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居民外汇储蓄超百亿美元(论文文献综述)
曾绍龙[1](2015)在《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金融证券化、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加快,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国际经济整体与多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特别是在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达国家普遍实施了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与长期超低利率政策,在较长时期内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世界经济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中国)成为投机资本逐利的目的地,净流入额已超出危机前水平。国际短期资本具有无国界、大容量、高流速及高投机性等突出特点,赋予其与生俱来的高流动性与高风险性等内生脆弱性,这无疑会放大金融市场和经济的不稳定性,资本管制再次成为经济学界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因此,深入研究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国际资本管制实践以及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资本管制的强度及其有效性,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与金融开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鉴于主流经济学对资本管制一直采取否定态度,因此关于资本管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对薄弱。已有文献较多集中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对一些重灾国实施资本管制的个案研究。本文采用多阶段最优控制理论从福利的视角构建资本管制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资本管制与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决定性因素,并采用离散面板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基于当前国际短期资本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无所不及、无所不能的“看不见的手”,为避免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本国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的冲击,资本管制已然为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所接受并在不同程度上予以实施。文章研究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特征与国际资本管制实践。将资本流动区分为资本净流入、流入总量与流出总量,采用统计分析、线性回归、VAR动态模型等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经济与政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IMF《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构建了中国资本管制强度指标体系,研究了中国资本管制的阶段特征并对其强度进行直接度量与间接定量测度。依次采用投资储蓄静态与动态分析、非抛补利率平价偏差法以及抵消系数与冲销系数联立方程等定量间接分析法对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一国放开资本管制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必须满足其前提条件,即总财富大于总支出,当该条件不满足时则应实施资本管制,而决定总财富与总支出关系的重要因素是外债平均利息率(外债成本)、GDP增长率、外债占GNI比、储备与外债比、总投资占GDP比、人均GDP等。(2)资本市场的开放是渐近有序的,贸然间实施资本市场完全自由化或者持久实施资本管制都是次优的。资本管制是稳步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手段,而不是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对立面,二者并不矛盾。(3)各种因素在中国国际短期资本净流入、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国际短期资本流出中所起作用不同。从经济上看,国内外利差变化、股票投资收益率是影响国际短期资本净流入的主要因素;股票投资收益率与人民币汇率预期是影响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差异、股票投资收益与国内外利差是影响国际短期资本流出的主要因素。从政策上看,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对国际短期资本净流入的影响最为显着,市场开放程度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影响最为显着,对国际资本流出的管制是国际短期资本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4)对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本管制在短期内是有效的,而就长期来看其有效性在明显减弱。但是,由于国际金融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尽管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面临挑战,近期内资本管制仍然是中国应对国际短期资本冲击的有效政策工具。本文做出了以下几方面创新:(1)通过福利最大化构建资本管制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回答了实施资本管制的前提条件。指出资本管制是稳步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手段,而不是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对立面,二者并不矛盾。(2)将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系统地区分为存量与流量,存量以净流入衡量,流量指流入总量和流出总量,并从经济与政策两个角度分析影响国际短期资本存量与流量波动的内外因素,以客观地反应各种因素在国际短期资本净流入、国际短期资本总流入、国际短期资本总流出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方向。(3)基于IMF《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构建了中国资本管制强度指标体系,研究了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这一指标体系对于后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指标或者指标的参考标准可以多元,以完善体系的连续性。
付丽颖[2](2012)在《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借助世界经济史中时空结构与逻辑演进的研究方法,从国际金融史时空结构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角度对中国和日本的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在历时性意义上,战后日元国际化经历了1973-1984年的起步、1985-1989年的官方推进、1990-1998年的收缩以及1999年以后的日元区域化这四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则包括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边境流通为特点的民间自发阶段和2009年开始的官方推动阶段。中日两国货币国际化的背景与进程,表现出了一种“错时性”。从货币国际化的经济背景与条件看,1997年的中国与1973年的日本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是地缘结构与制度差异造成了两国货币国际化表现与程度的不同。2009年的中国与1985年的日本面临着相似的国际环境与机遇,日元国际化在此阶段的扩张及其在1990年后的收缩警示着我们:货币国际化的路途绝非一帆风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处于共时性范畴。在以美元本位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存在互动关系,两种货币在亚洲区域内面临着核心与边缘的竞争。实行国际金本位制以来的货币国际化经验,从实践上展示了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货币选择理论、货币替代与区域货币合作理论使得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理论分析之后,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中日两国的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首先,根据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从中日两国的内部经济条件、对外经济关系、国家金融制度特征以及国际金融秩序角度对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的背景进行分析。其次,比较民间自发阶段的中日货币国际化。具体包括:从国际货币职能角度分析日元在贸易结算、储备资产、国际融资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从人民币境外流通、央行货币互换和香港离岸中心角度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的特征;对国际化起步期的日元与人民币进行总结。进而,对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进行比较。在分析中日两国推进货币国际化的共同背景——世界经济失衡和美国金融外交基础上,将日元国际化扩张阶段的措施、成效与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进行比较。其后,对面向东亚区域的中日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在国际分工深入发展过程中依旧占据着金融主导地位。美元体制强有力地制约着日元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基于日本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经贸基础和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体制的现实,两国货币相继走上区域化道路,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论文的最后部分,首先总结了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同时也正视了东亚区域内日元与人民币既有竞争又需合作的现实,最后,基于中国具有的“一国四币”独特优势,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展望并就具体策略提出了建议。
田苗[3](2010)在《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经济全球化将世界经济带入一个全新时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自由化,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全球整体福利的改善,另一方面也使世界经济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各经济体联系更加密切。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为全球金融活动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然而在充分肯定国际资本流动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国际资本的过度流动和流动方向的易变性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使相关国家金融体系受到外来冲击,金融市场不稳定,甚至带来金融与经济危机。从国际资本流动角度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能够迅速波及全球,必然存在着与危机相关的国际传导机制,这种机制与国际资本流动有着深刻的联系。但是,这场危机与国际资本流动究竟有着何种关系?这场发端于国际经济和金融中心、全球经济和金融制高点的危机,这场在技术最先进、制度最完善、监管最严格的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与以往多发生于国际经济外围、边缘和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充分地区的危机以及传导机制,究竟有何不同?国际资本流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又有何不同?从国际资本流动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国际资本流动与此次国际金融风暴的发生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与国际经济长期不平衡性的累积密切相关,而日益发达的国际资本市场和贸易往来成为危机酝酿和传递的主要渠道。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滞后,金融机构也不具备大规模跨国投资衍生金融产品的能力与经验,或市场本身就未完全开放,所受到的直接损失相对较轻。总的来看,在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中,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以间接投资为途径的资本流动将危机传导给了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再通过直接投资和贸易途径传导给了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与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密切相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国际资本流动这个渠道,来考察其对中国经济诸如股票市场、出口贸易、资本账户、金融稳定性是否存在显着影响,以及如果存在影响,国内的货币当局应当怎样调整货币政策来减少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所做的研究具体如下:1.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中美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具有明显的传递效应本文验证了中美股票市场均存在波动的ARCH效应,并通过GARCH模型,刻画了中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生成波动序列,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作为一种渠道,确实能够在中美股票市场间起到传递作用,也就是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能够把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传导到中国股票市场,从而引起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随后构建了中国股票市场的TARCH模型。选取了反映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若干指标。如体现一个国家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改革程度的资本账户开放度指标,它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央银行被迫采取货币冲销政策,而被动扩大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从而增加国内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进入股票市场,会对股票市场产生深刻影响;不同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差,也决定了国际资本的流向,从而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2008年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世界经济流动性产生逆转,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也是显着的;同时还发现中国的股票市场本身也具有非对称效应,出现利好和利空的冲击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2.构建了中国出口贸易的依存度方程,考察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冲击影响本文在分析国际流动资本进入我国的渠道时,首先考察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贸易渠道)。经常项目多年来保持强劲的顺差势头,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长结构、对外进出口贸易政策和国内快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金融危机爆发与扩散的环境下,通过对中国出口的依存度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贸易出口对美国和欧元区具有过高的依赖程度,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因素是中国经常项目中贸易项巨大波动和衰退的原因。运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具体考察美国和欧元区居民消费、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FDI形式的国际流动资本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冲击影响。美国的居民消费总额的变化冲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短期特点,而欧美的货币政策和FDI的冲击具有中长期效应。3.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利率政策的联动机制构建VEC模型本文利用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和中美利差的联动影响机制,实证分析汇率因素、中外利差因素和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的冲击效应。在构建的两个VEC模型实证结果中显示,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的汇率、利差联动机制的研究,应该区别对待:汇率因素和利差因素对短期资本流动和长期资本流动的冲击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汇率因素对短期资本流动的长期均衡影响是显着的,而利差因素和汇率因素在长期资本流动的长期均衡方程中尽管都不显着,但利差因素相对而言似乎更重要一些。因此央行在应对不同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项目的冲击时,应运用汇率和利率的联动机制来调节国际资本流动,选择合理的资本账户开放步骤。4.构建了中国国际资本流动安全测算指标体系本文从资本流入规模、资本流入结构和外汇储备、经常项目三个层面选取8个指标,构建了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安全测度指标体系。从结构和规模的角度,基本涵盖了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体系所涉及到的诸多因素,能够全面而有效的评价当前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体系的安全度。从实证结果来看,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体系在考察期内是安全的,绝大多数指标处于安全状态,但仍存在风险点,外债结构不合理,短期外债占比上升较快,存在一定的风险。应当适当调整我国外债的期限结构,降低短期外债的比重,减少流动性风险。5.研究了中国国际收支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了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项之间的关联程度。中国在近十年来一直面临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外部不均衡性问题,大量的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国外净资产成为总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央行票据发行在总负债的比例逐年上升,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变动关联性很高。根据国际收支影响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理论,考察我国是否存在“货币需求机制”和“汇率安排机制”两个传导渠道,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状态空间方法的可变参数模型进行验证。前者最终通过国际储备表现出来,而国际储备又通过“汇率安排途径”影响基础货币,最终影响货币供给量。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量平均影响强度为0.606,高于外汇占款作用于基础货币的平均强度为0.446,说明外汇占款作用于基础货币亦即“汇率安排机制”并非国际收支影响货币供给的唯一传导途径,间接证明了“货币需求机制”传导途径的存在。上述实证研究在验证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股票市场、国际收支、金融安全和货币政策等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为我国货币当局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体制变革、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孙萌[4](2010)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汇率作为联系一国内外经济的纽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和实施对于该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持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问题已日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鉴于此,笔者希望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当前和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些许的参考和帮助。首先,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的历程,着重分析了2005年7月21日汇改之前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以及现行汇率制度对这些不适应性的纠正,并且运用BEER模型对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进行了估计,从而得出了现行汇率制度为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最优选择的结论。同时,结合波兰、智利、泰国等国中间汇率制退出的实践,分别从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间汇率制不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外,本文依据M-F模型分析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后人民币汇率制度向自由浮动汇率制过渡的必然性,并且运用抵补利率平价理论阐释了资本项目开放后钉住汇率制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过程。最后,本文讨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和配套措施,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应该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远期目标则应该是实现自由浮动汇率制。
王磊[5](2009)在《人民币汇率水平合理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汇率合理性问题既是汇率理论古老的本源问题,同时也是全新的前沿问题。最初汇率是因为国际贸易结算的需要产生的,而它一经产生,合理性问题便与之相伴而生,即汇率水平应该是多少?这一问题成为了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的起源和核心。到了国际金融高度发达的今天,当汇率以金融衍生产品身份再次出现时,合理性问题又演变为全新和前沿的衍生产品定价问题,这时一国汇率水平不合理不再仅仅会引发贸易摩擦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而且还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投机套利行为和国际金融危机。可见,汇率水平合理性问题研究始终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具体到人民币汇率合理性问题。首先,它属于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问题,但目前国际金融理论界对均衡汇率水平测算,本身就存在较大的认识和方法分歧,对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理论的研究则更是鲜有共识;其次,人民币汇率又属发展中国家特例,其名义汇率“长期稳定”伴随着经济总量快速跻身世界经济体前列,其实际汇率长期偏离均衡状况伴随着宏观经济保持持续增长,这些特殊现象都明显有悖于常理。所以,研究人民币汇率合理性问题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事实上,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合理性问题也一直备受争议,特别是2003年以来的国际舆论压力、2008年末国内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的双重压力,使得人民币汇率合理性问题不仅是国际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而且还是摆在我国宏观调控部门面前的疑点、难点问题。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为此,本文在总结回顾人民币汇率变动历史轨迹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并结合自身多年货币当局工作经验,从人民币汇率研究对象的合理选择、汇率合理性的判定标准、汇率合理水平测算和汇率不合理根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体均衡汇率标准、长短期目标结合的人民币汇率调整策略。全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首先阐明了人民币汇率合理性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再就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综述,然后介绍本文的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最后就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简要阐述。第二部分汇率水平合理性评估的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通过甄别汇率的不同种类,从而确定了以实际有效汇率作为评估汇率水平的合理对象;然后,通过对汇率决定理论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进行梳理,从中提炼出不同阶段汇率理论对汇率水平合理性的判定标准,并就各个阶段理论的合理汇率水平测算方法(模型)进行了逐一介绍;最后,以汇率政策理论为基础,从汇率水平调整、制度选择以及政策搭配等三个方面,就如何调整汇率回归到合理水平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三部分人民币汇率合理性之辨。该部分首先总结回顾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历史轨迹。然后分别从历史、原理以及政策的角度,列举了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合理性问题国内外历次争论的焦点所在,提出了人民币汇率“稳定”有悖常理的两大谜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利率、就业等其他政策搭配上的潜在冲突。第四部分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估:判定标准与模型选择。该部分从理论评价、实证检验和我国国情三个方面出发,综合考量了历史上代表性的购买力平价、一般均衡和内外均衡标准下各主要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的适用性,最后结合我国国情特点,从内外均衡标准中演绎出整体均衡标准。第五部分人民币汇率水平中长期合理性评估实证分析:基于ERER模型。由于国内现有利用ERER模型的实证,在变量选择和实证结论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这一部分严格按照Elbadawi的ERER修正模型原旨,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了重新测算。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理论上,内外均衡汇率能够较好地作为我国人民币汇率合理性的中长期判定标准,ERER模型也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具体的测算模型;但实证上,由于我国的国际收支多年呈现“双顺差”格局的关系,因而结果并不很理想。第六部分人民币汇率水平短期合理性评估实证分析:基于BEER模型。鉴于第五部分实证分析的结果昭示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储蓄-投资缺口、国际收支双顺差等我国经济运行特征因素。因此,本部分利用BEER模型适用性强的特点,尝试将我国经济运行特征因素纳入到模型中,对人民币整体均衡汇率进行测算。实证分析显示,BEER模型所测算出的整体均衡汇率,适合作为人民币汇率合理性短期判定标准,而且实证结果也相对更为合理。第七部分人民币汇率失调根源的理论分析。这一部分从内、外部和长、短期等四个方面,就导致人民币汇率不合理的根源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认为,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都是造成人民币失调的外部根源;而储蓄-投资缺口与国际收支双顺差动态不一致是人民币汇率失调的短期内部根源,依赖外部的经济增长方式则是失调的内部长期根源。第八部分人民币汇率回归合理的调整策略。该部分以人民币汇率短期内保持整体均衡汇率为策略,就基于不同汇率制度下调整的可行性一一进行了分析;但人民币汇率最终还是应以实现内外均衡汇率目标,因而,该部分在最后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外兼治的中长期调整策略。
全海欣[6](2009)在《中国资本外逃问题剖析》文中提出本文从系统梳理国内外资本外逃相关文献开始,首先确立一种符合我国当前外汇管理体制的资本外逃定义,即以是否符合外汇管理规定作为区分资本外流正常与不正常的重要标准和界限;然后通过综合比较国际国内通用的资本外逃测算方法,对主要的两种测算方法(直接测算法和间接测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探讨,对直接测算法的部分指标进行修正,联同间接测算法对1982年—2007年的中国资本外逃规模进行了较为准确的估算。估算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资本外逃的高峰时期,进入21世纪,虽然资本外逃随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缓和,但依然维持在较高规模。国外对资本外逃的动机进行研究的理论众多,国内对中国资本外逃的成因分析也是众说纷纭,但真正影响中国资本外逃的原因可能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从微观、宏观和国际经济角度对影响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选择了一系列经济变量,如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外商直接投资、国内外利率等,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寻找影响中国资本外逃的最重要因素。本文最终确立了资本外逃与外商直接投资、外汇黑市溢价、以及滞后两年的通货膨胀率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对各因素对资本外逃影响的贡献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资本外逃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十分显着。我国放松资本管制的历程就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我国虽然在逐步放松资本管制,但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应当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可以预见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在借鉴比较国内外资本管制强度度量指标的基础上,本文对1994年以来我国资本管制强度进行度量,并以此为基础发现我国资本外逃和资本管制存在弱正相关关系。本文再结合货币政策独立性、国内外美元利差、资本流动、投资率和年储蓄率之间关系等方面的分析,对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我国资本管制有效性不高,尤其在限制资本流出方面有效性较弱。本文还对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渠道,如贸易项目、非贸易项目、资本项目以及其他可能渠道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对1997年—2007年中国内地与香港跨境资金流动分析中发现,中国在上述11年期间,有相当规模的资金流入香港。同时,本文从宏观、微观层面详细分析了资本外逃对中国带来的经济影响,分析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资本外逃没有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着影响的原因。最后,本文对我国政府在放松资本管制过程中,如何有效降低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的破坏性,防范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提出应当积极推进金融深化、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减少经济扭曲及实行托宾税等政策建议。
王磊[7](2009)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文中提出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是一国外汇管理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是一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如果外汇储备过多,就会形成外汇资源的闲置及浪费,还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甚至会遭受因外汇汇率贬值、投机资本冲击等原因而带来的损失,就会给一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或危害。因此,探讨一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截止到2008月,我国的外汇储备额已攀升到1.9万亿美元之巨。虽然目前还没有对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外汇储备存在定论,但中国目前的巨额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已经日益显现。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外汇储备,现在的外汇储备是否适度?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对国外储备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合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分析了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二章外回顾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阐述了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并确定了界定外汇储备是否适度,以及归纳了学术界对外汇储备适度的争论第三章介绍了学术界关于外汇储备规模适度的分析模型,并用比例分析法简单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第四章根据中国国情,修改了阿格沃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是否适度,并计算出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区间。第五章则提出了外汇储备过度对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我国外汇储备过度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杨琴[8](2008)在《“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就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格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要么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要么是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只是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了积累外汇储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双顺差。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保持双顺差长达15年以上,这在国际经济历史上绝无仅有。2006年底,中国已经积累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双顺差的局面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中国已经取代了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一外汇资产持有国。中国的外汇资产主要是美元资产,而在今后两年内,美元很可能会大幅度贬值。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所期待已久的美元大幅度贬值一旦发生,中国将遭受惨重的资产损失。即便最坏的情况不会发生,外汇储备的不断积累也将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构成进一步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保持长期双顺差格局的根本原因,我国双顺差的特征,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并就双顺差引发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文章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引言;第二章着重介绍了我国双顺差的基本情况包括双顺差的定义、双顺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目前双顺差呈现的特征;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双顺差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弊影响;第四章分析了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应对双顺差的经验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针对前面分析的双顺差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六章是小结。
罗海波[9](2008)在《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机制研究 ——兼论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及对策》文中提出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是全球一体化条件下重要的经济现象。随着资本流动证券化趋势加强和衍生产品市场迅速发展,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资本流动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着上升,它们在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全球资本均衡配置的同时,也导致流动性过剩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和传递,是发展中国家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外部根源。伴随着我国经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国际金融资本通过各种正常和隐性渠道流入我国,对经济金融的正常发展形成了一定冲击。因此,研究国际金融资本流动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本上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全文重要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了金融资本的概念、分类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历史考察;第二部分是全文的核心理论框架,重点分析了影响金融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制;第三部分是全文研究的最终归宿,剖析了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国际背景,估算了我国跨境金融资本流动规模,分析了金融资本流入我国的主要决定因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部分通过对金融资本历史演变的考察,全面展示了金融资本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并结合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形势,赋予金融资本新的内涵,即金融资本是资本历史形态演进的最高阶段,是专门投资于各类金融资产并追求无限增值的货币资本。主要工业化国家利用本国货币通过国际融合或其它手段发展为支配整个世界经济的全球货币资本,形成了国际金融资本。国际金融资本既具有货币资本的一般特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运动规律,根据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目的其可分为交易性金融资本和投资性金融资本。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演化与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紧密相连,随着世界本位货币由英镑向美元继而向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演变的推进,国际金融资本流动规模不断增大,充当世界本位货币的国家在国际金融资本流动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第二部分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推动和拉动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因素及国际金融资本流入一国的经济效应。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第一、推动因素是指决定国际金融资本流入一国的外部动因,主要包括世界利率、世界产出和传染效应。其中,世界利率通过扩张或收缩全球信用供给,影响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动;世界产出对金融资本流动的影响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替代效用使得流向国际金融市场的资本数量下降,而收入效应会导致流向国际金融市场的资本数量增多,二者共同决定了金融资本的流动方向;传染效应通过信号机制和流动性机制传递到其它市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均衡价格的形成。第二、拉动因素是指决定国际金融资本流入一国的内部动因,主要包括基本经济因素、收益因素和交易成本。其中,基本经济因素是由多个宏观经济变量构成的一个指标体系,反映了一国整体投资环境的安生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具体包括国内产出增长、通货膨胀率、经常账户和外汇储备、金融深化、私有化和国家信用水平等。而收益因素则主要指国内利率和汇率两种重要的资产价格。此外,交易成本是对利润的一种抵减,国内外从事金融资产交易的成本不同对金融资本的利润影响也不同,从而会对资本流动产生相应的影响。第三、国际金融资本流入对经济体系具有显着的经济效应。首先,资本流入通过对本国货币供给、投资的扩张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引起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国际储备稳定增长和整体物价上涨。其次,金融资本流入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商业银行效率和稳定及业务的国际化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促进证券市场规模增长、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波动性和投资理念形成;直接增加了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外,还有利于企业证券发行“择时”,影响企业的进出口总规模和贸易结构。再次,国际金融资本流入在对经济体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导致经济体系中的矛盾不断积累,引起内部和外部经济失衡,最终可能酿成金融危机。在理解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理论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了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国际背景,并运用计量分析工具考察了决定国际金融资本流入我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是一种包含宏观、微观、制度等多个层次内容的综合现象。在现行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导致全球流性过剩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外部根源。(2)我国金融资本流动不仅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错误与遗漏”项目,而且还包括通过其它许多隐性渠道流动的资本,运用直接法对我国跨境金融资本流动规模估算的结果表明,我国存在着明显的金融资本双向流动特征,且隐性资本流动所占比例非常高。实证分析显示,我国资本外流短期内会导致金融资本流入规模下降,从长期来看资本外流导致流入我国的金融资本规模增加。(3)拉动因素和推动因素对国际金融资本流入我国都具有影响作用,但利率、汇率等“价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显着。因此,在制定政策措施时,我国应该逐渐从以“汇率稳定”为外部平衡的核心转向以实现内部经济平衡为货币政策目标,将汇率从宏观调控目标变成政策调控工具,增强国内利率工具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使货币政策更加重视国内经济的平衡。为了减少隐性资本的流入规模,降低隐性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应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最后,由于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甚至是世界资本流动格局影响的差异,我国应重视美国和日本对资本供应的非对称性。
吕良宏[10](2008)在《中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其作为一国对外经济交往流量累计结果的存量,是反映一国经济、金融实力的一个重要宏观经济变量。通常,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维持本国汇率稳定、充当向外举债保证及提高国家信誉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就本质而言,外汇储备是将本国的资金置于海外,以供他国使用,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就是国内的投资收益率,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越高,则储备的保有量就应越低。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汇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截至2008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6822亿美元,储备规模和增速都稳居世界第一,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面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不争事实,如何就巨额外汇储备进行积极管理,改革现有僵化的管理体制,酝酿新型的管理模式,提高储备资产的运营绩效,缓解外汇储备过高带来的压力,减少由此造成的风险便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外汇储备的内涵与功能、传统外汇储备管理与积极管理理论各自的特点和管理目标与原则;其次,就我国外汇储备的历史沿革、巨额储备形成的原因与弊端表现、传统外汇储备管理的困境展开阐述;随后介绍了美、日、欧盟、韩国和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经验;最后就如何构筑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和进行储备积极管理展开了论述,并从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变革、财政政策协调、汇率制度改革、币种结构管理、藏汇于民策略以及能力储备战略等不同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二、上海居民外汇储蓄超百亿美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居民外汇储蓄超百亿美元(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核心概念 |
1.3.1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
1.3.2 资本管制 |
1.3.3 资本管制强度 |
1.3.4 资本管制有效性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
2.1.1 国内外利差驱使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
2.1.2 汇率波动导致国际短期资本频繁流动 |
2.1.3 资产组合优化影响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
2.1.4 货币政策变化促进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
2.1.5 交易成本降低加速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
2.1.6 其它影响因素 |
2.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内生脆弱性 |
2.2.1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
2.2.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脆弱性的实证研究 |
2.3 资本管制的必要性与约束条件 |
2.3.1 资本管制的必要性 |
2.3.2 资本管制的约束条件 |
2.4 资本管制的有效性 |
2.4.1 资本管制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
2.4.2 资本管制对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 |
2.4.3 资本管制效果评价新指标 |
2.4.4 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 |
2.5 国际资本管制合作 |
2.6 小结 |
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资本管制实践 |
3.1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特征 |
3.1.1 流动规模巨大 |
3.1.2 流向区域集中 |
3.1.3 资本进出频繁 |
3.1.4 证券化与衍生化 |
3.1.5 投机性与破坏性 |
3.2 美国财政悬崖与量化宽松政策 |
3.2.1 美国财政悬崖与债务经济 |
3.2.2 美国量化宽松的实施与退出 |
3.3 资本管制的国际实践 |
3.3.1 新兴经济体资本管制实践 |
3.3.2 发达国家资本管制实践 |
3.3.3 资本管制的国际共识 |
3.4 小结 |
4 资本管制决定因素的一般理论与实证分析 |
4.1 资本管制理论的最新进展 |
4.2 福利视角下资本管制理论模型 |
4.2.1 资本管制的次优性 |
4.2.2 基础理论模型构建 |
4.3 不同条件下资本管制的决定因素 |
4.3.1 公共支出外生条件下的最优政策选择 |
4.3.2 公共支出内生条件下的最优政策选择 |
4.4 资本管制决定因素的实证检验 |
4.4.1 数据来源和描述 |
4.4.2 模型和实证结果 |
4.5 小结 |
5 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测算与特征 |
5.1.1 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规模的测算 |
5.1.2 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特征 |
5.2 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2.1 结构模型的构建 |
5.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5.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检验 |
5.3.1 单位根检验 |
5.3.2 净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3 总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4 总流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小结 |
6 中国资本管制强度测算 |
6.1 资本管制强度的衡量方法 |
6.1.1 相关研究 |
6.1.2 基于法规的资本管制强度测量 |
6.1.3 基于经济指标的定量测算法 |
6.2 中国资本管制的特征 |
6.2.1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沿革 |
6.2.2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和资本管制政策现行框架 |
6.3 中国资本管制强度测算 |
6.3.1 基于法规的衡量 |
6.3.2 基于定量方法的测量 |
6.3.3 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比较 |
7 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 |
7.1 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分析方法 |
7.1.1 定性分析法 |
7.1.2 定量分析法 |
7.1.3 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
7.2 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7.2.1 基于储蓄—投资法的实证分析 |
7.2.2 基于利率平价法的实证分析 |
7.2.3 基于抵消系数检测法的实证分析 |
7.2.4 小结 |
7.3 防范规避中国资本管制行为 |
7.3.1 经常项目渠道 |
7.3.2 资本项目渠道 |
8 研究结论及启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对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启示 |
8.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及其一般理论 |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概观 |
第二节 货币集团时期的日元国际化 |
第三节 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
第四节 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
小结 |
第二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日元国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对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比较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条件比较 |
第一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国际金融环境比较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经济实力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对外经济关系比较 |
第四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国内金融体系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民间自发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日元自发国际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人民币自发国际化的特征 |
第三节 民间自发阶段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动力机制比较 |
小结 |
第五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比较 |
第一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官方推进阶段的背景比较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官方推进阶段的措施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的成效比较 |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东亚区域的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 |
第一节 美元体制制约中日货币国际化进程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区域化的经济基础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在东亚的发展 |
小结 |
第七章 日元国际化的启示及人民币国际化展望 |
第一节 日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竞争与合作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2009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回顾 |
1.2.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2009年的态势 |
1.2.2 2009年国际资本流动出现的新变化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国内文献综述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和结构安排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2 全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国际资本流动相关理论与概念 |
2.1 国际资本流动的种类与动机 |
2.1.1 国际资本流动的种类 |
2.1.2 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机 |
2.2 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起点 |
2.2.1 利率差异理论 |
2.2.2 资本边际生产力趋同模型 |
2.2.3 "双缺口"模型 |
2.2.4 资产组合理论 |
2.2.5 货币分析法 |
2.3 有关国际资本流动的经典模型 |
2.3.1 最优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理论模型 |
2.3.2 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抵消和冲销系数"模型与冲销干预模型 |
2.3.3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2.4 本文一些基本概念 |
2.4.1 国际收支的定义和项目分类 |
2.4.2 金融市场 |
2.4.3 流动性与流动性过剩 |
2.4.4 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Ⅱ) |
2.4.5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Ⅱ) |
2.5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新形式——主权财富基金 |
2.5.1 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
2.5.2 主权财富基金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
第3章 国际资本流动对股票市场影响 |
3.1 股票市场与短期资本流动的国际考察 |
3.1.1 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股票市场发展 |
3.1.2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 |
3.1.3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规模概述 |
3.1.4 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状况 |
3.1.5 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的新变化 |
3.2 中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分析 |
3.2.1 描述波动性的GARCH模型 |
3.2.2 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的波动性分析 |
3.3 对短期资本流动的不同测算方法 |
3.3.1 非直接投资净额调整法 |
3.3.2 直接测算法 |
3.3.3 间接测算法(世行法) |
3.3.4 克莱因法 |
3.4 短期国际资本的传递效应 |
3.4.1 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变量的计算 |
3.4.2 Granger因果检验 |
3.5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因素对中国股市影响的TARCH模型 |
3.5.1 TARCH模型理论介绍 |
3.5.2 变量说明 |
3.5.3 TARCH模型实证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3.6.1 结论 |
3.6.2 政策建议 |
第4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经常项目账户 |
4.1 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内在关系 |
4.1.1 贸易开放是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动因 |
4.1.2 国际资本流动是贸易开放的推动力 |
4.2 中国经常项目账户变动特征 |
4.2.1 经常账户的整体变动特征 |
4.2.2 经常项目的细分考察 |
4.3 经常项目下的短期资本流入的几种方式 |
4.3.1 通过贸易项目的短期资本流入 |
4.3.2 非贸易项下资本流动管理漏洞 |
4.4 FDI影响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的途径分析 |
4.4.1 FDI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
4.4.2 FDI对我国投资收益项目的影响 |
4.5 中国出口贸易相对依存度的计量分析 |
4.5.1 数据说明 |
4.5.2 建立模型 |
4.6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4.6.1 模型的构建 |
4.6.2 建立中国出口贸易的VAR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4.7.1 结论 |
4.7.2 政策建议 |
第5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 |
5.1 资本账户开放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推动机理分析 |
5.1.1 降低资金成本,有利于引入外资 |
5.1.2 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流动 |
5.1.3 加快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
5.1.4 促进金融业竞争,有利于促进资本流动 |
5.2 中国资本账户变动特征 |
5.2.1 2009年上半年中国资本账户概述 |
5.2.2 中国资本账户变动特征 |
5.3 资本项目管理下的短期资本流入 |
5.3.1 通过资本账户的短期资本流入途径 |
5.3.2 资本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难以区分 |
5.4 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利率之间联动影响机制的计量分析 |
5.4.1 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利率之间的联动影响机制——利率平价理论 |
5.4.2 短期资本流动、FDI与汇率、利差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4.3 VEC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 |
5.5 本章小结 |
5.5.1 结论 |
5.5.2 政策建议 |
第6章 国际资本流动的安全测算体系构建 |
6.1 金融稳定问题的提出与金融稳定的涵义 |
6.1.1 金融稳定问题的提出 |
6.1.2 金融稳定的定义 |
6.1.3 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国际因素 |
6.2 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不同观点 |
6.2.1 促进论 |
6.2.2 有害论 |
6.2.3 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其他理论 |
6.2.4 关于FDI与国际收支和金融稳定的新观点 |
6.3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机制 |
6.3.1 机制一:通过间接融资市场 |
6.3.2 机制二:通过证券市场 |
6.3.3 机制三:通过外汇市场 |
6.4 构建国际资本流动安全测算体系 |
6.4.1 国际资本流动的金融稳定度界定与数值划分 |
6.4.2 测算指标的选取与量化分析 |
6.4.3 构建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安全测算指标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6.5.1 结论 |
6.5.2 政策建议 |
第7章 国际收支与货币政策 |
7.1 国际收支影响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与中国货币政策实践 |
7.1.1 国际收支影响货币供给的理论 |
7.1.2 2009年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实践 |
7.2 基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判断 |
7.2.1 货币当局资产总量的变动 |
7.2.2 总资产的结构变化 |
7.2.3 总负债的结构变化 |
7.3 总资产项与总负债项的关联影响 |
7.3.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7.3.2 外汇资产和基础货币 |
7.3.3 外汇资产与央行票据 |
7.4 中国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关联性分析 |
7.4.1 变量选择与样本说明 |
7.4.2 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量M2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7.4.3 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7.5 中国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关联性的动态分析 |
7.5.1 可变参数模型的方法介绍 |
7.5.2 中国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储备的变参数模型 |
7.5.3 中国基础货币与外汇占款的变参数模型 |
7.6 本章小结 |
7.6.1 结论 |
7.6.2 政策建议 |
第8章 结论 |
8.1 本文主要的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政策建议 |
8.4 不足之处与下一步研究思路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1.1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待解决的问题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1.4 文献综述 |
1.4.1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文献综述 |
1.4.2 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文献综述 |
1.4.3 人民币升值压力及汇率固定与浮动得失分析文献综述 |
1.4.4 人民币有管理浮动汇率制相关研究综述 |
1.4.5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制度选择相关研究综述 |
第2章 人民币外汇制度的沿革 |
2.1 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管理的外汇制度 |
2.1.1 改革开放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 |
2.1.2 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外汇管理体制 |
2.2 1979~1993 年经济转型时期的外汇制度 |
2.2.1 经济转型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 |
2.2.2 经济转型时期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
2.3 1994~2005 年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时期的外汇制度 |
2.3.1 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
2.3.2 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时期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
2.4 2005 年至今外汇制度的新发展 |
2.4.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新发展 |
2.4.2 人民币外汇管理体制的新发展 |
第3章 参考货币篮调节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当前的最优选择 |
3.1 汇率制度选择的标准 |
3.1.1 汇率制度作用于经济发展的理论途径 |
3.1.2 汇率制度选择的标准 |
3.2 参考货币篮调节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
3.2.1 钉住汇率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 |
3.2.2 现行汇率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
3.2.3 现行汇率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
3.3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决定——基于BEER 模型的分析 |
3.3.1 模型 |
3.3.2 变量的选择 |
3.3.3 实证分析 |
3.3.4 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的估算 |
第4章 中间汇率制不可持续性分析 |
4.1 中间汇率制不可持续的理论分析——基于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视角 |
4.1.1 IMF 关于汇率制度的分类 |
4.1.2 货币危机理论视角下的中间汇率制不可持续分析 |
4.2 退出中间汇率制国家与地区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4.2.1 波兰中间汇率制的退出 |
4.2.2 智利汇率制度的转换 |
4.2.3 泰国钉住汇率制的被动退出 |
第5章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选择 |
5.1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必然性与阶段安排 |
5.1.1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必然性 |
5.1.2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阶段安排 |
5.2 资本项目开放后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分析——基于M-F 模型 |
5.2.1 内外均衡理论 |
5.2.2 基本的M-F 模型 |
5.2.3 M-F 模型下资本项目严格管制时的汇率制度选择 |
5.2.4 M-F 模型下资本项目完全开放后不同汇率制度的表现 |
5.3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选择的协调 |
5.3.1 资本项目开放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
5.3.2 汇率制度对资本项目开放的影响 |
5.3.3 资本项目开放后不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基于抵补利率平价理论 |
5.3.4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改革的协调措施 |
第6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与配套措施 |
6.1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 |
6.1.1 近期目标——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6.1.2 远期目标——自由浮动汇率制 |
6.2 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措施 |
6.2.1 加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和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
6.2.2 逐步完善外汇市场 |
6.2.3 转变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
6.2.4 进一步调整外贸增长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5)人民币汇率水平合理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汇率水平合理性评估的理论基础 |
2.1 合理性评估对象:实际有效汇率 |
2.2 合理性判定标准:均衡汇率 |
2.3 合理水平测算:汇率决定的主要模型 |
2.4 合理调整的策略:汇率政策 |
3. 人民币汇率合理性之辩 |
3.1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历史轨迹 |
3.2 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思考 |
3.2.1 长期争议 |
3.2.2 稳定之谜 |
3.2.3 政策困境 |
4. 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估:判定标准与模型选择 |
4.1 购买力平价汇率标准及测算方法的适用性 |
4.2 一般均衡汇率标准及均衡汇率模型的适用性 |
4.3 内外均衡汇率标准及均衡汇率模型的适用性 |
4.4 整体均衡汇率标准及均衡汇率模型 |
5. 人民币汇率水平中长期合理性评估实证分析:基于ERER模型 |
5.1 理论模型 |
5.2 变量与样本选择 |
5.3 实证检验 |
5.4 结论 |
6. 人民币汇率水平短期合理性评估实证分析:基于BEER模型 |
6.1 理论模型 |
6.2 变量选择 |
6.3 实证检验 |
6.4 结论 |
7. 人民币汇率失调根源的理论分析 |
7.1 失调外部根源:钉住美元 |
7.2 失调内部根源:储蓄投资缺口 |
8. 人民币汇率回归合理的调整策略 |
8.1 短期策略:保持整体均衡汇率 |
8.1.1 方案1: 基于浮动汇率制度下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
8.1.2 方案2: 基于固定汇率制度下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
8.1.3 方案3: 基于中间汇率制度下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
8.2 长期策略:最终实现内外均衡汇率 |
8.2.1 消除内部失调根源 |
8.2.2 消除外部失调根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资本外逃问题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背景与选题的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1.3.1 早期的理论 |
1.3.2 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时期的理论 |
1.3.3 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时期的理论 |
1.3.4 我国学者对资本外逃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4.1 基本思路和方法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4.3 拟实现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本外逃的定义和测算 |
第一节 国外学者对资本外逃的定义 |
第二节 国内学者对资本外逃的定义综述 |
第三节 本文对资本外逃定义的界定 |
2.3.1 资本外逃的特征 |
2.3.2 本文对资本外逃的定义 |
第四节 资本外逃的测算方法回顾 |
2.4.1 国外学者的测算方法回顾 |
2.4.2 国内学者的测算方法及结果比较 |
第五节 中国资本外逃数值的估算 |
2.5.1 中国资本外逃测算的初步分析 |
2.5.2 本文采用的测算方法和结果 |
2.5.3 简要分析及国际比较 |
第三章 资本外逃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资本外逃成因的文献综述 |
3.1.1 国外学者对资本外逃成因的文献述评 |
3.1.2 国内学术界对资本外逃成因的文献述评 |
第二节 我国的资本外逃成因分析 |
3.2.1 微观经济角度分析 |
3.2.2 宏观经济角度分析 |
3.2.3 国际经济角度分析 |
第三节 多元线形回归模型的确定与分析 |
3.3.1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数据说明 |
3.3.2 模型检验及分析 |
第四章 中国放松资本管制进程与资本外逃 |
第一节 研究回顾 |
4.1.1 国外学者的研究回顾 |
4.1.2 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中国放松资本管制进程 |
4.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放松资本管制进程回顾 |
4.2.2 我国资本管制强度的度量 |
4.2.3 我国资本外逃与资本管制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4.3.1 从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 |
4.3.2 从国内外利差分析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 |
4.3.3 从资本流动分析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 |
4.3.4 通过中国年投资率和年储蓄率之间关系考察资本管制有效性 |
第五章 中国资本外逃的途径和经济影响 |
第一节 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渠道 |
5.1.1 通过经常项目进行的资本外逃 |
5.1.2 通过资本项目进行的资本外逃 |
5.1.3 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资本外逃 |
第二节 香港与中国资本外逃 |
5.2.1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国际收支基本分析 |
5.2.2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跨境资金流动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资本外逃的经济影响 |
5.3.1 资本外逃的宏观影响 |
5.3.2 资本外逃的微观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应对资本外逃的政策选择 |
第一节 积极推进金融深化 |
6.1.1 推进利率市场化 |
6.1.2 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6.1.3 稳步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 |
第二节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
6.2.1 明晰企业产权 |
6.2.2 保护国家和个人产权 |
第三节 减少经济扭曲 |
第四节 实行托宾税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中国外汇储备发展的历程与适度规模的争论 |
2.1 我国外汇储备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 |
2.2 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 |
2.3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界定 |
2.4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争论 |
3 国际社会关于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方法 |
3.1 确定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方法 |
3.2 基于比例分析法下的实证分析 |
4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 |
4.1 根据中国实际构建适度外汇储备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 |
4.2 高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
4.3 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过高的因素 |
5 加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政策建议 |
5.1 积极有效的实施外汇储备的投资策略 |
5.2 尽快实施意愿结售汇制度 |
5.3 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 |
5.4 加强外债管理并建立偿债基金 |
5.5 逐步推行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2、“双顺差”的形成及其原因 |
2.1 双顺差的定义 |
2.1.1 经常帐户 |
2.1.2 资本和金融帐户 |
2.2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
2.2.1 内部原因 |
2.2.2 国际原因 |
2.3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呈现的特点 |
3、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3.1 理论解析 |
3.2 实际影响 |
3.2.1 积极影响 |
3.2.2 消极影响 |
4、亚洲其他国家应对双顺差的经验借鉴 |
4.1 持续双顺差下日本国际收支管理经验 |
4.2 持续双顺差下韩国国际收支管理经验 |
4.3 持续双顺差下新加坡国际收支管理经验 |
5、调整双顺差的对策建议 |
5.1 实现中国经济的内部均衡 |
5.1.1 扩大内需,化解国内储蓄和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
5.1.2 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5.2 深化国内金融体制改革,使国内储蓄能够顺利转化为国内投资 |
5.3 调整鼓励出口导向的优惠政策 |
5.4 鼓励进口 |
5.5 调整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 |
5.5.1 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 |
5.5.2 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
5.6 有序、渐进的开放证券投资 |
5.7 实行稳定储备或储备低速增长的政策 |
5.8 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 |
5.9 规范地方政府的引资行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机制研究 ——兼论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际金融资本的内含及特征 |
第一节 金融资本概念的形成与演进 |
第二节 金融资本的特征 |
第三节 国际金融资本的分类 |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世界货币与国际货币制度变迁 |
第二节 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历史纵览 |
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国际金融资本流入的推动因素 |
第一节 世界利率 |
第二节 世界产出增长 |
第三节 传染效应 |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国际金融资本流入的拉动因素 |
第一节 基本经济因素 |
第二节 收益因素 |
第三节 交易成本 |
小结 |
第六章 国际金融资本流入的效应分析 |
第一节 国际金融资本流入的宏观效应分析 |
第二节 国际金融资本流入的微观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国际金融资本流入与金融危机 |
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
第二节 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测度 |
第三节 基于金融资本视角的流动性过剩背景分析 |
小结 |
第八章 我国跨境金融资本流动规模研究 |
第一节 我国跨境金融资本流动特征 |
第二节 我国跨境金融资本流动规模测算 |
第三节 我国跨境金融资本双向流动实证分析 |
小结 |
第九章 我国跨境金融资本流动的政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影响国际金融资本流入我国的因素 |
第二节 影响隐性金融资本流入我国的因素 |
第三节 政策与建议 |
小结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完成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外汇储备管理相关理论阐释 |
2.1 外汇储备的内涵及功能 |
2.1.1 外汇储备的内涵 |
2.1.2 外汇储备的功能 |
2.2 传统外汇储备管理的理论阐释 |
2.2.1 传统外汇储备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
2.2.2 传统外汇储备管理的体制类型 |
2.2.3 传统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
2.3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理论阐释 |
2.3.1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内涵 |
2.3.2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原则与目标 |
2.3.3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特点 |
3 中国外汇储备历史沿革与管理现状 |
3.1 中国外汇储备的历史沿革 |
3.2 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 |
3.3 巨额外汇储备的弊端表现 |
3.4 当前外汇储备管理的现状 |
4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
4.1 美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经验 |
4.2 日本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经验 |
4.3 欧盟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经验 |
4.4 韩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经验 |
4.5 新加坡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经验 |
4.6 对中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几点启示 |
5 中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路径探讨 |
5.1 外汇储备管理转型的可行性论证 |
5.1.1 政府外汇储备与进口规模比例指标 |
5.1.2 外商直接投资利润返还指标 |
5.1.3 政府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额比例及外债风险指标 |
5.2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中的体制改革 |
5.3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中的财政政策协调 |
5.4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中的汇率制度改革 |
5.5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中的币种结构管理 |
5.6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藏汇于民”策略 |
5.7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能力储备”战略 |
5.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图表索引) |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上海居民外汇储蓄超百亿美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研究[D]. 曾绍龙. 浙江大学, 2015(05)
- [2]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D]. 付丽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3]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 田苗.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7)
- [4]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D]. 孙萌. 吉林大学, 2010(08)
- [5]人民币汇率水平合理性问题研究[D]. 王磊. 江西财经大学, 2009(04)
- [6]中国资本外逃问题剖析[D]. 全海欣. 南开大学, 2009(07)
- [7]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D]. 王磊. 厦门大学, 2009(11)
- [8]“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杨琴. 苏州大学, 2008(04)
- [9]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机制研究 ——兼论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及对策[D]. 罗海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10]中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问题研究[D]. 吕良宏. 兰州商学院,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