二、清政府与三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第五节 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第六节 五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第七节 六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第八节 七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第三章 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与外蒙古“独立” |
第一节 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转世 |
一、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转生蒙古东南之说 |
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转生藏区之说 |
三、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将于二十年后转世之说 |
第二节 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认定与迎请 |
第三节 青、少年时期的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一、少年时期的桀骜不羁 |
二、青年时期的政治谋略 |
第四节 1911年外蒙古“独立”的外部原因 |
一、俄国人蓄谋已久鲸吞外蒙古 |
二、清末治蒙方略的失误 |
第五节 1911年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领导的外蒙古“独立”运动 |
一、1911年外蒙古宣布“独立”及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举行登基大典 |
二、外蒙“独立”初期,哲布尊丹巴政府的组建 |
第六节 外蒙“独立”初期哲布尊丹巴政府的对外政策 |
一、哲布尊丹巴政府积极寻求国际势力援助 |
二、哲布尊丹巴政府有意接受民国政府的示好 |
三、联合内蒙盟旗,建立“大蒙古国” |
四、与西藏签订协约,获得“独立”认同 |
第七节 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领导的外蒙古“独立”走向“自治” |
一、《俄蒙协约》的签订——外蒙“独立国梦”破灭 |
二、《中俄蒙条约》的签订——外蒙古取消“独立”改为“自治” |
第八节 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内附——外蒙古撤治 |
一、中蒙关系缓和——1916年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 |
二、外蒙古内外局势(1917-1918) |
三、外蒙古内附之举——1919年拒绝参加“泛蒙古运动” |
四、外蒙古取消“自治” |
五、中央政府举行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册封大典 |
第九节 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领导的二次“独立”运动与“民主革命政府”的建立 |
一、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领导外蒙古二次“独立” |
二、“民主革命政府”的建立 |
第四章 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贡献及评价 |
第一节 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思想形成与政治生涯 |
一、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独立”思想之形成 |
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是唯一有能力领导外蒙古“独立”的人 |
三、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政治善变 |
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领导核心的“独立”政权的覆灭 |
第二节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宗教、文化、经济贡献 |
一、加强宗教管理 |
二、留给蒙古人民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 |
三、加强中央政府与外蒙古的经济往来 |
四、法律制度的创新 |
第三节 关于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评价 |
一、批判的态度 |
二、中立的态度 |
三、肯定的态度 |
第五章 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寻访与认定 |
第一节 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寻访与认定 |
一、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在蒙古的寻访 |
二、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在藏区的寻访与认定 |
第二节 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的废除 |
一、蒙古国废除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 |
二、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废除之原因 |
第三节 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的再确立 |
一、蒙古国传统宗教佛教的恢复 |
二、佛教首领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再认定 |
三、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访问蒙古国 |
四、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再次举行坐床大典 |
第六章 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在蒙古国的延续 |
第一节 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在蒙古国的延续 |
一、作为“大成就者”化身,继续教化众生,弘扬佛法 |
二、继承历辈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功德 |
第二节 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延续的现实意义 |
一、民族百年精神的延续,宗教文化遗产的传承 |
二、国家安全的保障 |
三、促进和谐社会、智慧型国家的建设 |
四、确保哲布尊丹巴世系在蒙古国的延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五、文章结构和观点 |
第一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聚集理论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产业聚集理论 |
一、产业聚集理论历史沿革 |
二、产业聚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聚集理论的关系 |
一、比较优势与产业聚集高度相关 |
二、产业聚集是比较优势发展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 |
一、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
二、如何发挥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 |
第二节 资源诅咒与比较优势陷阱 |
一、资源诅咒 |
二、比较优势陷阱 |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原因及发展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一、产业集聚的原因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二、产业集聚发展过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 |
一、动力机制 |
二、产业集聚的升级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顶山市支柱企业平煤神马集团及其经济转型 |
第一节 企业集团 |
一、企业集团的出现及其问题 |
二、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建设 |
第二节 平煤神马集团的基本状况 |
一、平煤神马集团的组建 |
二、以煤为基础的比较优势 |
三、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
第三节 平煤神马集团的转型 |
一、持续深化改革 |
二、承担经济与社会责任 |
三、以科学方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顶山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
第一节 政府的职能 |
一、政府的一般职能 |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
第二节 政府间的博弈 |
一、博弈理论 |
二、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
三、同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平顶山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措施 |
一、摆脱资源依赖是发展的新起点 |
二、拉动经济增长的方法 |
三、平顶山经济增长的成就及原因 |
第四节 政府推动经济方式的转型 |
一、理性认识经济的现状 |
二、推动经济转型的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展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核心带动机制 |
一、产业集聚由重要的核心起聚集作用 |
二、多核形成的机制 |
三、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模式的支持理论 |
第二节 平顶山产业的多核布局 |
一、国家主导的产业布局 |
二、地方政府推动的产业布局 |
第三节 平顶山的产业集聚区 |
一、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总体情况 |
二、平顶山煤炭产业集聚区衰落的案例 |
三、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含译着) |
二、中文期刊文章 |
三、政府文件 |
四、英文资料 |
附录 区域产业中心形成与区域产业转型的模型推导 |
图表索引 |
一、表 |
二、图 |
致谢 |
(9)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概述 |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 |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含义 |
2.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演进 |
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相关理论 |
1.共同富裕理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4.科学发展理论 |
三、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就 |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
1.生产总值大幅度提升 |
2.人均GDP明显提高 |
3.政府财政收支呈平稳较快增长 |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
1.交通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
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 |
(三)工业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
1.工业化快速发展 |
2.依靠政策转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
(四)人民生活质量改善 |
1.城镇化率稳步上升 |
2.社会保障水平提高 |
(五)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着成效 |
1.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进展顺利、成果显着 |
2.全省各项生态系统稳步发展 |
(六)教育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
1.基础教育进一步完善 |
2.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
四、甘肃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
(一)重基础建设,轻产业培育 |
1.产业结构失衡并未彻底改变 |
2.投资政策过于倾斜基础设施 |
(二)重国有企业,轻民营企业 |
1.民营企业发展慢,缺乏发展的活力 |
2.相关的制度机制不到位,掣肘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
(三)重资源开发,轻利益补偿 |
1.资源型经济未打破,主要依赖资源开发 |
2.资源开发模式落后,没有完备的利益补偿机制 |
(四)重土地城镇化,轻人口城镇化 |
1.城镇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
2.土地城镇化特征明显,人口城镇化滞后 |
3.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 |
(五)重人才引进,轻本地开发 |
1.人才引进政策力度大,但缺少留住人才机制 |
2.人才配置与评价机制不完善 |
五、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举措 |
(一)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法律法规 |
1.制定西部开发法,使西部开发依法进行 |
2.完善财政税收法,克服资金供给不足 |
3.严格执行新环保法 |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1.建立稳定的西部开发专项资金来源渠道 |
2.多渠道筹措资金通道,扩大资金来源 |
(三)加快建设省内主体功能区、产业转移示范区 |
1.加快发展主体功能区 |
2.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3.加快建设兰州新区打造新增长极 |
(四)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走绿色发展之路 |
1.加快建立自然资源补偿开发制度 |
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3.稳步推进生态系统建设 |
4.发展循环经济 |
(五)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走科技发展之路 |
1.加大资金投入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
2.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保护创新主体利益 |
3.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10)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工业”、“工业化”、“工业建设”三个概念的界定 |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社会概况 |
一、混乱的政局 |
二、衰败的经济 |
三、落后的习俗 |
第二节 关于“广西经济出路”的两次论争 |
一、“广西经济出路”大讨论 |
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论争 |
三、两次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 |
第一节 商人的参与 |
一、广西商业、商人与商会 |
二、粤港客商与广西的商业 |
三、两广商人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广西的手工业与广西工业化 |
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手工业发展概况 |
二、传统的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 |
一、工业化目标从徘徊到确定 |
二、广西工业建设的管理机构 |
三、工业政策、工业法规的变迁 |
四、具体的工业决策行为及其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外部助力 |
第一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一、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广西的经济调查 |
二、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对广西实业的考察及其影响 |
一、两广实业考察团组团的由来 |
二、两广实业考察团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广西工业化问题上的互动 |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广西工业化 |
一、广西考察团与南宁年会 |
二、桂林年会与桂林展览会 |
三、两次年会对广西工业化的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契机 |
第一节 交通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
一、水路运输的近代化转型 |
二、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
三、航空运输后来居上 |
四、铁路运输大器晚成 |
第二节 战时工厂内迁为工业化带来新活力 |
一、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到广西的基本情况 |
二、工厂内迁与广西的工业化 |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
一、近代以来广西财税体系的变迁 |
二、20世纪30-40年代广西财税体系的改革 |
三、广西新财税体系对工矿事业发展的支持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抗战以前广西工业化的起步 |
一、矿冶业的近代转型与初步发展 |
二、广西近代工业的崛起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
一、外省工业的迁入 |
二、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
三、抗战时期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
第三节 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广西企业公司 |
一、广西企业公司概况 |
二、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 |
三、广西企业公司的价值 |
第四节 日军入侵广西对广西工业的破坏 |
一、日军对广西一般工业的破坏情形 |
二、日军对广西水电事业的破坏情形 |
三、日军对广西矿业破坏的情形 |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一、战后广西工业重建计划概况 |
二、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 |
一、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比较 |
二、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程度比较 |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不足方面 |
一、对工业化问题认识的不足 |
二、对工业化实施的行为不足 |
小结 |
结语 |
一、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
二、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诸问题的反思 |
三、从广西的经验教训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桂系时期有关广西工业建设的重要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白银公司如期实现保平争盈奋斗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D]. 李效洲. 辽宁大学, 2021
- [3]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陈星宇. 兰州大学, 2020(01)
- [4]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D]. 赵金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D]. 赵沛. 西北大学, 2019(01)
- [6]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3S”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姚星星.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研究[D]. 刘大伟.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6)
- [8]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D]. 赵永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D]. 丁小军. 渤海大学, 2017(08)
- [10]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D]. 唐湘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