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搅拌桩在工程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何振华[1](2021)在《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国省道提质升级和瓶颈路段建设的要求,考虑节约经济投入、减小施工周期和提高公路交通量承载能力等客观要求,对已有公路进行改扩建是非常实用的技术举措。根据高速公路以往的拓宽经验,对原有路基进行加宽,新填筑的路基将与老路基产生相互作用,在施工期与工后运营阶段产生差异沉降,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预测和处治方法的优化是高速公路拓宽问题的工程关键。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改扩建工程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对比当前国内主要高速公路的沉降标准,提出本工程的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基本控制标准,并以此为标准,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新老路基施工期和后期运营阶段的路基和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在施工阶段,随着填筑过程的进行,新路基表面沉降逐渐增大,同时旧路基侧面因受到新路基的荷载作用而向内侧产生位移,但工期沉降总体较小。在工后运营期,由于新老地基的固结度不同,老地基固结沉降小,新地基沉降大,新老路基产生一定的差异沉降,在工后运营15年后路基固结基本完成。(2)研究拓宽路基拼接带常用处治措施适应能力大小,对开挖台阶尺寸与暴露时间、加筋处治技术的筋材铺设层位、铺设层数进行设计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台阶尺寸过小或过大都会使沉降变大,而暴露时间则会影响开挖台阶的回弹量,从而影响路基的最终沉降。单层加筋时路表或路基底部加筋的处治效果优于中部加筋,加筋的铺设层位越多,沉降量越小,但全层加筋比地表和路表上下两层加筋的处治效果并未提升太多。(3)研究不同软土条件下的公路拓宽工程变形特性及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软弱土类型、软弱土层厚度、新旧路基土质差异等不利因素对路基的影响变化。得到三种软弱土的固结速率由高到低为高液限土、软塑状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随着软弱土层厚度的增加,地基的沉降均增大,对于厚度大于6m的深厚软基,单一的开挖台阶或路基加筋处治并不足以消除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到安全水平,还需进行复合地基处理研究。(4)研究复合地基的处治桩类型、桩体长度、桩间距等因素对拓宽路基沉降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预应力管桩和水泥搅拌桩处治深度的差异,并基于两种桩在本工程中的最大软土处治厚度计算提出了复合地基桩长和桩间距优化设计参数。分析得出预应力管桩的处治深度高于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在其最大软土处治厚度12m下的最优桩参数为桩间距3m、桩长16m,水泥搅拌桩在其最大软土处治厚度9m下的最优桩参数为桩间距2.5m、桩长21m,其它小于最大软土处治厚度的工况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对桩参数进行放宽。
李子田[2](2021)在《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竖向承载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水泥土劲性复合桩是指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水泥土初凝之前,在水泥土搅拌桩中同心植入高强混凝土芯桩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桩,该桩型通过将水泥土搅拌桩与高强度芯桩的优化匹配,使得其兼具了水泥土搅拌桩桩侧摩阻力大和混凝土芯桩桩身强度高的优点。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相较于传统桩型,其具有承载力高,成桩速度快,施工效率高、低污染、高经济效益等优点。本文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竖向承载特性进行研究,着重分析水泥掺量和桩端阻力对于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以查明复合桩体的应力应变状态及其破坏模式,主要成果如下:(1)水泥土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大而提高,当水泥土的水泥掺量介于15%与20%之间时,水泥土强度的增长幅度较大;而当水泥掺量大于20%时,水泥土强度增长速率下降;当水泥土的水灰比介于0.8~1.0之间时,水泥土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提高;当水灰比大于1.0时,水泥土强度增长速率放缓,甚至开始下降。(2)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上部荷载通过芯桩传递给水泥土桩,再通过水泥土桩传递给桩周土体,这种荷载传递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桩体的竖向承载能力。(3)当桩-土界面没有发生破坏时,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水泥土桩桩身破坏和桩-土界面破坏同时发生时,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将得到最大的发挥,此时水泥土桩中的水泥用量为最优水泥掺量。(4)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端部阻力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在模型试验工况1、2、3和4中,桩顶荷载分别为13.7 k N、7.8k N、5.9k N和7.8k N时,桩端阻力与桩顶荷载的比值超过了10%,表明此时桩端阻力不可忽视。(5)《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JGJ/T 327-2014》中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于当桩-土界面发生破坏时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当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桩体发生破坏时,由规范计算得到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偏大。(6)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水泥土劲性复合桩荷载-沉降曲线与模型试验实测结果总体趋势接近,其极限荷载与实测值误差小于10%。
成谨宇[3](2021)在《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挤密和挤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土劲性复合桩是由传统水泥土桩和芯桩(如钢筋混凝土桩)复合而成的一种新桩型,由于其具有桩侧摩阻力大、桩身承载力高等优点,在我国桩基础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对于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成桩后的竖向和水平向承载机理方面,在芯桩在植入过程中对于水泥土桩和桩周土的挤密和挤扩作用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水泥土挤密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对于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在芯桩植入过程中对于水泥土桩和桩周土的挤密和挤扩作用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芯桩植入过程中,当芯桩桩端未到达桩周土体的某一深度位置时,该位置处的孔隙水压力随着芯桩植入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当芯桩桩端到达这一深度位置处时,该位置处的孔隙水压力达到最大,随后随着芯桩植入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2)桩周土体孔隙水压力在芯桩植入过程中,随着距芯桩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模型试验工况一中,芯桩植入对于桩周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半径≤7.9倍的芯桩直径。(3)当桩周土体强度较高时,芯桩在植入过程中对于水泥土桩主要起挤密的作用;当桩周土体强度较低时,芯桩对于水泥土桩主要起挤扩的作用。(4)通过水泥土挤密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于水泥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随密度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土试样密度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大,而峰值应变逐渐减小。(5)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于芯桩在植入过程中水泥土桩和桩周土体的挤扩作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当桩周土弹性模量较小时,水泥土桩直径在芯桩植入过程中增加较大,挤扩作用明显,对于桩周土位移场的影响较大;反之,则芯桩在植入过程中对于水泥土桩的挤扩作用较小,对于桩周土位移场的影响较小。
蔡晓峰[4](2020)在《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水泥搅拌桩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加固方法,其施工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介绍了水泥搅拌桩的分类和加固机制,重点分析了水泥搅拌桩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并结合晋江市紫帽片区现状浯垵大道工业区段改造工程,详细阐述了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田园园[5](2020)在《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修建公路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软土地基,尤其在一些沿海、湖泊多的地区,软土地基特别常见。路堤沉降和失稳是工程上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修建公路时因软土地基造成的的沉降问题,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本文结合了国内外对软土地基的研究现状,对软土的成因、分布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托安九二期公路工程的K195—K395段软土工程资料,对该工程的工程概况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的方式,从造价、工期、处理效果、环境影响、施工难度和机械设备六个方面对水泥搅拌桩、管桩和塑料排水板三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式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十位专家的总排序权重值,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为处理该软土地基的最优处理方案。本文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K195—K395段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沉降量和路堤坡脚处的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并同该工程的监测值进行对比,最后并从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桩长、桩的刚度,砂垫层和土工格栅等因素对地基沉降、侧向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PLAIXS有限元对使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前后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可以有效地加固软土地基,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使地基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值大大减小;随着路堤的填筑,沉降值和侧向位移也随之增大。(2)与工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通过PLAXI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出的结果与工程监测的结果相比有一些微小差距,这是由于模型简化的原故,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表明PLAIXS有限元软件的模拟是可行的。(3)对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桩长、桩的刚度以及砂垫层和土工格栅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桩间距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影响较小,随着桩间距的减小沉降值和侧向位移随之增加;桩的长度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影响较大,长度越大,沉降值和侧向位移越小;沉降值和侧向位移会随着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不明显;砂垫层和土工格栅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都有所抑制,但砂垫层主要对减小沉降值有明显的作用,土工格栅对侧向位移抑制效果较好。图37表20参32
卢昱宏[6](2020)在《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承载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技术是课题组结合楔形桩、劲性搅拌桩技术所提出来的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加固技术,本文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大比例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对水泥土固结状态,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荷载-沉降和内、外芯荷载传递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室内压缩试验研究改变水泥掺入量、养护应力对水泥土的固结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泥土最终压缩量随水泥掺量增大而减小;养护期间施加压应力能减小水泥土的压缩性,且最优养护应力与水泥掺量有关。2、为研究组合桩荷载-沉降、内外芯轴力及侧摩阻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对不同楔角、截面平均含芯率的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进行模型静载荷试验。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降型,在合理范围增大楔角和截面含芯率都能有效的增大组合桩极限承载力,并能明显减小桩顶位移;内芯承担主要荷载,传递到外芯桩端荷载约为总荷载的10%;增大楔角比截面平均含芯率对侧摩阻力的影响更大。3、基于模型试验结果,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模型试验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讨论楔角、截面平均含芯率对组合桩极限承载力和荷载的分担与传递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桩顶位移随楔角和截面平均含芯率增大而减小,根据模拟研究可取的一个合理楔角1.6°~2.4°和一个合理平均截面含芯率范围20%~30%;截面平均含芯率对内、外芯荷载分担比的影响比楔角更大。
樊子聪[7](2020)在《放坡结合水泥搅拌桩加固在深厚软土基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的第四系软土层,力学性质较差。对于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往往采用灌注桩、SMW工法桩结合内支撑或多道锚索的支护体系,但对于单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为4~6m的基坑若继续采用此类支护方案则经济性与效率较低;对于此类基坑,在具备一定场地条件、放坡开挖不足以满足基坑稳定性要求时,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基坑坡面及坑内被动区进行加固,因具有经济与效率等优势在珠三角地区得到初步应用;但该实践先于理论,目前关于水泥搅拌桩对此类基坑变形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尚少,理正软件基于极限平衡法计算安全系数的设定也未能较好反映真实情况。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运用有限元法,针对深厚软土尤其是淤泥区基坑中放坡结合水泥搅拌桩加固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结合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的工作内容主要有:(1)查阅文献了解水泥搅拌桩墙的研究理论及工程应用,对软土特性、软土基坑支护形式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作出归纳总结;(2)概括土压力模型与水泥搅拌桩内力分析方法,总结整体稳定性、抗倾覆、抗滑移等验算公式以确定坡面水泥搅拌桩设计尺寸;对水泥土材料力学性能、工程应用作出总结,对布置形式、适用条件等进行探讨;(3)依托广州南沙某采用放坡结合水泥搅拌桩加固的深厚软土基坑案例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施工阶段下未加固与加固方案中的基坑水平位移、沉降计算值,并将其与现场监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4)运用有限元法建立放坡结合水泥搅拌桩加固的算例模型,先对模型厚度取值作出验证,然后分析施工工况、坡面单排水泥搅拌桩墙的布设位置、宽度、排数、嵌固深度等因素对基坑变形及整体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分析坑内被动区水泥搅拌桩墙深宽尺寸对基坑变形及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比坑内被动区不同加固体积下的加固效果。通过研究及验证得出结论,放坡结合水泥搅拌桩加固对限制深厚淤泥区基坑变形及维持基坑稳定性的效果值得肯定,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严群[8](2020)在《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一带一路”相关建设的开展,国内建设单位越来越多的承接国际项目。海外各国的地质情况各异,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特点。孟加拉达卡铁路沿线广泛发育深厚软土,而且软土中云母含量较高。该铁路软基设计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由于原状土对水泥搅拌桩的强度影响很大,研究孟加拉软土中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对路基工程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的意义,因为水泥土的强度直接决定了水泥搅拌桩的强度,水泥搅拌桩的强度直接影响路堤的稳定性和沉降。路堤设计尤其是高路堤设计必须进行稳定性和沉降计算。然而,国内规范中对考虑桩的路堤稳定性计算只参考了英标BS8006法和复合抗剪强度法,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差较大不能很好的指导设计、施工。并且,实际工程路堤的破坏形式都具有三维效应,因此开展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研究软土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和水泥搅拌桩设计参数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便于工程计算、更符合软基路堤实际破坏形态的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1)通过考虑云母影响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总结出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拟合出公式:z=1.1569-2.6526x+0.0025y(x:云母含量;y:云母目数;z: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数值模拟水泥搅拌桩强度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2)以PLAXIS 3D有限元软件为平台,综合分析水泥搅拌桩桩径、长度、桩间距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得出路堤下不同位置水泥搅拌桩的破坏模式分区,可以分为受压破坏、受弯破坏、受拉破坏三类,分别发生在路堤中心下方、路堤坡面下方、坡脚附近。为本文提出的路堤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提供依据。(3)以孟加拉达卡铁路的代表性横断面为算例,通过对比本文方法、BS8006法、复合抗剪强度法、数值计算的结果说明本文方法的实用性。
龙骁鹏[9](2020)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港口集疏运体系及港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港区陆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利用。陆域部分大多为吹填土、淤泥等不良土体,不能直接作为建筑物或者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作为常见的软基处理方式,在港口工程中被广泛使用,根据规划复合地基不仅需要承受堆场货物产生的静荷载,而且还受到运输车辆的振动荷载。为了提高复合地基的使用效率,同时优化设计施工方案,本文对不同荷载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及变形进行了研究。基于广西某港口陆域软基处理项目,针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开展了现场静载试验,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静载试验Q~s曲线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复合地基沉降进行计算,同时与规范法互相对比。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探讨了静载作用下水泥掺入量、褥垫层、桩间距、桩径、布桩方式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水泥掺入量、桩间距、桩径、褥垫层厚度、垫层模量五个因素设计L16(45)正交试验,对复合地基沉降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法考虑了桩土间的相互作用,比规范法计算出的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提高水泥掺入量,添加褥垫层,减小桩间距,扩大桩径,采用正三角形布桩都可以加强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桩间距对地基沉降影响最显着,设计变更时优先考虑改变桩间距。在静载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复合地基动力分析模型,采用简谐振动模拟交通荷载,研究了车辆荷载下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计算分析表明:车辆载重和速度同时影响着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载重越大,行驶速度越快,地基变形越明显,其中载重的影响比速度更加明显。在行驶过程中,水泥土桩的变形主要发生在桩头部位,同时软弱夹层位置的桩身也会发生鼓胀变形。
蔡丹[10](2020)在《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深厚软土地基的处理一直是土木工程中的热门研究问题。由于深厚软土地基存在软土覆盖层较厚、结构稳定性差及承载能力低等问题,这使得各种传统处理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逐渐由单一技术向两种或多种技术联合运用的趋势发展,联合处理方法能够综合各单项技术的优势以取得更好的加固效果。本文将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施工技术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相结合,通过对加固的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联合方法对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和工后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采集的软土进行一系列土工试验,确定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普通硅酸盐水泥对原状土改良的基本原理和反应过程。通过设计水泥土配合比,确定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变化趋势,为后续的模型试验提供理论依据。(2)基于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条件下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模型试验。设立两组采用不同加载方式的联合方案试验组和传统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对照组,通过对各组试验的处理结果分析联合方案的加固效果及加固特点。在模型试验中探讨了各组工况中排水板内的真空度分布、孔隙水压力消散程度、含水率及固结沉降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联合方案的加固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案,试验组的平均固结度较对照组高出8%。联合方案能够提高深厚软土地基的固结进程,进而缩短加固处理的工期。(3)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联合方案工后复合地基计算模型。根据水泥土围护桩在复合地基中受荷所承担的作用,将复合地基分为“围护型”和“承压型”。分析了“围护型”复合地基在各级荷载下土芯、连续墙及墙外表层土体的变形特性。荷载作用下“围护型”复合地基的变形主要集中在土芯、连续墙和墙体外侧05m的水平范围及地面以下06m的深度内,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围护型”复合地基的综合应用探讨。(4)根据“承压型”复合地基的P-S曲线和荷载比分担情况确定其极限承载力,并通过理论分析进行了“承压型”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验算。由近似计算方法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了各承载分项的安全系数经验值。
二、水泥搅拌桩在工程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搅拌桩在工程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道路改扩建发展现状 |
1.2.2 道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道路拓宽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
1.2.4 道路工程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技术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2 有限元计算方法 |
2.2.1 岩土本构模型 |
2.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2.3 拓宽路基沉降特性分析 |
2.3.1 沉降变化特性 |
2.3.2 沉降曲线变化规律 |
2.4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沉降控制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新老路基拼接技术研究 |
3.1 路基台阶开挖技术研究 |
3.1.1 不同台阶尺寸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3.1.2 单次台阶开挖暴露时间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3.2 土工格栅加筋技术研究 |
3.2.1 土工格栅的分类 |
3.2.2 土工格栅加筋效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软土条件对拓宽路基差异沉降影响研究 |
4.1 软土的特性 |
4.2 软土对拓宽路基的工程危害 |
4.3 软土条件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软基处理技术研究 |
5.1 复合地基处治技术应用 |
5.1.1 模型的建立 |
5.1.2 不同类型桩的处治效果与适用范围分析 |
5.2 复合地基处治效果影响因素 |
5.2.1 不同桩间距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5.2.2 不同桩长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竖向承载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1.2 劲性水泥土搅拌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劲性复合桩发展概况 |
1.2.2 劲性复合桩荷载传递规律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水泥土室内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用土 |
2.1.2 试验用水泥 |
2.2 试验方案 |
2.3 试块制备与养护 |
2.3.1 试验材料准备 |
2.3.2 试块制作及养护 |
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水泥土劲性复合桩模型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模型试验方案 |
3.2.1 仪器设备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试验仪器的布置 |
3.2.4 试验设计 |
3.2.5 模型试验方法 |
3.2.6 加载方式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承载力分析 |
3.3.2 桩身复合段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劲性复合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现有劲性复合桩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 劲性复合模型桩的承载力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水泥土劲性复合桩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原理 |
5.1.1 有限元分析法思路 |
5.1.2 有限元分析法步骤 |
5.1.3 数值模拟对比现场试验 |
5.2 ABAQUS简介 |
5.2.1 ABAQUS概述 |
5.2.2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 |
5.3 模型构建 |
5.3.1 模型简化 |
5.3.2 建模步骤 |
5.4 有限元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挤密和挤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提出 |
1.2 水泥土搅拌桩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水泥土搅拌桩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水泥土搅拌桩的发展概况 |
1.2.3 水泥土搅拌桩存在的不足 |
1.3 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发展概况 |
1.3.1 国外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发展概况 |
1.3.2 国内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发展概况 |
1.3.3 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室内模型试验 |
2.1 概述 |
2.2 原材料 |
2.2.1 试验用土 |
2.2.2 试验水泥 |
2.3 试验模型的制作 |
2.3.1 模型箱的制作 |
2.3.2 模型桩的制作 |
2.4 试验设备 |
2.4.1 桩周土强度检测设备 |
2.4.2 模型试验监测设备 |
2.5 试验方案 |
2.5.1 试验方案的制定 |
2.5.2 试验步骤 |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1 桩周土的孔压变化 |
2.6.2 模型试验的挤扩和挤密现象 |
2.7 本章小结 |
3 水泥土静压挤密试验 |
3.1 原材料 |
3.2 试验设备 |
3.2.1 制样设备 |
3.2.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案 |
3.3.1 试验方案的制定 |
3.3.2 水泥土试样的制备 |
3.3.3 水泥土试样的养护 |
3.3.4 试验内容 |
3.4 试验结果 |
3.4.1 水泥土试样应力-应变曲线 |
3.4.2 水泥土特性相关数据结果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密度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2 密度对峰值应变的影响 |
3.5.3 密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水泥土劲性复合桩有限元数值分析 |
4.1 有限单元法的简介 |
4.1.1 有限元的发展 |
4.1.2 有限单元法的优势 |
4.1.3 有限单元法的几点说明 |
4.2 ABAQUS数值模拟软件的简介 |
4.2.1 ABAQUS的模块介绍 |
4.2.2 ABAQUS的分析过程 |
4.3 建模方案 |
4.3.1 模型简化 |
4.3.2 模型建立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泥搅拌桩概述 |
1.1 水泥搅拌桩的类型 |
1.2 水泥搅拌桩的加固机理 |
2 水泥搅拌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2.1 存在的问题 |
2.2 改进措施 |
3 水泥搅拌桩在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
3.1 工程概述 |
3.2 关键节点的施工质量保证 |
3.3 成桩质量检测 |
4 结语 |
(5)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土的工程特性及常用的处理技术 |
2.1 软土的工程特性 |
2.1.1 软土的定义 |
2.1.2 软土的类型 |
2.1.3 软土的分布 |
2.1.4 软土的工程性质 |
2.2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
2.3 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 |
2.3.1 分层总和法 |
2.3.2 考虑不同变形阶段的沉降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层次分析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上的应用 |
3.1 层次分析法 |
3.1.1 层次分析法的定义 |
3.1.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3.1.3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3.2 层次分析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上的应用 |
3.3 专家打分及构造判断矩阵 |
3.3.1 专家打分 |
3.3.2 数据处理 |
3.4 计算成对比较矩阵 |
3.4.1 MATLAB程序设计思路 |
3.4.2 使用MATLAB程序代码计算成对比较矩阵 |
3.4.3 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AXIS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PLAXI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2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2.3 模型建立的步骤 |
4.3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4.3.1 水泥搅拌桩处理前后的位移对比分析 |
4.3.2 路堤填土高度的影响分析 |
4.3.3 地表沉降与监测结果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水泥搅拌桩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1 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2 水泥搅拌桩的桩长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3 水泥搅拌桩的桩刚度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2 砂垫层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3 土工格栅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土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1.2.2 水泥土单桩及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 |
1.2.3 劲芯搅拌桩及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 |
1.2.4 楔形桩及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多因素影响下水泥土固结状态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原理及方案 |
2.3 试验过程 |
2.3.1 试样的制备 |
2.3.2 试样的养护 |
2.3.3 试验方法 |
2.4 试验结果 |
2.4.1 荷载-压缩量曲线 |
2.4.2 养护期间所施加压应力的影响分析 |
2.4.3 水泥掺量的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室内模型试验 |
3.1 概述 |
3.2 模型试验准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及测量元器件的粘贴 |
3.2.3 试验步骤 |
3.3 模型试验结果 |
3.3.1 荷载-沉降曲线 |
3.3.2 桩身轴力分布 |
3.3.3 内芯桩侧摩阻力分布 |
3.3.4 组合桩桩侧摩阻力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概述 |
4.2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材料参数设置 |
4.2.3 接触面参数设置及初始应力平衡 |
4.3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
4.3.1 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结果对比 |
4.3.2 楔角对组合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3.3 截面平均含芯率对组合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3.4 荷载分担与传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放坡结合水泥搅拌桩加固在深厚软土基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珠三角软土特性 |
1.3 常见基坑支护形式 |
1.3.1 基坑工程发展趋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土坡稳定及支护研究现状 |
1.4.2 深厚软土基坑变形及支护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土材料性能研究 |
2.1 水泥土硬化机理 |
2.2 水泥土物理性质 |
2.3 水泥土强度特性 |
2.3.1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 |
2.3.2 水泥土抗剪强度 |
2.3.3 水泥土抗拉强度 |
2.3.4 水泥土变形模量 |
2.4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 |
2.4.1 成桩工艺分类 |
2.4.2 工艺流程及要点 |
2.4.3 优势及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基坑中水泥搅拌桩墙计算理论 |
3.1 土压力 |
3.1.1 经典土压力理论 |
3.1.2 放坡状态下有限土体的土压力 |
3.2 水泥搅拌桩墙内力分析 |
3.2.1 极限平衡法 |
3.2.2 弹性地基梁法 |
3.2.3 有限元法 |
3.3 水泥搅拌桩墙的设计 |
3.3.1 适用条件及平面布置形式 |
3.3.2 嵌固深度验算 |
3.3.3 墙身厚度验算 |
3.3.4 墙身正截面承载力验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放坡结合水泥搅拌桩加固的有限元模拟 |
4.1 有限元理论分析及计算方法 |
4.1.1 有限元概述 |
4.1.2 有限元的求解主要步骤 |
4.1.3 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强度折减法 |
4.2 工程概况 |
4.2.1 工程简介 |
4.2.2 工程地质条件 |
4.2.3 支护设计方案 |
4.3 模型建立 |
4.3.1 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 |
4.3.2 基本假定和简化 |
4.3.3 模型尺寸 |
4.3.4 参数取值 |
4.3.5 网格划分及工况设置 |
4.4 新旧方案的对比分析 |
4.4.1 坡顶水平位移的对比分析 |
4.4.2 坡顶沉降的对比分析 |
4.4.3 塑性应变分布区的对比分析 |
4.5 有限元模型计算值与监测值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放坡结合水泥搅拌桩加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有限元算例模型的建立 |
5.1.1 基本假定 |
5.1.2 算例模型参数 |
5.1.3 施工过程的模拟 |
5.2 模型厚度选取上的对比验证 |
5.3 基坑变形及稳定性影响分析 |
5.3.1 施工工况的影响 |
5.3.2 单排桩墙位置的影响 |
5.3.3 单排桩墙宽度的影响 |
5.3.4 桩墙排数的影响 |
5.3.5 嵌固深度的影响 |
5.3.6 被动区加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本文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
1.2.2 地基或边坡三维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搅拌桩加固机理及其破坏模式 |
2.1 水泥土的加固机理 |
2.1.1 水泥的水化、水解作用 |
2.1.2 硬凝反应 |
2.1.3 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 |
2.1.4 碳酸化作用 |
2.1.5 结晶作用 |
2.1.6 改良原状土 |
2.1.7 填充作用 |
2.2 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
2.2.1 土质与强度 |
2.2.2 水泥掺入比与强度 |
2.2.3 龄期与强度 |
2.2.4 搅拌方法与强度 |
2.3 水泥搅拌桩的破坏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孟加拉达卡铁路软土工程地质性质研究 |
3.1 工程背景 |
3.1.1 工程地质概况 |
3.1.2 软土特性 |
3.2 考虑云母影响的水泥土强度试验方案 |
3.2.1 3D打印模具制作 |
3.2.2 不同云母含量、目数的水泥土强度试验方案 |
3.3 水泥土强度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搅拌桩软基三维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4.1.1 PLAXIS3D介绍 |
4.1.2 有限元方程 |
4.1.3 计算模型及其参数 |
4.2 水泥搅拌桩桩长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3 水泥搅拌桩桩径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4 水泥搅拌桩桩间距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5 水泥搅拌桩桩体破坏模式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 |
5.1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 |
5.1.1 理论分析 |
5.1.2 条块划分与计算步骤 |
5.2 规范计算方法 |
5.2.1 复合抗剪强度指标法 |
5.2.2 英标BS8006法 |
5.2.3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
5.3 四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5.3.1 工程算例 |
5.3.2 案例计算过程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1.3 复合地基的应用及研究情况 |
1.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
2.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施工 |
2.2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机理 |
2.3 岩土材料本构理论 |
2.3.1 线弹性模型 |
2.3.2 弹塑性本构模型 |
2.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受力机制 |
2.4.1 水泥土的破坏机制 |
2.4.2 复合地基的受力分析 |
2.4.3 复合地基的破坏形式 |
2.5 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 |
2.5.1 承载力计算 |
2.5.2 沉降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概况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工程简介 |
3.1.1 工程地质条件 |
3.1.2 复合地基设计概况 |
3.2 静载试验 |
3.3 有限元仿真模拟 |
3.3.1 ABAQUS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3.3.2 建立模型 |
3.3.3 模型的验证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分析 |
4.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4.2 影响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因素 |
4.2.1 水泥掺入量的影响 |
4.2.2 褥垫层的影响 |
4.2.3 桩间距的影响 |
4.2.4 桩径的影响 |
4.2.5 布桩方式的影响 |
4.3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
4.3.1 正交试验的理论 |
4.3.2 正交试验过程 |
4.3.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动载分析 |
5.1 交通荷载的模拟 |
5.1.1 移动恒载 |
5.1.2 半波正弦荷载 |
5.1.3 简谐荷载 |
5.1.4 车辆荷载作用面积 |
5.2 复合地基动力模型的建立 |
5.2.1 确定边界条件 |
5.2.2 阻尼模型 |
5.2.3 材料参数与本构模型 |
5.3 复合地基动力响应 |
5.3.1 动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5.3.2 应力及应变的分布规律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研究现状 |
1.2.2 水泥土搅拌桩及水泥土连续墙研究现状 |
1.3 闭合水泥土围护桩复合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软土地基联合处理方法 |
2.1 前言 |
2.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 |
2.3 水泥搅拌桩联合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 |
2.4 混凝土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
2.5 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 |
2.6 本章小结 |
3 闭合水泥土围护桩复合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 |
3.1 模型试验装置 |
3.1.1 试验研究方法 |
3.1.2 基坑模型尺寸 |
3.1.3 模型试验相似条件 |
3.2 闭合水泥土围护桩复合地基 |
3.2.1 水泥土的加固机理 |
3.2.2 复合地基布置形式设计 |
3.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系统与测量装置 |
3.4 试验分组方案 |
3.5 试验过程 |
3.5.1 试验流程图 |
3.5.2 基坑回填 |
3.5.3 水泥土围护桩连续墙施工 |
3.5.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模型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
4.1 真空度分析 |
4.1.1 真空度影响因素 |
4.1.2 地基排水固结及土中能量变化规律 |
4.1.3 实测排水板内真空度分析 |
4.2 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
4.3 含水率 |
4.4 地基固结沉降 |
4.5 固结度与最终沉降量计算 |
4.6 地基强度增长规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围护型”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分析 |
5.1 前言 |
5.2 FLAC3D简介 |
5.2.1 FLAC3D的主要特点 |
5.2.2 FLAC3D的计算原理 |
5.2.3 FLAC3D的求解过程 |
5.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1 基本假定 |
5.3.2 计算模型尺寸与材料参数 |
5.3.3 接触面模拟 |
5.3.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5.3.5 荷载步的确定 |
5.4 P-S关系曲线及极限承载力 |
5.5 基础变形特性 |
5.5.1 墙体变形 |
5.5.2 土芯变形 |
5.5.3 墙外土体变形 |
5.6 墙体内力分析 |
5.7 “围护型”复合地基的综合应用 |
5.8 本章小节 |
6 “承压型”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探讨 |
6.1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
6.2 “承压型”复合地基计算模型及极限承载力 |
6.3 荷载比分担进程 |
6.4 “承压型”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验算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水泥搅拌桩在工程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 何振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竖向承载机理研究[D]. 李子田. 中北大学, 2021(09)
- [3]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挤密和挤扩效应研究[D]. 成谨宇. 中北大学, 2021(09)
- [4]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 蔡晓峰. 福建建材, 2020(09)
- [5]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D]. 田园园.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6]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承载特性研究[D]. 卢昱宏.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7]放坡结合水泥搅拌桩加固在深厚软土基坑中的应用研究[D]. 樊子聪.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8]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D]. 严群.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D]. 龙骁鹏.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10]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研究[D]. 蔡丹. 西华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