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海港检疫信息化建设

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海港检疫信息化建设

一、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海港检疫信息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钱沛泽[1](2020)在《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安全形势。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替代军事、政治等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威胁国家和地区安全的关键性问题,其中尤以重大动植物疫病疫情的跨境传播最为突出,因此新形势下海关如何在国境口岸防止动植物疫病疫情的传入,保卫我国的生态安全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在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深度融合的条件下,如何优化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把控住外来动植物疫病疫情风险,守卫住国门安全。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总结分析出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存在旅客携带物、邮寄物的检疫查验有效性不足,风险管控的能力不足,实验室和口岸检测能力不足,对禁止进境的动植物产品的宣传力度欠缺,具有岗位资质的人员不足,违法成本低等主要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是信息共享较弱与失信追查机制不健全、跨境电商给传统动植物检疫风险防控带来的新考验、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动植物检疫宣传工作未引起领导的重视、岗位资质需较强的专业背景、立法未跟上贸易水平的发展步伐。本文研究分析国内上海在信用建设方面、南京在邮检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的检疫模式以及国外在进境动植物检疫方面的法律法规、禁止携带物、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做法,借鉴学习他们在进境动植物检疫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D市目前的具体情况,提出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的优化方案:一方面,在旅客携带物、邮寄物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方面创新管理制度,实现对可疑货物、人员、邮寄物的重点查验,另一方面,在动植物货物检疫方面,加强对进境动植物疫病疫情的风险管控能力,双管齐下从而实现在旅检、邮检、货检等全方位,更科学、更合理的风险布控,使得进境动植物检疫风险研判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坚实地筑牢动植物检疫防线,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大局。同时根据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的优化方案,提出该模式的保障措施:一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二是加强防控平台的信息化建设,三是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四是加强宣传引导,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六是强化法律保障。

张韶,李孝松,丁臻,何超峰,李劲松,岳建华,吴晓科[2](2020)在《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大力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是我国在全球传染病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筑牢卫生检疫防线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法制建设、人才队伍、考评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王董董[3](2018)在《山东省大通关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大跨越、大发展,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但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口岸作为展示一个国家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是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性载体和实施场所,口岸通关效能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要素,对新形势下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至关重要。我国口岸建设与管理涉及众多部门,职能重叠,交叉监管下通关环节繁琐、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山东是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和对外开放大省,口岸数量和口岸运行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外贸形势持续严峻,进出口企业经营困难,对于通关方面存在问题的反映更加急迫。深化口岸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三互”口岸大通关建设,打破货物之间、地域之间的干预,实现高效、便捷的通关协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首先,本文基于我国对外开放宏观背景和山东省口岸发展现状,对口岸大通关建设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综述,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同角度和侧重点,从体制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其可借鉴经验及不足之处。第二,结合山东省口岸发展数据和各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成效分析,基于新政府管理理论主张的政府应在完善体制优化竞争机制等方面更好发挥服务功能观点,从制度层面具体挖掘阐述我国现行的口岸管理体制对口岸大通关建设构成的明显制约;基于现代网络治理理论主张的运用网络化治理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监管目标,研究思考深化口岸大通关建设的实现路径。第三,在对山东省口岸发展概况梳理基础上,分别从立法缺失、体制不顺、监管模式固化、通关环节多成本高时间长、信息化建设缓慢等角度剖析制约口岸大通关建设的主要因素。第四,立足国内外改革实践,采用案例分析法分别选取国内外在资源整合、体制改革与模式创新、信息化建设等有代表性的国家和省份进行总结借鉴。第五,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有针对性提出理顺口岸管理体制、完善口岸立法、整合重组口岸资源、加强口岸信息化建设水平、建设智慧口岸等实现口岸大通关建设意见建议。本文在总结研究基础上实现了部分创新:一是关于口岸大通关制约因素研究中,指出部门统筹协调是关键性因素,强调整体联动,任何环节滞后都可能产生“木桶效应”;第二,关于推动口岸大通关建设主要措施研究中,提出深化“单一窗口”建设和考核指标,增强实践性和操作性,同时对口岸大通关建设进一步延伸,探索智慧口岸和物流建设,使口岸大通关建设更加具有系统性、延展性。

曾璨[4](2017)在《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信息化建设的思考》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现况,为完善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分析口岸新发传染病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结果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已取得显着成效,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信息化建设仍待进一步加强。结论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整合信息收集平台,加强口岸资源配置,建立信息管理制度,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全面提升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信息化水平。

张琛[5](2017)在《国境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天津市口岸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流、物流跨境规模突飞猛进,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平安和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甲型H1N1流感疫情、新疆脊髓灰质炎疫情和日本3.11大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等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得卫生检疫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这就显示了国境卫生检疫在国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卫生检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之,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在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国境口岸卫生检疫部门作为政府部门中的出入境技术执法部门,无论是顺应国内政府建设的发展潮流,还是应对国际间贸易往来飞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都必须发现自身体系的不足,加以改进,优化自身体系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卫生检疫的研究现状,以及有关卫生检疫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比较研究等常用方法,研究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改进对策。首先论述了国境卫生检疫的概念及理论基础,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卫生检疫体系;其次,以天津口岸为例,介绍了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现状,并从组织结构、具体内容、法律支撑三个方面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有:防控体系的组织管理面临压力、疫情信息不对称、卫生处理乱收费、预防性监督不到位等,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美国、日本和香港卫生检疫方面的经验;最后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提高天津口岸卫生检疫体系的建议:调整组织架构、完善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具体内容、完善口岸卫生检疫法律支撑。为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改进提供了新思路、新对策。

林琦[6](2017)在《“国际卫生港”创建背景下的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探索》文中提出“国际卫生港”是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具备完善的卫生控制与保障设施、有效的卫生管理机制,同时亦能满足国际间疾病及核生化有害因子防控等需要,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国际通航港口。近年来,宁波市不断加大港口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健全在过去几十年内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卫生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卫生控制长效机制建设能力,已具备创建“国际卫生港”的必要基础。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国际卫生港”的概念和创建意义,包括宁波口岸的创建情况。目前,宁波口岸的部分港区已成功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验收考核,预计宁波口岸将在2016年底实现全部港区成功创建“国际卫生港”。“国际卫生港”的创建对“以港兴市”的宁波有着政策上和实践上等多方面的深远意义。本文第二部分从宁波口岸目前的入境传染病监管机制的理论和实践双方面分析了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在创建“国际卫生港”的背景下,宁波口岸各部门协同建立了新时期所必需的诸如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等国际流行传染病的入境防控机制,并于近几年来处置了数起入境人员疑似染疫事件。本文通过与国外其他“国际卫生港”对比和对处置实践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对过往入境传染病染疫人员处置实践存在着各协同部门信息联动不足、职能部门一线人员自身防护不到位和对公众发布信息渠道欠畅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最后提出对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的改进建议:完善协同部门联动机制、工作人员技能提升和建立与媒体间的沟通渠道等。其中首次提出协同部门应当精简,与传统观念中的全社会联防联动的防控办法和思路有所不同,是本文的创新点。这些改进建议,将与宁波口岸全港创建“国际卫生港”起到互动互推的作用。

广州市人民政府[7](2016)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16]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已经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6年3月16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节过去五年发展成就第二节认识新常态新特征第三节把握新机遇新挑战第四节精准发力重点突破

李曼曼[8](2014)在《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绥芬河地处中俄边境,接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在近些年间暴发了甲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结核病等疫情,绥芬河口岸面临严峻的公共卫生安全形势。在此背景下,讨论如何保障绥芬河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如何有效应对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显得尤为重要。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绥芬河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分别应对了“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等疫情。笔者收集了大量绥芬河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文献资料,结合本职工作,经过系统研究发现:绥芬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在实践中得以建立并优化,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如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存在未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不充分的问题;应急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有应急指挥系统不够强大有力、缺少权威和应急人员队伍后继力量不足;应急管理机制发展不良,主要表现是监测预警机制不够灵敏、物质保障系统乏力、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不够稳定深化、与俄方卫生检疫机构的合作进展缓慢、公众应急教育缺失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法学、公共管理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的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综合分析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中俄卫生检疫合作现状、绥芬河口岸卫生检疫机构历史沿革、绥芬河卫生检疫现状和绥芬河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现状等背景,引述了绥芬河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对“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等疫情的典型案例,对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系统性的深入研究,详细给出了完善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得出具体应在三个方面加以完善: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是提高应急预案质量并组织开展跨境的大型综合应急演练;完善应急管理体制,需建立令行通达的应急指挥机构和综合实力强劲的应急人员队伍;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包括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物质保障系统、巩固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拓展与俄方卫生检疫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应急教育等。

王蕾[9](2013)在《我国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改进研究 ——基于X市口岸的分析》文中指出口岸卫生检疫作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国防和国际医学安全的地位,发挥着健康安全屏障、国际预警及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管理的作用。目前,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时刻存在,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环境并不安全,导致口岸卫生检疫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然而,大型国际活动越来越多地在我国举办,又为口岸卫生检疫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鉴于此,对现行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进行系统地研究。本文基于X市口岸的卫生检疫防控实际,选取现行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层面上,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材料,系统梳理X市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组织结构、法律支持和具体内容,并发现该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实践层面上,通过选取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和大运会卫生检疫保障方面的实施案例,对该体系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口岸卫生控制的发展情况,从调整组织架构、强化法律支持、健全体系内容、提高保障能力四方面提出了改进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建议。该论文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有助于提升口岸卫生检疫防控能力,对指导今后X市口岸卫生检疫防控工作具有实际意义,对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保护民众的身体健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谢灿,李力军,谭绪良[10](2013)在《卫生检疫的信息化建设和实践》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卫生检疫信息化建设和实践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思路方法系统分析卫生检疫信息化的基本要求,总结已有成功案例的经验,提出未来卫生检疫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结果卫生检疫信息化需要从基础、人才、系统开发、系统维护等各方面加强和推动结论卫生检疫的信息化是检验检疫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卫生检疫事业的发展,其信息化的建设必须要和职能建设相适应。

二、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海港检疫信息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海港检疫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核心概念阐释
        1.2.1 动植物检疫
        1.2.2 国门生物安全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2 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概况及现状
    2.1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监管发展沿革
        2.1.1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职能发展
        2.1.2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职责与作用
    2.2 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概况
        2.2.1 进境动植物货物检疫模式
        2.2.2 进境携带物、邮寄物检疫模式
    2.3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的现状
        2.3.1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情况
        2.3.2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的现状调查
3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1.1 旅客携带物、邮寄物的检疫查验有效性不足
        3.1.2 风险管控的能力不足
        3.1.3 实验室和口岸检测能力不足
        3.1.4 对禁止进境的动植物产品的宣传力度欠缺
        3.1.5 具备岗位资质的人员不足
        3.1.6 违法成本较低
    3.2 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2.1 信息共享较弱与失信追查机制不健全
        3.2.2 跨境电商给传统动植物检疫风险防控带来的新考验
        3.2.3 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3.2.4 动植物检疫宣传工作未引起领导的重视
        3.2.5 岗位资质需较强的专业背景
        3.2.6 立法未跟上贸易水平的发展步伐
4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优化方案的设计
    4.1 国内外经验
        4.1.1 国内经验
        4.1.2 国外经验
        4.1.3 国内外经验借鉴
    4.2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的优化
        4.2.1 检疫模式优化的总体目标
        4.2.2 检疫模式优化的原则
        4.2.3 检疫模式优化的主要内容
    4.3 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3.1 政策背景方面
        4.3.2 成本分析
        4.3.3 预期效果
5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优化的保障措施
    5.1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5.1.1 加强数据的搜集与共享
        5.1.2 制定数据共享与安全保障标准
    5.2 加强防控平台的信息化建设
        5.2.1 建立综合性防控平台
        5.2.2 建立智能化物流监控平台
    5.3 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5.3.1 提高实验室检测范围与精确度
        5.3.2 引入竞争机制
    5.4 加强宣传引导
        5.4.1 充分利用内部资源
        5.4.2 发挥行业协会和口岸部门的辅助作用
    5.5 加强组织领导
        5.5.1 加强人才培养
        5.5.2 强化统一领导
    5.6 强化法律保障
        5.6.1 助推动植物检疫法律的完善
        5.6.2 规范使用自由裁量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满意度及改进方向调查问卷
附录 B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与现状
    1.1 应对范围和能力的新要求
    1.2 应对程序和措施的新要求
    1.3应对法制和理念的新要求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国境卫生检疫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2.1.1 不能适应《国际卫生条例(2005)》法规定义的要求
        2.1.2 不能适应国境卫生检疫工作的需要
        2.1.3 不能适应多部门协作联动的需要
    2.2 卫生检疫人才和技术装备明显不足
    2.3 口岸相关单位应急协作缺乏力度
    2.4 口岸核心能力考核体系过于繁杂
        2.4.1 关于沟通协调能力
        2.4.2 关于地方政府职责
        2.4.3 关于工作规程制定
        2.4.4 关于医学人员要求
        2.4.5 关于防护物资储备
        2.4.6 关于口岸卫生监督
        2.4.7 关于固液废弃物管理
        2.4.8 关于病媒生物防控
3 对策与建议
    3.1 修订完善国境卫生检疫法律法规
    3.2 强化卫生检疫人才队伍和技术装备
    3.3 加大口岸相关单位联防联控协作力度
    3.4 优化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3.4.1 调整考核评价的组织主体
        3.4.2 优化考核评价的项目指标
        3.4.3 实行口岸分级动态管理
4 讨论

(3)山东省大通关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口岸大通关改革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现代网络治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东省口岸大通关建设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3.1 我国口岸概况
    3.2 山东省口岸概况及口岸大通关改革发展现状
        3.2.1 山东省口岸概况
        3.2.2 山东省在口岸大通关改革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3.3 山东省口岸大通关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口岸相关立法缺失
        3.3.2 口岸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不理顺
        3.3.3 传统通关监管模式弊端日益凸显
        3.3.4 通关流程复杂,环节繁琐
        3.3.5 通关费用名目繁多,缺乏规范
        3.3.6 通关时间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3.3.7 口岸管理信息化程度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缓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口岸大通关建设的经验做法
    4.1 浙江省海洋港口资源整合案例
    4.2 澳大利亚口岸管理体制
    4.3 新加坡“公共平台”通关模式
    4.4 德国口岸管理及口岸大通关建设的经验做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推进我国口岸改革与口岸大通关建设对策
    5.1 法律、制度建设层面
        5.1.1 加强口岸立法工作,完善口岸相关法律法规
        5.1.2 推进口岸资源整合,提高口岸管理和通关实效
        5.1.3 优化竞争机制,引导建立有序的口岸集群
        5.1.4 积极培育口岸行业协会组织
    5.2 通关业务层面
        5.2.1 强化“三互”引领,不断深化口岸跨部门合作
        5.2.2 多措并举,切实降低企业通关合规成本
        5.2.3 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中欧班列等多式联运发展
        5.2.4 大力推进区域合作,打造陆海铁综合运输体系
    5.3 信息化建设层面
        5.3.1 加快电子口岸“单一窗口建设”
        (1)完善系统框架,扩展提升“单一窗口”功能
        (2)强化对重大改革的服务支撑
        (3)探索建立1+N共同运维机制
        (4)推进“单一窗口”标准化
        (5)强化“单一窗口”培训
        (6)完善“单一窗口”建设绩效评估机制
        5.3.2 依托技术创新,打造综合的现代化智慧口岸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信息化建设要求
2 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信息化建设现况
    2.1 应对传染病的信息建设情况
    2.2 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信息建设问题
3 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3.1 构建1+N的口岸信息交流机制
    3.2 完善三级联动的信息收集平台
    3.3 建立规范持续的数据管理机制
    3.4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资源配置
    3.5 拓展面向受众的信息传播渠道

(5)国境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天津市口岸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比较研究法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国境口岸卫生检疫的内涵与特征
        2.1.1 国境卫生检疫的涵义
        2.1.2 国境卫生检疫的基本内容
        2.1.3 国境卫生检疫的基本特征
    2.2 相关理论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第3章 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现状
    3.1 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组织结构
    3.2 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具体内容
        3.2.1 口岸传染病及重大疫情防控体系
        3.2.2 口岸信息化风险预警监测体系
        3.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3.2.4 口岸卫生处理及效果评价体系
        3.2.5 口岸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3.2.6 国际旅行卫生服务体系
        3.2.7 口岸国际邮轮卫生监管体系
    3.3 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法律支撑
        3.3.1 《国际卫生条例》的历史沿革
        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
        3.3.3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4章 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组织管理面临压力
        4.1.1 组织转型后企业的社会竞争力不足
        4.1.2 管理“网络”中缺乏激励机制
    4.2 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具体内容存在的问题
        4.2.1 疫情信息不对称
        4.2.2 卫生处理乱收费
        4.2.3 预防性监督不到位
        4.2.4 邮轮领域发展落后,突发性疫情概率高
        4.2.5 专业人员素质不高
    4.3 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中法律支撑存在的问题
        4.3.1 法律支撑相对薄弱
        4.3.2 原因分析
第5章 国内外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经验借鉴
    5.1 美国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概述及经验借鉴
        5.1.1 美国口岸卫生检疫机构
        5.1.2 美国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内容
        5.1.3 美国卫生检疫法律法规
        5.1.4 美国口岸卫生检疫经验借鉴
    5.2 日本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概述及经验借鉴
        5.2.1 日本口岸卫生检疫机构
        5.2.2 日本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内容
        5.2.3 日本卫生检疫法律法规
        5.2.4 日本口岸卫生检疫经验借鉴
    5.3 香港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概述及经验借鉴
        5.3.1 香港口岸卫生检疫机构
        5.3.2 香港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内容
        5.3.3 香港卫生检疫法律法规
        5.3.4 香港口岸卫生检疫经验借鉴
第6章 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改进对策研究
    6.1 深化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组织架构
    6.2 健全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
        6.2.1 建立风险信息预警,推进核生化反恐建设
        6.2.2 优化口岸卫生处理,落实效果评价工作
        6.2.3 依法实施卫生监督,加强信息机制管理
        6.2.4 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完善邮轮检疫工作
        6.2.5 提高检疫队伍质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6.3 完善天津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法律支撑
参考文献
后记

(6)“国际卫生港”创建背景下的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2“国际卫生港”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国际卫生港”的内涵
        2.1.1“国际卫生港”的概念
        2.1.2“国际卫生港”的特征
        2.1.3 创建“国际卫生港”的意义
    2.2“国际卫生港”相关理论基础
        2.2.1 《国际卫生条例》的概念
        2.2.2 加强入境传染病监管的意义
        2.2.3“国际卫生港”对入境传染病监管的要求
3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的问题及成因
    3.1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3.1.1 体制中的政策性问题
        3.1.2 体制中的实践性问题
    3.2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问题的成因
        3.2.1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问题的历史原因
        3.2.2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问题的现实原因
4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和处置实践探索
    4.1 实践探索
        4.1.1 实践一:宁波空港发现入境旅客手足口病例
        4.1.2 实践二:发现全国海港口岸首例入境甲流船员确诊病例
        4.1.3 实践三:入境人员疑似感染埃博拉出血热
    4.2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2.1 各部门协调合作混乱
        4.2.2 一线人员防护能力缺失
        4.2.3 信息发布制度不完善
5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的改进建议
    5.1 监管体制的政策性改进建议
        5.1.1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持续更新
        5.1.2 将监管细节和标准入法
    5.2 监管体制的实践性改进建议
        5.2.1 精减协同部门
        5.2.2 落实技术指导牵头部门
        5.2.3 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重要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1.4.1 公共物品理论
        1.4.2 危机管理理论
        1.4.3 系统理论
第2章 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背景及现状
    2.1 国外相关背景
        2.1.1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2.1.2 英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2.1.3 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2.1.4 加拿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2.1.5 发达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启示
    2.2 国内相关背景
        2.2.1 中俄卫生检疫合作现状
        2.2.2 绥芬河口岸卫生检疫机构历史沿革
        2.2.3 绥芬河口岸卫生检疫现状
        2.2.4 绥芬河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现状
    2.3 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2.3.1 构筑了相对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2.3.2 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2.3.3 应急管理机制基本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剖析
    3.1 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典型案例
        3.1.1 应对“非典”疫情案例
        3.1.2 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案例
        3.1.3 应对甲型 H1N1 疫情案例
    3.2 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
        3.2.2 应急管理体制不完善
        3.2.3 应急管理机制发展不良
    3.3 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原因剖析
        3.3.1 应急预案体系方面
        3.3.2 应急管理体制方面
        3.3.3 应急管理机制方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完善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应急预案体系方面的完善措施
        4.1.1 提高应急预案质量
        4.1.2 开展跨境的大型综合应急演练
    4.2 应急管理体制方面的完善措施
        4.2.1 建立令行通达的应急指挥机构
        4.2.2 建立综合实力强劲的应急人员队伍
    4.3 应急管理机制方面的完善措施
        4.3.1 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4.3.2 完善物质保障系统
        4.3.3 巩固口岸联防联控机制
        4.3.4 拓展与俄方卫生检疫机构的合作
        4.3.5 积极开展应急教育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9)我国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改进研究 ——基于X市口岸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目的和方法
二、X市现行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及存在问题
    (一) 现行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概况
    (二) 现行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三、X市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实施案例分析
    (一) 在口岸传染病检疫防控方面的实施案例分析
    (二) 在大型国际活动卫生检疫保障方面的实施案例分析
    (三) 原因总结
四、改进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借鉴和建议
    (一) 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
    (二) 改进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建议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海港检疫信息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研究[D]. 钱沛泽.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2]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张韶,李孝松,丁臻,何超峰,李劲松,岳建华,吴晓科.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20(01)
  • [3]山东省大通关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王董董. 山东财经大学, 2018(08)
  • [4]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曾璨. 口岸卫生控制, 2017(04)
  • [5]国境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的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天津市口岸的分析[D]. 张琛. 天津财经大学, 2017(06)
  • [6]“国际卫生港”创建背景下的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探索[D]. 林琦. 宁波大学, 2017(02)
  • [7]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10)
  • [8]绥芬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 李曼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6)
  • [9]我国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改进研究 ——基于X市口岸的分析[D]. 王蕾. 厦门大学, 2013(05)
  • [10]卫生检疫的信息化建设和实践[J]. 谢灿,李力军,谭绪良. 口岸卫生控制, 2013(04)

标签:;  ;  ;  ;  ;  

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海港检疫信息化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